思修第七章测验答案

合集下载

【精品】大一思修第七章【免费】

【精品】大一思修第七章【免费】

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高尚品格一、单项选择题1. 人类的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 )是维护社会成员之间最基本的社会关系秩序、保证社会和谐稳定的最起码的道德要求,涵盖人与人、人与社会、人与自然之间的关系。

A.社会公德B.职业道德C.家庭道德D.生活道德3.下列不属于社会公德缺失的是()。

A.过马路闯红灯B.排队加塞C.夫妻在家打架D.不爱护公物4.互联网在成为信息传播和交流的便捷的手段的同时,也成为不法分子实施违法犯罪活动的新型工具。

为了保障互联网的正常运行,2000年12月28日九届人大常务委员会第19次会议通过了()。

A.《维护互联网安全的决定》B.《互联网安全法》C.《互联网安全基本规范》D.《关于互联网安全问题的规定》5.()的立法目的是:维护社会治安秩序,保障公共安全,保护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规范和保障公安机关及其人民警察依法履行治安管理职责。

A.《治安管理处罚法》B.《集会游行示威法》C.《环境保护法》D.《道路交通安全法》6.下列适用《集会游行示威法》的是()A.深圳抗议日本篡改教科书的游行活动B.在广州举行的大型文娱表演活动C.穆斯林为庆祝节日举行的斋戒活动D.端午节在增江上举行的赛龙舟活动7.社会主义职业道德的最基本要求是()A.爱岗敬业B.诚实守信C.办事公道D.服务群众8.《公务员录用体检通用标准》明确规定“乙肝病原携带者,经检查排除肝炎的,合格”,意味着非传染性的乙肝病毒携带者与健康公民一样可以通过考试被录取为公务员,这体现了《劳动法》的()A.平等就业权B.选择职业权C.休息休假权D.享受福利权9.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可以协商解决,也可以依法申请调节、仲裁、提起诉讼。

其中,当事人对仲裁裁决不服的,除依法具有终局法律效力的裁决外,可以自收到仲裁裁决书之日起()日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

思修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表达的是()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最高统治者D.国家2.爱护法律权威的关键是()。

A.党的领导B.完善法制C.加强宣传D.依法行政3.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正确的说法有()。

A.完善市场经济秩序B.建立法治政府C.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D.提高各党派执政的水平4.()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全然保证。

A.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B.党的领导C.民主集中制D.人民代表大会制5.狭义的法律适用的主体是()。

A.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B.国家授权的社会组织C.司法机关及其工作人员D.所有的公民和法人1.下列关于法律实施保证力量的观点中错误的是()A.国家强制力是保证法律实施的唯独力量。

B.法律意识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C.道德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D.纪律观念在保证法律的实施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

3.在一个国家里,由不同的法律部门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统一整体,称为()A.法系B.法律体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4.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是()。

A.宪法B.行政法C.刑法D.程序法5.在法律运行中,()是最大量、最经常的工作,是实现国家职能和法律价值的重要环节。

A.刑事执法B.民事执法C.行政执法D.政策调控6.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在法学上称为()A.法律执行B.法律制裁C.法律适用D.法律监督7.我国依法治国的主体是()。

A.党中央B.国务院C.人民群众D.全国人民代表大会8.我国最早规定国家安全相关内容的法律是()A.国家安全法B.刑法C.国防法D.宪法10.在对法律问题的摸索与处理上,应当坚持()优先原则。

A.道德思维B.经济思维C.政治思维D.法律思维二、多选题1.法的差不多特点表现为()。

A.法是行为规范体系B.法具有国家意志属性C.法是统治阶级意志的表达D.法是全体公民意志的表达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运行环节是()。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习题资料讲解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习题资料讲解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最新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一、判断题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对)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对)4、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错)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6、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只有法律和道德。

(错)7、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错)8、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对)9、《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错)10、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错)11、机动车与非机动车驾驶人、行人之间发生交通事故的,由机动车承担责任。

(错)12、《环境保护法》仅仅适用于环境保护工作者。

(错)13、举行游行集合示威必须有负责人。

(对)14、《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范围是指情节较重够刑事处罚行为的。

(错)15、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如没有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或交警指挥,应按原速行驶。

(错)16、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对)17、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错)1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

