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新课标版语文高二63尚贤课件 新人教版选修《诸子散文选读》

合集下载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其中,他大胆提出的“官无常贵,而民无终贱。有能 则举之,无能则下之”的“尚贤事能”原则,超越了 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形态,为出身社会 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高举起 了以公义为标准选拔官员的大旗,向任人唯亲的弊政 发起攻击。这正是墨子尚贤思想的精华所在。
重点突破
让“国之良士”增多必须“富之贵之、敬 之誉之”时为什么提到“善射御之士”?二者有何区别? 提示 作者写为使“国之良士”增多,写到了“善射御 之士”,采用了类比的方式。国家要想使“善射御之士” 增多就必须“富之贵之、敬之誉之”。同样,国家要想 使“国之良士”增多,也要“富之贵之、敬之誉之”。
在所谓的“上”和“下”上,墨子和孔子 的观点有何不同? 提示 墨子主张官员队伍要有一定的流动性,要能上能 下,做到择优汰劣。这种思想具有一定的积极意义。 孔子则认为“上智下愚不移”。意思是说统治者是智慧 的,百姓是愚昧的,这种状况是雷打不动的,具有很浓 的等级观念和愚民思想,应该批判。
文本审美
平民哲学家的论辩艺术 张均华
有人会说,难道“善射御之士”不是“国之良士”?墨子 认为“国之良士”要“厚乎德行、辩乎言谈、博乎道术”, 那些“善射御之士”还不能算真正的“国之良士”,这体 现了墨子的时代局限性。墨子认为的那些道德品行纯厚, 有口才,在治国方法方面知道得多的人才是“国家之珍而 社稷之佐也”。
墨子指出“虽在农与工肆之人,……断予之 令”,这体现了墨子什么样的思想? 提示 在古代,统治阶级是看不起农民与手工业者的,那 些出身下层的人即使德才兼备,也往往受到压制。墨子的 尚贤思想有突破性的意义。他大胆地提出:“官无常贵, 而民无终贱。有能则举之,无能则下之。”这种思想,超 越了统治者世代承袭地位和财富的政治状态,为出身社会 下层的人才进入管理阶层开启了诱人的前景,突破了任人 唯亲的弊政,这正是墨子思想的精华所在。
4.词类活用
(1)名词的活用
名词作动词
①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__________任__用____
名词作状语
②则是本.失其所欲________________
③谨上.为凿一门________从__根__本___上_
名词的使动用法
在上面
④无能则下.之________________
使……下
(2)形容词的活用 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⑤然则众.贤之术__使__…___…__增__多_____ ⑥必将富.之贵.之使___…__…__富___有__,__使__ ……尊贵 形容词作名词 ⑦美.章而恶.不生美__好__的___事__,___丑__恶__的事
然而,正是这种永远未完成的心态驱使着他不断超越自己, 取得了那些自满之辈所不可企及的成就。在这个意义上, 每一个真正的作家一辈子只是在写一部作品,他的生命之 作。只要他在世一日,这部作品就不会完成。 而且,一切伟大的作品在本质上是永远未完成的,它们的 诞生仅是它们生命的开始,在今后漫长的岁月中,它们仍 在世世代代的读者心中和在文化史上继续生长,不断被重 新解释,成为人类永久的精神财富。
《兼爱》首段即指出自己的观点:“天下之害”在于不相 爱。接下去两个段落分别从反正两方面均按照国、家、人 的顺序进行分析,指出:不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起,仁 人非之;而相爱,则天下祸篡怨恨不起,仁人誉之。最后 一段作者则进一步结合现实形势“天下之士君子特不识其 利、辩其故也”,举出晋文公、楚灵王、越王的例子,指 出“君说之,故臣能为之也”的道理。而现今自上而下不 能“兼相爱、交相利”,只是由于“上不以为政而士不以 为行故也”,再次阐明自己的观点,要求统治者“兼爱”。 在上位者实行“兼爱”了,天下百姓自然也会兼相爱。文 章的结构,大致是先提出问题,然后从反正两方面加以分 析,最后得出结论即解决问题之法。
然而到“攻国”,这些君子们却“弗知非”,且“从而 誉之,谓之义”。足见君子们的逻辑是多么荒谬!墨子 的说理技巧非常巧妙:一是这种归谬推理的方式逻辑性 强,易于让人在对比中作出正确的判断;二是比喻、类 比的论证方式使说理形象生动,更易于下层民众接受; 三是语言质朴,却道出了民众的反战心声。
《尚贤》同样体现了其璀璨的论辩艺术。墨子首先仍 是从现实的国情“失其所欲,得其所恶”入手,指出 其症结所在为国君“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接着 借古代圣王为政的例子指出具体的尚贤之法:“虽在 农与工肆之人,有能则举之,高予之爵,重予之禄, 任之以事,断予之令。”在总结尧、舜、禹、汤文王 因尚贤而成就千古功绩之后,自然得出全文的结论: “夫尚贤者,政之本也。”
