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合集下载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是指运用信息技术手段,对科研管理进行数字化、网络化、智能
化的建设和优化,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质量。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系统建设:通过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将科研流程、科研项目、科研数据等信息
进行集中管理,实现科研工作的全过程监控和管理。

2. 数据管理:通过建立科研数据管理平台,对科研数据进行收集、整理、存储、共享
和利用,提高科研数据的质量和可信度。

3. 知识管理:通过知识管理系统,将科研成果、专家经验、科研文献等知识进行整理、分类、存储,实现知识的共享和传播。

4. 决策支持:通过数据分析、数据挖掘等技术,对科研管理过程中的数据进行分析和
挖掘,为科研管理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5. 协作平台:建立科研协作平台,实现科研人员之间的协作和沟通,促进科研合作和
交流。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研究可以通过实践和理论结合,可以从技术、组织、管理等多
个角度进行研究,以不断提高科研管理水平和效率,推动科研创新。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

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近年来,高校信息化建设的持续推进,已经成为我国高等教育发展的重要方向和趋势。

而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作为其中一个重要的环节,如何合理有效地进行,一直是大家思考和探索的领域。

本文就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研究与实践进行归纳总结,以期能够对大家有所启发和帮助。

一、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意义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意义,不仅在于能够提高高校办公、教学、科研等方面的效率和质量,也有助于拓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促进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

同时,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还具有以下几个方面的意义:1.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增强高校竞争力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可以提高教学、科研的效率和质量,为师生提供更好的教学资源和科研支持,促进高校教学、科研水平的提升,进而增强高校竞争力。

2.拓宽高校与社会的联系和交流,促进高校与社会的融合发展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能够使高校与社会之间的联系更加紧密,为高校教学、科研服务于社会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3.提高高校管理水平、规范教育管理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依托信息化技术和管理手段,能够提高高校教育管理的科学性、精细化和信息化水平,实现管理的规范化与标准化。

二、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技术基础设施建设管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基础和前置条件。

高校需要建立稳定高效的网络系统,提供高质量的计算机设备和软件,并配备专业的技术人员对基础设施进行维护和管理。

2.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管理高校信息系统平台建设管理,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管理的核心内容之一。

信息系统平台包括教学平台、学生信息管理系统、科研管理系统、学籍管理系统等,这些系统需要满足高校对信息化建设的需求,提供可靠的信息资源和服务。

3.教学、科研信息化应用管理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目标之一是提高高校教学、科研水平。

教学、科研信息化应用管理,是高校信息化管理的重要组成部分,要按照教学、科研的实际需求,进行信息化应用管理,提高教学、科研的质量和效率。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研究

基于“互联网+”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与创新研究随着互联网技术的发展,与各领域的深度整合,实现了信息共享和资源整合,推进了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科研管理中的应用,本文在分析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现状的基础上,论述了互联网技术在高校科研管理系统的发展与应用,为提高高校的科研水平和创新水平,提出了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思路。

标签:互联网;科研管理;信息化随着互联网及信息技术在各种领域中的应用,我国高等教育事业也是日益发展,而衡量高校的综合实力的关键指标依然是科研实力及科研管理水平,致使不断提高白身科研实力及管理水平成为当前高校改革创新所面临的重要挑战,为了提高高校科研上的创新水平和与辐射力,采用信息化手段来建设高校科研管理工作,合理配置科研资源,优化科研水平,强化科研管理是主要的发展路线。

因此,构建高校科研管理系统是高校创新发展的有效途径。

1.高校科研管理工作的现状1.1 科研管理监管力度不足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部门职责是管理与监督科研项目的质量及成果转化等方面,但在科研项目的实施过程中给予关注力度不够,忽略了项目申报人员的资质以及公平化进行评选,导致科研管理工作的中缺少新青年的加入,缺乏创新思路,只过于强调程式化,缺少原则性,限制了科研发展的步伐。

在“互联网+”下,如何实现高校科研管理的科学化,高效化,更有效地服务于高校改革创新发展,是高校科研管理工作人员当前所要思考的重要问题。

1.2 科研合作形式单一传统的高校科研项目团队组建都集中在单一学科上,局限于同一学校、同一个院系、相同科研能力的教师集中在同一个项目中,这种封装式的科研模式虽能使科研人员潜心于研究,但存在着科研合作的单一性。

随着目前高校科研以产学研的模式为主,向跨学科的科学研究模式转变,凝聚跨学科的团队力量进行科学研究,加强研究水平和提高科技创新,而目前科研合作形式单一无法满足时代发展的需求,也不能保证科研的创新性。

高校的相关科研人员应该共同合作、共同创新。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随着信息技术在各行各业的应用越来越广泛,高校科研管理也逐渐向信息化方向发展。

科研管理信息化可以提高科研工作效率,降低成本,促进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

本文将从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建设、管理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和信息技术人才培养等方面探讨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探索与实践。

一、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信息化的基础设施包括网络、服务器、存储设备、计算机等硬件设备以及各种软件系统,这些设备是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基础。

在信息化基础设施建设中,高校需要根据自身的实际情况确定需要购置的设备数量和类型,进行系统选型,以保证各设备的兼容性和信息共享。

同时,高校还需要配置专业的信息技术支持团队,定期对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进行维护和更新,确保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的稳定和安全。

二、管理信息化工具的应用管理信息化工具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高校的科研管理水平。

目前,管理信息化工具主要包括科研管理系统,学术资源管理系统,知识管理系统等。

这些系统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论文排版、科研数据的录入和展示、学术交流会议的安排等多种管理功能。

例如,科研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科研项目的立项、管理、审批等流程,学术资源管理系统可以实现学术文献的检索和管理,知识管理系统可以实现知识共享和知识发现等功能。

