部编二年级语文下册《书本里的蚂蚁》推荐课教学设计及反思

合集下载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一、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1.1能够正确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1.2学习生字词,并能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1.3学会观察蚂蚁的特点,培养学生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过程与方法:2.1通过讨论、观察、实践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2运用多媒体辅助教学,提高学生的学习效果。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3.1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动物的情感。

3.2培养学生善于观察、敢于提问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1.1课文的朗读与理解。

1.2生字词的学习与应用。

1.3观察蚂蚁的特点。

2.教学难点:2.1对蚂蚁生活习性的理解。

2.2对课文情感的表达。

三、教学过程1.导入新课1.1教师出示一只蚂蚁模型,引导学生观察蚂蚁的特点。

1.2学生分享自己观察到的蚂蚁特点。

1.3教师简要介绍蚂蚁的生活习性。

2.课文朗读与理解2.1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2.2教师通过问题引导,帮助学生理解课文内容。

2.2.1课文讲述了什么故事?2.2.2蚂蚁在书里做了什么?2.2.3你觉得蚂蚁的书怎么样?3.生字词学习3.1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认读。

3.2学生组内交流,讨论生字词的意思。

3.3教师通过多媒体展示生字词在句子中的应用,帮助学生理解。

4.观察蚂蚁的特点4.1学生分组,每组观察一只蚂蚁,记录蚂蚁的特点。

5.课堂实践5.1学生分组,每组创作一个关于蚂蚁的故事。

5.2各组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点评。

6.2学生分享自己的收获,提出问题。

6.3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学生进一步了解蚂蚁。

四、课后作业1.用本节课学到的生字词造句。

2.观察家里的蚂蚁,记录蚂蚁的生活习性。

3.家长协助孩子了解蚂蚁的趣事,分享给同学。

五、教学反思1.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能力,适当调整教学难度。

2.加强课堂纪律管理,确保每个学生都能参与课堂活动。

3.课后跟踪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解决他们在学习中遇到的问题。

重难点补充:一、教学难点补充1.对蚂蚁生活习性的理解教师展示蚂蚁的图片或视频,引导学生观察:“你们看到了什么?蚂蚁在做什么?它们的行为告诉我们什么?”2.对课文情感的表达教师提问:“你们觉得蚂蚁在书里生活得快乐吗?为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我们可以从课文中感受到蚂蚁的喜悦和自由,它们在书里找到了自己的世界。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 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 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蕊”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孤零零”“随手”“细碎”等词语的意思。

②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感受文字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文字的热爱。

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复述课文③进一步认识童话,了解其想象丰富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从而感受文字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围绕课题质疑。

1.同学们,见过蚂蚁吗?说说看,蚂蚁的外形给你怎样的印象?2.小结:对,蚂蚁,黑黑的,小小的。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常常会说:“这字写得像蚂蚁一样,我们怎么看得见?”有一只蚂蚁呀,住进了书本呢,还真的就变成了字,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本里的蚂蚁》。

(板书课题)3.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借助学习单自学。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墙角趴在花蕊睡觉随手夹进孤零零挺乐意编故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孤零零挺乐意随手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相关的内容,填空。

事情的起因:小蚂蚁被小姑娘事情的经过:小蚂蚁变成了一个字,带着其他的字事情的结果:小姑娘发现4.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请勾画相关的语句。

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将这些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的。

5.根据这些内容想一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三、小组互动,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轮流认读,有读错的及时纠正)重点应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睡随挺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填空的内容,然后修改完善。

在交流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小蚂蚁卧花蕊——小蚂蚁夹进书本变成字(起因)——小蚂蚁带来文字跳舞串门(经过)——小姑娘发现旧书每天变成不同的文章(结果)四、全班交流,感受“新奇有趣”。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范文3篇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范文3篇

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范文长春版小学二年级下册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范文精选3篇(一)教案范文如下:【教案】课题:《书里的蚂蚁》教学目标:通过本课的学习,使学生了解书本对我们的帮助,并培养他们爱书、读书的好习惯。

教学重点:理解文章内容,能正确朗读课文。

教学难点:培养学生的读书兴趣。

教具准备:课文《书里的蚂蚁》、课件、图片、多媒体设备。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通过问题进行导入。

教师询问:“书本对我们来说有什么作用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再询问:“那么,书本可以帮助我们什么?”学生回答后,教师激发学生对书本的兴趣和好奇心。

Step 2:呈现课文(10分钟)教师将《书里的蚂蚁》的课文呈现在多媒体设备上,让学生跟随课文朗读,并观看相关图片。

教师通过图片和课文的呈现,让学生感受到书本的魅力和书中的世界。

Step 3:理解课文(10分钟)教师提问:“为什么小男孩每天放学后都会找一本好书看呢?”学生回答后,师生共同讨论并总结出正确答案。

教师提问:“小男孩为什么说书本里有蚂蚁呢?”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学生理解文章中蚂蚁的意义,并与学生一起探讨书本的神奇之处。

