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开题报告

合集下载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及其应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可以调节植物生长和发育的化学物质,包括激素类和非激素类两大类。

它们能够通过影响植物的生理过程,调整植物体内的激素平衡,从而促进植物生长、改善产量。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并分析其应用研究的现状。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对作物生长的影响1. 激素类生长调节剂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和细胞分化素等。

这些激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细胞分裂、伸长和分化,对作物生长具有重要的影响。

生长素是一种常见且重要的激素,能够促进植物细胞的伸长和分裂,增加根系的发育,提高植物的抗病性和抗逆性。

通过施用外源生长素,可以提高作物的生长速度和生产力。

赤霉素是一种促进植物伸长和分化的激素,能够提高作物的光合作用和光能利用率,增加根系的发育,加速果实的生长、坐果和丰产过程。

细胞分裂素和细胞分化素能够调节植物的细胞周期和细胞分化,参与植物的生长和发育调控。

适当的施用细胞分裂素和细胞分化素,可以促进植物体内的细胞分裂和分化,提高作物的产量。

2. 非激素类生长调节剂非激素类生长调节剂包括多糖类、酶活化剂和抗逆剂等。

这些物质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影响主要通过改善植物的生理机能和增强植物的抗逆性来实现。

多糖类生长调节剂能够刺激植物的光合作用和养分代谢,提高植物对养分的吸收和利用效率,增加作物产量。

酶活化剂能够促进植物体内酶的活性,提高植物的新陈代谢和养分吸收效率,加快植物生长速度,增加作物产量。

抗逆剂能够提高植物对逆境的抗性,减轻逆境对作物生长和产量的不利影响。

通过施用抗逆剂,可以提高作物的适应性和生存能力,增加作物产量。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作物生产中的应用研究主要包括施用剂量和施用时间的优化、作物品种的筛选和植物生长激素基因工程等方面。

1. 施用剂量和施用时间的优化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施用剂量和施用时间对其影响效果具有重要影响。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蓝莓生长栽培中的应用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蓝莓生长栽培中的应用

7042020,%l.40,No.20农业与技术※种植科学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蓝莓生长栽培中的应用潘奥(辽东学院农学院,辽宁丹东118003)摘要:采用不同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植株进行喷施,分析蓝莓枝叶、果实生长受到的影响,确定调节剂对蓝莓生长栽培起到的作用。

试验结果表明,施加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蓝莓叶片生长,使植株高度增高和冠幅增大,并能够使蓝莓坐果率得到提高,其中20mg-L-1浓度赤霉素处理后效果最佳,但浓度增大后对植株生长产生抑制作用。

关键词:蓝莓;生长调节剂;生长发育中图分类号:S35文献标识码:A DOI:10.19754/j.nyyjs.20201030035引言蓝莓是杜鹃花科(Ericaceae)越桔属(Vaccini-um)植物,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果肉多浆汁,富含丰富维生素C、维生素A、花青素等特殊营养成分,近年来逐渐成为中国市场欢迎的健康食品[2]o目前国内蓝莓种植技术正进入快速发展阶段,开展人工抚育促进资源恢复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已有的抚育均采用刈割、修剪等机械方法,较费时费力。

采用化学抚育是目前高效优质的抚育技术之一,在很多领域都有广泛的应用。

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由人工合成,通过外部施加给植物。

在植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生长调节剂的施加将对促进种子萌发、花芽分化、植物细胞分裂、果实着色及果实增大等产生作用[1]。

结合外源植物生长调节剂应用进行研究,有助于实现蓝莓高产栽培,促使蓝莓生产技术取得进一步发展。

1试验材料与方法1.1材料与处理试验地位于辽宁省丹东市汤山城镇蓝莓种植基地。

选用地栽第2年的北高丛蓝莓蓝丰为试验对象,株行距0.8mx1.5m。

所选地块地势平坦,排水良好,蓝莓植株长势一致。

试验设计1个对照组和4个试验组,每组处理12株,共60株蓝莓树为试验材料。

对照组施加清水,编号为A1-3,试验组编号分别为B1 -3、C1-3、D1-3和E1-3,分别施加萘乙酸、复硝酚钠、防落素和赤霉素,每组1-3编号施加浓度分别为10、20、30mg-L-1,4次重复。

