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详解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详解的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一般选用PVC管或HDPE管,其直径应根据降水量、降水深度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
2)连接管应选用弯头、三通等,材质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处应密封严密。
3)集水总管应选用耐腐蚀、耐压的管材,其直径应根据降水量、降水深度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
4)抽水设备应选用真空泵和离心水泵,其型号和数量应根据降水量、降水深度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
3.2.4排水设备:主要机具设备有滤水管、排水管、排水井等。
1)滤水管应选用高效滤水管,其直径和数量应根据降水量、降水深度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
2)排水管应选用耐腐蚀、耐压的管材,其直径和数量应根据降水量、降水深度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
3)排水井应选用耐腐蚀、耐压的材料制成,井盖应符合安全要求。
4施工流程4.1井点成孔4.1.1在基坑外围按设计要求进行井点成孔,井点间距一般为3~6米。
4.1.2成孔过程中应注意避免损坏井点管和连接管,保证井点管和连接管的质量。
4.1.3成孔深度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一般应深入含水层内。
4.2井点安装4.2.1井点管应根据设计要求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一般选用直径为50mm~150mm的PVC管或HDPE管。
4.2.2井点管应垂直埋设,连接管应按设计要求连接,连接处应密封严密。
4.2.3井点管的上端应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水泵相连。
4.3降水施工4.3.1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
4.3.2根据降水水位预测曲线平面和剖面图,及时调整抽水设备的工作状态,保证降水效果。
4.3.3降水过程中应注意观测降水水位和水量,及时记录并与预测值进行比较,如有偏差应及时调整。
5施工质量控制5.1井点管和连接管的质量应符合设计要求,连接处应密封严密。
5.2井点管的垂直度应符合设计要求,井点管的深度应符合设计要求和土层渗透系数等因素确定。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建筑施工过程中,为了保障建筑物的防水性能和安全性,制定的标准化施工方案。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对于建筑工程的质量和使用寿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一、工艺要求1.材料准备:为了确保施工质量,必须选择符合要求的材料。
例如,选用胶粘剂和密封材料时,要考虑其粘接强度和耐候性。
2.墙面处理:在施工前,需要对墙面进行处理,去除浮灰、油污和松散的表面材料,以保证施工材料的粘接牢固。
3.基层处理:对于基层条件较差的建筑物,需要进行加强处理。
可以采用刷涂防水剂、加贴防水卷材等方式,增强基层的抗水性能。
4.施工工艺:在施工过程中,要严格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操作。
首先,需要按照设计要求布置排水管道,并保证管道畅通。
其次,在墙面和地面交界处设置防水带,以防止水分侵入建筑内部。
5.质量检验:在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质量检验。
检验内容主要包括:防水层的附着力、防水层的密封性、接缝处理质量等。
二、施工流程1.准备工作:施工前需做好准备工作,包括检查工具材料是否齐全、保护施工现场、清理工作区域等。
2.墙面处理:对墙面进行处理,清除浮灰、油污和松散的表面材料。
3.基层处理:对基层进行处理,修补破损部位,加强基层的抗水性能。
4.防水材料施工:根据设计要求,选择合适的防水材料进行施工,可采用卷材防水、涂料防水等方式。
5.防水层施工:将防水材料按照工艺要求进行施工,注意材料的均匀涂覆和密封处理。
6.接缝处理:对防水层的接缝部位进行处理,确保防水层的连续性和密封性。
7.细部处理:对墙面和地面的细节部位进行处理,如墙角、管道穿墙口等。
8.防水层的保护:施工完成后,应注意对防水层进行保护,避免机械损伤或化学腐蚀。
三、施工注意事项1.施工环境:施工应确保环境温度适宜,并避免雨水侵入施工现场。
2.施工平整度:施工前要检查基层平整度,确保防水层的质量。
3.施工技术:施工过程中要注意提高施工技术,避免漏涂、错位等问题。
4.材料质量:选择优质的材料,确保施工效果的持久性和稳定性。
4.09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409—2004)1 适用范围在降低地下水位超过8m,且在容易产生流砂的区域降水施工时采用本施工工艺标准。
它在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中应用最为有效,渗透系数为0。
1~2m/d的粉质粘土、粉砂、淤泥质土中效果也较显著,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2 施工准备2。
1 主要使用材料及要求2。
1.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长5m~7m, 下端1。
0m~1。
8m的同直径钻有φ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10号铁丝,间距40mm。
2。
1.2 连接管:用直径38~55mm的胶皮管、塑料透明管或钢管,每个管上宜装设阀门,以便检查井点。
2.1.3 集水总管:用直径75~127m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m,每隔0.8~1。
