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世界冻土分布
中国各地区冻土深度
中国各地区冻土深度中国的冻土深度,哇,真是一个复杂又迷人的话题。
大家知道,冻土是指那些在一年大部分时间里保持在0摄氏度以下的土壤。
这种土壤在北方尤其常见,像是黑龙江、内蒙古等地。
咱们可以把这个话题拆分开,逐步深入,看看各个地区的冻土特点。
一、冻土的分布1.1 北方冻土带北方地区,冻土深度一般可达到几米。
想象一下,冰封的土地下,藏着的故事。
这里的冻土层不仅影响了植物生长,也影响了建设。
房子建在冻土上,得注意哦,没个好基础,可是不行的。
1.2 西南地区的冻土西南地区,冻土相对较浅。
这里的气候湿润,雨水充沛,冻土深度就没那么惊人。
偶尔会有冻土现象,但总的来说,地势的影响大于气候。
这种地方的农作物生长得挺好,活力四射。
二、冻土的成因2.1 气候因素气候是冻土深度的主要因素。
北方干冷,冻土深厚;而南方温暖湿润,冻土稀薄。
这就像是大自然的一种调和,给每个地区安排了适合的“衣服”。
2.2 地形影响地形也起了不小的作用。
山地、平原,都是关键因素。
比如,山区的冻土会因海拔而变化,平原则可能因为水流的作用形成不同的冻土层。
大自然就是这么有趣。
2.3 人为因素别忘了人类活动的影响,城市化进程中,建筑和道路建设,直接影响了冻土的特性。
热岛效应让城市的冻土层变得不那么稳定。
这可真是双刃剑,一方面推动发展,一方面却破坏了自然。
三、冻土的影响3.1 生态系统冻土的存在,对生态系统至关重要。
它像是一个保护层,阻挡了温度的波动,维护了土壤的稳定。
没有冻土,许多植物可能会难以生存。
想象一下,草原上的野花,在冻土下悄然绽放,生命的力量真让人感动。
3.2 基础设施对于基础设施建设,冻土问题可不能小觑。
建筑、道路、管线都得考虑冻土的影响。
冻土融化后,可能会导致地面下沉,甚至出现裂缝,真是麻烦不断。
所以,施工前,必须深入了解冻土的情况。
四、未来的展望随着全球气候变化,冻土深度也在悄然改变。
科学家们正在关注这一现象,研究如何应对可能带来的风险。
初中自然地理必背知识点:冻土
初中自然地理必背知识点:冻土成土条件气候冻土分布区的环境条件存在差异。
冰沼土分布区属苔原气候,大部分地面被雪原和冰川所覆盖,年平均温在0℃以下,一般都在-10℃至-17℃,冬季气温可低至-40℃,甚至-55℃,夏季温度也很低,7月份平均温度不超过10℃,全年结冰日长达240天以上。
高山冻漠土年均温也很低,一般为-4℃至-12℃。
冻土区降水很少,欧洲部分为200—300毫米,亚洲和北美洲北部在100毫米以下,西藏冻漠土区因地势高、远离海洋,降水更稀少,一般为60~80毫米,其北部更少,为20~50毫米,其中90%集中于5—9月。
降水虽然少,但气温低,蒸发量小,长期冰冻,土壤湿度很大,经常处于水分饱和状态,夏季土壤—母质融化,砂土可达1~1.5米,壤土70~100厘米,泥炭土35~40厘米,以下即为永冻层,高山冻漠土在宽谷、湖盆永冻层深度80厘米,山坡上可达150厘米。
[5]植被由于冻土区气候严寒,植被是以苔藓、地衣为主组成的苔原植被,草本植物和灌木很少,常见的植物有:石楠属、北极兰浆果、金凤花等开花植物,南缘有云杉、落叶松、桦、白杨、柳、山梣等,生长缓慢,矮小且畸形,各种植物的年生长量均不大,苔原地带每年有机质的增长量为400公斤/公顷,是世界各自然地带中最少的。
高山冻漠土区植被为多年生和中旱生的草本植物、垫状植物和地衣,常见的有凤毛菊属、葶苈属、桂竹香属、虎耳草属、点地梅属、银莲花属、金莲花属、红景天属等,一簇簇地生长在石隙之间,或在冰雪融水灌润的地方局部呈小片分布。
五颜六色的粗糙碟衣、地图黄绿衣、岩表黄绿衣等则着生于石块上面。
[5]地形、母质冻土发育的地区,因刚脱离冰川覆盖不久,冰川地形保持得相当完整。
冻漠土分布区的地形主要是陡峭的山坡,角锋、刃脊、第四纪和近代冰川所形成的冰斗和冰碛垅堤,宽谷,湖盆的湖积平原等。
成土母质的差异较大,加拿大、西伯利亚地盾区是前寒武系基岩。
其他地区有古生代各种灰岩、石英砂岩、板岩、中生代的灰岩、红色钙质砂泥岩及近代泥砾和冲积物,残积物,冰碛物,冰水沉积物等。
冻土现象知识点总结
冻土现象知识点总结一、冻土的概念和形成机制1.1 冻土的概念冻土是指地面以下一定深度范围内,土壤和下层岩石中水分达到了一定程度的冻结状态。
它是一种特殊的土壤类型,也是极端环境条件下的土地类型,因此有着独特的地球科学意义。
1.2 冻土的形成机制冻土的形成受多种因素的影响,主要包括气温、地表植被、土壤类型、地下水渗流等。
当气温下降到0℃以下时,地表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晶成冰,土壤和下层岩石因此会逐渐变得冰冻。
二、冻土的分类和分布2.1 冻土的分类根据冻土的深度、状况和含冰量不同,冻土可以分为浅层冻土、深层冻土和多年冻土三种类型。
浅层冻土一般指地表以下不超过2米的冻土层,深层冻土是指地表以下2-15米的冻土层,多年冻土则是指在全年或多年都处于冻结状态的冻土层。
