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秀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合集下载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材分析】岑参是盛唐边塞诗人的杰出代表之一,他的边塞诗具有浓郁的浪漫主义气息,想象丰富,感情热烈,气势雄浑,场景壮阔瑰丽。

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就集中体现了这一特点。

诗人通过浪漫奇妙的想象和细腻生动的描摹,再现了边地瑰丽的自然风光,同时又表现了雪中送人的真挚情谊以及诗人奋力追求功业的昂扬进取的精神意志。

【教学目标】1.了解歌行体古诗的艺术特点;2.学习通过炼字、意象、表现手法等角度鉴赏诗歌;3.理解作品内涵,感受诗人积极昂扬的精神和盛唐开拓进取的时代风采;4.激发学生在新时代树立远大志向、培养积极奋进的意志品质。

【教学流程】一、由咏雪诗歌导入:你熟悉的咏雪诗有哪些?(可简单归纳这些咏雪诗的主题)1.充满理性、理趣的雪;例:未若柳絮因风起。

——谢道韫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

——宋﹒卢梅坡《雪梅》2.以伤感为基调,表达孤独、艰难、凄苦与悲切的雪;例: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

——《诗经﹒小雅﹒采薇》云横秦岭家何在?雪拥蓝关马不前。

——韩愈《左迁至蓝关示侄孙湘》风一更,雪一更,聒碎乡心梦不成,故园无此声。

——纳兰性德《长相思》3.壮观磅礴,充满生机、活力、希望与精神的雪;例:白雪却嫌春色晚,故穿庭树作飞花。

——韩愈《春雪》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卢纶《塞下曲》二、诵读感知1.师示范朗诵诗歌;2.生自由读(读准字音:即、锦寖薄、饮、掣)3.齐读,感受其韵律。

三、理解诗意参考注释和资料,理解诗歌内涵。

(注意落实“白草"“胡天”“狐裘"“锦衾”“空"和“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等词句的理解。

)四、鉴赏咏雪诗句1.从题目中你能得到关于这首诗的哪些信息?①内容:咏雪送别②体裁:歌行体介绍体裁:歌行体又称乐府歌行体,是古体诗的一种,常以“歌"“行”或“歌行"来命名。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语文学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学习目标】1.感受诗歌的节奏和韵律,品味诗歌语言。

2.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3.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4.背诵并默写全诗。

【学习重点】1.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2.体会本诗写景句子的独到之处。

【学习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学习寄情于景的写作手法。

【学习过程】一、自主预习1.作者简介岑参(714-770),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并称为“高岑”。

曾两度出塞,晚年任嘉州刺史,以后罢官,欲归故乡时,客死成都旅舍,史称“岑嘉州”,有《岑嘉州集》传世。

岑参的诗想象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并充满乐观进取的精神,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2.古诗中歌咏白雪的名句: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江雪》柳宗元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李白《行路难》窗含西岭千秋雪,门泊东吴万里船。

——杜甫《绝句》千里黄云白日曛,北风吹雁雪纷纷。

——《别董大》高适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

——唐·卢纶《塞下曲(之四)》3.解释列词语,并给划线的字注音或给拼音写汉字。

岑参()狐qiú()____________ 锦衾()____________hàn()海___________ lán()干___________风chè()________ 饮归客()________________4.解释下列句子中划线的词语。

①胡天八月即飞雪_________ ②将军角弓不得控__________③风掣红旗冻不翻_________ ④去时雪满天山路____________二、小组合作探究1.课文整体感知探究分小组按“小组合作学习五步法”探究下面问题后,自由展示结果,其他组自由矫正评价,教师作随机的矫正评价并评选出最具阅读潜力的学习小组(员)。

用原文的语句回答。

(1)咏雪的千古名句是:__________,_________。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 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教案教学设计共3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教案教学设计1《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教学设计一、教学内容本课以唐代诗人岑参所作《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为教学文本,通过对诗歌的学习,使学生了解唐代文化、文学和历史,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二、教学目标1. 了解唐代文学、文化和历史背景。

2. 能够理解诗歌的意义和内涵,培养学生的文学素养和审美能力。

3. 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和写作能力。

三、教学重难点重点:唐代文学、文化和历史背景。

难点:诗歌的含义和内涵,学生的诗歌鉴赏和写作能力。

四、教学方法和手段1. 导读法:通过导读诗歌,让学生快速了解诗歌的整体内容和语言特点。

2. 比较法:通过对唐代文学、文化和历史的比较,引导学生了解唐代文化的独特魅力。

3. 讲解法:讲解诗歌的写作技巧、语言表达和情感表达等方面。

4. 课堂讨论法:通过课堂讨论,让学生深入了解诗歌的含义和内涵。

5. 互动探究法:通过学生们自己的思考和发挥,让学生互相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加深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

五、教学过程和内容第一步:导入(10分钟)老师展示《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诗歌,让学生快速浏览诗歌,询问学生对这首诗的感受和认识。

第二步:讲解唐代文学、文化和历史背景(10分钟)通过对唐代文学、文化和历史的讲解,让学生了解唐代文化的背景和特点,了解唐代诗歌的发展历程和特点。

第三步:学习诗歌(20分钟)1. 让学生先读一遍诗歌,理解诗歌大意。

2. 按照诗歌的结构和情感发展,分段分析诗歌的含义和内涵。

3. 让学生分析诗歌语言的特点和表达方式。

第四步:课堂讨论(20分钟)让学生自由表达对诗歌的理解和感悟,并展开自由讨论,让学生分享各自的见解和感受,探讨诗歌的意义和内涵。

第五步:诗歌创作(30分钟)让学生选取其中一段诗句,或者按照整首诗的方式,以自己的语言表达出自己的感受和理解,或者创作一首新诗,发挥自己的想象力和创造力。

优秀教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通用6篇)

优秀教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通用6篇)

