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
土豆浅埋地下滴灌技术要点

土豆浅埋地下滴灌技术要点优点:1:水、肥接近于根区,利用率高,易提高产量、品质2:地下滴灌可减少地面蒸发;3:可避免风吹跑;4:无地膜,不会污染环境,投资比膜下滴灌低;缺点:1:与膜下滴灌比,早期地温较低,生长慢;2:需要专门机具铺设安装技术要点1:铺设前检查是否土壤中有地老虎,如有,必须设法杀死。
2:如铺设地块老鼠多,应当撒灭鼠药。
3:铺设前要检查土壤中是否有尖锐石子,如有,且含量多,应当设法拣掉。
4:埋设深度:5-8cm,保证滴灌带铺于土豆之上。
5: 必须用专用铺设机具铺设。
6:为使出水均匀,铺设地块不能有大土块,土地要基本平整。
7:滴管带与支管连接好后,先冲洗滴管带,后封末端。
管理技术要点1:要充分利用滴灌的优点,少量、多次灌溉。
每次灌多少时间,隔多久灌一次,取决于作物不同生长阶段需水及蒸发、蒸腾耗水。
要不断摸索、总结。
2:必须通过滴灌系统施肥。
如能用配置好的液态肥,分小区施最好。
3:时常观测滴头出水情况,如发现有滴头不出水,应马上打开末端冲洗。
如冲洗不能解决问题,应当割掉堵塞段,用直通接好4:要根据设计,在每个阀门出水端装配进气阀,以防止出水口吸土,堵塞滴头。
5:时常观测过滤器是否过水通畅。
如不畅,及时清洗。
6:收获土豆之前,应先将滴管带收走。
壁厚0.3的滴管带回收后来年仍可用,应当保存好,免遭机器损伤,老鼠咬伤等。
如发现有损伤,应当粘接或用直通接好。
简单回收设备回收好的滴灌带。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由于其特殊的生长环境要求,使其施肥管理较为困难。
目前国内外普遍采用的马铃薯施肥方式主要是基于土壤施肥和喷施肥的方法,然而这些方法存在一些问题,如土壤肥力不均衡、化肥利用率不高、病虫害易传播等,为了解决这些问题,近年来,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逐渐得到广泛应用。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的整个过程中,水肥一体化施肥技术采用的是膜下渗漏管滴灌技术,这种技术可以有效地控制土壤水分,减少水分蒸发和土壤流失,提高水肥利用率,提高产量和品质,也有利于防治病虫害,同时还有助于减轻化肥的环境污染。
1. 土壤松厚及石头清除。
2. 土地提高并整平,然后覆盖黑色塑料地膜。
3. 安装滴灌系统,大棚建议采用起点进口滴头。
4. 开穴放肥,将肥料均匀散布在地上,肥料用量应根据土壤、气候、品种和生长季节等因素确定。
5. 开始种植,将种子均匀撒在薄膜上,然后覆盖薄膜,起到保温、保湿和保护幼苗的作用。
6. 施肥,用滴灌技术进行水肥一体化施肥,将肥料直接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肥料浪费和流失,提高利用率和效益。
7. 管理和维护,按照需求进行浇水、施肥、病虫害防治和土壤修复,同时对滴灌系统进行维护和清洗。
总的来说,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科学、环保、高效的马铃薯施肥技术,可以促进马铃薯的健康生长,提高产量和品质,降低产成本,保护环境,同时也为农业的可持续发展做出了贡献。
马铃薯、麦类栽培技术讲座——秋季马铃薯种植技术

出苗 7 ~l 5 天, 出苗率高达 9 5 %以上。 2 . 节 水 效 果好 。 膜 下 滴 灌 可 适 时 适量供水 , 节水效果明显 。马铃 薯全生 育期膜下滴灌用水 1 7 1 立方米/ 亩, 较传 大垄 双行 膜下滴 灌 节水 栽培 统 的沟渠 灌 用水 3 2 0 立 方 米/ 亩, 节 水 可减少除草投工。 1 4 9 立方米/ 亩, 节水率达到4 6 . 6 %, 增产 全面积灌溉 的少 , 4 . 抑 制病 害发 生 膜 下滴 灌节水 3 0 %~5 0 %, 商品薯率提高 2 0 %左右。 作物 3 . 能明显减 少杂草。膜 下滴灌 , 由 栽 培可有 效抑 制病 虫害 的传 播 ,
治地 下害 虫 。
8 . 及 时 收 获 。秋 作 马铃 薯 因为 生 育时 间短 , 往 往 不 能 够 正 常 成 熟 。应
当根 据市场 需求适 时 收获 , 或 者 霜 冻 后 无法 生 长 即可 收 获 。 收获 的马铃 情况 , 灌溉 4 ~5 次。 薯, 按 市场 及商 家的要 求进行 分级包 7 . 病 虫 害 防 治 。 秋 作 马铃 薯 生 长 装 , 及时销售。
田 间 课 堂 . 鎏
, 远 l 4 3
早 蕾 马 铃薯 垄 砜 行 膜 下 滴 术 优 势
1 _ 出苗 率 高 。覆 膜 种 植 , 地 温 变 化 较 稳定 , 有利 于作 物早 出苗 、 出全苗 。 据大 田观测 , 膜下滴灌较常规灌水提早
于植 物行 间无 灌溉水 分 , 因而 杂草 比 病 虫害 发 生 少 。
定, 保证每 亩 有 4 0 0 0 ~4 5 0 0 株 基本 苗 。 5 . 科 学施肥 。农 家肥 除 了能提供 优质养分外 , 还 可 起 到保 水保 肥 、 增 加 土壤通透性 、 前 期抗 旱、 后期防涝 的作 用。 播 种 时 应 在 亩 施 腐 熟 农 家肥 2 0 0 0 公斤 的基础上 , 增施 磷、 钾、 氮肥 , 即亩 施5 0公 斤 过 磷 酸 钙 、 2 0 公斤 硫酸 钾 、 l 0 ~1 5 公 斤尿 素作 为底肥 , 并 根据 实 际 情 况 适 当增 减 用 量 。 现 蕾 时 , 结 合 中耕除草 、 根 据 田间长势 , 每亩追施硫 酸钾 1 0~1 5公 斤 、 尿 素 5~l 0 公斤。 6 冲 耕 管理 。马 铃 薯 出苗 后 要 及 时中耕 松土 , 消灭 田间杂草 , 创造适宜 马铃薯 生长 的土壤 环境 。现 蕾时 , 结 合施 肥等 农 艺措施进 行培 土 , 一 般 要 求全 生 育 期 中 耕 培 土 2 ~3 次, 做到 田 间无杂草、 沟畅 、 雨 季 无 积 水 。秋 作 马 铃 薯生 育后 期降雨 较少 , 应 根 据 田 间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

4 增产 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滴灌系统将其所需的水、肥 都能及时、足量的供给,新疆104团马铃薯膜下 滴灌平均亩产量达到了3000公斤,比普通种植 亩产高出500—800公斤,增产20%以上。(06 年在固阳、达茂旗滴灌)
滴灌系统由水源→首部控制枢
第二节马铃薯滴灌系统的 组成部分
纽→干管→支管→滴灌管(毛 管)五大部分组成
(2)管材、管件在连接时的紧固螺母必须上到位。
