窄带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分析_何志良

合集下载

低压高速电力载波线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低压高速电力载波线通信技术发展及其应用



方案。 同步驱动也将大大改进通信的安全性 。 经过几 十年 的发展 ,目前 已具相 当的规模 ( )跳频 ( H) 二 F 和水平 。不管是从理论研 究 ,还是运 行实践 , 跳频通 信在电力载波通信 中应用具 有很强 我们都 取得 了成效 :①载波技术装 备水平的提 的适 用性 :①适应 电力线的强干扰环 境。②适 高 ;②电力载波线通信综 合业 务能 力的发展 ; 应低 压配电网频率选择性 衰减 。跳频 系统则可
『c 2 n.(
17 I O
F OR l Ew ( I 州 ) 。2 。旧 2

IE rnat no P w rD Lvr[ , 19 , E ET asct n o e e ieyJ 98 o 】
l( ) 5 3 1 :4 3
【】 T 5 8 o e i S rncie[ . T 6 S 7 3 P w rLn F K Ta se r e v M】S
a d tn ad frlw otg issg a ig. n sa d r so o v l eman in Ln a
③电力载波 线所具有的规 模范 围、装机 数量 、 以根据 预设跳频 图案 , 自动切换载波频 率 ,避 从事人 员数 量 ,都是空 前的 ;④理论研 究成果 开干扰 源频 点 ,同时 电 可以根据信道估 计的结 卓著。 果 ,通 过 自适应跳频 ,选 择适宜信道 ,实现可
【】 3 周耀义,鲍滨寿 ,低压电力用户远程 自 动抄 表系统 电力 自动化设备阴 19 ( : 4 6 991 2 6— 5 9) 【 曹志 刚,钱亚生,现代通 信原理【 清华大 4 】 M】
学 出版 19 94 【】 wbr D J C mmu i t nr urmet 5 Ne uy . o nc i q i ns ao e e

浅谈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应用 江为

浅谈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应用 江为

浅谈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状况及应用江为摘要:目前随着经济社会和科学技术的快速发展,电力载波技术在近年也得到了很高的重视,电力载波通信主要是以现有的电力线作为载体,从而进行数据信息的发送和接收的一种新型通信手段。

对此,本文首先对电力载波通信的发展进行阐述,而后对其应用予以简单研究。

关键词:电力载波通信;发展状况;应用领域电力载波通信,是一种把载有信息的高频信号加载于电流,利用已有的配电网作为传输媒介进行数据传输和信息交换的一种技术。

它利用已有的配电网作为信息传输的载体,避免了新的通信网络的建设和投资其覆盖面是任何网络无法比拟的。

电力线作为数据传输通道具有成本低、速度快、连接方便等优点,已经得到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特别是低压配电网它是一个用户多、分布广、用户必不可少的动力能源传输网络,同时也是一个日益被看好的、将来可以随时使用的高速数字通信网络。

1 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及特点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分为窄带电力线通信和宽带电力线通信两种方式。

窄带电力线通信技术指通信速率小于1Mbit/s 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多采用普通的PSK 技术、DSSS 技术和线性调频Chirp 等技术,主要可应用于电力线自动抄表、电网负载控制,供电管理和工业控制等领域;或者宽带电力线通信技术指带宽限定在 2~30MHz 之间。

通信速率通常在 1Mbit/s 以上的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

主要采用以OFDM 为核心的多种扩频通信技术。

可以用于高速数字信号传输,例如高速宽带多媒体数据通信,家庭楼宇智能网络,宽带网接入等。

电力线载波机要求具有较高的可靠性,一是在电力系统中传输重要调度信息的需要;另一是电压隔离的人身安全需要。

为此,电力线载波机在出厂前必须进行高温老化处理,最终检验必须包含安全性检验项目。

现代通信对电力线载波的要求也更侧重于网络方面,需要将原先仅限于通道的概念扩展为网络概念。

以往的电力线载波机主要靠自动盘和音转接口实现小范围的联网。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现状与发展应用摘要:通讯发展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其发展应用做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电力系统通信现状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应用引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二十世纪的二十年代初期, 它以电力线作为传输媒体, 通过电力线实现远距离传输,是唯一不需要线路投资的通讯方式。

它具有传输距离远、通道可靠性高、安全保密性好、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设同步等优点, 早已为电力系统应用最广泛的通信方式。

它主要用于电网调度通信、复用远动、高频保护和远方信号等。

在大力发宽频带、大容量光纤通信的今天, 它的现状和发展应用如何, 这正是本文将要讨论的问题。

1、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分析在以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为主干线的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多种通信手段竟相发展的今天,电力线载波通信仍然是地区网、省网乃至网局网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仍是电力系统应用区域最广泛的通信方式,仍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的基本通信手段,然而, 这种通信方式传输速率低、容量小, 应用范围受到了很大的限制。

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主要反映在设备技术、载波频率使用和维护技术、应用范围等四个方面。

1.1、设备技术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 载波设备技术更新速度也在加快。

从50, 60 年代双边带电子管载波机ZS23, ZDD21ö2, ZT 401 等发展到ZJ 25, ZDD212 等晶体管载波机和ZDD227, ZDB23, ESB550 等集成化载波机, 技术装备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

此外, 我们还引进了ETL , ESB 等先进的数字载波设备, 为用户提供更加完善、可靠和便于操作使用的功能。

1.2、载波频率使用问题,波频率, 使频率资源得到了充分利用。

我国电力线载波频率使用范围为: 40~500kHz, 载波频带带宽为: 4 kHz, 在整个载波频率范围内只能不重复安排57 套载波机, 而我们要使用的载波机要远远大于这个数目。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与发展探讨

