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卖炭翁》《碎金鱼》阅读练习及答案
19《卖炭翁》阅读练习与答案
![19《卖炭翁》阅读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315d4f7f8c75fbfc77db226.png)
19《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词句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唐德宗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诏书。
⒁回:调转。
叱: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形容很多。
⒃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惜不得: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⒅系(jì):绑扎。
这里是挂的意思。
直:通“值”,指价格。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卖炭翁阅读理解
![卖炭翁阅读理解](https://img.taocdn.com/s3/m/0e3474f3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1a.png)
《卖炭翁》阅读理解及答案(1)1.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和——。
2.下列对诗歌内容理解正确的是()()A."伐薪烧炭”强调了卖炭翁劳动生活十分艰辛。
B."何所营”交代了卖炭翁穷困不堪的生活状况。
C."可怜”表现了作者对卖炭翁艰难处境的同情。
D."愿天寒”突出了卖炭翁不怕天寒地冻的精神。
答案:1.身上衣、口中食2.C A阅读解析1.此题考查学生对诗歌内容的分析能力。
阅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从"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这一设问句可知卖炭翁"卖炭”是为了换得身上衣和口中食。
2此题考查学生对十个的理解能力,阅读诗歌主旨,根据选项分析,判断正误。
B中"何所营”体现了烧炭的老人对生活并没有过高的要求,却无法实现的悲惨生活。
D中"愿天寒”是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况。
《卖炭翁》阅读理解及答案(2)1.查字典,给下面的加粗字注音。
(1)辙()(2)叱()(3)敕()2.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加粗词语在诗中的意思。
(1)卖炭得钱何所营营:______________。
(2)心忧炭贱愿天寒愿:______________。
(3)翩翩两骑来是谁骑:______________。
(4)系向牛头充炭直直:______________。
3.按要求找出诗句。
(1)描写卖炭翁外貌的诗句是______________。
(2)描写卖炭翁矛盾心理的诗句是__________。
4.诗中多处运用了反衬手法,如用"一车炭,千余斤”与"半匹红绡一丈绫”反衬________;用"牛困人饥”与"翩翩两骑”反衬________。
答案:解析:1.(1)zhe (2)chi (3)chi2.(1)谋求(2)希望(3)骑马的人(4)同"值”,价值3.(1)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2)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4.宫使掠夺的残酷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以及卖炭翁生活的艰辛《卖炭翁》阅读理解及答案(3)1. 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28391232c4da50e2524de518964bcf84b9d52dca.png)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满面尘灰烟火色,。
2.,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4.,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6.,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朝代)诗人。
8.“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10.“黄衣使者”是指;“白衫儿”是指。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13.“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14.“半匹红绡XXX”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XXX,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
