鹅常见病
养鹅应该注意什么病
![养鹅应该注意什么病](https://img.taocdn.com/s3/m/c8b4aaca690203d8ce2f0066f5335a8102d266c7.png)
养鹅应该注意什么病养鹅时需要注意的一些常见病症有:1. 鹅流感:鹅流感是一种由鹅流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感染后,鹅将出现呼吸道症状、食欲不振、体温升高等症状。
预防鹅流感的最有效方法是定期注射疫苗,同时注意卫生和隔离。
2. 新城疫:新城疫是一种由新城疫病毒引起的高传染性疾病。
感染后,鹅将出现呼吸道症状、抖颤、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新城疫的方法主要是进行疫苗接种和隔离管理。
3. 鸭瘟病:鸭瘟病是由鸭瘟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感染后,鹅将出现食欲不振、呼吸困难、腹泻等症状。
预防鸭瘟病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和严格的隔离措施。
4. 鸭细小病:鸭细小病是一种由鸭细小病毒引起的传染性疾病。
感染后,鹅会出现发热、食欲不振、肢体瘫痪等症状。
预防鸭细小病的方法是进行疫苗接种和提高环境卫生。
5. 大肠杆菌病:大肠杆菌病是由大肠杆菌引起的疾病。
感染后,鹅会出现拉稀、腹泻、食欲不振等症状。
预防大肠杆菌病的方法包括提供清洁的水源、合理的饮食管理以及适当的消毒措施。
除了这些常见的疾病外,养鹅时还需要注意以下几个方面:1. 饲养环境卫生:保持鸭舍的清洁和干燥,每天清理鸭舍内的粪便和废料,定期进行消毒,以预防传染病的传播。
2. 正常饮食:合理搭配饲料,确保鹅群摄入足够的营养。
同时,饮水要干净,并定期更换,以防止细菌滋生。
3. 防治寄生虫:定期给鹅群进行驱虫,以防止寄生虫引起的疾病。
4. 正确管理:定期给鹅群进行体检,及时发现疾病问题,采取相应的治疗措施,避免疾病的扩散。
总之,养鹅时需要做好疾病的防治工作,包括预防疫苗接种、环境卫生和日常管理等方面。
只有做好这些工作,才能保证鹅群的健康和养殖的效益。
鹅的疾病防治要点
![鹅的疾病防治要点](https://img.taocdn.com/s3/m/3b085c5aa200a6c30c22590102020740be1ecdf7.png)
鹅的疾病防治要点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因其富含高蛋白质、低脂肪等营养价值,成为了人们饮食中重要的食用禽类。
然而,鹅的健康状况直接影响着其生产能力和食品安全。
因此,了解鹅的常见疾病以及相应的预防和治疗方法对于鹅的饲养者来说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鹅的常见疾病和防治要点,以帮助鹅的饲养者更好地管理鹅群健康。
一、鹅的主要疾病1. 鹅霍乱鹅霍乱是由霍乱弧菌引起的急性消化道传染病,主要通过饮水和饮食感染。
鹅霍乱的症状包括粪便稀烂、呈黄绿色,食欲减退,身体虚弱等。
鹅霍乱的防治要点包括定期清洁消毒饮水和饲料器具,确保饲养环境的卫生,及时发现患病鹅只,进行隔离治疗。
2. 鹅传染性肝炎鹅传染性肝炎是由鹅传染性肝炎病毒引起的疾病,其传播途径主要为经呼吸道感染和胃肠道感染。
鹅传染性肝炎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发育迟缓,羽毛发黄等。
预防鹅传染性肝炎的主要措施包括定期进行疫苗接种,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3. 鹅白血病鹅白血病是由鹅白血病病毒引起的一种传染病,通过呼吸道、消化道和皮肤感染。
鹅白血病的症状包括食欲减退,活动能力下降,体重减轻等。
预防鹅白血病的关键是做好隔离和检疫工作,确保饲养环境的清洁。
二、1. 预防为主鹅的疾病防治以预防为主,关键是保持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
定期清洁消毒饮水和饲料器具,及时清理粪便和秽物,防止传染病的传播。
定期对鹅群进行体检,发现异常情况及时隔离治疗。
2. 疫苗接种疫苗接种是预防鹅疾病的有效措施。
根据不同地区和鹅群的具体情况,选择合适的疫苗进行接种。
疫苗接种应按照生产厂家的使用方法和剂量要求进行操作,确保接种效果。
3. 饲料营养均衡鹅的饲料营养均衡对于保持其身体健康至关重要。
合理配置饲料中的蛋白质、维生素、矿物质等营养成分,确保鹅的健康生长和免疫力。
饲料的选择应考虑到鹅群的年龄、品种和季节等因素。
4. 生物安全措施加强生物安全措施是防止疾病传播的重要方法。
限制外人进入鹅场,定期检查人员和工具的卫生状况,严禁私自带入禽类和禽类产品,防止疾病通过人为传播。
鹅有哪些常见疾病
![鹅有哪些常见疾病](https://img.taocdn.com/s3/m/8c095d05cc7931b765ce1581.png)
