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
《历史文献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历史文献学(Historical Biography)课程编码:041071学分:2.5分总学时:40学时,其中理论学时40学时适应专业:历史学执笔人审订人一、课程的性质、目的与任务《历史文献学》属于学科基础课。
是研究中国古代文献的基础学科,关于整理历史典籍及学习、运用历史文献资料从事教学和研究工作的一门学问。
通过该门课的学习,使学习在具备阅读和运用一般文言文史料的能力的基础上,能较全面地掌握研究和整理历史文献的基本理论、基础知识和基本技能,为其今后从事教学、研究工作提供厚实的基础。
二、教学基本要求通过系统学习文献学的基础知识,使学生了解文献学发展的成就、经验,掌握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方面的原理、方法,以及熟悉考辨史料、文献编纂和古籍保存等方面的基本知识,通过学习,使学生掌握检索古代文献的方法们更加合理地解释和使用古代文献。
三、教学内容与学时分配导论文献、文献学与历史文献学(2学时)第一节“文献”与“历史文献学”第二节历史文献学的知识范围与功用第三节中国历史文献学发展概况第一章历史文献的载体与类型(2学时)第一节历史文献的载体形式第二节历史文献的传抄方式第三节历史文献的类型第二章历史文献的目录(8学时)第一节目录与目录学第二节古代目录的基本结构第三节古代目录的分类沿革第四节古代目录书的类别第五节目录在学术研究中的作用第三章历史文献的版本(4学时)第一节版本的源流及名称第二节版本的类别第三节纸书的装式第四节版本的鉴别与选择第四章历史文献的校勘(4学时)第一节文献发生错误的类型第二节校勘的资料第三节校勘的主要方法第四节校勘成果的处理形式第五章历史文献的辨伪(3学时)第一节历史文献中的伪书第二节历史文献的辨伪第三节辨伪活动的历史第四节伪书存在的价值第六章历史文献的辑佚(4学时)第一节历史文献的亡佚第二节辑佚的基本问题第三节辑佚的基本方法第四节历代辑佚工作概述第七章历史文献的标点(4学时)第一节从句读到标点第二节古籍标点致误的原因第三节标点方法举要第八章历史文献的注译(3学时)第一节注释的内容及其源流第二节注释的名类及其术语第三节古文今译第九章历史文献的检索(2学时)第一节传统纸质文献的检索方法与途径第二节电子文献的检索和利用、第十章出土文献的整理(4学时)第一节出土文献的类别及整理第二节简帛文献第三节敦煌文献第四节出土文献与古典文学研究四、大纲说明本大纲适应于历史学专业,总时数为32学时,全部为理论学时。
历史文献学详细大纲
文化教育的变化与发展 有关文献的典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 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 第三节 文献与历史研究 一、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历史环境 主体内容与基本性质与中国封建社会相一致的明显特色 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充分发展,为古代文献学的发展创造了特别有利的条件 二、时代的政治要求与古代文献学的关系 《隋书、经籍志、总序》的说法 历代统治者对文献学作用的重视和提倡 三、历史科学研究与古代文献 我国史学形成的过程 历史研究与史料 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历史资料 目录学的功用 传注学的功用 辨伪学的功用 校勘学的功用 版本学的功用 思考题 1、文献的原始意义是什么?以后发展变化了的文献是指什么? 2、哪些文化成就对古代文献学的发展起了重要影响? 3、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占有历史资料的关系。 第二章 古代文献的源流与分类
