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
![电流表的内接和外接](https://img.taocdn.com/s3/m/1151aca2710abb68a98271fe910ef12d2af9a9e3.png)
测量值偏大,适于测量大阻值电阻.
四、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若已知待测电阻旳大约值,电流表旳内阻 和电压表旳内阻,则
当R RARV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当R RARV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R RARV 时,两种接法效果一样。
记忆口诀: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四、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伏安法测电阻内外接对比 大内小外
外接法
误差起源 伏特表旳分流
测量成果 R真>R测
测量条件
R<<RV
内接法 电流表旳分压
R真<R测 R>>RA
四、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若不知待测电阻旳大约值,电流表旳内阻
和电压表旳内阻,则----试触VAa
b Rx
将电压表左测接线 柱分别接在a.b两点
(1)电压表达数变化较大,阐明待测电阻旳阻值Rx 可与电流表内阻RA相比较,待测电阻是小电阻,用外 接法。
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小电阻,即R R V
测量值偏小,适于测量小阻值电阻 .
三、伏安法测电阻旳误差分析
电流表内接法 电压表达数 U测 UV U R RA U R 电流表达数 I测 I A IR
V
A R
R测
UV IA
>
R真
UR IR
阐明:误差起源于电流表旳分压,分压越少,误
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大电阻,即R RA
值Rx= 1000Ω .真实值R =_______
V
Rx
A
(a)
V
Rx
A
(b)
课堂练习
2.如图所示电流表和电压表旳读数分别为 10V和0.1A,电压表内阻为500Ω,那么待测电阻 R旳测量值比真实值 小 ,测量值为 100Ω ,真实 值为 125Ω.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内接法外接法、测电阻的电阻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半偏法
![高中物理电学实验内接法外接法、测电阻的电阻率、描绘小灯泡的伏安特性曲线、测电源的电动势及内阻、半偏法](https://img.taocdn.com/s3/m/3f8e13b784868762cbaed533.png)
——以测电阻为核心的电学实验考查点(一)电路的选择1.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由于电流表内阻的分压作用,电压表由于电压表内阻的分流作用,电流表2.分压电路与限流电路的选择(1)以小控大用分压,相差无几用限流,即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较小时,常采用分压电路;当滑动变阻器的阻值与负载相差不大时,常采用限流电路。
若两种电路均可,则采用限流式,因为限流式损耗功率小。
(2)必须采用分压电路的情况有三种:①要求电压从零开始变化;②滑动变阻器太小,不能起到限流的作用;③限流电路不能获取有区分度的多组数据。
[例1](2016·浙江高考)某同学用伏安法测量导体的电阻,现有量程为3 V、内阻约为3 kΩ的电压表和量程为0.6 A、内阻约为0.1 Ω的电流表。
采用分压电路接线,图甲是实物的部分连线图,待测电阻为图乙中的R1,其阻值约为5 Ω。
(1)测R1阻值的最优连接方式为导线①连接________(填“a”或“b”)、导线②连接________(填“c”或“d”)。
(2)正确接线测得实验数据如表,用作图法求得R1的阻值为________Ω。
(3)已知图乙中R2与R1是材料相同、厚度相等、表面为正方形的两导体,R2的边长是R1的110,若测R2的阻值,则最优的连线应选________(填选项)。
A.①连接a,②连接cB.①连接a,②连接dC.①连接b,②连接cD.①连接b,②连接d[解析](1)由于实验测量的是一个小电阻,故电流表应外接,因此导线①接a,由于采用分压电路,故导线②应接d。
(2)根据实验数据作出R1的伏安特性曲线如图所示,图线的斜率即为电阻R1的大小,由图像可知,R1=4.6 Ω。
(3)设R1的边长为l,厚度为h,电阻率为ρ,根据电阻定律,得R1=ρlhl=ρh,R2的阻值R2=ρl 10hl10=ρh=R1,故测量R2的电路同测量R1的电路,故选项B正确。