6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2。
1。
4滤料:中、粒砂,含泥量小于3%。
2.2 主要工机具2。
2。
1 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5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为50~80m3/h,压力为0。
7~0。
8Mpa)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2。
2.2 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00×1450×1200。
表2。
2。
4 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2.2。
3 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2.2.4 喷射井管:喷射井管分外管、内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与滤管相接。
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压力为0。
4~0。
7MPa )经进水(气)管压入喷嘴,形成水气射流,此时地下水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滤管上升与高速水流汇合,流经扩散管时,由于截面逐步扩大,流速降低遂转化为高压,沿喷射井管的内管上升,经排水总管排出。
喷射井点施工工艺标准

型号 V-0.67/7 W-0.67/10
空气压缩机技术参数表
电机功率(kW)
排量(m3/min)67
表 2.2.1-3 工作压力(MPa)
0.7 1.0
2.2.2 降水设备:包括井点管、喷射器、高压水泵、进水总管、排水总管、循环水箱等。喷射井点应
根据含水层的渗透系数和井点间距选择设备型号,可参考表 2.2.2。
BQZ-II 型 ZKL400 型
钻孔直径 (mm)
300~400
400
钻孔深度 (m) 8 12
转速 (r/min)
85 75/110
钻杆最大扭矩 (kN·m) 2.47
动力 (kW) 电动机 22 电动机 30
高压水冲法成孔设备的种类、名称、性能规格表
表 2.2.1-2
种类
名称
性能规格
备注
起重机
装过滤器。地面设置进水总管和排水总管两条管路。
第2页共8页
3.1 工艺流程:
作业准备
安装抽水设备
敷设进水、排水总管
钻设井孔
粘性土封填孔口
连接进排水总管
投放滤料
沉设井点管
洗井
连接循环水箱
试抽
正式抽水
3.2 操作方法 3.2. 1 作业准备: 3.2.1.1 根据设计要求平整场地,当集水总管平台低于地面时,应开挖基槽至集水总管平台标高。 3.2.1.2 开挖排水沟,按施工准备的要求准备钻机或起重机、高压水泵,滤料、井点管、连接软管、 集水总管、抽水机组、排水管等。降水系统应设双路电源供电。。 3.2.1.3 根据实地测放的孔位,排好集水总管。 3.2.1.4 按降水设计的要求检查喷射器的真空度。 3.2.2 安装抽水设备: 3.2.2.1 抽水设备包括高压水泵、循环水箱和进出水管路,应稳固地设置在平整、坚实、无积水的地 基上。高压水泵出水管必须安装压力表和调压回水管路。水箱吸水口与总管、井点管口高程一致, 各接口必须严格密封。 3.2.2.2 抽水设备应架设防雨设施。 3.2.3 敷设进水、排水总管:利用进水总管可以为施工和洗井提供水源。井点距离基坑边缘一般为 1.0m 左右,井点间距应满足设计要求,并与进、排水总管的接头位置相适应。 3.2.3 钻设井孔:见“轻型井点施工工艺标准”。 3.2.4 沉设井点管: 3.2.4.1 应保持井点管位于井孔正中位置,禁止剐蹭井壁和插入井底,发现有上述现象发生时应提出 井点管对过滤器进行检查,合格后重新沉设。 3.2.4.2 直接利用井点管水冲孔下沉时应先沉设外管后再安装内管。 3.2.4.3 井点管应高于地面 300~500mm。管口应临时封闭以免杂物进入。井点内外管底座的安装应 严密,顶端接头处应用油封装置联结。 3.2.5 投放滤料: 3.2.5.1 投放滤料前应检查泥浆稠度,当泥浆过稠时可用清水通过井点管进行置换,泥浆适当稀释后 在循环状态下进行投放滤料。 3.2.5.2 投放过程应缓慢地从四面围投,保持井点管居中,并随时探测滤料深度,以免堵塞架空。滤 料顶面深度应距地面 1m 左右。 3.2.6 连接进排水总管:所有接头应严密、不漏水。各井点管的连接管应安装阀门,每组进水总管应 用阀门隔开,排水总管应分开。 3.2.7 粘性土封填孔口:用粘性土将孔口填实夯平,防止地表水流入孔内。 3.2.8 洗井:一组喷射井点安装完成后,打开阀门,开动高压水泵进行抽水,将混水经过沉砂后方能 进入循环水箱。应注意采取措施防止洗出的混水回流入孔内。 3.2.9 连接循环水箱:洗井水清后方能将排水总管连接循环水箱。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井点降水施工工艺轻型井点的施工程序为:排放总管→埋设井点管→用弯联管将井点管与总管接通→安装抽水设备→试运行→正式抽水井点管的埋设一般用水冲法进行,并分为冲孔与埋管(图1-57)两个过程。
a) 冲孔;b)埋管图1-57井点管的埋设1—冲管;2—冲嘴;3—胶管;4—高压水泵;5—压力表;6—起重机吊钩;7—井点管;8—滤管;9—填砂;10—粘土封口冲孔时,先用起重机设备将冲管吊起并插在井点的位置上,然后开动高压水泵,将土冲松,冲管则边冲边沉。
冲孔直径一般为300mm,以保证井管四周有一定厚度的砂滤层,冲孔深度宜比滤管底深0.5m左右,以防冲管拔出时,部分土颗粒沉于底部而触及滤管底部。
井孔冲成后,立即拔出冲管,插入井点管,并在井点管与孔壁之间迅速填灌砂滤层,以防孔壁塌土。
砂滤层的填灌质量是保证轻型井点顺利抽水的关键。
一般宜选用干净粗砂,填灌均匀,并填至滤管顶上1~1.5m,以保证水流畅通。
井点填砂后,须用粘土封口,以防漏气。
井点系统全部安装完毕后,需进行试抽,以检查有无漏气现象。
开始抽水后不希望停抽。
时抽时停,滤网易堵塞,也容易抽出土粒,使水混浊,并引起附近建筑物由于土粒流失而沉降开裂。
正常的排水是细水长流,出水澄清。
试运转,如发现井管失效,应采取措施使其恢复正常,如无可能恢复则应报废,另行设置新的井管。
抽水时需要经常检查井点系统工作是否正常,以及检查观测井中水位下降情况,如果有较多井点管发生堵塞,影响降水效果时,应逐根用高压水反向冲洗或拔出重埋。