这些系统的应用可以避免科研管理过程中的人为错误和繁琐的手工操作,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三、信息技术人才培养信息技术人才不仅是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支撑力量,也是高校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推动力量。

因此,高校需要注重信息技术人才的培养,为科研信息化建设提供有力的技术支持。

这里介绍几个培养信息技术人才的具体措施:(1)设置信息技术专业课程高校可以开设信息技术相关专业课程,如数据库技术、计算机网络等,培养信息技术人才。

(2)开展信息技术培训高校可以开展信息技术培训课程,提供丰富多样的培训内容,如数据分析、软件测试等,以提高学生的信息技术能力。

(3)举办信息技术竞赛高校可以组织信息技术比赛,为学生提供动手实践的机会,激发学生的创新热情和学习兴趣,增强信息技术技能。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精细化研究及其信息化建设实践

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精细化研究及其信息化建设实践

2023年·第06期21航天工业管理科研项目经费管理精细化研究及其信息化建设实践科研经费管理是航天科研生产单位的重点工作,其管理流程链条长,管理接口关系也相对复杂,如外协外包管理、价格管理、合同管理等都涉及一系列具体的管理活动。

这些管理活动以企业经营和发展需要为目标,紧密围绕设计开发工作,通过多部门协同的方式开展。

为了确保科研经费管理成果不仅与科研生产任务量相匹配,又能够为企业经营指标实现和可持续发展作出相应贡献,在当前广泛推行竞争性采购、价格审查、经费专项审计的新形势下,持续完善航天科研项目经费管理模式,夯实经费管理基础,逐步实现经费管理精细化、信息化,是适应“高质量、高效率、高效益”发展要求和加速建设一流航天企业的必经之路。

一、科研经费管理的难点1.经费规模庞大科研项目经费一直是航天相关单位,特别是总体和分系统承制单位营业收入的主要来源。

以新一代运载火箭研制为代表的重大工程肩负着我国由航天大国向航天强国跨越发展的责任与使命,这些型号从方案论证到研制飞行试验,直至进入发射服务阶段,历时周期长达数年。

同时,系统工程特点显著,产品配套组成复杂,研制攻关技术难度大,科研经费规模相对庞大。

从外协外包管理方面来看,外协直接成本通常占据项目总预李皓伟、张鑫、李玉山 /北京宇航系统工程研究所2023年·第06期22航天工业管理算的1/2以上,对应的合同金额巨大,项目涉及到的供应商多,给企业精细化经营管控,甚至是党风廉政建设提出了较高要求。

2.市场竞争激烈近年来,航天相关单位持续推进科研项目价格工作改革,传统航天市场的竞争极为激烈。

通过大力推行竞争性采购,传统领域逐步由单一定价向多重定价模式转变;通过引入目标成本与过程监控机制,逐步由事后定价向事前控制模式转变;通过广泛实施项目审价、经费审计,逐步由个别成本计价向社会平均成本计价模式转变。

传统计划经济式的经营管理模式已难以适应当前竞争性采购、降本增效的外部形势,特别是在市场充分竞争的科研项目领域,一些单位不惜大幅降低项目毛收益率,旨在提升其市场份额。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开发

3平台研究开发管理及 方法
科研 管 理信 息化 平台 建设 项 目是一 个大 型软件 工 程项 目,项 目的 周期 和实 施计 划应 该 按 照软件 工程 的一 般理 论和 实践 ,并结 合 高 校科 研管理 信 息化 建设 的实 际情 况来合 理 制 定 我 们 将 项 目实 施 过 程 划 分 为 七 个 阶 段 ,依 次 来 制 定 整 个项 目的实 施 计 划 。 项 目实 施 过程 划 分 为需 求 调 研 与分 析 、 系统 分析 与设计 、 系统 开发 、 系统测 试 、 署 部 实施 、 培训 和后期 维护共 七个 阶段 。 个阶 段 每 具 体 的实施 任务 和 目标 , 细情况 如下 : ) 详 ( 需 1 求调研 与分析 , 通过 面谈 、 调查 、 查看 手工管 理 数据 等方式 调研需 求 , 并加以 分析 , 编写详 细需 求说 明书I2系统 分析 与设计 , () 系统 架构 设 计 和数 据库结 构设 计 ,编 写系统 概要 设计 说 明书 ;3系统 开发 ,编 码实 现各项 功能 需 () 求, 编写详 细设 计说 明书; 4系 统测试 , 织 () 组 专业 测试小 组进行 系统 功能测 试和性能 测试 ,
1 高校科研管理业务分析及架构设计
11高校科 研管理 业务分 析 . 般 高校 负责 科研 管理 工作 的职能 部 门 是 科研处 , 涉及 到的主 要业 务有 。 其 科研信息 发布 : 要涉及 到上级或 内部的一 些新 闻动 态 等信 息 的 发布 。 科研项 目管理 : 科研项 目是高校 从事科研 活动 的主要 方式 ,涉及 到基 本信 息录入 、暂 停、 中止 、 收等 。 研项 目分为 纵 向项 目与 验 科 横 向项 目, 分科研 项 目还 有合 作单位 。 部 科研 项 目管理 模块提 供科 研项 目的网上 申报 、评 审及 项 目状 态查 询 等主 要 功能 。 科研 经费管理 : 科研 经费是 高校从事 科研 活动 的重要保 障 , 涉及 到进 帐 、 提取 、 出与 支 结转 四个 方面 。科研 经费管 理模 块 系统包 括 的基 本功能有 : 登记进 帐经 费 , 印经费进 帐 打 通知单 ; 查询 、 计分析 经费 进帐情 况, 统 登记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网络化建设的探索与实践

