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学期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四年级下学期《品德与社会》(人教版)教案第一单元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4.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歌曲或戏曲,表演给同学们看好吗?5.展示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照片、文字等资料,并与同学交流是通过哪些渠道获得的资料。
五.小结第二课时一.上节回顾。
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新授1.启发谈话: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建议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建议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主题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该课的教学重点有三点:通过观察、参观、查阅资料等形式,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名人,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通过对家乡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人物了解的过程,体会、感受家乡的发展变化,社会的发展变化;让学生通过学习,学会一些考察的基本方法.该课教学可组织开展下面几个活动活动一“寻找家乡的美景”,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在什么地方,有什么特点以及它的传说故事;搜集这些风景名胜、文物古迹的图片及相关资料,找到它们在家乡地图上的位置.搜集家乡名人、伟人的图片及相关资料,了解对家乡建设做出贡献的人及身边的让你感动的人的事迹.有条件的可以组织学生外出参观、访问.还可让学生组成“爱护家乡环境行动小组”,了解家乡环境的现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行动计划;调查了解家乡的新鲜事.活动二“我爱家乡山和水”,让学生将个人搜集的资料在小组里进行交流.可将学生分成三组,按家乡的山水、名胜古迹与传说故事将资料整理成导游词,进行汇报交流.小组讨论用什么方法进行汇报交流(可采用主持人串讲、表演、讲故事、当小导游、采访等多种方法),分工合作,做好汇报准备.各组派代表在全班汇报交流(可将风景名胜的图例或名字贴在家乡的地图上);“爱护家乡环境行动小组”汇报交流.开展“我是家乡小导游”的模拟活动,学生以小导游的角色向其他同学介绍家乡的名胜古迹.活动三“家乡的骄傲”,全班分三个小组分别进行考察和搜集资料和图片:家乡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家乡的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我身边的、让我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有条件的可现场摄影.全班学生分成三个小组进行汇报:介绍家乡名人、伟人的故事;介绍家乡建设者的优秀事迹;说一说我看到的,身边的、让我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出示“光荣册”并讨论:哪些人物可以进入“光荣册”.进行“我为家乡做点啥”演讲.。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第2课《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
小学品德与社会人教版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2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优质课公开课教案教师资格证面试试讲教案1教学目标1、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地理环境和自然环境的了解和认识,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力与方法:初步培养学生学会调查了解、实地考察等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和能力。
3、知识: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2学情分析本单元的主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为“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三课。
本节课授课内容是“家乡的风光美”,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的编排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根据四年级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开展各种活动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热爱家乡的意识。
3重点难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
4教学过程4.1第一学时教学活动1【导入】一、找一找,说一说(1) 出示中国地图:你能在地图上找出福建在祖国的什么位置吗?它占有什么优势?(2)出示漳州地图:你知道漳州共有几个县市吗?学生说一说。
【设计意图:通过寻找家乡的地理位置,让学生更进一步的了解家乡的地理环境和优势,激发学生对家乡的热爱情感,渗透地理知识。
】2、创设情境,激趣导入。
四年级下册品德与社会教案-第一单元第2课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第一课时 ∣人教新课标
学生自己动手写诗。
列举描写家乡景色的诗词。
培养团队合作能力和沟通表达能力。
调动 学生积极性。
联系以前学过的知识,发散学生思维。
课堂小结
家乡的自然风光独特秀丽,家乡的名胜古迹历史悠久,沉淀着历史的轨迹。让我们多多向他人介绍家乡的风景名胜,并好 好保护它们吧!
总结全文,整体掌握。
板书
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难点
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导入新课
师:同学们都喜 欢游山玩水吗?你们都知道中国的哪些风景名胜呢?