井点系统的拆除必须在地下室或地下结构物竣工后并将基坑进行回填土后进行,拔出井点管通常借助于倒链、起重机等。
拔管后所留的孔洞应用砂或土填塞,对有防渗要求的地基,地面以下2m范围可用粘土填塞密实。
另外,井点的拔除应在基础及已施工部分的自重大于浮力的情况下进行,且底板混凝土必须要有一定的强度,防止因水浮力引起地下结构浮动或破坏底板。
流沙成因:基坑挖土至地下水位以下,当土质为细砂土或粉砂土的情况下,往往会出现一种称为“流砂”的现象,即土颗粒不断地从基坑边或基坑底部冒出的现象。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设计标准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技术标准1适用范围本标准适用于渗透系数为0.1~20m/d的砂质土、粉土、含薄层粉砂的淤泥(粉质)质粘土中的基坑降水施工,适用于降低水位深度至3 ~ 12m(单层降低水位3 ~ 6m,多层降低水位6 ~ 12m)。
轻型井点降水系统在基坑周边埋设井点管,并深入含水层。
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头与集水总管连接,集水总管与真空泵和离心泵连接。
当抽水设备启动时,地下水在真空泵的抽吸下通过过滤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
空气排出后,由离心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至基坑底部以下。
其优点是设备简单,使用灵活,拆装方便,沉淀效果好。
图1.1轻型井点降水示意图2主要应用标准和规范2 . 0 . 1 jgj∕t111-98建筑和市政降水工程技术规范2.0.2《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范》JGJ120-20123施工准备3.1技术准备3.1.1熟悉施工图纸、平面布置图、工程勘察资料、地质条件等。
,并重点关注地下水位和土壤渗透系数;根据建筑物和构筑物的基坑形式、开挖支护设计、降水深度、降水范围、降水时间、工程环境(施工季节、河流水位、周边地表水等。
),进行井点降水设计。
3.1.2根据基础的平面形状、技术要求和降水的地质条件,通过轻型井点的设计,预测计算降水水位和水量,提出降水工程的辅助措施和补救措施。
3.1.3工程环境问题应进行专项设计,分析附近建筑物、构筑物是否沉降,必要时应做沉降观测记录;编制降水施工的组织程序、施工安排和安全生产要求。
3.1.4施工开始前,编制降水工程的工程量清单、工期计划表,组织人员、设备和材料等。
并综合考虑安全文明施工和环境条件,合理布置泥浆池或坑,采取污水排放和污染防治措施。
3.1.5绘制井点布置图、降水设施结构图、降水水位预测曲线平面和剖面图,与降水日观测水位进行对比,并布置排水设施的数量和位置。
3.2机器和设备3.2.1根据降排水工程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施工工艺,选择合适的施工机具。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一、施工前准备。
在进行轻型井点降水施工前,首先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勘察和测量,确定井点位置和井筒尺寸,以及周围环境的情况。
同时,需要对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清点和准备,确保施工所需的一切条件都已具备。
二、井点降水施工工艺。
1. 井点设置。
根据勘察和测量结果,确定井点位置,并进行标志和围栏设置,确保施工现场的安全。
同时,对井筒进行清理和修整,保证井筒的通畅。
2. 井点设备安装。
将井点降水所需的设备进行安装和调试,包括水泵、管道、阀门等设备的安装和连接,确保设备运转正常。
3. 降水施工。
根据实际情况确定降水的方案和方法,进行降水施工。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井点的降水效果,及时调整和处理可能出现的问题,确保降水施工的顺利进行。
4. 安全监控。
在井点降水施工过程中,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的安全监控,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同时,需要对降水效果进行实时监测,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降水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5. 施工结束。
当井点降水施工完成后,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将施工所用的设备和材料进行清点和归库,确保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三、施工注意事项。
1. 施工现场的安全是首要考虑的问题,需要严格遵守相关的安全操作规程,确保施工人员和设备的安全。
2. 在进行井点降水施工时,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合理的方案设计,确保降水效果达到预期要求。
3. 施工人员需要严格按照操作规程进行操作,确保施工的质量和效率。
4. 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密切关注施工现场的环境变化,及时调整施工方案,确保施工的顺利进行。
四、施工质量验收。
井点降水施工完成后,需要进行施工质量的验收,确保施工达到相关标准和要求。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清理和整理,恢复施工前的状态。
五、施工后维护。
完成井点降水施工后,需要对设备进行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转。
同时,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定期的清理和维护,保持施工现场的整洁和安全。
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3.6.1总则3.6.1.1降水作用与适用条件在地下水位较高的透水土层中进行基坑开挖施工时,由于基坑内外的水位差较大,较易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现象,有时还会影响到边坡或坑壁的稳定。
