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

合集下载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全文以及释义第一章总则第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

第二条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第三条国家建立和巩固社会主义制度、加强社会主义国家的军事力量、维护国家的统一和领土的完整、维护国家的主权、安全、和尊严。

第四条国家领土完整。

国家实行区域性的分权管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十条建立在对人民生存权的保障之上的基本医疗和卫生制度,保障广大公民的基本医疗和卫生权利。

第十一条保障宗教信仰自由。

第十二条保障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这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部分内容,我们来一起深度解析一下。

宪法确立了以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地位。

从宪法的这一点可以看出,我国的国家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是以人民为中心的,这是我国政治体系的基本特征。

宪法强调了国家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这说明在我国,人民是国家的主人,国家的一切权力都来源于人民,为人民所用。

这体现了我国政治体制的民主性和人民性。

宪法还明确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医疗和卫生权利、宗教信仰自由、言论自由等。

在这里我想共享一下对宪法的个人观点和理解。

宪法不仅是国家的基本法律文件,更是全国人民共同的意志和理想的集中体现。

宪法的设立,是为了保障人民的权利,规范国家的行为,维护社会的秩序,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宪法的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具体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的重要保障。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是我国国家的根本大法,是全国人民的共同意志和理想的体现,是社会主义国家制度和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保障。

希望通过这篇文章,能让大家更加深入地了解宪法的重要意义和作用。

在此,我以《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为主题,深入探讨了其内容、精神和意义,希望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

让我们共同致力于学习和贯彻宪法,共同建设一个和谐稳定的社会主义国家。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3.1 公民基本权利 课件(18张PPT)-2023-2024学年统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

工作人员刘某违法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
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职务上的便利
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
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
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处没收个人全部财
产。
监督权
罗先生实名举报是在行使什么权利?
PART 02
人身自由
小结 二 人身自由
人身自由
宪法规定的主要内容
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 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
公民基本权利——教育文化权利
(4)受教育权
(1)含义: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 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 (2)国家保障公民受教育权的举措: ①实行义务教育制度,保障所有适龄儿童、少年接受义务教育; ②制定资助政策,如对城乡义务教育学生免学杂费,免费提供教科 书,对农村学生免费配发字典,对家庭经济困难的寄宿生给予生活 补助。
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小结)
内容
我国宪法规定
社会
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
经济 财产权 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
权利
劳动权 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 地位: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
物质帮 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 助权 措施: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医疗卫生事业。
思考:政治自由是否等于绝对自由?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 第三十五条 中华人民共和 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 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3. 政治自由的内容和意义:
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 游行、示威的自由。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概念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的定义和种类。

2. 公民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和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和种类。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理解。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理解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2. 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权利。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权利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让学生理解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内容:1.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2. 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基本义务。

2. 讲解概念:教师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3. 小组讨论:让学生分组讨论基本义务的含义和重要性,并分享讨论结果。

作业:1. 让学生写一篇短文,阐述自己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之间的平衡关系。

2. 让学生理解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关系。

2. 在行使权利的也要履行义务的原因。

教学活动:1. 引入话题:让学生举例说明他们所知道的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例子。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第一章:公民基本权利概述1.1 教学目标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与特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1.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权利?什么是公民基本权利?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与意义分析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案例分析:公民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重要性的认识第二章:公民言论自由2.1 教学目标理解言论自由的概念与范围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探讨言论自由的限制与责任2.2 教学内容言论自由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言论自由的限制与责任2.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言论自由?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言论自由的定义与特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言论自由的规定案例分析:言论自由的实际应用与限制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言论自由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言论自由的限制与责任的认识第三章:公民宗教信仰自由3.1 教学目标理解宗教信仰自由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探讨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与保护3.2 教学内容宗教信仰自由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与保护引入讨论:什么是宗教信仰自由?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宗教信仰自由的定义与特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宗教信仰自由的规定案例分析:宗教信仰自由的实际应用与限制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宗教信仰自由的限制与保护的认识第四章:公民的人格权利4.1 教学目标理解人格权利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格权利探讨人格权利的维护与保护4.2 教学内容人格权利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格权利人格权利的维护与保护4.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人格权利?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人格权利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规定的人格权利案例分析:人格权利的实际应用与维护课堂问答:学生对人格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人格权利的维护与保护的认识第五章:公民的隐私权5.1 教学目标理解隐私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探讨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5.2 教学内容隐私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5.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隐私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隐私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隐私权的规定案例分析:隐私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5.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隐私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隐私权的保护与限制的认识第六章: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自由6.1 教学目标理解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概念与意义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探讨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与责任6.2 教学内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定义与特点我国宪法中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与责任6.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集会、游行、示威自由?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定义与特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规定案例分析: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实际应用与限制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集会、游行、示威自由的限制与责任的认识第七章:公民的监督权7.1 教学目标理解监督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规定探讨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7.2 教学内容监督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规定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7.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监督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监督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监督权的规定案例分析: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影响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监督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监督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的认识第八章:公民的劳动权8.1 教学目标理解劳动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探讨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8.2 教学内容劳动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8.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劳动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劳动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劳动权的规定案例分析: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劳动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劳动权的实际应用与保护的认识第九章:公民的受教育权9.1 教学目标理解受教育权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探讨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9.2 教学内容受教育权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9.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什么是受教育权?它在公民权利中的地位如何?讲解受教育权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关于受教育权的规定案例分析: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影响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受教育权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受教育权的实际应用与意义的认识第十章:公民的其他基本权利10.1 教学目标理解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概念与内容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其他基本权利探讨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意义10.2 教学内容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定义与内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其他基本权利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意义10.3 教学活动引入讨论:公民的基本权利不仅仅局限于上述几个方面,还有哪些其他权利?讲解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定义与内容分析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公民其他基本权利案例分析: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影响10.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学生对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学生对公民其他基本权利的实际应用与意义的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一、第一章至第五章的教学内容涉及了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种类和具体应用,这是公民权利教育的基础。