2、小鹅瘟,它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症状为严重下痢,排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稀便,鼻孔流浆性分泌物,时时摇头。有的鹅没有发现任何症状就突然死亡。防治:在孵化前1个月给产蛋母鹅肌注种鹅雏鹅要在1日龄内皮下注射小鹅瘟疫苗,或皮下注射小鹅瘟血清可起到预防作用;发病时用小鹅瘟血清皮下注射可治愈。
鹅副粘病毒病,该病是1997年新发现的一种由鹅副粘病毒所致烈性传染病。一年四季均可流行,各种日龄和各品种的鹅群均有高度易感性。症状为潜伏期3~5天,拉稀,白色、黄色、绿色及红色稀粪,精神委顿,眼有分泌物,行走无力,随水漂流,部分鹅后期有扭头、转圈等神经症状。10日龄雏鹅有甩头咳嗽等呼吸道症状。一般发病后6~7天有好转,9~10天康复。本病无特效疗法,只能通过疫苗进行预防。
7、绦虫病,该病是由矛形剑带绦虫等多种绦虫所致的鹅肠道寄生虫病。患病鹅鸭表现为消瘦、精神萎靡、离群静坐、翅膀下垂、脚软、走路摇晃、甩头、运动失调,两脚作划水动作,麻痹由两脚开始,发展到全身,向后坐或倒向一侧而死亡,排出的灰白色稀粪中常见乳白色绦虫节片。防治:吡喹酮,每千克体重用药30~40毫克,一次拌料投喂;灭绦灵片,每千克体重用药50~60毫克,一次拌料投喂;丙硫咪唑,每千克体重用药10~25毫克,一次拌料投喂。
3、鹅大肠杆菌病,该病根据发病的年龄,侵害部位及其它疾病混合感染的不同情况而表现为不同的症状。本病主要与不良的饲养管理有关,被病鹅粪便污染的饲料和饮水是传播本病的主要因素。本病的防治:加强管理,增强鹅体的抗病力,注意鹅舍通风干燥,定期消毒,冬天防寒保暖,平时可用土霉素、庆大霉素、环丙沙星饮水,注意每种药使用后必须换另一种药。
鹅有哪些常见疾病
1、禽流感,多种家禽急性传染病,高致病性禽流感无特定临床症状,表现为突然发病,在短时间内可见食欲废绝、体温骤升、精神高度沉郁,鸡冠与肉垂水肿、发绀,伴随着大批死亡,数天内死亡率可达90%以上。禽类发生高致病性禽流感时,因发病急、发病和死亡率很高,目前尚无好的治疗办法。养殖场应该及时接种疫苗从而达到防止禽流感发生的目的。按照国家规定,凡是确诊为高致病性禽流感后,应该立即对三公里以内的全部禽只扑杀、深埋,其污染物做好无害化处理。这样,可以尽快扑灭疫情,消灭传染源,减少经济损失,是扑灭禽流感的有效手段之一,应该坚决执行。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744dccd4f71fb7360b4c2e3f5727a5e9856a27fd.png)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鹅是经济价值很高的家禽,具有养殖周期短、抗病能力强等特点,是个不错的养殖项目。
鹅虽然抗病能力强,但是也会遭受疾病的侵害,那么养鹅过程中常见病有哪几种?如何有效防治?下面一起来了解下。
家鹅常见病的特征及防治方法1、小鹅瘟家鹅若患有这个病,常会表现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等症状,主要分为3种病型,最急性型家鹅会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急性型雏鹅出现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拍出黄白色或黄绿色水便等症状表现,高发于1~2周龄的雏鹅。
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龄以上的雏鹅群中,出现精神差、不进食、水便等症状,有些会不药而愈。
防治方法: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连续两次注射小鹅瘟疫苗,让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对种鹅已经接种的,要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酌情注射弱毒苗;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2、鹅流感鹅流感主要发生在雏鹅时期,因天气突变,饲养管理不善,雏鹅受寒而感染。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湿蓬乱,病程一般为3~5天,死亡前严重下痢。
防治方法: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该病多发地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病鹅群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3、副伤寒鹅副伤寒是由沙门氏菌引起的,多发生在雏鹅时,多数是由于饲养管理不当导致的。
病鹅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病鹅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十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成年鹅呈慢性,主要是消瘦。