2.2 冻土的分布冻土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主要包括北美洲的加拿大和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北欧和阿拉斯加等地区。
这些地区气温低,土地冻结的可能性比较大,因此冻土在这些地区比较常见。
三、冻土的特点和影响3.1 冻土的特点冻土不仅水分被冻结成冰,还会使土壤的孔隙度减小,土壤固结度增加,从而改变了土壤的力学性质和水文性质。
此外,冻土的持久性和强度也比普通土壤要高。
3.2 冻土对环境的影响冻土对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主要包括:影响陆地生态系统和生物多样性;改变地表和地下水循环;影响气候变化和碳循环等。
四、冻土资源的开发利用4.1 冻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冻土有着独特的地球科学和环境意义,它还是人类活动的重要场所,具有着重要的开发利用价值。
例如,冻土资源可以用作建筑材料、能源资源、水资源,也可进行旅游开发等。
4.2 冻土资源的开发利用现状目前,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冻土资源的开发利用已经引起了全球范围内的重视。
各国和地区纷纷开展冻土资源的开发利用项目,以利用冻土的特殊性质为人类社会带来多方面的利益。
五、冻土的保护和管理5.1 冻土的保护和管理为了保护和管理冻土资源,需要采取一系列的保护措施。
中国冻土分布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
中国冻土分布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中国冻土分布的初一地理知识点总结冻土分布于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带上部,其中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在南美洲无冰盖处亦有一些分布。
①东北冻土区为欧亚大陆冻土区的南部地带,冻土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地带性规律,自北而南,分布的面积减少。
本区有宽阔的岛状冻土区,其热状态很不稳定,对外界环境因素改变极为敏感。
东北冻土区的自然地理南界变化在北纬46°36'~49°24',是以年均温0℃等值线为轴线摆动于0℃和±1℃等值线之间的一条线。
②在西部高山高原和东部一些山地,一定的海拔高度以上(即多年冻土分布下界)方有多年冻土出现。
冻土分布具有垂直分带规律,如祁连山热水地区海拔3480 米出现岛状冻土带,3 780 米以上出现连续冻土带;前者在青藏公路上的昆仑山上分布于海拔4200 米左右,后者则分布于4350 米左右。
青藏高原冻土区是世界中、低纬度地带海拔最高(平均4000 米以上)、面积最大(超过100 万平方公里)的冻土区,其分布范围北起昆仑山,南至喜马拉雅山,西抵国界,东缘至横断山脉西部、巴颜喀拉山和阿尼马卿山东南部。
在上述范围内有大片连续的多年冻土和岛状多年冻土。
在青藏高原地势西北高、东南低,年均温和降水分布西、北低,东、南高的总格局影响下,冻土分布面积由北和西北向南和东南方向减少。
高原冻土最发育的地区在昆仑山至唐古拉山南区间,本区除大河湖融区和构造地热融区外,多年冻土基本呈连续分布。
往南到喜马拉雅山为岛状冻土区,仅藏南谷地出现季节冻土区。
中国高海拔多年冻土分布也表现出一定的纬向和经向的变化规律。
冻土分布下界值随纬度降低而升高。
二者呈直线相关。
冻土分布下界值中国境内南北最大相差达3000 米,除阿尔泰山和天山西部积雪很厚的'地区外,下界处年均温由北而南逐渐降低(由-3~-2℃以下)。
西部冻土下界比雪线低1000~1100 米,其差值随纬度降低而减小。
冻土知识点总结
冻土知识点总结冻土是指土壤或岩石中含有冰的土壤或岩石。
在大部分地区,冻土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冻土对地球的温室气体循环、生态系统和气候变化有显著影响。
本文将从冻土的定义、形成、分类、特点、对气候变化的影响等方面对冻土进行总结。
一、冻土的定义冻土是指土壤或岩石中含有冰的土壤或岩石,常见于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
冻土的存在与气温、土壤类型、地形和植被等因素有关,是地球表面过程和物质循环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冻土的形成冻土的形成与地球表面的气温和水分状况有密切关系。
在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或地下水中的水分会凝结成冰,形成冻土。
受地形和植被等因素影响,冻土的形成具有时空变异性。
1. 气温影响气温是影响冻土形成的主要因素。
在气温低于0℃的条件下,土壤中的水分会结成冰,形成冻土。
