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纵深攻击理论

合集下载

世界十大军事家

世界十大军事家

世界十大军事家且看世界十大军事家:一,毛泽东(中国)毛主席一生指挥大小战役无数,著名的战役有四渡赤水、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

其最大的特点是运筹帷幄决胜千里。

当年,来华访问的英国蒙哥马利元帅当面赞美毛主席辽沈战役、平津战役、淮海战役、抗美援朝的军事指挥艺术时,毛主席却说他一生的得意之作是“四渡赤水”。

四渡赤水,三万红军(含当时的中央机关非武装人员)打败了四十万国军。

毛主席用兵如神,以少胜多,不仅打败了蒋介石的重重围剿,最重要的是,又一次力挽狂澜挽救了中国革命!毛主席的军事理论著作:《论持久战》、《中国革命战争的战略问题》、《抗日游击战争的战略问题》、《战争和战略问题》等等。

二,成吉思汗(中国)指挥的主要战役约200战,战场横跨欧亚,全战全胜。

军事理论:集机动攻击后勤于一身,大纵深机动作战。

三,拿破仑(法国)指挥的主要战役18战,15胜3败。

军事理论:线性散兵战术、近代炮兵指挥艺术。

四,亚历山大(古西腊)指挥战役47战,全战全胜。

名载历史的一战是阿贝拉会战,马其顿大破波斯,让西方古代文明得以保存。

战争理论:长矛阵,该方阵被西方运用了1000余年。

五,汉尼拔巴卡(北非古国迦太基)指挥战役13战,12胜1败。

率领迦太基军队打败罗马。

战争理论:围歼战,新月阵,斜切战术。

六,盖乌斯·尤利乌斯·凯撒(罗马帝国)指挥战役78战,74胜2败2平。

在法萨罗一战以弱胜强,一举击溃庞培。

随后,所向披靡,凯撒几乎成了胜利的代名词。

战争理论:完善了三列阵,更是军团的实践者。

七,菲德烈大帝(普鲁士)指挥战役13战,12胜1平。

建立普鲁士帝国。

军事理论:近代军事军官团制和参谋制的开创者。

八,朱可夫(苏联)帅领苏联红军在逆境中击败德军,占领柏林。

军事理论:大纵深攻击理论大纵深防御理论。

九,霍雷肖纳尔逊(英国)指挥战役4战,全胜。

击败法国和西班牙舰队,使英国成为当时的全球海上霸权。

军事理论:战舰线性战术,火炮接舷战,舰队机动第一原则和皇家海军主动进攻原则以及委托式指挥理念。

古代十大军事家最新排名

古代十大军事家最新排名

古代十大军事家最新排名古代军事家中,除了有拿破仑这样的天才军事家,还有其他著名军事家,那排名是怎样的?下面是店铺为你搜集古代十大军事家排名,希望对你有帮助!TOP1 拿破仑·波拿巴法兰西第一共和国第一执政(1799-1804),法兰西第一帝国及百日王朝的皇帝(1804-1814,1815)亲自指挥的主要战役18战15胜3败近代军事影响欧洲第一,影响了近代欧洲的政治地图和地缘战略。

军事理论和贡献:线性散兵战术和近代炮术指挥艺术善于运用预备队正规特种部队雏形近代战争动员体系上榜理由:在世界近现代史上,有谁能和拿破仑相提并论?拿破仑,这个差一点就成了全欧洲大皇帝的人,是世界军事史上的一大奇才。

他是法国人心中永远的骄傲。

其主持修订的《拿破仑法典》即使是在一个多世纪后依然是法兰西共和国的现行法律。

【PS】和约瑟芬成婚前,还清了欠约瑟芬的20法郎。

“男人不应该欠妻子的钱!”身高:159cm名言“让驴子和学者走在队伍中间。

”荣誉称号:欧洲统治者经典战例:三皇大战(奥斯特里茨战役)败于:滑铁卢战役战胜方欧洲联军:惠灵顿公爵冯·布吕歇尔股票交易所老板内森.罗斯柴尔德TOP2 孛儿只斤·铁木真世界的征服者蒙古万王之王200多战全胜冷兵器时代之王军事理论:火力机动后勤于一身的蒙古骑射手“歹曼古”战术的发轫者大纵深机动战之父高效低廉后勤系统上榜理由:冷兵器时代闪电战的英雄。

他的蒙古骑兵让欧洲的基督教世界、西亚的伊斯兰教世界全部心惊胆寒。

他生平争战无数,灭国百余,兵威之胜无人能及。

他的子孙建立起的蒙国帝国更是世界上最大的帝国。

无敌的战略战术、无敌的子孙将领。

所略地域历史第一,杀人数量第一!但他是城市破坏者,文明消灭者,所以屈居第二!但据说现代人口中2/3有黄金家族的DNA。

【PS】铁木真最著名的名言:“镇压叛乱者、战胜敌人,将他们连根铲除,夺取他们所有的一切;使他们的已婚妇女号哭、流泪;骑乘他们的后背平滑的骏马;将他们的美貌的后妃的腹部当作睡衣和垫子,注视着她们的玫瑰色的面颊并亲吻着,吮她们的乳头色的甜蜜的嘴唇,这才是男子汉最大的乐趣!”何等豪爽啊!荣誉称号:成吉思汗经典战役:击败花模辣子国PS:击败欧洲联军是他的子孙和将领的功劳。

列举人类战争形态演变

列举人类战争形态演变

列举人类战争形态演变列举人类战争形态演变 1■毛炜豪阅读提示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及其在军事领域的应用,战争形态一直在不断变化和演变。

根据武器和战术运用上的时代特征,历史上出现过一些具有里程碑意义的战争,如冷战、热战、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等。

现在正在向智能战争过渡。

从新的视角观察战争形态演变规律,有助于理清战争发展脉络,洞察其内在本质特征,科学预测未来战争发展趋势。

战争形态发展遵循“技术为体,战术为用”原则战争形态与战术发展之间存在密切联系。

军事学术界有一种观点,如果以“是否形成以新型主战武器为核心的战争体系”为标准衡量,战争形态已历经八次演变,即青铜兵器战争、战车战争、铁兵器战争、骑兵战争、火药武器战争、线膛武器战争、机械化战争、信息化战争。

这种划分方式是对传统划分方式的进一步细化。

纵观战术发展史,就是一部伴随战争形态演变而不断创新变革的历史。

公元前3000年前后,随着青铜冶炼技术的出现,青铜兵器成为主战武器,此时以阵战战术为主。

公元前1800年前后,随着驯化马品种的改善及战车设计的不断改进,马拉战车成为军队的主要作战兵器,青铜兵器战争由此跃迁至以马拉战车为主战武器的新战争形态,车兵与步兵开始协同作战。

