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doc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岳阳楼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岳阳楼记》含答案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班级举办了“学习先贤美德·体悟生命意义”专题学习活动。
【晓其意·体会先贤形象】13.孟子认为忧患造就人才,一个人内心忧困,思虑堵塞,然后才能;范仲淹探求古代仁人志士“不为物动”的旷达胸襟后发出“这种人,我同谁一道呢”的感慨。
〔根据文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14.忧患和磨难可以使民族存续,国家兴旺。
文中“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意思是,说明来自外部的忧患也是保持国家兴旺的必要条件;“居庙堂之高则忧其民,处江湖之远则忧其君”的意思是,道出古代仁人志士心系天下、忧国忧民的情怀。
【明其志·探究精神力量】15.忧患和磨难可以使人奋发有为。
《行路难》(其一)中哪两句诗体现了诗人经历仕途艰难后依然乐观自信?请写出这两句诗,并说说你的理解。
16.孟子和范仲淹都具备“古仁人”的思想境界。
请结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和《岳阳楼记》的内容分析孟子和范仲淹的“古仁人之心”。
【答案】13.有所作为如果没有14.在国外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在朝廷做官则为平民百姓忧虑,被贬谪到边远地区做地方官则替君主担忧15.诗句: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理解:本句借宗悫“乘长风破万里浪”的典故,表现了诗人的倔强、自信和对理想的执着追求,展示了诗人经历仕途艰难后不甘消沉,力图从苦闷中挣脱出来的强大精神力量。
16.示例:孟子在《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从个人说到国家,认为如果没有执法严格、直言敢谏的臣子,没有实力相近之国的并存、威慑,没有外部的侵扰,国家就会灭亡,以此警告最高统治者。
范仲淹写《岳阳楼记》时正值贬官在外,本可独善其身,但却表达出他“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的政治抱负。
他们都堪称“古仁人”,忧国忧民之心尽显。
【解析】13.本题考查文言实词。
①“而后作”的意思是:然后才能知道有所作为,“作”是“有所作为”的意思;②“微斯人”的意思是:如果没有这种人,“微”是“如果没有”的意思。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对比阅读精选6篇(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对比阅读精选6篇(含答案)班级: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一、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5题。
(16分)【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管仲夷吾者,颍上人也。
少时常与鲍叔牙游,鲍叔牙知其贤。
管仲贫困,常欺鲍叔牙,鲍叔终善遇之,不以为言。
已而鲍叔牙事齐公子小白,管仲事公子纠。
及小白立为桓公,公子纠死,管仲囚焉。
鲍叔牙遂进管仲。
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鲍叔既进管仲,以身下之。
子孙世禄于齐,有封邑者十余世,常为名大夫。
天下不多管仲之贤,而多鲍叔能知人也。
(选自《群书治要》1.解释下列句中加点词的意思。
(4分)(1)人恒过______________(2)而后作______________..(3)鲍叔终善遇之______________(4)及小白立______________..2.请用“/”给下面的句子断句。
(停两处)(2分)九合诸侯壹匡天下管仲之谋也。
3.将下列句子译成现代汉语。
(4分)(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管仲既用,任政于齐,桓公以霸。
译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甲】文中,孟子认为一个国家要想避免“亡”的命运,必须具备哪些条件?(2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5.【甲】文告讲我们“磨难造就人才”,【乙】文中的管仲经历了哪些磨难?管仲的成功,还借助于哪些外在因素?(4分)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二、阅读下面两篇文言文,完成1-4题。
中考语文专题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解析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2022·广西·中考真题)阅读下面文字,完成下面小题。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告天下》)【乙】孙叔敖疾,将死,戒其子曰:“王数封我矣,吾不受也。
为我死,王则封汝,必无受利地。
楚越之间有寝之丘者,此其地不利,而名甚恶。
荆人畏鬼,而越人信机。
可长有者,其唯此也。
”孙叔敖死,王果以美地封其子,而子辞,请寝之丘,故至今不失。
孙叔敖之知,知以不利为利矣。
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此有道者之所以异乎俗也。