对全部高中资料试卷电气设备,在安装过程中以及安装结束后进行高中资料试卷调整试验;通电检查所有设备高中资料电试力卷保相护互装作置用调与试相技互术关,系电,力通根保1据过护生管高产线中工敷资艺设料高技试中术卷资0配不料置仅试技可卷术以要是解求指决,机吊对组顶电在层气进配设行置备继不进电规行保范空护高载高中与中资带资料负料1荷试试下卷卷高问总中题体资2配2料,置试而时卷且,调可需控保要试障在验各最;类大对管限设路度备习内进题来行到确调位保整。机使在组其管高在路中正敷资常设料工过试况程卷下中安与,全过要,度加并工强且作看尽下护可都关能可于地以管缩正路小常高故工中障作资高;料中对试资于卷料继连试电接卷保管破护口坏进处范行理围整高,核中或对资者定料对值试某,卷些审弯异核扁常与度高校固中对定资图盒料纸位试,置卷编.工保写况护复进层杂行防设自腐备动跨与处接装理地置,线高尤弯中其曲资要半料避径试免标卷错高调误等试高,方中要案资求,料技编试术写5、卷交重电保底要气护。设设装管备备置线4高、调动敷中电试作设资气高,技料课中并术3试、件资且中卷管中料拒包试路调试绝含验敷试卷动线方设技作槽案技术,、以术来管及避架系免等统不多启必项动要方方高式案中,;资为对料解整试决套卷高启突中动然语过停文程机电中。气高因课中此件资,中料电管试力壁卷高薄电中、气资接设料口备试不进卷严行保等调护问试装题工置,作调合并试理且技利进术用行,管过要线关求敷运电设行力技高保术中护。资装线料置缆试做敷卷到设技准原术确则指灵:导活在。。分对对线于于盒调差处试动,过保当程护不中装同高置电中高压资中回料资路试料交卷试叉技卷时术调,问试应题技采,术用作是金为指属调发隔试电板人机进员一行,变隔需压开要器处在组理事在;前发同掌生一握内线图部槽纸故内资障,料时强、,电设需回备要路制进须造行同厂外时家部切出电断具源习高高题中中电资资源料料,试试线卷卷缆试切敷验除设报从完告而毕与采,相用要关高进技中行术资检资料查料试和,卷检并主测且要处了保理解护。现装场置设。备高中资料试卷布置情况与有关高中资料试卷电气系统接线等情况,然后根据规范与规程规定,制定设备调试高中资料试卷方案。
《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docx
本科生课程大纲一、课程介绍课程描述:本课程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生选修的一门专业知识课。
内容主要是学习中国古代文献学知识,书中内容包括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与流布、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类书与从书、地方志与家谱、总集与别集、出土文献概述、敦煌文献概述等。
1.设计思路:资料是研究的根底,中国古典文献学旨在教授学生查找资料的方法,这是学生进一步从事学术研究的必备技能。
本课程在内容安排上,按照杜泽逊先生的《文献学概要》,先后讲解文献的载体、文献的形成与流布、文献的收藏与散佚、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类书与丛书、地方志与家谱、总集与别集、出土文献概述、敦煌文献概述等章节。
另外,由于文献学本身是一门具有实践性的学科,因而木课程的局部课程用于实践。
其中,除了安排课堂上的学生练习之外,另安排学生参观学校图书馆,了解《中华再造善本》、《永乐大典》、《四库全书》影印本等文献资料。
二、课程目标使学生了解文献的形态、文献的整理方法、文献的鉴别、文献的分类与编目、文献的收藏、文献形成开展的历史、各种文献的特点与用途、文献的检索等等。
并能全面认识文献,学会在浩如烟海的文献中,用较少的时间,找到尽可能全的自己所需要的文献资料,同时还要有能力对原始文献作整理加工。
同时在引用文献时具有严谨的态度。
三、学习要求(1)按时上课,上课认真听讲,积极参与课堂讨论、随堂练习和测试。
本课程将包含较多的随堂练习、讨论、小组作业展示等课堂活动,课堂表现和出勤率是成绩考核的组成局部。
(2)按时完成常规练习作业。
这些作业要求学生按书面形式提交,只有按时提交作业,才能掌握课程所要求的内容。
延期提交作业需要提前得到任课教师的许可。
(3)完成教师布置的一定量的阅读文献和背景资料等作业,其中大局部内容要求以小组合作形式完成。
这些作业能加深对课程内容的理解、促进同学间的相互学习、并能引导对某些问题和理论的更深入探讨。
历史文献学详细大纲