防治方法:注意饲养管理,不喂腐烂霉变的饲料,慢性病的种鹅要淘汰,经常发病地区从种蛋孵化起就要注意消毒,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注意饮水和饲料的干净卫生。
4、禽霍乱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又叫出败,是由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鹅也易得。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治疗](https://img.taocdn.com/s3/m/3b5661145b8102d276a20029bd64783e09127d06.png)
鹅常见的10种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与医治在众多家禽养殖中,大家都知道,鹅是其中最难养的,特别是雏鹅阶段。
为帮助大家更好的养好鹅,本文在这里详细介绍了常见的10种鹅病,并附有防控策略建议,供参考。
1、小鹅瘟此病应主要以预防为主。
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2次小鹅瘟疫苗,进行超前免疫。
也可对雏鹅用抗鹅瘟血清实行紧急免疫,预防每只皮下注射0.5毫升,保护率可达90%。
病鹅医治时,15日龄以下每只注射1毫升;15日龄以上每只注射2毫升,隔日再注射1次,治愈率可达70~85%,也可用高蛋黄注射液进行紧急防治。
2、软脚病该病主要是由于鹅饲料中缺少维生素D和矿物质所致。
医治方法是每只鹅喂服维生素D10毫升,每天2次,连服3~5次。
3、鹅白痢此病主是要由于细菌感染所致,可用辣椒粉、生姜适量,放入锅内炒几分钟,然后拌入米糠再炒。
待米糠炒熟放凉后饲喂,连喂2天即可治愈。
4、鹅流感主要产生于雏鹅,大多因温度突变所引发。
病鹅精神萎靡,食欲不振,摇头晃脑。
方法是给病鹅肌肉注射青霉素,也能够口服碘胺嘧啶片。
5、副伤寒7~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主要表现是食欲废绝,口干喘气,痉挛抽搐。
医治此病可用氨0.65%的比例拌入饲料中饲喂,连喂3~8天,即可见效。
6、禽霍乱病鹅闭目呆立,食欲丧失,体温高达40~43℃,发病后2~3天死亡。
发病后应及时用青霉素和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同时在饲料中添加0.02%的复方新诺明。
7、风湿症此病又称"风脚病"。
防治此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3~5分钟即可痊愈。
8、中毒症主要是由于鹅误食了喷洒农药的青绿饲料所致。
鹅产生中毒现象,可给鹅嘴中塞入干尿素10~15粒,然后喂水。
喂水后将鹅赶入水塘里自由饮水,一样中毒较轻的鹅,2小时后便可渐渐复原正常。
9、球虫病该病主要危害21~90日龄的雏鹅。
预防应主要集中于21~90日龄。
可在饲料中加入氯苯胍。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https://img.taocdn.com/s3/m/b017b69827284b73f3425021.png)
养鹅常见疾病及防治措施1.小鹅瘟。
小鹅瘟是由小鹅瘟病毒引起的急性败血性传染病,主要侵害20日龄以内的雏鹅,致死率高达90%以上。
典型病状是病鹅离群独处,毛松颈缩,闭目呈昏睡状,重者废食;排黄绿色稀便,鼻孔周围粘附有污秽分泌物,濒死时发生颈部扭曲、两腿麻痹或抽搐等神经症状。
剖检可见特征性的消化道病变,小肠中下段肠腔内有黄白色带状假膜,堵塞肠腔,形成栓塞状物,质地坚实,形如腊肠;亚急性病例腊肠样物十分明显,据此可作出初步诊断,确诊有赖于采取肝、脾、胰等病料作病毒分离与鉴定。
防治措施:①小鹅瘟主要通过孵坊传播,因此孵坊要做好各个环节的消毒。
发生本病后应立即停止孵化,对全场彻底消毒后方可再孵。
②用小鹅瘟弱毒疫苗在母鹅产蛋前作二次免疫接种,所产后代可获得坚强免疫力。
③对出壳雏鹅每羽注射1毫升小鹅瘟高免血清,病鹅每羽注射2~3毫升用于治疗。
2.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
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和卵黄块,卵巢萎缩、变性、坏死,输卵管管腔中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子宫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病程一般为2~6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黏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仔鹅表现行动迟缓,拉黄白色稀粪,病死仔鹅常见心包积液,且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气囊壁增厚、混浊,常覆盖有干酪样物,有的小肠有出血点。
