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pdf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修订稿
陈阅增第四版普通生物学课后习题答案集团文件发布号:(9816-UATWW-MWUB-WUNN-INNUL-DQQTY-1.2 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 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 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 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 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 3 )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 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 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 ) 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 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 (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 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 DNA成RNA.①所有 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 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 DNA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 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1.21.生命体组胞作为基本単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答:组胞是除病毒外的生命体的基本结构,其重要特点有:(1)细胞质膜将组胞与环境分隔开来,控制期胞内环境与外环境之间物质与能量转换。
(2)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1.细胞中含有大量的水;2.细胞中含有多种有机分子,其中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使组胞成为结构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并可完成基本新陈代谢外的特定功能。
(3)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功取决于其组成组胞功能的总和。
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答:之所以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系统,是因为所有生物都要从外部获取自由能来驱功其体内的生化反应1)自养生物以光能为能量来源,利用简単的原料合成自身复杂的有机物(2)异养生物以食物(其他生物合成的有机物质)分解所产生的化学能为能量来源,并将分解产生的小分子作为合成自身生物大分子的原料,(3)总之生物体和期胞需要与周围环境不断进行物质交换和能量流动,所以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三叶草.蝴蝶.时蜓.姓.地.度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4.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子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答:分子生物学对生物界统一性的深化:(1)所有生物的组胞都是基于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构建的(2)所有的蛋白质都由2o种気基酸以成键的方式连接而产生的(3)组胞代谢中的化学反应都依靠酶的催化作用,而大多数酶是蛋白质.(4)所有生物的遗传物质都是核酸,即DNA成RNA.①所有DNA分子的结构都是相同的,即4种核苷酸以磷酸二酯般的方式连接形成长链,2条互补的长整形成DNA 双螺旋分子;②DNA长链的核苷酸序列决定了蛋白质长整上気基酸的序列,也就决定了各种不同蛋白质的功能,进而调控生物代谢、生长、发育与生命机能运作,,(5)在所有的生物中,遗传密码是相同的,遗传信息的方向与是相同的.这些事实证明所有生物有一个共同的起源,整个生物界是由此产生的一个多分支的物种进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答案
第一章.绪论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 .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
336编号陈阅增普通生物学全部课件pdf