[答案](1)a d(2)作图见解析 4.6(4.4~4.7均可)(3)B考查点(二)测定金属的电阻率1.实验仪器的选择原则电压表和电流表一般要根据实验电路中电源的电压和流过金属丝的电流进行选择,在该实验中,电压表一般选择3 V的量程,电流表一般选择0.6 A的量程;如果采用限流式电路,选用的滑动变阻器最大阻值一般要比待测金属丝的阻值大一些,如果采用分压式电路,一般应选用最大阻值较小,而额定电流较大的滑动变阻器。
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
![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7da4e6dbf23482fb4daa58da0116c175f0e1e68.png)
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电流表是电子测量仪器中的一种,主要用于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电流表的使用方法有多种,其中一种方法就是将电流表内外接。
这种方法通常用于测量直流电路中的电流值,下面将详细介绍电流表内外接的判断方法。
一、电流表的内部电路结构了解电流表内外接方法之前,首先需要了解电流表的内部电路结构。
一般来说,电流表由电流计和多档电阻组成。
电流计是电流表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电流转换为电信号,在电流表上显示出来。
多档电阻则用于调节电流计的灵敏度,使其适用于不同范围的电流测量。
二、电流表内外接的判断方法1. 内接方式内接方式是指将电流表直接接入电路中,通过电流表内部的电路结构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内接方式的特点是测量范围较窄,适用于小电流测量。
内接方式的接法是将电流表的两个引线分别接在电路的正负极上,注意要与电路的方向一致,否则会影响测量结果。
2. 外接方式外接方式是指将电流表与电路分开接入,通过外部电路来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
外接方式的特点是测量范围较广,适用于大电流测量。
外接方式的接法是将电流表的两个引线接在外部电路的电阻上,通过欧姆定律来计算电路中的电流值。
三、注意事项1. 测量前要先确定电流表的量程,选择合适的测量档位,避免超出电流表的测量范围。
2. 测量时要注意电路的正负极,避免接反。
3. 测量时要保证电路通电,否则无法测量电流值。
4. 测量时要避免电流过大,以免损坏电流表。
5. 测量时要保持稳定,避免震动和干扰,影响测量结果。
电流表内外接是测量电路中电流值的常用方法之一。
内接方式适用于小电流测量,外接方式适用于大电流测量。
在使用电流表测量电路中的电流值时,需要注意量程、接法、电路方向等因素,以保证测量结果的准确性。
电流表内外接法选择
![电流表内外接法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d0048e0f78a6529657d53e3.png)
电流表内外接法选择
电流表内外接法选择
写在前面:电学实验中关于电流表内外接法基本上是每次必考,现将选择的途径汇总如下。
法一:误差法
电流表内接法R测=Rx+RA,误差原因是电流表分压,其测量结果偏大,相对误差为RA/Rx;电流表外接法R测
=RxRV/(Rx+RV),误差原因是电压表分流,其测量结果偏小,相对误差为Rx/RV。
这种方法适用于粗略知道待测电阻值和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值。
法二:试探法
将电流表按内接法和外接法各测一次,电压表和电流表的计数都发生变化,比较两表变化量的相对大小△I/I和△U/U,其中I、U任取一组测量值。
分析其中一个较大的原因,然后回避。
例如△I/I>△U/U,说明两种接法对电流影响较大,其原因在于电压表分压作用明确,实验中应回避,故此时应该采用电流表内接法。
这种方法适用于不知道待测电阻值和电压表、电流表内阻值。
法三:精确法
电流表内接法R测=Rx+RA,电流表外接法R测
=RxRV/(Rx+RV),若在实验中知道电压表或电流表的准确内。
电路测量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电路测量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604a6120242a8956aece410.png)
电路测量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编辑整理:尊敬的读者朋友们:这里是精品文档编辑中心,本文档内容是由我和我的同事精心编辑整理后发布的,发布之前我们对文中内容进行仔细校对,但是难免会有疏漏的地方,但是任然希望(电路测量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的内容能够给您的工作和学习带来便利。
同时也真诚的希望收到您的建议和反馈,这将是我们进步的源泉,前进的动力。
