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首关于战争诗歌的比较

合集下载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三首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三首

纪念抗日战争胜利的诗歌三首
破阵子·浴血抗战
烽火燃烧柳岸,硝烟弥漫卢沟。

千里江山蒙浩劫,亿万军民同寇仇。

沙场兵未休!
虎旅红旗威振,金戈铁马声遒。

战燹惊雷鸣剑鞘,血雨狂飙斩敌酋。

凯歌唱九州!
水龙吟·卫金瓯
遥看万里山河,人文地理千般秀。

卢沟事变,神州震荡,嚣张日寇。

烽火硝烟,生灵涂炭,周天寒透。

痛江山蒙垢,棘张怒发,雄狮醒,朝天吼!
小米步枪长久,谱丹心、一看身手。

黄河水岸,太行山壑,八年酣斗。

浴血沙场,运筹帷幄,敌酋低首。

举金樽酹酒,山呼胜利,金瓯雕镂!
长征抗日胜利歌
浩荡神州路,何来劫难多?
芦沟惊事变,日寇兴孽波。

国土沦丧处,同胞泪滂沱。

一声长怒吼,挥剑斩妖魔。

二万五千里,长征夜枕戈。

八年浴血战,胜利奏凯歌。

今犹追往事,红日照山河!。

描写三大战役的诗句

描写三大战役的诗句

描写三大战役的诗句
一、辽沈战役
烽火千里赴辽东,雄师渡过大江涌。

白山黑水间,铁骑驰骋,战略要地争锋。

枪林弹雨洒热血,勇士拔剑闯敌营。

巍巍长白山见证,英雄豪迈战斗情。

二、淮海战役
中原大地烽烟起,千里征程战鼓擂。

淮海战役显神威,铁血军魂映夕阳。

炮火连天惊破空,浩浩荡荡兵临城。

英勇战士浴血奋战,红旗飘扬凯歌还。

三、平津战役
华北巍巍古战场,烽火戏诸侯。

平津战役显英豪,勇士刀锋所向。

城楼变幻大王旗,智慧勇敢创辉煌。

三大战役收官之作,奠定华夏新辉煌。

【结束语】
英雄豪杰赴沙场,鲜血染红胜利旗。

三大战役永载史册,英勇战士不朽传奇。

今日和平来之不易,铭记历史传承精神。

【关于战争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全诗赏析

【关于战争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全诗赏析

【关于战争的诗句】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_全诗赏析出自唐朝诗人的《雁门太守行》黑云压城城欲摧,甲光向日金鳞开。

角声满天秋色里,塞上燕脂凝夜紫。

半卷红旗临易水,霜重鼓寒声不起。

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拔玉龙为君逝世。

赏析《雁门太守行》是乐府旧题,唐人的这类拟古,是绝对唐代“近体诗”而言的。

它有较宽押韵,押i韵,不受太多格律约束,能够说是古人的一种半自在诗。

后称“乐府诗”。

多先容战役场景。

诗人的语言竭力防止平庸而追求峭奇。

为了寻求奇,他在事物的色彩和情态上着力,用浓辞丽藻大红大绿去表现紧张悲壮的战斗场面,构思离奇,形象丰硕。

个别说来,写悲壮惨烈的战斗场面不宜应用表现冶艳色彩的词语,而这首诗简直句句都有光鲜的色彩,其中如金色、胭脂色和紫红色,非但显明,而且浓艳,它们和玄色、秋色、玉白色等等交错在一起,构成色彩斑斓的画面。

诗人就象一个高超的画家,特殊擅长着色,以色示物,以色感人,不只勾画轮廓罢了。

他写诗,绝少应用白描伎俩,老是借助设想给事物涂上各种各样新颖浓厚的色彩,有效地显示了它们的多档次性。

诗共八句,前四句写日落前的情景。

首句既是写景,也是写事,胜利地渲染了敌军兵临城下的紧张气氛和危急情势。

“黑云压城城欲摧”一个“压”字,把敌军人马众多,来势凶悍,以及交战双方力气迥异、守军将士处境艰巨等等,酣畅淋漓地揭示出来。

次句写城内的守军,以与城外的敌军相比较,突然,风云变幻,一缕日光从云缝里透射下来,映射在守城将士的甲衣上,只见金光闪闪,耀人眼目。

此刻他们正披坚执锐,厉兵秣马。

这里借日光来显示守军的营垒和士气,情景相生,巧妙无比。

据说曾批驳这句说:“方黑云压城,岂有向日之甲光?”宣称本人确乎见到此类景象,责备王安石说:“宋老头巾不知诗。

”(《升庵诗话》)实在艺术的真实和生涯的实在不能等同起来,敌军围城,未必有黑云呈现;守军列阵,也未必就有日光前来照射助威,诗中的黑云和日光,是诗人用来造境造意的手腕。

三、四句分辨从听觉和视觉两方面铺写阴寒惨切的战地气氛。

陆游的爱国诗词与岳飞、辛弃疾的比较

陆游的爱国诗词与岳飞、辛弃疾的比较

陆游的爱国诗词与岳飞、辛弃疾的比较全文共四篇示例,供读者参考第一篇示例:陆游、岳飞、辛弃疾,是宋代的三位著名爱国诗人,他们的诗作在历史上占据着重要的地位。

陆游以其悲壮的爱国诗歌而著称,岳飞则写下了许多关于抗金的壮烈诗篇,而辛弃疾则以其豪迈的文字和深情的抒发感情著称。

下文将结合陆游、岳飞、辛弃疾的爱国诗歌,进行比较分析。

首先从陆游的爱国诗歌说起。

陆游的诗作以“江南春”、“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三篙”等代表作为其爱国诗歌的代表。