15.《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之表面描述施展阐发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述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述施展阐发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述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取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为哪一项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XXX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XXX、XXX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全地记叙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颠末,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勇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说,“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约,富有施展阐发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坏处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19《卖炭翁》阅读练习与答案
![19《卖炭翁》阅读练习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044a512178563c1ec5da50e2524de518974bd34c.png)
19《卖炭翁》阅读练习与答案19《卖炭翁》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XXX 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词句注释:⑴卖炭翁:此篇是组诗《新乐府》中的第32首,题注云:“苦宫市也。
”宫市,指唐代皇宫里需要物品,就向市场上去拿,随便给点钱,实际上是公开掠夺。
XXX时用太监专管其事。
⑵伐:砍伐。
薪:柴。
南山:城南之山。
⑶烟火色:烟熏色的脸。
此处突出卖炭翁的辛劳。
⑷苍苍:灰白色,形容鬓发花白。
⑸得:得到。
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经营,这里指需求。
⑹可怜:使人怜悯。
⑺愿:希望。
⑻晓:天亮。
辗(niǎn):同“碾”,压。
辙:车轮滚过地面辗出的痕迹。
⑼困:困倦,疲乏。
⑽市:长安有贸易专区,称市,市周围有墙有门。
⑾翩翩:轻快洒脱的情状。
这里形容得意忘形的样子。
骑(jì):骑马的人。
⑿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皇宫内的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⒀把:拿。
称:说。
敕(chì):皇帝的命令或圣旨。
⒁回:调转。
XXX:喝斥。
牵向北:指牵向宫中。
⒂千余斤:不是实指,描述良多。
⒃驱:赶着走。
将:语助词。
XXX:舍不得。
得,能够。
惜,舍。
⒄半匹红绡一丈绫:唐朝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其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是官方用贱价强夺民财。
⒅系(jì):绑扎。
这里是挂的意义。
直:通“值”,指代价。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卖炭翁》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卖炭翁》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e537ef48998fcc22bcd10db2.png)
《卖炭翁》中考古诗词阅读练习及答案
(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共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_的悲惨故事。
(1分)
19.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3分)
答案:
18.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意思对即可。
1分)
19.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
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
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
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3分)。
白居易《卖炭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
![白居易《卖炭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c89d4747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33.png)
白居易《卖炭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最新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经典范文,如唐诗宋词、古文名句、古诗试题、古人列传、作文大全、小说阅读、散文阅读、励志名言、好词好句、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hop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Tang poems and Song poems, ancient famous sentences, ancient poetry test questions, ancient biographies, composition books, novel reading, prose reading, inspirational quotes, good words and good sentence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Learn about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styles of sample essays, so stay tuned!