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合集下载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色彩的世界》中的第三节《人造彩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探索如何通过实验人造彩虹,以及认识彩虹的色彩顺序。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人造彩虹的基本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的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科学探索精神。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培养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彩虹的形成原理及人造彩虹的方法。

难点:如何引导学生运用科学原理进行实验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虹图片、实验器材(玻璃瓶、水、镜子、白纸)、多媒体设备。

学具:水彩笔、白纸、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彩虹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兴趣,提出问题:“彩虹是怎么形成的?”2. 讲解: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思考如何人造彩虹。

3. 实验:学生分组进行实验,观察并记录实验结果。

a. 准备实验器材,向玻璃瓶中加入水,将镜子斜放入水中。

b. 让学生观察玻璃瓶中的彩虹,并记录彩虹的色彩顺序。

5. 例题讲解:讲解如何通过画图展示彩虹的形成过程。

6. 随堂练习:学生动手画彩虹,加深对彩虹色彩顺序的理解。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人造彩虹的方法3. 彩虹的色彩顺序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本节课所学知识,在家中尝试人造彩虹,并记录实验过程和结果。

a. 实验器材和步骤;b. 观察到的彩虹现象;c. 实验中的注意事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和讲解,使学生掌握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及人造彩虹的方法。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学生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实践操作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更多自然现象,如雨后天空的彩虹、晚霞等,激发学生对科学探索的兴趣。

同时,鼓励学生尝试利用其他物品进行实验,探索更多有趣的科学现象。

重点和难点解析1. 实验操作:学生在进行人造彩虹实验时,操作的正确性和实验观察的准确性。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四章“色彩的世界”,主题为“人造彩虹”。

详细内容包括: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探索如何用日常物品制作彩虹,认识彩虹的色彩组成,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虹是由阳光和雨滴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活动,自己动手制作彩虹。

3. 培养幼儿对色彩的感知和欣赏能力,提高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动手制作彩虹。

教学重点:掌握彩虹的色彩组成,培养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多媒体课件、实验材料(透明水杯、白纸、镜子、水、喷壶、阳光等)。

学具:每组一份实验材料,彩笔、画纸。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彩虹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彩虹的颜色和形状,激发幼儿对彩虹的兴趣。

2. 例题讲解(10分钟)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知道彩虹是由阳光和雨滴共同作用的结果。

3. 实验活动(15分钟)a. 指导幼儿用透明水杯、白纸、镜子、水、喷壶等材料进行实验,制作彩虹。

b. 引导幼儿观察实验过程中的变化,记录彩虹的色彩组成。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彩笔在画纸上画出自己制作的彩虹,巩固彩虹的色彩组成。

对幼儿的制作成果进行评价,强调彩虹的形成原理和色彩组成。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彩虹的色彩组成3. 制作彩虹的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寻找彩虹,记录下彩虹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2. 答案:观察并记录彩虹出现的时间和地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验活动,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和色彩组成,培养了幼儿对科学现象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操作不够熟练,需要教师在旁辅导。

2. 拓展延伸:让幼儿了解其他自然现象(如日落、星空等),激发幼儿对自然科学的兴趣。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四章“奇妙的现象”,详细内容为“人造彩虹”。

通过该内容的学习,孩子们将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学会用简单的实验方法制造彩虹,培养他们对科学现象的观察与思考能力。

二、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因,知道彩虹是由阳光和水滴共同作用的结果。

2. 培养幼儿动手操作能力,通过实验学会制造彩虹。

3. 激发幼儿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观察、思考、表达的科学素养。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学会制造彩虹的方法。

教学重点:培养幼儿观察、思考、表达的能力。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彩虹挂图、水杯、镜子、喷壶、白色卡片、光盘、塑料袋等。

学具:安全剪刀、透明胶带、水彩笔、画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出示彩虹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提问:“你们在哪里见过彩虹?彩虹是什么颜色的?”2. 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5分钟)以简单易懂的语言讲解阳光、水滴与彩虹的关系。

演示用镜子、光盘等制造彩虹的过程。

3. 例题讲解(5分钟)分组讨论,如何用现有的材料制造彩虹。

教师演示制造彩虹的过程,并解释其中的原理。

4.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彩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实验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每组展示自己的实验成果,分享制造彩虹的方法和心得。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制造彩虹的方法3. 实验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小朋友回家后,和爸爸妈妈一起尝试用不同的材料制造彩虹,并记录下来。

2. 答案:略。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情景引入、例题讲解、随堂练习等方式,使幼儿掌握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和制造方法。

但在实验过程中,部分幼儿对材料的操作不够熟练,需要加强个别指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观察生活中的其他自然现象,如日落、雾、霜等,激发他们对大自然的热爱和探索欲望。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2)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2.理解光的折射和分离;3.培养学生的观察、探究和实验能力;4.培养学生合作、沟通和团队合作能力。

二、教学准备1.彩虹实验箱:可自己制作或购买;2.水、滴管、吸管、餐巾纸等小道具;3.PPT:介绍彩虹的原理和实验步骤;4.清晰的教学指导案例;5.PPT上的提示语言。

三、教学步骤1. 彩虹介绍教师通过PPT介绍彩虹的形成原理:当太阳光照射到雨滴时,光线会发生折射、反射和散射,最终形成一条条颜色不同,弧状的光带,也就是我们看到的彩虹。