2000年9月兰州十回电机工程学奁电力通秸喜业墓吊仓第四届学丰奢证话支冀・255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与发展探讨潘莹玉(驻马店地区电业局.河南驻马店463000)摘要:现代通信和现代电网的发展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提出了严峻的挑战。

本文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分析了其中存在的问题,对如何解决这些问题做了探讨。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电力系统通信;现状0前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传统的特有通信手段,在电力系统通信中一度占主导地位,为电网的经济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立下r汗马功劳。

然而,随着电力系统对通信要求的不断提高和现代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光纤通信、扩频通信等更为先进的通信手段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占据越来越重要的地位,电力线载波通信似乎已失去了昨日的风采和辉煌。

不少人,包括载波通信人员自己,都不同程度产生这样的疑问:电力线载波通信是否到了穷途末日?1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它以电力线路为传输通道,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投资少见效快、与电网建翼同步等电力部门得天独厚的优点。

在我国。

40年代已有日本生产的载波机在东北运行,作为长距离调度的通信手段.经过几十年的发展,目前已具相当的规模和水平。

11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在以数字微波通信、卫星通信为主干线的覆盖全国的电力通信网络已初步形成、多种通信手段竟相发展的今天,电力线载波通信仍然是地区阿、省网乃至网局网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仍是电力系统应用区域最广泛的通信方式,仍是电力通信网的重要的基本通信手段;从理论研究,到运行实践,我们都取得了可喜的成效。

L1)电力线载波无论是在所具有的规摸范围、装讥数量还是在从事人员数量上,都是空前的。

在作者简介:潘莹玉,男,1963年生,高级工程师,现从事电力系统通信I作。

应用上,上至500kv线路,下至35kv乃{10kv线路,都开通了电力线载波,到“八五”初期,全国110kv以上电力线载波话路公里数已达26万,“九五”中期达65万。

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

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现状及发展发表时间:2017-03-01T14:18:34.603Z 来源:《电力技术》2016年第12期作者:郭鹏飞[导读] 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具有沿用原有电力线、依托220V低压电力的特点,仍是大多数用户的选择。

国网山西省电力公司大同信息通信公司 037008摘要:随着电信行业和电力市场的逐渐开放,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已引起人们的关注,该技术主要把城乡间的低压电力线作为通信介质,构筑高速数据通道,形成“四网合一”的服务服务模式。

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可以提供宽带接入网,也可以帮助家庭内部实现家庭局域网,形成宽带接入方式的补充。

当前,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具有沿用原有电力线、依托220V低压电力的特点,仍是大多数用户的选择。

关键词:高速通信技术;现状;发展伴随着电信业和电力业的发展,电力企业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不断的寻求新方法。

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具有不需额外布线、低价格、高效率的特点,成为电力行业的首选。

实践证明,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应用,为电力行业节省了资金投入,创造出了新的利润增长点,促进了电力行业和通信技术的发展。

一、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发展1、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概述(1)电力线通信技术定义电力线通信技术(Power Line Communication,简称PLC),主要是指一种依靠电力线传输数据和语音信号的通信方式。

在220V低压领域,PLC的传输速率为1200bps,甚至更低,称为低速PLC,而近些年来,利用低压电力线传输速率在1Mbps以上,这类电力线通信技术称之为高速PLC[1]。

(2)电力线通信技术分类按照数据传输速率分为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和电力线低速通信技术。

按照电压等级可分为高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中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和低压电力载波通信技术。

2、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基本调制技术一般来说,电力线高速通信技术的基本调制方式有三种:幅移键控、频移键控和相移键控。

但是调制技术包括频移键控、相移键控、正交幅度调制、扩频、正交频分服用等。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进展

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进展电力线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是指利用电力线路实现语音、数据、视频等信息传输的一种通信技术。

它具有成本低、部署方便、覆盖面广、不受地理位置限制、可靠性高等优点,被广泛应用于电力智能化、智能家居、物联网等领域。

本文将介绍电力线通信技术的现状与研究进展,重点探讨其应用场景、技术瓶颈以及未来发展方向。

一、电力线通信的应用场景1、电力智能化电力智能化是指在电网运营、电力生产、能源管理、用户服务等方面应用先进的信息通信技术,实现电力系统从“传统电力”到“智能能源”的转型。

电力线通信技术可以使终端设备通过电力线路与智能电网通信,实现对电力负荷、用电数据、能源消耗等信息的实时监测和管理,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效率和稳定性。

2、智能家居智能家居是指利用信息技术和网络通信技术将家庭各种设备和家庭成员联系起来,实现智能化、自动化控制的生活系统。

电力线通信技术可以让各种智能家居设备通过电力线路实现联网通信,如智能照明、智能门锁、智能窗帘、智能家电等,从而实现更加智能、便捷、安全的家庭生活。

3、物联网物联网是指通过网络连接各种智能设备和传感器,实现对物品、动物和人员等物体的实时监测和控制。

电力线通信技术可以让终端设备通过电力线路与互联网连接,实现更加快速方便的数据传输和控制操作。

例如,车辆监控、道路监测、环境检测等领域,都可以利用电力线通信技术实现更加智能化的数据传输和监测控制。

二、电力线通信技术的技术瓶颈尽管电力线通信技术具有很多优点,但是其技术瓶颈也很明显,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1、传输速度慢由于电力线通信技术利用的是电力线路,其传输速度受到电力线的限制,通常只能达到几十Mbps的速度,无法满足高带宽、大容量数据传输的需求。