(选自《吕氏春秋》)1.下列语句中的朗读停顿,有误的一项是()A.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B.行/拂乱其所为C.曾益/其所不能D.必无受/利地2.下列句子中加点词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征于色.言和而色.夷B.百里奚举于市.东市.买骏马C.孙叔敖之知.五十而知.天命D.请.寝之丘战则请.从3.下列选项中的“以”与例句中的“以”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例句:王果以.美地封其子A.以.其境过清B.咨臣以.当世之事C.可以.一战D.属予作文以.记之4.下列对两段选文理解与分析,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主要阐述了忧患意识对造就人才、治理国家的重要性。
B.乙文叙述了孙叔敖之子听从其父劝告,接受肥沃封地一事。
C.甲文以议论为主,辅以记叙;乙文以记叙为主,兼以议论。
D.甲乙两文都体现了“做人做事要有忧患意识”的主题。
5.请把文中画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
(1)舜发于畎亩之中。
(2)知以人之所恶为己之所喜。
【答案】1.A2.C3.B4.B5.(1)舜从田野耕作之中被起用(2)懂得把别人所厌恶的作为自己所喜欢的。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1 【甲】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那么无法家拂士,出那么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选自《<孟子>二章》〕【乙】陈禾,字秀实,明州鄞县人。
举元符三年进士。
〔时〕天下久平,武备宽弛,东南尤甚。
论奏未终,上拂衣起。
禾引上衣,请毕其说。
衣裾落,上曰:“碎朕衣矣。
”禾言:“陛下不惜碎衣,臣岂惜碎首以报陛下?此曹①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
”言愈切,上变色曰:“卿能如此,朕复何忧?”内侍请上易衣,上却之曰:“留以旌②直臣。
”〔节选自《宋史》,有删改〕【注释】①曹:辈,等。
②旌:表彰。
〔1〕解释文中加点的词语。
①入那么无法家拂士______②内侍请上易衣______〔2〕翻译以下句子。
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卿能如此,朕复何忧?〔3〕乙文中的______〔原文〕与甲文中的主旨句异曲同工。
乙文中的“上”是一个______的人。
【答案】同“弼”,辅佐;换;此曹今日受富贵之利,陛下他日受危亡之祸;知错能改【解析】〔1〕此题考察理解文言词语含义的才能。
解答此题的关键是先理解词语所在句子的含义,然后结合句意来推断词语即可。
①句意为:在国外假如没有敌对国家的忧患。
拂:通假字,同“弼”,辅佐。
②句意为:内侍请皇上换衣服。
易:换。
〔2〕此题考察翻译语句。
解答时一定要先回到语境中,根据语境读懂句子的整体意思,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并按现代汉语的标准,将翻译过来的内容进展适当调整,到达词达句顺。
①句中重点词有:所以,用来;动,使…惊动;忍,使…坚韧;曾,通假字,同“增”,增加。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卷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试卷及答案一、选择题(每题2分,共20分)1. 以下哪个词语在文中表示“困苦”?A. 忧患B. 安乐C. 劳其筋骨D. 空乏其身2. 文中提到的“舜发于畎亩之中”,其中“畎亩”指的是什么?A. 田野B. 山林C. 河流D. 宫殿3. 以下哪个句子表示“人只有在困境中才能成长”?A. 人恒过,然后能改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C.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D.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4. 文中的“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主要想表达什么?A. 人们在忧患中出生,安乐中死亡B. 人们在忧患中成长,安乐中衰亡C. 人们在忧患中生活,安乐中度过一生D. 人们在忧患中奋斗,安乐中享受成果二、解释字词(每题2分,共10分)1. 忧患2. 劳其筋骨3. 恒过4. 拂士5. 安乐三、句子翻译(每题3分,共15分)1.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3.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4.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四、默写填空(每题2分,共10分)1. 舜发于________之中,傅说举于________之间,胶鬲举于________之中,管夷吾举于________,孙叔敖举于________,百里奚举于________。
2.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3. 人恒过,________;困于心,________,而后作;征于色,________,而后喻。
五、内容理解概括(10分)请简要概括文中主要内容,并阐述作者的观点。
六、描写手法(10分)请分析文中使用的描写手法,并举例说明。
七、句子赏析(10分)请任选一句进行赏析,包括修辞手法、表达效果等方面。