六年级上册_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部编版

六年级上册_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部编版
(3)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在什么情况下别人无权干涉楼上的邻居装修房屋 ?
如果他不打扰邻居,按照法律法规和合同进行装修,他人就无权干涉。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其他法律依据宪法具体落实这些权利。 第三十七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2) 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在什么情况下别人无权干涉楼上的 乙:(敲门后)你好,在装修房屋吧?
依据“活动园”的情景,两位同学通过情景对话的方式进行表演。 乙:(敲门后)你好,在装修房屋吧?
邻居装修房屋 ?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地位决定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地位。 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1)公民权利在行使上有什么特点?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
活 动 园
依据“活动园”的情景,两位同学通过情景
对话的方式进行表演。
情景表演剧本 乙:(敲门后)你好,在装修房屋吧? 人物甲:装修房屋的高叔叔 楼上的邻居有装修房屋的权利吗?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人物乙:林博远的爸爸 滥用权利会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 民的人身自由,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第三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 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 告陷害。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精品课件获奖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下册:公民基本权利精品课件获奖

人 权
政 治 权 利 和 自
宗 教 信 仰 和 自
人 社会
身 经济
自 由
与文 化教 育权
劳平 动等 权权
妇 女 儿 童 的
华侨 归侨 合法 权益 受保
由由

权护

自主预习
请同学们预习课本P32——P36,
思考下列问题:(并在书中勾画)
1.我国公民的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哪些?
2.公民依法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应具备哪些
华侨 归侨 合法 权益 受保
由由

权护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设专章规定了公民享有 20多 项自由和权利。
人 权
政 治 权 利 和 自
宗 教 信 仰 和 自
人 社会
身 经济
自 由
与文 化教 育权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劳平 动等 权权
妇 女 儿 童 的
华侨 归侨 合法 权益 受保
由由

权护

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 设专章规定了公民享有 20多 项自由和权利。
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 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
批评和建议的权利;对
于任何国家机关以及国家 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
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 诉、控告或者检举的权
利,但是不得捏造或者歪 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
行为牌 3
在工作期间,
张先生得知乡 政府工作人员 刘某收取巨额 贿赂,用手机 在检举网站发 帖检举。
目录 序言 第一章 总 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一节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 第二节 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 第三节 国务院 第四节 中央军事委员会 第五节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和地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

2.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让学生掌握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二、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

2.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4.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关系、重要性和履行方式。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公民权利和义务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2.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解释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让学生明确概念。

3.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阐述公民权利和义务之间的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关系。

4.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对于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性。

5. 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履行方式:介绍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6. 案例分析: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含义和履行方式。

五、作业布置:1. 让学生结合案例,思考公民如何正确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

六、教学评价:1. 课堂参与度: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发言和互动情况。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对作业的完成质量。

第二章: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让学生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二、教学内容:1. 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

2.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分类和内容。

3. 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三、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我国公民的基本权利、分类和内容以及保障机制。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深入理解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保障机制。

四、教学步骤:1. 引入话题:提问学生对我国公民基本权利的了解,引导学生思考。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 级下册 3.1公民的基本权利(1)

人教版《道德与法治》八年 级下册 3.1公民的基本权利(1)

观点一:
政治自由就是 人们能够无拘 无束,想干什 么就干什么
观点二:
政治自由是做 法律所许可的 一切事情的权 利
罗先生通过媒体实名举报某国家机关工作人员刘某违法 犯罪问题。经调查,刘某及其亲属非法收受巨额财物,利用 职务上的便利为他人谋取利益,违规为其亲属经营活动谋取
利益。经审理,法院以受贿罪判处刘某无期徒刑,剥夺政治
1.下列可以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C ) ①在华工作的美国人科比 ②正在读研究生的小张 ③刚进入七年级的小红 ④已经退休的张爷爷 A.①②③④ B.①③④ C.②④ D.③④
2.我国《宪法》第39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
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下列行为属于侵犯公民
住宅权的是(
A

①某粉丝偷偷进入名星家中拍摄照片
意义: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
(2) 你心目中的人大代表是什么样的?
有真本领
政治自由

