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版统编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学案--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合集下载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讲解新课:结合课本内容,讲解文明产生的背景、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特点及其主要成就,引导学生了解早期人类社会的发展。
3.深入探讨: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分析古代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评价多元文化交融对文明发展的作用。
4.案例分析:选择具有代表性的史实,如“古埃及的金字塔”、“古巴比伦的汉谟拉比法典”等,让学生运用史料分析,了解其背后的历史意义。
最后,我会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深入学习,探索人类文明的奥秘。此外,我会布置相关的课后作业,让学生通过写作、绘图等形式,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巩固和拓展。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学生对《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这一章节知识的掌握,激发学生对历史学习的兴趣,特布置以下作业:
1.结合课堂所学,选择一个你感兴趣的文明古国,为其制作一份简短的介绍PPT。要求包含该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政治制度、经济状况、文化成就等方面内容,并在课堂上进行分享。
4.学会运用比较法、归纳法等方法,对历史事件进行深入分析,形成自己的观点。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形成对人类文明发展的尊重和敬畏之心,认识到文明是人类智慧的结晶;
2.培养对多元文化的包容和尊重,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对世界历史进程的推动作用;
3.增强民族自豪感,了解中国古代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和影响;
我会给学生一定的时间完成练习,然后邀请部分学生回答问题,并进行点评。在此过程中,我会关注学生的解题思路,引导他们运用所学知识分析问题,提高他们的批判性思维和逻辑推理能力。
(五)总结归纳,500字
在总结归纳环节,我会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回顾,强调文明产生的地理环境、古代文明的特点、多元文化交融对文明发展的重要性。同时,我会指出学生在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给出针对性的建议。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在教学过程中,我注重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地图、图片、视频等,以生动形象的方式展示古代文明的繁荣景象,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同时,我还设计了一系列的问题引导学生在课堂上进行思考和讨论,如“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是什么?”、“古代文明的发展有哪些共同特点?”等,从而提高学生的思考能力和历史思维。
此外,我还结合课后作业的布置,让学生通过阅读史料、撰写心得体会等方式,进一步深化对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的理解,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2.回顾前置知识:复习人类社会发展历程中的重要事件,如原始社会的演变、农业文明的诞生等,为学生学习新课做好铺垫。
3.创设情境:通过展示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等早期文明的历史地图、图片和视频,让学生仿佛身临其境地感受古代文明的繁荣景象。
(二)讲授新知
1.文明起源的条件:讲解人类文明产生的背景和条件,如地理环境、气候变迁、农业发展等,让学生理解文明产生的必然性。
4.学会运用多媒体教学手段,如历史地图、图片、视频等,进行历史教学,增强课堂教学的生动性和趣味性。
(二)过程与方法
1.通过自主学习、合作探讨的方式,引导学生深入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原因和特点。
2.运用比较研究法,分析古代埃及、古代巴比伦、古代印度和古代中国等早期文明的异同,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能力。
2.制定合作学习规则,明确每个成员的职责和任务,确保小组合作学习的有效性和高效性。
3.鼓励学生进行交叉讨论、资源共享,培养学生的团队合作精神和历史思维能力。
(四)反思与评价
1.引导学生对自己的学习过程进行反思,总结自己在历史学习中的优点和不足,提高自主学习能力和历史素养。
2.组织学生进行同伴评价、自我评价,让学生学会从不同角度审视历史事件,培养学生的批判性思维和客观评价能力。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统编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史料的应用,结合古籍、地图等资源,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历史。同时,采用生动的案例和故事,增强课堂的趣味性,让学生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学习。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在学生小组讨论环节,我将设计以下问题:
1.四大文明古国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主要成就有哪些?
2.四大文明古国在发展过程中有哪些相互影响?试举例说明。
2.作业要求明确,难度适中,确保学生能够在课后巩固所学知识,提高自主学习能力。
3.教师应认真批改作业,及时给予评价和反馈,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激发他们的学习动力。
4.鼓励学生在完成作业过程中,充分利用网络、图书馆等资源,培养信息检索和整合能力。
3.激发学生的情感共鸣,引导他们树立正确的历史观和世界观。
(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古籍等资源,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早期文明的氛围,激发学习兴趣。
2.合作探究,深入思考:采用小组合作、课堂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文明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培养历史思维和批判性思维。
3.适时引导,突破难点:针对教学难点,教师适时进行启发式提问,引导学生深入思考,帮助他们理解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内在逻辑关系。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应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采用启发式、讨论式等教学方法,引导学生主动探究、深入思考,帮助他们构建知识体系,培养历史思维能力和综合素质。同时,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营造轻松、愉悦的课堂氛围,使他们在学习历史知识的过程中,感受到文明的魅力,提升个人素养。
三、教学重难点和教学设想
(一)教学重点
7.课后拓展,延伸学习:鼓励学生在课后查阅相关资料,开展研究性学习,将课堂所学知识进行拓展和延伸。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要求】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素养目标】1、时空观念:结合教材相关地图,了解古代不同文明形成时间和地域分布状况2、史料实证:运用史料总结古代文明的主要表现和阶段特征;归纳“轴心时代”各文明社会经济的发展状况,正确认识古代文明多元的特点。