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的研究

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的研究

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的研究一、内容综述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的研究是近年来植物学领域的一个热点课题。

随着人们对蓝莓产业的不断重视,研究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已成为提高蓝莓产量和质量的重要手段。

本文将对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的研究现状进行综述,以期为相关研究提供参考。

蓝莓组培技术起源于20世纪初,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取得了显著的成果。

目前蓝莓组培技术主要包括脱分化培养、愈伤组织诱导、丛芽再生等几个关键环节。

这些技术的不断优化和完善,使得蓝莓组培技术在生产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近年来针对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的研究取得了一定的进展,研究人员通过优化培养基配方、调整生长条件等方法,成功实现了蓝莓组培苗的大量生产。

此外还有一些研究表明,通过调控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等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比例,可以有效地促进蓝莓组培苗的生根和生长发育。

影响蓝莓组培插繁殖生根的关键因素主要包括培养基中营养物质的种类和含量、生长调节剂的使用、生长环境等。

通过对这些因素的合理调控,可以有效地促进蓝莓组培苗的生根。

针对蓝莓组培插繁殖生根机理的研究主要集中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研究生根激素的作用机制,揭示其调控生根过程的关键分子;二是研究生根过程中的信号传导途径,为调控生根提供理论依据;三是研究生根过程中的细胞分化和形态发育规律,为优化培养条件提供指导。

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与生根机理的研究是一个复杂而富有挑战性的课题。

未来研究应继续深化对蓝莓组培插繁殖技术和生根机理的认识,为提高蓝莓产量和质量提供有力支持。

1. 蓝莓组培技术的重要性和应用价值随着全球经济的快速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高,对食品、药品、化妆品等产品的需求也在不断增加。

蓝莓作为一种营养丰富、口感独特、具有极高医疗价值的水果,其市场需求逐年攀升。

然而传统的种植方式存在诸多问题,如病虫害多发、产量不稳定、品质参差不齐等。

为了满足市场的需求,提高蓝莓的生产效率和品质,组培技术应运而生。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作用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作用分析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作用分析【摘要】果树是一类重要的农作物,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本文首先介绍了果树生长发育特点,然后详细分析了不同种类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

接着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应用,以及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影响。

还重点探讨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作用。

结论部分指出了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重要性,它对果树产量和品质的促进作用,以及在果树病虫害防治中的潜力。

通过本文的分析,可以更好地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作用,为果农提供更科学的种植管理方法,促进果树产业的发展。

【关键词】果树生长发育特点, 植物生长调节剂, 果树培育, 品质, 产量, 病虫害防治, 重要性, 促进作用, 潜力1. 引言1.1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的作用分析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可以对果树的生长发育、产量和品质、病虫害防治等方面产生积极作用。

通过合理的使用和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帮助果树有效地调控生长发育过程,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同时还可以增强果树的抗逆性,促进果实的生长成熟,延长果树的果实采摘期。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多样,作用机制复杂。

常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包括生长素、赤霉素、吲哚丁酸、激素类、氮肥等。

这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通过调节果树的生长素、赤霉素合成、分解和运输等代谢通路,对果树的芽休眠解除、花芽分化、果实膨大、果实成熟等关键生长发育阶段产生调控作用。

植物生长调节剂在果树培育中具有重要的作用,是果树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通过科学合理地应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有效提高果树的产量和品质,保障果树的健康生长,为果农带来更好的经济效益。

2. 正文2.1 果树生长发育特点果树是指生长在地上并能结果实的木本植物,主要包括苹果树、梨树、桃树等。

果树生长发育具有一定的特点,首先是果树的生长周期比较长,一般需要几年甚至十几年才能达到结果的状态。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影响植物生长和发育过程的化学物质。

它们作为植物生长的调控因子,会影响植物的生长、开花、结果和机体生理活动等多个方面。

开发合适的生长调节剂,可促进作物生产和园艺业的发展,提高农业生产的质量和效率。

本文将探讨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和开花的影响研究。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激素类和生长抑制剂两大类。