第一章导论第一节文献综述一、文献文献的本义文献含义的演变现代文献概念二、古代文献中国古典文献的种类三、古代文献学的范围和任务研究古文献的源流与分类,古文献的类别与体式,怎样进行古籍整理等。
四、学习古代文献学的意义增强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具备搜集、分析并正确运用古代文献的能力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批判地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和责任感第二节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一、什么是历史文献广义:全部古代文献二、历史文献学所体现的民族文化特征政治和伦理意识为中心的文化系统经学与历史文献学的密切关系会通和合:历史文献学的学术倾向三、其他文化成就对历史文献学发展的影响基本物质条件:文字、书写与记录工具文化教育的变化与发展有关文献的典章制度的建立与完善中外文化交流的成就第三节文献与历史研究一、中国古代文献学的历史环境主体内容与基本性质与中国封建社会相一致的明显特色全国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充分发展,为古代文献学的发展创造了特别有利的条件二、时代的政治要求与古代文献学的关系《隋书、经籍志、总序》的说法历代统治者对文献学作用的重视和提倡三、历史科学研究与古代文献我国史学形成的过程历史研究与史料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历史资料目录学的功用传注学的功用辨伪学的功用校勘学的功用版本学的功用思考题1、文献的原始意义是什么?以后发展变化了的文献是指什么?2、哪些文化成就对古代文献学的发展起了重要影响?3、马克思主义历史学与占有历史资料的关系。
第二章古代文献的源流与分类课时:6周,共12课时教学内容第一节文献的产生与发展一、古文献的产生三坟、五典、八索、九丘《尚书》、商代甲骨文、周代史册二、孔子编纂的史书孔子与“六经”第二节甲骨文、金文、简牍与帛书一、甲骨文殷商甲骨文、周代甲骨文甲骨文论著二、金文古代青铜器分类商周青铜器与金文金文资料著录三、简牍竹木简牍的形制竹木简牍的重要发现:居延汉简,云梦秦简,临沂汉简,长沙吴简等四、帛书竹帛并用时期考古发掘的帛书实物: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第三节写本与雕版古籍一、造纸术的发明与纸本书中国人发明造纸术纸本书形制的演变纸本书的装帧二、写本文献敦煌卷子古代写本与抄本三、雕版印刷的文献雕版印刷的发明与现存最早的印刷品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古代重要的活字印本书第四节古籍分类一、目录目录的本义古代一书的目录与群书的目录二、图书目录的分类综合性目录,专科目录,特种书目解题目录,简明目录,有序而无解题之目录官修目录,史志目录,私修目录三、古代典籍分类刘向校书与目录的产生第一部系统目录——《七略》四、四部分类法四分法目录的产生与发展《隋书、经籍志》与四部分类法的确立思考题1、纸张发明前古代文献的形制是怎样的?2、一些重要的竹木简牍及帛书的基本情况与其史料价值。
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DOC
人文与社会发展学院汉语言文学专业《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2014年9月《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编号:010131009总学时:36适用对象:汉语言文学本科专业一、教学目的与任务1. 教学目的:《中国古典文献学》是汉语言文学专业的一门重要的专业必修课、专业基础课,涵盖了中国古代文献整理、编辑、出版、利用、研究的各方面基本功,通过开设中国古典文献学课程,有利于学生整体文化素养的提高,并对学生今后从事中国文化的传播、文献的编辑出版、古籍的整理利用等工作提供一定的基础,同时也为培养古代文献、古代文学、古代汉语等领域教学及整理研究人才奠定基础。
