各家学说简答论述总结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各家学说简答论述总结
一,简述张子和的攻下思想
1,凡下行者皆下法也,催生、下乳、磨积、逐水、破经、泄气;
2,有邪实的存在就应用下法,下之则壅碍得夺,重积得减而气血流通,胜于服补药;“陈莝去而肠胃洁,症瘕尽而营卫昌,不补之中有真补存焉
3,吐法与下法目的一致,惟邪气部位与选用药物有别,张氏的下法主要适用于中下二焦的各种实证;
4,攻下之剂,承气汤、陷胸汤、十枣汤、八正散、茵陈蒿汤、五苓散等40余种,根据不同的邪实投以寒下,温下,峻下,缓下之剂;
5,张氏使用下法,常与吐法前后连用;
6,攻下药,按其性之不同,分为寒、微寒、大寒、温、热、凉、平等7大类,谨慎用药,药物毒性,大黄通九窍,利大小便,除五脏六腑积热,为常用攻下药之一;
7,张氏提出根据不同病情的轻重缓急,而采用不同剂型,急则用汤,缓则用丸,或以汤送丸,量病之微甚,中病即止,不必尽剂而过生愆。
二,(1)结合原文,谈谈张介宾的温补学说
张氏认为“阴阳之理,原自互根,彼此相须,缺一不可,无阳则阴无以生,无阴则阳无以化”,强调阴阳互根互用,但张氏在论述阴阳为命之所系的同时,又特别强调阳气的主导地位,“阳为阴之主”。
并在《大宝论》中,以形气、寒热、水火三个方面来形容阳气的重要性。形气之辨是以躯体和功能的关系上看阳气的重要性;水火之辨是从太极生命的起源来阐明水火之性,火占主导地位;寒热之辨是从四季变化来说明自然界的各种生机都以阳气为主宰。
所以张氏提出“得阳者生,失阳者死”,得出“天之大宝,只此一丸红日,人之大宝,只此一息真阳”的结论,并提出“阳非有余,阴常不足”的观点,用药尚温补,创制大补元阴元阳之方,并极力反对朱丹溪“阳常有余”的观点和多用苦寒药。
(2)以左归丸、右归丸为例,谈一谈张介宾的温补理论
张氏重视阴和阳在生命活动中的核心地位,强调阴阳相须,互根互用。缺一不可。治病求本,将阴阳诸病变责之并具水火的命门,提出“阳中求阴,阴中求阳,精中生气,气中生精”的用药指导思想,在六味地黄丸和仲景八味丸的基础上,减泄利添滋补,创立大补真阴真阳之方,即左归丸、右归丸
左归丸在三补基础上,加龟板胶、枸杞,滋肾水、填肾精,稍加鹿角胶、菟丝子温肾中真阳,再加川牛膝引诸药下达命门,全方“滋阴补肾,使肾精得归其原”;
右归丸在三补之上,加附子、肉桂、鹿角胶、菟丝子、杜仲大补真阳,稍加当归、枸杞滋阴,全方“温阳补肾,使元阳得归其原”,两方均体现张氏阴阳互补,使阴阳互根,精气互生,水火互济的温补理论
(3)谈一下张介宾对中风的认识
张氏认为中风病本质为内伤里证,非外之风邪引起,甚至提倡将中风更名为“非风”,以显此病本质,其病因为内伤积损,发病之本为真阴亏虚,病机为气阴双亏,阳气暴脱,阴阳相失,病性为虚或本虚标实,张氏在治法上首推补虚,以培补元气为主,在急性期,若无痰气阻塞,须急以大剂参附峻补元气,在辩证用补肾或补脾培其本,张氏极力反对滥用痰药,对
痰的治疗需辩证论治,分清虚实,并指出此病连经者轻而生,连脏着重,多不可治。
(4)论述张景岳对命门学说的阐发
张景岳认为命门位于两肾中间,作用是藏精化气,兼具水火。命门的主要生理功能为主生殖、主生长发育、维持脏腑的生理功能、调整人体阴阳平衡。元阴、元阳藏于命门,即为真阴。张氏认为真阴为人体生命最基础的物质,命门为“真阴之脏”,因此称命门所藏的元精为“阴中之水”,元精所化的元气为“阴中之火”,正由于命门藏精化气,兼具水火,故张氏称“命门者,为水火之府,为阴阳之宅,为精气之海,为死生之窦”,又称为“精气之海”、“元气之根”。
(5)张景岳论述阴阳的常与变
张氏指出阴阳之常为人体之生理,阴阳之变为病理现象。病理情况下有病变之常和病变之变,治疗上又有治法之常和治法之变。①生理为常,常为精气;病理为变,变为寒热。“水火得其正则为精与气,水火失其和则为热与寒”。②治病目的是使阴阳由变返常:阳虚恶寒——“扶阳抑阴”;阴虚发热——“补阴抑阳”。③病变之常和病变之变。常:“阳盛则热,阴盛则寒”。变:“真寒假热”“真热假寒”。④治法之常和治法之变。“以寒治热”“以热治寒”为治法之常;“热因热用”“寒因寒用”为治法之变。
(6)张介宾是如何阐发真阴的
张氏主要从五个方面穿阐发了真阴。一是真银之象,所谓真阴之象,即指真阴在外的表象。张介宾认为阴为精,阴成形,外在的形肉,即由内在的阴精所生,其阴精即真阴之象。二是真阴之脏,所谓真阴之脏,即指人体真阴所在的脏腑。命门为真阴之脏,真阴在体内藏于命门,真阴是水,是命门火的基础,命火养于阴水之中,真阴包括了命门中的元精元气。三是真阴之用,所谓真阴之用,即指真阴在人同中的作用。其功能是滋养形体,和调营卫,维持脏腑生理功能的动力和源泉。四是真阴之病,所谓真阴之病,即指真阴亏虚所表现出来的病理表现。若真阴不足,则出现火衰其本,水亏其源的阳虚证和阴虚证。五是真阴之治,治疗真阴之病应补命门水火,用右归丸甘温益火补阳以配阴,用左归丸纯甘壮水补阴以配阳。
(7)试述张介宾“阳非有余,阴常不足”与朱丹溪“阳常有余,阴常不足”有何异同。
二者的形同点是都论述阴对人体的重要性及阴不足的对人体的危害和产生的临床表现。不同的是:朱氏的“阳常有余”主要在阴阳的相对关系上,即从病理方面论述相火妄动,阴精耗损的问题。张介宾的“阳非有余”则是在阴阳互根的关系上,即从生理方面论述阳气亏乏与真阴不足的因果问题。二者之说并非是对立的,二是张氏之说补充了丹溪之说的不足,完善了阴阳理论。
三,(1)结合原文,谈谈朱丹溪的滋阴学说
朱氏滋阴学说的理论基础是“阳有余阴不足论”。
(1)“天,大也,为阳,而运于地外;地,居天之中,为阴,天之大气举之。”“日,实也,亦属阳,而运于月之外;月,缺也,属阴,禀日光以为明也”
(2)①“人受天地之气以生,天之阳气为气,地之阴气为血,故气常有余,血常不足;”
②“人之生也,男子十六岁而精通,女子十四岁而经行,是有形之后,犹有待于哺乳水谷以养,阴气始成”“男子六十四岁而精绝,女子四十九岁而经断,夫以阴气之成,止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