因此,除了配合围护结构设置止水帷幕外,往往还需要在开挖之前,采用人工降水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1.降水作用(1)防止地下水因渗流而产生流砂、管涌等渗透破坏作用。
(2)消除或减少作用在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上的静水压力与渗透力,提高边坡或坑壁围护结构的稳定性。
(3)避免水下作业,使基坑施工能在水位以上进行,为施工提供方便,也有利于提高施工质量。
2.适用条件(1)地下水位较高的砂石类或粉土类土层。
对于弱透水性的黏性土层,可采取电渗井点、深井井点或降排结合的措施降低地下水位。
(2)周围环境容许地面有一定的沉降。
(3)止水帷幕密闭,坑内降水时坑外水位下降不大。
(4)采取有效措施,足以使邻近地面沉降控制在容许值以内。
(5)具有地区性的成熟经验,证明降水对周围环境不产生大的影响。
3.6.1.2编制参考标准及规范1.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3•中华人民共和国行业标准《建筑基坑支护技术规程》(JGJ120—99);4•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标准《建筑边坡工程技术规范》(GB50330—2002)。
3.6.2术语1.降水:又称人工降水,即采用人工降低地下水位的方法将基坑内或基坑内外的水位降低至开挖面以下。
2.止水帷幕:用于阻止或减少基坑侧壁及基坑底地下水流入基坑而采用的连续止水体。
3.轻型井点降水:系在基坑外围或一侧、两侧埋设井点管深入含水层内,井点管的上端通过连接弯管与集水总管再与真空泵和离心泵相连,启动抽水设备,地下水便在真空泵吸力的作用下,经滤水管进入井点管和集水总管,排出空气后,由离心水泵的排水管排出,使地下水位降低到基坑底以下。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QB-CNCEC JO10412-2004)1 适用范畴在土体渗透系数为10~250m/d,基坑深度超过15m,用其他井点不易解决的深层降水情形下采纳本施工工艺标准。
降水深度可达50m以内。
2 施工预备2.1 要紧机具设备2.1.1 井管:由滤水管、吸水管和沉砂管三部分组成,可用钢管、塑料管或混凝土管制成,管径一样为300~357mm,内径宜大于潜水泵外径50mm。
(1) 滤水管:长一样为3~9m。
通常在钢管上分三段抽条(或开孔),在轴条(或开孔)后的管壁上焊φ6mm垫筋,要求顺直,与管壁点焊固定,在垫筋外螺旋形缠绕12号铁丝,间距1mm,与垫筋用锡焊焊牢,或外包10孔/cm2和41孔/cm2镀锌铁丝网两层或尼龙网。
上下管之间用对焊连接。
当土质较好,深度在15m内,亦可采纳外径380~600mm、壁厚50~60mm,长1.2~1.5m的无砂混凝土管作滤水管,或在外再包棕树皮二层作滤网。
(2)(2)吸水管:采纳与滤水管同直径钢管制成。
(3) 沉砂管:一样采纳与滤水管同直径钢管,下端用钢板封底。
2.1.2 水泵:用QY-25型或QB40~25型潜水电泵或QJ50~52型浸油式潜水电泵。
2.1.3排水管:用φ325~500mm钢管或混凝土管,并设3‰的坡度,与邻近下水道连通。
2.1.4成孔设备:用CZ型冲击钻机、回转钻机、潜水钻机及配套卷扬机等。
2.2 作业条件2.2.1 具有施工所需资料,要紧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
2.2.2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泵房位置等。
2.2.3 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的材料预备完毕。
2.2.4 排水沟开挖(或接排水管),邻近建筑物的标高观测及防止邻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的实施。
2.2.5 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
2.3 作业人员2.3.1 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基坑深井井点降水工艺标准

常用基坑降水方法简介明沟加集水井降水是一种人工排降法。
它主要排除地下潜水、施工用水和天降雨水。
在地下水较丰富地区,若仅单独采用这种方法降水,由于基坑边坡渗水较多,锚喷网支护施工难度加大。
因此,这种降水方法一般不单独应用于高水位地区基坑边坡支护中。
、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适用于基坑面积不大,降低水位不深的场合。
该方法降低水位深度一般在36 米之间,若要求降水深度大于6 米,理论上可以采用多级井点系统,但要求基坑四周外需要足够的空间,以便于放坡或挖槽。
喷射井点系统能在井点底部产生250 毫米水银柱的真空度,其降低水位深度大,一般在8~20 米范围。
它适用的土层渗透系数与轻型井点一样,一般为每日0.1~50 米。
但其抽水系统和喷射井管很复杂,运行故障率较高,且能量损耗很大,所需费用比其他井点法要高。
四、电渗井点降水电渗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很小的细颗粒土,如粘土、亚粘土、淤泥和淤泥质粘土等。
这些土的渗透系数小于每日0.1 米,它需要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结合应用,其降低水位深度决定于轻型井点或喷射井点。
管井井点适用于渗透系数大的地层,地下水丰富的地层,以及轻型井点不易解决的场合。
每口管井出水流量可达到每小时50~100 立方米,土的渗透系数在每日20-200 米范围内,这种方法一般用于潜水层降水。
六、深井井点降水水范围大等。
对于砂砾层等渗透系数很大且透水层厚度大的场合,一般用轻型井点和喷射井点等方法不能凑效,采用此法最为适宜。
基坑深井井点降水工艺1. 施工机械设备及人员1.1主要施工机械表14 劳动力配置主要劳动力表2.施工工艺降水井施工工艺流程图(1 )场地平整:施工前应先将场地内土方的坑、积水杂物等清理填平,同时合理布置施工机械、输送管道和电力线路位置,确保施工场地的“三通一平” 。
(2 )井位放样:施工前用全站仪测定降水井施工的控制点,做出标记,经过复测验线合格后,用钢尺和测线实地布设井位,并用竹签钉紧,其误差不大于2cm 。