2. 实验前的准备1.将彩虹实验箱放置在教室最窄的区域内(窄方向在光源上方);2.在彩虹实验箱底部倒入适量的水,不要过满;3.让一名学生站在彩虹实验箱对面,将彩虹箱上方对准教室内天花板上的白色墙面。

3. 实验过程1.将光线保持在一个固定的角度(约为40度),使用滴管滴入一滴水(不要太多);2.观察水滴中的光线,学生可以用餐巾纸叠过滤光芒,帮助观察;3.重复以上步骤,直到看到完整的彩虹弧。

4. 实验分析1.雨滴的大小、形状、倾斜角度和空气密度均影响彩虹的形成。

如果改变了它们中的任何一项,则彩虹可能无法形成。

2.彩虹是由光线的折射和分离形成的,并且颜色的排序是固定的。

3.彩虹是在眼睛的一个特定角度范围内才会看到。

四、教学反思1.整个活动时间不宜太长,一般控制在30-40分钟,否则学生容易疲劳。

2.使用光线保持一个固定角度的方法需要老师手持难度较大,可以尝试使用简单的太阳能转盘或激光测距仪进行替代。

3.学生之间的合作需要老师指导,避免出现一些不安全的操作。

4.为了避免在实验时出现疑惑,我们应该在PPT的提示语言中加入更加详细的信息,而不是没有解释意义的图片。

五、教学成果展示在教学活动结束后,学生需要将自己在实验中的所得知识整理成报告或展板的形式,以便展示给其他学生和家长。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意识。

二、活动准备:1. 教具准备:彩虹视频、PPT、彩虹模型、水杯、白纸、透明塑料袋、彩笔、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明亮的教室,有利于幼儿观察和思考。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播放彩虹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2. 讲解:通过PPT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3. 实验一:制作彩虹模型。

教师演示制作过程,引导幼儿动手操作,完成彩虹模型。

4. 实验二:人造彩虹。

教师演示如何用透明塑料袋、水杯、颜料制作人造彩虹,并引导幼儿动手操作,观察彩虹的产生。

5. 总结:让幼儿讲述自己制作人造彩虹的过程和感受,引导幼儿总结彩虹的形成原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人造彩虹,记录制作过程和感受。

2. 环境创设:在教室墙面布置彩虹主题展览,展示幼儿制作的人造彩虹作品。

3. 科学探索:引导幼儿继续探索自然界中的彩虹现象,如雨后彩虹、太阳彩虹等。

五、活动评价:1. 观察幼儿在活动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

2. 关注幼儿在实验操作中的动手能力和团队合作精神。

3. 搜集幼儿在活动中的作品,评价他们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操作,理解彩虹的颜色分布和形成过程。

七、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通过视频、PPT、模型等教具,直观展示彩虹的形成原理。

2. 实验操作法:让幼儿亲自动手操作,提高动手能力和观察力。

3. 引导发现法:教师提问引导,让幼儿主动思考和探索。

八、活动步骤:1. 导入:播放彩虹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和形状。

2. 讲解:通过PPT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大班科学领域教材第四章《光与色彩》中的第三节《人造彩虹》。

详细内容包括:认识彩虹的形成原理,通过实验操作,掌握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并了解彩虹在生活中的应用。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学生能够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观察和思考能力。

3.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对自然现象的热爱,提高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

教学重点:彩虹的形成原理。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虹模型、实验器材(透明水杯、白纸、镜子、水、小喷壶)。

2. 学具:彩笔、白纸、透明水杯、镜子。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教师展示彩虹模型,引导学生观察彩虹的美丽,提问:“你们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2. 新课导入(10分钟)教师简要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引导学生了解阳光、水滴与彩虹之间的关系。

3. 例题讲解(10分钟)教师演示人造彩虹的制作过程,并讲解注意事项。

4. 随堂练习(10分钟)学生分组进行人造彩虹实验,教师巡回指导。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3. 注意事项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美丽的彩虹,并写一篇实验报告。

2. 答案:(1)彩虹的形成原理:阳光照射在水滴上,经过折射、反射,形成彩虹。

(2)人造彩虹制作方法:在透明水杯中倒入水,将白纸放在水杯后面,用镜子反射阳光到水滴上,观察白纸上出现的彩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学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学生掌握了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但对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还有待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应加强学生对基础知识的掌握。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关注生活中的彩虹现象,了解彩虹在自然界中的作用,培养学生热爱自然、保护环境的意识。

同时,鼓励学生探索其他光的折射、反射现象,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一、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光的折射和色散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培养创新精神。

二、活动准备:1. 教具:透明玻璃杯、水、食用色素、喷雾瓶、塑料棒、白纸、画笔。

2. 材料:彩虹糖、果冻、小玩具等。

三、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实物,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形状和颜色,让幼儿自由发表对彩虹的见解。

2. 讲解:教师简要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即太阳光经过水滴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彩虹。

3. 实验一:制作彩虹水杯a. 教师演示如何将食用色素加入透明玻璃杯中,让幼儿观察颜色的变化。

b.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将食用色素加入玻璃杯中,观察彩虹的形成。

4. 实验二:彩虹喷雾a. 教师演示如何制作彩虹喷雾,让幼儿观察喷雾中的彩虹。

b.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制作彩虹喷雾,观察彩虹的现象。

5. 总结:教师引导幼儿总结实验现象,让幼儿明白彩虹的形成原理。

四、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引导幼儿在户外观察彩虹,并记录下来。

2. 环境创设:让幼儿用自己的方式创作彩虹画,布置教室环境。

3. 科学探索:邀请家长参与,开展亲子科学探索活动,制作彩虹相关的小实验。

五、活动反思:1. 教师要关注幼儿在活动中的表现,及时引导和解答幼儿的疑问。

2. 在活动中,教师要注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针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可以适当调整活动内容和难度。