四、马铃薯滴灌带(毛管)的铺设
1 马铃薯铺设滴管带前首先做好起垄和沟垄的平整等工作, 为便于PE支管和滴灌带在第二年重复铺设使用,垄(行) 距要一致。不同地区垄距有所不同,一般有垄(行)距70厘 米、棵(株)距26厘米,或垄距80厘米、棵距22厘米,或垄 距90厘米、棵距20厘米。 2 铺设模式 一般采用一垄单管和一垄双管,为降低成本一般多采 取一垄单管。 3 铺种顺序 在土壤较湿润的地块中,可以采取先种植马铃薯再铺滴 灌带最后铺膜(放苗较费工时),针对土壤相对干燥的地块, 要先铺滴灌带再铺膜保墒后进行马铃薯种植.
2)过滤器 各级过滤器的性能及使用须知 a 离心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 工作原理: 由水泵供水经水管切向进入罐内,旋转产生离心力, 推动泥砂及其它密度较高的固体颗粒向管臂移动,形成 旋流,促使泥砂进入砂石罐,清水则顺流进入出水口。 完成第一级的水砂分离,清水经出水口、弯管、三通, 进入网式过滤器罐内,再进行后面的过滤。 使用要求: 离心过滤器集砂罐设有排砂口,工作时要经常检查 集砂罐,定时排砂,以免罐中砂量太多,使离心过滤器 不能正常工作。滴灌系统不工作时,水泵停机,清洗集 砂罐。进入冬季,为防止整个系统冻裂,要打开所有阀 门,把水排干净。
2 高效、省肥 膜下滴灌种植的马铃薯每1亩除了施5000—6000千 克农家基肥,还需施氮素10—15千克;钾6~8千克 , 磷 肥8—10千克,大田满灌作物吸收不充分,造成了肥份 的浪费,采取滴灌方式施肥使肥份集中供应到作物根部, 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抑制杂草再生 马铃薯膜下滴灌使用的水需要通过滤系统,水中的 杂草被挡在地外,避免了地外渠道杂草传播的来源。同 时滴灌马铃薯因地膜覆盖,地面相对干松,可有效抑制 杂草再生,降低劳动投入。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doc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膜下滴灌技术作为世界上最先进的节水灌溉技术之一,被广泛推广应用于农业生产。
该技术应用在田间种植马铃薯,实现了滴灌技术与覆膜栽培技术结合,并靠机械化作业使滴灌带与地膜同时铺设在田间,实现了农业节水灌溉。
下面我们就来看看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播种技术要点:采用垄作,多采用双行播种机,行距70~90cm,开沟、播种、覆土、铺滴灌管、覆膜一次性完成。
应做到播种深浅一致、覆土厚度一致、尽量避免空穴或一穴多籽现象的发生。
做到下籽均匀、行垄匀直,无漏播和多籽现象。
播深:一般为8~10㎝左右。
粘土适当浅播,沙壤土要适当深播,但不能超过12㎝。
密度:一般商品薯生产每亩保苗3500~4500株,种薯生产每公顷5000~6000株。
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灌溉时应注意:1、播后灌溉:播种后土壤商情不好,要进行滴灌,土壤湿润深度应控制在15㎝以内,否则降低地温影响出苗,造成种薯腐烂。
2、出苗时,根据土壤墒情进行一次滴灌,使土壤湿润深度保持在15cm 左右,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0%~65%。
3、出苗后,20~25天,块茎开始形成,应使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5%~75%,土壤湿润深度为20cm。
4、块茎形成期至淀粉积累期,应根据土壤墒情和天气情况及时进行灌溉。
始终保持土壤湿润深度40~50㎝,土壤水分状况为田间最大持水量的75%~80%。
可采用短时且频繁的灌溉。
5、终花期后,滴灌间隔的时间拉长,保持土壤湿润深度达30㎝。
土壤相对湿度保持在65%~70%。
6、较为粘重的土壤收获前10~15天停水。
沙性土收获前一周停水。
以确保土壤松软,便于收获。
马铃薯膜下滴灌播种、灌溉要点就介绍到这里了,想要解决更多的问题欢迎关注火爆农资招商网(。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指在马铃薯生长过程中,将水肥一体化地进行滴灌,以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和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该技术具有节水、增产、减肥、减少土壤侵蚀、环境友好等优点,因此在农业生产中得到广泛应用。
膜下滴灌技术是指在播种之前先将滴灌管埋入土壤中,然后再用膜覆盖在土壤表面,经过一段时间,植株开始生长,通过滴灌管向植株供水和施肥。
这种技术可以实现水肥的一体化管理,提高养分利用率和农作物的吸收效果。
马铃薯是我国重要的经济作物之一,但其生产中存在着水肥利用率低、农药使用量高等问题。
通过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有效解决这些问题。
在土壤表面覆盖膜可以防止水分的蒸发和土壤的风蚀,减少水分损失。
通过滴灌管向植株提供适量的水和肥料,可以降低肥料的浪费和农药的使用量,从而降低了生产成本。
滴灌技术还可以将水和肥料直接送到植株的根部,减少了传统灌溉方式中的营养元素淋失现象,提高了水肥利用率。
在马铃薯种植中,适当的灌水和施肥是保证马铃薯健康生长的关键。
需要根据土壤的性质和植株的需求,合理设置滴灌管的数量和位置,以及适当的滴灌量和施肥量。
还需要根据植株的生长阶段和不同地区的气候条件进行调整,以保证滴灌技术的实施效果。
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在应用中也存在着一些问题。
由于该技术需要使用较多的滴灌管和覆盖膜,初期投入较大。
滴灌管和膜的使用寿命一般比较短,需要定期更换和维修。
操作技术要求较高,需要专业的技术人员进行管理和维护。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有效的水肥管理方式,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和减少农药使用量。
在推广应用中,需要根据具体的生产情况和资源条件进行探索和调整,以实现最佳的经济和环境效益。
还需要加强技术培训和指导,提高农民的技术操作能力,推动该技术在农业生产中的广泛应用。
马铃薯种植 滴灌

马铃薯种植滴灌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物作物,在世界各地都有广泛的种植。