防治措施:①药物防治。
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
②减少授精污染。
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
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③免疫预防。
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3.鹅鸭瘟。
10种肉鹅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10种肉鹅常见病的防治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c4d891374b7302768e9951e79b89680203d86b38.png)
10种肉鹅常见病的防治方法
肉鹅常见病的防治方法如下:
1. 鹅霉病:加强肉鹅饲养管理,保持饲料、饮水的清洁卫生,定期清理鹅舍,提高肉鹅免疫力。
2. 大肠杆菌病: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定期消毒,加强肉鹅的饲料卫生,提高免疫力。
3. 鹅脑炎:注射相应的疫苗,并注意饲养环境的清洁卫生,保持肉鹅饮用水的卫生。
4. 鹅巴氏杆菌病: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提高免疫力。
5. 鹅腹水病:加强饲养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注意合理饲喂和合理饮水。
6. 鹅肠杆菌病:加强养殖管理,保持环境的清洁卫生,使用合适的抗生素进行治疗。
7. 鹅寄生虫病:定期清理鹅舍,保持环境干燥清洁,使用合适的药物进行驱虫。
8. 鹅肺病:提供合理的饲养环境,加强饲料管理,注意饲喂卫生。
9. 鹅结核病: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合理饲喂,防止感染源传播。
10. 鹅传染性支气管炎:注射相应的疫苗,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提高免疫力。
鹅的常见病
![鹅的常见病](https://img.taocdn.com/s3/m/85b305316137ee06eef918b6.png)
鹅的常见病1 传染病1.1 小鹅瘟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患鹅精神沉郁,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有时出现神经症状。
此病主要侵害4~20日龄的雏鹅。
患病初期食欲减退,精神萎顿,缩颈,羽毛蓬松,离群独处,行走艰难;继而食欲废绝,严重下痢,排出混有气泡或呈黄白色或黄绿色水样的稀粪;鼻分泌液增多,摇头,口角有液体甩出,喙和蹼色发绀。
预防主要是消毒。
种蛋经福尔马林熏蒸消毒,母鹅在产蛋前1个月每只注射1∶10倍稀释的小鹅瘟疫苗1mL,或按说明注射免疫血清,免疫期为300天,每年免疫1次。
注射后2周,母鹅所产的种蛋孵出的雏鹅具有免疫力。
1.2 鹅痢疾是由沙门氏杆菌引起的传染病,以雏鹅最常发。
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饲料变质等均易诱发此病。
患鹅喙的周围常粘有黏液,精神萎顿,羽毛松乱,垂头闭目,食欲不振或废绝,体质逐渐衰弱;病情严重时常排出未消化的食物,有时清晨发病,下午即死。
预防主要是不喂腐败的饲料,加强饲养管理,注意搞好环境卫生,经常消毒鹅舍及用具。
患病后用土霉素、氯霉素或呋喃唑酮治疗效果较好。
也可将大蒜洗净捣烂,1份大蒜加5份清水制成20%的大蒜汁内服,疗效较好。
1.3 小鹅流行性感冒此病是发生在大群饲养场中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常侵袭半月龄后的雏鹅,所以称小鹅流行性感冒。
初期患鹅鼻腔不断流清涕,有时还流眼泪,呼吸急促,伴有鼾声,甚至张口呼吸;患鹅身躯前部羽毛上粘有鼻黏液,体毛潮湿;随着病情的加重,患鹅缩颈闭目,体温升高,食欲逐渐减少,后期头脚发抖,两脚不能站立,死前出现下痢。
雏鹅死亡率一般为50%~60%,有时高达90%~100%。
治疗以预防为主,加强对鹅群的饲养管理,保证适宜的饲养密度。
保持鹅舍干燥和场地垫草的清洁。
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要注意防寒保暖,患鹅可选用氯霉素、磺胺噻唑钠或磺胺嘧唑啶治疗。
2 寄生虫病鹅球虫病:此病是一种常见的家禽原虫病,鸡、鸭、鹅都能感染,对幼禽的危害特别严重,暴发时可造成大批死亡,急性者发病后1~2天内死亡。
