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设计6大生态性策略

合集下载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设计思潮

生态主义景观主要设计师及其作品
伊恩 麦克哈格
简介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西方的工业化和城市化
发展达到高峰,环境与生态系统遭到破坏,人 类的生存和延续受到威胁。正是在这种情况下, 英国著名园林设计师、规划师和教育家伊恩麦 克哈格成为景观规划最重要的代表人物。他于 1969年首先扛起生态规划的大旗,他的著作 《设计结合自然》建立了当时景观规划的准则, 标志着景观规划设计专业勇敢承担起后工业时 代人类整体生态环境规划设计的重任,使景观 规划设计专业在奥姆斯特德的基础上又进一步 扩展了空间。
城市空间的再组织密度需要
考虑到生态主体,总的来说, 一个深思熟虑的资源使用应该 做到最少限度地使用地面资源 同时做到专业化的雨洪管理。 该城镇计划包括了基希贝格高 速公路改造(1993年-2012年) 通过分阶段的改造计划,将基 希贝格高速公路改造成为了城 市的林荫大道,罗马的威哥公 园和欧洲的植物园(1993年-1999年)欧洲学院中央公园和 卢森堡国家体育与文化中心项 目(第一期1995-1999第二期 2000-2006)新医院周边花园设 计项目(1997年-2002年)以及 克劳斯亨德森公园的沙丘和水 上乐园项目(1994年-1999年)
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贯穿于现代景观设计的始终,生态的景观设计要求尽可 能地将场地上的材料和资源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材料的潜力。 4 借助高新技术
科学的发展推动了技术的进步,利用高科技和可再生材料减少对不可再生资源的利 用已成为当今生态设计的重要手法之一。 5 利用自然生态系统来优化自然景观
自然生态系统有它自身的演变和更新规律,同时也具有很强的自我维持和自我恢 复能力,利用大自然的力量来实现生态系统的恢复和再生,不仅可以节约资源,而且 还可减少废弃物的产生。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

《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标准一、课程概述(一)制定依据本标准依据《艺术设计专业人才培养方案》中的人才培养规格要求和对《园林景观设计》课程教学目标要求而制定。

用于指导其课程教学与课程建设。

(二)课程的性质与地位本课程主要介绍园林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

针对不同类型地形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的营造方法。

从而为今后从事实际工作打下必要的基础,并为后续专业课程学习与学生的顶岗实习作前期准备。

(三)课程设计思路《园林景观设计》是园林景观设计学生的主要课程,是开启他们进入园林景观设计殿堂的关键。

考虑到高职学生以技能为主,因此在尽量减少纯粹的理论知识讲授,而是以主要介绍园林景观设计的方法与原理关键知识点为基础,针对不同类型园林的性质与特点,从生态学原理与审美学原理出发,提出园林景观设计的营造方法。

以专题讲座的形式,由教师布置题目,学生自主学习,查找资料并与大家分享,以此来加深学生对植物景观配置的专业性质与专业要求的认识,为后续的课程打下理论基础。

(四)课程内容选取的依据以知识适度够用为原则,选取关键知识点,以达到让学生知道园林景观设计是做什么的、该怎么做和以后会怎么做即可。

更多的知识点将依靠后续的课程设置来逐渐讲授。

本课程内容的分为两个模块,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设计原理,一个是园林景观设计方法。

在园林景观设计概论模块,将选择园林景观设计的性质、后续发展方向以及园林景观设计从业人员应具备的基本素质来讲授。

而园林景观设计方法模块则选择几个关键的案例和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方法来讲授。

1. 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与现实密切相关学习情境中的知识点必须与学生现实生活密切相关,以激发他们的学习兴趣。

2. 学习领域课程设计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学习型的知识点,基于认知规律,从简单到复杂。

学习任务在包含前一个任务的基础上增加知识点,难度层层推进,有序实现教学目标。

3. 注重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能力4. 课程结构是静态的,教学载体是动态的、开放的在确定课程内容时,各个载体包含的知识点是静态的,老师或学校可根据自己的情况选择合适的载体。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

生态景观设计原则第一部分生态优先 (2)第二部分整体规划 (4)第三部分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 (9)第四部分水资源的合理利用与管理 (12)第五部分可持续材料的选择与应用 (15)第六部分生态恢复与土壤保持技术 (19)第七部分人类活动对景观的影响评估 (21)第八部分景观设计中的文化融入 (25)第一部分生态优先生态景观设计原则:生态优先,尊重自然规律一、引言生态景观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旨在通过创造和维护人类与自然之间的和谐关系来改善环境质量。

在这一过程中,“生态优先,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这一原则的重要性及其在实际应用中的体现。

二、生态优先原则生态优先原则强调在设计过程中优先考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恢复。

这意味着设计师需要深入了解项目所在地的生态系统特征,包括生物多样性、水文循环、土壤类型等,以确保设计方案能够最大程度地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三、尊重自然规律尊重自然规律意味着在设计过程中要充分考虑自然界的内在规律,如物种的迁徙习性、生态系统的自我修复能力等。

这要求设计师不仅要关注景观的美学价值,还要关注其生态功能和社会价值。

四、案例分析以某城市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为例,该项目在规划阶段就充分考虑了当地的生态环境特点,如湿地的水文循环、生物多样性和土壤条件。

