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中特复习题目及答案
“毛中特”练习题答案要点

导论和第一章四、结合材料回答问题材料1问题答案要点:改革开放后,社会上出现了一股否定毛泽东及毛泽东思想的思潮,正确评价毛泽东成为中国面临的重大政治问题。
否定毛泽东必然导致对中国共产党的领导和社会主义制度的否定。
毛泽东虽然在晚年犯了严重错误,但是就他的一生来看,他的功绩是第一位的,错误是第二位的,他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缔造和中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建立了永远不可磨灭的功勋。
毛泽东思想是被实践证明了的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正确的理论原则和经验总结,是党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
材料2 问题答案要点: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
具体地说,就是把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更进一步地和中国实践、中国历史、中国文化结合起来,使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实现民族化和具体化。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过程同时也是将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文化中的优秀成分相融合贯通的过程。
五、论述题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民族宝贵的精神财富,它将长期指导我们的思想和行动。
第一,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在中国共产党历史上,毛泽东第一个明确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命题和重大任务,深刻论证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必要性和极端重要性,系统阐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和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正确途径,开辟了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宽广道路,为党领导的革命和建设事业的发展奠定了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
它以独创性的理论丰富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
第二,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在毛泽东思想指引下,我们党团结带领人民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实现了民族独立和人民解放,建立了中华人民共和国。
新中国成立以后,党领导人民创造性地完成了由新民主主义革命向社会主义革命的转变,并对适合中国国情的社会主义道路进行了艰苦探索,而且取得了重要的理论成果。
毛泽东思想中关于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论述,特别是其中所包含的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我们正在进行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继续提供着十分宝贵的理论指导。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2. 毛泽东思想的精髓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3. 毛泽东思想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B.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要理论成果C.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大理论成果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理论成果4. 毛泽东思想的科学内涵是()。
A.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理论体系B.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体系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组成部分5.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
A.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之一C.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D.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的核心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15分)1. 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
A.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B.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C. 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D. 党的建设理论2. 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包括()。
A. 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B. 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D.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3.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包括()。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艰苦奋斗三、简答题(每题5分,共1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是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党的建设理论。
2.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是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四、论述题(每题15分,共30分)1. 论述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
答案: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独立自主。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试题一:
1. 毛泽东是中国共产党的主要创立者和伟大的马克思主义者,他的思想和理论对于中国革命和建设具有重要指导作用。
在学习和理解毛泽东思想时,我们应该注重以下哪个方面?
A. 强调革命实践
B. 关注国际经验
C. 推崇个人追求
D. 忽视人民大众的力量
答案:A. 强调革命实践
2. 毛泽东提出的“人民战争”思想强调了以下哪个原则?
A. 武器装备的先进性
B. 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C. 高级指挥的决策能力
D. 军事战略的细致计划
答案:B. 数量优势的重要性
3.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和建设过程中强调了以下哪个核心思想?
A.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B. 强调统一战线的构建
C. 个体经济的发展
D. 历史唯物主义的思维
答案:A. 阶级斗争的长期性
试题二:
1. 毛泽东在中国革命中提出了“以农村包围城市”的战略思想,以下哪个案例证明了这一战略的成功实施?
A. 南昌起义
B. 井冈山斗争
C. 长征
D. 七七事变
答案:B. 井冈山斗争
2. 毛泽东在执政后提出的“大跃进”运动目的是什么?
A. 加强工业化进程
B. 改善农村生产状况
C. 推动社会主义发展
D. 实现跨越式发展
答案:D. 实现跨越式发展
3. 毛泽东主席在中国革命战争中提出的战略战术理论,成为许多其他国家革命战争的借鉴。
以下哪个国家的革命领袖曾表示受到了毛泽东思想的影响?