他笔下的中国是一个风雨飘摇、危在旦夕的国家。

陆游在《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三篙》中,表达出对自己深爱的祖国的担忧和痛心,描绘了一个在风雨飘摇之中,人民苦不堪言的国家形象。

他的诗作表现出对祖国的深情和热爱,让人感受到祖国的沧桑与苍凉。

而岳飞的爱国诗歌则更加鲜明地体现了抗敌的决心和志向。

他的《满江红·怒发冲冠,凭栏潇潇雨歇》等诗作,表现了他对抗敌的决心和对祖国的忠诚。

岳飞在他的诗作中,将自己置身于危亡之中,主动投身国家大义,怒骂奸臣,呼吁全民团结抗敌,表现出他坚定不移的爱国情怀。

辛弃疾的爱国诗歌则更多地表现了对祖国沉痛的忧虑和对乱世飘零的感慨。

他的《青玉案·断鍼残线空垂泪》等作品,描绘了他对乱世下民不聊生的担忧和痛心。

辛弃疾在他的诗作中,常常表达出对祖国兴亡的忧虑和对时局的无奈,让人感受到他对祖国的无限怀念和哀愁。

三位爱国诗人的诗作各有侧重,陆游更多地表达出对河山的深情和对国家的担忧;岳飞更多地表现出对抗敌的决心和对祖国的忠诚;而辛弃疾更多地描绘了对乱世的感慨和对祖国的哀痛。

他们的诗作虽然侧重点不同,但都抒发了深深的爱国情怀,为后人留下了珍贵的文化遗产。

陆游、岳飞、辛弃疾,三位宋代爱国诗人,他们的诗作各具特色,但无不流露出对祖国的热爱和对国家命运的忧虑。

他们的诗歌激发了后人的爱国情怀,传承了中华民族的爱国精神,不仅是文学史上的璀璨明珠,更是中华民族道德风尚的典范。

关于抗战的八首诗歌大全

关于抗战的八首诗歌大全

【导语】抗⽇战争,是100多年来中国⼈民反对外敌⼊侵第⼀次取得完全胜利的民族解放战争。

⽑泽东曾以⽓吞⼭河之势向世⼈宣称:中国的抗⽇战争是“战争的奇观,中华民族的壮举,惊天动地的伟业”。

下⾯是给⼤家带来的关于抗战的⼋⾸诗歌,欢迎⼤家阅读!篇⼀:抗战的诗歌 东北沦陷 樟⼦松连⽩桦林,乌云翻滚雾森森。

饥民苦受铁蹄踏,少帅⽢降⾚县阴。

⼤好河⼭归兽类,满腔⾎泪警⼈⼼。

骗来⼀个⼉皇帝,卧听荒郊响乱砧。

篇⼆:抗战的诗歌 卢沟事变 年迈帝都影⼦斜,偏偏倭寇乱中华。

枪声掠过桥边⽉,海盗击沉梦⾥槎。

从此历书⽆吉⽇,奈何尧地响胡笳。

⽯狮也落铜⼈泪,苦对哀哀野草花。

篇三:抗战的诗歌 南京屠城 诗家已去谢⽞晖,遥望紫⾦⾬意微。

三⼗万⼈倭虐死,六朝古都鸟难飞。

南⼭⽆⽵空长叹,东海有冤未久违。

慷慨楚囚成笑柄,污名仙⼥⾃肥肥。

篇四:抗战的诗歌 武汉会战 道是⽤兵类下棋,下棋快乐⽤兵悲。

雄师百万⽢流⾎,敌寇三番叹背时。

四⽉纠缠如⿁怨,⼀江风⽉看龙驰。

吕仙何处云游去,黄鹤楼头可再思。

篇五:抗战的诗歌 雄师远征 云遮雾罩野⼈⼭,弹⾬枪林印缅间。

倭寇狼⼼成废物,英雄虎胆震边关。

驼峰航线多奇迹,中美盟军开笑颜。

最是安澜名字好,永垂青史列仙班。

篇六:抗战的诗歌 湖南四役 湖南四役道从头,万古长沙未⽼秋。

数次交锋传捷报,三湘⼉⼥不知愁。

衡阳砥柱推南岳,常德风华证野鸥。

神秘湘西蛮⼦壮,受降圣地是沅州。

篇七:抗战的诗歌 殉国先贤 宣明国史纪奇功,⼆百将军光耀中。

临死犹存荡寇志,带兵总有慕儒风。

⾃忠饮弹战袍碧,登禹挥⼽落照红。

靖宇左权皆勇⼠,捐躯何必做衰翁。

篇⼋:抗战的诗歌 警钟长鸣 边疆万⾥总逶迤,西域流沙到海陂。

隔壁⼈家⽆好意,涅槃凤凰绽新枝。

阅兵场上风何劲,战⼠⼼头志未移。

青史昭昭岂翻案,红旗猎猎不低垂。

诗经中的战争诗赏析

诗经中的战争诗赏析

诗经中的战争诗赏析导读:【导语】《诗经》的时代令人神往。

《诗经》的战争诗尤其能引起我的兴趣。

在那个时代,战士们是抱着怎样情怀奔赴战场的呢?下面关于,希望可以帮到您!一是“爱国”“人生自古谁无死,留取丹心照汗青”,南宋爱国诗人文天祥所写的千古名句可谓绝唱,这其中的爱国情怀至今仍让后人为之感动。