本文可编辑可修改,如果觉得对您有帮助请收藏以便随时查阅,最后祝您生活愉快业绩进步,以下为电路测量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的全部内容。
电路测量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根据欧姆定律的变形公式可知,要测某一电阻的阻值,只要用电压表测出两端的电压,用电流表测出通过的电流,代入公式即可计算出电阻的阻值.误差原因由于所用电压表和电流表都不是理想电表,即电压表的内阻并非趋近无穷大,电流表也存在内阻,因此实验测量出的电阻值与真实值不同,存在误差。
测量方法通常伏安法测电阻的电路有两个基本连接方法:内接法和外接法(电流表在电压表的内侧还是外侧)。
电路选择在内接法电路中,因为电流表有内阻,在内接法的电路中电流表两端有电压,所以电压表测出的电压是电流表和待测电阻消耗的电压之和,比待测电阻两端的电压值大,利用计算,这样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大,就产生了实验误差.内接法测得的电阻值,误差原因:电流表的分压作用。
当测阻值大的电阻即〉>时,用电流表内接法测量电阻误差小。
在外接法电路中,因为电压表中有电流通过,所以电流表测得的电流是待测电阻与电压表中的电流之和,比流过待测电阻的电流值大,利用计算,这样测得的电阻值比真实值偏小,也产生了实验误差。
外接法测得的电阻值,误差原因:电压表的分流作用。
当测阻值小的电阻即〈〈时,用电流表外接法测量电阻误差小。
采用内外接法的简易判断当时,内接法和外接法测电阻的相对误差相等;当>时,采用内接法测电阻产生的误差较小;当<时,采用上接法测电阻产生的误差较小。
试触法IUR=xRxRxRxR=URI=X AR R R+内XRAR=URI=X VX VR RRR R+外XRVRVARRR•=R VARR•R VARR•当待测电阻的阻值完全未知时,常采用内、外接试触法,连接方式如图所示。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电学实验仪器及电路的选择
![高考物理二轮复习专题:电学实验仪器及电路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716cd7e377eeaeaad1f34693daef5ef7ba0d1290.png)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2. 误差分析:
电压表可看成一个大电阻,内阻为RV。
(2)外接法: 误差来源于电压表分流
I测 I x +IV U测 U x
R测
=
U测 I测
Ux Ix +IV
Rx RV Rx RV
R测 Rx
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出来的电阻其实是待测电阻
与电压表并联后的总电阻
1 11 R测 Rx RV
电压表V1(量程0~3V,内阻等于3kΩ) 电压表V2(量程0~15V,内阻等于15kΩ) 电流表A1(量程0~200mA,内阻等于10Ω) 电流表A2(量程0~3A,内阻等于0.1Ω) 滑动变阻器R1(0~10Ω,额定电流2A) 滑动变阻器R2(0~1kΩ,额定电流0.5A) 定值电阻R3(阻值等于1Ω) 定值电阻R4(阻值等于10Ω) 定值电阻R5(阻值等于1kΩ) 电源E(E=6V,内阻不计) (1)请画出实验电路图,并将各元件字母代码标在该元件的符 号旁. (2)该同学描绘出的I-U图象应是上图中的________
4.(1)见下图(2)B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2. 误差分析:
电流表可看成一个小电阻,内阻为RA。
(1)内接法: 误差来源于电流表分压
U测 U x +U A I测 I x
R测
U测 I测
Ux +U A Ix
Rx +RA
R测 Rx
也可以理解为测量出来的电阻其实是待测电阻 与电流表串联后的总电阻,即 R测 Rx +RA
表选0.3A量程 I P 0.3A
U
③由题目给的数据:如U - I图;
(二)电流表内外接法的选择:
1.记住口诀:“大内偏大,小外偏小”
内接法与外接法
![内接法与外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5c8f505abfd5b9f3f90f76c66137ee06eff94ebe.png)
说明:误差来源于电流表的分压,分压越少,误差越小.所以该电路适合测量大电阻,即
A
V
R
>
伏安法测电阻电路选择
当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当
1、直接比较法:当Rx《Rv时,采用外接法 当Rx》Rv时,采用内接法
2、比值法
实验试探法: 若伏特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即 宜外接 若安培表示数有明显变化,即 宜内接
1.电压可以从零开始调节到电源电动势,调节范围较大. 但电路结构较为复杂.