4. 活动结束后,教师要与幼儿进行交流,了解他们对彩虹的认识和感受。

六、教学活动流程:1. 导入:通过展示自然中的彩虹图片,激发幼儿对彩虹的好奇心。

2. 新课讲解:详细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包括太阳光的七种颜色以及色散现象。

3. 实验一:制作彩虹水杯a. 教师演示如何将食用色素加入透明玻璃杯中,并解释颜色的变化。

b. 幼儿分组进行实验,通过添加食用色素到玻璃杯中,观察和讨论彩虹的形成。

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人造彩虹

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人造彩虹

幼儿科学活动设计人造彩虹活动目标:1.引发幼儿对彩虹的兴趣和想象力。

2.培养幼儿的科学观察能力、动手能力和合作意识。

3.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活动准备:1.彩虹图片或视频。

2.一把喷雾壶或洒水器。

3.浴室或室外的水源。

4.印有红、橙、黄、绿、蓝、紫颜色的手工纸或彩纸。

活动过程:引入:1.展示彩虹的图片或视频,引发幼儿的兴趣。

与幼儿讨论他们对彩虹的认知和想象。

制造彩虹:1.引导幼儿到浴室或室外,找到一个水源。

2.询问幼儿,是否知道彩虹是由什么形成的?提醒他们,看看我们是否可以制造出彩虹。

3.把幼儿分成小组,每个小组由一名幼儿持喷雾壶或洒水器,其他幼儿排成弧形。

4.一边喷水,一边移动喷雾壶或洒水器,让水雾形成一个弧线,就像彩虹一样。

引导幼儿观察水雾和阳光之间的关系。

颜色实验:1.让幼儿注意到彩虹由红、橙、黄、绿、蓝、紫颜色组成。

展示红、橙、黄、绿、蓝、紫颜色的手工纸或彩纸。

2.引导幼儿观察阳光透过水雾时,会发生什么样的变化,是否可以看到彩虹的颜色。

鼓励幼儿进行亲身实验。

3.让一名幼儿持一片红色的手工纸或彩纸,站在喷水的地方,看是否能看到红色的彩虹。

再让其他幼儿分别持橙、黄、绿、蓝、紫颜色的纸,重复实验。

4.让幼儿讨论每个颜色实验的结果,并发现每个颜色的彩虹出现的位置是否相同。

总结:1.让幼儿回顾制造彩虹的过程和颜色实验的结果。

2.引导幼儿思考,为什么我们只能看到红、橙、黄、绿、蓝、紫六种颜色的彩虹。

3.总结彩虹的形成原理:阳光通过水雾折射和反射形成彩虹。

延伸活动:1.结合绘画活动,让幼儿用纸板和彩色绘图工具绘制彩虹。

2.通过故事书、视频或游戏等媒介,深化幼儿对彩虹的理解和认知。

3.利用水彩颜料和眼滴管,让幼儿自己在纸上制造彩虹效果。

活动评估:1.观察幼儿在制造彩虹过程中的参与程度和表现动手能力。

2.听取幼儿对彩虹原理和颜色实验的理解和总结。

3.观察幼儿在延伸活动中的表现和作品质量。

通过这个活动,幼儿将能够亲自制造彩虹,感受自己的参与和创造力,在实践中学习彩虹的形成原理。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

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教案【含教学反思】活动目标本次课程的目标是引导大班儿童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并了解人造彩虹的实现方式,通过实践操作和互动交流,激发儿童的探究兴趣和学习兴趣,培养儿童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实践能力。

教学内容1. 彩虹的形成原理在介绍人造彩虹之前,我们需要先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可以通过展示图片等方式,让儿童对彩虹有基本的了解。

彩虹是由光在空气中的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当太阳照射到水珠上时,光进入水珠后被折射,并在水珠内壁反射多次,最后射出水珠。

这样形成了一条光线,这条光线包含了不同波长的颜色,最终呈现出七彩缤纷的光带,这就是彩虹。

2. 人造彩虹的实现方式接下来,我们将介绍人造彩虹的实现方式。

将彩虹实现分为两种方式:第一种是在实验室中使用光谱仪等科学仪器实现;第二种是在日常生活中使用一些简单的器材制造出人造彩虹。

我们将采用第二种方式来实现人造彩虹,需要准备的器材包括:一盆水;一张白纸;一只闪光灯;一只勺子;一盘细盐。

具体步骤如下:•在一张白纸上涂上一层细盐;•将白纸放在水中,盐朝上;•用闪光灯从上方反射下来;•将盘子挡住部分光线,可以观察到水面上出现了一条条的人造彩虹。

3. 实际操作环节在介绍完彩虹的形成原理和人造彩虹的实现方式后,将儿童分成小组,每组2-3人,让儿童尝试制造人造彩虹。

在操作过程中,家长、老师等需要保证儿童的安全,避免任何意外。

4. 总结和巩固在实践环节结束后,将回顾整个活动的内容,提问开放性问题,引导儿童进行思考和讨论,以巩固儿童的学习成果。

教学反思本次科学实践活动的教学目标是引导儿童了解人造彩虹的实现方式。

在活动之前,我们采用了图片等多种方式介绍了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儿童充分了解彩虹的基本知识。