设计师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分析,提出了一个既能保护现有生态系统,又能满足公众休闲需求的方案。

该方案包括恢复湿地植被、建立鸟类栖息地和设置生态教育展示区等多个方面。

五、结论生态景观设计作为一种新兴的设计理念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和重视。

在实施过程中,坚持“生态优先,尊重自然规律”的原则,不仅能够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还能为人们提供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空间。

因此,这一原则应成为生态景观设计的核心指导思想。

第二部分整体规划生态景观设计原则:整体规划,景观与环境的和谐生态景观设计是一种综合性的设计方法,它强调在规划和设计过程中,将自然环境和人造环境融为一体,以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是什么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是什么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是什么景观的生态性并不是美味的概念概念。

无论在怎样的环境中建造,密切自然景观都要与自然发生密切的联系,这就必然涉及景观、人类、大自然三者间的关系问题。

席卷上所全球的生态主义方兴未艾促使人们站在科学的视角上重新审视景观行业,景观设计师们也开始将的自己使命与整个地球生态系统联系起来。

现在,在景观繁盛行业发达的一些国家,生态主义的设计早已不是停留在论文和上的空谈,也不再是少数设计师少数的实验,生态主义已经成为景观设计师内在的和本质的。

尊重自然发展整个过程,倡导能源与物质的循环利用和场地的维持,发展可持续的处理技术处理过程等思想贯穿于景观设计、新建和管理的始终。

在设计中对追求的生态已经与对功能和形式的追求同等重要,有时甚至打破了后两者,占据了首要位置。

生态学思想的引入,使景观设计的思想和方法发生方法论了极其重要转变,也大大影响甚至改变了景观的形象。

景观设计不再停留在狭小三界天地内,甚广它开始涉入更为广泛的领域。

越来越多的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遵循生态的原则,这些原则的表现形式是多方面的,但具体到每个人体工学,可能四个只展现了一个或几个方面。

通常,只要一个设计或多或少地应用于这些,都有可能被称作“生态设计”。

出自天成景观设计师在设计中会杨开第尽可能使用再生原料制成的材料,尽可能将场地上的涂料场馆循环使用,最大限度地发挥陶瓷材料的碳化硅潜力,减少因生产、加工、运输材料而消耗的能源,大大减少施工中的废弃物,并且保留当地的文化特色。

德国海尔戈特布隆市砖瓦厂公园,充分利用了原有砖瓦厂的废弃材料,砾石作为道路的基层材料以及成为增加土壤中渗水性的;石材可以铺成挡土墙;旧铁路的铁轨作为路缘。

所有这些废旧物在设计中都获得了新的表现,从而也保留了上百年的砖厂的生态特点和特点。

减少水资源消耗是生态原则的重要体现之一。

在一些景观设计项目投资中,回收的雨水不仅用于水景的营造、绿地的灌溉,还用作周边建筑的内部清洁。

德国柏林波茨坦广场地面上和广场上的屋顶都设置了专门的雨水回收系统。

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植物景观设计策略

植物景观设计策略第一节设计目标1. 美化环境:通过植物景观设计,提高园林的视觉效果,创造优美、舒适的环境。

2. 生态平衡:充分发挥植物的功能,提高生态效益,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3. 丰富多样性:根据地域特点,选择多样化的植物种类,丰富园林景观层次。

4. 节能环保:选用适应性强、生长迅速的乡土植物,降低维护成本,实现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设计原则1. 符合功能需求:根据园林的用途和功能,合理选择植物种类和配置方式。

2. 考虑地域特色:结合地理位置、气候条件等因素,选用适应当地环境的植物。

3. 注重生态效益:充分考虑植物的生长习性,提高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抗干扰能力。

4. 突出景观效果: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形态和质感,创造富有特色的景观效果。

5. 体现人文关怀:注重植物景观与人的互动,创造宜人的游憩空间。

第三节设计要点1. 植物选择:根据园林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生长健壮、观赏价值高、适应性强、具有地方特色的植物种类。

2. 植物配置:合理搭配乔木、灌木、草本植物,形成丰富的景观层次。

同时,注意植物之间的生长速度、生命周期等因素,保持景观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3. 植物造型:充分利用植物的生长特点和观赏价值,创作出独特的植物景观。

如:球形、柱形、动物形等造型。

4. 植物色彩:合理搭配植物色彩,创造出优美的视觉效果。

如:春季开花植物、秋季叶色植物等。

5. 植物芳香:选择具有香味的植物,如:桂花、茉莉、腊梅等,为园林增添诗意氛围。

6. 水生植物:合理选择水生植物,如:荷花、睡莲、香蒲等,丰富水体景观。

7. 地被植物:选择具有良好覆盖效果的地被植物,如:草坪、地被石竹、麦冬等,保持土壤湿润,防止水土流失。

8. 防护功能:充分考虑植物的抗污染、抗噪音、降温等功能,提高园林的生态效益。

第四节设计流程1. 调研分析:了解园林的地理位置、气候条件、土壤状况等,为植物选择和配置提供依据。

2. 概念设计:根据园林的功能需求和地域特色,提出植物景观设计的初步方案。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

园林景观设计原则和注意事项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植物、水体、石材等自然元素,结合人工影响,创造出艺术性和实用性相结合的环境空间。