白居易《卖炭翁》阅读答案-2022年中考题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30e6e6830126edb6f1aff00bed5b9f3f90f7231.png)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一、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烟火色”在诗中指的是什么?2. “苍苍”一词在描述卖炭翁时,表现了什么状态?3. “敕”字在古代汉语中的含义是什么?4. “辗”字在“晓驾炭车辗冰辙”中的意思是什么?5. “翩翩”一词在描述使者时,传达了怎样的形象?二、句子翻译(每题5分,共25分)1. 请将“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翻译成现代汉语。
2. 请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翻译成现代汉语。
3. 请将“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翻译成现代汉语。
4. 请将“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翻译成现代汉语。
5. 请将“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翻译成现代汉语。
三、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卖炭翁,伐薪烧炭______。
2. 满面尘灰______,两鬓苍苍十指黑。
3.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______。
4.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______。
5.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______。
四、内容理解概括(每题5分,共25分)1. 请简要概括《卖炭翁》这首诗的主题。
2. 诗中卖炭翁的形象反映了哪些社会现实?3. 请描述诗中卖炭翁的情感变化。
五、描写手法(每题5分,共15分)1. 诗中运用了哪些描写手法来塑造卖炭翁的形象?2. 诗中如何通过环境描写来衬托卖炭翁的艰辛?3. 请分析诗中对比手法的运用及其效果。
六、句子赏析(每题10分,共20分)1. 请赏析“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这句诗的意境和表达技巧。
2. 请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这句诗中的矛盾心理和深层含义。
七、人物环境情感分析(每题10分,共30分)1. 请分析卖炭翁的人物形象及其在诗中的作用。
2. 请分析诗中环境描写对表现卖炭翁情感的作用。
3. 请分析诗中卖炭翁的情感变化及其对社会现实的反映。
八、主旨剖析(15分)结合全诗内容,剖析《卖炭翁》这首诗的主旨,并探讨白居易通过这首诗传达了对当时社会的哪些批判和同情。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11de3989fc3d5bbfd0a79563c1ec5da50e2d627.png)
《卖炭翁》试题及答案一、填空题1. 《卖炭翁》这首诗的作者是唐代诗人_______。
2. 诗中“满面尘灰烟火色”描绘的是卖炭翁的_______。
3. 卖炭翁“两鬓苍苍十指黑”形容的是卖炭翁的_______。
4. 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暗示了卖炭翁所面临的_______。
5. “宫使驱将惜不得”反映了卖炭翁的_______。
二、选择题1. 《卖炭翁》一诗中,卖炭翁的炭被谁买走了?A. 普通市民B. 宫使C. 卖炭翁自己D. 其他商人答案:B2. 卖炭翁的炭被买走时,他的心情是怎样的?A. 高兴B. 悲伤C. 愤怒D. 无所谓答案:B3. 诗中“一车炭,千余斤”说明了卖炭翁的炭有多少?A. 一车B. 千余斤C. 一车千余斤D. 不明确答案:C三、简答题1. 请简述《卖炭翁》一诗中卖炭翁的形象。
答案:卖炭翁是一个辛勤劳作、面容憔悴的老人,他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形象地展现了他艰苦的劳动生活和贫困的境遇。
2. 诗中“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反映了卖炭翁怎样的心理状态?答案:这两句诗反映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冬天仍然希望天气更冷一些,以便自己的炭能卖个好价钱。
这种心理状态体现了他对生活的无奈和对生计的渴望。
四、阅读理解题阅读《卖炭翁》全文,回答问题:全文: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 诗中“市南门外泥中歇”描绘了卖炭翁的什么情景?答案:这句诗描绘了卖炭翁在市南门外泥泞的道路上休息的情景,反映了他劳作的艰辛和疲惫。
2.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中的“黄衣使者”和“白衫儿”分别指什么?答案:这里的“黄衣使者”指的是宫中的使者,而“白衫儿”则是指他们的随从。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c7d3f975a5e9856a5712603a.png)
卖炭翁精全阅读与答案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__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对宫市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1分)_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 )(2分)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3分)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3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