(错)19、《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错)20、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错)21、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

(对)22、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需要。

(错)2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对)2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错)2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错)26、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男必须达到22岁,女必须达到20岁。

(对)27、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对)28、离婚后若子女判给一方抚养,则另一方就没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错)29、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姻就属于无效婚姻。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
ABCDE
8.法治思维和人治思维的区别有哪些?
A一是在依据上,法治思维认为国家的法律是治国理政的基本依据,处理法律问题要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而人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或权大于法,它主张凭借个人尤其是掌权者、领导人的个人魅力、德性和才智来治国平天下;B二是在方式上,法治思维以一般性、普遍性的平等对待方式调节社会关系,解决矛盾纠纷,坚持法律面前人人平等原则,具有稳定性和一贯性,而人治思维漠视规则的普遍适用性,按照个人意志和感情进行治理,治人者以言代法、言出法随、朝令夕改,具有极大的任意性和非理性;C三是在价值上,法治思维强调集中社会大众的意志来进行决策和判断,是一种“多数人之治”的思维,避免陷入无政府主义或以民主之名搞乱社会,而人治思维是个人说了算的专断思维,虽然也强调集思广益进行治理或作出决定,但主要表现为少数个人的集权专断;D四是在标准上,法治思维与人治思维的分水岭不在于有没有法律或者法律的多寡与好坏,而在于最高的权威究竟是法律还是个人。法治思维以法律为最高权威,强调“必须使民主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而人治思维则奉领导者个人的意志为最高权威,当法律的权威与个人的权威发生矛盾时,强调服从个人而非服从法律的权威
ABCD
9.法治思维包括哪些基本内容?
A法律至上;B权力制约;C公平公正;D人权保障;E正当程序
ABCDE
10.公平正义主要包括哪些内容?
A权利公平;B机会公平;C规则公平;D救济公平
ABCD
11.怎么理解权利公平?
A一是权利主体平等,国家对每个权利主体“不偏袒”、“不歧视”;B二是享有的权利特别是基本权利平等;C三是权利保护和权利救济平等
ABC
4.怎和依法治国的重大意义;B要把握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坚持党的依宪执政,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C要准确把握宪法实施的正确方向,与西方宪政划清界限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第七章遵守行为规范锤炼道德品格一、判断题1、人类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最初是自发形成的。

(对)2、公共生活中的道德与法律所追求的目标是一致的。

(对)3、社会公德是指在社会交往和公共生活中公民应该遵守的道德准则。

(对)4、生活道德与大学生的成长关系不大。

(错)5、有序的公共生活是国家现代化的一个重要标志。

(对)6、维护公共秩序的手段只有法律和道德。

(错)7、公共生活与私人生活是两个截然分开的领域。

(错)8、谁污染谁治理,谁开发谁保护。

(对)9、《集会游行示威法》就是限制公民的集会、游行、示威的权利。

(错)10、集会游行示威任何时候都可以。

(错)14、《治安管理处罚法》适用范围是指情节较重够刑事处罚行为的。

(错)15、机动车通过交叉路口时如没有交通信号,交通标志或交警指挥,应按原速行驶。

(错)16、职业活动的最基本要求是爱岗敬业。

(对)17、诚实守信就是要求从业人员不以全损公、不以私害民、不假公济私。

(错)18、劳动争议发生后,当事人必须提起诉讼。

(错)19、《劳动法》是适用于所有劳动者的法律。

(错)20、劳动争议的解决必经协商程序。

(错)21、人选择职业,职业也选择人。

(对)22、爱情体现着人的自然需要。

(错)23、家庭和婚姻是爱情在内容和形式上的升华。

(对)24、我国《婚姻法》规定,结婚年龄,男女均不得早于20岁。

(错)25、离婚解除夫妻关系,父母与子女之间的血亲关系也随之消除。

(错)26、结婚的必备条件之一是必须达到法定婚龄。

男必须达到22岁,女必须达到20岁。

(对)27、离婚有两种方式,协议离婚和诉讼离婚。

(对)28、离婚后若子女判给一方抚养,则另一方就没有抚养和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错)29、未到法定年龄的婚姻就属于无效婚姻。

(对)30、恋爱作为一种人际交流,必然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对)二、单选题1、社会生活基本上可分为()三大领域(B)。