优秀教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优秀教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通用6篇)作为一名专为他人授业解惑的人民教师,有必要进行细致的教学设计准备工作,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化规划教学系统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优秀教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通用6篇),欢迎大家分享。

优秀教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篇1【教材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苏教版初中语文九年级(上)第六单元最后一首诗歌。

这是一首“情景交融”的典范诗,既写出了“秋初胜冬”边塞环境的恶劣,更借着边塞的雪景表达了作者对朋友武判官依依的惜别之情。

【学情分析】:对于初三的学生来说,理解诗歌的内容进而把握诗歌的主题并不是件难事,学生很容易通过叙事的情节和写景的画面来把握住,关键是带领学生品味作者的情感如何附着在每个场景的文字上,实现阅读中的“情文合一”。

因此带领学生品味重点字词背后附着的作者情感是教学关键,这点落实好必然能以此为例,引申别的诗歌中是怎样“借景抒情”。

【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1、通过朗读和分析把握诗歌的主题;2、通过重点字词赏析感受诗歌中的“情文合一”,即通过典型事物的特征表现及细腻的描写来感受背后蕴藏的作者的深深的情感。

3、理解感悟,当堂背诵。

过程与方法:1、让学生反复诵读诗歌,切身感受边塞环境的恶劣和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2、通过自主学习,小组合作、讨论探究,体会景物描写背后附着的作者情感;3、触类旁通,借曾经学过的别的诗歌画面来感受“借景抒情、借物抒怀”;情感态度价值观:带领学生感悟边塞的环境恶劣和作者对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情;【教学重点】:了解作者在诗中描写了哪些边塞雪景,这些场景中的景物如何实现“情景交融”;【教学难点】:通过分析诗歌意象,从而了解诗歌意境【教学课时】:一课时【教学过程】:一、导入:在日常的阅读和写作中,我们经常强调一句话“一切景语皆情语”,浓缩成四个字即“情景交融”,今天,我们将一起学习一首经典的“情景交融”的古诗《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二、读准字音:请大家放声朗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第一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武穴市实验中学周元斌教学目标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岑参以及边塞诗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3.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鼓励学生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

教学重点、难点: 1.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语言美。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学过程一、情境导入“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呀,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画面的内容说出相关的送别诗句吗,(屏显送别画面和诗句)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出示课题、作者。

二、确定目标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什么呢,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呢, 生讨论,交流,师归纳本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赏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3.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三、初读感知,感受诗歌音乐美1.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不会读的地方用横线标出。

师正音: 白草折zhé 即飞雪jí 散入sàn 锦衾薄qīn 冷难着zhuo 掣chè 师指导生划分节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2.师配乐范读,提醒生听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

第24课《诗词曲五首》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一等奖创新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诗歌,把握节奏,读准字音,注意字形,区别多音字;2、理解诗歌内容,准确翻译每句诗歌的含义,恰当地描述出诗中的画面,并能领悟诗中的感情;3、赏析并提炼诗歌中优美凝练的词句,学习本诗歌用词、炼句的方法、技巧,提升语文能力;4、培养丰富的情感,提升感悟能力,和表达能力。

二、重点、难点1、准备把握诗歌中重、难点词语的字音、字形和字义(特别是发生变化的字词);(重点)2、理解画面体悟意境:准确理解边塞画面、风情与营地特点,领悟人物精、气、神特点;(难点)3、领悟感情(重点)教学设计一【导入新课】白雪在我国古代文人雅士的笔下各美其美,如张岱的淡雅之雪:雾凇沆砀,天与云与山与水,上下一白;又如谢道韫的浪漫之雪:未若柳絮因风起;再如柳宗元的孤寒之雪: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一千二百多年前,塞北一场奇绝的大雪,在岑参的笔下又是怎样的呢?今天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他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二【初读诗歌】1.从标题《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中你能得知哪些信息?①诗歌内容:“咏雪"和“送别”,武判官即将回长安。

判官是什么官职?节度使、观察使等官吏的僚属、随员。

②通过朗读,你知道了下雪和送别的地点吗?轮台,现新疆境内,西北边塞。

③诗歌体裁:歌,为歌行体,一种比较自由的古体诗,不需讲究平仄对仗。

《登幽州台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都是这样的体裁。

2.我们通过解读标题、朗读全诗得知这首诗集咏雪诗、边塞诗、送别诗于一体,三者既相互交集,不同诗句又各有侧重。

这节课我们将根据这个思路研读全诗。

板书:咏雪诗、边塞诗、送别诗三【赏读诗歌】踏雪寻美赏读1-4句,有感情地朗读诗句并描绘画面。

1.对比“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和“北风扫地白草折,胡天八月正飞雪”,效果与和不同?明确:“卷"有席卷天地,裹挟万物迅猛推进的磅礴气势,极言风力强劲,狂风持久的状态。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课一等奖公开课一等奖课件省赛课获奖课件
新颖的比方——以春花喻冬雪,更突出了雪洁白、 鲜润的特点。
优美的意境——此句诗创设了一种梨花满树、春 意盎然的意境,以春暖显奇寒。
昂扬乐观的精神——严酷的自然环境中透出了诗 人高昂的乐观主义精神,只有热爱生活的人,才 干体现出这种化苦为乐、主动向上的乐观情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这句诗创设了一种如何的意境? 在文中起到了如何的作用?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这句诗体现了作者一种如何的感情? 哪些字词最能体现这种情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赏读——妙点寻踪
找出写的最美或给你印象最深的诗句,读一 读,品一品,并和小组同窗交流一下你的看修辞手法。 三、悟诗句意境。 四、解作者情感。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精妙的用词—一种“忽”字表明雪来得突兀,来 得意外,形容雪来得急,下得猛。不仅体现了边 塞气象变化的神奇,并且传达出诗人赏雪时的惊 喜心情。
“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 点明本诗是一首雪中送别诗。作者岑参(715— 770),江陵(今湖北荆州)人,唐代出名“边塞 诗人”,与高适并称为“高岑”。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 题目中含有哪些重要信息?
❖ 重要内容:天气:雪天 人物:武判官、诗人 事件:送别
中心:
诗描绘了西北边陲的奇雪奇寒,抒发了 送别朋友时诚好友情。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初中九年级语文教案-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比赛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教学目标】1能够有韵律的朗读诗歌,把握诗歌内容。

