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控制知识要点.docx
小儿疱疹咽颊炎进入高发季 预防护理少不了!
小儿疱疹咽颊炎进入高发季预防护理少不了!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急性上呼吸道感染,是儿童时期的多发病、常见病。
该病好发于夏秋季(目前正值高发季),传染性强、传播快,那么小儿疱疹性咽颊炎该怎么预防呢?
何为小儿疱疹性咽颊炎,有何症状呢?
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特殊类型的上呼吸道感染,病原体为柯萨奇A组病毒。
好发于夏秋季。
起病急骤,临床表现为高热、咽痛、流涎、厌食、呕吐等。
体检可发现咽部充血,在咽腭弓、软腭、悬雍垂的黏膜上可见数个至十数个2~4mm大小灰白色的疱疹,周围有红晕,1~2日后破溃形成小溃疡,疱疹也可发生于口腔的其他部位。
病程为1周左右。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会传染吗?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自限性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但不是传染病。
夏秋季节是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季节,这时气温高、雨水较多、空气流通不畅,容易导致细菌和病毒急剧繁殖,进入呼吸道而引发疾病。
疱疹性咽峡炎主要侵袭1-7岁的儿童,潜伏期2-4天,全身症状一般在4-6天后自愈。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应该如何预防呢?
平时,儿童应养成勤洗手的好习惯,少到公共场所,室内多通风,不要随意使用抗生素。
由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因此很容易被误认为是感冒而延误治疗。
当孩子出现不适症状时,家长应及时带其到正规医院进行确诊,以采取正确的方法进行对症治疗。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应该如何预防呢?
虽然同属于肠道病毒感染,发病和传播途径都相似,但手足口病有典型的散发在手掌、足底和肛周的粟粒样斑丘疹。
疱疹性咽峡炎的健康教育
疱疹性咽峡炎的健康教育
《疱疹性咽峡炎的健康教育》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因“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上呼吸道感染,主要表现为咽部疼痛、发热、咽喉红肿、溃疡和淋巴结肿大等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尤其易在幼儿和青少年中流行。
以下是一些关于疱疹性咽峡炎的健康教育知识:
1. 病因:疱疹性咽峡炎是由单纯疱疹病毒引起的,可通过飞沫传播和接触传播。
患者在患病期间及起病前两天是最容易传染他人的。
2. 症状:疱疹性咽峡炎的主要症状包括咽部疼痛、发热、咽喉红肿、溃疡和淋巴结肿大等。
患者可能还会出现口腔溃疡、食欲不振、流涎等症状。
3. 防治: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可采取以下措施:勤洗手、避免与患者分享餐具、避免接触患者的口水、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等。
对于患者来说,要及时就医,接受合适的治疗,避免与他人密切接触,避免参加集体活动,直到症状完全缓解。
4. 饮食:患者在治疗期间可选择易于吞咽的软食和清淡的食物,多饮水,保持口腔卫生,避免刺激性食物和饮品。
总之,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常见的传染病,但通过正确的防护和治疗,可以有效减少其传播和对患者的影响。
希望通过健康
教育,大家能够增加对疱疹性咽峡炎的了解,做好预防和治疗工作,保持自己和他人的健康。
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
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教案标题: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教案教学目标:1. 了解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症状和传播途径。
2. 掌握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培养学生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提高疾病预防意识。
教学内容:1. 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病因。
2. 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症状。
3.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
4. 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教学步骤:步骤一:导入通过引入一个与学生生活经验相关的问题,如:“你们是否听说过疱疹性咽峡炎?你们知道它是一种什么样的疾病吗?”步骤二:知识讲解1. 讲解疱疹性咽峡炎的定义和病因,包括病毒感染引起的疾病,主要通过空气飞沫传播。
2. 介绍疱疹性咽峡炎的常见症状,如喉咙痛、发热、咳嗽等。