生1:北京的故宫、天安门。
生2:西安大雁塔。
生3:云南大理的苍山洱海。
第二天早上,吕洞宾急急忙忙地爬上蛇山,只见一座飞檐雕栋的高楼已经立在山顶上了。他大声呼喊着鲁班的名字,只看见鲁班留下的一只木鹤。他骑到了木鹤身上,木鹤飞起来绕着这座高楼飞了三圈,一声鹤唳,钻进白云里去了。后来,人们就给这座楼起 了个名字,叫黄鹤楼。
2.师:怎么知道这些故事呢?(指名学生回答。)
生1:看看旅游手册;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自然风光名胜古迹
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
我是小导游
讲故事制作旅游手册介绍、展示
突出课文重点,引导学生有条理地掌握课文内容。
师:你通过什么途径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呢?
(小组讨论回答。)
生1: 观察、访问。
生2:拍照。
生3 :上网查找资料。
师:有了这些方法,我们就能更全面地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了!
2.师:大家看课本10页的《新疆好》,哪位同学给大家读一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2)家长反馈:收集家长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效果和掌握情况,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5.学生自我评价:
(1)自我反思:让学生进行自我反思,了解自己的学习情况和表现,及时发现问题并进行解决。
(2)自我规划:让学生进行自我规划,制定学习目标和计划,提高学生的自我管理能力和自主学习能力。
教学反思
在教学过程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家乡的美景和人的了解还比较有限,因此我通过多种教学手段,如多媒体展示、故事讲解、小组讨论等,帮助学生们更好地了解家乡的美景和人的特点和意义。通过这些教学手段,学生们对于家乡的美景和人的了解和认识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和感受。
在课堂讨论中,我发现学生们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美景和人的想法和思路还不够清晰,因此我通过引导和启发,帮助学生们思考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美景和人的方法和途径。通过这些引导和启发,学生们对于如何保护和传承家乡的美景和人的方法和途径有了更深入的思考和理解。
(4)实物展示:教师展示家乡的特色物品,如土特产、手工艺品等,让学生更直观地感受家乡的文化。
(5)地图工具:教师利用地图工具,让学生了解家乡的地理位置、旅游景点等,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
(6)作业评价:教师通过布置相关作业,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并对学生的作业进行评价,了解学生的学习情况。
教学过程设计
学生可以对自己的家乡进行一次实地考察,了解家乡的环境保护、文化建设等方面的情况,并提出自己的建议和想法。
3.课后探究项目:
让学生选择一个与家乡相关的主题,进行深入研究和探究,可以是通过采访家乡的老人、实地考察等方式,搜集资料,整理成研究报告或PPT,下节课向全班同学进行展示。
4.跨学科活动:
结合美术课,让学生绘制自己心中的家乡美景,通过绘画表达自己对家乡的认识和感受。
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第一课教学设计
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学目标:知识与技术:熟悉家乡的地理位置和特点,了解家乡的大体情况。
进一步提高运用地图知识的能力,提高合作能力。
能够用自己的彩笔描画家乡的美景。
方式与进程:通过观察法,谈话法,小组合作学习等方式开展教学。
情感态度价值观:增进对于家乡的情感,感受到祖国的博大,从而产生酷爱家乡和祖国的情感。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贵州省地图。
教学进程:一、教师谈话,引入课题。
咱们每一个人都有自己的家乡,那是咱们生长的地方。
咱们从小喝着家乡的水长大。
家乡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对咱们都是那样的亲切。
咱们的家乡在哪里呢?(板书课题)二、教师出示中国政区图,大家一路来找一找自己的家乡:一、家乡的名称是什么?二、家乡在祖国的哪个位置呢?3、家乡周围有哪些邻居?4、在地图上你还发现了什么?(学生讨论交流然后在班上回答)三、用自己的彩笔勾画家乡的轮廓,并涂上颜色。
展示学生的绘画作品并进行点评。