Step 4:拓展阅读(10分钟)教师推荐一本与蚂蚁有关的图书,并向学生展示图书封面或部分内容。

教师鼓励学生阅读这本书,并分享自己读书的经历和感受。

Step 5:课堂练习(10分钟)教师提供一些与课文相关的问题,让学生进行思考和回答。

教师根据学生的回答情况,进行点评和总结。

Step 6:课堂总结(5分钟)教师总结本节课的内容,强调了解书本的重要性,并鼓励学生养成读书的好习惯。

Step 7:课后延伸(作业)(5分钟)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要求学生写一篇《我的好朋友——书本》的作文,描述自己与书本的关系。

鼓励学生通过阅读更多的书籍,培养自己的阅读兴趣。

教学反思:通过本课的教学,学生对书本的作用和意义有了更深入的理解。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1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1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之一《书本里的蚂蚁》是一篇精致浅显的童话故事,故事好懂有趣,学生喜欢,故本课教学主要采取朗读的学习方式,让学生自由地读、自由地说、质疑问难、合作学习。

为了让孩子们感受文字的魅力,课中我设计了“文字串门”游戏,让学生变换标点和文字顺序改变句子的意思。

学生对这个游戏尤为感兴趣,连平日里不怎么爱动脑的陈卓都举起了小手,很多同学在游戏结束了还意犹未尽。

我不由想到,如果依据课文的不同特点,相应的在教学中组织一些有趣的语言游戏和语言活动,不是更能激发孩子们学语文的兴趣,增强他们学习与阅读的主动性吗?“文字串门”游戏从形式上调动了学生的兴趣,在过程中发展了学生思维,让学生感受到了学习语文的快乐,感受到语言文字的魅力,这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之二活动开始,从书的封面开始阅读,有幼儿认识字,读出了书的题目,通过提问:小蚂蚁怎么会到书本里了?幼儿根据自己的猜测说:小蚂蚁被抓到书本里的;小蚂蚁是自己爬到书本里等等。

这样激发了幼儿学习故事的兴趣,这在浓浓的兴致中,开始了有趣的故事教学。

在教学中我有序地引领幼儿进行阅读,利用图书引导幼儿随着故事情节的发展,逐页阅读,理解故事的内容的基础上,采用逐幅重点阅读、两幅连阅和四幅连阅的方式,引导幼儿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式地阅读。

例在学习第7—10页,幼儿交流后,提问:如果你是第100页、第50页、第200页的字,你想做什么字?幼儿你一个我一个说了很多字。

由此再问:这么多汉字,每天都住一个老地方,你感觉怎么样?突然间来了一个会走路的字,你感觉怎么样?这样一来,幼儿不禁也想做一个会走路的字,去串串门了。

这样的阅读方式让幼儿在故事的推进中,感受故事的情节变化,也培养了幼儿的一种良好的阅读习惯。

在最后的环节,让幼儿完整欣赏故事时,幼儿都能自己讲述,更加激发了幼儿对绘本阅读的兴趣。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

小学语文-教案设计.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名称:《书本里的蚂蚁》阅读教学教学目标:1.学生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加深对生物的了解。

2.学会通过观察细节,提炼文中的意蕴。

3.培养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和表达能力。

教学重点:学生学会通过阅读理解文章,了解蚂蚁的生活习性教学难点:学生学会通过观察细节,提炼文中的意蕴教学准备:1.教师备课PPT,提前阅读文章,准备思路和答案,准备备课计划。

2.学生需要准备笔记本和笔。

教学过程:Step 1:导入(5分钟)1.小学生经常可以看到蚂蚁,你们能说出一些蚂蚁的生活习性吗?2.通过问题呈现文章的主题。

Step 2:速读(5分钟)1. 将文章第一段和最后一段读一遍,思考文章的意思、文意,带领学生进行阅读;2. 从字面意思上推测文章的中心意思;Step 3:细读(10分钟)1.让学生自己先阅读;并提炼文章中的关键词;2.组织学生讨论文章中所表达的意思,并指导学生发现文章中的好词好句;3.适当对好词好句加以解释,让学生理解含义;Step 4:分析思考(15分钟)1.针对文中的细节,解释出蚂蚁的行为表现,引导学生思考;2.搜寻文章中的关键词,分析主题在这些细节的体现;3.让学生思考自己与蚂蚁有哪些区别和相似点;4.设计一些问题进行引导性的思考;Step 5:概括归纳(10分钟)1. 学生概括文章所表达的意思;2. 让学生运用刚刚学到的词,尽可能概括文章;3. 引导学生思考阅读这篇文章的好处,并鼓励学生从阅读入手,提高对生命的认知;Step 6:课堂反馈(5分钟)1.针对教师提出的问题,让学生在课堂上阐述自己对于问题的看法;2.纠正学生的基础知识和误区;3.做一些深入的解释和说明;Step 7:作业布置(5分钟)1.以小组形式报告本次课堂的所学和感受;2.课后阅读调研装订:各种生物的生活环境与生活方式比较;教学总结:1. 导入活动非常重要,要将问题与文章中的核心相关联;2. 阅读活动要分层级进行;3. 学习根据细节分析含义;4. 打造一个有针对性的总结。

