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事档案索引表
人事档案6大类材料整理

档案的意义
是对个人从上学到工作期间各种经历和表现的连 续记录; 续记录; 是个人所受奖励和处分的客观记载; 是个人所受奖励和处分的客观记载; 是用人单位考察和提拔人员的依据; 是用人单位考察和提拔人员的依据; 是入党,入团,升学,提干,入伍,调动, 是入党,入团,升学,提干,入伍,调动,进机 关事业单位,出国政审等的考察依据; 关事业单位,出国政审等的考察依据; 目前人事档案向记录考核业绩和记录诚信方向发 个人工作业绩和诚信将体现在人事档案中; 展,个人工作业绩和诚信将体现在人事档案中; 是目前享受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依据和条件. 是目前享受养老,失业,医疗保险的依据和条件.
档案内容和分类(六类) 档案内容和分类(六类)
第二类 工资,工龄 工资,
1,转正定级审批表 2,升级晋级审批表 3,工资变动审批表 4,劳保卡片及工龄审批表
档案内容和分类(六类) 档案内容和分类(六类)
第三类 文化,技术,考核 文化,技术,
1,各类学校学籍表,成绩单 各类学校学籍表, 2,技术工种工考及等级评定表 3,各种培训及继续教育登记 4,考核表 5,职称评审表
档案装订入库规定
每份档案材料,必须装订成卷.装订后的档案, 目录一律放在卷首(干部职务变动登记表,工资 变动情况登记表放目录之后,此表不填写目录), 材料排列顺序要与目录相符;卷面整洁,全卷整 齐,平坦,装订结实实用.具体做法:
1,与材料核对无误; 2,把全卷材料齐.材料条件好的应做到加边整齐,条 件较差的左,右,下边也要整齐.装订后,卷内材料不 准超出卷皮;不准用刀切边,以防切掉文字; 3,材料一律正装.即:横写的材料名称在上;坚写的 材料名称在右; 4,档案 类材料过多的,可单独装订成卷.每卷都要按 类别内容填写目录,并在第一卷目录中注明" 类别内容填写目录,并在第一卷目录中注明" 类另装 成卷" 成卷"; 5,档案卷皮须书写档案人的姓名,籍贯,档案号.书 写姓名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简化字代替; 6,档案整理装订成卷后,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 经验收合格后,方能入库; 7,档案一般每两年整理一次.
人事档案数字化验收时挂接索引编制中存在的问题与处理方法

兰台世界2020·第2期增刊□葫芦岛档案馆陶冶葫芦岛市档案局李鸿博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是党中央、国务院全面深化国有企业改革的一项重大决策部署,其中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的移交工作是整个社会化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
这里所指的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是指已办理退休手续的国有企业职工由组织人事(人力资源)等有关部门在职工招用、调配、培训、考核、奖惩、选拔和任用等工作中形成的,反映职工政治思想、学习工作经历、专业技术水平、工作实绩、工作变动、廉洁自律、遵纪守法以及家庭状况、社会关系等情况的历史记录。
真实、准确、完整的人事档案是国企退休职工落实退休后各项养老医疗等待遇的重要凭证。
当前是国有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全面铺开阶段,在对退休人事档案数字化副本进行验收过程中,发现人事档案挂接索引的编制方法与档案管理软件对档号的管理方式存在冲突的地方,影响人事档案数字化验收的效率和准确性,不便于未来对档案数据的管理。
一、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挂接索引编制的问题人事档案挂接索引是以字符形式赋予档案目录的用以固定和匹配档案数字化扫描文件排列顺序的一组代码。
挂接索引具有唯一性,是确保档案目录数据库和档案扫描图片数据库能够相互链接的桥梁。
每张档案数字化的扫描图片,一般采取挂接索引和页号组合的方式命名,从而确保每幅扫描图片的名称也是唯一的。
按照《纸质档案数字化规范》(DA /T 31-2017)以及《辽宁省国有企业退休人员人事档案规范化整理和数字化工作实施细则》(辽退关办〔2019〕1号)的要求,退休人事档案目录数据库中卷内目录挂接索引组成结构应为:退休人事档案全文数据库中图片的命名组成结构应为:目前,国企退休人员人事档案验收时,主要通过档案管理软件将挂接索引与图片名称进行批量匹配,并将匹配结果作为检验目录数据库与全文数据库的重要指标。
档案管理软件进行数据匹配的普遍算法是,将挂接索引作为前缀,凡是全文数据库中的图片名称包含挂接索引,就认定图片隶属于挂接索引代表的文件内。
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类、排序、编目

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类、排序、编目
干部人事档案的分类、排序、编目通常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
1. 分类:根据档案的内容和性质分类,包括个人基本情况档案、工作履历档案、考核评价档案、培训教育档案、奖惩记录档案等。
2. 排序:在同一类档案中按照时间顺序进行排序,以记录干部的个人发展历程和工作经历。
在排序过程中,还可以按照重要性、紧急性等因素进行优先级排序。
3. 编目:对于每个档案进行编目,包括编写档案编号和档案标题,以便于检索和管理。
编目可以按照一定的规范进行,如按照年份、科室、姓名、档案类型等进行编码。
同时,还可以建立索引,方便查找和使用档案。
通过分类、排序和编目,可以对干部人事档案进行有序管理和使用,保证档案的完整性,便于使用者快速查找和获取需要的信息。
此外,还可以制定详细的档案管理制度和操作规范,确保档案的安全和保密。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模版

