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合集下载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要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充分认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性。

面对国际国内的新形势,中国作为发展中国家,必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增强自己的文化力量,增强软实力。

因此,“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时代的呼唤,发展的战略。

二、文化建设要积极为构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服务。

我们要充分认识到,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是要巩固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三、调动各方力量全面建设和谐文化。

要调动新闻媒体、文学艺术等传媒界人士的积极性,坚持正确导向,制作、生产弘扬社会正气的精品力作。

要在青少年中,大力倡导社会主义荣辱观,培育文明道德风尚。

各级政协组织和政协委员要发挥优势,围绕文化建设积极调查研究,为建设和谐文化建言献策。

四、弘扬中华文化,推动赣南文化发展。

赣南的文化资源得天独厚,我们要充分发挥红色文化、客家文化、宋城文化、理学文化、堪舆文化等优势,打好共和国摇篮、客家摇篮、宋城博物馆、理学渊源之乡品牌。

五、大力推进文化创新和文化体制改革,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建立引导有力、激励有效、宽松和谐、活跃有序、不同主体踊跃参与的艺术创新机制,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创作出更多无愧于伟大时代、深受人民欢迎的艺术精品。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摘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将之融入文化建设的全过程,在全社会形成统一的指导思想、共同的理想信念、强大的精神支柱和基本的道德规范,才能保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才能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真正大发展大繁荣。

关键词: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党的十七大报告明确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来源,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是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阶段的客观要求,是提高国家文化实力的战略举措,是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的迫切需要。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灵魂,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才能真正推动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社会主义文化的关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本内容包括四个方面,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揭示了社会主义国家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发展的精神动力,体现了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发展要求,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核心利益和共同愿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内在精神和生命之魂,是维系社会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精神旗帜。

首先,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决定社会主义文化的前进方向。

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为我们提供科学的世界观和方法论,决定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性质和方向,决定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方向。

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社会具体实践相结合的产物,是中国化的马克思主义。

2013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3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科 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 学 力,是推动人类进步 事 的革命力量。 业 文 化 事 业 是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的重要组成部分,是 满足人民群众精神文 化需求的一条重要途 径。




误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是
一回事。
注意:文化事业是指以弘扬主旋律为目的的文化 活动及其产品,它不以赚钱为目的。文化产业是以赚 钱为目的的文化活动及其产品。文化事业具有创造性 和公益性,不以营利为目的;文化产业带有消遣性、 娱乐性、益智性和营利性。 它们的区别在于以下几个方面:首先,生产目的 不同(公共产品,商品);其次,资本来源不同(国 家或社会、企业);机构性质不同(事业单位、企业 单位)运营机制不同(社会效益、经济效益与社会效 益);调控方式不同(直接、间接)。 文化产业以文化事业为基础;文化事业以文化产 业为支撑。它们都要把社会效益放在首位。
5、我们怎样坚持这一理论体系?
我们要坚持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 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兴起 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中 进行文化创造。
考点三、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1)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重要性 ①社会主义社会是全面发展,全面进步的社会,是物质文明、 政治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的社会。精神文明建设为物质文 明、政治文明发展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在当代中国,发 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 ②精神文明建设搞好了,人心凝聚,精神振奋,各项事业就 会全面兴盛。精神文明建设搞不好,人心涣散,精神颓废,各 项事业都难以搞好。 (2)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是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的公民,提高整 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以适应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需要。这也是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5篇

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5篇

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5篇第一篇: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高校在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方面的重要作用一、学习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精神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站在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历史高度,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的高度作出了《关于深化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提出了新形势下推进文化改革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举措,进一步强调了我们党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的责任担当,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总体目标,明确了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文化改革发展的具体任务,鼓舞人心,催人奋进,必将凝聚起亿万人民为建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和文化强国而努力奋斗。

一、中国共产党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中国共产党在我党建党90周年之际,在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阶段召开这样的一次会议,标志着我们党对文化建设的认知和达到了一个新高度,标志着中华民族的文化自觉和文化自信站在了一个新的历史起点上。

中国共产党历来就十分重视文化建设,在党的领导下,经过90年的艰苦努力,中国文化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巨大成就。