01生物学基础知识Chapter01细胞是生物体的基本结构和功能单位,具有细胞膜、细胞质和细胞核等基本结构。
020304细胞膜是细胞的外层结构,具有选择透过性,能控制物质进出细胞。
细胞质是细胞内的胶状物质,包含各种细胞器和细胞内液。
细胞核是细胞的控制中心,含有遗传物质DNA,能指导蛋白质的合成。
细胞结构与功能02030401遗传与变异遗传是指生物性状从亲代传递给子代的现象,由遗传物质决定。
变异是指生物性状在亲代与子代之间或子代个体之间存在的差异。
基因突变是生物变异的根本来源,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
基因重组和染色体变异也可导致生物性状的改变,是生物多样性的重要原因。
生物进化与分类A B C D02生物多样性及其保护Chapter生物多样性概念及意义生物多样性定义生物多样性是指在一定时间和一定地区所有生物(动物、植物、微生物)物种及其遗传变异和生态系统的复杂性总称。
生物多样性包括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和生态系统多样性三个层次。
生物多样性的意义维护生态平衡、促进科学研究、提供生物资源等。
生态系统结构与功能生态系统的组成01生态系统的结构02生态系统的功能03生物多样性保护策略就地保护迁地保护建立基因库加强教育和宣传03植物生理生态及应用Chapter呼吸作用的过程与类型介绍植物呼吸作用的过程,包括糖酵解、三羧酸循环和电子传递链等,阐述呼吸作用的类型和特点。
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的关系分析光合作用和呼吸作用在植物体内的相互联系和平衡,探讨环境因素对两者的影响。
光合作用的过程与机理磷酸化等过程,探讨光合作用的机理和影响因素。
植物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植物水分代谢与矿质营养植物水分代谢的过程与机理矿质营养的吸收与转运植物水分代谢与矿质营养的关系植物生长调节物质及其应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种类与作用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应用技术植物生长调节物质的合成与代谢04动物生理生态及应用Chapter动物消化、呼吸与循环系统动物消化系统组成及功能口腔、食管、胃、小肠、大肠等消化器官的结构与功能,以及消化液分泌和食物消化吸收过程。
(完整word版)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思考题(完整版)
第一章.绪论1、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2、为什么说生物体是一个开放的系统?3、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4、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5、三叶草—蝴蝶—蜻蜓—蛙—蛇—鹰是一种常见的食物链,但其中没有分解者,试将分解者以适当方式加到这个食物链中。
6、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7、怎样理解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8、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动物是由于氧气(O2)氧化糖(C6 H12 O6)产生CO2和H20 获得能量.假设你想知道所产生的CO2中的氧是来自于糖还是氧气,试设计一个用180作为示踪原子的实验来回答你的问题。
2、有人说:“不必担心工农业所产生的化学废料会污染环境,因为组成这些废料的原子本来就存在于我们周围的环境中."你如何驳斥此种论调?3、兔子吃的草中有叶黄素,但叶黄素仅在兔子的脂肪中积累而不在肌肉中积累。
发生这种选择性积累的原因在于这种色素的什么特性?4、牛能消化草,但人不能,这是因为牛胃中有一种特殊的微生物而人胃中没有.你认为这种微生物进行的是什么生化反应?如果用一种抗生素将牛胃中所有的微生物都消灭掉,牛会怎样?5、有一种由9种氨基酸组成的多肽,用3 种不同的酶将此多肽消化后,得到下列5个片段(N 代表多肽的氨基酸):丙一亮一天冬一酪一撷一亮酪一撷一亮N 一甘一脯一亮天冬一酪一撷一亮N 一甘一脯一亮一丙一亮试推测此多肽的一级结构。
第三章. 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为什么低等动物不能单纯靠细胞体积的膨大而进化为高等动物?2、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的差别关键何在?3、植物一般不能运动,其细胞的结构如何适应于这种特性?4、动物能够运动,其细胞结构如何适应于这种特性?5、细胞器的出现和分工与生物由简单进化到复杂有什么关系?6、动、植物细胞的质膜在成分和功能上基本相同,其生物学意义何在?7、最近发现了食欲肽(orexin ),一种似乎能调节任何动物食欲的信号分子。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pdf
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 B.C.):动物志。②贾思勰:齐民要术。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R):显微镜。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
(四)学习动物学的目的
