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代诗歌的节奏
赏析古代诗歌中的节奏美
赏析古代诗歌中的节奏美古代诗歌作为中华文化的瑰宝,以其独特的形式和艺术魅力吸引着人们的目光。
其中,节奏美是古代诗歌的一个重要方面,它在诗歌中起到了独特的作用。
本文将从古代诗歌的节奏美的定义、特点与表现等方面进行探讨和赏析。
一、古代诗歌的节奏美定义古代诗歌的节奏美是指诗歌中由语音的长短、连续的停顿以及重复等元素所形成的一种音律感觉。
节奏美能够通过声韵的韵律和音节的节奏来反映诗歌的情感和内涵,使其更富有感染力。
二、古代诗歌的节奏美特点1.音节的节奏感:古代诗歌以音节为基本单位,通过音节的长短和音调的升降来呈现诗歌的节奏感。
例如《离骚》中“百川忧其难行”一句,通过“百川”双字的音节长短取得了平衡感。
2.重复的节奏美:古代诗歌中常常出现重复的字句,这种重复使得诗歌更加具有节奏美。
例如《庐山谣》中“谢客行”的反复出现,使整首诗具有了一种重复的节奏感。
3.连续的停顿:古代诗歌注重停顿的运用,通过停顿的长短和位置的变化来表现节奏美。
例如《将进酒》中“银台仗马履霜华,千骑挺秋色,冷塞吹角鸣”一句,通过停顿的位置和长短变化,表现出悠扬的节奏感。
三、古代诗歌的节奏美表现1.平仄音律:古代诗歌中有平仄的要求,平仄音律反映了不同字音的长短与音调的升降。
平仄音律的运用使古代诗歌更加抑扬顿挫,形成独特的节奏美。
2.韵律变化:古代诗歌中常常运用押韵和偶联等手法,通过韵律的变化来表现节奏美。
例如《青玉案·元夕》中“都因为你,我飘然欲仙”的押韵与偶联,给人一种优美的节奏感。
3.声调的升降:古代诗歌中的声调运用也是表现节奏美的一种方式。
通过声调的升降变化,使诗歌在朗朗的声音中流转,表现出带有韵律的美感。
四、古代诗歌中的节奏美赏析古代诗歌中的节奏美使得诗歌更加动听、婉转,给人以美的享受。
例如杜牧的《秋夕》一诗,“银烛秋光冷画屏,轻罗小扇扑流萤。
天阶夜色凉如水,卧看牵牛织女星。
银汉迢迢隔玉简,飞烟落霞劝客尽。
却将心事付瑶琴,知音少伴侣鸳鸯。
古诗节奏划分规律表格
古诗节奏划分规律表格
古诗是中国传统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给人以美的享受。
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是其美感诱因之一。
在古诗中,每个字的音节长度并非相同,而是有规律可循。
通过对古诗的节奏进行划分和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把握古诗的韵律美。
下面将对古诗节奏划分规律进行具体的表格整理和解析。
音节数节奏例句
4 仄仄平平昔我往矣,杨柳依依
5 仄平仄平锦瑟无端五十弦,一弦一柱思华年
7 仄平平仄平平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从上表可以看出,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多为4、5、7个音节,分别对应不同的节奏形式。
仄仄平平的节奏让人感到忧伤沉郁,仄平仄平的节奏则显得明快悦耳,而仄平平仄平平的节奏则带有一种庄严肃穆的感觉。
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既展现了古人对言语的独特审美追求,也让我们在欣赏古诗的同时感受到其中蕴含的情感和意境。
综上所述,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表格为我们解读和理解古诗提供了重要线索和
方法,通过深入研究和分析古诗的节奏规律,我们可以更好地体会和领悟其中蕴含的美感和哲理。
愿我们共同探索古诗之美,领略其中的韵味与情感。
古代诗歌中的音韵和节奏如何影响情感表达
古代诗歌中的音韵和节奏如何影响情感表达一、音韵的概念及作用1.音韵是指诗歌中的音节、韵脚、声调等元素。
2.音韵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以下作用:a.增强诗歌的节奏感和音乐性。
b.突出诗歌的主题和情感。
c.形成诗歌的美感,提升艺术价值。
二、节奏的概念及作用1.节奏是指诗歌中的音节、停顿、速度等元素。
2.节奏在古代诗歌中具有以下作用:a.表现诗歌的情感和意境。
b.构建诗歌的韵律美。
c.引导读者把握诗歌的朗读节奏,增强表现力。
三、音韵和节奏在情感表达中的具体应用1.通过音韵的和谐与冲突表现情感:a.和谐音韵使情感显得优美、平静。
b.冲突音韵使情感显得激烈、激昂。
2.通过节奏的快慢、急缓表现情感:a.快速节奏表现紧张、欢快的情感。
b.慢速节奏表现沉重、悲伤的情感。
3.音韵和节奏的搭配运用:a.音韵与节奏相互呼应,形成完整的音乐美。
b.音韵和节奏的创新运用,丰富诗歌的表现力。
四、古代诗歌中的音韵和节奏实例分析1.李白《静夜思》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分析:本诗音韵和谐,节奏平稳,表达了诗人对家乡的思念之情。
2.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分析:本诗通过音韵的冲突和节奏的急缓,表现了诗人对国家破败的悲痛和对春天的期盼。
3.苏轼《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
不知天上宫阙,今夕是何年。
分析:本诗运用变化的音韵和节奏,表达了诗人对人生无常的感慨和对明月的向往。
4.古代诗歌中的音韵和节奏对于情感表达具有重要意义。
5.诗人通过巧妙地运用音韵和节奏,使诗歌更具表现力和艺术美感。
6.学习古代诗歌,掌握音韵和节奏的运用,有助于提高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习题及方法:1.下列诗句中,音韵运用最和谐的是:A. 杜甫《春望》:“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B. 白居易《赋得古原草送别》:“离离原上草,一岁一枯荣。