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卖炭得钱何所营.(__谋求、需求_)(2)心忧炭贱愿.天寒(__希望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__骑马的人__)(4)系向牛头充炭直.(_同“值”,价钱 ___)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7. “翩翩两骑来是谁”中的“翩翩”一词表现了宫使怎样的形象?8.(2分)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卖炭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题)
![《卖炭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7b3df2b3be1e650e53ea9936.png)
《卖炭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广西百色市中考题)6.(6分)古代诗歌鉴赏。
阅读下面这首诗,完成问题。
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下列对这首诗的理解和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这是一首叙事诗,它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和人物描写,揭露了“宫市”的掠夺本质。
B.“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一问一答,将卖炭翁的命运与他所烧所卖的炭紧紧联系在一起。
C.“宫使驱将惜不得”中的“惜不得”三个字,写出卖炭翁既无奈、悲愤,内心却充满着希望。
D.全诗层次清楚,脉络分明;笔法简洁,语言精练,处处显出诗人的匠心。
(2)诗中多处运用对比手法,试找出两处并分别分析其作用。
【分析】《卖炭翁》是唐代诗人白居易创作的《新乐府》组诗中的一篇。
此诗以个别事例来表现普遍状况,描写了一个烧木炭的老人谋生的困苦,通过卖炭翁的遭遇,深刻地揭露了“宫市”的腐败本质,对统治者掠夺人民的罪行给予了有力的鞭挞与抨击,讽刺了当时腐败的社会现实,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有很强的社会典型意义。
全诗描写具体生动,历历如绘,结尾戛然而止,含蓄有力,在事物细节的选择上和人物心理的刻画上有独到之处。
【解答】(1)本题考查诗歌内容的理解。
ABD.正确;C.有误,“惜不得”的意思是舍不得。
太监差役们硬是要把一千多斤的炭抢走,卖炭翁舍不得但是又无能为力,无可奈何,只能眼睁睁看着差役们把辛苦烧的炭抢走,从中可以体会到卖炭翁万般无奈却又无可奈何的心情。
没有充满着希望。
故选:C。
(2)本题考查对比手法的赏析。
《卖炭翁》以“牛困人饥”和“翩翩两骑”进行对比,衬托出劳动者与统治者境遇的悬殊;“一车炭,千余斤”和“半匹红纱一丈绫”进行对比,反衬出“宫市”掠夺的残酷。
《卖炭翁》原文、词句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
![《卖炭翁》原文、词句注释、翻译、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c04e32dc9f3143323968011ca300a6c30c22f138.png)
原文:卖炭翁①【作者】白居易【朝代】唐卖炭翁,伐薪②烧炭南山③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④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⑤?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⑥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⑦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⑧。
手把文书⑨口称敕⑩,回⑪车叱⑫牛牵向北⑬。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⑭惜不得⑮。
半匹红纱一丈绫⑯,系⑰向牛头充炭直⑱。
词句注释:①选自《白居易集》卷四(中华书局1979年版)。
这是诗人创作的组诗《新乐府》五十首中的第三十二首。
诗人有自注云:“《卖炭翁》,苦宫市也。
”唐德宗贞元末,宫中派宦官到民间市场强行低价买物,名为“宫市”,实为掠夺。
②〔薪〕木柴。
③〔南山〕终南山,属秦岭山脉,在长安城南。
④〔苍苍〕灰白。
⑤〔何所营〕做什么用。
营,谋求。
⑥〔市〕城市中划定的集中进行交易的场所。
唐代长安有东、西两市,各有东、西、南、北四门。
⑦〔翩翩〕轻快的样子。
⑧〔黄衣使者白衫儿〕黄衣使者,指太监。
白衫儿,指太监手下的爪牙。
⑨〔文书〕公文。
⑩〔敕(chì )〕指皇帝的命令。
⑪〔回〕掉转。
⑫〔叱(chì )〕吆喝。
⑬〔牵向北〕长安城宫廷在北面,集市在南面。
⑭〔将〕助词,用于动词之后。
⑮〔惜不得〕吝惜不得。
⑯〔半匹红纱一丈绫〕唐代商品交易,钱帛并用,但“半匹红纱一丈绫”远远低于一车炭的价值。
⑰〔系〕挂。
⑱〔直〕同“值”,价钱。
译文:有位卖炭的老翁,整年在南山里砍柴烧炭。
他满脸灰尘,显出被烟熏火燎的颜色,两鬓头发灰白,十个手指也被炭烧得很黑。
卖炭得到的钱用来干什么?买身上穿的衣裳和嘴里吃的食物。
可怜他身上只穿着单薄的衣服,心里却担心炭卖不出去,还希望天更寒冷。
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牛累了,人饿了,但太阳已经升得很高了,他们就在集市南门外泥泞中歇息。