《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考阅读选择题(共18题,附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选择题(共18题,附参考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①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②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全都正确的一项是( )A.必先苦其.心志(语气词) 劳.其筋骨(劳累)B.舜发于.畎亩之中(表被动)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选拔、任用)C.人恒过.,然后能改(犯错误)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奋起,指有所作为)D.入则无法家拂.士(同“弼”,辅佐)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敌对)2、选出下列加点字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A.困于.心不义而富且贵,于.我如浮云B.苦其.心志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C.入.则无法家拂士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D.舜发于畎亩之.中何陋之.有3.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意思相同的一项是()A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B.劳.其筋骨无案牍之劳.形C.曾.益其所不能荡胸生曾.云D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斯是.陋室4.下列句子中朗读节奏划分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B.曾益/其/所不能C.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D.入/则无/法家拂士5.对下列各句朗读节奏划分正确的一项是()A.管夷吾/举于/士 B.曾益/其所/不能C.必/先苦/其心志 D.出则/无敌国/外患者6.对下面句子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A.舜发于畎亩之中译文:舜在田野中被发现。
B.必先苦其心志译文:定要先使他的内心痛苦。
C.人恒过,然后能改译文:一个人常犯错误,然后才能改正。
D.生于忧患译文:忧患(能激励人)使人生存发展。
7.下列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翻译正确的一项是()A.内心苦恼,坚持思考,然后才能有所作为B.内心忧困,思虑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亭记》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醉翁亭记》含答案班级举办了“心若阳光,何惧悲凉”的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
请你参与并完成下面小题。
【读文·感受先贤思想】62.“舜发.于畎亩之中”,孟子以“舜从田地①”为发端,渐次列举六位小人物成长为圣君贤相的事例,证明了“生于忧患”的道理;“酿泉为酒,泉香而酒洌.”,欧阳修身在滁州琅琊山间,就地取材泉水酿酒,泉水甜,美酒②,享受这样的山林野趣也是人生之乐事。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63.对比之下,更见精神。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意思是①,统治者如若耽于安乐内外不修,则可能面临亡国之祸,发人深省;“人知从太守游而乐,而不知太守之乐其乐也”是说:游人知道跟着太守游玩的乐趣,但却“②”(解释画横线句子的意思),如此人鸟相亲、官民同乐的情景,着实让人沉醉。
【品词·探求生命要义】水调歌头苏轼丙辰中秋,欢饮达旦,大醉,作此篇,兼怀子由。
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我欲乘风归去,又恐琼楼玉宇,高处不胜寒。
起舞弄清影,何似在人间。
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
不应有恨,何事长向别时圆?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婵娟。
64.《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中,苏轼面对中秋月圆望月兴叹的句子,千百年来慰藉了无数失意的灵魂,请写出该词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词句:理解:65.人间小,山月长,路逢坎坷乃是人生常态。
应该如何面对困境,孟子、欧阳修、苏轼各自给出了不同的答案。
任选....,结合节选诗文,谈谈你的看法。
..其中一位【答案】62.被任用清63.(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守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势力、地位相当的国家和外患的侵扰不知道太守以游人的快乐为快乐啊64.词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理解:人生不会完美无憾,有欢聚也必然有别离,要以豁达的胸襟坦然面对人生的挫折和不幸。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练习(含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对比阅读中考真题|文言文+文言文|文言群文|古诗词+文言文(2024·黑龙江绥化·中考真题)阅读文言文,回答各题。
[甲]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乙]史记·越王勾践世家(节选)吴既赦越,越王勾践反国,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