四、了解家乡的大体情况填空:一、家乡的面积:二、家乡的人口:3、家乡的省级行政中心:4、家乡的简称和别称:五、家乡周边相邻的省(市)有:五、看P6——P7的图画,说说下面各地的自然环境一、青藏高原:二、四川盆地:3、东北平原:4、黄土高原:五、东南丘陵:六、太行山:六、说说家乡的环境:一、以小组为单位说;二、全班交流。
七、说说自己的老家:一、什么是老家?(教师讲解)二、你回过老家吗?老家还有哪些亲戚?那里是什么样子?想一想后,把这些问题说给你的同桌听,然后全班交流。
八、学了这一课后,你有哪些收获?四年级道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教学设计教材分析:《我的家乡在哪里》是义务教育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人教版)《道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第一课的第一课时。
本单元由三个主题组成,即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小学四年级综合实践活动《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 知道人类生产生活对环境有一定的依赖,人们的衣食住行因地理、气候、习俗等不同而存在差异。
2.尊重不同文化传统之下人们认识和适应自然的不同方式与习俗。
3. 通过课前搜集资料,课上交流和分析资料,学习利用资料来进行研究的方法。
【活动准备】搜集不同地区自然环境及各地居民衣食住行的相关图片及文字资料。
【活动过程】一、放眼祖国各地:师导入:同学们,我们的祖国幅员辽阔,地大物博,为了对不同的地域加以了解,课前我们划分了六个小组,分别是——雪域高原、江南水乡、蒙古草原、黄土高原、海滨小镇以及东北森林。
老师给同学们推荐了一些资料,同学们回家后也查找了相关的信息,让我们一起来分享一下我们的研究吧。
(学生交流自己了解到的相关资料。
)师:老师搜集到了不同地域的影片,想看看吗?不过我得考考大家。
下面我随机播放影片,播放的是哪个小组的研究主题,就请哪个小组上来汇报。
(分六个小组汇报资料,教师随机小结。
)师:可见,不同的地域有着不同的特点,那生活在这里的人们,生活方式是否也有所不同?所以说,俗话说得好——一方水土产一方物,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板书课题】一方水土养一方人二、聚焦衣食住行:师:不管在什么地方生活的人,都离不开衣食住行,下面让我们聚焦衣食住行,再来感受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的含义。
师:各小组查找了相关资料了吗?老师也搜集到了一些,提供给各小组。
(下发资料二至资料七)让我们充分运用手上的资料,进行解读、提炼、整理和分析,看一看各地域在衣食住行方面有什么特点,以及形成这种特点的原因,完成表格。
(下发表格,出示温馨提示,指名读)各小组交流,整理,分析资料,完成表格。
各小组汇报资料。
(实物投影展示)师:通过各小组的汇报,我们不难发现,不同的地域的衣食住行的确存在着差异,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差异?(梳理要点:地理位置、气候环境、物产资源、传统习俗;板书)小结:是啊,人们用自己的智慧来认识和适应不同的地域环境,用自己的方式来阐释着“一方水土养一方人”这句话。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人教版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全册教案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
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点: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教学难点: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建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我的家乡》录象及相关的自然景观图片。
2、学生准备图画纸和彩笔。
3、课前搜集家乡的相关资料:图片、故事、歌曲或戏曲等。
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看一看,说一说。
1、出示课件,指导学生欣赏《我的家乡》的录象。
2、说说从画面上,你看到了什么?3、思考:课本中的小朋友喜欢家乡的什么?4、交流:自己生活的家乡在哪里?自己喜欢家乡的什么景色?二、演一演,猜一猜。
1、启发谈话:你喜欢自己的家乡吗?想不想让更多的小朋友了解你的家乡?那就当当小导游,把家乡最美的地方介绍给他们好吗?2、学生扮导游介绍并赞美自己的家乡。
3、请扮演的孩子谈自己的感想,请观看的小朋友发表自己的意见。
4、猜一猜,请同学描述他最喜欢的家乡的某个地方,其他同学猜猜是哪里。
三、画一画,评一评。