”C. 王之涣《登鹳雀楼》:“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古典诗歌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组成部分,以其独特的节奏与韵律深受人们喜爱。
古人在创作诗歌时,不仅注重内容的表达,更注重其音调和韵律的优美,使诗歌既具有情感表达的深邃内涵,又具有音韵之美。
本文将探讨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剖析其构成要素和艺术特点。
古典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节奏是指诗歌在朗诵或吟唱时所呈现出的一种韵律感和音律美。
节奏是诗歌语言的抑扬顿挫,是通过音节、句子长度、重音位置等元素组合而成的。
在古代诗歌中,节奏常常通过平仄、押韵等方式来体现。
平仄平仄是古代汉语言文字中用于区分声调高低的重要音韵特征。
平指声调平坦而轻柔的音节,仄指声调高低起伏明显的音节。
在古典诗歌中,平仄往往决定了诗句的抑扬顿挫和整体的节奏感。
例如,“平平仄仄平平仄”就是一个常见的韵脚排列模式,既保持了音律上的变化,同时也增加了节奏上的起伏感。
押韵押韵是指诗句末尾字音相同或相近的现象。
押韵在古代诗歌中被广泛运用,能够增加整体诗篇的连贯性和美感。
同时,押韵也能帮助诗人控制诗歌节奏,使其更具有韵律感和声乐性。
例如,“风吹草地见牛羊”中的“地”和“羊”就形成了一个押韵。
古典诗歌的韵律韵律是指诗歌在语言和音声结构上所呈现出来的一种旋律美感。
古典诗歌以其优雅、瑰丽的韵律吸引着读者和欣赏者,成为中国文学艺术宝库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对偶与对仗对偶是指句子或段落中存在意义上相对应、结构上对称呼应的现象。
对偶常见于古典诗歌之中,在表达完整意义的同时增加了语言美感和修辞效果。
对仗则是指对偶中相对应部分所使用的声、形、义等方面具有一定关联性和呼应关系,形成了一种基本完整意义单位。
例如,“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千”与“万”、“绝”与“灭”形成了对仗。
疏密有致疏密有致是指古典诗歌中在构图方面追求疏密有致、层次分明、起伏有致的美感特点。
通过精心安排文字排比、递进等手法,使整体结构既有层次感,又显得和谐统一。
这种疏密有致的美学追求体现了中国古代审美观念和审美趣味。
古代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节奏分析
古代诗歌的音乐性与韵律节奏分析引言古代诗歌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独特的音乐性和韵律节奏。
古代诗歌通过诗句中的音韵融合,以及节奏的起伏变化,传达出深远的情感和意义。
本文将对古代诗歌的音乐性和韵律节奏进行详细分析,以探讨古代诗歌的独特之处。
诗歌的音乐性古代诗歌的音乐性在于它的字音韵律和押韵方式。
古人认为音乐是与诗歌相媲美的艺术形式,因此诗歌的音乐性成为了古代诗人所追求的目标。
字音韵律古代诗歌中的字音韵律非常重要。
诗歌的音乐性体现在字音的抑扬顿挫、轻重变化以及音节的节奏感。
比如,在《诗经》中就有很多具有明显字音韵律的诗句。
例如,“关关雎鸠,在河之洲”中的“关关”、“雎鸠”、“河”、“洲”等字音的反复出现,增加了整个诗句的韵律感。
押韵方式古代诗歌使用了多种押韵方式来增加音乐性。
常见的押韵方式有平仄押韵、双句押韵和回文押韵等。
平仄押韵是指通过平声和仄声的交替排列来实现押韵效果。
双句押韵是指两个句子的末尾押韵。
回文押韵是指整首诗的前半部分和后半部分的句子是呼应或对称的关系。
韵律节奏古代诗歌的韵律节奏是指诗歌中的节奏感和节拍感。
通过合理的韵律节奏安排,诗歌能够给人一种有序而和谐的感觉。
诗句的节奏感古代诗歌中的诗句往往具有明显的节奏感。
有的诗句呼之欲出,让人一听就能感受到其中所蕴含的情感。
例如,《离骚》中的“抑志而强矣,犹可胜言哉”这句,通过抑扬顿挫的节奏感,表达出了作者内心的情绪起伏。
诗歌的节拍感古代诗歌中的节拍感是指诗句中的字数和音节的安排。
不同的节拍感可以传达出不同的情感和意义。
例如,《白日依山尽,黄河入海流》中的“白日”、“山尽”、“黄河”、“海流”等字的安排,使整首诗具有明快而有力的节拍感。
赋予诗歌生命的节奏古代诗歌的节奏不仅仅是一种抽象的概念,它可以赋予诗歌生命。
诗歌的节奏感和节拍感有时候可以让你感受到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就像是身处其中,亲身经历一样。
这种感觉使人们更容易被诗歌所感动,加深对诗歌情感的共鸣。
古代诗歌节奏划分规律
古代诗歌节奏划分规律
一、根据音节划分。
1. 五言诗。
- 五言诗一般是三个节拍,常见的节奏是“二二一”或者“二一二”。
2. 七言诗。
- 七言诗一般是四个节拍,常见的节奏为“二二二一”或者“二二一二”。
二、根据意义划分。
1. 词或词组要连在一起。
- 在划分节奏的时候,要把一个完整意义的词或者词组划在一个节拍内。
比如“孤山寺北/贾亭西”,“孤山寺北”是一个表示地点的词组,如果把它拆开读就会很奇怪,就像把一个完整的玩具拆得七零八落,玩起来就没那么有趣了。
2. 主谓之间要停顿。
- 在诗句中,主语和谓语之间往往会有停顿。
例如“感时/花溅泪”,“感时”是主语的动作,“花溅泪”是完整的谓语部分,这样划分能让我们更好地理解诗句的意思。
这就好比我们说话的时候,主语说完要喘口气再接着说谓语部分,这样表达才清晰嘛。
3. 动宾之间要停顿。
- 动宾结构的地方也常常是节奏划分的点。
像“劝君/更尽/一杯酒”,“劝君”是动宾结构,“更尽/一杯酒”是后续的动作和对象,这样划分节奏能体现出诗歌的语义层次,就像我们走路一步一步来,很有节奏感。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古典诗歌作为中国文学的瑰宝,以其独特的韵律和节奏感深受人们喜爱。
在古代,诗歌是文人雅士们表达情感、抒发思想的重要方式,而其中的节奏与韵律更是给诗歌赋予了独特的魅力。