3、历史解释:理解人类文明形成的主要因素及其内涵;正确认识私有制、阶级、文字与国家产生、文明发展的关系;探究自然地理环境对人类早期文明形成影响。

4、唯物史观:通过分析人类文明的产生过程,理解生产力决定生产关系,认识文明产生的原因和历史必然性;通过对古代文明特点的了解,辩证认识文明的共性和差异性。

5、家国情怀:了解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是世界上最早诞生文明的地区之一的史实,认识中华文明起源,早期国家产生的根本原因。

感悟中华民族率先迈人人类文明时代的民族自豪感。

【重点难点】重点:了解世界上几种古代文明的特点。

难点: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

【自主学习】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__________产生与发展,促使社会分工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

2.剩余产品出现,__________产生。

3.______、________、________出现,文明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古代西亚文明(1)自然环境: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流域。

(2)政治①约公元前2900年,苏美尔地区出现城市国家。

②公元前18世纪,古巴比伦王国汉谟拉比统一两河流域,建立_________制度。

《__________》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完整的成文法典。

(3)文化:_______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________》是最早的史诗;洪水和方舟传说;发明60进制。

2.古代埃及文明(1)自然环境:尼罗河流域。

(2)政治:公元前3100年左右初步实现统一;较完善的官僚系统;________权威至上。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必修二中外历史纲要下《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必修二中外历史纲要下《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统编版高一下学期必修二中外历史纲要下《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一、课标分析(1) 农耕畜牧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农业和畜牧业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社会分工与社会结构日趋复杂,人类逐渐迈向文明时代。

(2) 最初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北非的尼罗河流域,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等地。

由于历史环境的不同,埃及、印度、希腊和中国等古代文明呈现出多元发展格局。

(3) 农耕文明的进一步发展,导致地区性奴隶制帝国的产生。

波斯帝国、马其顿亚历山大帝国和罗马帝国先后崛起,把欧亚大陆的农耕文明区逐渐连成一片。

(4) 不同地区的文明,随着历史的发展不断加强交流,并相互影响。

秦汉王朝与罗马帝国建立了经济和文化联系。

二、教材分析(1) 本课一共两个子目,分别是“人类文明的产生”、“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2) 第一目主要讲述了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是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

(3) 第二目意在说明,受地理和历史环境影响,古代西亚、埃及和印度先后建立地区性大国,希腊城邦成为古代民主政治的摇篮。

以文明史观的画卷作为解读历史的视角,以合作探究式为灵魂,对两目内容进行整合,是本课的高度所在。

三、核心素养(1) 时空观念:通过时间轴和地图,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时间和空间分布,培养学生的时空观念。

(2) 史料实证:通过阅读教材、观看视频等方式,让学生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历史事实,培养学生的史料实证能力。

(3) 历史解释:通过小组讨论、角色扮演等方式,让学生分析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原因和影响,培养学生的历史解释能力。

(4) 家国情怀:通过认识到人类文明的产生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培养学生的历史意识和文化自信,增强学生的家国情怀。

四、学情分析本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年级学生。

学生在初中阶段对世界上古史有初步的了解,积累了一定的基础知识,具备世界各区域早期文明的基本认识。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案