1、出示具有代表性的反映家乡景观的如:街道、公园、树林等图片,让学生欣赏,并说出画面上的景物,谈谈自己的感受。
2、想一想自己居住地周围,哪里景色最美而且最熟悉,用彩笔把它画下来。
3、小组内展示交流,并推荐出比较好的作品,粘贴在黑板上。
4、请被选的同学介绍自己的作品。
5、师生共评最佳创作奖。
四、说一说,唱一唱。
1、教师首先讲一个关于家乡的故事,你了解为家乡做贡献的有哪些人吗?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事?学生交流自己收集的关于家乡的小故事。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参考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2(1)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参考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家乡的变化泥路、平房、破衣服、破家具、破床……形成了过去家乡的贫困生活。
马路、楼房、新衣服、新家具……形成了现在家乡的幸福生活。
在这两个生活的变化过程中,泥路变成了马路、平房变成了楼房……真可以说是日新月异!我的家乡不仅生活变了,人也变了呢!在爸爸小时候,一放学就到田里去干活或在家里做家务,吃完晚饭,才做回家作业。
星期天又有任务,没时间玩。
而现在的我们一放学回家就做作业,不用去田里干活,也不用在家里做家务。
星期天可以玩,没有什么任务。
以前的人们是忙碌而又紧张的,而我们生活在高高飘扬的五星红旗下,轻松而又快乐……我的家乡不仅生活变了,而且人也变了,更重要的是医学技术提高了!以前就连感冒都治不好,而现在医学技术提高了,大病小病都能治,就连大手术,医生们也很有把握,可厉害了!不仅如此,最重要的是人们的知识更深了!以前爸爸妈妈学得知识浅多了,只认识了一些简单的字,但我们学得更多,掌握的知识更多,思维也活跃了,眼界也开阔了。
我的家乡变了,变得这么“美”。
我相信在不久的将来,家乡变得更加美丽富饶,更加“美”!家乡的变化大千世界,每时每刻都在发生着变化,我的家乡也不例外。
我亲眼目睹了家乡发生的可喜的变化。
家乡的山变了,从前光秃秃的“馒头”,现在变成绿油油的了;家乡的水变了,从前臭烘烘的“龙须沟”,现在变成水泠泠的了;家乡的路变了,从前泥泞崎岖的“羊肠小道”,现在变成又宽又直的了;家乡的房子变了,从前低矮的草棚,现在变成高大的楼房了;家乡的田野变了,从前大片大片撂荒的“金土地”,现在变成十里飘香的了;家乡的人变了,从前听天由命、靠天吃饭的农夫,现在变成不但追求物质生活,而且追求精神生活的现代化的农民了……家乡在一点点地变化着。
我睁大了眼睛,细心地观察着,留心地搜察,仔细地发现……恨不得把家乡的山、水的变化,一草一木的变化,一人一事的变化,统统装进我的脑海里,成为我美好记忆的一部分。
春学期小学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案1(新人教版)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目标:1.激发对家乡的热爱之情和身为家乡人的自豪感。
体会、感受家乡乃至社会的发展变化,感激、敬佩为家乡建设做出贡献的人物。
2.学生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3.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名人和他们的事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重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文物古迹及家乡名人和他们的事迹;认识家乡的自然环境、文化、历史的发展,进一步加深对家乡的了解和认识。
教学难点:通过调查活动,学会一些调查了解、实地考察探究和解决问题的方法。
教学准备:课件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我知道,在课余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并用自己独特的方式去展现家乡的美,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夸夸咱们柘荣美。
同学们,快把你们的作品展示出来与同学一起交流吧!2、学生纷纷拿出自己的作品,和同学交流。
教师梳理、归纳。
(家乡风光美家乡人也美)3、齐读课题。
4、课件播放:《谁不说俺家乡好》(著名特级教师于漪曾说过:“课的第一锤要敲在学生的心灵上,激发起他们思维的火花,或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
”的确,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同时教学面向学生实际,加强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密切联系,教学课堂不局限于学校和课堂。