人事档案管理制度模版第一章总颈第一条为了加强企业的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确保人事档案的真实、完整、准确和安全,依据《劳动合同法》、《劳动法》和其他相关法律法规,制定本制度。
第二章文件归档第二条企业应当设立人事档案室,由专人负责档案管理。
第三条企业的人事档案包括员工入职资料、合同资料、培训记录、晋升调动记录、考核评价记录等。
第四条新员工入职后,应当提交相关的入职资料,包括身份证复印件、学历证明、健康证明等。
企业应当及时归档,确保档案的完整性。
第五条合同资料应当按照员工姓名拼音首字母的顺序归档,并附有相应的编号。
第六条培训记录、晋升调动记录、考核评价记录等应当按照实际发生的时间顺序归档,并附有相应的编号。
第七条企业应当确保档案的安全保密,不得随意透露员工的个人信息。
第八条企业应当定期检查人事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第三章档案借阅第九条档案室负责人应当制定档案借阅申请流程,包括填写档案借阅申请表并经相关领导审批。
第十条档案室负责人应当确保档案的安全性,对借阅档案的人员进行严格登记和管理。
第十一条档案应当在规定的时间内归还,未经许可不得私自保留档案。
第十二条对于重要的档案,借阅人员应当签订相关的保密协议,并负有保密责任。
第四章档案保存第十三条档案室应当按照规定的保存期限保存档案,并及时销毁过期的档案。
第十四条档案室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整理和清理,确保档案信息的完整性和可读性。
第十五条档案室应当采取措施防止火灾、水灾等事故对档案造成损坏。
第五章档案备份第十六条档案室应当定期对档案进行备份,确保档案信息的安全性。
第十七条备份的档案应当保存在不同的地点,以防止意外灾害造成的损失。
第六章档案检索第十八条对于需要检索的档案,借阅人员应当向档案室提出申请,并提供相应的证明文件。
第十九条档案室应当及时提供借阅人员需要的档案,并对借阅人员进行登记和管理。
第七章违纪处罚第二十条对于档案管理工作中的违规行为,应当根据相关规定进行相应的处罚,包括警告、记过、降职、开除等。
人事档案编号规则

人事档案编号规则1. 简介人事档案编号规则是指在企业或组织中管理和归档员工的个人信息和相关文件时,为每个员工设立一个独特的编号。
该编号用于标识和检索员工的档案信息,确保档案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2. 目的人事档案编号规则的主要目的是简化人事管理过程,提高文件检索效率,并保护员工个人隐私。
通过统一的编号规则,可以快速定位和访问需要的档案信息,并确保档案数据的安全性。
3. 编号规则原则在制定人事档案编号规则时,应遵循以下原则:3.1 唯一性每个员工应有唯一的编号,不同员工之间不能重复。
这样可以避免混淆和错误,并方便快速查找。
3.2 可读性员工及相关部门应能够根据编号快速判断其含义。
因此,建议采用易读且有意义的编码方式,如结合部门、职位等信息进行编码。
3.3 可扩展性由于企业或组织可能会不断扩大或调整组织架构,编号规则应具有一定的可扩展性,以适应未来的变化。
3.4 保密性人事档案中包含员工的个人隐私信息,编号规则应确保员工信息的保密性,避免泄露和滥用。
4. 编号规则示例以下是一个示例的人事档案编号规则:AA-BBB-CCCCAA: 部门代码(2位)- 标识员工所属部门的代码。
例如:HR(人力资源部)、IT(信息技术部)等。
BBB: 职位代码(3位)- 标识员工所担任职位的代码。
例如:MGR(经理)、ENG(工程师)等。
CCCC: 序列号(4位)- 标识员工在同一部门和职位下的唯一序列号。
根据入职顺序或其他标准进行分配。
例如,某公司人力资源部经理的编号为:HR-MGR-00015. 使用与管理5.1 新员工入职当新员工入职时,人事部门根据编号规则为其分配一个唯一的编号,并将其个人信息与档案进行关联。
5.2 档案管理使用电子或纸质档案管理系统,将每个员工的档案信息与对应的编号关联起来,并建立索引以便快速检索。
5.3 档案更新当员工的个人信息发生变化时,如职位晋升、调动等,人事部门应及时更新档案信息,并保持编号的一致性。
2020年(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相关表格

(管理制度)人事档案管理制度及相关表格内部平急L O G O上海中技桩业股份有限公司文件XXXX【人】字(2012)第23号签发人:XXX关于XXXX人事档案管理的通知各公司:为规范XXXX人事档案管理,保证人事资料的完整性与准确性,现将有关事项通知如下:一、电子档案管理1.电子信息录入:档案管理员必须在员工入职(含新入职人员、离职返聘、实习人员)当天及时对其所有相关个人信息进行初始录入,部分暂未收集到位的资料信息需在员工入职后一个星期之内全部录入EAS人事系统。
2.电子信息更新:员工个人信息发生变动时,需及时对其电子信息进行更新。
二、纸质资料管理(一)收集档案管理员在收集人事档案资料时,要仔细核对资料信息,保证资料完整、真实、有效,资料收集齐全后须及时整理归档。
(二)整理1.人事档案分类人事档案纸质资料大致分为基本档案资料、其他档案资料、离职档案资料三大类;其中基本档案资料和其他档案资料属于在职期间的资料,离职档案资料是员工离职时需要办理的资料。
(1)基本档案资料①管理人员基本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实习期资料(校园招聘大学生)、入职基本资料、试用期资料、转正资料、证件(书)资料共五类;员工基本档案资料主要包括:入职基本资料、试用期资料、转正资料、证件(书)资料共四类;(2)其他档案资料①其他档案资料是指除了基本资料以外的其他在职期间的档案资料,这部分档案资料会根据实际情况定期或不定期的更新。
②其他档案资料分类累积类资料:是指不可用新版替代旧版的其他档案资料,这一类资料需要累积存入人事档案中;更新类资料:是指可用新版替代旧版的其他档案资料,这一类资料仅需用新版替代旧版存入人事档案中即可(旧版抽出,新版存入)。
③管理人员其他档案资料(累积类)主要包括:培训(学习)总结资料、管理干部履历表及干部直系家属工作情况登记表、任免类文件、调动交接资料共四类;其他档案资料(更新类)主要包括:劳动合同及保密协议、廉洁协议资料、体检资料共两类。
干部人事档案分类排序及编目