早在建党初期,我们党就特别注重马克思主义文化的引入和建设。

实际上正是有了马克思主义思想文化的引入,才有了中国共产党,才有了中国革命的新面貌。

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以毛泽东为首的中共党人曾经提出新民主主义文化,这就是无产阶级领导的人民大众的文化。

建国前夕毛泽东提出新中国的建立,不仅将迎来一个经济建设的高潮,而且将迎来一个文化建设的高潮。

所以,在建国之后,我们党领导人民在大力推动经济方面的同时,大力推动文化建设,特别是大力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建设,使得马克思主义文化在中国大地上蔚然成风,不断成长扩大。

十一届三中全会一来,以邓小平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进一步推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提出“四有”新人,“三个方向”以及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等思想。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高中政治备课参考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四.高举旗帜,科学发展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旗帜,是一面引领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旗帜,是一面凝聚全党全国人 民团结奋斗的旗帜,是一面指引中华民族不断走向胜利的旗帜,也是引领中国文化前进方向 的旗帜。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基本内容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包括邓小平理论、 “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以及科学发展观等重大战略思想在内的科学理论体系。在文化建设中,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理论体系,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 果。
【典型例题】
例 1.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以来,始终代表中国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在新世纪新阶段,牢牢 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最根本的要求是 ( )
A.用“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统领社会主义文化建设 B.培育“四有”新人 C.发展民族文化 D.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上埋头苦干
【分析】A 本意考查当代我国把握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要求。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 关键在于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是在中国发展着的马克思 主义,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重要内容,故选 A 项。培育“四有”公民是建设先进 文化的目标.故 B 项不符合题意。C、D 项是建设先进文化的具体做法,不能代表先进方向, 故不选。
在当代中国,发展先进文化,就是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 也是我们发展先进文化的根本目标。
【典型例题】
例 1.海伦·凯勒曾说,假如给她有视觉的一天,她将“向过去和现在的世界匆忙瞥一眼” 。 而要做到这一点, “当然是通过博物馆” 。为更好地发挥博物馆、纪念馆的作用.2008 年 1 月 23 日中共中央宣传部等单位下发《关于全国博物馆、纪念馆免费开放的通知》。博物馆、 纪念馆免费开放是 ( )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练习题及答案解析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1.奉行全盘西化的观点之所以不能产生中国先进文化,是因为()A.没有把握西方文化的思想内核B.全面否定了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C.割裂了传统和现代的关系D.颠倒了中西文化的关系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是()A.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B.提倡文化多样化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3.江苏省文化建设工作会议强调,文化建设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为核心,以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为主线。

江苏之所以强调要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是基于()①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发展先进文化、推动文化繁荣的重要内容③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能够抵制各种错误和腐朽思想的影响,不断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④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最根本的是坚持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A.①②B.①④C.②③D.③④4.历史和现实告诉我们:坚持什么样的文化方向,推动什么样的文化建设,是一个政党在思想上精神上的一面旗帜。

在当代中国,中国共产党引领文化前进方向的旗帜,就是()A.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B.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C.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D.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5.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重要保证。

那么我国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是()A.加强思想道德建设B.培育“四有”公民C.加强民主法制建设D.加强教育科学文化建设6.广州市的人民公园、青年公园、东风公园,不设围墙,不售门票,均免费开放,集游览、观赏、休闲、游玩、健身于一体,最大限度地满足广大市民的文化艺术需求。

广州市政府的这种做法()A.有利于传播和普及各种思想文化B.有利于保障市民的基本文化权益C.有利于保证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D.强化了文化公共设施的经济功能7.在社会转型和市场经济全面来临的时代,“红色经典”正经历着一场前所未有的商业化改编。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2年中考时政专题: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背景材料】1、2011年10月18日党的十七届六中全会通过了《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内容包括:(1)充分认识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的重要性和紧迫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努力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

(3)推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道德基础。

(4)全面贯彻“二为”方向和“双百”方针,为人民提供更好更多的精神食粮。

(5)大力发展公益性文化事业,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

(6)加快发展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

(7)进一步深化改革开放,加快构建有利于文化繁荣发展的体制机制。

(8)建设宏大文化人才队伍,为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提供有力人才支撑。

(9)加强和改进党对文化工作的领导,提高推进文化改革发展科学化水平。

2、2011年10月18日,文化部部长蔡武指出:近年来,我国文化产业发展总体速度较快,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稳步提高。