在实践环节中,我们采用了小组分工形式,让儿童感受到协作的力量,充分发挥了他们的想象力和探究精神。

在总结环节中,我们引导儿童提问、思考、分享,让他们对所学的知识有进一步的深入理解和印象。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精彩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精彩教案【含教学反思】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精彩教案【含教学反思】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手册》第三章“奇妙的光与色”,详细内容为“人造彩虹”的制作与观察。

通过实践活动,引导幼儿探索光的折射现象,理解彩虹形成的科学原理。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虹是由光的折射产生的。

2. 能够通过实践操作,制作出人造彩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提高观察、表达、合作能力,培养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与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重点:掌握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理解彩虹形成原理。

难点:实践操作中光的折射现象的理解,以及合作能力的培养。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虹模型、放大镜、白纸、水盆、水、手电筒、三棱镜等。

2. 学具:每组一个水盆、水、手电筒、三棱镜、白纸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播放彩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描述彩虹的形状和颜色。

提问:“你们知道彩虹是怎么形成的吗?今天我们一起来制作一个彩虹吧!”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光的折射现象。

演示人造彩虹的制作过程。

3. 随堂练习(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按照老师演示的方法制作人造彩虹。

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幼儿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各组展示制作的人造彩虹,分享制作过程中的感受。

教师点评,强调彩虹形成原理及光的折射现象。

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原理2. 人造彩虹制作步骤3. 光的折射现象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和家人一起制作一个更大的人造彩虹,并记录下来。

2. 答案:根据课堂上学习的方法,在家中找一个合适的环境,利用手电筒、水盆、三棱镜等材料,制作出更大的人造彩虹,拍照记录,下节课分享。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掌握了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但部分幼儿在理解光的折射现象时仍存在困难,需要在今后的教学中加强引导。

2. 拓展延伸:引导幼儿探索光的其它现象,如光的反射、光的直线传播等,激发幼儿对光的兴趣。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人造彩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人造彩虹》含反思

幼儿园大班科学优质课教案《人造彩虹》含反思一、教学目标1.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虹是由阳光和小水滴共同作用产生的。

2.通过实验,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思考力和动手能力。

3.激发幼儿对科学现象的好奇心,培养他们探索科学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实验步骤。

2.教学难点:引导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彩虹的形成过程,培养他们的观察能力。

三、教学准备1.实验材料:透明塑料瓶、水、阳光、白色纸张、剪刀、胶带等。

2.教学课件:彩虹图片、阳光和水滴的互动动画。

四、教学过程1.导入师:小朋友们,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是什么颜色的?它是怎样出现的呢?生:彩虹是红色的、橙色的、黄色的、绿色的、蓝色的、靛色的和紫色的。

彩虹是在雨后天晴的时候出现的。

师:那我们今天就来学习一下彩虹的形成原理,一起制造一个彩虹吧!2.讲解彩虹形成原理师:我们来了解一下彩虹的形成原理。

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当阳光照射到小水滴上时,会发生折射、反射和色散,从而形成彩虹。

3.实验操作师: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实验,看看能不能制造出彩虹。

(1)将透明塑料瓶装满水,用剪刀在瓶盖上剪一个孔,用胶带密封好。

(2)将瓶子放在阳光下,观察瓶子里的水滴。

(3)将白色纸张放在瓶子后面,观察彩虹的出现。

师:你们看到了什么?是不是出现了彩虹?那你们知道是为什么吗?生:因为阳光照射到水滴上,发生了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了彩虹。

师:通过这个实验,我们知道了彩虹是由阳光和小水滴共同作用产生的。

那我们以后在遇到类似的现象时,就可以用我们学到的知识来解释了。

(1)你们在实验过程中遇到了什么问题?是如何解决的?(2)你们觉得这个实验有趣吗?为什么?(3)你们还想知道关于彩虹的哪些知识?五、教学反思1.幼儿对实验非常感兴趣,参与度很高。

2.在实验过程中,幼儿的观察力和思考力得到了锻炼。

但在教学过程中,也存在一些不足之处:1.部分幼儿在实验操作中,对实验步骤不够熟悉,需要加强引导。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一、活动名称:《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二、活动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光的色散现象。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激发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培养幼儿的科学探索精神。

三、活动准备:1. 教具:透明玻璃杯、水、食用色素、滤纸、彩笔、画纸、彩虹图卡。

2. 学具:每个幼儿准备一个透明玻璃杯、水、食用色素、滤纸、彩笔、画纸。

四、活动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彩虹图卡,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激发幼儿对彩虹的兴趣。

2. 讲解:教师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3. 操作: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调配食用色素,将其滴入透明玻璃杯中,观察颜色的变化。

4. 实践:幼儿用滤纸过滤玻璃杯中的水,观察彩虹的呈现。

五、活动延伸:1. 家园共育:教师与家长沟通,让家长了解活动内容,鼓励家长与幼儿一起探讨彩虹的奥秘。

2. 环境创设:让幼儿将自制的人造彩虹作品布置在班级环境中,增加科学氛围。

3. 课后探究:教师布置课后作业,让幼儿观察自然界的彩虹,并记录下来。

六、教学方法:1. 直观演示法:教师通过实物展示和实验操作,让幼儿直观地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