图片
宪法规定: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 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 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
关于如何理解政治自由,有以下两种观点。 你认为它们有道理吗?说说你的看法。
A.人民法院 B.人民检察院 C.人民法院 D.人民检察院
4、今年 “两会”期间,小毅一家人参与了网上建
言献策活动。小毅一家人行驶了公民的(
A)
A.政治权利
B.文化权利
C.检举权
D.重大事项决定权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侵犯人格尊严
侵犯了人身自由
侵犯
侵犯通信自由 和秘密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劳动和社会保障法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劳动者的定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及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PPT公开课课件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本权利PPT公开课课件

1.利用实际生活的情景再现,在实践中 找到数 学知识 及用转 移的思 维方式 来初步 认识负 数、理 解负数 的意义. 2.通过实践活动,手脑并用,帮助学生掌 握怎样 在直线 上表示 数.
3、立志用功如种树然,方其根芽,犹 未有干 ;及其 有干, 尚未有 枝;枝 而后叶 ,叶而 后花。 4.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使学生能够 在图上 表示各 建筑物 的位置 关系。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活 动 园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Hale Waihona Puke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三、正确行使公民的权利
思考: (1)公民权利在行使上有什么特点? 权利不是绝对的,而是有界限的。
(1)宪法规定公民的基本权利,对于公民来说 有什么意义?
宪法保障的公民基本权利,是我们在国家 和社会生活中最重要的权利。
(2) 公民有哪些方面的基本权利?
宪法规定,公民享有广泛的人身、政治、 经济、社会、文化等方面的权利。
(3)为什么说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
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的地位决定 了公民基本权利的地位。国家充分保障公民 的基本权利,让人们可以安心地工作、学习 和生活,让每个公民在困难时获得帮助。
5.进一步培养学生的空间观念,在辨 认方向 的活动 中,进 一步感 受数学 与生活 的密切 联系。 6.识东北、东南、西北、西南四个方 向,并 能用这 些词语 描述物 体所在 方向。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六年级上道德与法治_第四课公民的基 本权利 PPT公 开课课 件
第四十八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妇女在政治 的、经济的、文化的、社会的和家庭的生活等 各方面享有同男子平等的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

公民的基本权利公民的基本权利是一个社会中最重要的保障,它涵盖了每个人在社会中享有的基本权益和自由。

这些权利是法律法规所保障的,它们的存在对于一个国家的发展和繁荣至关重要。

本文将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包括言论自由、宗教自由、人身自由、财产权和平等权利等。

言论自由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权利,它赋予了人们表达自己观点、意见和信仰的自由。

这是一项重要的权利,因为它保证了公民有权利参与公共事务和对政府的监督。

言论自由也包括了媒体的自由,媒体在社会中起着监督和引导的作用。

在言论自由的保障下,公民可以自由地发表自己的想法,而不必担心被压制或者受到报复。

宗教自由是公民的另一项基本权利,它保障了每个人对于宗教信仰的自由选择和表达。

无论是什么信仰,公民都应该享有平等的权利,并能够在社会中公开地实践和传播自己的宗教信仰。

宗教自由的保障是一个国家信仰多元化和宗教和谐发展的基础。

宗教自由的实践需要建立一个宽容和包容的社会环境,使每个公民都能够自由地信仰和实践自己的宗教。

人身自由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包括了个人身体权、人身安全和自由行动的权利。

这些权利保障了公民的身体和精神的自由,即每个人都有权利不受非法拘禁、侵犯和虐待。

公民的人身自由还包括了自由行动的权利,即能够自由地居住、工作和旅行。

这项权利的保护是社会秩序和公正的基石,它确保了每个人都能够在安全和自由的环境中生活和发展。

财产权是公民的一项重要权利,它保障了每个人对于私人财产的占有和使用的自由。

财产权的保护是为了鼓励公民积极参与经济活动和保护个人财产。

拥有和保护财产权的公民能够自由地支配自己的财产,并在市场经济中享受到公正和平等的待遇。

财产权的保护也有助于促进社会的繁荣和稳定,因为它鼓励了投资和创新。

平等权利是公民基本权利的核心,它保障了每个人在社会中享受平等的待遇和机会。

这包括了平等的就业权、教育权和社会保障权等。

平等权利的实现需要建立一个公正和包容的社会制度,确保每个人都能够平等地参与社会和经济生活。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1.1 导入:通过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重要性。

1.2 讲解公民权利的概念,包括人身权利、政治权利、经济权利、社会权利等。

1.3 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包括遵守法律法规、履行纳税义务、参与国防义务等。

1.4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第二章:公民的人身权利2.1 讲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生命权、人身安全权、人格尊严权等。

2.2 分析人身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宪法、刑法、民法等。

2.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2.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人身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三章:公民的政治权利3.1 讲解政治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选举权、被选举权、言论自由权等。

3.2 分析政治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选举法、宪法、言论法等。

3.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政治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3.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政治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四章:公民的经济权利4.1 讲解经济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财产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4.2 分析经济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财产权法、劳动法、教育法等。