那得意忘形的骑着两匹马的人是谁啊?是皇宫内的太监和太监的手下。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1067c901cec789eb172ded630b1c59eef8c79ac2.png)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解析一.填空题1.满面尘灰烟火色,。
2. ,心忧炭贱愿天寒。
3.夜来城外一尺雪,。
4.,黄衣使者白衫儿。
5.半匹红绡一丈绫,。
6.,回车叱牛牵向北。
7.本诗歌的作者是 (朝代)诗人。
8. “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9. “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10. “黄衣使者”是指;“白衫儿”是指。
11.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12.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13. “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14. “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
15. 《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二、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 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B. “把”、“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卖炭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
![《卖炭翁》阅读练习及答案(2020年河南省中考题)](https://img.taocdn.com/s3/m/f2850275c1c708a1294a4480.png)
阅读下面一首诗,完成18~19题。
(共4分)
卖炭翁
白居易
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18.诗歌讲述了卖炭翁_______的悲惨故事。
(1分)
19.请分析“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在诗中的作用。
(3分)
答案:
18.以烧炭卖炭为生却横遭掠夺(意思对即可。
1分)
19.①生动形象地表现了宫使的仗势欺人、粗暴蛮横。
②间接地表现了卖炭翁在强权面前的无奈、无助。
③表达了对统治阶级罪恶的控诉。
或:对底层劳动人民的同情。
(意思对即可。
一点1分,共3分)。
卖炭翁练习答案精编WORD版
![卖炭翁练习答案精编WORD版](https://img.taocdn.com/s3/m/b10f647aff00bed5b8f31d31.png)
卖炭翁练习答案精编W O R D版IBM system office room 【A0816H-A0912AAAHH-GX8Q8-GNTHHJ8】卖炭翁[唐]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一、填空题1.“卖炭得钱何所营”中的“何所营”意思是。
2.“翩翩”本意是轻快洒脱的情状,这里形容。
3.“黄衣使者”是指;“白衫儿”是指。
4.诗中“手把文书口称敕”的“敕”意思是。
5.诗中“驱将”的意思是。
6.“系向牛头充炭直”的“直”意思是。
7.“半匹红绡一丈绫”一句反映了唐代商务交易,绢帛等丝织品可以代货币使用。
当时钱贵绢贱,半匹纱和一丈绫,比一车炭的价值相差很远。
这句诗反映了。
8.《卖炭翁》中揭示卖炭翁悲苦处境和矛盾心情的诗句是9.炭。
(每格一字)10.与“一车炭,千余斤”在数量上形成鲜明反差,从而体现诗作主题的诗句是“”。
二、选择题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着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83cb9b825ebfc77da26925c52cc58bd63186933a.png)
卖炭翁练习题及答案古代民间故事《卖炭翁》是一则寓言故事,从中我们可以得到很多启示和哲理。
下面是一些有关《卖炭翁》的练习题及答案,希望对你的学习和思考有所帮助。
练习题一:故事中的翁头是一个怎样的人物?他是如何经营炭火的生意的?答案:故事中的翁头是一个勤劳务实、聪明机智的人。
他经营炭火的生意利用了行走的特点,将炭火挎在肩上,沿路叫卖。
他善于观察市场需求,根据不同的季节和天气变化调整价格。
他相信“千里之行,始于足下”,通过不断努力,积累财富和经验。
练习题二:故事中的卖炭翁为什么不愿进城?答案:故事中的卖炭翁之所以不愿进城,是因为他看到了城市中富人的虚荣和追求,认为这与自己的简朴和勤劳格格不入。
他宁愿守着自己的炭块,过着安稳的生活,而不愿追求名利和物质的繁华。
练习题三:故事的寓意是什么?你如何理解卖炭翁的人生态度?答案:故事的寓意是:珍惜眼前的幸福与快乐,不要追求虚无缥缈的名利,活在当下,过上简单而踏实的生活。
卖炭翁的人生态度是一个信念坚定的现实主义者,他用自己的勤劳与智慧闯出一片天地,过上自己认为幸福的生活。
他深知追逐财富与虚荣只会让自己疲于奔命,失去了真正的幸福。
练习题四:你认为“千里之行,始于足下”这句话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启示?答案:这句话告诉我们,任何事情的成功都需要从脚踏实地的行动开始。
无论是实现一个目标,或是改变自己的生活,都需要先从当下的一点一滴开始。
每一次的努力和积累,都为未来的成功奠定了基础。
只有迈出第一步,我们才能不断前进,走向更美好的未来。
练习题五:你认为卖炭翁的故事还可以给我们什么其他的启示?答案:卖炭翁的故事还给我们带来以下的启示:1. 简朴生活:追求简朴的生活可以使我们更加心无杂念,享受生命中的平凡之美。
2. 乐观积极:卖炭翁勇于迎接生活中的变化,乐观积极地对待一切困难和挑战。
3. 用心经营:卖炭翁用心经营自己的生意,他深知只有付出努力才能获得回报。
4. 珍惜眼前:卖炭翁懂得珍惜眼前的幸福,他从不追逐虚荣和繁华,过着安稳而满足的生活。