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考虑美观度,还要充分考虑生态环境、人文需求和功能需求等各方面因素。

以下是园林景观设计的原则和注意事项。

一、原则:1.生态性原则:倡导绿色环保,尊重自然规律,注重植物的生长环境和生态系统的平衡,合理选择植物种类,推动生态文明建设。

2.艺术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是一种艺术创作活动,需要注重美感和审美价值,营造具有艺术性和富有创意的景观空间。

3.实用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不仅要美观,还要满足人们的实际需求,如提供休闲娱乐、教育宣传、环境疏导等功能。

4.功能性原则:根据景点的功能定位,合理规划景区的功能分区,如游览区、休闲区、文化展示区等,以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

5.可持续性原则:园林景观设计应注重可持续发展,从设计、材料选择、施工过程等各个方面考虑环境保护、资源节约、能源效率等因素。

二、注意事项:1.地形规划:应充分考虑景区的地理地形条件,根据不同地形特点进行合理规划和布局,利用地势变化营造层次感和空间层次。

2.植物选择:根据景区的地理气候条件和景观要求,选择适应力强、成活率高的本地植物,注重植物的生长周期和景观效果。

3.基础设施建设: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基础设施包括道路、亭台楼阁、桥梁、照明等,需要注重实用性和安全性,以提供方便舒适的游览环境。

4.生态保护:在园林景观设计中,应注重保护和恢复生态系统,合理利用自然资源和能源,减少对环境的破坏。

5.水体设计:水是园林景观设计中重要的元素之一,需要合理规划水体的位置和形态,注重水体的循环利用和水质净化。

6.照明设计:合理的照明设计能够提升夜间景观的效果和安全性,应根据景区的特点和需求选择适当的照明方式和灯具。

7.文化价值:园林景观设计应体现当地的文化特色和历史价值,注重传承和弘扬传统文化,以打造具有独特魅力的景观空间。

8.可访问性:园林景观设计应考虑到各种人群的需求,包括老年人、残疾人等特殊群体,提供无障碍设施,保障人们的流动性和安全性。

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2.绿化植物配置
(1)根据项目所在地的气候、土壤等条件,选择适宜的绿化植物种类。
(2)注重常绿与落叶、观花与观叶、速生与慢生植物的搭配,形成四季分明的景观效果。
(3)考虑植物的生长速度、形态、色彩等因素,进行合理配置,提高绿地的生态功能和观赏性。
3.景观设计
(1)结合项目特点,融入地域文化元素,打造具有特色的景观节点。
2.美观实用:注重景观效果与功能需求的结合,提高绿地的观赏性和实用性。
3.因地制宜:根据项目所在地的地形地貌、气候条件、土壤类型等自然环境特点,合理选择绿化植物和配置方式。
4.经济合理:在确保绿化效果的前提下,充分考虑投资成本,合理控制项目预算。
5.管护简便:绿化设计应便于后期管护,降低维护成本。
三、设计目标
(2)通过地形变化、水体设置、铺装设计等手法,丰富景观层次,提升绿地品质。
(3)设置休闲设施、座椅、指示牌等,满足市民的使用需求。
4.灌溉与排水
(1)根据绿地地形和植物需水量,合理设计灌溉系统,确保绿化植物的正常生长。
(2)完善绿地排水系统,防止积水,提高绿地)根据绿地功能需求,合理布置电气设施,确保安全可靠。
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第1篇
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一、项目背景
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城市绿化已成为提高城市生态环境、促进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举措。为进一步提升本项目所在区域的城市形象,改善生态环境,为市民提供舒适宜居的生活空间,特制定本园林绿化设计方案。
二、设计原则
1.生态优先:遵循自然规律,充分发挥植物多样性的优势,构建生态平衡的绿化景观。
1.提高城市绿化覆盖率,改善区域生态环境。
2.创造优美、舒适、安全的绿地空间,满足市民休闲、游憩需求。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人文性研究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人文性研究

景观设计的生态性和人文性研究作者:张知祺吴曼来源:《艺术科技》2020年第19期摘要:本文从生态性和人文性角度探讨镇江市金山湖湿地公园的生态景观设计,在人工恢复生态的功能和地域人文的基础上,谨遵景观设计的理念,运用技术手段、效果呈现的再设计,发掘独有的地域文化积淀,来论证其设计的必要性、合理性和可持续性。

关键词:湿地公园;生态景观设计;地域文化中图分类号:P901;文献标识码:A;文章编号:1004-9436(2020)19-0-041 镇江市金山湖湿地公园概述镇江市金山湖湿地公园位于长江下游丘陵地区。

自2010年以来,项目以全景开放姿态长期担任该工程重要组成部分。

此生态景观实施区域规划面积62平方公里,其中包括8.8平方公里的水面和8平方公里的湿地。

以国家5A级风景名胜区金山为核心,发散出由金山湖为纽带,串联城区三山景区的“连片形”生态景观。

此湖滨带启动的初衷是响应镇江市“城市山林”的发展方向,以该区域大面积自然湿地为基础,以护养城区西北木本植物群落为辅,以湖泊为载体,打造人工恢复生态的一系列功能性景观建设,逐步完善退渔还湖及防洪系统。