A、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学习生活B、公共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C、公共生活;学习生活;婚姻家庭生活D、学习生活;职业生活;婚姻家庭生活2、公共生活从()就开始了(A)。

思修题库第七章教学内容

思修题库第七章教学内容

思修题库第七章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 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A.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B.经济安全与科技安全C.文化安全与生态安全D.社会公共安全与政治安全12.( B)是维护国家安全的专门法律,规定了国家安全机关在国家安全工作中的职责以及公民和组织维护国家安全的权利和义务,规律了各类危害国家安全行为所应承担的法律责任。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题库试题及答案(选择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的一般含义是:( A )。

A法律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行为规范B法律是被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C法律由社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2.法与其他社会规范的区别在于(C)A是调整人们行为的规范B有约束力C由国家强制力保证执行D规定制裁措施3.法律主要体现的是( B )的意志。

A全民B统治阶级C政党D整个社会4.法存在于( B )。

A整个人类社会B整个阶级社会C资本主义社会D社会主义社会5.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D)。

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6.在一个国家里,由部门法所构成的有机联系的整体,称为( A)。

A 法律体系B法系C法学体系D法的历史类型7.关于法律部门(即部门法)的含义,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C )A在形式上表现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B在内容上是一致的法律规范的总和C在调整对象为同一类社会关系的法律规范的总和D在形式上表现不一致法律规范的总和8 国家的根本法是( C )。

A 行政法B 刑法C 宪法D 民商法9.具有最高效力的法律是(A)。

A宪法B刑法C民法D经济法10.下列关于我国规范性法律档效力从高至低排列正确的是( B )。

A行政复议法→宪法→物权法B宪法→刑法→枪支管理办法C物权法→行政诉讼法→行政许可法D民法通则→刑事诉讼法→著作权法11.《反不正当竞争法》和《消费者权益保护法》都属于( B )的范畴。

A民法商法 B 行政法C经济法 D 社会法12.调整民事和商务活动的法律规范总称是(A)。

A民商法B公司法C商标法D保险法13.在我国现行法律体系中,不属于部门法的是( C )。

A民商法B经济法C立法法D行政法14.行使国家立法权的机关是(B)。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法院D检察院15.( A )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行政法规。

A国务院B地方政府C法院D检察院16.国家创制法律规范的方式主要有两种:( B )。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思想道德修养》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

第七章习题及参考答案习题一、简答题1.理想的含义。

2.信念的含义。

3.理想的基本类型有哪些?4.信念的主要特点是什么?二、论述题1.理想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要点:(1)确定人生奋斗的目标。

(2)规定人生发展的方向。

(3)激发人生前进的动力。

2.信念在人生中具有哪些重要作用?答:要点:(1)信念有利于坚定奋斗目标。

(2)信念有助于增强进取精神。

(3)信念有助于加大和凝聚力量。

3.如何理解社会主义的理想和信念?答:要点:(1)共同理想与最高理想的关系。

(2)科学认识当代社会主义的历史命运(3)坚信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

4.为什么实现理想必须艰苦奋斗?答:要点:(1)艰苦奋斗的本质内涵。

(2)艰苦奋斗的时代特色。

(3)艰苦奋斗的现实意义。

(4)艰苦奋斗是实现人生理想的坚实桥梁。

三、研究性题目1.大学生如何实现理想?四、案例分析:1.下面是两个大学生的对话:甲:“现在人都很现实,讲理想很空,人还是现实一点好。

”乙:“人应该有理想,要不人与动物有什么区别?”甲:“人不能生活在真空,理想主义已经过时,理想不能当饭吃。

”乙无言。

请利用本章所学理论分析甲同学的认识误区。

教研活动五次:1.大学生心理发展的时代轨迹探讨。

对大学生进行心理健康教育必须对青年学生的时代心理进行探讨: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青年学生的基本心态大致经历了以下三个时期:(1)80年代上半期:震动反思与自我追寻。

(2)从80年代到90年代初期:价值多元与自我徘徊。

(3)90年代中后期:实用倾向与自我凸现。

2.大学生是不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有人说大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是因为对心理健康与心理疾患的概念理解不对。