统编版部编版高中必修 《中外历史纲要》下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案

1.根据目前的研究,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育出 大麦 、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和中洲培育出 大豆 、 甘薯 、 玉米等农作物。
2.在 阶级矛盾 和 部落战争 的双重作用下,人类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
国家开始形成,原来的部落首领,演变为阶级社会中国家的 君主 。
——梁启超《地理与文明之关系》 根据上述材料,黑格尔与梁启超是怎样论证地理环境对人类文明影响的,试结合本课知识说明 其合理性?(8 分) 地理环境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文明的类型:濒海居民(海洋民族)面向大海,形成开拓、自由、 冒险的民族性格,他们从事掠夺、追求利润,以发展工商业和海外贸易(或殖民)为主,如古代希 腊人;而大陆居民(或民族)被束缚在土地上,形成封闭、依赖和安土重迁(怀土)的民族性格,
(二)基本标志
唯物史观
1.私有制和阶级的产生; 2.国家的形成; 3.文字的出现。
(一)埃及文明:地域、主要时间、政治和文化成就。
二、▲古代 (二)巴比伦文明:地域、主要时间、政治和文化成就。
文 明 的 多 (三)印度文明:地域、主要时间、社会制度和文化成就。
元特点
(四)希腊文明:地域、主要时间、政治和文化成就,希腊城邦民主
二、文明的早期发展(表)
古代文明
地域
主要时间
文明的早期发展(主要成就)
政治
文化
建立起比较完善的 1.创立 象形 文字,生产主要书
埃及文明
东北非尼罗 河流域
前 3100 年 左右
官僚系统(法老、 写材料 纸莎草 ;
宰相、州长)
2.制定世界上第一部 太阳 历
建造金字塔(体现法老 至上权威 ,包含数学知识,是
2
中国“当代好课堂”实验学校 《中外历史纲要》(下)“学纲 图表导学”案 他们以发展农耕经济为主,如四大农耕文明古国。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统编版 高中历史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案
教案(主页)
2021—2022学年度第二学期
课程名称:高一历史授课章节:第一章第 1节
授课班级:授课人:授课日期:
教学模块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教学时数
1
教学目标(知识与技能,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学生通过学习古代文明的发展,能够明白政治对经济具有反作用,政治能对文化产生影响;学生通过学习古代世界大帝国的交替,能够明白旧事物终将被新事物取代。
本课时间跨度大、内容多,对于部分文明例如印度文明的具体知识点落实仍然有待加强,需要通过布置预习或者课后作业的形式使学生加以落实。
教学重点
难点
教学方法
及教具
情景设置法、比较联系法、问题引领法、史料研习法等
教研组长签字:教导处审批:
时间:年月日时间:年月日
教学过程
【导入新课】
同学们还记得四大文明古国指哪些国家吗?观察下面地图,找出四大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并思考这些文明古国是如何产生的。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一起探索人类文明产生的原因和特点。
b.特征:小国寡民,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
c.代表:斯巴达实行寡头政治。雅典实行民主政治。
d.评价:建立在奴隶制基础之上,享有民主权利的仅是成年男性公民。
课后总结
通过对本节课的学习,我们会发现地理环境虽然不会决定文明的产生,但会影响文明产生的某些特征,人类历史的发展不可避免的会受到自然环境因素的影响和制约。生产力水平越低,自然环境对人类历史进程的影响就越显著。在早期文明产生和发展阶段,由于生产力水平还比较低,不同文明发展方式和特征,由此表现不同的结果,比如以埃及为代表的大河文明,稳固保守,趋向统一,以农耕经济为主,形成封闭保守的民族性格;相对以古希腊为代表的海洋文明,以工商业和海外贸易为主,形成开拓、自由、探险的民族性格;但无论哪种文明,都对东西方的世界的发展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古代文明的这种多元化特点也为世界文明的多样性做出贡献。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程标准】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体会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学习目标】1.了解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一般情况,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一般规律的能力。

2.了解世界各地古代文明早期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

3.认识世界各地古代文明产生和发展的不同条件,培养时空观念。

【学习重点】了解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学习难点】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知识点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人类文明产生的前提——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1)成就:西亚地区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的芋头,中国的水稻和粟,中南美洲的玉米和南瓜等。

(2)影响2.人类文明产生的标志(1)阶级和奴隶制的出现①社会分工的发展和劳动生产率的提高→剩余产品→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