种植马铃薯的方法有很多种,包括传统的土壤灌溉和现代化的滴灌技术。
本文将重点介绍马铃薯滴灌种植的优势和操作方法。
马铃薯滴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方式,通过在植物根部供水,可以达到高效利用水资源和提高产量的目的。
与传统的土壤灌溉相比,滴灌技术具有以下优势:1. 节水:滴灌系统可以将水直接输送到植物根部,减少了水分蒸发损失和地面渗漏现象,从而有效地节约了水资源。
据研究显示,与传统的土壤灌溉相比,滴灌技术可以节水30-70%。
2. 提高产量:滴灌技术可以根据马铃薯生长的需要,精确供应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植物在水分和养分供应充足的情况下,生长更加健康,从而增加了产量。
3. 节约能源:滴灌系统可以保存能源,因为不需要用泵将水送到每一个植株,而是通过管道网络将水输送到设施内的每一处。
这减少了能源消耗和碳排放。
4. 提高土壤质量:由于滴灌系统可以精确地供应水分和营养,不会过度灌溉和浸泡地面,因此可以减少土壤的盐渍化和腐蚀,从而提高土壤质量。
马铃薯滴灌的操作方法如下:1. 设计和安装滴灌系统:根据田地的大小和布局,设计滴灌系统的布置方案,包括主管道、分支管道、滴灌带和滴头等。
选择合适的滴头和滴灌带,确保水分和养分均匀供应到植物根部。
2. 土壤准备:在种植马铃薯之前,需要准备土壤,包括松土、施肥和除草。
确保土壤松软、肥沃,有利于马铃薯的生长。
3. 种植马铃薯:在准备好的土壤中开沟或开孔,将马铃薯种子放入土壤中。
根据需要,可以在种子旁边放置肥料。
4. 安装滴灌带:将滴灌带放置在种植行旁边或直接埋入土壤中,使滴灌带紧贴土壤表面。
确保滴头和滴灌带与马铃薯植株的根部接触。
5. 连接滴灌系统:将滴灌带与主管道和分支管道连接起来。
确保管道和接头连接紧密,避免漏水。
6. 启动滴灌系统:打开水泵,使水流通过滴灌带进入植物根部。
根据马铃薯的需求,调节滴灌系统的流量和时间。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PPT课件

马铃薯滴灌技术讲座ppt课
件
• 滴灌技术概述 • 马铃薯生长特性与需水规律 •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应用优势 • 滴灌系统设计与安装要点
目录
CONTENTS
• 滴灌施肥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应用 • 案例分析:成功实施马铃薯滴灌项目经验分享
BIG DATA EMPOWERS TO CREATE A NEW ERA
03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应用优势
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
节水效果显著
滴灌技术通过管道系统直接将水 分输送到马铃薯根部,减少水分 蒸发和流失,显著提高水资源利 用效率。
精确控制水量
滴灌系统可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 求精确控制水量,避免浪费和过 度灌溉,保证作物健康生长。
肥料种类选择及配比原则
氮肥
促进马铃薯茎叶生长,提高 产量。适量使用尿素等氮肥
,避免过量造成徒长。
磷肥
促进根系发育和块茎形 成。过磷酸钙等磷肥适 用于马铃薯滴灌施肥。
钾肥
增强马铃薯抗逆性,提高 品质。硫酸钾等钾肥是马 铃薯生长必需元素之一。
微量元素
适量补充锌、硼等微量 元素,促进马铃薯生长
发育。
施肥时间和方法确定
基肥施用
在马铃薯播种前,结合整地施入 基肥,以有机肥为主,配合适量
化肥。
追肥施用
在马铃薯生长期间,根据生长需 求进行追肥。一般分为苗期、块 茎形成期和块茎膨大期三个时期
进行追肥。
滴灌施肥
将肥料溶解于水中,通过滴灌系 统均匀施入马铃薯根部土壤。根 据土壤湿度和马铃薯生长需求调
整施肥量和频率。
注意事项和常见问题解决方案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是一种重要的作物,具有高产量和丰富的营养价值。
由于生长期长和对水分需求较高,马铃薯的生产往往需要大量的灌溉水和肥料。
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存在着许多问题,如水肥利用率低、土壤侵蚀和淋溶等。
研究发展一种高效的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对于提高马铃薯生产的质量和效益具有重要意义。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将水和肥料一起输送到作物根部的新型灌溉和施肥方法。
该技术结合了膜下滴灌和肥料滴灌的优势,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
传统的灌溉方式往往会导致大量的水分蒸发和流失,而膜下滴灌技术可以直接将水滴灌到作物根部,减少了水分的浪费。
通过地下滴灌的方式,还可以减少土壤表面水分的蒸发和风蚀等现象。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提高肥料利用率。
该技术可以将肥料与水一起通过滴灌管输送到作物根部,使得肥料直接接触到根系吸收,减少了肥料的流失和挥发。
通过滴灌技术还可以根据作物的需求灵活调整施肥量和施肥时间,提高了肥料的利用效率。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改善土壤环境。
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往往会导致土壤板结、盐碱化和酸碱度失衡等问题,而该技术可以避免这些不良的土壤环境影响。
通过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使水分和肥料充分渗透到根部周围的土壤中,促进根系的生长和发育,改善土壤结构和质地。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
研究表明,采用该技术的马铃薯产量比传统灌溉和施肥方式提高了20%以上,并且膜下滴灌的作物质量也更好。
通过精确的水肥供应,作物的生长周期缩短,产量增加,品质提高。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非常有效的灌溉和施肥方法,可以提高水肥利用率,改善土壤环境,增加农作物产量和质量。