1.激素类激素类是促进植物生长和发育的物质,包括植物激素、生长素、生长素类物质、细胞分裂素、细胞分化素、赤霉素等。

生长素是植物体内分泌的功能非常重要的激素,其主要作用是促进幼嫩组织细胞的伸长增长,调节植物整体生长和形态。

2.生长抑制剂生长抑制剂是抑制植物生长的物质,包括萘酸、脱落酸等。

这些物质能够限制植物生长发育,或者是在一定时期内抑制植物的生长。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能对植物的生长、发育、繁殖、耐旱、抗病、抗逆等方面产生影响。

可用于促进或抑制植物的某些生长过程。

1.促进植物生长激素类生长调节剂能够促进植物生长,对茎、根、叶片生长均有明显作用。

其中,生长素可增加果实大小、叶面积、枝条长度和干重,提高作物生产量;而脱落酸可提高器官的细胞紧密性,减轻严重干旱对作物的伤害。

2.抑制植物生长适量使用生长抑制剂,可抑制植物生长。

例如,用萘乙酸和茉莉酸钾等生长抑制剂可控制果树长势,增加萌芽发芽的机会,保证花果质量。

但应慎重使用,淋施过量会抑制生长,或引起显著卷叶变异现象。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开花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在花卉开花时也有广泛的应用。

大多数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分为促进花芽发育的物质和直接增加花朵数量和质量的物质。

1.促进花芽发育的物质生长调节剂亦可用于促进花芽的生长。

例如,茉莉酸钾等会促进花芽生长,因此经常在果树花后期涂喷,对果实膨大、色泽改善都有很好的效果。

2.直接增加花朵数量和质量的物质茉莉酸钾和GA3等也可用于增加花朵数量和质量,通常涂喷于花开前后。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不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

蓝莓属于杜鹃花科、越橘属植物,又叫做笃斯、龙果,它作为一种具有较高经济价值和广阔开发前景的新兴小浆果树种[1],果实富含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等营养物质,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

笔者在本文中将GA 3、6-BA 和NAA 三种植物生长调节剂按不同浓度的配比,再加上KH 2PO 4[2]、ZnSO 4[3]、CaCO 3、FeSO 4·ETDA 配制成4个试验组和一个CK 对照组,共5个处理,研究其对蓝莓品种巴尔德温果实生长发育的影响,最后筛选出一个最佳处理组,为以后蓝莓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1材料与方法1.1试验材料与处理1.1.1试验地点本试验在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南综合试验站附近的红泉蓝莓公司内蓝莓采摘园进行,如图1所示,安徽农业大学皖西南综合试验站位于安庆市怀宁县黄墩镇[4],选取巴尔德温品种15株树形一样、长势良好的蓝莓树开展试验。

1.1.2处理方案在蓝莓幼果时期对15株蓝莓树进行两次喷施处理,将GA 3、6-BA 和NAA 按不同浓度的配比,加上KH 2PO 4、ZnSO 4、CaCO 3、FeSO 4·ETDA 配制成4个试验组和一个CK 对照组共5个处理,每个处理选择3株重复,用喷雾器喷施树上的全部果穗至果穗滴水为止,两次喷施时期分别为2022年4月22日(下午2:00,天气多云)和2022年4月29日(下午2:00,天气阴);为了方便试验,将表1中的处理1、处理2、处理3、处理4、CK 改为A 、B 、C 、D 、CK 。

1.2试验方法1.2.1蓝莓果实果质量的测量2022年4月22日上午9:00,开始取样,后面的取样时间依次为处理后15天、30天、45天、60天、75天、90天,取样时在一棵蓝莓树的四周各选取一个长势良好的果穗,在果穗的第二节、第五节、第七节分别取3个蓝莓果,每个节点的12粒蓝莓幼果单独放在一个袋中做好标记。

回到试验站,将45袋蓝莓幼果放在去过皮的万分之一的电子天平(AR224CN ,奥豪斯仪器常州有限公司制造)称质量,记录数据,将称好的45袋蓝莓幼果立即放入-20℃的冰箱(BCD-213TME ,合肥美的电冰箱有限公司制造)低温保存待测。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的影响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一类可以影响植物生长、发育和代谢的化学物质,广泛应用于农业生产中。

在水果生产中,植物生长调节剂也被用来调控水果的品质,以达到提高产量和质量的目的。

本研究旨在探究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的影响,并为种植者提供科学指导。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分类及作用机制植物生长调节剂按照作用方式分为内源激素类和外源激素类。