2品味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教学过程】【背景材料】《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七言古诗、咏雪诗、边塞诗、军营诗、送别诗,千百年来,一直被人们所传诵,所喜爱。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歌行体”诗。

“歌行”是古体诗的一种,多为七言,形式自由,一般多为叙事。

岑参(公元715—770年)是盛唐时代的边塞诗人。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岑参于天宝十三年(公元754年)在轮台写的一首送别诗,有人称之为唐代边塞诗的压卷之作。

【学习吟诵美诗】一吟:中等语速齐读全诗再次齐读全诗各自练读二吟:特别节奏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瀚海阑干/百——丈冰纷纷暮雪/下——辕门都护铁衣/冷——难——着愁云惨淡/万——里——凝雪上空留/马——行——处三吟:含情抑扬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学习品析美句】活动内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诗句赏析活动形式:每位同学选出上下两句诗,在老师的指导下写一写诗句赏析。

方法:大致上用三个层次表达自己对所选诗句的分析。

第一层,诗句描写的是什么;第二层,诗句表达的角度或作用是什么;第三层,对用得好的字词进行欣赏。

建议:写作时可以有选择地从如下角度进行分析:内外、动静、声色、仰视俯视、远近、视觉听觉、宏观微观、写景写情、正面与侧面、比喻与夸张、镜头与画面……例: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写雪后明丽可爱的景色,是正面描写,是特写镜头,想象奇特,比喻生动,“千树万树”写出了边塞雪景的壮阔无垠和奇丽无比。

1北风卷地百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写边塞下雪时亮丽的景观。

是正面描写,是特写镜头,向我们展现了一副荒凉、凄楚的边塞雪景图;有动景,也有静景,动静结合,使文章更加生动形象。

“飞雪”二字写出了雪像鹅毛一般从塞北的天空飘飘洒洒地落下来,可见那飞雪的壮观,也引起了我们无限的遐想。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9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时常需要用到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是对学业业绩问题的解决措施进行策划的过程。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才好呢?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收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希望对大家有所帮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目标:1、使学生有感情地朗读诗歌并理解诗歌大意;2、能够把握住“雪”和“送”分析诗歌,描绘出诗歌的画面,赏析诗句,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3、体会作者的情感及诗歌的艺术特色。

教学中难点:1、用优美的语言描绘诗歌画面;2、赏析诗句,感受诗歌营造的意境。

教学时间:一课时教学步骤:一、导入:同学们,我们曾体味过李白送友人时“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的依依不舍“挥手自兹去,萧萧斑马鸣”的些许惆怅……在古代,因为交通不便,常常是一别经年。

“送别”便成了诗歌中的一个重要题材。

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岑参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一起来重温那令人难忘的一幕。

(板书课题)学生翻看书自由朗读,读准字音。

二、解题:请同学找出题目中读出的信息明确:下雪的季节,送别,人物,歌行体三、古诗默写:1、考察学生的课前古诗背诵情况,明确易读错的重点字音如:散san衾qin薄bo掣che2、请两位同学分别用不同颜色粉笔在黑板上进行默写,一人前前10句,一人写后8句。

其他同学在自己的本子上进行默写,能写出多少写多少。

3、学生纠正黑板上默写的错误,并对写错的字结合诗歌意思进行解释。

四、古诗学习:1、这首诗围绕哪两个字展开分为两个部分内容,能找出来吗?(雪、送)2、找出哪些句子以写“雪”为主,哪些句子围绕写“送”?明确:“愁云惨淡万里凝”之前是写雪,后面是写送。

(前10句写雪景,后8句写送别)3、诗人是具体怎样描写雪景的?又是如何来写送别的?户外: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雪景图室内: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送别气氛:瀚海栏杆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临别饯行: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送别图临行气氛: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分别情景: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4、诗中分别描绘了两幅画面,请任选一幅进行描绘,100字左右。

八年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优秀5篇

八年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优秀5篇八年级《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篇一一、教学目的:1、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2、体会本诗送友时的无限惆怅的感情。

二、教学重难点:重点:学习本诗抓“奇”写“雪”,以“雪”衬“别”的写法。

难点:《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在思想和艺术上的成就三、教学方法:朗读法,提问法,讨论法四、教具:录音、课件五、板书设计:(第1—8句)送别前(八月飞雪苦寒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第9—14句)饯别时(军营饯别奇寒图)气势雄伟想象奇特(风雪送友图)(第15—16句)临别时(东门惜别惆怅图)寓情于景浪漫色彩(第17—18句)送别后(雪地伫立思乡图)六、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板书课题、作者)二、解题,作者及作品介绍“白雪歌”即“白雪之歌”,“送武判官归京”点明本诗是(雪中)送别诗。

