人教版四年级下册语文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过程及方法在教授《忆江南》这首诗时,我采用了多种教学方法,旨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增强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具体的教学过程如下:1. 导入课堂:我通过展示一幅江南风光的图片和播放一段江南民乐的音频,为学生营造了一个江南风情的氛围。
我引导学生观察图片中的细节,并进行一些相关词语的解释,如“渔舟”、“江畔”等,以便他们对江南的特点有初步的了解。
2. 朗读诗歌:我请学生轮流朗读诗歌,以帮助他们熟悉文言文的语音和韵律。
我还让学生重复读几遍,使他们能够更好地理解和感受诗歌中的意境和情感。
3. 分析诗歌结构:我向学生解释了诗歌的基本结构,包括四言绝句、平仄和押韵等。
我提醒学生在朗读和理解诗歌时要留意这些特点,以便更好地把握作者的意图。
4. 分析诗歌意境:我引导学生仔细品味诗歌中描绘的江南风景,并从中感受到作者的情感和主题。
我鼓励学生用自己的话描述诗歌中的画面和情感,以培养他们对文学作品的理解和感受能力。
5. 分析作者背景:我向学生介绍了作者杨万里的生平和创作背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和欣赏他的作品。
我还通过引用一些相关的诗句和评论,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杨万里的创作风格和思想。
6. 文本鉴赏:我与学生一起分析了诗歌中的重点和难点词句,并逐一进行解释和讨论。
我特别强调了一些比较抽象的词语,如“桃花”、“茅舍”等,以便学生更好地理解其象征意义。
7. 小组讨论:我将学生分成小组,让他们一起探讨诗歌中一些有争议的问题,如作者对江南风景的态度、诗歌中的主题等。
我希望通过小组讨论的方式,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团队合作能力。
8. 总结课堂:最后,我对本堂课进行了总结,强调了学生在今后学习中应注意的重点和方法。
我鼓励学生多读诗歌,多欣赏美的文字,以提高自己的修养和语言表达能力。
评价及反思整体上,本堂课教学效果良好。
学生们对《忆江南》的内容和意境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表现出了浓厚的兴趣和热情。
《忆江南》的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

《忆江南》的语文教学反思(通用13篇)《忆江南》的语文教学反思篇1虽然以前曾引领孩子们背过不少宋词,但是词作为文本的一种形式,在教材中出现,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是第一次,就得慎重,希望能让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一)回顾江南的美上课铃声响过,简单的师生问候之后,话题由我们所处的江南谈起,让孩子们说说自己印象中的江南是怎样的。
孩子们略一思索,便举起了自己的小手。
金洋第一个发言:“阳春三月,江南桃红柳绿,鸟语花香。
”“好一个桃红柳绿,鸟语花香的江南!”我点头对金洋的发言表示赞许。
“江南不但风景如画,而且江南人文明礼貌,热情好客!”张潇渊站起来作了补充。
“由景及人,你有一双善于发现的慧眼!”我夸赞孩子。
周余钊说:“江南山美,水美,人更美!”“高度概括!”我称赞道,微笑着继续发问,“谁能说具体一些?”“春天,江南莺歌燕舞,百花齐放;夏天,江南绿柳成荫,蝉鸣蛙叫;秋天,江南瓜果飘香,硕果累累;冬天,江南白雪皑皑,小朋友们在雪地里堆雪人,打雪仗。
”赵凡瑜一边斟酌,一边说。
“江南真是四季——”我话音未落,孩子们马上接茬了:“景美如画!”“孩子们,请看窗外,咱们的江南——”我把孩子们的视线引向窗外,为的是让孩子们再次感受江南如画的美景。
“看,江南有小桥、流水、人家!”“老师,常山江像一条碧绿的带子,缓缓东流。
”“江边的防洪堤坝上,绿草如茵,花儿正含苞欲放。
”“大家快看!江面上还有一只小船在飘荡。
”“哇!真美!江南真是太美了!”孩子们你一言,我一语,争先恐后地描述着窗外美景。
“如此美丽的江南,引得多少文人墨客挥笔绘江南。
孩子们,这节课,我们一起来学习《忆江南》!”见上课的时机成熟了,我话题一转,导入了新课。
上述案例片断,是本课的导课。
由孩子们熟悉的江南谈起,一方面可以加强孩子们的口语表达与交际能力的培养,另一方面对新课的展开作了很好的铺垫。
在情感上,孩子们喜欢这种导入课文的方式;在内容上,孩子们由熟悉的景物,领悟到江南的景美与人美,有利于词的学习与理解。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忆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