2004年至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增加值年平均增长速度超过23%,2010年全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突破了1.1万亿元,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为2.78,一些省市文化产业增加值占地区生产总值超过5%,已经成为当地的支柱性产业。

按照平均增速估算,2016年我国文化产业的增加值占国内生产总值的比重将达到5%,在全国范围内可以实现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的目标。

3、2011年10月27日,第二届“中欧文化高峰论坛”在国家博物馆白玉厅隆重开幕。

文化部部长蔡武,欧盟委员会教育、文化、语言多样性及青年事务委员瓦西利乌,波兰文化及民族遗产部部长博格丹?兹德罗耶夫斯基出席了开幕式,并先后致辞。

本届论坛以“创制城市”为主题,围绕“城市从哪里来到哪里去”、“城市的公共空间”、“新城市,新治理,新政治”和“新技术与城市生活”等四个分论题展开讨论。

中宣部三定方案内容

中宣部三定方案内容

中宣部三定方案内容中宣部,即中共中央宣传部,是中国共产党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的主要宣传机构。

近日,中宣部发布了《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指导意见》,以下简称“中宣部三定方案”。

本文将对中宣部三定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阐述。

一、深化文化体制改革中宣部三定方案指出,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具体来说,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导向,健全人民当家作主的文化体制机制,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激发社会创造力和创造力,凝聚起推动文化建设繁荣发展、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的不竭力量。

二、推动文化内容生产中宣部三定方案强调,要推动文化内容生产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精神需求,推动文化创意产业创新发展,培育和壮大新型文化主体,加快构建现代文化产业体系。

同时,要支持重点文化产业发展,鼓励和支持文化产业与金融、教育、科技、体育等领域的深度融合,提高文化产业质量效益和核心竞争力。

三、加强文化阵地建设中宣部三定方案要求,要巩固壮大主流思想文化阵地,深化拓展基层文化阵地的内容和形式,扶持引导社会力量建设特色文化阵地,构建网上网下联动、立体交叉的文化阵地,推动形成同频共振、异彩纷呈的文化生态。

四、完善文化保障机制中宣部三定方案强调,要加强文化保障,健全投入机制,完善分配机制,健全退出机制,形成有利于文化健康发展的体制机制。

要完善文化产业政策,扶持和引导文化产业健康、可持续、融合发展,壮大文化企业,提高文化产业整体实力和核心竞争力。

总之,中宣部三定方案的发布对于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的发展大繁荣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在新时代背景下,中宣部将全面贯彻落实这一方案,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文化内容生产、阵地建设、保障机制的进一步完善,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强大的精神动力。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促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党的十七大报告指出: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必然伴随着中华文化繁荣兴盛。

要充分发挥人民在文化建设中的主体作用,调动广大文化工作者的积极性,更加自觉、更加主动地推进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实践中进行文化创造,让人民共享文化发展成果。

这就从根本上阐述了推动我国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重大意义和基本要求,从而指明了我国文化建设的正确方向。

一、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括四个方面的科学内涵,即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社会主义荣辱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四方面内容,是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是有机统一的整体。

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中国共产党的一面精神旗帜,是全民族奋发向上的精神力量和团结和睦的精神纽带,是引导全社会在思想道德上共同进步的重要基础,是巩固全党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必须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和建设工程,深入回答重大理论和实际问题,培养造就一批马克思主义理论家特别是中青年理论家。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2011年第11期■本刊评论员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中共中央十七届六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全面总结了我们党领导文化建设的成就和经验,深刻分析了文化改革发展面临的形势和任务,在集中全党智慧的基础上,提出了新形势下文化改革发展的指导思想、重要方针、目标任务、政策措施。

《决定》充分体现了我们党对所负历史使命的深刻把握、对国内外形势的科学判断、对文化建设的高度自觉,充分反映了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愿望,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指导我国文化改革发展的纲领性文件。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是党中央作出的关系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的重大决策。

当今世界正处在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我国也面临着经济结构调整等历史性命题,中央作出关于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决定,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具有深刻的现实意义和长远的历史意义。