2. 引导发现法:教师引导幼儿观察、操作,让幼儿在实践中发现彩虹的奥秘。

3. 互动教学法:教师与幼儿、幼儿与幼儿之间的互动,增强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性。

七、教学内容:1. 彩虹的形成原理:光的色散现象、水滴的作用。

2. 彩虹的colors:红、橙、黄、绿、蓝、靛、紫。

3. 人工彩虹的制作方法:透明玻璃杯、食用色素、滤纸的使用。

八、活动步骤:1. 教师展示彩虹图卡,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

2. 教师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3. 幼儿在教师指导下,自行调配食用色素,将其滴入透明玻璃杯中。

4. 幼儿用滤纸过滤玻璃杯中的水,观察彩虹的呈现。

九、教学评价:1. 幼儿在活动中是否能积极参与、动手操作。

2. 幼儿是否能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说出彩虹的颜色。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人造彩虹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人造彩虹

2024年大班科学活动教案人造彩虹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幼儿园大班科学教育活动指导手册》第五章“奇妙自然现象”,详细内容为“人造彩虹”的制作与探索。

通过活动,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学会动手制作属于自己的彩虹。

二、教学目标1. 知道彩虹的成因,了解光的色散现象。

2. 学会制作人造彩虹,培养动手操作能力。

3. 激发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培养科学探索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光的色散原理的理解。

2. 教学重点: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及彩虹的形成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彩虹挂图、光碟、透明塑料盘、白纸、水、镜子、手电筒等。

2. 学具:水彩笔、剪刀、胶棒、透明塑料盘、白纸、镜子、手电筒等。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5分钟)挂出彩虹挂图,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美丽。

提问:“你们见过彩虹吗?彩虹是什么颜色的?”2. 例题讲解(10分钟)讲解彩虹的成因,介绍光的色散现象。

演示人造彩虹的制作过程。

3. 动手操作(10分钟)幼儿分组,每组准备透明塑料盘、白纸、水、镜子、手电筒等材料。

指导幼儿按照演示步骤,制作自己的人造彩虹。

4. 随堂练习(5分钟)让幼儿用自己的话描述彩虹的形成过程。

请个别幼儿分享自己制作彩虹的体验。

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加深对彩虹成因的理解。

提问:“你们还知道哪些自然现象?它们是怎么形成的?”六、板书设计1. 彩虹的形成过程图解。

2. 人造彩虹制作步骤。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动手制作一个彩虹,并写一篇关于彩虹的小短文。

彩虹小短文:彩虹是太阳光通过雨滴折射、反射和色散形成的自然现象。

今天我学会了制作人造彩虹,我要把这份快乐分享给更多的人。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幼儿学会了制作人造彩虹,培养了他们的动手能力。

但在教学过程中,要注意引导幼儿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加深对彩虹成因的理解。

2. 拓展延伸:鼓励幼儿在家庭中与父母一起探索更多自然现象,了解大自然的奥秘。

2024年《人造彩虹》教案精选

2024年《人造彩虹》教案精选

2024年《人造彩虹》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九章第三节“光的色散”,详细内容围绕人造彩虹的原理与实践操作进行。

通过对光的色散现象的学习,让学生了解彩虹的形成过程,并学会利用简单器材制作人造彩虹。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使学生理解光的色散原理,掌握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

2. 能力目标:培养学生动手操作能力,激发学生的创新思维。

3. 情感目标:提高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增强学生的环保意识。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人造彩虹制作方法的掌握。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原理,人造彩虹的制作过程。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白板、投影仪、激光笔、三棱镜、透明水盆、小喷壶、光源等。

学具:白纸、彩笔、剪刀、胶带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真实的彩虹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彩虹是怎么形成的?我们能不能自己制造一个彩虹?”2. 知识讲解:1) 通过激光笔照射三棱镜,观察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理解光的色散原理。

2) 结合教材内容,讲解彩虹的形成过程。

3. 实践操作:1) 分组讨论,让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人造彩虹。

2) 教师示范人造彩虹的制作方法,并引导学生注意安全操作。

3) 学生分组进行实践操作,制作人造彩虹。

4. 例题讲解:讲解一道关于光的色散现象的例题,巩固所学知识。

5. 随堂练习:布置一道关于人造彩虹制作的练习题,检验学生的掌握程度。

六、板书设计1. 光的色散原理2. 彩虹的形成过程3. 人造彩虹制作方法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请运用所学知识,制作一个简易的人造彩虹,并拍照记录下来。

2. 答案:学生需提交制作过程的照片,并附上简短的文字说明。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反思:本节课学生对光的色散现象和人造彩虹制作表现出较高的兴趣,动手操作能力得到提升。

但在实践过程中,部分学生对安全操作注意事项不够重视,需要在以后的教学中加强安全教育。

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利用所学知识解决生活中的实际问题,如设计一款具有彩虹效果的装饰品,或探索其他光的色散现象在生活中的应用。

《人造彩虹》幼儿园大班教案

《人造彩虹》幼儿园大班教案

《人造彩虹》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2. 通过实验活动,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动手操作能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幼儿探索自然现象的欲望。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掌握制作人造彩虹的方法。

难点:让幼儿通过实验观察到彩虹的形成过程,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透明塑料薄膜、水、玻璃棒、吸管、彩笔、颜料、喷壶等。