科学认识心理健康的标准很有意义。

正如杨眉所言,在大学生中倡导心理健康教育并不是因为大学生是心理疾患的高危人群。

而且,倡导心理健康教育,要以人的发展性教育为主,挖掘人的潜能,提高人的生命质量。

对个别心理疾患的人,要象对待患身体疾病的人一样,不能一谈“心理疾病”就另眼看待。

思修题库

思修题库

第七章树立法治观念尊重法律权威一、判断题(请你判断下列各题对错,正确填A,错误填B)()1、法治和德治,如车之两轮或鸟之两翼,是治国理政不可或缺的两种方式,忽视其中任何一个,都将难以实现国家的长治久安。

()2、法律是道德的底线,讲法治就足以安天下了,不必再谈德润人心。

谈德治,容易回到人治的老路上去。

()3、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对任何人都一律平等,任何人都必须遵守。

()4、我国实行宪法宣誓制度,让经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选举或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正式就职时公开向宪法宣誓,增强公职人员宪法观念。

()5、法治思维是指以法治价值和法治精神为导向,运用法律原则、法律规则、法律方法思考和处理问题的思维模式。

()6、法律权威是指法律在社会生活中的作用力、影响力和公信力,是法律应有的尊严和生命。

()7、法治是治国理政的重要方式,强调对不同人群提出有针对性的要求。

()8、推进宪法实施、落实依宪治国是全面依法治国的首要任务。

()9、当今中国,法治已经成为党和政府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

()10、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做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1、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与依法治国相统一,是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一条基本经验。

()12、法治和德治都是治国理政的基本方式,所以应当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13、法无授权不可为,是就公民的权利而言的。

()14、只要法律对公平正义做出了科学严谨的规定就能得到实现。

()15、社会主义法治理念包含“依法治国、执法为民、公平正义、服务大局、党的领导”五个方面的基本内涵。

()16、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法治。

()17、法律权利和法律义务在总量上是等值的。

()18、我国法制宣传教育的任务就是宣传和普及法律知识。

参考答案:1、A 2、B 3、B 4、A 5、A 6、A 7、B 8、A 9、A 10、A11、A 12、B 13、B 14、B 15、A 16、A 17、B 18、B二、单项选择题(本大题每个小题共有四个选项,其中只有一项最符合题意,请你选出最符合题意的一个选项)()1、我国法律规定的国家宪法日是每年的:A、12月1日B、12月4日C、12月12日D、12月13日()2、关于法治思维,表述错误的有:A、法治思维以法治价值精神为指导,蕴含着公正、平等、民主、人权等法治理念,是一种正当性思维B、法治思维以法律原则、法律规则为依据来指导人们的社会行为,是一种规范性思维C、法治思维以法律手段、法律方法为依托分析问题、处理问题、解决纠纷,是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D、法治思维的本质是人高于法,人要发挥聪明才智解决矛盾纠纷,保障人民的权利()3、公平正义主要包括:A、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救济公平B、宪法保障、立法保障、行政保护和司法保障C、权力由法定、有权必有责、用权受监督、违法受追究D、宪法至上,法律普遍适用、优先适用,不可违抗()4、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的最根本保证是:A、党的领导B、人民当家作主C、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D、贯彻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5、我国社会主义法治建设的基本经验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相统一。

思修第七章习题

思修第七章习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选题1.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 B )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A. 人类的产生B.私有制、阶级和国家C.社会的产生D.文明的产生2.当代中国的法律属于( D )的法律.A.奴隶制法律B.封建制法律C.资本主义法律D.社会主义法律3.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他社会规范的首要之处在于( C )。

A.它是由国家创制的社会规范B.它是由国家保证实施的C. 它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的社会规范D. 它是社会规范4.国家对违法行为的否定和制裁,对合法行为的肯定和保护,是( B )A.法律的创制B.法律的国家强制力C.法律的强制力D.法律的效力5.国家机关赋予某些既存社会规范以法律效力,或者赋予先前的判例以法律效力的行为是( B )A.制定B.认可C.承认D.创制6.国家制定的法律一般以一定的规范性文件的形式表现出来,所以被称为( A )A.制定法B.判例法C.法制D.习惯法7.法律所体现的是( A )的意志A.统治阶级的整体意志B.个别统治者的意志C.统治者个人意志的简单相加 C.统治阶级意志的全部8.法律由( B )决定的.A. 统治阶级B.社会物质生活条件C.地理环境D.社会文明程度9.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是以( B )为核心的。

