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蒙古马铃薯滴灌灌溉技术研究
浅谈四子王旗农作物种植中膜下滴灌技术的重要性

综 上 所述 , 膜 下 滴灌 技术 具 有 多重 优点 . 种 植 马铃 薯 应用 该 技术 所 获得 的 收益 ,表 明农 作 物 种植 中适合 使 用 膜下 滴灌 技 术 。膜下 滴 灌 技 术 是 一项 集节 水 灌 溉 、 科学施肥 、 地膜覆盖 、 机 械 化作 业 等 为一 体 的综 合性 农 业技 术 .是 在 四 子 王旗 大 力 发 展节 水 农 业 ,改 善农 牧 业 生 产 条 件, 确保 粮食 丰 收 、 农牧 业 增产 增效 。 促 进农 牧 民 增 收的 必要农 业生 产技术 手段
2 . 2 膜 下滴 灌 膜 下滴 灌技 术 ,是将 滴灌 技 术 与覆 膜 栽 培 技 术 结 合起 来 ,通 过 机械 化 作业 将滴 灌 带 与 地 膜 同时铺 放在 田间 , 实现 了农 业节 水灌溉 。 2 . 3 膜 下滴 灌技 术的优 点 2 . 3 . 1 膜 下滴 灌 是 一 种 可控 制 的 局 部 灌 溉 , 可 适 时适 量 的灌 水 。系统 采 用管道 输 水 , 减 少 了渗 漏 ,最 大 限度 地 防止 了水 流 失 。在 塑料 膜 下 灌
浅谈四子王旗农作物种植中 膜下滴灌技术的重要性
张 志荣
内蒙古 四子 王旗农 机管 理站
【 摘 要】 本 文在 四子 王旗特 定 的环 境 下 , 对其 主要 农作 物一 一马铃 薯的种 植 中所 应 用的膜 下 滴
灌技 术进 行 了分 析 , 包括 技 术在 节 水 、 省工、 增 产等 多方 面的优 点 , 同时 通过 马铃 薯 膜 下滴 灌与 普通 灌溉 两种 灌水方 式 的对 比 , 进 一步说 明 四子 王旗在 种植 马铃 薯 中适合使 用膜 下 滴灌技 术。
溉, 充分 利 用水 资 源 , 有 效抑 制 了蒸 发量 过 大 造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要点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要点马铃薯作为一种重要的蔬菜作物,在世界范围内有着广泛的种植和应用。
然而,针对马铃薯的施肥和灌溉技术,还有许多值得深入探讨和研究的地方。
本文将从马铃薯的生长发育特点和特殊需求出发,对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要点进行详细解析。
马铃薯生长发育特点1.土壤要求:马铃薯对土壤要求较高,喜欢松软、肥沃、透气、排水良好的土壤,不耐水湿和积水。
2.时间要求:马铃薯是一种需长时间生长的作物,从播种到收获通常需要4-5个月的时间。
而马铃薯的块茎生长速度较慢,需要较长的生长周期。
3.养分需求: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大量的养分,包括氮、磷、钾等微量元素。
同时,它还需要一定的微量元素,如锌、硼等。
综上所述,针对马铃薯的种植和管理工作需要认真细致地制定方案,包括适宜的土壤处理和施肥计划等。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滴灌技术是一种基于节水、高效、环保的灌溉方法,也是种植马铃薯的理想方法。
滴灌技术可以根据马铃薯生长需求,有效地控制灌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水分蒸发和流失等情况,节约水资源的同时也可以提高经济收益。
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的实施要点如下:1. 确定灌溉和施肥的时机马铃薯在自然状态下需要充足的水分和养分才能正常生长发育。
在灌溉和施肥的时候应该考虑到天气情况和土壤湿度,做好定量的计算,以确保马铃薯能够得到充足的水分和养分的供应。
2. 确定灌溉和施肥的量灌溉和施肥的量需要根据天气情况、土壤湿度等因素灵活调整。
一般来说,在马铃薯发育的早期阶段,灌溉和施肥的量应适当减少,以防过多的水分和养分对马铃薯的生长造成不良影响。
而在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后期,就需要增加灌溉和施肥的量,以满足马铃薯对养分和水分的需求,促进块茎的快速生长。
3. 确定灌溉和施肥的方式在滴灌的管理中需要根据马铃薯的种植位置和土壤状况选择适宜的滴灌方式。
分布式滴灌技术可以有效的控制灌水的时间和流量的大小,避免土壤过度湿润和块茎的腐烂;集中式滴灌技术适用于比较干燥、缺水的地区,可以通过针对性的灌溉和施肥,促进马铃薯块茎的快速生长。
内蒙古马铃薯滴灌施肥技术研究

南 北 麓 地 区 得 到 推 广 应 用 . 且 取 得 显 著 效 益 。 自从 滴 灌 被 并