判官,官名,节度使一类官员的僚属。

这首诗是岑参第二次到西北任安西北庭节度使封常清的判官时写的。

武某可能是其前任。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一首七言古体诗。

诗题中的“歌”表明这首诗的体裁是古诗中的“歌行”体(如杜甫《兵车行》、《丽人行》、《茅屋为秋风所破歌》)。

【汉魏以下的乐府诗,题名为“歌”和“行”的颇多,后遂有“歌行”一体。

其音节、格律,一般比较自由,形式采用五言、七言、杂言的古体,富于变化。

】岑参中年两度出塞,因为这一特殊的生活经历,使他很擅长写边塞诗。

他的诗以慷慨报国的英雄气概和不畏艰苦的乐观精神为基本特征。

他的诗富有浪漫主义的特色,气势宏伟、想象丰富、色彩瑰丽、热情奔放,形式丰富多样,尤其擅长于写七言歌行。

其诗与高适(《别董大》:“莫愁前路无知己,天下无人不识君。

”)齐名,并称“高岑”。

三、师生共同研读课文(一)一读要求:读准字音,掌握朗读古诗的节奏,使学生领略诗歌的音乐美;结合注释理解词义,尝试口头翻译。

1、指名学生朗读2、正字音:裘衾薄着瀚阑饮羌掣3、明节奏:节奏可分音调的节奏和意义的节奏两种。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赛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赛课一等奖)
导学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南宋〃江淹
李白 ︽ 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
随 风 直 到 夜 郎 西 。
我 寄 愁 心 与 明 月 ,
海内存知己, 天涯若比邻。
—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
学习目标
1.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诗歌, 理解诗歌内容。 2. 通过品读和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 音乐美和画面美。 3. 体会诗人英雄气概的豪迈之情和对 友人的依依惜别之意。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空留马行处。
总结雪的特点:
雪美
雪早
雪景图 雪大
雪厚
找出诗中有关送别的句子,并圈 出送别地点的转换。 。 。


送别图
依依惜别
三、品读,悟情感
找出诗中最能表现诗人情感的字眼。

1.换字,感受“愁”
愁云惨淡万里凝。 vs 阴云惨淡万里凝。

应用
检测目标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 留马行处。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化身为 诗人,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一写当 时的场景或心理活动。你也可以给 远去的朋友写几句话。

研学
一、美读,明节奏 1.自读正音
白草折zhé 散入sàn 狐裘qiú
锦衾jǐn qīn
阑干lán 羌笛qiāng dí
冷难着 zhuó
饮归客yì n 辕门yuán
瀚海hàn
琵琶pí pá 风掣红旗chè
二、品读,想画面
找出诗中描写雪景的句 子,并小组讨论赏析。
佳句赏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

九年级语文上册第2课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全国公开课一等奖百校联赛微课赛课特等奖课件

这首诗以 为线索, 生动 描绘了唐代西北边塞奇丽风光, 抒发了诗人因朋友返京而产生 之情。
8/12
怎样品诗、悟情 1、注意题目。 2、品味关键词、句,注意修辞。 3、关注背景资料。 4.利用联想和想象体会意、境。
9/12
送孟浩然之广陵
唐 李白Biblioteka 故人西辞黄鹤楼, 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 惟见长江天际流。
1/12
文学常识积累
• 名: 岑参(cén shēn) • 时: 唐代 • 地: 江陵(今湖北省江陵县) • 评: 边塞诗人 • 作: 《岑参集校注》
2/12
读准这些字音:
• 折(zhé) 散(sàn) • 薄( bó ) 裘(qiú ) • 衾(qīn ) 置(zhì ) • 掣(chè) 瀚(hàn ) • 阑 (lán ) 琵琶(pípá) • 羌(qiāng ) 凝(níng )
12/12
6/12
盛唐时期, 李唐王朝 与西北少数民族战事不 停, 许多文人也纷纷投 入军人幕府, 寻求个人 发展, 岑参就是其中之 一。
他怀着建功立业志向, 两度出塞, 度 过了六年艰辛军旅生涯, 《白雪歌送武 判官归京》就是他第二次出塞充任安西 北庭/节度判官, 在轮台幕府中送友人回 京时所作。
7/12
3/12
4/12
塞外景色“奇”在哪儿? 你认为哪里奇? (小组讨论)
示例: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 即飞雪。
我从“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 中读到胡天气候气候奇冷,飘雪奇 早。八月就下雪了,说明了雪来奇 早;“飞”勾画了一幅雪花漫天飘 舞画面,说明了胡天气候奇冷……
5/12
“长安柳枝春欲来, 洛阳梨花在前开。” “梁园二月梨花飞, 却似梁王雪下时。” “梨花千树雪, 柳叶万条烟。”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1.师出示图片,让学生观察,描述图片中的景象和气氛,引导学生体会“奇”的感觉。

2.师讲解边塞诗的特点,强调“奇”的表现方式和效果。

3.师指导学生再读诗歌,注重理解“奇”的表现和描绘,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二)感悟英雄气概之“情”1.师引导学生理解诗中表现出的英雄气概和儿女情长,强调诗歌中情感的表现和价值。

2.师让学生朗读诗歌,注重情感的表达和体验,体味诗歌的情感美。

三)品读语言之美1.师指导学生品读诗歌中的语言,注重诗歌中的形象、意境和修辞手法。

2.师让学生小组合作,共同品读诗歌,交流彼此的感受和理解,体味诗歌的语言美。

五、课堂小结1.师让学生回顾本节课的研究内容,回答问题,梳理思路。

2.师总结本节课的研究目标和重点,强调学生需要掌握的知识和能力。

3.师鼓励学生继续研究和欣赏边塞诗,培养对文学的兴趣和热爱。

在大唐盛世,像XXX这样XXX的文人还有许多。

他们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

以下几首诗为证: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XXX《从军行七首》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XXX《南园十三首》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XXX《燕歌行》醉卧沙场君XXX,XXX征战几人回。

——XXX《凉州词》接下来,我们将朗读这些诗歌,注意根据画面的转换把握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的变化。

人生中,离别是一幕情景剧,大多涂抹感伤的色彩,弥漫悲剧的气氛。

但并不是所有的别离都要说哀婉语,做愁苦态。

即使在乌云布满天空时,偶尔也能看到一抹透过云隙的阳光。

人总是要往前走,前进是为了更好的停留。

当时间走过,现在的离别已成为永远,变为一抹淡淡的涩,衬托现在这纯纯的甜。

请记住前面有更美的圆。

作业:阅读XXX的边塞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归京》。

板书设计如下: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XXX(唐)XXX奇寒奇美奇趣以景衬情送别惆怅依依不舍情景交融戍边将士之别英雄气概儿女情长。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公开课获奖课件省赛课一等奖课件