鹅常见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
![鹅常见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https://img.taocdn.com/s3/m/ebd6331bfe00bed5b9f3f90f76c66137ee064f5f.png)
鹅常见疾病是什么,怎么预防
图:养殖鹅鹅的蛋白质极高,具有丰富的维生素,脂肪量低,对人体健康有利,鹅肉也作为绿色食品于2002年被联合国粮农组织列为21世纪重点发展的绿色食品之一。
这样一来养殖鹅的养殖户也是越来越多,鹅生病了怎么办呢?【常见问题】:鹅常见的疾病是什么?1、小鹅瘟由鹅细小病毒引起的雏鹅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下痢,1主要症状:精神萎顿、食欲废绝。
神经紊乱,渗出性肠炎。
具有很高的传染性和死亡率,主要发生于20日龄以下的雏鹅。
2、母鹅蛋子瘟又名卵黄性腹膜炎。
母鹅产蛋期间的一种传染病。
死亡率很高,由大肠杆菌引起的母鹅生殖系统的疾病。
给养鹅业带来危害。
3、鹅流行性感冒其发病率与死亡率均较高,由于鹅的嗜血杆菌引起的以呼吸道症
状为特征的急性传染病。
不同的日龄鹅均可感染,尤以一周龄雏鹅感染最强,死亡率最高。
【解决办法】:对症下药,鹅开始出现病变了,应该采取措施,比如出现鹅瘟了应该用一些抗病毒的药物注射,如果情况不见好转,应该和其他鹅进行隔离。
总结:在平时应该做好预防的准备,比如鹅舍的清洁,还有环境的卫生,当鹅出现情况是的一些措施是需要养殖户去了解的,所以只有在精心的养殖的前提下,才会得到好的效益。
鹅常见病
![鹅常见病](https://img.taocdn.com/s3/m/b7e29b73783e0912a2162ae7.png)
鹅常见病一、小鹅瘟该病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一般出壳3-5天已发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
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一)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
(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
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
(2)急性型有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病程多1-2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
(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以上的鹅群,有精神差、不吃、下痢水便等现象。
一部分鹅会自愈。
(二)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死于最急性的鹅小肠只出现肠粘膜充血、出血等败血症现象。
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型的鹅小肠里有大量渗出物形成的带状假膜,呈栓子样管状物堵住小肠后段,使后段小肠状如香肠。
(三)防治措施:(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
(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
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
(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又叫出败。
是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鹅也易得。
多发生于秋季在鹅性成熟时期,如果预防措施不当,在疫区每年都会发生。
(一)症状: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和慢性型3种。
(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
(2)急性型:病鹅闭目泉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3天,很快死亡。
(3)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后期,鹅只消瘦、拉稀,有关节炎症状。
(二)病理变化: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
急性型、慢性型心外膜、心冠沟处有出血点,肠道有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度发生。