科研成果的转化 等等 ,都 要把信 息的 搜集 与分析 作 为决策 和实 施的基 础 。 而 网络不仅 是承 载信 息资源 的介 质 ,
更是改 变科研 管理工作模式 的重要手
信 息的及 时性 , 要求 信息 必须 以 最快 的速 度进 行处 理 。 是要 求信 息 一
管理人 员适 时地 记 录 、 收集 出现 的各
吸 引了众 多企业 前来 洽谈 , 而 带来 从 了可观 的经 济 效 益并 且 扩 大 了学 校
的影响 力。
6. 时 性 及

高校 科 研 管理 信 息 化 、 络 网
目申报 的通 知 、申请 书 和相关 软件 ,
科研 人员上 网可 以即时 得到 , 大大 减
化 的 重 要 意 义
制 ,有 时甚 至可以实现多元化交 叉配
计 算 机 网络 技 术 使 科 研 管 理 实 现 了动态 、 时 的 方 式 , 适 能够 即时 获 取 和 提供 所 需 信 息 ,随 时掌 握 最 新
数 据 , 时 了解 科 研 动 态 , 而 提 高 及 从 了决策 能力 , 短 了决 策周期 。 缩
注 意防止 此类 现象 的发 生 。
8适 用 性 .
提高 科研管 理水 平
科 研管 理 的 网络 化 建 设 是 一 项
优 势是传 统方 式所 无法 比拟 的 , 就 这
工 和传递 给各 有关 部 门。 由于信息 具 有 实效性 , 价 值与 提供 的时 间成 反 其 比 , 间 的延 误 , 会 使信 息 的价 值 时 将 贬 值甚 至丧失 。
7真 实 性 .
段。 通过建立并充 分利用信息库 、 信息 网络和采用 信息技术 ,可 以大 幅度地 提 高办公效率 。由于科研管理工 作中 的信息资 源能够 被科 研管 理人 员 、 科 学研 究人员 、 政策决策人 员 、 市场 等多 方 面利用 ,且 可超越 时空 、实 时的限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研究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研究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研究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社会的不断发展,科研工作逐渐成为推动社会进步和创新发展的重要力量。

而高校作为国家的科研和人才培养基地,自然也承担了重要的科研任务。

因此,高校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对于提高高校科研能力、加强创新力、服务社会发展都有着至关重要的意义。

一、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必要性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已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的一项重要任务。

一方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提高科研管理工作的效率,为科研人员提供更加方便、快捷、准确的科研管理服务;另一方面,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能够推动高校尤其是科技创新型高校的科研创新能力的进一步提高,为高校打造更加优秀的创新生态系统奠定了基础。

其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可以带来更多的数据来源,通过数字化的手段搜集科研数据,为高校科研管理提供更加准确的数据支持。

科研人员可以更加全面、精准地了解自己所处的研究领域,科研成果也可以通过网上平台进行多角度、多元化的展示,从而更加充分地表现出它们的价值和特点,最终吸引更多的关注,并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

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发展目标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需要在完善基础设施、提高科研管理效率、加强创新服务、促进科研成果转化等方面不断提高。

具体包括:1. 信息平台的建设:构建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建成科研系统的核心支撑平台,实现科研信息的立体化、整体化、智能化管理。

2. 数据支持的提高:实现数字化的研究数据搜集和管理,构建完善的科研数据系统,提供更准确、更全面、更智能的科研支持。

3. 科研管理工作流程的优化:建设科研管理常用的流程模板,为科研管理工作带来便捷、快速的处理程序,提高工作效率。

4. 科研成果的在线展示:通过线上平台对科研成果进行展示,提高科研成果的影响力和知名度,进一步提升高校科研创新能力。

5. 创新服务的升级:通过信息化手段提供更加全面、快速、准确的科研创新服务,充分发挥科技创新在国家和区域创新发展中的作用。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的研究与设计

221 开 题 管 理 : 目分 项 目, 题 + 题 三级 启 动 。 写 开 题 报 告 , .. 项 课 专 编 并 科 研 管 理 信 息 化 平 台 以科 研 项 目流 程 为 核 心 , 方 位 通 过 网 络信 通 过 专 家 论 证 。 全 .. 按 息化 管 理 和 控 制 项 目全 生 命 周 期 、 费 、 度 、 果 等 科 技 活 动 , 足 222 任 务 书 管 理 : 内容 要 求 编 写任 务 管理 书 并形 成 规 范 文 档 。 经 进 成 满 .. 也 包 决 策 者 对 科 研 活 活 动 的宏 观 管理 与 决 策 的 需 要 , 为科 研 单 位 对 项 目参 223 过 程 管 理 : 就 是 项 目实 施 阶段 的 完 整 记 录 , 含 中 评 估 管 理 、 阶段 性 检 查 管 理 ; 与人 员 的评 估 提供 依 据 。 .. 包 项 评 科 研 管 理 信息 化 工作 平 台基 于 We b和 S LA P技 术 、/ Q /S BS体 系结 224 验 收 管 理 : 括 验 收 管 理 基 本 内 容 、 目完 成 人 员 、 价 人 员 、 资 产 一 览 表 、 费决 算 表 、 收 信 息 表 等 , 经 验 以及 验 收相 关 文 档 的 收 集 上 构, 采用 V sa B sc和 V sa + 实 现 数 据 库 和 网 页 接 口 。 iul ai i l + u C 载。 11 系统 功 能需 求 .
动 态 管 理 , 科 研 管 理 流 程 没 有 起 到优 化 , 真 正 的科 研 管 理 信 息 化 对 和 还存 在 一定 的 差距 。 们 建 设 基 于 科 研 管 理 需 求 特 点 和 流 程 的 信 息 化 我 平 台 . 强 对科 研 项 目的 管 理 、 控 和 支 持 力 度 . 进 科 研 管 理 规 范 和 加 监 促 标 准 化 业 务 , I 作 形成 统 一 的 数 据 规 范 和 业 务 标 准 , 免 资 源 冲 突 , 避 优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的问题和对策分析【摘要】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是当前高校科研管理领域的重要方向,然而在实践中仍存在一系列问题。