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忆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教案概述教材依据•课文名称:《忆江南》•教材版本:人教版四年级语文下册•教材目标:通过学习这篇课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江南的美丽,体验家乡之美,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教学时间本次课程授课时间为1课时,每个课时约为40分钟。
教学目标•词语掌握:清明、烟雨、江南等。
•通过朗读、细读课文,让学生了解江南的美丽,感受家乡之美。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等方式,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教学重点•通过朗读课文,让学生了解和感受江南的美丽。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体验、思考等方式,加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教学难点•利用观察和思考等方式,提高学生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教学过程导入(1)互动导入,让学生说出自己的家乡在哪里,最喜欢家乡的地方,以及最难忘的家乡的事情。
(2)在黑板上展示一些关于江南的图片,让学生观察并表述自己认为江南的美和家乡的美有何相似之处。
学习(1)朗读课文读一遍课文,让学生感受课文的语言节奏和句式。
再由老师或学生朗读整篇课文,感受江南的美。
(2)细读课文读课文第一遍,让学生关注课文中出现的清明、烟雨、江南这三个词语,辅助学生尝试理解它们的含义。
读课文第二遍,让学生根据课文理解题,回答问题:•写一写课文中的江南是什么样子的?•课文中用了哪些字来形容江南的美?•课文中烟雨和清明有什么关系?(3)体验让学生模仿课文中描述江南的语言,参考自己所在地的山、水、云、雾等自然景观,用自己的语言表达家乡之美。
可以选择学生代表进行展示和分享。
拓展让学生寻找自己所在地的风土人情,以及家乡所特有的自然景观和文化遗产,补充到朗读和细读中。
总结对本节课进行小结,并带领学生回答三个问题:•你觉得这篇课文让你有何感受?•你通过朗读、细读、体验等方式,对自己的家乡有何新的认识?•你认为在学习语文时,如何发现和挖掘自己所在地的文化遗产?教学反思本节课主要是通过朗读、细读、体验等方式,让学生感受江南的美丽,体验家乡之美,增强对家乡的认识和感情。
忆江南教学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教学反思文章:本文章的主要内容是关于忆江南教学实录_案例_课文_课堂实录_教后感_教学反思,欢迎您来阅读并提出宝贵意见!【教材分析】《忆江南》是人教版小学语文教材中的第一篇词的教学,是第十册第一组的一篇讲读课文。
这个词牌原名《望江南》,其后又有《谢秋娘》、《梦江南》、《望江梅》等许多异名。
白居易则即事名篇,题为《忆江南》。
这首词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设计思路】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1.示范读激趣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学习目标】1.初步认识词这种文学样式。
2.有感情朗读,熟读成诵。
3.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4.感悟这首词的魅力所在,具备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重、难点】1.根据词所描绘的景物,想像画面。
2.有感情朗读。
在读中悟情、在读中生情、在读中赏文。
【教学过程】师:(课前交流一分钟)同学们好,认识你们很高兴。
生:老师好。
师:老师想听你们用无锡话向我问好生:无锡话问好。
(全场笑)师:面朝台下听课的老师们,大家也用无锡话向他们问好,欢迎他们来到无锡。
生:老师们好,欢迎大家来到无锡。
(无锡话)(全场一片欢笑的掌声)师:昨天汪老师观看了你们在开幕式上的演出,你们的朗读让我很感动,我想这是清清的长江水滋养了你们,让你们这么小小的年纪就如此懂得颂读中华经典诗文,所以老师今天也想和大家一起学习诵读古诗词,好吗?生:好。
四年级语文:《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

《忆江南》教学设计及反思四年级语文教案【教学设计】古诗词教学在语文教学中占有较大的比例。
对小学生进行古诗词教学,其目的是让学生进行一定量的古诗词积累,培养学生对古诗词的阅读、理解、领悟和欣赏能力,使学生受到诗词作品中情感与美的熏陶。
在过去的语文教学中,许多老师由于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往往采用逐字逐词逐句的呆板方法进行教学,把一篇篇名篇佳作弄得支离破碎,面目全非,没有引导学生从整体上去把握作者的情感世界与作品的无穷魅力。
