室内的人物摄影灯光布置说课讲解
人像摄影室内用光:主光与辅光、发型光和背景光
人像摄影室内用光:主光与辅光、发型光和背景光人的面部是有很多个小平面组成的,但没有一个平面是真正平整的。
面部是有立体感的,肖像摄影师的工作就是表现脸的轮廓和形状,而这一工作主要靠亮区和阴影来完成,亮区就是被光照亮的那些区域;阴影就是没有光照的那些区域。
亮区和阴影共同作用表现丰满,显示形状。
除了表现立体感,照明与摆姿的关系也非常密切,因为没有真正掌握照明技巧,你就不可能美化和完善最好的摆姿。
而且,照明是摆姿的延伸,特别是掩饰性摆姿,可以选择某种照明来掩饰或美化拍摄对象身体或者面部的某个特别之处。
大卫拍摄这张漂亮的高调肖像,在拍摄现场使用了一块儿带花边的白色窗帘,柔和的光线透过窗帘洒满拍摄现场。
在这个例子中,主光来自拍摄对象的身后。
在拍摄对象前面有一个柔光箱,照亮了所有的阴影区,产生的光比为2:1,使用离拍摄对象很近的柔光照明,可以产生漂亮的环境光,几乎没有阴影。
大卫提高了亮区的曝光水平,使照片效果保持高调,这个摆姿简单又可人。
室内的照明:主光与辅光主光和辅光无论是在反光器还是散射器里,诸如抛物面反射器、反光伞或者柔光箱等,都应该是高强度光。
盘状反光器(常被叫做抛面反射器)是镀银的“盘子”,能够把光聚集在里面并以聚光的方式最大限度地向外发射光线。
从抛物面反射器反射出来的光仍是很亮的光,它产生清晰的亮区,在阴影的边缘有一道明显的界限。
未被背散射的光照出的整个亮区内,常常还有一些细小的反光区域,这一现象通常被称为亮区光泽,大多数摄影师不在使用抛物面反射器,而选择散射的主光和辅光光源。
散射光的光源利用装在反光伞或者柔光箱里的小型反光器,把光聚集在散射器最外面的半透明表面上,散热器可能会很大。
把拍摄对象照亮,散射光没有比被散射光更好用。
不管它们叫柔光箱、反光伞、条形灯还是制造商为它们取的其他名字,这些散射装置只有一个功能:改变输出光的照射方向,当光经过这些仪器的散射材料时,立即折向多个方向,由此而形成散射。
室内人像摄影布光技巧
室内人像摄影布光技巧室内人像摄影布光技巧导语:不同于自然光源随处可得之的户外环境,房间内人像摄影,必须留意光线的来源、方向与强弱。
对光线的掌握与敏锐度,是决定一组人像摄影作品成功与否的重要关键。
使用各种不同的.测光模式,并积极找寻可用光源,将有助于室内人像摄影质感提升,拍出摄影师与模特都喜爱的好作品。
一、测光准则:相信不少新手惯用曝光模式不外乎就是AUTO自动、P模式,或各种情境模式,而到了室内拍摄人像,就必须暂时屏弃这些自动模式,以“Av光圈优先”与“M手动曝光”模式为优先选择。
测光模式常用平均测光、中央重点与点测光,原则上视场景与光源位置而定来判断。
1.光线将Model平均打亮的顺光场景,就能放心使用平均测光;EOS 1D Mark I IN+EF 17-40mm F4L USM。
f/5.6,1/60秒, ISO 400, M手动曝光, RAW转JPEG2.逆光或是亮暗反差大的场景,建议选用中央重点或点测光。
逆光拍摄能强调Model身体轮廓,白色背景搭配暗色系服装造型,呈现出较对比强烈而梦幻唯美的气息。
5D MarkII+EF 35mm F1.4L USM。
f/4,1/80秒, ISO 400, 手动曝光, RAW转JPEG3.另外,使用闪光灯、外拍棚灯等人工光源进行补光时,务必要将这些影响测光值的重要因素考虑进来。
要将Model拍的美丽动人,建议最好多加采用自然光线,若是自然光线强度不足,人工光源就能于此时介入补光,但在光量强度方面比重须尽量压低,调整为加强自然光线之不足部分即可,避免闪光灯打太强,以致于破坏现场光与视觉气氛。
二、积极寻找光源待在一个位置不动,是抓不到好光线的,所以拍摄时务必时常移动,在有限空间内积极寻找好的光线来源。
1.自然光源布光点大型落地窗、窗户窗帘,或露天小造景,巧妙利用这些好的自然光线来拍摄,就能发挥让影像质感加以推波助澜功效。
场景1:玻璃窗边—-拍摄轻松生活照EOS 50D+EF35mm F2。
人像摄影的灯光知识
人像摄影的灯光知识人像摄影的灯光知识人像摄影的灯光是创作的重要因素之一,光线的制造与使用都是在制造拍摄的感觉,并将情感传达给人们。
因此,明确的灯光知识是人像摄影所必须掌握的重要技能之一。
本文将介绍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灯光类型和使用技巧。
1. 灯光类型(1)主光源主光源通常布置在拍摄目标物的正面,其作用是照亮主体,凸显其颜色和立体感。
例如,一个位于人物头顶位置的主光源通常会在眼部下方产生阴影,这将使得拍摄产生的形象更具有艺术感。
(2)补光补光灯是一种用于补充主光源的光线,通常它的角度和强度大小与主光源的角度和强度大小相等,起到使整个拍摄场景更加均匀的作用。
(3)背光背光灯通常放置在摄影后方或者上方,是为了打造出一个具有强烈立体感的画面。
通过背光灯的照射使得背景与目标物可以清晰地分离出来,进一步提高整个画面的美感程度。
