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第一篇:通信基础知识(上)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的类型、通信的技术、通信的标准等。
一、通信的类型1.语音通信: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在电话、广播、电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数据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3.图像通信:图像传输可以帮助人们在远距离地区交流,如视频会议、智能监控等领域。
4.多媒体通信: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技术,同时传递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
二、通信的技术1.信道:指传输信息的通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包括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信道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
2.调制:将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调幅、调频、调相是常用的调制技术,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3.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息流合并为一个信道,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三、通信的标准1.ITU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针对电信和无线电通讯进行规范。
2.IEEE标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以保证电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互操作性。
3.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
以上是通信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用户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通信技术和标准,以更好地满足各种通信需求。
第二篇:通信基础知识(下)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通信的类型、通信的技术、通信的标准之外,通信的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通信的安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信息被传递中可能遭到窃听、篡改或伪造等恶意行为,所以通信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为了保护信息的安全,通信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加密技术:将明文信息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转换,使得信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无法阅读。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通信是人类社会早期就开始出现的技术。
距今已有数千年的历史。
人类社会发展到现代,从最初的烟火、旌旗、烽火、军鼓、鸟信、信鸽,到现在的电话、网络、卫星通信等都是通信的发展历史。
本文主要讲述通信基础知识。
一、通信的定义通信是指以某种介质(如电话、电报、短信、互联网等)传送信息的过程,包含了消息计算机通信、遥控、遥测和通讯等综合的内容。
二、通信的分类通信可以根据信号的形式、通信双方的位置、通信双方的数量等方式进行分类。
1.信号分类通信信号可以根据信号的形式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类。
模拟信号是一种连续的信号,它的幅度值随时间连续变化。
比如声音、电视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一种离散的信号,其幅度值只能在有限的一组离散值中取值。
比如数字电视信号、数字文字等。
2.通信双方位置通信双方位置可以分为近距离通信和远距离通信。
近距离通信是指通信双方距离较近的通信,如电缆通信、蓝牙通信等。
远距离通信则是指通信双方距离较远的通信方式,如卫星通信、无线电通信等。
3.通信双方数量通信双方数量可以分为一对一通信和广播通信。
一对一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为两人,如电话通信、视频通话等。
广播通信是指通信双方为多人,如广播电台、电视台等。
三、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通信技术中的一种,随着科技的发展,数字通信技术越来越成为主流。
数字通信可以通过数字方式实现高速、高效的信息传输,是经典的模拟通信的补充和替代。
1.数字通信的优势1)带宽利用率高数字通信可以将模拟信号转换为0、1数字序列,提高了信道利用率,可以用一条信道进行多路复用。
2)去除干扰数字信号可以通过前向纠错码和纠错重传等方式去除干扰,提高了通信质量。
3)信息安全性数字通信通过加密可以保护信息安全性,对外部干扰和窃听起到保护作用。
2.数字通信的缺陷数字通信也存在一些缺陷。
1)计算机速度不足问题,现在已经得到了极大的改善。
2)数字通信通常要求设备的成本较高,但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设备的成本正在下降。
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述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传递。
携带信息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如话音)和数字信号(运算机输出的信号)。
信息的传递由通信系统来完成。
1.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终端、传输和互换三大部份。
终端:包括一般、移动、运算机、数据终端、可视、会议电视终端等。
传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一样叫信道。
互换系统:完成接入互换节点链路的聚集、转接和分派。
通信系统软件:为能更好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转接互换所必需的一整套协议、标准,包括网络结构、网内信令、协议和借口和技术体制、接口标准等。
注释区分交换和传输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一些概念的理解。
但随着通信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很多新的标准已经把传输和交换融合到一起。