该技术的推广还面临一些挑战,如高成本和技术难度。
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推广这种新型的灌溉和施肥技术,使其更加适应中国的农业生产需求。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我国马铃薯近一半分布于干旱半干旱地区,素有十年九旱之称,干旱已成为制约北方干旱地区马铃薯产量提升的*障碍。
覆膜可有效地削减田间蒸发,保持土壤水分,滴灌是全部浇灌方式中*节水和水分通过率*的。
实践证实,膜下滴灌能够削减土壤水分蒸发,提升肥料通过率,降低田间马铃薯冠层空气湿度,降低晚疫病发生危害,提升水分通过率,比普通栽培增产154.9%~185.9%。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是地膜栽培技术与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利用可控管道系统供水,将加压的水经过过滤设施滤"清'后,和水溶性肥料充分融合,形成肥水溶液,进入输水干管支管毛管,再由毛管上的滴水器匀称、定时、定量浸润作物根系发育区,供根系汲取。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是针对我国干旱地区缺水少雨,集约化程度低的生产实际,在推广马铃薯地膜笼罩栽培技术和马铃薯喷灌技术的基础上,在马铃薯种植上提出并推广应用的又一新技术。
马铃薯膜下滴灌是地膜笼罩栽培技术和滴灌技术的有机结合,同时具有地膜笼罩和滴灌的优点,具有增温保墒、增进微生物活动和营养分解、改善土壤物理性状、增进作物生长发育、防除杂草、削减虫害等作用。
与传统浇灌技术相比,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具有如下优点:①节水:与传统浇灌技术相比,灌水效率可提升40%~50%。
②节肥:利用滴灌系统施肥,从单一浇水转向养分液,把水变成了庄稼的"养分液',氮肥通过率高达70%,比传统施肥办法高30%~70%。
③降低生产成本:一方面将追肥、打药和滴水融为一体,将浇灌、施肥和打药方面的部分或所有劳务开支节约下来,另一方面,不用开沟、修渠,在浇灌时手动阀门或自动阀门控制,操作省力、容易,削减了劳动作业,减轻了劳动强度,提升了劳动效率。
④延伸无霜期,提升马铃薯产量和品质:有效避免了无霜期短这一制约作物生长坚固的主要自然因子,使马铃薯的商品率高达90%左右;同时因为膜下滴灌为马铃薯生长、发育制造了良好的水、肥、热、气等条件,因而马铃薯苗肥、苗壮、增强株数,可增产30%左右。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一、马铃薯生产现状及滴灌技术应用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粮食作物,种植面积广泛,产量丰富,深受农民的青睐。
由于传统的灌溉和施肥方式存在着种种弊端,诸如水肥利用率低、病虫害易发生等问题,给马铃薯的生产带来了很大的困扰。
近年来,随着现代化农业技术的不断推广和应用,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逐渐成为了解决这些问题的有效手段。
滴灌技术是一种由管道系统输送水肥到滴灌带上,再通过滤器过滤后,由滴头滴出水肥的新型节水灌溉技术。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就是将滴灌技术与覆膜技术相结合,将滴灌系统铺设在地膜下方,实现水肥一体化滴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减少水肥的浪费,改善土壤环境。
1.节水节肥: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根据土壤和植株的需水需肥量,逐步调整滴灌系统的水肥供应,减少运用水肥时的浪费和过量施肥现象,达到节水节肥的目的。
2.改善土壤环境:使用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水肥直接通过滴头滴入土壤,减少了地表水肥的流失和土壤风化,同时可减少土壤硬化现象,改善土壤的通透性和肥力。
3.提高产量质量: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能够根据作物需水需肥量进行供给,使得植株得到合适的水肥供应,从而提高作物的产量和品质。
4.减少病虫害:采用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减少地面和植株表面的湿度,从而减少病虫害的发生,降低农药的使用量。
1.系统设计:根据地块的具体情况和需要,进行详细的系统设计,包括滴灌带、滤器、水泵、管道等设施的选型和布置。
2.施工要求:施工时应保证滴灌设施的质量,安装过程中需要保持水平,防止出现管道破损和堵塞等问题。
3.水肥管理: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需要科学合理地配置水肥配比,根据不同生长阶段和植物需求进行调整,确保植株得到合适的水肥供应。
4.系统运维: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运行情况,保持设施的完好,及时排除设施故障,以保证系统的长期稳定运行。
四、技术应用前景展望随着农业现代化水平的不断提高,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将会广泛应用于马铃薯生产中。
北方马铃薯膜下滴灌高产种植论述

北方马铃薯膜下滴灌高产种植论述随着农业技术的不断发展和进步,越来越多的农业种植方式得到了改进和提升,其中膜下滴灌技术在北方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逐渐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青睐。
膜下滴灌技术结合高产种植方式,不仅可以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还能减少灌溉水量和农药的使用,从而实现节水、节能、增产的目的。
本文将从膜下滴灌技术和高产种植两个方面进行论述,探讨北方马铃薯膜下滴灌高产种植的优势和发展前景。
一、膜下滴灌技术的优势1. 节水节能:膜下滴灌技术采用微型喷灌设备,水分直接通过塑料膜下面的滴灌管道进行滴灌,可实现精准浇灌,避免了传统灌溉方式下的水分浪费和土壤流失。