3. 解释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包括与患者近距离接触、共用餐具和空气传播等。
步骤三:预防知识讲解1. 强调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使用纸巾或肘部遮掩咳嗽和打喷嚏。
2. 提醒学生避免与患病者近距离接触,尤其是在疾病高发期间。
3. 鼓励学生不共用餐具和个人用品,以减少传播风险。
4. 强调保持良好的室内通风,避免长时间在密闭空间内停留。
步骤四:巩固与拓展1. 进行小组讨论,让学生分享个人卫生习惯和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经验。
2. 给学生分发小册子或海报,包含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供学生参考和宣传。
步骤五:总结与评价回顾本节课所学内容,让学生总结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并进行课堂评价,如问答、小测验等。
教学资源:1. PowerPoint演示文稿或黑板/白板。
2. 小册子或海报,包含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知识和方法。
3. 学生参考资料,如相关疾病防控手册、宣传资料等。
教学评价:1. 课堂问答:通过提问学生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检查学生对课堂内容的掌握情况。
2. 小测验:设计一份简单的选择题或填空题,考察学生对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知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3. 学生参与度和表现:观察学生在小组讨论中的积极参与程度和对问题的回答质量。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控制
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控制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一、临床表现该病主要表现为急骤发热,可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咽痛,吞咽时尤甚,有时诉头痛、腹痛或肌痛;血常规检查大多是血细胞计数正常或略低。
起病2日内口腔黏膜出现少数(很少多于12个)小的(直径1~2mm)灰白色疱疹,周围绕以红晕,多见于扁桃体前部,但也可位于软腭,扁桃体,悬雍垂,舌部等,在以后的24小时内水疱破溃变为浅溃疡,直径一般在5毫米以下,1~5日内愈合。
二、治疗主要是对症治疗。
注意口腔卫生,保持口腔清洁。
可用淡盐水漱口,用10%硝酸银涂于溃疡处或用咽喉灵丹,冰硼散等吹播咽部以减轻咽痛症状。
口服维生素C及B等。
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
但如有发热,应给予抗菌药物治疗,以便控制继发性细菌感染。
1.原发病治疗积极寻找原发病,并积极治疗原发性疾病。
2.局部治疗(1)采用复方硼砂溶液、生理盐水或3%过氧化氢含漱;病变部位涂擦2%金霉素甘油或1%甲紫,能促进溃疡面的愈合。
(2)注意休息,多饮开水,多吃新鲜蔬菜及营养丰富易消化的食物,以增强身体抵抗力。
(3)中药治疗对此病有一定效果,分内服及外用两类。
应根据病情选择用药。
三、预后大多数为轻型病例,有自限性(1~2周)。
本病预后良好。
四、预防和控制该病目前没有疫苗可以预防,所以主要是注意保持个人和室内的卫生,尽量不去嘈杂的公共场所。
勤洗手,不吃不干净的食物,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但必须注意的是,这种病起病急,得病后体温迅速升高,容易导致高热抽搐。
如果抽搐,在迅速送往医院的同时,可以掐住患者的人中穴,不断呼喊患者名字,同时要防止在抽搐时咬伤舌头。
疱疹性咽峡炎的健康教育
疱疹性咽峡炎的健康教育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疱疹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咽喉疼痛、发热、口腔溃疡等。
为了帮助患者更好地了解和管理疱疹性咽峡炎,以下是一些重要的健康教育信息。
1.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播途径:疱疹病毒主要通过飞沫传播,也可通过接触病人的口腔分泌物传播。
因此,与患者保持一定距离,避免直接接触是非常重要的。
2. 注意良好的个人卫生习惯:勤洗手是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基本措施之一。
在接触口腔分泌物后,务必用肥皂和清水彻底洗手。
另外,避免与他人共用餐具、杯子等个人物品。
3. 注意口腔卫生:患者需要保持口腔的清洁。
每天刷牙2-3次,使用软毛刷和温和的牙膏,注意刷洗舌苔和口腔内侧。
另外,经常漱口可以减少病毒在口腔中的滞留。
4. 避免刺激性食物:辛辣、热的食物可能会刺激口腔溃疡,加重症状。
建议患者避免食用刺激性食物,选择清淡易消化的食物,如米粥、面条、蔬菜等。
5. 休息和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患者在发病期间需要休息,避免过度劳累。
同时,保持充足的水分摄入可以缓解咽痛和预防脱水。
6. 避免接触病人和公共场所:如果患者被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应避免接触他人,特别是有免疫功能低下的人群,如年幼儿童、
老年人和患有慢性病的人。
同样地,患者也要避免去拥挤的公共场所,减少传播的风险。
请患者及时就医并按医生的指导进行治疗。