我国历史上还有许多这样的人物。

然而,早在三千年前的《诗经》时代,便有了这样感动人心的情感。

说到《诗经》,提起战争诗,人们一定得想到《秦风》。

在《秦风》总共的十首诗中,大多都是描写战争的,可见秦人尚武好战,而在此我重点提起《无衣》。

《无衣》是秦风著名的军中战歌,它的真正背景至今也无法确定,然而这其中热烈的情怀,却是时时刻刻都能感受得到的。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

王于兴师,修我戈矛。

与子同仇!岂曰无衣?与子同泽。

王于兴师,修我矛戟。

与子偕作!岂曰无衣?与子同裳。

王于兴师,修我甲兵。

与子偕行!正是出征之时,士兵们互相激励,不在乎战争的艰苦环境,即使是没有一件完好无损的衣服又如何?我和我的战友共穿一件战袍!君主命我们抗击戎狄、保家卫国,我便勇往直前,无所畏惧!我们共同修整武器、共同面对强敌,只要你我同心协力、无论多么艰巨的任务都能攻克!多么真挚的情感,秦人不贪图苟且之生,当强敌压境、外族入侵,人民便立即听从王命,准备从战,毫无顾忌,那种战斗的热情,由心而生。

整首《无衣》运用重章叠句的手法,三章句式相同,只变换了几个字样,可这首诗却丝毫不给人简单的感觉,而是一种雄伟的气势,相同的句式反而使语调增强,让今天的我们更易了解那时人们面对生死时的从容不迫和为求国家安宁而奋不顾身的爱国情怀。

究竟是什么样的一种精神,让他们摒弃心中的恐惧,直面眼前的强敌?是秦国的强大与伟岸;是对外敌的强烈仇恨;是每个士兵心中浓浓的爱国之情。

流血牺牲尚不可怕,无衣岂在话下!这颗爱国之心从未消失,它一直留在世上,传达到我们的心中。

正是这首充满爱国情怀的《无衣》,让我们永远记住那些奋战之人内心的告白,那时人们团结友爱、共赴国难的精神,即使是三千年后的我们读起这首诗,仍是被它感动。

三首诗的异同点

三首诗的异同点

三首诗的异同点石壕吏唐肃宗乾元二年春,郭子仪、李光弼、王思礼等九节度使各率所部围安庆绪于邺城,由于指挥不统一,为安庆绪所败,六十万大军溃于邺城之下。

郭子仪退守洛阳。

朝廷紧急征兵拉夫。

这时杜甫正从洛阳回华州司功参军任所,因途中亲见而作组诗《新安吏》、《石壕吏》、《潼关吏》、《新婚别》、《垂老别》、《无家别》,后人简称为"三吏"、"三别"。

因其基本上采用实录的笔法,所以有"诗史"之誉。

然而诗人并非冷眼旁观无动于衷,他是怀着一颗炽热的仁者之心去审视国难民忧的:"寂寞天宝后,园庐但蒿藜。

""积尸草木腥,流血川原丹。

""四郊未宁静,垂老未得安。

""暮投石壕村,有吏夜捉人?quot;"吏呼一何怒,妇啼一何苦。

""暮婚晨告别,无乃太匆忙。

""人生无家别,何以为蒸藜。

"诗人怀着深厚的同情之心为人民长歌当哭:"白水暮东流,青山犹哭声。

""天地终无情","塌然摧心肝"。

他记下了战乱时代一幕幕惊心动魄的场景:青壮年全都上了战场,新安吏只好捉少年充军;石壕吏夜间突袭捉人,也只能带走一位老妪;潼关吏正加紧修筑城防;新婚的妻子含泪送别新郎;"子孙阵亡尽"的老人悲愤无奈地出征;无家可归的老兵已无须与谁告别。

战争给人民带来的苦难是深重的,但深明大义的人民却强忍悲痛而同仇敌忾,勇于为国分忧。

诗人笔下的老妪、新嫁娘、垂老者、无家者,都富于可敬的牺牲精神。

诗人写出了这些普通人朴实无华却可歌可泣的精神世界,令后人读之不免一洒"千秋之泪"。

杜甫投宿石壕村,正碰上官吏捉人充军。

诗歌用素描的手法,清晰如画地再现了诗人的这次亲身见闻。

叙而不议,这是杜甫此类诗的特点。

关于战争的小诗

关于战争的小诗

关于战争的小诗
以下是一首关于战争的小诗:
《论战》
烽尘漠北战云黄,万里关山人渺茫。

白骨已随流水去,青天空见落花忙。

人生聚首真难必,世事兴亡总莫量。

回望故园何处是,夕阳衰草满斜冈。

这首诗以简练的语言描绘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平的向往。

首联通过“烽尘”“战云”等词汇,描绘了战争的紧张氛围和辽阔的战场,展现了战争的残酷和破坏性。

颔联则通过“白骨”“流水”“青天”“落花”等意象,进一步强调了战争带来的巨大破坏和生命的脆弱。

颈联则表达了诗人对人生和世事的思考,认为人生聚首难,世事兴亡难料,暗示了战争的无常和不可预测性。

尾联则通过“回望故园”“夕阳衰草”等意象,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和对和平的向往。