动物学是农业科学的基础。动物学的新理论、新概念对农牧业的生产和人、畜的医疗保健事业,必然具有促进作用。因此,学习动物学的目的,就在于揭露和掌握动物生命活动的客观规律,为进一步利用、控制和改造动物提供理论依据。
对于动物科学和动物医学专业,简明扼要地介绍动物界的一般现象和规律,使学生具备一定的动物学基本知识,为进一步学习专业有关课程奠定必要的基础。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动物、细菌、真菌、多细胞藻类;植物界;动物界。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
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
5.六界分类:我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
Ⅰ非细胞生物
1.病毒界
Ⅱ原核生物
2.细菌界Ⅲ真核生物4.植物界5.真菌界6.动物界
普通生物学陈阅增习题
实用标准文档普通生物学习题总结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第四章细胞代谢第五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十七章植物的结构与生殖十八章植物的营养十九章植物的调控系统二十五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二十六章物种形成二十八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二十九章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生命科学技术学院2014届第二章生命的化学基础1.()、()、()和()4种原子是组成细胞及生物体最主要的原子,其中()原子相互连接成()或环,形成各种生物大分子的基本骨架。
2.化学键是将相邻原子结合在一起形成分子的相互()。
共价键是原子间通过()而形成稳定的分子结构。
分子之间()叫氢键。
3.细胞及生物体通常由()、()、()、()、()和()6类化合物所组成。
4.核苷酸单体的组成包括()、()和()基团。
5.下列化合物中,哪些不是多糖?A.纤维素B.琼脂C.麦芽糖D.糖原E.韧带纤维6. 指出下列反应中的水解反应()A.氨基酸+氨基酸→二肽+H2OB.二肽+H2O→氨基酸+氨基酸C.多肽变性反应D.A和B都是E.B和C都是7. 将下列4类基本的生化大分子与有直接关联的名词或概念连线:细胞壁DNA双螺旋细胞膜A 糖类磷酸激素基因B 脂类葡萄糖相对高储能营养物质甘油C 蛋白质嘌呤或嘧啶活性位点氨基酸D 核酸酶二硫键电泳260nm紫外吸收峰280nm紫外吸收峰第三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1. 下列()不是由双层膜所包被的A.细胞核B.过氧化物酶体C.线粒体D.质体2. 最小、最简单的细胞是()A. 蓝细胞B.古细菌C.霉菌D.支原体3. 下列细胞器中,作为细胞分泌物加工分选场所的是()A.内质网B.高尔基体C.核糖体D.溶酶体4. 细胞核不含()A.核膜B.染色体C.核仁D.核糖体E.蛋白质5. 真核细胞的分泌活动与()无关A.内质网B.高尔基体C.中心体D.质膜6. 细胞是由()命名的A.WatsonB.HookeC.LeeuwenhoekD.Schleiden7. 核糖体亚基的化学成分是()A.蛋白质、rRNA、tRNAB.多肽、rRNAC.多糖、rRNA、tRNAD.多糖、rRNA8. 高尔基体的功能很多,但不包括()A.蛋白质修饰B.蛋白质合成C.参与植物新细胞壁的合成D.细胞分泌活动9. 下列细胞中含线粒体最多的是()A.白细胞B.红细胞C.肌细胞D.神经细胞10. 下列是膜中脂质的是()A.甘油磷脂B. 鞘磷脂C.胆固醇D.上述各项11. 只存在于动物细胞的是()A.溶酶体B.内质网C.线粒体D.高尔基体12. 下列细胞器为非膜结构的是()A.线粒体B.微体C.核糖体D.内质网13. 原生质中最丰富的是()A.蛋白质B.脂类C.水D.糖类14. 线粒体和叶绿体中含有()DNAA.环状双链B. 环状单链C.线状双链D.线状单链15. 关于质体描述正确的有()A.是叶绿体的一种B.白色体存储淀粉和蛋白C.有色体含色素D. 白色体和叶绿体可以互相转化16. 下列对粗面内质网描述错误的是()A.有核糖体附着B.和细胞膜相连C.和核膜相连D.与蛋白质合成和运输有关17. 线粒体和叶绿体共同的是()A.可以产生ATPB.存在于所有真核生物中C.消耗氧气D.ATP形成的部位18. 质膜上的糖链()A.只存在于质膜外层B.各种细胞器膜上都有糖分子C.与细胞识别有关D.主要成分是蔗糖19. 原核细胞和真核细胞都有内含子和外显子,不同的是前者在细胞质中转录RNA,后者在细胞核中转录RNA。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课后练习题含答案简介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是由清华大学教授陈阅增编写的大学生生物学教材。
这本书适用于生物专业或相关专业,主要介绍生物学的基本概念、原理和实践。
本文将为读者们提供该书中的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
细节
本书的第一章介绍了生物学的历史背景、科学方法和基本概念。
本章课后练习题如下:
1.1 问题
1.宏观与微观是生物学的两大研究领域,请问它们分别是指哪些层次的
对象?
2.生物学涉及到的探究生物学现象的方法有哪些?请简述其中的一种方
法的应用流程。
3.生命的基本特征有哪些,它们在生物进化过程中的意义是什么?