2. 教学任务:通过该课程的讲述,首先,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古典文献的性质、范畴、基本构成及其对当今学术研究的重要意义;其次,要使学生了解并掌握我国古典文献研究的基本情况,文献学研究的基本领域与有关的基础知识。
再次,要使学生掌握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的根本原则和基本方法,具有较强的阅读能力和实际操作能力,明确当今整理研究古代文献的历史使命,为从事古代文献整理研究工作和古代文学、古代汉语、中国文化研究、教学工作做好充分准备。
二、教学基本要求本着培养兴趣,夯实基础,学以致用的教学指导思想,对古典文献学的内容进行梳理,选择最为基础、最为实用的内容作为汉语言文学专业本科教学的入门内容。
第一,在教学的过程中,将重点讲授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包括中国古代文献的载体、编纂体例、目录、版本、校勘、注释、辑佚、辨伪等,使学生了解中国历史古籍的整理、编撰、研究常识,掌握中国古代文献的发展源流与整理方法。
第二,对中国历史上的不同类型文献及代表性作品获得初步了解与印象,提高对古典文献的查找、阅读、整理、开发与利用的兴趣,奠定从事语言文学与中华文化教育、传播与研究工作必备的文化素养与业务素质。
第三,通过文献学的学习提高学生的思想和文化素养,提升民族自豪感和爱国情操,加强综合人文审美素质,为中华民族新文化的现代化发展和国际传播做出应有的贡献。
古典文献学-国学专题 教学大纲
古籍所A古典文献学专业(B历史文献学专业)《国学专题》课程大纲(三号黑体)(special topic of China research)一、课程目标国学是中国传统的思想文化与学术,是历代学者在不断的探索与实践中积累的学术经验与理论成果。
中国古代典籍作为重要的文献载体,将这些珍贵的成果保存下来,成为我们研究古代学术开展和文化传承的重要依据。
本课以国学所包含的基本文献经、史、子、集四部为重点,分四大专题进行讲授。
课程讲授将实现以下目标:1 .学生能够较全面的了解经、史、子、集各部文献的产生与文献的构成,把握经、史、子、集四部的开展脉络。
2 .通过对经、史、子、集四部中重要著作的解读,透视各个历史时期特有的文化现象,了解各学术流派的学术传承。
3 .掌握学习国学的门径与方法,提升独立思考与阐释学术问题与文化现象的能力,为今后进行文献学方面的研究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分经部、史部、子部、集部4个专题:专题1:经部讲授要点:(1)经部文献的构成(2)十三经内容简介(3)经学流派的传承专题2:子部讲授要点:(1) “子部”的概念与早期子部文献的性质(2)各时期子部文献的构成(3)先秦诸子与“子学”的开展专题3:史部讲授要点:中国古代史学开展史部文献的分类及其构成各时期子部文献的内容专题4:集部讲授要点“集部”的概念与早期集部文献的性质集部的分类及各时期目录著录情况(3)各时期集部文献的分类与构成同文学开展的关系三、教学方式本课程教学方式以教师课堂讲授为主,同时引导学生针对课程的关键内容及时查阅目录文献及相关重要著作,熟悉经、史、子、集各部的文献概况。
并通过课堂提问、小组讨论的形式,考察学生的学习情况。
四、教学评价通过学生平时课堂表现及期末考试成绩两个方面对学生做出相应的教学评价。
1 .通过听课、课堂回答下列问题及讨论发言的情况,考查学生的接受是否到达课程的预设目标,掌握了课程的基本内容。
2 .以读书报告的形式考察并评价学生对重点文献的研读情况。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教学大纲适用专业历史教育学时 78学时学分 5学分一、编写说明(一)本课程的性质、地位和作用《中国历史文选》课程是历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通过该门课程的学习,使学生对中国历史要籍有基本的认识,并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为其理解和运用史料,从事历史学教学和研究奠定基础。