引 人 以 来 . 蒙 古 科 技 人 员 一 直 在 研 究 马 铃 薯 滴 灌 水 肥 一 体 内 化 技 术 . 试 验 通 过 不 同 氮 肥 追 施 处 理 , 究 确 定 马 铃 薯 最 本 研
中 图 分 类 号:5 2 s 3 来自文 献 标 识 码 : A
1 . 6 6js.0 7 0 0 .020 . 4 03 9 . n10 — 9 72 1 . 0 9 s 42
文 章 编 号 : 0 — 9 72 1) — 0 4 0 1 7 0 0 (0 20 0 5 — 2 0 4
S ud n i r i a i n a d Fe tl a i n Te hn l g o t o i n r M o g la t y o Dr p I rg to n r i z to c o o y f r Po at n I ne i n oi
趋 势 , 小 为 : >N > >N4N5Nl N2 间 产 量差 异 不 显著 ; 大 N1 2N3 > , 和 之
N 和 N 产量 明显 高 于 、 N , N 和 与空 白对 照 区 相 比增 产 率 分 别达到 6 . 65 %和 6 . 同时 , 薯 率 也 随追 肥 量 增 加 而 增 加 , . 1 %。 3 大 N
4 k 6 7 N ) 追 尿 素 3 k/6 m ( 2、 尿 素 2 k 6 7 0  ̄ 6m ( 、 0g6 7 N ) 追 0 ̄ 6m ( 、 尿 素 1k 6m ( 、 白对 照 区 ( 。从 马铃 薯 现 蕾 N )追 0 ̄6 7 N ) 空 N)
期 至块 茎 增 长 期 随滴 水 分 4次 平 均 追 入
马铃薯滴灌微生物肥料试验分析

、
材 料 与 方 法
1 . 试 验 地 情况 。试 验 地 点 设 在 丰镇 市 黑 土 台 镇 胡 家 营 。
试 验 地 土 壤 质地 为 粉 砂 质壤 土 。 全氮含量为 1 . o 9克/ 千克 , 有
4 . 测 定 方法 。测 定 指 标 及 方 法 : 灌溉量一 水表读数法 . 产 量一 测产法 ( 每 小 区随 机 取 3个 样 点 。 每个 样 点 连 续 取 1 0株 马 铃 薯测 产 ) ,淀 粉含 量 采 用 匀 浆沉 淀 法 测 定 ,还 原 糖 采 用 3 , 5一 二 硝 基 水 杨 酸 比 色法 测 定 。维 生 素 C采用 紫 外 分 光 光
1 . 6 7 a A
处理 4
处理 5
9 . 1 3 b C
1 2 . 2 3 a A B
0 . 2 9 a A
O . 3 1 a A 2 6 . 6 Nhomakorabea0 d D
4 8 . 2 0 a A
21 . 01 a b A B
1 9 . 2 5 c C
产幅度最小 , 为9 . 4 %, 处 理 4较 处 理 l 增产4 2 . 7 %, 处理 5增 产 幅度最大 , 为 6 2 . 3 %。 施 用 马 铃 薯 滴 灌 微 生 物 肥 料 的 处 理
增 产 效 果 明 显 ;随着 马铃 薯滴 灌 微 生物 肥 料 用 量 的增 加 , 单 表 2 马 铃薯 品质 检 测 分 析
植 保 土 肥
Zhi baot 珏f ei
马铃薯滴灌微生物肥料试验分析
柳 昱 白 云 龙
内蒙 古 土壤 肥料 工作 站
【 摘
北方马铃薯高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2 选 地播 种
把 炼 芽 薯 块 置 于 阳 光 直 射 处 , 下 翻 动 l2次 , 严 格 精 选 上 再 1 次 待 幼 芽 变成 绿 色 或 紫 绿 色 , 上去 手感 像 硬 胶 皮 一 样 . 摸 出
芽较 整齐 . 长 约 l r 时 即可 切 块 播种 ( ~ d 。 芽 cl f 3 5 )
种薯时 , 严格去除表皮 龟裂 、 要 畸形 、 头 、 眼 坏 死 、 有 病 斑 尖 芽 生
或脐部黑 病 丰产 的重 要措 施 。播 前 催 芽 . 可 以促 进 早熟 , 高产 量 。 提 同时 , 芽 过 程 中应 淘汰 病烂 薯 , 催 以减 少
播 种 后 田间病 株 率或 缺 苗 断垄 现象 发 生 , 利 于培 育 全苗 、 苗 。 有 壮
催 芽 方 法 :播 种前 2 d将 精 选 好 的种 薯 摊 放 在 温 暖 避 光 的 0
室 内 . 度 保 持 在 1~ 0c. 隔 2 3 温 5 2c 每 ~ d翻 动 1 , 使 种 薯 见 光 次 不
内蒙古农业科技 2 1()12 0 l4 :0
I n rMo g l rc lu a c e c d T c n lg n e n o i Ag i u t r lS i n e An e h o o y a
北方马铃薯高垄膜下滴灌高产栽培技术
金丽萍 . 张 雄 . 孙 国 梁
待 芽 眼 处 露 白芽 顶 出 . 摊 于 室 中地 上 . 散 射 光 ( 让 阳 散 见 不 光直 射 ) 上 下 翻动 1 2次 , 薯块 见光 均 匀 ( d左 右 ) , ~ 使 5 。
45 蹲 芽 .