4.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经济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4.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经济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五章:公民的社会权利5.1 讲解社会权利的概念和内容,包括社会保障权、健康权、文化权等。

5.2 分析社会权利的保护法律和法规,如社会保障法、健康法、文化法等。

5.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社会权利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5.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社会权利的限制和保护措施。

第六章:公民的义务6.1 讲解公民义务的概念和重要性,包括遵守法律、纳税、服兵役等。

6.2 分析公民义务的法律依据,如宪法、税法、兵役法等。

6.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义务的具体内容和实践。

6.4 引导学生思考和讨论公民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权利与义务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

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让学生认识到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

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我国宪法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规定。

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的重要性。

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定义和关系的理解。

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于公民权利与义务重要性的认识。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让学生了解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

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

案例分析法:分析基本权利的保障和实现案例。

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

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案例分析中对基本权利保障和实现的认识。

第三章:公民的基本义务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让学生了解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3.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

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

角色扮演法:模拟基本义务的履行和责任的情景。

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义务的理解。

角色扮演:评估学生在模拟中对基本义务履行和责任的认识。

第四章: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2 教学内容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平衡原则。

小组讨论法:讨论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的实际应用。

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权利与义务平衡原则的理解。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

公民基本权利教案第一章:公民基本权利概述1.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和重要性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1.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的意义1.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和尊重的重要性1.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的表现和对公民基本权利的认识第二章:我国宪法中的基本权利2.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让学生掌握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让学生认识到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作用2.2 教学内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清单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宪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作用2.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清单,各项基本权利的内容和意义案例分析法:分析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具体案例2.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我国宪法中规定的基本权利的理解程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宪法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能力第三章: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3.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重要性3.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途径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重要性3.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和保护途径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模拟保护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践活动3.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理解程度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保护公民基本权利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第四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4.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原则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实践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重要性4.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原则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实践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重要性4.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尊重原则和实践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重要性4.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尊重的认识到程度第五章:公民基本权利的实践与应用5.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在维护个人和社会权益中的重要性5.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公民基本权利在维护个人和社会权益中的重要性5.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的应用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作用5.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在日常生活实践中应用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在解决实际问题中的认识和应用能力第六章:公民基本权利的挑战与应对6.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挑战让学生掌握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策略和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紧迫性和责任感6.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现实社会中面临的挑战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策略和方法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紧迫性和责任感6.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面临的挑战和应对策略案例分析法:分析现实中的公民基本权利挑战及应对实例6.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认识和理解程度案例分析:评估学生在分析及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挑战的能力第七章:公民基本权利与国际人权法7.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让学生掌握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让学生认识到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7.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保护机制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7.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以及保护机制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的重要性7.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在国际人权法中的地位和作用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国际人权法对公民基本权利重要性的认识第八章:公民基本权利的教育与普及8.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重要性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8.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重要性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方法和途径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对社会的积极作用8.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重要性和方法实践活动法:引导学生参与公民基本权利教育的实践活动8.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教育重要性的理解程度实践活动:评估学生在公民基本权利教育实践活动中的表现第九章:公民基本权利的未来发展9.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社会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让学生掌握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未来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方法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9.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社会发展中的新挑战和新机遇应对公民基本权利未来发展的新策略和新方法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9.3 教学方法讲授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面临的新挑战和机遇,以及应对策略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9.4 教学评估课堂问答: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未来发展的新挑战和机遇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保护的持续性和前瞻性的认识第十章:公民基本权利的综合实践10.1 教学目标让学生了解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让学生掌握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让学生认识到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10.2 教学内容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案例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能力公民基本权利保护对个人和社会的重要意义10.3 教学方法案例分析法:讲解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案例小组讨论法:引导学生讨论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10.4 教学评估案例分析:检查学生对公民基本权利在个人和社会生活中的综合实践的理解程度小组讨论:评估学生在讨论中对公民基本权利在实际生活中的应用和意义的认识重点和难点解析1. 公民基本权利的概念和意义:理解公民基本权利的定义以及其在宪法中的重要性是教学的重点。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1-4章

劳动和社会保障法1-4章

1:公民: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2:公民和国家的关系:中国人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在享受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3: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特征如下①与劳动者不可分割②是生产要素具有商品属性,是特殊商品。

4:劳动者: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且年满16周岁的公民。

5:劳动者的权利义务:①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 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②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劳动是公2:法律:基于统治阶级意志制定和认可的,依特殊程序直盯盯,依托国家强制力保障实施的行为规范的总称。

3:法律特征:①统治阶级意志反映②规定人对物的所有权及相应权利义务③法律主体间权利义务相互依托上的公平性④科学性在于假定处理制裁的逻辑⑤国家强制实施4:法律的内容和体系:行政法,民法,经济法,社会法,刑法,诉讼法,国际法。

