棉田膜下滴灌铃期管理与提高铃重技术论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棉田膜下滴灌铃期管理与提高铃重技术[摘要] 本文通过加强棉花花铃期的管理,运用水肥运筹、综合调控、塑造株型等技术措施,增蕾保铃重,提高棉花产量。

[关键词] 棉花;技术措施;铃重

棉田滴灌技术和水肥调控技术的综合运用,为棉花超高产提供了物质条件,在单位面积内协调好棉花个体和群体之间的相互矛盾,是高密度栽培技术的关键所在,合理的群体结构,使棉花充分利用地力和光照资源,提高单位面积成铃数,而构成产量最终是由总铃数和铃重决定的,提高总铃数和增加铃重,是解决棉花高产和超高产的先举条件。

膜下滴灌棉田有着它本身的特殊性,在宽膜覆盖下的棉花主根浅、侧根多,灌溉周期短,灌溉次数多,灌水量少,滴水的时间向两端发展,加之滴灌水肥的灵活性,可满足棉花在不同的生育期对水肥的需求,从而达到高产的目的。

花铃期是棉花营养生长和生殖生长并进时期,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管理要以调控株型、改善田间通风透光条件,使棉株形成以伏前桃、伏桃为主的成铃结构,同时加强中后期的水肥运筹,抓上部盖顶桃,此期管理的好坏,对提高总铃数与增加铃重,和形成产量的高低是致关重要的。

一、花铃期影响铃重的因数

1.外部条件

在收获株数确定之后,总铃数和铃重是构成产量的决定因数,

而花铃期是决定成铃与铃重的关键时期。棉铃的发育受外界环境条件的影响,在棉花开花结铃期间,适宜的气温,减少花的败育和幼铃的脱落,水肥搭配合理,棉纤维和种子发育好,子粒饱满,铃重增加,反之引起脱落,或棉铃发育不良铃重减轻。同时铃期生长发育的长短和温度有关,积温愈高,铃期愈短,积温愈少,铃期愈长。棉铃在棉株上分布的部位不同,在其各自发育过程中所处的内部营养与环境条件也不同,在产量构成中的作用及纤维品质和铃重都不同。棉株在不同时期形成的棉铃可分为:伏前桃、伏桃和秋桃。伏前桃和伏桃主要是以内围铃和少部分的外围铃,在这段时间里,气温、光照条件好,加强水肥管理,有利于棉铃的生长,形成大桃。秋桃在后期气温下降的情况下,棉花根系活力下降,吸收水肥的能力减弱,铃重比伏前桃和伏桃要轻。

2.早衰

是影响棉花产量的主要因数,棉花在宽膜的覆盖下,改善了土壤水分和微生物,加速了土壤速效养分的释放,棉花前期根系生长快,但到棉花花铃期以后,大量开花,营养的输送和分配发生了变化,大部分营养输送到地上部分,小部分营养输送到地下部分,根系活力下降,伤流量减少,引起根冠比失调,加之地膜覆盖棉花根系分布浅,如中后期投肥不足,其抗旱性和根系吸收水分和养分的能力减弱,这是棉花早衰的原因之一。

3.灌水与施肥

滴灌棉田的灌溉要根据土壤、苗情类别的不同,搞好分类指导,

是实现高产和均衡增产的前提。要遵循棉花生长发育规律,根据不同的土质和苗情,因地制宜,棉苗前期长势较弱,适时适当早滴水,以水促苗,把个子拉起来,可实现壮苗早发,加快棉花生育进程,有利于培育高产群体长相,旺长棉田可实行水肥分开,只灌水不施肥,或适当推迟灌水,实现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做到稳中有旺,在前期有较好的长势,搭好棉花丰产高产的架子。把握好滴水量、时间、间隔期尤其重要,保持棉田不受旱,使棉田在打顶前后有旺盛的长势和高度,有利于顶部果枝的形成,对抓住顶部盖顶桃是十分有利的。以水肥调控为中心,调节好棉株生长发育与外界环境条件的关系,使个体与群体、营养与生殖生长之间的相互协调。是减少脱落,增加铃数和提高铃重的重要措施。坚持一水一肥,同时针对土壤含钾的丰缺,中后期酌情施钾,促进棉株新陈代谢,增加棉株抗逆性,对增加铃重改善棉花品质,防止棉田后期早衰起到一定的作用。