本文将从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两个方面展开探讨,揭示古典诗歌之美。
古典诗歌的节奏是其独特之处之一。
古代诗歌多以五言、七言为主,每个字音节清晰,字数有限,因此在朗诵时往往呈现出明显的节奏感。
比如《静夜思》中“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这首五言古诗,每句都是四个字,每个字都带有平仄,读来如行云流水,节奏明快而流畅。
这种节奏感使诗歌在朗诵时更具韵律美,让人仿佛置身于诗人的情感世界之中。
古典诗歌的韵律也是其独特之处。
古代诗歌讲究韵律和谐,多采用押韵的方式来增加诗歌的音乐感。
比如《将进酒》中“银鞍照白马,飒沓如流星。
十步杀一人,千里不留行。
”这首七言古诗,每句都是四个字,而且采用了平仄交错的押韵方式,使整首诗旋律优美,读来如歌如舞。
韵律的美妙让诗歌更具感染力,让人在朗诵中沉浸其中,感受诗歌带来的情感共鸣。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相辅相成,共同构成了诗歌的美学特征。
节奏感使诗歌在朗诵时更具有韵律美,而韵律的和谐又增加了诗歌的节奏感,二者相互交织,相得益彰。
古代文人雅士们在创作诗歌时,往往会精心雕琢每一个字句,力求做到音韵和谐,节奏流畅,使诗歌达到完美的境界。
总之,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是其独特之处,也是其魅力所在。
通过对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的探讨,我们更能够欣赏和理解古代诗人们的创作之美,感受诗歌带来的情感震撼。
古典诗歌之美,正是在于其节奏与韵律的完美结合,让人们在阅读、朗诵中得到心灵的滋养与慰藉。
愿我们能够继续传承和弘扬古典诗歌之美,让这份文学瑰宝永远闪耀光芒。
掌握诗歌节奏划分的规律
掌握诗歌节奏划分的规律作者:黄卿来源:《作文周刊·七年级版》2022年第19期合理划分诗歌的节奏可以更好地分清诗歌层次,理解诗歌语义,体会作者情感。
划分诗歌节奏有哪些规律呢?我们先看古代诗歌:一、四言六言诗《诗经》流行的时代,处于主导地位的诗歌形式是四言诗。
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唐以后,六言诗逐渐流行起来。
这种节拍使诗歌读来音韵整齐、节奏分明、铿锵有力、朗朗上口。
如:对酒/当歌,人生/几何!譬如/朝露,去日/苦多。
(曹操《短歌行·对酒当歌》)桃红/复含/宿雨,柳线/更带/朝烟。
(王维《田园乐》)二、五言七言诗1.半逗律文学史家、诗人林庚先生指出,中国古代诗歌在形式上有一条规律,称为“半逗律”。
即一句诗必须有一个逗,这个逗把诗句分成前后两半,音节分配是:四言2/2,五言2/3,七言4/3。
五言七言诗,逗的前后相差一个音节,寓变化于整齐中,读来活泼跳脱。
如:素手/青条上,红妆/白日鮮。
(李白《子夜吴歌·春歌》)多情只有/春庭月,犹为离人/照落花。
(张泌《寄人》)2.单音节五言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诗不同的是,五言七言诗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单音节。
单音节有两个作用:一是更好地展现诗歌的韵律美,二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可以在句中,也可以在句末。
这样,古代诗歌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节奏:第一种,单音节在末尾,五言诗为2/2/1,七言诗为2/2/2/1;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五言诗为2/1/2,七言诗为2/2/1/2。
在实际应用中,两种形式经常交错使用。
如: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李白《静夜思》)舍南/舍北/皆/春水,但见/群鸥/日日/来。
(杜甫《客至》)再看现代诗歌:与古代诗歌相比,现代诗歌在形式上少了许多束缚,对格律的要求相对宽松,甚至完全不讲究格律。
古诗节奏划分规律和原则
古诗节奏划分规律和原则在古代文学中,古诗是一种独特的文学形式,它不仅在内容上具有丰富的内涵,而且在形式上也有着独特的特点。
其中,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和原则是古诗形式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对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和原则进行深入研究,不仅可以了解古诗的韵律之美,还可以领略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和意蕴。
古诗节奏划分规律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是指古诗在音韵和语音上的节奏变化和规则。
古代诗歌以五言、七言为主,这两种形式的古诗在节奏上有着不同的规律。
五言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五言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通常按照句子和词语的重音来划分。
每句五言古诗通常为七个音节,分为上下两句,上句为四个音节,下句为三个音节。
在划分韵律时,要注意每句的停顿和韵脚的押韵。
七言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七言古诗相比五言古诗更为宽松,但其节奏划分规律也是有规律可循的。
每句七言古诗通常为十个音节,分为上下两句,上句为五个音节,下句为五个音节。
在划分韵律时,同样要注意每句的停顿和韵脚的押韵。