干部人事档案内容分类参考正本干部人事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材料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四类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第六类加入党团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第九类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第十类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
带有自传性质的归二类;2、部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凡《履历书》中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论在一起的,需拆开装订,分别归入一、二、三、五类等;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但材料排序时,将近期《干部履历表》放在首位,要及时做好干部工作单位变化(职务任免应登记在《职务变动登记表》上)的登记工作。
第二类自传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自传性质的材料:1、自传、干部自传2、其他带有自传性质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所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一般应归本类;2、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对干部优缺点的评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1〉自我鉴定、个人鉴定〈2〉干部、职工、学生、学员鉴定(3〉党员鉴定(1970年整党建党阶段的"党员鉴定表"和非党干部的"干部鉴定表"不存档)、团员鉴定〈4〉毕业鉴定、结业鉴定(以此认定学历的放第四类)〈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6〉出国鉴定〈7〉社教工作人员鉴定表〈8〉专业人员工作鉴定意见〈9〉思想工作总结、工作小结、劳动思想小结后面附有自我鉴定、小组意见、支部意见、组织鉴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总结报告等〈10〉后备干部登记表(职务提拔后放入三类,没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档案)〈11〉年度考核表、领导干部年终总结报告表〈12〉学生品德鉴定表(有成绩)以鉴定为主〈13〉挂职干部鉴定表〈14〉专家情况鉴定表〈15〉学生社会实践表(有鉴定意见)〈16〉离任审计材料(有鉴定意见)2、考核、考察材料〈1〉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2〉干部考核登记表〈3〉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归档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经组织上审定盖章,草稿不归档;2、从本人档案中摘录的优缺点不归档,班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归档;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人事档案摘抄

人事档案摘抄在企业管理中,人事档案是一项重要的管理工作。
它记录了员工的个人信息、工作经历、培训记录、考核评价以及其他相关信息,旨在为企业提供员工管理和发展的参考依据。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对人事档案的重要性、内容和管理方法进行摘抄。
一、人事档案的重要性1. 企业管理依据:人事档案是企业管理的依据之一。
通过对员工的个人信息和工作经历进行记录,企业可以全面了解员工的背景和能力,从而更好地安排岗位、进行培训和评估。
2. 员工权益保障:员工的个人信息和工作记录都是敏感的,人事档案的建立可以有效保护员工的权益。
在劳动纠纷或其他法律问题出现时,人事档案成为了解员工工作情况的重要证据,为员工权益的保护提供了有力支持。
3. 绩效考核依据:人事档案对于绩效考核具有重要作用。
记录员工的培训记录、考核评价和工作成果,有助于准确评估员工的工作表现,并对员工进行合理激励和晋升安排。
4. 智力资本管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来自于人才,人事档案是对企业智力资本的管理手段之一。
通过对员工的信息进行分析和比对,企业可以发现和培养潜在的高潜力员工,为企业的长期发展提供支持。
二、人事档案的内容1. 基本信息:包括员工的姓名、性别、出生日期、籍贯、身份证号码等基本身份信息。
2. 教育背景:记录员工的学历、毕业院校、专业等教育经历。
3. 工作经历:详细记录员工的各个工作岗位、任职时间、职责描述等工作经验。
4. 培训记录:记录员工参加的培训课程、培训时间、培训机构等培训经历。
5. 考核评价:记录员工的绩效考核、奖惩情况,包括年度绩效评估、表彰和处罚等记录。
6. 个人成就:记录员工的个人成就、专业技能、荣誉证书等,展示员工的个人特长和专业能力。
7. 其他:根据企业的具体需要,还可以包括员工的家庭背景、社会关系等其他相关信息。
三、人事档案的管理方法1. 安全可靠:人事档案的管理应注重安全可靠,包括建立良好的存档系统、制定保密政策、设立权限控制等,保护员工的个人信息不被泄露或滥用。
档案资料检索表

柜号
盒号
文件号
档案名称及其自身编号
建档日期
复印件
或原件
归档人
档案密级
文 件
备份部门
档案调阅单
档案编号:
建档时间:
档案名称或
收发文号
柜号及件数
柜号( )
档案密级
共总( 件)
归档人签字
注:本单一式一联,用于档案的查询与调阅,调阅后案卷完整退还给档案管理员,档案管理员并登记存档备案。
调阅日期
调阅人
调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原因
批准人
借出日期
归还日期
文件类型编码分类如下表:
文件类别
文件编号
柜号
合同协议类
XZ—HT—001
公司公文类
XZ—GW—001
会议纪要类
XZ—HY—001
公司资质、证件类
XZ—ZJ—001
公司影像资料类
XZ—YX—001
人事档案类
XZ—RS—001
说明:文件入档编号由三部分组成,举例说明:
1、部门简称+文件属性简称+部门内部编号,任何一个编码简称都不能重复,便于查找、立卷。(如:XZ—HT—001)
人事档案分类