其规划设计涵盖了水体修复、地形护持、植物培育、城市供养、人文观光一体化等方面。

该项目由官方专项课题支持起始,经过经济发展、社会心理推动,继而产生生态文化认同,为维持整个城市生态和谐贡献力量,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2 湿地公园的生态性景观设计2.1 湿地公园生态性景观设计概念与内涵景观设计通常包括对区域自然景观的整体合理保护和适量的人工干预。

生态性融合在景观设计之中,公园化城市公共空间是城市湿地的主要依托载体。

这里的“生态性”指出于掷地有声的科学化、政策化、可持续化、理论化视角下,带着对环境审视的态度看待设计本身;“城市湿地公园”即在人类现代化居住活动的一定区域中、在大众共同拥有并长期维护的营造空间内,独立划分出的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具体规划;“景观设计”即人类从绿色生态方向及长期发展过程中对所处城市自然空间的合理探寻,结合观感舒适度,使得人们的环境意识观念逐步成熟,并主动与自然景观发生密切联系的自然行为。

园林景观设计中原生态环境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中原生态环境总结

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原生态环境总结摘要:文章首先对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进行了分析,指出了现在园林景观设计中的很多不足,并分析了产生的一些影响。

所以作为设计师该用怎样的心态和方式处理好园林景观与“原生态环境”的关系?怎样做到“功能性、艺术性、生态性”的完美结合?我们的观点是:绿色的不一定是生态的,在利用大自然的同时,一定不要忘记善待大自然。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原生态环境中图分类号:k928.7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 园林景观设计及我国园林景观设计的现状园林景观设计是指利用各种自然要素或人工要素创造和安排环境空间以满足人们的需要和享受的手段,它是以空间审美为主导的、艺术与工程技术相结合的学科,以物质化的手段表现出文化的精神价值。

通过园林景观的设计,使环境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并能保证生态可持续性发展,它在一定程度上,体现了人类文明的发展程度和价值取向及设计者个人的审美观念。

中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带来城市建设的日新月异。

我国的城市建设在过去几十年的快速发展中,很大程度上存在着以牺牲我们赖以生存的自然环境为代价,原生态的美在新城市规划建设中遭到了严重的破坏,取而代之的是高楼大厦、人工山水;原本自然天成的山、水、湖、石等生态环境,换来的是一马平川的地形或人工堆砌的小山,从而体现出了园林景观、建筑、环境的不和谐性。

当代景观设计师面临挑战是那些越来越多的看来毫无价值的废弃地、垃圾场、或其它被人类生产生活破坏了的区域,这与我们前辈的情况完全不同,他们有更多的机会选择那些具有良好潜质的地块,具有造园价值的土地,进行锦上添花。

因此,今天的景观设计师更多地是在治疗城市伤疤,用景观的方式来修复城市的肌肤,促进城市各个系统的良性发展,为人类提供一个安全、洁净、舒适、美丽的生活空间。

人类的资源是有限的,最容易得到的资源就是通过高效利用现有资源而节约下来的那部分资源,所以生态主义已经从一种实验或意识变为一种与经济密切相关的因素;而艺术的作品,意味着具有引人注目的潜质,它可以改善一个地区的视觉环境,提升一个地块的价值,这又与社会经济联系在一起。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

浅谈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作者:吴昱莹来源:《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4年第08期摘要:随着城市化水平的不断提高,城市生态化和最佳人居环境质量成为了园林景观工作者追求的共同目标。

园林景观本身具有景观特性和生态特性,所以园林景观的生态设计成为园林设计的主流,本文笔者结合学习和工作经验,从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出发,分析了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并对园林生态景观设计方法进行了论述和研究,供同行参考。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设计;原则;方法中图分类号:K928文献标识码: A1 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概念1.1 园林景观园林景观是为人们提供了得以亲近自然,享受户外生活的场所和环境。

人类在园林景观所构成的生态系统中,既是设计者、又是管理者,还是使用者。

园林景观的设计要素包括山水地形、植物,还有水体和建筑,存在大量的人工成分,需要借助园林景观生态系统外部提供的物质能源,来维持它正常运转,由此说明它具有很大的开放性,还有相对的不稳定性。

从生态学角度来讲,园林景观设计应该尽量体现改善人们的生活环境,还要尽量补偿城市的生态负效应。

1.2 生态设计所谓生态设计,是指在园林景观的设计当中注重对生态环境的保护,加强园林景观与生态环境之间的协调性,从而达到提升园林景观生态功能的作用。

与传统的园林设计观念相比,风景园林的生态设计理念有效的强调了生态过程的组织与调理,以及艺术和美的表达与再现。

在园林景观的设计中引入生态设计的理念,能够有效的提高园林景观的生态功能和社会功能,并帮助园林工程取得良好的经济效益,对风景园林景观的建设有着重要的意义。

2园林景观生态设计的原则2.1尊重地形,维护场地完整性一切园林景观建设活动都应当建立在正确的人与自然关系的基础上,尊重自然,保护环境,对生态环境产生尽可能小的影响,达到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目的,实现可持续发展。

因而在园林设计中,应尊重原有的地形地貌以及各种设施,甚至利用原有的自然地形特点和废弃设施重塑新的园林景观,既保留了原有基地的历史文化,又满足人们需求。

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修复策略

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修复策略

园林景观规划中的生态修复策略园林景观在现代城市化进程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观赏的场所,也是城市生态环境的组成部分。