2. 灯光技巧(1)适当使用逆光逆光即是指逆光灯,通常放置在主光源的后面。
逆光可使人体线条更加修长、美观,亦可增加拍摄画面的层次感。
然而,过度使用逆光会导致画面过于艳丽,出现曝光不足的问题。
因此,在使用逆光时,要对光线的控制进行精确把握。
(2)注意光线的强度和色温影响画面感受的因素不只是光源的种类和位置,而是光线强度和色温的选择也是需要注意的。
光线强度会影响画面的明度,色温则会影响到画面的色调。
在控制灯光时,要注意保持拍摄的整体风格和色调,并遵循拍摄的需求进行调节(3)注意阴影部分的明暗对比在人像摄影中,阴影的峰值必须结合拍摄效果进行平衡调整,防止阴影部分的颜色变形,并使其不失真。
当阴影和光线的对比度不足时,整个画面可能显得乏味或缺乏立体感。
因此,在处理阴影部分的明暗互动上,需要进行精细调整。
总结灯光在人像摄影中的作用不可小觑。
正确的灯光布置和调整有助于展示主题物品的美感和风景,提高作品的艺术质量。
在使用灯光时,需要掌握基本的灯光类型和技巧,并遵循拍摄风格和需求进行光线的调节,以充分展示出每一张照片的美感价值。
室内人像布光法浅谈
室内人像布光法浅谈对于任何一种艺术形式都有它自己特有的表现手段。
摄影家的表现手段是光,只有充分发挥摄影独特的造型手段——光的语言,才能形成他们自身的造型方式,通过光才能营造出和谐的画面,创造出丰富多采的效果,所以说光——在摄影艺术中是不可缺少的重要因素。
一、、光的基本方向1、水平位置1)顺光-----平光:照明均匀立体感差。
指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形成大约0度至15度左右的光线.2)前侧光:突出立体感明暗交界线刻划形象。
指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形成大约45度夹角的光线。
3)侧光:阴阳光富有戏剧性表现坚定性格。
指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形成大约90度夹角的光线。
4)侧逆光:轮廓光突出线条。
指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形成大约135度夹角的光线。
5)逆光:轮廓光突出线条。
指光线的投射方向与相机光轴方向相对来自被摄体后方的光线。
2、垂直位置1)平光:照明均匀立体感差。
(善于表现立体感强,轮廓突出的对象)。
2)前顶光:脸部的阴影向下投射,突出脸部纵向结构。
3)顶光:(骷髅光) 突出轮廓均匀的光场。
指来自被摄者正上方的光线。
4)后顶光:强调上部轮廓,突出头发(发光)。
5)底光:恐怖光,补充照明,提亮眼神(眼神光)。
指来自被摄者下方的光线。
6)背光:突出空间感(逆光)。
二、灯光的种类及应用1、照亮主体光源组1)主灯:照亮主体,表现主体真实的结构。
2)底灯:消除阴影,提亮皮肤质感。
3)辅灯:补充阴影亮度,使明暗过度均匀。
2、修饰光源组1)发灯:照亮头发,渲染气氛,从背景中突出主体。
2)轮廓灯:身后的逆光,打出轮廓线,突出主体,具有趣味性。
3)顶灯:主要使更好的模仿自然界的照明情况。
4)背景灯:照亮背景,在背景上营造一些有趣的光影。
3、打灯的要求充分照亮主体,并使之受光均匀,最好的表现形态和结构,光线从明到暗要有均匀的过度,不能有不必要的阴影。
三、影室常用布光法(一)、硬光源1、三角光布光时以在人物脸部一侧的眼睑下形成一个倒三角形的光块为目的,标准的三角光是倒三角形光块的下端与鼻翼相齐。
人像摄影布光PPT课件
.
1
人像摄影布光
一、光线特性 二、常用布光灯具 三、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四、布光技巧 五、几种常见人像布光方式 六、户外人像摄影用光 七、闪光灯布光场景
.
2
一、光线特性
光线的特性分为光质、光位、光色、光型、 光比和光度六个方面。
光质
光和其他物质一样,有着自己的质地。
光质有软有硬,闪光灯直接照射到的物体
拍摄时,一旦确定了主光,则画面的基础照明及
基调就得以确定。需要注意的是,对一个被摄体
来说,主光只能有一个,若同时将几个光源作
主光,被摄体要么受光均等,分不出什么是主光,
画面显得平淡;要么几个主光同时在被摄体上产
生阴影,画面显得杂乱无. 章。
7
辅光 辅光的主要作用是提高主光所产生阴影部位的
亮度,使阴暗部位也呈现出一定的质感和层次, 同时减小影像反差。在辅光的运用上,有一点应 明确,辅光的强度应小于主光的强度,否则,就 会造成喧宾夺主的效果,并且容易在被摄体上出 现明显的辅光投影,即“夹光”现象。
灯。柔光灯所发出的光是 由闪光灯发出的直射光与 反光罩的反射光混合后, 再经柔光罩透射扩散而成 的。柔光灯的特点是能提 供平均而充足的照明,发 出的光光性柔和,但方向 一般强于伞灯,反差清晰, 投影浓于伞灯,富有良好
的层次表现。
.