小学二年级下册部编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模板

小学二年级下册部编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模板

小学二年级下册部编语文《书里的蚂蚁》教案模板教学目标:1.通过阅读课文,使学生了解蚂蚁的特点和蚂蚁在书里的奇妙经历。

2.培养学生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

3.教育学生爱护书籍,珍惜知识。

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在书里的奇妙经历。

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教学难点:1.理解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

2.培养学生观察和表达能力。

教学准备:1.课文课件2.生字词卡片3.教学图片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1.谈话导入:同学们,你们见过蚂蚁吗?知道蚂蚁有什么特点吗?二、自主阅读课文1.请同学们打开课本,自由阅读《书里的蚂蚁》。

2.学生阅读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关注学生的阅读情况。

三、课堂讲解1.教师带领学生一起回顾课文内容,理解蚂蚁在书里的奇妙经历。

2.分析课文中的比喻和拟人手法,引导学生体会作者的表达技巧。

3.讲解生字词,让学生正确读写,并理解词语的含义。

四、课堂讨论1.请同学们分组讨论:你觉得蚂蚁在书里的经历神奇吗?为什么?五、实践活动1.请同学们发挥想象,以“书里的蚂蚁”为题,编写一个故事。

2.学生创作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给予适当建议。

3.学生分享自己的故事,教师点评并给予鼓励。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蚂蚁在书里的奇妙经历。

2.我们要向蚂蚁学习,勤奋、团结,珍惜知识。

七、课后作业1.抄写课文中的生字词,巩固记忆。

2.家长监督,完成课文朗读任务。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阅读《书里的蚂蚁》,让学生了解了蚂蚁的特点和蚂蚁在书里的奇妙经历。

在教学过程中,注重培养学生的观察、想象和表达能力,教育学生爱护书籍,珍惜知识。

通过课堂讨论和实践活动,激发了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了课堂效果。

但在教学过程中,仍需关注学生的学习反馈,调整教学方法和节奏,以提高教学效果。

重难点补充:教学重点:1.理解课文内容,体会蚂蚁在书里的奇妙经历。

教师提问:“谁能告诉我在书里,蚂蚁发生了哪些奇妙的事情?”学生回答后,教师引导:“对,蚂蚁它看书,它搬书,甚至它还成为了书里的主人公呢!多么奇妙啊!”2.学习生字词,积累词汇。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CAL-FENGHAI-(2020YEAR-YICAI)_JINGBIAN《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今天上午第二节课非常有幸地得到了李老师的听课,李老师是一位从教多年、经验丰富并对教材教法研究十分透彻的老师,在短短的四十分钟的听课时间里,她便一针见血地点出了我教学中的问题所在。

首先是时间控制的不够好。

我上的是《书本里的蚂蚁》第二课时,首先复习导入,再接着分析7—13自然段,最后复述、总结课文,总体用了二十分钟时间。

剩下的时间是给同学们做课堂摘抄(课文第一自然段),这个任务本可以在三分钟之内完成,而我却预留了二十分钟。

对课堂任务没有进行合理分配,时间掌控的也就没那么好。

我们的课堂,应尽力使学生的每一分钟都有所收获,使学生能高效完成老师布置的任务。

今后我会在课前将这节课的主要任务列一个清晰的提纲,并在后面标注时间。

对于新老师时间概念比较模糊这个问题,我会在平时的课堂中有意识的锻炼自己的时间意识。

其次是组织教学做得不好。

李老师指出:你的课堂上学生的注意力不集中,有同学回答问题的时候,其他同学各自玩自己的,说明你组织教学做得不够好。

比如:我点三名同学起来有感情的朗读课文时,其他同学觉得自己没事了,注意力就转向别的地方。

如何将同学的注意力全部吸引到我这儿来?李老师给出的建议是:1、空堂。

同学注意力不集中时可以停顿一段时间。

2、将典型的不听讲的同学点出来,同时也让其他同学注意。

3、尽量组织课堂活动让全班参与。

比如:小组活动、男女生分角色朗读等等。

这些建议非常实用,再加上我平时不断的摸索,希望我的课堂上同学们都能聚精会神。

还有课堂评价方式较单一的问题。

对于学生回答完问题的评价,我都是采取口头评价,而且口头评价语言较单一,比如:很好、非常棒。

著名教育家夸美纽斯说:“教师的嘴,就是一个源泉,从那里可以发出知识的溪流。

”这从一个侧面充分说明教师的课堂评价的重要性。

课堂评价不应只是简单的判断学生的是与否,而应适时、适当、适量的为学生评价,在评价中为学生把关定向、释疑解难,引领学生走出迷茫,促进学生更深入的思考!教师的评价应该让学生更加自信,让其他同学更积极地参与到课堂中来,在自信的基础上能够对问题有更深的思索。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