A. 行政法B.宪法C. 民商法D. 经济法10.以下哪个类型的法律不属于我国的法律部门:( A )A.宪法B.经济法律C.民商法律D.行政法律11.我国每一法律部门是由调整( C )的社会关系的法律、法规构成的.A.不同类型B.相同方式C.相同类型D.不同方式12.宪法规定国家的根本制度和根本任务,具有( C )法律效力,是其他法律的立法依据,其他任何法律都不得与宪法相抵触。

A.一般B.普通C.最高D.较高13.有立法权的国家机关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制定规范性法律文件的活动称为( C )A法律适用 B.法律遵守 C.法律的制定 D.法律执行14.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依照法律规定行使权力和权利以及履行职责和义务的活动称为( B )。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03706思想道德修养与法律基础第七章章节练习及答案解析

第七章学好法学基础理论7.1法学基本知识1、法律事实是法律规范所规定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客观情况或现象。

其中依当事人主观意志为转移的,能够引起法律关系产生、变更或消灭的事实是()A.法律事件B.法律行为C.法律责任D.法律后果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考察法律行为的含义。

2、根据法律规范的内容不同,可将法律规范分为授权性规范、义务性规范和复合性规范。

下列选项中属于授权性规范的是( )。

A.公务员有模范遵守宪法和法律的义务B.消费者有了解其所购买商品的真实情况的权利C.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用任何手段侵占或破坏国家和集体的财产D.著作权人行使著作权,不得违反宪法和法律,不得损害公共利益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授权性主要是对人们设定的权利。

3、调整人们行为的社会规范有多种,除了法律规范,还有道德规范、宗教规范和纪律规范等。

法律规范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在于()。

A.法律是一种行为准则B.法德是一种上层建筑C.法律是阶级意志的反映D.法律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正确答案:D知识考点:解释:法律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是与其他规范最大的不同。

4、法的规范作用主要包括指引作用、评价作用、教育作用、预测作用等。

法作为一种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称为法的()。

A.指引作用B.评价作用C.教育作用D.预测作用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评价作用是社会规范所具有的帮助人们判断、衡量他人行为是否合法或有效的作用。

5、法律规范根据内容的不同,可以区分为不同的类别。

如我国婚姻法规定:“现役军人的配偶要求离婚,须得军人同意。

”这一法律规范属于()。

A.授权性规范B.义务性规范C.复合型规范D.任意性规范正确答案:B知识考点:解释:义务性规范是规定人们必须作出某种行为或者不得作出某种行为。

7.2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和体系1、[简答题]简述我国社会主义法律的本质。

正确答案:(1)我国社会主义法律是阶级性和人民性的统一。

思修第七章参考题

思修第七章参考题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一、单项选择题1、法律不就是从来就有得,就是随着私有制、阶级与国家得出现而逐步产生得。

法律区别于道德规范、宗教规范、风俗习惯、社会礼仪、职业规范等其她社会规范得首要之处在于( D ) A、它详细得条文条款 B、它就是维护社会秩序得基本手段C、它有广泛得适用范围D、它就是由国家创制并保证实施得社会规范2、法律体系就是由各个法律部门所构成得具有内在联系得统一整体。

在我国现行得法律体系中,国家得根本大法就是( A )A、宪法B、民法C、刑法D、程序法3、法律运行就是一个从创制、实施到实现得过程。

在法律运行中,最大量、最经常得工作就是( C )A、法律制定B、法律遵守C、行政执法D、法律适用4、在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得运行环节中,法律实施与实现得基本途径就是( B )A、立法B、守法C、执法D、司法5、根据宪法与立法法得规定,行使国家立法权得部门就是( A )A、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B、国务院C、省级人大及其常委会D、特别行政区立法机关6、依法治国就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得客观需要,就是社会文明进步得重要标志,就是国家长治久安得重要保障,就是从制度与法律上保证中国共产党得基本路线与基本方针得贯彻实施。

依法治国得根本保证就是( D )A、依法执政B、建设法治政府C、科学立法D、党得领导7、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得领导力量就是( C )A、人民群众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C、中国共产党D、国务院8、马克思指出,没有无义务得权利,也没有无权利得义务。