然而,由城市化进程带来的环境问题也给园林景观带来了很大的挑战。

城市园林景观的建设,不仅要依据地理环境、气候条件和地形地貌,同样重要的是要从生态保护和修复角度出发,合理的利用和规划绿色植物,最大程度地恢复和弥补生态环境的破坏。

因此,在园林景观规划中,生态修复是至关重要的环节,下文将就此展开讨论。

一、加强对植物区系的保护自然生态体系是园林景观的重要组成部分,植物区系是其中不可或缺的重要一环。

其对于城市生态环境的影响不言而喻,因此,在景观规划的设计中,对于植物区系的保护和发掘必须得到足够的重视。

在城市园林建设之前,应先开展植物分布调查,确定区域内的植物资源、分布比例及分布规律,并对其进行保护和恢复。

尤其是要注意民间植物经营、过度采挖所带来的生态破坏问题,要倡导保护性采摘,防止人为过度破坏植物区系,给生态修复带来不必要的麻烦。

二、合理规划植物配置空间在园林景观规划中,植物配置空间的合理利用也至关重要。

在城市环境中,由于需要保留现有建筑面积,植物的种植只能在有限的区域进行。

因此,设计师在规划时应根据地形、环境、气候等因素,合理选择种类丰富、体积不大、具有较强适应能力的植物进行配植,使园林景观在最小的空间内最大程度地实现生态修复的目标。

同时,也应注意植物的管理和养护,保持园林景观的整体美观和生态环境的稳定和健康。

三、加强灰色空间绿化在城市园林规划中,灰色空间指的是城市中不便配置植物的空间,如屋顶、立交桥、路堤、隧道等。

这些区域相对比较封闭,空气流通和气温调节较差,如果不加以处理,容易对城市的整体生态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因此,灰色空间的绿化是园林景观规划中的必修内容,其利用率越高,对于生态环境的修复效果越显著。

可以采取一些创新的手段,如立体绿化、屋顶绿化、垂直绿化等,以提高灰色空间的绿化比例,使城市生态环境整体得到有效改善。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

风景园林设计中的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摘要:本文以风景园林设计为出发点,探讨了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相关问题。

文章首先介绍了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并分析了它们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

接着,着重从景观设计、植被配置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三个方面探讨了风景园林设计中实现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策略与方法。

最后,总结了生态景观与生物多样性保护在风景园林设计中的重要性和前景。

关键词:风景园林设计;生态景观;生物多样性保护;景观设计;植被配置;生态栖息地一、引言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加快,越来越多的人开始关注城市生态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问题。

风景园林作为城市绿化的主要方式之一,在提升城市景观品质的同时也对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提出了新的要求。

然而,传统的景观设计模式往往忽视了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导致生态环境破坏和生物多样性丧失的问题。

因此,本文将以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为切入点,探讨在风景园林设计中如何实现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保护的目标,以期为相关领域的决策者和从业人员提供参考和借鉴。

二、生态景观和生物多样性的概念2.1 生态景观的定义和特征生态景观是指地球表面上由自然生态系统和人为干预形成的具有一定空间范围和特征的区域。

它是各种生态系统相互作用和相互联系的整体,包括陆地和水域上的各种生态系统,如森林、湿地、山脉等。

生态景观的特征主要包括景观的多样性、连续性和功能性。

多样性指的是景观内不同生态类型和结构的存在,以及生物多样性的程度;连续性则强调景观之间的连接和交流,有利于物种迁移和遗传流动;功能性则关注景观对于生态过程的支持和维持,如水源涵养、土壤保持等。

2.2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和价值生物多样性是指地球上各种生命形式,包括物种、基因和生态系统的多样性。

它对人类和地球生态系统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首先,生物多样性是地球生态系统的基础,各种生物之间的相互作用和相互依赖维持着地球生态平衡,对维持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和功能至关重要。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

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的十大景观战略城市化进程的加速,使得城市面积扩张,城市人口繁衍,城市环境恶化,城市生态失衡,进而成为一种无法回避的现实。

为了构建可持续发展的城市生态系统,必须要遵循生态学的想法,从城市生态基础设施最具代表性的景观出发,生态化设计城市。

下面,就城市生态基础设施建设所需要面对并解决问题,提出10个景观战略。

1. 绿地系统战略绿地系统战略是城市绿地网络的整体规划,是将城市的公园、林地、广场、河岸、花坛,以及园林、宗教和文化场所,沿河、沿街串成一张融为一体的绿色网格系统,以满足城市居民的文化、娱乐、休闲、运动等多方面的需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

2. 绿色屋顶战略绿色屋顶策略是利用屋顶上的空间进行绿化,形成“绿色屋顶” ,打造可持续的城市。

绿色屋顶不仅为城市提供颜色,增加城市景观的多样性,同时也能起到保护屋顶,减少建筑物能量消耗,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改善空气质量的作用。

3. 水环境处理战略水环境处理战略是在城市中加强水的循环利用,达到节水、防洪、减污等目的。

通过建立雨水收集系统、城市内河流的河滩散污,河口渗滤集中处理,构建一条“由上至下”的水环境处理体系,提高城市的水自净能力,达到水环境增强的目的。

4. 生态景观建设战略基于城市化进程所带来的环境问题,生态景观的建设成为了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一个重要策略。