1.2通信系统的分类依照系统所传输的信号来分类,那么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用模拟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用数字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由于光纤通信的普及和集成工艺的进展,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再生,可综合各类业务,便于和运算机系统连接,易于集成等优势,因此慢慢取代了模拟通信系统。
1.3标准化组织标准能够被看做是将不同厂商制造的硬件和软件连接起来以便和谐工作的“粘接剂”。
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全国的标准化组织概念了多种物理特性和操作特性的标准,以便厂商生产与通信公司的线路设施及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兼容的设备。
在全世界范围内,标准化组织公布了一系列与通信有关的建议。
这些建议虽不是强制性的,但在全世界的通信设备和设施的开发进程中具有很强的阻碍力,并已被数百个大型企业和通信公司采纳。
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组织。
1.I TU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ITU的前身是CCITT(国际电报咨询委员会),1994年更名,它由联合国的一个机构主办,属政府间组织。
总部设在日内瓦,直接负责制定数据通信标准,由15个工作组组成。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和组成部分。
它通过各种方式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促进了人与人之间的交流和合作。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的定义、通信的分类、通信的基本原理和通信的发展趋势等。
一、通信的定义通信是指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发送者传递到接收者的过程。
通信的目的是使发送者的信息能够被接收者所理解和回应。
通信可以是双向的,也可以是单向的。
它可以通过语言、文字、图像、声音、信号等形式进行。
二、通信的分类通信可以按照不同的标准进行分类。
按照信息传输的距离可以分为远程通信和近程通信;按照信息传输的方式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按照信息传输的速度可以分为宽带通信和窄带通信等。
远程通信是指信息传输距离较远的通信方式。
它可以通过电话、卫星、光纤等方式实现。
近程通信是指信息传输距离较近的通信方式,例如局域网、蓝牙、红外线通信等。
有线通信是指通过电缆、光纤等有线媒介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
无线通信是指通过无线电波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方式,例如无线电、手机、Wi-Fi等。
宽带通信是指信息传输速度较快的通信方式。
窄带通信是指信息传输速度较慢的通信方式。
三、通信的基本原理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编码、传输和解码三个过程。
编码是指将发送者的信息转化为特定的信号形式以便传输的过程。
编码可以根据不同的需求采用不同的方法,例如将信息转化为电流、电压等信号进行传输。
传输是指信号从发送者到接收者的传递过程。
传输可以通过有线或无线的方式进行。
有线的传输方式包括电缆、光纤等,无线的传输方式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等。
解码是指将接收到的信号还原为原始信息的过程。
解码根据编码的方式来进行,不同的编码方式有不同的解码方法。
四、通信的发展趋势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通信技术也在不断进步。
一方面,通信技术的传输速度和传输距离不断增加。
例如光纤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输速度可以达到光速的30%以上,无线通信技术使得信息传输距离可以覆盖整个地球。
通信基础知识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信息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受信者
噪声源
• 信息源:是状态连续的模拟信源。 • 调制器:进行频谱搬移,将来自信息源的基带信号 变成适合在信道传输的已调信号。 • 解调器:将已调信号还原成基带信号,完成与调制 相反的过程处理。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信 道 编 码
通信基础知识
• 主要内容
01
通信的基本概念 信息、调制、传 输和噪声
通信的模型
02
通信系统的主要性 能指标
通信系统的分类及 通信方式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04
03
一、通信的含义
• 通信是指信息的传输与交换。就是把消息从一地传送到 另一地。 语言
图像
A
A A
B B
文字
数据
B
通信系统中传输的具体对象是消息,但通信的最终目的 是传递信息。
2. 模拟通信与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符号、话音、 文字、图像
离散消息 连续消息
转换
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
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
• 模拟通信系统传输的是模拟信号 • 需要两种变换: 发送端:连续消息要变换成原始电信号; 接收端:收到的信号要反变换成连续消息。 调制与解调:将原始电信号变换成其频带适 合信道传输的信号(调制),并在接收端进 行反变换 (解调) 已调信号/频带信号: 携带有消息 适应在信道中传输 基带信号
以上的数字信号码元序列同时在信道中传输。
…… 01100110
并序传输
四、通信系统的质量指标
• 有效性 – 主要指消息传递的“速度”,即传输一定的信 息量所消耗的信道资源数(带宽或时间)。 • 可靠性 – 主要是指消息传输的“质量”,即接收信息的 准确程度。
大学通信专业知识点总结

大学通信专业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基础知识1. 通信概述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两大类。
2.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由发送方、接收方、信道、编解码器、信号处理等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用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通信系统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多个层次。
3. 信号与系统信号是信息的载体,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系统是指通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合体,包括信号处理系统、调制解调系统、传输系统等。
4.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技术,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压缩率高、灵活性强等优点。
5. 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带通信号是经过调制处理的信号,它在频率上被限制在某个带宽内。