《决定》将文化建设提到了前所未有的战略高度,提出“自觉把文化繁荣发展作为坚持发展是硬道理、发展是党执政兴国第一要务的重要内容”,建设“文化强国”、“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推动文化产业成为国民经济支柱性产业”,尤其是提出“坚持政府主导,加强文化基础设施建设,完善公共文化服务网络,让群众广泛享有免费或优惠的基本公共文化服务”,进一步明确了政府提供公共文化服务的责任。

当前,我国进入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关键时期和深化改革开放、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的攻坚时期,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越来越成为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支撑,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中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在新的历史起点上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关系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奋斗目标,关系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系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必须紧紧围绕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这一长期战略目标。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  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努力建设文化强国

文 化 创 造 活 力 持 续 进 发 、 社 会 文 化 生 活 更 加 丰 富 多 彩 、 人 民基 本 文 化 权 益 得 到 更 好 保 障 、 人 民 思 想 道 德 素 质 句 科 学 文 化 素 质 全 面 提 高 的 新 局 面 .建 设 中 华 民 族 共有 精神 家 园
部 署 意 味 着 中国 强化 了 文化 在 国际 竞 争 中 重 要 性 的 自 我 意 识 . 理 清 了 以 经
济 强 国 推 动 成 为 文 化 强 国 、 经 济 与 文
的 重 视 . 说 明在 “ 化 在 综 合 国 力 竞 一 文
争 中 的地 位 和 作用 更加 凸显 .增 强 国 一 要 求 更 加 紧 迫 ” 的 国 际 形 势 下 . 中 共
界 、 面 向未 来 的 . 民族 的 科 学 的 大 众 的 社 会 主 义 文 化 . 推 动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更 加 深 入 人 心 .推 动 社 会 主 义 精 神 文 明 和 物 质 文 明 全 面 发 展 . 不 断 开 创 全 民 族
不 移 发 展 社 会 主 义 先 进 文 化
重 视 文 化 资 源 的 深 度 发 掘 .使 当前 的 文 化 市 场 产 品
想 文 化 新 觉 醒 、 理 论 创 造 新 成 果 、 文 化 建 设 新 成 就 推 动 党 和 人 民事 业 向 前 发 展 . 文 化 越 来 越 成 为 民 族 凝 聚 力 和 创 造 力 的 重 要 源 泉 . 不 断 开 创 全 民 族 文 化 创 造 活 力 持 续 进 发 的 新 局 面 . 要 发 挥 人 民群 众 文 化 创 造 积 极 性 .在 全 社 会 营 造 鼓 励 文 化 创 造 的 良好 氛 围 . 让 蕴 藏 于 人 民 中 的 文 化 创 造 活 力 得 到 充 分 发 挥 . 在 坚 持 和 发 展 中 国特 色 社 会 主 义 的 伟 大 实 践 中 进 行 文 化 创 造 等 有 关 文 化 创 新 的 表 述 在 公 报 中 出 现 5 次 .包 括 推 进 文 化 科 技 创 新 , 文 化 是 最 需 要 创 新 的领 域 . 创 新 文 化 走 出 去 模 式 .创 新 文 化 管 理 体 制 .加 快 培 养 造 就 德 才 兼 备 、锐 意 创 新 、 结 构 合 理 、 规 模 宏 大 的 文 化 人 才 队 伍 等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PT课件6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PPT课件6

真题与模拟:
1、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 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 系是( ) 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 义文化建设中 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 前进方向 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 A.① B.①② C.①②③ D.①②③④
①文化作为一种精神力量,能够在人们认识世界和 改造世界的过程中转化为物质力量。推进农村文化 建设,能够为农村改革发展提供不竭的精神动力。 ②文化对经济有巨大的反作用。发展农村文化事业, 有利于提高广大农民的科学文化素质,为农村经济 发展提供智力支持。 ③文化能够塑造人生。发展农村文化事业,能够丰 富广大农民的精神生活,促进农民的全面发展。 ④有利于推动农村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发展社 会主义先进文化。
欢迎来到安宜高级中学
问题探究:
党的十七大指出,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 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只有推 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才能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 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 心的时代精神,引领和鼓舞全体人民共同前进,为中华民族的伟 大复兴努力奋斗。 运用文化生活相关知识谈谈如何实现我县文化的大发展大繁荣。
易错易混点辨明 1、在文化建设中,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地位,会妨
碍文化多样性的发展 2、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 保证是弘扬民族传统优秀文化 3、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 方向,关键在于培育有理想、有道德、有文化、有纪律 的公民 4、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共同理想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试题1附答案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试题1附答案