公元前1200年前后,随着冶铁技术的出现和推广,加之铁矿分布广泛,人类进入铁兵器战争时代,战争规模不断扩大,战争艺术得到高度发展,阵战战术进入巅峰时期。

公元前7世纪,随着育马技术的进步和骑射技术的发展,草原骑兵开始崛起,于是以骑兵为主战兵种的新战争模式在此过程中形成,骑兵战术开始成为主流。

这一模式主宰欧亚大陆大部分地区逾2000年。

15世纪中叶,火药武器开始在战争中崭露头角,并逐渐打破了长期以来骑兵主导欧亚大陆战场的局面,但发射速度慢、精度低、有效射程短、机动性差等问题仍然比较突出,这一阶段相继出现线式战术、纵队战术。

19世纪中叶,随着工业革命的深入推进,后装线膛枪炮以发射速度快、精度高、射程远等优点,取代滑膛枪炮,成为新的主战武器,于是散兵线战术风靡一时。

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

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

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风之兵世界军事变革与我军发展——《世界新军事变革》丛书读书笔记昨日,放假几天来的第一次外出,但一个人的生活实在无聊,连逛街都一样,走着走着就不知该前往何处了,偶然看见一书店,不假思索便进入其内,结果花了三百大洋买了一套《世界新军事变革》丛书,不为别的,就为总主编是张黎,虽然我一时想不起来他是何许人也,但我脑子里印象挺深的,总觉得老是在什么地方听到这个名字。

《世界新军事变革概论》世界军事变革的历史发展军事变革:军事变革是指由科学进步而引起的武器装备的演进,进而引起军队编成、作战方式和军事理论等方面逐步发生根本性变化,最终导致整个军事形态发生质变的特殊社会现象。

世界军事变革发展史上,由于人们的认识和划分标准不同,出现了以美国著名未来未来学家托夫勒认为的三次军事变革、美国林德博士和以色列史学家克里沃尔德认为的四次军事变革、俄罗斯斯里普琴科少将认为的六次军事变革、以美国军事理论家克雷派尼维奇认为的十一次军事变革等多种说法。

但就从整个军事形态是否发生质变来说,一般将世界军事变革划分为四次:金属兵器取代木石兵器的金属化军事变革;火药兵器取代金属兵器的火药化军事变革;机械化武器装备取代火药兵器的机械化军事变革;信息化军事变革。

金属化军事变革的基本标志是,金属兵器取代木石兵器,职业化军队正式建立和发展,主要进行阵式作战,朴素的军事理论诞生,最后形成了崭新的金属化军事形态。

金属化军事变革使得步、车、骑兵等职业化军队初步建立,海(水)军也开始萌芽。

阵式作战成为主要作战方式,朴素直观的军事理论也随而诞生,在金属化军事时代,人们已懂得如何把多种单一的力合成为整体的力,无论是西方还是在中国,在军事理论与实践上,都认识到了只有将兵器中攻守、长短、远近、刚柔等各种器械加以搭配互补,才能形成兵器“力”的多样统一,发挥整体效应。

个人认为,金属化军事变革带来军队作战能力的提高的同时更大的变化在于使军队从“打群架”的状态转化为“打仗”。

现代战争理论2

现代战争理论2

(一)美国战争理论 二、西方主要国家战争理论
4、作战思想
(1)提出新的对外用兵指导原则
① 提出根据受威胁的国家利益的重要性“有选择地”用兵 ② 提出决定动用美国军队的新准则
1995年的“国防报告” 归纳为9条:①有现行条约的承诺; ②与盟友国家国家共同采取行动;③如美国单方面采取行动, 要有法律依据;④军事目标要与政治目的一致;⑤行动能在适 当的时间内,以可接受的资源和可接受的方式结束;⑥有投入 充足的兵力以实现确定目标的决心;⑦得到国会和美国人民的 支持;③在采取多边行动时,要由美国进行指挥和控制;⑨根 据战场情况的变化,对投入部队的规模、组成和部署进行必要 的调整。
高技术局部战争就是指大量运用具有信息技术、新材 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生物技术、航天技术、海洋技术等 当代高技术水平的常规武器装备,并采取相应的作战方法, 在一定地区内所进行的战争。
(三)高技术局部战 三、高技术局部战争理论 争的特点
1、战争的起因日趋复杂
(1)霸权主义是战争的主要根源
(2)战争爆发的诱因多样化
② 重视培养和保留高素质的军人 ③ 大力提高部队战备水准
美军要求部队的战备在以下方面达到标准: 动员、训练、战区部署及投入战斗所需的时间符合规定;一旦投 入作战,必须能够履行所受领的任务;持续作战的时间符合规定; 撤出战斗、进行休整和重新部署所需的时间符合规定。
(一)美国战争理论 二、西方主要国家战争理论
3、建军思想
(4)着眼于未来,大力推进军事改革
美国特别强调,“从现在起就为应付难以预测的 未来的安全挑战而准备”。 ① 加速现代化进程,以继续确保美国的军事优势。 ② 继续充分利用军事革命的成果,改进美军执行近 期任务和应付未来挑战的能力。 ③ 利用商业革命的成果,对国防部的主要机构和支 援机构进行彻底的改造。 ④ 提高防范可能出现的严重威胁的能力。

大纵深战役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是苏军20世纪30年代创立并有着深远影响的军事理论,在世界军事科学宝库中无疑占有重要的地位。

但是由于历史形成的原因,对苏军大纵深战役理论的阐述只散见于苏联时期的军事著作和军事期刊中。

2006年,本文作者应解放军出版社之约,把散见于书刊之中的重要著作和文章集中翻译、汇编成《大纵深战役理论》一书,作为外国著名军事理论丛书之一,向中国读者特别是军队读者介绍这一著名理论。

本文主要就这一理论的形成、发展及其内涵、实质、作用与影响等作了深入透彻的分析研究。

一、什么是大纵深战役大纵深战役理论是关于准备与实施大纵深战役的理论。

它是在大纵深战斗理论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研究大纵深战役必然会先接触大纵深战斗,因此,许多文章的作者常常把二者结合起来说。

由于大纵深战役理论本身涵盖了大纵深战斗理论,人们许多时候便只提前者。

研究大纵深战役理论首先要弄清什么是大纵深战役(战斗)。

关于这点,H.B.奥加尔科夫元帅在《苏联军事百科全书》中讲得很清楚:“大纵深战役(战斗),是战役军团(兵团、部队)的作战样一式。

其实质是以杀伤兵器同时压制敌防御全纵深,在选定方向突破其战术地幅,尔后将发展胜利梯队(坦克、摩托化步兵、骑兵)投入交战,并为尽快达成预定目的机降空降兵,迅速将战术胜利发展为战役胜利。

”在这里,括号内的词用来解释大纵深战斗的概念(其他意义相同)。

这实际上是对M.H.图哈切夫斯基、B.K.特里安达菲洛夫、A.и.叶戈罗夫等军事领导人和专家、学者的论述进行综合后得出的官方结论。

根据具有权威性的论述,大纵深战役(战斗)的本质特征可概括为以下三点:1.对敌人防御配置实施全纵深突击。

全纵深突击是大纵深战斗和战役的精髓。

其要点是摈弃线式作战,在全纵深同时消灭、压制、牵制、合围和全歼敌主要集团。

早在1928~1929年间,图哈切夫斯基在向伏罗希洛夫呈送的一个报告中就强调要依靠新的物质技术基础,“摈弃过去那种单个夺取敌战斗队形每一个基点的、极其消耗体力的艰难作战样式,在同时压制敌配置全纵深的情况下,转而采取新的、更加有效的战斗样式和方法”。

