少做题,多读书

合集下载

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

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

语文教学要少做题,多读书这次研修让我更深层次地领悟了课改精神,知道了自己应该怎样去把课改之路走好。

虽然培训刚刚开始,但我已从中获得了很多新的感悟。

尤其是这次新课标中出现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的呼吁,这是一次回归,对语文课程本色的回归,回归到读书做人的根本上来。

从教师和学生的角度,都应做到“少做题,多读书”。

第一、语文教师一定要热爱读书。

我觉得自己以前很长一段时间,成天埋头做题、讲题,也不读书,久而久之,脑子就僵化了。

心灵里没有了源头活水,除了跟学生讲一点做题技巧外,就没得讲的了,而学生不但学得枯燥无味,期末的语文成绩也并不是太理想。

所以我干脆摒弃了书山题海的做法,自己抽出时间来读书,不但充实了自己的头脑,愉悦了自己的身心,丰富了自己的内涵,更使学生也潜移默化地受到了影响。

第二、鼓励学生热爱读书。

如今的语文教学,听讲做题占了学生大多数时间,学生的课外阅读量少。

如此现象,学生的阅读、写作等语文水平难以提升。

语文的教与学,最根本的是要多读书。

多读书,首先是多读课本中的课文。

这些课文一般都是名家名篇,语言文字和思想内容都很好。

课堂上,我们必须创设宽松的环境,要保证学生有10分钟以上的阅读时间,学生阅读有什么想法,有什么疑难,有什么体会,能够随时表达。

我们要鼓励学生在有限的课堂里展开无限的想象,从更一篇篇文章中去寻找做人的道理,修养提升自己的人生素养。

其次是读课外书。

教师要破除过去认为学生读课外书是不务正业的观点,和家长共同指导,鼓励学生多读课外书籍。

一、要协助学生选择读物。

如今的课外书包罗万象,良莠不齐,并不都适合学生阅读。

作为教师,必须根据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做好读物推荐工作。

二、注重阅读兴趣的培养。

在这个点上,不妨随意一些,对于已选择好的书籍,不要强迫他们,有兴趣就读,没兴趣就歇。

一册书读来无味,绝不强求,马上换书,再无味,再换。

久而久之,学生在读物中找到了乐趣,自然就会将这份兴趣保持下去。

克雷洛夫寓言优选稿

克雷洛夫寓言优选稿

克雷洛夫寓言文件管理序列号:[K8UY-K9IO69-O6M243-OL889-F88688]《克雷洛夫寓言》教学理念:1、“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2、会读书,不动笔墨不读书。

“我读书,我快乐”(爱读书)。

教学目标预设:1、让学生初步了解《克雷洛夫寓言精选》及作者。

2、了解《克雷洛夫寓言精选》在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

3、通过导读,让学生学会读整本的书的基本方法,订立读书计划,培养读书做笔记的习惯。

教学准备:教师准备:1、通读《克雷洛夫寓言》,了解其内容,知道伊索寓言在种程度上世界文学史上的地位。

2、设计读书计划表样表,读书卡样卡。

(样表、读书卡附后)学生准备:1 搜集整理伊索寓言(课内外)(已读或未读的),准备汇报自己的读后感。

2、讨论:我们应如何读书、设计读书计划表、读书卡、准备交流。

3、了解《克雷洛夫寓言》及其作者的资料。

教师导引民间俗语导入:寓言是一个魔袋,袋子很小,却能从里面取出很多东西来,甚至能取出比袋子大得多的东西来。

……寓言是一座独特的桥梁,通过它,可以从复杂走向简单,又可以从单纯走向丰富,在这座桥梁亡来回走几遍,我们既看见了五光十色的生活现象,又发现了生活的内在意义。

”用这段评语来形容俄国寓言大师克雷洛夫(1769一1844)的寓言诗是最恰当不过的了。

问题激趣:有了解《克雷洛夫寓言精选》和其作者的吗?师生互动交流简介《克雷洛夫寓言》和作者:(尽量让学生有充分的展示机会)师小结:(克雷洛夫一生所写的二百零篇故事诗,充满了浓郁的生活气息,在寓言史上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

他也被誉为是与伊索、拉封丹齐名的世界三大寓言家之一。

)讨论:1、你所读过的《克雷洛夫寓言》中的故事有哪些共同特点呢?举例说明。

提示:从故事的主人公方面、故事的结果方面、故事中的人物双方的情况……多方面去思考。

小组讨论交流班级汇报。

师生小结。

2、你都是怎样去读所读的故事的你建议同学们读书时要注意什么讨论预设:根据学生的讨论情况导入读书要求---------(1)读书做记号,不动笔墨不读书。

2023年小学三年级阅读计划

2023年小学三年级阅读计划

2023年小学三年级阅读计划2023年小学三年级阅读计划1一、指导思想为落实课标提出的义务教育阶段“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和第二学段(3-4年级)“养成读书看报的习惯,收藏并与同学交流图书资料。