【真题演练】例1.(2007年宁夏高考,20)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建设和谐社会的根本,核心价值体系的首要内容是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

因为马克思主义是①把握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的根本指针②判明各种文化真理性的主要标准③推动各种文化创新的动力和源泉④引领社会思潮的旗帜、抵制各种错误思想的武器A.①②B.②③C.①④D.③④答案:C例2.(2007年山东高考,21)党的十六届六中全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的内在联系是①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与文化多样性统一于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中②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有利于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③尊重文化多样性不能违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④把握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尊重文化多样性A.①B.①②C.①②③D.①②③④答案:C例3.(2008年广东高考,21)中国有些历史文化资源成为外国文化产业资源,如日本版《三国演义》、美国版《花木兰》等。

这启示我们A.文化遗产是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标志B.应该大力发展我国的文化产业C.用法律手段遏制外国的文化掠夺D.应该坚持正确的文化发展方向答案:B例4.(2008年广东高考,33)在唐代,西域佛教燃灯礼佛习俗融入正月十五传统节庆活动中,从而形成我国元宵节观灯习俗。

这表明A.开放与交流有利于促进文化的发展B.元宵观灯体现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兼容性C.西域佛教燃灯礼佛的习俗取代了中国原有的元宵节D.中华文化起源于西域佛教文化答案:AB例5.(2008年海南高考,13)近年来,流行歌曲、小品等大受欢迎,交响乐、歌剧、民族戏曲则有些受冷落,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的发展出现了不平衡现象。

一些有识之士呼吁“文化艺术领域也需要生态平衡”,因为①不同文化艺术形式共同发展,可以满足不同层面大众的需求②在文化艺术领域,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同样重要③扶持高雅文化艺术、适当限制通俗文化艺术是当务之急④各种文化艺术形式相互依存、共同发展,才能繁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A.①②B.②③C.③④D.①④答案:D例6.(2008年山东高考文综,28)山东省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围绕建设“大而强、富而美”社会主义新山东的发展目标,真抓实干,取得显著成就。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为什么要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文化大发展大繁荣?首先,从国内背景看,我们认为从新世纪以来,我国经济社会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转变国家发展战略,迫切需要加强文化建设。

一方面,我们要发挥我国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比较优势,加快发展具有绿色经济特点的文化产业,推动文化与经济融合发展,促进发展方式转变。

从改革开放以来经过30年的实践,我国家的经济建设已经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2010年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

但是与此同时,我们外延式、粗放式的发展方式导致了资源和环境不能支持。

转变发展方式的问题日益突出,那么转变发展方式需要从各方面去努力,其中,加快文化产业的发展,促进发展方式是一个重要的方面。

那么我国家是一个拥有五千年文明的这么一个历史极为悠久、文化资源极为丰富的文明古国。

与我国矿产资源相比较,文化资源的比较优势丰富突出,这也是我们的基本国情。

我们过去从改革开放以来,我们一直不断地在加深对我们基本国情的认识,比方说我们将长期处于社会主义初期阶段,这是一个基本国情。

再一个呢我们过去说我们地大物博,但是后来我们认识到我们地大、人多,但是我们的资源并不富裕,特别是与人口相比较,一人均我们的资源就显得不足,是吧。

经过改革开放这30年,我们加快发展,我们以经济建设为中心,推动国际产业转移,加快发展制造业,走出了一条在经济方面快速发展的道路。

但是另一方面在发展的过程中间,我们存在的问题也日益突出,主要就是我们的资源不足。

比方说我们的水资源只有世界人均的四分之一,耕地只有四分之一,除了少数资源比方说像煤炭、像稀土,还有少数的稀有金属,我们还有一定的储量,有一定的优势以外。

那么绝大多数资源我国家都是不足的。

比方说现在石油天然气,我们现在50%以上靠进口,铁矿石50%以上靠进口,我们现在城市的水资源,北方大多数的城市都缺水,北京现在实行南水北调,很多城市都是什么“引”什么水的工程等等。