劳动法和保障法属于社会法范畴。

1:法律科学价值:①让人透过现象看本质②用公平合理的原则规范人的意图和行为,告诉人们该干什么不该干什么③用严谨的法律规范来预测人们的行为,法官的判决, 以及追究责任,具有一定的预见性和超前性。

2:三元法律机构:一元即公法上的权利渗透到一切领域,如刑法体系。

二元即公法与私法,如民法与刑法分离。

三元在公法和私法之间存在,社会法就是三元法律结构。

3:社会法:调整发生在公法和私法领域之间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特征:①调整对象是群体或者集体之间的社会关系②法律宗旨是维护社会群体利益协调群体之间 利益③基本原则是维护公平和谐社会关系,消除歧视,创安定团结的社会秩序④运行机制包括合同协议进行的结社自治对话合作。

宪法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

宪法中的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是一个国家的根本法律,规定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保护了公民的权益,为国家的稳定和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本文将从宪法角度探讨公民的基本权利。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宪法对公民的基本权利进行了全面的规定和保护。

这些权利包括但不限于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言论自由、教育权利、宗教信仰自由等。

其中,人身权利是最基本的,也是其他权利的基础。

第二章:人身权利人身权利是公民享有的最基本的权利之一。

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的生命权、健康权、人格尊严等权利。

生命权是最基本的权利,任何公民都有享有生存的权利,国家也有责任保障公民的生命安全。

健康权是指公民享有健康的权利,国家需要提供健康服务和保障,每个公民都应该有平等的健康权利。

人格尊严是指公民具有独立的人格和尊严,不受虐待、歧视或侵犯。

第三章:财产权利财产权利是公民享有的重要权利之一。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财产所有权,即任何公民都有享有自己财产的权利,并且国家保护公民的财产安全和合法权益。

此外,宪法还规定了公民的合法经营权、合同自由权等权利,确保公民在经济领域的自由和公平发展。

第四章:言论自由言论自由是公民享有的一项重要权利。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言论自由权利,即任何公民都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表达、发布自己的意见和观点。

言论自由不仅体现了公民的个人自由,也是民主社会的重要基石,促进了思想交流和社会进步。

第五章:教育权利教育权利是公民应享有的权利之一。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受教育权利,即国家保障公民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并且提供普及教育的条件。

每个公民都有接受教育的机会,无论阶级、种族、性别等身份差异。

第六章:宗教信仰自由宗教信仰自由是公民享有的权利之一。

宪法规定了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权利,即公民有选择宗教信仰和宗教活动的权利,国家保护公民的宗教信仰自由,不得进行宗教歧视或者限制。

总结:从宪法的角度来看,公民的基本权利是宪法保护和规定的。

这些权利包括人身权利、财产权利、言论自由、教育权利和宗教信仰自由等。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教案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概述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定义及关系。

2. 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关系及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实现与保障。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权利和义务的关系。

第二章:公民的人身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人身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人身权利的定义及分类。

2. 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3. 公民人身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2. 案例分析法:分析典型案例,让学生了解公民人身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步骤:1. 导入新课,让学生了解人身权利的概念及重要性。

2. 讲解我国宪法规定的人身权利。

3. 通过案例分析,让学生了解公民人身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4. 总结本节课的主要内容,强调公民人身权利的尊重和维护。

第三章:公民的财产权利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财产权利的概念及内容。

2. 让学生掌握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3. 培养学生尊重和维护他人财产权利的意识。

教学内容:1. 财产权利的定义及分类。

2. 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3. 公民财产权利的实现与保障。

教学方法:1. 讲授法:讲解财产权利的概念、分类及我国宪法规定的财产权利。

总结公民知识点

总结公民知识点

总结公民知识点公民是指在一个国家内出生或通过入籍程序获得该国国籍的人。

作为国家的一员,公民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为了更好地理解公民的权利和责任,我们需要对公民知识有深刻的了解。