4.株型影响棉株成铃与铃重

以矮、密、早、膜高密度栽培组装配套技术,棉花的单产水平不断提高,协调好个体与群体之间的矛盾,就显得十分重要,个体棉株的株型在空间的分布合理,直接影响到群体结构的合理,两者之间是相互联系的,由于受栽培条件的影响,如播期、施肥水平与时间、土壤质地、综合调控的时间不同,棉花的株型在空间的分布也不同,棉铃在空间的分布主要取决于株型在空间的分布。当前棉田株型主要分三种类型:塔型、筒型和伞型,塔型有利于棉田通风

透光,改善中下部结铃和棉铃生长发育条件,结铃多,形成大铃;伞型棉田中下部光照不足,田间荫蔽,严重影响中下部棉铃的发育,结铃少,造成脱落、烂铃、僵铃和形成小铃;筒型界于两者之间。

二、加强花铃期的管理

1.协调好个体与群体、营养生长与生殖生长的关系

合理的水肥运筹满足棉花的需求,是形成产量的关键时期,花铃期管理的好坏,直接影响到总铃数和铃重的形成,生产上往往操作不当,促控不合理导致棉花中空和早衰,或后期棉花出现贪青晚熟,严重影响产量和纤维品质。加强棉花花铃期的管理,增蕾增铃,增加铃重,减少脱落,实现三桃齐结,提高产量。

2.株型塑造

在单位面积内棉花的株型是否合理,决定了棉铃在棉株上的空间分布位置,棉铃在棉株分布的位置不同,棉铃的大小也不同,主要取决于棉苗早发与否,而果枝始节的高低是衡量棉花早发与否的重要指标。从调查的结果看,果枝始节随着不同的播期、土壤质地、温度,对棉花果枝始节有一定的影响,而果枝始节的高低与花芽分化始期早晚有关,花芽分化始期早,果枝始节低,反之则高。在生产上因采取早促的技术措施,促进花芽早分化,缩短苗期,提前现蕾。在正常情况下,果枝始节低,棉花早发,为以后棉花塑造良好的株型,搭好丰产架子。以水肥为主,化调为辅的综合调控,水肥管理到位,棉株的节间由下向上均匀的伸长,棉株容易形成塔型结构,棉铃主要以中下部和中部及外围铃为主。在后期水肥适当可争

取到部分中上部的铃。果枝始节高,棉株的群体调控难度大,加之合理的水肥运筹和综合调控技术,棉株容易形成筒型;在后期水肥充足,中上部和盖顶桃形成,则棉株为伞型结构。筒型结构的棉株,结铃主要以中上部成铃为主和少部分中下部铃。而伞型结构的棉田,结铃主要在中上部,秋桃在后期温度降低的情况下,棉铃成熟度不好,吐絮推迟,影响品质和铃重。在栽培上因解决好高产、早熟、株型三者之间的关系。避免形成了高产不高效,风险性比较大的棉田。所以,在栽培上以塔型和筒型株型比较好,成铃率高而且铃重。

3.重施花铃肥

在整个棉花栽培过程中,贯彻各项技术措施的到位率是获得高产的基础。针对各种土壤类型进行测土施肥,高密度栽培技术的运用,棉田群体密度增加,消耗的养分在不断的增加,为保证棉花整个生育期正常生长发育,必须加大肥料的投入量。通过足量投入和加大生育期投肥量,增加单株结铃和单铃重,为实现棉花高产和超高产提供了物质基础。在滴灌条件下基肥和滴灌肥要作适当调整,适当提高生育期施肥所占的比例,全期90%的磷肥和50%~60%的化肥作基肥,剩余的作为生育期滴施。棉花要高产,投入是关键,花铃肥是棉花养分消耗最大时期,也是蕾铃脱落的高峰期,此时滴肥总量占全期的40%~50%,结合滴水滴施棉花专用肥,头水不施肥,二水后水水带肥,保持棉田不受旱,停水时间不要过早,视棉花的长势和土壤墒情而定,保证棉花正常吐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