在规划建设的过程中,通过考虑动、植物的生态和灵活性,同时考虑在建设过程中的成本等因素,选取耐旱、耐寒,易维护的植物进行组合,打造本地生态景观。

5. 生态道路系统战略城市生态道路系统战略是以城市交通为出发点,结合生态要素对城市道路进行再设计,打造新型的“绿色道路”,将树木、绿化带、草坪及小型景观结合,同时也对建筑、水体、行道树等环境进行搭配排布,达到为城市注入生态元素、改善空气质量、减轻交通压力的目的。

6. 多样化水体系统战略多样化水体系统战略是将大型湖泊、河流及水系网络通过水岸带的规划与设计,让城市的水系统变得更加多样、丰富。

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

园林景观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措施******************摘要:在现代城市化建设过程中,园林景观设计是其极为重要的一项工作,相关人员必须对其加强重视,但是,在我国目前具体进行园林景观设计时,设计风格,整体设计,植物配置,生态环境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程度的问题,必须对其进行有效解决,为了进一步明确如何解决相关问题,特此展开本次研究。

关键词:园林景观设计;问题;解决措施1现代园林景观建设的重要性1.1提高城市居住环境质量随着工业化发展步伐的加快,生态环境的污染逐渐加重,这不仅阻碍了城市化发展进程,也对人们的身体健康也构成了严重威胁。

为此,城市需要加快园林景观建设步伐,以改善生态环境质量,营造良好的生存氛围。

具体来说,园林景观建设的优势有:通过大量绿色植物的栽植,不仅能够净化空气,调借空气湿度,还能够减少噪音的污染,提高人们的生活环境质量;园林建设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减少有害物质和废气对人体的伤害。

1.2体现了城市文化发展内涵园林景观设计涵盖的内容较多,如建筑小品、园林建筑、铺装等,且随着区域生活习惯、民俗风情的不同,其所展现的布局和装饰效果也存在一定的差异性,不过不管是哪种建设风格,其宗旨都是满足人们的精神和审美需求,提高人们生活质量,进而打造具有地方特色的园林景观,传播城市文化,树立良好的城市形象。

2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2.1安全性园林景观在为人们提供娱乐、休闲的同时,还需要确保园区当中人们的安全。

园林景观在春夏季的时候具有较高的应用率,在此进行娱乐、休闲的人们较多,而儿童、老人等弱势群体受外界影响较大。

所以在设计的时候相关设计人员必须要本着安全性的原则来进行。

2.2美观性我国的园林景观多结合中华民族的传统文化,其设计风格与技艺相对于国外园林别具特色。

因此,设计师要做到对传统艺术元素的有力传承。

但继承不是简单地复制和模仿,还需具备创新精神,更好的贴近当代生活。

设计要从狭隘的思路中解放出来,不能简单堆砌山石、植被和水体,还需结合本地街道、雕塑及标志性建筑和设施,保证景观自身特色,并与周围环境达到浑然一体的视觉效果。

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生态规划?园林景观设计必须遵循的原则!- 规划设计摘要:本文笔者介可持续发展的生态规划设计,旨在强调了生态规划是园林景观设计的核心内容并介绍了园林景观设计应遵循的原则。

关键词:园林景观;规划设计;生态设计;可持续发展0引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以自然生态环境、资源为其绝对永恒的自然基础。

近几十年来,随着人类社会发展,人口增加、工业化、城市化及人类活动正以空前的速度、幅度和规模改变着自然环境,导致生物多样性减少、环境污染、生态恶化及全球变化,严重威胁着人类的生存和发展。

因此,合理利用自然生态环境、资源,维护其再生能力,并使人类生存环境得到最大程度的保护,是当代人义不容辞的责任和义务。

1992年6月在巴西通过的《关于环境与发展的里约热内卢宣言》的第1个原则明确指出:“持续发展已成为人类最关注的问题,人类应享有健康、富有,并且与自然和谐的生活”。

近几年,IFLA国际学生景观设计竞赛的主题大多围绕景观规划设计的可持续性,能量、物质、资源的可持续循环规划方法等方面展开。

这说明人们对于环境问题的重视,也同样说明了环境问题不容乐观,还需要创造新的环境状况来进一步加强景观设计、生态规划和可持续发展间的可协调性与一致性。

只有将环境、生态保护意识融会到园林景观规划建设全过程,进行有目的的规划、设计和管理,用可持续发展的眼光,去设计世界,设计人生,设计未来,并积极采取措施加以保证,付诸实施,才能为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并创造条件,从而实现生态系统—景观—区域—大陆—全球的持续发展。

1园林景观设计与生态规划息息相关“天人合一”一直是中国传统文化的核心内容之一,道家讲“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儒家讲“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

这些都表达了古人追求人与自然和谐统一的朴素思想。

另外,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根本目的,是使环境除具有美学欣赏价值、日常使用的功能外,还能保证生态的可持续性发展。

生态原理也逐渐成为景观设计学(LandscapeArchitecture)的核心。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

现代园林景观设计的基本原则现代园林景观设计就像给大自然穿上新衣服,既要好看又要实用,真是一门有趣的艺术。

今天我们就聊聊这个话题,看看在设计美丽的园林时需要遵循哪些基本原则,让我们一起来逛逛这个花花世界吧!1. 自然与人文的和谐1.1 依山傍水,天人合一首先,设计一个园林,得尊重自然。