滴灌技术可以根据作物需水量进行调控,减少不必要的浇水,达到节水节能的目的。
2. 减少农药使用:膜下滴灌技术能够减少农药的使用量。
传统喷灌方式会导致农药大量流失,对土壤和环境造成污染。
而膜下滴灌技术可减少农药的使用,提高施药的精准度,减少农药对环境的污染,保护生态环境。
3. 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膜下滴灌技术可以保持土壤湿润,提供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及时的滴灌可以有效避免缺水和过湿的情况,为作物提供一个适宜的生长环境,进而提高作物产量和品质。
4. 减少劳动强度:膜下滴灌技术使得农民的劳动强度大大减轻。
传统的灌溉方式需要大量的人力和物力,而膜下滴灌技术可以实现自动化浇灌,减少人力投入,提高工作效率。
二、高产种植方式的优势1. 种植密度高:高产种植方式是指在保证作物品质的前提下,通过科学的种植密度和布局方式,以增加单位面积的产量为目的种植方式。
高产种植方式可以充分利用土地资源,提高单位面积的产量。
2. 种植技术精细化:高产种植方式注重农艺措施和技术配套,如选用高产优质种子、科学施肥、精确施药等,以提高作物的养分利用率和产量。
3. 减少空间竞争:高产种植方式通过科学的作物密植技术和间作方式,减少了植株之间的竞争,为每一株植物提供了更充足的生长空间,有利于作物的生长和发育。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农作物,它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在全球范围内都处于较高水平。
有效的灌溉和施肥技术对于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至关重要。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灌溉施肥技术,它能够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和肥料,并且能够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对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进行详细分析。
一、马铃薯的生长特点马铃薯是一种耐寒作物,对温度要求不高,但对水分的需求较为严格。
其生长期大致可以分为萌芽期、块茎膨大期和成熟期。
在块茎膨大期,马铃薯的需水量较大,此时适宜进行灌溉施肥。
二、传统的灌溉施肥技术存在的问题传统的灌溉施肥技术主要有地面灌溉和撒施肥料两种方式。
地面灌溉会导致水分的大量蒸发和流失,而且无法精准地控制灌溉量。
而撒施肥料则存在浪费肥料和不均匀施肥的问题。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通过在地表铺设塑料薄膜,在薄膜下设置滴灌管道,并且与肥料施放系统相结合,实现对水肥的联合施用。
通过运用滴灌系统对植物进行定时定量的灌水,可以有效地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
在滴灌水系统中,通过肥料槽将肥料与水混合后,通过滴头均匀地滴灌到植物的根系附近,实现了水肥的精准施用。
1. 节约水资源:相比传统的地面灌溉,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蒸发和流失,达到节水的效果。
2. 节约肥料:通过与灌水系统结合,肥料可以直接滴灌到植物的根部,减少了肥料的浪费。
3. 精准施肥: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可以实现对水肥的联合施用,肥料可以精准地滴灌到植物的根系附近,避免了传统撒施肥料的不均匀施肥问题。
4. 提高产量和品质:由于能够满足植物生长期对水分和肥料的需求,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能够显著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品质。
随着人们对食品安全和品质要求的提高,农业生产技术也在不断地向前发展。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以其节约资源、提高产量和品质的特点,将会得到更广泛的应用。
在中国,国家对节水灌溉技术的支持力度逐渐增加,相关政策的出台为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的推广提供了有利条件。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分析马铃薯是世界上最重要的食用作物之一,也是全球第四大粮食作物。
为了提高马铃薯的产量和质量,科研人员不断努力寻求新的栽培技术和肥料施用方式。
马铃薯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是一种先进的施肥灌溉技术,本文将从该技术的优势、适用条件、施肥量控制、灌溉方式等方面进行分析。
一、技术优势1. 节水节肥:膜下滴灌技术较传统的灌溉方式能够减少水分蒸发和流失,提高水肥利用效率,减少土壤侵蚀和土壤肥力流失,节水节肥效果显著。
2. 环境友好:该技术能够减少化肥的挥发和淋洗,降低农田面源污染的风险,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3. 提高产量和品质:膜下滴灌技术能够精确控制土壤水肥环境,促进植物的生长发育,提高产量和品质,提升农业生产效益。
4. 机械化作业:该技术适应性强,可以结合机械化作业,提高生产效率,降低劳动强度,减少人力成本。
二、适用条件1. 土壤条件:马铃薯适宜生长的土壤为深厚、肥沃、排水良好的疏松土壤,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适用于这种土壤条件。
2. 水源条件:该技术对水源的要求相对较低,可利用地下水、地表水、雨水等作为灌溉水源。
3. 气候条件:适宜的气候条件有利于滴灌技术的应用,干旱地区尤其适合采用膜下水肥一体化滴灌技术。
4. 经济条件:虽然该技术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高产量和品质,但需要一定的投入成本,因此需要在经济条件允许的情况下使用。
三、施肥量控制1. 肥料选择:根据土壤肥力和马铃薯生长需求,选择合适的有机肥、无机肥或者复合肥。
2. 施肥时间:适宜的施肥时间是在马铃薯生长初期和盛花期进行施肥,滴灌系统能够确保肥料按时、按量地投放。