课外阅读总量不少于40万字”的要求,帮助学生形成丰厚的文化积淀,形成健康的审美情趣和良好的生活与学习习惯,从而促进学生人文素养、科学素养和综合学习能力的可持续发展,现制定三年级学生阅读活动计划。

二、阅读目标核心目标“让书籍走进生活,让阅读成为习惯。

”1.让好书伴随学生成长,扩大知识层面,培养语感,积累个性语言,提高写作能力,为其终生发展奠基。

2.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培养学生课外阅读兴趣。

3.培养良好的读书、思维、表达习惯,提高阅读、鉴赏能力。

4.培养学生丰富的情感、积极乐观的人生态度和科学的价值观,学会学习、学会生活。

三、时间安排:1.读书指导时间:每周五阅读课,教师作相应阅读指导。

2.分散读书时间:中午到校,上课之前自由阅读。

3.双休日:在家阅读不少于1.5小时。

4.每天晚上:阅读20—30分钟。

5.课后零星时间。

6.集中读书时间:放长假期间,配合教师进行专门的阅读。

四、活动措施:1.每个学生根据自己个人情况制定适合自己的读书计划,目标要切合实际,不要好高骛远。

2.教师根据学生年龄段和学生的实际情况,选择思想内容健康、语言文字优美、有益学生身心发展的书目来推荐。

本学期推荐书目:《夏洛的网》《草房子》《爱的教育》《中华上下五千年》《西游记》《窗边的小豆豆》《安徒生童话》《伊索寓言》。

3.每周一荐:每周都要有同学选读一篇好__,向其他学生推荐,利用阅读课上5到10分钟时间读给全班同学听。

4.开展形式多样的读书活动。

朗读比赛,一人朗读,其余学生认真倾听,听后并指出优缺点,老师做出最后的评价。

读书笔记展览,根据学生的读书笔记评出评出“读书之星”,并在班级评比栏中公示。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语文教学中如何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

”但是,由于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到阅读的质量。

那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能力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可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一、让学生产生阅读兴趣兴趣是所有行为的原始动力,提高阅读能力,首先应该培养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那我们如何激发起学生的阅读兴趣,进而使其形成一种良好的阅读学习习惯呢?第一,教师首先要爱好阅读,才能当好学生的领路人。

苏霍姆林斯基说:“把每一个学生都领进书的世界,培养其对书的酷爱,使书籍成为智力生活中的指路明星,这些都取决于教师,取决于书籍在教师本人的精神生活中占有何种地位。

”老师阅读量大、视野广、有丰富的学识,在传授知识的过程中才能把自身的亮点更好地展示出来,让学生产生羡慕老师“卓越出众”的才华的心理反映,这种心理反映效果会在无形中不自觉地起到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作用,这也是小学生“爱模仿”天性的必然。

教师只有多读书,不断充实自己,补充知识储备,才能更好地教学生,适应学生渴求知识的需要。

第二,通过活动满足学生在优越性上的表现欲,使学生爱动易动的天性得到释放。

可开展和举行一些如故事比赛、演讲比赛、心得交流之类的活动,由易而难,根据各自的实际情况开展一些不同类型的活动,更有效地激发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开展活动的过程中,要围绕小学生天生爱表现的特点,给每个学生以展示的机会。

通过丰富多彩的活动,最大限度地激起学生的表现欲,强烈的表现欲促使学生产生一种自我主动阅读意识,这就是我们所期望出现的,也正是激起学生阅读兴趣的重点所在。

第三,多鼓励表扬,随时鼓励学生在阅读学习过程中所取得的点滴成绩,肯定他们的付出。

这也是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一个方法,说起来容易,平常做起来就难。

作为教师,切忌因为学生在阅读学习中出现的小错误、小过失而批评、指责,小学生逆反心理强,这样会影响到学生对阅读的兴趣。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

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

在语文教学中,一直要求语文老师要按《语文课程标准》来指导学生的功课,《语文课程标准》中就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而这“多读书,读好书”,名著当然少不了。

一般名著,都非常长,人物多不说,情节还非常复杂,并且都具有很强的现实意义,因此背景材料成为学生阅读的拦路虎之一,再加上学生的课内任务繁重,时间有限,如何用有效的利用时间长篇精解,变成一个很关键的问题。

我曾教过几年初三,对如何教学生阅读长篇名著积累了一点点小心得。

以《水浒传》为例,我认为指导学生阅读名著可以从以下几方面入手:一、激发学生对名著的兴趣面对一本或几本厚厚的书,有些里面甚至是白话文,很多学生可能会连看都不想看。

所以,必须要提高学生的阅读兴趣。

俗话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只要有兴趣,再难的问题也不是问题。

我认为,适当导入是能最快激发学生阅读兴趣的方法。

这里可用刘欢的“路见不平一声吼哇,该出手时就出手,风风火火闯九州哇……”来引入,引发学生的兴趣。

第二,接着简单介绍相关的写作背景:“描写的以宋江为首的农民起义,因声势极盛,便在民间产生许多奇闻异说,施耐庵就是在长期民间传说、民间说话艺术和元杂剧水浒戏的基础上加工写定成书的。