②部落之间爆发战争,被征服者成为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

(2)国家形成: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人类进入奴隶社会。

(3)文字产生: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

知识点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1.古代两河流域文明(1)苏美尔时代:约公元前3500年左右,产生了最初的文明;约公元前2900年,两河下游的苏美尔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2)古巴比伦王国时期:约公元前18世纪,汉漠拉比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颁布《汉谟拉比法典》,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是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3)文化成就:楔形文字是世界上最古老的文字,《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2.古代埃及文明(1)埃及统一:公元前3100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建立起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在教学过程中,我以时间为线索,将世界各地的文明发展串联起来,让学生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在讲解每个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时,我结合了历史地图、文物图片、历史文献等教学资源,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背景、地理环境和文明成就。
针对学生的学习需求,我设计了一系列探究活动,如分组讨论、角色扮演、文献解读等,让学生在合作与互动中深入理解历史事件的内涵,培养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和时空观念。同时,我注重启发学生从文明的角度思考问题,引导他们认识到文明的发展是一个不断交流、碰撞和融合的过程,从而培养学生的历史学科核心素养。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一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一、案例背景
本节课的主题是“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内容涵盖了人类文明的开端、古埃及文明、两河流域文明、古印度文明、古中国文明以及西方文明的发展。对于高一的学生来说,这节课的内容较为抽象,需要他们掌握历史发展的脉络,理解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四)反思与评价
Reflection and evaluation are essential components of the learning process. I provided students with opportunities to reflect on their learning and receive feedback on their performance. For instance, at the end of the lesson, students were asked to complete a self-assessment questionnaire, evaluating thei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the development of their historical thinking skills, and their ability to work collaboratively. Additionally, I provided constructive feedback on their presentations, highlighting their strengths and areas for improvement. This helped students gain a deeper understanding of the subject matter and develop metacognitive skills, which are crucial for their lifelong learning.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册: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学案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前自主学习【课标要求】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2、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知识梳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①______和狩猎为生。

农耕畜牧的产生,是人类迈向文明的前提。

2、农业、畜牧业的产生后,人类变成食物的②__________。

3、农业的发展使③__________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促进了交换和④______。

4、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发展为早期⑤______。

5、剩余产品的出现,推动⑥__________产生和⑦______分化,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⑧______开始形成。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世界上最早的文明诞生于西亚的两河流域、埃及的尼罗河流域、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欧洲巴尔干半岛南部和爱琴海的部分岛屿上,以及中国的黄河、长江流域。

古代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特征。

1、西亚两河流域⑴公元前4000 年左右,开始向文明过渡。

⑵约公元前2900 年,两河下游的⑨__________地区出现一系列城市国家。

⑶约公元前18 世纪,⑩______________的汉谟拉比基本统一了两河流域,建立君主专制制度,颁布《⑪__________________》,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⑷文化成就:⑫______文字、《吉尔伽美什》、洪水和方舟传说、发明⑬______进位制。

2、埃及的尼罗河流域⑴公元前3100 年左右,埃及初步实现统一⑵⑭______被视为神在人间的代表。

⑶⑮__________是古代埃及人民智慧的结晶。

⑷文化:○16______文字、○17______历、能计算圆周率、开平方根,纸莎草3、南亚的印度河和恒河流域⑴古代印度文明最初诞生于○18__________流域,到公元前6 世纪,○19______流域形成一系列国家。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一下学期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文明古国进行深入研究。
2.小组内部分工合作,搜集相关资料,整理文明古国的起源、发展、特点及其影响。
3.各小组汇报研究成果,其他小组进行评价,教师点评并总结。
(四)课堂练习
1.设计选择题、填空题、简答题等,检测学生对本节课知识的掌握程度。
2.开展历史知识竞赛,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巩固所学知识。
3.课堂讨论,深度思考:组织课堂讨论,引导学生从不同角度分析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原因、特点及影响,提高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
4.比较学习,拓展视野:通过比较中国与世界其他地区文明的发展,让学生认识到文明的多样性和共通性,拓展国际视野。
5.实践活动,内化知识:设计丰富多样的实践活动,如编写历史小论文、制作思维导图、开展角色扮演等,让学生在实践中内化所学知识。
3.让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现实生活中的文明现象,提高知识运用能力。
(五)总结归纳
1.教师引导学生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总结文明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基本历程、特点及其影响。
2.强调中华文明在世界文明史上的地位,培养学生的民族自豪感。
3.提醒学生关注文明发展的多样性,认识到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尊重和包容。
4.鼓励学生在课后继续探索文明的奥秘,提高历史学科素养。
难点:如何帮助学生理清各大文明的发展线索,形成系统的历史知识体系。
(二)教学设想
1.创设情境,激发兴趣:通过图片、视频等多媒体手段,展示文明古迹、历史文物等,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文明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引导探究,合作学习:将学生分成小组,针对特定文明主题进行资料搜集、整理和分析,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独立思考能力。
3.分组进行课后研究,每组选择一个感兴趣的文明古国,深入探讨其与中华文明的异同,形成研究报告,并在下节课上进行分享,以增强学生的合作能力和表达能力。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案)

部编版《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案)

第一单元古代文明的产生与发展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案)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空间条件(一)人类文明的产生1、农耕与畜牧(1)产生原始社会时期,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和中国等地先后培育出水稻、粟和大豆;中南美洲培育出甘薯、玉米等农作物。

在这些地区,人类还驯养了羊、猪、牛等动物。

(2)发展农耕和畜牧产生后,人类从食物的采集者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

2、国家的产生原始社会后期,社会生产率提高,人类有了剩余产品,私有制和剥削产生,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人类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