2、信号干扰严重电力线通信技术在使用过程中,会受到许多因素的干扰和影响,如电力线路的噪音、其他设备的电磁干扰等。

这些因素会使得信号的质量和稳定性严重下降。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引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一种基于电力线路的通信方式,通过利用电力线路传输数据和信息,为电力系统的监控、控制、通信等提供了一种有效的途径。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不仅可以降低通信成本,提高通信效率,还能够实现对电力系统的远程监控和智能化控制。

本文将探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现状。

一、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原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通过在电力线上叠加或注入高频(20kHz-500kHz)的载波信号来实现通信的一种技术。

其原理是将数据和信息转换为模拟载波信号,通过电力线路传输到目标位置,再解调得到原始数据和信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在不干扰电力供电的同时,实现电力系统内部各个终端之间的通信。

二、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监控中的应用1. 数据采集与监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时采集和传输电力系统中各种数据,如电压、电流、功率、频率等,为电力系统的监测和分析提供有力支持。

通过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对配电变压器、电能表等设备的远程监控,大大提高了电力系统监测的效率和准确性。

2. 故障检测与定位: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能够实时监测电力系统中的故障和异常,如短路、过载等,并通过传输的载波信号进行定位。

利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准确判断故障位置,快速采取必要的措施,提高电力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

3. 负荷控制与管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对电力系统中的负荷进行控制和管理。

通过传输载波信号,可以实现分布式电力控制,对负荷进行精确控制,提高电力系统的供电质量和效率。

此外,基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可以实现对电力负荷进行智能调度和优化,提高电力系统的能源利用率。

三、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通信中的应用1. 电力系统间通信: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不同电力系统之间的通信。

例如,通过在输电线路上注入载波信号,可以实现电力系统之间的远程通信。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科技资讯2017 NO.19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信 息 技 术30科技资讯 SCIENCE & TECHNOLOGY INFORMATION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PLC)通信是利用高压电力线、中压电力线或低压配电线作为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在传输过程中通过载波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有效调制实现高频信号在电力线实现远距离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已不在受单片机应用的限制,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1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

由于通信过程对信息的可靠性、传输的快速性有严格的要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以此构建稳定的传输体系。

当前我国在35kV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均已开通电力线载波通道,但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通信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高效的传输,电力线载波通信已不再是简单地完成电力通信,电网以及数据信息的一并传输成为现实。

但由于我国电力通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电力通信规程中要求变电站必须具有2条以上不同通信方式的互为备用的通信信道,就要求电力载波功能不断革新,这就使得电力线载波机在全国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的应用主要是在10kV 电力线以及在380/220V用户电网的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10kV以上的应用目前已达到普及应用,而作为自动集抄系统通道的载波应用虽已能够组网通信,完成数据的远程抄送,但由于用户电网的时变特性和突发噪声的影响在技术上还有待解决。

2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由于电力载波通信具有稳定的使用条件和潜在的巨大市场,也成为世界各大公司及研发单位攻坚开发的热点。

(1)解决远程三表抄送问题。

远程三表抄送就是自动采集各种计量表的读数(如电表、水表、气表),电力线载波抄表系统是以电力线为媒介进行远程数据搜集并传送,此方法不但降低了电力部门的成本投入,且实现高效的自动抄收。

电力通信的现状和发展

电力通信的现状和发展

电力通信的现状和发展电力通信是一种通过电力线路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它是电力系统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过去的几十年中,电力通信技术经历了长足的进步和发展,不断提升着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本文将介绍电力通信的现状和发展。

一、电力通信的现状目前,全球的电力通信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一)电力线载波通信(Power Line Communication,PLC)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通过电力线路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它可以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控制、远程监测和故障诊断等功能。

该技术的主要优点是成本低、传输距离远,可以充分利用现有的电力线路资源,同时也有一定的缺点,如传输速率受到电力线路质量的影响,噪声干扰等问题也比较严重。

(二)光纤通信(Fiber Optic Communication,FOC)光纤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光纤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它具有传输速率高、距离远、抗干扰能力强等优点,同时也逐渐成为电力系统中比较主流的通信方式之一。

光纤通信技术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保护、测量和控制等领域。

(三)无线通信无线通信技术是一种利用无线电波传输数据和信息的技术,目前主要应用于电力系统中的远程监测和维护等领域,如ZigBee和Wi-Fi 等无线通信技术已经被广泛应用于电力系统中。

二、电力通信的发展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和进步,电力通信技术也在不断的演进和升级,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智能电网的发展智能电网是当今电力系统中的一个重要发展方向,它需要实现电力系统的自动化、智能化和可视化,而电力通信技术恰好是实现这一目标的重要手段。