《水浒传》描写了一次轰轰烈烈的农民革命斗争,揭露了封建社会的黑暗和统治阶级的罪恶,写出了“官逼民反”、“乱由上作”的历史真实,肯定和歌颂了农民革命斗争的正义性。

小说塑造了李逵、鲁智深、武松、林冲等一系列光彩照人的英雄形象,歌颂农民起义英雄的反抗精神。

这是一部在特定历史条件下农民革命斗争的兴亡史”。

抓住战争这点,充分吸引了学生的兴趣。

二、选择名著中学生较为熟悉的经典章节,进而深入到整本名著。

比如阅读《水浒传》,我不用着急让学生一头埋在整本书里,而是挑选其中几个学生耳熟能详的情节,让他们复述出来,如他们津津乐道的“林冲风雪山神庙”“智取生辰冈”“武松打虎”“武松醉打蒋门神”“真假李逵”、“鲁提辖拳打镇关西”等情节,在复述的时候,可适当让他们做做动作,等气氛浓厚时,不用强调,他们都会迫不及待的想看书了。

课外阅读摘要

课外阅读摘要

摘要:语文新课标要求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越强,课外阅读的面就越广,接触语文教材的量就越多,吸收的营养就越丰富,形成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越强。

本文侧重就小学中高年级学生的阅读能力的实际,介绍了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自主选择课外阅读的读物,自主确定课外阅读的方法,自主选择展示成果的方式等引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的策略。

关键词:引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策略《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强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因此,必须激发学生课外阅读的热情,培养学生课外阅读的兴趣,引领学生课外自主阅读。

学生课外阅读的自主性越强,课外阅读的面就越广,接触语文材料的量就越多,吸收的营养就越丰富,形成的语文综合能力就越强。

小学中高年级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阅读能力,如何引领学生多读书,读好书,课外自主阅读呢?一、营造课外阅读的良好氛围课外阅读必须有一定的物质保障,引领学生自主营造读书的良好氛围,能有效的激发学生阅读的热情,调动学生的积极性。

动手开辟“班级读书角”首先,引领学生人人参与,共建精神宝库。

为了让自己的书成为大家喜欢的书籍,他们会尽其所能,有心让父母购买自己指定的书,有的从家里认真挑选适合大家口味的书,有的精心从书店里购买喜欢的书……捐书的过程,就是一个参与的见证,爱书的体现。

其次,引领学生自主管理。

召集全班学生,民主推选班级图书管理员、小组图书管理员,共同商讨图书管理制度,形成一套借书登记、还书记载、护书公约等规范的管理程序。

学生自主管理,激发了读书热情,也充分发挥了同学们的创造性。

在管理的过程中,针对管理工作中的缺陷,大家出谋划策,及时调整,使管理最优化,既方便了读者,提高了时效,又形成了争相阅读的局势,有效的提高了学生的阅读能力。

动手设计“小书房”家庭良好的读书环境对于学生的成长尤为重要,鼓励学生在家里创建自己的小书房,为自己营造一个“读书的小天地”。

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谈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岳程三里河小学马建安[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多维的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

关键词:阅读培养兴趣教给方法获取引导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也曾经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当今的国际经济和科技竞争,也越来越围绕人才和知识的竞争展开。

谁在知识和科技创新上占优势,谁就在发展上占据主导地位。

人才源自知识,而知识的获得跟广泛的阅读积累是密不可分的。

《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取长补短,互相促进。

教师如何引领孩子摆脱野性,走进知识的海洋,进入文明的殿堂?唯一的途径就是让孩子学习,去品读大量的书籍。

读书使人智慧,读书使人儒雅,读书使人卓越。

因此,当新世纪拉开帷幕的时候,作为教育工作者,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去正确面对纷坛繁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不断提升学生的整体综合素质,从而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的成长,潜能得以充分地发掘,以渊博的知识去适应和面对未来社会的需要和挑战。

因此,指导学生开展课外阅读是延伸课堂教学,增长学生知识,提高审美情趣,构建多维的思维空间的重要途径。

指导学生课外阅读要抓好以下几点:一、培养兴趣,使课外阅读成为学生自身的强烈愿望。

一位教育家说过:“兴趣意味着自我活动。

”要让学生乐于读,自愿读,把课外阅读作为自己学习、生活的需要,才能使其成为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有效途径。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

课程标准指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味。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提高多种媒体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