古诗节奏划分原则古诗节奏划分并非只是简单地按照音节数来划分,还有一些原则需要遵循。
顿挫平仄的原则古诗的节奏划分需要根据顿挫平仄来处理。
顿挫是古诗的重音和轻音的分布,平仄是指古诗中的平声和仄声。
在创作古诗时,要注意处理好顿挫平仄关系,使古诗的节奏更加和谐。
对仗押韵的原则古诗的节奏划分还需要遵循对仗押韵的原则。
对仗是指古诗中对仗词或对仗句的使用,押韵是指古诗中同一韵脚的使用。
在创作古诗时,要注意处理好对仗押韵的关系,使古诗的节奏更加流畅。
结语古诗作为古代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在音韵和韵律上有着独特的美感。
通过对古诗节奏划分规律和原则进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韵律之美,也可以更好地领略古代诗人的创作技巧和意蕴。
希望通过本文的介绍,读者能对古诗的节奏划分规律和原则有更深入的了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
古诗文朗读节奏划分(详解)一、关于古诗(包括词、曲)节奏的划分1.古诗的声律(节拍)节奏《诗经》的时代,主导的诗歌形式是四言。
在它的影响下,古诗逐渐形成了以两个音节(即两个汉字)为一节拍的声律特点。
^ 口:“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体现出整齐匀称、琅琅上口的韵律美。
五七言诗虽然也是以一节拍两音节为主,但与四言、六言不同的是,五言、七言除了几个完整的节拍外,还有一个畸零的单音节,五言是两个节拍外加一个畸零单音节,七言是三个节拍外加一个单音节。
为什么需要这样一个单音节呢?有两个作用:一是更便于体现诗叶韵所带来的韵律美。
五言、七言的节律一般是二二一和二二一一。
第二个作用是使诗句更具顿挫、变化之美。
二二一和二二二一因此就分别成为五言与七言诗基本的,也是经典的声律节奏。
汉以后的诗人写诗,一般都遵循这样一种经典的声律节奏来造句,如:潮平两岸/ 阔,风正/一帆/悬(王湾《次北固山》)。
孤山/寺北/贾亭/西,水面/初平/云脚/低(白居易《钱塘湖春行》)。
2.古诗的意义结构五七言诗之所以成为古典诗歌主流形式,还与它有着更强的意义表达功能有很大关系。
人们发现,各句中那个畸零的单音节如此显眼,以致它很自然就成为表达的中心。
于是,许多诗人都把功夫放在单音节的锤炼上,从而使五七言诗的时代,从某种意义上成为锻造名句的诗歌时代。
当然,根据意义的需要,单音节的位置就不仅可以置于句末,也可置于句中。
如:馀霞/散/成绮,澄江/静/如练。
喧鸟/覆/春洲,杂英/满/芳甸。
(谢眺《晚登三山还望京邑》)。
这样,古诗就出现了两种常见的意义结构:一,单音节在末尾。
五言诗为二二一,七言诗为二二二一,这是符合自然的、经典的声律节奏。
第二种,单音节在句中。
五言为二一二,七言诗为二二一二,这也是比较常见的。
如:海内/存/知己,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读少府之任蜀州》)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炬/成灰/泪/始干。
古诗文朗诵节奏划分
三、借助语法结构,做好停顿。
读古文时,在理解句意的基础上,可以分析句子成分 结构,并判断构成句子的词 或短语在句子中充当什么 成分,从而把握句子的停顿处。 1、主谓之间应加停顿。 如: (1)先帝/不以臣卑鄙。 (2)吾/视其辙乱。 2、在动宾短语中,动宾之间应做停顿。如: (1) 恐/前后受其敌。(2)愿/陛下托臣以计贼兴复之效。
3、介宾短语后置的文言句式,朗读时在其前后应稍 加停顿。如: (1)受任/于败军之际。(2)愿陛下 托臣/以讨贼兴复之效。 4、提前的状语,在朗读时应在其后做停顿。如: (1)今/天下三分。(2)今/南方已定。
四、根据文意,做好停顿。 例如:1、其一犬坐于前。“其一”,其中一只狼。“犬” 修饰动词“坐”,即 “像狗一样”。这句话朗读时的节奏 为:其一/犬坐/于前。 类似的还有:“医之好治不病/以为功。而/不知/太守 之/乐其乐也。(前一个 “乐”用作动词,以……为乐; 后一个“乐”是名词,乐趣、快乐。乐其乐,就 是“以其 乐为乐”) 五、掌握古文化知识,做好停顿。 古人有姓、名、字、封号、谥号、谦称、自称、别称、 尊称,官名、文体名称等。 若遇到3、 陋室/铭。 4、爱莲/说。 5、出师/表。 6、马/说。 7、 汉/丞相/诸葛/武侯祠。
{题型练习} 用“/”标出下面句子的朗读节奏
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古代诗歌在中国文化的发展历程中占据了重要的地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达方式和深邃的意境,成为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
古代诗歌作为一种独立的文学体裁,具有许多独特的艺术特点。
本文将从诗歌的韵律节奏、意象表达和情感交融三个方面探讨古代诗歌的艺术特点。
一、韵律节奏古代诗歌以其鲜明的韵律和优美的节奏感吸引着读者。
在古代诗歌中,韵律的运用十分巧妙。
诗歌采用了类似押韵的手法,通过句子内部的音韵重复,使整首诗歌在听觉上更加和谐。
同时,古代诗歌在节奏感上也非常注重,通过语言的长短变化和字音的起伏变化,给人以自然流畅、明快悦耳的感受。
例如《静夜思》中的“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句句押韵、字字停顿,给人以如歌如诗的美感。
二、意象表达古代诗歌善于运用意象表达,通过使用鲜明的形象来描绘事物,使诗歌具有强烈的感染力和艺术美感。
在古代诗歌中,经常使用自然景物、人物形象等意象来寄托抒发情感和思想。
例如,在《登鹳雀楼》中,王之涣描绘了辽阔的河山和繁华的都市景象,通过对景物的描绘,表达了对祖国繁荣昌盛的美好祝愿。
意象表达在古代诗歌中起到画龙点睛的作用,使诗歌更具图像感,增强了诗歌的感染力和表现力。
三、情感交融古代诗歌是作者情感的抒发和体现,情感交融是其重要的艺术特点之一。