曰:“女忘会(kuài)稽①之耻邪?”身自耕作,夫人自织食不加肉衣不重采,折节下贤人,厚遇宾客,与百姓同其劳……使范蠡与大夫拓稽(zhè jī)行成②,为质于吴。
二岁而吴归蠡。
至明年春,吴王北会诸侯于黄池,吴国精兵从王,惟独老弱与太子留守。
勾践伐吴,吴师败,遂杀吴太子。
其后四年,越复伐吴。
吴士民罢③弊,轻锐④尽死于齐、晋。
而越大破吴。
[注释]①会稽:古地名。
②成:讲和,和解。
③罢:同“疲”,疲惫。
④锐:精锐部队。
1.选出加点词意义或用法相同的一项()A.百里奚举于市愿为市鞍马(《木兰诗》)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故自号曰醉翁也(《醉翁亭记》)C.勾践伐吴,吴师败三人行,必有我师焉(《〈论语〉十二章》)D.女忘会稽之耻邪两狼之并驱如故(《狼》)2.下列各项对文章内容的探究有误的一项是()A.[甲]文开头用排比句式列举了六位历史上著名人物的事例,又从正反两方面进一步论证磨炼的好处,最后总结出中心论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B.成语“卧薪尝胆”出自[乙]文,这个故事恰好印证了[甲]文“生于忧患”的道理。
C.[乙]文中的“乃苦身焦思,置胆于坐,坐卧即仰胆,饮食亦尝胆也”主要体现了[甲]文的“劳其筋骨”;[乙]文中的“身自耕作、与百姓同其劳”主要体现了[甲]文的“苦其心志”。
【古诗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
【古诗文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练习及答案(2021年天津市中考题)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回符9-11题。
生在悲伤中,死在幸福中舜发于穆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允许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刷子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们总是经过,然后他们可以改变;被困在心里,在考虑中平衡,然后;用颜色签名,发出声音,然后进行隐喻。
如果你进去,就不会有法家,如果你离开,就不会有敌人或外国入侵。
这个国家将永远灭亡。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们总是经过,然后他们可以改变;被困在心里,在考虑中平衡,然后;用颜色登录,发出声音,然后喻.如果你进去,就不会有法家,如果你离开,就不会有敌人或外国入侵。
这个国家将永远灭亡。
然后知道生在悲伤中,死在幸福中。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顺发宇畎亩中牟:场,场b.天将降大允许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c、好的拂违抗d.征于色发于声而后暗喻喻:告诉10.下列句子中有一句含有常见的假词:a.百里奚举于市b、你必须先努力工作c.空乏其身d、保持精神平衡和忧虑11.下面对选文的理解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a、作者从个人和国家两个不同的角度论证了“生在悲痛中,死在幸福中”的真理。
b.文章开篇以六位先贤的经历证明:只有出身贫贱的人,才能成就不平凡的事业。
c、本文以实例与解释相结合,层层推演,结构紧凑,论证细致。
d.本文笔带锋芒,语言犀利,气势磅礴,对今天的写作仍具借鉴意义。
答案:9.d10。
d11。
B。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浙江衢州2008(一)(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 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 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曾益其所不能.(2)人恒过然后能改.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答案:16.(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4分,每小题1分)17.D (2分)18.(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19.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家经典著作。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附答案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共12分)《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小题1:解释下列句中划线的词语。
(4分)①行拂乱其所为②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③管夷吾举于士④入则无法家拂士小题2:翻译:(4分)①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小题3:下列各组句中划线词意思完全相同的一项是()(2分)①衡于虑左手倚一衡木②舜发于畎亩之中征于色,发于声③国恒亡固国不以山溪之险④行拂乱其所为为宫室、器皿、人物小题4:《论语》中孔子曾称赞他的弟子颜回说:“贤哉回也!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
贤哉回也!”结合本文,谈谈颜回的故事能说明什么道理。
参考答案:小题1:(1)做事(2)明白,了解,知晓。
(3)狱官(4)通“弼”,辅佐。