(完整版)《卖油翁》《碎金鱼》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完整版)《卖油翁》《碎金鱼》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09b6feef80f76c66137ee06eff9aef8941e483a.png)
(完整版)《卖油翁》《碎金鱼》中考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文言文阅读理解(14 分)[甲]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不湿。
因日:“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欧阳修《卖油翁》)[乙]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选自《碎金鱼》,有删改)[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16.选出朗读停顿划分有误的一项: (2 分)( )A.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B.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C.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D.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叹服。
17.选出下列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项:(2 分)( )A.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见其发矢十中八九B.以我酌油知之世以为神C.及守荆南回及鲁肃过寻阳D.释担而立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18.用现代汉语表达下列句子。
(4 分)(1)尔安敢轻吾射!(2)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
19.选出对甲乙两文理解分析有误的一项: (3分)( )A.甲文中“陈康肃公”中的“公”是古代对男子的一种尊称;乙文中“岂汝先人志邪”中的“先人”古代一般指祖先、古人,此处专指陈尧咨死去的父亲。
B.甲文通过对卖油翁酌油时的一系列动作描写,写出了卖油翁娴熟的技能,让我们明白了熟能生巧的道理。
《卖炭翁》练习题与答案
![《卖炭翁》练习题与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f202851dcccda38376baf1ffc4ffe473368fd65.png)
《卖炭翁》练习题与答案卖炭翁白居易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
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
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
牛困人饥日已高,市南门外泥中歇。
翩翩两骑来是谁?黄衣使者白衫儿。
手把文书口称敕,回车叱牛牵向北。
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半匹红纱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练习一1. 诗中的“驱将”的意思是。
(2分)2. 下列选项中不正确的一项是 (2分)A. “满面尘灰烟火色”体现卖炭翁劳作的辛苦。
B. “心忧炭贱愿天寒”突显卖炭翁内心的忧伤。
C.诗歌揭露了宫使们巧取豪夺百姓物品的行径。
D.诗歌表达了对受“宫市”之苦的人民的同情。
参考答案1.(2分)赶着走2.(2分)B练习二1.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
”以外貌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辛酸劳作。
B.“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C.“一车炭,千余斤,宫使驱将惜不得。
”以神态描写表现了卖炭翁的勇敢反抗。
D.“半匹红绡一丈绫,系向牛头充炭直。
”以动作描写揭露了宫使凶残掠夺的面目。
(C选项后面应该改为:表现了卖炭翁的无可奈何。
)2.下列对诗歌理解赏析正确的一项是A.这首诗是一首讽喻诗,也是一首叙事诗。
从题下自注“苦宫市也”,可以看出诗的主题在于揭露唐朝宫市的公开掠夺性。
B.白居易是宋朝伟大的现实主义诗人,是新乐府运动的倡导者,他与唐代的李白、杜甫一样都是著名诗人。
C.全诗完整地记述了卖炭老人烧炭、运炭和卖炭的经过,刻画了卖炭翁受压榨受欺凌但敢于反抗的人物形象。
D.“卖炭翁,伐薪烧炭南山中”运用叙述,“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说明,全诗笔法简洁,富有表现力。
(B选项白居易是唐朝的; C选项卖炭翁不敢反抗;D选项“满面尘灰烟火色,两鬓苍苍十指黑”则运用描写)3.下列对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A. 《卖炭翁》一诗揭露了宫市的'弊端带给劳动人民的不幸,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
![卖炭翁阅读与答案精全版](https://img.taocdn.com/s3/m/9c6928a3f01dc281e43af0a6.png)
卖炭翁精全阅读与答案1.本诗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2分)—本诗表达了作者对下层劳动人民的深切同情(1分),对宫市掠夺人民财产的罪行的揭露与抨击(1分)_2.下列对诗歌理解有误的一项是(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作者并没有直接写卖炭翁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但是却形象地表现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2分)A.“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