因此,在智能电网的发展中,电力通信技术将有更广阔的应用前景和发展空间。

(二)5G技术的应用5G技术是近年来兴起的一种新型移动通信技术,它具有高速、低延迟、高可靠性、大容量等优点,将会对电力通信技术的发展产生巨大的推动力。

在未来,电力系统中可能会广泛应用5G技术来实现远程控制、故障诊断和维护等功能,从而提高电力系统的性能和可靠性。

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

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分析研究报告2021年5月邓星津何承颜目录一、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概况41、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总值达8300亿元,持续稳中向上发展趋势42、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PEST分析 53、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仍在初级阶段,资源整合及盈收有待突破64、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现存问题简述75、行业进入洗牌期,信息化特征愈发显现8二、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市场分析91、市场结构多元化,品牌服务占比突出92、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影响逐渐增强,影响力日益突出103、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产值同比增长15.6% 114、行业覆盖人群规模大、服务及服务用量激增115、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生产服务状况今非昔比116、市场策略连锁直销、渠道及销售模式117、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趋势遵循一般行业服务发展规律12三、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政策环境121、十四五规划解读122、地级市的标准需要参考省级标准 123、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财政税收制度日趋全面134、政策趋势更加重视,技术环境日益创新13四、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竞争格局131、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竞争企业介绍132、行业竞争力分析 143、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竞争焦点介绍144、竞争技术介绍145、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竞争趋势与影响15五、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发展趋势预测151、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特点152、行业发展走势分析163、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前景 174、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商机发掘185、发展路径与未来走向18六、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投资策略分析181、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投资机会182、投资风险分析193、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投资必要性及建议194、投资回报分析20一、中国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概况1、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总值达8300亿元,持续稳中向上发展趋势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对中国人的生活已经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从市场发展情况、行业服务状况、服务用户分析、行业生产总值等各个方面切入到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因此对电力载波集成电路设计行业的研究分析有利于较深的理解行业特性,为该行业的投资做支撑,为市民提供良好的产品与服务。

2023年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

2023年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市场分析现状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已经广泛应用于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等领域,并且具有巨大的发展潜力。

本文将对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的市场现状进行分析。

一、市场规模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目前正处于爆发期,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据一些市场调研数据显示,到2025年,全球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规模将达到500亿美元。

其中,中国作为全球最大的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其市场规模将占据全球的半壁江山。

此外,随着智能电网的建设和国内外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认可度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预计还将进一步扩大。

二、市场竞争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竞争较为激烈,主要竞争者包括国内外的通信设备厂商、电力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等。

其中,国内通信设备厂商拥有丰富的技术经验和市场资源,具有一定的竞争优势;国外通信设备厂商则具备先进的技术和产品优势,在国内市场上也占据一定的份额;此外,电力设备制造商和软件开发商也在积极参与到这个市场竞争中。

市场竞争的加剧将进一步推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

三、市场需求随着智能电网建设的推进以及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不断增加。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具有通信成本低、传输距离远、传输稳定可靠等优势,使其在电力设备互联和数据传输等方面有着广泛的应用需求。

此外,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还能有效解决传统无线通信技术无法穿透建筑物的问题,在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等场景中有着广阔的市场需求。

四、市场前景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作为一种新兴的通信技术,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

随着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等领域的不断发展壮大,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拓展。

预计在未来几年里,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将保持较快的增长速度,市场规模也将不断扩大。

总结来说,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目前正处于快速发展阶段,市场规模不断扩大,在市场竞争中具有一定的优势。

随着智能电网、智能家居、智能电表等领域的快速发展,市场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现状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现状

№41998电 力 情 报INFORMA TION ON EL ECTRIC POWER ・15・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现状河南省驻马店地区电业局 潘莹玉 董 翔(驻马店 463000)河南省上蔡县电业局 高泽民摘 要 电力线载波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方式,在电力系统通信中占重要地位。

在我国,经过几十年的发展,已具相当的规模和水平,成为电力系统通信网的主要通信手段之一。

然而,现代电网和现代通信的发展使电力线载波通信面临严峻挑战。

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在我国发展的概况及现状,并对其发展前景进行了分析探讨。

关键词 电力线载波 电力系统通信 发展 现状 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 )通信是电力系统特有的通信手段,它以电力线路为传输介质,具有通道可靠性高、抗破坏能力强、投资少、见效快、与电力网建设同步等电力部门得天独厚的优点。

在相当长的时间内,电力线载波在电力系统的通信中一直占主导地位,为电力生产和管理、电网的经济调度和安全稳定运行立下了功劳。

1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概况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本世纪20年代初期。

在我国,40年代已有日本生产的载波机在东北运行,作为长距离调度的通信手段。

50年代,由于东北和华北电网相继形成,为满足生产调度的需要,我国开始引进苏联和捷克的载波设备。

和其它技术一样,以原苏联标准为基准和主要依据开始确立我国电力线载波的设计、测试的规程、导则等。

到了50年代中后期便开始着手研制仿造生产载波机。

由于经验上、技术上、材料上及其它原因,虽试制了一些产品,如东北电管局通信处研制的T -5、T -6、T -7、T -8电子管双边带载波机,国营南京有线电厂的ZDD -1电子管单边带复用载波机等,但在运行实践中都不是很成功。

直到60年代中期前后,南京有线电厂才有比较成熟的改进型ZDD -2问世。

这种产品在一些地方一直使用到80年代初,产量也较大。

到了70年代,半导体技术迅速普及,在各个电子应用领域已逐渐取代了体积大、功耗高的电子管,电力线载波机从电子管式向晶体管式转化也势在必行。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实时、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才能满足人们日益频繁的信息交流,但是要新建能满足当前需求的通信基础设施将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还不能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错综复杂,遍布全球,有线通信具有稳定可靠的传输数据的特点。

因此,在电力线上使用载波通信技术将大大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满足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要求。