古代诗歌通过音韵、意象等多种方式,将作者的情感融入其中,与诗歌的艺术形式相互交融,共同构成了一幅幅情感委婉、深沉的画卷。
诗人常常通过对自然、生活和社会的观察和思考,表达内心的真挚情感。
例如,在杜牧的《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中,他以寥寥数语表达了自己对逝去岁月的思念和对生活感悟的思考,使读者产生共鸣。
综上所述,古代诗歌是一种极具艺术特点的文学形式,它通过韵律节奏、意象表达和情感交融等方式,给人以美的享受和心灵的震撼。
古代诗歌以其独特的艺术魅力,在传承中华民族文化的同时,也为后世留下了宝贵的艺术遗产。
让我们共同感受古代诗歌的美,享受其中蕴含的思想和情感。
诗歌朗诵停顿的规则
诗歌朗诵停顿的规则
诗歌朗诵停顿的规则是:
一、现代诗歌朗诵停顿的方法:
1、句子成分划分法。
一个完整的句子通常是时,由主谓宾、定状补等句子成分组成。
一般来说,我们常按主谓宾、定状补的先后顺序划分朗读节奏。
2、助词依附法。
将表示时态、动态的助词划在前面的成分内。
3、诵读检验法。
划分节奏后诵读一遍,检验一下划分的朗读节奏是否影响表达,是否影响诗歌的意境。
二、古代诗歌朗诵停顿的方法:
1、四言诗。
一般为“二二”式,通常两字一顿(助词除外),其节拍的单位与意义一致。
如:秋风/萧瑟,洪波/涌起。
2、五言诗。
一般为“二一二”式或“二二一”式。
如:海日/生/残夜,江春/人/旧年。
乡书/何处/达?归雁/洛阳/边。
3、六言诗。
多为结构严谨的“二二二”式。
如:桃红/复含/宿雨,柳绿/更带/朝烟。
花落/家童/未扫,莺啼/山客/犹眠。
4、七言诗。
一般为“二二二一”式或“二二一二”式。
如:杨花/落尽/子规/啼,闻道/龙标/过/五溪。
5、词曲。
实质上是定型化的杂言诗。
其朗诵停顿,既要根据四言、五言、六言、七言的句式特点,又要注重从语义上划分。
如:七八个星天外,两三点雨/山前。
古代诗歌的节奏
古代诗歌的节奏古代诗歌的节奏不管是创作、吟诵,还是鉴赏诗歌,只有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音调节奏和语意节奏,才能从容自如地再现诗歌的节奏美。
这一讲,与大家交流一下诗歌的节奏。
一、古代诗歌的节奏 1 、什么是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是指在朗诵诗歌时,不失前后连贯的、音调或语法上的、有规律的音节停顿,简称音顿。
其实,就是声音稍加延长而产生的顿歇。
诗歌的节奏有双重意思。
一是音调节奏,另一是语意节奏。
A、音调节奏:就是诗句中格律点后面的停顿。
格律诗按两个字为一个音节,也叫音步。
音步里,后面的字叫做格律点。
七言诗格律点为:2、4、6;五言诗的格律点为:2、4。
诗歌的音调节奏,就是在格律点后面的语调停顿。
其音调节奏,五言为:“ 2/2/1 ”式;其言为“ 2/2/2/1 ”式。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其中“前”、“月”、“光”、“是”、“上”、“霜”六个音节及其后面的顿歇就是节奏点。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其中“眉”、“月”“、轮”“、秋”“、入”、“羌”、“水”、“流”八个音节及其后面的顿歇就是节奏点。
B、语意节奏:就是在词或短语后面的停顿。
诗歌的语句,都是由词或短语等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组成的。
在不同的诗句中,词或短语的长短不一,位置有别,所以停顿的频率和位置也是复杂多样的。
其语意节奏的停顿方式,下文会详细给大家诠释。
这里先简要举两例。
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语意节奏:“ 2/1/2 ”式,分别在词或短语后面停顿。
夜发/ 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语意节奏:“ 2/2/1/2 ”式,分别在词或短语后面停顿。
2 、节奏特点:在同一首诗中,语意节奏往往不同,但是对仗句的节奏必须相同。
在同一诗句里,音调节奏与语意节奏,有的吻合,有的不吻合。
3、朗诵方法:要以音调节奏停顿为主,语意节奏停顿次之,但也要有所体现。
古诗节奏划分口诀7
古诗节奏划分口诀7
在古代诗歌中,节奏的划分是至关重要的,能够影响整首诗的韵律和美感。
下面将介绍一个简单的口诀,帮助你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节奏划分。
一仄两平三仄平,四五仄平六平韵,七八仄平九仄抑,十一仄平十二门。
这个口诀可以帮助我们记住古诗的节奏规律。
让我们逐句来解释一下这个口诀:
1.一仄:指第一句的第一个字是仄声(即不韵)。
2.两平:第一句的第二、三个字是平声(即押韵)。
3.三仄平:第一句的第四个字是仄声,第五个字是平
声。
4.四五仄平:依此类推,分别指第一句的第五、六个
字是仄声,第七、八个字是平声。
5.六平韵:指第一句的第九、十个字是平声,并且押
韵。
6.七八仄平:第二句的节奏规律。
7.九仄抑:第三句的节奏规律。
8.十一仄平:第四句的节奏规律。
9.十二门:指整首诗的结尾。
通过这个口诀,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诗的节奏规律,从而更好地欣赏和理解古代诗歌的韵律之美。
希望这个口诀能够帮助你更好地玩味古诗的韵律之美。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古典诗歌是中国文学的瑰宝,它以其独特的节奏与韵律给人们带来了无尽的美感。
在古代,诗歌是一种重要的表达方式,通过对节奏与韵律的运用,诗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传达给读者。
本文将探讨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以及它们在诗歌创作中的重要性。
节奏与韵律的定义节奏是指诗歌中音节的分布和组织方式,它决定了诗歌的整体节奏感和韵律感。