1.1 答案
1.宏观研究对象是生命体的个体或群体,如物种和生态系统等;微观研
究对象是生命体的细胞和分子,如细胞器和蛋白质等。
2.生物学的探究方法包括观察、描述、比较、实验和建模,其中实验是
用来验证学科论点、探究或证实假设的科学研究方法,其应用流程包括设计实验、采集数据、分析数据和得出结论等。
3.生命的基本特征是复杂的有机分子组成、代谢、生长、繁殖、适应环
境和进化等,这些特征的演化为生命体的产生和发展提供了前提条件,也是生命体在适应环境和进化过程中具有优胜劣汰、遗传和演化性质的基础。
本书中共有29个章节,每章后都有课后练习题。
本文就不一一列举了,读者可以根据章节自行查找练习题和答案。
总结
本文为读者提供了《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二版)》中的部分课后练习题及其答案。
希望这些答案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学习生物学,提高自己的学习成绩和应对考试能力。
普通生物学习题解错误内容
以下内容为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三版)辅导与习题集的大部分错误,错别字就不在此一一列出了。
学识浅薄,整理仓促,如有漏记或错误之处,还请见谅。
(吐槽一句:普生主要就这一本参考练习册,但它的错误实在是多,做的时候各种查书、百度,造成了不少麻烦)确认有误的题目如下:(基本已查证)S第5页选择题 6.根据研究层次来划分,生物学的分科主要有:D项“解剖学”与第四页17题中的分类矛盾。
第15页18.“一种生物”应改为“一个生物”。
第29页 9.花青素存在于植物细胞的中。
(答案应为液泡)第61页判断5.“姐妹染色单体”错误,应为“同源染色体的非姐妹染色单体”。
选择5.“开始分裂”这一说法不明确。
第65页 14.题目问的是细胞衰老,答案却是细胞坏死。
第87页 8.D项“突触”不属于反射弧五大部分之一吧?第96页 15.答案的“b凝集素”应改为“抗B凝集素”。
第98页 45.答案的“生长素”应改为“生长激素”。
第100页 77.答案中雌性激素应该包括雌激素和孕激素,不应并列。
第103页 27.爬行类最高中枢,答案应该为B.中脑视叶。
(见第89页18题)第127页 25.小错误,图中最下面的“种子”改为“种皮”。
第135页选择 3.判断枝条的年龄是根据?(应选A.芽鳞痕数目)6.双子叶植物茎的髓部是由哪一项发育而来?(应选D.基本分生组织,第139页12题中有提及)第136页 23.A项正确,C项应该也没问题。
(见第141页21题的图)第152页 8.(4)萝卜经秋水仙碱处理的植株×甘蓝,应该是3n吧?第155页 14.答案第三个有误,RNA聚合酶Ⅰ的转录产物应该是rRNA。
第158页 33.染色体断裂导致的畸变不包括A.缺失,这点表示疑问。
第160页 5.操纵子调控属于。
(翻译水平错误,应为转录水平)第164页 22.此题为2005年四川大学考研真题,选A。
但书上的题干少了一个“不”字,现在应选BCD,癌细胞特点包括:B.端粒酶活性异常以及 D.反分化第187页 31.答案与普通生物学课本有冲突,原始生命应出现于37亿年前左右。
陈阅增 第四版 普通生物学 课后习题答案
答:适应是生物体共同的特征,是指一种生物和它具有的某些遗传性状提高了它在特定环境中生存和生殖的能力,以早生植物为例,干早环境的主要矛盾是缺水和光线强:
早生植物根系发达,叶表面积较小,叶表面增生了许多表皮毛或白色蜡质,以減少水分的蒸发和加强对阳光的反射,早生植物的新陈代谢极为缓慢,这是它们在长期的生存斗争中获得的适应性,早生植物的结构、功能与坏境相适应,
答:各种科学研究的方法有相同的关键要素:观察、提问、假说、顸测和检验,它们是环环相扣的:
( 1 )观察是对自然有目的考察和审视; (2)同题的提出是基于观察中发现事实,
(3 )某种设想或假说的提出是对问题作出的可能解释; (4)预测是根編假说,通过推测和类推的方法得到的;
(5)最后根据预测,设计实验,在进一步的观察和实验中检验假说,,
,科学方法的各个关键要素是基于事实、符合逻辑的,且科学中任何思想、假说、理论都必须是可以检验的,所以科学是一项具有自我修正机制的社会活动,
6.为什么说地球上的生态系统是目前人类生存的地球表层环境得以维持的支持系统?答:今口的地球表面成为适宣人类生存的环境,是由于地球生物和环境37亿年的协同进化,主要表现在;
(5)生长发育,生物的生长是组胞体积成数量的增长,发育是和生长密切相关的过程,在多细胞生物的生活史中,发生了一系列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包括组织器官的形态建成、性成熟、衰老等,,
(6)进化和适成,在生殖过程中,遗传物质往往会发生重组和突变,使亲代和子代以及子代不同个体之间出现变异,