人事档案分类人事档案分类一、企业职工档案的内容和分类★第一类:履历材料职工履历表,简历表以及反映职工个人履历情形的各类登记表1.履历表(书),简历表;2.职工,教员,军人(包括入伍,退伍)学生等各类人员登记表;4.更换姓名材料;5.就业登记申请书;6.托付存档登记表(寄存人事档案登记表);7.失业转就业育龄人员婚育情形登记表.★第二类自传材料工作经历1.思想进展性质的自传2.其它属于自传性质的材料3.凡是本人书写的叙述本人经历,思想变化过程,家庭情形,社会关系等内容的材料,属于自传材料.★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职工鉴定,调动,考核,民主评议等内容的考察材料,登记表1.鉴定表(含自我鉴定);2.组织正式出具的职工表现材料;3.考核登记表.★第四类学历,培训和评定岗位技术(技能)材料学历,学位,毕业生登记表,培训结业登记表,成绩登记表及毕业鉴定,证明材料;1.晋升专业技术职务(职称)审批表,聘任呈报表及考绩材料,职业资格证书;2.职工制造发明,科研成果,专利,著作及有重大阻碍的论文等鉴定材料及名目.★第五类政审材料审查职工政治历史情形的调查报告,审查结论,上级批复,本人对结论的意见,检查交代或讲明情形的材料,要紧证明材料;甄不,复查结论(意见,决定),调查报告,批复及有关的依据材料;入党、入团、参军、出国等政审材料.更换职工的民族、年龄、国籍、入党、入团和参加工作时刻的组织审查意见,上级批复以及所依据的证明材料.★第六类参加中国共产党,共青团及民主党派的材料中国共产党入党理想书,入党申请书和转正申请书,中国共产党党员登记表,不予登记的决定,组织审查意见及所依据的材料;1.民主评议党员中形成的组织意见或党员登记表,认定为不合格党员被劝退或除名的要紧事实依据材料和组织审批材料,退党材料,取消预备党员资格的组织意见;2.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入团理想书,申请书,团员登记表,退团材料;加入民主党派的有关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1.各种先进人物登记表2.先进榜样事迹3.嘉奖,通报夸奖等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处分决定(免予处分的处理意见),查证核实报告,上级批复,本人对处分的意见和检查,交待材料.1.通报批判材料;2.甄不,复查报告,决定,上级批复及本人意见;3.公安机关和纪检部门处理违纪违法材料;4.法院审判工作形成的判决书.★第九类劳动关系和工资,待遇审批材料工资级不登记表,职务工资变动登记表,调资审批表,定级和解决待遇的审批材料;招用职工登记表、任免呈报表、录用和聘用(续聘)审批表、劳动合同、终止或解除劳动合同报告书、解聘、辞退材料.1.保险福利待遇(失业、养老、医疗、生育、工伤、住房公积金)的审批表,再就业材料;2.从事专门工种工作登记卡,企业职工参加工作时刻及连续工龄核定表,打算生育审批表;3.退(离)休审批表;4.复员退伍,转业审批表;5.大中专院校毕业生派遣证;6.工作调动介绍信7.出国,出境人员审批表;8.党代会,人代会,政协会议,工青妇等群众团体代表会,民主党派代表会代表登记表.★第十类其他可供组织参考的材料1.招工、参军、参加工作、毕业生、工作调动等所做的体检表,有残疾的体检表,残疾等级材料;2.非正常死亡的调查报告及有关情形的遗书;个人诚信材料等.二、归档要求完整,齐全,准确,手续完备注:归档文件的书写和制作材料应能耐久储存,原则上统一使用十六开规格办公用纸(185×260);保证书写质量,字迹要端正,清晰,书写材料一样应使用碳素墨水,不得使用铅笔、圆珠笔、红色墨水、纯蓝墨水及复写纸等不利于档案长久保管的书写材料.三、鉴不1.判定归档文件是否属于某一立卷对象的职工档案或是否属于应归入职工档案的内容,对不属于职工档案内容或重复余外的文件材料应按规定进行清理;2.判定归档文件是否属于办理完毕的正式文件材料,未经办完或查证核实的不得归入职工档案;3.审查材料是否齐全,完整,对不完整,来源和时刻不明的材料,应查清注明后再归档;凡是查不清晰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1)政审材料一样应具备审查结论,调查报告,上级批复,要紧证明材料,本人的交待等.(2)处分材料一样应具备处分决定(包括免以处分的决定),调查报告,上级批复,个人对处分的意见等.以上材料属于成套的,必须齐全.4.审查材料是否手续完备,须经企业审查盖章或本人签字的,应在签字盖章后归档;(1)审查结论,处分决定,组织鉴定,民主评议和组织考核中形成的综合材料,应有本人的签署意见或由组织注明通过本人见面.(2)任免呈报表须注明任免职务的批准机关,批准时刻和文号.(3)出国出境审批表,须注明出去的任务,目的及出去与返回的时刻.5.鉴不时,发觉档案中缺少有关材料,应及时进行登记并收集补充.四、组件原则: 每份文件为一件注:正文与定稿为一件,正文在前正件与附件为一件,正件在前原件与复制件为一件,复制件在前原件与转发件为一件,转发件在前五、排序1,按归档文件形成时刻排序第一类(履历) 第二类(自传) 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 第四类(评定岗位技能和学历材料)第七类(奖励) 第九类(招用等) 第十类(其他) 2,按归档文件内容的主次关系进行排序第五类(政审) 第八类(处分)注:材料的排列顺序为:上级批复,结论或处分决定,本人对结论或处分决定的意见,调查报告,证明材料,本人检讨或交待材料等.3,第六类排列顺序为:按入团,入党,入民主党派排(1)入团理想书应排在入团的其它材料之前(2)入党理想书应排在入党的其它材料之前,党员登记表等可按时刻先后依次排序.4,第九类材料既可按形成时刻排序,也可按材料性质相对集中排序.按材料性质相对集中排序的方法是:(1)工资情形的材料(2)录用,任免材料(3)保险福利待遇材料(4)出国,出境材料每种材料再按照形成材料的时刻顺序排列六、修整装订(一)总要求:1.以件为单位16开(185×260)2.装订应结实,整齐,不掉页,不倒页,不压字,不损坏文件,不阻碍阅读.(1)对超出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在不阻碍材料的完整和不损害字迹的条件下,可酌情进行剪裁;不能剪裁的材料,须进行折叠.折叠时,要按照材料的具体情形,采纳横折叠,竖折叠,横竖交叉或梯形折叠等方法.折叠后的档案材料,要保持整个案卷的平坦,文字,照片不得损坏,便于展开阅读.(2)对破旧,卷角,折皱和小于16开规格的档案材料,要进行裱糊.裱糊用的衬纸,必须采纳白纸;浆糊和胶水必须能防虫蚀,不腐蚀纸张;裱糊后的档案材料要晾干,不得在阳光下暴晒或使用高温烫烤.(3)对过窄或破旧未空出装订线的档案材料,须加边,保证装订,不压字,不损害材料内容.(4)拆除档案材料上的大头针,曲不针,订书钉等金属品,以防止氧化锈毁材料.(二)装订要求:每个职工的档案材料,必须装订成卷,做到案卷整齐,平坦,装订牢固,具体方法:(1)名目置于卷首,材料排列顺序与名目相符.(2)理齐档案材料.材料条件好的应做到四边整齐,条件较差的,以左边和下边两边为齐.(3)打孔.在材料左侧1.5厘米处竖直等间距打三个孔,孔距8.3厘米,用鞋带装订.(4)使用国家统一规定的标准职工档案卷皮.档案卷皮须书写档案人的姓名.(5)装盒.将装订好的案卷装入职工档案盒中,填写姓名,档案号和籍贯.(6)职工档案整理装订成卷后,必须进行认真细致的检查.(7)后续档案材料的整理.后续职工档案材料,每半年整理一次,将材料内容填写到相应的名目中,并将经手人员姓名和日期填写在备注栏内,将材料装订到案卷中.七、编目1,页号编写在有书写内容的每页归档文件正面的右下角,背面的左下角起依次标注页号注:托裱若干小幅面材料的1张托裱纸按1页进行编号2,类件号编写在归档文件首页右上方空白位置加盖"类件号"章类号:"一"到"十"件号为同一类材料内的顺序号,按时刻顺序或主次关系确定页数为阿拉伯数字3,卷(袋)内名目·置于每个职工档案材料卷(袋)首·用耐久材料书写或运算机打印·各项目应填写应完整,准确注一:每类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类件号:按照类不排列顺序,如:"一类第一(或1)件"责任者:归档文件形成单位或个人,即文件的署名者题名:填写归档文件的标题,应完整,准确;对没有题名或不能反映文件内容的,应另行编写,用"[ ]"括起日期:采纳阿拉伯数字8位表示,可分两行书写页数:该件材料总页数要求:每卷档案必须有详细的档案材料名目.名目是查阅档案内容的索引,要认真进行编写.具体要求:(1),按照类不排列顺序及档案材料名目格式逐份逐项地进行填写;(2),按照材料题目填写"题名".无题目的材料应拟定题目.题目过长,可适当简化.拟定题目或简化题目,必须确切反映材料的要紧内容或性质特点.凡原材料题目不符合实际内容的,须另行拟定题目或在名目上加以注明;(3),"日期"一样采纳材料落款标明的最后时刻.复制的档案材料,采纳原材料形成时刻.(4),书面名目要工整,正确,清晰,美观,不得使用圆珠笔,铅笔,红色及纯蓝墨水书写名目.填写名目后,要检查核对,做到准确无误;(5),书写名目时,每类名目之后,须留出适量的空格,供补充档案材料时使用.★卷内备考表的填写:后面填初次整理时刻及人员姓名中间填每年整理人,检查人,整理时刻4,检索工具要求企业职工档案治理机构应建立职工档案检索工具或治理台账(案卷名目).项目包括:姓名,档号,存放地址,备注等.按姓氏笔画多少或第一个字母的顺序排列.每个姓氏后预留部分空格,常用姓要预留多一些."王,刘,李,张,"职工档案用"10"或"ZG"来表示,下设1,在岗职工,2,退休职工,3,离岗职工, 4,死亡职工,案卷号的表示如,"ZG1-1" "ZG2-1"八、档案装具档案卷皮档案袋(一)档案卷皮1.卷皮规格:长27.4厘米,宽20.5厘米;左边设三个装订线眼,眼距(从眼中心算起)8.3厘米;线眼中心距左侧边沿1.5厘米,上下线眼中心距上下边沿均为5.4厘米2.材料:一样可采纳300克的单面白板纸加包布面,或只用布包边角,也能够用纸裱糊,但不宜过厚,以减轻档案重量3.颜色:应采纳浅色,如浅黄,乳黄色等,不能用大红,大绿,或黑,蓝,紫等深色.卷面上的字,一律用正红色4.项目:"企业职工档案","姓名",字体与距离:"企业职工档案"用楷体(72磅),字与卷面上边沿距离为7厘米"姓名"用大一号宋体,与卷面下边沿相距5.5厘米,书写姓名不得用同音字或不规范的汉字(二)档案袋1.规格:长30厘米,宽23厘米,厚(折叠部分)2.5厘米2.材料质量:可按照条件选用较好的牛皮纸3.袋面项目:"企业职工档案袋","姓名","制作单位"字体和字的颜色与档案卷面同."单位"在"姓名"下边。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