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由于气温低,冻土分布广泛。
2. 土壤类型影响土壤类型也是影响冻土形成的因素之一。
不同类型的土壤对温度的反应不同,有的土壤容易结冻,有的则不容易结冻。
粘土含水量较高,容易形成冻土。
3. 地形和植被影响地形和植被的特点也会影响冻土的形成。
山地、高原和盆地地形容易在低温条件下形成冻土。
植被的覆盖会对土壤温度产生影响,一定程度上调节土壤的冻融过程。
三、冻土的分类冻土按照不同的标准可以分为多个类别。
按照冰的含量和分布情况,冻土可以分为两种类型:季节性冻土和多年冻土。
季节性冻土又可分为浅层季节性冻土和深层季节性冻土。
1. 季节性冻土季节性冻土是指每年在冷季节形成,随着气温升高而融化的冻土。
它分布在地表下0.5米到3.5米之间,受气温的季节变化影响较大,非常脆弱。
2. 多年冻土多年冻土是指在地表下深处大于2米处的冻土层。
多年冻土通常在冬季达到最高的厚度,而在夏季会有所融化,但不会完全消融。
多年冻土对气候变化的响应时间较长,更加稳定。
四、冻土的特点冻土不同于其他类型的土壤,具有独特的特点和特性。
1. 冻土的机械性质冻土的机械性质受冻融循环影响较大。
冻土基本介绍及实例分析
冻土基本介绍及实例分析冻土,也称为冻结土壤,是指土壤中的水分在低温环境下冻结而形成的固态土体。
冻土广泛分布在寒冷地区,包括北极、南极、亚洲北部、欧洲北部和北美洲北部等地。
冻土的形成主要受到气温、土壤含水量和土壤类型等因素的影响。
在寒冷地区,气温低于土壤中水分的冰点时,土壤中的水分开始结冰,形成冻结土壤。
冻土根据冻结程度的不同,可以分为完全冻结土、部分冻结土和不冻结土三种类型。
完全冻结土是指土壤中所有的水分都被冻结为冰,土壤体积稳定;部分冻结土是指土壤中部分水分被冻结为冰,土壤体积发生膨胀;而不冻结土则是指土壤中的水分未被冻结为冰体,土壤体积保持不变。
冻土对人类的生产和生活产生了重要影响。
冻土的存在会导致土壤的渗透性降低,水分排泄能力变差,对土壤水分调节、植物生长以及地下工程的稳定性等都产生影响。
此外,冻土还会导致地面沉降和土壤表面的裂缝等问题,对建筑物和管道等基础设施造成破坏。
为了应对冻土环境带来的问题,需要采取相应的工程措施。
例如,在建设油气管道等工程时,需要采用保温措施,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结冰而导致管道的变形和破裂。
另外,还可以通过施加外部热源、改善排水条件、增加基础深度等方式来减少冻土环境对工程的影响。
以下是两个实例分析:实例一:西伯利亚铁路西伯利亚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线之一,全长约9300公里。
该铁路穿越了俄罗斯境内的冻土区,面临着冻土环境带来的一系列问题。
为了确保铁路的稳定运行,工程师们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他们在设计铁路路基时,考虑到了冻土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采用了较深的基础深度,以确保它不会受到冻土的影响。
此外,还在铁路路基下部施加了保温材料,防止土壤中的水分结冰。
通过这些措施,西伯利亚铁路在严寒的冻土环境下保持了稳定的运行。
实例二:形成冻土的阿尔卑斯山区阿尔卑斯山脉是欧洲著名的山脉之一,其高海拔地区的气候寒冷,呈现出明显的冻土现象。
在这些地区,冻土的存在对生态系统和人类活动都带来了重要影响。
初中地理冻土知识点总结
初中地理冻土知识点总结冻土是指土壤、岩石、有机物质等在低温条件下凝固形成的土壤类型,其主要表现为土壤中的水分在低温下被冻结成冰。
冻土分布广泛,是北半球高纬度地区的普遍特征,包括阿拉斯加、加拿大、俄罗斯西伯利亚等地区。
冻土对地球的气候、生态环境和资源开发具有重要影响,因此对冻土的认识和研究具有重要意义。
冻土的形成与特征冻土的形成与多种因素有关,主要包括气温、地表植被和土壤类型等因素。
在气温较低的地区,土壤中的水分受到冷冻作用,形成冻土。
此外,地表植被的覆盖状况也会影响冻土的形成,植被越稀疏,地表受到的阳光直射辐射就越大,冻土的形成就越容易。
土壤类型也是影响冻土形成的重要因素,一般来说,沙土和砾石土容易形成冻土,而粘土和泥土的冻土形成较困难。
冻土的特征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厚度:冻土的厚度因地域和季节不同而异,一般来说,在高纬度地区,冻土的厚度可达几十米甚至上百米。
2. 结构:冻土的结构呈现出分层的状态,一般可分为不冻层、阴凉层和冻土层。
不冻层是指地表以下一定深度内不会受到冻结的土层,阴凉层是指土层在冬季受到冻结,但在夏季又可以解冻,冻土层是指土层在全年都受到冻结的土层。
3. 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冻土对地表的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它在冬季能够保护地表植被免受低温和风蚀的侵害,同时还能够延缓雪水的融化速度,起到了一定的水源调蓄作用。
