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学一年级上册品德与生活全册教案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单元上学路上
教学目标
1、学生认识常见的交通和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能健康、安全地生活。

2、学生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直到每天什么时候必须去上学,并能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

3、学生懂得在上学和放学途中,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初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与能力提高。

设计思路
上学了,小学生天天要去学校,要从学校回家,安全成了头等大事。

通过这一单元主题的活动,让孩子们具有初步的时间观念,直到每天什么时候必须去上学,做到按时上学,不迟到;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

尤其是在上学和放学途中,要注意安全,学习自己照顾自己。

这样才能实现让孩子们健康、安全地生活的课程目标。

根据这一目标,教科书分别设计了“看看时间”、“好好走路”和“按时回家”三个活动主题,重点又放在“好好走路”
”两部分。

1
2
3
1
2
3
1
2
一,实物导入,激发兴趣.
1.设置情境,教师为小朋友带来“小客人”——闹钟。

2.认一认闹钟的每个部分,它们各代表什么。

3.课件出示各种钟、各个时间,学生学会认时间。

二、联系实际,明理导行
1.课件出示小朋友起床、入睡的图片及相关的时间。

学生谈自己的感想,并说说自己睡觉和起床的时间,是否有不按时起床的现象。

(引导学生形成早睡早起、按时作息的意识。


2.课件演示课文中小朋友奇奇迟到的情境。

对学生提出问题:“奇奇为什么会迟到呢?”引发思考,找出奇奇迟到的原因。

“你迟到过吗?是为什么?”扩散至小朋友的实际生活中,找出更多造成迟到的原因。

3.想一想,怎样才能不迟到?针对上面的问题,引导学生根据各自的情况找出对策。

(说得好的同学发给“守时宝宝”的贴纸。


4.“玲玲听到了大家的好建议,她是怎么做的呢?我们一起去看看。

”播放课文中另一小朋友玲玲入睡前到早晨上学的一系列活动。

(为小朋友的活动配画外音)
5.自己在上学前还有哪些事情要做?(梳头、晨读、晨练等)
你是怎样安排的?为什么这样安排?怎样做最好?(引导学生认识到早晨事务应安排得有序、科学)6.“玲玲把自己的事情安排得很好,这是我们要向她学习的,她还有哪些方面做得好,是我我们学习的榜样?”
(引导学生明白上学出门前要跟家长有礼告别,同时检查自己上学前的准备工作是否做好,明确做好上学前准备工作的重要性。


三、合作探究,体验快乐
1
2
3
1
2
3
4
5、每天的那几个时间你记得最牢,把它表演出来,全班同学来猜一猜。

6、邀上你的好朋友,演示一下你上学出发时的情景。

7、自己动手或分工合作完成上学路线图,并估算好路上所需的时间。

8、制定早上和中午的上学出发时间,坚持按时上学。

活动小结
1、讲学生的上学路线图展示出来,办一个墙报或编一本册子,教室可让学生一起设计封面、装订等。

2、你能做到按时上学吗?对自己的行为做出评价。

3、画面五星红旗奖给自己。

活动主题二好好走路
活动目标:
1.学生在活动中有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2.学生懂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

3. 了解安全常识,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

4、学生在活动懂得在放学途中要注意安全,要互相帮助,学会自己照顾自己.
5、学生具有初步的时间概念,知道每天放学后不在路上逗留,按时回家.培养学生自我保护的意识和能力. 活动重点:熟悉重要的交通安全标志,遵守交通规则,注意安全上学
活动难点:有自我约束能力和良好的行为规范。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像;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1.
2.
3.
一.
1.
2.“
3.
二.
1.
2.
3.
4.
行人要走人行道,
马路中间不乱闯。

(师生拍手念。


三.认识标志,加深理解
(这一环节可以请交警参与课堂活动,条件不允许的话教师可充当交警的角色。


1.小朋友们,你们认识这些标志吗?
(教师出示课前准备的交通标志,指导学生认。


2.在马路上,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怎么办呢?
我们是农村孩子,村里没有交通标志,怎样过马路呢?
(学生交流解决。