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教案及教学反思【篇一】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原文古老的墙角边,一朵红色的小花在风里轻轻地唱着歌。

一只黑黑的小蚂蚁,静静地趴在花蕊里睡觉。

小姑娘经过这儿,采下这朵花,随手夹进了一本陈旧的书里,小蚂蚁当然也进了书本,被夹成了一只扁扁的蚂蚁。

“喂,你好,你也是一个字吗?”书本里传来了细碎的声音。

“是谁?书本也会说话?”黑蚂蚁奇怪极了。

“我们是字。

”那声音回答着。

黑蚂蚁这才看清,书本里满是密密麻麻的小字。

“我们小得像蚂蚁。

”字很不好意思地回答。

“我,我是蚂蚁,噢,我变得这么扁,也像一个字了。

”黑蚂蚁挺乐意做一个字。

就这样,书本里有了一个会走路的字。

第一天,小蚂蚁住在第一百页,第二天就跑到了第五十页,第三天又跑到第二百页。

所有的字都感到很新奇,要知道,这是一本很旧的书,很久没有人翻动过了,而这些字从没想过要动一动,走一走,跳一跳。

“我们真是太傻了。

”字对自己说。

现在,它们都学着黑蚂蚁跳跳舞、串串门。

这有多快乐呀!旧书不再是一本安安静静的书了。

有一天,小姑娘想起了那朵美丽的花,就打开书来看。

啊!这本她原来看厌的旧书,写着她从来也没有看过的新故事,她一口气读完了这个新故事。

第二天,小姑娘忍不住又打开书来看,她更加惊奇了,她看到的又是一个和昨天不一样的新故事。

这时候,小姑娘突然看到了住在书里的小蚂蚁,问:“你是一个字吗?”“是的,我原来是一只小蚂蚁,现在,我住在书本里,是会走路的字了。

”“会走路的字?”小姑娘明白了,这本书里的字,每到晚上就走来走去,书里的故事也就变来变去。

是的,第三天早晨,小姑娘在旧书的封面上发现了一个字,它呀,走得太远不理解回家的路了。

不过,这些字没有一个想离家出走的,它们全住在一起,快快乐乐的,每天编出新的故事。

【篇二】小学三年级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的:知识与水平:1、学写9个生字,理解1个字。

2、了解课文内容,能够有感情地朗读课文,复述课文。

《书里的蚂蚁》教案

《书里的蚂蚁》教案

《书里的蚂蚁》教案《书里的蚂蚁》教案「篇一」教学目标:1、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像力与创造欲望。

2、认识14个生字,会写8个生字。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试着分角色表演。

教学重点:学习本课生字词。

教学难点:正确、流利地朗读句子。

教学关键:利用多种识字方法。

课时:两课时教具:图片学具:卡片相关知识点:运用学过的方法认字。

教学突破点:能结合所学自由识字。

教学流程:第一课时一。

激趣导入。

同学们,请你们读出这个词语,“蚂蚁”,今天我们来学习《书里的蚂蚁》这一课。

(一)初读课文,学习生字。

1、范读,想:课文讲的是一件什么事?2、学生借助拼音读课文,并画出自然段。

3、把生字在文中用你喜欢的符号标出来。

4、小组内自学(二)检查自学效果1、小蚂蚁怎样来到花蕊中?2、小蚂蚁怎样来到书本中?学习“夹”“扁”指名说怎样理解。

说一说字的笔顺组词3、学习3-6自然段分角色朗读课文,注意读好疑问句。

4、读78自然段请一名同学领读。

指字卡读读词语(三)巩固复习生字四。

总结:你学会了什么?五。

特色作业设计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第二课时一、复习导放,读词语夹扁扁担爬行走路二、再读课文,学习生字1、书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你们猜当小女孩再打开书的时候会发生什么事情呢?2、读课文第9自然段找到答案。

学习“故、读”3、小女孩喜欢这本书的变化吗?为什么?学习“忍”字,讲讲“忍”不住的意思。

4、读文章10自然段5、小女孩的传奇和疑问找到答案了吗?你能找到相关的读一读吗?6、小女孩又发现了什么?7、读12自然段8、指名读词三、指导书写爬:刃:“扁”和“夹”注意在虚宫格中的位置。

四、总结:你有什么收获。

选择填空爬趴陆路()下()行()地水()()着()虫()军()过板书设计:书里的蚂蚁爬夹扁路故读忍识《书里的蚂蚁》教案「篇二」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优选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优选教学教案三篇

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优选教学教案三篇小学二年级语文《书里的蚂蚁》优选教学教案一知识目标:1、正确认读“蕊,陈”,掌握七个会写的字,理解生词的意思。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了解小蚂蚁进入书本后发生的有趣的事。