《忆江南》堂课的教学,我准备充分调动学生的自主探究意识,采用“自主阅读──相互交流──领悟赏析”的教学模式,让学生在整体感知作品内容的基础上来感悟作品的魅力所在,从而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形象思维能力和欣赏美、鉴赏美的能力。
【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理解课文内容,背诵课文。
2、能力目标:⑴训练学生通过自主阅读、查看注释等方式理解词的意思。
⑵通过领会作品中创设的情境,培养学生的想像能力和形象思维能力。
⑶通过课堂答问,训练学生口头表达能力。
3、情感目标:⑴激发学生热爱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情感。
⑵通过对词中内容的理解,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的情感。
⑶通过感悟作品的无穷魅力,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理解词的意思;展开想象,用自己的话描绘出词中所创设的情景;感悟作品的美。
【教学方法】自主探究法。
【教学课时】1课时。
【教学实录】●一、新课导入师:同学们,我们以前学过许多古诗,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种新的文学体裁──词。
(板书忆江南)●二、简介词的基本知识师:同学们知道什么是词吗?它和学过的诗有什么区别?请同学们带着问题阅读课文中的“预习提示”。
(学生看书并思考)生回答问题:(略)师归纳:词与诗是中国古代文学宝库中的两朵奇葩。
词兴起于晚唐,繁荣于宋朝,它的句式有长有短,能比较灵活地反映作者要表达的内容与思维情感。
词有不同的“词牌”,如“忆江南”、“西江月”、“渔歌子”、“浣溪纱”等。
词牌与音乐曲谱有关,而与词的内容一般没有什么联系,作词者只是依谱填词。
《忆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

一、教案内容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忆江南》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忆江南》这首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忆江南》这首诗,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3)诗句解析:教师引导学生分析诗中的意象,如“江南好”,“风景旧曾谙”等,帮助学生理解诗的意境。
(4)情感体验:教师组织学生讨论诗人的情感表达,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和怀念之情。
(5)背诵练习:教师指导学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诗歌。
二、教学反思1. 教学效果:学生在课堂上能够积极参与,对《忆江南》这首诗的理解和背诵有了明显的提高。
2. 教学方法:采用朗读、讨论等方式,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了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 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适当增加对李白其他诗作的学习,让学生更加全面地了解和欣赏李白的诗歌。
三、教学内容1.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忆江南》这首诗;理解诗中的意象和表达的情感。
(2)过程与方法:通过朗读、讨论等方式,培养学生对古典诗词的鉴赏能力。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引导学生体会诗人对江南的热爱和怀念之情,激发学生对美好事物的向往。
2. 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学生能够理解并背诵《忆江南》这首诗。
(2)教学难点:引导学生体会诗中的意境和诗人抒发的情感。
3. 教学过程(1)导入:教师简要介绍李白的生平和创作背景,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新课导入:教师带领学生朗读《忆江南》这首诗,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忆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忆江南》教案及教学反思中国是一个诗的国度,古诗词是我国文学艺术中的瑰宝,是民族文化的重要载体。
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民族文化的殿堂,从而热爱古诗词。