内源激素类包括生长素、赤霉素、细胞分裂素等,它们影响植物的生长和发育;外源激素类包括矮化剂、增效剂等,用于改变植物的体型和生长速度。

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机制主要通过干扰植物内源激素信号传导通路来实现。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生长的影响1. 促进果实膨大: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果实的生理活性物质含量,促进果实膨大,增加产量。

2. 增强果实硬度:某些外源激素类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增加果实细胞的机械强度,使果实更加坚实,降低果实的损伤率。

3. 改善果实颜色:有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果实的色泽鲜艳度,增加果实的市场竞争力。

4. 调节果实成熟速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前或延后果实的成熟时间,使果实在市场需求旺季上市,以获得更好的价格。

三、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水果品质的影响1. 影响口感特性:适当使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调节果实的纹理、口感和储存期限,增加水果在市场上的销售价值。

2. 改善营养成分:一些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提高水果的维生素和矿物质含量,改善水果的营养价值。

3. 减少病害:植物生长调节剂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增强水果的抗病性,减少病害的发生率。

4. 保持果实新鲜度:植物生长调节剂可以延缓果实的衰老过程,延长水果的保鲜期,改善水果的口感和品质。

四、植物生长调节剂的应用技术和注意事项1. 适量喷洒:应按照生长调节剂的使用说明正确稀释和喷洒,避免过量使用导致不良反应。

2. 处理时机:不同的水果品种和環境条件要求喷洒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时间不同,应根据实际情况合理安排。

3. 质量监测:应定期对处理过的水果样品进行品质监测,及时了解植物生长调节剂的效果,并进行调整。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

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生长的影响研究植物生长调节剂是植物生长发育中重要的物质,它们能够通过调节植物生长的某些过程,如分裂、扩展、加粗、伸长、开花、落叶等过程,对植物形态、生理、生化及代谢产生影响,从而促进、抑制或调节植物生长发育,增加农作物产量,提高品质。

一、植物生长调节剂的种类和作用植物生长调节剂分为内源性和外源性两类。

内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植物自身合成的,主要包括赤霉素、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细胞分化素、脱落酸等。