所以从长远看,我们转变发展方式就是要把以往靠拼资源、靠出口、靠外延式、靠粗放式这种发展方式转变到依靠科技进步,依靠发挥人力资源的比较优势这方面来。

1高考一轮复习政治: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高考一轮复习政治:第九课: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深化拓展: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牢牢把握先进文化 的前进方向,关键在于坚持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 的指导地位。 (2)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大力加强社会主 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 (3)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要立足发展中国特 色社会主义的实践,着眼于世界文化发展的前沿,发扬 民族文化的优秀传统,汲取世界各民族的长处,不断创 新,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精神文化需求,丰富人们 的精神世界,增强人们的精神力量。 (4)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是全体人民共同的 事业。只有人民群众广泛参与,充分发挥积极性、主动 性和创造性,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才能永葆生机和活力。
相互联系、相互贯通、相互促进,有机统一的整体
3.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基本要求(怎么办):P98
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就要巩固马克 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 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 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 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 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第九课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最新考纲 如何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发展先进文化
的指导思想和要求;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社会主义精 神文明建设的根本任务和主要内容;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 风尚。 本课概览
考点1:正确看待传统文化和外来文化
• 1.对传统文化: • 我们既要“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批判继承、古为今 用”。对其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积极向上的内容,应 该保持和发扬;对不符合社会发展要求的、落后的、腐 朽的东西,要加以改造或剔除。又要“推陈出新、革故 鼎新”,为传统文化注入时代精神,反对“守旧主义、 封闭主义”和“文化复古主义”。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如何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一、
1、必须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以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以及社会主义荣辱观为基本内容。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是全国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

2、坚持先进文化的前进方向是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的根本要求和根本保证。

最根本的是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

3、必须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培养“四有”新人。

大力发展教育、科学和文化事业。

投身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建设和谐文化。

4、必须加强社会主义思想道德建设,树立社会主义荣辱观。

思想道德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内容和中心环节。

推进思想道德建设有助于提高整个中华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贯彻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基本方略,促进良好市场经济秩序的建立。

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思想道德的集中体现,提供最基本的价值取向和行为准则。

二、
党的十八大代表谈推进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1.按照文化自身规律办事
2.增强创造活力离不开人
3.培育深厚的艺术土壤
4.改革让文化创造源泉涌流
5.更好服务人民群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南安一中高三政治备课组一、时政材料1.党的十六大以来,我国文化建设开创了新局面。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建设扎实推进,马克思主义理论研究与建设工程成果显著;公民思想道德教育深入开展,未成年人及大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生动活泼;新闻媒体牢牢把握正确舆论导向,在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贴近群众方面取得明显成效;公共文化投入不断增加,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正在建立;文化体制改革稳步推进,文化及相关产业蓬勃发展;文艺创作空前活跃,精品迭出;“汉语热”席卷世界,中华文化“走出去”,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1)和谐之花,文明之果——和谐文化构筑团结进步精神支撑我国幅员辽阔,人口众多,地区之间的差异较大;随着改革深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

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既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

和谐文化如春风化雨,丰富并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内涵,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发展繁荣中的当代中国文化之所以能促进社会和谐,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它巩固了全体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丰富了人民群众的精神文化生活。

爱国主义、公平正义、互助互爱、真善美等思想观念在今天建设和谐社会的时代里,价值日益凸现。

(2)民族之根,时代之声——优秀传统文化再造共有精神家园文化是一个民族的灵魂和血脉,是一个民族的精神记忆和精神家园,体现了民族的认同感、归属感,反映了民族的生命力、凝聚力。

在今天经济全球化深入发展、中国经济飞速前进的背景下,中华传统文化中许多优秀的内容不但受到中国人民的重视,也像磁铁一样深深吸引着世界的目光。

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在保护文化遗产、挖掘其优秀内涵、创新其表现形式等方面做了大量工作。