整理大纵深战役论

整理大纵深战役论

[整理]大纵深战役论苏军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大纵深战役理论。

这一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战争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苏军认为,这一理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军军事理论上最大的成就。

它是兵力众多、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进行作战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其形成标志着苏军的军事学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大纵深战役理论不仅对当时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为苏军以后作战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萌芽在20年代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坦克和飞机了,但当时在战场上使用的数量有限且技术也不完善,所以还不能实际上也没有引起战斗行动性质和作战方法的改变。

战斗、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基本任务,那时还是由步兵、炮兵和骑兵完成。

后来在坦克和飞机大量生产、武装力量开始组建坦克和航空兵兵团与军团的时候,军事行动的性质和作战方法才发生了质变。

一、图哈切夫斯基的创见大纵深作战的思想,最早是由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他们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对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当时人们的想法是不仅要集中兵力去攻击敌人的正面阵地,而且要想办法去打击敌人的翼侧和纵深。

大纵深作战最核心的内容是改变传统的缓慢和按部就班地去攻克敌人一道又一道防御阵地的方法,而采取同时压制敌人整个防御纵深和实施有效地快速兵力机动的作战样式。

其后苏军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基辅军区、白俄罗斯军区等组织的多次试验性演习、军队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中,对这些原则进行了严密检验,并写进了《大纵深战斗守则》中,随后又在战斗条令和野战条令中写进了这一理论原则的内容。

大纵深战斗的作战思想,也直接影响和促使苏军战役理论的变革。

到了30年代,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军事技术装备,部队的战斗能力也有了大的提高。

这就为苏军军事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如,随着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航空兵的战斗力和在战役甚至整个战争中作用的增大,诞生了空军战役法。

浅析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

浅析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

浅析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关键因素影响战争形态演变的主要因素是科学技术,但由于科学技术的泛化效应,随着科学技术一同变化的军事理论、战争实践、和社会发展形态等,都在不同程度、不同维度和不同状态下共同推动和影响着战争形态的变化。

一、科学技术是推动战争形态演变的根本动因军事领域对科技发展最为敏感,历史上每一次重大科技进步都会引发战争形态和作战方式的深刻变革。

正如恩格斯曾所指出的“一旦技术上的进步可以用于军事目的并且已经用于军事目的,它们便立刻几乎强制地,而且往往是违反指挥官的意志而引起作战方式上的改变甚至变革。

”自人类战争接受文明化改造开始,战争便由人的智力+物的冲击力所主导,科学技术则通过不断作用于“物”以增加其冲击力,从而成为促进战争发展的最原始动力,每一次出现科学技术的革新,几乎随后就出现战争形态的变化,千百年来从冷兵器战争一直到信息化战争莫不如是。

最近一次战争形态的演变是由机械化战争向信息化战争演变,其中起主导推动作用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网络通信和指挥自动化技术为代表的技术群,海湾战争展露信息化战争初态。

其时,借助网络信息技术群使远程超视距精确打击、多军兵种联合作战成为了现实,一改以往仅靠兵力火力堆积制胜的战争模式,从而将二维的机械化战争形态推向立体的信息化战争形态演进。

、由近年看,随着前沿信息技术、生物技术、制造技术、新材料技术、新能源技术等不断发展,一些重大颠覆性军事技术正在集中涌现,并且对军事发展的推动力空前强劲。

如物联网技术引发感知革命、云计算等引发计算革命、大数据引发预测革命、量子科技引发通信革命、人工智能技术引发行为革命等,信息化战争正在由“信息制胜”向“智能制胜”转变,战争中谁能在大数据处理、智能算法优化、集群自主控制等为代表的新军事技术上占据优势,谁就能轻易制胜对手。

可见,科学技术再一次强迫战争形态进入到由“信息”向“智能”迭代变化的过程中。

二、军事理论是牵引战争形态演变的重要引擎军事理论被称为军事发展的“引擎”,同样也是推动战争形态演进的强劲动力。

大纵深作战理论

大纵深作战理论
最早提出 "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是苏联元帅 图哈切夫斯基的"大纵深作战"理论
第一次世界大战——近代作战理论与现代作战理论的分水岭
进攻至上、决战制胜、速战速决不灵了第一次世界大战初期,各参战国普遍奉行进攻至上、决战制胜、速战速决的理论。交战双方在作战指导上都企图通过几次大的决战性战役,迅速击败对手,夺取战争的胜利。然而,战争的进程很快就宣告了各国战争计划的破产。由于作战规模空前,人员物资消耗巨大,无论哪一方都无力保持连续、高速的进攻,进攻战役在力量耗尽时也就随之停止,接着而来的是绵亘的战线,持久的阵地战。
“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被确定为美国陆军统一的作战理论。“空地一体作战”理论第一次在海湾战争中得到检验,获得巨大的成功;同时在战争中已向“空地海天一体化作战”理论发展。
联合作战理论亮相军事舞台20世纪最后10年,作战理论的发展呈现出两个主要特点:其一,联合作战理论成为整个作战理论发展的主干。联合作战理论在80年代中期引起世界各国军队的高度重视。
战略轰炸理论的形成,是美英两国对杜黑的“独立空中战争”思想进行大规模、长时间试验的结果。
防空作战理论和空降作战理论在大战中得到了一定的发展。防空战役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
海战理论大创新第二次世界大战,是传统海战理论向现代海战理论转变的重要时期。海战理论形成了以航母为中心的海上决战理论、保交破交理论和以岛制海理论三足鼎立的局面。
三是创造了“以岛制海”海战理论,两栖作战理论也得到全面发展。
诸军种联合登陆作战理论趋于成熟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各参战国共进行了各种规模的登陆作战约有600次之多,其中达到战役规模的约有数十次。
丰富的登陆作战实践,确立和发展了现代登陆作战理论和联合作战理论,这些理论又反过来对登陆作战实践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使登陆作战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获得巨大成功。大战中较大规模的登陆战役成功率几乎达到100%,其中6次战略性登陆战役全部获胜。

军事理论作业-大纵深作战理论

军事理论作业-大纵深作战理论

大纵深作战理论大纵深是苏联的图哈切夫斯基的创造的理论,跟闪电战一样,经过第二次世界大战的洗礼,实践证明,大纵深是可行的,跟闪电战不同,闪电战讲究的是瘫痪,而大纵深更像是正面的决战。