整首诗以简洁明了的语言,表达了诗人对战争的深刻反思和对和
平的向往,具有很强的感染力和启示意义。

10首描写抗日战争的诗歌

10首描写抗日战争的诗歌

【导语】抗⽇战争使⼈⽆法忘怀,⼀段峥嵘岁⽉,多少坎坷,多少⼼酸,是我们⽆法体会的。

但是,我们可以通过当时⼈们所创作的诗歌,让我们置⾝于曾经那段可歌可泣的抗战时代。

下⾯是©⽆忧考⽹整理的10⾸描写抗⽇战争的诗歌,欢迎⼤家阅读!篇⼀:描写抗⽇战争的诗歌 四五年九⽉三⽇为庆祝胜利⽇有作七迭城字韵柳亚⼦ 沈祖棻 还我河⼭百⼆城,阴霾扫尽睹光明。

半⽣颠沛肠犹热,廿载艰虞志竟城。

团结和平群⼒瘁,富强康乐兆民荣。

嘤鸣求友真堪喜,抵掌雄谈意态京。

篇⼆:描写抗⽇战争的诗歌 声声慢闻倭寇败降有作 沈祖棻 追踪胡马,惊梦宵笳,⼗年谁分平安? 已信犹疑,何时北定中原? 真传受降消息,做流⼈连⼣狂欢。

相笑语,待巴江春涨,共上归船。

肠断吴天东望,早珠灰罗烬,乔⽊荒寒。

故⿁新茔,⽆家何⽤⽣还! 依然锦城留滞,告收京,家祭都难。

听奏凯,对灯花衔泪夜阑。

篇三:描写抗⽇战争的诗歌 抗⽇战争胜利 谢觉哉 ⼋⽉⼗五复仇节,⼋⽉⼗五胜利天。

伏⼫流⾎五千⾥,尝胆卧薪⼀百年。

虎待全擒肱扫⽳,鱼还未得莫忘筌。

拚将福祉遗孙⼦,嘉岭⼭头看⽉圆。

篇四:描写抗⽇战争的诗歌 盟军胜利⽇本投降⼆⾸ 刘克⽣ ⼋年边衅起卢沟,⼀⼣争传靖寇仇。

战马狂嘶辽岭⽉,归鸿遥带秣陵秋。

雄关浩⽓连天拥,逝⽔欢声拍岸流。

斫地⾼歌情热烈,樽前含笑洗吴钩。

同仇竟扼虎狼骄,百万雄师夜渡辽。

塞⽉荒凉云漠漠,边风凄劲草萧萧。

樱花泪溅红⽺劫,爆⽵声喧⽩马潮。

还我河⼭⼈⿎舞,海天兵⽓⼀时销。

篇五:描写抗⽇战争的诗歌 戴安澜将军 ⽑泽东 外侮需⼈御,将军赋采薇。

师称机械化,勇夺虎罴威。

浴⾎东⽠守,驱倭棠吉归。

沙场竟殒命,壮志也⽆违。

篇六:描写抗⽇战争的诗歌 太⾏春感 朱德 ⼀九三九年春远望春光镇⽇阴,太⾏⾼耸⽓森森。

忠肝不洒中原泪,壮志坚持北伐⼼。

百战新师惊贼胆,三年苦⽃献吾⾝。

从来燕赵多豪杰,驱逐倭⼉共⼀樽。

出太⾏⼀九四Ο年五⽉群峰壁⽴太⾏头,天险黄河⼀望收; 两岸烽烟红似⽕,此⾏当可慰同仇。

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古诗词比较阅读

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古诗词比较阅读

杜牧《题乌江亭》、王安石《叠题乌江亭》、李清照《夏日绝句》古诗词比较阅读阅读下面三首关于项羽的诗,完成下面小题。

题乌江亭【注】杜牧胜败兵家事不期,包羞忍耻是男儿。

江东子弟多才俊,卷土重来未可知。

叠题乌江亭王安石百战疲劳壮士哀,中原一败势难回。

江东子弟今虽在,肯为君王卷土来?夏日绝句李清照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至今思项羽,不肯过江东。

【注】乌江亭:故址在今安徽和县乌江浦,相传是项羽自刎之处。

1.下列对三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胜败兵家事不期”,“事不期”是说胜败之事不能预料。

“卷土重来未可知”,是说如若重整旗鼓是大有可为的。

B.杜牧诗不落传统察白。

认为项羽不该自杀,本该卷土重来。

而王安石则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认为军民离心,败势难回。

C.李清照对项羽进行了高度评价:“生当作人杰,死亦为鬼雄”。

是说人要有骨气,不管是活着还是死去,都要顶天立地。

D.这三首诗对项羽评价的角度都不一样,杜牧是从兵家用兵角度、王安石是从民心向背角度,李清照是从节操(气节)角度进行评价的。

2.这三首诗借对项羽的评价分别表达了什么观点?【答案】1.B2.杜牧通过这首诗,表达了对胜败得失、历史兴衰的看法,即胜败乃兵家常事,只要忍辱负重,重整旗鼓,定能东山再起。