(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
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
![鹅几种常见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6573055cd7931b765ce0508763231126edb7723.png)
防治
严禁使用腐烂变质的青饲料,青饲料应煮熟后饲喂,并 在饲料中添加0.1%维生素C,连用数天。
05 其他常见疾病
鹅软脚病
01
02
03
原因
日粮中缺乏矿物质和维生 素,或饲养环境潮湿、缺 乏运动等导致矿物质和维 生素缺乏而引起。
症状
病鹅脚软弱无力,不能站 立,喜卧,不愿走动,食 欲减退。
防治
调整日粮结构,适当补充 矿物质和维生素添加剂, 保持饲养环境干燥卫生, 定期消毒。
鹅曲颈病
原因
由于饲料中缺乏维生素A 或B族维生素不足,或缺乏 其他营养物质引起。
症状
病鹅颈部弯曲,头向后仰 ,翅膀和腿伸直,食欲减 退,生长缓慢。
防治
调整日粮结构,添加适量 的维生素A和其他B族维生 素,保持饲养环境干燥卫 生,定期消毒。
微量元素缺乏症
原因
日粮中缺乏某种微量元素或添加 不当导致缺乏引起。
症状
病鹅生长缓慢,骨骼异常,羽毛脱 落,瘫痪等。
防治
了解鹅的饲养标准,适当添加微量 元素添加剂,保持饲养环境干燥卫 生,定期消毒。
THANKS 感谢观看
详细描述
鹅裂口线虫病主要侵害消化道和呼吸道,病 原体为裂口线虫,常见于成年鹅。患病成年 鹅食欲不振、呼吸困难、咳嗽等症状。预防 主要是加强饲养管理,保持饲料和饮水的清 洁卫生。治疗时可以选用抗裂口线虫药物, 如阿苯达唑等。
04 中毒性疾病
磺胺类药物中毒
症状
患病鹅食欲减退,饮欲增强,腹 泻,粪便呈白色或黄绿色,后期 出现痉挛、昏迷和死亡。
VS
防治
加强饲养管理,注意环境卫生,定期消毒 ,合理密度,饲料营养全面,增强鹅的抵 抗力。一旦发现雏鹅新型病毒性肠炎,及 时隔离治疗,对病死鹅要进行深埋或焚烧 处理,防止疫情扩散。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af2e9fcaa26925c52dc5bf4c.png)
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 Document serial number【KK89K-LLS98YT-SS8CB-SSUT-SST108】常见鹅病症状及防治1、鹅白痢主要症状是雏鹅排白色稀便,有糊肛现象(粪便在*周围)。
一旦发现必须积极治疗,负责容易大批死亡,使用新华痢康+氟甲康、阿孢玉奇、替米考星等2-3种药品联合抗菌增效剂(TMP或DVD),如果效果不理想,立即加大联合用药剂量,不得延误时间。
2、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大多因育雏室温度忽高忽低或气温突变而致。
病鹅精神不好、食欲不振、挤成一堆、流鼻涕、摇头晃脑,治疗不利则死亡。
治疗方法是病鹅群肌注青霉素+病毒唑,饮水中加金刚烷胺。
3、禽霍乱也叫巴氏杆菌病、禽出败、摇头瘟,病鹅闭目呆立、沉郁、离群、食欲减少或废绝、呼吸困难、腹泻、下痢粪便呈草绿色,体温高达41-43℃,发病2-3天死亡;剖检死、病鹅可见全身出血性变化,皮下结缔组织,整个肠道以及实质器官如肝、心、脾、肾等出血。
最有特征的病变是心脏和肝脏:心冠脂肪和心内、外膜出血,出血可以是点状,也可以由出血点融合成为出血斑;肝脏表面有许多针尖至针头大小的白色环死点。
立即注射青霉素链霉素,每公斤体重各用10-20万单位,一天2次;敌菌净、氟苯尼考饮水。
4、浆膜炎呼吸困难,眼和鼻孔分泌物增多,下痢、运动失调和抽搐、斜颈,肺部斑点。
防雨淋日晒、防寒冷等应激以及营养不足等,特别注意防惊吓。
多种抗菌药对传染性浆膜炎都有疗效。
5、曲霉菌病食入发霉的饲料或垫料等霉变,张口吸气时,呼吸困难,排灰白色稀粪,在肺部气囊表面有黄豆料大小、灰白色硬霉菌结节。
硫酸铜1:3000倍饮水,维生素B1,维生素B2,%饮水,制霉菌素口服或拌料。
6、风湿症又称“风脚病”,将雏鹅的脚掌叉剪开,挤出污血,放入人尿中浸泡5分钟即愈。
7、副伤寒10日龄的雏鹅最易感染,表现不吃食、口干喘气、颤抖、拉稀粪便、头往后仰、痉挛抽搐、最后倒地死亡。
治疗此病可选磺胺嘧啶按%的比例拌入粉料中连续喂8天。
鹅的常见病的治疗方法
![鹅的常见病的治疗方法](https://img.taocdn.com/s3/m/81ef05f4970590c69ec3d5bbfd0a79563d1ed45d.png)
鹅的常见病的治疗方法一、感冒。
感冒是鹅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打喷嚏、流清鼻涕、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感冒的方法首先是要将患病的鹅隔离开来,避免疾病传播。
其次是要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保持空气流通。