干部人事档案材料分类参考正本干部人事档案正本由历史地、全面地反映干部情况的材料构成,根据《干部档案工作条例》规定,干部档案正本材料分类如下:第一类履历材料第二类自传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第四类学历、评聘专业技术情况材料第五类政审材料第六类加入党团材料第七类奖励材料第八类处分材料第九类任免、工资、待遇审批及各种代表会代表登记表材料第十类其他供组织上参考材料第一类履历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记载干部个人经历等基本情况的表格材料:1、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2、党员干部登记表、简历表、履历表3、土改、镇反、三反、肃反、社教运动工作队员登记表4、公安人员、军人、职员、工人、教师、学生、学员、行政工作人员登记表、简历表5、主要内容是干部简历的审查表、调查表、履历变化补充表6、干部个人革命活动简历材料7、申请更改姓名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填写的简历表、登记表、兼有组织鉴定等其他内容的,可按其主要内容、材料性质,确定归入第一类、第三类或其他类。
带有自传性质的归二类;2、部队转业干部档案中,凡《履历书》中履历、自传、鉴定、政历问题审查结论在一起的,需拆开装订,分别归一、二、三、五类等;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登记目录,要及时做好干部工作单位变化(职务任免应登记在《职务变动登记表》上)的登记工作。
第二类自传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自传性质的材料:1、自传、干部自传2、其他带有自传性质的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本人所写的叙述经历、家庭情况、社会关系的自传性质的材料一般应归本类2、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第三类鉴定、考核、考察材料(一)归入本类的材料是对干部优缺点的评定材料和考核、考察材料:1、以鉴定为主要内容的各类人员登记表、组织正式出具的鉴定性的干部表现情况材料(1)自我鉴定、个人鉴定(2)干部、职工、学生、学员鉴定(3)党员鉴定(1970年在整党建党阶段的“党员鉴定表”和非党干部的“干部鉴定表”不存档)、团员鉴定(4)毕业鉴定、结业鉴定(以此认定学历的放第四类)(5)劳动鉴定、工作调动鉴定(6)出国鉴定(7)社教工作人员鉴定表(8)专业人员工作鉴定意见(9)思想工作总结、工作小结、劳动思想小结后面附有自我鉴定、小组意见、支部意见、组织鉴定的,如一九五一年、一九五二年思想工作总结报告等(10)后备干登记表(职务提拔后放入三类,没有提拔的不存入本人档案)(11)年度考核表、领导干部年终总结报告表(12)学生品德鉴定表(有成绩)以鉴定为主(13)挂职干部鉴定表(14)专家情况鉴定表(15)学生社会实践表(有鉴定意见)(16)离任审计材料(有鉴定意见)2、考核、考察材料(1)作为干部任免、调动依据的正式考察综合材料(2)干部考核登记表(3)干部考核和民主评议的综合材料(二)本类材料说明:1、归档的考察、考核材料,需经组织上审定盖章,草稿不归档;2、从本人档案中摘录的优缺点不归档,班组、科室搞的月考核材料不归档;3、此类按材料形成时间先后顺序排列。
人事档案的整理