文章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应用中经济可靠的优点和噪音、信号衰减以及干扰的缺点,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噪音干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的措施,最后举例说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信号衰减;可靠性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利用整个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的一种新型通信模式,这种技术不需要重新架设数据传输通道,可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现状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电力线载波技术最初应用在我国的长距离电力调度的通信中,60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发第一代电力载波机,80年代中期由于单片机和集成化的出现和发展,出现了小型化功能多的第二代载波机,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第三代电力载波机,具有了软件调制、滤波、限幅和自动增益的功能。

进入21世纪,我国输电线路架设脚步加快,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01年底,“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技术的核心产品—电力调制解调器及多个相关产品成功研发,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 Mbps;到2005年,北京已经有五500多个居民小区覆盖了由电力线宽带接入的实验网络,电力线宽带用户多达4万多户。

2010年国内首个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室投运使用,大力为研发我国智能用电服务关键电力线通信设备。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及现状分析作者:胡江樊明哲来源:《科技资讯》2017年第19期摘要:随着技术的不断提高,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

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进入到人们的生活,使用者只需通过低压电力线即可接入国际互联网络,进行互联网的应用。

该文通过对我国现有电力线载波通信现状的调研分析,从电力载波应用的角度出发,分析我国未来社会电力线载波通信应用的新模式,寻找急需突破的技术,总结分析出国内电力载波通信中遇到的问题以及解决的有效途径。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中图分类号:TN916.52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672-3791(2017)07(a)-0030-02电力线载波(Power Line Carrier-PLC)通信是利用高压电力线、中压电力线或低压配电线作为媒介进行语音或数据传输的一种通信方式。

在传输过程中通过载波将模拟或数字信号进行有效调制实现高频信号在电力线实现远距离传输。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高压电力线载波技术已不在受单片机应用的限制,进入了数字化的信息时代。

1 我国电力线载波通信的现状电力通信网作为电力系统安全稳定运行的基础保障,实现了电网调度自动化、网络运营市场化和管理现代化。

由于通信过程对信息的可靠性、传输的快速性有严格的要求,世界上很多国家都建立了电力系统专用通信网,以此构建稳定的传输体系。

当前我国在35 kV以上电压等级的输电线路上均已开通电力线载波通道,但随着数字媒体技术的不断发展,对通信速度的要求越来越高,为了实现高效的传输,电力线载波通信已不再是简单地完成电力通信,电网以及数据信息的一并传输成为现实。

但由于我国电力通信发展水平参差不齐,且电力通信规程中要求变电站必须具有2条以上不同通信方式的互为备用的通信信道,就要求电力载波功能不断革新,这就使得电力线载波机在全国仍然有较大的市场需求。

数据分析表明我国中低压电力线载波的应用主要是在10 kV电力线以及在380/220 V用户电网的自动抄表系统中的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及其应用前景马晓奇【摘要】在分析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特点的基础上,总结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以及应用,并对其在集中抄表系统以及智能家庭网络的应用进行了可行性分析,最后还对该技术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展望。

%Basing on the analysis of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haracteristics, the development status and present application of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are reviewed. The feasibility analysis of its application on the automatic meter reading system and intelligent home network is made. The development prospect of the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given in the end of this paper.【期刊名称】《机电设备》【年(卷),期】2014(000)003【总页数】5页(P36-40)【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集中抄表系统;智能家庭网络【作者】马晓奇【作者单位】辽宁省电力有限公司,沈阳 110005【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3.6随着信号技术的发展,低压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优势和巨大应用前景逐渐显现,它现已在远程自动抄表系统(AMR)中得到越来越多的实际应用,同时其在智能家庭网络领域的发展也是突飞猛进。

自动抄表系统推广使用的过程中,电力线通信信道技术的优势不断显现,现在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表智能化上也得到了成功的应用。

高速星间链路的载波恢复方法研究

高速星间链路的载波恢复方法研究

高速星间链路的载波恢复方法研究武磊磊;贾和平;郝志松【摘要】In view of the linited power and volume of the satellite platform,this paper proposes a method of coherent carrier recovery for high speed intersatellite laser transmission link.The method is based on the classical architecture of Costas loop and adopts an analog-digital mixed circuit,in which the error extraction is realized by means of analog multiplier and loop filter,and the adjustment of vibration error is realized in FPGA.The method has such advantages as low complexity and good tracking performance,which is suitable for project implementation.The test results show that the proposed method can realize the carrier recovery for modulation mode of BPSK,symbol rate of 1.5 G symbol/second and initial frequency error of 15 MHz.The demodulation loss is less than 1 dB.%针对星载平台功耗和体积受限的情况,提出了一种适用于高速星间激光传输链路相干解调的载波恢复方法.该方法基于经典的科斯塔斯环架构,采用模数混合的电路结构,利用模拟乘法器实现误差提取、FPGA实现环路滤波和本振误差的调整,具有实现复杂度低、捕获跟踪性能好等优点,适合工程实现.测试结果表明,该方法可实现调制方式为BPSK、符号速率为1.5 G符号/s、初始频率误差为15 MHz的载波恢复,解调损失小于1 dB.【期刊名称】《无线电工程》【年(卷),期】2017(047)002【总页数】5页(P78-82)【关键词】高速传输;载波恢复;模数混合;科斯塔斯环【作者】武磊磊;贾和平;郝志松【作者单位】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81;原兰州军区通信网络技术管理中心,甘肃兰州 730000;中国电子科技集团公司第五十四研究所,河北石家庄 050081【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N911近年来,对于空间激光通信的研究和应用越来越受到重视[1]。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

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和应用摘要:随着社会生活水平的提高,通信技术在人们的生活中扮演着不可缺少的重要角色。