A. 苏联
B. 古巴
C. 波兰
D. 德国
答案:B. 古巴
以上为毛中特试题及答案,希望对您有所帮助。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知识 复习 学习材料 试题与参考答案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课程知识复习学习材料试题与参考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1939年,毛泽东在(C)一文中,首次提出“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概念。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B.《中国共产党的第一个决议》C.《中国革命和中国共产党》D.《论新民主主义革命》2.邓小平说:“社会主义最大的优越性就是(C),这是体现社会主义本质的一个东西”。A.平均主义B.生产力高度发达C.共同富裕D.公有制占主体地位3.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是(D)。
A.生产关系和生产力之间的矛盾B.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之间的矛盾C.生产无限扩大的趋势和劳动人民购买力相对缩小之间的矛盾D.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4.创立(D)是反映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客观规律的完备理论形态,是毛泽东思想达到成熟的主要标志。
A.社会主义建设理论B.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的理论C.党的建设和思想政治工作理论D.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5.毛泽东在(A)中完整的提出了中国共产党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
A.《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B.《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C.《井冈山的斗争》D.《目前形势和我们的任务》6.我国对(A)社会主义改造的完成,标志社会主义基本制度在我国初步建成。
A.农业、手工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B.农业、手工业和封建主义工商业C.农业、交通运输业和资本主义工商业D.农业、交通运输业和封建主义工商业7.我国的基本政治制度,就政体而言是(B)。A.人民民主专政制度B.人民代表大会制度C.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与政治协商制度D.民族区域自治制度8.(A)是毛泽东建党思想最突出的特点和最核心的内容。
A.党的思想建设B.党的组织建设C.党的作风建设D.党的制度建设9.农民是中国革命的主力军,其中(A)是无产阶级最可靠的同盟军。
A.贫雇农B.中农C.知识分子D.手工业者10.习近平总书记在“复兴之路”展览中提出“(D)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毛中特各专题答案完整版

一前言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现有经济发展方式产生的一些问题?(2)向什么方向转变经济发展方式?1依靠投资,出口拉动经济增长转变为由投资,消费,出口拉动。
2调整产业结构,加快现代制造业和服务业发展,增强第三产业比重。
3新的经济发展方式强调自主创新。
4加快推进农业发展方式转变,坚持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道路。
5调整分配结构。
二农村经济改革专题1如何认识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及其对发展制度的要求答:(1)农业在国民经济中的地位: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是国家自立、社会安定的基础:第一,从人类的存在和发展来看,农业是国民经济中最主要的物质生产部门,是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基础;第二,从农业与第二、第三产业的关系看,农业生产活动是人类生产活动的起点,没有农业的发展,就没有第二产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农业的发展直接制约着工业和第三产业的发展;第三,从农业与人民、国家的关系上看,农业的兴衰关系到国民经济的全局,农业的发展直接关系着人们的切身利益和社会的安定,以及我国在国际竞争中的地位。
(2)农业对国民经济发展制度的要求:现代农业的内涵包括四个大的方面,即土地资源置配、要素投入、人力资源实现和生产经营方式的问题。
所以(一)现代农业要求具有进一步明晰的土地产权制度;(二)现代农业要求有灵活有效的农业金融供给制度;(三)现代农业要求有多元化的农业生产经营组织制度;(四)现在农业要求有不断提升农业人力资本的制度。
2人民公社体制下中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如何答:人民公社体制下中国的农业经营方式和组织形式:高度集中统一的农业经营方式。
其特点是,实行政社合一,强调一大二公、一平二调,工农商学兵相结合,统一领导,分级管理,公社、生产队或生产大队是当时集体经济的组织形式。
3承包的推行经历了什么样的变迁答:承包的推行所经历的变迁:第一阶段,土地承包权的萌芽阶段(1979 年~ 1980 年)。
这一阶段是包产到组向包产到户初步发展阶段, 土地使用权由队集中使用变为由较小的生产小组分散使用, 但是土地产权还是统一集中在集体手中, 生产小组拥有一定的生产组织权, 因此从本质上看, 还是原体制的缩影,大锅饭仍然存在。
毛中特复习提纲与答案

一、单选1、邓小平理论形成的历史依据和现实条件分别是什么?历史依据: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
现实依据:我国改革开放以来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的实践。
2、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目标的重点与难点是什么?农村建设3、考察一种社会制度是否优越,从根本上说是什么?能否促进生产力的发展4、党在过渡时间的总路线是什么?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这是一个过渡时期。
要在一个相当长的时期里,逐步实现国家的社会主义工业化,并逐步实现国家对农业、对手工业和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社会主义改造。
5、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什么?中国自身的发展6、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涵义?第一、我国社会已经是社会主义社会。
我们必须坚持而不能离开社会主义。
第二、我国的社会主义社会还处在初级阶段。
我们必须从这个实际出发,而不能超越这个阶段。
7、社会主义国家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改革的对象:是我国现行的一些不符合生产力发展要求的体制改革的目的:扫除发展社会生产力的障碍改革的原则:坚持社会主义发展方向改革的方法:有秩序、有领导的进行,相互协调,胆子要大,步子要稳改革的性质: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8、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是什么?人民当家作主9、社会主义文化发展方向是什么?为人民服务,为社会服务10、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根本发点和落脚点是什么?重要保证是什么?以人为本民主法治11、“一国两制”最初构想是为了解决什么问题?它的前提是什么?台湾祖国统一12、当前我国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是指什么?粗放型向集约型13、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最根本的是什么?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有机统一。
14、新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分水岭是什么?五四运动1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和灵魂分别是什么?基本内容: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灵魂: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16、人民军队建设的原则是什么?坚持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坚持党指挥枪)17、社会主义改造对资本主义的改造方式是什么?和平赎买政策18、可持续发展的条件是什么?首要条件:资源和生态可持续发展二、多选19、邓小平关于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理论的基本观点?1、邓小平提出“社会主义也可以搞市场经济。
奥鹏毛中特考试题及答案

奥鹏毛中特考试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