这说明( D )A、法律义务就是法律权利得先决条件B、法律权利就是法律义务得先决条件C、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是相互对立得D、法律权利与法律义务就是相互依存得9、法律思维方式就是按照法律得规定、原理与精神,思考、分析、解决法律问题得习惯与取向。

以法律思维方式思考与处理法律问题首先要依据得准绳就是( A )A、法律B、证据C、程序D、法理10、正确地分析与处理案件,要抓住两个关键问题:一就是查清案件事实,二就是正确运用法律。

思修答案7

思修答案7

第七章增强法律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复习题参考答案一、简答题:1、法律是如何产生的?它的一般含义是什么?答:法律不是从来就有的,是随着私有制、阶级和国家的出现而逐步产生的。

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并以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反映由特定物质生活条件决定的统治阶级意志的规范体系。

2、社会主义法律有哪些内在规定性?答:从法律所体现的意志来看,它是工人阶级领导的广大人民意志的体现。

从法律的实质内容看,它是社会历史规律和自然规律的反映,具有鲜明的科学性和先进性。

从法律的社会作用看,它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顺利发展的法律保障。

3、我国的法律体系由哪些法律部门构成?答:宪法、行政法、民商法、经济法、刑法、程序法4、如何理解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答: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人类历史上最高类型的民主与法制。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特征。

党的领导是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建设的领导力量,是维护和发展人民民主、实行并坚持依法治国的坚强保证。

社会主义民主与法制相互依存相互促进。

5、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观念包括哪些基本内容?答:公民在守法上一律平等。

公民在适用法律上一律平等。

答:新的国家安全观包括传统的政治安全和国防安全、经济安全、科技安全、文化安全、生态安全、社会公共安全等。

6、如何培养法律思维?答:学习法律知识。

掌握法律方法。

参与法律实践。

7、法律思维方式有哪些特征?答:讲法律。

讲证据。

讲程序。

讲法理。

二、论述题:(一)论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

答:依法治国是在党的领导下,依照宪法和法律,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发展管理国家事务,管理经济文化事业,管理社会事务,保证国家各项工作都依法进行,逐步实现社会主义民主的制度化、法律化,使这种制度和法律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改变,不因领导人的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

在这个过程中要完成以下任务:1、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进一步加强立法工作2、提高党依法执政的水平。

坚持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领导立法,带头立法,保证执法,不断推进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生活的法制化、规范化,以法治的理念、法治的体制、法治的程序保证党领导人民有效治理国家。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

思修题库第七章(总8页)--本页仅作为文档封面,使用时请直接删除即可----内页可以根据需求调整合适字体及大小--第七章练习题及答案一.单项选择题1.根据我国《宪法》、《立法法》等的规定,(B )行使国家立法权。

A.国务院B.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C.地方政府 D地方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务委员会2.国务院有权根据宪法和法律制定(C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3.国务院各部门可以根据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在本部门的权限范围内,制定(A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4.省、自治区、直辖市的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委会根据本行政区域的具体情况和实际需要,在不同宪法、法律和行政法规相抵触的前提下,可以制定(B )。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5.省、自治区、直辖市、较大的市的人民政府可以根据法律、行政法规和本省、自治区、直辖市的地方性法规,制定( D)。

A.部门规章B.地方性法规C.行政法规D.地方政府规章6.在广义上,法律执行是指(B ),在国家和公共事务管理中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贯彻和实施法律的活动。

A.国家公务员B.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社会组织D.公民7.法律适用是指( C)依照法定职权和程序适用法律处理案件的专门活动。

A.国家立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B.国家行政机关及其公职人员C.国家司法机关及其公职人员D.国家机关及其公职人员8.依法治国的主体是(D )。

A.行政机关B.立法机关C.司法机关D.人民群众9.从法律运行的环节来看,法律公正包括(B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0.从法律公正的内涵来看,法律公正包括(C )两个方面。

A.守法公正和司法公正B.立法公正和执法公正C.实体公正和程序公正D.权利公正与义务公正11.( A)是国家安全的支柱与核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分)
中国共产党的十八届()中全会,提出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