如果出现呼吸困难、高热、严重咽痛等严重症状,应立即寻求医疗救助。
及时治疗和预防措施的采取可以帮助患者尽快康复,并减少传播给他人的风险。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应对措施
幼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应对措施天气逐渐转热,病毒也开始肆意流行,疱疹性咽映炎传染病进入高发期,让我们更多的了解和认识这种幼儿传染病,以便做好幼儿的预防和应对措施!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柯萨奇A组病毒所致,它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
临床特征为骤起高热伴有咽喉痛、头痛、厌食,并常有颈,腹和四肢疼痛。
最显著的特点就是咽峡部长满疱疹,先是充血性红点, 继之小泡,再接着破溃,形成溃疡。
伴有反复发热、咽痛、孩子拒食、流口水。
疱疹性咽峡炎的流行季节是夏秋两季,主要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传播途径,也可通过接触患儿鼻分泌物以及被污染的手和物品间接传播,传染性很强,传播很快。
因1〜7岁儿童呼吸道屏障功能不足、黏膜柔嫩、免疫力低,所以儿童发病多。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程表现:1.潜伏期2-7天,患儿没有任何症状,但体内病毒在大量复制。
2.前驱期1一2天,突然持续高热或反复高热38°C-40°C,并伴有咽喉红肿、食欲不振等症状。
3.疱疹期2-3天,除高烧外,口腔上腭粘膜岀现水疱。
4.溃疡期,低烧或退烧,但也到了患儿最痛苦的时期,因溃疡疼痛出现流口水甚至拒食的现象。
提示:患病期间,家长要随时监测孩子体温,可使用物理降温或服用退烧药,防止高热惊厥。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区别:1.别误当手足口病手足口病必须是嘴里、手上和脚上都起疱疹,而疱疹性咽峡炎只有嘴里起疱疹。
2.别误当感冒疱疹性咽峡炎初期症状与一般感冒区别不大,家长对此了解也不太多, 因此容易被当作普通感冒而延误治疗。
疱疹性咽峡炎会传染吗: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映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患上了疱疹性咽峡炎怎么办:1.隔离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传染性很强,患儿用过的餐具、玩具都需要消毒,不要和孩子共用餐具,以防交叉感染。
患病期间也应单独隔离,不去公共场所。
2.保护胃肠道患病期间患儿胃肠道功能差,口咽部疼痛影响进食,需要多饮温开水, 多吃蔬菜水果,选择营养丰富且易消化的食物,增强机体抵抗力,不可食用刺激性食物。
疱疹性咽峡炎紧急预案
一、预案背景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急性传染性疾病,主要症状包括高热、咽喉部疱疹、吞咽疼痛等,多见于6岁以下儿童。
春夏季为高发季节,具有传染性强、传播速度快的特点。
为确保幼儿园、学校等集体单位内儿童的健康安全,特制定本预案。
二、预案目标1. 及时发现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疫情,降低疾病传播风险。
2. 保障受影响儿童的健康,减少疾病对儿童身心健康的影响。
3. 加强与家长的沟通与协作,共同做好疾病的预防和控制工作。
三、预案组织机构1. 成立疱疹性咽峡炎防控领导小组,负责组织、协调、指导和监督防控工作。
2. 设立应急处理小组,负责疫情监测、信息报告、隔离观察、消毒处理等工作。
3. 设立宣传教育小组,负责宣传疾病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
四、疫情监测与报告1. 各单位应建立健全疫情监测制度,每日对师生健康情况进行巡查。
2. 一旦发现疑似病例,应立即向疾控部门报告,并采取隔离措施。
3. 疫情报告内容包括:病例基本信息、发病时间、症状、接触史等。
五、病例处理1. 确诊病例应立即隔离治疗,避免交叉感染。
2.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医学观察,如出现症状,应及时就医。
3. 病例隔离期间,应加强个人卫生,定期消毒隔离区域。
六、消毒处理1. 对病例居住环境、活动场所进行彻底消毒,包括教室、宿舍、食堂等。
2. 使用有效消毒剂,如含氯消毒剂、过氧乙酸等。
3. 确保消毒工作符合相关卫生标准。
七、宣传教育1. 通过多种渠道,普及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治知识,提高师生及家长的防范意识。
2. 开展健康教育活动,增强师生及家长的自我保护能力。
3. 加强对疾病防控知识的宣传,提高公众的认知水平。
八、预防措施1. 勤洗手,使用肥皂或洗手液,彻底清洗双手。
2. 注意个人卫生,避免用脏手触摸口、鼻、眼等部位。
3. 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
4. 避免到人群密集的公共场所,减少感染风险。
5. 增强体质,提高免疫力,适量锻炼,保证充足睡眠。
手足口病及疱疹性咽峡炎防治手册