小结:认识交通标志对于指导我们遵守交通规则十分重要。

我们遇到不认识的标志可以向交警叔叔询问;村里没有交通标志,过马路时我们应该做到:一站二看三过路。

3.请大家拿出自己搜集的交通标志去考考你的小伙伴吧!要对他(她)说的答案作出判断哦!说对了,表扬他(她);说得不对,你教他(她)!
(学生下位活动。


4.在你的“上学路线图”上画上交通标志吧!
(学生动手,小组交流。


5.红绿灯,像哨兵,下命令,大家听!
(教师手持红绿灯指示牌,学生回答并做动作。

教师:绿灯亮!学生:向前行!
教师:红灯亮!学生:停一停!)
四.
1.
2.
3.
1
2.
一,
师:
师:
生谈.
师:
二,
猫:看,
猫:大家帮吴明出出主意,该怎么办呢?
生自由谈.
师:吴明,你采纳谁的建议呢?
吴明:我打电话给爸爸,老师,能借你的手机用一下吗?
陌生人:时间不早了,快点,叔叔这儿有巧克力,你跟叔叔走,就给你吃.
吴明:爸爸说根本没这回事,老师,快抓住骗子!
猫:是呀,在回家的路上,我们不要跟陌生人进行太多的交谈,更不要吃陌生人给你的东西.你们真是一群聪明的孩子.让我们继续往前走吧!
出示课件情境(二):大风大雨.
猫:天公不作美,突然刮起了大风,下起了大雨,路很滑.小朋友们,你们怎么办呢?
生自由讨论后汇报.
师:小朋友们,你们做得很好.放学时,虽然下着大雨,但通过大家的团结友爱,互相帮助,你们都战胜了困难.
出示课件情境(三):游乐场.
猫:小朋友,快到家了,你们一定很累吧?这儿有一个儿童游乐场,里面有很多好玩的东西,我们进去玩一会吧.
师:蓝猫邀请小朋友们去玩,为什么不去呢?
生交流汇报.
出示课件情境(四):迷路的小孩.
猫:咪咪因为放学后捉蝴蝶忘记了回家的路,正急得哭呢?我们要不要去帮助她?
生谈.
三,总结激励,延伸导行.
小朋友们,今天很高兴地看到大家能战胜困难,按时回家.你们瞧,我特意给你们带来了我的图案.如果你觉得自己每
.
1.
2.
1
2
1.
2.
1
2
不过要注意些什么?讨论应是围绕“按时回家”、“注意安全”这一主题,答案可以是多种多样的,形式可以是丰富多彩的,可以与读儿歌、编顺口溜、小品表演等形式结合。

活动小结
1、讲学生讨论的结果以各种形式汇报展示出来。

2、按时回家,你做到了吗?画颗红五星奖给自己。

当然,你也可以画一些你喜欢的图案。

活动延伸
1、你帮助过哪些没有按时回家的同学或你曾得到过谁的帮助?
2、你还知道那些保护自己的方法?
活动目标:
1.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回家。

2.发展学生的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重点:了解安全常识,熟悉常见的交通安全标志能够安全上学回家。

活动难点:自我约束能力
活动准备:
学生:搜集了解常见的交通标志,并观察自己上学路上的交通情况。

教师:一段“上学路上”的录象;制作一些常见的交通标志牌及表演用的头饰。

活动过程:
一、录象导入,激发兴趣
1.
2.“
2.
1.
2.
3.
4.
1.
2.
3.
4.
5.
学生:停一停!
四、情景表演,巩固深化
1.生活中我们经常要过马路,怎样才能安全过马路呢?让我们来玩一个过马路的游戏吧。

2.请各小组自由分配角色,合作演一演。

3.小朋友的表现老师非常满意,下课的时间要到了,老师希望大家每天都能高高兴兴上学,平平安安回家!第三单元我的同学和老师
单元目标:
1、学生知道每个同学都有可爱的地方,老师很关心学生,工作很辛苦。

2、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与同学友好相处;喜欢和老师在一起,感受老师的关心。

3、学生在学校里情绪安定,高兴地学,愉快地玩。

在学校里,学生的交往对象主要是同学和老师。

“学会相处”、“学会合作”主要是与同学和老师相处、合作。

让学生喜欢和同学在一起,与同学友好相处;喜欢和老师在一起,感受老师的关心,进而尊敬老师;在学校里达到情绪稳定,高高兴兴地学,痛痛快快地玩,这是《思品与生活》课程带给刚入学孩子们的感受和体验。

为此,通过“请你认识我”和“我想和你做朋友”两个活动,孩子们进一步互相认识,友好相处;通过在“和大家一起学习”和“和大家一起活动”这三类活动中的体验,让每个学生都以和同学在一起为乐事;通过“说说我的老师”“老师,您真好!”“老师,您不累吗?”和“我的大朋友”四个方面,表现同学们在感受到老师的关爱后对老师的尊敬和喜爱。

这样,实现了进一步让孩子们适应并喜欢学校生活,进而达到健康、愉快地生活的目的。

单元总课时
7课时
活动重点: 学会喜欢别人,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想和别人做朋友。