解释下列加点词语:
即飞雪 就 冷难着 穿 散入珠帘 飘 饮归客 用酒食款待 置酒 摆下 冻不翻 招展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呼呼旳北风卷地而来,连白草也被刮倒 了。塞北旳天空,才八月就已雪花纷飞。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好像是一夜之间春风忽然吹来,千树万 树旳梨花同步盛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一代天骄,成吉思汗,只识 弯弓射大雕。俱往矣,数风 流人物,还看今朝。
对比分析
两诗在所写雪景,体现旳思想感情上有什么不同?
雪景
思想感情
白雪歌送武判官 沁园春 雪 归京
一幅塞外将士不可
忍受旳冰天雪地旳
景象,饯别时更是 “愁云惨淡”,“风 掣 红旗冻不翻”旳 惆怅景象
风景,生机勃勃, 境界壮阔,气势雄 伟。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角弓不得控”和“铁衣冷难着”,生动地体现 了胡天旳奇寒叫人难以忍受,“将军”与“都护” 尚且如此,一般士兵就可想而知了。
这两句与前两句既体现了边地军营中将士旳苦 寒生活,又从侧面烘托出了大雪旳寒威。
课文分析
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正面写雪 侧面写雪 诗人
一方面他热爱边塞旳特有风光
矛 盾 另一方面武判官旳“归京”又牵
动他旳乡土之思
豪放旳情 怀和惆怅 旳思绪是 兼而有之
课文分析
第一部分:写漫天大雪中边地旳壮丽景象。
咏雪—— 瀚海雪景图:
边地雪景(视觉) 苦寒军旅生活(感觉) 冰天雪地景象(过渡)
中军置酒饮归客, 胡琴琵琶与羌笛。
写送别宴会,点明地点是在中军营帐。“饮 归客”阐明举行这次宴会是为了送武判官归京。此 句紧紧围绕诗题,连举三种乐器,以借代旳方式, 写出了送别宴会上旳热闹情景。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一等奖3篇

1、最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有感情地朗读并背诵此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情味。

3、培养学生热爱祖国古代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教学重点】1、背诵此诗。

2、品味语言,体味诗歌情味。

【教学方法】情境感染法、诵读品味法、合作交流法、层次背诵法等。

【课时安排】一课时。

【教学过程】一、导入新课欣赏雪景(大屏显示),学生谈谈感受。

导出岑参的'咏雪之作,简介作者有关知识(大屏显示)。

二、朗读感知1、听配乐朗诵。

要求:学生听准字音,根据自己情况在书上标注。

2、学生自读诗,读准字音与节奏。

(有问题可向他人求教,合作解决。

)3、强调字音(大屏显示),学生齐读。

4、学生集体朗诵全诗,检查掌握情况。

5、思考:本诗写了哪两方面内容?分别表达了诗人怎样的情感?明确:咏雪,表达了诗人对边塞雪景的赞叹之情;送别,表达了诗人与友人离别的依依不舍和惆怅之情。

(大屏显示:咏雪送别)三、品味欣赏1、分别指名(推荐)学生朗诵“咏雪”和“送别”两部分内容,要求读出感情。

(诵读──自评──他评──再读)2、学生找出自己喜欢的字词或诗句,说说好在哪里。

引导学生着重体会以下几处:A、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B、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C、风掣红旗冻不翻。

3、听录音跟读,进一步体会感情和语言妙处。

四、背诵积累1、背诵名句。

2、把握层次,竞背全诗。

(大屏显示全诗层次图)3、(可放课下)搜集积累有关“咏雪”和“送别”的诗文,继续培养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提高文化品味和审美能力。

五、结束语2、最新《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一等奖教学目标1、反复朗读并理解诗歌。

2、培养欣赏品味诗歌的能力。

教学重点朗读诗篇、了解诗意、体会诗情。

教学难点品味诗歌语言的精妙教学内容和步骤一、导入有人说,朋友是冬日里温暖的火炉;是疲惫时可以倚靠的肩膀;是一口可以给你甘甜的深井有了朋友,我们心灵的天空更高远;有了朋友,我们人生路上的步伐更坚定;有了朋友,我们生命中的某些时刻显得更刻骨铭心。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公开课教案

【部编版】九年级下语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公开课教案一. 教材分析《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是部编版九年级下册的一首古诗。

这首诗描绘了边塞的雪景和诗人送别朋友的情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谊和对边疆生活的热爱。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想象和细腻的描绘,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教学中,要引导学生感受诗中的意境,体会诗人的情感,并掌握诗中的难点字词。

二. 学情分析学生在学习这首诗之前,已经学习了一定数量的古诗,对古诗的阅读和理解能力有一定的基础。

但九年级的学生课业负担较重,可能对古诗的兴趣和热情有所减弱。

因此,在教学过程中,要注重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调动他们的学习积极性。

同时,要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因材施教,使他们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三. 教学目标1.知识与技能: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词句,把握诗的意境;了解诗人的生活背景和创作风格。

2.过程与方法:通过反复朗读、品味、讨论,培养学生的文学鉴赏能力;学会通过诗中的关键词句,理解诗人的情感。

3.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感受诗人对友人的深情厚谊,对边疆生活的热爱,培养学生的友谊观和人生观。

四. 教学重难点1.重点:能够正确地朗读和背诵这首诗;理解诗中的词句,把握诗的意境。

2.难点:诗中的一些生僻字词的认读和理解;诗人的情感抒发和意境的把握。

五. 教学方法采用启发式教学法、情景教学法和讨论法。

通过设置问题情境,引导学生主动探究;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雪景,帮助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情景;学生分组讨论,培养他们的合作意识和交流能力。