奴隶制是人类社会第一种剥削和压追形式。

3、文字的产生生产和社会分工的发展、国家的产生,促使专门从事管理和文化创造的工作者出现。

出于记事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性一、选择题1.公元前3500年左右,人类开始向文明社会迈进,其最根本的经济前提是( )A.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B.社会分工的发展C.奴隶制度的形成D.文字的出现解析:A 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是原始社会生产力发展的主要表现,人类的社会生产出现了剩余产品,导致了社会贫富分化不断加剧,阶级对立直接导致了国家的产生,文字出现,A项是根本原因。

2.《吉尔伽美什》是古代两河流域的著名史诗,是至今保存的为数不多的古代西亚优秀文学作品之一。

它最初使用的字体是( )A.楔形文字B.甲骨文C.腓尼基文字D.青铜铭文解析:A 西亚文明创造的字体是楔形文字,A项正确。

3.一首古埃及的诗说:“他信守诺言多么按时,馈赠礼物又多么大方!他向每一个人馈赠礼物,向上埃及,向下埃及,穷人,富人,强者,弱者,不加区别,毫不偏袒。

”其中的“他”指的是( )A.尼罗河B.法老C.金字塔D.祭司解析:A 此诗是古埃及人歌颂尼罗河的作品,尼罗河的定期泛滥对埃及文明产生了巨大的影响,A项正确。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此外,我还设计了一个小组讨论环节,让学生分组讨论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异同。在这个环节中,学生需要运用所学知识,从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分析两种文明的特征,进而提高他们的历史思维能力。
在案例背景中,我还注重引入与课程相关的历史人物和故事,以激发学生的兴趣。例如,讲述了古代中国半坡人发明陶器的故事,以及古埃及法老图坦卡蒙的黄金面具等。通过这些故事,学生可以更加生动地感受到历史的魅力,增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三)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在本节课的学习过程中,学生将:
1.感受历史的丰富性和多样性,增强对历史学科的兴趣;
2.理解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碰撞,树立全球史观;
3.认识到文明的发展是人类共同努力的结果,培养合作精神;
4.学会尊重和理解不同文化和价值观,培养跨文化交际能力。
三、教学策略
(一)情景创设
1.的发展场景,让学生身临其境地感受历史的氛围;
(二)讲授新知
1.讲解中国古代农耕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如土地制度、农业生产方式、社会结构等;
2.介绍古埃及文明的起源、发展及其特点,如宗教信仰、政治制度、文化艺术等;
3.对比分析两种文明的异同,引导学生从多角度理解历史问题。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学生负责分析中国古代文明和古埃及文明的一个方面,如政治、经济、文化等;
3.各小组分享自己的研究成果,进行全班交流,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维度理解历史问题。
(四)反思与评价
1.教师引导学生对所学知识进行反思,巩固历史知识点,提高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
2.学生进行自我评价和小组评价,了解自己的学习状况,发现不足,促进自身成长;
3.教师对学生的表现进行评价,关注学生的学习过程和成果,激发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教学设计高一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4.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交流,如丝绸之路的作用、希腊与印度的文化交流等。
(二)过程与方法
1.能够运用历史比较法,分析四大文明古国的异同,提高历史思维能力。
2.能够运用史料分析法,了解古文明时期的文物、遗址等,增强历史实证意识。
3.能够通过问题探究,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培养自主学习、合作学习和探究学习的能力。
2.培养学生运用历史比较法、史料分析法等研究方法,提高历史思维能力和实证意识。
3.引导学生从多角度、多层面看待历史问题,培养学生的历史思辨能力。
(三)教学设想
1.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资料,创设历史情境,让学生感受古文明的魅力,激发学习兴趣。
2.设计问题链,引导学生思考文明产生的条件、发展过程及其影响,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
-解释:“这些成就体现了古文明时期人类在政治、经济、文化、科技等方面的高度发展。”
(三)学生小组讨论,500字
1.教师将学生分成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文明古国,讨论其发展历程、主要成就及对后世的影响。
-指导:“请同学们结合教材和所学知识,分析你们选择的文明古国的发展过程,并思考它对后世产生了哪些影响。”
3.教师对学生的分享进行点评,强调文明产生的多样性和人类文明的共融性,培养学生的历史思维和价值观。
五、作业布置
为了巩固本节课所学内容,检验学生对四大文明古国的理解程度,特布置以下作业:
1.请每位同学结合教材和课堂笔记,撰写一篇关于四大文明古国之一(古埃及、巴比伦、印度、中国)的短文,要求如下:
-短文内容包括该文明古国的地理位置、历史背景、主要成就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五)总结归纳,500字
1.教师对本节课的重点内容进行梳理,帮助学生巩固所学知识。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历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历案-高中历史统编版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历案(第一课时)一、学习主题本课的学习主题为“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我们将通过探究古代文明起源的背景、不同文明的特点及其对后世的影响,来理解人类文明发展的基本脉络。