2. 环境准备:室内光线明亮,空间宽敞,便于幼儿操作和观察。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通过展示图片或视频,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形状、颜色,激发幼儿对彩虹的兴趣。

2. 讲解:教师向幼儿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知道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折射和反射形成的。

3. 实验操作:教师带领幼儿分组进行实验,制作人造彩虹。

a. 每组领取透明塑料薄膜、水、玻璃棒、吸管、彩笔、颜料、喷壶等材料。

b. 教师示范制作过程,引导幼儿按照步骤进行操作。

c. 幼儿动手操作,将颜料滴在水滴中,用吸管将水滴吹到塑料薄膜上。

d. 教师指导幼儿观察塑料薄膜上的水滴,引导幼儿观察到彩虹的形成过程。

4. 观察与讨论:教师组织幼儿观察彩虹的形成过程,引导幼儿分享自己的观察心得。

五、教学评价:1. 教师通过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动手操作能力、观察力和团队协作能力进行评价。

2. 教师通过与幼儿的互动,了解幼儿对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3. 教师通过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庭中是否能分享所学知识,以及对人造彩虹的兴趣。

六、教学延伸活动1. 手工制作:邀请幼儿用彩色纸张制作彩虹,鼓励他们发挥创意,使用不同的颜色和形状。

2. 绘画活动:让幼儿尝试绘画出自己心目中的彩虹,并分享创作灵感。

3. 户外观察:带幼儿到户外观察自然彩虹,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在雨后进行,让幼儿亲眼看到彩虹的形成。

《人造彩虹》教案精选

《人造彩虹》教案精选

《人造彩虹》教案精选一、教学内容本节课选自《自然科学》教材第四章第三节“光的色散”,详细内容围绕人造彩虹的原理和实践操作展开。

二、教学目标1. 知识目标:让学生理解光的色散现象,掌握人造彩虹的制作原理。

2. 技能目标:培养学生动手实践能力,提高观察、分析问题的能力。

3. 情感目标:激发学生对自然科学的学习兴趣,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合作精神。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教学难点:光的色散现象的理解,人造彩虹的制作原理。

教学重点:光的色散现象,人造彩虹的实践操作。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教具:白板、投影仪、三棱镜、激光笔、直尺、圆规。

学具:白纸、透明塑料袋、水、喷雾瓶、剪刀、胶带。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真实的彩虹图片,引发学生对自然现象的好奇心,提出问题:“彩虹是如何形成的?”2. 知识讲解:(1)讲解光的色散现象,引导学生了解太阳光是由七种颜色组成的。

(2)介绍三棱镜的原理,解释彩虹的形成原因。

3. 实践操作:(1)分组讨论,引导学生思考如何制作人造彩虹。

(2)学生根据讨论结果,利用教具和学具进行实践操作。

(3)教师巡回指导,解答学生在操作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 例题讲解:(1)展示一道关于光的色散现象的例题,引导学生分析问题。

(2)讲解解题思路,帮助学生掌握解题方法。

5. 随堂练习:(1)设计一道关于人造彩虹的练习题,让学生独立完成。

(2)学生互评,教师点评,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板书人造彩虹2. 内容:(1)光的色散现象(2)人造彩虹制作原理(3)实践操作步骤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制作一个简易的人造彩虹,并解释其原理。

2. 答案:(1)准备一个透明塑料袋,装满水,封口。

(2)用剪刀在塑料袋底部剪一个小孔,让水流出来。

(3)在阳光充足的地方,调整水流角度,观察塑料袋后面是否出现彩虹。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践操作,让学生掌握了人造彩虹的制作原理,提高了学生的动手实践能力。

人造彩虹教案

人造彩虹教案

人造彩虹教案人造彩虹教案「篇一」《幼儿园科学活动记录表:人造彩虹》是一篇值得大家学习的科学教学文章,对其他教师的教学工作开展很有用,对步骤和内容做了稍微调整,希望大家能够喜欢,更多值得大家学习的例文分享给你,幼儿科学超级赛车教案,幼儿科学活动教案磁铁,科学活动需找幼儿感兴趣。

活动内容:人造彩虹重点领域:科学教案目的:1、尝试用多种方法制造“彩虹”。

2、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

教案准备:肥皂水、吹泡泡工具、CD盘、镜子、油、带亮片的衣服等教案流程:一、引起幼儿兴趣你见过彩虹吗?在哪里看见过彩虹?它漂亮吗?它有哪些颜色?(赤橙黄绿青蓝紫)彩虹出现的时间很短暂也很少,那我们来试试自己制造彩虹吧。

二、认识操作材料,第一次操作容易制造的材料小朋友你们认识这些物品吗?(光碟、三菱镜,衣服)1、现在请你用这些材料来试一试,玩一玩,看看能不能制造出彩虹?(幼儿操作)刚才你玩了什么?有没有制造出彩虹来?你是怎么制造的?(我玩的光碟,把光碟转动就能看见彩虹了。