12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布光的一般步骤与规律
室灯光不像自然光,摄影师完全可以根据主观构思和 表现需要,运用娴熟的布光技巧,去营造出奇妙的光影效 果。但由于影室布光具有较大的主观随意性,它从一方面 来说,可使摄影师将布光的效果发挥到极至,而从另一方 面来说,却增加了布光的难度。为了提高布光的效果和速 度,布光时一般要遵循以下步骤与规律。
摄影室人像摄影
五、附加装饰光
作用:对被摄体的局部或细节进行修饰强调。 区别于辅助光:不以提高暗部亮度为目的。
光性:一般不宜过强过硬,过渡自然,防止耀斑。
应用:人像摄影中的眼神光、发光、面颊。
人像摄影中的代表性用光
一、正面人像——对人物相貌要求较高 1.顺光照明: 布光要领 特点 光比控制 测光与曝光 具体方案:亮背景、灰背景、黑背景曝光时,增大档曝光。四、添加轮廓光
作用:赋予人物与景物分离的清晰轮廓,产生纵深感; 光亮的边缘使被摄体生动、跳跃。 光位:逆光或侧逆光,略偏离人物中心向一侧为佳。 可采用一位或多位投射轮廓光。 光性:宜软不宜硬,宜细不宜粗。尽量表现出轮廓部 分的质感及颜色,与主光的光比不宜过大。 注意:避免主体前增加投影。
男性标准照
女性表准照 (1)
女性表准照 (2)
适于其它各种人像
合理使用道具
不合理使用道具
注意:检查主光是否干扰背景光。若干扰,可通过略 移动主光源或加限光器具如蜂巢、挡板解决。 全白背景:背景亮度要比主体最亮处加一档EV值; 全黑背景:背景亮度要比主体最暗处减一档EV值;
高调摄影——摄影画面以白色和浅灰色影调为主,清馨、淡雅、
高贵。 技术要求: 主体与背景选择白色或浅色调为主,主体应适当保留深色调; 布光上,以顺光为主,光比要小,一般不会大于一档; 背景光要强于主光源。
二、加设辅助光
作用:降低主光造成的明暗反差; 捕捉暗部细节。 强度:一般要弱于主光,否则形成夹光,产 生 多余的 阴影。 光性:柔和的散射光。 来源:灯,反光板,环境光
补光是一种手段,可 根据需要选择和放弃使 用补光。
三、设置背景光
原则:“简洁而不简单,复杂而不杂乱”。 作用:烘托人物,隔离背景。 选择:一盏单独的灯,主光源的一部分,或放弃使用。 效果:泛光灯;应进一步柔化,产生大面积层次丰富 而柔和的背景;简洁,易突出主体。 聚光灯;明暗变化显著,效果生动丰富;配合 效果挡板,惟妙惟肖。 投影仪;商业人像摄影中常常使用,减少拍摄经 费。
影视照明技术人物布光学习教案
正逆光(nìguāng)
侧逆光
第12页/共53页
第十二页,共53页。
双边逆光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三、单人物静态主体布光 (四)单人物光的布光——选择背景光 衬托人物、反映环境、控制图像(tú xiànɡ)格调。
第13页/共53页
第十三页,共53页。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四、双人布光 分为简洁方法和细腻方法,简洁方法是一灯多用和公用, 细腻方法是一灯专用。一灯多用,节省设备(shèbèi),但 如果两人皮肤反差大时,不易平衡;每灯专用,可以分别 控制,图像平衡好。
辅助光的水平(shuǐpíng)角度 辅助光的垂直角度
第9页/共53页
第九页,共53页。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三、单人物静态(jìngtài)主体布光 (二)单人物光的布光——选择辅助光
模拟(mónǐ)窗外光线辅助光
正面辅助光配置
第10页/共53页
第十页,共53页。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第7页/共53页
第七页,共53页。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三、单人物(rénwù)静态主体布光 (二)单人物(rénwù)光的布光——选择主光
主光的水平(shuǐpíng)角度
主光的垂直角度
第8页/共53页
第八页,共53页。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三、单人物静态主体布光 (二)单人物光的布光——选择(xuǎnzé)辅助光
背后(bèihòu)交叉布光
淡化阴影共用辅助光
第16页/共53页
第十六页,共53页。
第七章、人物(rénwù)布 光
四、双人布光 (一)一灯多用途布光方法 如图,也为专用主光,借用逆光(nìguāng)的方法,但是它们 的灯位是在人物视线正面,设置在与人的视线相对的位置上。
室内人像摄影的照明技巧
室内人像摄影的照明技巧室内人像摄影是一门挑战性很高的艺术,照明是其中至关重要的一环。
通过合理的照明技巧,我们可以创造出令人惊艳的人像摄影作品。
本文将介绍一些室内人像摄影的照明技巧,帮助摄影爱好者拍摄出更出色的作品。
一、选择适合的灯光在室内人像摄影中,灯光的选择是至关重要的一步。
常见的灯光类型包括天然光、常规灯具和专业摄影灯。
天然光适合拍摄自然、轻松的人像照片,而常规灯具则提供了均匀的光线,适合拍摄日常生活场景。
如果追求高品质的作品,专业摄影灯则是不可或缺的选择。
二、控制光线的方向和强度在室内人像摄影中,光线的方向和强度直接影响照片的效果。
一般而言,侧面光可以突出人物的轮廓,增加层次感;正面光则可以展现人物的细节和表情。
为了控制光线的强度,可以调整灯具的亮度或者使用遮光布、反射板等辅助工具。
三、运用背景灯背景灯是提升室内人像摄影效果的重要手段之一。
通过在人物后方设置背景灯,可以营造出温馨、柔和或者神秘的氛围。
同时,背景灯还可以起到烘托人物形象、增加层次感的作用。
在使用背景灯时,注意控制其亮度,避免过于刺眼或者过分显眼。
四、利用补光灯填充阴影在室内环境中,往往会有一些明暗交替的影子。
为了避免拍摄过程中出现过多的阴影,可以利用补光灯来填充阴影部分。
通过补光灯的使用,可以提高整体照片的亮度,保证人物轮廓清晰,并使照片更加明亮。
五、采用柔和光源柔和的光源是室内人像摄影中常用的照明技巧之一。
柔和光可以均匀地散射在人物上,使得人物的皮肤更加细腻、柔和,同时减少阴影的出现。
在使用柔和光源时,可以使用柔光罩、软盒或者反射板来实现,以达到更好的效果。
六、注意光线的颜色温度照明的颜色温度是影响照片氛围和色彩的重要因素。
不同灯光的颜色温度不同,例如白炽灯呈现暖色调,荧光灯呈现冷色调。
在进行室内人像摄影时,应特别留意灯光的颜色温度,避免不同灯光之间产生色彩不协调的问题。
若需要调整颜色温度,可以利用相机设置或后期调色来实现。
人像摄影用光详细教程PPT课件
29
精选课件
把主光设置为1,把阴影的曝光值写在主光的右边,把 高光的曝光值写在主光的左边。
确定高光:主光:阴影的比值。
如3:1:2,高光比主光高出1.5档,主光比阴影高1档。
30
精选课件
31
精选课件
32
精选课件
四、布光基础
拍摄人像摄影布光不要使用“一灯统照”的做法,要 从如何表现拍摄对象的外貌和他们的状态、情感出发 来构建布光方案,并以此设计造型,选择设备。
当原子受到激发时,光子被发射出来,这种激发可以看成 等同于热能.理论上的黑体被加热时,它开始发射出光子, 最后到达狭窄的可见光频段,变红,然后经历色彩变化, 从橙到黄到蓝,最后到达"白热".黑体产生色轮中某一特 定色彩所需的温度称为色温.色温越高,光越蓝.