大纵深作战理论的提出与当时的科学技术水平的发展紧密联系。

一战前期,飞机与坦克的数量有限且技术也不完善,所以还不能实际上也没有引起战斗行动性质和作战方法的改变。

然而,后来在坦克和飞机大量生产、武装力量开始组建坦克和航空兵兵团与军团的时候,军事行动的性质和作战方法才发生了质变。

这一理论的实质在于:以炮兵火力和航空兵突击兵力同时压制敌防御的全纵深;集中兵力兵器于选定方向,坚决实施进攻,突破敌防御的战术地幅;将强大的坦克、摩托化步兵和骑兵等快速兵团投入交战,以求尽快达到预定的作战目的。

第一次世界大战后期,出现了航空兵、装甲坦克兵等新的兵种,在战役行动中军队实施了坦克战。

"1918年盟军的多次坦克突破显示了消灭防御战术纵深的新途径。

这一年解决了通过两种兵器—火炮和坦克压制防御火力的问题。

”索姆河战役中,坦克与炮兵发挥了巨大的作用,“炮兵不仅为攻击进行炮火准备,破坏所有可见目标,而且还以徐进弹幕射击来支援攻击。

”索姆河战役中的坦克机械性能还很差,但是就是这些坦克使步枪和机枪都失去了效果。

曾经挡住无数士兵的堑壕和铁丝网也被轻松碾过。

约有21个师的英军在坦克的支援下向德军发起进攻,5小时内,他们向前推进了5公里。

营航空兵在这场战役中也得到了发展,飞机的机型更为完善。

英法空军不仅能掌握制空权,还能对德国纵深的战役后方和战略后方进行空袭。

战争对新兵种的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并且为军事理论的革新带来了契机。

一战结束后,由于科技的进步和战争的需求,军事技术出现了重大突破。

例如,由于坦克的火力、机动力和装甲防护三大性能全面提高,所以在复杂的地形和恶劣的天气下,它的高速突破穿插和大纵深突击能力得到显现。

此时的作战飞机在时速、升限、航程和活力主要战术技术性能指标大幅度提高,所以在战略轰炸、夺取制空权、协同地面部队作战方面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大纵深战役论

大纵深战役论

苏军早在20世纪30年代就提出了大纵深战役理论。

这一理论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中,得到了战争实践的检验和完善。

苏军认为,这一理论是两次世界大战之间苏军军事理论上最大的成就。

它是兵力众多、技术装备精良的军队进行作战的一种崭新的理论,其形成标志着苏军的军事学术发生了质的飞跃。

大纵深战役理论不仅对当时的军事理论和作战方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而且在世界军事学术史上也占有重要的一席之地。

它为苏军以后作战理论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萌芽在20年代虽然在第一次世界大战中就已经出现并开始使用坦克和飞机了,但当时在战场上使用的数量有限且技术也不完善,所以还不能实际上也没有引起战斗行动性质和作战方法的改变。

战斗、战役乃至整个战争的基本任务,那时还是由步兵、炮兵和骑兵完成。

后来在坦克和飞机大量生产、武装力量开始组建坦克和航空兵兵团与军团的时候,军事行动的性质和作战方法才发生了质变。

一、图哈切夫斯基的创见大纵深作战的思想,最早是由苏联军事理论家图哈切夫斯基、特里安达菲洛夫、叶戈罗夫等人在20年代首先提出来的。

他们在自己的军事著作中对大纵深作战的理论原则进行了初步的论述。

当时人们的想法是不仅要集中兵力去攻击敌人的正面阵地,而且要想办法去打击敌人的翼侧和纵深。

大纵深作战最核心的内容是改变传统的缓慢和按部就班地去攻克敌人一道又一道防御阵地的方法,而采取同时压制敌人整个防御纵深和实施有效地快速兵力机动的作战样式。

其后苏军在伏尔加河沿岸军区、基辅军区、白俄罗斯军区等组织的多次试验性演习、军队演习、首长司令部演习中,对这些原则进行了严密检验,并写进了《大纵深战斗守则》中,随后又在战斗条令和野战条令中写进了这一理论原则的内容。

大纵深战斗的作战思想,也直接影响和促使苏军战役理论的变革。

到了30年代,出现了比较完备的军事技术装备,部队的战斗能力也有了大的提高。

这就为苏军军事学术的发展提供了可能。

如,随着飞机数量和质量的大幅度提高以及航空兵的战斗力和在战役甚至整个战争中作用的增大,诞生了空军战役法。

军事理论作业 闪击战与“大纵深”

军事理论作业    闪击战与“大纵深”

突破口理论突破口理论是一种理想的进入交战的理论。此理论认为,快速集群应在突破梯队完全突破敌战术纵深,打开突破口后,
快速集群快速集群是指苏军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
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方面 军快速集群一般由坦克集团军组成,机械化骑兵集群往往也能担任方面军快速集群;而集团军快速集群一般由坦克军组成。(其中在 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 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在进攻中,方面军快速 集群往往脱离诸兵种合成集团军数十公里。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 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步兵实施的机动问题闪电战和大纵深作为现在机械化作战最现实的战略思想,除了在装甲部队使用上有不小的分歧,另外在步兵 的作战使用上也有各自的见解。闪电战注重的是以装甲部队为核心,要求包括步兵在内的其它兵种也要以同样的方式实施机动。步兵 在作战中也首次被要求具有高机动,能够跟的上坦克的进攻节奏,这也就是步坦协调。一旦对步兵提出了此种要求,就必须有良好的 运载车辆,而且进攻的行进过程中,这些车辆也和坦克一样面临被击毁的危险。德国在二战中主要使用的是Sdkfz.250和Sdkfz.251 半履带装甲车,这两种车辆可靠性很好,而且还可以在车体上安装各种武器,防护水平一般,可以满足闪电战对步兵的要求。不过由 于德国的工业基础较薄弱,无法腾出生产线大量生产这些辅助车辆,步兵和大量的火炮辎重还得依靠轮式车辆,甚至是骡马。为解决 步兵的机动问题,德军曾想出在坦克后挂拖车运载步兵的主意,但最后也不了了之。因此古德里安的机械化设想在整个二战也没有在 德军中实现。 同样的问题也存在于炮兵中间,即使摩托化牵引炮兵在机动性方面也无法于坦克机械化部队相提并论,这样在大纵深进攻战役后期, 步坦、炮坦协同失调的情况屡见不鲜,造成苏军坦克兵团的重大损失。

[VIP专享]大纵深作战与闪击战

[VIP专享]大纵深作战与闪击战

在一战中,坦克是一种发展胜利的坦克出现在战争舞台上。

由此围绕坦克作战运用产生了许多看法。

一战后,保守的法国陆军实权派认为战壕战才是未来战争的发展方向,所以将坦克当成步兵的附属品,作为火力支援和钢铁堡垒,将其完全从属于步兵迁就步兵。

而二战中,德军绕过马其顿防线,通过闪击战摧毁了大半个法国,证明了坦克作战必须遵循下述原则:1,坦克必须集中使用才会产生最大的胜利2,坦克最大的作用不是用来突破前沿防御,而是用来突入到敌人纵深发展胜利的。

虽然坦克发明的最初目的是用来克服战壕铁丝网机关枪防御体系的3,坦克必须应用于适合它的地形4,坦克必须在其他兵种配合下完成作战任务其中,坦克运用发展最成熟的有两种理论——大纵深作战和闪击战。