活动难点; 发现别人的可贵之处,想和别人做朋友。

活动导入
教师提问:你的好朋友是谁,为什么他(她)是你的好朋友?
活动进行
1、观察第一、二幅图,说说图中的小朋友有哪些可爱的地方。

2、运用所学的方法向别人介绍自己的朋友。

3、将第二幅图旁边的儿歌读熟并背下来
活动延伸
讨论:比一比,谁认识的朋友多,你还有认识朋友的好办法吗?
活动主题二我喜欢和同学在一起
活动目标
1、学生有初步的群体意识,认识到与同学在一起的快乐。

2、要爱护身边的人,学会和同学、与周围的小朋友友好相处、愉快合作。

3、学生在活动中体会在集体生活中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体验,他们喜爱集体生活,喜欢和同学、小伙伴在一起的愿望得到激发。

活动重点:体会在集体生活中互相爱护、互相帮助带来的愉快体验
活动难点:认识到与同学在一起的快乐,学会和同学、与周围的小朋友友好相处、愉快合作。

1
2
3

1.
2.
活动准备:
录音机,《找朋友》等歌曲磁带,在室外找一处适合孩子活动的地方。

活动过程
一、玩游戏:找朋友
师:上节课,大家认识了许多好朋友。

这节课,我们和好朋友在一起玩游戏好吗?
在操场上或草地上,大家围成一圈,跟着音乐的节奏,说“找朋友“游戏”:
找呀找呀找呀找,找到一个好朋友,敬个礼,握握手,你是我的好朋友。

二、说说朋友可爱的地方
此活动也可以结合上面的游戏进行。

当孩子找到朋友后,让他们说说朋友最可爱的地方在哪里。

是忽闪忽闪的眼睛、圆圆的脸、翘翘的辫子,还是字写的漂亮、说话声音甜甜的、喜欢和大家分享好看的书……
在此基础上,还可以引导学生说说,想不想知道,在朋友的心目中,你是怎样的?
三、自由活动
让学生自由组合,在活动中体验和朋友在一起的快乐。

可以是和好朋友说说悄悄话、讲故事、讲笑话,也可以几个人一组,进行某个活动……在此过程中,老师要注意的是让所有的孩子参与其中,不要冷落了任何一个孩子。

四、汇报
你都认识了哪些好朋友?
和同学在一起,你开心吗?你觉得什么令你最开心?
活动主题三我们的老师真好”
活动目标
学生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进而体会到老师的爱,知道从小就要尊敬老师。

1
2
3
4
活动进行
1、观察画面,说说老师为什么有白发了?然学生明白老师的工作很辛苦,每天工作的时间很长,工作的内容很多。

2、讨论:说说自己的班主任每天是怎么工作的。

你认为还有哪些老师的工作也很辛苦,为什么?可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即可谈教自己课的老师,还可谈其它的老师,甚至校长、教导主任等。

3、开展“我为老师争光彩”的活动。

先讨论:我们要怎样做,老师才会笑得更开心呢?然后布置活动。

第三课时我的大朋友
活动目标
学生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为学生付出了辛勤的汗水,进而体会到老师的爱,知道从小就要尊敬老师。

活动重点:了解老师对学生的关心和爱护
活动难点:体会到老师的爱,知道从小就要尊敬老师。

活动导入
小朋友,你们有什么心里话想告诉老师吗?现在老师想听听你们的悄悄话。

来,大胆地说给老师听吧!
部分同学对老师说完悄悄话后,教师可随机引出老师是我们的大朋友的概念。

活动进行
1、知道观察朋友照片图,读一读文字,让学生进一步加深老师就像我们的大朋友一样亲切的印象。

2、观察“和老师下棋”“玩‘我是小老师’”两幅图画。

说说你想和老师一起干什么?
3、把你的注意说出来。

同桌互相说,一人扮演老师,一人扮演同学,“学生”把自己的想法悄悄地告诉“老师”。

4、观察“老师站在校门口迎接孩子们上学”的画面。

在此基础上教师引导学生讨论为什么这时的老师是最美丽呢?
5
1
2
3
”、“我是家6
1、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2、学生弄清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与家人如何称呼;能简单介绍自己家的情况。

活动重点: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活动难点:能简单介绍自己家的情况。

活动课时:二课时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学生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2、学生弄清自己与家人的关系,与家人如何称呼;能简单介绍自己家的情况。

活动重点:体会到父母长辈对自己的关爱,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活动难点:能简单介绍自己家的情况。