(二)本大纲制定的依据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高等学校历史教育专业本专科人才须具备基本的对中国历史要籍的认识和一定的阅读古代文献的能力的培养目标,根据本课程的教学性质、本校系的教学条件和教学实践而制定本大纲。
(三)大纲内容选编原则与要求因《中国历史文选》是历史教育专业的专业基础课程和主干课程,依据培养学生具备基本的中国历史要籍知识和注重培养学生阅读古书的能力的原则,贯彻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实践为主的指导思想,编写本大纲。
(四)实践环节实践环节类型(1)名称:课程设计;(2)主要内容与要求:以分组的形式就某一文献组织学生备课和课堂教学,以培养其自学和课堂教学能力;(3)学时分配:4课时。
(五)教学时数分配表(六)考核方法与要求本课程考核采用试卷书面考试的方式进行,考核分期中和期末两次进行,期中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30%,期末成绩占综合考核成绩的70%。
(七)教材与主要参考书教材:周予同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上海古籍出版社,1979年12月第1版;主要参考书:1、张舜徽主编《中国史学名著题解》,中国青年出版社,1984年2月第1版;2、阙勋吾主编《中国历史文选》(上、下册),高等教育出版社,1993年5月第1版;3、管敏义主编《中国历史要籍介绍及选读》,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年6月第1版;4、北京师范大学历史系中国历史文献教研室编《中国古代历史文选》(上、下册),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1986年11月第1版;5、所有授课时涉及到的历史文献,如甲骨文、金文、《尚书》、《诗经》、《左传》、《国语》、《战国策》、《史记》、《汉书》、《后汉书》、《三国志》、《晋书》、《世说新语》、《史通》、《通典》、《通志》、《文献通考》、《资治通鉴》、《通鉴纪事本末》、《明实录》、《明儒学案》、《十七史商榷》、《廿二史考异》、《廿二史札记》等等。
《中国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课程名称:中国文献学课程类别:专业选修课适用专业:编辑出版考核方式:考查总学时、学分: 32学时 2 学分一、课程教学目的中国文献学,是综合运用版本、校勘、目录、注释、考证、辨伪、辑佚、编纂、检索等方面的理论与方法,科学地分析、整理、研究中国古代文献,进而探讨古代文献的产生、分布、交流和利用的规律,并总结对古代文献进行分析、整理、研究工作的规律与方法的学科。
本课程主要包括文献学基础知识、文献的版本、文献的校勘、文献目录、文献的辑佚与辨伪、主要文献类型简介等多个板块。
二、课程教学要求本课程教学的基本结构要求:1.文献学的主要研究对象。
2.掌握中国古代文献的发展源流与整理方法。
3.对中国历史上的不同类型文献及代表性作品获得初步了解与印象,提高对古典文献的查找、阅读、整理、开发与利用能力。
三、先修课程无四、课程教学重、难点重点是中国古代文献的发展源流与整理方法。
难点是中国古典文献的版本鉴定与文集流传。
五、课程教学方法与教学手段主要运用多媒体、网络等现代化教学工具,采用课堂讲授和讨论相结合的方法,提升教学效果。
通过阅读主要参考书目、网上查询、资料整理和专题讨论,并学会初步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六、课程教学内容第一章绪论(8学时)1.教学内容:(1)学习文献及文献学的概念。
(2)文献的载体(3)文献的形成与流布。
(4)文献的收藏与散佚。
2.重、难点提示重点:文献的形成难点在于文献学的载体、流布第二章文献的版本(4学时)1.教学内容:(1)版本的含义以及版本的各种类型;(2)“善本”的界义及版本的鉴定方法。
2.重、难点提示重点在于版本及鉴定方法,难点在于版本的鉴定方法。
第三章文献的校勘(4学时)1.教学内容:(1)文献讹误的类型(2)校勘应具备什么条件。
(3)校书的主要方法2.重、难点提示重点在于掌握校对书的方法;难点在于如何鉴别文献中的讹误。
第四章文献目录(4学时)1.教学内容:(1)“目录”的产生及其含义,古籍的分类,目录的主要内容。