小题1:(1)(通过这些)来让他内心警觉,使他的性格坚定起来,以不断增长才干。
(2)这样,人们才会明白,忧患可以使人谋求生存,而安乐必将导致灭亡。
小题1:④小题1:略小题1:本题考查文言词语,都是课内重点,不难掌握。
(1)做事(2)明白,了解,知晓。
(3)狱官(4)通“弼”,辅佐。
小题2:本题考查文言文句子的翻译能力。
做这类题时应注意:1、直译为主,意译为辅。
关键词语要翻译准确,力求做到“信”“达”“雅”。
2、要注意文言句式的特点,翻译时还原成现代汉语语序。
3、要注意语句整体的通顺完整。
①所以:用这些办法。
动:使...震动。
忍:通“韧”,使...坚韧。
曾,通“增”,增加。
九年级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word文档
九年级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练习
及答案
九年级关于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文言文阅读练习及答案
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
A.畎亩(quǎn) 胶鬲(hé)
B.傅说(shuō) 拂乱(fú)
C.曾益(zēng) 拂士(bì)
D.忧患(yoū) 后喻(yǜ)
解析:A项“鬲”应读“gé”;B项“说”应读“yuè”;D项“忧”应写作“yōu”。
答案:C
2.给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选择正确的解释。
(1)舜发于畎亩之中
A.发展,开展
B.发生,生成
C.发现,显现
D.起,被任用
(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
A.事故
B.原因
C.故意
D.所以,因此
(1)解析:发:起,被任用。
答案:D
(2)解析:故:所以,因此。
答案:D
3.下列对“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解释正确的一项
A.因为上天将要降下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
B.所以上天将要降临重大的责任在这样的人身上。
C.由于上天将要把大任务给这个人。
D.这是上天将要降重大的任务给这样的人的缘故。
解析:抓住“故”应解释为“所以”。
答案:B
4.下列对“生于忧患,死于安乐”翻译最准确的一项是
A.在忧愁和病患中生活,在安全快乐中死去。
B.出生在忧伤和病痛的时候,却死在安乐幸福之中。
C.生存在忧愁和痛苦之中,死在安逸享乐之中。
D.忧患(能激励人勤奋)使人生存发展,享受安乐使人萎靡死亡。
解析:抓住“生”“死”,这两个词是使动用法。
答案:D。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生于忧患 死于安乐》中考试题及答案
初中语文八年级上册文言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试题及答案试题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1.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在句子中的意思(1)舜发. 于畎亩之中(2)人恒过.(3)衡. 于虑2. 把文中划线句子翻译成现代汉语(1)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2)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3. 下列对文章的分析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文章开头连用六个历史名人的例子,说明担当重任的人并非是天生的,是经历艰苦的磨炼成就的,为得出“天将降大任……”这一著名论断做铺垫。
B.人要有所作为,除了必须在艰苦的环境中经受考验之外,还必须在精神上、意志上经受磨炼。
C.本文运用了排比句式,说理充分透彻,气势磅礴,增添了文章的气势。
D.本文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以较多的文字从个人角度论证“生于忧患”,以较少的文字从国家角度证明“死于安乐”,从而全面地论证了中心论点。
答案1. (1)起,指被任用。
(2)犯错误。
(3)同“横”,梗塞、不顺。
2. (1)(通过这些)来使他的心惊动,使他性格坚强起来,增加他所不具有的能力。
(所以、动、忍、曾益、其)(2)在国内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在国外没有与匹敌的国家和外来的祸患,国家常常会灭亡。
(入、法家、拂、士、出、恒)3. D(总分总结构,错误。
分总结构)试题2:天津市,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含答案
中考语文复习古代诗歌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含答案经典古诗文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载体。
班级举办了“致敬经典”古诗文专题学习活动。
【晓其义·感知内容】84.“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帮助君主的人少到了极点,内外亲属都会①他,从反面论述了“行仁政”的重要性。
“百里奚举于市.”,百里奚从②中被赎出而出任为大夫,用举例论证证明了“生于忧患”的观点。
(根据句中加点字的意思填空)85.两文都对君主治国提出了要求。
“得道者多助”的意思是(1),指出君子施行仁政,即可得民心,获得人民的支持。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的意思是(2),明确国家想要避免灭亡的命运,必须具备这两种条件。
【明其志·体悟精神】8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恰当引人古代六位圣贤的事迹,来证明“生于忧患”的观点。