能力目标创设情境、激发学生的想象,通过指导角色朗读和童话表演的方式,使学生融入童话作品中,体会小蚂蚁的灵动与汉字的活力。

情感目标: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

感受中国文字的魅力,并激发学生对中国文字的喜爱之情。

教学重点:体会小蚂蚁住进书本后,发生了哪些有趣的事,特别是它让陈旧的书发生了怎样奇妙的变化。

教学难点:感受童话神奇的魅力,感受语言文字的神奇力量。

展开想象,自由写作。

教法学法:童年是一个多梦的年龄,对于童话,孩子们有着与生俱来的敏感和热情。

学生经过三年的语文学习,接触过不少的童话,他们能够通过自读对童话故事有初步的感悟,学习的热情一定很高。

在教学本课时,我准备采用“教为主导,学为主体”的策略。

教法:这一课,鉴于三年级学生和童话的特点,主要采用阅读法,让学生熟读课文来掌握故事的主要内容;另外用对话法,直观教学法,启发式教学法,引导学生把握文章的中心,并进行说话和写话训练。

学法:主要采取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方式,激发他们的学习热情,引导学生深入到文本中去。

教学过程:1、揭示课题,导入新课这篇文章的导入,我打算直接从题目入手,先展示课件,让学生边看课件上生动的画面边猜想:看到这个题目,看到这只可爱的小蚂蚁,你想知道什么呢?以此来激发学生表达的欲望。

【设计理念:这种以课题导入的方法,可以引发学生读书的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童话世界】2、介绍作者通过课件展示王一梅的图片及主要代表作。

这样一方面可以让学生记住作者的名字,了解必备的文学常识;另一方面,通过作家作品的介绍,为学生课外阅读提供了选择的依据。

3、自读课文,初步感知①让学生听课文的录音,了解课文主要内容。

准确标注生字词的读音。

②学生自由读课文,边读边圈生字。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教学目标①学会本课8个生字,会认“蕊”字,能联系上下文理解“孤零零”“随手”“细碎”等词语的意思。

②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感受文字的神奇之处,激发学生对文字的热爱。

在把握故事情节的基础上,复述课文③进一步认识童话,了解其想象丰富的表达特点。

教学重难点:理解课文内容,知道小蚂蚁到了书本之后发生的新奇有趣的事情,从而感受文字的神奇。

教学过程一、谈话导入,围绕课题质疑。

1.同学们,见过蚂蚁吗?说说看,蚂蚁的外形给你怎样的印象?2.小结:对,蚂蚁,黑黑的,小小的。

我们形容一个人的字写得很小很小的时候,常常会说:“这字写得像蚂蚁一样,我们怎么看得见?”有一只蚂蚁呀,住进了书本呢,还真的就变成了字,这是怎么回事呢?今天,我们就一起来学习《书本里的蚂蚁》。

(板书课题)3.读课题,说说读了课题,你最想知道什么?二、初读课文,借助学习单自学。

1.读一读下面的词语。

墙角趴在花蕊睡觉随手夹进孤零零挺乐意编故事2.用自己的话说说下面词语的意思。

孤零零挺乐意随手3.课文主要写了一件什么事?根据相关的内容,填空。

事情的起因:小蚂蚁被小姑娘事情的经过:小蚂蚁变成了一个字,带着其他的字事情的结果:小姑娘发现4.小蚂蚁住进旧书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事?请勾画相关的语句。

再想一想:作者是怎样将这些新奇有趣的事写出来的。

5.根据这些内容想一想:你觉得作者通过这个童话故事要告诉我们什么?三、小组互动,整体感知课文1.小组内互相检查生字词学习情况。

(轮流认读,有读错的及时纠正)重点应注意下面几个字的写法。

睡随挺2.指名说词语的意思,其他同学补充。

3.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互相交流填空的内容,然后修改完善。

在交流过程中梳理出故事的基本情节:小蚂蚁卧花蕊——小蚂蚁夹进书本变成字(起因)——小蚂蚁带来文字跳舞串门(经过)——小姑娘发现旧书每天变成不同的文章(结果)四、全班交流,感受“新奇有趣”。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3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3

书本里的蚂蚁
教学反思:
这篇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告诉学生:文字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

本文学习的重点我确定为:理清故事的前因后果,学习复述课文。

为了提高学生的学习能力,另一目标便是培养学生学会质疑。

这篇课文情节的把握应该不太困难,所以教学这篇课文时以学生自学为主,在让学生读过课文以后,让她们复述课文主要内容,感觉学生的叙述要么没有抓住重点,要么过于简略,要么过于复杂。

究其原因是课文没有读通,我有点操之过急。

因此,我给了十分钟的时间让学生读文,再说,部分学生便能说清大致的情节,此时我告诉学生:叙述时要不仅要说清情节,还要能将文中的重点地方抓住关键词语来描述清楚,学生又在小组内积极开展了互说、补充,第三遍学生的复述就更清楚了。