六. 教学准备1.多媒体课件:边塞雪景图片、诗文朗诵视频等。

2.参考资料:关于诗人的生活背景、创作风格的相关资料。

3.练习题:针对诗中的重点字词和意境设计的练习题。

七. 教学过程1.导入(5分钟)利用多媒体展示边塞雪景,引导学生进入诗人描绘的情景。

教师简要介绍诗人的生活背景,引出课题。

2.呈现(10分钟)教师带领学生朗读诗文,让学生感受诗的韵律美。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赛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赛课一等奖)


应用
检测目标
山回路转不见君,
雪上 留马行处。 请你展开联想和想象,化身为 诗人,用散文化的语言,写一写当 时的场景或心理活动。你也可以给 远去的朋友写几句话。

研学
一、美读,明节奏 1.自读正音
白草折zhé 锦衾jǐn qīn 阑干lán 羌笛qiāng dí 散入sàn 冷难着 zhuó 饮归客yì n 辕门yuán 狐裘qiú 瀚海hàn 琵琶pí pá 风掣红旗chè
2.听读,注意停顿、重音及语气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散入/珠帘/湿罗幕,狐裘/不暖/锦衾薄。 将军/角弓/不得控, 都护/铁衣/冷难着。 瀚海/阑干/百丈冰, 愁云/惨淡/万里凝。 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 纷纷/暮雪/下辕门, 风掣/红旗/冻不翻。 轮台/东门/送君去,去时/雪满/天山路。 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二、品读,想画面
找出诗中描写雪景的句 子,并小组讨论赏析。
佳句赏析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3)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4)山回路转不见君,雪上空留马行处。
北风卷地白草折, 胡天八月即飞雪。
前半句写风,“卷”与“折”字写出了北风 之迅疾猛烈,有了这样猛烈的风,漫天飘落 的雪才能“飞”;后半句写雪,“八月”说 明胡天下雪的时间早。一个“即”传达出作 者的对这一现象的惊奇;“飞”,勾画出了 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形象。这两句极写边塞 的风狂雪早。
导学
黯然销魂者,唯别而已矣。
——南宋·江淹
李白 ︽ 闻 王 昌 龄 左 迁 龙 标 遥 有 此 寄 ︾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3篇)作为一名优秀的教育工作者,时常需要准备好教学设计,教学设计以计划和布局安排的形式,对怎样才能达到教学目标进行创造性的决策,以解决怎样教的问题。

教学设计应该怎么写呢?以下是小编帮大家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学设计1【教学过程】一、导入教师:泰山,五岳之尊。

大家生活在泰山脚下,真是一件幸福的事。

曾有不少诗人对泰山进行过歌咏,你能说出一首这样的诗吗?好,一起朗诵杜甫的《望岳》吧。

学生:齐诵《望岳》。

教师:杜甫有一位比他小三岁的好朋友,叫岑参,他是一位著名的边塞诗人,今天我们就来学习一首他的诗歌《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板书:课题、作者)。

二、读诗教师:学诗首先要读诗,大家以前是如何读诗的呢?今天我们丰富一下读诗的方式,可以个人读、合作读;可以诵读、演读、唱读。

当然大家还可以创设自己喜欢的其他方式。

大家开始准备吧。

学生:自由读诗,小组交流,准备展示。

教师:我们请同学到台前展示一下。

学生:展示各种形式的“读”。

三、品诗1、简说诗中之“奇”教师:边塞诗的特色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

岑参作为唐代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幻灯)。

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

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

请大家再读诗歌,说一说你从诗句中发现了怎样的“奇”。

学生:默读,说发现的“奇”。

预设:胡天八月即飞雪——胡天奇冷,飘雪奇早。

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其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愁云惨淡万里凝——愁云奇多,彤云奇密。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威奇大,雪天奇冷。

去时雪满天山路——路雪奇厚,担忧奇多。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精选6篇)作为一位不辞辛劳的人民教师,编写教学设计是必不可少的,教学设计是一个系统设计并实现学习目标的过程,它遵循学习效果最优的原则吗,是课件开发质量高低的关键所在。

我们该怎么去写教学设计呢?下面是小编精心整理的《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仅供参考,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的公开课教学设计篇1【教学要点】1、领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的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情。

2、了解本诗作者精心遣词造句创造奇丽意境的匠心。

【教学重点】领会作者在诗中表现出来的开阔的胸襟和与朋友惜别的真情。

【教学难点】了解本诗作者精心遣词造句创造奇丽意境的匠心。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一、作者、出处及写作背景选自《岑参集》。

岑参(714~770),江陵(现在湖北省江陵县)人,唐代著名边塞诗人,与高适齐名。

当时西北边疆一带,战事频繁,岑参怀着到塞外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久佐戎幕,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因而对鞍马风尘的征战生活与冰天雪地的塞外风光有长期的观察与体会。

岑参的诗想像丰富,意境新奇,气势磅礴,风格奇峭,词采瑰丽,具有浪漫主义特色。

诗人陆游曾称赞说,“以为太白、子美之后一人而已”。

岑参的这首《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以摇曳生姿的笔触描绘了壮丽瑰奇的塞外雪景,表达了诚挚浑厚的送别之情,读来感人至深。

二、字词裘qiú衾qīn瀚hàn羌qiāng掣chè白草折shé胡天──指塞北一带的天空。

胡,指我国古代北方少数民族。

罗幕──用丝织品做成的帐子。

与“珠帘”都是指军中上层人物住的地方。

角弓──两端用角质装饰的弓。

瀚海──沙漠。

阑干──纵横的意思。

三、诗句分析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第一层:写大雪纷飞的奇丽景象。

西北早雪,来势突然,一时风雪漫天。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课一等奖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优质课一等奖