2.电能损耗较大.
E
s
P
Rx
R
A
B
限流式
01
分压式
02
可调范围
03
变阻器
04
电能损耗
05
较大阻值
06
较小阻值
07
较小
08
较大
09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选择
若采用限流式不能控制电流满足实验要求,即滑动变阻器阻值调至最大时,待测电阻上的电流(或电压)仍超过电流表(或电压表)的量程,或超过待测电阻的额定电流,则必须选择分压式。
A
v
M
N
B.C
限流和分压电路的选取
1.限流式
Rx
图中变阻器起限流作,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限流式电路的特点:
1.电压不能从零开始调节,调节范围较小. 但电路结构较为简单.
2.电能损耗较小.
2.分压式
图中变阻器起分压作用,求待测电阻Rx的电压可调范围
分压式电路的特点:
图为用伏安法测量一个定值电阻阻值的实验所需的器材实物图,器材规格如下:
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https://img.taocdn.com/s3/m/3b6df91f4b35eefdc8d333f3.png)
图测量的值误差较小,测量值 Rx=_______ Ω .
答案 乙 1000
比较相对改 变量
方法总结:
直接比较法 1.
已知待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大约值
I 测=Ix+IV
R 测=UI测 测=RRx+xRVRV<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Rx> RARV
Rx< RARV
2.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方法
(1)直接比较法:当 Rx≫RA 时用内接法;当 Rx≪RA 时
用外接法.
(2)临界值计算法:由误差理论知当 Rx= RARV时,内 接法、外接法一样,我们称 RARV为临界值;Rx> RARV时, 可用内接法;Rx< RARV时,可用外接法.
2.临界值法 已知待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大约值
3.试触法 不知道待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大小关系
V
A
Rx a
b
电学实验基础四
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一、测量电路的选择 1.伏安法测量电路有两种: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讨论如下表所示.
大内偏大
电路图
内接法
外接法
小外偏小
误差压
U 测=Ux+UA
R 测=UI测 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电压表分流
(3)测试判断法:当 Rx、RA、RV 大约值都不清楚就用测试
判断法.如图所示,将单刀双掷开关 S 分别接触 a 点和 b 点,若看到电流表示数变化比电压表示数变化大,则说 明电压表分流影响较大,应该选内接法;若电压表示数 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大,则说明电流表分压影响较大, 应该选外接法.
内接法和外接法
![内接法和外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93895cf44693daef5ef73d2f.png)
利用电压表和电流表测电阻R的电路有两种接法。
(1)电流表内接法电路:如图6-6。
结果:测量值偏大,即R测>R0定性解释:电流表内接时,电流表的读数与R中的电流相等。
但由于电流表的内阻RA≠0,而具有分压作用,使电压表读数大于R两端电压,因此,由R测=U/I 算得的电阻值偏大。
定量分析:因为电压表所量得的是R和RA的串联电压,所以测得值是R和RA的串联等效电阻,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因此,在待测电阻R>>RA时(这时电流表的分压很小),内接法误差小。
(2)电流表外接法电路:如图6-7。
结果:测量值偏小,即R测<R0。
定性解释:电压表的读数与R两端电压相等。
但由于电压表内阻RV≠∝,而具有分流作用,使得电流表的读数大于流过R的电流,因此由R测=U/I算得的电阻值偏小。
定量分析:因为电流表量得的是通过R和的总电流,所以测得值是R和RV的并联等效电阻。