而韵律则是指诗歌中音节的重复和变化,它赋予了诗歌一种优美的声音效果。
节奏与韵律是古典诗歌中最基本的元素,也是区别于其他文体的重要特点。
古典诗歌的节奏古典诗歌的节奏主要通过平仄和押韵来实现。
平仄是指音节的轻重关系,分为平声和仄声两种。
平声音节发音轻快,仄声音节发音沉重。
在古典诗歌中,平仄的运用决定了诗句的节奏感。
押韵则是指诗句中末尾音节的相同或相似,通过押韵可以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古典诗歌的节奏常常遵循一定的规律,如五言绝句、七言绝句等。
五言绝句由四个五字句组成,每个句子有两个平声和两个仄声;七言绝句由四个七字句组成,每个句子有三个平声和四个仄声。
这种规律的节奏使得诗歌具有一种独特的韵律美。
古典诗歌的韵律古典诗歌的韵律主要通过押韵来实现。
押韵是指诗句中末尾音节的相同或相似,通过押韵可以增强诗句的韵律感。
在古代,押韵是诗歌创作中非常重要的技巧,它能够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
在古典诗歌中,押韵有多种形式,如平仄押韵、声母韵、韵脚韵等。
平仄押韵是指诗句中平声和仄声交替出现,并且末尾音节相同或相似;声母韵是指诗句中声母相同,而韵母不同;韵脚韵是指诗句中末尾音节相同,而声母不同。
这些不同的押韵形式使得古典诗歌具有了更加丰富的韵律美。
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的重要性古典诗歌的节奏与韵律对于诗歌创作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节奏与韵律能够增强诗歌的美感。
通过合理运用节奏与韵律,诗人们能够使诗歌更加优美动听,给人以愉悦的感觉。
其次,节奏与韵律能够增强诗歌的表达力。
通过合理运用节奏与韵律,诗人们能够将自己的情感和思想更好地传达给读者。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有哪几种
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有哪几种古诗作为中国传统文学的重要形式之一,通过精炼、简练的语言表达深刻的思想感情,并且在诗歌的写作中往往会有明显的节奏感。
对古诗的节奏进行划分,有助于读者更好地理解诗歌的韵律和呼吸。
在古诗中,划分节奏的方法主要包括平仄对仗、字数对仗和韵脚对仗等几种。
以下将逐一介绍这几种方法。
平仄对仗平仄对仗是古诗划分节奏的一种重要方式。
在古代文言文中,一般字有平声和仄声之分。
平声即平声调,读时声音平坦,仄声即仄声调,读时声音上扬。
古诗中每个字都有平仄之分,通过平仄的对仗来形成诗歌的韵律。
平仄对仗既包括字的平仄对仗,也包括句子的平仄对仗,整体上形成古诗独特的节奏感。
字数对仗字数对仗是古诗划分节奏的另一种重要方法。
在古诗中,每一个句子的字数一般都是固定的,例如五言绝句每句五个字,七言绝句每句七个字。
通过字数的对仗,古诗在结构上体现出一种平衡感,使诗歌更加和谐。
而在不同古诗体裁中,字数对仗的要求也有所不同,但都是通过字数的规律来划分节奏。
韵脚对仗韵脚对仗是古诗划分节奏的又一种重要方式。
在古诗中,韵脚对仗是诗歌末尾几个字的韵音相同,通过韵脚的对仗来强化诗歌的韵律感。
在很多古诗体裁中,韵脚对仗是必不可少的元素,它可以增加诗歌的音韵美感,并且在朗诵中更容易引起共鸣。
通过以上介绍,我们可以看到古诗划分节奏的方法主要包括平仄对仗、字数对仗和韵脚对仗三种。
这些方法在古诗的创作和赏析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它们共同构成了古诗独特的韵律美学,也使古诗在文学史上占据重要地位。
对古诗节奏的深入理解,有助于我们欣赏和体会古诗的魅力,同时也激发了我们对中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探索。
古诗节奏划分的基本形式
古诗节奏划分的基本形式古诗是中国文化宝库中的珍品,其中的诗节奏有着独特的韵律之美。
古诗节奏的划分是一门深奥的艺术,它融合了音韵、节拍、韵脚等要素,在极为有限的词汇和形式之中展现出无穷的魅力。
本文将从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入手,探讨古诗韵律的演变和特点。
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中国古代诗歌的节奏一般分为五言、七言和九言等不同形式。
在这些基本形式中,每一种形式都有其独特的节奏格律,以五言诗为例,每句五言诗通常由五个字或词组构成,其中第一个和第三个字有一定的重读和轻读之分,构成了五音文。
在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中,除了文字的数量外,韵脚也是非常重要的元素。
古诗的韵脚分为平仄、押韵等不同种类,不同的韵脚会给诗歌带来不同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此外,古诗的节奏还受到语音、语调等因素的影响,比如句子的停顿、抑扬顿挫等,这些都会影响古诗的节奏感。
古诗节奏的演变与特点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在漫长的历史发展中不断演变和丰富,随着时代的变迁和文化的交流,古诗的节奏也不断地融合吸收外来文化的元素,形成了独特的古诗韵律特点。
古诗节奏的特点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首先,古诗节奏简洁明了,节奏感强烈,往往能够通过简短的文字表达出深刻的意境和情感;其次,古诗节奏富有韵律美,通过精妙的韵脚和平仄等手法,使诗歌更具音乐性和韵律感;再次,古诗节奏变化丰富多样,不拘泥于固定的形式,而是根据不同的创作需要和表现手法灵活运用。
总的来说,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虽然有着固定的规律,但其变化和发展却是丰富多彩的,不断给人们带来惊喜和感动。