在新课程标准中也对小学生提出了要背诵古诗词不得少于80篇的要求。
由此可见,使孩子们潜移默化的陶醉于其中从而陶冶孩子们的情操是很重要的。
《忆江南》是古诗词中脍炙人口的名篇之一,诗人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和“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真切有力地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眷恋之情。
然而,江南之春,无所不在,美不胜收。
“江南好”,“好”在哪儿呢?并不是“红胜火的江花”和“绿如蓝的江水”所能概括的。
词中的一个“好”字,给读者留下了无限的遐想,也只有真正理解了这个“好”字,才能欣赏到真正的江南之春。
以下是龙港一小市教坛宿将张文燕教师的课堂教学实录:【片段】师:古典诗词我们光知道它的意思还不够,要懂得通过语言来品味,来欣赏。
那么你认为这首词那里写得好?生: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好个绿更绿,红更红,现在请同学们闭上眼睛,跟老师来到这江边走走,你能从中看到了什么色彩?生:红、绿。
师:我们看到的什么是红的?生:花、火、太阳。
师:红红的太阳,照着红红的花。
生:那么红,那么热烈。
师:什么是绿的?生:江水。
师:江水是那么…………生:那么绿,那么清澈,带着春天的气息。
师:多美呀!你就是站在这江边的诗人,请你读──生:声情并茂的诵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分男女声读个别读…………师:这美令我们陶醉…………是不是就是这些花和水?生:还有“好”,因为江南是美的,是好的。
师:这个“好”是最普通的字,可又是最传奇,最传神的,谁能用“江南好”说说江南的风景?生:草长莺飞二月天。
生:江亭有孤屿,千载迹犹存。
孤屿亭何处?天涯水气中。
生:…………师:真厉害!让我们听《江南丝竹》想想白居易还忆什么?师:请同学们拿出老师给的作业,根据要求写一句话,写出江南的美景。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教学是一门艺术,需要教师不断反思和改进自己的教学方法和策略。
本文将对《忆江南》这首传统文学名篇的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和总结,以期提升学生的阅读理解和审美能力。
首先,在教学准备方面,我通过阅读和研究了大量关于《忆江南》的资料,了解了作者杨慎的背景和创作动机。
这为我后续的教学提供了坚实的基础。
然而,在课前习题和课堂活动设计上,我存在了一些不足。
下次,我可以更多地引导学生通过阅读相关的诗词和文章,培养他们的关联思维,提升他们对《忆江南》的兴趣和理解。
其次,在课堂教学过程中,我采用了多种形式的教学方法,如讲解、朗读和分组讨论等。
这些方法在一定程度上激发了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和参与度。
然而,我发现我在课堂掌控和引导学生思考方面仍需改进。
下次课,我计划增加一些互动性和体验性的教学活动,例如让学生模拟江南风景,通过感官体验来理解和感受诗歌中描绘的江南之美。
另外,在课后作业的布置与批改中,我发现我没有充分利用学生的自主学习和创造力。
下次,在作业布置上,我会引导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所在地特色风景的文章,并与《忆江南》进行对比和联想。
这样,可以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和独立思考能力。
此外,考虑到学生的多样化需求,我也需要在教学中更加注重学生的个性化培养。
在课堂上,我会关注学生的不同学习风格和能力水平,通过分组活动和个别辅导来满足每个学生的需求。
并且,适时提供更多的拓展资源,让学生有机会深入了解和研究江南文化的各个方面。
最后,我会通过课后讨论和教学反思,不断优化和改进教学。
总之,《忆江南》这首诗是中国传统文学的杰作,也是文学教学中重要的素材之一。
通过对教学过程的反思和总结,我认识到自己在教学中的不足之处,明确了下一步的改进方向。
通过不断地反思和改进教学方法,我相信我可以更好地帮助学生理解和欣赏这首美丽的诗歌,培养他们的文学素养和审美情趣。
《忆江南》教学反思范文

《忆江南》教学反思《忆江南》教学反思范文开学第一周,真的是超忙碌的一周,很多事情蜂拥而至,除了有点目不暇接,还有点不知所措,比如说新学期被扣了一顶班主任的帽子,比如说要兼职教语文,对于我来说,都是初次试水。
所幸,第一周居然就迎来了被听课,学习的机会近在咫尺,怎能不抓住。
我本课讲得是白居易的名篇《忆江南》,相对于前两首古诗李白的五言律诗《独坐敬亭山》和刘禹锡的七言绝句《望洞庭》,《忆江南》是一首词。
对于第一次接触词和词牌名的四年级孩子,我并未一开始就给他们引入词牌名这个专业的概念,而是先从介绍作者介绍题目开始导入。
介绍作者时我也跟孩子们卖了个关子,说刘禹锡有位好朋友姓白,并且跟我们大家都是老乡,同学们知道他是谁吗?孩子们顿时乐了,很快就记住了作者。