)(请个别幼儿上来示范)2、刚才还有小朋友没制造出彩虹,请你按照刚才小朋友说的方法再来玩一玩。

请第一次没制造出彩虹的幼儿来说说这次你有没有发现彩虹?你是怎么发现的?幼儿之间交换材料制作彩虹。

三、第二次操作不容易制造彩虹的材料老师这儿还有许多的材料,看看有什么?(油、笔杆、瓶子、水、镜子)1、幼儿自由选择一种材料来玩一玩。

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请个别幼儿进行讲述。

如:笔杆彩虹:阳光通过透明的圆珠笔杆射到白纸上,转动笔杆到一定的角度白纸上就会出现“彩虹”。

2、再次操作再次来玩一玩,说说你玩的是什么材料?是怎么玩的?你发现“彩虹”了吗?是怎么发现的?谁用油制作出彩虹来?老师给地上的油加一点热水,请小朋友仔细观察,看看你有没有发现彩虹?四、游戏:吹泡泡小朋友制造的彩虹真漂亮。

你们有没有玩过吹泡泡?在泡泡上也能找到彩虹吗?你们想不想来试一试?你在泡泡上看见了什么?(彩虹)有哪些颜色?从不同的角度看,泡泡上的颜色有没有发生什么变化?(颜色也在变)幼儿游戏,发现泡泡上颜色的变化。

小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

小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

小班科学活动《人造“彩虹”》——光的折射活动目标:1.知道彩虹在什么天气出现。

2.尝试用玻璃瓶和手电筒制造“彩虹”。

3.愿意与同伴交流、分享探索的过程。

活动重难点:重点:知道彩虹出现在什么天气。

难点:尝试自己制造彩虹。

活动准备:经验准备:幼儿有认识彩虹,雨过天晴之后看到过彩虹的经验。

物质准备:矿泉水瓶,手电筒,一张白纸。

活动过程:一、谈话导入,吸引幼儿兴趣。

小朋友们喜欢彩虹吗?那彩虹通常在什么时候出现呀?有一位小朋友在雨过天晴的日子里看到过一条美丽的彩虹,可是它一会儿就消失了。

这个小朋友感到很遗憾。

他就非常想要一条属于自己的彩虹,怎样才能找到一条属于他自己的彩虹呢?小朋友们我们一起想办法帮帮他。

二、人造“彩虹”1.引导幼儿想出各种方法尝试制造“彩虹”。

原来小朋友们有这么多方法可以制造彩虹呀,老师这里也有几个可以制造彩虹的方法,我们一起来听一听有哪些方法呢。

2.教师讲解不同的制造彩虹的方法①盆中装水,然后将水盆放在阳光能够照射到的教室的墙面底下,将平面镜镜面面向水盆斜靠在盆边。

当阳光照射在水面上时,水折射阳光成七彩光,并反射到镜子上,镜子再把七彩光反射到对面墙上形成彩虹。

②阳光下,让幼儿用喷水壶向空中喷洒水,也可看到彩虹。

③将三棱镜放在充足的阳光底下,光照射到三棱镜上后,就会发生折射,形成彩色光带,类似彩虹。

3.下面哪一个小朋友会看见彩虹呢?①用手电筒照墙②用放大镜照墙③在阳光下,用放在水里的镜子照在墙上第三个小朋友,原理是光通过水投射到镜子上,传播方向发生变化,即光能产生折射现象,于是出现五颜六色的彩虹。

三、用手电筒和矿泉水瓶制造彩虹。

1.(教师示范)房间里的彩虹:在矿泉水瓶子里装上水,在对面放一张白纸,关上灯,然后用手电筒照在装水的矿泉水瓶上,慢慢移动,寻找适合的位置,直到白纸上出现彩虹一样的光斑。

(“彩虹”就会出现在白纸上。

)一起来欣赏“彩虹”,这个“彩虹”好看吗,你们想不想上来试一试呀。

2.(幼儿操作)请小朋友上来尝试,引导幼儿慢慢移动手电筒,直到能在白纸上看见“彩虹”。

《人造彩虹》幼儿园大班教案

《人造彩虹》幼儿园大班教案

《人造彩虹》幼儿园大班教案一、教学目标:1. 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折射、反射和分散而成。

2.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3. 培养幼儿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重点:让幼儿了解彩虹的形成原理,知道彩虹的颜色。

难点:让幼儿能够通过实验操作,观察到彩虹的形成。

三、教学准备:1. 教具准备:彩虹图片、色散实验材料(水、玻璃棒、白纸)、画笔、颜料等。

2. 环境准备:安静、舒适的学习环境。

四、教学过程:1. 导入:出示彩虹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彩虹的颜色和形状,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讲解彩虹的形成原理,让幼儿了解彩虹是由太阳光通过水滴折射、反射和分散而成。

3. 实验:引导幼儿进行色散实验,让幼儿通过动手操作,观察到彩虹的形成。

4. 绘画:让幼儿用画笔和颜料在白纸上画出自己看到的彩虹。

5. 总结:让幼儿讲述自己画彩虹的过程,巩固对彩虹的认识。

五、作业:1. 让幼儿回家后,向家长讲述彩虹的形成原理。

2. 家长协助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彩虹,培养幼儿的实践能力。

六、教学评价:1. 观察幼儿在实验过程中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彩虹形成原理的理解程度。

2. 评估幼儿在绘画环节中对彩虹颜色和形状的掌握情况。

3. 搜集家长反馈,了解幼儿在家中尝试制作彩虹的情况。

七、教学延伸:1. 开展户外观察活动,让幼儿在自然环境中寻找彩虹的踪迹。

2. 邀请家长参与,举办家庭科学实验活动,让家长与幼儿共同探索科学的奥秘。

八、教学反思:在教学过程中,关注幼儿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每个幼儿都能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注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激发他们对科学的兴趣和好奇心。