《雁门太守行》中的哪一联引入了前人事迹典故?请写出该联诗句,并说说你的理解。
87.善用排比增强雄辩力量,是孟子散文的突出特点。
请结合以上两篇选文任举一例分析。
【答案】84.背叛集市85.符合道义者则能得到多数人的帮助一个国家,在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大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86.诗句:报君黄金台上意,提携玉龙为君死。
理解:运用典故,引用燕昭王黄金台上延揽天下贤士的典故,表现将士们忘身报国之情。
(合理即可)87.《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中“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连用四个“……非不……”形成双重否定排比句,从“城”“池”“兵革”“米粟”等方面极力铺陈守方具备的“地利”。
气势磅礴,极富感染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连举六例构成排比,增强了说服力,强调了艰苦环境造就人才的观点。
(任选其一,合理即可)【解析】84.本题考查文言文的实词。
(1)句意:支持帮助他的人少到了极点,连内外亲属也会背叛他;畔:同“叛”,背叛。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2014年天津市中考语文)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答案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回答9~11 题。
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下面句子中加点词语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A. 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发动 B.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任:责任,使命 C. 人恒过然后能改过:犯过错 D. 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出:指在国外10.下面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不是通假字的一项是() A. 曾益其所不能 B. 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C. 入则无法家拂士D. 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11.下面对选文的分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A.选文第一自然段列举古代贤士的事例,说明有成就的人必先经历苦难的磨练。
B.选文第二自然段先提出中心论点,再论述一个国家如果没有内忧外患将导致灭亡。
C.从选文可以看出,“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是造就人才的主观因素。
D.选文善用排比,而且句式灵活,既增添了气势,也给人以美感。
9.【答案】A 【解析】举,任用,选拔,在文章中是“被选拔”的意思。
选段出自《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九下)。
所选文段虽然不长,但是重点的实词及词类活用较多。
记叙类议论类占多数,八、九年级选文为主。
09年《唐雎不辱使命》(九上),10年《送东阳马生序》(八下),11年《陈涉世家》(九上),12年《小石潭记》(八下)。
考题难度系数不大,考生丢分的可能性较少。
【备考女通“汝”,属通“嘱”等;另外,很多通假字在读音方面相仿,可根据谐音及上下文文意进行推断。
如《鱼我所欲也》(九下第160页)中,“所恶有甚于死者,故患有所不辟也。
”中的辟通“避”。
【备考建议】积累课内实词、虚词的含义,总结课内文言文的通假字。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训练及参考答案阅读《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语段,完成以下各题。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1.这段文字选自《孟子.公孙丑》。
孟子,名____________,是儒家学派的又一位大师。
《孟子》是记录他的言论、活动的书,而另一部记录孔子和他的弟子言行的书是《》。
我们曾学过其中几则语录,如“学而不思则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不亦说乎?”2.解释下列句中斜体词。
(1)行拂乱其所为拂乱_________(2)人恒过过___________(3)衡于虑衡___________(4)入则无法家拂士入___________3.与“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中的“故”意义相同的一项是:()A.两狼之并驱如故B.彼竭我盈,故克之C.温故而知新D.一年归,妻跪问其故4.对“所以动心忍性”理解正确的一项是()A.(因为这样),所以他的.心惊动起来,性情也坚韧起来B.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的原因。
C.(通过这些),使他的心惊动,使他的性情坚韧起来。
D.(所以这样),是因为他的内心警觉,他的性格坚定。
参考答案:1.轲、论语、思而不学则殆、学而时习之2.(1)违背(2)犯错误(3)通:“横”,梗塞,不顺。
(4)在里面,指国内。