另外,冻土对土地的开发和利用也带来了一定的限制,如果开采和利用不当,很容易导致土地沉降和裂缝的形成。
冻土的分类根据不同的形成条件和特征,冻土可以分为多种类型,主要包括多年冻土、季节性冻土和岩石冻土等。
1. 多年冻土:指的是在地表以下长时间受到冻结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高纬度地区的欧亚大陆北部和美洲大陆北部,如俄罗斯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和阿拉斯加等地区。
多年冻土的厚度一般较大,能够达到几十米到上百米,对气候、水文和生态环境有着重要的影响。
2. 季节性冻土:指的是在冬季受到冻结,夏季又能够解冻的土壤类型,主要分布在位于多年冻土带南缘的地区。
面积最大的冻土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
面积最大的冻土分布与全球气候变化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冻土成为一个备受关注的问题。
冻土,又称为多年冻土,是一种气温低于0°C的永久冻结地层。
它覆盖了地球表面的大部分北极和高山地区。
在这片广阔的土地上,冻土区域占据着重要的地位,对全球的气候变化产生着深远的影响。
冻土的面积分布可分为两大类:高纬度地区的阿尔卑斯-喀喇崩地带和北极地区的冻土带。
高纬度地区的阿尔卑斯-喀喇崩地带主要分布在欧亚大陆的高山地区,包括阿尔卑斯山脉和帕米尔高原等。
这些区域往往是多年冻土的主要形成地,其中的冻土层厚度可达几十米。
北极地区的冻土带则主要分布在北极圈内,包括北美洲、欧洲和亚洲等地。
这些地区的气温较低,往往在全年都是冻结状态。
冻土的存在对全球气候变化具有双重作用。
首先,它在全球碳循环中发挥着重要的作用。
冻土中存储着大量的有机碳,它是植物残体和生物活动的产物。
在冻土地区,寒冷的气温和湿度导致了有机物的降解速度较慢,使得有机碳得以长期储存。
然而,随着气温的升高,冻土开始融化,有机碳逐渐释放到大气中,形成温室气体,如二氧化碳和甲烷。
这一过程进一步加剧了全球气候变化的速度。
其次,冻土的融化对地表地貌和生态系统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冻土的融化会导致地质灾害,如坍塌、泥石流和滑坡等,给人类和动植物的安全带来威胁。
同时,冻土的融化也会破坏生态系统的平衡。
在冻土地区,往往有特殊的植被和动物物种适应了冰冻的环境。
一旦冻土融化,这些物种的栖息地将受到损害,直接影响生态系统的稳定性。
为了应对冻土融化带来的问题,全球各国和地区已经采取了一系列的措施。
首先,加强气候监测和预警系统的建设,及时了解冻土融化的趋势和程度,为相关的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其次,加强冻土保护和恢复工作,包括修复冻土区域的植被和土壤,降低冻土融化的速度。
此外,减少温室气体的排放也是关键。
全球各国应加强合作,共同应对气候变化的挑战。
在全球气候变化的大背景下,面积最大的冻土分布引起了广泛的关注。
冻土
(三)冻土的演化,主要受温度的控制 冻土的演化,
• 地表现存的多年冻土,大部分形成于第 地表现存的多年冻土, 四纪冰期时。随着冰后期气温的上升, 四纪冰期时。随着冰后期气温的上升, 全世界多年冻土具有退化的总趋势。 全世界多年冻土具有退化的总趋势。这 表现在欧洲冻土的南界,从北纬42° 表现在欧洲冻土的南界,从北纬 °的 法国中部和多瑙河中游, 法国中部和多瑙河中游,退缩到现在的 北纬68°的挪威北部; 北纬 °的挪威北部;阿尔卑斯山冻土 下界上升量达2500米以上。我国东北冻 下界上升量达 米以上。 米以上 土南界则从北纬42° 土南界则从北纬 °退到现在的北纬 48°附近;西部山地冻土下界上升了 °附近; 500~1000米。 ~ 米
• 融冻泥流表层流速大于下层,所以有 融冻泥流表层流速大于下层, 时可把泥炭、 时可把泥炭、草皮等卷进活动层剖面 产生褶皱和圆柱体等构造形态。 中,产生褶皱和圆柱体等构造形态。 • 冻融作用一方面对地表物质进行融冻 风化,另一方面又将风化碎屑搬运、 风化,另一方面又将风化碎屑搬运、 堆积,致使冻土地区地表日趋和缓, 堆积,致使冻土地区地表日趋和缓, 向冻融夷平面方向演化。 向冻融夷平面方向演化。
热 融 滑 塌
热 融 沉 陷
5Hale Waihona Puke 冰丘与冰锥 冰丘与冰锥• (1)冰丘:在冻土地区,由于冻结膨胀 )冰丘:在冻土地区, 作用使土层局部隆起而产生的丘状地形。 作用使土层局部隆起而产生的丘状地形。 • (2)冰锥:是在寒冷季溢出封冻地表的 )冰锥: 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湖水, 地下水和流出冰面的河湖水,经冻结后 形成的锥状冰体。 形成的锥状冰体。