本文通过对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存在的问题进行分析,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并探讨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性和对高校科研管理的影响。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趋势是不可阻挡的,因此针对当前存在的问题,积极采取对策是非常必要的。

本文旨在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参考和指导,以确保高校科研工作更加高效、便捷和科学。

【关键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问题,对策,重要性,影响,发展趋势,总结1. 引言1.1 背景介绍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是指利用现代信息技术手段对高校科研管理进行全面的信息化改造和升级,以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

随着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新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普及,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已经成为高等教育领域的重要趋势和发展方向。

背景介绍部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当前高校科研活动日益频繁和繁杂,科研管理任务越来越繁重,传统的手工管理已经难以满足复杂多样的科研管理需求。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可以通过优化和整合资源,提高科研管理的效率和透明度,为科研工作者提供更加便捷和高效的科研支持。

信息化技术的不断更新换代也为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提供了更多的可能性和发展空间。

在这样的背景下,研究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中存在的问题和探索对策建议,对于促进高校科研管理水平的提升和科研工作的顺利开展具有重要的意义和价值。

部分的内容即为上述观点的详细阐述和展开。

1.2 研究意义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研究意义在于提高高校科研管理的效率和水平,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研工作的创新和发展。

通过信息化手段,可以实现科研人员之间的信息共享和协作,提升科研管理的透明度和规范化程度,加强科研项目的监督和评估,有效降低管理成本和提高管理效益。

信息化的发展也有利于高校加强科研与产业、社会的对接,促进科研成果的转化和应用,推动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

检验科实验室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实验室是科学研究和实验教学的重要场所,信息化建设与管理对于提高实验室的效率和管理水平至关重要。

本文将从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问题等方面进行论述。

一、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必要性信息化是现代社会的发展趋势,实验室作为科学研究和教学的基础设施,也需要进行信息化建设。

首先,实验室信息化能够提高实验室的工作效率。

通过电子化的实验记录和数据处理,能够减少手工操作和人工记录的错误,提高数据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其次,实验室信息化能够提高实验室的管理水平。

通过信息化系统可以实现实验室资源的共享和调配,方便管理人员进行实验室设备、耗材的统计和采购,提高资源的利用效率。

同时,实验室信息化还能够提高科研人员的协作能力,促进科研成果的产出和传播。

二、信息化建设的内容和方法信息化建设包括硬件设施建设、软件系统开发和人员培训等方面。

首先,实验室需要配备先进的硬件设施,包括计算机、网络设备、仪器设备等。

这些硬件设施需要满足实验室工作的需求,并能够进行统一的管理和维护。

其次,实验室需要开发和应用适应实验需求的软件系统,包括实验数据管理系统、实验方案管理系统、仪器设备管理系统等。

这些软件系统需要与实验室的工作流程相匹配,并能够提供方便快捷的操作界面和数据处理功能。

最后,实验室需要进行信息化人员的培训,提高实验人员的信息技术素养和操作能力,使其能够熟练使用信息化系统进行实验操作和数据处理。

三、实验室信息化管理的关键问题信息化管理是实验室信息化建设的关键环节,主要包括数据安全管理、信息共享管理和知识产权管理等方面。

首先,实验室需要建立有效的数据安全管理机制,保护实验数据的安全和隐私。

这包括建立科学合理的数据备份和恢复机制,制定严格的数据访问权限管理规定等。

其次,实验室需要实现实验数据的共享和交流,促进科研人员之间的协作和合作。

这需要建立合适的信息共享平台,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共享和交流规范。

浅议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浅议高校科研项目管理信息化建设
第 2 3卷 第 4 期 21 0 0年 8月
湖 北 函 授 大 学 学 报
J r a fHUBEICo r s o e e U n v r iy ou n lo r e p nd nc i e st
、o. . r1 NO. 23 4
Au . 01 g2 0
浅议 高校 科研项 目管理信息化 建设
量 , 高 了信 息 加 工处 理 和 分 析 的效 率 。 同 时 , 于 网 络 的 科 提 基 研 项 目管理 系 统 本 身 是 科 研 项 目管 理 涉 及 的 各个 方面 、 程 有 过
效 规划 整 合 的产 物 , 过 它 可进 行 项 目申报 、 通 网络 查询 、 布 科 发
管 理 工 作 中面 临 的又 一 大 任 务 。 随着 信 息 化 产 业 日益 渗 透 到 工 作和 生 活 中的 各 个 层 次 , 托 于 网络 和 信 息 技 术 的 科研 项 目 依 管理,使之做到科学 高效、 规范有序 , 已日渐成为高校科研工 作 综 合 协 调 作 用 的 重 要 方 面 , 成 为 检 验 科 研 管 理工 作质 量 和 也 管理水平 的重要标准。 二 、 校 科 研 项 目管 理 信 息 化 的 意 义 高
研 信息和科研成果下载各种 资料, 从而实现 网上信息交 流, 简 化 工 作程 序 , 进 了管 理 分 工 的 集 约 化 , 速 了管 理 信 息 的 传 促 加
递 和 反馈 过 程 , 高 了 管理 水 平 和 工 作 效 率 。 提 ( ) 息 化 可 以实 现 动 态 管理 , 短 决 策 周 期 。 二 信 缩 随着 学校 的发展 , 科研项 目来源 日益增 多, 加之科研项 目研究周期较长 ,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科研管理信息化的理论研究与实践
Absr c : c r i g t ie c s d s rpton,a lc ton offr ta t Ac o d n o fr a es e c i i pp ia i ie a a m s t m , fr e i lr ys e ie xtngus ng nd m ok c ntol ys e s ihi a s e o r s t m weesu e r t did. I ai e m e n offr x i guihi nsa l — nv ld ph no no ie e tn s ng i tla ton a um m a ie i s w ss rz d-a h y c us s t ati nd t e ke a e h ndu e fr n c d ie i —
p o e to n t la i n r t c i n i s a l to s
化技术 、 显示 技 术 、 统 技 术 等 相 互 联 系 在 一 起 , 大 促 系 大 进 了 信 息技 术 的快 速发 展 与进 步 , 于 经 济发 展 、 会 进 对 社
步 和 军 事 现 代 化 等 发 挥 了 越来 越 大 的推 动作 用 。
息技 术 的 进 步 发 挥 了 关 键 的 指 导 作 用 , 信 息 技 术 各 个 使 原 来 独 立 的 分 支— — 传 感 与 测 量 、 信 与 存 储 、 算 技 通 计
术 、 息处理 、 策技 术 、 工 智能技 术 、 制 技术 、 信 决 人 控 自动
S u y o p lc to f fx d fr t d n a p ia i n o i e ie
1 2 科研 管 理信 息 化 .
GE Xio xa 。 E n , ANG in yn a — i W IDo g W Ja —i g