3.B4.C。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篇一」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中,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20、解释下列划线的字:(4分)①傅说【举】于版筑之中()②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③行【拂】乱其所为()④【曾】益其所不能()21、翻译句子: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3分)22、联系实际,谈谈你对“人恒过,然后能改”这句话的理解。
(3分)【参考答案】20、①被举用②这,这样③违背④通“增”增加21、在一个国内如果没有坚持法度的世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对国家和外患,便经常导致灭亡。
22、围绕“成才离不开主观努力”来答即可;能写出原句的意思亦可。
衰亡”来答即可。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阅读题答案「篇二」【原文】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问题】6.下列各组句子中,加点词语意思相同的一组是()(2分)A.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推举;发动)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家【喻】户晓(知道、明白)C.生于忧【患】不【患】人之不己知(祸患,灾祸;担忧)D.舜发【于】畎亩之中是故所欲有甚【于】生者(从;比)7.用现代汉语翻译下面语句。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一)(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答案:16.(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4分,每小题1分)17.D (2分)18.(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19.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家经典著作。
(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空乏其身衡于虑而后喻1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2、〈〈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2分)13、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
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3分)9.战国儒10.(1)田间、田地(2)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或资财缺乏,即贫困(3)通“横”,梗塞,不顺(4)了解,明白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12.是下联的意思。
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13.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
(吉林长春卷)20072006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a.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b.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
1.加点字解释有误的一项是()A. 动心忍性(同“韧”,使……坚韧)B.困于心(同“捆”,束缚)C. 衡于虑(同“横”,梗塞。
)D. 法家拂士(同“弼”,辅佐)2.给下面一组排比句划分朗读节奏(用“/”表示)。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
3..文中画线的ab 两句分别从人们的心理状态和面部表情两方面来论述的道理,进而提出了的论断(用原文语句回答,将其翻译成现代汉语)。
4.请归纳文言语段的中心论点。
答案:1.B 2. 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3.人处困境能激发斗志。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国内(或在国内)如果没有有法度的谏臣和辅佐君主的贤士,国外(或在国外)如果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4.生于忧患,死于安乐。
1.文中“拂士”的“拂”读音是;加点的两个字中,“过”意思是,“衡”意思是。
2.用现代汉语解释文中画浪线的句子。
本文的中心论点是:读了第二段后,请你联系历史或现实举出一个这样的事例(不能举文中事例),或写出相关的两则名言警句。
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
1苦其心志苦:2曾益其所不能曾:联系全文文中画线句子的作用是翻译下面的句子: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
8..全文的中心句是。
作者认为国家长盛不衰,就需要有和。
(用文中原句回答)9..孟子在文中列举了六位历史人物的经历,强调了“逆境能成才”;现在有人认为“顺境也能成才”。
对此,你有什么看法,请举例谈谈。
答案:1.bì犯过失同“横”,梗塞,不顺2.(一个国家)内部如果没有坚持法度和辅佐君王的贤士,外部没有敌国外患,这个国家就往往会导致灭亡。
3.生于忧患,死于安乐4.略5.(1)使……痛苦(2)同“增”,增加(或:增加)6.过渡(承上启下)7.内心忧困、思绪阻塞,然后才能有所作为。