2
精选课件
我们摄影通常使用的标准色温为5200K~5500K。此时 的色彩还原最逼真,色彩还原以此为保证。
60
精选课件
61
精选课件
62
精选课件
63
精选课件
2)第二种伦勃朗式布光法 主光源:闪光灯加40度栅网罩从左侧高度向下对准拍
摄对象。
用黑色布肯板放在相机的右侧。
背景光用闪光灯加20度的栅网罩,对准地板并掠过背 景。
64
精选课件
65
精选课件
66
精选课件
4、侧光照明
在照相机的右侧放置白色透射伞,把它作为主光,左 侧放置中号柔光箱,前后位置稍错开;背景加上一个 便携式柔光箱放置人物的头顶。
精选课件
3、照明控制设备 1)反光装置/反射器:称为反光盘或反光碗 2)挡光板:调整光照区域
24
精选课件
3)聚光罩/束光筒: 打发型光或向背景 投射一个圆形光。 4)带栅网的电光源 (蜂窝栅网): 设计成10-40之间变化
三盏灯拍摄讲解人像的布光方法
三盏灯拍摄人像的布光方法讲解这里我们将讲解用三盏灯拍摄人像的布光方法,这里我们讨论的重点不是具体的灯光位置,而是通过对布光过程的介绍,让您熟悉如何测光,如何检查灯光的效果,给您一些基础的布光指导。
注意:这里我们所使用的3盏灯都加了柔光箱。
首先我们来设置主光灯:主光放在相机右前方45度角位置,高度基本与模特的头部齐平,光对着模特的脸。
主光布置好之后准备试拍。
由于闪光灯的色温接近于太阳光,我们将相机的色温设置为5500K,感光度设为ISO 100,使用手动对焦。
我们先将闪光同步器接到测光表上,测光表放在模特面部,对着镜头方向测入射光,测得曝光组合为1/60秒,F8。
将相机按测光结果设置。
主光灯试拍从主光灯试拍结果看,基本合乎预期效果,主光强度、角度比较理想。
用反光板对暗部补光:从上面的单灯效果我们可以看到模特的暗部缺少层次感,我们用反光板进行补光。
现在用反光板对模特进行补光。
将一块32寸的双面反光板固定在架子上,按上图位置放置,用银色面给模特阴影面补光,反光板中心对着模特肩部。
反光板布光位置反光板架好后,关闭主光,利用反光板反射的现场光试拍一张:反光板的效果可以看到,原来处于阴影的部位有了细节,调整反光板位置和角度,取得最佳补光效果。
第三步、布置轮廓灯布置轮廓灯也可以说是布置发灯。
将一盏闪光灯放在模特身后左侧上方的位置,光线从上方打向模特的头发上。
布置轮廓灯布置好发灯以后,关闭主光,拿开反光板,单独用发灯试拍,按头发的高光部位曝光,看发灯的效果:轮廓灯单灯照射效果发灯效果合乎预期。
打开主光,放回反光板再试拍:效果不错,符合我们的预期目的,遗憾的是背景稍暗了一点。
第四步、布置背景灯布光的最后一步就是加背景灯。
闪光灯加柔光箱放在低灯架上,置于模特身后,平射到背景布上背景灯的大概位置确定之后还是要试拍一下,看灯光效果,然后再进行调整。
关闭主灯和发灯,单独拍背景灯的照射效果背景灯单灯拍摄效果OK,至此三盏光源和一个布光反光板全部布置好了,打开所有的灯试拍,一幅标准的“油画效果”灯光人像呈现在了我们面前,这种布光方法属于比较经典的一种,因光影效果和油画大师伦勃朗的作品非常接近,故又称“伦勃朗布光法”。
摄影灯光讲课教案模板范文
一、教学目标1. 了解摄影灯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
2. 掌握摄影灯光的布光技巧和注意事项。
3. 学会运用摄影灯光进行拍摄,提升作品质量。
二、教学重点1. 摄影灯光的分类及特点。
2. 摄影灯光的布光技巧和注意事项。
三、教学难点1. 摄影灯光在拍摄中的应用。
2. 灯光与画面氛围的营造。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 向学生展示一些优秀的摄影作品,引导学生关注作品中的灯光运用。
2. 提问:同学们知道摄影中的灯光有哪些作用吗?二、讲解摄影灯光的基本概念和分类1. 介绍摄影灯光的定义和作用。
2. 按照灯光类型进行分类,如:主光、辅助光、背景光、轮廓光等。
3. 分析各类灯光的特点和应用场景。
三、讲解摄影灯光的布光技巧和注意事项1. 主光布光技巧:讲解主光的位置、角度、亮度等,强调主光对画面氛围的影响。
2. 辅助光布光技巧:讲解辅助光的作用,如:消除阴影、平衡光线等。
3. 背景光布光技巧:讲解背景光的作用,如:营造画面层次、突出主体等。
4. 轮廓光布光技巧:讲解轮廓光的作用,如:增强画面立体感、突出主体等。
5. 注意事项:讲解摄影灯光布光时的安全操作、灯光色温调整、光比控制等。
四、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台相机、一台闪光灯、一盏背景灯等摄影设备。
2. 教师指导学生进行灯光布光实践,如:拍摄人像、静物等。
3. 学生互相交流拍摄心得,教师点评并解答疑问。
五、总结1.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强调摄影灯光在摄影中的重要性。
2. 鼓励学生在课后多尝试、多实践,提升摄影水平。
六、课后作业1. 阅读相关摄影灯光书籍,拓展知识面。
2. 利用周末时间,拍摄一组运用灯光的作品,并进行分析和总结。
七、教学反思1. 本节课是否达到了教学目标?2. 学生对摄影灯光的理解程度如何?3. 教学过程中有哪些不足之处?4. 如何改进教学方法,提高教学质量?。
摄影中的人像摄影布光大法
摄影中的人像摄影布光大法摄影中的人像摄影布光大法在室内摄影中,小范围布光最常用的还是三点布光法而在演播室中,除了三点布光外,还需要背景光源。