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降水轻型井点降水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轻型井点降水项目。
2、施工准备2.1、施工机具60kpa。
检查真空度表。
喷射井点>93kpa。
检查真空度表。
4.7、电渗井点阴阳极距离轻型井点80-100mm。
尺量检查。
喷射井点120-150mm。
尺量检查。
检查后形成施工记录,检查施工记录。
5、成品保护6、应注意的质量问题6.1、土方挖掘运输车道不设置井点,这并不影响整体降水效果。
6.2、在正式开工前,由电工及时办理用电手续,保证在抽水期间不停电。
因为抽水应连续进行,特别是开始抽水阶段,时停时抽,井点管的滤网易于阻塞,出水混浊。
同时由于中途长时间停止抽水,造成地下水位上升,会引起土方边坡塌方等事故。
6.3、轻型井点降水应经常进行检查,其出水规律应“先大后小,先混后清”。
若出现异常情况,应及时进行检查。
6.4、在抽水过程中,应经常检查和调节离心泵的出水阀门以控制流水量,当地下水位降到所要求的水位后,减少出水阀门的出水量,尽量使抽吸与排水保持均匀,达到细水长流。
6.5、真空度是轻型井点降水能否顺利进行降水的主要技术指数,现场设专人经常观测,若抽水过程中发现真空度不足,应立即检查整个抽水系统有无漏气环节,并应及时排除。
6.6、在抽水过程中,特别是开始抽水时,应检查有无井点管淤塞的死井,可通过管内水流声、管子表面是否潮湿等方法进行检查。
如“死井”数量超过10%,则严重影响降水效果,应及时采取措施,采用高压水反复冲洗处理。
6.7、在打井点之前应勘测现场,采用洛阳铲凿孔,若发现场内表层有旧基础、隐性墓地应及早处理。
6.8、如粘土层较厚,沉管速度会较慢,如超过常规沉管时间时,可采取增大水泵压力,大约在1.O~1.4MPa,但不要超过1.5MPa。
6.9、主干管应按本交底做好流水坡度,流向水泵方向。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深井井点降水是一种常用的地下水调控技术,用于解决水文地质工程中的排水问题。
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是指在进行深井井点降水工程时所需遵循的技术规范和操作要求。
下面将详细介绍深井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一、项目前期准备1. 深入了解工程地质条件,包括地层情况、含水层分布、岩性特征等,为施工方案设计提供依据。
2. 制定详细的施工方案,包括井点位置选取、井深设计、井点数量确定、井点间距确定等。
3. 确定施工所需的设备和材料,并进行采购准备。
二、施工方案设计1.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调控要求,确定井点位置。
通常应选择含水层较薄且比较均匀的地段。
2. 根据工程需要和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确定井深。
通常井深应达到含水层底部,以确保有效降低地下水位。
3. 根据工程地质条件和井点数量要求,确定井点间距。
通常井点间距应根据地下水位的变化情况进行调整,以确保施工效果。
三、施工准备工作1. 准备井材和井点设备,包括井筒、滤管、滤管套管、井点、水泵等。
2. 检查井材和井点设备的质量,确保符合施工要求。
3.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井点施工现场的布置,包括井点位置标志、井点深度标志等。
四、井点施工1. 按照设计要求进行井点的钻探作业。
钻探过程中要注意保持井孔的垂直度和井孔的稳定性。
2. 安装井材和井点设备。
安装井材时要注意井孔的完整性和井孔与井材的贴合程度。
3. 进行井点开孔作业。
开孔作业要注意保持井孔的垂直度和井孔的平整度。
4. 安装滤管套管和滤管。
滤管套管和滤管的安装要注意保持井孔的垂直度和滤管与井孔的贴合程度。
5. 安装水泵和井点设备。
水泵和井点设备的安装要注意固定牢固和连接可靠。
五、施工质量控制1. 进行井孔的检查和测量。
井孔的检查和测量要注意井孔的垂直度、井孔的直径和井孔的平整度。
2. 进行设备的检查和测试。
设备的检查和测试要注意设备的运行状态和设备的性能指标。
3. 进行施工工艺的检查和测试。
施工工艺的检查和测试要注意施工工艺的正确性和施工工艺的有效性。
05-1 轻型井点降水

轻型井点降水依据标准:《建筑工程施工质量验收统一标准》GB50300-2001《建筑地基基础工程施工质量验收规范》GB50202-20021、范围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工业及民用建筑轻型井点降水项目。
2、施工准备2.1、施工机具(1)滤管:Φ38~55mm,壁厚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长2.Om左右,一端用厚为4.0mm钢板焊死,在此端1.4m长范围内,在管壁上钻中15m的小圆孔,孔距为25mm,外包两层滤网,滤网采用编织布,外再包一层网眼较大的尼龙丝网,每隔50~60mm用lO号铅丝绑扎一道,滤管另一端与井点管进行联结。
(2)井点管:Φ38~55mm,壁厚为3.0mm无缝钢管或镀锌管。
(3)连接管:透明管或胶皮管与井点管和总管连接,采用8号铅丝绑扎,应扎紧以防漏气。
(4)总管:Φ75~102mm钢管,壁厚为4mm,用法兰盘加橡胶垫圈连接,防止漏气、漏水。
(5)抽水设备:根据设计配备离心泵、真空泵或射流泵,以及机组配件和水箱。
(6)移动机具:自制移动式井架(采用振冲机架旧设备)、牵引力为6t的绞车。
(7)凿孔冲击管:Φ219×8mm的钢管,其长度为10m。
(8)水枪:Φ50×5m m无缝钢管,下端焊接一个Φ16mm的枪头喷嘴,上端弯成大约直角,且伸出冲击管外,与高压胶管连接。
(9)蛇形高压胶管:压力应达到1.50MPa以上。
(10)高压水泵:100TSW一7高压离心泵,配备一个压力表,作下井管之用。
2.2、材料粗砂与豆石,不得采用中砂,严禁使用细砂,以防堵塞滤管网眼。
2.3、技术准备(1)详细查阅工程地质勘察报告,了解工程地质情况,分析降水过程中可能出现的技术问题和采取的对策。
(2)凿孔设备与抽水设备检查。
2.4、平整场地为了节省机械施工费用,不使用履带式吊车,采用碎石桩振冲设备的自制简易车架,因此场地平整度要高一些,设备进场前进行场地平整,以便于车架在场地内移动。