给患病的鹅提供温暖的环境,饲养者还可以适当给鹅喂食一些温热的食物,如姜汤等,帮助它们恢复健康。
二、消化系统疾病。
鹅在饲养过程中,消化系统疾病也比较常见,主要表现为拉稀、食欲不振、腹泻等症状。
治疗消化系统疾病的方法主要是要控制鹅的饮食,给予易消化的饲料,避免给予过于油腻或者变质的饲料。
同时,饲养者还可以给患病的鹅喂食一些消化系统疾病的药物,如乳酸菌等,帮助它们恢复健康。
三、寄生虫感染。
寄生虫感染是鹅常见的疾病之一,主要表现为羽毛蓬松、贫血、食欲不振等症状。
治疗寄生虫感染的方法首先是要对鹅进行驱虫处理,使用专门的驱虫药物进行治疗。
同时,饲养者还可以给患病的鹅进行补血治疗,保障其营养的摄入,帮助它们恢复健康。
四、鸭瘟热。
鸭瘟热是一种严重的疾病,对鹅的危害也比较大,主要表现为高烧、呼吸困难、粘膜出血等症状。
治疗鸭瘟热的方法主要是要对患病的鹅进行隔离治疗,避免疾病传播。
同时,饲养者还要及时请兽医进行诊断和治疗,给予患病鹅抗生素等药物治疗,帮助它们尽快恢复健康。
五、预防为主。
除了治疗鹅的常见病之外,预防也是非常重要的。
饲养者在日常饲养过程中,要注意给鹅提供优质的饲料,保持饲料的新鲜和卫生。
定期对鹅进行体检,及时发现和处理患病鹅。
保持鹅舍的清洁卫生,定期对鹅舍进行消毒,预防疾病的传播。
综上所述,了解鹅的常见病的治疗方法对于饲养者来说非常重要。
在日常饲养过程中,饲养者要做好饲养管理工作,注意鹅的健康状况,及时发现和处理鹅的常见病,保障鹅的健康和生长发育。
希望饲养者能够通过本文介绍的治疗方法,更好地保护和照顾鹅的健康。
鹅十种常见病的防治
![鹅十种常见病的防治](https://img.taocdn.com/s3/m/766c4e7231b765ce0508148d.png)
敬 肌 肉 注 射 . 天 两 次 ; 可 用 呋 喃 唑 每 也
2、 蓦 巍 行 性 当 冒 由 鹅 流 行 性 酮 每 只 2 小 5毫 克 , 人 料 中 饲 喂 。 拌
感 冒志 贺 氏 杆 菌 引 起 , 要 危 害 3 主 01 3
慢 性 病 鹅 拉 腊 肠 粪
防治 : 1 f )搞 好 孵 坊 和 鹅 用 3天 ; 疗 病 鹅 用 量 加 倍 治
台 的 消 毒 ( ) 孵 出 的 雏 鹅 2刚
4、 卵黄 性 雎 麒 吏 由 大 肠 杆 菌 蓦
病 离 每 只 注 射 高 免 血 清 1毫 升 , 病 引 起 . 鹅 精 神 沉 郁 群 落 伍 食 减 , 鹅须 皮 下 注射 1 . 升 。 3 母 肛 ¨外 粘 污 物 .粪 便 带 蛋 清 或 凝 团 蛋 5毫 () 发 不 衰 - 鹅 注 射 鸭 胚 弱 毒 疫 苗 10倍 白 . 臭 , 饮 水 . 竭 死 亡 病 程 2 6 0 稀 释 液 1毫 升 . 注 射 鹅 胚 弱 天 或 毒 疫 苗 10倍 稀 释 液 1 升 , 0 毫 防 治 : 好 鹅 舍 卫 生 . 时 隔 离 病 搞 及
5、 蓦 出艘 病 由 巴 氏 杆 菌 引 起 ,
0 龄 左 右 的 幼 鹅 , 染 快 , 亡 率 高 。病 2 日龄 内 的 小 鹅 不 发 生 该 病 , 主 要 见 传 死 鹅 食 减 , 鼻 涕 , 痢 , 头 嗜 睡 , 卧 于 成 年 鹅 发 病 ,每 年 五 六 月 是 发 病 高 流 下 缩 伏 鹅 怕 拎 , 断 摇 头 , 毛 乱 , 脚 瘫 软 无 峰 期 。最 急 性 型 , 未 见任 何 症 状 突 然 不 羽 两
4斑 。 2 病 鹅 立 即 隔 离 . 台 用 具 彻 底 () 鹅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小鹅瘟
该病是雏鹅的一种急性、败血性传染病。
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废食、下痢以及共济失调等症状。
一般出壳3-5天已发生,可以蔓延全群,1月龄以后的鹅一般不会发生。
典型的病理变化为小肠形成栓子堵塞肠道。
(一)症状:该病可分为最急性、急性、亚急性3种病型。
(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
多发生于1周龄以内的雏鹅。
(2)急性型有精神萎顿、废食、严重下痢、排黄白或黄绿色水便等现象,病程多1-2天,临死前出现神经症状,多发生于1-2周龄的雏鹅。
(3)亚急性型:多发生于2周以上的鹅群,有精神差、不吃、下痢水便等现象。
一部分鹅会自愈。
(二)病理变化:主要病理变化在小肠,死于最急性的鹅小肠只出现肠粘膜充血、出血等败血症现象。
死于急性或亚急性型的鹅小肠里有大量渗出物形成的带状假膜,呈栓子样管状物堵住小肠后段,使后段小肠状如香肠。
(三)防治措施:(1)在种鹅产蛋前1个月左右连用两次小鹅瘟疫苗,使种蛋中含有母源抗体,从而使雏鹅产生被动免疫。
(2)如果种鹅没有注射小鹅瘟疫苗,对刚出壳的小鹅要注射弱毒苗。
对种鹅已经接种的,根据当地疫情发生情况也酌情注射弱毒苗。
(3)对病鹅和同群鹅要用高免的抗小鹅瘟血清进行防治。
二、禽霍乱
禽霍乱是家禽的一种急性、败血性疾病,又叫出败。
是禽巴氏杆菌引起的,鹅也易得。
多发生于秋季在鹅性成熟时期,如果预防措施不当,在疫区每年都会发生。