6. 调制技术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形成带通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
7. 解调技术解调是指将经过调制处理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解调技术有幅度解调(AM)、频率解调(FM)、相位解调(PM)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1. 无线信道特性无线信道是指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它受到多径效应、衰落、多径干扰等各种影响,因此信道特性不稳定。
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在同一信道上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的技术,常见的多址接入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
3. 无线信号调制技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其中频率调制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4. 无线信号解调技术解调技术是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无线信号的解调技术包括幅度解调(AM)、频率解调(FM)、相位解调(PM)等。
5. 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是指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信号传输技术,包括频率选择、信道编码、信道解码等。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递。
了解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方式以及常见的通信协议。
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某种介质或信道传输信息的过程。
在通信中,信息被转化为信号,并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然后再被还原成信息。
通信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方(发送信息的一方)、接收方(接收信息的一方)、信道(传送信息的媒介)、编码(将信息转化为信号的过程)和解码(将信号还原为信息的过程)。
2. 通信的方式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
有线通信是通过电线、光缆等物理介质来传输信号的方式。
常见的有线通信方式包括电话、有线电视、以太网等。
有线通信的优点是信号传输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长距离的通信需求。
然而,有线通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需要布设物理线路,难以覆盖大面积区域等。
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方式。
无线通信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无线通信的特点是信号传输受到障碍物和干扰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以提高通信质量和信号覆盖率。
3.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在通信过程中遵循的规则和约定,以确保信息能够正确传输和解析。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等。
物理层协议是指对物理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规范,例如以太网中的IEEE 802.3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指在直接相连的节点间传输数据时的规定,例如以太网中的CSMA/CD协议。
网络层协议是指在不同网络节点间传输数据时的规定,例如互联网中的IP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指在端到端传输过程中的规定,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应用层协议是指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传输数据的规定,例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通信基础知识》课件

通信协议的标准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添加 标题
OSI模型:定义 了七层通信协议, 包括物理层、数 据链路层、网络 层、传输层、会 话层、表示层和
应用层
TCP/IP协议: 定义了互联网通
信协议,包括 TCP、IP、
UDP、ICMP等
IEEE 802系列 标准:定义了局 域网通信协议, 包括802.3(以
报文交换网络:通 过存储转发方式进 行数据传输
分组交换网络:将 数据分成多个分组 进行传输
混合交换网络:结 合电路交换、报文 交换和分组交换的 优点进行数据传输
通信协议与标准
通信协议的概述
通信协议是通信双方共同遵守的规则和约 定
通信协议包括传输协议、网络协议和应用 协议
传输协议负责数据传输,如TCP/IP协议
数字信号传输
数字信号:由0和1组 成的信号
传输方式:有线传输和 无线传输
有线传输:如电话线、 光纤等
无线传输:如无线电波、 微波等
传输速度:取决于传输 介质和传输技术
传输质量:受干扰、噪 声等因素影响
数据压缩技术
定义:通过减少数据冗余和重复,降低数据传输的带宽需求 目的:提高数据传输效率,降低传输成本 常见方法:Huffman编码、LZW编码、JPEG压缩等 应用领域:图像、音频、视频等多媒体数据传输
通信网络的基本架构
核心网:负责处理和转发数据,包括基站、交换机、路由器等设备 接入网:负责将用户终端连接到核心网,包括基站、无线接入点等设备 传输网:负责将核心网和接入网连接起来,包括光纤、电缆、微波等传输介质 用户终端:包括手机、电脑、平板等设备,通过接入网连接到核心网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基础知识1、什么是BORSCHT? 用户电路7功能模拟用户线电路是适应模拟用户环境而配置的接口,其基本功能有;馈电(Battery feed):交换机通过用户线向共电式话机直流馈电;过压保护(Overvoltage Protection):防止用户线上的电压冲击或过压而损坏交换机。
振铃(Ringing):向被叫用户话机馈送铃流。
监视(Supervision):借助扫描点监视用户线通断状态,以检测话机的摘机,挂机,拨号脉冲等用户线信号,转送给控制设备,以表示用户的忙闲状态和接续要求。
编解码(CODEC):利用编码器和解码器(CODEC),滤波器,完成话音信号的模数与数模交换,以与数字交换机的数字交换网络接口。
混合(Hybrid):进行用户线的2/4线转换,以满足编解码与数字交换对四线传输的要求。
测试(Test):提供测试端口,进行用户电路的测试。
这7种功能常用第一个字母组成的缩写词(BORSCHT)代表。
对于模拟程控交换机,不需要编解码功能;而在数字程控交换机中,除某些特定应用的小型交换机利用增量调制方式外,其它大部分均采用PCM编解码方式。
数字用户线电路是为适应数字用户环境而设置的接口,它主要用来通过线路适配器(LAM)或数字话机(SOPHO-SET)与各种数据终端设备(DTE)如计算机,打印机,VDU,电传相连。