科研管理 信息化建设

科研管理 信息化建设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指将信息技术与科研管理相结合,通过建立信息系统、优化流程和提升科研管理效率,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高效化和智能化。

科研管理是指对科研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控制和评价的过程,旨在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传统的科研管理存在许多问题,如信息不对称、流程繁琐、数据重复录入等,严重制约了科研工作的发展。

因此,借助信息化技术对科研管理进行改进和升级已成为科研机构的共识。

信息化建设的首要任务是建立科研信息管理系统。

该系统应能够实现科研项目的申报、立项、执行、结题等全过程管理,并能够与其他相关系统进行数据共享和交互。

通过信息化系统,科研人员可以随时了解科研项目的进展情况,提高科研工作的透明度和协同性。

信息化建设还需要优化科研管理流程。

科研管理涉及到多个环节,如申报评审、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等,传统的流程往往繁琐且易出错。

通过信息化建设,可以对科研管理流程进行优化和自动化,减少人力工作量和错误率。

例如,可以通过系统自动生成科研项目的进度计划和报告,提醒项目负责人按时提交相关材料,实现科研工作的规范化和高效化。

信息化建设还可以提升科研管理的智能化水平。

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科研管理可以借助大数据和机器学习等技术,实现对科研项目的智能分析和决策支持。

通过对大量科研数据的分析,可以挖掘出科研项目的规律和趋势,辅助科研人员做出科学决策。

同时,还可以通过智能算法对科研成果进行评价和预测,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影响力。

信息化建设对科研管理的影响不仅限于科研机构内部,还涉及到科研人员的日常工作。

科研人员可以借助信息化工具进行文献检索、数据分析和论文撰写等工作,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

同时,科研人员还可以通过互联网和社交媒体等渠道与其他科研人员进行交流和合作,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转化。

然而,信息化建设也面临一些挑战和难题。

首先是信息安全问题。

科研活动涉及到大量敏感信息,如研究方案、实验数据和成果论文等,这些信息需要得到有效的保护和管理。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科研管理是指对科研活动进行计划、组织、协调、监督和评估的管理工作。

科研管理现代化是指在科研管理过程中运用现代管理理念和方法,提高科研工作的效率和质量,推动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的发展。

在当前高速发展的科技领域,科研管理现代化迫切需要与时俱进,不断创新,树立新理念,实现科研管理的转型和升级。

一、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信息化是现代科研管理的基础,科研工作者在研究过程中需要大量的信息资源,在管理过程中需要各种数据和信息支持。

加强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的关键一步。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管理信息系统,构建科研成果数据库,推动科研成果的共享和交流。

也可以利用大数据技术来进行科研管理的分析和预测,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决策支持,提高科研成果的生产效率和质量。

二、优化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科研管理的体制机制对科研工作的开展和发展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当前的科研管理体制机制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僵化、重复和效率低下的问题,需要进行改革和优化。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管理的权责清晰、运行高效的体制机制,创新科研管理的方式和方法,提高科研管理的透明度和公信度。

也可以建立科研管理的激励机制,鼓励科研工作者进行创新和实践,推动科研管理的现代化发展。

三、强化科研管理的服务意识科研管理的服务意识是指科研管理部门和科研管理人员应该以科研工作者的需求为出发点,为科研工作者提供优质、高效的管理服务。

在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的过程中,需要加强对科研工作者的关注和支持,为他们提供更加便捷、灵活的科研管理服务。

可以通过建立科研管理的网上服务平台,实现科研管理的智能化和自助化。

也可以加强科研管理的指导和培训,提高科研工作者的科研管理水平和意识,促进科研管理的全面发展。

四、推进科研管理的国际化合作科研管理的国际化合作是推动科研管理现代化的重要途径之一。

当前,科研工作者在开展科研活动的过程中需要面对国际化的竞争和合作,需要借鉴国际先进的科研管理理念和方法。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科研管理是推动科研活动开展和提升科研水平的重要环节。

随着科技创新的步伐加快,科研管理也要与时俱进,不断引入新的理念和方法,以推动科研管理的现代化。

本文将从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的角度来探讨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的具体举措。