• (2)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愈高, )垂直地带性分布:海拔愈高, 冻土埋深愈浅,厚度愈大,地温愈低。 冻土埋深愈浅,厚度愈大,地温愈低。 • 如我国西部山区,每升高 ~150米, 如我国西部山区,每升高100~ 米 冻土埋深减少0.2~ 米 冻土埋深减少 ~0.3米,厚度增加 30米,年平均地温降低 ℃。 米 年平均地温降低1℃ • (3)冻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还经 )冻土分布的地带性规律, 常受到海陆分布、物质组成和地形等 常受到海陆分布、 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 非地带性因素的干扰。
一网打尽“冻土”相关知识
一网打尽“冻土”相关知识什么是冻土?极地、亚极地地区和中低纬的高山、高原地区,在较强的大陆性气候条件下,气温极低,降水量很少,地表没有积雪,形成0℃或0℃以下并含有冰的冻结土层,称为冻土。
冻土随季节变化而发生周期性的融冻,如果冬季土层冻结,夏季全部融化,叫季节冻土。
季节冻土示意图绘图 | 椰子皮如多年处于冻结状态的土层,或至少连续3年处于冻结状态的土层,称为多年冻士。
多年冻土示意图绘图 | 椰子皮一冻土的分布世界上冻土总面积约为3500万平方千米,占地球大陆面积的25%。
全球冻土分布图(红圈:青藏地区冻土)北半球冻土分布面积较大,俄罗斯和加拿大是冻土分布最广的国家。
我国多年冻土分布在东北北部地区、西北高山区及青藏高原地区。
我国冻土分布图来源 | 网络二冻土的厚度多年冻土区的冻土分上下两层。
上层每年夏季融化,冬季冻结,叫活动层。
下层常年处在冻结状态,叫永冻层。
冻土分层示意图绘图 | 椰子皮多年冻土的厚度从高纬到低纬逐渐减薄,以至完全消失。
【例如,北极的多年冻土厚达1000m以上,年平均地温为-15℃,永冻层的顶面接近地面。
向南,到连续冻土的南界,多年冻土厚度减到100m以下,年平均地温为-3~-5℃,永冻层的顶面埋藏加深。
大致在北纬48°附近是多年冻土的南界,这里年平均地温接近0℃,冻土厚度仅为1~2m。
】多年冻土从高纬到低纬不仅厚度变薄,而且由连续的冻土带过渡到不连续的冻土带。
多年冻土不连续带是由许多分散的冻土块体组成,这些分散的冻土块体称为岛状冻土。
中、低纬度的高山、高原地区,多年冻土的厚度主要受海拔控制。
一般来说,海拔愈高,地温愈低,冻土层愈厚,永冻层顶面埋藏深度也较浅。
【海拔每升高100~150m,年平均地温约降低1℃,永冻层顶面埋藏深度减小0.2-0.3m】多年冻土的厚度虽然受纬度和高度的控制,但在同一纬度和同一高度处的冻土厚度还有差别,这和其他自然地理条件有关。
气候的影响大陆性半干旱气候较有利于冻土的形成,而温暖湿润的海洋性气候不利于冻土的发育。
冻土地貌表现与特征
3. 石冰川 4. 当冰川退缩后,聚
集在冰斗和冰川槽 谷中的冰碛物,在 冻融作用下顺谷地 下移,形成石冰川 。
• 二、多边形构造土 ➢ 构造土是多年冻土区广泛分
布的微地貌.由松散沉积物组 成的地表、因冻裂作用和冻 融分选作用而形成网格式地 面.每一单个网眼都呈近似对 称的几何形态,如环形,多边形 . ➢。
• 三、冻土的结构
• 冻融泥流是冻土地区最重要的物质运移和地貌作用过程之一。
• 一般发生在数度至十余度的斜坡上。当冻土层上部解冻时,融水 使主要由细粒土组成的表层物质,达到饱和或过饱和状态,从而 使上层土层具有一定的可塑性,在重力的作用下,沿着融冻界面 向下缓慢移动,形成融冻泥流,年平均流速一般不足1米。
➢ 随着冻土区温度周期性地发生正负变化,冻土层中水分相 应地出现相变与迁移,导致岩石的破坏,沉积物受到分选 和干扰,冻土层发生变形,产生冻胀、融陷和流变等一系 列复杂过程,称为冻融作用。
• 三、冻土的结构
• 在冻土地区的岩层或土层中,存在着大小不等的裂隙和孔 隙,它们常被水分充填,随着冬季和夜晚气温的下降,水 分逐渐冻结、膨胀,对围岩起着很大的破坏,使裂隙不断 扩大。至夏季或白昼因温度上升,冰体融化,地表水可再 度乘隙注入。这种因温度周期性变化而引起的冻结与融化 过程交替出现,造成地面土(岩)层破碎松解,这种作用称 为冻融风化。
★青藏铁路格尔木至拉萨段,穿越 戈壁荒漠、沼泽湿地和雪山草原, 全线总里程达1142km
★青藏铁路铁路穿越多年连续冻 土里程达550km
★青藏铁路冻土地段时速将达到 100km,非冻土地段达到120km, 这是目前火车在世界高原冻土铁 路上的最高时速
★ 全长1686m的昆仑 山隧道,是世界最长的高 原冻土隧道
冻土
防冻胀处理措施 目前多从减少冻胀力和改善周围冻土的冻胀性来防治冻胀。 1.基础四侧换土,采用较纯净的砂、砂砾石等粗颗粒土换填 基础四周冻土,填土夯实; 2.改善基础侧表面平滑度,基础必须浇筑密实,具有平滑表 面。基础侧面在冻土范围内还可用工业凡土林、渣油等涂刷 以减少切向冻胀力。 3.选用抗冻胀性基础改变基础断面形状,利用冻胀反力的自 锚作用增加基础抗冻拔的能力。 4.埋置散热器,将工程建设过程中产生的热量释放,保持土 体持续冻结状态。
' ' w K w p
式中