人事档案的整理人事档案的整理第一章总则人事档案的整理工作是档案管理的基础工作之一,也是人事档案规范化管理和提供利用的一个重要环节。
整理主要是将收集起来的每个人的档案材料,进行鉴别、分类、排序、编目,技术加工后装订成册,并在此基础上,不断对档案内容进行补充。
对所管理的档案及时认真地进行整理。
I第二章工信部发布新能源车准入新规1、整理档案,须做到认真鉴别、分类准确、编排有序、目录清楚、装订整齐。
通过整理,使每卷档案达到完整、真实、条理、精练、实用的要求。
2、准备好整理档案所需要的物品和设备,如目录表、职务变动表、工资变动登记表、防腐胶水、切纸刀、打孔机、缝纫机等。
3、必须努力学习档案工作的专业知识,提高对归档材料的鉴别能力,熟悉整理档案的有关规定,掌握整理工作的基本方法和技能。
第三章归档材料的鉴别人事档案是组织上培养、选拔和使用人才的重要依据,是反映全部历史的真实凭证。
归档材料的鉴别至关重要,应严格遵循以下原则,认真把好材料关。
1、鉴别归档材料,要按照有关规定为依据,认真细致地进行。
2、对归档材料的鉴别,一定要实事求是,历史地、辩证地分析材料内容。
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根据形成材料的历史条件及材料的主要内容、用途、保存价值,来确定材料是否归入档案。
3、鉴别归档材料的具体做法:1)判定归档材料是否属于所管的材料及应归入档案的内容。
2)审查归档材料是否齐全、完整。
凡是查不清楚或对象不明确的材料,不能归档。
3)审查归档材料是否真实。
对每份归档材料的真伪要认真进行审查,特别是对填写的出生日期、参加工作时间、入党时间与档案记载不一致的材料,一定要核准后再归档,对参加工作后取得的学历,要配合有关部门对其归档的学历、学位等有关材料,进行认真核查。
4)审查归档材料是否手续完备。
凡规定需由组织盖章的归档材料,要有组织盖章。
手续不完备的档案材料,须补办完手续后再归档。
5)鉴别中发现涉及政治历史问题或其它重要问题的材料没有查清或未办理完毕,不能归入档案,应交有关组织处理。
行政管理系统常用表格

管理职位工作手册系列行政管理职位工作手册第一章行政部职责描述(一)行政部工作职责一览表行政部部门职责职责细分备注1.日常办公事务管理(1)企业各种日常办公事务的计划、组织、协调与控制(2)会议的组织、协调,会议内容的记录与传达在建立办公自动化系统方面有给予协助的职责2.办公物品及设备管理(1)负责制定办公物品及设备的采购、保管、发放与使用制度(2)负责办公物品及设备的采购事宜(3)办公物品的保管、发放、使用(4)办公设备的日常保养与故障维修计算机及网络设备的故障一般由专业人员维修3.文书资料管理(1)印信的管理和文书、公文的起草、收取、传达与处理(2)企业各种档案、书刊的建档、保管、借阅(3)做好文书资料以及内部信息的保密工作4.车辆管理(1)办公车辆的调度管理(2)安排车辆年检、定期保养、日常维修等工作(3)对司机人员进行安全驾驶教育、考勤等日常管理5.人事日常事务管理(1)员工考勤、出勤统计、报表、分析等人事管理工作(2)对员工生活福利、安全保健、卫生等方面的管理(3)组织员工开展各种形式的活动6.后勤保障事务管理(1)企业环境绿化、卫生和厂区及宿舍财产、员工安全管理(2)企业员工食堂、宿舍的日常管理(3)维持企业水、电等动力系统的正常运行及相关设施维修7.涉外事务管理(1)来客接待管理,包括前台接待、客人来访登记迎送等(2)企业对外宣传、公关联系(3)牵头组织危机管理委员会,制定危机处理预案第二章行政部组织管理(一)行政部组织结构与责权表部门行政部部门负责人行政部经理直属领导行政总监行政部组织结构图部门编制负责公司队伍及制度建设,管理行政、人力资源、信息平台资源与支持服务工作,运用各种激励机制为公司提供最佳人力资源保障并保持人力资本的持续升值。
经理级 1 人负责部门员工的管理、培养,建立高效团队;负责公司行政人事领域规章、制度的监督执行与合理解释;全面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与后勤事务的管理、督办,确保工作的高效开展;主管级 1 人负责公司薪酬核算、人事档案管理,协助部门经理进行聘用、绩效、培训等管理工作;负责公司日常行政与后勤事务的管理、督办,及时检讨并改进其作业流程,确保基础工作的高效开展。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

人事档案管理规定1.目的真实、全面、及时、系统的记录员工在公司的各个发展阶段的成长过程,为法律保障系统、人力资源激励机制提供有力证据和依据。
2.适用范围本规定适用于*****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各下属分、子公司可据此制定实施细则。
3.关键词解释:略4.职责4.1人力资源与企业文化中心4.1.1负责****公司本部各级人员及****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副总监级(含)以上人员人事档案的建档、存档、更新维护及管理;4.1.2负责****公司所属子公司、分公司人事档案管理工作的指导及监督检查。
4.2各下属单位人力资源部(职能)4.2.1负责所属子公司、分公司副总监级(不含)以下员工人事档案的建档、存档、更新维护及管理工作。
4.3档案管理员职责4.3.1保管员工档案,不泄露、不议论档案信息内容;4.3.2及时索要、收集、鉴别和整理员工档案材料;4.3.3办理员工档案的查阅、借阅和转递手续;4.3.4登记员工工作、工资、奖惩情况;4.3.5做好员工档案的安全、保密、保护工作,确保档案不发生毁损、丢失(不可抗力除外);4.3.6定期向档案室等部门移交档案。
5.内容5.1原则5.1.1集中与分散管理相结合;5.1.2 完整、真实、准确、系统、安全。
5.2 人事档案归档范围5.2.1入职资格材料类包括《应聘登记表》、照片、面试试卷(工勤人员除外)、综合测评试卷、身份证复印件、学历及职称等级证书复印件、体检证明、原单位解除劳动关系证明文件(或个人一年内无任何劳动关系的申明书)、半年内有效体检证明、《保密和竞业禁止协议》等材料。
5.2.2 试用期材料类包括《员工转正申请表》、《新员工试用中期反馈表》、《试用期工作述职报告》、《试用人员面谈表》、《试用员工转正意见表》。
5.2.3绩效考核与薪酬材料类员工绩效考核的成绩和历次员工调薪单。
5.2.4劳动关系类与公司签订的劳动合同及其解除劳动合同通知书、终止劳动合同通知书、续签劳动合同通知书、员工续签劳动合同申请、送达凭证等与劳动合同关系密切相关的附件等。
学校档案资料分类目录索引(2017年10月后用最新)