从上述分析中,我们不难看出墨子论辩的特色:一是言 之有据,常从古圣先贤的事迹中找证据;二是立足现实, 正确分析当前国家和人民的情况;三是实用性强,“发 以为刑政,观其中国家百姓人民之利”,其言行总是最 先考虑人民的利益。
5.文言句式 ①夫尚贤者,政之本也______判__断__句______ ②此固国家之珍而社稷之佐也_____判__断__句_______ ③是其故何也?____宾__语__前__置__句____ ④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___定__语__后__置__句_____
6.文白对照
主旨归纳
本课选文具体阐述了墨子的“夫尚贤者,政之本也”的主 张。墨子在选文中采用层层推进说理的方法,从不同的方 面充分证明了自己的观点。他从现实入手并以古代圣王为 例,从正反两个方面充分证明了“尚贤事能”的必要性和 重要性,从而从理论上阐述了为什么要“尚贤事能”。不 仅如此,他还从实践上加以指导,他仍以古代圣王为例, 具体阐述了“尚贤事能”的原则和方法。
来无往,也不符合礼节。在人际交往中,人们之间应平等
相待,互助互济。
1.通假字
①今上举义不辟.贫贱_“_辟__”__通__“__避__”__,__回避 ②四鄙之萌.人闻之_“_萌__”__通__“__氓__”__,__民 ③谨.上为凿一门_“_谨__”__通___“__仅__”__,_ 只 ④文王举闳夭、泰颠于罝罔.之中__“_罔__”__通__“__网__”__,____ 用__绳__线__等__结__成__的__捕__捉__鸟__用__的__器__具
⑤莫不敬惧而施.“__施__”__通__“__惕__”__,__警惕 ⑥美章.而恶不生_“__章__”__通__“__彰__”__,__明__显__,__显__著___ ⑦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__尚__”__通__“__倘__”__,__倘若
2.一词多义
手工业作坊
虽在农与工肆.之人 ①肆 曾不如早索我于枯鱼之肆.
既东封郑,又欲肆.其西封
店铺、市场 延伸、扩张
不能以尚.贤事能为政也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②尚 臣以为布衣之交尚.不相欺 虽才高于世,而无骄尚.之情
尚.何言哉
还,仍然
崇尚 通“倘” 尚且、况且
自负、骄傲
尚欲祖.述尧舜禹汤之道 ③祖 吾祖.死于是 祖父
至易水上,既祖.,取道
效法 出行时祭路神
如果说《兼爱》体现的是墨子的治世之道,那么《非攻》 则集中体现了他的军事思想。“非攻”,即反对攻伐掠夺 的不义之战。墨子认为当时进行的战争都是掠夺性的非正 义战争,正是战争导致了人民的灾难,而那些君子们却认 为战争是“义”的。作者并没有直接表明自己的观点,而 是步步设喻,层层推进,由窃人桃李到攘人鸡犬到取人牛 马再到杀人越货,情节益重,不义的程度也益深,“天下 之君子皆知而非之”。
三尚贤
哲思短章
永远未完成 凡大作家,哪个不是在死后留下了许多未完成的手稿?即 使生前完成的作品,他们何尝不是常怀一种未完成的感觉, 总觉得未尽人意,有待完善?每一个真正的作家都有一个 梦: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可是,每写完一部作品。他又 会觉得那似乎即将写出的最好的作品仍未写出。也许,直 到生命终结,他还在为未能写出自己最好的作品而抱憾。
修身名句
,始于足下。 ——《老子·第六十四章》
赏读:千里遥远的路程是从脚下第一步开始的。比喻任
何事情的成功都是从头开始,从小到大逐渐积累的。万事
开头难,没有个开头就不会有结果。任何事情都要从一点
一滴的小事开始做起。
,非礼也;来而不往,亦非礼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也。
——《礼记·曲礼上》
赏读:礼节重在相互往来:有往无来,不符合礼节;有
贤良之士寡,则国家之治薄. 治理不好
④薄 但以刘日薄.西山,气息奄奄
接近
薄.其税敛,民可使富也 减轻,减少
3.古今异义 ①今者王公大.人.为政于国家者 今义:区别于孩子的成人 古义:___指__在__高__位__者_________ ②上之所.以.使下者 今义:连词,表结果 古义:表__凭__借__或__依__据__,__用__来___…_ …的
墨子出身低微,“上无君子之事,下无耕农之难”,且手艺 精湛,是一个接近手工业者的读书人。他注重节俭,劳心苦 志,“量腹而食,度身而衣”,“摩顶放踵利天下为主”。 早期“学儒者之业,受孔子之术”,后因儒家礼仪繁琐且丧 葬过奢,率先拉开了百家争鸣的序幕。“孔席不暖,墨突不 黔”,墨子四处奔走,以朴素的语言与生动形象的实例宣传 自己的思想主张,在逻辑谨严的层层说理之中与儒家学派辩 论着,最终形成了自己独特的论辩风格。墨子的论辩艺术在 《兼爱》《非攻》《尚贤》三篇中就有很好的体现。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