中国古典文献学教学大纲(32时)
中国古典文献学一、课程简介本课程是为汉语言文学专业学生开设的专业基础课,总学时32,周学时2,学分数2。
主要讲授内容是: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概念、文献的形态、分类、流布、藏佚、目录、版本、校勘、文献利用相关专题。
二、目的与基本要求通过教学使学生了解中国古典文献学的基本知识,为今后相关专业学习和研究打好文献学基础。
三、主要教学方法以教师课堂教学为主,以文献调研为辅。
第一章文献与文献学(教学时数3)一、“文献”原始及其含义“文”“献”文献定义文献与文化二、中国古代文献的数量与质量三、文献学及其本质文献学即类求书,因书究学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中国古典文献学中国历史文献学中国古典文献学的研究范围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方法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意义▲复习思考题1、什么是文献?什么是中国古典文献学?2、学习中国古典文献学的意义何在?第二章文献的载体形态与装潢样式(教学时数3) 一、文献的形态甲骨青铜石刻竹木缣帛纸张二、纸质文献的装潢样式方式纸的发明印刷术卷轴装旋风装经折装蝴蝶装包背装线装古籍的装帧版式▲复习思考题1、中国古典文献主要有哪些形态?2、中国古典文献有哪些书写方式?3、了解纸质文献的装潢样式。
第三章文献的产生、流布与藏佚(教学时数5) 一、文献的产生方式著作编述抄纂二、文献的撰著体例书名篇题署名三、文献的流布讲唱镌刻抄写印刷四、历代官府藏书与散佚收藏概况兵燹水火中的散佚五、历代私家藏书著名藏书家文人藏书的意义六、文献聚散与文化传承先秦文献的形成与传播汉代学术六朝文献藏佚与文化▲复习思考题1、文献的著作、编述、抄纂之区别何在?各举3部文献为例。
1、古代君王在文献流布与藏佚中体现了怎样的角色?2、秦始皇焚书对汉代学术有什么影响?第四章文献目录学(教学时数8)一、目录与目录学目录的产生目录的著录目录学定义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二、文献目录的分类沿革四分法的逐步确立四分法确立后的内部调整目录分类与文化学术的发展三、文献目录的著录事项书名篇卷版本真伪存佚提要大小序撰人四、文献目录的类型综合目录:公藏目录私藏目录史志目录联合目录专门目录:专科目录特种目录▲复习思考题1、为什么说目录学的关键在辨章学术和考镜源流?2、目录提要一般包括哪些内容?3、“楚辞”文献在目录学中有何特殊性?4、选择一个时段,分析文学发展演变与目录学的关系。
文献学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基本信息1、课程名称:中国历史文献学2、课程性质:专业3、周学时/学分:2/2,实训部分,1学分4、授课对象:历史学专业5、使用教材:杨燕起、高国抗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修订本),北京图书馆出版社,2003.9.二、课程简介中国历史文献起源极早,而形成为专门之学则较迟。
以“文献学”为专门学科者,晚近始有所闻。
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国历史文献学”在部分高等院校历史系开设以来,逐渐列入了历史学科教学体系,目前正处于不断完善之中。
本课程以中国历史文献为对象,考察它的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叙述其历史发展与成果等四个方面的内容,总结整理利用它的方法与理论。
任务是探讨和阐述历史文献产生和发展的条件、形成过程、表现形式、流传过程、结集编纂的一般规律与特殊规律,总结整理历史文献工作所取得的经验和成果评介。
教学分四部分进行:一、概论历史文献学的定义,历史科学与历史文献学、历史文献与传统文化的关系等诸多理论问题。
二、介绍文献载体形式与文献类别。
三、以重要文献学家、重要历史典籍和重大事项为线索,阐述从先秦两汉到20世纪历史文献学的发展历史。