所谓大纵深突击作战,是前苏联二战后直到苏联解体所一贯坚持的军事战略。

并形成了以地面坦克突击为核心的完善的军事理论。

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基础是二战以前前苏联图哈切夫斯基等人所提倡的突破口理论。

所谓突破口理论就是:将进攻部分分为几个梯队,其中第一个梯队主要有步兵组成,在炮兵、航空兵火力准备之后,在诸兵种协同突破敌人防线,扩大并巩固突破口,第二个梯队主要由装甲部队和摩托化部队组成,主要任务是穿过突破口,并向纵深发展胜利。

这是一个没有考虑到对手反应的静态模型。

在实战中,当第一梯队突破突破口时,往往遭到敌人反冲击,封闭突破口,所以第二梯队还需付出很大的代价来继续突破。

所以,这时候就分为两种看法,一种是等突破口还没有完全突破,但是已经取得决定性的进展时,就投入第二梯队,协助第一梯队完成突破,并发展胜利。

第二种看法是就是要第一梯队完成突破之后,拓展并巩固突破口之后,再投入完整的装甲部队发展胜利(所以又称为纯突破口理论)。

而在战争实践中,往往采用第一种更有有利。

而何时投入发展胜利的第二梯队是获得胜利与否,战果大小的关键,也是指挥官对战场战机把握能力的考验。

当然,不是所有的指挥官都是天才,投入第二梯队的时机往往难以把握,所以,在二战中苏联的进攻梯队往往不是两个,而是三个甚至四个。

军事战争的关健在于军事创新

军事战争的关健在于军事创新

1939 年9 月1 日, 法西斯德国运用"闪电战"的手段, 发 动了侵略波兰的战争.仅10 多天时间, 就使波军全线溃败, 27 天后首都陷落, 国家灭亡.
大纵深防御战
按照苏联人的大纵深进攻战术,简单地说就 是在前线敌人的薄弱环节集中尽量多的人和火炮, 然后以压倒性的进攻撕开一个或数个口子,接着 就是快速装甲集群切入,步兵师完成占领并向两 边扩展撕开更大的口子,快速装甲集群则一直向 纵深突进彻底破坏敌人的后勤与防御纵深,十次 斯大林突击就是这种战术的体现。
闪电战
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纳粹德国使用 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和机 械化部队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的方式 制敌取胜.
1、闪击战,又称闪电战,是由德军名将古德里安创建的 战争模式。闪电战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德军经常使用的 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 击的方式制敌取胜。闪击战三个重要要素:快、奇、集中。 2、基本介绍 闪电战(Blitzkrieg,又称闪击战)是一种军事学说,采 用移动力量迅速地出其不意地进攻,以避免敌人组织一致 的防御。它脱胎于19世纪普鲁士参谋部的“开火渗透” (Fire and Infiltration)战术。德意志国防军在二战中大 规模运用此战术,对波兰、法国和苏联的入侵非常有效。 但在此之后失去优势。因为闪电战需要后方快速补给,所 以必须开发特别的补给车辆、通信的新方法和分散化的指 挥方式。"闪电战"这个名词是德军在法国战役结束后, 在美国的时代杂志上(TIME)率先提出的新名词
以中国“杀手锏”武器为主要打击目标美军认为, 近年来中国人民解放军积极发展“杀手锏”武器装备, 用来威慑像美国这样优势的对手和“反进入∕区域拒 止”,迟滞美军力量的投送,或在冲突一开始时用于 出其不意地瘫痪美军。因此,未来美军“空海一体 战”,就要以空、海军一体化作战力量为主,综合运 用各种作战手段和方法,积极主动地在西太平洋地区 的多维战场空间,对中国重要军事目标特别是“杀手 锏”武器实施非对称性联合打击。美军“空海一体战” 重点集中打击中国军队3类“杀手锏”武器装备系统。

二战时期产生的主要军事学说

二战时期产生的主要军事学说

闪击理论由德国人古德里安创建的战争模式(英译Blitzkrieg或lightening war),也叫闪电战,是二战期间德军首先并且经常使用的一种战术,它充分利用飞机、坦克、战车的快捷优势,以突然袭击破坏敌军后勤补给的方式赢得围歼敌军的机会从而取得胜利。