\\\\\\\\\\\\\\\\\\\\\\\\\\\\\\\\\\\\\2、什么是WIFI? WIFI全称Wireless Fidelity,又称802.11b标准,它的最大优点就是传输速度较高,可以达到11Mbps,另外它的有效距离也很长,同时也与已有的各种802.11 DSSS设备兼容。
今夏最流行的笔记本电脑技术——迅驰技术就是基于该标准的,无线上网已经成为现实。
\\\\\\\\\\\\\\\\\\\\\3、基带信号:原始电信号;频谱从零频附近开始,如语音信号为300-3400Hz,图像信号为0-6MHz 频带信号:经过调制后的信号;三个特征,1、携带信息2、适合在信道中传输3、频谱具有带通形式且中心频率远离零频\\\\\\\\\\\\\\\\\\\\\\\\\\\\\\\\\\\\\\\\纳秒,时间单位,符号ns(英语:nanosecond ).1纳秒等于十亿分之一秒(10-9秒)微秒,时间单位,符号μs(英语:microsecond ).1微秒等于一百万分之一秒(10-6秒)毫秒,时间单位,符号ms(英语:millisecond ).1毫秒等于一千分之一秒(10-3秒)、、、、、、、、、、、、、、、、、、、什么是FER?帧误码率FER定义接收器的性能。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1. 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的传输与传播、信号的解调与解码等方面。
编码与调制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的传输与传播是指信号在通信介质中传输的过程;信号的解调与解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2. 信道与信噪比: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介质,也可以是电缆、光纤等导体。
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来描述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弱程度。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多址技术等。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的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指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与方法。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或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6.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PM)等。
7.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8. 数据压缩与编码:数据压缩与编码是将冗余信息从数据中去除,减小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与编码可以将数据表示得更紧凑和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包括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字典编码等。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一、引言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信息时代,了解通信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通信基础知识的相关概念、通信方式、通信网络以及通信协议等内容。
二、通信基础概念1. 通信: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它通过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互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 信号:信号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可以是电磁波、电流、光线等形式。
在通信中,信号的质量和传递效率对通信质量有直接影响。
3. 噪声:噪声指的是干扰信号的其他信号或不相关的信息。
在通信中,噪声会降低信号的质量,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通信方式1. 单工通信:单工通信是指信息只能单向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单工通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只有一个方向的信息流动,例如广播电台向听众发送信息。
2. 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是指信息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方式。
在半双工通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可以交替发送和接收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
3. 全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是指信息可以双向同时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全双工通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例如电话通话。
四、通信网络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覆盖较小范围的网络,通常部署在办公室、学校或家庭中。
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2.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指覆盖城市或小范围地区的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连接而成。
城域网常用于城市公共服务的传输和共享。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而成。
广域网通过公共的传输媒介(如电话线、光纤)实现信息的传输。
五、通信协议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族,常用于互联网的通信。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等多个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服务。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和交换超文本数据。
通信基础知识完整版

尽管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及其逆过程经过很多步骤但实现起来 很简单。随着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一片芯片可完成上述功 能。
PCM形成
a
125us
b
c
二进制码元
1个TS
1帧
d
1
…. N
….
t
t
t
….