”如果要用最简单的话来回答新课程和过去的语文课程的最大区别,那就是读书,强调读书,要用读书取代繁琐的做题。

今天听了教授的讲座,我感受颇深。

语文教学要大力提倡读书,这一点我深有同感。

在语文教学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

养成良好的读书习惯,又是培养阅读的基础。

少做题,多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是新课标所要求的。

学生对事物充满了好奇心和求知欲,我们做教师的就要多花费心思研究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学生对未知世界的感知主要来自于书籍,但现实中很多学生偏偏又不爱读书,这就要起我们教师在教学过程中多引导孩子,诱发他们的读书欲望。

我们就要借助书本上好的文章来激发学生的读书兴趣。

还要通过各种渠道来培养他们的读书习惯。

在平时的教学中,我就比较重视学生的阅读,为了让孩子们更好的读书,在语文课上,我开展了课前两分钟演讲活动,在此活动中学生们表现的很突出,大大的丰富了他们的课外阅读。

还有很多更好的办法,我会在今后的教学中不断的进行尝试,同时也希望广大教育同人大力培养学生的阅读习惯。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

2022语文新课标实践与探索:整本书阅读的三种课型《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22年版)》的课程理念中指出:“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注重阅读引导,培养读书兴趣,提高读书品味。

”高效推进整本书阅读,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应积极研究的课题。

在教学实践中,我紧扣学生完成阅读一整本书的全过程,将整本书阅读课分为陌生化导读课、阅读中推进课、阅读后分享课三种课型,构建整本书阅读教学体系,以引领学生实现整本书深度阅读。

一、陌生化导读课此类课型主要适用于学生初读一本名著之时。

一整本名著,洋洋洒洒几十万字甚至更多,内容庞杂、主题多元,而且不少经典书籍因为年代久远,作者与现代中学生生活经历不同,导致很多学生对很多整本书都感到很陌生。

如何消除与经典的隔膜,陌生化导读课应该“导” 什么?(一)导兴趣“学习的最大动力,是对学习材料的兴趣。

”教师可以通过采用影视片段欣赏、精彩情节赏析、作者轶事、个性化评价或者好书推荐活动激发学生的阅读期待。

如在阅读《海底两万里》时,先借助电影片段,引发学生的好奇与思考,调动学生阅读的兴趣。

在阅读《钢铁是怎样炼成的》时,赏析保尔到莫斯科治病的片段,通过分析作品中保尔的语言、动作等描写,引导学生探索保尔这一人物的特点,燃起学生的阅读欲望。

在阅读《我们生》时,先让学生了解杨绛先生的生平故事以及世人对她的评价,进而让学生产生阅读原著的动力。

教师以引发学生的阅读期待为出发点,带领学生从未知走向已知, 又从已知走向未知。

可以最大程度地帮助学生克服阅读的畏难心理,激发阅读兴趣。

(二)导方法“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书籍浩如烟海,教师做不到手把手教学生读每一本书,但可以提供给学生可借鉴的方法指导。

导读课应重视书名、封面、目录、序言和后记在整本书阅读中的作用,指导学生认识不同类型图书的特点和价值,根据自身实际确定阅读目的。

拿到一本书后,我通常借助“四读”找到作者或者编者传递的相关信息。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论文)

如何提高小学生语文阅读能力(论文)

如何提升小学生语文阅读水平《语文课程标准》明确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整本书。

”因为学生年龄小,阅读量少,并且缺乏生活体验,阅览书籍往往具有盲目性和随意性,严重影响阅读的质量。

爱因斯坦说:“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学生对阅读产生极大兴趣,就会变被动为主动,就会发挥他们的积极性,产生强烈的欲望。

古人有“书中自有黄金屋”之说。

朱熹也以前指出,“读书百遍,其义自见”。

杜甫所提倡的“读书破万卷, 下笔如有神”等,无不强调了多读书广集益的好处。

所以,我们不能不深思:应该如何及早引导学生准确面对纷繁复杂而又丰富多彩的阅读世界,博览群书,开拓视野,丰富学生的知识储备,持续提升学生的整体素质,使学生身心得以健康成长。

那么如何提升小学生的阅读水平呢?在实际教学工作中能够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寓教于“趣”,使学生爱读书爱因斯坦说过:“兴趣和爱好是获取知识的动力”。

所以,教师必须重视培养学生阅读的兴趣,以兴趣这把钥匙打开儿童的心扉,引导学生走进知识宝库的大门。

1、树立榜样。

榜样的作用很大,孩子的模仿性强,根据学生敬佩英雄、崇拜名人的特点,我经常讲一些名人名家爱读书的故事,鼓励他们热爱书籍,从书中汲取知识。

平时,我有意识向学生介绍老舍、叶圣陶、冰心等名人热爱读书的一些故事,这种名人“效应”所产生的力量不可低估。

2、以身作则。

课外时间,我经常与学生一起读书,一起诵读古诗,这对孩子是一种无声的教育。

阅读时,老师所流露出的热情、趣味和欢乐之情,对孩子有着强烈的感染力,学生在浓浓的读书气氛中,体会到老师对阅读的重视,从而自觉的实行阅读活动。

我还经常给学生讲自己童年学习情况,并给学生绝对肯定的启示便是:阅读非常有趣。

犹如一副良好的催化剂,激励学生强烈的阅读兴趣。

一旦兴趣培养起来不但眼前收益,还将伴随整个人生。

3、随机指导。

在课堂上,随机树立典范,当学生说出一些精妙的词语和精彩的语段时;当有学生道出一些其他同学所不曾理解的科普知识时,教师应激励表扬,这样便会在学生中营造了读书的气氛。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