稍后介绍背景光(打亮身后背景的灯光)主体光的作用:光用来照亮主要对象与其周围,辅助光源的作用:补光用来照亮阴影区使主要对象的暗部过渡更柔和轮廓光的作用:轮廓光或侧光用于提亮主要物体边缘与背景分离开。
轮廓光的作用非常重要,能让拍摄对象更立体。
下面介绍三点光源的打法:灯光与人物的投射角度与灯光空间位置分布主光源与辅助光源位于人物左右两侧,成30-45度分布,垂直角度成45度投射。
轮廓光位于人物后方,垂直成45-60度投射主光源一般选择功率全开,辅助光源一般选择主光亮度的75%-50%。
辅助光源亮度的控制方法:只挂三根灯管,或者只挂两个灯管。
主光源与辅助光源与人像的距离示意图;主光辅助轮廓光三点位置空间分布亮度示意图好了我们以实际案例来分析三点布光的实际效果三点布光会让人像非常立体,美观最后加上背景光,背景光在末尾做介绍。
这样就是四点布光法。
主光高度:如果我们从下面打光,会创造出不自然的恐怖的效果(放在地上是错误的打光方式)。
如果我们升高灯光在主体上方45度,在脸上有很好的过度,有很好的形体感。
在此,我们看到模特的面部已经有了高光、灰度、阴影部分。
阴影暗了辅光作用:辅光的作用是平衡主光,照亮主光留下的阴影。
位置:通常我们想将它放在与主光互补的位置,这能很好平衡主光留下的阴影。
如果移动到其他位置,在其它区域又会出现阴影。
强度:当我们讨论辅光和主光的关系时,实际是在讨论光比,在调节辅光强度时,你要考虑你想表达什么和你想要的感觉。
所以尝试调整主光和辅光的平衡,直到到你认为合适的效果。
(开几个灯管)在此,我们看到模特的面部阴影已经不再那么黑。
过渡非常自然。
但还缺少头发的轮廓光。
轮廓光作用:轮廓光的作用是将主体和背景分离,特别是当主体有暗色头发、皮肤、衣服,背景也很暗时,它们容易混为一体。
人像摄影如何布光最好
人像摄影如何布光最好大平光这是传统影像最常用的布光方式,一般需要5-6台灯,主灯.、辅灯、地灯、顶灯各一台,背景灯一到两台。
然后以被拍摄人物的眼神为测试标准,使所有测试的灯具达到同一数值,这种布光方式使影像光线比较柔和,各处的曝光比较均匀,影像唯美。
作用:去掉眼袋、消除鼻沟阴影,影像唯美。
三角光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正上方45度向下打,用相机对着眼睛,其余辅助光源、光比控制要比主灯稍弱。
这样在鼻台两边面颊部位会出现一个三角形状,能使鼻梁挺拔。
作用:使鼻梁挺拔。
阴阳光主灯位于被拍摄人物侧面斜上方45度,以鼻粱为界,一面亮,一面暗,此种布光方式更利于刻画人物心情,若主灯位于正上方再调正一点,会在面颊的另一边出现鼻梁的投影,使鼻梁看上去很坚挺,眼神也有力度。
作用:使鼻梁挺拔,眼神出采。
修饰光光位一般在主灯的对角线位置,主要是对整体影像进行一些光比控制、色彩的变化。
灯光要硬一点,使人物与背景脱离,突显出轮廓光。
这样既可以丰富画面,也可以突出层次感。
而如果没有这个光的话,片子就有点死,人物了无生气。
作用:打亮头发,皮肤线条产生阴影,质感强,人物有立体感。
选光不同地域、不同时间段,光的质感及色温都是不一样的。
室内的传统影室灯应选择一些输出稳定,光质好,色彩还原准确的品牌。
现在许多国产灯具感觉很不错,光质很好,对人物皮肤质感的反映尤其棒。
用光也就是布光的角度、打光的水平,直接决定影像的质量和效果。
不管是单台还是多台,布光应从同一角度进行,否则光线会显得非常零乱,有时甚至会产生矛盾光,这样一来会破坏整体画面及构图。
总而言之,布光是对摄影师要求相对比较高的技术层面。
1. 分割布光顾名思议,就是把面孔一分为二,一边亮,一边暗,会制造出较强烈的戏剧感,适合个性或气质较强的人物例如艺术家、音乐家等,当然阳刚味也会较重。
要制造这个效果,就是把光源以90度置于对象的左边或右边,可稍稍移前或后,以迁就不同面形。
留意布光须跟随对象的面孔而改变,头部转向的时候,灯光也应跟随。
室内人像布光分析学习资料
四、背景灯光
▪
专门照亮背景的主要灯光,并会使背景产生色彩明
暗深浅的变化。
▪ 1.它使背景前的被摄体突出,可与色片组合使用。 ▪ 2.也可以同时使用2只以上的背景灯对背景进行用光。 ▪ 3.背景灯是提亮背景、提纯背景、增加背景层次的灯光。 ▪ 4.它有烘托照片艺术氛围的作用。
l、平行背景光:在人物后面左右各放一盏灯照射背景,使背 景产生比较明亮均匀的光线效果, A.这种背景光适合拍摄亮丽效果的画面。 B.使用方法是背景灯在人物背后45度角照向背景, C.灯离背景越远光线越均匀。 D.灯头略高点,所布的背景光更均匀. 2、中心背景光:布光方法是将一盏灯放在人物的背后,射向 背景,光线由中心向周围扩散,有光芒效果,主体被背景光衬 托出。 A.它能突出主题、表现立体感。 B.灯光放在主体后面中间的位置。 C.如果不方便将背景灯放在人物背后,可在灯上加蜂巢从旁边 射向背景。
六、 地灯灯光
▪ 主要作用是照亮或消除 因顶光位造成的眼袋、 笑沟、鼻影、嘴影、下 颚的暗部阴影。拍摄时 跟随人物的下巴转动跟 走布光。切勿单独使用 或过亮使用。地灯一般 比主灯要弱。
七、发灯灯光
▪
照亮人物头发,并
表现出头发层次质感的
灯光。
▪ A.不仅使头发避免漆黑 一团,而且还能勾画出 被摄者的轮廓,它又被 称为“分离光”。
▪ B.小型柔光灯箱、四页 片裸灯或条型灯具。
▪ C. 还可以采用把一支灯 光打向天花板,并反射 回来的办法来实现。
▪ D.注意控制布光范围, 不要照射到鼻子上为好。
八、 眼神光