战略层面运用装甲部队、机械化步兵与火炮,以及空军优势,于作战层面进行高度协同。

扰乱敌人的战略部署,达到使敌军在兵力分配与指挥上的混乱。

以侧面迂回方式,避开敌人强有力的防御正面,切断他们的后勤补给。

战术层面“闪击战”大略可略分以下几个阶段:集结(Aufmarsch):意即在攻击发起之前,将兵力彻底集中于一个狭窄的正面上。

由于该战术需“形成重点”(Schwerpunktbildung)之故,真正的攻击正面还会比集结面更窄。

展开(Gefechtsstreifen):为了突破后维持必须的冲力,机械化部队将会成梯次纵深部署。

突破(Einbruch):“形成重点”后所造成的压倒性优势武力,以决定性的冲击力突穿敌人战线。

突破的任务一般交给战车部队担任,战车部队将以营或连级单位组成“宽椎型”或者“椎型”进行突破。

突穿(Durchbruch):此阶段是突破之延续。

在完成突破之后,装甲部队主力以及其他机械化支援单位会穿越打开的缺口,并进入敌人战线开始向敌后深入。

击虚与钻隙(Die Flächen und Lückuntaktik):突破时期结束,开始全速向敌后方做大纵深的突进。

这样的做法扬弃了传统的向两翼席卷的战法。

一旦通过突破口后,各纵队即成扇形展开,沿着若干向前延伸的平行道路向前分散推进,以避免交通壅塞现象发生。

突进纵队面对敌人时,如无须做战斗时则尽量避免,选择绕开,尽可能采取迂回渗透的手段,只有在没有办法的情况才实施战斗。

至于绕过的敌人则由后续部队赶上肃清之。

在领先挺进的装甲部队后面则是机械化步兵部队,以填补装甲部队推进后产生的空隙,后面才是徒步运动的一般步兵师。

二战苏军大纵深理论与德军闪击战异同

二战苏军大纵深理论与德军闪击战异同

在具体运用上,苏军既不同于法军的坦克零散配步兵,也不同于德军的决不迁就步兵。苏军采取的是中庸之道,即承认装甲兵的独立作战能力,又不否定坦克支援步兵的作用。在攻击作战时,苏军将装甲兵分为“近战”和“远战”两种。近战者,即直接支援步兵进行突破的坦克,多为直接配属给步兵师军的坦克团(旅)。远战者,即由坦克军(集团军)组成的快速集群。用于突破后发展胜利。这里又涉及两个重要概念“突破口理论”和“快速集群”。
说了这么多,无非是想说ຫໍສະໝຸດ 苏军对于突破集群和快速集群任务划分是多么的严谨。
快速集群:指苏军装甲兵在进攻作战时临时组建的,用于第一攻击梯队(突破集群)突破成功后,进入突破口纵深,打击敌纵深内的有生力量和重要目标,以达成战役目的之用的机动兵力集团。在WWII中后期,也就是快速集群发展和应用的鼎盛时期。快速集群常由方面军的坦克集团军组成。(其中在柏林战役中。苏军以4 个坦集和9个坦克军担任快速集群,创快速集群规模之最。)但多数情况下,快速集群的主要力量还是坦克军。快速集群以快见长,据苏军对几十个战役的统计,担任快速集群的坦克集团军前进纵深平均320km,最高达到800km;进攻平均速度为25-45km/D。个别战役高达60-90km/D。合成集团军和步兵师实在是望尘莫及。凭心而论,突破集团的作战任务相对困难。快速集群作战任务相对容易。(试想,一个要砸开坚硬的核桃壳;一个只需吃酥脆的核桃仁。)
斯大林格勒战役苏军反攻阶段中,苏军各步兵部队首次按325号令使用支援坦克。战役中,配属给步兵师的坦克旅、团均以整建制组成近战坦克群,并由步兵师师长直接指挥。独立旅、团中的各坦克营还得到了师书兵力的加强。尽管如此,在集团军的主要突击方向上,支援坦克密度不高,影响了突破速度,方面军不得不抽调快速集群的坦克以支援步兵师的突破,而后再回归本编制。虽然敌战术防御纵深并不是快速集群的任务,但为加快突破速度,快速集群往往以部分坦克支援步兵战斗或干脆提前进入交战,这种状况一直持续到1943年末才有改观。究其原因,一是支援步兵的坦克数量少,密度小;步兵击力弱;步坦协同不利。二是突破任务毕竟是艰难的,而发展胜利相对要轻松一些。

德国闪电战和苏联大纵深,谁厉害?

德国闪电战和苏联大纵深,谁厉害?

德国闪电战和苏联大纵深,谁厉害?祁鑫第一次世界大战的欧洲西线战场,英法联军与德军陷入了旷日持久的堑壕战,造成了极其惨重的人员伤亡。

双方难以打破堑壕战僵局,主要是缺乏有效机动作战的武器装备和与之相配合的战术手段。

1917年康布雷战役,英军四百多辆坦克,在大量火炮、飞机的火力掩护下,突破了德军防御纵深8-10公里。

不过,当时坦克的性能、战术以及与其他兵种的协同都不成熟,对一战战局的影响很有限。

英国和法国最终靠防守赢得了一战胜利,战后军界主流战争观念保守,对以坦克为核心的进攻战术忽视迟疑。

德国人一战时完全忽略坦克,战败后德国反思却远比英法深刻。

德国的闪电战在二战初期崛起,迫使苏联开始拾起以前的大纵深理论。

英法取胜而保守,德国失败而反思本来在1920年代,英国的坦克战术理论和实践处于领先地位。

英国装甲战创始人、军事理论家富勒一直大力鼓吹集中运用坦克,强调建立少而精的机械化部队。

富勒的崇拜者、军事理论家李德尔·哈特也主张英国陆军实现机械化。

1927年,德国还没有一辆坦克,英国已经有了装甲师的前身——试验性的装甲部队。

但由于坦克在军事训练中失败、观念保守、经济不景气,以及更多力量投入到海军和空军,英国并没有大规模扩充坦克部队,而主要是将步兵全面摩托化。

一战后,法军强调防守远胜于进攻,迷信堑壕和堡垒,法德边境的马奇诺防线就是这种军事理念最著名的写照。

虽然法国也有装甲战的倡导者,比如法国“坦克之父”埃斯蒂安以及后来的夏尔·戴高乐等人,但他们在军界比其英国同行更孤立。

直到上世纪三十年代后期法国的坦克设计都是世界先进水平:夏尔B1?bis重型坦克的火力和防护都优于德国在二战中的主力III型和IV型坦克;法军中型坦克索玛S35也是世界一流。

法国人致命的问题是对坦克在陆军中的地位,以及如何组织运用坦克严重缺乏前瞻性。

法国人还相信步兵是“战争的皇后”,坦克要分散配置给步兵师,是支援步兵的辅助兵种,?为引导步兵进攻充当压路机。

大纵深攻击理论听后感

大纵深攻击理论听后感

大纵深攻击理论听后感
大纵深作战理论发展历程与略解
一次标准的大纵深进攻作战,即是在正式进攻前利用空军与炮兵的优势,冲击敌方的防线,然后突击,撕裂对方防线后扩展战果。

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理论核心是突破理论和追击理论,强调突击和追击、反追击。

第一梯队突破对方的防线后,第二梯队便可以加入战斗,开始进攻敌人的第二层防线。

最终突破敌军的整套防御体系.
追击理论,顾名思义是追击敌人的残兵败将,消灭敌方的有生力量,利用机动性冲到敌军的后侧,分割包围敌军以达到歼灭的目的。

大纵深理论同样存在一些缺点,因为它需要强大的集中火力,也就是说后勤补给必须充足,而在战线长的情况下,后勤补给很困难。

并且该理论的机动性相较其他仍旧略差。

一般人对于大纵深作战理论的理解仍旧处在防御方面,但是实际上,大纵深战略已经发展成为了一种可供攻击的理论。

这一理论的诞生与XX自身的国情是有联系的,毕竟想要在那极长的战线上取得优势,一种专为长战线服务的作战理论必不可少。

到了冷战时期,大纵深作战理论仍旧是笼罩在北约头顶上的一朵乌云。

但是,针对大纵深作战理论必须要有集中火力的特点,XX“空地一体作战”理论诞生了。

这一理论结合了网络信息化的优势,以广大战场上所有陆海空单位为基础,打击战场的全纵深内的敌人。

随着时代的发展,信息化作战正在不断发展,战术原子弹很有可
能在战争中被正式使用,在这时代的潮流中,大纵深作战理论似乎开始落后,但是我认为,大纵深作战理论必定能够在信息化时代中找到机会再次修正完善,亦或者出现一种根源于大纵深作战理论的全新作战理论。

大纵深战役理论读后感3000字

大纵深战役理论读后感3000字

大纵深战役理论读后感3000字在经过了1918年至1922年的国内战争时期之后,进入了和平建设时期的苏联红军终于有机会对自身那庞大臃肿的军队进行整编和改革。

在这个过程里,苏联红军将有机会对自己在国内战争时期累积下来的经验和错误作出分析和总结,并将总结出来的结果用于苏联红军的未来发展上。

也是在这个总结过程里,苏联红军总结出了一套划时代的战略构想——大纵深战役理论。

一、未来的仗该怎么打?在总结国内战争时期和苏波战争时期经验时,苏联红军发现了一个规律,在现今的环境下,指望用一次战役就击败一支军队是不可能的事情了。

这种事情或许在拿破仑战争时期还能出现,但在现代环境下显然已经不可能了。

对此苏联红军有直观感受,那就是在国内战争时期面对白卫军这样的军队,苏联红军也没能通过一次战役将其击溃,双方是进行反复的拉锯战之后,苏联红军才将白卫军彻底击垮。

而在苏波战争时期,苏联红军在早期取得了多次胜利,但在后期就遭到了波军自侧翼发动反击全线溃退。

二、新的战略理论传统的一锤定音式战役已经不存在,那么苏联红军就必须找出一条新的取胜之道。

根据对旧有经验和实战案例的总结,苏联红军意识到未来的战争,其胜负不局限于单次战役,进攻方将会是通过连续不断的战役将敌军的部队反复击败,也就是不给敌军重新组织部队的机会,就发起新的战役,直至进攻方的攻击部队穿插迂回到敌军后方,将对方在战区里的部队一口气歼灭,从而最终赢得战争的胜利。