外源性植物生长调节剂是由人工合成或提取后应用于植物生长过程中的,主要有生长素、赤霉素、脱落酸、吲哚乙酸等。

生长素是植物生长调节剂中含量最高的一种,它可以促进植物的伸长和分化。

当生长素浓度较高时,能够促进植物茎秆的加粗和伸长,使植物高大。

且生长素还具有调控植物开花、着色、抗寒能力等多种功能。

因此,如果需要增加作物产量,可以通过添加生长素来促进植物生长。

赤霉素也是一种重要的植物生长调节剂。

它可以促进植物细胞的分裂、伸长和某些生长过程的进行。

当植物体内缺乏赤霉素时,会导致植物长得矮小,而赤霉素的添加则可以促进植物高大,增加产量。

脱落酸可以促进叶片逐渐成熟和脱落,因此也被称为“落叶素”。

然而,脱落酸的作用不仅限于促进植物落叶,它还可以影响植物伸长、开花和果实成熟等方面的生理过程。

在一些果树上,脱落酸的使用可以有效地促进果实的成熟和减少落果。

二、植物生长调节剂对植物的影响植物生长调节剂的使用对植物的影响多种多样,下面以几种常见植物生长调节剂为例,介绍它们的影响。

1. 生长素生长素的加入可以促进植物茎秆的伸长和加粗,使植物高大。

然而,如果过量使用生长素,则会导致植物长得松散、易倒伏,严重时会影响作物产量。

因此,在使用生长素时要注意剂量控制。

2. 赤霉素赤霉素的使用可以促进植物增加分枝和叶面积,提高光合作用产物的积累和分配。

但如果浓度过高,则会在刚芽期中抑制芽的萌发,因此在使用时要注意浓度的选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植物的生长是新细胞的分化与生长为基础,生长素、细胞分裂素、生长素与细胞分裂素之间的相互作用调控植物细胞的分化而调控器官的发生与生长。本实验拟通过低浓度的生长素,细胞分裂素对蓝莓离体繁育一步生根法的研究,阐明植物生长素调控蓝莓离体繁育一步生根的作用机理,为研究蓝莓根尖激素合成,极性运输途径奠定基础。
2.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本实验的前期研究表明添加低浓度的生长素能促进蓝莓离体繁育生根,而添加低浓度的玉米素抑制蓝莓生根。本实验拟通过对蓝莓离体繁育一步生根法的系统研究,阐明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蓝莓离体生根的作用机理。
3.选题研究的内容:
通过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往培养基里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观察其对蓝莓生根的影响。
参考文献:
[1]顾姻,贺美安.蓝浆果与蔓越桔[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1.
[2]李亚东.越桔(蓝莓)栽培与加工[M].长春:吉林科学技术出版社,2001.
[3]曹孜义,刘国民.实用植物组织培养教程[M].第2版.兰州:甘肃科技出版社,2001.
[4]苑兆和.世界蓝莓生产历史与发展趋势[J].落叶果树,2003(1):49-52.
[5]刘树英,张志东,吴林等.兔眼越桔芽增生诱导培养基及激素的筛选[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2002,24(1):55-57.
[6]刘庆忠,赵红军.高灌蓝莓的组织培养及快速繁殖[J].植物生理学通讯,2002,38(3):253.
[7] GRAHAMJ, GREIGK, MCNICOLRJ. Transformation of blueberry with-out antibiotic selection [J]. Annals of Applied Biology, 1996, 128(3):557-564.
目前普遍认为,IAA是促进不定根形成的主要激素。它在不定根的起始和发育中具有重要作用。孙书伟的研究证明,不同品种的蓝莓生根情况对不同种类激素浓度有不同的需求[15],综合说来,激素IBA比IAA效果更好,使用浓度为0.05~0.10mg/L。郑琪等研究发现改良的1/3MS附NAA0.5mg/L和IBA1.0mg/L的生根培养基上,生根率达70%左右。茨韦特科夫·约旦,赵燕丽,王春等以从保加利亚引进的蓝莓品种B91和B92的未萌动枝条为试验材料,进行了试管苗生根与移栽等技术的研究。结果表明:1/2WPM+IBA 2.0mg/L+NAA0.5mg/L是生根的理想培养基。而张凤生等研究认为,MW+NAA0.05mg/L+IBA0.5mg/L为最佳启动培养基[16]。董朝莉采用改良WPM为基本培养基,研究表明:蓝莓茎段的离体增殖率受到培养基中细胞分裂素的调控,ZT1~2mg/L和2ip10~20mg/L的效果较好,初代增殖系数可达3~6倍。来文国,王淑珍,马华升等以兔眼蓝莓当年生枝条进行研究结果表明:蓝莓试管苗附加IBA0.2mg/L效果最佳,有效生根率达57.5%。