绝对误差:相对误差:因此,在待测电阻R<<Rv(这时电压表分流很小)时,外接法误差小。
在实测中,内、外接法的选择并不都是理论上越精确就一定越好。
例如:设待测电阻R=5Ω,电流表电阻RA=0.05Ω,电压表电阻Rv=10kΩ。
使用外接法时使用内接法时理论结果似乎说明外接法更好,但实际上我们使用这两种线路所得测量值是会相同的。
这是因为任何一种指针式电表,由于制作时磁钢的强弱、动圈电阻的大小、刻度的间距、阻尼的大小等等因素不可能都绝对相同,因此电表本身就具有一定的误差棗误差等级,中学学生实验使用的电流表、电压表一般都是2.5级电表,即测量误差可达最大刻度值的25%。
在这种情况下,δ内=1%和δ内=0.5‰。
的差别,电表本身已不能反映出来,因此测量结果将相同。
但如果待测电阻是0.5Ω,则内接法的误差就会达到10%!这时就应使用外接法了。
在实测中,不一定都能事先知道待测电阻的大概值,也不一定很清楚和的大小。
为了快速、准确地确定一种较好的接法,可以按以下步骤操作:①将待测电阻R与电流表、电压表如图6-8接好,并将电压表的一根接线K空出。
(测量电路)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
![(测量电路)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be5f4b2af46527d3250ce016.png)
ε复杂的事情简单做,简单的事情重复做,重复的事情用心做,你就是专家ξ
第 1 页 共 1 页
(测量电路)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
1、电流表内接法、外接法比较
内接法 外接法 电路图
误差来源
电流表分压 U 测=U x +U A 电压表分流 I 测=I x +I V 电阻
测量值
R 测=U 测I 测=R x +R A >R 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 测=U 测I 测=R x R V R x +R V <R 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适用条件
R x R A R x 与R A 大小相当且R x R V 适用于测量 大电阻(相对R A ) 小电阻(相对R v )
①阻值比较法
先将待测电阻的估计值与电压表、电流表内阻进行比较,若R x
R A ,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若R x 与R A 大小相当且R x R V ,选用电流表外接法
②临界值计算法 R x <R V R A 时,选用电流表外接法;R x >R V R A 时,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③试触法
让电压表的一根接线柱P 先后与a 、b 处接触一下,如果电压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流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选用电流表外接法;如果电流表的示数有较大的变化,而电压表的示数变化不大,则选用电流表内接法
以上三种方法,可巧记为“大内小外”
△提示:
临界值推导——
内接法误差A R
外接法误差v
x v x x R R R R R +⋅- 当A R =v x v x x R R R R R +⋅-
时,x A A v x R R R R R ⋅+⋅=2,由于A R 比较小,忽略x A R R ⋅ 即A v x R R R ⋅=2。
内接法和外接法
![内接法和外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d5314e0d3069a45177232f60ddccda38376be1c4.png)
内接法和外接法
内外接指的是电流表的接法
内接法
测量的待测电阻与电流表串联后和电压表并联,这时所测的电流是正确的,但因为电流表是有内阻的,所以电流表会分得电压,则电压表所测电压为电流表和电阻的电压和.
所以测量值R1=U1/I1大于真实值R
外接法:
测量的待测电阻与电压表并联后和电流表串联,这时所测的电压是正确的,但因为电压表是有内阻的,所以电压表也会有电流通过,则电流表所测电流为通过电压表和电阻的电流之和.
所以测量值R2=U2/I2小于真实值R
一般内接法用于测量大电阻,即电阻值远远大于电流表阻值,此时可以忽略电流表所分电压,电阻测量误差较小;外接法用于测量小电阻,即电阻值远远小于电压表阻值,此时可以忽略电压表所分电流,电阻测量误差较小.
一般初中试验和考试中多用外接法.