二、学习目标1. 知识与理解:掌握人类文明产生的基本条件、主要文明发祥地的地理环境及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2. 过程与方法:通过阅读历史文献、观看教学视频,学会分析文明产生与发展的因素,培养历史分析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认识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培养尊重多元文化的意识,激发对人类文明发展史的兴趣。

三、评价任务1. 知识评价:通过课堂提问和随堂测试,评价学生对文明产生基本知识的掌握情况。

2. 能力评价:通过分析文明发展案例,评价学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3. 表现评价:观察学生在课堂讨论、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价其合作与交流能力。

四、学习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展示不同文明时期的代表性图片和视频,引导学生进入学习情境,激发学习兴趣。

2. 知识讲解:介绍文明产生的背景、条件及主要文明发祥地的特点。

重点讲解古代中国、古埃及、古巴比伦等文明的地理环境及其对文明发展的影响。

3. 案例分析:选取古代中国文明的发展为例,分析其从夏商周到秦汉的演变过程,以及其对后世的影响。

引导学生运用所学知识,分析其他文明的演变过程。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与影响,以及它们对世界文明发展的贡献。

每组选择一个代表汇报讨论成果。

5. 课堂总结:总结本课所学内容,强调不同文明之间的相互影响和多元文化的重要性。

五、检测与作业1. 课堂检测:进行一次随堂测试,检测学生对本课知识的掌握情况。

2. 作业布置:要求学生撰写一篇关于某一文明发展史的短文,包括该文明的地理环境、发展历程及对后世的影响。

六、学后反思1. 教学内容反思:反思本课教学内容是否全面、深入,是否有助于学生掌握相关知识。

2. 教学方法反思:反思教学过程中是否充分发挥了学生的主体作用,教学方法是否有效。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 导学案 高一下学期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要求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并分析、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素养达成1.通过对人类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的学习,培养运用唯物史观分析人类社会发展的一般规律的能力。

2.通过对古代文物图片、史料等各种手段的学习,培养史料实证等学科素养和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

3.借助历史地图认识文明发展的多样性,培养时空观念。

必备知识一、人类文明的产生采集文明原始社会时期,人类主要依靠采集和渔猎为生,没有私有财产和阶级农耕文明农业和畜牧业产生西亚地区的居民最早培植出大麦、小麦和豆类作物,南亚、中国和中南美洲等地也培育出各自的农作物。

在这些地区,人类驯养了羊、猪和牛等动物手工业出现随着农业的发展,一些人从农业中分离出来,专门从事手工业生产,出现了农业和手工业的分工商业发展不同地区的产品互通有无,促进了交换和贸易管理者的出现社会经济的发展,让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早期城市形成一些较大的居住点逐渐发展为早期城市[系统认知]从采集文明向农耕文明的转变,是人类社会生产力的飞跃,它为人类文明的发展奠定了物质基础。

农耕文明的出现无疑是人类历史上划时代的大事,人口得以增加,财富得以积聚,文明程度得到加深。

阶级产生部落首领利用职权把一部分公共产品据为已有:私有制逐渐产生,社会分化成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两大阶级奴隶制的出现在争夺土地和资源的部落战争中,被征服者往往成为征服者的奴隶,奴隶制成为人类第一种剥削制度国家出现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逐渐出现了政府、军队和监狱等强制机关,国家开始形成文字产生出于和管理的需要,文字产生【系统认知】随着生产力的发展,阶级和国家逐渐形成,文字出现,标志着文明社会到来。