3. 施肥量:通过滴灌系统控制,根据土壤养分状况和马铃薯的生长需求,精确控制施肥量,避免肥料浪费和缺乏。
4. 肥料与水混合:在滴灌系统中,肥料和水可以提前混合,实现水肥一体化,保证肥料充分溶解并均匀输送至植株根系周围。
四、灌溉方式1. 灌溉水质:灌溉水质应保持清洁,避免土壤和滴灌管道堵塞,并且对植株生长有利。
滴灌种植马铃薯的方法

滴灌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作物,全球种植面积广泛,可谓家喻户晓。
而滴灌技术则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方法,它通过将水和营养液以滴的方式输送给植物的根系,既能节约用水,又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材料与设备准备在进行滴灌种植马铃薯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1. 马铃薯种子2. 马铃薯种植地3. 滴灌系统4. 喷灌管和滴管5. 施肥设备6. 水泵和水源7. 控制器和计时器8. 相关施肥和灌溉药剂步骤步骤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和土壤准备首先要选择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壤,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通常要求排水性良好、土层深厚并富含有机质。
在选择种植地后,进行耕作、犁地和除草等土壤准备工作。
步骤2:安装滴灌系统将喷灌管和滴管按照需要的排布方式安装在预先设计好的地块上。
注意要保证每株马铃薯都能受到均匀的滴水。
步骤3:进行施肥滴灌种植马铃薯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肥料种类和数量。
在滴灌系统中添加相应的肥料,使其与水混合,以确保马铃薯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步骤4:进行灌溉在滴灌种植马铃薯中,灌溉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根据环境条件和土壤水分含量,设置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频率。
注意尽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步骤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滴水均匀且无堵塞或漏水现象。
同时,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也要随时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病虫害。
步骤6:收获在马铃薯生长期结束后,可以进行收获。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把握好马铃薯的大小和质量。
注意事项1. 在滴灌种植马铃薯时,要定期检查滴灌系统,避免堵塞和漏水。
如有需要,及时修复和更换管道和喷灌装置。
2. 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水,保持适度湿润的土壤环境。
3.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含量,科学施肥,合理调整肥料种类和量。
马铃薯膜下滴灌怎么做马铃薯膜下滴灌的方法要点

覆膜
选择薄膜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求和种植环境,选择合适的农用薄膜,如聚乙 烯薄膜等,并确保薄膜的质量和抗老化性能。
铺设薄膜
将薄膜铺设在马铃薯种植区域上,确保薄膜覆盖整个种植区域,同 时要考虑到风力和天气等因素,防止薄膜被吹起或损坏。
固定薄膜
使用土壤或石头等材料将薄膜固定在种植区域边缘,防止风吹动薄膜 。
铃薯得到最佳的灌溉效果。
04
马铃薯膜下滴灌的注意事项
避免设备损坏
设备维护
定期检查滴灌设备和管道,确保其正常运行,防止设备损坏。
设备清洁
每次使用后,应将设备中的残留物清洗干净,避免造成堵塞和损 坏。
设备更换
如果发现设备有损坏或老化,应及时更换,避免影响灌溉效果。
防止堵塞
01
02
03
过滤器清洁
每次使用前,应检查过滤 器是否清洁,如有杂物应 及时清洗。
管道保护
应避免硬物进入管道,以 免划伤管道内壁,造成堵 塞。
管道冲洗
每次灌溉结束后,应立即 冲洗管道,防止残留物在 管道中滋生细菌和堵塞管 道。
合理安排灌溉时间
01
灌溉时间选择
应选择适宜的灌溉时间,避免在 高温、暴晒等不利条件下进行灌 溉。
02
灌溉频率控制
03
灌溉计划制定
应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和天气 状况,合理安排灌溉频率和灌溉 量。
03
马铃薯膜下滴灌的灌溉管理
控制灌溉水量
充分了解马铃薯的需水特性
01
马铃薯在不同生长阶段的需水量不同,确定灌溉水量时需要充
分了解其需水特性,避免过量或不足灌溉。
根据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调整灌溉水量
02
土壤湿度和天气情况都会影响马铃薯的需水量,需要根据实际
马铃薯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示范

菜豆根腐病一般在高温季节发病严重。
每盘密度在2500~2700苗,以保证漏插率控制在3%以内。
出苗不整齐,盘苗密度达不到基本苗要求的不能用于机插,秧苗过高的要进行剪苗后再插。
栽插时根据田块的肥力、品种调试好机器,匀速行驶栽插。
采用乘座式洋马或久保田6行或8行插秧机栽插,田块小、机耕路窄的地方可选择小型手扶式久保田微型插秧机栽插。
5.4 机防主要是化学农药的施用,一般在水稻生长最旺盛时期和产量形成的关键期进行统防统治,防治要求:节水省药,防效高,施药安全,喷雾射程远,宽幅,雾滇分布均匀,雾化高,能沾覆在茎叶上,穿透力强,药液能有效到达水稻中下部位置,无漏喷、重喷。
一般采用泰山牌背负式机动喷雾机、喷射式机动喷雾机、植保无人机进行施药。
一台背负式机动喷雾机每人每天可防治1.67~2 hm 2,1台喷射式机动喷雾机3人1 d 可防治6.67 hm 2,1架无人机3人每小时可防治3.33 hm 2。