送一句口诀:
内大大;外小小
(内接法,测量值大,测大电阻;外接法,测量值小,测小电阻~)。
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及应用
![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及应用](https://img.taocdn.com/s3/m/fc62cae51b37f111f18583d049649b6648d7093a.png)
电流表内外接判断方法及应用在学完11.4 节内容《串联电路和并联电路》后,电流表的内外接作为串并联规律的应用,是电学实验常考察的重点内容。
电流表和电压表由表头改装而来,二表均有内阻,电流表内阻R A 远小于电压表内阻R V 。
由于表有内阻,无论采用电流表内接或者外接,用电压除以电流得到的测量值总是不等于真实值,存在误差。
一、 内外接判断公式图 1内接法和外接法图1中左图是电流表的外接法,右图是电流表的内接法。
很多教辅资料给出判断内外接的方法是:x R <,采用外接法,测量值小于真实值;x R >,采用内接法,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R x 为待测电阻真实值,R V 为电压表内阻,R A 为电流表内阻。
为便于学生记忆,概括为“小外偏小,大内偏大”。
第一个“小”指的是x R <,“外”指的是“电流表外接”,“偏小”指的是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第一个“大”指的是x R >“内”指的是电流表内接,“偏大”指的是内接时的测量值大于真实值,测量偏大。
很多教辅资料都没有给出该公式的“来龙”,学生只能靠机械的记忆使用该公式。
在不明白该公式来源的情况下使用该公式,总是没有把问题弄清楚,这不是一种正确的学习态度。
二、 公式推导比较R x的大小判断内外接的方法来源于比较外接法和内接法的相对误差。
哪种接法的相对误差更小,即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就应采用哪种接法。
通过比较相对误差大小可以推导出这个公式。
采用电流表内接法,电阻的测量值为待测电阻值与电流表内阻之和,即内接法电阻的测量值R 测内=R x +R A .采用电流表外接法,电阻的测量值等于电压表和待测电阻并联后的阻值,即测量值R 外测= R V R x R V +R x. 采用电流表内接方式,相对误差δ1为A 1x x x R R R R R δ-==测内 (1) 外接法的相对误差δ2为x 2x 2x V x R R R R R R δ-==+ (2) 由于外接法的测量值是电压表和待测电阻并联后的阻值,测量值小于待测电阻的真实值,为了让相对误差取正值便于比较,在(2)式的分子上是用真实值减去测量值.若δ1<δ2,说明电流表内接的相对误差较小,测量值更接近真实值,那么电流表就要采用内接法;δ1>δ2,说明电流表使用外接法的相对误差较小,测量值a.内接法 b.外接法R X V R XA VA更接近待测电阻的真实值.若δ1>δ2,将(1)和(2)式代入,得到A x V xx R R R R R >+ 化简为2x A x A V 0R R R R R --< 不等式的解为0x R << (3) (3)式是不等式的严格解,和通常用的判断公式不一样。
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高中物理教学设计
![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高中物理教学设计](https://img.taocdn.com/s3/m/c1706d26a55177232f60ddccda38376baf1fe0fa.png)
大单元学历案电阻测量的实验设计单元概览单元名称:电阻测量的实验设计学校广东汕头华侨中学学科/年级/设计者物理/高三/陈斯钿黄晓娟教材人教版必修三对应章/课时第十一章/3一、你敢挑战吗?真实情境:学生参加考试涂卡时为什么一定要使用2B铅笔,而不用其他铅笔呢?因为2B 铅笔涂卡颜色更深,这其实与铅笔芯的材料有关。
铅笔里面含有石墨,石墨的含量会影响涂卡颜色的深浅。
石墨具有导电性,石墨的含量会影响铅笔芯的电阻。
因此,可以通过测量铅笔芯的电阻来判断其石墨含量,从而判断铅笔芯是否适合用来涂卡。
大任务:设计实验测量2B铅笔芯的电阻,解释考试涂卡为什么要用2B铅笔。
二、你将学哪些知识?三、期望你学会什么?1、知道实验仪器的选择原则,会针对不同的电路选择合适量程的电表和滑动变阻器,并能准确读出电表的读数。