3、操作工艺3.1井点安装3.1.1、安装程序井点放线定位一安装高位水泵一凿孔安装埋设井点管一布置安装总管一井点管与总管连接一安装抽水设备一试抽与检查一正式投入降水程序。
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前言现代建筑工程施工中,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已经成为常规的工程处理方式。
深井点降水施工是指,通过钻孔,在地下水位上方安装降水井管并进行排水处理的方法,从而降低地下水位。
本文主要介绍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标准流程及要求。
国家标准深井点降水施工工艺的标准流程和要求在国家标准《建筑工程降水处理技术规范》(GB50201)中有明确规定。
根据该标准,深井点降水施工应包括以下内容:•降水井管的安装•井管周围土壤排水的施工•降水系统的调试和监测施工前准备在进行深井点降水施工前,需进行以下准备工作:环境调查进行环境调查是深井点降水施工的必要步骤,需要调查的内容包括:•施工地质情况•开挖深度和土质的状况•周边建筑情况•现场供电和施工条件等环境调查是为了确定施工方案,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
方案制定根据环境调查结果,制定相应的深井点降水施工方案。
施工方案应包括井管深度、井管数量、井管直径、井管位置和排水管系统布置等内容。
材料选用选择符合标准要求的降水井管和降水管。
材料应具有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抗压性和耐久性等特点。
施工流程钻孔钻孔是深井点降水施工的第一步。
在井管安装的预定位置进行钻孔,通常使用锤式钻或旋转式钻进行。
钻孔深度需超过井管位置的最高地下水位。
安装井管井管应从钻孔口下沉下去,同时要进行堆积土的清理。
井管下缘应低于最低地下水位,同时要对井管周围进行土壤填充和压实。
井管的直径应大于等于降水管的直径。
管道连接将降水管和井管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降水系统。
管道连接应采用贴合式连接或橡皮垫密封式连接。
设备安装根据施工方案要求,安装必要的设备,如泵站、电动机、控制系统等。
调试和监测按照设计方案对降水系统进行调试和监测,确定系统的运行状况和参数是否符合要求。
调试和监测时间至少要持续一个月,保证系统能够正常运行。
施工要求除了以上的施工流程,深井点降水施工还需遵守以下要求:安全深井点降水施工涉及到开挖和钻孔等工艺,施工现场应遵守安全生产要求,设立标识、警示等。
喷射井点降水

喷射井点降水 Prepared on 22 November 2020喷射井点降水喷射井点降水是在井点管内部装设特制的喷射器,用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通过井点管中的内管向喷射器输入高压水(喷水井点)或压缩空气(喷气井点),形成水气射流,将地下水经井点外管与内管之间的间隙抽出排走。
本法设备较简单,排水深度大,可达8~20m,比多层轻型井点降水设备少,基坑土方开挖量少,施工快,费用低。
本工艺标准适用于基坑开挖较深、降水深度大于6m、土渗透系数为3~50m/d 的砂土或渗透系数为~3m/d的粉土、粉砂、淤泥质土、粉质粘土中的降水工程。
一、材料要求与“轻型井点降水”一节材料要求相同。
二、主要机具设备喷射井点根据其工作时使用的喷射介质的不同,分为喷水井点和喷气井点两种。
其主要设备由喷射井点、高压水泵(或空气压缩机)和管路系统组成。
1.喷射井管(图1-8)分内管和外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并与滤管相接。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1-15。
2.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8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50~80m3/h,压力为~)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3.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4.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上海有成套喷射井点系统设备生产供应。
三、作业条件与“轻型井点降水”一节作业条件相同。
四、施工操作工艺1.喷射井点管的布置、井点管的埋设方法和要求,与轻型井点基本相同。
基坑面积较大时,采用环形布置;基坑宽度小于10m时,采用单排线型布置;大于10m时作双排布置。
喷射井管间距一般为2~;采用环形布置,进出口(道路)处的井点间距为5~7m。
冲孔直径为400~600mm,深度比滤管底深1m以上。
正规井降水工程施工

一、工程背景在建筑、水利等工程中,井降水是确保施工安全和质量的重要措施。
井降水工程旨在通过降低地下水位,减少基坑开挖过程中地下水的涌入,保障基坑稳定性。
本文将介绍正规井降水工程施工的流程、技术要求及注意事项。
二、施工流程1. 施工准备(1)材料准备:井点降水工程所需材料包括无砂混凝土管(滤管)、滤网、2~4mm砂砾混合料、潜水钻机、泥浆车、泥浆泵、清水泵、潜水泵等。
(2)作业条件:现场三通一平已完成,地质勘测资料齐全,根据地下水位埋深、土层分布和基坑放坡系数,确定井点位置、数量和降水深度。
2. 工艺流程(1)井点测量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测量井点位置,做好标记。
(2)挖井口安护筒:在井点位置挖井口,并安装护筒,以防孔口塌方。
(3)钻机就位钻孔回填:将钻机就位,进行钻孔作业,孔径一般为600~800mm。
钻孔完成后,回填孔口,确保孔口稳定。
(4)吊放井管回填:将井管吊放至孔中,井管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
在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5)洗井:采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直到井管内排出的水由浑变清,达到正常出水量为止。