王安石认为民心和形势决定了战争的胜负,历史的规律不可违背。

李清照认为人要讲求气节,活着要干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死了也要气壮山河。

(意对即可)【解析】1.本题考查学生对诗词综合赏析能力。

此类题综合考查诗词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等,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词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主要的错误是意象的含义不对,手法不准确,手法的解说和艺术效果的分析不对,语言方面主要是风格不正确,内容一般为曲解诗词意思,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

本题要求选出“对三首诗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

B项,“王安石则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错误,属于主观臆断,王安石不认可杜牧“卷土重来未可知”的观点,并不能判定他对项羽的自刎持肯定态度。

关于战争的诗歌(孩子写)

关于战争的诗歌(孩子写)

关于战争的诗歌(孩子写)孩子写的关于战争的诗歌如下:
1、第一首:
战争的残酷,
让人心碎,
无数的生命,
在战争中消逝。

战争的硝烟,
弥漫在空气中,
让人们无法呼吸,
只能默默地哭泣。

战争的残忍,
让人无法想象,
无数的家园,
在战争中化为废墟。

战争的痛苦,
让人们无法承受,
只能默默地祈祷,
希望这个世界能够找到和平。

2、第二首:战争之花
在这战争之地,
我看到了一朵花,
它的颜色是鲜血,
它的气味是恐惧。

这朵花在哭泣,
它的眼泪是眼泪,
它的痛苦是痛苦,
它的声音是哭喊。

这朵花在说话,
它的话语是战争,
它的歌声是痛苦,
它的祈祷是和平。

让我们停止战争,
让这朵花不再哭泣,
让这个世界不再痛苦,
让和平的光明照在我们身上。

3、第三首:战争之殇
在这辽阔的天空下,
孩子们唱起了悲歌。

不是因为快乐,
而是因为战争的伤痛。

战争的火焰,
烧毁了家园和梦想。

留下的只有破败和哭泣,
只有无助和恐惧。

我们不想再看到这样的场景,我们只想和平。

让我们携手,
共同守护这个世界。

让战争成为过去,
让和平成为未来。

让孩子们不再害怕,
让笑容重新回到他们的脸上。

唐诗三百首中最凄惨的战争古诗,字字泣血,后世无人再能写出来

唐诗三百首中最凄惨的战争古诗,字字泣血,后世无人再能写出来

唐诗三百首中最凄惨的战争古诗,字字泣血,后世无人再能写出来唐诗300首当中有很多写到战争的诗歌,且不说岑参高适、王昌龄留下的大量关于边塞的诗歌,就是知名度不算很高的陈陶也有“可怜无定河边骨,犹是春闺梦里人”的悲凉诗句。

唐代虽然是中国古代发展最鼎盛的时期,但是边疆一直也都面临着战争。

这样真实的社会现实给了诗人们进行创作的题材。

他们或者描写边塞风光,或者描写战争场面,或者批判唐军将领,或者表达征夫思妇之痛,留下了大量脍炙人口的诗篇。

这些古诗当中,不乏豪迈诗作,但也有不少直面战争残酷,表现战争凄惨的古诗。

尤其是本文要说到的这首古诗,字字泣血,可谓唐诗三百首中最凄惨的战争古诗。

且看: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

这首古诗的题目是《没蕃故人》,作者是唐代著名诗人张籍。

这首古诗是作者所写的一篇怀念老友的诗作,“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这一句是这首诗最经典的诗句,也是最悲惨的诗句。

前年的时候作者的老友在战争当中已经全军覆没,直到今天想祭奠你又怀疑你还活着,此时只能朝着天边痛哭流涕。

“前年伐月支,城下没全师”,前年的时候唐军征讨月支,作者的老友也在军队当中。

,没想到却遭遇全军覆没。

“蕃汉断消息,死生长别离”,与此同时,吐蕃和唐王朝断绝了关系音讯,作者和老友两地相隔,不知对方是生是死。

“无人收废帐,归马识残旗”,这是一句描写凄惨战争场面的诗句。

因为全军覆没,战斗结束以后,战场上的营帐都无人收拾,而从战场上归来的战马还认识残破的军旗。

没有人归来,只有几匹马逃脱回来,战争的惨象真是让人触目惊心。

“欲祭疑君在,天涯哭此时”,这两句写出了作者的矛盾心情。

两三年都没有了消息,不知道老友是死是活。

想要祭奠对方的时候,却又希望对方还活着;但是却又两三年没有消息,若确实已死,不祭奠也是大不敬……作者内心的矛盾和痛苦可想而知。

这首诗表达了作者和老友之间的思念之情,也写出了战争的残酷,可谓字字带泪,字字泣血。

《诗经》中三首别具格调的战争诗

《诗经》中三首别具格调的战争诗

《诗经》中三首别具格调的战争诗作者:张金明来源:《文学教育下半月》2011年第01期内容摘要:战争诗是《诗经》中重要而富有成就的题材之一,这些诗有着丰富复杂的内容和情感取向,无论是颂记战功,叙写军威,还是征夫厌战,思妇闺怨,在后代诗歌史上都不乏回响。