那么对于很多没有去过江南,甚至没有离开过家乡的孩子来说,江南是个很遥远的地方。
怎么样让孩子们尽快的了解,并且觉得它并不陌生,我参阅了几本教参之后,决定就拿我自己的一段旅行经历说起。
地理位置上的江南在地图上给孩子们介绍完之后,我给孩子们用课间展示了一张我自己的生活照,刚好就是在苏州旅游时拍的,跟白居易写《忆江南》的背景是一样的。
虽然经历数百年历时的风风雨雨,但是江南这种水乡古镇的气息,我想应该是随着历史的烟云能够保留一二的。
至少从那些斑驳的墙壁之间,葱郁的树木之间,以及小桥流水之间,可以窥见白居易时江南的几点风姿。
孩子们一看是自己班主任的私家生活照,顿时来了精神,这一点不得不说,其实多数人都是很八卦的,尤其对这帮好奇的.孩子来说。
这样每一句诗配上我当时所拍的苏州拙政园和街市的特有景色,讲解起来,就特别有味道了。
让孩子们知道其实江南离我们并不远,祖国的大好河山,如诗如画般的风景正等着我们配备完科学知识后来依依饱尝呢。
不过,本节课虽然圆满的完成了教学任务,还是有一些问题存在,需要及时改进逐渐学习的。
记得开学初,王校长就倡导让把课堂变成学堂,把课堂还给孩子,让孩子能够主导课堂,自主学习,这一点我做的有失欠缺,并没有把引导和辅助工作做充分。
小学古诗《忆江南》教案及反思

小学古诗《忆江南》教案及反思一、教案编写(节选)1.教学目标:(1)了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2)诵读《忆江南》;(3)感受江南的美景,培养学生对祖国的热爱之情。
2.教学重难点:(1)了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2)理解诗中所表达的情感;(3)诵读《忆江南》。
3.教学过程:(1)导入:展示江南的美景图片,组织学生谈论江南的美丽景色。
(2)讲解:讲解《忆江南》的创作背景,分析诗句表达的情感。
(3)诵读:师生共同诵读《忆江南》,使学生能够更加深入地感受江南的景色,并了解作者内心的感受。
(4)体悟:让学生试着去感受江南的美丽风光,通过课堂讨论和思考,关注自己身边的自然景色,并表达自己的感受。
(5)作文:要求学生开展作文训练,写一篇有关江南的文章。
要求学生能够表达自己对江南美丽风景的感触。
4.教学反思:在教学中,学生对江南的美丽景色十分痴迷,且对诗中所表达的情感理解较为深刻。
同时,诗的音乐感性和童稚性都很强烈,适合小学生的理解。
然而,教师在教学中应注意把握好语文功底和文化底蕴,注重生动性和形象性的描述,结合相关知识点进行教学,并注重提高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
同时,要求学生在课堂之外多看书、多写作文,来丰富自己的知识,提高用语和思维能力。
二、反思小学古诗教学不仅要注重对诗词的理解,更要注重培养学生的诗歌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注重儿童心理的理解,采用生动形象的语言和形象化的教学方式,引导孩子们对诗歌有更深的认识和理解。
其次,在教学中还要注重与生活的联系,采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理解古诗的同时,深入感悟自然和生活,增强生命体验。
教师应该把握好教材的选择、讲解的深浅和重点和难点的突出,既要让学生领略到诗歌的美,也要提高学生对语文知识的掌握和运用能力。
教师还应该重视学生思维方式的引导,培养学生独立思考的能力,启发学生通过阅读、分析诗歌和文化差异来了解诗歌文化,增强自己的文化见识和对诗歌的鉴赏能力。
四年级下忆江南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忆江南教学反思
《四年级下忆江南教学反思》这是优秀的教学设计文章,希望可以对您的学习工作中带来帮助!
作业内容
一、注重读中感悟:
古人云:书读百遍,其义自见,诗词的朗读要求语速要慢,而且语调要有高低的变化,课堂上我注重朗读指导,加强示范,并设计了多种形式的读:指名读、齐读、带上动作读、配乐读,让学生读出诗中的情,读出诗中的美,读出感情了,对诗意的感悟自然就水到渠成了。
二、给学生留有足够的想象空间:
诗人之所以能写出优美的诗句,是因为他曾经身处在那样的意境之中,只有为学生创造诗意的氛围,让学生有身临其境之感,学生才能真正感悟到诗意。
所以在教学“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这句诗时,我让学生闭上眼睛想像仿佛看到了什么?听到了什么?学生不但能说出诗中所写景物,而且有的孩子能说出仿佛听到了流水的声音,这足以见得学生真的去想了,真的走进了诗的意境。
三、大胆尝试了随文识字。
识字教学仍是教学重点,我尝试了随文识字的教学方法,采用多种方法识字如:儿歌识记、家族识字、给生字组词,用词语说句子等多种方法,夯实了识字教学,特别是用词语造句,学生能结合课文内容说,不但培养了孩子的语言表答能力,而且感悟了课文内容,可谓一举两得。
四年级下忆江南教学反思这篇文章共1428字。
《忆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