(一)症状:该病分为最急性型、急性和慢性型3种。
(1)最急性型:不明原因突然死亡多在流行初期。
(2)急性型:病鹅闭目泉立,不敢下水,饮水增多,精神萎顿,食欲废绝,下痢稀便似草绿色,体温在41-43℃,病程2-3天,很快死亡。
(3)慢性型:多发生在该病流行后期,鹅只消瘦、拉稀,有关节炎症状。
(二)病理变化:最急性型病变不明显。
急性型、慢性型心外膜、心冠沟处有出血点,肠道有充血、出血。
(三)防治措施:(1)疫区应在该病流行之前彻底消毒,尽量避免该病再度发生。
(2)发现疫情及时治疗。
磺胺类药物、喹乙醇及抗生素类药物都有良好效果。
一般用0.02%的复方新诺明拌饲料,再用青霉素、链霉素合剂肌肉注射3-4天,每天2次基本可以控制该病。
三、鹅流行感冒
鹅流行性感冒简称鹅流感,主要发生于雏鹅。
大多是因为气候突然变化,饲养管理不善,小鹅受寒而感染。
表现为呼吸道症状,由于小鹅抗病力差,所以死亡率较高。
(一)症状:病鹅表现为精神萎顿,食欲不振,雏鹅打堆,流鼻涕,呼吸困难并摇头,甩头时鼻涕粘在羽毛上,羽毛会污湿蓬乱,病程一般为3-5天,死亡前严重下痢。
(二)病理变化:皮下、肌肉出血,上呼吸道有呈半透明的渗出物,肺充血,心外膜有出血,肝、脾、肾淤血或肿大,常见有灰黄色坏死点。
(三)防治措施:(1)对1月龄以内的雏鹅注意保暖,科学饲养管理。
(2)该病多发地可以注射灭活苗进行预防。
(3)病鹅群肌肉注射青霉素,口服磺胺嘧啶片效果较好,同时注意保暖,改善饲养管理条件。
四、鹅鸭瘟。
该病是由于鹅群与鸭瘟病鸭、鹅频繁接触或到疫区放牧而感染鸭瘟病毒所引起,可呈区域性流行。
雏鹅较易感,一般鸭发病后1—2周,鹅开始出现症状。
病鹅食欲减退,行走困难,眼睑肿胀,流鼻液,下痢。
剖检见口腔、食道有淡黄色假膜或溃疡,肝肿大,表面有大小不等的灰白色坏死点,十二指肠、直肠、泄殖腔充血出血。
防制措施:可用5—10倍量的鸭瘟弱毒活疫苗在疫区对鹅群进行紧急预防接种并加强饲养管理,使鹅群不与病鸭接触,不到发病地区下游放牧,同时做好病鹅群的隔离消毒。
病鹅或疑病鹅可用鸭瘟高免蛋黄液每羽肌注3—5毫升,效果较好。
五、鹅大肠杆菌病(蛋子瘟)。
鹅的大肠杆菌病俗称“蛋子瘟”,是由特定血清型的大肠杆菌引起,主要发生于成鹅,但近年来育成鹅也时有发生。
母鹅剖检病变以腹膜炎、卵巢炎和输卵管炎为主,腹腔内充满淡黄色腥臭液体和卵黄块,卵巢萎缩、变性、坏死,输卵管管腔中含有黄白色纤维素性渗出物,子宫内充满干酪样坏死物,病程一般为2—6天,少数病鹅能康复,但不能恢复产蛋;公鹅主要是交配器出现红肿、溃疡,其上常覆盖着黄色粘稠液体,并有坏死痂皮;仔鹅表现行动迟缓,拉黄白色稀粪,病死仔鹅常见心包积液,且包膜混浊增厚,肝肿大,气囊壁增厚、混浊,常覆盖有干酪样物,有的小肠有出血点。
防制措施:1、药物防治。
链霉素、氯霉素、庆大霉素等疗效较好。
2、减少授精污染。
带菌公鹅可通过交配将病原传给母鹅,因而有严重病变的公鹅应作淘汰处理。
治疗:将交配器上的结节切除,清创消毒,肌注抗菌药物,使其康复。
3、免疫预防。
当前较有效的办法是用从本场发病鹅中分离的大肠杆菌制成灭活菌苗,对后备种鹅群2月龄、4月龄时各注射一次,可控制发病。
六、副伤寒
鹅的副伤寒由沙门氏菌引起,多发生于雏鹅。
常由于饲养管理不当而导致。
主要表现为腹泻、结膜炎、消瘦等症状,成年鹅症状不明显。
(一)症状:病鹅主要表现为下痢、粪如清水,鹅日趋衰弱。
病鹅食欲消失、腹泻,粪便污染后躯,十涸后封闭肛门,导致排粪困难。
成年鹅呈慢性,主要是消瘦。
(二)病理变化:食道空虚,肝脏肿大、充血,粘膜充血、出血,气囊膜混浊,盲肠肿胀,内容物呈干酪样。
(三)防治措施:(1)注意饲养管理,不喂腐败的饲料,慢性病的种鹅要淘汰,常发地区从种蛋孵化起就应注意消毒,雏鹅要加强饲养管理。
(2)用敌菌净饮水、拌料效果好。
七、鹅矛形剑带绦虫病
矛形剑带绦虫主要寄生于鹅的小肠内,当虫体长大时,大量积聚于小肠会造成肠道机械性堵塞,影响鹅的消化吸收,从而影响鹅的生长,甚至造成死亡。
外来品种更易发生该病。
(一)症状:病鹅生长发育迟缓、贫血、拉稀、消瘦、离群呆立,零星死亡。
(二)病理变化:在死鹅或病鹅的小肠里可以找到大量的虫体。
该虫体乳白色、扁平,分节,外表呈矛形,成虫长8-15厘米,宽18-20毫米。
(三)防治措施:(1)鹅群定期驱虫。
成年鹅每年春秋两季各驱虫1次,及时清理粪便,饲喂的水草要清洗。
(2)加强饲养管理,提高鹅抗病能力。
(3)病鹅群口服抗蠕敏效果较好,每公斤体重按20毫克的剂量1次投服。
八、软骨病。
该病属营养代谢性疾病。
由于肉鹅生长发育快,当饲料中的钙磷含量不足或比例不当、维生素d缺乏或不足时即易发生。
病鹅腿无力,常以飞节着地,呈蹲伏状,喙和爪变软,生长发育缓慢,消瘦贫血。
剖检可见黄色粘稠之关节液增多,关节面软骨肿胀,常见粟粒大突起或溃疡,有的有较大软骨缺损或粘附纤维样物。
预防主要是改善饲养管理,保证钙磷正常需要。
防制措施:给予易消化含矿物质及维生素较多的青草,并把病鹅赶出鹅栏,增加日光照射和适当运动。
补喂骨粉或贝壳粉,每100千克饲料中添加骨粉4千克或贝壳粉5千克左右。
喂鱼肝油,每只病鹅喂几滴,每天1—2次,连喂7天。
严重者注射10%的葡萄糖酸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