)二、我是小导游引导学生参照教材范例,开展“我是小导游”模拟活动。
结合收集到的图片、景点介绍、传说、历史故事,在组内编写“我的家乡”导游词,从环境气候、地理特征、民俗风情等方面介绍自己的老家。
三、家乡的光荣榜1.课前,同学们分小组分别考察和搜集资料、图片等。
包括家乡历史上的名人、伟人;家乡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的事迹;自己身边的、让自己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
2.[播放动画:夸夸我家乡的名人]引导学生参照范例,以表演、问题竞答、图片介绍、讲人物故事等多种形式,将收集到的故事、资料、图片在课堂上交流,介绍自己看到的身边的令人感动的家乡人的故事。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新人教版
本节课的核心素养目标主要分为三个方面:
1.培养学生的地理素养:通过观察和描述家乡的美景,让学生了解和掌握家乡的地理位置、自然环境等知识,提高学生的地理素养。
2.培养学生的历史素养:引导学生了解家乡的历史背景,培养学生对家乡历史的认识和理解,提高学生的history素养。
3.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通过了解家乡人的传统美德,如尊重、团结、助人为乐等,引导学生学习并践行这些美德,培养学生的品德素养。
-学生可以积极参与学校或社区组织的相关活动,如文化展览、讲座、研讨会等,与其他同学和专家进行交流和互动,拓宽自己的视野和知识面。
作业布置与反馈
作业布置:
1.观察与描述作业:请学生选择一个家乡的景点,进行实地观察和描述。要求学生用自己的语言生动地描绘出景点的特点,并尝试运用所学的美学知识进行评价。
2.人物事迹研究作业:请学生选择一位家乡的杰出人物,进行人物事迹的研究。要求学生通过查找资料,了解人物的生平事迹、成就和影响,并整理成一份人物事迹报告。
3.家乡特色制作作业:请学生尝试制作一份家乡的特色美食或手工艺品。要求学生在制作过程中,了解并传承家乡的文化和技艺,并在制作完成后进行展示和分享。
作业反馈:
1.观察与描述作业反馈:在批改学生的观察与描述作业时,教师会关注学生的观察能力和描述表达能力。对于描述不够生动或观察不够细致的学生,教师会给出具体的改进建议,如增加细节描绘、运用修辞手法等。
-实地考察和调查:可以组织学生进行家乡的实地考察,让学生亲自观察和体验家乡的美景和人物,增强学生的实践能力。
2.拓展建议:
-学生可以利用网络资源,查找更多关于家乡的地理、历史和文化知识,加深对家乡的了解。
-学生可以进行家庭调查,了解自己家人的故事和传统美德,将所学内容与家庭生活相结合。
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教案
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第一课:我的家乡在哪里目的要求:学生能够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知道家乡所属的行政区。
在地图上查找本地(社区、县、市)、本省及省会城市的位置。
知道家乡是祖国的一部分。
重点难点:能够认识自己的家乡,并能够正确地向别人介绍家乡所在的地理位置。
知道思念亲人,想念家乡,是爱家乡的表现。
教学准备:中国地图、四川省地图。
学生准备彩笔,剪刀胶水、信封。
第一课时一、歌曲导入:播放《在那桃花盛开的地方》,问:听听这首歌描写了什么?二、谈话引导,***导入。
是啊,家乡是生我们养我们的地方,家乡在你的眼里是怎样一个地方?在同学们的眼里,家乡是美丽的,也是可爱的。
每个人都对自己的家乡都怀着一种深深的眷恋之情,每个人都热爱着自己的家乡。
今天,就让我们先认识自己家乡的地理位置。
二、看地图,找家乡。
指名学生,问:你的家乡在哪里?用“我的家乡在省市县”填空说话。
2、出示中国地图,“让我们一起来找找自己的家乡”。
以一人为例,教师带领学生一起找找家乡所在的省和省会城市。
说一说在地图上的大概位置。
3、小组合作,找一找家乡。
4、游戏:“12345,你的家乡在哪里?”“在这里,在这里,我的家乡在这里。
”5、老师这里有几位小朋友一下子找不到自己的家乡,请大家帮帮他们。
6、竞赛:老师缩小地图的范围,请大家自己找找家乡,比一比,看谁找得快找得准。
三、找家乡,画家乡。
1、每个学生拿出自己带来的小地图,在地图上把自己的家乡所在省份剪下来,然后贴在彩色纸上。
2、说说你对家乡的了解。
3、用手中的笔在贴画的四周画上一些美丽的图案,把自己的家乡打扮得更美丽。
4、学生上台展示。
四、遐想:二十年后的我。
一转眼,你长大成人了。
你会为家乡做点什么?你对家乡会有一种怎样的感情?五、小结第二课: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用画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家乡的美景 家乡的人 1教学参考