三、大纵深战役理论在上世纪二十年代后期到三十年代中期,苏联红军都致力于完善自己的战略理论。

在1929年的苏联红军野战条例中,新的战略理论还仅仅是只是一个概念,但在1935年苏联红军就将这一战略理论明确为了“大纵深战役理论”,并出版了《大纵深战役理论指导》一书。

到1936年时,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概念就被再一次加深,它不再局限于战术层面的浅近纵深战斗来突破敌人,而是谋划于在更为深远的纵深上击败敌人。

按照苏联红军的想法,大纵深战役理论的本质就是利用己方最现代化的兵器,让部队能够在最大纵深上同时突破敌军所有防御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大纵深攻击理论大家都知道,大纵深攻击理论的创造人是图切哈夫斯基。

但是图切哈夫斯基提出的这个理论只是一个框架,由于苏军当时的现实,根本没有实践的机会,所以这个理论基本上还停留在纸上谈兵的阶段,和苏联后期深具威胁力的大纵深攻击战略大不相同。

真正让大纵深战役理论走向成熟的,朱可夫显然是一个关键人物,朱可夫是一战后期入伍,和二战大部分坦克战专家一样,他也是骑兵出身,但是一战中他作战勇敢被提升为“军士”(可怜,二战其他的名将很多都是小官了)。

真正让他崭露头角的是在苏联内战期间,在与高尔察克军作战中,在整体战局不利的背景下,在一次遭遇战中,他指挥100多人击败了2000多敌人。

这和大部分人认为的他只会以多胜少不同,后来在莫斯科防御战的前期也是一样,在兵力不足的情况下,他进行重点防御,连博四注,四注全中大奖,也是以少胜多。

朱可夫出色的判断力决定他必要的时候也可以是一个疯狂的赌徒,但是他本人似乎不喜欢这种“狗急跳墙”的行为,对这种战总结的比较少,然后当时的苏联总参谋长图切哈夫斯基却因此注意到了这个小的不能再小的骑兵连长,对他非常欣赏,朱可夫因为得到了有意识的提拔、锻炼和培养,从此官运亨通,朱可夫后来也以图切哈夫斯基的学生自居。

作为一个典型的苏式系统着意培养出来的苏式军官,加上对图切哈夫斯基的崇拜,他也接触到了当时最新的坦克战理论,还去德国考察过,对最新的德国军事学术有了解,属于当时各国军界中的新潮派,成为装甲战争理论热心的支持者。

然而在后来斯大林的大清洗中,很可能却偏偏是因为他的骑兵背景逃过了清洗(斯大林对骑兵军官比较有爱),保存了苏军中坦克战研究的火种。

无论是闪击战,还是大纵深攻击,首先面临的就是装甲部队的建设问题,但是在这方面苏联落后了。

在诺门坎,朱可夫把装甲部队集中使用,进行机动突击,可以说是当时世界上最早这么实践的,比德国人还早,但是仔细研究,会发觉这个时候朱可夫的坦克战比德国原始了很多,他的装甲部队是临时集中,根本不是专门打造出来用于坦克战的,相比于利用坦克的速度方面,他更多的利用了坦克的攻击力,闪击战的几个要素中,他只明显体现了集中原则。

但是在和步兵的协同、立体攻击方面,隐隐约约出现了和德国人不一样的大纵深作战的影子。

总的来说,研究这个时期的苏军的素质,坦克的使用,朱可夫的指挥都和德国不能相提并论。

无论如何,诺门坎毕竟是头一个吃螃蟹的,如果苏联能够总结经验的话,对苏联军队显然是一次大补。

但是这个时期朱可夫的另一个变态性格已经明显的体现出来了,就是他坚决要求在绝对有胜利把握的时候,才发动进攻。

这个后果就是苏联人显然认为朱可夫的胜利是理所当然的(对朱可夫的这种看法显然有着悠久的历史),从而把诺门坎经验轻轻抛在脑后,在朱可夫领取勋章的时候,也是苏联大踏步倒退的时候,他们解散了实验性质的坦克军,把坦克分散给步兵,新思想的军官被迫“改变”想法。

当德国的闪击震惊了世界的时候,苏联才开始重新检起图切哈夫斯基的理论,可是已经晚了。

1940年朱可夫被授予大将军衔,随后被任命为苏军总参谋长。

然后德国闪击苏联,苏联野战主力又被清洗了一遍,这个时期朱可夫的“英明睿智”处处可见,仿佛“众人皆醉我独醒”。

然而,和事实相反的是,朱可夫也对苏联前期的失败有不可推卸的责任,因为他不是别人,他是苏联的总参谋长。

可以说,这是一个非常糟糕的任命。

朱可夫性情暴躁,独断独行,对说服别人没有任何兴趣,同时没兴趣在别人的错误的基础上收拾弥补,加上人际关系很差,总参谋长这个位子是非常非常不适合他的。

前期他在演习中预示了德国闪击的危险,但是斯大林不接受的时候,他自己也在回忆录中承认,并没有很卖力的去说服斯大林,而是自顾自的搞出一个调整防御的计划,我不明白,在斯大林不理会的情况下,这种纸面计划有什么意义。

后来的基辅也是这样,几十万大军有被合围歼灭的危险,他一次说服不了斯大林,就头脑一热,吵架,下放,撒手不管了,显然不是一个合格的参谋长的做法,否则就算斯大林不接受,他也应该做出一些补救,能救一些部队就救一些。

在莫斯科会战后期也是这样,当时朱可夫反对发动总攻,几乎又被贬成了一个斯大林参谋一般的角色,后来在维亚济马,苏军遭到大失败,当时的名将叶夫列莫夫被合围,他要求从最短路线突围,斯大林询问朱可夫的时候,朱可夫不同意,最短的路线是最早被封锁的,绕远路倒可能逃出来部分,但是叶夫列莫夫不愿意带着他疲惫不堪的部队在风雪中走长路,这样没打就要死大半。

朱可夫还是老样子,提了意见也没有尽力说服,结果斯大林同意了叶夫列莫夫,整支部队完蛋。

好在朱可夫当总参谋长的时间不长,去指挥部队了,三大防御战中,出现了大纵深防御,这种防御最初也是粗糙的,现在看来没什么,但是在当时,在全世界对闪击战一筹莫展,他想到了别人没有想到了,创造出了一种全新的防御战术,这里面就包含了他对装甲部队的深刻理解,这样才能针对性的找出弱点来,我觉得这不亚于德国对闪击战的探索。