实时、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才能满足人们日益频繁的信息交流,但是要新建能满足当前需求的通信基础设施将花费巨大的人力和物力,并且还不能跟上需求的增长速度。

电力系统输电线路错综复杂,遍布全球,有线通信具有稳定可靠的传输数据的特点。

因此,在电力线上使用载波通信技术将大大减少资源的消耗,同时也能满足高速可靠的通信技术要求。

文章介绍了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现状,分析了该技术在应用中经济可靠的优点和噪音、信号衰减以及干扰的缺点,详细阐述了该技术噪音干扰问题产生的原因,提出了一些提高电力线载波通信可靠性的措施,最后举例说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实际应用。

关键词: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信号衰减;可靠性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是利用整个电力系统的输电线路作为数据传输的载体的一种新型通信模式,这种技术不需要重新架设数据传输通道,可实现点对点的数据传输,具有很好的经济性和便利性。

1 电力线载波通信的发展及现状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出现于20世纪20年代,40年代电力线载波技术最初应用在我国的长距离电力调度的通信中,60年代我国开始自主研发第一代电力载波机,80年代中期由于单片机和集成化的出现和发展,出现了小型化功能多的第二代载波机,90年代中后期出现了利用数字信号处理技术的第三代电力载波机,具有了软件调制、滤波、限幅和自动增益的功能。

进入21世纪,我国输电线路架设脚步加快,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空间。

2001年底,“电力线高速数据通信”技术的核心产品—电力调制解调器及多个相关产品成功研发,其传输速率可以达到10 Mbps;到2005年,北京已经有五500多个居民小区覆盖了由电力线宽带接入的实验网络,电力线宽带用户多达4万多户。

2010年国内首个电力线载波通信实验室投运使用,大力为研发我国智能用电服务关键电力线通信设备。

中国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

中国电力线载波通信行业市场分析报告1. 引言电力线载波通信是一种利用电力线路作为传输介质进行通信的技术,其应用范围涵盖了电力系统、物联网以及智能家居等领域。

本报告旨在对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进行分析,以便了解其发展现状和潜在机遇。

2. 市场规模和趋势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在过去几年中得到了快速发展,全球市场规模不断扩大。

根据市场研究数据,预计到2025年,该市场的年复合增长率将达到X%。

这主要受到物联网技术的普及和智能家居市场的增长的推动。

3. 市场驱动因素为什么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迅猛发展?以下是一些主要的市场驱动因素: - 物联网技术的成熟:物联网的迅速发展带动了对设备之间通信需求的增长,电力线载波通信作为一种低成本、高效率的通信方式得到了广泛应用。

- 能源管理需求: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在电力系统中的应用,可以实现对电能的远程采集和监测,提高能源管理的效率和精度。

- 智能家居市场的增长:智能家居设备的快速普及,需要一种安全、稳定的通信方式进行数据传输和控制,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正好满足这一需求。

4. 市场竞争格局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存在着多家主要供应商,包括ABB、西门子、华为等。

这些供应商在技术研发、产品创新和市场拓展方面都具有一定的优势。

此外,一些初创企业也在不同领域开展相关业务,市场竞争日益激烈。

5. 市场机遇和挑战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面临着一些机遇和挑战: - 机遇: - 物联网市场的快速增长带动了对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的需求扩大; - 智能家居市场的发展为电力线载波通信提供了广阔的应用空间。

- 挑战: - 技术标准不统一,限制了系统集成和设备互操作性的发展; - 安全性和稳定性问题,如何解决数据传输的安全性和电力线噪声干扰等问题。

6. 市场前景展望电力线载波通信市场具有良好的发展前景。

随着物联网技术的发展和智能家居市场的成熟,对电力线载波通信的需求将进一步增加。

未来,该市场有望在能源管理、智能交通、工业自动化等领域得到广泛应用。

浅析国内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浅析国内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

浅析国内窄带电力载波通信技术发展现状目前电力线载波通信常用的扩频技术主要有:直接序列扩频、线性调频Chirp和正交频分复用OFDM等。

此外,跳频FH、跳时TH以及上述各种方式的组合扩频技术也较为常用。

国内载波通信产品主要采用直接序列扩频技术。

其中东软为FSK,15 位直序列扩频通信;福星晓程DPSK 63 位直序扩频;弥亚微为QPSK扩频调相、过零同步、分时传输;鼎信为二进制连续相位移频FSK,过零同步、分时传输。

上述各家的扩频技术各有不同特点。

对载波通信芯片性能最直接影响在于可靠性和传输速率。

目前这四家中,传输速率分别为弥亚微,同时提供200、400、800、1600bps四种可变速率;东软:330bps;福星晓程:250/500bps;鼎信:100bps。

按照现阶段现场实际应用状况来看100至500bps速水平仅能用于普通抄表功能,如果涉及到远程控制(断送电)和管理功能则需要提供更高速率保证。

2、通信频率关于通信频率,在美国由联邦通信委员会FCC规定了电力线频带宽度为100~450kHZ;在欧洲由欧洲电气标准委员会的EN50065-1规定电力载波频带为3~148.5kHZ。