活动准备
1、教师准备投影仪,设计家庭基本情况调查表写在小黑板上,准备音乐伴奏带。

2、课前指导几名学生排联表现家庭幸福场景的小品。

3、学生准备一张全家福照片。

活动过程:
一、儿歌导入,激发情趣
1、你们学习了汉语拼音吗?今天,教师带来一首和拼音有关的儿歌,儿歌里藏着一个字,看看你们能把它拼出来吗?请把小耳朵竖起来听:
爸爸是个长长的J,做事总爱争第一;
1
2
3
4
5

第二课时
活动目标:
1、通过介绍家庭成员,讲述家庭中的快乐时光,学生体验和回味欢乐和幸福的家庭生活,学生爱父母长辈,爱家庭生活。

2、学生树立家庭角色意识;
3、,学生通过开展“全家福”展览提高动手能力、合作能力。

活动重点:体会家庭生活的幸福
活动难点:树立家庭角色意识
活动过程:
一、导入活动
1、我听音乐文老师表扬我们一乙(甲)班的小朋友们都是小唱歌家呢!是不是你们唱的歌又多又棒啊?今天老师要给你们出一个小难题,以大组为单位,每一个组想出一首歌,它的歌词中一定要含有家庭成员,比如爸爸、妈妈、叔叔、姐姐、弟弟……等。

2、生演唱。

二、活动:话我家
1、我们天天和家人住在一起,对家人你是不是有着不同的感觉呢?如果要你找一种动物来代表你家庭中的每一个成员,你会选择什么呢?并想想你为什么会选择它?
2、小组分享自己家中每一个成员象征的动物,并说明原因。

老师板书:
3
4
1
2
1
2
1
2
3、学生准备手帕、洗涤用品。

活动过程:
1、看视频资料,了解父母为孩子成长操劳的事情;交流看后的感受。

2、设计“爱心一句话”
教师引导学生说出在某一件事或日常生活中要向家人表示感谢的话,引导学生说出自己对父母或长辈的爱。

学生讨论并设计一句最能表达自己感情的话。

教师把学生想出来的都写在黑板上。

引导学生思考,你将选择哪一句话去说,为什么选择它?最后要求学生课后向家人表达出来。

3、评比自理小能手
每个孩子说说自己能自理的事情,并且对自己的自理能力进行评价。

然后由
同学选出若干名自理小能手候选人。

最后,教师与家长联合进行评议,选出“自理小能手”。

4、能力大比拼
第一项比赛——洗手帕:教师在学生带来的手帕上滴一滴经过稀释的墨水,
让学生用最快的方式清洗,看谁洗得又快又干净。

第二项比赛——穿衣服、系鞋带、清书包等自理项目比赛
5、“我是好孩子”大行动
开展自理实践活动:发给学生一份“自理自立,做家务活”的实践活动记录表,自我监督完成并进行实践记录。

课堂上,教师可引导学生说出遇到难的事情怎么办?你还打算学习什么?怎么去学?
“我让家人露笑脸”活动:引导学生思考并实践:我做些什么事情能让长辈高兴?引导学生在日常生活中体贴家人,如端茶送水、捶背打扇等。

教师制作一张活动记录表,要求学生自己记录后,家长写评语。

两项活动的记录时间均为一个月。

活动小结:
1
2
1
2
1
(1
(2
(3
2”。

(出示灯片)
三、课后延伸
(1)、说一说自己父母的生日、最爱吃的食物和快乐与烦恼的事。

(2)、说一说母亲节时,自己是怎样向妈妈表达节日的祝贺的。

(3)、观摩琪琪小朋友是怎样做的。

结合自身实际,表演体验老师所给的情景。

交流所获得的体验感受。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知道自己是家庭的一员,有责任分担家务。

2、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重点:学生在体会到父母的爱的基础上,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并乐意为父母长辈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情。

活动难点:能够以自己的方式表达对父母长辈的爱,乐意为父母长辈做力所能及的事。

活动过程:
一、家人因我而快乐
1、师:母亲节的时候,我们一起为妈妈做了小礼物,你们送给妈妈了吗?(学生回答)
2、师:你能猜猜妈妈当时是怎样的心情,怎样的表情吗?
3、师:在母亲节的时候,同学们把自己亲手制作的小礼物送给自己的妈妈,礼物虽然不贵重,但妈妈却十分高兴、激动。