马 铃 薯 与 其 他 作 物 合 理 轮 作 是 调 节 土 壤 养 分 . 少 病 虫 杂 减 草 蔓 延 危 害 的 重 要 措 施 。 马 铃 薯 适 合 与 禾 谷 类 作 物 轮作 . 宜 不 与 茄 科 作 物 或 块 根 作 物 轮 作 马铃 薯 不 宜 重 茬 或 迎 茬 . 实 行 要
膜下滴灌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营养 元 素失 衡 , 尤 其 马铃 薯 覆 膜 及 膜 下 滴 灌 技 术 是 一 项 高 投
入, 高 产 出的 集 约 化经 营技 术 , 因此 , 施 肥 量 应 比露 地 栽 培 多
方施肥、 病 虫 草 害综 合 防 治技 术 . 实现节本 、 低耗 、 高产 、 高 效
的 马 铃 薯 商 品薯 规 范 化 生 产 。下 面 是 亩 产 3 0 0 o千 克 马 铃 薯
栽培技术。
一
3 0 %~ 4 0 %, 才 能 满 足 马铃 薯 对 养 分 的 需 求 . 一 般 在 覆 膜 前结
合 整 地 亩施 优 质农 家 肥 3 0 0 0 ~ 4 O O O千 克 . 羊粪有机肥 2 5 0千
克, 测 土 配 方肥 ( 1 8 ~ 1 2 — 1 0 ) 5 0千 克 作 基 肥 , 测 土 配 方专 用 肥
是 对 窖 藏 或 调 回 的 种薯 在 播 前 2 O天 ,进 行 播前 催芽
晒种 , 在 切 种 前认 真精 选 一 次 , 剔除病烂和退化薯 , 二 是 种薯 切块要求在播 前 2 ~ 3天 进 行 .切 块 时 要 纵 切 将 顶 芽 一 分 为 二. 切成楔状 , 每个 切 块 留 存 2 — 3 个 芽眼, 平 均 单 块 重 量 达 到
可播 种 , 用播种覆膜机铺管, 覆膜 , 施种肥 , 播 种 一 次完 成 。
2 . 播 种 深 度 。砂 质 土 l 0 ~ 1 2厘 米 , 壤质土 8 — 1 0厘 米 , 粘
质土 6 ~ 8厘 米 。
选择地势平坦、 地块 比较 集 中 , 有灌 溉 条 件 , 便 于 机 械 化
3 0 — 5 O克 。 并在 切种时要注意切刀 和切板的 消毒 。 消 毒 液 有
马铃薯膜下滴灌节水种植技术在内蒙古地区的应用

以马铃薯种植为例 , 膜下滴灌种植 马铃薯 比喷灌圈种
植 马铃 薯 每 0 6 m 节 本 2 6 ,比漫 灌种 植 马 铃 薯每 .7 2 0 h 1元
00 7h 节本 11 3元 。 . m 6 8
( ) 电 采用膜下滴灌技术 , 次每 0 6 m 耗 电 4节 1 . 7h z 0 1 W・, 5k h 喷灌 1 次是 3 W・ , 5 k h 漫灌 1 次为 6 W・, 5k h 按 照 1 W・ h电费需 05 k . 6元计算 , 0 6 m 滴灌 比喷灌 、 每 .7 0 h
二 、 益分 析 效
从乌兰察布市农机局获得的一组效益数据来看 , 机械 化膜下滴灌技术综合效益十分显著 。
1 .增 产 效益
乌兰 察布市 1 5万 h 下滴 灌 马铃 薯 总产量 达 . 3 m膜 4 6 k, . 亿 g平均产量 2 2 g . 7 m , 0 6 m 平均 4 0k 0 6 2 0 h 每 .7 0 h 纯收入 2 7 元 , 0 总收入 5 6 6 . 亿元 。 3
施, 从单一浇水向浇营养液转变 。膜下滴灌可使肥料的利
抓 项 目地 块 落实 , 全 面规 划设 计 , 抓 抓
( ) 实到位 5落
用率 由 3%~ 0 提高到 6%~ 0 传统的漫灌种植马铃 0 4 %, 0 7 %。 薯每 0 6 m 用肥 10 2 0 g喷灌种植马铃薯每 0 6 .7 0 h 5~ 0 , k .7 0 h 肥 10 10k ,而 膜 下 滴 灌 每 O 6 m 只 需 m 用 0 ~ 5 g . 7h 0
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研究

2 1 第 3 ( 第 3 8期 ) 0 0年 期 总 6
3 1
马铃 薯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研 究
华 树 东 。 春 明 。 忠 敏 王 张
( 龙 江 省 克 山农 场 , 龙 江 克 山 1 1 2 ) 黑 黑 6 6 1
摘 要 : 0 8年 克 山农 场 进 行 了马 铃 薯 节 水 灌 溉 技 术 的研 究 , 验 结 果 表 明 滴灌 技 术 作 为 一 种 节 水 灌 溉 方 式 , 20 试 与
1 试 验 材 料 与 方 法
供 试 品种 为克新 1 8号 , 试验 设 在农 场农 业科 技 示 范 园区 , 壤 类 型 为 淋 溶 黑 土 ,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土 土
5 1 ,H 值 6 2 . p . 。试 验 区 前 作 大 豆 , 整地 、 起 秋 春
垄施 肥 , 顷 施 磷 酸 二 铵 1 5 g 尿 素 1 0 g 钾 肥 公 7k 、 5k 、
依据 。
顷增 产 1 . 6 , 产 幅 度 为 4 . % ; 灌 区 比对 照 3 4t增 00 滴
区 公 顷 增 产 2 . 6 , 产 幅 度 为 8 . 。 1 4 t增 36 2 2 经 济 效 益 分 析 .