奴隶社会代替原始社会极大地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这种发展是建立在残酷的经济剥削和政治压迫之上的,但正是这种剥削和压迫制度适应了当时生产力的发展要求,使人类开始进人文明时代。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优秀教学案例高中历史统编版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2.结合地图、图片和视频资料,生动展示文明的地理环境、社会结构和人文特点,帮助学生形象地理解历史。
3.分析不同文明之间的联系与差异,如宗教信仰、法律制度、文化艺术等,引导学生深入思考文明的发展规律。
(三)学生小组讨论
1.将学生分成若干小组,每组选择一个文明进行深入研究,如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或中国文明。
2.鼓励学生进行拓展学习,如阅读相关历史书籍、观看纪录片等,丰富自己的历史知识。
3.提醒学生注意作业的质量和书写规范,培养良好的学习习惯。
4.对本节课的内容进行简要回顾,强调重点和难点,为学生的课后学习提供帮助。
五、案例亮点
1.情景创设:本节课通过多媒体展示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中国文明的代表性场景,让学生仿佛置身于历史现场,激发学生对历史情景的想象和感知。这种情景创设的方式不仅提高了学生的学习兴趣,而且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和记忆历史知识。
2.强调文明的意义和价值,如人类社会的进步、文化的繁荣、科技的发展等,使学生认识到文明对人类的重要性。
3.通过提问等方式,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理解和掌握程度,为课后学习提供指导。
(五)作业小结
1.布置作业:要求学生结合课堂所学,撰写一篇关于四大文明古国的历史小论文,深入分析其中一个文明的特点和发展过程。
3.鼓励学生在课后进行深入研究,如撰写历史小论文、制作手抄报等,以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探究精神。同时,教师要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认真批改和评价,给予肯定和鼓励,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内容与过程
(一)导入新课
1.以引人入胜的方式开始新课,如:“同学们,你们知道吗?在遥远的古代,世界上诞生了四大文明古国,它们分别是古埃及、两河流域、古印度和中国。今天,我们就来一起探寻这些文明的奥秘。”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 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导学案 高中历史统编版(2019)必修中外历史纲要下册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学习目标】1.能够依据《古代主要文明示意图》把握人类早期文明的分布,认识生产力的发展是推动文明产生的根本原因。

(唯物史观、时空观念)2.能够从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成和文字的出现等角度认识人类文明的产生,明确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国家开始形成。

(唯物史观、家国情怀)【重点难点】1.重点:了解世界上几种古代文明的特点。

2.难点:理解文明起源和文明之间的差异。

知识梳理1.人类文明产生的条件与标志条件:(1)农业和畜牧业的产生(距今1万年)(2)社会分工的发展(3)劳动生产率提高标志:(1)阶级出现(2)国家开始形成(3)文字的出现2.西亚古代两河流域文明成就:①古巴比伦王国国王汉谟拉比建立君主专制制度。

②《汉谟拉比法典》:世界上现存最早的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

它宣扬君权神授,维护奴隶主的利益和权威。

③创立楔形文字。

④《吉尔伽美什》是目前所知最早的史诗,诞生了洪水与方舟的传说。

⑤苏美尔人发明了60进制。

⑥最早使用战车作战。

3.北非古埃及文明成就:金字塔、法老至上、比较完善的官僚系统、世界上第一部太阳历、象形文字、莎草纸、有丰富多彩的神话和文学故事、在建筑和数学方面都达到了较高的水平。

4.南亚古印度文明成就:种姓制度、佛教创立、《摩诃婆罗多》和《罗摩衍那》、创造了从1到9的数字、发明了“0”、按位计值。

5.南欧古希腊文明成就:①小国寡民,独立自治,公民直接参与国家管理(少数成年男性公民的民主,妇女、外邦人和奴隶被排斥)。

②斯巴达是少数人掌权的寡头政治。

雅典是多数公民掌权的民主政治典型。

③古希腊的神话、悲剧和喜剧等,是世界文学的瑰宝。

④希罗多德在西方被认为是“史学之父”,修昔底德成为政治史传统的奠基人⑤苏格拉底、柏拉图和亚里士多德三大哲学大家。

6.古代文明多元的原因(1)主要原因:受生产力水平局限,各大文明区域范围和交流有限。

(2)受地理环境和交通条件影响,各大文明相对孤立、分散。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1课《文明的产生与早期发展》【课标要求】
1、知道早期人类文明的产生。

2、了解各文明古国发展的不同特点,认识这些特点形成的不同时空条件。

【知识梳理】
一、人类文明的产生
1、文明的产生:原始社会,人类主要靠采集和狩猎为生。

农业和畜牧业
产生后,人类变成食物的生产者。

农业的发展使_____手工业_____从农业中分离出来,并促进了交换和__贸易____。

农耕生产需要人们定居生活,一些较大的居住点发展为早期___城市___。

剩余产品的出现,推动__私有制________产生和_贫富_____分化,在阶级矛盾和部落战争的双重作用下,__国家____开始形成。

出于记事管理的需要,产生了文字。

2、文明诞生的基本标志:阶级的产生、国家的形
成、文字的出现。

小贴士:什么是文明?
“文明是文化发展到较高阶段的产物,当某个阶段的文化,比较广泛的使用了文字,人文科学和自然科学已经初步形成,社会成员被划分成了阶级或等级,社会制度、政治制度、经济制度已经比较完备,出现了巨大的公用建筑甚至城市中心,那么发展到这种程度的文化,就可以称作文明。