t
e
t
8000*8*32=2048000bit/s (125us/8/32=0.488us)
PCM基群格式
PCM基群系统 是数字复接的最基本的系统,它由30话路组成。 构成的基群帧结构包含32个时隙,通常将TS0作为帧同步时隙。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通信系统的组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收信者
调制、放大、 天线等
噪声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天线、变频、 放大、解调等
– 两种变换:
模拟消息 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 已调信号(带通信号)
偶帧TS0
帧同步时隙 X0 0 1 1 0 1 1
帧同步信号
奇帧TS0
X 0 A1 1 1 1 1 1
保留给 国内通信用
话路 时隙
信令时隙
(CH1~ CH15)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基础概念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噪声、通道和编解码等。
1. 信号:信号是携带信息的载体,可以是声音、文字、图像等形式。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
2. 噪声:噪声是指干扰信号传输和接收过程的外部干扰,会使得信号受到损坏或变形。
3. 通道: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空气、电缆、光缆等传输介质。
4. 编解码:编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便在不同的媒介上进行传输。
二、通信基础理论通信基础理论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字通信系统和多路复用等内容。
1.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
2.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对信号进行编码,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包括海明码、卷积码和纠错码等。
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进行通信的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字调度等技术。
4.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在同一通信信道上传输多个信号,包括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等技术。
三、通信传输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包括了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1. 有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了电缆传输、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等。
2. 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包括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等。
四、网络通信基础网络通信基础包括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内容。
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了总线型、星型、环形、网状和混合型等多种网络连接方式。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了TCP/IP协议、UDP协议和HTTP协议等。
3.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进行数据帧传输的层次,包括了介质访问控制、逻辑链路控制等功能。
【精品课件】通信基础知识

• 2.3 同轴电缆
• 结构
• 特性: • 抗干扰性强 • 传输距离>双绞线 • 价格高 • 安装复杂
比双绞线有更粗的铜导体,更好的屏蔽层。
同轴电缆的分类
• 50欧姆,用于数字传输,基带传输,基带同轴电缆
• 75欧姆,模拟传输,宽带同轴电缆
器
u
音频放大器
u2 发
射 器
用音频信号去控制 高频信号的幅值
检波的过程
u1
u2
u3
O
O
t
tO
t
高
D
R2
C2
低
频+ +
+频
L C 放 u1 u2 R1 C1
大–
–
器
u3 放 –大
器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电信号参量的取值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因此,模拟信号也叫连续信号。 常见的模拟信号有语音信号、图像信号以及来自各种传感 器的检测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指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离散的且只有有限个状 态的信号。因此,数字信号也叫离散信号。