滴 灌 区 每 公 顷 总 投 入 1 8 7元 , 收 入 2 6 3 49 总 2 2
灌 设 施一 次 性 投 入 费 用 高 , 装 工 程 量 大 , 有 计 安 要
划 、 步骤 实 施 。 分 ( 1) 0 7
水 , 高于 当地 自然 降水 量 。农场 自 1 8 远 9 0年 购进 喷
灌 机 以来 , 过 喷 灌 , 物 平 均 增 产 3 左 右 。但 通 作 O 喷灌 易 造成 土壤 严 重板结 , 天气 影 响大 , 水不 均 受 喷 匀, 作物 长势 出 现岛 屿形 状 。2 0 0 8年 克 山农 场 进行 了节 水灌 溉技 术 研究 , 在 生 产 上 大 面积 推 广 提供 为
内蒙古马铃薯节水灌溉技术推广与应用

主管 2 0 , 4 元 使用 8 , 年 年均折旧 3 元 ; 0 滴灌管 28元 , 4
大型喷灌灌溉用水量 2 0 3 . 7 m ,管灌灌溉用水 0 / 0 2 mO6h 量 20 3. 7 m , 5 / 0 而水分生产率( mO6h 见表 2分别滴灌为 ) 8 5k/ m、 . g 9 m 喷灌 为 5 9k/m、 . g 7 m 管灌 为 3 6k/ m, . g 3 m 从 这几组数据可明显看出滴灌用水量最少 , 而水分利用率 最高 , 喷灌次之 , 管灌用水量最大 , 水分利用率最小 。滴 灌水分生产率是喷灌的 1 5 , . 倍 是管灌 的 2 6 , 5 . 倍 即滴 6
7 0 2 0 1 0
是一次投资 1 0 元 /. 7 m , 0 0 6 5 0 h 首部( 施肥罐 、 控制系
每穴结薯个数 大 中小薯
比例 % 大 中 小
统、 过滤器 、 阀门附件等 )0 元 /. 7h 2地下管道及 3 0 0 6 m . 0 . 附件 6 0 /. 7 m 、支管及附件 10元 /. 7h 0 元 0 6 0 h 7 0 6 m 、 0 滴管带 4 0 /. 7h z 3 元 0 6 m ,每年每 007h 0 . m 平均投 资 6 20 ; 1 元 二是设备一次性投入 1 0 元 /. 7 m , 中 0 0 6 其 2 0 h 地下部分 52 , 1 元 使用 2 年 , 5 每年折 旧成本 2 元 ; 0 地上
使用 2 , 年 年均折 旧 14元 )每年折 旧成本 17 , 2 , 6 元 全 套滴灌设备年新增成本 17 ;三是一次投资 50元 8元 9
/. 7h 首部 ( 00 m , 6 施肥罐 、 控制系统 、 滤器 、 过 阀门附件 等 )1 元 /. 7h 20 0 6 、支管及附件 10 /. 7 m 0 m 6 元 0 6 2滴 0 h 管带 2 0 /0 7 m , 中首部和支管保证质量 8 , 2 元 0 6 其 . h 年 滴管带 2 。 年 每年每 0 6 m 平均投资 16 。 .7 0 h 5 元 经过实
乌兰察布市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探讨

1 概 况
纪9 0年 代初 出水 量 6 以上 的 井 , 在 出水 量 也 只有 3 — 0t 现 0 4 , 市 几 个 富水 区 域 , 岱海 盆 地 、 0t全 如 黄旗 海 盆 地 、 都 盆 商
11 基 本 情 况 .
内蒙 古 自治 区 乌 兰 察布 市 地 处 内蒙 古 自 治 区 中部 , 属
十年九旱 , 21 而 0 0年 的 干 旱 实 属 历 史 之 最 , 称 5 可 0年 一
乌 兰 察布 市 处于 干 旱 、 干旱 大 陆性 气候 区 。 季严 寒 半 冬
漫 长 , 季 凉爽 短 促 , 温年 变 化大 , 夏 气 降水 量 小 , 在 时空 上 且 分 布 不均 , 雨量 集 中在 7 8 9月 , 、、 多年 平 均 降雨 量 自东 南向 西 北 递 减 , 部 和 东 部 为 4 0mm 左 右 , 部 2 0 3 0mm, 南 2 中 5~5 北 部 1 5 2 0m 蒸 发 量 大 , 3 ~ 5 m。 无霜 期 短 , 日照 时 间 长 。 平 年 均 蒸发 量 在 2 0 左右 。 均 无霜 期 1 0d左右 , 0mm 0 平 2 年平 均 气 温 59℃, 端最 高气 温 3 . , 端 最 低 气 温 一 3 . 极 25℃ 极 2. , 6℃ 平 均 日照 时数 全 年达 28 0 33 0h, 北 部 多于 东 南部 , 0 ~ 0 西 光
的道 路 , 约 每 一滴 水 , 幅度 提 高 水 的 利 用率 和 生 产 率 , 节 大
推广 高效 节水 技术 , 势在 必行 。
3 技 术 方 案
照 资源 非 常 丰富 。 乌兰 察布 市 地处 中纬度 西 风带 , 每年 冬 春
季 节 多 刮 大 风 , 行 偏 西 风 、 北 和 北风 ; 山地 区每 年 8 盛 西 后 级 以 上大 风 平均 有 4 ~ 4d。 多 年份 1 0 14d 6级 以上 5 8 最 0 ~ 1 ,
滴灌马铃薯栽培技术

1 地 块 选 择
马 铃 薯 不耐 连 作 ,选 择 3年 内没 有种 过 马 铃 薯 和 其 它茄科 的作物 , 与 玉米 、 小麦 轮 作增 产 效 果 较好 。 马 铃薯 块茎 膨 大需要 疏 松肥 沃 的土壤 。 因此 选 择 地 势平 坦 、 耕层深厚 、 疏松肥沃 、 集 中 连 片 的 砂 壤 土 。灌 溉水 源 为机 电井 水加 压 和 山水 库 灌 区
滴灌 种植技术是 巴里坤县 引进 的一项 高效节水 次 完成 , 滴灌 被覆 土 后埋入 垄 中 。 灌溉技 术 , 受到 当地老 百姓 的认可 , 推广面 积逐年递 2 施 足 基 肥 增 。2 0 1 2年 。巴里坤 县马铃薯 种植 面积 1 3 3 3 万公 马 铃 薯生 长期 需 要 的营 养 物 质较 多 ,其 中 以 顷, 其 中滴灌 马 铃 薯 2 0 0 h m2 , 平 均 产量 达 到 3 8 9 3 钾最多 、 氮次之 、 磷最少 。施足基肥 , 占总肥量 的 k g / 6 6 6 . 7 m 。通过 滴灌技 术和 马铃 薯种 植技 术不 断 3 / 4 ,以腐 熟 的堆 厩肥 和 人 畜 粪等 有肥 机 为 主 , 配 完善, 形成了一套滴灌马铃薯高产栽培技术。 合 磷 肥 、钾 肥 。 一 般 施 有 机 肥 3 0 0 0  ̄ 5 0 0 0 k g /
参 考 文献
【 1 】王 连根 , 袁东征. 金 皮西葫芦温 室高效栽培技 术总结 Ⅱ 】
西 北 园艺 。 2 0 0 6 ( 9 ) : 1 4 - 1 5 .