”以心理描写反映了卖炭翁悲惨的生活境遇。
B.“把” “称”“叱”“牵”,几个简洁而有力的动词,形象地描绘出宫使如狼似虎般的蛮横掠夺。
C.“手把文书口称敕”中的“文书”是行政机构间互相往来的平行公文,而小太监手里却有“文书”和“敕”,这两个词表现了宫使的狐假虎威、巧取豪夺。
D.“牛困人饥日已高”七个字就直接写出了卖炭翁在雪地赶车行走的整个过程,形象地写出了卖炭翁卖炭的艰难困苦:路远、车重、雪厚、人苦。
3 •赏析“可怜身上衣正单,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句。
(3分)这一句话运用了心理描写(1分),细致刻画了卖炭翁在寒冷的天气中穿着单薄的衣服却希望天气更寒冷的矛盾心理(2分)。
(如果只答到“表现诗人对卖炭翁的同情”1分)4•下列对这首诗分析不正确的一项( C )( 3分)A.这是一首叙事诗,反映了宫市给百姓造成的痛苦,表达了诗人对劳动人民的同情。
B.诗的前六句,点出了劳动场所,刻画了卖炭翁艰辛衰老的形象。
也为后文写宫使的掠夺罪行作铺垫。
C.诗中老人驾着炭车在冰天雪地里赶往集市,清晨就在市南门外的泥泞中歇息。
D.“宫使驱将惜不得”的“惜”是舍不得的意思,写出了老人的无可奈何和百般不舍。
5.解释下列加点的词语。
(1)卖炭得钱何所营.(—谋求、需求_ (2)心忧炭贱愿.天寒(一希望___)(3)翩翩两骑来是谁(骑马的人)(4)系向牛头充炭直.(同“值”,价钱)6.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的句子(4分)夜来城外一尺雪,晓驾炭车辗冰辙夜里城外下了一尺厚的大雪,清晨,老翁驾着炭车碾轧冰冻的车轮印往集市上赶去。
卖炭翁_练习题_及答案
![卖炭翁_练习题_及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60448708f6ec4afe04a1b0717fd5360cba1a8d94.png)
卖炭翁_练习题_及答案练习题1:1. 请简要介绍一下《卖炭翁》这篇文章的背景和写作目的。
练习题2:1. 《卖炭翁》这篇文章主要以什么事件为中心,叙述了什么故事?2. 文章中的“炭疽”是什么意思?它在文中的象征意义是什么?3. 文章中的“卖炭翁”在故事中扮演了什么样的角色?他的职业与他的性格、精神状态有什么关系?4. 文章开头的“卖炭得钱何所营,身上衣裳口中食”这句话揭示了什么样的道理?它与文章的主题有什么关联?5. 在这篇文章中,作者通过描写炭翁的生活态度展现了什么样的人生哲理?请具体举例。
练习题3:1. 从人物形象上看,作者通过细节描写创建了怎样的人物形象?2. 从语言运用上看,作者通过什么样的手法表达了自己的情感和观点?请具体解释。
3. 作者为什么要把全篇文章写得很简短?这样的写法有什么效果?4. 这篇文章是否有什么隐含的寓意或警示?如果有,请具体解释。
练习题4:1. 阅读《卖炭翁》这篇文章后,你认为炭翁的生活态度是否有值得我们学习的地方?请说明理由。
2. 你觉得这篇文章是怎样揭示了生活的真谛和人的精神境界?3. 你认为这篇文章在当代社会中是否依然有启示意义?如果有,请举例说明。
答案:练习题1:1. 《卖炭翁》是明朝作家贾仲明创作的一篇短文。
它通过描写卖炭翁的生活态度,反映了作者对人生的思考和哲理的寄托。
作者的写作目的在于表达他对于朴素生活的赞美,探讨人的生活态度和人生境界。
练习题2:1. 这篇文章以卖炭翁遇到的一个小事为中心,叙述了一个炭疽病人求助的故事。
卖炭翁见到这名病人身患炭疽,虽然自己要生计艰难,但出于人的同情心和善良的本性,他主动提供帮助。
2. “炭疽”是指一种由炭疽菌引起的疾病,可以导致皮肤坏死、脓肿等严重症状。
在文中,炭疽象征着困境、病痛和苦难。
作者通过描述卖炭翁热心助人的行为,形象地传达了对于温暖和希望的渴望。
3. “卖炭翁”在故事中扮演了一个平凡的人物角色。
他的职业决定了他每天都要辛勤劳作,但他并没有因为贫穷而消极悲观。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阅读下面文言文,完成下列小题。
(甲)卖油翁
陈康肃公尧咨善射,当世无双,公亦以此自矜。
尝射于家圃,有
卖油翁释担而立,睨之,久而不去。
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康肃问曰:“汝亦知射乎?吾射不亦精乎?”翁曰:“无他,但
手熟尔。
”康肃忿然曰:“尔安敢轻吾射!”翁曰:“以我酌油知之。
”乃取一葫芦置于地,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自钱孔入,而钱
不湿。
因曰:“我亦无他,惟手熟尔。
”康肃笑而遣之。
(乙)碎金鱼
陈尧咨善射,百发百中,世以为神,常自号曰“小由基”①。
及守荆南回,其母冯夫人问:“汝典郡②有何异政?”尧咨云:“荆南当要冲,日有宴集,尧咨每以弓矢为乐,坐客罔不③叹服。
”母曰:“汝父教汝以忠孝辅国家,今汝不务行仁化而专一夫之伎④,岂汝先人志邪?”杖之,碎其金鱼⑤。
(注释)①由基:养由基,战国时楚国神箭手。
②典郡:掌管郡务。
③罔不:无不。
④伎:同“技”。
⑤金鱼:古人的一种佩饰。
53.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含义。
(1)公亦以此自矜.______
(2)康肃笑而遣.之______
(3)及.守荆南回______
54.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意义和用法不相同
...的一项是()A.尝射于.家圃/乃取一葫芦置于.地B.有卖油翁释担而.立/而.钱不
湿
C.以.钱覆其口/徐以.杓酌油沥之D.乃.取一葫芦置于地/蒙乃.始就学55.用现代汉语翻译下列句子。
(1)见其发矢十中八九,但微颔之。
(2)岂汝先人志邪?
56.卖油翁为什么“但微颔之”?陈尧咨的母亲为什么“杖之”?57.结合两篇短文,说说陈尧咨是一个怎样的人?
【答案】
53.(1)夸耀(2)打发(3)等,到
54.B
55.(1)(卖油翁)看见他射出的箭十支有八九支中的,只是对此微
微点头。
(2)这难道是你死去的父亲的心意吗?
56.因为卖油翁觉得陈尧咨射技高超,只不过是手熟而已。
陈尧咨的
母亲认为陈尧咨只图自己享受而荒废政事,辜负了父母对他忠君报国的期盼。
57.射技纯熟;傲慢无礼;贪图享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