2.试述生物分界的发展历史和各分界划分的主要依据[l111西师1lt大学2oo5石开、暨商大学2oo6石开、四川大学2006 1111'、西南大学2006研、中科l1完2008研]答:长期以来,界是最大的分类阶元,生物的分界及其发展过程如下: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答案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答案第一章.绪论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得组构,有哪些重要得特点?细胞就是生命得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就是由细胞组成得。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得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得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得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得有机分子,特别就是起关键作用得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得细胞就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得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得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得功能。
整个生物体得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得功能得总与。
2 、分类阶元与界得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与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与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得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与真菌,这样做得理由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与蓝藻属于植物界,但就是它们得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得细胞核(染色体就是一个环状得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与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就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得能力。
真菌就是就是进化得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 .分子生物学得发展如何深化与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得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得细胞就是由相同得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得。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就是由酶所催化得,而酶就是一种蛋白质。
2024版普通生物学(陈阅增)
植物的光合作用与呼吸作用
光合作用
植物通过叶绿体中的光合色素吸收光能,将二氧化碳和水转化为有机物质,并释放氧气。光合作用为植物提供能量和有机 物质,是地球上最重要的化学反应之一。
呼吸作用
植物通过呼吸作用分解有机物质,释放能量并维持生命活动。呼吸作用包括有氧呼吸和无氧呼吸两种类型,其中有氧呼吸 是主要的能量来源。
03
细胞核
控制细胞的遗传和代谢活动,储 存遗传信息。来自胞器的种类与功能叶绿体
植物细胞中的光合 作用器官,将光能 转换为化学能。
内质网
参与蛋白质的加工、 运输和分泌。
线粒体
细胞内的“动力工 厂”,负责细胞呼 吸和能量转换。
核糖体
合成蛋白质的场所, 分为附着核糖体和 游离核糖体。
高尔基体
对蛋白质进行加工、 分类和包装,形成 分泌泡。
生物学在农业领域的应用, 推动了作物育种、病虫害防 治、农业生产技术等方面的 进步,提高了农产品产量和 质量。同时,生物学也为食 品安全提供了科学依据和技 术支持。
生物学在生态学和环境保护 领域的应用,有助于揭示生 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以及 生物与环境之间的相互作用 机制。这对于保护生物多样 性、维护生态平衡和推动可 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文艺复兴至19世 纪