《课标》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可见,搞好学生的阅读教学是多么的重要。

那么,如何有效地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呢?下面我就谈谈自己的一些做法。

一、让学生掌握并选择适合自己的阅读方法针对不同的阅读内容,可灵活选择不同的、比较适合的阅读方法。

通常有如下三种:①浏览法。

对于那些篇幅较长或内容不是很重要,但学生又必须了解的文章,采用此法。

一般只要求了解内容概况、文章主题、主要的写作方法等;②精读法。

对于那些文质兼美、篇幅又不长的文章,可以采用此法。

这类文章可以通过对语言的品味,构思的揣摩,进而把握文章的内容和作者的情感、写作的特点,从而获得知识和受到情感的熏陶;③读书笔记法。

这是一种深化阅读,把读与写结合起来的一种阅读方法。

比较贴近生活,易引起学生感触的文章,采用此法。

二、针对学生的个性情况,制定措施,培养他们的课外阅读习惯长期以来阅读教学还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习惯没有养成,再加上当前教学中普遍存在着学生课业负担较重的情况,要让学生自觉地去进行课外阅读是困难的,尤其是大量的课外阅读。

因此,必须向学生提出一定的要求,好引导学生进行必要的阅读,进而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有如下几方面来要求:①保证每天1小时的阅读时间与2000字数量。

当然也可以因人而异;②阅读的同时要动笔。

比如摘抄名言警句,或摘抄精彩片断,还可以在自己的书上圈点批注;③精读的文章还要写读书笔记,读写结合,相互促进;对上述一系列要求做到定期检查、不断督促,通过长期强化,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

课程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

课程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

课程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提倡和呼吁,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光在课堂上学习语文,是不能真正学好语文的,从积累语言、培养语感、发展思维的角度说,学好语文更多的还要依靠课外阅读。

让每一个学生都能爱读书,这是课程标准的基本意旨。

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关注学生通过多种媒介的阅读,鼓励学生自主选择优秀的阅读材料。

加强对课外阅读的指导,开展各种课外阅读活动,创造展示与交流的机会,营造人人爱读书的良好氛围重视课外阅读,是课程标准的一个根本性导向.这就要求教师要着力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让学生对课外阅读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就能够自然而然地把心思转移到课外阅读上来。

这样,即使再忙,学生也会挤出时间来读书,尽情享受阅读的愉悦。

教师要切实减轻学生的做题负担,减少直至消除那些机械的、烦琐的“题海”,以腾出时间来让学生痛痛快快地去读,潇潇洒洒地去读,走进书中,真正地进行心灵对话。

其实,学生语文素养的形成和发展绝不是靠做习题“做”出来的,而是靠广泛地阅读“读”出来的。

著名教育家苏霍姆林斯基虽然从教于远离都市的偏僻乡村帕夫雷什学校,但他十分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

他认真阅读了各年级各学科的教科书,与教师们共同研究,把那些重复的、多余的、毫无思考价值的习题一一删去。

经过多年探索,他终于拟出帕夫雷什学校学生课外阅读书目,其中就有不少世界各国文学名著。

他认为,文学就像一条清甜溪流,可以滋润学生心田,启迪学生心智,完善一个人的人生。

所以,要大力提倡让学生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鼓励上网浏览,广采博闻,开阔视野。

三年级阅读计划

三年级阅读计划

三年级语文阅读计划《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关于课外阅读的要求: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书。

“书是人类文明进步的阶梯”,书是少年儿童成长过程中不可或缺的朋友,强调阅读,就是强调少年儿童作为人的独立与完善。

拓宽学生知识面,提高学生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营造勤奋读书、努力学习、奋发向上的校园文化环境,紧密配合我们的学校的“书香满校园”读书活动。

《小学语文新课程标准》还对课外阅读量提出要求:三、四年级课外阅读总量达到十万字。

三年级的学生,激发他们的阅读兴趣,逐步养成爱读书的好习惯。

一、阅读内容(一)阅读童话、寓言及儿童读物和人物传记。

(二)古诗文。

二、阅读时间(一)每天在家读书一小时。

(二)每周阅读、背诵一首古诗。

(三)每天中午到校至上课前这段时间阅读班级“图书角”中的书。

三、具体措施(一)本学期开学阅读进一步加强经典诵读,在积累《千字文》的基础上,让学生再背诵《增广贤文》,让经典成为学生形影不离的朋友。

(二)与经典并进可以让学生读《西游记》,并可以推荐读物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如《鲁宾逊漂流记》,除了利用每周一中午时间进行阅读外,可在家长会上向家长介绍我们的读书计划,让这项活动得到家长的重视和大力支持,能为孩子购买适合孩子读的书,在家营造良好的读书氛围,督促孩子每天在家不少于一小时的读书时间。