但是在质疑环节,有些学生提出的问题却让人啼笑皆非:小蚂蚁为什么会说话?蚂蚁为什么会趴在花蕊里睡觉?这说明孩子们不会质疑,如何引导呢?我只能以其他学生质疑的问题作为范例来告诉学生:质疑要抓住课文的主要内容来进行,要将课文反复诵读以后再来质疑,因为有些简单的问题通过反复读文自己可以解决。

今后要将质疑作为一项语文学习的重点来抓。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2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2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反思
本文是一篇短小精悍的童话故事。

课文以童话的形式告诉人们:文字可以有不同的组合,可以表达丰富的内容。

开课让学生质疑:蚂蚁怎么跑到书本里去了?蚂蚁是怎么跑到书本里去的?这些问题一下子吸引了学生注意力,激发了他们的阅读兴趣。

学习了第一、二段之后,我又抛出一个问题:“小蚂蚁进入到书本之后发生了哪些新奇有趣的故事呢?”让学生自由朗读课文,把你觉得新奇有趣的饿事所在的相关句子画下来,并用笔在旁边写下自己的感想。

先在四人小组里交流,最后进行全班交流,体会到祖国的语言文字奇妙无比,任意搭配或者更换它们的位置,会形成完全不同的新意境。

为了让学生形象地了解这个主题,我设计了一个小练习:把词语排成句子
“1、我他苹果吃请”
“2、是哥哥他弟弟我”
学生直观地发现词语的位置发生了变化,句子的意思完全不同了。

这篇课文浅显易懂,以学生自学为主,不需要老师过多地讲解。

学生通读课文后,我让他们通过多种形式复述课文内容,在复述课文内容的过程中,进一步理清课文的前因后果。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精选11篇)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精选11篇)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精选11篇)这是一篇内容简单浅显但情节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

本文语言生动活泼,富于时代感,充满童趣,能够激发儿童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小学语文《书本里的蚂蚁》教案设计篇1活动目标:1.学习计划捉蚂蚁的行动,明确活动的观察任务。

2.对捉到的蚂蚁能够仔细观察,并能将蚂蚁的身体构造与功能进行表述和描绘。

3.在捉蚂蚁的活动中萌生对蚂蚁进行观察研究的兴趣。

活动准备:1.昆虫盒或透明的小瓶、小块纱布和皮筋、小铲子。

2.雪糕棒、放大镜、笔和画板画纸、背面贴有双面胶的白纸。

3.选择一处有蚂蚁出没的安全的户外活动场地。

4.幼儿用书:《蚂蚁》。

活动过程:1.引起兴趣师:小朋友见过小蚂蚁吗?你们以前在哪里见过蚂蚁?今天我要去捉几只蚂蚁来研究研究,谁愿意和我一起去?2.师幼一起策划捉蚂蚁的计划(1)师:蚂蚁平时喜欢在哪里?我们到什么地方有可能捉到它们?(2)根据幼儿的回答,用简笔画在贴有双面胶的白纸上分别画出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

(3)根据幼儿猜测的几个地点将幼儿分为几个小组,让每个小组选出一个组长,将所猜蚂蚁出没地点的图标贴在组长的衣服上。

(4)师:去捉蚂蚁有许多工作要做,先要当好“侦察员”,即能找到蚂蚁活动的地方;然后要做“观察员”,即能仔细观察蚂蚁是什么样子的;最后还要当好“记录员”,即把你在哪里发现了蚂蚁,和你看到的蚂蚁的样子画下来。

(5)教师出示准备好的器材“去捉蚂蚁,你觉得我们需要哪些东西的帮助呢?教师根据幼儿的要求出示相应的材料:看看这里的哪些东西在捉蚂蚁的时候会用得着?昆虫盒用来做什么?放大镜可以用来做什么?纸和笔可以用来做什么?去捉蚂蚁时还要注意什么?3.师幼一起去寻找、观察蚂蚁(1)教师带幼儿外出寻找蚂蚁,并请发现蚂蚁的小组及时向大家通报,请捉到蚂蚁的小组就地观察蚂蚁。

(2)用放大镜仔细看看小蚂蚁有几只脚?长在身体的什么部位?小蚂蚁是怎么爬的?它的身体还有哪些部位会动?学一学它是怎么动的?4.组织幼儿交流捉蚂蚁的经历并扮演小蚂蚁走路的姿态(1)有哪些小朋友捉到了蚂蚁?你是在哪里捉到的?(2)你对蚂蚁有哪些新发现?还希望知道小蚂蚁的哪些问题?(3)让我们来学一学小蚂蚁,三个小朋友扮演一只蚂蚁,商量一下谁做头、谁做胸、谁做腹,然后尝试走一走。

18《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18《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

18 《书本里的蚂蚁》教学设计及反思教学目标知识技能:1.会认“蕊”、“陈”2个生字,会写7个生字。

2.能正确、流利、有感情的朗读课文,背诵课文。

3. 学习略读,粗知文章大意。

过程与方法:1.能继续进行自主识字,提高学生随文理解词义的能力,同时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2.以学生合作学习为主,教师重点引导学生掌握学习方法,引导学生在书上作批注。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开拓视野,引导学生感受童话的魅力。