树立科研管理的目标导向思维。

传统的科研管理往往只注重项目完成的进度和成果,忽视了科研过程中的问题解决和团队合作等重要环节。

要树立科研管理的目标导向思维,注重科研过程的管理和监督,更加关注科研人员的综合素质和团队合作能力的提升。

建立绩效评价体系。

科研管理的核心是提高科研人员的绩效,而绩效评价体系是提高绩效的重要手段。

要建立科研人员的绩效评价体系,既要注重科研成果的评价,也要考虑科研过程中的质量和效率。

要注重量化指标的设置,使绩效评价更加科学、公正,为科研人员提供明确的目标和激励机制。

推动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

信息化建设是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的基础和保障。

要加大对科研信息化建设的投入,推广应用科研管理信息系统,实现科研数据的共享和科研过程的透明化。

要注重科研人员对信息化技术的培训和提升,提高其信息技术应用能力,为科研工作提供更好的支撑。

要加强科研管理的跨界合作。

科研管理往往涉及多个学科领域和多个科研机构的合作,要加强科研管理者之间的交流和合作,共同探讨科研管理的问题和方法。

要与各级政府部门、科研机构和企业建立紧密的合作关系,共同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

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科研管理的现代化需要专业化的管理人员来进行实施,因此要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

培养具备科研管理理论知识和实践经验的管理人员,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和管理能力,为科研管理现代化提供有力支持。

树立科研管理新理念是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的重要举措。

科研管理要注重目标导向思维,建立绩效评价体系,推动信息化建设,加强跨界合作,加强科研管理人员的培训和队伍建设,以推进科研管理现代化,提升科研水平,促进科技创新和社会发展。

企业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

企业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研究
工 程 项目 管 理I
P r o j e c t M a n a ,  ̄ r a e n t I
企业科研项 目信息化管理研究
S t u d y o f I n f o r m a t i o n Ma n a g e me n t f o r E n t e r p r i s e ’ s R e s e a r c h P r o j e c t
员需在项目整个周期内对人员、 进度、 资源、 资金等进行管理,
处理大量的事务及信息 。 若缺乏有效 的管理手段 , 就 难以做 到 每个项 目都能管理及 时、 到位 。因此 , 有必要建设企业科研项 目信息化管 理系统 , 使管理 规范化 、 制度 化 , 将项 目的各种信 息集成到系统 中, 实现 信息共享 , 使 研发 人员、 研发部 门、 科研 管理部门及时了解各项 目 动态 , 实时响应 , 提高科研项 目的管 理效 率及科技研发水平 。 本 文以本单位科研管理为例 , 对企业 科研项 目 管理 系统设计进行分析、 研究 。
肖院花
( 中国中元 国际工程有限公司 , 北京 1 0 0 0 8 9 )
XI AO Yu a n . h u a
( C h i n a l P P R I n t e na r t i o n a l E n g i n e e r i n g C o . L t d . , B e i j i n g 1 0 0 0 8 9 , C h i n a )
【 中图分类号】 T u 7 1 2 【 文献标志码】 A 【 文章编号】 1 0 0 7 . 9 4 6 7 ( 2 0 1 4 ) 0 2 . 0 1 5 3 . 0 3
1 引言
科技研发对 提高企业科技竞争力 、促进企业发展起 着至 关重要 的作 用。为确 保科研项 目按时 、 按 质完成 , 科研管理 人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

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策略研究近年来,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正逐渐成为高校科研管理的重要手段。

信息化的发展为高校科研管理带来了许多便利与挑战。

本文将研究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策略,并探讨其优势和挑战。

一、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的优势1. 提高效率:信息化系统能够实现高效的科研管理,包括项目立项、资金管理、人员配备等。

通过信息化系统,高校可以更好地分析和利用已有资源,提高科研效率。

2. 优化资源配置:信息化系统可以帮助高校科研管理部门更好地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方向、成果、经费使用情况等,从而更好地进行资源的配置和科研项目的协调。

高校可以通过信息化系统实现科研资源的最优化配置,提高科研成果的质量和数量。

3. 加强交流与合作:信息化系统提供了高校科研人员之间交流和合作的平台,通过系统,科研人员可以更加便捷地获取他人的研究成果,进行学术交流和合作,促进科研水平的提高。

二、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的策略1. 建立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应综合考虑科研项目立项、资金管理、人员管理等各方面的需求,建立一个覆盖全面的信息化管理平台。

该平台应具备良好的用户界面、稳定的网络连接和高效的数据处理能力,能够满足科研管理的各项需求。

2. 强化数据分析与挖掘能力:信息化系统应具备较强的数据分析和挖掘能力,通过数据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科研人员的研究动态、经费使用情况等,提供科研管理决策的依据。

3. 加强关键技术支持能力: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实施需要涉及多方面的技术支持,包括数据库管理、网络安全、系统集成等。

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加强对关键技术的研究和培养,确保信息化系统的正常运行和数据的安全。

4. 加强培训与推广:高校应加强对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的培训和推广工作。

科研人员需要了解信息化系统的使用方法和管理流程,高校科研管理部门应组织专门的培训班和研讨会,提升科研人员的信息化水平。

三、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实施中的挑战1. 数据安全问题: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涉及大量的科研数据和个人隐私数据,数据的安全性是实施信息化的重要保障。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

成果展示
该系统包括项目管理、人员管理、经费管理、物资管理等 多个模块,实现了信息的实时共享、更新和维护,提高了 管理效率和精度。
经验总结
该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建设成功的关键在于明确目标 和需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注重人员培训和推广,以 及持续优化和完善系统。
案例二:某研究所科研管理信息化升级改造
THANKS FOR WATCHING
感谢您的观看
背景介绍
该研究所原有的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已使用多年 ,功能逐渐无法满足现有需求,需要进行升级改 造。
成果展示
升级改造后的系统实现了更高效的项目管理、人 员管理、经费管理和物资管理,提高了工作效率 和数据质量。
实施过程
该研究所首先进行了深入的需求调研,明确了升 级改造的目标和需求,然后与专业公司合作进行 方案设计和实施,并进行了严格的测试和验收。
完善管理体制
建立科学合理的管理体制 和运行机制,协调各个部 门和机构之间的利益关系 。
增加资金投入
加大对科研管理信息化建 设的资金投入,提高系统 的硬件设备和软件系统的 水平。
对策建议与展望
加强人才培养
加强科研管理信息化人才的培养,提高人才的专 业素质和服务能力。
推进信息共享
加强信息共享的推进力度,打破信息孤岛现象, 提高信息的利用效率。
展望:未来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点与发展方向
重点
未来科研管理信息化的重点将放在解决目前存在的问题上, 进一步完善信息化基础设施和提升应用水平,实现科研全过 程的数字化管理和无纸化办公。
发展方向
未来科研管理信息化将更加注重跨学科的交叉融合,利用大 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提高科研的精准度和效率,同时加强 国际合作与交流,推动全球科研管理信息化的发展。