▪ 是眼睛中高亮的白色光斑,能表现出人物神采的光线。 ▪ A. 合理的控制眼神光,能增强被摄人物的神态、气质,
使其表情生动、炯炯有神。 ▪ B.刻画人物性格,表现拍摄主题。 ▪ C.眼神光尽量做到少而精。 ▪ D.眼神光的种类
人像摄影知识:如何运用打光技巧拍摄出富有明暗层次的人像照片
人像摄影知识:如何运用打光技巧拍摄出富有明暗层次的人像照片在人像摄影中,打光技巧是至关重要的一环。
正确的打光可以为照片带来富有明暗层次的效果,让人像更加生动,立体而有质感。
下面将介绍几种常见的打光技巧,以及它们的应用场景和注意事项。
一、主光源的运用主光源是指用于打造人像主体的主要光源,通常为一个较强且经常在一侧的光源。
这种光源的作用是营造出阴影效果,增强照片的层次感和质感。
使用主光源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选择一个合适的灯光位置:主光源通常需要放在人像的侧面,这样可以在人脸和身体上产生一定阴影,从而提高整张照片的层次感。
2.选择一个合适的光源亮度:需要注意的是,主光源需要具有一定强度,但也不要过于强烈,否则可能会造成人像过于突兀。
3.使用反光板进行补光:在使用主光源时,可能会面临人像的另一侧较暗的问题。
这时可以使用反光板来进行补光,提高整张照片的亮度和层次感。
二、副光源的运用副光源是指在主光源的基础上,加入其他辅助光源,用于增强层次感和质感。
他们的作用可以是让人像更加立体,或者为人像增加一个背景。
常见的副光源有:背景灯、反射光、附加灯等。
可以根据具体情况使用不同的副光源,但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掌控好光线方向:不同的灯光方向会造成不同的效果。
需要熟悉不同灯光方向的特点,才能更好地使用副光源。
2.协调好光源亮度:副光源需要与主光源协调配合,避免照片出现过于复杂或杂乱的情况。
三、使用道具打光在人像摄影中,还可以使用各种道具来达到打造明暗层次的效果。
常见的道具有:白纸板、柔光罩、反光板、彩色纸片等。
这些道具可以用来调整光线方向、减少照片较强的光线、增加背景特效等。
需要注意的是,使用道具来打光时,需要了解道具的特点和影响,以及它与照片主题和场景的协调配合情况。
四、选择合适的环境最后,选择一个合适的环境也是打造明暗层次的关键因素之一。
不同的环境可以提供不同的光线和背景供人像使用。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环境和其打光特点:1.室内:室内环境相对封闭,需要考虑合适的光源位置和强度。
摄影工作室灯光布光要点人像摄影教程
重点:小型闪光灯如何利用散光板制造散射光线难点:
3高三学生的时尚照布光
重点:单光源布光拍摄时尚照难点:
4拍出最好的外景照片
重点:拍摄地点对于外景拍摄的影响因素难点:如何把握好太阳光和人造光的组合搭配
5用侧灯打出轮廓光
重点:如何创造出大面积的轮廓光?难点:轮廓光与其它灯位之间的关系调节
当然,在一些需要补光的地方加上反光板也不必不可少的,这要根据具体情况而定了。
至于效果,侧完全是主光所决定的,主光怎么打就是什么效果,辅光稍调整即可。比如顺光、逆光、侧光、顶光等等
人像摄影中的几种常见的布光方法
是否合理利用人像摄影的用光知识,直接影响到被摄者的形象塑造及个性表达。但对于商业人像创作来说,光线处理的首要任务主要在于着力刻画与表现被摄者的外貌,同时要尽量避免显露其不足之处。一般来说,灯光照明下拍摄人像比日光照明要难。一方面根据拍摄者的外貌(主要指面部特征)采取最有利的布光方案,另一方面又体现着摄影师自己的审美取向和创作意图,不应有一套固定的方案。经过我们的分析研究、讨论,归纳出以下几种常见的灯光人像拍摄的布光方法:
a-5.当被摄者面部转为稍侧时,从拍摄方向望去,鼻子两侧的脸部必有较窄及较宽的一面。如果主光从较窄的一面投射过来叫“窄光照明”,假若主光从较宽的一面投射,称为“宽光照明”。宽光照明极易显露被摄者鼻型,
可强调鼻型的优美,但鼻骨太高或太低者,不宜采用宽光照明。面颊太胖与颌骨(位于耳朵以下面部侧方)凸出者,也不适于宽光照明。
B-3.顺光照明的长处是影调干净,阴影少,适合拍摄脸型匀称、年轻的人像,但是如果被摄者脸型宽大,或两侧明显不匀称,若用顺光照明则易暴露其缺陷,所以宜采用前侧光和侧光照明,使阴影将脸部过宽的部位遮档一下。
室内人物摄影教案模板范文
课时: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培养学生运用光线、构图等摄影手法表现人物特点的能力。
3.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和摄影创作能力。
教学重点:1. 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技巧。
2. 光线、构图等摄影手法在室内人物摄影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1. 光线运用对室内人物摄影的影响。
2. 构图在室内人物摄影中的重要性。
教学准备:1. 室内摄影场景布置。
2. 摄影器材:相机、三脚架、反光板等。
3. 教学课件、图片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播放一组室内人物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特点。