目录 一、定义 ............................................... 2 二、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 ..................... 2 2.1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 ............................. 2 2.2发病风险不同 三、宝宝不幸“中招” 3. 1注意隔离..・・ 3. 2观察病情.... 3. 3注意护理.... 3.4注意消毒.... 四、如何预防手足口、 4. 1接种疫苗.... 5. 2加强防御.・・・ 五、温馨提示 ......................................... 3 如何护理 ........................ 3 ................................ 3 ................................ 4 ................................. 4 ................................ 5 疱疹性咽颊炎 .................... 6 ................................ 6 ................................ 7 .. (8)一、定义手足口/疱疹性咽峡炎的高发时期主要发生于1〜7岁的小儿,尤其是5岁以下,4〜7月或夏秋季为发病的高峰期, 具有很强的传染性。
提到手足口病和疱疹性咽峡炎,很多宝爸宝妈瞬间“脸盲”,因为这两家伙实在是太像了,撞脸指数高达99.99%。
二、如何区别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手足口和疱疹性咽峡炎都是都是由肠道病毒所引起疾病,具有一定相关性,而且二者病毒间有许多重叠,导致症状与传播非常相似。
虽然两者都会在口腔内出现小水疱和溃疡,但仍有不同之处:手足口病疱疹性咽峡炎2.1出现疱疹的位置不同(2)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除了口腔内会出现疱疹, 还可能会发展到手、足、臀部等部位出疹。
小儿泡疹性咽颊炎怎么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感染性疾病,主要由肠道病毒引起,可通过粪便和唾液传播,其典型表现包括有突发高热、厌食、咽喉痛等,高发于5-7岁内的婴幼儿。
5-7岁内的婴幼儿易患病疱疹性咽峡炎是由一系列病毒引起的一种感染性疾病。
引起疱疹性咽峡炎的罪魁祸首是肠道病毒。
有22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最为常见的是柯萨奇病毒A型血清型。
肠道病毒感染后3-5日出现典型的疱疹性咽峡炎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常发生于夏季和早秋。
最容易患疱疹性咽峡炎的是婴儿和儿童,特别是那些年龄不到5-7岁的儿童。
通过粪便和唾液传播病人通过粪便和唾液排出病毒感染他人。
病毒在粪便中的持续时间为6周(有时是数月),在唾液中的持续时间通常不超过4周。
肠道病毒在环境中比较稳定,感染病人持续从粪便及唾液中排出病毒,有利于它在人群中传播。
当孩子的手接触到了疱疹性咽峡炎病人的唾液或排泄物,或者被它们污染的物品(如餐具、水杯、玩具、毛巾、水龙头、门把手等),再接触自己的嘴巴,就有可能被感染上。
小儿疱疹性咽颊炎如何治疗?多数在5-6日内自行消退疱疹性咽峡炎通常是一种良性的疾病,持续时间短暂,可完全康复。
发热平均持续2日消退(范围为2-4日)。
咽峡部疱疹平均在5-6日(范围为3-10日)内自行消退。
绝大多数疱疹性咽峡炎病例无并发症。
有少数可能发生脑干脑炎、脑膜炎等严重并发症。
应隔离2周警惕复发患病的孩子应该隔离至起病后2周。
值得妈妈警惕的是,有22种肠道病毒血清型可导致疱疹性咽峡炎,而且肠道病毒感染后获得的免疫力不持久,所以得过疱疹性咽峡炎的孩子还有可能再次得病。
预防方法:清洁+消毒+隔离预防小儿疱疹性咽颊炎,要做好清洁、消毒和隔离更各方面工作,具体为:(1)勤洗手: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病从口入的感染性疾病,正确有效地洗手是预防的最有效方法,为患儿更换尿布后或接触唾液后一定要用肥皂和流动的清水洗手。
(2)清洁和消毒:与患儿唾液或大便接触过的物品需要清洁和消毒,可能传播病毒的污染物,例如患儿的大便,在冲掉之前也应该用消毒液消毒。
疱疹性咽峡炎健康宣教
谁会受到影响? 流行季节
通常在夏秋季节流行,尤其是在学校开学后 。
适时的预防措施可以降低感染率。
谁会受到影响? 影响范围
虽然主要影响咽喉,但也可能伴随全身症状 ,如全身不适和肌肉疼痛。
重症病例可能需要住院治疗。
何时就医?
何时就医?
严重症状
如出现高烧、持续剧烈喉咙痛或呼吸困难,应及 时就医。
疱疹性咽峡炎健康宣教
演讲人:
目录
1.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2. 谁会受到影响? 3. 何时就医? 4. 如何预防? 5. 如何治疗?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定义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咽 喉感染。
通常在儿童中更为常见,但也可影响成人。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症状
常见症状包括喉咙痛、发热、吞咽困难和口腔内 出现小水疱。
症状一般在感染后2-3天出现,持续约一周。
什么是疱疹性咽峡炎?
传播途径
通过呼吸道飞沫、直接接触感染者或被污染的物 品传播。
在学校或幼儿园等人群密集的地方传播风险较高 。
谁会受到影响?
谁会受到影响? 高风险人群
儿童和青少年因免疫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感 染风险较高。
抗生素对病毒性咽炎无效,需注重对症处理。
如何治疗?
补充水分
多饮水,保持喉咙湿润,促进康复。
温开水和清汤是较好的选择。
如何治疗?
休息
感染期间应充分休息,增强身体免疫力。
避免剧烈运动,有助于更严重的疾病相混淆。
何时就医?