2002年,中华再造善本工程启动;2003年,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启动;2005年,国务院发布《关于加强我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成立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

这些大工程对于保护中华传统文化发挥了极大的作用。

(3)创新之源,活力之本——文化改革促发展惠及亿万群众据统计,十六大以来,全国文化事业经费累计达到580.82亿元,年均增长22.5%。

文化建设的财政投入逐渐向农村和西部倾斜,5年累计对农村投入159.44亿元,基本实现了县县有图书馆、文化馆的目标。

以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中国民族民间文化保护工程、送书下乡工程、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等为代表的一大批公共文化服务项目全面铺开,使公共文化产品供给能力大幅提高,公共文化服务体系日趋完善。

全国文化信息资源共享工程目前已整合的数字资源达到60TB,相当于1500万册图书或者55560小时的视频节目,辐射上亿人口。

到2006年,广播电视村村通工程累计投入资金36.4亿元,基本实现了已通电50户以上自然村的村村通。

公益性文化事业正在成为保障人民基本文化权益的主要途径。

入世后,国产电影不仅没有被来势迅猛的外国大片打垮,而且票房连续四年超过进口影片。

以《英雄》、《十面埋伏》、《夜宴》等为代表的国产大片,还成功打入壁垒森严的欧美市场。

中国电影上演“绝地反击”的秘密,就在于改革创新。

公司制、股份制改造,增强了国有电影企业的活力和利用市场机制融资拍片的能力。

现在除了进口环节没有开放,中国电影已向民营资本全面开放,涌现出一批有一定实力和影响力的民营电影制作经营公司。

公有制为主体、多种经济成分共同发展的产业格局初步形成。

随着国家一系列鼓励发展文化产业的政策措施相继出台,我国文化产业正进入高速发展期。

据《2006中国文化产业蓝皮书》统计,当年我国文化及相关产业实现增加值5123亿元,比2005年增长17.1%,增速高出同期GDP增速6.4个百分点。

文化产业增加值占GDP的比重为2.45%,文化产业在提供就业机会、优化经济结构方面的重要作用日益显现,已成为国民经济的支柱产业。

《云南映象》、《丽水金沙》、《风中少林》等大型实景演出通过市场化运作,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绩,不但自身收益颇丰,而且成为拉动当地旅游经济发展、树立地方文化形象的一张名片。

当代中国文化正呈现出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比翼齐飞的良好局面。

2.胡锦涛同志在十七大报告中提出,推动社会主义文化大发展大繁荣。

胡锦涛说,当今时代,文化越来越成为民族凝聚力和创造力的重要源泉、越来越成为综合国力竞争的重要因素,丰富精神文化生活越来越成为我国人民的热切愿望。

要坚持社会主义先进文化前进方向,兴起社会主义文化建设新高潮,激发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提高国家文化软实力,使人民基本文化权益得到更好保障,使社会文化生活更加丰富多彩,使人民精神风貌更加昂扬向上。

(1)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增强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吸引力和凝聚力。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大力推进理论创新,不断赋予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鲜明的实践特色、民族特色、时代特色。

开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宣传普及活动,推动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繁荣发展哲学社会科学,推进学科体系、学术观点、科研方法创新,鼓励哲学社会科学界为党和人民事业发挥思想库作用,推动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和优秀人才走向世界。

(2)建设和谐文化,培育文明风尚。

要积极发展新闻出版、广播影视、文学艺术事业,坚持正确导向,弘扬社会正气。

重视城乡、区域文化协调发展,着力丰富农村、偏远地区、进城务工人员的精神文化生活。

大力弘扬爱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主义思想,以增强诚信意识为重点,加强社会公德、职业道德、家庭美德、个人品德建设。

动员社会各方面共同做好青少年思想道德教育工作,为青少年健康成长创造良好社会环境。

深入开展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完善社会志愿服务体系,形成男女平等、尊老爱幼、互爱互助、见义勇为的社会风尚。

(3)弘扬中华文化,建设中华民族共有精神家园。

中华文化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团结奋进的不竭动力。

要全面认识祖国传统文化,取其精华,去其糟粕,使之与当代社会相适应、与现代文明相协调,保持民族性,体现时代性。

加强对各民族文化的挖掘和保护,重视文物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做好文化典籍整理工作。