这些标准的建立为电力载波技术的发展做出了显著的贡献,目前全球AMR系统均采用该频段标准。

国内载波通信芯片中符合欧洲标准的为2家,分别是福星晓程120KHz和弥亚微57.6KHz/76.8KHz/115.2KHz三种可选。

3、通信功率及EMI指标国内东软、福星晓程、鼎信等多数载波通信方案为了针对国内电力信道环境中的衰减,均采取加大通信传输功率等做法。

在实际产品化的过程中,基本上做到3W至5W,有的电表厂甚至做到了8W,这种做法是绝对不可取的。

首先,这种做法导致电表产生的功耗损失无疑增加的线损,造成大量的能源浪费,这也有悖于国网公司上集抄系统的初衷;其次,如此大的功率传输将会严重污染电力线信道环境,我们原来是恶劣的电力线信道环境的受害者,现在却也能成为最大的制造者。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标准的发展和比较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标准的发展和比较

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标准的发展和比较
何风岐;余根;陶维青
【期刊名称】《通讯世界:下半月》
【年(卷),期】2013(000)002
【摘要】随着智能电网技术的发展,传统的窄带电力线载波技术已不能满足其日益发展对通信技术的一系列要求,而高速电力线窄带通信技术的发展则为其在智能电网建设带来了新的活力。

本文简单在介绍了电力线技术的发展趋势和相关标准后,着重对当前国外的主要高速电力线窄带标准-PRIME标准和G3-PLC标准及ITU-TG.hnem标准进行了分析和对比,并就高速电力线窄带标准在智能电网中的应用做了相关讨论。