8.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9.略。
得道多助,失道寡助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
三里之城,七里之郭,环而攻之而不胜。
夫环而攻之,必有得天时者矣;然而不胜者,是天时不如地利也。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米粟非不多也;委而去之,是地利不如人和也。
故曰,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固国不以山溪之险,威天下不以兵革之利。
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
寡助之至,亲戚畔之;多助之至,天下顺之。
以天下之所顺,攻亲戚之所畔;故君子有不战,战必胜矣。
生于忧患,死于安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8、下列加点的实词解释错误的一项是A、域民不以封疆之界域:区域、地域B、寡助之至,亲戚畔之畔:通“叛” 背叛C、傅说举于版筑之间举:被选拔,被起用D、必先苦其心志苦:使……受苦9、下列四组虚词意义和用法相同的一项是固国不以山溪之险环而攻之而不胜A、以B、之属予作文以记之杜少府之任蜀州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C、于D、而曹操比于袁绍择其善者而从之10、选择对文章意思理解不正确的一项A、《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作者强调了在治理国家中施行仁政的重要性。
B、《得道多助,失道寡助》一文论证了“天时不如地利,地利不如人和”这一中心论点。
C、遭腐刑而著《史记》的司马迁,幼年丧父发奋读书的欧阳修,身残志坚的张海迪等三人的故事不能证明“生于忧患”的道理。
D、《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一文告诉了我们一个深刻的道理:苦难是对人生的一种磨练,我们只有战胜苦难,才能取得成功。
8 9 10A D C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中考阅读试题及答案- 现代文阅读及答案-(一)(1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士,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节选自《孟子·告子下》)16.解释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
(4分)(1)傅说举于版筑之间(2)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3)必先苦其心志(4)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17.对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理解错误的一项是(▲ )。
(2分)A.舜发于畎亩之中(的)B.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到)C.行拂乱其所为(他的)D.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因而)18.用现代汉语写出下列句子的意思。
(4分)(1)曾益其所不能。
(2)人恒过然后能改。
19.2008年5月23日,温家宝总理为震后复学的北川学子题下“多难兴邦”四个字,它与本文表达的什么观点相类似?(2分)答案:16.(1)(被)选拔(2)责任(使命、任务)(3)使……困苦(4)了解(明白)(4分,每小题1分)17.D (2分)18.(1)增加他(原来)没有的才能。
(2)人经常犯错误,这样以后才能改正。
(4分,每句2分。
意思符合即可)19.生于忧患(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2分)生于忧患,死于安乐《孟子》舜发于畎亩之中,傅说举于版筑之间,胶鬲举于鱼盐之中,管夷吾举于土,孙叔敖举于海,百里奚举于市。
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行拂乱其所为,所以动心忍性,曾益其所不能。
人恒过,然后能改;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征于色,发于声,而后喻。
入则无法家拂士,出则无敌国外患者,国恒亡。
然后知生于忧患而死于安乐也。
”9、孟子是时期的思想家,〈〈孟子〉〉是家经典著作。
(1分)10、解释下列句中加点的词语在文中的意思。
(2分)舜发于畎亩之中空乏其身衡于虑而后喻11、唐代名臣魏征认为:帝王心怀忧危,就能任贤受谏;心怀安乐,就会危及国家。
这印证了本文的中心论点:(2分)12、〈〈格言联璧〉〉中有一联:“天欲祸人,先以微福骄之;天欲福人,先以微祸警之。
”文中“困于心,衡于虑,而后作”一句表达的是上联的意思还是下联的意思?请用自己的话做简单说明。
(2分)13、孟子认为“苦其心志”、“劳其筋骨”和“行拂乱其所为”能够增加人的才能。
在生活条件日益优越的今天,你认为其中的哪一点仍然是人们增加才能、有所成就的必要条件?请结合生活实际谈一谈你的理解。
(3分)9.战国儒10.(1)田间、田地(2)资财缺乏,使他受贫困之苦或资财缺乏,即贫困(3)通“横”,梗塞,不顺(4)了解,明白11.生于忧患,死于安乐或然后知生于忧患,死于安乐也12.是下联的意思。
微祸给人带来内心的困苦和思想的梗塞,但能让人奋起有所作为,这正是“福人”之处。
13.围绕“思想受到磨砺,培养顽强的精神和坚韧的性格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身体的摔打和体魄的健壮是成功的必要条件”或“在生活中经历挫折,承受失败是成功的必要条件”回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