及 时摘 除 病 叶 、 残叶 、 老叶 、 侧 芽 以 及卷 须 。 有 利 于 田 间通风 透 光 ,避 免 发 生病 害和 消 耗 过 多 的 养分。
收 稿 日期 : 2 0 1 3 — 0 1 -2 7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

马铃薯膜下滴灌技术作者:暂无来源:《农民致富之友(上半月)》 2011年第2期周之珉范中喜石滨为了促进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技术的大面积推广,按照马铃薯示范基地标准化栽培的要求,提供马铃薯膜下滴灌示范田规范化高产栽培技术如下:一、选地马铃薯膜下滴灌栽培,选择地势平坦、地块比较集中,有灌溉条件,便于机械作业的沙壤地做示范田。
二、品种选择选择高产优质、商品率高的品种克新一号、后旗红脱毒原种做为主栽品种。
三、播前准备工作做好播前准备工作,是确保马铃薯膜下滴灌种植高产的关键。
因为,马铃薯膜下滴灌,一般滴灌管道的铺设、施肥、播种和铺膜都是一次性完成的。
因此,播前各项准备工作都不容忽视。
1.种子处理。
做好种子处理工作是确保马铃薯田苗全、苗壮、高产的主要措施,做好种子处理一般可增产18-20%。
种薯出窖与挑选:将马铃薯种子播前20天左右出窖,边晾晒边剔除病薯、畸形薯、杂薯和冻薯,选择薯形整齐、表皮光滑、品种特征明显的种子做种薯(或选50克左右的健康小整薯做种,可增产15-20%);催芽:将种薯放置在有光的室内让种子均匀受光,在芽长1~1.5厘米幼芽变绿变紫后切籽;切籽时为了防治环腐病,要进行切刀消毒(方法:用1%的高锰酸钾溶液,浸泡10分钟;也可用开水消毒,即在煮沸的开水中加点盐,将切刀浸泡8-10分钟)。
切籽后用草木灰拌种,等刀口愈合后即可播种。
2.施基肥。
覆膜技术是一项覆肥不覆瘦的高投入、高产出的集约化经营技术,因此,施肥量应比露地栽培多30-40qo才能满足马铃薯对养分的需求。
一般覆膜前亩施优质农家肥2000-3000千克,碳铵50千克,或施用农家肥加马铃薯专用复合肥40-50千克,结合深耕翻入田中做基肥(一般耕翻深度为8-9寸);将二铵和硫酸钾各20千克做种肥,用播种覆膜机结合播种一次性施入。
四、播种1.播种时间:一般在四月中下旬到五月初播种为宜。
如果是机械覆膜人工点种的地块,要适当提前铺膜播种,以防延误播期。
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

铃薯鲜薯增产 4 .0 ~ 2 4 % , 5 6 % 8 .3 水分利用效率提高
3 6% 5 5 4. 3. 2% [
。
倍 。20 年 , 晓燕 、 06 侯 王凤新 等人在甘肃 的荒漠绿 洲对马铃薯进行了滴灌揭膜试验表 明: 覆膜处理 马铃
薯产 量 和水 分 利用 率 高 于 不 覆 膜 处 理 ; 马铃 薯 生 长 在 前期 覆 膜 可提 高 地 温 , 于 马铃 薯 生 长 , 期 不 利 于 利 后 马铃 薯 生 长 ; 揭膜 时 间越 晚 , 量 和 水 分 利 用 率 越低 , 产 建议 较 早 揭膜 』 0 7年 , 玉 明通 过 滴 灌 、 。2 0 王 喷灌 及
珍 等人 通 过 对 垄 作膜 下 滴 灌 不 同 滴 灌 量 和 滴 灌 次 数 的试 验 , 优化 出 3种 最 佳 膜 下 滴 灌 方 案 , 比未 滴 灌 马
灌未覆膜产量和水分利用效率最高 , 滴灌覆膜 和未覆
膜处 理 产 量分 别 为 沟灌 和未 覆膜 处 理 的 2 1倍 和 2 6 . . 倍 , 水分 利 用 效 率 则 分 别 为 后 者 的 4 5倍 和 5 3 而 . .