一、公民的基本权利和自由1. 言论自由:公民有言论自由的权利,可以表达自己的观点和意见,参与社会讨论和批评。

这项权利是民主社会的基础,保障了公民的言论权和新闻自由。

2. 宗教自由:公民有宗教信仰的自由权利,可以选择自己的宗教信仰,参与宗教活动,或选择不信仰宗教。

国家不得干涉公民对宗教的信仰和教义。

3. 个人财产权:公民有拥有和保护个人财产的权利,包括土地、房屋、财产和知识产权等。

国家法律保障了公民的财产权,禁止侵犯和剥夺个人财产。

4. 平等权利:公民在法律面前应该拥有平等的权利,不受种族、性别、宗教、年龄、残疾等因素的歧视。

平等权利保障了公民的公平待遇和机会平等。

5. 隐私权:公民有隐私权的保护,国家和社会不得侵犯个人的隐私和个人信息,包括通讯、居住和个人生活等。

6. 教育权利:公民有接受教育的基本权利,包括义务教育和高等教育等。

国家应该提供平等的教育机会,保障公民的受教育权和知识水平。

7. 民主参与:公民有通过选举、游行示威、签名请愿等方式,参与国家和社会事务的权利。

民主参与是公民行使权利和履行义务的重要途径。

二、公民的责任和义务1. 遵守法律:公民应该遵守国家法律和法规,不得从事违法活动和犯罪行为。

遵守法律是公民的基本责任和义务。

2. 维护社会秩序:公民应该维护社会的稳定和秩序,不得参与暴力、破坏和混乱等活动,保持社会和谐。

3. 支持国家建设:公民有义务支持国家的建设和发展,积极参与工作、学习和社会公益事业,为国家和社会作出贡献。

4. 自我保护和安全:公民有责任保护自己的人身安全和财产安全,理智行为和自我保护是公民的基本责任。

5. 社会参与和公共事务:公民应该积极参与社会公共事务,为社会进步、民主监督和社会改革作出建设性贡献。

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公民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

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公民道德与法治知识梳理

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公民道德与法
治知识梳理
本文档对《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公民道德与法治》一书的知识点进行梳理和总结,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掌握公民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

该书内容涵盖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法律的作用、法律的实施与保护以及公民的法律意识等方面的内容。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本章介绍了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包括生命权、身体权、财产权、、民主权利等。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公民享有的权利,并了解到这些权利与自己的义务和责任之间的关系。

第二章法律的作用
本章重点介绍了法律的作用和意义,包括维护社会秩序、保护公民权益、解决社会矛盾等。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读者可以了解到法律在社会中的重要性,明白法律对于社会运行的重要作用。

第三章法律的实施与保护
本章主要介绍了法律的实施与保护机制,包括法律的规范层级、法律宣传教育、法律援助、法律机关等。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读者
可以了解到法律的具体实施方式和保护机制,并了解到如何维护自
己的合法权益。

第四章公民的法律意识
本章重点介绍了公民的法律意识,包括遵守法律、维护公正、
守法慎行、了解法律、学法尊法等方面的内容。

通过研究本章内容,读者可以增强自己的法律意识,养成守法的好惯,为社会的发展做
贡献。

综上所述,本文档对《统编部编版小学六年级上册公民道德与
法治》一书的知识点进行了梳理和总结。

通过阅读本文档,读者可
以更好地掌握公民道德与法治方面的知识,提高自己的法律意识和
维护自己权益的能力。

希望本文档能对读者有所帮助。

宪法大一重点知识点汇总

宪法大一重点知识点汇总

宪法大一重点知识点汇总宪法是国家的根本大法,对于每一个公民来说,了解宪法的基本知识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为大一学生进行宪法知识点的汇总,帮助大家掌握宪法的重要内容。

第一章:总则宪法的总则包括国家的基本任务、国家的根本任务、国家的根本原则以及国家的根本制度等内容。

总则是整个宪法体系的核心和灵魂。

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是宪法保障公民权利的重要内容。

包括人权、公民平等权利、政治权利、经济、社会和文化权利等。

同时也规定了公民的基本义务,如履行国家职责、维护社会秩序等。

第三章:国家机构国家机构是宪法规定的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形式和工作程序。

包括国家权力机关的组织、职权和工作程序,以及国家主席、国务院、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中央军事委员会等。

第四章:国旗、国徽、国歌、首都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国徽、国歌和首都。

国旗是五星红旗,国徽是天安门上升的太阳,国歌是《义勇军进行曲》,首都是北京。

第五章:特别行政区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特别行政区的原则和制度。

目前我国设立的特别行政区有香港特别行政区和澳门特别行政区。

第六章: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宪法规定了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的组织形式、职权和工作程序。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是各级国家权力机关。

第七章:国家机关宪法规定了国家机关的组织和职责。

包括国务院、地方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等。

第八章:民族自治地方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设立民族自治地方的原则和制度。

目前我国设立的民族自治地方有西藏自治区、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内蒙古自治区等。

第九章:国防宪法规定了国家的国防政策和国防机构的职责。

包括中国人民解放军、武装警察部队等。

第十章: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宪法规定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和澳门特别行政区及香港特别行政区的关系和各自的法律制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公民的基本权利第一节公民、劳动和社会保障公民对国家的第一需要是基本生活的安全保障,公民应有的最基本权利是劳动权和基本生活保障权。

劳动权和保障权属于社会法范畴。

一、公民与劳动(一)公民公民是指具有一个国家的国籍,根据该国法律享有权利和承担义务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凡具有中华人民共和国国籍的人部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

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

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

任何公民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权利,同时必须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

(二)劳动劳动产生劳动力,劳动力即人的劳动能力。

它具有如下明显特征并引起相应的社会问题:(1)劳动力与劳动者不可分割。

(2)劳动力是生产要素。

具有商品属性;劳动力是特殊商品。

(三)劳动者1.劳动者的定义劳动法意义的劳动者指具有劳动能力和就业愿望的公民。

2.劳动者的权利和义务国家的相应义务,具体内容包括:(1)国家的义务和责任。

国家负有保障公民劳动权的义务和责任,其具体内容包括:国家通过各种途径,创造劳动就业条件;加强劳动保护,改善劳动条件,并在发展生产的基础上.提高劳动报酬和福利待遇;对就业前的公民进行必要的劳动就业训练;发展劳动者休息和休养的设施;规定职工的工作时间和休假制度。