教学重点及难点重点:体会小蚂蚁为什么会使旧书变成新书。

难点:体会小蚂蚁给这本书带来的影响,激发儿童的想象力与创造欲望。

教学过程一、揭示课题,引入新课。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有趣的童话故事,是关于一只可爱的小蚂蚁的故事,板书课题《书本里的蚂蚁》看到这个题目你想知道什么?生1:蚂蚁怎么到书本里了?生2:这只蚂蚁到书本里后发生了什么事?那我们就从课文中去找答案吧!(设计意图:从课题入手,质疑激趣,引发读书欲望,使学生快速进入童话世界。

)二、自读课文,自学生词,初步感知。

1.带着自己的疑问,认真地倾听课文范读。

注意读准字音,读通语句。

2.检查生字、生词的自学情况。

学生自己交流记字方法;用各种形式理解文中词语。

(如:“花蕊”陈旧”等词语可以利用图片进行理解。

“““趴”、“喂”等通过动作体会理解。

)3.说说这篇童话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设计意图:提高学生自学生字词的能力,检查朗读情况,发现阅读障碍,彻底扫清字词障碍。

)三、再读课文,了解内容。

读了这篇课文,你知道发生了一件什么事吗?看看你能否解决上课提出的问题?(讲述了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这样小蚂蚁就被夹得扁扁的,变成了书本里一个会走路的字。

)(设计意图:理清课文脉络,培养学生从整体上把握课文内容的能力。

)四、走进童话,领略神奇。

师:我们先来看看小蚂蚁怎样走进书本的?生:一只小蚂蚁爬在花蕊里睡觉,一个小姑娘把小蚂蚁睡觉的花采下来,夹进了书本。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

《书本里的蚂蚁》读后感一、教学内容本次教学的内容选自人民教育出版社小学语文教材二年级下册第五单元的第二课《书本里的蚂蚁》。

本节课主要讲述了小蚂蚁在书里旅行,与书本里的小蚂蚁展开了一场奇妙的互动。

通过阅读,让学生感受小蚂蚁的勇敢和聪明,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够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理解课文大意。

3. 培养学生热爱大自然,关爱小生命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生字词的学习和掌握,课文的朗读和理解。

难点:体会小蚂蚁的勇敢和聪明,发挥想象力,进行拓展创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课文课件、生字词卡片、蚂蚁图片等。

2. 学具:课本、练习本、画笔、彩纸等。

五、教学过程1. 情境导入:通过展示PPT上的蚂蚁图片,引导学生关注蚂蚁,激发学生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利用生字词卡片,让学生认读生字词,组内交流,巩固记忆。

3. 课文朗读: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表情,让学生感受小蚂蚁的勇敢和聪明。

4. 课文理解:通过提问,让学生回答课文讲述的故事内容,培养学生概括能力。

5. 想象拓展:让学生发挥想象力,画出书本里的蚂蚁,并简单描述蚂蚁在书中的奇妙之旅。

6. 创作练习:以“我和蚂蚁的奇妙之旅”为主题,让学生进行小作文创作。

7. 作业布置:让学生课后向家长分享学习收获,并进行家庭阅读。

六、板书设计1. 课题:书本里的蚂蚁2. 生字词:蚂蚁、勇敢、聪明3. 课文概括:小蚂蚁在书中的奇妙之旅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以“我和蚂蚁的奇妙之旅”为主题,写一篇小作文。

2. 作业答案:(示例)我和蚂蚁的奇妙之旅今天,我在书里遇到了一只可爱的小蚂蚁。

它带着我一起在书本里旅行,我们一起经历了许多奇妙的事情。

小蚂蚁告诉我,它在书里生活得很开心,因为它可以学到很多知识。

我也想变得像小蚂蚁一样聪明,所以我决定好好学习。

在旅途中,我们遇到了一座高山,小蚂蚁带领我勇敢地攀登,最终我们成功地翻过了高山,我感到非常自豪。

书本里的蚂蚁

书本里的蚂蚁

课题:《书本里的小蚂蚁》课时:1一、学情分析:二年级的学生经过一个学期的在校学习,有了一定的阅读能力,需要增长阅读面,和学习范围,这个年龄的学生记忆力是最好和最活跃的,但可能缺少阅读技巧,需要老师的引导和组织,才能更全面的读好一本书,同时,阅读是锻炼学生的专注力和安静学习能力的有效方法,所以在课堂上,要积极推动学生阅读兴趣。

二、教学目标:1、激发学生阅读寓言故事的兴趣。

2、懂得什么是寓言故事,初步了解寓言故事的特点。

3、通过阅读寓言故事,让学生明白道理。

三、教学重点:指导学生阅读的方法。

四、教学难点:对学生进行阅读方法的指导,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课外阅读习惯。

五、教学方法:研究法阅读法六、教具准备:《伊索寓言》相关资料七、教学过程:火眼金睛识价值(一)认识伊索的坎坷经历同学们,你们喜欢交朋友吗,今天老师给大家带来了一位新朋友,请看,他来了——课件出示伊索,请学生扮演伊索,做自我介绍:我出生在希腊,生活在两千多年前,童年时期我是一个哑巴,只能发出奇怪的声音,用手势表达意思;再加上我长得又矮又丑,邻居都认为我是个疯子。