随着自然科学的发展,生物学逐 渐从哲学和自然历史中独立出来, 成为一门实验科学。显微镜的发 明和应用,使生物学家能够深入 观察和研究生物体的微观结构。
19世纪末至20世 纪
随着遗传学、细胞生物学、分子 生物学等学科的兴起和发展,生 物学经历了从描述性向实验性、 从定性向定量的转变,揭示了生 命现象的许多基本规律。
06
动物生理与行为
动物的运动系统与行为调控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
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复习笔记及详解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笔记和典型题(含考研真题)详解来源:才聪学习网/考研教材本书是吴相钰《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4版)教材的学习辅导书,主要包括以下内容:1.整理名校笔记,浓缩内容精华。
在参考了国内外名校名师讲授该教材的课堂笔记基础上,复习笔记部分对该章的重难点进行了整理,因此,本书的内容几乎浓缩了该教材的知识精华。
2.典型题详解,巩固重点难点。
该部分选取并解答各章节相关知识的常见典型题,可以帮助学员巩固所学知识点。
3.挑选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
本书挑选了部分名校的相关考研真题,总结出题思路,有利于强化对重要知识点的理解。
本书提供电子书及打印版,方便对照复习。
目录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1.2 典型题详解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篇细胞第2章生命的化学基础2.1 复习笔记2.2 典型题详解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章细胞结构与细胞通讯3.1 复习笔记3.2 典型题详解3.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章细胞代谢4.1 复习笔记4.2 典型题详解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章细胞的分裂和分化5.1 复习笔记5.2 典型题详解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篇动物的形态与功能第6章脊椎动物的结构与功能6.1 复习笔记6.2 典型题详解6.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章营养与消化7.1 复习笔记7.2 典型题详解7.3 考研真题详解第8章血液与循环8.1 复习笔记8.2 典型题详解8.3 考研真题详解第9章气体交换与呼吸9.1 复习笔记9.2 典型题详解第10章内环境的控制10.1 复习笔记10.2 典型题详解10.3 考研真题详解第11章免疫系统与免疫功能11.1 复习笔记11.2 典型题详解11.3 考研真题详解第12章内分泌系统与体液调节12.1 复习笔记12.2 典型题详解12.3 考研真题详解第13章神经系统与神经调节13.1 复习笔记13.2 典型题详解13.3 考研真题详解第14章感觉器官与感觉14.1 复习笔记14.2 典型题详解14.3 考研真题详解第15章动物如何运动15.1 复习笔记15.2 典型题详解15.3 考研真题详解第16章生殖与胚胎发育16.1 复习笔记16.2 典型题详解1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篇植物的形态与功能第17章植物的结构和生殖17.1 复习笔记17.2 典型题详解17.3 考研真题详解第18章植物的营养18.1 复习笔记18.2 典型题详解18.3 考研真题详解第19章植物的调控系统19.1 复习笔记19.2 典型题详解19.3 考研真题详解第4篇遗传与变异第20章遗传的基本规律20.1 复习笔记20.2 典型题详解20.3 考研真题详解第21章基因的分子生物学21.1 复习笔记21.2 典型题详解21.3 考研真题详解第22章基因表达调控22.1 复习笔记22.2 典型题详解22.3 考研真题详解第23章重组DNA技术简介23.1 复习笔记23.2 典型题详解23.3 考研真题详解第24章人类基因组24.1 复习笔记24.2 典型题详解24.3 考研真题详解第5篇生物进化第25章达尔文学说与微进化25.1 复习笔记25.2 典型题详解25.3 考研真题详解第26章物种形成26.1 复习笔记26.2 典型题详解26.3 考研真题详解第27章宏进化与系统发生27.1 复习笔记27.2 典型题详解27.3 