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统一战线答案:ABC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是()。
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四个自信D. 两个维护答案:A3.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人民民主专政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法治答案:C4.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个人层面要求是()。
A.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D.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答案:A5.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
A. 人民日益增长的物质文化需要同落后的社会生产之间的矛盾B. 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C. 人民日益增长的民主法治需要同不完善的社会制度之间的矛盾D. 人民日益增长的公平正义需要同不公正的社会现象之间的矛盾答案:B6.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
A.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B.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C. 民族区域自治制度D.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答案:D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的核心要义是()。
A. 依法治国、依法执政、依法行政共同推进B. 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一体建设C. 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D.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答案:C8. 中国特色大国外交要服务的大局是()。
A. 国家发展大局B. 世界和平与发展C. 人类命运共同体D. 国家主权和安全答案:A9.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的根本任务是()。
A. 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B. 满足人民精神文化需求C. 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D. 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答案:A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
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人民民主专政C.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D. 社会主义法治答案:C二、多项选择题(每题3分,共30分)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总体布局包括()。
《毛中特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

《毛中特概论》练习题参考答案一、选择题参考答案:第五章社会主义本质和根本任务1.D 2.A 3.D 4.C 5.D 6.C 7.A 8.C 9.D 10.A 11.D 12.B 13.C 14.D 15.A第六章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1.B 2.D 3.C 4.C 5.C 6.D 7.B 8.D 9.A10.C 11.B 12.D 13.C 14.C 15.B第七章社会主义改革和对外开放1.B 2.B 3.A4.A5.C 6.A7.D 8.A9.D 10.D 11.C 12.B 13.B 14.B 15.C第八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1.D 2.D 3.C 4.A5.A6.D 7.A8.C 9.B 10.A11.B 12.A13.D 14.D 15.C第九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1.B 2.D 3.C 4.C 5.B 6.A7.C 8.A9.C 10.D 11.D 12.D 13.D 14.C 15.C第十章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1.B 2.D 3.D 4.C 5.A6.A7.A8.A9.C 10.B 11.A12.B 13.B 14.A15.D第十一章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1.A2.A3.B 4.A5.A6.B 7.A8.C 9.B 10.D 11.A12.A13.B 14.C 15.B第十二章祖国完全统一的构想1.C 2.A3.B 4.B 5.B 6.A7.D 8.C 9.C 10.D 11.A12.C 13.B 14.D 15.B第十三章国际战略和外交关系1.A2.C 3.B 4.B 5.A6.D 7.B 8.D 9.B 10.A11.C 12.A13.B 14.C 15.A第十四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依靠力量1.B 2.C 3.A4.D 5.C 6.B 7.C 8.A9.C 10.D 11.A12.A13.B 14.A15.D第十五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领导核心1.C 2.D 3.A4.B 5.A6.D 7.B 8.B 9.B 10.B 11.B 12.C 13.A 14.C 15.C二、简述题参考答案:3、中国传统文化中有哪些关于社会和谐的思想。
毛中特课后复习题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1.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涵答:科学涵:一是马克思主义在指导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实现具体化;二是把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经验和历史经验上升为马克思主义理论;三是把马克思主义植根于中国的优秀文化之中;2.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关系?答: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首先,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思想;最后,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3.怎样把握思想的主要容和历史地位?答:主要容: 1,新主义革命理论;2,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3,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4,政策和策略的理论;5,思想政治和文化工作理论;6,党的建设历史地位:第一,在理论上,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一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在实践上,它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第三,在精神方面,思想是党和人民的宝贵精神财富。
4.怎样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答:历史地位:第一,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第二,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第三,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
5. 如何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精髓?答:实事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的精髓,首先,实事是贯穿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全过程;其次,实事体现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基本容的各个方面;最后,实事是渗透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论成果的方法论原则。
第二章新主义革命理论1.什么是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如何理解新主义革命的领导权问题? .新主义革命的总路线基本容 1948年《在晋绥干部会议上的讲话》完整的表述了总路线的容,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毛中特全部选择题和答案