ωp—塑限,%; K’w—与塑性指数和温度有关的系数。
未冻水含量与塑性指数和温度有关的系数
2.冻土的含冰量 因为冻土中含有未冻水,所以冻土的含水量不等于冻土融 化时的含水量,衡量冻土中冰含量指标有相对含冰量、质量含 冰量和体积含冰量。 (1)相对含冰量(i0) 冻土中冰的质量gi与全部水的质量gw(包括冰和未冻水)之 比。
多年冻土按溶陷量的划分
I—少冰冻土(不融陷土):良好地基土,可不考虑冻融间题。 Ⅱ—多冰冻土(弱融陷土):为多年冻土中较良好的地基土,可 直接作为建筑物的地基,当最大融化深度控制在3m以内时,建 筑物均未遭受明显破坏。 Ⅲ—富冰冻土(中融陷土):这类土不但有较大的融陷量和压缩 量,而且在冬天回冻时有较大的冻胀性,做为地基,一般应采 取专门措施,如深基、保温、防止基底融化等。 Ⅳ—饱冰冻土(强融陷土):做为天然地基,由于融陷量大,常 造成建筑物的严重破坏。这类土做为建筑物地基,原则上不允 许发生融化,宜保持冻结原则设计,或采用桩基、架空基础等。 V—含土冰层(极融陷土):这类土含有大量的冰,当直接做为 地基时,若发生融化将产生严重融陷,造成建筑物极大破坏。 如受长期荷载将产生流变作用,所以做地基专门处理。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
地理冻土解析知识点总结冻土的形成过程:冻土的形成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主要受气候、地形地貌、土壤等多种因素的影响。
冻土的形成主要经历了以下几个阶段。
1. 多年冻土形成阶段:多年冻土主要分布在寒冷地区,气温长期低于零度。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并在地下层中形成冰层。
当冰层遇到非常低温的时候,会逐渐形成厚度较大的冻土层,这就是多年冻土。
2. 少年冻土形成阶段:少年冻土主要分布在气温季节变化较大的地区。
在这种气候条件下,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因为气温变化而结冰,从而形成冰层。
这种冰层会随着气温的升降而周期性地形成和消融。
3. 季节性冻土形成阶段:季节性冻土主要分布在温带地区。
在这种地区,气温会随着季节的变化而发生较大的变化。
在寒冷季节,地下水和土壤中的水分会结冰,形成冻土。
而在温暖季节,冰层则会逐渐融化。
冻土的分布特点:冻土广泛分布在北半球的寒冷地区,其中以北极圈和高山地区的冻土分布最为广泛。
1. 北极圈的冻土:北极圈主要分布在北极地区,其中包括俄罗斯的西伯利亚、加拿大的西北地区、美国的阿拉斯加等地。
这些地区的冻土主要为多年冻土,厚度较大,覆盖面积广。
2. 高山地区的冻土:高山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喜马拉雅山脉、阿尔卑斯山脉、安第斯山脉等地区。
这些地区的冻土主要为季节性冻土,气温和季节变化较为显著。
3. 南极地区的冻土:南极地区的冻土主要分布在南极大陆的部分地区,由于气温极低,厚度较大的多年冻土覆盖面积较广。
冻土的环境影响:冻土在地球的生态环境、气候变化、地质地貌等方面都有着重要的影响,下面将从几个方面进行具体解析。
1. 生态环境影响:冻土层中的水分被冻结成冰,形成了冻土层的特殊土壤结构。
这种土壤结构对于植物的生长、根系的扎根、土壤的养分循环等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另外,冻土层的融化会导致地表变得湿润,成为了湿地环境,对湿地生态系统的形成和生物种群的分布都有着重要的影响。
2. 气候变化影响:冻土层对气候的变化和调节有着重要的作用。
高纬度地区的冻土分布与气候环境演变
高纬度地区的冻土分布与气候环境演变在地球的高纬度地区,冻土是一种普遍存在的地质现象。
冻土,也被称为永久冻土或凍土,指的是土壤层或岩石层深度超过连续两年及以上可以发生冻结的现象。
冻土的形成与气候环境密切相关,并且在全球气候变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冻土广泛分布于高纬度地区,如阿拉斯加、西伯利亚、加拿大北部等地。
这些地区因为接近地球北极或南极,所以气候条件相对较为恶劣,寒冷干燥是其中的典型特征。
在这些地区,气温常年低于零度,并且极端寒冷的冬季气温可以降至零下数十摄氏度。
这种严寒的气候导致地下水分析成冰,形成了厚厚的冻土层。
冻土的分布不仅与气候有关,也与地形地貌密切相关。
高纬度地区的山脉和丘陵地带往往是冻土形成的理想地理环境。
由于这些地区相对较高,气温更低,不仅降雨量较大,形成冻土的水分更加充裕。
此外,冻土层对土地的形态和地貌也会产生重要影响。
冻土层的冻融过程会引起地面的起伏和沉降,形成了典型的冻融造地和地下冻融痕迹。
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的加剧,高纬度地区的冻土面临着很大的威胁。
气候变暖导致冻土层开始解冻,这对生态环境和人类活动都带来了诸多挑战。