经多年的研究,蓝莓的再生和增殖体系已取得了重大进展,但未建立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制约蓝莓组培快繁养技术关键之处在于瓶内生根。目前各国研究者在增殖继代的基础上建立了蓝莓的体外生根技术,韦吉梅等通过研究表明2.0mg/LIBA溶液处理兔眼蓝莓绿枝插条,然后扦插在菌根土+珍珠岩(1:1)基质上,生根率达84.17%以上。乌凤章,王贺新,陈英敏试验表明适合蓝莓嫩枝扦插的最佳基质是泥炭藓,这与李亚东的结论一致[11]。王连润等研究表明,蓝莓在改良的1/2WPM基本培养基添加0.3mg/LIBA的生根培养基上光照培养60d后生根率才达70%~90%[12]。试管内生根率相对来说比较低,因而蓝莓一般选择为试管外扦插生根[13],所选的生根率最高的基质为苔藓[14]。但体外生根的局限在于保湿难度大,嫩枝扦插需要保持95%以上的湿度2周以后,将湿度降低至85%,再经6周才能生根,此过程限制了利用组织培养对蓝莓进行大规模繁育。
CQWU/JL/JWB/ZY012-14
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论文(设计)题目:植物生长调节剂对蓝莓生根影响研究
系 别:林学与生命科学学院
年 级:2009级
专业(班):生物科学1班
学 号:
学生姓名:
指导教师:
2012年6月25日
重庆文理学院本科毕业论文(设计)开题报告
1.选题目的和意义:
蓝莓(Blueberry)又称甸果、地果、笃斯,属杜鹃花科(Ericaeae)越橘属(Vaccinium),多年生落叶或常绿灌木,原产于北美。通常在丘陵地带或海拔400~1400m的山地生长,常见于山地林内或灌丛中,是酸性土壤的指示性植物[1-2]。全世界约有400多种蓝莓,我国约91个种28个变种,广泛分布在华东、华中、华南至西南及东北地区。蓝莓果实深蓝色,富含甙,低糖、低脂肪,抗氧化能力名列所有果、蔬之首。对防止人体细胞衰老、预防老年性疾病,如心脏病、白内障、癌症、记忆力衰退具有特殊的功率,因而被国际粮农组织列为5大健康食品之一[3]。
[8]郝瑞.长白山区笃实越桔资源调查[J].园艺学报,1979,6(2):87-93.
[9]李守萍,张德财.浅谈浆果类树种在辽宁省果业发展中的地位[J].辽宁农业科学,2003(3):37- 38.
[10]修英涛,常凤英,姜河等.我国蓝莓(越桔)栽培现状及发展措施[J].辽宁农业科学,2003(3):21- 23.
4.本选题研究技术路线、研究方法和要解决的关键问题
(1)技术路线:植物组织培养,无菌操作
(2)研究方法:本实验采用植物组织培养法,配制LMR培养基,分别添加不同浓度梯度的植物生长素IBA、NAA和细胞分裂素ZT、6BA,将丛生芽分成单株,切割2cm左右茎段新稍插入生根培养基中。培养基设计10个处理,1个对照,每个处理20瓶,每瓶接种6个小单株,接种完后首先暗处理两天,再在适宜条件下培养观察记录不同处理的蓝莓生根数,计算平均生根率。
[14]程广有,刁淑清.笃斯越桔硬枝扦插技术研究[J].吉林林学院学报,1997,15(3):163-165.
[15]孙书伟.蓝莓组培苗瓶内生根的探讨[J].湖北农业科学,2009,48(4):786-788.
[16]张凤生,鹿娜,姜淼等.蓝莓组织培养与快速繁育[J].黑龙江农业科学,2009(3):3-5.
6.指导教师意见:
指导教师(签名):
年月日
7.开题审查小组审查意见:
教研室主任或组长签名:
年月日
说明:1、开题报告应在教师指导下由学生独立撰写,交指导教师审阅,并接受学校和系(院)检查。
2、开题报告不需要在本手册上填写,应按照该格式另行装订成册。
[11]李亚东,王金丽,曲路平等.越桔绿枝扦插育苗技术研究[J].吉林农业大学学报,1992,14(4):34 -37.
[12]王连润,马钧,胡忠荣等.蓝莓离体快速繁殖研究[J].红河学院学报,2009,7(5):16-18.
[13]刘庆忠,赵红军,郑亚芹等.高灌蓝莓微体繁殖技术研究初报[J].落叶果树,2001(5):1-3.
蓝莓适应性较强、耐贫瘠,病虫害少,探讨蓝莓苗木的工厂化育苗技术体系,满足商品基地建设的需要,成为蓝莓发展的重中之重[4]。目前,国内外对蓝莓的研究大多还处于微繁阶段[5-7],对离体诱导不定芽再生植株仅有少量报道。孙阳,刘顺标等研究并优化了蓝莓叶片离体再生和生根的技术要点,旨在为建立蓝莓组培快繁技术体系奠定基础。关于蓝莓组织培养技术,国内在带芽茎段方面的研究报道较多,而国外在对叶片进行直接再生的研究占了较大的比例。我国对蓝莓的研究始于20世纪80年代初,吉林农业大学郝瑞教授最先对长白山地区的衍生笃斯越橘资源进行了系统的调查[8],1983年吉林农大李亚东教授率先在我国开展了蓝莓引种栽培工作,对蓝莓栽培技术、土壤改良工作做了大量的研究[9-10]。
(3)要解决的主要问题:植物生长素和细胞分裂素对蓝莓离体生根的作用机理。
5.调研计划及主要参考文献
2012.05—2012.06查阅相关文献,设置试验方案
2012.07—2012.11植物组织培养,观察记录
2012.12—2013.02数据分析、发表论文撰写
2013.03—2013.04整理数据,完成论文。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