课堂互动
组织学生进行小组讨论、朗诵 等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和参与度。
02
教学方法与手段
教学方法
激活学生的前知
教师通过提问和讨论的方式,引导学 生回忆已学过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 打下基础。
引导学生主动学习
教师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通 过自主学习和合作学习的方式,培养 学生的自主学习能力和合作精神。
感谢学校为我创造的良好工作 环境和氛围,让我能够专注于 教学,发挥自己的专业特长。
对未来的展望
继续深入研究教育教学理论和方法, 不断提高自己的教学水平和能力。
努力培养学生的学习兴趣和综合素质, 为他们的未来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积极参与各种教育交流和研讨活动, 与同行们共同探讨教育改革和发展方 向。
多样化的教学方法
教师综合运用讲解、示范、小组讨论、 案例分析等多种教学方法,使课堂教 学更加生动有趣。
教学手段
多媒体辅助教学
教师利用多媒体课件、图 片、视频等教学资源,丰 富课堂教学内容,提高学 生的学习兴趣。
实验和实践教学
教师安排实验和实践环节, 让学生亲自动手操作,加 深对知识的理解和掌握。
网络资源利用
学生评价
学生能够对教师的教学效果进行评价,提出自己 的意见和建议,帮助教师改进教学方法和手段。
3
反思与改进
教师能够对教学过程进行反思,分析教学效果不 佳的原因,并积极寻求改进措施,提高教学质量。
04
教学反思与改进
成功经验
教学目标明确
本节课的教学目标清晰,重点 和难点突出,有助于学生理白雪歌送武判官 归京》的背景、意境、艺术手 法等多个方面,信息量大,层 次分明。
教学方法多样
采用了讲解、讨论、问答等多 种教学方法,调动了学生的积 极性,课堂互动良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教案公开课一等奖新课标人教版语文教科书八年级下册第六单元
30.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武穴市实验中学周元斌
教案目标
知识与能力目标:
1.了解作者岑参以及边塞诗的特点。

2.有感情的朗读并且背诵诗歌。

3.通过品读和丰富的想象,感受诗歌独特的画面美、语言美。

过程与方法目标:
以“奇”为切入点,把握诗歌的内容。

从“情”出发,体会作者的英雄气概与儿女情长。

鼓励学生个体感悟,小组合作,体味诗歌优美的语言。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学习作者面对艰苦的生活环境表现出的昂扬乐观的英雄气概。

教案重点、难点:
1.领略岑参诗歌“奇丽”的特点,体会诗歌的画面美与语言美。

2.感悟诗人乐观豪迈的英雄气概。

教案过程
一、情境导入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

”宋代大文豪苏轼对人生发出这样的感慨。

是呀,离愁别恨作为一种永恒的存在,自人类诞生以来,就一直是文学作品表达的主题,因此也留下无数动人的诗篇。

请看大屏幕,你能根据画面的内
容说出相关的送别诗句吗,(屏显送别画面和诗句)今天这节课,让我们一起来到大漠边关,与诗人岑参一道送送他的朋友,感受一下他们的深情厚谊。

出示课题、作者。

二、确定目标
师问:同学们,我们来商讨一个问题:这节课我们要重点学习什么呢,采用哪些方法来学习呢,
生讨论,交流,师归纳本堂课要达成的学习目标为:
1.朗读诗歌,感受诗歌的音乐美。

2.赏读诗歌,体味诗歌的画面美。

3.品读诗歌,体会诗歌的情感美。

三、初读感知,感受诗歌音乐美
1.生自由朗读诗歌,要求读准字音、读出节奏。

不会读的地方用横线标出。

师正音:
白草折zhé 即飞雪jí 散入sàn 锦衾薄qīn 冷难着zhuo 掣chè
- 1 -
师指导生划分节奏:瀚海\阑干\百丈\冰,愁云\惨淡\万里\凝。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户\铁衣\冷难着。

2.师配乐范读,提醒生听读时注意重音和节奏。

3.师指导生齐读课文。

4.题解:
题目是《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你从中获得哪些信息,
生回答,师点拨:诗的前半部分是咏雪,后半部分写送别,同时在送别中进一步描写雪景。