xx学校档案资料分类目录索引一、党群工作资料(A101—A206)(一)党务工作资料(A101—A111)A101、上级党组织文件,。
永久A102、党员花名册党支部会议记录。
永久A103、学校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换届改选、职务任免等文件。
永久A104、表彰先进集体、个人的相关文件。
永久A105、对学校有关人员的党纪处分材料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
永久A106、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
永久A107、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党员转正、接收新党员的请示、报告、批复等文件材料。
永久A108、纪检、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教育、民主评议等的总结、计划、汇报材料、目标管理责任书。
永久A109、民主生活会记录、党小组工作安排、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
永久A110、党费缴纳收据存根。
永久A111、党务工作零散资料(二)工会工作资料(A201—A208)A201、上级工会颁发的针对本校工会工作并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件。
工会、职(教)代会文件材料。
永久A202、工会、职(教)代会成立、换届选举及结果、领导职务任免的请示、批复、报告、总结等文件材料。
永久A203、召开工会、职(教)代会的通知、议程、领导述职报告、评议、报告、讲话、总结、决议等文件材料。
永久A204、教职工入会申请表永久A205、工会、职(教)代会会员名册、年度统计报表。
永久A206、工会、教职工活动的安排、工作小结等文件材料。
永久A207、关心体恤职工方案、体检等资料永久A208、工会零散资料二、行政工作资料(B101-B304)(一)行政管理资料(B101-B120)B101、行政主管部门及公司文件(意见、通知、法规、简报、通报等)。
永久B102、学校简介及平面图,学校远、中、近期目标(建设规划、管理)。
永久B103、学校各类组织机构及分工(包括临时机构)永久B104、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校历表、作息时间表)。
永久B105、学校行政会、校务会、教职工会议的会议记录。
(档案管理)档案管理目录索引

一、财务类子目录(C):1、内部收发及备查(N):1)账簿:a、银行账b、现金账c、总账d、明细账e、销售账f、记账凭证g、销售台账2)报表:a、成本差异分析表b、内部报表c、外部报表d、日报表e、对账单与调节表f、往来确认单g、代收代付记录表h、代垫费用记录表3)财产:a、申请与批复b、固定资产c、低值易耗品d、财产保险e、评估报告4)工程成本:a、拆迁成本b、桩基成本c、地下室成本d、土建成本e、装修成本f、奖金g、购货成本h、CS01—CC03表i、施工成本计划5)财务成本:a、美元借款b、港币借款c、人民币借款d、按揭贷款6)销售成本:a、广告成本b、售楼合同c、售楼成本d、租赁成本e、代理费f、奖金7)行政、人事:a、费用预算b、租房合同c、工资发放8)内部收发文:a、总裁办公室b、地区总经理c、本地区各项目公司d、财务制度e、财务规定f、用款联签g、其他项目公司2、外部收、发文(W):1)政府文件:a、申请与批复b、政府规定c、政府通知2)银行:a、贷款登记b、银行开户登记c、印鉴登记3)审计报告a、申请报告b、自查报告c、会计年审d、财政登记。
4)外管:a、申请报告b、自查报告c、外汇年审d、外汇登记e、外债登记5)税务:a、申请报告b、自查报告c、税务年审d、税务登记e、购发票证f、发票存底g、收据存底6)其他:二、工程类子目录(G):1、内部收发及备查(N):1)用地拆迁:a、预算b、合同c、内部审核审批d、进度付款审批e、变更f、现场日记g、决算2)设计:a、地质勘察报告b、地质勘察合同c、设计合同d、往来函件3)前期工作:a、规划管理b、各种配置c、土地估价d、各种增容e、红线图4)桩基与地下室:a、概算b、工程图纸c、预算d、招标文件e、施工组织设计f、工程合同g、工程纪要h、监理合同i、工程日志j、变更通知k、现场经济签证l、验收记录m、质量抽查记录n、内部审核审批o、进度付款审批p、施工进度表q、成本控制r、往来函件s、决算5)土建:a、概算b、工程图纸c、预算d、招标文件e、施工组织设计f、工程合同g、工程纪要h、监理合同i、工程日志j、变更通知k、现场经济签证l、验收记录m、质量抽查记录n、内部审核审批o、进度付款审批p、施工进度表q、成本控制r、往来函件s、决算6)装修及设备安装:a、概算b、工程图纸c、预算d、招标文件e、施工组织设计f、工程合同g、工程纪要h、监理合同i、工程日志j、变更通知k、现场经济签证l、验收记录m、质量抽查记录n、内部审核审批o、进度付款审批p、施工进度表q、成本控制r、往来函件s、决算7)设备(按项设档):a、报价单b、申请及批复c、购货合同d、付款记录e、质量验收记录f、入库出库记录g、往来函件h、附件清单i、技术资料j、产品合格证明8)材料(按项设档):a、报价单b、申请及批复c、购货合同d、付款记录e、质量验收记录f、入库出库记录g、往来函件h、技术资料i、产品合格证明9)成本质量:a、CS00—CC03表b、施工成本计划c、成本统计表d、工程成本分段经济分析报告10)内部收发文:a、地区总经理b、总裁办公室c、本地区各项目公司d、集团工程制度e、项目工程制度f、其他项目公司g、工程用款联签2、外部收、发文(W):1)政府文件:a、申请与批复b、政府规定c、政府通知2)审批审核:a、消防审核b、防震审核c、专业审核3)许可证:a、规划许可证b、建设许可证c、施工许可证4)其他往来:a、往来收文b、往来发文三、行政类子目录(R):1、内部收发及备查(N):1)决议纪要类:a、董事会决议b、会议纪要c、集团决定2)管理制度:a、集团管理制度b、项目管理制度c、补充管理规定d、岗位职责e、工资指引3)考核资料:a、年度会资料b、季度会资料c、工作控制点d、资金说明4)内部收发文:a、集团总部各部门b、总裁办公室c、地区总经理d、地区各部门5)行政:a、申请批复b、车辆管理c、宿舍管理d、财产管理e、书籍管理f、通知及备忘记录g、行政报告。
学校档案资料分类目录索引