九、教学修改:根据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反馈,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使之更符合幼儿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兴趣。

例如,在实验环节增加互动环节,让幼儿自己尝试调整实验材料,观察彩虹的变化。

十、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使幼儿了解了彩虹的形成原理,培养了他们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动手操作能力。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人造彩虹》科学活动教案
一、说教材:
大自然是充满着神秘奇妙有意思、漂亮新奇的科学情况,就拿“彩虹”这一自然情况而言吧,它经常呈现于夏季雷雨后,云层内的水珠很多汇集时,经过阳光的折射,便会在空中出现漂亮的彩虹。

可是常常小孩们还没有认真欣赏时,它稍纵即逝,就像过眼云烟,令人无法捉摸。

这一新奇的自然情况深深吸引着小孩们,幼儿园大班孩子活泼好动他们对东西充满了一定的探索研究欲望,对四周东西情况有兴致,有好奇心与探究知识欲。

所以,我设计了这一个教学,在教学中给小孩给予宽松、和谐的气氛,并在愉悦的心情中表现自个儿,整个教学以生动有趣、有意思的游戏模式串联形成。

二、教学目标
依照上面的研究与思索及幼儿园大班孩子的年纪特征,我从认识和感知、感情、能力三方面来拟定这一回教学的目标。

1、在观测和察看、探究中清楚彩虹情况的来源。

2、尝试用数种方式制造“彩虹”,产生对大自然神奇情况的兴致。

3、乐意与小伙伴沟通,一同分享探究的过程。

4、依照目标:我的教学要点是在观测和察看、探究中
清楚彩虹情况的来源。

教学难点是尝试用数种方式制造“彩虹”,产生对大自然神奇情况的兴致。

三、教学预备
为使教学展现出趣味性、综合性,寓教育于日常生活场景里、游戏里,我做了下面的预备:
1、选取一個灿烂的日子。

2、教学课件1份,镜子一人一份,盆中装满水,圆珠笔,色拉油,白纸片,三棱镜,放大镜,小泡泡。

四、教学过程
依照孩子的年纪特征,我设计了下面五个过程:激起孩子的兴致——迁移经验,清楚彩虹的来源——学习动手制造“彩虹”——沟通实验结果——扩展教学。

我是让小孩们在动手操作探究中切身体会,清楚彩虹情况的来源,战胜重难点。

具体过程如下:
(一)激起孩子的兴致。

我通过下面三个小过程来执行:
1、孩子自由玩镜子。

孩子在玩中与小伙伴说一说从水里的镜子中找着了啥?
2、启发孩子在水里把镜子对着太阳公公照射。

3、说一说自个儿的发现。

数一下有几种色彩?它们是怎样摆放的?
我开始的直接提问是让小孩们拿着镜子在水里自由嬉
闹,探讨自个儿的发现,孩子探讨的问题肯定不足备,以后我用语言提示他们“在水里把镜子对着太阳公公照一照”,這樣有意识的启发,叫他们自个儿去发现“彩虹”这一神奇的自然情况:镜子中能反射出七彩的色彩。

(二)清楚彩虹的来源。

这一过程我展示雨里、雨后的教学课件制作,让孩子看教学课件彩虹是怎样产生的,最终得出论断:彩虹是夏季雷雨过后出现的自然情况,是空中飘着很多的小水滴经过阳光照射后构成的,彩虹是红、橙、黄、绿、青、蓝、紫這樣摆放的。

显示屏上雨后的教学课件亮丽的色彩刺激着孩子的感官,令他们的手、脑、眼、嘴巴并用,每一个小孩均可一心一意的融进学习里。

(三)学习动手制造“彩虹”。

前一过程的推荐,孩子对“彩虹”的来源产生了浓浓的兴致,幼儿教师可這樣启发“如此漂亮的彩虹一会就没啦,如何是好呀?”我直接把问题抛给孩子,叫他们想方法处理好,小孩们必然会讲:“我们可自个儿做1条‘彩虹’呀?那怎样制造‘彩虹’哩?”带着这一个问题,让小孩们自个儿找寻教学材料,例如:小泡泡、放大镜、三棱镜、圆珠笔、白纸片……孩子自由地尝试用数种方式制造“彩虹”,幼儿教师用问题设定的方式边观测和察看孩子动手操作,边及时地提出问题开展启发,孩子在尝试动手操作过程内沟通、协
作。

本过程是使用了尝试法与动手操作法,亦是教学的难点的地方。

(四)沟通实验结果。

孩子相互欣赏制造的“人造彩虹”与小伙伴沟通着自个儿是用何教学材料制造“彩虹”的,并用语言汇总、演示自个儿的实验过程。

在瞅瞅、说一说、做一做中进而清楚到彩虹这一情况的来源,真正做到了《纲要》中提出的“启发孩子对周围的东西与情况的特征,改变规则产生兴致与探究欲望。

”让孩子用语言表述出于己的探究过程与结果,增强了孩子的语言综合表述的能力与沟通能力。

这一过程首要使用的动手操作法。

(五)扩展教学。

教学结束之后可接着让孩子在科学探究区里,找寻数种制造彩虹的方式,产生对大自然神奇情况的兴致,并体会着成功的快乐。

这一次教学的内容源自日常生活,满足了孩子好奇心与探究知识欲,在教学结束之后,孩子接着探究,将学习到的技能开展使用,已达到教育的最综根本目的。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