(三)经常进行读书汇报课展示,指导帮助孩子在校在家的读书情况。

教师坚持为学生诵读经典;教师利用阅读教学时间教给学生读书的方法。

(四)班级设立图书角,建立学生个人图书交流中心;定期举行学生好书推荐活动。

开辟一个有关“读书”的墙报,如“本周荐书”或“好书大家读”“读书感悟”“读书心语”等栏目。

(五)对读书效果进行评比,通过语文综合实践活动课开展丰富多彩的读书评比竞赛等活动;定期评选“读书大王”、“诵读大王”、“读书小明星”、“小小藏书家”等。

(六)在“读书月”活动中,让孩子们在自己的舞台上,尽展自己的阅读风采。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攻略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攻略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

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攻略如何有效开展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中指出:“培养学生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 常言说,课内打基础,课外求。

教师在努力提高课堂阅读教学效率的同时,必须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引导学生进行课外阅读,使课内外阅读有机结合起来。

在新一轮基础教育课程中,教师必须树立大语文教育观,引导学生大量进行课外阅读,在阅读活动中学习、掌握XX种读书方法,具备处理XX种信息的能力,以适应现代的需要。

如何引导学生有效地进行课外阅读呢?我们学校的语文老师们就此问题曾进行了深入地探讨,许多老师都谈了自己的宝贵经验,并针对“有效”二字展开了讨论。

下面就将我校老师们的一些具体做法和成功经验总结如下,以备我们互相学习和借鉴。

一、激发阅读兴趣,让书籍成为学生的好朋友。

研究表明,9—12岁是孩子养成读书习惯,培养阅读兴趣的关键时期。

孩子们每天愿花两个小时看电视,却不愿花30分钟看书,这是我们现在教育的危机,对许多孩子来说,学习阅读是一个缓慢、困难的过程。

我们教师应肩负一个重要的责任,那就是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因为兴趣是最好的老师。

对阅读有了兴趣,就为学生持续阅读和提高阅读能力提供了内因条件。

怎样才能使学生感受到阅读的乐趣,从而使课外阅读变成学生自觉自愿的行为呢?老师们认为:1、尊重自主阅读权,激发阅读积极性。

我们要准确把握选择的尺度,指导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选择合适的课外读物。

低年级学生年龄小,还不具备独自一人读书的能力,所以我们提倡的是亲子共读,由父母陪同一起,目的是引领孩子进入书的世界。

进入三年级,随着年龄的增长,可以独自欣赏图书。

不过他们还缺乏选择合适书籍的能力,就需要我们教师进行适当的推荐。

我们应推荐适合孩子阅读的图书。

小学生读课外书,与一般成年人的喜好不同。

我们在为孩子们选择课外读物时,应根据孩子的年龄特点和知识水平,以孩子的兴趣为中心,因为爱,所以爱,只有这样才能找到课外阅读的源头活水。

1、课程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1、课程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

1、课程标准关于“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的提倡和呼吁,已经成为广大师生的共识。

今后在教学实践中你将如何实施教学?答:1、激发兴趣,使学生好读书兴趣是需求的内驱力,只有培养学生对阅读的浓厚兴趣,学生才会已积极主动的心态,投入到阅读中去。

(1)榜样激励。

榜样能使学生产生看齐的向上心理。

一方面,在教师自身素质较高的情况下,教师的人格魅力和文学修养是一笔很大的财富。

榜样的作用是无穷的,教师对学生的作用更能从深层的内心产生震撼,使学生有一种强烈的改善自我、完善自我的内驱力。

而阅读就是老师魅力产生的根源,这便会使学生发自内心地要求读课外书。

另一方面,老师可以有意地向学生介绍古今中外热爱读书的一些名人名家:如文学家高尔基、伟大领袖毛泽东、大作家老舍、叶圣陶、冰心;也可以在班中树立典型来激励学生,使学生逐渐认识到只有多读书,肯读书,才能有较高的阅读能力,鼓励学生热爱书籍,从书籍中汲取无穷无尽的语言营养,精神食粮。

(2)赏析片段,激发兴趣。

知识本身的吸引力的存在。

这就需要教师去挖掘。

古今中外又多少佳篇妙文流传于世。

教师的价值之一便是让学生感受知识中美的存在。

教师可以通过朗读精彩片段、讲述作者创作故事、通过设疑惑造悬念、简介主要内容、借用名人(媒体)评价来吸引或激发学生的兴趣和求知欲,让他们看到知识这一海洋的广袤无垠和缤纷色彩。