5.5 机收要求水稻进入完熟期进行机收,其田间判别为谷壳变黄,籽粒变硬,穗轴上干下黄,全田70%的枝梗干枯,不易破碎。
机械田间作业留茬高度不超过15 cm,植株倒伏角度小于45°,田间机收损失率≦3.5%。
收割机选择性能好、受欢迎的履带式半喂入的久保田牌或洋马牌的收割机,每台收割机每小时可收0.13 hm 2水稻。
收稿日期:2019-08-21马铃薯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示范杨志雄(寻甸县甸沙乡农业综合服务中心,云南寻甸 655206)摘 要:膜下滴灌是将滴管技术同覆膜种植技术相结合的一种高效节水灌溉栽培技术,滴灌技术是利用管道系统,将具有一定压力的水,过滤后经管网和出水管道(滴灌带)或滴头以水滴的形式缓慢而均匀地滴入植物根部附近土壤的一种灌水方法,使植物主要根系区的土壤始终保持在最优含水状态,对充分利用有限的水资源扩大马铃薯种植规模、确保农民增收、农业增产、增效和粮食安全具有重要的作用。
甸沙乡马铃薯常年种植在1600 hm 2左右。
栽培马铃薯使用滴灌的发言材料

栽培马铃薯使用滴灌的发言材料一、引言马铃薯是全球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营养价值高,含有丰富的碳水化合物、蛋白质、维生素和矿物质。
然而,传统的灌溉方式对于马铃薯的生长并不利,因此采用滴灌技术来栽培马铃薯已成为一种趋势。
二、滴灌技术的优点1. 节约用水:滴灌技术可以减少水分的浪费,使得水分更加有效地被植物吸收。
相比于传统灌溉方式,滴灌技术可以节约用水量高达50%以上。
2. 提高产量:由于滴灌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土壤湿度和养分供应,因此能够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3. 减少病虫害:传统灌溉方式容易导致土壤表面积聚水,从而增加了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而滴灌技术则可以减少土壤表面积聚水,从而减少了病虫害发生的可能性。
三、滴灌技术在马铃薯栽培中的应用1. 确定滴灌系统的设计:首先需要确定滴灌系统的设计,包括水源、管道、过滤器、阀门和滴头等。
在确定设计时需要考虑到土壤类型、气候条件和植物需求等因素。
2. 安装滴灌系统:安装滴灌系统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确保每个植物得到适量的水分和养分。
此外,还需要定期检查和维护滴灌系统,以确保其正常运行。
3. 控制水量和养分供应:使用滴灌技术可以更好地控制水量和养分供应,从而提高马铃薯的产量。
在使用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水量和养分供应的浓度,以避免过度施肥或缺乏肥料。
4. 监测土壤湿度:为了确保马铃薯得到适当的水分供应,需要定期监测土壤湿度,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四、总结采用滴灌技术来栽培马铃薯可以有效地节约用水、提高产量并减少病虫害。
然而,在使用滴灌技术时需要注意控制水量和养分供应的浓度,并定期监测土壤湿度。
通过科学合理地使用滴灌技术,可以最大限度地发挥其优势,提高马铃薯产量并保护环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4)滴肥(药)约20-40分钟左右既可完毕,具体情况 根据经验以及罐体容积大小和肥(药)量的多少判定。 (5)滴施完一轮灌组后,将两侧球阀关闭,先关进水阀 后关出水阀,将罐底球阀球阀打开,把水放尽,再进行下 一轮灌组施滴。 2、施肥注意事项 (重点) (1)罐体内肥料必须溶解充分,否则影响滴施效果, 并且可能堵塞罐体。 (2)滴施肥(药)应在每个轮灌小区滴水1/3时间后 方可施肥,并且在滴水结束前半小时必须停止施肥(药)。 (3)轮灌组更换前应有半小时的管网冲洗时间,即进 行半小时滴纯水冲洗,以免肥料在管内沉积。 (4)在安装时特别要注意进水口和出水口的安装不能 装反。
离 心 网 式 过 滤 器 组 合
水 砂 分 离 器
离 心 过 滤 器
3、施肥罐及其作用
使易溶于水并适合在根部使施的肥料、农药、化 控药品等在施肥罐内充分溶解,然后再通过滴灌系 统输送到作物根部。施肥罐选择可根据设计流量和 灌溉面积的大小,肥料和化学药物的性质而定 。
4.施肥灌的操作程序及注意事项
b、定期对管网进行巡视,检查管网运行情况,如 有漏水要立即处理。
c、灌溉时采用轮灌,根据地形和水泵流量,以两个 分干上的同一位置的两个地面支管为一个轮灌组,一次 灌溉面积为12亩左右,灌溉时间5到6小时,灌溉时必须 严格按照轮灌制度进行灌溉。
d、灌水时每次开启一个轮灌组,当一个轮灌组结束后, 先开启下一个轮灌组,再关闭上一个轮灌组,严禁先关后开。 e、系统运行时,必须严格控制压力表读数,应将系统控 制在设计压力下运行,以保证系统能安全有效的运行。 f、每年灌溉季节应对地埋管进行检查,灌溉季节结束后, 应对损坏处进行维修,冲净泥沙,排净积水。 g、系统第一次运行时,需进行调压。可通过调整球阀的 开启度来进行调压,使系统各支管进口的压力大致相等。薄 壁毛管压力可维持在1公斤左右,调试完后,在球阀相应位置 作好标记,以保证在其以后的运行中,其开启度能维持在该 水平。
3 系统的操作要点 1) 潜水泵起动、运转和停车 a 下水以后用500伏遥表测电机对地电阻不 低于5兆欧。 b 查三相电源电压,是否符合规定,各种仪 表,保护设备及接线正确无误后方可开闸起动。 电机启动后慢慢打开阀门调整到额定流量,观察 电流.电压应在铭牌规定的范围内,听其运动声 有无异常及震动现象,若存有不正常现象应立即 停机,找出原因处理后方可继续启动。 c 电泵第一次投入运转4小时后,停机速测 热态绝缘电阻。 d 电泵停车后,第二次起动要隔5分钟,防 止电机升温过高和管内水锤发生。
1、操作程序(注意肥料的可容性和兼容性及操作程 序、清洗等) (略) (1)打开施肥罐,将所需滴施的肥(药)倒入施肥 罐中,固体颗粒不易超过罐体容积的1/2。 (2)打开进水球阀,当肥水混合物达到施肥罐容积 的2/3后关闭进水阀门,并将施肥罐上盖拧紧。 (3)滴施肥(药)时,先开施肥罐出水阀,再开其 进水球阀,稍后缓慢关两球阀中间的闸阀,使其前后 压力表差比原压力表差增加约0。05MPa,通过增加 的压力差将罐中的肥料带入系统管网之中。
三、干管、支管及滴灌带(毛管)的作用