”二、古代文明的多元特点
:古代的各个文明基本独立发展,表现出明显的多元 ______【拓展延伸】
1、自然地理环境对古希腊的影响。

政治:形成小国寡民的城邦和自由的社会环境
经济:促进海外贸易和商品经济发展
文化:平等互利的观念和开拓进取的精神。

2、雅典民主历史进步性与历史局限性
进步性:①雅典开西方民主政治之先河,在专制盛行的古代世界率先建立了健全完备的民主制度;②雅典的民主制重视公民民主权利和责任感,保证公民享有较高程度的自由,促进了商品经济和思想文化的发展,造就了雅典的全面辉煌,使雅典成为希腊最负盛名的城邦;雅典的民主制堪称古代西方世界政治文明的典范,并对西方近代民主思想产生了重大影响。

局限性:①雅典的民主制存在明显缺陷,就其民主的范围而言,雅典公民权利建立在对广大奴隶专政的基础之上,仅有成年男性公民能够享有公民权,众多妇女和外邦人被排除在外;
②就其性质而言,这种原始的直接民主制只适用于小国寡民的城邦;
③抽签选举和轮流坐庄的参政方式意味着素养不同的人享有同等的国家管理权,容易导致国家权力的滥用和误用;
④正是由于许多公民的民主生活抛弃了正义原则,沦为争权夺利的工具,最终导致了雅典城邦的混乱和衰亡。

【巩固练习】
1.在人类文明早期,一部分人能够脱离社会生产活动而从事专门的管理和文化创造工作。

这主要得益于()
A.农耕和畜牧的产生
B.社会出现严重阶分级化
C.国家和文字的产生
D.社会生产与分工的发展
2.古埃及人赞扬法老说:“威令在你的口中,认知在你的心中,而你的舌头可以产生正义。

”材料表明()
A.古埃及人崇拜神灵
B.法老崇尚理性
C.法老具有至上权威
D.法老以法治国
3.古代埃及和西亚都有辉煌的文化成就,在许多领域走在当时世界的前列。

古代埃及和西亚文化的相似之处有()
①创造世界上古老的文字②留下完整的成文法典
③掌握一定数学知识④依据河水涨落制定历法
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①②
4.下面是古代雅典居民政治身份结构图。

下列选项中与雅典这种居民结构直接相关的是()
A.雅典民主政治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B.外邦人占一定比例有利于民主的发展
C.奴隶众多为民主政治奠定了基础
D.自由民从事工商业造成小国寡民状态
5.“在希腊,山岭纵横,河流纵横,几平没有一个大面积的整块,这种自然环境形成了‘个人导向’为倾向的文化渊源,某种程度上有利于民主制度的发展。

”引此理解正确的是( )
A.强调了自然环境对希腊文明的影响 B.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个人主义
C.希腊的地理环境只能导致民主政治 D.政治文明完全由自然地理环境左右
6.“公元前五、六世纪,雅典的主要政治制度是公民大会……所有成年男性公民都可以参加。

公民大会只要得到简单多数票,就几乎可以不受任何法律制裁,决定任何内部问题。

”这反映了雅典民主制
A.拥有最高的司法权B.维护全体人民利益C.忽视妇女等参政权D.奠定国家强盛基础
7.人类文明的产生是建立在农业经济基础上的。

已知最早培育出小麦的地区是
A.南亚
B.中国
C.美洲
D.西亚
8.文字是人类文明发展的重要载体。

下列承载着两河流域文
明历史的文字是
A B C D
9.古巴比伦国王汉谟拉比在位时曾制定了一部成文法典。

其主要目的是
A.维护奴隶主利益
B.发展社会经济
C. 保障公民利益
D.健全民主制度
10.在印度种姓制度中,农民、牧民、手工业者、商人属于哪个等级
A.婆罗门
B.刹帝利
C.吠舍
D.首陀罗
11.王斯德《大学世界史》中说,与东方早期的小国相比,蔚蓝色的地中海世界孕育出众多的希腊城邦,形成了自己鲜明的个性。

这种“鲜明的个性”主要体现在
①从小国分立走向中央集权②保持着小国寡民的状态
③商品经济得到很大的发展④城邦居民享有充分的政治权利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②③
D.②④
答案:1-5DCAAA 6-11CDCAC C。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