忆江南教学设计与反思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培养学生对江南风景的欣赏与感受能力;•提升学生阅读理解能力,培养学生对文学作品的审美能力;•培养学生的写作能力,运用感官描写表达个人情感;•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表达能力。
2. 教学内容•诗歌赏析:《忆江南》•江南风景介绍3. 教学重点•学习《忆江南》的诗歌赏析技巧•学习江南风景的相关背景知识4.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5分钟)•向学生介绍《忆江南》这首诗歌,激发学生对江南风景的好奇和兴趣。
•引导学生思考自己对江南的印象和了解。
步骤二:诗歌赏析(15分钟)•分发《忆江南》的诗歌原文,让学生自行阅读。
•听学生对《忆江南》的理解和感受,引导学生一起讨论诗歌中的意象、修辞手法等。
•给予学生适当的指导,帮助他们理解诗歌的深层含义。
步骤三:江南风景介绍(15分钟)•通过幻灯片或口述,向学生介绍江南地理位置、气候特点、名胜古迹等。
•播放一段有关江南风景的短视频,以图文并茂地展示江南美景。
步骤四:感官训练(2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用感官感受诗中描绘的江南风景,如“江南忆,最忆是杭州”、“漫步青石板,悠然眺望着湖畔”等。
•学生分组合作,利用自身感官写出对江南风景的感受和想象,如视觉、听觉、嗅觉、触觉、味觉等。
步骤五:展示与分享(15分钟)•学生在小组内展示自己的感官描写,并用口头表达的方式分享给其他同学。
•学生可以互相交流、互相点评,提出建议和改进建议。
步骤六:反思与总结(10分钟)•教师引导学生对本节课的学习进行反思,总结课堂上学到的知识和技巧。
•学生提出任何疑问或问题,教师进行解答和指导。
二、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忆江南》这首诗歌和江南风景的介绍,旨在激发学生对江南风景的热爱和向往。
通过诗歌赏析、感官训练和小组分享等活动,培养学生对江南风景的感官表达和写作能力。
在课堂设计过程中,我尽量采用多元化的教学方法,如引导学生进行诗歌赏析、观看短视频、分组合作等,以促进学生的主动学习和合作意识。
语文《忆江南》教学反思(精选6篇)

语文《忆江南》教学反思(精选6篇)虽然以前曾引领孩子们背过不少宋词,但是词作为文本的一种形式,在教材中出现,这还是第一次。
因为是第一次,就得慎重,希望能让孩子们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象。
语文《忆江南》教学反思篇1《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 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
再加上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
通过让学生看、听、唱、编感受江南音乐为主线,围绕歌曲中江南美的主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悟江南的各种美。
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画面优美,语言精练又富有有诗意,让听者都陶醉在江南水乡小镇那古朴、恬静的意境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清晰明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容量大,涉及面广,学生人人参与,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看江南这个环节上,教师精心准备,先让学生从一幅幅具有江南古朴神韵的图画中了解江南;通过吟江南,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诗《忆江南》的内涵,进而感受到诗词、音乐的韵律美。
接着又让大家唱江南,通过老师的范唱、聆听歌曲、交流,解决歌曲的难点,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最后的拓展欣赏,是苏州白话演唱的《忆江南》以及评弹版本《忆江南》,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了学生听辨审美能力。
语文《忆江南》教学反思篇2《江南好》是一首民乐合奏。
乐曲既流畅优美又欢快活泼,具有典型的江南音乐的特点,细腻婉转、清澈秀丽。
乐曲的结构为两大部分。
第一部分中速,优美、婉转的旋律好像把我们带到了风景如画的江南水乡。
2023年《忆江南》的教学反思(通用14篇)

2023年《忆江南》的教学反思(通用14篇)《忆江南》的教学反思篇1这首歌的歌词取自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的诗歌《忆江南》,是诗人晚年回忆江南风景时写的,原作共有三首,这是第一首。