那我们在平时还能为家人做些什么事使他们开心,为家人添欢乐呢?板书:我为家人添欢乐(灯片)
二、我为家人添欢乐
1
2
(1
书)
(2
(3
三、
1
2
1
2
3
1
2、小结:小朋友们过生日,爸爸妈妈为我们准备了生日庆祝会,带你们去公园玩,有许多精美的礼物,那你们如何为爸爸妈妈过生日?
二、情境创设,学文明理
1、今天,教师为大家请来了一位为妈妈过生日的小伙伴,你们看,他来了。

(课件出示大头儿子)大头儿子今天可遇到难题了,他正为怎么给妈妈过生日发秋呢?想知道大头儿子是怎样给妈妈过生日的吗?我们一起来看看《过生日的故事》吧!(课件出示)
2、我们来猜一猜,大象伯伯为大头儿子出了什么主意呢?
3、究竟什么礼物会让长辈们满意呢?我们班的小记者就带着这个问题,对一些家长进行采访,让我们一起来看看“小记者采访录”,听听家长们都喜欢什么礼物。

4、看来,我们父母的心愿是这么简单,他们只希望我们能健康地成长,幸福的生活。

不管是什么礼物,只要是我们亲手做的,亲自表演的节目,学生上有进步,取得好的成绩,他们都会很满意。

小朋友,你们明白了吗?那,刚才我们猜的礼物怎么样?家长们肯定都很(满意)!
5、出示课件大头儿子送奖状,做家务。

妈妈心情怎么样?为什么?大头儿子呢?
小结:正是因为大头儿子爱自己的妈妈,所以他到处寻找礼物,找最好的礼物来表达自己的爱!其实,有这份心就是最好的礼物。

三、分层活动,实践导行
1、如果今天是我们长辈的生日或特别的节日,你会对他们说些什么祝福的话呢?(同桌交流)
2、刚才我们用甜蜜的祝福表达了我们对家长的爱,我们也可以用实际行动送上自己特别的心意。

(自由组合讨论交流)
3、生汇报展示
4
1
2
1
2
3
“亲亲丽”
7课时
1
2
3
活动重点: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准备:
多媒体课件、录音机、磁带
树木、花、草、青蛙、猎人、小鸟、蝗虫等头饰。

第一课时
活动目标
1、学生整体感知大自然的美,并初步感受美是多样化的。

2、学生懂得亲近大自然、热爱大自然。

活动重点: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过程
一、故事“赤脚大仙”导入:传说天宫中有一位消遥自在、与众不同的神仙,无论他走亲访友,还是外出游览,无论是严寒还是酷暑,他一年四季从不穿鞋,总是赤着一双脚,所以人称赤脚大仙。

那么,你们知道他为什么一年到头总是光着脚吗?
二、听了故事后,学生也许会兴致勃勃的做种种猜想。

这时,教师可以联系现在农村中仍有不少农民爱赤脚干活的现象,问学生:想不想让套在袜子中、穿在鞋子里的脚解放出来,直接接触大地,与大地妈妈来一个热烈的拥抱?待学生确信真的会让他们打赤脚后,让他们自愿组成若干小组,讨论校园中哪些地方可以赤脚走一走。

教师可以建议大家赤脚到处走走,体会一下在各种不同路面行走的感觉(如操场、草坪、沙坑、石阶、泥地等),再根据各自的喜爱,选择其中两三处在走一走。

学生赤脚一定会兴奋得满校园奔跑、嬉闹,感受亲近大地得新奇,
1
2
(猜一
“太阳公公,你好!”
“白云姐姐,你真漂亮呀!”
“花儿,你可真香,我好喜欢你!”
向小草,树木等问好!
二、发现大自然
师:我们的大自然美吗?现在请小朋友们自由活动,认真观察大自然,看你能在大自然里发现什么?
学生自由活动,老师随机指导。

生1:蓝蓝的天上飘着朵朵白白云,秋天到了,有一群大雁要到南方去了。

生2:天气凉了,树叶黄了,是大自然告诉人们秋天到了。

生3:树上结满了果实,把枝头都压弯了,是大自然对勤劳的人们的报答。

第三课时
活动目标:
1、感受大自然的美是多样的,一年四季无处不在。

2、用自己喜欢的方式去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3、懂得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重点:感受、发现和探究大自然的美
活动难点:热爱大自然就要和大自然和平相处
活动过程:
一、心中的大自然
生4
师:
师:
1
2
活动重点: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活动难点: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活动准备
放大镜、昆虫网、画纸、画笔等。

活动过程:
一、活动前奏
草地上,学生、老师席地而坐。

1、老师:同学们,现在你们的心情怎样?今天老师很高兴因为我们在这么美的大自然中。

2、学生:亲近大自然,发现大自然的秘密。

二、美丽的小问号。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