常见的数字信号有电报、传真、计算机数据等信号。
传输技术相关的概念
用什么表现你家里的计算 机上网速度快?
传输速率:单位bps(bits per second)
Kbps,Mbps,Gbps
带宽:频谱宽度,单位Hz
误码率:是比率,错误比特数/传输总比特数
需要检纠错技术。
传输距离:信号在介质中传输都有衰减
第1章 通信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 1.2 模拟信数字化 ➢ 1.3 信号的基带传输 ➢ 1.4 模拟调制与解调 ➢ 1.5 数字调制与解调 ➢ 1.6 复用技术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基础知识GSM:全球移动通信系统(Global System for Mobile communications.)ITU: 国际电信同盟(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ETSI:欧洲电信标准学会(European Telecommunication Standards Institute)TDMA:时分多址(Time Division Multi Address)CDMA:码分多址(Code Division Multi Address)FDMA:频分多址(Frequency Division Multi Address)帧中继:FR(FRAME RELAY)GPRS:通用无线分组业务(GENERAL PACKET RADIO SERVICE)CCITT:国际电报与电话咨询委员会移动用户国际ISDN码:MSISDN=CC+NDC+SN(CC=国家代码、NDC=国内目的地代码、SN=用户号码)国际移动用户标识:IMSI=MCC+MNC+MSIN(MCC=移动网国家代码(三位)、MNC=移动网代码(两位)、MSIN=移动用户识别码(十位))移动台漫游号:MSRN=CC+NDC+SN(CC=国家代码(被访问国家)、NDC=国内目的地代码(服务的网络)、SN=用户号码(临时与IMSI相关的内部号))位置区标识:LAI=MCC+MNC+LAC( MCC=移动网国家代码(被访问国家)、MNC=移动网代码(服务的PLMN)、LAC=位置区代码(四位十六进制))全球小区标识CGI=MCC+MNC+LAC+CI 切换号HON=CC+NDC+SN位置更新类型:1、位置登记(开机)2、一般性的3、周期性的位置登记时,成功登记后,网络向移动台发送两个号码:LAI和TMSI执行切换两个原因:1.由于测量结果引起的切换2.由于话务量的原因引起的切换由于测量结果引起的切换由所在BSC控制,由于通信量的原因引起的切换由MSC控制四种不同类型的切换:1.小区内——BSC内切换2.小区间——BSC内切换3.小区间——BSC 间切换4.MSC间切换切换优先级:干扰〉上行质量〉下行质量〉上行电平〉下行电平GSM使用三种算法用于鉴权和加密的目的,这些算法是:A3,A5和A8。
A3被用于鉴别,A8用于产生加密密钥,A5用于加密。
A3和A8位于SIM卡模块和鉴权中心中,A5位于移动台和BTS中。
1、根据发送信息的特性,业务可分为(话音业务)和(数据业务)。
2、另一区分:①基本业务,可自动获得②补充业务GSM900和GSM1800技术规范描述的业务标准类别:电信业务、承载业务语音业务:T11 紧急呼叫:T12 短信收:T21 短信发:T22 小区广播:T23为了建立呼叫的被叫的位置请求,称之为“HLR Enquiry”.Erlang是网络通信的测量单位,一个Erlang等于连续使用移动设备一小时。
xErlangs=(每小时的呼叫数)*(通话平均时间)/3600s服务GPRS支持点(SGSN)是一个路由器,它保持移动台的位置信息,网关GPRS支持点(GGSN)使得数据分组被传递至另一分组交换网。
蜂窝网使用的分集方式:时间、空间、频率白噪声是指功率谱密度在整个频域内均匀分布的噪声。
CCITT.703 电子,704帧结构OMC功能有FM(Faulty),PM(Performance执行),CM(Configuration)信令部分CAS:时隙0通常用于传同步和告警,16时隙传输同一PCM线中其它TSL的信令CCS:通话和信令是独立分开的,信令可以采用除了TSL0外的任何一个TSL。
MTP:消息传送部分,包括三个子层。
TUP:电话用户部分,负责接收、发送和作用这些消息。
NUP:CCITT允许各国家内部对消息做小的变动,,称为国内用户部分,和TUP非常相似。
ISUP:ISDN用户部分,随着综合业务数字网(ISDN)出现,而出现。
SCCP:信令连接控制部分,功能是提供虚连接和无连接信令BSSAP:基站子系统应用部分,被分为两个子层:DTAP用于MSC/MS间直接通信;BSSMAP用于MSC/BSC间通信。
MAP:移动应用部分,用于NSS组件间的信令通信,用于MSC-HLR,MSC-VLR,HLR-VLR (MSC-MSC之间是采用呼叫无关信令)TCAP:事务处理能力应用部分,负责为MAP提供多个组件间处理MAP事务消息的服务TRXSIG:呼叫的建立、维持、释放;位置更新;切换;测量报告;功率控制BCFSIG:基站软件包的下载;控制状态;从基站收集告警;比较软件版本MTP-1:物理连接层,接入物理媒介“BIT流”。
定义了物理和电气连接MTP-2:数据链路控制层,实现相邻两点间的可靠传输。
定义帧结构;纠检错,信令单元SU 的界定,拥塞的检出,监视重发的次数。