外 对 马铃 薯 的滴 灌 研究 多集 中于此 。19 93年 , 家 栋 龚 在 以色列 内格 夫 盐 水 灌 溉 试 验 站 进 行 的 马 铃 薯 耐 盐
和地表 以下 , 一般所说的滴 灌指地表滴灌。相 比之下
地 表 滴 灌 成 本 低 , 作 方 便 ; 下 滴 灌 由 于 覆 膜 对 提 操 膜
21 0 1年 7月
农 机 化 研 究
第 7期
滴 灌 技 术 在 马 铃 薯 种 植 中 的 应 用
陈 伟 ,杜 文 亮
《2024年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范文

《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研究》篇一一、引言内蒙古乌兰察布市作为我国马铃薯主产区之一,近年来在马铃薯产业发展上取得了显著成效。
这背后离不开政府对马铃薯产业政策的制定与执行。
本文旨在研究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的执行效果,分析政策实施过程中的成效与问题,以期为其他地区马铃薯产业发展提供借鉴。
二、研究背景内蒙古乌兰察布市地处我国北方,气候适宜马铃薯生长,具有得天独厚的自然条件。
近年来,随着国家对农业产业的重视,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得到了快速发展。
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政策措施,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三、政策执行效果分析1. 政策实施成效(1)产量与质量提升:乌兰察布市通过实施马铃薯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病虫害防治等政策措施,有效提高了马铃薯的产量与质量。
(2)产业链延伸:政府通过扶持马铃薯加工企业、建设仓储物流设施等措施,延长了马铃薯产业链,提高了产品附加值。
(3)农民收入增加:政策实施使得马铃薯种植户的收入得到了显著提高,激发了农民种植马铃薯的积极性。
2. 政策执行中的问题(1)政策宣传不到位:部分农民对政策了解不足,导致政策执行效果受到一定影响。
(2)资金投入不足:虽然政府出台了一系列扶持政策,但在资金投入方面仍有不足,制约了马铃薯产业的进一步发展。
(3)市场体系不健全:马铃薯市场体系有待进一步完善,以更好地促进产业健康发展。
四、建议措施1. 加强政策宣传:通过多种渠道加强政策宣传,提高农民对政策的了解与认识,确保政策执行到位。
2. 增加资金投入:政府应加大资金投入力度,支持马铃薯产业发展,包括良种繁育、标准化种植、加工企业扶持等方面。
3. 完善市场体系:建立健全马铃薯市场体系,加强产销对接,促进马铃薯产业的健康发展。
4. 推进科技创新:加强马铃薯产业科技创新,提高产量与质量,推动产业升级。
5. 培养人才队伍:加强马铃薯产业人才培养,为产业发展提供人才保障。
五、结论通过对内蒙古乌兰察布市马铃薯产业政策执行效果的研究,我们可以看到,政策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马铃薯产业的发展,提高了产量与质量,增加了农民收入。
马铃薯节水灌溉模式研究

马铃薯节水灌溉模式研究董道峰;陈广侠;马蕾;刘芳;杨元军;马伟清;王培伦【摘要】为探讨马铃薯节水灌溉有效模式,研究了沟灌、滴灌、喷灌等不同灌溉方式及灌水量对马铃薯生长发育的影响.结果表明,中水量和高水量喷灌的产量和商品率最高,滴灌节水效果最好,隔行膜下沟灌、交替隔行沟灌虽与常规沟灌相比有一定的节水效果,但马铃薯商品性和产量明显下降.总体比较,在中原二季作地区,喷灌在保证马铃薯高产、高商品率的情况下,还能达到明显的节水效果,是较理想的高效灌溉模式.【期刊名称】《山东农业科学》【年(卷),期】2013(045)010【总页数】3页(P69-71)【关键词】马铃薯;沟灌;滴灌;喷灌【作者】董道峰;陈广侠;马蕾;刘芳;杨元军;马伟清;王培伦【作者单位】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山东省农业科学院蔬菜研究所/山东省设施蔬菜生物学重点实验室/国家蔬菜改良中心山东分中心,山东济南25010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S532.071我国水资源严重缺乏,农业水资源利用率很低,提高农业水资源的利用率迫在眉睫。
山东省属马铃薯春秋二季作区,春季马铃薯栽培处于干旱少雨时期,如何提高马铃薯节水灌溉效果,前人已做了不少研究[1~7]。