分)
下列有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的说法,错误的是()。

全面依法治国的行动指南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理论指导
马克思主义法学思想中国化的理论成果
将普遍的法治原理同西方国家的法治实践紧密结合的结果
分)
下列关于坚持党的领导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说法,错误的是()。

切实改善党领导法治建设的水平
坚持党的意志贯彻到法治建设各方面
坚持把党的领导贯彻于法治全过程
法治与特定的政党制度相结合是我国独特国情
分)
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离不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理论观点的引领,以下观点有误的是()。

人民是依法治国的对象
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
依法治国首先是依宪治国
公正是法治的生命线
分)
与德治相比,法治具有的独特之处表现为()。

表现为价值、精神和理念
以国家强制力为后盾
具有约束力
治国理政的方式
培养法治思维,必须摒弃人治思维。

两者判断标准的分水岭在于()。

最高权威是法律或个人
法律的多寡
有没有法律
法律的好坏
全面依法治国,要求在国家或社会所有规范中()地位最高、效力最广和强制力最大。

行业规范
宗教规范
团体规范
程序正当意味着严格依照法律程序办事办案,以下()说法错误。

程序运行有利于受害人,无需时间限制
程序设计和运行合乎法律的规定
利害关系人都有机会参与到办案程序中来
程序运行的过程和结果向当事人和社会公开
分)
普通民众参与法律实践培养法律思维的方式和途径有很多,但不包括()。

干预司法审判
参与法律辩论
参与立法讨论
依法行使监督权
分)
公平正义主要包括权利公平、机会公平、规则公平和()公平。

出身
才干
救济
财富
分)
法治思维是一种习惯性思维,与长期自觉养成的生活习惯有很大关系,大学生一定避免()。

等到完成学业才培养法治观念
遇到纠纷查找法律
从小遵守交通规则
遇到冲突不适用武力
分)
法律有无权威,不取决于()要素。

法律本身的科学程度
法律有无书面成文形式
社会成员尊崇或信仰的程度
法律在国家和社会治理体系中的地位和作用
分)
就大学生而言,作为一个公民在学习和生活中积极作为,应当养成()解决问题的行为习惯。

找门路
相信法律
采取极端行为
分)
大学生争当法律权威的守望者、公平正义的守护者,应当()。

得分/总分
遇事回避,私下了之
帮扶弱者,暴力惩恶
敢于揭露、抵制违法犯罪的行为
事不关己,不发一言
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说明社会主义法律和社会主义道德在()的一致性。

目标
性质
效力大小
作用
分)
坚持党总揽全局,统筹法治建设各领域的工作,把党的领导落实到()。

支持司法
带头守法
领导立法
保证执法
分)
法律至上尤其指宪法至上,具体表为法律的( )
普遍适用性
优先适用性
普世价值性
不可违抗性
分)
法律是约束权力最大的“笼子”,具有制约公权力的重要功能,具体指()。

权力由法定
违法受追究
用权受监督
有权必有责
分)
我国社会主义法律具有独特的本质属性和社会作用,尊重和维护法律权威的意义表现为()。

保障人民权利的基本途径。

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社会主义法治观念和法治思维的核心要素。

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分)
服从法律,是指接受法律约束,履行法定的义务,具体反映在()。

履行法院生效裁判
接受行政处罚
接受行政强制措施
执行校纪校规的奖惩规定
分)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全面实施宪法的基本要求,不包括()。

落实宪法宣誓制度
普遍开展宪法教育
党组织超然于宪法之外
全社会树立宪法意识
( )是人权保障的最后防线。

宪法保障
行政保障
立法保障
司法保障
当今社会遭遇风险是,尊重()权威是维护个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障。

财富
家长
法律
权力
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必须旗帜鲜明地反对西方国家的()。

议会制度
司法独立
多党制
三权分立
坚持依法治国要坚持依宪治国,充分利用()这一国家宪法日,普及宪法知识。

11月11日
12月4日
10月1日
9月7日
我国依宪治国与西方宪政的本质区别,主要体现在()的不同。

权力行使方式
制度基础
权力主体
领导力量
法治思维包含以下()含义
一种规范性思维
一种科学思维
一种正当性思维
一种可靠的逻辑思维
(注:文档可能无法思考全面,请浏览后下载,供参考。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