学校档案资料分类目录索引希望教育集团五月花中小学中小学档案资料分类目录索引一、党群工作资料(A)(一)党务工作资料(A1)A101、党员花名册、党员年终统计表。
永久 A102、党支部会议记录、纪要。
永久A103、学校党支部年度工作计划、总结,换届改选、职务任免等文件。
永久A104、表彰先进集体、个人的相关文件。
永久A105、对学校有关人员的处分材料受到警告以上处分的。
永久A106、入党积极分子花名册。
永久 A107、组织关系介绍信存根、党员转正、接收新党员的请示、报告、批复等文件材料。
永久A108、纪检、党风廉政建设、组织教育、民主评议等的总结、计划、汇报材料、目标管理责任书。
永久A109、民主生活会记录、党小组工作安排、计划、总结等文件材料。
永久A110、党费缴纳收据存根。
永久(二)工会工作资料(A2)A201、上级工会颁发的针对本校工会工作并要求贯彻执行的文件。
永久A202、工会、职(教)代会成立、换届选举及结果、领导职务任免的请示、批复、报告、总结等文件材料。
永久 A203、召开工会、职(教)代会的通知、议程、领导述职报告、评议、报告、讲话、总结、决议等文件材料。
永久A204、工会、职(教)代会年度工作计划、总结、会议记录等文件材料。
永久A205、工会、职(教)代会会员名册、年度统计报表。
永久A206、工会、教职工活动的安排、工作小结等文件材料。
永久二、行政工作资料(B)(一)行政管理资料(B1)B101、公司文件(意见、通知、法规等)。
永久B102、其他党政部门及教育局文件(法规、意见、通知、通报、简报等)。
永久B103、学校简介及平面图。
永久B104、学校远、中、近期目标(建设规划、管理)。
永久B105、学校各类组织机构及分工。
永久B106、学校各种规章制度、职责(校历表、作息时间表、请销假与考勤、奖惩、办公、教学、教研、财务管理、卫生、例会、教代会与民主管理、学习、岗位职责等)。
永久 B107、学校行政会、校务会、教职工会议的会议记录。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采集规范

附件2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采集规范1 范围本规范确定了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最基本指标的结构,规定了需要采集的基本信息集。
本规范适用于各级档案管理服务机构开展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采集工作。
2 规范性引用文件下列文件对于本规范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
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
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B/T 2260 中华人民共和国行政区划代码GB/T 2261.1 个人基本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人的性别代码GB/T 3304 中国各民族名称的罗马字母拼写法和代码GB/T 4754 国民经济行业分类GB/T 8561 职称代码GB/T 8563.1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1部分:奖励代码GB/T 8563.2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2部分:荣誉称号和荣誉奖章代码GB/T 8563.3 奖励、纪律处分信息分类与代码第3部分:纪律处分代码GB 11643 公民身份号码GB/T 12402 经济类型分类与代码GB/T 12407 职务级别代码GB/T 14946.1 全国干部、人事管理信息系统指标体系与数据结构第1部分:指标体系分类与代码GB/T 20091 组织机构类型GB 32100 法人和其他组织统一社会信用代码编码规则3 采集样表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数据采集样表如下。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采集样表注:带**为必填项4 流动人员人事档案基础信息集4.1个人基本信息集[描述] 本信息集规定了个人的常用基本信息,见表1。
表1 个人基本信息集4.2 职称与职业(工种)资格信息集[描述] 本信息集规定了个人职称与职业资格情况的基本信息,见表2。
表2 职称与职业资格信息集4.3 教育经历信息集[描述] 本信息集规定了个人教育经历的基本信息,见表3。
表3 教育经历信息集4.4 培训经历信息集[描述] 本信息集规定了个人培训情况的基本信息,见表4。
(完整版)组织人事档案分类标准

(完整版)组织人事档案分类标准组织人事档案分类标准1. 背景组织人事档案是组织管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记录和管理员工信息至关重要。
为了有效地管理人事档案,确保其可追溯和利用价值高,需要建立一套科学的分类标准。
2. 目的本文档的目的是制定一套完整的组织人事档案分类标准,旨在统一组织内各类人事档案的管理方式,提高档案管理的效率和准确性。
3. 分类标准为了满足档案管理的需要,组织人事档案可以按照以下几个维度进行分类:3.1 档案类型按照档案的内容和用途,可以将人事档案分为以下几个类型:- 入职档案:包括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入职申请表、合同等入职相关文件。
- 任职档案:包括员工的岗位职责、任职资格、晋升记录等与岗位相关的文件。
- 培训档案:包括员工的培训记录、培训证书等培训相关的文件。
- 薪酬档案:包括员工的工资条、奖金记录、福利待遇等薪酬相关的文件。
- 离职档案:包括员工的离职申请表、离职通知、离职手续等与离职相关的文件。
3.2 档案保管期限根据法律法规和组织的需要,人事档案可以按照保管期限进行分类,一般可以分为以下几类:- 长期保管档案:包括员工的个人基本信息、入职档案等需要长期保存的文件,一般保存期限为永久。
- 中期保管档案:包括员工的培训档案、薪酬档案等需要保留一定年限的文件,一般保存期限为5年。
- 短期保管档案:包括员工的离职档案等需要保留一定时间的文件,一般保存期限为2年。
3.3 档案存储方式根据档案的形式和保存需求,可以将人事档案分为以下几种存储方式:- 纸质档案:将档案文件以纸质形式保存在档案柜或文件夹中。
- 数字化档案:将档案文件以电子形式保存在电脑或服务器中,并建立相应的数据库进行管理。
4. 档案管理流程为了确保人事档案的有效管理,应建立一套完整的档案管理流程,包括以下几个环节:- 档案收集:负责收集员工的各类档案,确保档案的完整性和及时性。
- 档案归档:按照分类标准将档案进行分类归档,并制定相应的档案编号和索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