持续时间
如症状持续超过一周未见好转,建议就医检查。
医生可以进行必要的检查排除其他病因。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的特征及预防方法
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的特征及预防方法*导读:当疾病还是处于潜伏期的时候,人们是很少能够发现的,但是只有我们有足够的注意力,还是可以将疾病在潜伏期的时候消除,对于疱疹性咽峡炎来说,它的潜伏期还是挺长的,若是我们能在这段时间内注意到,那我们就可以预防病发了。
现在我们来看看疱疹性咽峡炎有哪些特征,我们应该如何做好预防工作?……*疱疹性咽峡炎潜伏期有哪些特征?任何疾病在发病之前都会有一段时间的潜伏期的,疱疹性咽峡炎也是一样的,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一般为3-10天左右,在这段时间里,孩子会有一些特征,比如在口腔上,我们可以发现孩子有拒食反应,咽部会出现一些小丘疹,这些丘疹周边还有红晕出现,会有疼痛感,吞咽困难等症状;在疱疹性咽峡炎的潜伏期内,孩子还会出现烦躁不安的反应,开始厌食,有些还会有淋巴结肿大等特征,这是就需要我们的家长细心观察了,若是孩子的症状继续恶化的话,那么就会引发疱疹性咽峡炎了,到时候孩子的情况会更严重,会出现高烧、呕吐等症状了。
*怎么才能做好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的工作?1.由于疱疹性咽峡炎是可以传播给其他人的,而且具有很强的感染性,所以我们在预防疱疹性咽峡炎时,可以采用隔离的方法将那些患者和其他的孩子隔离开来至少2周的时间,还有将那些患儿使用过的食具煮沸消毒,以免其他的孩子受到感染。
2.平时在孩子的饮食上多注意,均衡饮食是很重要的,所以家长们要给孩子多吃一些含有维生素的青菜、水果等,不要给孩子吃那些煎炸油腻性的食品,特别是一些刺激性较强的食物,如酸的、咸的、热的、硬的、过冷的或过热的食物,尽可能吃清淡些。
3.要让孩子在一些空气新鲜流通是场所活动,远离那些病菌容易生长和传播的潮湿空气不流通的地方,平时让孩子多多锻炼身体,多喝水,有充足的睡眠,拥有一个好的身体才可以抵抗病毒的入侵。
想知道如何预防疾病?疾病的最佳治疗方法?生病了吃什么好?生病了怎么护理吗?*微信扫描下方二维码马上知道!。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因治疗与预防疱疹性咽峡炎由柯萨奇病毒引起A这种类型在夏秋两季很常见。
常发生在儿童身上,粪便-口腔或呼吸道是主要的传播途径。
临床表现:主要表现为发热、咽痛、咽峡粘膜疱疹和浅表溃疡。
自限性疾病,一般病程4~6重的可以持续2周。
悬雍垂、扁桃腺和软腭边缘出现散在性灰白色疱疹,直径2~4mm,周围有红晕,溃疡逐渐破裂。
传播方式:粪便-口腔传播,即病毒通过粪便排出体外污染环境,然后进入呼吸道或消化道感染人。
消化道和呼吸道传播,即通过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的飞沫传播,或吃受污染的不洁饮食。
人们直接或间接接触被病毒污染的食物、衣服和电器。
诱发因素:营养不良、缺乏锻炼、过敏体质或免疫功能缺陷、儿童身体防御能力低,易感染,症状严重,冬春气候变化较大。
空气污染、生活拥挤、间接吸烟、被动吸烟等环境因素可降低呼吸道局部防御能力,促进病原体的生长繁殖。
儿童有机会接触疱疹性咽峡炎患者或隐性患者,与其他儿童共用物品密切接触触传染源后,感染的可能性增加。
治疗:一般治疗:注意休息、通风、多喝水。
抗感染治疗:抗病毒药物、中药制剂、抗生素合并细菌感染。
对症治疗:高热退热药:布洛芬、对乙酰氨基酚,低热物理冷却;热惊厥。
这种疾病的病原体有很多种,包括柯萨奇A组病毒(1~六、八、十、二)疱疹病毒EB病毒更常见。
过度劳累、过敏体质、温度突变、身体感冒等刺激,使身体免疫力低下,易患此病。
疱疹性咽峡炎是婴幼儿最常见的传染病。
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和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
病毒从鼻咽、口腔侵入呼吸道和消化道局部粘膜,在粘膜上皮细胞和咽或肠壁淋巴组织中居住和增殖。
病毒通过淋巴通道从原发灶扩散到局部淋巴结,或进入血液循环产生病毒血症,到达全身各器官,引起各种病变。
纯疱疹性咽峡炎是由纯疱疹性咽峡炎病毒感染引起的,人体是其唯一的宿主。
当身体抵抗力降低时,就会出现这种疾病。
病理聚焦是表皮水泡、表皮坏死、多核上皮巨细胞、嗜酸性核内涵、中性白细胞和淋巴细胞炎症渗透;带状疱疹性咽峡炎是埋伏在体内的水痘-激活后引起带状疱疹病毒。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措施