第一章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历史进程和理论成果一. 单项选择题1、党的中央领导真正认识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性是在1935年遵义会议以后,而就全党来讲,则是在(C )以后A、抗战胜利B、党的七大C、延安整风D、党的七届三中全会2、1938年,毛泽东在党的(D)上作的题为《论新阶段》的政治报告中最先提出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这个命题A、六届五中全会B、七届五中全会C、七届六中全会D、六届六中全会3、(B)之所以提出要实现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源于对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的科学总结A、邓小平B、毛泽东C、江泽民D、刘少奇4、(C)确立了毛泽东在全党的实际领导地位A、延安整风B、党的七大C、遵义会议D、党的七届三中全会5、经过(A),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思想成为全党的共识A、延安整风B、遵义会议C、党的七大D、党的六届六中全会6、(A)代表党中央在党的七大上作的《关于修改党章的报告》中,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的阐述A、刘少奇B、毛泽东C、邓小平D、周恩来7、党的七大通过的《中国共产党章程》在总纲中确定,以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理论与中国革命的实践之统一的思想——(A),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南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马克思主义中国化8、(A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9、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就是将(D )A、中国革命进程中正反两个方面的实践经验进行科学总结。
B、毛泽东思想作为我们党一切工作的指南C、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D、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10、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外来思想文化传入中国,要使它能为中国人民广泛接受,并在实践中发挥指导作用,就必须寻找到一种为中国人民所能理解和接受的(C)A、思想形式B、指导形式C、民族形式D、理论形式11、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B)以后,党的理论和实践逐步走上了正确的道路A、延安整风B、遵义会议C、党的七大D、党的六届六中全会12、在领导中国革命和建设的过程中,以毛泽东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把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同中国革命的具体实际结合起来,创立了(A),第一次实现了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D、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13、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以邓小平为主要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的新鲜经验的基础上,初步回答了(C)这个首要的基本的理论问题A、什么是社会主义,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B、为什么建设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C、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D、什么是社会主义,建设怎样的社会主义14、党的十三届四中全会以来,以(C)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根据国内外形势和党的历史方位的新变化,进一步回答了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和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深化了对社会主义的认识,形成了“三个代表”重要思想A、胡锦涛B、邓小平C、江泽民D、温家宝15、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为总书记的党中央立足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基本国情,总结我国发展实践,借鉴国外发展经验,适应新的发展要求提出了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进一步回答了(A)这一关系到中国未来前途和命运的重大问题,深化了党对共产党执政规律、社会主义建设规律、人类社会发展规律的认识A、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B、建设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C、实现什么样的发展,建设什么样的党D、怎样发展,怎样建设党的问题16、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虽然形成于不同的历史时期,面对着不同的历史任务,具有不同的具体内容,但在基本精神上都是一致的,都坚持(D)A、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群众路线B、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和独立自主C、解放思想,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D、实事求是,群众路线和独立自主17、在当代中国,(C)是全党和全国各族人民的精神支柱A、马克思主义B、邓小平理论C、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D、毛泽东思想18、(B)是中国共产党在改革开放历史新时期的伟大实践中,不断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结果,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A、邓小平理论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三个代表D、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19、胡锦涛在党的十七大上将改革开放30年来积累的宝贵经验概括为(A)A、十个结合B、九个结合C、八个结合D、七个结合20、实践已经并将继续证明,只有高举(B)旗帜,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A、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C、邓小平理论D、毛泽东思想21、在当代中国,只有(A )旗帜而不是别的什么旗帜能够最大限度地团结和凝聚不同社会阶层、不同利益群体人们的智慧和力量,能够解决当代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B、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C、毛泽东思想D、邓小平理论22、(D)是关系党的事业兴衰成败的首要问题A、发展问题B、建设问题C、民族问题D、道路问题23、(C)曾经指出:“革命党是群众的向导,在革命中未有革命党领错了路而革命不失败的。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一、选择题1.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内容是什么?- A. 实事求是- B. 群众路线- C. 独立自主- D. 人民民主专政答案:A2. 中国共产党成立的时间是?- A. 1920年- B. 1921年- C. 1922年- D. 1923年答案:B3.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总路线是什么?- A. 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革命- B. 无产阶级领导的,工农联合的,反对封建主义和帝国主义的革命- C. 工农联合的,反对帝国主义和封建主义的革命- D. 无产阶级领导的,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资本主义的革命答案:A#### 二、填空题1.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______和发展,是中国共产党的______。
- 答案:具体应用,指导思想2.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______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 答案:美好生活3. 毛泽东提出的“三农”问题是指农业、农村和______。