研究表明,过去几十年来,高纬度地区的冻土面积不断减小,冻土的深度和稳定性也受到了破坏。
这种冻土退化的现象不仅会导致土地沉降,还会造成建筑物的破坏以及道路、管道的塌陷等问题。
冻土退化还会对生态系统产生严重的影响。
冻土是高纬度地区的重要碳储存库,其中含有大量的有机质。
随着冻土解冻,有机质会被微生物分解为二氧化碳和甲烷等温室气体释放到大气中,进一步加剧全球气候变暖的趋势。
此外,冻土融化还会导致湖泊和河流的水质恶化,对水环境造成污染。
为了应对冻土融化带来的挑战,科学家们正在努力研究冻土的监测与预测方法。
通过利用卫星数据和气象观测,可以对冻土的分布和变化进行实时监测,为冻土环境管理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此外,建立冻土保护区、限制人类活动以及采取合理的生态恢复措施也是缓解冻土退化的有效途径。
(完整word版)冻土以及它的分布和利用
冻土以及它的分布和利用冻土是指零摄氏度以下,并含有冰的各种岩石和土壤。
一般可分为短时冻土(数小时/数日以至半月),季节冻土(半月至数月)以及多年冻土(数年至数万年以上)。
地球上多年冻土,季节冻土和短时冻土区的面积约占陆地面积的50%,其中,多年冻土面积占陆地面积的25%。
冻土是一种对温度极为敏感的土体介质,含有丰富的地下冰。
因此,冻土具有流变性,其长期强度远低于瞬时强度特征。
冻土因为土壤里面或多或少的都含有水分,但温度降到零度或零度以下,土壤里的水分就会凝结成冰将土壤冻结,这样就产生了冻土。
冻土形成以物理风化为主,而且进行得很缓慢,只有冻融交替时稍为显著,生物、化学风化作用亦非常微弱,元素迁移不明显,粘粒含量少,普遍存在着粗骨性。
高山冻漠土粘粒的K2O含量很高,可达50克每千克,说明脱钾不深,矿物处于初期风化阶段。
如果土层每年散热比吸热多,冻结深度大于融化深度,多年冻土逐渐变厚,称为发展的多年冻土,处于相对稳定状态;如果土层每年吸热比散热多,地温逐年升高,多年冻土层逐渐融化变薄以至消失,处于不稳定状态,称为退化的多年冻土。
如果多年冻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大片的、连续的、无融区存在的称为整体多年冻土;如果多年冻土在水平方向上的分布是分离的、中间被融区间隔的称为非整体多年冻土。
又可根据冻土的地理分布,成土过程的差异和诊断特征,可分为冰沼土和冻漠土两个土类。
冰沼土又称苔原土,我国把冰沼土这一土壤名称,改为冰潜育土,分布于极地苔原气候区和我国黑龙江北部。
冰沼土是冻土中具有常潮湿土壤水分状况,具有碳氮比>13的潜育暗色表层和pH<4.0的斑纹AB层的土壤。
冰沼土土层浅薄,剖面由泥炭层和潜育层组成,土体构型为O-Oi-Cg或Oi-Cg型。
冻漠土包括高山荒漠土、高山寒冻土。
该土壤主要发育在我国青藏高原等高山区冰雪活动带的下部。
一般在海拔4000米以上。
冻漠土是冻土中具有干旱土壤水分状况,具有淡色表层,无盐积层和石膏层的土壤。
全国冻土深度简版
全国冻土深度全国冻土深度1. 冻土概述冻土是指地下温度低于0摄氏度的土壤或岩石。
在我国,由于气候和地理特点的影响,冻土分布广泛,尤其是在北方地区。
冻土具有重要的地质、生态和农业意义,对于资源开发和环境保护具有重要影响。
2. 全国冻土分布根据全国冻土调查结果,我国冻土主要分布在东北、西北和青藏高原地区。
其中,东北地区冻土分布面积最大,有60%以上的冻土分布在这个地区。
西北地区次之,主要分布在新疆等省份。
青藏高原地区冻土分布面积相对较小,但由于该地区地势高峻,冻土深度较大。
3. 冻土形成因素冻土形成的主要因素包括气候、地质和植被等。
气候因素是冻土形成的主导因素,主要包括温度和降水等。
当地下温度低于0摄氏度,并且有足够的降水时,地表水分会结冰形成冻土。
地质因素也会影响冻土形成,如土壤类型和顶土层的厚度等。
植被则可以通过影响地表温度和水分的分布来间接影响冻土的形成。
4. 冻土深度影响因素冻土深度受多种因素影响,主要包括气候、土壤性质和地理条件等。
4.1 气候气温是冻土深度的主要决定因素。
气温越低,冻土深度越大。
通常情况下,北方地区冻土深度要比南方地区深。
此外,气温季节性变化的大小也会影响冻土深度。
季节性气温变化越大,冻土深度的季节性变化也越大。
4.2 土壤性质土壤类型和土壤含水量等也会对冻土深度产生影响。
通常情况下,粘土含水量高的土壤冻土深度较大,而沙质土壤和砂砾土壤冻土深度相对较浅。
4.3 地理条件地势高低和坡度等地理条件也会对冻土深度产生影响。
地势高峻的地区,冻土深度较大,因为山区气温低于平原地区。
此外,坡度较大的地区由于水分的流动性较强,冻土深度相对较浅。
5. 冻土深度调查方法为了准确了解全国冻土分布和冻土深度,科学家们采用了多种调查方法,包括直接观测和间接推断。
直接观测方法主要是通过钻孔、探井和测温等方式获取冻土深度数据。
这种方法可以提供较为精确的冻土深度数据,但由于调查范围较小,需要耗费大量人力物力。
冰川与冻土地理
冰川与冻土地理冰川与冻土地理是地理学中一个重要的分支领域,它研究的是冰川和冻土在地球表面的分布、形态、演化以及对环境和人类社会的影响。