加强对外文化交流,吸收各国优秀文明成果,增强中华文化国际影响力。

(4)推进文化创新,增强文化发展活力。

在时代的高起点上推动文化内容形式、体制机制、传播手段创新,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是繁荣文化的必由之路。

要坚持为人民服务、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方向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创作更多反映人民主体地位和现实生活、群众喜闻乐见的优秀精神文化产品。

深化文化体制改革,完善扶持公益性文化事业、发展文化产业、鼓励文化创新的政策,营造有利于出精品、出人才、出效益的环境。

大力发展文化产业,繁荣文化市场,增强国际竞争力。

运用高新技术创新文化生产方式,培育新的文化业态,加快构建传输快捷、覆盖广泛的文化传播体系。

设立国家荣誉制度,表彰有杰出贡献的文化工作者。

二、知识链接1.与经济常识结合(1)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又是道德经济。

市场经济的发展越来越需要充分发挥思想道德因素的调节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有助于提高公民的法制意识和道德素质,促进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

市场自身的弱点和消极方面会时常反映到人们的精神生活中来,妨碍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健康有序发展。

为此,在健全法制的同时,必须加强道德建设。

(2)企业经营者的素质。

企业经营者的素质对企业经营管理状况和企业的发展,有着重大的影响。

企业经营者应注重企业和谐文化建设,以企业特色文化引领职工精神文化生活。

(3)遵守职业道德是劳动者应该履行的义务。

“爱岗敬业、诚实守信、办事公道、服务群众、奉献社会”是以为人民服务为核心的社会主义道德在职业活动中的体现。

(4)大力发展第三产业。

大力推进教育创新、积极发展文化事业和文化产业,可以显著提高人民生活水平,改善生活质量,可以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

(5)国民经济的三大产业之间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关系。

一个产业出现新的需求,往往会带动其他相关产业的发展和本产业内部的结构调整。

奥运经济也逐渐被发掘出来,任何与奥运相关的产业背后的商业价值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

于是,吉祥物便成了奥运会上不可或缺的产物。

本届奥运会吉祥物将是一系列的组合,这将给申奥地区带来一连串的经济效益,即使奥运会结束之后,吉祥物的后效应依然会发挥作用。

(6)市场交易的原则。

坚持“自愿、平等、公平、诚实信用”的市场交易原则,是遵循市场运行规律的必然要求,也是加强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的题中之义。

特别是诚信问题,不仅是一种道德行为,而且是一种正确的价值观念,对人们的行为具有正确的导向作用。

发展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对市场交易健康有序进行有重要作用。

(7)树立正确的消费观,构建绿色消费文化环境。

作为消费者要树立正确的消费观,坚持适度消费,科学消费,做到物质消费和精神消费协调发展,提倡绿色消费,发扬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精神。

2.与哲学常识结合(1)物质决定意识,意识是物质的反映,这就要求我们在想问题办事情时,要做到一切从实际出发,使主观符合客观。

随着改革深化,利益关系不断调整。

妥善处理错综复杂的矛盾,促进社会和谐,既需要相应的社会机制,也需要相应的社会文化。

和谐文化如春风化雨,丰富并提升着人们的精神内涵,使人们拥有良好的精神风貌、振奋的精神状态、高尚的道德情操,从而奠定和谐社会的精神基础,推动社会和谐发展。

(2)意识具有能动作用,正确的意识对客观事物的发展具有促进作用。

我们要自觉树立正确的思想意识,重视精神的作用,克服错误的思想意识。

弘扬民族精神,发展社会主义文化,提高人的素质、促进人的全面发展。

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风尚。

(3)事物是普遍联系和变化发展着的,我们要坚持与时俱进,培养创新精神,促进新事物的成长。

我们既要继承传统的革命精神,同时也要培养创新意识和创新精神,推动社会的发展与进步。

(4)矛盾具有特殊性,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

从我国文化建设的具体实际出发,具体分析不同地区、不同民族的文化特色,弘扬传统民族文化、社区文化,采取积极措施推进文化创新,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等。

(5)矛盾的普遍性和特殊性辩证关系原理,是马克思主义普遍原理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的哲学基础。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