考研真题详解第6篇生物多样性的进化第28章生命起源及原核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8.1 复习笔记28.2 典型题详解28.3 考研真题详解第29章真核细胞起源及原生生物多样性的进化29.1 复习笔记29.2 典型题详解29.3 考研真题详解第30章绿色植物多样性的进化30.1 复习笔记30.2 典型题详解30.3 考研真题详解第31章真菌多样性的进化31.1 复习笔记31.2 典型题详解31.3 考研真题详解第32章动物多样性的进化32.1 复习笔记32.3 考研真题详解第33章人类的进化33.1 复习笔记33.2 典型题详解33.3 考研真题详解第7篇生态学与动物行为第34章生物与环境34.1 复习笔记34.2 典型题详解34.3 考研真题详解第35章种群的结构、动态与数量调节35.1 复习笔记35.2 典型题详解35.3 考研真题详解第36章群落的结构、类型及演替36.1 复习笔记36.2 典型题详解36.3 考研真题详解第37章生态系统及其功能37.1 复习笔记37.2 典型题详解第38章生物多样性及保护生物学38.1 复习笔记38.2 典型题详解38.3 考研真题详解第39章动物的行为39.1 复习笔记39.2 典型题详解39.3 考研真题详解第1章绪论:生物界与生物学1.1 复习笔记一、生物具有6个基本特征1具有特定的结构(1)基本单位细胞是生物体(除病毒外)结构和功能的基本单位。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第3版课后答案-21页文档资料
第一章.绪论1 .生命体细胞作为基本单位的组构,有哪些重要的特点?细胞是生命的基本单元。
生物有机体(除病毒外)都是由细胞组成的。
细胞由一层质膜包被:质膜将细胞与环境分隔开来,并成为它与环境之间进行物质与能量转换的关口。
在化学组成上,细胞与无生命物体的不同在于细胞中除了含有大量的水外,还含有种类繁多的有机分子,特别是起关键作用的生物大分子:核酸、蛋白质、多糖、脂质。
由这些分子构成的细胞是结构异常复杂且高度有序的系统,在一个细胞中除了可以进行生命所需要的全部基本新陈代谢活动外,还各有特定的功能。
整个生物体的生命活动有赖于其组成细胞的功能的总和。
2 . 分类阶元和界的划分?生物分界代表性人物?如二界系统为瑞典林奈。
界、门、纲、目、科、属、种(递减)林奈:二界系统、海克尔:原生生物界惠特克:五界(原核生物界、原生生物界、真菌界、植物界、动物界)3 .在五界系统中,为什么没有病毒?五界系统根据细胞结构和营养类型将生物分为五界,病毒不具细胞形态,由蛋白质和核酸组成,没有实现新陈代谢所必需的基本系统,不包含在五界系统中。
4 .在二界或三界系统中,细菌、真菌均隶属于植物界,在五界系统中,它们都从植物界中划出来,或独立或为原核生物界和真菌,这样做的理由是什么?二界系统中,细菌和蓝藻属于植物界,但是它们的细胞结构显然处于较低水平,它们没有完整的细胞核(染色体是一个环状的DNA 分子,没有核膜), 也没有线粒体、高尔基体等细胞器。
蓝藻和某些细菌有光合作用,但不应因此就把它们放入植物界。
它们有光合作用只是说明生命在进化到原核生物阶段就有利用光能,进行光合作用的能力。
真菌是是进化的产物,腐食营养,独立为真菌界。
6 .分子生物学的发展如何深化和发展了人们关于生物界统一性的认识?分子生物学告诉我们,所有生物的细胞是由相同的组分如核酸、蛋白质、多糖等分子所构建的。
细胞内代谢过程中每一个化学反应都是由酶所催化的,而酶是一种蛋白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3.四界分类:由美国人科帕兰(Copeland)提出。
原核生物界:包括蓝藻和细菌、放线菌、立克次氏体、螺旋体、支原体等多种微生物。
原生生物界:包括原生动物和单细胞的藻类。动物界。植物界。
4.五界分类:1959年美国学者魏泰克(Whitaker)提出五界分类法:
动物分类学:研究动物类群之间彼此相似或相异的程度,并分门别类,列成系统;似阐明它们的亲缘关系、进化过程和发展规律。
动物生理学:研究动物体的生活机能(如消化、循环、呼吸、排泄、生殖、刺激反应性等)、各种机能的变化、发展情况以及在环境条件影响下所起的反应等。
动物生态学:根据有机体与环境条件的辩证统一,研究动物的生活规律及其与环境中非生物与生物因子的相互关系。
非生物界:所有无生命的物质,如:空气、阳光、岩石、土壤、水等。
生物界:一切有生命的生物。
非生物界组成了生物生存的环境。生物和它所居住的环境共同组成了生物圈。
生物的形式多样,种类繁多,各种生物在形态结构、生活习性及对环境的适应方式等方面有着千差万别,变化无穷,共同组成了五彩缤纷而又生机勃勃的生物界。
最小的生物为病毒,如细小病毒只有20nm纳米,它是一种只有1600对核苷酸的单一DNA链的二十面体,没有蛋白
近年来,从分子的水平来阐明生命现象的本质,已涉及生物学科的各个方面,对这方面的研究称为分子生物学。分子生物学已成为当前生物学中的一个最活跃的领域。
另外,研究动物的构造原理,为其它新的工程技术提供依据的科学,叫做仿生学。