诗的风格清新,语调轻松活泼,像一首动人的民歌。
曲作者为该诗配上了优美婉转的旋律,更加表达了诗人热爱江南美景的情感。
因为学生很熟悉这首歌曲的歌词,所以一开始我就以一个美丽的配乐诗朗诵来引入歌曲的学习,学生在感兴趣的情况下很快的进入状况,然后让学生听教师的范唱,找出歌曲最能表达江南美景的句子,从这一句开始学习歌曲,打破歌曲教学的.常规,这样的目的是能使歌曲教学始终围绕一个字“美”。
之后的歌曲教学通过学生唱谱、教师范唱、学生接唱等方式让学生来学唱歌曲。
最后,为了让学生更加了解江南,我找了一些有关江南的丝竹乐,江南的舞蹈来让学生欣赏,这样让学生对江南能有一个总体印象。
《忆江南》的教学反思篇2从来没有尝试过词的教学,孩子们也没有学习词的经历,对于公开课的选课这无疑是个很大的挑战。
起初很犹豫。
拿着《忆江南》,读了几遍,这样的佳作,让人冲动,于是,开始了几天的辛勤劳作。
《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也是引导我整堂课设计的基本理念!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先从“忆”、“好”入手,了解诗词创作背景及情感基调。
再感受具体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通过图片感受,音乐渲染,资料供给,体验交流,将这两句读“胖”,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读出这两个句子“滴水藏海”似的对江南风光的.涵盖力。
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最后,“唱歌兼唱情”,和曲一首《忆江南》,在声韵悠扬中融化在山温水暖的江南风景中!我认为,自己的设计理念正确,设计思路比较清晰完整,能基本上兼顾语文学习的工具性与人文性。
2023年《忆江南》语文教学反思

2023年《忆江南》语文教学反思2023年《忆江南》语文教学反思1《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古诗词教学要引领学生入情入境,才能使学生受到情感熏陶。
因此,通过视频引导学生欣赏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可立即使学生陶醉于江南的美景之中。
再加上优美的导言和教师声情并茂的配乐朗读,使学生在心中荡漾起一种淡淡的向往之情,激发学生学习这首词的浓厚兴趣,达成“未成曲调先有情。
”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
通过让学生看、听、唱、编感受江南音乐为主线,围绕歌曲中江南美的主旋律,让学生在音乐实践中感悟江南的各种美。
巧妙运用多媒体课件,画面优美,语言精练又富有有诗意,让听者都陶醉在江南水乡小镇那古朴、恬静的意境之中,令人回味无穷。
这节课的教学设计清晰明了,教学目标明确,教学内容容量大,涉及面广,学生人人参与,学生学习的的积极性非常高。
在看江南这个环节上,教师精心准备,先让学生从一幅幅具有江南古朴神韵的图画中了解江南;通过吟江南,让学生理解白居易的诗《忆江南》的内涵,进而感受到诗词、音乐的韵律美。
接着又让大家唱江南,通过老师的范唱、聆听歌曲、交流,解决歌曲的难点,引导学生用自然优美的声音演唱歌曲《忆江南》,很好地完成了本节课的教学任务。
最后的拓展欣赏,是苏州白话演唱的《忆江南》以及评弹版本《忆江南》,进一步拓宽了学生的音乐视野,培养了学生听辨审美能力。
2023年《忆江南》语文教学反思2今天上了一节相对成功的语文课了。
今天上的是《忆江南》。
这同样是一首简单的词,词里的内容学生通过朗读都能大致了解。
有了前两节课的经验,在上这节课之前我就一直在思考。
在这节课里我应该教给学生什么内容?所以在备课的时候,我从网上找了许多的内容。
找了关于白居易的生平。
还有其他两首词等来丰富课堂内容。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
“语文课程应致力于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与发展”,“提高儿童文化品位和审美情趣”,“教学要注意在诵读过程中体验情感,领悟内容,培养语感”……这是新课程改革非常强调的理念。
古诗又是小学语文教材中一类特殊的课文,从语言文字上看,它用的是古汉语;从表现形式上看,它含蓄、凝炼、节奏强、跳跃大;从叙写的内容上看,它离我们的时代较久远。
因此,在古诗教学中,教师要在创设自由、和谐、民主、开放的学习环境基础上,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1、提供学生足够的感悟空间:
苏霍姆林斯基说:“教室里让学生集中思考、各抒己见,虽有点乱,但要珍惜这样的时刻。
”根据“合作互动”的原则,教学中改变了单纯的师生交往形式,通过小组合作,生生交流等环节,为学生提供畅所欲言,各抒己见的空间。
这样让学生取长补短,相互启发,增加课堂的信息量,促使学生全面深人地感悟,又给学生提供了展示个性的机会和场所。