幼儿园疱疹性咽峡炎措施疱疹性咽峡炎是常见的一种具有流行性的病毒性咽炎,好发于夏秋季节,由肠道病毒引起,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
为了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我们需要采取一系列措施。
一、加强健康教育1. 向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普及疱疹性咽峡炎的相关知识,让他们了解疾病的传播途径、症状和预防方法。
2.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如勤洗手、不共用餐具等。
3. 定期向家长和幼儿园工作人员发送健康提示,提醒他们关注幼儿的健康状况。
二、加强环境卫生管理1. 保持幼儿园环境的清洁和卫生,定期进行消毒。
2. 加强幼儿园的通风,保持室内空气流通。
3. 定期清洗和消毒幼儿园的玩具和设施,避免病毒的传播。
三、加强幼儿健康管理1. 建立幼儿健康档案,定期进行健康检查。
2. 加强对幼儿的体温监测,一旦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采取措施。
3. 教育幼儿养成良好的饮食习惯,避免食用生冷、油腻、刺激性食物。
四、加强幼儿园的防控措施1. 加强幼儿园的门禁管理,限制外来人员进入幼儿园。
2. 加强幼儿园的食堂管理,确保食品卫生和安全。
3. 加强幼儿园的药品管理,确保药品的安全使用。
五、加强家园合作1. 建立家园联系机制,及时向家长通报幼儿园的疫情情况。
2. 鼓励家长积极参与幼儿园的健康管理工作,如协助幼儿园进行消毒、提供健康信息等。
3. 鼓励家长与幼儿园共同开展健康教育活动,提高幼儿的健康意识。
通过以上措施,我们可以有效地预防和控制疱疹性咽峡炎在幼儿园的传播。
然而,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措施需要长期坚持和不断完善,只有这样,我们才能真正保护幼儿的健康。
浅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
浅谈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预防与护理对策在儿科,通常会碰到这样的情况,家长急匆匆地带孩子来看诊,说孩子嘴巴里长了疱疹,吃不下,也睡不着,看起来揪心不已。
别慌,这有可能是患上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
这种疾病作为一种急性、传染性、发热性上呼吸道感染疾病,在儿科,较为常见。
得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可出现发热、咽痛、流延、厌食、呕吐等临床表现,若不及时治疗,还能引起消化不良、败血症、脑膜炎等严重病症,危害性比较大。
宝宝患上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其治疗方法很重要,同时,给予优质的护理措施,也是不能少的。
很多患儿家长,特别想通过好好护理,让孩子病情尽快康复,但是对“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具体是什么疾病?”、“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该如何进行护理?”以及“得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应该要如何预防?”等,并没有很清楚的认知观念。
因此,当孩子出现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症状后,就会非常担心。
下面我们一起来了解一下。
1.什么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是由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感染,导致的上呼吸道感染传染病。
一般而言,6岁以下儿童是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疾病的高发人群。
本病可经呼吸道、消化道、接触形式,进行传播,在托幼机构、早教机构、社区等人群密集的场所,易出现爆发态势,应引起家长和相关部门的重视。
那么,宝宝是如何患上小儿疱疹性咽峡炎这种疾病的呢?顾名思义,主要是因为受到了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的侵袭。