四、系统介绍历史文献学的基本方法与基本知识,了解目录、版本、校勘、辨伪、辑佚、传注等若干方法的原理和内容。
三、教学目的与基本要求学习“中国历史文献学”的目的是认识文献的演变过程,扩展学生更进一步了解和利用中国历史文献的能力,为从事历史学研究或古籍文献整理打下坚实的基础。
同时通过“中国历史文献学”这门课的学习,增强学生爱国主义的思想感情,培养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提高批判继承祖国历史文化遗产的自觉性与责任感。
历史文献学是一门实用性与实践性极强的学科,希望通过该课程的学习,学生能够了解和掌握历史文献学的基本理论和基础知识,了解文献整理工作的基本步骤和方法,提高学生的动手能力。
四、教学进度表(注:此计划,可视教学实际情况适当变动。
)五、考核方式和成绩评定办法1、考核方式:笔试与其中作业、实训成绩相结合2、成绩评定办法:实训成绩10%,期中作业20%,期末考试70%。
历史文献学-史学经典文献导读 教学大纲
古籍所A历史文献学专业(B古典文献学专业)《史学经典文献导读》课程大纲(The guide of classical history documents)一、课程目标人类文明的成果,就是通过经典的阅读而代代相传的。
而史学经典文献那么为其中之灵魂。
中国之历史,上下贯通延续,形成了一系列的史学文献,深刻影响和反映着历史的进程与开展。
本课程撷取中国历史上的五部史学经典进行讲授,按成书时间排列分别为:古本竹书纪年、史记、汉书、三国志、史通,以上述几部经典为核心辅之今日之周边研究成果,力争实现如下目标:1 .引导学生熟悉如上几部史学经典文献的基本信息,包括史料来源、编纂方法等,通过有针对性的探讨和阅读使学生对这几部文献有一个整体上的把握。
2 .教授学生文献解读方法,使学生把握各朝代人文经济社会状况,研究历史更替的规律,从而到达对历史观的梳理和塑造,提升自身逻辑能力和分析能力。
3 .提升学生的理论思辨能力,反复强化其问题意识,提升其研究表述质量,力争做到立论鲜明、论从史出、逻辑自洽、形式规范。
二、课程内容本课程共分5专题。
专题名称该经典文献之书名,每个专题通过多个课时的分配,主要以讲授与研讨的方式呈现。
专题1:古本竹书纪年4 .版本推介(1)朱右曾:《汲冢纪年存真》(2)王国维:《古本竹书纪年辑校》(3)范祥雍:《古本竹书纪年辑校补定》(4)方诗铭、王修龄《古本竹书纪年辑证》5 .讲授要点(1)《古本竹书纪年》的出土与流传(2)《古本竹书纪年》的辑佚研究(3)历代《古本竹书纪年》研究综述。
6 .研讨主题《古本竹书纪年》与《今本竹书纪年》的比拟。
7 .参考文献(1)张心澄:《伪书通考》,上海商务印书馆1954年。
(2)陈梦家:《六国纪年》,北京学习生活出版社1955年。
(3)朱希祖:《汲冢书考》,北京中华书局1960年。
(4)曹书杰:《<竹书纪年>综论》,历史文献研究2007年。
专题2:史记1 .版本推介(1)刘宋裴驷:《史记集解》(2)唐司马贞:《史记索隐》(3)唐张守节:《史记正义》(4)百衲本《史记》中华书局点校本(5)洸川龟太郎:《史记会注考证》2 .讲授要点(1)《史记》的材料来源与文献使用方法(2)《史记》的体例与版本系统(3)《史记》的残缺及历代的补窜问题(4)《史记》研究综述3 .研讨主题《武帝本纪》的真伪问题。
《经典文献里的中国历史》课程提纲
《经典文献里的中国历史》课程提纲课程简介《经典文献里的中国历史》是一门探讨中国历史经典文献的课程。
通过深入研究这些文献,我们将能够更好地理解中国历史的发展脉络,以及古代中国人的思想观念和社会制度。
本课程将涵盖一系列经典文献,包括《史记》、《资治通鉴》、《春秋左传》等,以及这些文献所反映的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课程目标1. 深入理解中国历史经典文献的背景、内容和意义。
2. 掌握文献研究的基本方法和技巧。
3. 分析文献中所反映的中国历史各个时期的重要事件和人物。
4. 培养对中华文明的认同感和自豪感。