(6)安装水泵、抽水控制电路:安装水泵,连接抽水控制电路,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7)试抽水:进行试抽水,观察降水效果,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8)观测井中地下水位变化,做好详细记录。
3. 施工完成(1)降水完毕:根据地下水位变化情况,调整抽水量,直至满足施工要求。
(2)拔井管封井:在降水完成后,拔除井管,并封堵井口。
三、技术要求1. 定位:根据设计图纸,准确测量井点位置,做好标记。
2. 钻孔:采用循环钻成孔,孔径一般为600~800mm,用泥浆护壁。
3. 井管安装:井管下入后,滤管部分应放置在含水层的适当范围内,井管与孔壁间填充砾石滤料。
4. 洗井:采用压缩空气洗井法清洗滤井,冲除尘渣。
5. 水泵安装:安装水泵,连接抽水控制电路,确保水泵正常运行。
6. 试抽水:进行试抽水,观察降水效果,满足要求后转入正常工作。
降水井施工工艺

降水井施工工艺:㈠施放井位:1、人员及设备安排:为确保井位施放工作完成,安排1名测量工程师及2名测量工与布井专业技术人员开展此项工作。
采用满足本工程需要的设备进行施放井位。
2、井位布置的一般形式:根据本降水设计方案,本工程降水管井的布置形式为“封闭式”,降水井距结构外皮≥2.0m。
3、结构线施放及确认:根据城市平面控制网,利用现有电子地图采集井位的平面坐标,从附近原导线点的资料以及其他标段的数据,先由施工人员放出结构中线或边线,待复测无误后,开始人工布放初步井位。
4、井位布放及确认:井位初步布放后,对井位进行物探,如发现有地下管线异常,必须错开地下障碍物,即对井位作出相应调整,但一般不得侵犯地铁结构。
要求对改移的井位再经地面物探核查,确认无地下管线后,用油漆作出显著标志,必要时采用钢钎打入地面下300mm,并灌入石灰粉。
上钻前须再由人工挖探坑确认,由布井人员量测井位并加以确认。
㈡水泥管降水井施工1、施工工艺流程:2、施工工艺方法:⑴钻井:按布设的井位坐标测放井位,采用钢筋做显著标志,对井位处的地面标高进行测量,确定井深。
钻井设备选用GPS-15钻机,成孔采用正循环自然泥浆造浆,泥浆护壁回转钻进成孔,钻头选用带保径圈的三翼钻头,钻头直径按设计及规范要求。
根据施工经验,使用这些钻头施工稳定性好,能确保成孔质量,能有效控制成孔中的缩径现象,确保工程质量。
采用反循环潜水钻机成井,井径及孔深不小于设计要求,井孔圆正垂直。
⑵换浆:井管下入前注入清水置换,砂石泵抽出沉渣并测定井深。
用水泵或捞砂管抽出沉渣,使井内泥浆密度保持在1.15-1.25g/0mm3。
⑶吊放井管:井管采用水泥砾石滤水管,分节下放,滤水管外包两层300g/m2无纺布。
井管高出地面不小于300mm,并加盖临时保护。
⑷填滤料:井管下入后立即填入滤料。
滤料沿井孔四周连续、均匀填入,将泥浆挤出井孔。
填滤料时,随填随测滤料填入高度,当填入量与理论计算量不一致时,及时查找原因。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工艺标准
(QB-CNCEC JO10409-2004)
1 适用范围
在降低地下水位超过8m,且在容易产生流砂的区域降水施工时采用本施工工艺标准。
它在渗透系数为3~50m/d的砂土中应用最为有效,渗透系数为0.1~2m/d的粉质粘土、粉砂、淤泥质土中效果也较显著,其降水深度可达8~20m。
2 施工准备
2.1 主要使用材料及要求
2.1.1井点管:用直径38~55mm钢管,长5m~7m,下端1.0m~1.8m的同直径钻有φ10mm梅花形孔(6排)的滤管,外缠8号铁丝、间距20mm,外包尼龙窗纱二层,棕皮三层,缠10号铁丝,间距40mm。
2.1.2 连接管:用直径38~55mm的胶皮管、塑料透明管或钢管,每个管上宜装设阀门,以便检查井点。
2.1.3 集水总管:用直径75~127mm的钢管分节连接,每节长4m,每隔0.8~1.6m设一个连接井点管的接头。
2.1.4滤料:中、粒砂,含泥量小于3%。
2.2 主要工机具
2.2.1 高压水泵:用6SH6型或150S75型高压水泵(流量为140~150m3/h,扬程78m)或多级高压水泵(流量为50~80m3/h,压力为0.7~0.8Mpa)1~2台,每台可带动25~30根喷射井点管。
2.2.2 循环水箱:钢板制,尺寸为2500×1450×1200。
2.2.3 管路系统:包括进水、排水总管(直径150mm,每套长60m)、接头、阀门、水表、溢流管、调压管等管件、零件及仪表。
2.2.4 喷射井管:喷射井管分外管、内管两部分,内管下端装有喷射器与滤管相接。
高压水或压缩空气(压力为0.4~0.7MPa)经进水(气)管压入喷嘴,形成水气射流,此时地下水在大气压力作用下经滤管上升与高速水流汇合,流经扩散管时,由于截面逐步扩大,流速降低遂转化为高压,沿喷射井管的内管上升,经排水总管排出。
喷射器由喷嘴、混合室、扩散室等组成。
常用φ100mm,φ75mm喷射井点的主要技术性能见表2.2.4。
2.3 作业条件:
2.3.1 具有施工所需资料,主要资料包括:施工场地平面图、水文地质勘察资料、基坑的设计资料等。
2.3.2已编制施工方案,确定基坑放坡系数、井点布置、数量、观测井位置、泵房位置等。
2.3.3 井点设备、动力、水源及必要的材料准备完毕。
2.3.4 排水沟开挖(或接排水管),附近建筑物的标高观测及防止附近建筑物沉降措施的实施。
2.3.5 夜间施工作业时,施工场地应安装照明设施,在基坑(槽)上部危险地段应设置明显安全标志。
2.3.6 对喷射井管逐根冲洗。
2.4 作业人员
2.4.1 现场所有作业人员在入场前须进行安全教育和培训。
2.4.2电器操作人员必须持证上岗。
2.4.3钳工、运转工:已经过技术培训,并接受了施工技术交底。
3 施工工艺
3.1 工艺流程
3.2 操作工艺
3.2.1井点布置
3.2.1.1根据基坑平面形状与大小、土质和地下水的流向、降低水位深度而定。
3.2.1.2 当基坑宽度小于6m,可采用单排线型布置。
3.2.1.3基坑面积较大时,宜采用环形布置。
3.2.1.4井点间距一般为2~3m。
井点管距坑壁不小于1.5~2m。
3.2.2井点管埋设
3.2.2.1成孔方法:宜采用套管冲枪冲孔,加水及压缩空气排泥,当套管内含泥量测定小于5%时,才下井管及灌砂,然后再将套管拔起。
3.2.2.2冲孔直径为400~600mm,深度应比滤管底深1m以上。
3.2.2.4全部井点管沉设完毕后,再接通回水总管,全面试抽,然后让工作水循环进行正式工作。
3.2.3井点运行
3.2.3.1各套进水总管均应用阀门隔开,各套回水管应分开。
3.2.3.2开泵时压力要小于0.3MPa,然后逐步开足压力。
如发现井点管周围有翻砂、冒水现象,应立即关闭井管检修。
3.2.3.3工作水应保持清洁,试抽两天后应更换清水,此后视水质污浊程度定期更换清水,以便减轻工作水对喷嘴及水泵叶轮等的磨损。
3.2.4井点拆除
3.2.