古诗节奏的美学价值在于它可以通过简单的诗行展现出丰富多彩的文化内涵和情感表达,使人们在享受美的审美过程中得到心灵的愉悦和满足。
结语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是中国文化传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承载着中华文明的精髓和情感,是中国文化的瑰宝。
通过对古诗节奏的基本形式及其特点的探讨,我们更能深切感受到古诗所蕴含的博大精深的文化底蕴和审美价值,这种传统的诗歌形式永远都不会过时,它将永远是人们倾诉思想和表达情感的重要途径和载体。
古诗节奏如何划分
古诗节奏如何划分在古代诗歌创作中,节奏是其中一个至关重要的要素。
古诗节奏的划分对于理解和欣赏古诗有着重要的意义。
古代诗歌往往通过节奏的变化来体现情感的起伏,表达作者的思想感情。
接下来我们将探讨古诗节奏的划分方法和特点。
古诗的韵律古代诗歌的韵律是指诗句中音节的分布和长度,古代诗歌多采用平仄和韵脚等方式来进行独特的表达。
平仄是指汉语字的声调,一般而言,平声为平,仄声为仄。
韵脚是指在一定位置上具有相同音韵的字,例如平仄押韵或者仄仄押韵等。
韵律的运用使得古诗更具有韵味和节奏感。
古诗节奏的划分古诗节奏的划分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韵律、停顿、音律和押韵等。
韵律古诗韵律的划分主要从平仄和句读来讲。
平仄律是指诗句中音节的平仄分布,一般分为平起仄韵和仄起平韵。
平起仄韵即平声起,仄声折,其韵律感比较平稳;仄起平韵即仄声起,平声折,其韵律感比较跌宕。
停顿在古诗中,停顿是指诗句中的自然停顿处,用以分隔句子或呼应韵律。
停顿的设置可以使古诗更具有节奏感和表现力。
通常停顿处的停顿时间较长,有明显的韵律感。
音律音律是指古诗中音节的长短关系,由于音节长短的不同,表现出来的节奏感也有所不同。
古代诗歌中一般采用雄易格律或者绝句格律等,通过音律的控制来划分诗歌的节奏。
押韵古诗中的押韵是指在特定位置上相同或相近的音韵,押韵通过诗句结构的布局来呼应整体的韵律感。
押韵的运用增强了古诗的节奏感和韵律美。
古诗节奏的特点古诗节奏具有以下几个特点:•韵律变化多样,既有平稳和缓慢的节奏,也有跌宕和激昂的节奏。
•节奏感强烈,能够体现出古代文人的情感和思想。
•音律和押韵的运用非常灵活,使得诗歌更加丰富多彩。
综上所述,古诗节奏的划分对于理解和欣赏古诗具有重要意义,韵律、停顿、音律和押韵等方面的运用使得古诗节奏更加丰富多彩,体现出诗人的情感和思想。
通过深入探讨古诗节奏的划分和特点,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古代诗歌,感受其中的魅力和艺术美。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古代诗歌的节奏古代诗歌的节奏古代诗歌的节奏不管是创作、吟诵,还是鉴赏诗歌,只有准确地把握诗歌的音调节奏和语意节奏,才能从容自如地再现诗歌的节奏美。
这一讲,与大家交流一下诗歌的节奏。
一、古代诗歌的节奏1、什么是诗歌的节奏?诗歌的节奏,是指在朗诵诗歌时,不失前后连贯的、音调或语法上的、有规律的音节停顿,简称音顿。
其实,就是声音稍加延长而产生的顿歇。
诗歌的节奏有双重意思。
一是音调节奏,另一是语意节奏。
A、音调节奏:就是诗句中格律点后面的停顿。
格律诗按两个字为一个音节,也叫音步。
音步里,后面的字叫做格律点。
七言诗格律点为:2、4、6;五言诗的格律点为:2、4。
诗歌的音调节奏,就是在格律点后面的语调停顿。
其音调节奏,五言为:“2/2/1”式;其言为“2/2/2/1”式。
如,床前/明月/光,疑是/地上/霜。
李白《静夜思》——其中“前”、“月”、“光”、“是”、“上”、“霜”六个音节及其后面的顿歇就是节奏点。
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李白《峨眉山月歌》——其中“眉”、“月”、“轮”、“秋”、“入”、“羌”、“水”、“流”八个音节及其后面的顿歇就是节奏点。
B、语意节奏:就是在词或短语后面的停顿。
诗歌的语句,都是由词或短语等语言单位按照一定的语法关系组成的。
在不同的诗句中,词或短语的长短不一,位置有别,所以停顿的频率和位置也是复杂多样的。
其语意节奏的停顿方式,下文会详细给大家诠释。
这里先简要举两例。
如,危楼/高/百尺,手可/摘/星辰。
李白《夜宿山寺》——语意节奏:“2/1/2”式,分别在词或短语后面停顿。
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李白《峨眉山月歌》——语意节奏:“2/2/1/2”式,分别在词或短语后面停顿。
2、节奏特点:在同一首诗中,语意节奏往往不同,但是对仗句的节奏必须相同。
在同一诗句里,音调节奏与语意节奏,有的吻合,有的不吻合。
3、朗诵方法:要以音调节奏停顿为主,语意节奏停顿次之,但也要有所体现。
二、律诗的句子节奏分类律诗的句子节奏可以从音调节奏和语意节奏两方面来理解。
(一)从音调节奏(即平仄格律)的角度来说,一般比较简单。
五言的为“2/2/1”;七言的为“2/2/2/1”。
两字为一个音步。
后面的一字音步为单音顿,读音得长一点,与前面两个双音顿时间大致相等,造成诗歌特有的吟咏调子。
(二)从语意节奏分则比较复杂。
1、一般格式有:A、五言的:(3种)“2/3”式:欲穷/千里目,更上/一层楼。
《登鹳雀楼》王之涣唐涧水/空山道,柴门/老树村。
《忆幼子》杜甫唐“2/2/1”式:古宫/闲地/少,水港/小桥/多。
《送人游吴》杜荀鹤唐春风/骑马/醉,江月/钓鱼/歌。
司空曙《同姜浚题》司空曙唐大漠/孤烟/直,长河/落日/圆。
《使至塞上》王维唐“2/1/2”式:开轩/面/场圃,把酒/话/桑麻。
《过故人庄》孟浩然唐笙歌/归/院落,灯火/下/楼台。
《宴散》白居易唐举头/望/明月,低头/思/故乡。
《静夜思》李白唐B、七言的:(8种)“2/2/2/1”式:峨眉/山月/半轮/秋,影入/平羌/江水/流。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2/2/1/2”式:夜发/清溪/向/三峡,思君/不见/下/渝州。