42年,是苏联战术发展非常关键的一年,在哈尔科夫进攻的失败、以及火星战役的失败,一方面暴露了苏联军队的弱点,另一方面,也把大纵深理论的弱点都暴露出来了,哈尔科夫除了说明苏联指挥方面的低水平以外,还说明了一点,图切哈夫斯基的理论还只是一种“书房棋”,要运用到实际中还需要大量的发展。

火星战役更醒目,因为火星战役,朱可夫这个应用的是典型的大纵深理论,他的策划在后来德国人的总结中都承认有天才的闪光点,然而却失败了,这说明了一点,大纵深最危险,也是最关键的是在突破阶段,大纵深要在突破阶段进攻敌人坚固的防御阵地,这必然要付出严重的损失,他期待着在后面的纵深攻击中把本钱收回来,但是如果突破不了,那么就成了一战的堑壕战了,损失惊人。

所以大纵深最关键的是要解决保证突破的问题,同时也要想方设法在突破中减少损失,显然,这一战对大纵深的理论发展是很重要的,因为和哈尔科夫进攻战不同,朱可夫的战役策划本身没有毛病,出现后来的结果显然是有更深刻的原因。

现在网上有说朱可夫头脑发热,盲目进攻的,显然不是那么简单,朱可夫确实有蛮干的一面,但是大纵深原本的理论,原本也有要求“强行”打开突破口的要求,苏联人对火星行动有专门组织的调查团研究过,可惜结论看不到,只知道科涅夫的一个具体指挥是失败的关键。

后来到44年以前,苏联的几次进攻战,都不是大纵深,因为除了斯大林格勒利用德军的失误,完成了一次重要的合围以后,后面的进攻没有一次成功的合围,基本上就是平推,倒霉的还迎头撞上德国的铁壁,或者干脆被抓住弱点,反被吃了。

但是这些失败,几乎没有一次可以算到朱可夫头上,这个和朱可夫的性格密切相关,他是不见兔子不撒鹰的那种人,没有胜利的把握,打死都不进攻,除非他自己形势判断错了,而以他的能力判断错的几率显然非常小。

二战的名将,如果仔细去计算他们指挥作战的胜负数,会发觉其实好多是胜败相当,哪怕是拥有绝对实力的英美将领,失败次数其实也不少,因为战场上不可控制的因素太多了。

只有朱可夫,如果不是被莫德尔破去了不败金身,他一生的战绩就是变态的全胜,这无疑说明了他的实力,但是很难仅仅用实力来解释,只能说和他的性格有关。

这种性格,最终渗透到苏联的大纵深作战理论中去,朱可夫追求在进入战场以前,就拥有优势,那么大纵深就要解决如何运用这种优势的问题,如何把优势转化为不可动摇的胜利。

朱可夫就好象围棋界当年的李昌镐一样,比起酣畅淋漓的胜利,他更喜欢剥夺对手的反抗能力,对于如何把优势转化为胜势十分着迷。

当年李昌镐称霸的时候,他的对手最初几乎对他都不怎么服气,但是就是无可奈何,朱可夫也是这样,他似乎取得的似乎都是理所当然的胜利,不怎么追求漂亮,偏偏仔细研究以后,就会发觉进攻开始以后,他的对手机会其实是非常少的。

大纵深理论,显然非常配合他这种的追求,这也是大纵深理论在他手里成熟的一个原因。

最初的大纵深理论,和德国的闪击战一体同源,都是针对一战以后的战争困境提出的,然而在大纵深理论还停留在纸面的时候,德国的闪击战已经发展到非常完善的地步,并且在实践中把甜头都尝尽了。

等到苏联开始完善大纵深理论的时候,最初的理论根基好多已经完全不存在了,他面对的敌人,是高素质的、战场运动速度非常高、也是集中运用装甲兵,战场模式早已经不是一战的堑壕战了。

42年以后,由于德国长期面对防御的课题,所以他的防御水平已经发展到了相当高的地步。

比如曼斯坦因,他在面对苏联进攻的时候,大步后退,以拉长苏联的进攻线,等到苏联前进中露出破绽,就用机动部队一举摧毁苏联的装甲矛头,瓦解苏联的进攻,然后迅速突进,反过来包围苏联军队。

这显然是因为曼斯坦因对自己的精锐有足够的信心。

莫德尔则不同,他在劣势的条件下,不追求和对方王对王的摊牌,他不主张装甲大战,更喜欢用自己的坦克兵去反攻苏联的步兵,而面对苏联的进攻,他在用内线高速调动部队的做法,弥补兵力的不足,逐步后退,充分发挥防御工事的力量,削弱苏联的进攻。

等到自己的装甲兵找到机会,击败苏联关键部位的步兵(比如装甲部队和其他步兵的结合部),苏联的进攻自然就继续不下去了。

莫德尔的这种思路是基于这样一种认识,虽然一直强调坦克不要被步兵拖累,但是最终装甲进攻还是离不开后续的步兵。

这里面可以看出,二战几乎所有的防御大师,基本上都是进攻的专家,初期那种无纵深的线形防御,是绝对不会出现的了,德国这个时候的防御水平,已经超过了苏联。

苏联的进攻,就是在这种条件下发展起来的,如果说闪击战面对的是一堆猪肉的话,大纵深面对的就是刺猬。

防御本来就依托地形和工事,占尽便宜,加上德国用内线机动弥补兵力的缺乏,用随时可能的反击来削弱苏联的进攻动能,苏联还要保证突破,这一堆的问题都需要解决。

在两军的对比上,苏联的武器发展的最快,由于斯大林的组织能力,加上盟国的援助,苏联一般的装备水平很快追上甚至超过了德国。

然后是士兵的素质,由于德国几次老兵的损失,导致军队质量下降。

但是这里面有一个问题,就是德国的士兵素质无论如何下降,大部分时候都是超过苏联的,从训练时间上可以看出,德国最初的士兵一般都有两年的专门训练,然后血洗欧洲,变成老兵,后来训练时间逐渐下降,但是坦克兵这样的也保证有半年以上的训练时间。

而苏联,野战主力丧失以后,最初是给把枪就上阵了,后来有几个星期的训练,随着局势的缓解,训练时间逐步增长,比如43年,近卫步兵的训练时间达到5个月,但是苏联把良好的士兵全部补充到了技术兵种和近卫部队中去了,普通部队的水平仍然很低。

最后是军官,德国军队的损失,军官必然是低于士兵的,而且长期在战火中锻炼,德国军官的素质下降是最慢的。

这些都说明了,苏联具体的进攻作战,是不可能建立在对手失误的基础上的,必须预先估计到顽强的抵抗。

在1944年1月的齐克塞战役,朱可夫已经表现出初步解决这些问题的迹象。

这也是一次曼斯坦因和朱可夫的正面对决。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