- 答案:农民#### 三、简答题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 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革命和建设实践中的创造性应用和发展,主要包括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理论、革命军队建设和军事战略理论、政策和策略理论、思想政治工作和文化工作理论、党的建设理论等。
2. 如何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重大意义?-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标志着我国发展站在了新的历史起点上。
这一时代的到来,意味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发生了深刻变化,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坚实的基础和更为广阔的前景。
#### 四、论述题1. 论述毛泽东思想在当代中国的意义和作用。
- 毛泽东思想是中国共产党的宝贵精神财富,它不仅指导了中国革命和建设的伟大实践,而且在当代中国仍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复习资料一单选题 (共10题,总分值20分 )1. 新民主主义革命区别于旧民主主义革命的根本标志是()。
(2 分)A. 有了新的革命纲领B. 有了新的革命前途C. 有了新的革命领导权D. 有了新的革命任务2. 构建和谐社会的重点是()(2 分)A. 建设和谐文化,巩固社会和谐的思想道德基础B. 完善社会管理,保持社会安定有序C. 加强制度建设,保障社会公平正义D. 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3. 新民主主义革命理论形成的客观依据不包括()。
(2 分)A.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B. 旧民主主义革命的失败C. 近代中国革命形势的进一步发展D. 世界形势的新变化4. 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是:()(2 分)A.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B. 邓小平理论C. 科学发展观D.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5.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革命和建设事业的领导核心,党的这种领导地位是由( )。
(2 分)A. 党的宗旨决定的B. 党的性质决定的C. 党的路线决定的D. 党的方针决定的6. 江泽民在2001年“七一”讲话中指出,个体、私营经济中的广大从业人员是()(2分)A. 工人阶级的重要组成部分B. 职业和身份比较固定的弱势群体C.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D. 推动我国先进生产力发展的基本力量7. 近代中国社会的性质是()。
(2 分)A. 新民主主义社会B. 资本主义社会C. 封建社会D. 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8. 中国共产党最早明确提出民主革命纲领是在党的()。
(2 分)A. 一大B. 二大C. 三大D. 四大9. 近代中国一切灾难和祸害的总根源以及社会发展的主要障碍是()。
(2 分)A. 帝国主义B. 封建主义C. 官僚资本主义D. 生产力严重落后10. 在党的七大上对“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从理论上作了进一步阐述的是()。
(2分)A. 毛泽东B. 刘少奇C. 周恩来D. 朱德二多选题 (共10题,总分值30分 )11. 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是()(3 分)A. 关键在坚持与时俱进B. 核心在坚持党的先进性C. 本质在坚持执政为民D. 重点是促进发展E. 核心在以人为本12. 公有制经济的主体地位主要体现在()(3 分)A. 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B. 公有资产在各个地方和产业中都占有优势C. 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D. 国有经济在国民经济中的比重不断提高E. 国有经济的比重大于非公有制经济13. 新民主主义革命之所以是“新”的,是因为()。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简答题汇总及参考答案

毛中特简答题汇总及参考答案1.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重要意义?答:1.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解决中国实际问题的需要。
历史充分证明,马克思主义教条化只会给中国革命带来损失。
2.实现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是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内在要求。
马克思主义只有在与各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过程中,才能不断与时俱进。
2.怎样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科学内涵?答:1.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紧密联系中国实际,解决中国实际问题。
2.把中国共产党的经验升华为理论,形成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理论成果。
3.把马克思主义同中国优秀文化相结合,用人民大众喜闻乐见的方式表达出来。
3.如何认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两大理论成果之间的关系?答:1.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它们之间是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思想渊源;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进一步丰富和发展了毛泽东思想;4.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都是马克思列宁主义在中国的运用和发展。
4.简述毛泽东思想的历史地位。
答:1.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
2.毛泽东思想是中国革命和建设的科学指南。
3.毛泽东思想是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财富。
5.简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历史地位答: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二次历史性飞跃的理论成果2.新时期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3.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根本指针6.“三个有利于”判断标准答:(1)是否有利于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2)是否有利于增强社会主义国家的综合国力(3)是否有利于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7.实事求是思想路线的具体内涵答:(1)一切从实际出发,这是思想路线的前提和基础;(2)理论联系实际,是思想路线的途径和方法;(3)实事求是,是思想路线的核心;(4)在实践中检验真理和发展真理,这是思想路线的条件和目的。
毛中特试题库和答案

第一章一、单项一、选择题1.在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上,第一次鲜明提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命题的会议是:A.党的二大B.遵义会议C.党的六届六中全会D.党七大2.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第一个重大理论成果是:A.毛泽东思想B.邓小平理论C.“三个代表”重要思想D.科学发展观3.正式提出“邓小平理论”这一科学概念的会议是:A.党的十二大B.党的十三大C.党的十四大D.党的十五大4.邓小平理论首要的基本理论问题是:A.发展才是硬道理B.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C.解放生产力,发展生产力D.什么是社会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5.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本质在: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党的先进性C.坚持执政为民D.坚持实事求是6.科学发展观的内涵极为丰富,其核心是:A.以人为本B.全面发展C.协调发展D.可持续发展7.邓小平理论形成的主要历史根据是:A.我国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历史经验B.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正反两方面的历史经验C.西方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D.发展中国家现代化建设的历史经验8.下列著作中,被认为是中国共产党人第一篇反对教条主义的重要文献是:A.《井冈山的斗争》B.