它们别具格调,艺术魅力无穷。

关键词:《诗经》战争诗格调有人研究统计认为,《诗经》中的战争诗有30首左右,占全部《诗经》的十分之一,数量上仅次于爱情诗。

中学语文教材中选入过的《诗经》篇目《秦风·无衣》《小雅·采薇》《王风·君子于役》等3首就属于这一题材。

它们别具格调,教学中应引导学生进行比较阅读,鉴赏其无穷的艺术魅力。

一.《无衣》——出征将士的豪迈战歌《诗经》中有些战争诗,从正面描写了天子、诸侯的武功,表现了强烈的自豪感,充满乐观精神。

《秦风·无衣》曾被选入高中语文教材,就是一首表现同仇敌忾,共御外侮,斗志昂扬,情绪乐观的典型的战争诗。

秦地,位于今甘肃东南部及陕西一带。

秦人在商周时代与戎狄杂处,以养马闻名,尚武著称。

当时秦人部落实行的是兵制,平民成年男子平时耕种放牧,战时上战场就是战士,武器与军装由自己准备。

西周末年,王室内讧,与秦毗邻的西戎乘势入侵,威胁周王朝首都镐京及中原地区的安全。

秦在地理位置上恰恰肩负着西北护卫周王室的使命。

这首诗就是在这种背景下产生的,是一首秦民应王征召,相约从军的歌谣。

在《诗经》中像《无衣》这样表达战争积极面的诗很少。

这首秦国军中歌谣,不仅在10首秦风中,而且在全部《诗经》中都很有代表性,写出了士兵之间的战斗友谊,张扬了浓烈的爱国主义情怀。

是秦国将士们抗击西戎入侵者的战歌,威武雄壮,有人认为简直就像《马赛曲》《义勇军进行曲》一样鼓舞人心。

诗中字里行间充溢着战士们互相关爱、同甘共苦之情,生死与共、同仇敌忾之义。

也正因此,《无衣》一诗也就成了脍炙人口的千古名篇,为后人传唱吟诵不已。

《诗经》中这类完全从正面歌颂角度所写的战争诗,不注重直接具体描写战斗场面,而是集中表现军威声势。

高岑边塞诗异同比较

高岑边塞诗异同比较

高适岑参诗歌异同比较随着大唐帝国日益强盛,疆域也随之不断扩大,边塞诗成为诗人创作的重要领域。

尽管先秦时期就有边塞诗《诗经·出车》,但我们一般认为边塞诗初步发展于汉魏六朝时代,隋代兴盛,唐代则步入黄金发展时代。

由于高适和岑参二人都曾投身戎幕,从军边疆,所以深刻的边塞生活体验促使他们两人在这方面成就最高。

然后处于同一个流派之下的他们又有各自的特色,以下就分析高适岑参边塞诗的异同点。

一﹑高适与岑参诗歌的共同点如下。

(一)格调悲壮。

宋严羽在《沧浪诗话·诗评》中提到:“高﹑岑之诗悲壮,读之使人感慨。

”1明胡应麟在其《诗薮》直袭严说:“高岑悲壮为宗”,“唐初承袭梁﹑隋,陈子昂独开古雅之源。

……盛唐继起,高适﹑岑参﹑王昌龄﹑李颀、孟云卿,本子昂之古雅,而加以气骨者也。

”2高岑的诗歌之所以悲壮,与他们的人生经历有关,即“知人论世”。

首先,尽管出身于官僚家庭,他们却不得不面临家道中落的事实,因此两人均早岁孤贫。

其次,二者都志存高远,却仕途坎坷。

高适年轻时“喜言王霸大略”3,晚年则“以安危为己任”4,可见理想与现实总是有落差;岑参几度出塞,仅任微官,政治上失意,晚年消沉。

再次,他们都立志建功,投身戎幕,有军旅生活的体验。

例如高适最杰出的代表作《燕歌行》:“战士军前半死生,美人帐下犹歌舞。

”“少妇城南欲断肠,征人蓟北空回首。

”“相看白刃血纷纷,死节从来岂顾勋?”通过腐化的将帅对比,思妇的愤怨,战场惨状,表现了战士英勇气概并构成一曲悲壮挽歌。

与此同时,岑参《胡歌》一诗中写道:“关西老将能苦战,七十行兵仍未休。

”作者在赞美“关西老将”的同时,我们也能感觉到古代七十老翁本该颐养天年,然而他却征战沙场,是多么惊心动魄与悲壮!(二)慷慨激昂。

盛唐时期,国家昌盛繁荣的同时各种社会矛盾也在急剧凸显。

其中高适年轻时求仕不遇,漫游燕赵无果,接着在梁宋过了十几年的流浪漂泊的生活,但是这并未让他从此一蹶不振,依旧满怀壮志。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梅岭三章》