滴灌种植马铃薯的方法

滴灌种植马铃薯的方法引言马铃薯是一种重要的食品作物,全球种植面积广泛,可谓家喻户晓。
而滴灌技术则是一种现代化的灌溉方法,它通过将水和营养液以滴的方式输送给植物的根系,既能节约用水,又能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本文将介绍滴灌技术在马铃薯种植中的应用方法及注意事项。
材料与设备准备在进行滴灌种植马铃薯之前,我们需要准备以下材料和设备:1. 马铃薯种子2. 马铃薯种植地3. 滴灌系统4. 喷灌管和滴管5. 施肥设备6. 水泵和水源7. 控制器和计时器8. 相关施肥和灌溉药剂步骤步骤1:选择适宜的种植地和土壤准备首先要选择适宜种植马铃薯的土壤,马铃薯对土壤的要求较为苛刻,通常要求排水性良好、土层深厚并富含有机质。
在选择种植地后,进行耕作、犁地和除草等土壤准备工作。
步骤2:安装滴灌系统将喷灌管和滴管按照需要的排布方式安装在预先设计好的地块上。
注意要保证每株马铃薯都能受到均匀的滴水。
步骤3:进行施肥滴灌种植马铃薯时需要制定合理的施肥计划,根据土壤检测结果确定肥料种类和数量。
在滴灌系统中添加相应的肥料,使其与水混合,以确保马铃薯能够获得足够的营养。
步骤4:进行灌溉在滴灌种植马铃薯中,灌溉是至关重要的步骤。
根据环境条件和土壤水分含量,设置合理的灌溉时间和频率。
注意尽量避免水分过多或过少,保持土壤的适度湿润。
步骤5:定期检查和维护定期检查滴灌系统的运行状况,确保滴水均匀且无堵塞或漏水现象。
同时,定期检测土壤水分含量,根据需要进行调整。
此外,也要随时观察马铃薯的生长情况,及时采取措施处理病虫害。
步骤6:收获在马铃薯生长期结束后,可以进行收获。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情况,选择适宜的收获时间,把握好马铃薯的大小和质量。
注意事项1. 在滴灌种植马铃薯时,要定期检查滴灌系统,避免堵塞和漏水。
如有需要,及时修复和更换管道和喷灌装置。
2. 控制灌溉水量和灌溉时间,避免过度或不足的灌水,保持适度湿润的土壤环境。
3. 根据马铃薯的生长需要和土壤水分含量,科学施肥,合理调整肥料种类和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越 低 马 铃 薯 产 值 越 低 . 济 效 益 也 越 差 。处 理 1经济 效 益 最 好 , 经
产 值 2 7 . ,6 m . 收 益 14 . /6 m ; 理 2 处 理 3 75 0元 6 7 2纯 2 92元 6 7 处 、 和 处 理 4都 是 正 效 益 :处 理 5产值 为 10 . 31 5元/6 m ,纯 收 益 67
为 一 9 . /6 m 由于 各 处 理 间除 灌 水 外 , 它 投 入 均 相 同 ; 17 9元 6 7  ̄ 其
1 . 不 同灌 溉 定 额 对 比试 验 .1 2
设 5个 处 理 . 区顺 次排 列 。 小 灌
溉 定 额 分 别 为 :8 m /6 m 、5 m3 6 m 、 2 m /6 m 0 3 1 0 3 7 21 0 / 7 2 1 0 3 7 、 m / 6 6 6 9 6 7 26 m / 6 m 。 6 m 、0 3 7 2 5个 处 理 均 按 1 6 0次进 行 灌 水 , 个 处 理 同次 每 灌 水 比 重 相 同
内 蒙 古 武 川 县 地 处 阴 山北 麓 农 牧 交 错 带 . 因海 拔 高 、 日照
长 、 夜 温 差 大 、 热 同季 、 候 冷 凉 和 传 毒 媒 介 少 等 特 点 , 常 昼 雨 气 非
适 宜 马 铃 薯生 长 2 0 0 7年 以 来 . 马铃 薯 滴 灌 技 术 在 阴 山 南 北 麓
究 工 作
3期
王
勇等 : 内蒙 古 马铃 薯 滴 灌 灌 溉 技 术 研 究
1 7
水量 67 2 量将不再增加。 6m 产
表 1 不 同 灌 溉 定 额 马 铃 薯 测 产 结 果
21 .. 不 同 灌 溉 定 额 对 马 铃 薯 经 济 效 益 影 响 2
从 表 2中可 看
出 . 着灌溉定额减 小 . 铃薯 67 产量和大薯率 明显降低 ; 随 马 6 m2 处 理 l的大 薯 率 为 8 . % , 理 5的 大 薯 率 仅 5 . % : 02 6 处 50 4 大薯 率
k p 值 8 4。 g, H .
21 不 同 灌 溉 定 额 对 马铃 薯 产 量 、 产 效 率 的影 响 . 增 211 不 同 灌 溉 定 额 对 马 铃 薯 产 量 影 响 从 表 1中 可 看 出 , .. 随
着 灌 溉 定 额 增 加 马铃 薯 产 量 呈 增 加 趋 势 .大 薯 率 也 呈 增 加 趋
理论 依 据
l 材 料 和 方法
11 试 验 条 件 .