《反对本本主义》C.《中国的红色政权为什么能够存在?》D.《星星之火,可以燎原》9.“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现实依据是:A.现代政党发展的新趋势B.当代世界的新变化C.社会主义兴衰成败的历史经验D.国情与党情的新变化二、多项选择题1.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它们都:A.体现了马克思列宁主义的基本原理B..包含了中国共产党人的实践经验C.揭示了中国革命的特殊规律D.包含了中华民族的优秀思想2.“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一脉相承而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这是因为:A.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是“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形成的理论基础B.它们都贯穿了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世界观和方法论C.它们具有相同的社会理想D.它们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3.下列各项中,体现了毛泽东思想在解放战争时期和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继续得到发展的有:A.形成了人民民主专政的理论B.阐述了新民主主义向社会主义转变的思想C.论述了社会主义社会的基本矛盾D.提出了正确区分和处理两类不同性质矛盾的学说三、判断题三、判断题(全部正确)1.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各个理论成果,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是一个统一的科学思想体系,它们辩证统一于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伟大历史实践中,不断开拓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发展的新境界。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是( D )A.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B.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生产力C.发展社会主义民主,尊重和保障人权D.实现人民愿望、满足人民需要、维护人民利益2、以人为本是科学发展观的本质和核心。
以人为本中的“人”是指( B )A.具体的、现实的人 B.广大的人民群众C.作为个体的个人 D.社会全体成员3. 1992年,党的十四大提出了我国经济体制改革的目标是建立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
经过十四大到十八届三中全会20多年的实践,党对政府和市场的关系有了新的科学定位,提出使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 B )A 辅助性作用B 决定性作用C 基础性作用D补充性作用4.经济体制改革仍然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点,核心问题是处理好 (B )A 公平与效率的关系B 政府和市场的关系C 国家与社会的关系D 国家、社会与市场的关系5.下列哪一项是我国国民经济中起主导作用的经济成份( A )A.国有经济 B.集体经济 C.个体经济 D.股份制经济6.十八届三中全会全会提出会后工作的总基调是 (C )A稳中有为B稳中求变C 稳中求进D 稳中有变7.社会主义社会发展的动力是( B )。
A.阶级斗争 B.改革 C.物质利益原则 D.精神激励8.我国的改革( C )。
A.是生产关系的根本革命 B.目的是改变社会形态C.中心是发展社会生产力 D.目标是扩大世界影响9.邓小平曾指出,决定中国命运的一招是( D )。
A.惩治腐败 B.实现四个现代化 C.发展生产力 D.改革开放10.“三个有利于”标准是( C )。
A.判断姓“社”姓“资”的标准 B.实用主义的标准C.判断各项工作得失成败的标准 D.检验真理的标准11.胡锦涛总书记提出的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重大战略思想,系统地回答了(D )。
A.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的问题B.什么是马克思主义,怎样建设社会主义的问题C.建设一个什么样的党,怎样建设党的问题D.建设什么样的社会,怎样建设社会的问题12.我们党把社会更加和谐列为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一个重要目标明确提出来的会议是(C)。
毛中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

毛中特期末考试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毛泽东思想的核心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人民民主专政2. 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三大法宝是:A. 土地革命、武装斗争、党的建设B. 统一战线、武装斗争、党的建设C. 土地革命、统一战线、党的建设D. 武装斗争、党的建设、人民战争3. 毛泽东提出的“三个世界”理论是指:A. 第一世界是帝国主义国家,第二世界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B. 第一世界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二世界是帝国主义国家,第三世界是发展中国家C. 第一世界是帝国主义国家,第二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第三世界是社会主义国家D. 第一世界是发展中国家,第二世界是社会主义国家,第三世界是帝国主义国家4.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的标志是:A. 改革开放B.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C.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D.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5.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包括:A. 富强、民主、文明、和谐B. 自由、平等、公正、法治C. 爱国、敬业、诚信、友善D. 以上都是6. 毛泽东提出的“两个务必”是指:A.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B. 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C. 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D. 务必保持艰苦奋斗的作风,务必保持谦虚、谨慎、不骄、不躁的作风7.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A.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B.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C. 人民民主专政D. 社会主义法治8.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是:A. 一个中心,两个基本点B. 两个中心,一个基本点C. 三个代表D. 四个坚持9. 毛泽东思想的活的灵魂是:A. 实事求是B. 群众路线C. 独立自主D. 人民民主专政10.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是:A. 五位一体B. 四个全面C. 两个一百年D. 三个代表答案:1. A2. B3. B4. B5. D6. C7. B8. A9. A 10. A二、简答题(每题10分,共30分)1. 简述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内容。
毛中特复习题以及答案

复习思考题2、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就是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立足基本国情,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社会主义和谐社会,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
3、为什么说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过程中产生的两大理论成果是一脉相承的理论体系?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两大理论成果。
第一大理论成果是毛泽东思想。
第二大理论成果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答:(1)共同的理论基础,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
(2)政治立场相同,都以实现和维护广大群众的利益为制定路线、方针、政策的根本出发点和归宿。
(3)共同的理论品格,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