面向过程管理的科研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面向过程管理的科研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

面向过程管理的科研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研究科学的管理方式不仅能高效地促进科研项目的完成,还能及时掌握和监控科研项目的动态,有效促进科研项目过程管理。

因此,加强科研项目信息化整合和业务流程信息化支持,提升科研项目信息化管理水平和效率,为科研项目的顺利实施奠定坚实的基础,对科技发展水平的提高有着重要现实意义。

一、科研项目管理工作现状分析1、科研项目实施单位无论是项目实施人员还是项目管理人员数量都偏少,往往形成倒逼式管理,客户催一个管一个,无法拿出精力进行预防式管理,疲于应对各种突发挑战。

2、信息化系统较多,根据不同的业务背景使用不同的信息系统,行政审批使用OA、财务及物料管理使用金算盘、生产过程管理使用MES系统、档案管理使用数字化档案馆,系统间数据没有实现完全共享,无论是项目实施人员还是项目管理人员无法一键式获取全局进度信息,导致产品设计、采购、制造过程中,设计人员和各部门管理人员不能实时获取有关的设计、生产、物资等信息,造成信息传递周期长,往往需要经过多方沟通后,才能了解项目进展。

3、质量体系要求难以融入至产品研发流程中,设计过程缺少统一的设计基础资源库的支撑,标准化、通用化、模块化设计程度有待提高,缺乏有力的手段与载体加强研制过程的规范性,过度依赖研发人员经验,导致设计过程不稳定;同时产品研发数据缺少集中、实时、共享的管理平台,单位层面知识共享及获取比较困难,无法保证知识积累的有效传递。

二、科研项目信息化平台建设目标1、打造流程驱动研发,强化项目协同管控通过规范化的流程驱动各个专业活动的串联,构建跨部门、多专业的协同研发流程,驱动工作的协作开展;提升纵、横项目计划落实与推进、成本控制及分析、确保交货质量及客户满意度,利用可视化看板,实时动态获取项目健康运行状态,用数据评价项目执行质量。

2、构建数据存储中枢,确保技术状态可控构建面向产品全生命周期业务环境的数据管理能力,为企业建立集中、统一、可信的研制数据中心和流转枢纽,确保数据源单一有效。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研究
[摘要]“中国制造2025计划”使云计算、大数据技术不断发展,并应用于各个领域。

近年来,基于现代化信息技术和管理理念的信息化管理模式应运而生,成为科研信息采集、存储、汇总、分析、管理的重要手段,促进了高职院校科研管理工作的标准化、规范化、信息化的可持续性发展。

构建吉林省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平台,将推动区域职业教育快速发展,为区域经济发展贡献力量。

[关键词]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模式建设
一、科研信息化的内涵
科研信息化(e-Science),最早是由英国科学管理者JohnTaylor于1999年提出的,指将信息化应用于科学研究管理当中。

为了推动科研成果的快速转化,推动经济发展,英国利用网络信息技术和大数据技术,构建了技术支撑平台e-infrastructure,将全国的科研信息纳入平台之中,为科研工作者提供强大的信息管理服务共享平台。

在此基础上,美国提出了Cyber-infrastructure概念。

e-Science将跨区域、跨学科、跨部门的海量信息整合,成为科研数据分析和获取的重要途径。

二、国内外科研息化发展现状
1.国外现状。

发达国家非常重视科研管理的信息化建设,如欧盟提出了旨在加强尖端科学领域联合研究与开发的“尤里卡”计划;新加坡提出了旨在提升资源整合能力、实现信息共享的“智慧园2015”计划;美国和日本利用先进的计算技术,积极构建全国性教育网络,搭建联合研发协调管理平台。

云计算、大数据技术在科研管理中的广泛应用,彻底颠覆了科研管理的传统功能。

美国顶尖高校都构建了完善的科研信息管理体系,在信息技术应用和管理方面处于世界领先地位。

2.国内现状。

我国信息化建设起步较晚,高校科研信息化建设起步更晚。

20世纪90年代初,国内一些高校开始重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部分学者才开始科研管理信息化研究工作。

随着国家网格、中国教育科研网等一批信息骨干网络的建成,高校的科研信息化建设快速发展,但许多高校仍然停留在信息发布、采集、审批等简单办公OA系统层面。

即使有独立的科研管理系统,也因网络兼容性较差而无法实现跨区域、跨行业、跨部门信息资源共享,资源浪费现象严重。

许多平台仅是审批流转平台,无法对课题和项目的实施过程、经费使用情况进行有效管控,科研管理信息化水平普遍不高。

三、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管理的特点
1.显著的地域性。

高职院校多脱胎于传统的中等职业学校(中专),主要为区域经济发展培养实用人才。

如长春汽车高等专科学校主要为长春一汽公司培养生产线操作者,与区域经济发展紧密结合,受地方经济水平、产业布局影响较大。

高职院校科学研究的特点必须与所在区域特点紧密结合,围绕所在区域社会发展、产业需求、经济水平开展学术研究。

学术研究要解决社会发展的底层难题、经济发展的基层问题,研究重点是现实性、实用性问题。

因此,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应与地域经济发展、产业布局、企业需求相融相通。

2.极强的应用性。

较之本科院校,高职院校在科研体量、经费、成果转化等方面相去甚远,缺少创新性研究,很少考虑经济和社会效益。

鉴于此,高职院校科学研究应另辟蹊径,着力于专业知识应用、技术推广与创新,特别注重技术应用层面的深入研究。

在评价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时,是否推动区域经济发展、是否解决社会发展问题、是否满足行业需求是几个重要指标。