这是一首雪中送别诗。

板书(一):咏雪(景) 送别(情)
四、再读赏“奇”,体味诗歌画面美
(一)领略边塞风光之“奇”
教师:边塞诗的内容之一是描绘边塞奇异风光。

岑参作为唐代杰出的边塞诗人,他的突出特点就是“好奇”。

杜甫曾说“岑参兄弟皆好奇”(《渼坡行》)。

他用好奇的眼睛观察世界,他用好奇的心灵感悟世界,并把它们化作涓涓文字流淌于笔端。

这样,我们透过他绮丽的文字就可以读到边塞那奇异的风光和异域的情调了。

请大家再读诗歌,说说你从诗句中读到边塞哪些“奇”景。

为了便于大家交流,建议用带“奇”的词语说话:我从xx句中读到(或者发现)xx奇
师示例:我从“胡天八月即飞雪”一句中读到胡天气候奇冷,飘雪奇早。

你看,“八月”胡天就下了雪,说明雪来得奇早。

“飞”,勾画出了一幅雪花漫天飘舞的画面,说明胡天气候的奇冷。

学生:讨论,交流,说发现的“奇”景。

生可能回答:千树万树梨花开——雪花奇繁,雪花奇美。

瀚海阑干百丈冰——瀚海奇阔,结冰奇厚。

将军角弓不得控,都护铁衣冷难着——胡天奇冷,将士奇苦。

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风雪奇大,雪天奇冷。

师小结:岑参笔下的边塞雪景图主要体现在气候奇寒、风景奇丽,而作者描述的语言富有奇趣,描写角度十分奇特,需要我们细细品味。

板书(二):咏雪——奇寒奇丽奇趣奇特
(二)想象诗歌画面之美
教师:读着诗歌,诗中奇异的景象仿佛一幅幅画面展现在我们眼前,那么奇特那么壮观。

请从下列诗句中选择你最喜欢的画面,也可以是别的诗句,充分发挥自己的联想和想象,然后用生动形象的语言描述出来。

写完后在小组交流。

先看一个示例。

屏幕展示示例:北风卷地白草折,胡天八月即飞雪。

茫茫边塞,强劲的北风呼啸而来,将白草拦腰折断。

飞沙走石,铺天盖地。

时值农历八月中秋,南方正是丹桂飘香、皓月增辉的时候,而这里却下起了鹅毛般的大雪,雪花飘飘洒洒,纷纷扬扬,落在山峦上,落在大漠中……整个边塞变成银装素裹的世界。

- 2 -
(1)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

(2)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

学生先个人描述画面,然后在小组交流。

优秀者在全班同学面前展示。

师:好一幅瀚海冰雪图,让我们带着对边塞奇异风光的赞美、对守边将士苦寒生活的一丝感叹,把诗歌前十句齐声朗读,男生读前四句,女生读后六句。

五、三读研析,体会诗歌情感美
(一)体会诗人的儿女情长
教师:南朝的文学家江淹在《别赋》里说:“黯然销魂者,惟别而矣。

”对于这“黯然销魂”的离别,诗人是怎样描述的呢,(生齐读最后四句)这些诗句写出了诗人怎样的感情,
师点拨:从辕门一直送到轮台东门,表现了诗人对朋友的依依不舍。

“雪满天山路”既表现出了风雪之猛,路之难行,又传达出了诗人对朋友的关切与担忧。

诗人送友人归去时依依不舍的深情,以及他的思乡之情,都通过“雪上空留马行处”这句诗表达出来了。

板书(三):送别——依依不舍惆怅
教师:从这几句诗中,你读出一位怎样的诗人形象,
师点拨:一位重情重义、有着侠骨柔情的诗人形象。

生读这四句,先个人赛读,再女生齐声朗读。

教师:诗歌末尾四句诗离别之情浓郁。

天山雪路没能阻挡友人离去的步伐,友人带走了祝福、牵挂,给守望者留下了绵绵无尽的思绪。

这样的结尾,言有尽而意无穷,这就是诗歌“留白”艺术表现手法的魅力。

这种艺术魅力同样在李白的送别诗《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中得到体现,可谓是异曲同工之妙。

下面我们一起来吟诵这首诗:
(屏显) 《黄鹤楼送孟浩然之广陵》李白
故人西辞黄鹤楼,烟花三月下扬州。

孤帆远影碧空尽,惟见长江天际流。

(二)体会诗人的英雄气概
教师:在这奇冷的冰雪天气里送别友人,本应该是一件凄凉悲伤之事,然而作者却借助对边塞雄奇瑰丽景色的描绘,将戍边将士之别衬托得雄浑悲壮。

边塞雪景在诗人的笔下是如此的雄奇、壮丽。

这是为什么呢,
师出示背景资料:
唐天宝年间,李唐王朝国力强大,不断拓展疆域,因而在边境与西北少数民族不断发生战争。

许多热血青年投身塞外,立志报国。

同时有若干仕途失意的文人把立功塞外视为求取功名的新途径。

岑参就是其中的一位。

他怀着建功立业的志向,两度出塞,前后在边疆军队中生活了六年。

他曾在诗中写到:“功名只向马上取,真是丈夫一英雄。


学生:自由发言。

教师点拨:因为作者有理想有追求,热爱生活。

诗人所处的时代,正值大唐盛世,国家的强盛自然给人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

所以在这首诗中我们看到的更多是诗人乐观向上的情怀。

- 3 -
师追问:这种情感,能从文中其他句子看出来吗,
生读其他句子,如“中军置酒饮归客,胡琴琵琶与羌笛”、“忽如一夜春风来,千树万树梨花开”等等。

师提问:结合刚才的分析,你认为岑参又是怎样的一个人,
学生讨论,回答:岑参是一个热爱国家、有强烈报国之志的人,他渴望建立一番功业,实现人生抱负。

他心胸开阔,气概豪迈。

板书(六)英雄气概
教师:在大唐盛世,像岑参这样胸怀壮志的文人还有许多,他们投笔从戎,驰骋疆场,报效国家,实现自己的人生抱负,有诗为证:(屏显,生齐读) 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

——王昌龄《从军行七首》
男儿何不带吴钩,收取关山五十州。

——李贺《南园十三首》
男儿本自重横行,天子非常赐颜色。

——高适《燕歌行》
醉卧沙场君莫笑,古来征战几人回,——王翰《凉州词》
(三) 生深情朗读诗歌。

师: 理解了这首诗的情感后,下面我们再把这首诗朗读一遍,朗读时还要注意根据画面的转换把握语速、语调、重音、停顿的变化。

生齐读全诗。

六、课堂小结:
“自古多情伤离别”。

离别作为人生的一幕情景剧,大多涂抹感伤的色彩,弥漫悲剧的气氛,但并不是所有的别离都要说哀婉语,做愁苦态,正如即使在乌云布满天空时,偶尔也能看到一抹透过云隙的阳光。

人总是要往前走,前进是为了更好的停留,人生如此,那我们不如祝福——当时间走过,现在的离别已成为永远,变为一抹淡淡的涩,衬托现在这纯纯的甜~请记住前面有更美的圆。

七、布置作业
课外阅读岑参的边塞诗《轮台歌奉送封大夫归京》。

八、板书设计:
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岑参(唐)
咏雪奇寒奇美奇趣以景衬情
送别惆怅依依不舍情景交融
戍边将士之别
英雄气概儿女情长
- 4 -
- 5 -。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