(4)奋斗目标相同,都把最终实现共产主义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
(5)根本任务相同,要不断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
4、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要求是什么?科学发展观有何历史地位和指导意义?答: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十八大报告指出科学发展观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最新成果,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是指导党和国家全部工作的强大思想武器。
(1)科学发展观是同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
(2)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
5、中国共产党90多年的奋斗历史集中体现为完成和推进了哪三件大事?第一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新民主主义革命,实现了民族独立、人民解放。
第二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完成了社会主义革命,确立了社会主义基本制度。
第三件大事,我们党紧紧依靠人民进行了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开创、坚持、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9、过渡时期总路线的提出考虑了哪些实现可能性的条件?答:(1)我国已经有了相对强大和迅速发展的社会主义国营经济。
毛中特期末考试试题

毛中特期末考试题一、单项选择题(共35小题,每小题2分,共70分)1、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必须使全党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与时俱进就是(A)。
正确答案:(A)A、党的全部理论和工作要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B、要看到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发生的重大变化C、要看到广大党员干部和人民群众工作、生活条件和社会环境发生的重大变化D、要自觉地把思想认识从那些不合时宜的观念、做法和体制的束缚中解放出来2、(A)是人民军队建军之本、强军之魂。
正确答案:(A)A、党对军队的绝对领导B、党对军队的领导C、思想政治工作D、艰苦朴素精神3、习近平形象的说“众星捧月”,这个“月”就是(D)正确答案:(D)A、无产阶级B、知识分子C、农民阶级D、中国共产党4、科学发展观在(D)和探索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逐步形成的。
正确答案:(D)A、抗震救灾B、举办奥运会C、举办世博会D、抗击非典疫情5、中国坚定不移地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走和平发展道路,这是由我国的(D)决定的。
正确答案:(D)A、国家现状B、国家战略C、意识形态D、社会主义主义性质和在国际上的地位6、市场在资源配置中起(B)正确答案:(B)A、基础作用B、决定作用C、辅助作用D、主导作用7、胡锦涛同志在2003年“七一”讲话中指出,实现人民的愿望,满足人民的需要,维护人民的利益,是“三个代表”思想的(A)。
正确答案:(A)A、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B、关键C、本质D、灵魂8、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C)正确答案:(C)A、某未来B、谋生活C、谋复兴D、谋幸福9、江泽民同志提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根本要求,本质在(C)。
正确答案:(C)A、坚持与时俱进B、坚持理论联系实际C、坚持执政为民D、保持党的先进性10、坚持科学发展,必须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要坚持把(D)作为主攻方向正确答案:(D)A、经济升级B、改善投资C、发展金融D、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11、江泽民同志指出,党执政兴国的第一要务是(A)。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建国初期,我国的国家资本主义是一种资本主义经济
错误。在建设新民主主义经济的过程中,确立起了国营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土地改革的基础上积累了引导农民走合作化道路的经验,通过调整工商业开始把私人资本主义经济纳入了国家资本主义轨道。工商业上通过国家资本主义的形式探索到一条和平赎买资产阶级的对资本主义工商业的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改造道路。因此是社会主义。
论述:1 如何正确理解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一系列理论成果之间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的关系
邓小平理论与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一脉相承的统一的科学体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作为我党的指导思想是绝对不能丢的,丢了就会丧失根本,就会走到邪路上去。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又是一个随着实践的发展、随着时代的变化不断丰富、发展的科学体系。
3民族资产阶级是一个具有两面性的阶级,既有革命要求又有动摇性。但是,无论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还是脱离革命阵营,中国共产党都不应改变对民族资本主义的保护政策。
2.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错误。
1从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到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社会主义制度确立,这时中国社会的性质是新民主主义社会。
2在新民主主义社会,既有社会主义因素,又有资本主义因素,但是,社会主义因素在政治、经济、文化领域都处于领导地位,这主要是政治上工人阶级的领导地位,经济上国营经济的领导地位,文化上无产阶级的共产主义思想占指导地位,这些社会主义因素,保证了新民主主义社会必然向社会主义社会转变。
3新民主主义社会是一个过渡性质的社会,是近代中国由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走向社会主义社会的中介与桥梁,是属于社会主义体系和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社会去的过渡性质的社会。新民主主义社会不是一个独立的社会形态。
2.为什么说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精髓
无论是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还是科学发展观,它们的精髓都是实事求是。
(1)实事求是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形成和发展的历史起点。
(2)实事求是也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各个理论成果的逻辑起点。
第三章
辨析 1.在新民主主义时期,只有当民族资产阶级拥护革命的时候,才要保护民族资本主义
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尽管创立于不同的历史时期,形成于不同的时代,所要解决的问题不同,但从本质上看,它们是一脉相承的。
首先,它们在思想基础上是一致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是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的精髓,也是邓小平理论的精髓。邓小平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中,在关键时刻作出的每一项重大决策,都始终坚持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从而创立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
毛中特复习题目
第一章
辨析:1.毛泽东思想是毛泽东个人的思想
(1)毛泽东思想的主要创立者是毛泽东,他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发展做出了其他人都无法替代的杰出贡献,毛泽东的科学著作是毛泽东思想的集中概括。
(2)毛泽东思想井不等同于毛泽东同志的思想,它是中国共产党集体智慧的结晶,党的重要代表大会、中央全会以及党的其他领导人(包括党的早期领导人李大创、翟秋白、蔡和森、张闻天等和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成员刘少奇、周恩来、朱德、陈云、邓小平等)对毛泽东思想形成和发展都作出了重要贡献。