4.1地下建筑物竣工并进行回填、夯实至地下水位线以上时,方可拆除井点系统。
3.2.
4.2 拔出井点管可借助于倒链或杠杆式起重机。
所留孔洞,下部用砂,上部1~2m用粘土填实。
4 质量标准
4.1 一般规定
4.1.1 排水沟坡度:检查要求:允许值为0.1~0.2%。
检查方法:目测,沟内不积水,沟内排水畅通。
4.1.2 井管(点)垂直度:检查要求:允许值为1%以内。
检查方法:插管时目测。
4.1.3 井管(总)间距: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小于等于150%。
检查方法:用钢尺量。
4.1.4 井管(点)插入深度: 检查要求:与设计相比小于等于200mm。
检查方法:现场测量(水准仪)。
3.2.4井点拆除。
4.2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特殊工艺、关键控制点等的控制方法
序号特殊或关键点主要控制方法
1 冲孔深度宜采用套管冲枪冲孔,冲孔深度比滤管底深1m以上;用水准仪测量
2 井点管上水正常真空度大于93kPa;堵塞井点管周围翻砂、冒水、漏气的现象
3 工作水清洁
减轻工作水对喷嘴、水泵叶轮的磨损;试抽两天后更换清水;此后视水的污浊程度定期更换清水
4 附近建筑物标高观测
保证建筑物附近水位差在0.5m以内;定期进行标高测量、比较,必要时采用“回罐”技术
5 设备连续运转
不得因停电使渗水冲坏边坡,甚至淤积基坑(槽);采用双路供电系统,或采用用发电机组
6 水位控制
水位要降低到基底以下0.5m,方能进行地下施工;从观测井测量水位,必要时采取增加水泵来增加抽吸能力
7 井点拆除隐蔽工程施工到地下水位线以上;水准仪测量控制
4.3 质量记录
4.3.1降、排水施工方案和技术交底
4.3.4降水与排水工程检验批质量验收记录表
5 应注意的质量问题
5.1 降水深度不足:
喷射井点降水施工前,要查明地质、水文情况,编制详细的降水施工方案,提出购置、加工配套数量,进行必要的试验、试运转,确保各项指标符合设计降低水位的要求。
5.2 回水倒灌:
进水、回水总管与每根井点管的连接管均需安装阀门,以便调节使用和防止不抽水时,发生回水倒灌。
井点管路接头应安装严密,不得漏气。
5.3 组装偏差:
井点管组装时,必须保证喷嘴与混合室中心线一致;组装后,每根井点管应在地面作泵水试验和真空度测定。
6 成品保护
6.0.1 井点成孔后,应立即下井点管并填入滤料,以防塌孔。
不能及时下井点管时,孔口应盖盖板,防止物件掉入井孔内。
6.0.2 井点管埋设后,管口立即插上吸引胶管,以防异物掉入管内堵塞。
6.0.3井点使用应保证连续抽水,并设备用电源,以避免泥渣沉淀淤管及水位回升
7 职业健康安全与环境管理
7.1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施工过程危害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作业活动危险源控制措施
1 电路控制临时用电不规范
安装合格的漏电保护器,有良好的接地保护;电器操作人员持证上岗;检查电缆外观情况
2 安装、拆除井点物体打击实行封闭施工,对无关人员不允许进入现场;树立警示标志;三宝四口,日常检查
3 井点运行机械设备状态不佳填写带入现场的设备清单;检查设备出厂或检修、试运转记录;检查现场设备实际情况
4 运输机动车辆伤害持证驾驶,系安全带;车辆在合格的受检期内
注:表中内容仅供参考,现场应根据实际情况重新辩识。
7.2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环境因素辨识及控制措施
序号作业活动环境因素控制措施
1 生活生活污水集中存放,专人处理
2 清理现场垃圾设置分类垃圾箱,及时清运建筑垃圾
3 机械使用废油使用过的棉丝(布)不得抛撒、不得焚烧,应集中存放油污的土壤应集中存放,禁止扩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