部编版九年级语文下册《梅岭三章》
如“旌旗”,原是旗帜的通称,这里借来 指代军队或武装力量;“烽烟”, 原是古代边境用以报警的烟火,这里 借来指代战争。“取义成仁”是“舍 生取义”“杀身成仁”的缩写,前者引自《孟子·告子上》,后者引自《论 语·卫灵公》。这些修辞的运用,形象贴切,暗含了诗人愿意为 了革命做牺 牲的大无畏精神和坚信革命必胜的坚定信念。
写作背景
陈毅接到密信,亲自赶往大余城接头,幸遇我基层群众报告陈海 叛变,于是立即离开县城。归途中又遇陈海带领反动军队搜山,只好 躲进树丛,避开敌人的搜捕。敌人听说山上有游击队的重要负责人, 便调集了四个营的兵力,将梅山团团围了20多天。陈毅以伤病之身伏 丛莽间,幸得脱险。
《梅岭三章》便是陈毅同志被困梅山,自料难免牺牲的情况下写 成的一组带有绝笔性质的诗篇藏在衣袋里。不久,敌人一无所获,便 悻悻而去。
梅岭三章
学习目标
1.反复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韵律之美,体会 诗人的情思。 2.品味诗歌含蓄、凝练的语言,学习本文运 用的多种修辞手法,把握诗歌中的意象,体会 这三首诗所饱含的为革命献身的凛然正气 3.学习这三首诗构思新颖、想象奇特的写作 特点
新知导入
在祖国漫长的革命历史进程中,
有无数为了革命的胜利抛头颅、洒 热血的英雄儿女,在这其中,当然也 有我们的开国元帅之一——陈毅。今 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陈毅同志写 的“绝命诗”——《梅岭三章》。
三 投身革命即为家, 血雨腥风应有涯。 取义成仁今日事, 人间遍种自由花。
(5)“人间遍种自由花” ----“自由花”的意象,让人想
象到革命胜利之时,鲜花盛开、 芳香四溢的美好情景,那是打破 了反革命势力桎梏和黑暗统治的 自由之境,也是人们心灵解放、 理想实现的欢乐之境,极富感染 力。
整体感知——梳理课文内容

关于描写战争的诗歌

关于描写战争的诗歌

关于描写战争的诗歌世界战争有被制止的可能性,但危险并没有消除。

只要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发展和平力量和制约战争的力量,就能够推迟或制止新的世界战争。