(2)公民的劳动义务和责任。

劳动是一切有劳动能力公民的光荣职责,劳动者都应当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对待自己的劳动,国家提倡社会主义劳动竞赛,奖励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国家提倡公民从事义务劳动。

(四)劳动权1.公民劳动权的定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即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就业权,即获得职、业培训、工作岗位、劳动报酬和社会福利的权利;结社权,即建立、加入和退出劳动者组织的权利;参与权,即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的权利。

2.公民劳动权的意义劳动权是公民权利的基石。

公民劳动权及公民劳动义务和劳动权利的统一。

具体内容如下:1.就业权2.结社权3.参与权.学习和研究公民劳动权的现实意义在于,将就业问题提到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这样一个全局性的高度来认识,加强劳动法制建设,净化法制环境,明确国家、政府、企业和个人的权利、义务和责任,做到在任何时期和任何条件下都能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得到保护。

二、公民与社会保障(一)社会风险风险即不可预见的事件和该事件所带来的经济损失。

社会风险即概率最大的、人人都可能遇到的风险。

(二)生存权1.定义生存权即维持人的生存的基本权利,包括生命权、健康权、劳动权等。

生存权应当是人们生来就有的权利。

生存权是人权革命的产物。

2.生存权是人权革命的产物(三)保障权1.定义保障权即当公民基本生活遇到风险时从国家和社会获得帮助的权利。

2.保障权产生于宪法时代贝弗里奇设计了—整套“从摇篮到坟墓”的全面广泛的社会保障制度,因而被称为“福利国家之父”。

第二节公民劳动权一、我国公民劳动权的主要内容我国公民的劳动权包括公民就业权、劳动者结社权和职工参与权。

(一)公民就业权公民就业权的主要内容。

劳动者享有:(1)平等就业和选择职业的权利;(2)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3)休息休假的权利;(4)获得劳动安全卫生保护的权利;(5)接受职业技能培训的权利;(6)享受社会保险和福利的权利;(7)提请劳动争议处理的权利以及法律规定的其他劳动权利,如抵制不正当辞退。

公民就业权的社会意义。

(1)劳动和就业是公民的权利,由此提出国家和政府促进公民就业的责任,在任何条件下都不能改变和动摇。

(2)上述权利各自独立,互相依赖,共同构成公民就业权,缺少其中任何一项都可能导致不完善的就业,使劳动者的合法权益受到损害,特别是在灵活就业的情况下。

(3)用人单位也具有保障公民就业权利的义务和责任。

(4)公民在就业过程中需要履行如下义务:完成劳动任务,提高职业技能,执行劳动安全卫生规程,遵守劳动纪律,保守企业商业秘密,遵守职业道德。

(二)劳动者结社权劳动者结社权的主要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

1.工会与劳动者结社权工会是劳动者的组织。

工会具有代表功能,可以通过集体谈判和集体协议将分散的劳动者和个体雇员变为集体组织,由此产生工会的经济影响和政治影响。

工会还具有规范功能,其自身规则和集体协议对雇员行为和企业行为发生重要的影响。

工会具有教育和训练功能。

工会具有服务功能,可向会员提供法律、经济、社会交往和社会保障的服务。

2.职工大会与劳动者结社权职工大会不同于工会,它仅代表本企业职工的利益。

劳动者结社权的意义在于:(1)雇主和雇员在法律上具有平等地位,但在事实上常常出现不平等现象。

(2)劳动者组织是与雇主或雇主组织进行对话和保护劳动者合法权益的组织保障,也是工业民主的组织形式。

(3)劳动者组织是向劳动者提供教育和帮助的组织。

(三)职工参与权职工参与权的主要内容是:职工参与,即职工参与企业管理和分享企业利润。

职工参与是建立现代企业组织结构和企业文化的法律依据。

1.职工参与管理职工参与企业管理的意义在于:(1)保障职工知情权。

(2)参与机制由信息分享、平等协商和有效结果三个要素构成。

(3)职工参与企业管理所涉及的内容是那些与职工利益密切关联的事务。

2.职工参与分配职工分享企业利润的意义为:(1)坚持按劳动和按生产要素分配的分配原则。

鼓励资本、技术等生产要素参与收益分配。

在这里作为分配要素的资本和技术包括人力资本和技术运用的价值。

(2)坚持多种分配方式,即一揽子薪酬计划。

二、公民劳动权的国际挑战(一)社会条款之争社会条款即在国际贸易和投资协议里加入的,关于保护人权、劳动权和环境的内容。

目的在于通过贸易制裁保证这些条件的实施。

(二)体面的劳动体面的劳动需要通过以下四个方面体现出来:保护公民劳动权利J促进公民就业;实施社会保护;开展政府、企业和劳动者之间的社会对话。

三、公民劳动权的保障措施(一)促进就业法1.新的就业定义无论是常规就业还是灵活就业,只有具备如下三个条件才为就业:具有合法的劳动关系,如订立劳动合同;工作地安全卫生有保障;劳动者基本权益有保障2.促进就业法促进就业法是国家帮助公民实现就业权的政策、法律和行政措施的总称。