(人教新课标)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教学参考第一单元一方水土养一方人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容闳容闳(1828~1912)近代改良主义者。
号纯甫。
广东香山南屏镇(今属珠海)人。
出身贫寒。
少时入澳门马礼逊学堂,鸦片战争后随校迁至香港。
1847年(道光二十七年)初,赴美学习,三年后考入耶鲁大学,1854年(咸丰四年)以优异成绩毕业,成为毕业于美国大学的第一个中国留学生。
1855年回国,曾在广州美国公使馆、香港高等审判厅、上海海关等处任职,后为上海宝顺洋行经营丝茶生意。
出于对太平天国的同情,1860年至太平天国首都天京(今江苏南京),向洪仁提出组织良好军队、设立武备学校及海军学校、建立有效能的政府、颁定教育制度等建议七条,但“未敢信其必成”,对太平天国任事坚辞未受。
在洋行任职后,自营商业,旋投入师夷自强的洋务运动。
1863年(同治二年),向曾国藩建议创办机器厂,并受曾委托赴美购买机器,筹建江南制造局。
1868年,向清政府提出以选派幼童出洋留学为重点的四项条陈。
1870年(同治十年)被命为“幼童出洋肄业局”副委员,任留学事务所副监督,并于次年率第一批留学生赴美。
此后长期驻美,专管留美学生事务,1875年(光绪元年),并任出使美国、西班牙、秘鲁三国副大臣,直至1881年清政府撤回留学生为止。
由于对洋务派失望,1882~1894年又侨居美国。
中日甲午战争时,介绍孙中山向李鸿章上书,并向张之洞提出筹款购舰以长期对日作战的计划。
戊戌变法时期,在北京与维新派密切往还,变法失败后避居上海租界。
1900年唐才常的自立会在上海改称“中国国会”,被推为会长,并负责起草英文对外宣言。
自立军起义被镇压时,遭清政府通缉,辗转流亡美国。
后仍与国内各派改革力量联系,渐趋支持孙中山所进行的革命活动。
1912年1月,致函祝贺孙中山就任中华民国临时大总统。
4月,病逝于美国康涅狄格州哈特福德城。
著有回忆录《西学东渐记》(原版系英文,名为My Life in China and America),1981、1985年湖南人民出版社据商务印书馆1915年中译本(恽铁樵、徐凤石译)标点重印,收入《走向世界丛书》。
(小学教育)四年级品德与社会下册 第一单元 一方水土养一方人 2《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 新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活动目标】: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交流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教学重难点】: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
【教学关键】:课前充分搜集有关家乡的资料【课前准备】:搜集家乡的图片、录相带、民间故事、名人事迹【教学手段】:课件【活动过程】: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1、课前猜谜语。
同学们,在上课之前老师想和大家来玩猜谜语游戏,谜底都是关于我国省份的,看那位小朋友最先猜到。
2、对,这就是我们的家乡四川。
你能在这张中国政区图上圈出家乡四川吗?谁来。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一起来了解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
板书。
3、我知道,在课余同学们都带着发现的眼睛去观察和了解了家乡的山山水水,课前老师也布置了小调查,让同学们调查家乡的风景名胜和名人,不知同学们都带来了吗?那你们这些资料都是怎样的来的呢?活动一:寻找家乡美1,我们四川到底有哪些风景名胜呢?学生拿出资料小组交流。
2、老师也特别想知道,谁愿意告诉我。
生汇报。
3、同学们知道的真不少,老师也收集了一些家乡的风景名胜图片,同学们一起来观赏一下。
活动二:介绍家乡美----我是小导游1、同学们,既然我们家乡有那么多美丽的风景,那就让我们来当当小导游,介绍一下家乡的美吧,小组内选着一处风景讨论、交流、展示,向全班同学展示。
2、小组内展示、交流,师巡视,相机指导。
3、请各组展示介绍,感受家乡的美。
活动三、说家乡人我们家乡,除了有美丽的风景外,从古到今还有很多名垂史册的人物,我们一起来看看,1、看书p14,学生阅读家乡名人,并交流名人的资料。
汇报。
2、你还知道家乡的哪些名人呢?交流。
4、教师补充家乡名人。
5、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6、制作家乡名人“光荣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教学设计
[教材分析]
《品德与社会》是在小学中高年级开设的一门以儿童社会生活为基础,促进学生良好品德形成和社会性发展的综合课程。
本文主要使学生感受家乡的乡音、乡情和独特的家乡文化,探究和了解自己的家乡有哪些风景名胜?在这些自然风光和人文景观中蕴藏了哪些美丽的传说和历史故事?从古至今,家乡涌现出哪些值得我们骄傲的人物?家乡人又是怎样为家乡的发展建设作贡献的?