课程结构第一部分:文献概述1. 中国历史文献的种类和特点2. 文献研究的方法和技巧3. 文献的价值和局限性第二部分:《史记》1. 《史记》的背景和作者2. 《史记》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史记》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4. 《史记》的历史价值和影响第三部分:《资治通鉴》1. 《资治通鉴》的背景和作者2. 《资治通鉴》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资治通鉴》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4. 《资治通鉴》的历史价值和影响第四部分:《春秋左传》1. 《春秋左传》的背景和作者2. 《春秋左传》的主要内容和结构3. 《春秋左传》中的重要事件和人物4. 《春秋左传》的历史价值和影响第五部分:其他文献选读1. 《论语》2. 《孟子》3. 《诗经》4. 《楚辞》课程评估1. 课堂参与度2. 文献阅读报告3. 小组讨论和报告4. 期末考试参考书目1. 司马迁.《史记》[M]. 北京:中华书局,2005.2. 司马光.《资治通鉴》[M]. 北京:中华书局,2005.3. 左丘明.《春秋左传》[M]. 北京:中华书局,2005.4. 杨伯峻.《论语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5. 孟子.《孟子译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6. 闻一多.《诗经新解》[M]. 北京:中华书局,2005.7. 游国恩.《楚辞校注》[M]. 北京:中华书局,2005.。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陕西师范大学历史学专业限定选修课程教学大纲
中国历史文献学
一、说明
(一)课程性质
本课是为历史文化学院历史专业本科生开设的限定选修课。
(二)教学目的
以中国古代文献的整理和研究为对象的学科就是中国历史文献学。
通过本课的讲授,使学生掌握历史文献的各类载体形式的发展、历史文献的内容类别、总结整理利用历史文献的经验和方法,叙述和评价历史文献的历史发展和成果。
(三)教学内容
主要包括中国历史文献的载体类别、历史典籍文献的类别和编纂体例,历史文献的整理等几个方面的内容。
(四)教学时数
一学期14周,每周2课时,共28课时。
(五)教学方式
以课堂讲授为主,适当安排课堂讨论。
二、正文
第一章载体类别文献
教学要点:
从文献的载体和制作技术的角度,考察文献的产生、发展、传播和表现形式,开拓学生的文献视野,略知各类载体文献的制作过程。
教学时数:
共用四周8课时讲授。
教学内容:
一、印刷术通行以前的文献形式
1、甲骨文文献
2、金石文献
3、简牍文献
4、缣帛文献
5、抄本文献
二、印刷文献形式
1、雕版印刷的方法
2、册页制度的发展
3、书籍的几种演变形式
考核要求:
能够了解各种文献的特征,系统掌握文献发展的各个时期及步骤。
第二章中国历史文献的类别
教学要点:
通过系统介绍历史文献的类别、各类文献的编纂体例,揭示丰富多彩的历史文献内容。
教学时数:
共用6周12课时讲授。
教学内容:
一、经、史、子、集四部典籍文献
二、类书、丛书文献
三、佛教、道教文献
考核要求:
了解四部最基本文献,知道这些书的作者、内容、版本流传情况、学术价值、如何利用它们研究历史。
第三章整理历史文献的基础知识
教学要点:
总结和概述历史文献整理的方法和经验,为当代的古籍整理和文献工作服务。
它包括对传统文献目录、版本、校勘、考据、辨伪、辑佚、注释等各学科知识和经验的条理和运用。
教学时数:
共用四周8课时。
教学内容:
一、古代对图书目录整理
二、古代版本学概况
三、古籍校勘知识
四、考据、辨伪、辑佚
考核要求:
大致了解整理历史文献所应具备的知识、古代对图书目录的整理情况、校勘四法的内容及运用。
三、教材及教学参考书目
1、谢玉杰主编《中国历史文献学》民族出版社1999年9月版1版
2、黄永年著《古籍整理概论》上海书店出版社2001年1月版1版
3、黄永年著《古文献学四讲》鹭江出版社2003年9月1版
4、陈垣著《校勘学释例》上海书店出版社1997年7月版1版
5、柴德赓著《史籍举要》北京出版社2002年1月版1版
6、刘国钧著《中国书史简编》书目文献出版社1982年10月版1版
陕西师范大学
中国历史文献学课程教学大纲
历史文化学院周晓薇编
二00三年十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