战争是必然要消亡的。

只有全世界人民共同努力,实现共产主义,才能彻底清除战争的根源,使战争消亡,使人类进入永久和平的天堂。

下面就是我给大家带来的描写战争的诗歌,希望能帮助到大家!岐阳三首金朝:元好问突骑连营鸟不飞,北风浩浩发阴机。

三秦形胜无今古,千里传闻果是非;偃蹇鲸鲵人海涸,分明蛇犬铁山围。

穷途老阮无奇策,空望岐阳泪满衣。

百二关河草不横,十年戎马暗秦京。

岐阳西望无来信,陇水东流闻哭声;野蔓有情萦战骨,残阳何意照空城!从谁细向苍苍问,争遣蚩尤作五兵?眈眈九虎护秦关,懦楚孱齐机上看。

禹贡土田推陆海,汉家封徼尽天山。

北风猎猎悲笳发,渭水潇潇战骨寒。

三十六峰长剑在,倚天仙掌惜空闲。

送白利从金吾董将军西征唐代:李白西羌延国讨,白起佐军威。

剑决浮云气,弓弯明月辉。

马行边草绿,旌卷曙霜飞。

抗手凛相顾,寒风生铁衣。

战城南唐代:卢照邻将军出紫塞,冒顿在乌贪。

笳喧雁门北,阵翼龙城南。

雕弓夜宛转,铁骑晓参驔。

应须驻白日,为待战方酣。

悲青坂唐代:杜甫我军青坂在东门,天寒饮马太白窟。

黄头奚儿日向西,数骑弯弓敢驰突。

山雪河冰野萧瑟,青是烽烟白人骨。

焉得附书与我军,忍待明年莫仓卒。

辽西作/ 关西行唐代:崔颢燕郊芳岁晚,残雪冻边城。

四月青草合,辽阳春水生。

胡人正牧马,汉将日征兵。

露重宝刀湿,沙虚金鼓鸣。

寒衣著已尽,春服与谁成。

寄语洛阳使,为传边塞情。

奔亡道中五首唐代:李白苏武天山上,田横海岛边。

万重关塞断,何日是归年? 亭伯去安在?李陵降未归。

愁容变海色,短服改胡衣。

谈笑三军却,交游七贵疏。

仍留一只箭,未射鲁连书。

函谷如玉关,几时可生还? 洛川为易水,嵩岳是燕山。

俗变羌胡语,人多沙塞颜。

申包惟恸哭,七日鬓毛斑。

淼淼望湖水,青青芦叶齐。

归心落何处,日没大江西。

歇马傍春草,欲行远道迷。

谁忍子规鸟,连声向我啼。

十首关于战争的现代诗词

十首关于战争的现代诗词

十首关于战争的现代诗词(学习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学校: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资料,如文言文、现代文、教案设计、文案大全、作文大全、词语、成语、范文、读后感、其他资料等等,想了解不同资料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you with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materials, such as classical Chinese, modern literature, teaching plan design, copy collection, composition collection, words, idioms, model essays, post-reading comments, and other materials. If you want to know different data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please pay attention!十首关于战争的现代诗词“诗鬼”李贺的作品,向来以诡异奇特而著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汉乐府分类
• 郊庙歌辞,颂诗。司马相如《郊祀歌十九章》
“西极天马之歌”
• 鼓吹曲和横吹曲。“鼓吹者,诸乐之总名。其所施
用亦别用之朝会宴飨者,曰黄门鼓吹;用之道路从行者, 曰骑吹;其师行而奏之马上,曰横吹;其旋师而奏之社 庙者,曰短箫铙歌”杨慎《词品乐曲名解》
• 相和歌。“凡乐章古辞之存着,并汉世衔陌讴谣,
‘江南可采莲’‘鸟生十五子’‘白关吟’之属,其后 渐被于弦管,即相和诸曲是也”《晋书.乐志》
• 杂曲歌辞。鲁颂 “万舞洋洋”,卫诗“公庭万舞”
乐府诗思想内容
• 《汉书·艺文志》云:“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1、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2、战争徭役的凄惨控诉 3、婚姻恋爱的不幸哀唱 4、丑恶腐朽的揭露讽刺
三首关于战争诗歌的比较
——兼论中国古代叙事诗的前期发展
研究方法小结
(一)主旨不明确,有争议的篇目,纵向研究 字词(文字学) 1考证 出处(文献学) 历代诗评(文艺学) 思想政治(哲学) 古代风俗 (文化学)
2原因
研究方法小结
(二)主旨较为确定。可以用比较的方法。例 如通过同一或相似主题在不同时代表述的异 同比较挖掘几个作品的内涵,并且探索其中 的小规律。 例如,关于战争的三篇作品 诗经《 豳风 东山》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蔡琰《悲愤诗》
汉乐府分类
• 郊庙歌辞,颂诗。司马相如《郊祀歌十九章》
“西极天马之歌”
• 鼓吹曲和横吹曲。“鼓吹者,诸乐之总名。其所施
用亦别用之朝会宴飨者,曰黄门鼓吹;用之道路从行者, 曰骑吹;其师行而奏之马上,曰横吹;其旋师而奏之社 庙者,曰短箫铙歌”杨慎《词品乐曲名解》
• 相和歌。“凡乐章古辞之存着,并汉世衔陌讴谣,
中年妇女
名门闺秀
董祀 两个儿子
守寡时被 掳,与匈 奴王生二 子,被赎 回后与栋
荒凉 可怖
痛苦忧 虑
豳风 东山
• 题材《豳风.东山》和《小雅·采薇》可共 举为我国边塞诗的鼻祖; • 表现手法《东山》被誉为我国古代文学中 “写意识活动的最早佳构”。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tāo]不归。我来自东,零
雨其濛。我东曰归,我心西悲。制彼裳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鹳[guàn]鸣于垤[dié] ,妇叹于室。洒扫穹窒,
我征聿[yù]至。有敦[duī]瓜苦[hù] ,烝在栗
[liè]薪。自我不见,于今三年。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零雨其濛。
仓庚于飞,熠耀其羽。之子于归,皇驳其
马。亲结其缡[lí ] ,九十其仪。其新孔嘉,
其旧如之何?
豳风 东山
• 重章迭句 “这咏叹就像一根红线,将诗中所有片断的 追忆和想象串联起来,使之成为浑融完美 的艺术整体。” • 对艰苦军营生活的回想;对战后家乡颓景 的推想;对妻子守家盼夫的怀想;对新婚幸 福时光的追念
汉乐府
十五从军征
十五从军征,八十始得归。 道逢乡里人,家中有阿谁。 遥看是君家,松柏冢累累。 兔从狗窦入,雉从梁上飞。 中庭生旅谷,井上生旅葵。 舂谷持作饭,采葵持作羹。 羹饭一时熟,不知贻阿谁? 出门东向看,泪落沾我衣。
乐府诗
• 乐府机构及其所用乐章 《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 《郊祀歌》19章 • 《汉书.礼乐志》“至武帝定郊 祀之礼,乃立乐府,采诗夜诵, 有赵代秦楚之讴,以李延年为 协律都尉,多举司马相如等数 十人造为诗赋,略论律吕,以 合八音之调,作十九章之歌”
乐府诗
• 《汉书.艺文志》“自孝武帝立乐 府而采歌谣,于是有赵、代之讴, 秦楚之风,皆感于哀乐,缘事而 发;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 歌诗来源:楚声;胡乐;流行歌 谣(“新变声”) • 西汉作品 《大风歌》《安世房中歌》17章《 郊祀歌》19章《铙歌》18首
解读一、文本基本信息比较
作品 时代 作者性别 作者身份 作者家庭关系 事件经过 场面 描写 荒凉 可怖 情感
豳风 东山
西周 初年 到春 秋中 叶 汉代
青年男子
普通征夫
妻子 丈母娘
参加周公 东征后归 家
悲喜交 加
十五 从军 征 悲愤 诗
耄耋老夫
老兵
孤身一人
服完兵役 65年后归 家
荒凉
绝望孤 独
东汉 末年
[cháng]衣,勿士行[héng]枚。蜎蜎[yuān]
者蠋[shǔ] ,烝[zhēng]在桑野。敦[duī]彼
独宿,亦在车下。
豳风 东山
我徂东山,慆慆不归。我来自东பைடு நூலகம்零雨其濛。
果臝[luǒ]之实,亦施[yì ]于宇。伊威在室,
蠨蛸[xiāoshāo]在户。町畽[tīng tuǎn]鹿场,
熠[yì ]耀宵行。不可畏也,伊可怀也。
‘江南可采莲’‘鸟生十五子’‘白关吟’之属,其后 渐被于弦管,即相和诸曲是也”《晋书.乐志》
• 杂曲歌辞。鲁颂 “万舞洋洋”,卫诗“公庭万舞”
乐府诗思想内容
• 《汉书·艺文志》云:“皆感于哀乐,缘事而发, 亦可以观风俗,知薄厚云。” 1、人民苦难的真实写照。 2、战争徭役的凄惨控诉 3、婚姻恋爱的不幸哀唱 4、丑恶腐朽的揭露讽刺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