这就好比我们在做菜时要先看看冰箱里有什么食材,不能强求啥都有。

园林设计师们总是得考虑到周围的地形、气候和植被。

比如说,有山的地方可以设计一些曲径通幽的小路,水边则可以布置休闲座椅,让人们可以一边欣赏风景,一边享受大自然的馈赠。

简单来说,设计得像跟自然打个招呼:“嘿,咱们是好朋友!”1.2 文化元素,增添灵魂然后,园林里也得融入一些人文元素,毕竟这个地方不仅仅是让植物生长的地方,更是人们聚会、休闲的好去处。

可以通过雕塑、喷泉、甚至一些地方特色的植物来体现文化底蕴。

想象一下,一个充满地方特色的花园,游客走进去,就像走进了一个小小的历史博物馆,心里别提有多美了!2. 功能性与美观的平衡2.1 让使用者开心接下来,园林设计可得考虑到人们的使用需求。

美观固然重要,但如果只能“看”不能“用”,那就成了摆设。

这就好比一件华丽的衣服,穿上却不舒服,那还有什么意思?所以,在设计时要考虑到步道、座椅、花坛等功能区的合理布局,让使用者在这里待着能舒服自在,仿佛回到了自家后院,惬意得很。

2.2 动静结合,别有一番风味在园林中,动静结合也是很重要的。

比如说,设计一个小溪流,潺潺的水声可以让人心情放松,而旁边的一片草坪则可以供人们聚会、打球,或是晒晒太阳。

就像人生一样,要有静有动,才会更加丰富多彩。

换句话说,就是要让大家在这里“玩得开心,坐得舒服”。

3. 可持续性与生态性3.1 绿色理念,保护环境现在大家都在讲环保,园林设计也不例外。

设计师们越来越关注生态友好型的设计,比如选择本地植物,既能节水又能减少病虫害,真是一举两得!而且,这样的植物在当地的土壤和气候中生长得更好,简直是自然的“省心之选”。

浅谈城市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以柳州市前滩景观工程建设为例

浅谈城市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以柳州市前滩景观工程建设为例

浅谈城市郊野公园的景观设计——以柳州市前滩景观工程建设为例摘要:近年来,郊野公园正经历着良好的发展阶段,郊野公园作为城市绿化的拓展途径之一,有效缓解了城市绿化建设中城市化发展水平的增长与城市绿地面积不足的矛盾。

草地、森林、田野、山坡、流水……这每一寸土地都是大自然慷慨赐予的礼物,乡郊野外是舒缓城市压力的场所,富有乡野乐趣的城市景观是人与自然对话的媒介,它为心灵与自然的对话提供理想的氛围,拉近了感情和生命的距离。

这种野外的豁达在车水马龙的城市中,可以为人们开辟一块暂时停歇的空间,本文以柳州市前滩郊野公园建设为例,浅谈郊野公园景观设计的策略,作为建设绿色生态宜居新城区的参考。

关键词:郊野公园自然野趣生态滨水休闲引言郊野公园译为“country park”,源于英国,于1968年在英国建立了最早的郊野公园。

在英国郊野公园是为人们提供观光和游憩的地方。

我国现行的《城市绿地分类标准》(CJJ/T85-2017)中,郊野公园(EG14)与风景名胜区(EG11)、森林公园(EG12)、湿地公园(EG13)、其他风景游憩绿地(EG19)等一并归属为城市建设用地外的风景游憩绿地(EG1),这也说明其在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外,与其他绿地资源共同组成城市外围的郊野绿地网络,兼具生态保护、限制城市蔓延、休闲游憩、科普教育、环境美化、蓄水防洪、防灾减灾等功能。

郊野公园的建设拓展了城市居民的活动空间,可以更好地回归自然,享受到大自然给人们带来的广阔天地和喜悦心情。

1.项目概况前滩公园位于柳州市独凳山片区,项目场地西接新建滨水大道,东到柳江河西岸,南距水上运动基地约 3 公里,北接三门江大桥西岸南侧,占地面积105704.6 平方米。

基地大体呈南北走向的浅碟形,全长1315.7米,南、北两端较狭窄,中间渐宽,大体呈现由西向东渐低的不规则地势,主要地貌为台地、缓坡、陡坎、滩涂。

项目所处地段属于柳州“百里柳江”风光带中“绿彩区”向“蓝彩区”的过渡地段,因而必将成为“百里柳江”风光带的重要节点之一,是展现城市滨水景观风貌及优良城市生态环境的重要窗口。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分析随着人们对生态环境的重视和保护意识的提升,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越来越受到重视。

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不仅注重美观和舒适,更强调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在这样的背景下,园林设计策略也需与时俱进,注重生态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本文将从生态主义视野下,分析园林设计的策略,并提出对应的实践建议。

一、注重生态环境保护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必须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首先要保护植被和动植物的多样性,不破坏原有的生态系统,不损害自然资源。

其次要注重环境的可持续性,采用绿色植被和天然材料进行设计,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对于湖泊和河流等水体,要保持水质清洁,确保水生态的健康。