《峨眉山月歌》李白唐局促/常悲/类/楚囚,迁流/还叹/学/齐优。
《黄州》陆游“4/3”式:晴川历历/汉阳树,芳草萋萋/鹦鹉洲。
《黄鹤楼》崔颢唐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无题》李商隐唐“4/1/2”式:年年喜见/山/长在,日日悲看/水/独流。
《万岁楼》王昌龄唐“4/2/1”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登高》杜甫唐“3/1/3”式:三万里/河/东入海,五千仞/岳/上摩天。
《秋夜将晓出篱门迎凉有感二首·其二》陆游宋东涧水/流/西涧水,南山云/起/北山云。
《寄韬光禅师》白居易唐“1/3/3”式:城/因兵破/悭歌舞,民/为官差/失井田。
《利州》汪元量南宋身/多疾病/思田里,邑/有流亡/愧俸钱。
《寄李儋元锡》韦应物唐“2/2/3”式:巫峡/啼猿/数行泪,衡阳/归雁/几封书。
《送李少府贬峡中》高适唐2、特殊格式有:A、五言的:(6种)“1/2/2”式:色/因林/向背,行/逐地/高卑。
《篱笋》李颀唐“1/1/3”式:绿/垂/风折笋,红/绽/雨肥梅。
《陪郑广文游何将军山林》杜甫唐壮/惜/身名晚,衰/渐/应接多。
《将晓》杜甫唐“1/3/1”式:山/随平野/尽,江/入大荒/流。
《渡荆门送别》李白唐山/临青塞/断,江/向白云/平。
王维《送严秀才》“1/4”式:露/从今夜白,月/是故乡明。
《月夜忆舍弟》杜甫唐碧/知湖外草,红/见海东云。
《晴》杜甫唐“4/1”式:寻觅诗意/在,思量岁月/惊。
《遣行十首》元稹唐雀啄北窗/晚,僧开西阁/寒。
《龙翔寺见喜》喻乌程“3/2”式:野火烧/不尽,春风吹/又生。
《赋得古原草送别》白居易唐南山晴/有雪,东陌霁/无尘。
储光羲《秦中送人》B、七言的:(9种)“3/4”式:巴人泪/应猿声落,蜀客船/从鸟道回。
《松滋渡望峡中》刘禹锡唐谋生拙/为安蛇足,报国危/曾捋虎须。
《安贫》韩偓唐“2/4/1”式: 试玉/要烧三日/满,辨材/须待七年/期。
《放言五首》白居易唐“1/5/1”式: 山/将别恨和心/断,水/带离声入梦/流。
《魏城逢故人/绵谷回寄蔡氏昆仲》罗隐唐“2/5”式:独怜/一雁飞南海,却羡/双溪解北流。
《寄崔侍御》李白唐春水/船如天上坐,老年/花似雾中看。
《小寒食舟中作》杜甫唐“5/2”式:永夜角声悲/自语,中天月色好/谁看。
《宿府》杜甫唐“1/6”式:妾/梦不离江上水,人/传郎在凤凰山。
《江南行》张潮唐鱼/知丙穴由来美,酒/忆郫筒不用沽。
《将赴成都草堂》杜甫唐“6/1”式:尘世难逢开口/笑,菊花须插满头/归。
《九日齐山登高》杜牧唐“1312”式:君/向潇湘/我/向秦。
《淮上与友人别》郑谷唐“313式”:李将军/是/旧将军。
《将军》李商隐唐(三)语意节奏点的分布规律:在一首诗中,语意节奏完全相同的,是少数;语意节奏不完全相同的,是常态。
1、全诗各句节奏一致的(占少数):如,《望天门》山李白唐天门/中断/楚江/开,碧水/东流/至此/回。
两岸/青山/相对/出,孤帆/一片/日边/来。
——“2/2/2/1”式2、全诗各句节奏不完全一致的(占多数):如,《无题》李商隐唐相见/时难/别亦难,东风/无力/百花残。
春蚕到死/丝方尽,蜡矩成灰/泪始干。
晓镜/但愁/云鬓改,夜吟/应觉/月光寒。
蓬山/此去/无多路,青鸟/殷勤/为探看。
——首联、颈联、合联都是“2/2/3”式;颔联“4/3”式3、有些非对仗诗句,一联的上下句语意节奏亦有不同:如,A、《积雨辋川庄作》王维唐积雨/空林/烟火/迟,蒸藜/炊黍/饷/东菑。
——上句“2/2/2/1”式;下句“2/2/1/2”式. B、《西塞山怀古》刘禹锡唐王浚/楼船/下/益州,金陵/王气/黯然/收。
——上句“2/2/1/2”式;下句“2/2/2/1”式。
(四)语意节奏的划分:词或短语等句子成分有相当的独立性,可凭此划分语意节奏。
有时,较大的语意节奏还可以详细划分。
如,五言: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杜甫:春望》细划分: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七言: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杜甫《登高》细划分: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五)语意节奏与音调节奏的关系:有的诗句同步,有的诗句不同步。
其中,同步是最可取的,音调与语意和谐,节奏感强,明快悦耳。
1、语意节奏与音调节奏同步。
例: 语意节奏: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
音调节奏: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语意节奏:无边/落木/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
音调节奏: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以上的语意节奏和音调节奏是一致的。
近体诗一个双音词或者双音的名词性词组一般是不能跨一个音调节奏点的。
2、语意节奏与音调节奏不同步。
例: 语意节奏:相见时难/别亦难。
李商隐《无题》音调节奏:平仄/平平/仄仄/平语意节奏:二十四桥/明月夜。
杜牧《寄扬州韩绰判官》节奏音调:中仄/仄平/平仄/平语意节奏:桃花潭水/深千尺。
李白《赠汪伦》音调节奏:平平平仄/平平/仄语意节奏:姑苏城外/寒山寺。
张继《枫桥夜泊》音调节奏:平平/平仄/平平/仄——“相见时”、“别亦难”都是短语;“二十四桥”和“桃花潭”、“寒山寺”等等都是专用名词,它们都跨越两个音调节奏单位。
三、结语由此可见,诗歌的音调节奏是有规律的。
语意节奏是复杂多样的。
但是,节奏停顿务必要以音调节奏读为主,语意节奏为辅。
了解语意节奏,有助于鉴赏诗歌时,准确理解诗句的意义。
对于诗歌创作也是不无裨益的。
上述有些观点和看法,纯属个人感悟和见解,如有疑惑,欢迎交流与指点。
大漠2018、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