当宝宝饮食习惯不良,比如吃了被污染的食品和水等,或者接触患儿口鼻分泌物、皮肤黏膜疱疹液的时候,很容易感染上柯萨奇病毒、肠道病毒。
此类病毒进入患儿体内后,在患儿的咽峡部、咽部,进行定植,引发一系列感染性炎症反应。
二、如何护理小儿疱疹性咽峡炎?一般情况下,大多数小儿疱疹性咽峡炎患儿的病情为轻症,除了在医生的建议下,采取对症治疗,比如抗病毒、退热、免疫调节、补液对症支持治疗等,还需要积极对患儿进行护理,以辅助治疗,加快患儿症状的消退,早日摆脱疾病的折磨。
下面就来介绍一下,小儿疱疹性咽峡炎的具体护理方法有哪些?①用药护理策略。
(A4纸打印)幼儿园预防疱疹性咽峡炎宣传知识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 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 要传播途径,感染性较强,传播快。
预防措施: 1、注意家居环境卫生,勤开窗通风,餐具、玩具定期消毒。 2、注意休息,保证孩子睡眠充足,适当参加户外活动,劳逸结合。 3、多喝水,多吃蔬菜水果,饮食要营养丰富,易消化。 4、勤洗手,注意手卫生。食物干净卫生,蔬菜瓜果洗净再吃。 5、流行期间,少去人多空气不流通的公共场合。 6、确诊为疱疹性咽峡炎的幼儿要从发病开始隔离两周,或隔离至症状 消失后一周。并及时告知班级老师。幼儿回园病情痊愈。(一般来说, 共隔离2周时间,和手足口病的法定隔离时间是一样的。) 7、家长要积极配合幼儿园做好晨检工作,如发现疑似病情,建议家长 送孩子到医院就诊,同时做好隔离观察工作。
疱疹性咽峡炎的护理
立即通知医生
保持呼吸道通畅
一旦发现患者出现并发症的迹象,如头痛 、呕吐、心悸等,应立即通知医生进行评 估和处理。
对于并发肺炎的患者,应保持呼吸道通畅 ,及时清除呼吸道分泌物,避免窒息风险 。
给予相应治疗
加强护理
根据患者的具体病情,医生可能会给予抗 病毒、抗炎、支持治疗等措施,以控制病 情发展。
在并发症治疗期间,应加强对患者的护理 ,包括保持皮肤清洁、定期更换衣物和床 单、提供心理支持等,以促进患者康复。
口腔护理
1.C 指导患者用温盐水漱口,保持口腔清洁,减 少口腔内细菌滋生,有助于促进疱疹愈合。
症状缓解
1.D 对于咽痛严重的患者,可遵医嘱给予局部用
药或口服药物以缓解疼痛;对于发热患者, 可采取物理降温或药物降温措施。同时,密 切观察患者的病情变化,及时调整护理计划 。
03 药物治疗与护理配合
抗病毒药物应用及注意事项
疱疹性咽峡炎是一种由肠道病毒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 急性传染性咽颊炎。
流行病学
疱疹性咽峡炎具有较强的传染性,以粪-口或呼吸道为主要传播途径,传播速度 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犯1~7岁小儿。
发病原因及危险因素
发病原因
疱疹性咽峡炎的病原体主要为柯萨奇病毒A组和肠道病毒71型(EV71),病毒通过鼻咽、口腔侵入呼吸道及消化 道局部黏膜,在黏膜上皮细胞以及咽部或肠道淋巴组织停留和复制,然后释放入血液,引起相应组织和器官发生 一系列炎症反应。
针对患者的具体情况,提供个性化的 健康咨询和建议,帮助他们更好地管 理自己的健康。
指导自我保健方法
教会患者正确的口腔护理、饮食调理 、生活作息等自我保健方法,促进康 复。
家长有了这个指南,孩子无惧疱疹性咽峡炎!
家长有了这个指南,孩子无惧疱疹性咽峡炎!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病,尽管最近来势很猛,但家长不必恐慌。
下面我们就来谈谈疱疹性咽峡炎防治上的方方面面,就家长最关心的12个问题,做一个梳理。
1、问:疱疹性咽峡炎严重吗?答:疱疹性咽峡炎是儿科常见的流行性传染疾病,传染性很强,危害性不大,家长要放松,不必太紧张。
但也不能因为疱疹性咽峡炎是自限性疾病,家长就掉以轻心不去干预。
虽然通常一周会好,但因为孩子在患病期间会连续高烧,且孩子因口腔内疱疹会吞咽困难、烦躁、哭闹,病程比较痛苦,所以家长要及早干预,对证处理,帮助孩子快速恢复。
2、问: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有什么区别?答: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均是由肠道病毒引起的疾病,二者之间有两个区别:①疱疹性咽峡炎的疱疹仅仅出现在口腔内,而患手足口病的大多数孩子先是咽喉部有疱疹,后发展到手脚心,少见于长在手脚背,并伴有发烧。
②疱疹性咽峡炎并发症较轻,而手足口病的少数患儿由于发病迅速,可能引起心肌炎、肺水肿、脑干脑炎等严重并发症,可致死亡或留有后遗症。