2. 提问:这些作品是如何拍摄出来的?室内人物摄影有哪些特点?二、室内人物摄影基本技巧讲解1. 光线运用:讲解室内光线的特点,如自然光、人造光等。
分析光线对人物成像的影响,如顺光、侧光、逆光等。
2. 构图技巧:讲解室内人物摄影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对称法、框架构图等。
3. 拍摄角度:讲解室内人物摄影的拍摄角度,如平视、仰视、俯视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配备一台相机、三脚架、反光板等摄影器材。
2. 学生根据所学知识,在室内摄影场景中拍摄人物照片。
3.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拍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所学内容1. 回顾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技巧,如光线运用、构图、拍摄角度等。
2. 学生分享上节课拍摄过程中的心得体会。
二、室内人物摄影高级技巧讲解1. 利用辅助光源:讲解如何使用反光板、闪光灯等辅助光源。
2. 后期处理:讲解如何利用后期软件对室内人物照片进行调色、裁剪等处理。
三、实践操作1. 学生根据所学高级技巧,对上节课拍摄的作品进行后期处理。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后期处理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后期处理后的作品,互相评价。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点评,指出优点和不足。
室内人物摄影教案模板及范文
课时安排:2课时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使学生掌握室内人物摄影的布光、构图和拍摄方法。
3. 培养学生的审美能力和创意思维。
教学重点:1. 室内人物摄影的布光技巧。
2. 室内人物摄影的构图方法。
3. 室内人物摄影的拍摄技巧。
教学难点:1. 光线的运用与调整。
2. 构图的创意与实施。
3. 拍摄过程中的问题解决。
教学准备:1. 室内摄影场地(如教室、摄影棚等)。
2. 摄影器材(如数码相机、三脚架、反光板、柔光箱等)。
3. 教学课件。
4. 室内人物摄影作品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教师展示室内人物摄影作品,引导学生观察作品的特点和风格。
2. 学生分享自己对室内人物摄影的认识和感受。
二、室内人物摄影基本概念与技巧1. 介绍室内人物摄影的定义、特点和应用场景。
2. 讲解室内人物摄影的布光技巧,包括主光、辅光、轮廓光等。
3. 分析室内人物摄影的构图方法,如三分法、对称法、引导线等。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摄影器材。
2. 教师示范如何布光和拍摄,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尝试调整光线和构图,拍摄室内人物照片。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第二课时一、复习上节课内容1. 复习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概念、布光技巧和构图方法。
2. 学生分享自己的实践经验和心得。
二、深入探讨室内人物摄影1. 讲解室内人物摄影的光线运用,如顺光、侧光、逆光等。
2. 分析室内人物摄影的拍摄技巧,如景深控制、曝光补偿等。
3. 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摄影表现人物的情感和个性。
三、实践操作1. 学生分组,每组准备一套摄影器材。
2. 教师示范如何运用光线和拍摄技巧,学生跟随操作。
3. 学生尝试拍摄不同主题的室内人物照片。
四、作品展示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作品,教师和学生共同评价。
2. 分析作品的优点和不足,提出改进建议。
室内人物摄影教案模板范文
教学目标:1. 了解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概念和技巧。
2. 学会利用室内光线进行人物拍摄,掌握曝光、白平衡等摄影参数的调整。
3. 掌握拍摄环境的选择与布置,以及如何运用道具和背景来突出人物特点。
4. 培养学生的审美观和摄影创作能力。
教学时长:2课时教学对象:摄影爱好者或初学者教学工具:1. 数码相机或单反相机2. 摄影三脚架3. 反光板、柔光箱、闪光灯等辅助设备4. 室内拍摄场景布置材料(如背景布、道具等)5. 教学课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导入1. 介绍室内人物摄影的概念和特点。
2. 分享一些优秀的室内人物摄影作品,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二、理论知识1. 室内光线类型及特点:自然光、人造光、混合光等。