来激发学生对文章阅读的兴趣。

当然这些内容最好是结合语文教学、紧扣时代脉搏。

(3)活动激趣。

开展与阅读有关的活动,在有趣、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学生体会到[i1] 课外阅读的乐趣。

可以开展与课内阅读有关的收集活动,如《写一处自己熟悉的地方》,课前让学生大量阅读写景散文,摘录好词好句,揣摩作者谋篇布局的方法,来帮助学生减轻作文的压力,以课外促课内,相得益彰,体验收获的喜悦。

还可以定期举办各种形式的主题读书竞赛活动,如“课外阅读最佳兴趣小组”、故事大王赛、诗王竞赛、手抄报赛、成语接龙赛,为学生提供展现自我的舞台,让他们充分享受成功的喜悦。

阅读体系的理解

阅读体系的理解

单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九年义务教育的学生课外阅读总量应达到405万字,并提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整本的书。

”阅读能力是现代公民必备的基本能力。

要发展学生的阅读能力,只能通过学生大量的阅读实践。

理想的阅读课程体系,应该包括三种阅读形态:单篇(课文)阅读、群文阅读、整本书阅读。

三者之间,功能各异,互为补充,无法替代。

群文阅读让课内大量阅读有了实施路径。

“群文阅读”将是语文学科课堂教学改革的一个趋势。

她最早是来自日本的“群书阅读”,被港台地区的教育先驱引进后,称为“多文本阅读”。

台湾赵镜中教授在全国第七届阅读教学观摩会的主题演讲中,这样描述台湾新课程改革后阅读教学的其中一种变化:“在政府大力推动儿童阅读运动的影响下,学生的阅读量开始增加,虽然教师还是习惯于单篇课文的教学,但随着统整课程的概念推广,教师也开始尝试群文的阅读教学活动,结合教材及课外读物,针对相同的议题,进行多文本的阅读教学。

”在大陆地区,江浙一带的多篇课文教学以及班级读书会中的多本书阅读从形式上比较接近“群文阅读”。

2012年11月底在重庆召开的全国第二届儿童阅读与语文创意教学观摩研讨活动,“群文阅读”首倡者王林及众多专家学者、包括代表性的一线教师蒋军晶等汇聚一堂,在我国大陆地区共同正式地树起了“群文阅读”的大旗。

群文阅读:赵镜中教授这样描述群文阅读,即多个文本、同一个议题的阅读教学。

小学群文阅读:小学群文阅读更侧重于以儿童的视野选择优秀儿童作品,以一定的议题将数篇或一本书或几本书组织起来形成阅读材料,让学生在一堂课里或一定时间内读一组文章,发展阅读能力。

小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本课题将研究重点确定为小学语文阅读教学背景下的儿童文学群文阅读教学策略研究,探索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课堂教学基本课型及教学策略、儿童文学群文阅读读本开发策略,探索儿童多种阅读方法。

为学生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为学生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

为学生架起课内外阅读的桥梁[摘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重视课外阅读,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立足于课内,辐射于课外,展示于课内,激趣于课外,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起来。

[关键词]:桥梁课内课外阅读《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

”言下之义,就是要告诉我们,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光靠课内这三四百篇、三四十万字的阅读量是远远不够的,要重视课外阅读,并为学生在课内学习与课外阅读之间架起一座桥梁,由课内向课外过渡,把课内外阅读有意识、有系统地结合起来。

一、得“法”于课内,运用于课外。

新课程下的语文教学,重视语文素养培养,重视语文综合能力的锻炼,强调拓展语文教学的外延,重视学生知识面的拓展,重视课外阅读。

语文课堂教学不应仅满足于帮助学生理解“文中之道”,更重要的是要引导学生学有所“得”。

叶圣陶先生说过:“得法于课内,得益于课外”。

可见,加强课内阅读方法的指导,应用于课外阅读,举一反三,触类旁通,对于提高学生课外独立阅读的能力有着不可小觑的作用。

在课堂学习中加强和渗透阅读方法的指导,首先,注重朗读与默读相结合,从四年级开始,逐步培养学生的默读能力和习惯,课堂给予学生充分的时间来进行朗读和默读,让学生用默读来提高阅读速度,用朗读来体验情感。

第二,注重精读与略读相结合,在学生具备一定默读能力的基础上,通过快速浏览,理清文章脉络,了解文章内容梗概,再选择自己感兴趣的地方细细品读:对文中的人物感兴趣就着重品读人物的外貌、语言、动作、心理活动,以及所处环境和细节描写;对事情感兴趣就弄清事情经过,弄清高潮情节,分析环境场所,分析相关人物;对文中的景物感兴趣,就抓住景物特点的细腻描写,身临其境体会意境,体验语言的丰富妙用,从而品味积累吸收。