3、问:疱疹性咽峡炎与手足口病都是自限性疾病,去医院还有必要做检查和治疗吗?答:要做检查。
虽然二者都是相对较轻的病,但同样有并发重症的几率,尤其是手足口病。
抽血检查,可筛查排除重症分型。
如果是“柯萨奇病毒”则一般无严重后果,预后较好。
如果是“肠道病毒71型”感染,则往往会导致病毒性脑炎、神经源性肺水肿等严重情况,危及生命,要马上进行治疗干预,以免悲剧的发生。
有些家长认为孩子的血少,抽血对孩子身体伤害大,这种想法是错误的,我们常规的抽血检查,只是取极少量的血,并不会对孩子造成任何伤害。
4、问:将野生马齿笕煮熟切碎,加点白糖吃,能治疗疱疹性咽峡炎么?答:有一定治疗功效,但不够力。
中医将疱疹性咽峡炎归为“温病”的一种,马齿笕是清热、凉血、解毒的中药材,而白糖同样有清热解毒的功效,所以马齿苋白糖是有疗效的。
但仅仅依靠这两味药去治疗,效果显然不够,因此建议家长不要盲目跟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疱疹性咽峡炎预防控制知识要点
一、疱疹性咽峡炎
疱疹性咽峡炎是由肠道病毒(多为柯萨奇A组)感染引起的以急性发热和咽峡部疱疹溃疡为特征的疾病,潜伏期一般为3-6天,主要通过飞沫、唾液及疱疹液直接接触传播。
疱疹性咽峡炎感染性较强,传播快,呈散发或流行,夏秋季为高发季节,主要侵袭3-10岁儿童。
一般病程4~6日,重者可至2周。
二、临床症状
多以突发高热开始,24~48h可达高峰,升至39~41℃,伴头痛,咽部不适,肌痛等,婴幼儿常有呕吐,拒食,甚而发生高热惊厥。
年长儿童及成人常见严重的咽痛,吞咽困难,四肢肌痛,厌食乏力等,持续4~5天后,咽部出现灰色小丘疹,24h内发展为水疱和溃疡,经1~5天溃疡愈合,一般3天内退热,症状消失。
本病呈自限性,病程大约7天,预后良好。
三、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的异同
(一)相同点
1.病原体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为肠道病毒感染所致。
2.临床特征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可出现口腔内疱疹及溃疡表现。
3.流行病学特征
疱疹性咽峡炎和手足口病均具有传染性,在学校及托幼机构等集体单位可能出现散发或聚集性疫情。
(二)不同点
1.疹子分布部位
疱疹性咽峡炎病例症状主要为发热和口腔疱疹,但手、足、臀等部位并无疹子分布,而手足口病则有。
2.传染性
疱疹性咽峡炎的传染性较手足口病要小,后者更容易引起聚集性疫情的发生。
3.症状
疱疹性咽峡炎患者症状较典型的手足口病症状要轻一些。
4.并发症
疱疹性咽峡炎虽然可能合并细菌感染,患儿往往因为咽痛而流涎、拒食,但是一般不会出现脑炎等并发症,几乎不会出现重症、死亡病例。
少数手足口病患儿则可引起心肌炎、肺水肿、无菌性脑膜脑炎等并发症,个别重症患儿病情进展快,可导致死亡。
四、疱疹性咽峡炎的防控要点
学校和托幼机构在疫情流行期间,应积极落实晨(午)检、病例隔离、清洗消毒、宣传教育等防控措施。
(一)病例隔离
对于诊断为疱疹性咽峡炎的患儿,要隔离至症状消失后1周,
在此期间医疗机构不应开具复课证明,以免造成疫情扩散。
(二)预防控制措施
1.每日进行晨检,发现可疑患儿时,要采取立即送诊、居家观察等措施,并立即对患儿所用的物品进行消毒处理。
2.教育、指导儿童养成正确洗手等良好的卫生习惯,老师也要保持良好的个人卫生状况。
3.教室和宿舍等场所要保持良好通风;定期对玩具、儿童个人卫生用具(水杯、毛巾等)、餐具等物品进行清洗消毒。
4.定期对活动室、寝室、教室、门把手、楼梯扶手、桌面等物体表面进行擦拭消毒。
5.应每日对厕所进行清扫、消毒,工作人员应戴手套,工作结束后应立即洗手。
6.发生疫情时,应主动配合卫生部门做好防控工作,加强室内通风换气,必要时采用紫外线灯对空气进行消毒处理,定期做好玩具、桌椅、门把手物体表面的清洗剂消毒工作及晨检。
(三)班级停课标准
目前由于疱疹性咽峡炎没有纳入我国的法定报告传染病管理,尚无具体的疾病防控工作指引或规范。
因此,建议参照手足口病停课标准执行,即:
1周内同一班级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建议病例所在班级停课10天;1周内累计出现10例及以上或3个班级分别出现2例及以上病例时,经风险评估后,可建议托幼机构停课10天。
(四)保持个人及环境卫生
家长要注意保持孩子个人和室内环境的卫生,尽量不带孩子去人群聚集的公共场所。
(五)宣传教育
学校和托幼机构需做好疾病相关知识的宣传教育工作,争取家长配合共同做好防控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