2. 曝光三要素:光圈、快门速度、ISO。
3. 白平衡调整方法。
4. 拍摄角度与构图技巧。
三、实践操作1. 拍摄场景布置:讲解如何选择合适的拍摄环境,布置背景、道具等。
2. 光线运用:指导学生如何利用自然光和人造光进行拍摄。
3. 摄影参数调整:讲解曝光三要素的调整方法,以及如何根据光线和场景进行参数设置。
4. 白平衡调整:演示如何使用相机内置的白平衡功能,以及如何根据场景调整白平衡。
四、作品分享与评价1. 学生展示自己的拍摄作品,分享拍摄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指出优点和不足。
第二课时一、复习与巩固1. 回顾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概念、技巧和理论知识。
2. 强调拍摄过程中的注意事项。
二、拓展练习1. 学生分组进行室内人物摄影实践,运用所学知识拍摄人物照片。
2.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拍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三、作品展示与交流1. 学生展示自己的拍摄作品,分享拍摄心得。
2.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价,鼓励学生发挥创意,提高摄影水平。
四、总结与作业1. 总结室内人物摄影的要点和技巧。
2. 布置作业:要求学生利用所学知识,拍摄一组室内人物照片,并尝试运用不同的光线和构图技巧。
教学反思: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应掌握室内人物摄影的基本技巧,能够运用所学知识进行创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室内的人物摄影灯光
布置
室内人物摄影灯光布置
一、室内单灯人像的拍摄
当我们把影棚设备准备好后,就开始进行室内闪光灯的拍摄,先从单灯说起。
众所周知的伦勃朗光就是典型的单灯作业,突出人物的立体感,视觉中心突出。
光源本身的美感也显示出单灯的魅力。
在单灯人像拍摄时,所要注意的是光线不能太过强烈,尽可能地采用反光伞或反光板等工具削弱强烈的光线,尽可能地让皮肤的质感能很好地得以表达。
灯光位置尽量在人物头部以上,选择大型反光伞能营造出更加柔和均匀的光线。
二、室内多灯人像的拍摄
室内多灯拍摄,也要遵循一个原则,就是只有一个太阳,再多的灯,也只是起到效果和辅助的作用,主灯只有一个。
不管灯位如何变
化,主灯是整个拍摄的关键。
当使用2个灯时,肯定一个作为主灯,而另一个作为补光或叫辅灯。
当使用3个灯时,一个作为主灯,另两个作为补光或叫辅灯,光比控制好,模特层次更为丰富。
在室内多灯人像拍摄时,需要注意以下3点:
1、根据拍摄需要可选用柔光罩、反光伞或蜂窝罩等作为柔化光线的附件。
2、由于数码感光元件的独有特点,使得图片立体感会削弱,在实际拍摄时,尽量使用轮廓光,能增强图片的立体感。
3、以下示意仅供参考,实际拍摄还要根据灯光与人物的距离做实际光量输出。
三、室内双灯人像布光实例
有别于传统的双灯布光法,主灯1/2光输出配反光伞位于左上方,一个辅灯配柔光箱位于模特右侧靠后全光输出用来强调轮廓和模特立体感。
柔光伞照射出模特层次丰富的细节,辅助光起到的作用是增强了人物的轮廓和立体感。
对于灯位的精确度要求比较高的情况,摄影师可以通过不断的调试来达到理想光位,而曝光量始终以主灯的输出光量来做标准。
这种布光方式比较适合数码拍摄,能使模特主
体层次分明,立体感突出,弥补数码片缺乏立体感的特点。
四、室内双灯人像布光实例
这张图片的布光很特别,完全逆光,而且只用了2个灯光加柔光箱,让模特站在主灯柔光箱前,与机位同轴设一补光,获得了与室外
逆光雷同的效果,但光线更加细腻,能更好地表现暗面的细节。
五、室内多灯人像布光实例
传统的三灯布光法,主灯全光配柔光箱位于左上方,右上方为一个辅灯配柔光箱,由于启用纯色背景,为了让背景看起来色彩更艳丽,模特后方设置一个背景灯,并加蓝色滤色片。
层次丰富的细节,辅助光起到的作用。
保守的布光方法最为安全,对于灯位的精确度并无太多要求,不过这种布光也最为平庸。
适合初次进棚拍摄者使用。
同样的布光方式,扩展到多人拍摄或动作幅度比较大的时候,我们只要注意主灯的方向及照射面积就可以,一般只移动主灯就可拍摄
光比均匀合适的照片。
六、室内多灯人像布光实例
这张图片的布光也很特别,两只1600W的灯光+柔光箱完全逆光,模特正对方向使用一个反光板反射,来照亮模特正面及脸部。
两支侧逆光的光线完美地勾勒出模特的轮廓,模特脸部由于使用了反光板,不至于没有层次,这种布光及表现方式比较适合男性或表现女性的某种神秘感,同时也能让模特显得更加苗条。
拍摄时主要注意测光,以人物脸部侧光,再降1~2挡,如完全按脸部侧光,出来的片
子轮廓光就会消失,造成曝光过度。
七、室内多灯人像布光实例
这张图片的布光也很特别,两只400W的灯光+柔光箱左右逆光照射人物轮廓,主光配合反光伞,来照亮模特正面及脸部,并配合一个底光来消除模特的下颚阴影,两只侧逆光的光线完美地勾勒出模特的轮廓并产生强烈的空间感,拍摄时主要注意测光,以人物脸部测
光为准,而轮廓光应强于主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