冰川和冻土是地球上独特的地貌现象,它们的形成与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对于地球的气候变化和环境演化具有重要意义。
一、冰川地理冰川是由大量的积雪经过长时间压实而形成的巨大冰体。
它们主要分布在高山地区和极地地区。
冰川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冰川的形态、动态、分布以及与气候、水文等因素的关系。
冰川的形态可以分为冰川舌、冰川盆地和冰川谷等不同类型。
冰川舌是冰川延伸到海洋或湖泊的部分,冰川盆地是冰川在山谷中形成的冰川湖泊,冰川谷则是冰川侵蚀形成的U型谷地。
冰川的动态包括冰川的流动和冰川的融化。
冰川的流动是由于冰川的重力作用和冰川内部的塑性变形导致的。
冰川的融化则受到气候变化的影响,全球变暖导致冰川的融化速度加快,进而影响到水资源的供应和水文循环。
冰川的分布与气候、地形、水文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的寒冷和降雪量的多少是冰川形成的关键因素。
地形的高低和坡度也会影响冰川的形成和流动。
水文因素则包括降雨和融雪水的供应,对冰川的形态和动态起着重要的影响。
二、冻土地理冻土是指地下温度低于冰点的土壤或岩石层。
冻土地理研究的内容包括冻土的分布、厚度、性质以及与气候、地形等因素的关系。
冻土的分布主要集中在高纬度地区和高海拔地区,如北极地区、高山地区和高原地区。
冻土的厚度因地域和季节而异,冬季厚度较大,夏季则会出现融化。
冻土的性质与土壤的组成和温度有关。
冻土的含水量较高,冻结后形成冻结土壤。
冻土的存在对土地利用和工程建设有一定的影响,如冻土融化会导致地面下陷和建筑物的损坏。
冻土的分布与气候、地形等因素密切相关。
气候的寒冷和降雪量的多少是冻土形成的关键因素。
地形的高低和坡度也会影响冻土的分布和性质。
三、冰川与冻土的影响冰川和冻土对环境和人类社会产生重要影响。
首先,冰川的融化会导致海平面上升和水资源的减少,对沿海地区和水资源供应造成威胁。
【20】冻土专题
(1)指出加格达奇多年冻土活动层和多年冻层的分界深度,并分别说明其季节特征。(3分) (2)简述季节性冻胀丘的形成原因。(3分) (3)说明季节性冻胀丘对管道的危害。(2分) (4)以“治水”为核心,提出防治季节性冻胀丘危害管道的措施。(2分)
8. 据图文信息,下列说法符合事实的是 A.活动层厚度变小,补给河流的水源增加 B.活动层厚度变大,春耕播种的时间推迟 C.永冻层上界上升,利于喜温植物的生长 D.永冻层上界下降,建筑基础稳定性变差
【2016新课标1考前模拟】阅读图文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中俄石油运输管道——漠(河)大(庆)线,全长953千米,其中北部的512千米穿越了多年冻土区。
(2)自极地向低纬度方向,多年冻土分布厚度不断减小,年平均地温相应升高。 (3)中低纬度高山高原地区的冻土分布,主要受海拔高程的控制,一般来说, 海拔越高,厚度越大,地温越低。
冻土的影响因素
海陆分布 • 温暖湿润的海洋气候不利于冻土的发育。
岩性和含水量 • 土壤颗粒粗细及含水量影响冻土地温和厚度。(粗颗粒导热率高,
透水性大,含水少,不利于冻土发育。)
地温季节变化波动为零的深度称为地温年变化深度,这一深度处的年平均温度被称为年平均地温。 风火山冻土定位观测站位于青藏铁路沿线多年冻土腹部地区,主要开展气象及两个相距不远、分别 位于阴坡与阳坡的天然测温孔的地温观测工作。研究表明,多年冻土区阴、阳坡冻土年平均地温的 差异主要是由冬季地温差异造成的。下图示意该观测站所测不同坡向上各深度最高与最低月平均温 度变化情况。据此完成下题。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初中自然地理知识点归纳:世界冻土分布
冻土分布于高纬地带和高山垂直带上部,其中冰沼土广泛分布于北极圈以北的北冰洋沿岸地区,包括欧亚大陆和北美大陆的极北部分和北冰洋的
许多岛屿。
全球冻土的分布,具有明显的纬度和垂直地带性规律。
自高纬度向中纬度,多年冻土埋深逐渐增加,厚度不断减小,年平均地温相应升高,由连
续多年冻土带过渡为不连续多年冻土带、季节冻土带。
极地区域冻土出露地表,厚达千米以上,年平均地温-15℃;到北纬60 度附近,冻土厚度百米左
右,地温升至-3℃~-5℃;至北纬约48 度(冻土分布南界),冻土厚仅数米,地
温接近0℃(图6-18)。
在我国东北和青藏高原地区,纬度相距一度,冻土厚度相差10~20 米,年平均地温差0.5℃~1.5℃。
冻土是指地表至100 厘米范围内有永冻土壤温度状况,地表具多边形土或石环等冻融蠕动形态特征的土壤。
本土纲相当于美国土壤系统分类的新
成土纲(Entisol)、始成土纲(Inceptisol)、有机土纲(Histosol),联合国土壤分类的始成土(Cambisols)、潜育土(Gleysols)、粗骨土(Regosols)、有机土。
它包括的土类有冰沼土(冰潜育土)和冻漠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