【总页数】4页(P8-11)
【作者】何风岐;余根;陶维青
【作者单位】
【正文语种】中文
【中图分类】TN915.05
【相关文献】
1.窄带高速电力线载波通信发展现状分析 [J], 何志良;张然;陶维青
2.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标准的发展和比较 [J], 何风岐;余根;陶维青;
3.一种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动态频谱管理的硬件高效实现方法 [J], 刘雯静; 张素香; 王晨辉
4.一种高速窄带电力线通信动态频谱管理的硬件高效实现方法 [J], 刘雯静; 张素香;
王晨辉
5.支持全部窄带电力线通信标准的调制解调器 [J],
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narrowband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is proposed to bring new vitality to the construction and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This paper briefly describes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wer line networks, the research status
行造成,如连接到电网的整流器。 (5)非同步脉冲噪声。主要是由电网切换暂态信
号造成,持续时间为几微秒到几毫秒,并随意产生。频 谱强度比背景噪声高很多。
针对电力线网络的特性,电力线载波通信已从传 统的频带传输发展到扩频通信、多载波正交频分复用 (OFDM)技术。扩频通信采用伪随机编码将待传送的 信息数据进行调制,实现频谱扩展后再传输,在接收 端则采用同样的编码进行解调及相关处理。OFDM技 术则将可用的频谱分解成一系列低速的窄带子载波, 子载波之间相互正交,在发送端分别对其进行调制。 相对于扩频通信,其优点有:(1)由于子载波能互不干 扰地同时传送信息,因此可以从整体上极大地提高通 信的速率;(2) 由于每个子信号的传输速率是原信号 的1/M,因此可以很好地抑制因延迟、多径干扰而带来 的误码,从而提高通信质量。因此,在高速窄带电力线 载波通信中得到了越来越广泛的应用。 2 窄带高速PLC发展现状 2.1 国内发展情况
准,从而降低成本。而可以使用的频带范围由各个国 家的频带管理机构来指定和划分,如欧洲由 CENELEC(欧洲电工技术标准化委员会)规定的频带 为3kHz~148.5kHz,美国由FCC机构(美国联邦通讯委 员会) 规定的频带范围为9kHz~490kHz,日本则由 ARIB(日本无线工业及商贸联合会)规定频带范围为 10kHz~450kHz,我国对于3kHz~500kHz这段频率段如 何使用并没有规定,但电科院更倾向于使用3kHz~
[7]
西班牙达到1000万块的规模 。 2.2.2 G3-PLC标准
[1]
G3 -PLC 是 由 ERDF (Electricite Reseau Distribution France,法国配电网络公司)和Maxim(美 信半导体公司)联合公布的基于OFDM高速电力线窄 带载波技术规范,支持包括CENELEC、ARIB、FCC规 定的全部窄带PLC频段,并能提供20kbps到300kbps之 间的数据传输速率。目前,该项技术已经完成在法国 配电网和美国分布式网络的测试,取得了很好的效 果,并将进一步在葡萄牙、西班牙、中国、日本等地区 进行现场测试。ERDF计划将在2013年试用2000台采
谱中占据许多相对较小但连续的子频段,通常由中波 和短波广播进入介质而造成。在白天通常随时间变 化,夜晚则由于大气反射效应加强而增大。
(3)同电网频率不同步的周期性脉冲噪声。为重 复频率在50kHz~200kHz的脉冲,其频谱为分散的谱 线,多由开关电源产生。
(4)同电网频率同步的周期性脉冲噪声。为重复 频率50Hz或100Hz并同供电网络主频率同步的脉冲。 这类噪声持续时间短,一般在毫秒级,且其频谱密度 随频率增加而减少。通常是由电源与电网频率同步运
Abstract:With the development of smart grid technologies, the traditional narrowband power line carrier
communication technology can not meet the growing needs of real time communication. However the high -speed
由于电力线最初仅用来传送电能,完全没有考虑 对噪声的屏蔽作用。因此,除了考虑信道特性所造成 的影响之外,必须对叠加在信号上的各种噪声干扰进 行深入的研究。经过很多研究和测量发现,PLC环境
[5]
噪声特性根据起因、频谱、强度等可分为五类 。 (1)有色背景噪声。其功率谱密度相对较低且随
频率增加而减小,多由低强度噪声源叠加而产生。 (2)窄带噪声。大部分是幅度调制的正弦波,在频
合公布的G3-PLC标准 。这些标准都各自得到来自 电力公司和半导体芯片制造商的大力支持。
由于窄带PLC(power line communication)技术所 利用的传输媒介本身并非一个理想的数据传输通道, 低速PLC技术的传输速率普遍都在几kbps以下,大部 分还只有几百bps的速率。传输过程易受到各种干扰 的影响,错误率较高,组网能力差,且频带利用率低, 因此一直都只限用于低压自动抄表和早期中高压电 力线信号传输。但是随着智能电网时代的到来,智能 家居、家庭能源管理、电动汽车充放电控制等一些新
and standards both the domestic and overseas, and also discusses the application of high -speed narrowband PLC
technology in the smart grid.
Key words: power line communication, OFDM, PRIME, G3-PLC
HE Zhi-liang , ZHANG Ran ,TAO Wei-qing
(1. Conghua Power Supply Bureau Co., Ltd. Conghua 510900, Guangdong, China.
2. Anhui CSG Smart Grid Technology CO., LTD, Hefei 230080, China)
0引言
前使用的主要有以下几种技术规范:基于FSK、PSK、
窄带电力线通信是指工作在3kHz~500kHz频率 S-FSK调制和单载波、双载波技术的低速电力线窄带
范围,通过使用已有的电力线设施作为传输介质实现 规范(IEC61334-3-1、IEC 61334-5等)和基于OFDM
通信的方法,可以代替无线通信或者其它有线通信标 (正交频分复用) 的多载波调制技术的高速电力线窄
[1]
90kHz频段 。 目前,国外由于开展研究较早,已经制定出行业
联盟协议并完成现场测试,两大国际标准委员会 (ITU-T, IEEE) 也在制定电力线通信的国际标准,目
[2]
带规范— ——包括由PRIME联盟提出的PRIME标准 及 由ERDF(法国配电网络公司)和Maxim(美信公司)联
[3-4]
- 68 -
第 50 卷 总第 569 期 2013 年 第 5 期
电测与仪表 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Vol.50 No.569 May. 2013
的应用和服务不断加入,它们已经达不到智能电网建 设中对数据传输的要求。而窄带高速PLC技术凭借 OFDM的优势及FEC (前向纠错) 和组网技术等的引 入,能够满足数据采集、照明控制、家庭自动化等应用 的带宽要求。这样,窄带高速PLC 将是一种非常有吸 引力的能够作为智能电网通信基础设施的技术。电力 公司通过使用PLC 技术将能够实时监控终端用户设 备或者应用的实时用电信息,使实时电价策略成为可 能,并达到削峰填谷、避免建设更多的发电厂的目的。 1 PLC网络特性 1.1 传输信道特性
PLC利用现有的配用电网络进行电力线载波信 号的传输,而电力线本身只是为了完成电能的传输。 因此对于数据通信而言,它并不是一个稳定的传输信 道。其信道特性非常不理想,表现为噪声显著且信号 衰减非常厉害。由于电源插座上所连接电器的种类繁 多,导致其输入阻抗各不相同,且由于电力线阻抗具 有时变特性,可看作多径信道。其多径效应是由于多 个电力线接头处输入阻抗不匹配而造成的反射引起 的。信道输入阻抗由电力线特征阻抗、网络拓扑结构 和所连接的电器负载共同决定,其变化则根据信号频 率和所处位置的不同从几欧姆到数千欧姆变化。某些 统计分析表明,整个频谱范围内,输入阻抗均值约为 100~150Ω之间。由于输入阻抗的变化,PLC网络总存 在耦合不匹配的问题,会大大增加传输损耗。 1.2 干扰特性
由于电力线载波通信技术具有无可比拟的优势, 如方便可靠、经济性、即插即用等,在国内的应用研究 也逐渐成为热点。目前国内相关应用广泛采用的载波 芯片厂商有青岛东软、青岛鼎信、北京福星晓程和力 合微电子等。
青 岛 东 软 第 IV 代 载 波 通 信 核 心 芯 片 SSC1641 采 用三相解调、三相同发同收、过零发送接收,通信速率 可调,支持300bps、400bps、600bps、800bps。青岛鼎信 的TCC081C、TCC082C采用扩频通信技术,在调制方 式上为BFSK,中心频率为421kHz,每相载波通信速率 50bps、100bps、600bps、1200bps, 支 持 DLT645 -1997/ 2007等。福星晓程推出的PL3106、PL3201系列芯片, 采用PSK调制直序扩频方式,载波频率为120kHz,数 据速率500、250bps。采用数字解调、解扩,抗干扰性能 优于青岛东软,在实际使用中物理层的通信距离较
- 69 -
第 50 卷 总第 569 期 2013 年 第 5 期
电测与仪表 Electrical Measurement & Instrumentation
Vol.50 No.569 May. 2013
2.2.1 PRIME标准
[2]
PRIME标准 是有由欧洲的多家电力公司、仪表 制造商、半导体制造商和公用事业公司组成的联盟提 出 的 基 于 OFDM 电 力 线 通 信 技 术 解 决 方 案 。 IBERDROLA是第一家推广此方案的供电公司。标准 规定通信信号使用CENELEC-A频带 (3kHz~95kHz) 范围,数据传输速率最高可达130kbps。该标准已经完 成了在欧洲的现场设施,并已经于2010年起开始由西 班牙电力公司IBERDROLA安装10万台采用PRIME技 术标准的电能表用于实际使用,并计划在3到5年内在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