但是我的妈妈时常讲故事给我听。

母亲去世后,我就跟着曾照料过我的一位老人,离家到各地去漫游,因此听到了许多有关鸟类、昆虫和动物的故事。

我们在一起过了好多年快活的日子。

后来,我被一个牧羊人卖了,从此就变成了一个既无自己的土地、又无自由,是属于主人物品的奴隶。

有一天,我梦见了幸运之神和气地向我微笑,并把他的手指放进我的嘴里,放松我的舌头。

醒来后,我惊喜地发现自己已经可以说话了。

我很喜欢讲故事,大家都喜欢听,我所讲的故事都收集在《伊索寓言》这本书中。

(二)认识《伊索寓言》的价值你对《伊索寓言》有哪些了解?1.学生交流课前搜集的关于《伊索寓言》的介绍。

2.教师总结:(教师根据学生说的情况酌情处理)《伊索寓言》共收集了三四百个小故事,大多是动物故事,采用拟人化的手法,教人处世和做人的道理。

通过简短的小寓言故事来体现日常生活中那些不为我们察觉的真理,这些小故事各具魅力,言简意赅,平易近人,不但读者众多,在文学史上也具有重大影响。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书本里的蚂蚁
备课人:寿光凤华小学管男男
【课型】整本书阅读课
【教学目标】
1.利用题目、图片、文字、话题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2.让学生养成关注题目、图片、文字的习惯,试着去猜测故事。

【教学重点】
利用题目、图片、文字、话题多种方法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和阅读期待。

【教学难点】
让学生养成关注题目、图片、文字的习惯,试着去猜测故事。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谈话导入,质疑题目
1.同学们,在我们平时的语文学习中,有这样一个习惯,看文章的时候最先关注哪里?生:题目
是的,题目是文章的眼睛,能给我们提供很多的信息。

2.今天老师也给大家带来了几个有趣的题目,看看,从题目中你能得到什么信息?或者有什么问题?
出示:屎壳郎喜欢圆形;书本里的蚂蚁
引导:质疑题目:为什么屎壳郎会喜欢圆形?什么东西是圆形的呢?屎壳郎会喜欢吗?蚂蚁是怎么去到书本里的?它在书本里做什么呢?它会遇到谁?会发生什么样的故事呢?(注意:这个环节的关键是激发学生的好奇心,让学生大胆想象。


二、关注图片,画中有话
1.出示图片一
引导:从图上你看到了什么?
你能不能猜猜到底发生了什么样的故事?
(关注大家都在做什么,关注鲸鱼身体底下的圆木)
2.出示图片二
引导:报纸后面会是谁?
鳄鱼为什么会拍这张张片?它会怎么想?会为照片配上怎样的文字呢?
(引导学生猜测报纸后面是青蛙,从环境、手的形状等来猜测。

让同学们远看这张图片,看起来像是报纸长出了手。


3.出示图片三
引导:从图上你发现了什么?
短耳朵小兔会想些什么?
注意:引导学生发现第二只小兔的耳朵短。

三、关注文字,话中有料
1.出示《给乌鸦的罚单》的部分内容,让学生大声朗读。

2.给出问题:乌鸦会交完罚单吗?它会想什么样的办法?结果又会如何呢?阿龙是否能成为英雄呢?
(注意:该项任务小组合作,最后小组汇报)
四、关注话题,头脑风暴
1.同学们,你有没有想过“斑马线”是怎么来的?
2.学生畅所欲言。

(引导学生想到斑马上,再去联想会有什么样的故事)
五、总结方法,推荐好书
1.推荐好书:刚才我们所看到的内容,都来自于一本非常有趣的童话故事集,《书本里的蚂蚁》,作者是王一梅。

2.总结方法:所以,我们在阅读这本童话故事集的时候要注意学过的方法:关注题目,关注图片,关注文字,关注话题。

六、板书
题目
图片
文字
话题
七、反思
1.因为我们的学生在寒假里阅读了这本书,所以开学后进行了汇报课的讲课教研,而推荐课便搁置了。

2.教学目标:让学生养成关注题目、图片、文字、话题的习惯,试着去猜测故事。

个人觉得选择这个教学目标是可以的,学生们缺少一种学习的习惯,或者说是策略,本节课的设计实际上是一个策略的教授。

让学生有观注题目、图片、文字、话题的意识,慢慢培养成习惯,所以这个教学目标是有效的。

3.整个设计在吸引学生眼球方面没有大的爆发点,是比较平常,并且各个环节感觉也是均匀用力,是否应该依据学情有所侧重呢。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