3.较高的市场性。

高职院校以市场为导向,以行业需求为目标,培养技术技能型人才,其教学与科研工作都要与行业需求相结合。

高职院校的学术研究也应从理论层面走向实践层面,贴近行业实需,在需求中找寻研究方向。

与此同时,在行业和院校间搭建起产业化信息平台,构筑科研市场化平台,通过信息网络将高职院校的科研机构延伸为企业的研发机构、技术革新机构。

4.广阔的开放性。

目前,高职院校多采用双师型教师队伍,既教授理论知识,又教授实践操作,利用专业知识反哺生产实践。

许多高职院校利用自己的实训基地提升教师教学能力,强化学生动手能力。

高职院校的科学研究也应与生产一线紧密结合,依托实训基地的有利条件,引导教师开展科学研究并给予相应的技术指导,让教师带着教学任务、科研目的深入一线,在实践中创新技术、革新工艺。

在科研管理信息化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开放性,而不能局限于部门、学校、行业内部。

要在实践中启动科研项目,使项目团队中既有专业技术教师,又有行业技术能手,还有参与实践的学生,真正实现产、学、研相融合。

四、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建设存在的问题
(一)“教”与“研”失衡。

高职院校以培养应用型人才为主,面向社会和市场需求。

这既是高职院校的办学宗旨,也是高职院校生存之道。

因此高职院校将大部分资金投入教学、实训工作,科研信息化建设因受重视程度不够而相对发展滞后。

信息化增加了信息采集、录入、流传的操作难度,降低了科研信息化系统的体验度,造成许多教师尤其是老教师的抵触,普及存在阻力。

(二)“硬”与“软”失衡。

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过程中往往效仿同类本科院校的科研管理系统,一味追求“高大上”,与本校科研实情脱节。

受管理能力、受众群体等因素的制约,学校底层设计存在缺陷,可能会出现系列问题,如:“高上大”的系统软件无法与学校硬件设备相匹配,系统的功能很多但实用性较差,流程完美但关联性较差,一些检索功能流于形式。

有些学校的硬件设备“高大上”,但受制于“低价中标”的招投标规定,不仅功能与需求脱节,管理效率、用户体验感也较差,增加了科研管理信息化推进的难度,使信息化管理系统成为“高阁之物”。

(三)“建”与“管”失衡。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系统的运行与维护多由研发方负责,专业性有余而兼容性、使用性、开放性较差。

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人才较少,管理者从事的多为初级性工作,对系统功能要求较低,多数停留在传统纸质文本的计算机录入层面;管理权限也仅停留在网上流转审批层面,缺乏对过程的指导和管控。

科研管理信息化系统变成了数据存贮系统,科研数据的分类、汇总、分析、共享、转化工作基本停滞。

此外,高职院校在科研管理过程中缺乏对信息安全的重视,保密制度不完备,管理权限不明确,安全预案不实用,管理人员不重视,造成科研资料外泄、项目材料丢失、论文材料锁定等一系列安全问题,极大地影响了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的公信力。

五、构建吉林省高职院科研管理信息化模式
(一)“三位一体”的信息化共享平台。

构建吉林省高职院校科研管理信息化平台,要依托吉林省的产业优势,实现网络融通和资源共享,打破信息壁垒,避免各自为政。

政府要制定符合高职院校科研发展规律、符合社会发展需求、符合企业愿景的科研信息化建设规划,负责政府、企业、高校之间科研项目沟通协调工作,引导科研信息整合和共享。

高职院校作为科研项目的承担者,要利用自身的技术力量、专业信息不断完善平台,通过学术会议吸引更多的科研工作者、高校教师、行业专家成为受众用户,推动平台信息更新、品质提升。

企业通过平台
及时发布生产经营中的技术性需求,并采取联合开发、资金扶持、购买专利、业务咨询等方式,实现研究成果的及时转化。

只有将政府的“管”、学校的“建”、企业的“用”三者合为一体,才能有效推动高职院校科研信息化发展。

(二)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转化平台。

现阶段吉林省高职院校的生存之道就是面向社会、面向行业办学,了解需求,提供人才。

在科研工作上,高职院校应该转变思路,遵循市场规律构建产学研相结合的成果转化库。

社会、企业按照现实需求向科研管理信息平台发布需求,高职院校教师自愿依据需求向成果转化信息库提交研究报告,由企业委托的第三方机构从转化库中遴选合适的项目,通过合作开发、资金扶持、购买专利等方式获得预期研究成果,费用中的10%将用作平台运营维护费用。

平台由政府建设、维护、运营,并与各高职院校、企业、社会团体、政府机构相互联通,实现“一张网”联报、联审、联批。

(三)完备的信息化人才队伍。

信息技术的发展给科研管理带来了极大的机遇与挑战。

高职院校要培养一支信息化队伍,定期组织科研管理者、科研工作者接受专业培训,制定专业考核机制,按照师资比例安排一定数额的专业人员从事科研管理信息化建设工作,并相应提升专业技术人员的待遇,为科研管理信息化发展储备人才资源。

[参考文献]
[1]许哲军.大数据环境下的高校科研管理信息化探索[J].技术与创新管理,2016(3).
[2]杨君.高职院校创新创业教育体系的构建策略研究[J].南宁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18(2).
[3]王一婷.信息化视角下地方金融院校科研管理探析———以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为例[J].长春金融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12(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