1 . 不 同 灌 水 次 数 对 比试 验 .2 2
1 0次 、 2次 。 1
2 结 果 与 分 析
设 4列 , 溉 定 额 为 10 3 6 m2灌 水 次 数 分 别 为 : 灌 2 m/ 7 . 6 6次 、 8次 、
摘 要 : 确 定 马铃 薯 滴 灌 最 佳 灌 溉 方 案 为 目标 , 过 不 同 灌 水 处 理 试 验 , 马 铃 薯 高 垄 滴 灌 技 术 进 行 研 究。 结 果 表 明 : 育期 降 水 量 为 以 通 对 生
1 29 m 时 , 试 验 田相 同地 力和 施 肥 条 件 , 溉 定 额 达 到 2 26 /6 m 马铃 薯 产 量达 到峰 值 ; 0 .r a 与 灌 1. 67 , m3 马铃 薯合 理 灌 溉 定 额 为 1 0 6 7 ; 2 m7 6 m2 当
试 验 地 设 在 武 川 县 哈 乐 镇 大 豆 铺 村 有 效 积 温 1 0 ~ 90
2 0 ℃ , 霜 期 10 , 年 平 均 降 水 量 30 00 无 1d 多 3 mm( 0 1 生 育 期 21 年
降 水 量 1 29 m) 地 势 平 整 , 壤 肥 力 均 匀 一 致 , 层 深 厚 , 0 .m 。 土 土 土 质 疏 松 , 壤 质 地 为 砂 壤 土 。 土 壤 有 机 质 含 量 2 .gk , 土 26 /g 全 氮 含 量 14 /g . gk ,有 效 磷 含 量 1 mgk , 速 效 钾 含 量 1 0 g 9 2 /g 2m /
马铃 薯 14 . k/6 m2 产 率 达 到 8 .%。 7 98 g67 . 6 增 34 根 据 灌 溉 定 额 与 产 量 拟 合 一 元 二 次 方 程 :一 0 7 8 + v . 7x 0 3 . x 4 91 ( 209 8 ) 算 . 溉 定 额 达 到 2 26 3 6 m 30 + 0 . R: . 5 计 8 8 9 灌 1.m/ 7 , 6 产 量 达 到 最 大 值 3 2 . g 6 m 进 而 可 推 断 , 9 55 / 7 2 k6 当该 地 区 马 铃 薯 生 育 期 降水 量 为 1 2 m 时 .与 试 验 田相 同 地 力 和 施 肥 条 件 , 0. m 9 灌 溉 定 额 达 到 2 26 /6 m 时 . 量将 达 到 峰 值 , : 增 加 灌 1. 67 2 产 m3 即 再
内 蒙 古农 业 科 技 2 1 ( ) 1~ 7 0 2 3 :6 1
I n r Mo g l 6c l r lS i n e An c n lg n e n o i Ag u t a c e c d Te h o o y a u
内蒙古马铃薯滴灌灌溉技术研究
王 勇 白云 龙 陈 磊 2 弓 钦 , 高 娃 , 刘 太 , 李 寿 强 , ,
文章 编号:0 7 0 0 (0 20 — 0 6 0 10 — 972 1)3 0 1 — 2
St dy o t i I r g to Te h l y o t t n I e o o i u n he Drp r i a i n c no og fPo a o i nn r M ng la
灌 溉 定 额 为 10 /6 m . 2 m3 7 时 马铃 薯 生 育期 最 佳 灌 水 次 数 为 8 1 6 ~ 0次 。 关键 词 : 铃 薯 ; 灌 : 溉 技 术 马 滴 灌
中图分类号:520 1 S 3 .7
文献标识码: A
1 .9 9 .s. 0 — 9 72 1.30 9 03 6 6j o1 7 0 0 .0 20 .0 s 0
收 稿 日期 : 1 — 4 2 2 20— 8 0
基 金 项 目 :0 0年 财 政 部 旱 作 农 业 科 技 推 广项 目( 农[0 03 0号 ) 21 财 2 115 作者简介 : 王 勇 (9 8 ) 男 , 西 五 台 人 , 广 研 究 员 , 受 国 务 院特 贴 , 内 蒙 古 自治 区 有 突 出 贡 献 中 青 年 专 家 , 要 从 事 土 壤 肥 料 的研 15 一 , 山 推 享 获 主
势 . 灌 溉 定 额 由 6 m /6 m 0 3 7 2增 加 到 1 0 /6 m , 产 量 由 6 8 m3 7 6 2 9 . k /6 m 增 加 到 3 4 .9 g 6 m . 理 l比处 理 5增 产 0 8 3 g6 7 2 7 8 85 k / 7 2处 6
试 验 作 物 品 种 为 马铃 薯 克 新 1 脱 毒 种 薯 。 验 施 肥 量 根 号 试 据 土 测 值 . 目标 产 量 2 0 5 0 g6 7 确 定 . 肥 施 优 质 按 0 0 2 0 k /6 m2 底 农 家 肥 1 0 k / 6 m , 肥 施 马 铃 薯 配 方 肥 ( P0 一 2 1 : 0 0 g6 7 基 N— 2 5 K 0= 3
W ANG n Yo g
(ol n eti r tt no n r n oiHu ht 0 0 1 ,hn ) Sia dF rle ai f n e gl , h o iz S o I Mo a 10 C ia 1
Ab t a t o d t r n h p i m ria in s h me fr p t t rp i g t nt r u h t e d f r n ria in t ame tt s t sr c : e e mi e t e o t T mu i g t c e o o ao d r ai , o g h i e e ti g t r t n e t o r o i i r o h r o e r s a c o ao h g i g r g t n tc n l g . h e u t h w t a : e r wi g p ro r cp t t n i 0 . mm, i h e e r h p t t i h rd e ir a i e h o o yT e r s l s o h t i o s wh n g o n e d p e i i i s 1 2 9 i ao w t te h s me t s f l olfri t n et iain c n i o sI ia in q oa r a h d 21 . m3 6 m2 o ao y e d r a h t e p a ; oa o a e t e d s i e t i a d fri z t o d t n , rg t u t e c e 2 6 / 7 , tt il e c h e k P t t i ly l o i r o 6 p
r to a irg t n qu t i 1 0m366 ai n l ri ai o oa s 2 / 7mzwhe poa o ai a irg to q t i 1 m 36 7m2Poa o r wt pe o o tm a , n t t r ton l ria in uoa s 20 / 6 , tt g o h i r d pi l irg t i e s 8-1 tm e . ri ai tm si on 0 i s K e o dsPoa oDrp ri ai n Irg to e h lg y w r : tt ; i irg to ;ri ai n t c noo y
12 试 验 处 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