3.我国促进就业法的主要内容(1)实行劳动预备制,即强化职业培训,以在缓解就业压力的同时提高青年劳动者的素质和就业能力。

(2)举办劳动服务企业。

(3)创办再就业服务中心。

(4)提供职业介绍服务。

中国职业介绍机构包括劳动部门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非营利),社会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公益或营利),个人开办举办的职业介绍机构(公益或营利)。

(二)职业教育法1.职业教育法概述职业教育法是调整国家、社会和公民关于职业教育与培训权利义务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称。

职业教育与培训,是专业知识和操作技能的教育与训练。

3.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职业技能考核与鉴定,是对劳动者进行技术等级考试和技术职称资格考评的法律制度。

(三)经济裁员法1.经济性裁员与公正裁员经济性裁员指因企业经营原因导致的裁员。

经济性裁员指集体裁员,通过集体协商和对话的方式进行。

经济性裁员的法律特征是:由于经营原因发生的雇主行为;非员弋二自愿;终止劳动关系。

劳动法处理这个矛盾的下具是公正裁员。

公正裁员是保护公民就业权的后置措施。

2.公正裁员的法律规定公正裁员由三个法律要素和诉讼保护构成。

三个法律要素即正当理由、合法程序和合理补偿。

(1)正当理由裁员。

实施经济性裁员的正当理由包括两个方面:需要裁员的经济原因和具体理由;被裁员工的劳动能力和素质缺陷。

(2)合法程序裁员。

公正裁员应当依据法律规定的程序进行.即提前通知与协商。

(3)合理裁员补偿。

被裁的员工有权得到适当经济补偿,即裁员补偿。

不公正裁员诉讼。

不公正裁员诉讼是指针对已经作出的或已经实施的裁员决定进行的起诉和处理。

3.我国裁员法律制度法律规定明确了下列问题:(1)企业可以依法裁员和解除劳动合同;(2)企业在作出裁员决定之前需要提前通知全体职下,并听取下会意见;(3)依法裁员需要支付法定经济补偿金。

经济性裁员是市场竞争的客观现象,但它涉及到雇主和雇员的基本利益,是劳动立法中最敏感的问题。

第三节公民保障权一、公民保障权立法(一)社会保障立法的开端公民保障权立法称为社会保障法。

在1883年,德国颁布和实施了第一部《医疗保险法>>,这是世界上第一部社会保险立法。

1935年,美国第一次正式使用“社会保障”一词,并颁布和实施了《社会保障法》。

(二)社会保障进入宪法1945年《联合国宪章》强调生存权是基本人权。

1948年,《世界人权宣言》明确规定;所有公民作为社会成员之一,都享有社会保障权。

(三)全球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1952年6月28日,国际劳工局理事会通过了《社会保障(最低标准)公约》(第102号)。

该公约从以下几个方面详细地规定了国家的社会保障义务:(1)社会保障制度覆盖下列风险和提供津贴——疾病、失业、老龄、工伤、生育、遗属和家庭;(2)社会保障制度覆盖的群体及该群体在全部人口中的比例;(3)社会保障待遇定期支付原则及与工资的替代率,非本国公民同等待遇;(4)社会保障制度由政府监督,按照法定标准由雇主和工人联合会实施管理;(5)建立社会保障司法制度,以保证公民诉权。

(四)<<全球协议>>与企业的社会责任在1995年召开的世界社会发展首脑会议上,联合国秘书长安南提出“社会规则”和<<全球协议>>的设想。

全球协议中的社会规则包括9项内容:(1)尊重和维护国际公认的人权;(2)不参与任何漠视和践踏人权的行为;(3)维护结社自由,承认集体谈判的权利;(4)消除强制劳动;(5)废除童工劳动;(6)杜绝就业和职业方面的任何歧视行为;(7)应对环境挑战;(8)主动加强环境保护责任;(9)鼓励发展和推广无害环境的技术。

(五)中国关于公民保障权的主要法律1954年,新中国颁布第一部宪法时即规定社会保障是公民的基本权利。

2004年,第十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修正案》规定:国家建立健全同经济发展水平相适应的社会保障制度。

二、公民基本生活保障制度(一)养老保障1.养老与社会保障2.养老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养老保障已经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即:(1)家庭保障时期;(2)国家保障时期;(3)社会保障时期。

(二)健康保障(疾病和生育)1.健康与社会保障健康即身心保持良好的适应状态。

其中疾病治疗是中心环节。

2.健康保障模式的历史沿革健康保障已经过了三个历史时期:(1)家庭保障时期;(2)社会保障时期;(3)现代健康保障时期。

全民保健,即由国家筹集资金和建立公立医院,向全体公民提供程度不同的保健服务和医疗救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