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理论有重要意义:第一,在实践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被证明是中国革命走向胜利的惟一正确道路。第二,在理论上,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做出了独创性的贡献。第三,走农村包围城市道路理论是中国共产党在反对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的斗争中,坚持实事求是,一切从实际出发,独立自主地解决中国问题的典范。
2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可以偏离社会主义
错误。社会主义这个阶段又可分为两个阶段,第一阶段是不发达的社会主义,第二阶段是比较发达的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理论,是在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重新确立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指引下,在总结社会主义建设历史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在改革开放和现代化建设的伟大实践中,逐步形成起来的。社会主义初级阶段包括两层含义,一是我国已经是社会主义国家,二是我国的社会主义还处于不发达的初级阶段。
正确。要从实际出发,而不能从主观想象出发,不能照抄照搬,而应该有创造性。拒绝中国革命的经验,否认马克思主义“不是教条,而是行动的指南”这个真理。法理论对于时间的依赖关系。
2 尊重实践就是尊重群众
正确。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和人民群众紧密联系,自我批评,是中国共产党新的工作作风。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自觉的深入群众,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而不恢复在上空,脱离群众;坚持实事求是的思想路线,就要老老实实做人和老老实实办事,严于律己,接受群众的批评。
邓小平既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立场观点方法,又不拘泥于个别过时的结论;既珍惜已有的成果和经验,又不断地有所创新和发展,用新的思想观点继承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义中国化的新境界。
2 如何科学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成果
党的十七大一个重大的理论贡献就是提出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用这一概念来统领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党的理论创新。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作为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最新理论成果,展现出了新时期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内在规律,进一步科学揭示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道路,同时也为当代中国的发展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柱。
在当代中国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就是真正坚持马克思主义。
第二章
辨析:1 我党历史上的教条主义和经验主义错误实质上都是主观主义
其次,它们在基本立场上是一致的。无论是马克思、恩格斯,还是列宁、毛泽东,都把人民的利益视为高于一切。邓小平理论鲜明地体现了这一点。
再次,在根本任务的认识上是一致的。马克思主义认为,革命是解放生产力,生产力的高度发展,是实现共产主义的物质前提。邓小平一贯强调: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邓小平告诫全党:“中国解决所有问题的关键是要靠自己的发展”,要抓住时机,发展自己,关键是发展经济。
简答:1.如何理解党的思想路线的实质和核心是实事求是
实事求是思想路线完整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认识论的基本原理,是马克思主义认识论在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过程中的运用和发展。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制定并贯彻执行正确的政治路线的思想基础。实事求是思想路线是加强党的思想作风建设和提高领导能力的重要内容。
2.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应以人为本
(1)以人为本的发展观的内涵。关于科学发展观的内涵,党的十七大指出:“科学发展观第一要义是发展,核心是以人为本,基本要求是全面协调可持续,根本方法是统筹兼顾”。
(2)以人为本是贯穿在科学发展观中的一根红线,是科学发展观的核心和本质。是因为:第一,全面的发展,是经济社会的全面发展,又是人的全面发展。人的全面发展,是经济社会全面发展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第五六章
辨析1 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
正确。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决定》指出:“社会和谐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属性”。这是我们党总结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长期历史经验得出的基本结论,是我们党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也是这次全会立论的重要理论基础。
新中国成立后,我们党对社会主义本质的认识逐步深入、逐渐清晰、不断深化。今天,我们更加深切地认识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基本政治制度的建立和完善,中国共产党作为马克思主义政党的根本性质和宗旨,决定了我国社会的基本矛盾是非对抗的,决定了我国最广大人民的利益在根本上是一致的,决定了我们党有责任、有信心、有能力主要通过和平的、渐进的方法,通过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的调整和改革,解决各种社会矛盾,决定了社会和谐是我国社会矛盾存在和解决过程的基本形态,也就是说,我国社会在本质上是和谐的。但是,这种和谐并不会自然而然地实现,需要进行长期不懈的艰苦努力。任何社会都不可能没有矛盾,人类社会总是在矛盾运动中发展进步的,这就要求我们科学分析影响我国社会和谐的矛盾和问题及其产生的原因,更加积极主动地正视矛盾、化解矛盾,最大限度地增加和谐因素,最大限度地减少不和谐因素,不断促进社会和谐。实现社会和谐,既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自觉追求的价值目标,又是持续推进、不断实现的历史过程。
简答 1.如何认识中国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巨大贡献
走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道路的必要性在于:第一,中国的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性质,决定了在内部没有民主,在外部没有民族独立,没有和平斗争的条件,只能走武装斗争的道路。第二,民主革命的中心问题是土地问题,农民是民主革命的主力军,而中国革命的敌人又占据中心城市,革命只能在农村发动集聚力量,最后夺取政权。
简答1 我国的社会主义改造的基本经验是什么
1、坚持工业化建设和社会主义改造同时并举,把生产力的发展与生产关系的改造结合起来;
2、采取积极引导、逐步过渡的方式,既完成了生产关系的变革,又避免了社会的动荡;
3、用和平方法改造资产阶级,是我国社会主义改造对马克思主义理论的重大丰富和发展。
4、中国社会主义改造的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特别是1955年夏天之后,由于突然加快了过渡的步伐,出现了时间过短、改变过快、工作过粗,形式过于简单划一等问题。
“发展才是硬道理”,这是我们必须长期坚持的战略思想。这是因为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关键。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解决初级阶段的主要矛盾,要靠发展;增强我国的综合国力,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要靠发展;要发展精神文明,提高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水平,要靠发展提供物质基础;实现祖国的完全统一要靠发展;说服那些不相信社会主义的人,巩固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要靠发展;促进世界和平与发展的崇高事业,要靠发展。总之,发展是解决中国所有问题的根本前提和保障,发展不仅是经济问题也是政治问题,是关系中国前途和命运的大事。
第四章
辨析1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我国社会的主要矛盾是资产阶级和无产阶级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