三、动物学发展简史
动物学的发展经历了极其漫长的过程,大致分为三个阶段:
(一)描述生物学阶段
(三)生物的分界:地球上生活着的生物约有200万种,但每年还有许多新种被发现,估计生物的总数可达2000万种
以上。对这么庞大的生物类群,必须将它们分门别类进行系统的整理,这就是分类学的任务。
1.二界分类:公元前300多年,古希腊亚里士多德将生物分为二界:植物界、动物界。
2.三界分类:1886年德国生物学家海克尔(E.Haeckel)提出三界分类法:
3.蓝藻界
二、动物学及其分科
(一)动物学的定义:动物学是以动物为研究对象,以生物学的观点和方法,系统地研究动物的形态结构、生理、生态、分类、进化、与人类的关系的科学。
(二)动物学的主要分科:
依据研究内容的不同,动物学分化为许多不同的分科,主要有以下几类:
动物形态学:研究动物体内外结构以及它们在个体发育和系统发展过程中的变化规律的科学。其中解剖学是研究器官构造及其相互关系的科学。研究细胞与器官的显微结构的科学,称为细胞学和组织学。用比较现代动物器官系统的异同来研究进化关系的,称为比较解剖学。研究个体发育中动物体器官系统形成过程的,称为胚胎学。此外;研究绝灭动物在地层中的化石的,称为古动物学。
4.生物都有遗传和变异的特性:生物在繁殖时,通常都产生与自身相似的后代,这就是遗传。但两者之间不会完全一样,这种不同就是变异。生物具有遗传性才能保持物种的相对稳定和生物类型间的区别。生物的变异性才能导致物种的变化发展。
(二)动物的基本特征:动物自身不能将无机物合成有机物,只能通过摄取食物从外界获得自身建设所需的营养。这种营养方式称为异养。
植物界:包括进行光合作用的多细胞植物。特点:具有叶绿体,能进行光合作用。营养方式:自养,为食物的生产者。
动物界:包括所有的多细胞动物。特点:营养方式:异养。为食物的消费者
5.六界分类:我国生物学家陈世骧提出了六界分类系统:
Ⅰ非细胞生物
1.病毒界
Ⅱ原核生物
2.细菌界Ⅲ真核生物4.植物界5.真菌界6.动物界
原核生物界:细菌、立克次体、支原体、蓝藻。特点:环状DNA位于细胞质中,不具成形的细胞核,细胞器无膜,为原核生物。细胞进行无丝分裂。
原生生物界:单细胞的原生动物、藻类。特点:细胞核具核膜的单细胞生物,细胞内有膜结构的细胞器。细胞进行有丝分裂。
真菌界:真菌,包括藻菌、子囊菌、担子菌和半知菌等。特点:细胞具细胞壁,无叶绿体,不能进行光合作用。无根、茎、叶的分化。营腐生和寄生生活,营养方式为分解吸收型,在食物链中为还原者。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pdf
陈阅增普通生物学辅导与习题集pdf篇一:普通生物学笔记(陈阅增)完整版_PDF转换成word转换器
普通生物学讲课文本
绪论
思考题:1.生物的分界系统有哪些?2.生物的基本特征是什么?3.什么是动物学?4.什么是细胞学说?其意义是什么?
5.学习和研究动物学有哪些方法?
一、生物分界:物质世界是由生物和非生物二部分组成。
3.生物都有有生长、发育和繁殖的现象。
任何生物体在其一生中都要经过从小到大的生长过程。在生长过程中,生物的形态结构和生理机能都要经过一系列的变化,才能从幼体长成与亲代相似的个体,然后逐渐衰老死亡。这种转变过程总称为发育。当生物体生长到一定阶段就能产生后代,使个体数目增多,种族得以绵延。这种现象称为繁殖。
按照研究的动物对象分为原生动物学、昆虫学、寄生虫学、鱼类学、鸟类学和哺乳动物学等。
由于生物学与物理和化学的互相渗透,形成了生物物理学、生物化学等边缘学科。
生物化学的迅速发展,对包括动物学各分科在内的生物科学,影响特别显著。如对基因物质DNA的深入研究,使定向改变生物的特性,甚至创造目前世界上所没有的生物种,已成为可能。这方面的研究,被称为遗传工程。再如有人对人、黑猩猩、猴、鸡等生物细胞色素丙的结构进行比较研究、完善了生物进化树,为分类学和进化论据供了进一步的科学依据。
膜。最大的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20-30m长的蓝鲸,重达100多吨。
(一)生物的基本特征
1.除病毒以外的一切生物都是由细胞组成。构成生物体的基本单位是细胞。
2.生物都有新陈代谢作用。
同化作用或称合成代谢:是指生物体把从食物中摄取的养料加以改造,转换成自身的组成物质,并把能量储藏起来的过程。
异化作用或称分解代谢:是指生物体将自身的组成物质进行分解,并释放出能量和排出废物的过程。
切身利益,积累知识。形态的、解剖的、分类的、生长发育的、繁育的、等等。
①动物学之父-亚里士多德(Aristotle,384~322 B.C.):动物志。②贾思勰:齐民要术。③李时珍:本草纲目。④胡克(Hooke,R):显微镜。⑤细胞学说(celltheory):植物和动物的组织都是由细胞构成;所有细胞是由细胞分裂或融合而来的;卵和精子都是细胞;一个细胞可分裂而形成组织。由德国植物学家Schleiden,M.J.和动物学家Schwann,T.于1838~1839年共同提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