2、知道滑动变阻器限流式接法和分压式接法的特点,会针对不同控制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滑动变阻器和接法。
3、知道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特点,知道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造成实验误差的原因,并会针对不同测量电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电流表和接法。
4、学生在教师指导下能制订测量电阻的实验方案,能正确进行实验电路的设计并测量电阻的阻值,能通过数据处理分析实验中存在的误差及其产生原因,并能提出减小误差的方法。
通过实验探究,体会从理论、实验到分析总结的过程,培养科学探究能力和知识迁移应用能力。
5、思考真实的问题情境,考试涂卡为什么要用2B铅笔?通过设计实验进行探究,完成学习任务,体验物理与生活的紧密关系,增强将知识应用于生活和生产实践的意识。
通过小组实验探究,培养学生与他人合作的能力、勇于创新和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
四、给你支招1、新课标明确要求教学内容应注重与生产生活、现代社会及科技发展的联系,关注物理学的技术应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因此,该单元通过理论学习和实验探究,帮助学生系统掌握实验电路设计的理论知识,并具备设计测量电阻实验电路的能力,同时联系学生日常学习生活中考试涂卡要求使用2B铅笔的实际情境,引导学生利用所学知识解决实际问题,符合新课标的理念和要求。
伏安法测电阻的四项选择(精品)
![伏安法测电阻的四项选择(精品)](https://img.taocdn.com/s3/m/09fb8382b8f67c1cfad6b87e.png)
“伏安法测电阻的”四项选择(甘肃兰州第五十一中学 边刚 730000)用伏安法测电阻,是高中电学实验的一个重点内容。
由于要涉及到电路和电学器件的选择,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所以学生在解决这类问题时,往往感到无从下手。
从连续几年的高考试题看,对于伏安法测电阻实验的考核,已定位于一个较高的水平要求,并且在今后的高考中,仍将是一个热点。
伏安法测电阻实验中,涉及到四方面的选择: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选择;滑线变阻器的选择;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电压表、电流表量程的选择;本文拟对此四方面给予讨论。
一、 限流电路和分压电路的选择(一)限流电路通常,当用电器(或待测电阻)的电阻值小于滑线变阻器的全阻值时(Rf <R),常选择此电路。
1、采用限流电路的目的..在于通过R对电路中的电流强度起调节控制作用。
2、只有Imin (Imin =rR R E f ++)小于(1)用电器的额定电流(2)电路中所接电流表的量程时,才能采用限流电路。
3、R为Rf 的几倍,要根据电流强度需要调节的范围大小确定。
通常取5~2=fR R 4、当用电器电阻Rf >R时,限流电路起不到限流作用。
因为此时的总电阻主要由R f 决定,R 的变化并不能引起电路总电阻大的变化,当然也不能引起干路电流大的变化。
因而起不到限流作用。
产生的结果可能有两个:(1)可能烧毁用电器(2)通过用电器的电流的强度的可调范围很小。
(电压或电流的可调范围,是选择电路时要重点考虑的一个因素,因为在实验当中,我们总是希望得到多组U 、I 值,通过求平均值来减小实验误差)5、在已确定选择限流电路的前提下,对于多个能满足R >R f 的滑线变阻器,又应.选择..其中相对较小....的滑线变阻器,因为滑线变阻器的全阻值越小,在滑动触头移动同样的长度时,其阻值变化越小,可起到微调作用,以提高测量精度。
(二)分压电路分压电路能使用电器获得的电压U f 在大范围内变化。
采用分压电路的目的..也在于通过调节滑线变阻器触头P 的位置,向Rf 提供大范围的连续变化的电压(0 ~ E )1、在使用分压电路时,应使滑线变阻器的全阻值相对远小于用电器电阻(R<Rf )(注意此时的电路结构是R f 与R Pa 的并联再与R Pb 的串联)这样R f 与R Pa 的并联电阻近似等于R Pa (并联电阻小于任一支路的电阻,且接近于电阻较小的那一支路的电阻),则U f ≈E Ra R P ,当电源电压恒定时,U f 近似与R Pa 成正比。