MTP-3:网络层,消息处理功能,信令网管理。
MTP第二层消息分为三种:MSU(消息信令单元)(真正用来传送信令消息),FISU(填充信令单元)(空闲时发送),LSSU(链路状态信令单元)(用于检测相邻两点间的链路状态)SCCP可向用户提供提供面向连接服务(CONS)和面向无连接服务(CLNS),共有如下4类协议:0类---基本无连接服务,1类---有序无连接服务,2类---基本面向连接服务,3类---流量控制面向连接服务。
其中在GSM系统中使用0类-基本无连接服务用于MAP消息,2类-基本面向连接服务用于BSSAP(除了PAGING)。
SCCP的寻址方式有:DPC+SSN(子系统编码)和DPC+GT两种。
每条ccs7可以支持500~1000tch(?半速率)NA0—国内网,NA1---备份的国内网,GSM网中用于BSC。
INT0—国际网,INT1—国际网的备份;SP—信令点,SPC—信令点编码,在一个信令网中是唯一的。
OPC---源信令点编码,DPC—目的地信令点编码,STP---信令转接点,SEP—信令终结点SL:信令链路,两个信令点之间的一条通路。
64KB/S,占一个Tsl。
SLS:一个信令网中相邻两点之间的所有信令链路构成一个SLS,一个SLS中最多有16条LINK SR:SR是一个事先定义好的通路,包含从OP到DP的所有SPs(其中有STPs)SRS:所有两个SP之间的SR构成了SRS,一个SRS中最多可以有8条ROUTE,无线传输GSM900:上行890~915,下行935~960;GSM1800:上行1710~1785,下行1805~1880GSM900和1800天线距离6/3米频率范围被分成一个个载波频率,间隔为200kHz。
GSM900中的总的载波数是124,而GSM1800则为374。
最低和最高信道不使用以避免与使用相邻频率的业务相互干扰。
三种调制处理类型:调频、调幅、调相在GSM空中接口上,比特速率为270Kbits/S,每个用户的速率为33.8kb/s。
每位持续的时间为 3.69s。
语音数据每20ms一采样,从A口过来的语音块20ms*64kb/s=1280bit=160*8bit,对每一个8bit进行压缩,压缩至2bit(B1、B2),此时是320bit,然后经过TR16中的DSP进行PRE-LTP编码,形成260bit的VOCODED BLOCK,(HF 的则是112bit),加入60bit成为320bit的TRAU帧,(TRAU帧结构:头两行固定为0,共16个0;C1-C21为控制信息,C17作为DTX是否开启标志;T1-T4为时间定位;19个1作为定位符;总共60个冗余带宽。
)送至BTS,经过块编码,分成50+3+132+4+78,然后卷积编码:(50+3+132+4)*2+78=456(22.8KB/S),在经过两次交织,和前后语音块的各1/2混合组成8个burst发送出去。
每burst持续时间576.9s,长度为 156.25bit。
GSM的时帧结构有5个层次,分别是高帧、超帧、复帧、TDMA时帧和时隙。
8个时隙构成一个TDMA时帧。
TDMA时帧构成复帧(51/26),复帧是业务信道和控制信道进行组合的基本单元。
由复帧构成超帧,超帧构成高帧,在高帧内对TDMA帧顺序进行编号。
1高帧=2048个超帧,高帧的时长为3小时28分53秒760毫秒。
高帧周期与加密及跳频有关,每经过一个高帧时长会重新启动密码与跳频算法。
1个超帧=51*26=1326个TDMA帧,超帧时长为6.12秒。
复帧有两种结构,一种用于业务信道,其结构形式是由26个TDMA帧构成的复帧;另一种用于控制信道,其结构为51个TDMA帧构成的复帧。
连续的26个TDMA帧构成的复帧,称为26复帧,周期为120ms,用于业务信道和随路控制信道(TCH与SACCH/FACCH)。
连续的51个TDMA帧构成的复帧,称为51复帧,用于控制信道(CCH),周期为3060/13≈235.385ms。
存在五种burst 。
NB(普通burst):用于承载除开RACH,SCH和FCCH之外的话务和控制信道。
3+57+1+26+57+1+3+8.25=156.25(1指示是否工作在偷帧模式)FB ( 频率校正burst):纯正弦波,固定bit 均为03(TB)+142(Fixed Bits)+3(TB)+8.25(GP警戒时间)=156.25SB(同步burst ):用于手机定时同步。
包含一个长训练序列,承载BSIC和TDMA帧号。
BSIC 用于识别BTS的信号强度报告,并指示PLMN运营者的的改变。
和FB一起在TDMA帧0时隙广播。
3(TB)+39(加密BIT)+64(同步序列)+39(加密比特) +3(TB)+8.25(GP)=156.25 AB(接入BURST):用于随机接入。
有一个长的GP(68.25BIT,或252us)。
因为MS在首次接入或切换后不知道发送所需提前量。
根据固定的广播时延,CELL尺寸最大35km,最小100m(GSM)。
但还受到MS输出功率的限制。
8(TS)+41(同步序列码)+36(随机接入信息)+3(TB)+68.25(GP)=156.25DB(空白BURST):作为填充。
格式与NB同。
但其114BIT不含任何信息。
逻辑信道12种,分为:公共信道CCH+专用控制信道DCH+业务信道TCH。
(注意:专用控制信道和业务信道全是双向点到点的)公共信道:广播信道BCH+公共控制信道CCCH 。
BCH:FCCH+SCH+BCCH。
CCCH:PCH+RACH+AGCH。
DCH=SDCCH+SACCH+FACCH。
FCCH(频率校正信道) 是由全"0"组成的突发脉冲序列,移动台开机后首先搜寻这个信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