整个园林设计要符合自然循环的规律,降低对环境的破坏。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合理规划绿地和水体,保留原有的自然植被,植树造林,种植草坪和花卉,打造天然湖泊和水景等方式,保护生态环境。

在建设和使用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减少对环境的损害,积极推动绿色生态建设。

二、倡导可持续发展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还需要倡导可持续发展。

园林设计要符合当地的气候和土壤条件,选择适宜的植物和种植方式,从根本上保证园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性。

要注重节约资源,合理利用土地和水源,降低施工和运营的能源消耗,减少环境污染。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科学规划和设计,选择适宜的植物和园林构造方式,促进植被的成长和繁衍,形成自然生态系统。

在施工和运营过程中,要合理利用资源,避免浪费,采用节能环保的技术和设备,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

还可以采取生态修复和环境保护的措施,推动园林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三、尊重自然规律生态主义视野下的园林设计策略还需尊重自然规律。

园林设计要与自然环境和地域文化相结合,充分利用自然资源和地形地貌,保留自然景观和地方特色,不做生硬的改造和人为痕迹。

园林设计要注重生态和文化的融合,追求与自然的和谐共生,尊重自然规律的运行和发展。

在实践中,可以通过研究当地的气候和地质条件,了解自然环境的特点和地域文化的内涵,科学规划和设计园林景观,使园林生态环境更具地方特色和文化韵味,形成独特的生态景观。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园林景观设计6大生态性策略
园林景观设计6大生态性策略如下:
一、以当地资源作为设计基础
设计过程中,应当以当地自然资源与条件作为基础,因地制宜,充分凸显园林景观的地方特色。

与此同时,还应加强对附近自然资源的保护,将绿色空间与生态系统对城市环境改善作用发挥最大。

此外,在上述基础上加大对城市生态环境建设,全面发挥当地特色,因地制宜打造出一个生态宜居环境,构建出一个良性循环、互相依存的复合生态系统。

二、维持物种多样化
物种多样化是自然环境较为显著特点,同时也是当今生态学以及生物学研究热点与重点内容。

园林物种多样化可以形成一个较为稳定的植物群落,在群落当中,物种间是呈现一种互补状态,而非竞争的态势。

所以物种多样化直接反映着园林景观生态水平的高低,并且直接影响着本群落的稳定。

此外,物种系统化与多样化能够有效提高园林生态系统抵抗能力,减少大面积物种灾害发生率。

所以,景观设计过程中应以维持物种多样化为要素,并尽量选择和园林植被结构较为相近的生物群落。

三、合理增加绿量
绿量在园林景观设计中是一项必不可少之元素,亦是绿地生态功能的基本保障。

合理增加绿量首先应选择适应性强、光合效率高以及叶面积指数高的植被。

其次,应根据植物类别以及其在生态位、空间、时间上的不同来合理搭配植被,以构成一个层次鲜明、搭配合理、植被优势互补的综合生态群落。

该群落不但对绿地功能、结构有着决定性作用,而且还能有效使用园林空间,提升园林利用率,大大增加绿量,让绿地在局限条件下将其景观与生态效益发挥最大化。

四、科学规划设计
第一、需对园林建设地区的生态环境与自然资源进行细致的调查与研究,并对土地利用适宜性与生态敏感性进行科学评估。

第二、对设计与规划区域中人类活动以及生物、物理元素的相关资料进行搜集,并对其进行研究与分析。

第三、制订合理生态资源保护性建设规划,对园林建设生态性目标、行动纲领以及指标体系进行明确。

第四、组织相关机构或人员参与到园林景观规划的决策过程中,广泛征集相关人员的意见,并将优秀的建议加入到规划方案当中,以提高规划的成功率与实效性。

五、以改善生态条件为设计前提
在设计过程中,应将草木、灌木、乔木作为重点布设对象,在垂直空间上,应侧重合理搭配植物草本以及乔灌木的分层结构,全面提高植物的抗逆性;在水平空间上尽可能将其设计形成一个立体、大面积负面屏障,以充分扩大园林绿化面积,从而有效发挥其生态效益。

从整体布局来讲,应尽可能和园林景观整体空间环境相一致,让人们可以通过小小景观就能了解到整体园林景观的生态特征。

在设计中,绿色植被是亘古不变的基本要素,其在生态景观中的地位是任一物质都无法取代的。

部分设计人员在设计当中更青睐于构建假山、喷泉或是凉亭等建筑,而忽略了植物造景功能,这是不科学的。

六、以节约能源为原则
在设计中,应以节约能源为原则,尤其是节约水资源。

然而通常情况下,绝大多数植物生长、维护以及保养都需大量用水。

因此,如何科学使用与节约水资源成为了当前园林景观设计地重要课题。

在实际中,园林中乔灌木、草木等不同特征的植物,其对水资源需求亦有所不同,但其耗水量却非常巨大,尤其是对草坪的耗水量。

所以,从生态节能角度而言,在设计过程中应尽量降低草坪覆盖率,重视栽种乔灌木。

此外,应尽可能选用小角度或小容量浇水喷头,分别对不同物种植物进行供水,并合理安全每类植物供水时间。

如若采用滴灌方式,则应适当加长灌溉时间。

值得注意的是,尽量不要再干旱期进行植物剪枝或施肥,否则会加快植物生长速度,加大植物用水量。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