让“比较”在阅读中绽放

让“比较”在阅读中绽放

让“比较”在阅读中绽放作者:周连英来源:《语文周报·教研版》2022年第01期《语文课程标准》指出:语文课程要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鼓励学生自主选择阅读材料。

从以上的描述可以看出,阅读对于培养学生爱国情感、提高学生语文素养、形成各项学习能力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比较阅读是阅读教学中常用的方法。

群文阅读最能激发学生无意识地比较、发现一组文章的特点,把内容和形式上有一定联系的文本加以对比,有分析地进行阅读,就能找出文本内容和形式上的异同点。

多阅读,多比较,使课内与课外融会贯通。

一、范例导航,同一文化主题进行比较阅读主题阅读教学以单元主题为核心,遵循“整体性原则”组织阅读教学。

它最大的特点是,以一个单元的教材为单位组织教学,进行整体设计。

学生在同一主题下,阅读由课内走向课外,由文本延伸到文化,这种以主题引领的建构性阅读可以激发学生的阅读兴趣,促进阅读习惯的养成,提升人文养素。

利用最近发展区,可以帮助学生了解文本,采用细致的学法指导,通过比较阅读,可以使学生成为一名真正的读者。

这样,在比较中阅读,在阅读中比较,一文牵动多文,相互加深理解,可以促进阅读的增值。

阅读不只是外在阅读材料數量的简单增加,而是指向教学内涵的丰富,指向传统教学的突破。

所以学生在课堂上的思想认识、阅读策略、语言表达的收获和感知,应该通过自己的眼睛,自己的心灵。

二、有机结合,运用课后的资料链接进行比较阅读课本中的课文,选文精美,内涵丰富,而且大多选自名家名篇。

所以在课文的背后有着许许多多的空白点,这些空白点可以是作者的生平简介、创作背景,也可以是读者对课文的相关评价,还可以是同一主题的相关文章,而这些都应该是我们在课内阅读教学所应涉及的内容。

比如可以“问题”为导向,注重学生自主性,提高课堂效率;以“送别”为主题,整合群文组链,提升阅读质量。

快速浏览、有目的地阅读、提取关键信息等阅读策略,通过类比、分析、整合来进行思维训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少做题,多读书”
——学习《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解读(一)》的一点感悟
今日,学了语文教师培训课程中的《义务教育课标修订版解读(一)》,2011版的语文课标在阅读教学中提出:要重视培养学生广泛的阅读兴趣,扩大阅读面,增加阅读量,提高阅读品位。

提倡少做题,多读书,好读书,读好书,读整本的书。

心里颇有一些感触,自以为这个建议提得非常好。

这几年,我们学校非常重视学生的学习成绩,领导总是想方设法的从各方面来激励老师们提高学生成绩,老师们也采用各种方式来提高学生成绩。

大部分老师最爱采用的方式就是让学生做题,做大量的题。

我就看到一年级的学生除了每天抄抄写写外,一学期中还要完成两套试卷(每套10张),一本语文练习册,一本《黄冈小状元》或者一本《语文课堂达标》,期末还要去印四五张往年的一年级上期的期末考试卷来做。

我还看到五年级一个班,一学期除了完成学校发的卷子、练习册,还要做完四本课外辅导资料上的作业。

这些还只是语文一颗,这些学生的数学作业还要多一些。

我不知道这些老师和他们的学生累不累,每天这样机械地面对这些作业心里是否郁闷。

记得两年前,看到领导给我订的教学目标,心里一着急,我也请学生去买了一本课外资料来做。

每天匆匆上完新课,就辅导学生做作业,然后是批改、评讲。

一学期下来我和学生都很辛苦,学生们除提高了应付考试的能力,巩固一些基础知识,他们的语文素养和人文素养并没有什么发展,学生毫无学习的乐趣,我也没有多少教书育人的快乐。

从那以后,我再不敢这样折腾学生,当然,更不想这样折磨自己。

我很奇怪,别的老师为什么能长此以往,乐此不疲,难道仅仅是因为多做题能提高学生的成绩?可高分数对一个学生的一生真的那么重要吗?我们小学语文教育是为培养完整健全的人打基础的,我不能只图眼前的利益名声,目光短浅地去单纯地追求学生的高分数。

我理想的语文教育应该是这样的:学生少做作业,把时间节约出来,以语文教材的每一组课文的阅读教学为引子,为学生介绍一些课外的文章或书籍,也可以让自己去搜集,课余进行阅读,再用几节课与学生交流讨论,引导他们做各种读书笔记。

假期中再让学生自由自在地去博览群书。

重视学生的课外阅读,让学生“少做题,多读书”,我理想的语文方式是符合新版课标精神和理念的。

人到中年,当然知道理想与现实的差异,但无论如何坚持理想,按理想的方式做,才会为学生一生的发展打下厚实的基础,才会让自己获得真正的快乐。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