怎样选择内接法与外接法
![怎样选择内接法与外接法](https://img.taocdn.com/s3/m/13d2564d69dc5022abea0020.png)
内接法和外接法的选择很多同学在学了伏安法测电阻后,分不清什么时候采用内接法,什么时候采用外接法,仅是知道测大电阻用内阻法,测小电阻用外接法,但在测量既不是很大也不是很小的电阻时,就不清楚采用哪种接法才能使测量的误差最小。
下面就来谈谈在伏安法测电阻时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一。
误差的产生原因伏安法测电阻是根据部分电路欧姆定律来进行测量的。
它的测量值和真实值应该是:RUIRUIxx测测测真,==,即使是测量十分准确的电压表和电流表,由于电压表和电流表都有内阻,导致了电阻的测量值和真实值存在误差.当选用外接法(a)时,电压表与电阻并联,电压表的读数就是电阻两端的电压,但电流表测量的是通过电阻和电压表的总电流,因此测量值要小于真实值,实际上测量的电阻值是电压表内电阻和电阻并联的阻值.如果电阻Rx 的值远小于电压表的内阻RV,电压表分去的电流很小,这时电流表测量的电流就接近于通过电阻的电流,所以外接法适合于测小电阻.当选用内接法(b)时,电流表与电阻串联,电流表的读数就是电阻的电流值,但电压表测的是电阻和电流表的总电压,所以测量值大于真实值,实际上测量的电阻值是电阻与电流表内电阻串联的总电阻值。
如果电阻Rx 的值远大于电流表的内阻RA,电流表分去的电压很小,这时电压表测量的电压就接近于电阻两端的电压,所以内接法适合于测大电阻.二。
系统的相对误差由于外接法(a)测量的实际上是电阻和电压表并联的电阻,所以:相对误差=-=+-=+⨯||||R RRR RR RRRRR RxxV xV xxxxx V测100%内接法(b)测量的实际是电阻与电流表的串联电阻,所以:相对误差=-=+-=⨯||||R RRR R RRRRxxx A xxAx测100%当内、外接法相对误差相等时,有RR RRRxx VAx+=,所以,R R RA V≈(R RA V<<)为临界值。
当R R R x A V >(即R x 为大电阻)时用内接法,当R R R x A V <(即R x 为小电阻)时用外接法,这样所测的值误差相对较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
一、测量电路的选择 1.伏安法测量电路有两种:电流表内接法和外接法.
电流表的内接法和外接法的讨论如下表所示.
大内偏大
电路图
内接法
外接法
小外偏小误差 分析电阻 测源自值适用 条件电流表分压
U 测=Ux+UA
R 测=UI测 测=Rx+RA>Rx
测量值大于真实值
电压表分流
2.临界值法 已知待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大约值
3.试触法 不知道待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大小关系
V
A
Rx a
b
I 测=Ix+IV
R 测=UI测 测=RRx+xRVRV<Rx
测量值小于真实值
Rx> RARV
Rx< RARV
2.电流表内接法与外接法的选择方法
(1)直接比较法:当 Rx≫RA 时用内接法;当 Rx≪RA 时
用外接法.
(2)临界值计算法:由误差理论知当 Rx= RARV时,内 接法、外接法一样,我们称 RARV为临界值;Rx> RARV时, 可用内接法;Rx< RARV时,可用外接法.
(3)测试判断法:当 Rx、RA、RV 大约值都不清楚就用测试
判断法.如图所示,将单刀双掷开关 S 分别接触 a 点和 b 点,若看到电流表示数变化比电压表示数变化大,则说 明电压表分流影响较大,应该选内接法;若电压表示数 变化比电流表示数变化大,则说明电流表分压影响较大, 应该选外接法.
【例】 有一待测电阻 Rx,无法估计其粗略值.某同学
应用伏安法进行测量,按图所示甲、乙两种电路各测 一次,用甲图测得的数据是 2.9 V, 4.0 mA;用乙图 测得的数据是 3.0 V,3.0 mA.由此可知,应用_____
图测量的值误差较小,测量值 Rx=_______ Ω .
答案 乙 1000
比较相对改 变量
方法总结:
直接比较法 1.
已知待测电阻、电压表和电流表内阻的大约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