在《忆江南》的教学中,正因为让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在组内自读自悟,才使学生思维的火花得以绽放,体会得如此有滋有味。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教学反思在工作和生活中,少不了要写各种各样的文档,不论是写制度、写总结、写计划还是写其它的材料,能写出一篇好的文档,体现了一个人的文笔,也体现着一个人的能力,下面是我汇编整理的《《忆江南》教学反思》,希望能够帮到你!《忆江南》教学反思1《忆江南》是小学教材第一篇词的教学。
这首词选取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两个典型景色,借助比喻,渲染了江南春天的绚丽景色,最后用一个反问句“能不忆江南”真切的有力的表达了对江南的思念和眷恋之情。
古诗词教学应让学生在语言的感悟和情感的熏陶中提高欣赏品味和审美情趣,引领学生走进这民族独特的文化,从而热爱古诗词。
为体现新课程标准以“以读为本”的理念,本节课让读始终贯穿着整个教学过程。
在读中感受古诗词优美精湛的语言文字的和丰富的人文内涵在读中引领学生入情入境在读中有所感悟和思考在读中受到情感熏陶获得思想启迪。
本诗词是白居易老年回忆在杭州任职期间的美好时光而作的,共三首,这是其一。
为了让学生体会诗人白居易对江南的特殊感情,我除了让学生课前查阅资料、充分诵读之外,还为学生准备了这首词的解读视频,把白居易的江南生活轨迹展示给学生,让学生在读中展现画面,在读中想象意境。
如围绕“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配乐朗读引导学生展开想象。
你仿佛看到了什么眼前出现了什么样的画面听着配衬得体的歌声、音乐,读着这优美的诗句学生的情感就悠然而生。
再通过展开想象,把仿佛看到的、听到的情境、感受,用自己的诵读传达出来,从而化语言文字的符号为鲜活的画面,鲜活的意境。
《忆江南》教学反思2《忆江南》这首词是白居易离开杭州,回到洛阳以后怀念时写了三手中的第一首,教学时主要是让学生展开大胆的想象,通过体会江南美丽景色,使学生热爱美,热爱大自然的情感得到提升。
我在进行课堂教学的时候,主要以层次性的朗读、吟诵为重点,引导学生自主探究、感悟诗境,活化古诗词的形成过程,重新焕发了古诗词的生命活力和人文精神。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忆江南》教学反思
《忆江南》是一首意境十分优美的词,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绝唱之笔。
作者以如画之笔描绘出一幅江南春景图,在人们记忆中留下难忘的印象。
古诗词教学有个“诗中有画、诗中有情、诗中有诗”的共性规律——这是我执教这堂课的努力方向。
我的整个设计思路是:了解词的知识,从“江南好”入手,充分感受描绘江南美景的“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指导学生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江南好”。
然后,让学生通过对作者在江南时的作为以及之后回洛阳后的生活的简单了解,将“忆江南景”过渡到“忆江南人”,提升诗歌情感,厚重“忆”的意义!
在具体施教过程中,出现了一大败笔,现课堂实录如下:
师:请一个同学读读第一句
生:江南好
师:江南好在哪?诗人写出来了吗?
生:诗人写出来了“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
师:这是一幅怎样的情景?你能说说吗?
生:太阳出来了,照在江边的红花上,花儿显得比火还要红;春天来了,江水碧绿碧绿的,好像是用蓝草染过似的。
师:多美的一幅画呀!让我们一块去江南看看。
放课件演示江南美景
(在看课件过程中,生不停地发出“啊、啊”的声音,以示自己发现了美)
师:让我们美美地读一读这句
生读:“日出江花红胜火,春来江水绿如蓝”(皆作陶醉状)
师:真美呀!难怪诗人情不自禁地赞叹道——
生接读:江南好
这一片段的教学,我试图用“学生说美景、课件演示美景”,使学生入情入境,读出江南风光的柔美、热情,读出这两个短短的句子所蕴含的对江南风光的深刻理解与感触,努力与作者的情感产生共鸣,从而由衷地赞叹——“江南好”,为理解诗人“忆江南”做铺垫。
可惜教学被简单化、程式化了。
学生理解的江南美景只是从字面上将古诗句译为白话文,对诗句中所描绘的景象、意境,根本没有深入体会、领悟,教师就马上用课件演示,将所谓的江南美景强加给学生,这样的“美景”怎能在学生脑海中留下深刻印象,从而与诗人的情感产生共鸣呢?
如果能让学生回忆一下以前学过的或课外看到的描绘春天美景的优美诗文,通过朗读表达他们的感受,并且将学生自己眼中所见到的春景与之整合、融会贯通,再同白居易词中的“江南美景”作比较,突出白居易对江南的情有独钟,对江南的依依不舍,他记“忆”中的江南就变成了鲜活的画面,也深深地印在了孩子们的心中。
此时,再播放课件演示江南美景,配上音乐让学生朗读,定然能让学生陶醉其中,引发学生学习古诗词之情趣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