1.干管的作用:向滴灌系统输送全部灌溉水量。干管 的选用要根据机井出水量、水泵扬程、滴灌面积确定, 保证在管径大小、压力级差、输水量方面与它相匹配。 设计时从最远处的轮灌组从下而上,自远而近计算水 头损失,节点压力,保证滴灌系统均压输水。 2 .支管的作用:在滴灌系统中起控制滴灌带长度、划 分轮灌区的作用。 3.滴灌带(毛管)在滴灌系统中为作物根部均匀滴水, 其铺设长度为60-120米,在滴灌带的选用上要针对不 同的土壤,选择滴头流量适合的滴灌带产品,例如砂 性土壤应选择滴头流量大的滴灌带,粘性土壤应选择 滴头流量小的滴灌带。
系统组成
一、水源的选择
水源一般选择水质较好,含沙、含碱量低的井水 与渠水作为水源。以减少水对管道、过滤系统的堵 塞和腐蚀,延长滴灌系统的使用年限。
二、首部控制枢纽的组成
首部控制枢纽很重要: 由水泵、过滤装置、施肥罐及各种控制和量 测设备组成,如压力调节阀、流量控制阀、 水表、压力表、排气阀、逆止阀等部件组成。
目前国内外市场上的滴灌产品有迷宫式、 内镶贴片式、内镶贴片压力补偿式等。大禹 公司根据国内外市场需求自主研发生产的不 同间距的内镶贴片压力补偿式滴灌带,有每 小时滴水3.0L(大流量)和每小时滴水 1.38L(小流量)滴灌带,同时采取回收旧 滴灌带的方法,降低了每亩滴灌成本的投入 费用,有利的促进了滴灌技术的推广。
1.水泵的选择
水泵的作用是将水流压到系统所需要压力并将其 输送入管网。滴灌系统所需要的水泵型号要根据滴灌 系统的设计流量和系统总扬程确定。当水源为河流和 水库水,一般选用离心泵,水质较差时,需建沉淀 池,。水源为机井时,一般选用潜水泵。
2.首部过滤器作用
过滤设备是将水过滤,防止各种污物进入滴灌系统 堵塞滴头或在系统中形成沉淀。过滤设备有沉淀池、拦 污栅、离心过滤器、砂石过滤器、筛网过滤器、叠片过 滤器,各种过滤器可以在首部枢纽中单独使用,也可以 根据水质情况及滴头抗堵塞能力组合使用。一般,水源 为井水且水质较好时,选用离心+网式过滤器,水源为渠 水时一般选用砂石+网式过滤器。
第四节滴灌系统运行管理
一、滴灌系统的运行与管理 1、 组织管理 根据滴灌系统所有权的性质,应建立相应的经营管理 机构,实行统一领导,分级管理或集中管理,具体实行工 程、机泵、用水、用电等项目管理。为提高滴灌工程的管 理水平,应加强技术培训,明确工作职责和任务,建立健 全各项规章制度,实行滴灌产业化管理。 2、 运行管理 1) 管网的运行管理 a、系统每次工作前先进行冲洗,在运行过程中,要 检查系统水质情况,视水质情况对系统进行冲洗。
甘肃大禹节水公司内镶贴片滴灌 带生产线
甘肃大禹节水公司内镶贴片滴头 生产线
第三节滴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与 注意事项
一 、PVC-U主管道铺设安装
1 管道辅设在沟底标高和管道基础质量检查合格后进行, 在辅设管道前要对管材、管件、橡胶圈等进行外观检查, 发现有问题的管材、管件、橡胶圈均不得使用。 2 管道的一般辅设过程是:管材放入沟槽-接口、部分回填试压-全部回填。 3 管道在辅设过程中可以有适当的弯曲。 4 在硬聚氯乙烯管道穿越公路应用钢管或混凝土作为套管。 安装和铺设工程中断时,应将管口封闭,以防止杂物进入。
2 高效、省肥 膜下滴灌种植的马铃薯每1亩除了施5000—6000千 克农家基肥,还需施氮素10—15千克;钾6~8千克 , 磷 肥8—10千克,大田满灌作物吸收不充分,造成了肥份 的浪费,采取滴灌方式施肥使肥份集中供应到作物根部, 明显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 抑制杂草再生 马铃薯膜下滴灌使用的水需要通过滤系统,水中的 杂草被挡在地外,避免了地外渠道杂草传播的来源。同 时滴灌马铃薯因地膜覆盖,地面相对干松,可有效抑制 杂草再生,降低劳动投入。
பைடு நூலகம்
三、PE支管的铺设
1、PE支管安装前应检查支管外形,按设计要求在支管上定出 孔位。 2、利用手钻和打孔器在支管上打孔,打孔应垂直于地面,钻 孔不能倾斜,钻头入管深度不得超过1/2管径。 3、PE支管铺设时不宜过紧,应铺成S型,留出足够的收缩空 间,并在早8时前后测量打孔尺寸、位置。 4、支管安装时应注意以下几点: (1)管材、管件在连接时内置胶圈完好,且密封件不得放翻, 并保持清洁。
大田作物滴灌技术
甘肃大禹节水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武威大禹节水有限责任公司
-- 龚 玉 延
2012年4月13日
目
录
第一部分 马铃薯的膜下栽种技术(略) 第二部分 马铃薯的膜下滴灌技术(重点) 第一节 马铃薯膜下滴灌的优点 第二节马铃薯滴灌系统的组成 第三节马铃薯滴灌系统的施工安装 与注意事项 第四节秋季滴灌带清洗、回收、保管 第五节 滴灌系统的秋季维护保养和春灌前的准备
4 马铃薯膜下滴灌带(毛管) 的铺设如果采用机 械铺设,使播种、铺带、覆膜同步进行,在整个铺 设过程,应注意机械改装的精确性,避免铺设滴灌 带时张力过大拉伤或刮坏滴灌带。
5 采取人工铺设滴灌带,应尽量将滴灌带置于垄距 中间,拉紧拉直滴灌带,避免划伤滴灌带。 6 滴灌带铺设时注意将滴头面向上,防止赃物堵塞 滴头。 7 滴灌带与锁扣旁通、直接等部件连接要紧固、密 封,滴灌带末端也应用堵头堵死,防止漏水。
2) 首部枢纽的运行管理 a、水泵应严格按照其操作手册的规定进行 操作与维护。 b、每次工作前要对过滤器进行清洗。 c、在运行过程中若过滤器进出口压力差超 过正常压差的25%-30%, 要对过滤器进行反冲 洗或清洗。 d、应严格按过滤器设计流量与压力进行操 作,不得超压、超流量运行。 e、 施肥罐中注入的水肥混合物不得超过施 肥罐容积的2/3。 f、 每次施肥完毕后,应对过滤器进行冲洗。 j、 系统运行过程中,应认真作好记录。
五、滴灌中常见问题及注意事项
压力不平衡 滴头滴水不均匀 毛管漏水 毛管爆裂 以上问题的出现与机泵功率不匹配、系统管网级数设计 不合理,出地管阀的开启位置不合适,支(毛)管或连接部位 漏水等原因有关系. 解决办法 采取检修水泵或电源电压以及过滤器,清洗过滤网,调整 设计方案和各支管的实际工作压力,同时更换有砂眼或铺设 时磨损变形和 放苗、除草时损伤的滴管带等方法予以解决。
2)过滤器 各级过滤器的性能及使用须知 a 离心过滤器的工作原理及使用要求 工作原理: 由水泵供水经水管切向进入罐内,旋转产生离心力, 推动泥砂及其它密度较高的固体颗粒向管臂移动,形成 旋流,促使泥砂进入砂石罐,清水则顺流进入出水口。 完成第一级的水砂分离,清水经出水口、弯管、三通, 进入网式过滤器罐内,再进行后面的过滤。 使用要求: 离心过滤器集砂罐设有排砂口,工作时要经常检查 集砂罐,定时排砂,以免罐中砂量太多,使离心过滤器 不能正常工作。滴灌系统不工作时,水泵停机,清洗集 砂罐。进入冬季,为防止整个系统冻裂,要打开所有阀 门,把水排干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