《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是人教版《品德与社会》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第二课第一课时的内容。
本单元的主题是“一方水土养一方人”,分为《我的家乡在哪里》、《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浓浓乡土情》三课,从历史到现实、从文化到经济、从地理环境到人文风情,全面展示了家乡的可爱、可亲、可喜,激发学生热爱家乡、建设家乡的情感。
本节课授课内容是“家乡的美景家乡的人”,本课的学习内容以家乡的地理景观和人文景观为背景,通过了解家乡的风景名胜、自然资源、家乡的名人,来激发学生热爱家乡的感情。
教材中安排了二个主题活动:1、家乡的风光美2、家乡的光荣榜。
教材的编排注重爱国主义教育,爱祖国从爱家乡开始。
根据儿童生活范围的扩展,他们越来越多地接触到了家庭、学校之外的地方,因而培养学生对自己所在的社区、村庄、城镇等的情感,是进行集体主义、爱国主义教育的重要基础。
编者从自然景观到人文景观,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学情分析]
针对四年级学生的认识水平和心理特点,教师应避免太多的理论说教。
课前或节假日、双休日老师可带领学生遍游家乡土楼景点,做好充分地调查工作,多方面收集相关资料,扩充课文内容。
上课时尝试结合家乡土楼的景色、名人进行引导,使学生在实际生活中体验家乡的美,学习合作与分享,充分培养合作探究的精神。
通过教学活动,旨在引导学生从议别人的家乡到说自己的家乡,由表及里,由浅到深,循序渐进地通过充分开展活动,培养学生热爱家乡意识和初步的社会责任感。
[设计思路]
在本课的设计上,我紧扣《品德与生活》课程的生活性、开放性、活动性的原则,我的设计初衷是在充分考虑学生生活实际的基础上,广泛挖掘自然“生成”的土楼资源,通过课
前遍游土楼景点的活动情况,捕捉鲜活的内容,引导学生在互动、交流的体验中爱上家乡土楼美景和家乡的人。
上课时以教材文本为依据,引导学生对“世界文化遗产”——永定客家土楼进行观察、探究交流学习;然后把课堂还给学生,为学生创设主动学习的平台,尊重学生的独特感受。
[活动目标]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和人文环境,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参观时用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并能与同学交流自己的感受。
3、能运用观察、访问、拍摄、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的故事和家乡的文化生活。
4、家乡的美丽和家乡人对家乡的热爱是和家乡人的努力分不开的,鼓励学生为家乡建设做贡献。
[重点难点]
[重点]
1、了解自己家乡的自然环境、风景名胜、风土人情,描述风景区的特点,激发热爱家乡的情感。
2、能运用观察、访问、调查资料等方式,了解家乡土楼传说、名人故事和民情风俗生。
[难点]
能用笔记录下自己眼中家乡的美景和自己对家乡的感受,从而树立为家乡的发展作贡献的思想感情,明确现在应该做些什么。
[课前准备]
利用节假日遍游家乡土楼景点,搜集家乡土楼景点的图片、胡锦涛总书记视察永定土楼的录相带、民间故事、名人事迹。
[教学手段]
计算机课件、永定客家土楼VCD片、胡总书记视察土楼宣传图片
[活动过程]
一、媒体激情,情感共鸣
1、同学们,我们已经遍游了家乡的土楼景点,感受到永定客家土楼的神奇建筑以及客家文化的博大精深。
今天,就让我们走近家乡,夸夸咱们永定湖坑土楼的美。
下面咱们就一起来观看世界奇迹——中国永定客家土楼VCD宣传片吧!
2、课件播放:《世界奇迹——中国永定客家土楼VCD宣传片》
(优美的土楼景色像磁石一样把学生牢牢的吸引住,激发了学生思维的火花,学生爱家乡、爱土楼之情油然而生。
好的开端是课堂成功的一半。
用《世界奇迹——中国永定客家土楼VCD宣传片》吸引了学生的眼球,把课程资源与学生生活实际的紧密地联系,使课堂教学与生活实际环境连结起来,课堂教学生活化。
)
3、齐读课题。
4、教师梳理、归纳。
(板书:家乡风光美家乡人也美)
二、展示美景,酝酿情感
(一)课件展示美丽土楼(洪坑土楼群、振福楼、衍香楼)
1、师:同学们,这是我们家乡土楼的美丽景点图片。
永定土楼(洪坑土楼群、振福楼、衍香楼)作为世界文化遗产“福建土楼”的重要组成部分,我们家乡的土楼就占据了主要的景点,我们应为自己的家乡感到无比自豪。
(在课堂上把学生情感培养与自己生活的土楼紧密联系起来,一方面让学生为自己是个土楼人而骄傲;另一方面也让学生从土楼中感受到土楼建筑的神奇,进一步体会家乡美,增进课程内容的现实性和亲近感。
)
(二)猜土楼景点,学说导游词
1、师:同学们,屏幕上出现的就是我们自己家乡的美景。
老师可要考考你们,看看你们能不能快速答出这是家乡的哪些景点。
(师点击逐一播放图片,生抢答。
)
2、学生选择自己喜欢的景点,并说说各自喜欢的原因。
(学生自由发言,畅谈自己认为家乡美的地方,加强学生热爱家乡的思想感情,激发学生为家乡做贡献。
)
3、争当小导游,学说导游词
以“土楼王子——振成楼”为例,结合四年级上册语文园地(五)中的学写导游词来争当小导游。
导游词可以分为:热情的前言、简洁的总述、生动分述、亲切告别等几部分。
(介绍家乡土楼景点时与已学的知识联系起来,使品德与社会课堂教学与语文学科有机结合,拓宽教学渠道,让学生在学习的同时,自然而然温习旧知识,实现教学“双赢”。
)
4、教师小结:说到这儿,老师给大家一个小小的建议:我们一定要做文明小导游,为家乡旅游事业添砖加瓦,让更多的人到永定客家土楼来旅游观光。
(三)欣赏风光片,感受家乡美
1、播放剪辑《红色摇篮》《下南洋》土楼拍摄基地的剧照,感受家乡风光旖旎,让学生
欣赏。
2、学生自由说感受,激发学生爱家乡的思想感情。
3、为永定土楼景点说句广告词。
(让学生把所学知识转化为日常生活广告语,是对学生知识运用的进一步提高,做到活学活用。
)
三、说家乡名人事,制家乡名人录
1、课件播放胡总书记视察永定土楼的录像资料
2、介绍土楼名人——振成楼楼主林日耕,结合胡总书记视察土楼宣传图片来认识林日耕。
3、教师补充家乡名人,如山歌大王李天生……
4、夸一夸:在我们的身边,有许多平凡的人,他们默默无闻地为家乡建设贡献力量,让我们来夸夸他们吧!(教师相机板书:硕果累累默默耕耘人杰地灵)
5、制作家乡名人录。
四、家乡更美好,情感得升华
1、想一想:我是土楼小主人,我能为家乡做些什么呢?
(保护环境,努力学习,宣传家乡,建设家乡,绿化家乡等。
)
2、歌曲欣赏《谁不说俺家乡好》,情感得以升华。
3、教师小结:昨天,土楼默默无闻;今天,土楼走向世界!明天,土楼更加美好!
五、作业布置
做个小画家,把家乡的土楼画下来和同学交流。
[板书设计]
家乡的美景——家乡风光美
硕果累累
(家乡的人)默默耕耘
人杰地灵)
家乡人也美热爱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