通信基础知识完整版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第一篇:通信基础知识(上)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的基础知识包括通信的类型、通信的技术、通信的标准等。
一、通信的类型1.语音通信:通过声音来传递信息,在电话、广播、电视等方面有广泛的应用。
2.数据通信:在计算机网络、互联网、移动通信等领域中应用广泛,主要用于实现数据的传输和交换。
3.图像通信:图像传输可以帮助人们在远距离地区交流,如视频会议、智能监控等领域。
4.多媒体通信:综合运用多种通信技术,同时传递文本、声音、图像等多种信息。
二、通信的技术1.信道:指传输信息的通道,可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
有线信道包括电话线、光纤等。
无线信道包括无线电波、红外线、激光等。
2.调制:将数字信息转化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调幅、调频、调相是常用的调制技术,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适合传输的模拟信号。
3.多路复用技术:将多个信息流合并为一个信道,提高信息传输效率。
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是常用的多路复用技术。
三、通信的标准1.ITU标准:国际电信联盟制定的标准,针对电信和无线电通讯进行规范。
2.IEEE标准:美国电气和电子工程师协会制定的标准,以保证电子技术在全球范围内的互操作性。
3.ISO标准:国际标准化组织制定的标准,主要针对计算机和信息技术领域的标准。
以上是通信基础知识的简单介绍,随着科技的进步,通信技术也在不断地发展和创新。
用户需要不断学习和了解最新的通信技术和标准,以更好地满足各种通信需求。
第二篇:通信基础知识(下)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
除了通信的类型、通信的技术、通信的标准之外,通信的安全也是不可忽视的重要问题。
一、通信的安全在信息传递过程中,由于信息被传递中可能遭到窃听、篡改或伪造等恶意行为,所以通信的安全问题非常重要。
为了保护信息的安全,通信安全技术也在不断发展。
1.加密技术:将明文信息通过特定的算法进行转换,使得信息在未授权的情况下无法阅读。
通信基本知识点总结
通信基本知识点总结一、通信的基本概念1. 通信的定义及意义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和交流过程,通过语言、文字、图像等形式进行信息的传递。
通信的意义在于加强人际关系,促进社会交往,传递知识和信息。
2. 通信的基本原理通信的基本原理包括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
通信系统通过发送方产生的信号,经过传输介质传输到接收方,并由接收方进行解码和识别。
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二、通信的基本组成1. 发送器发送器是指将信息转换成信号并发送到传输介质中的设备或装置。
发送器使用调制技术将原始信息转换成适合传输的信号,如调幅、调频、调相等技术。
2.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指信息信号传输的媒介,包括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光缆、电缆等,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磁波、红外线等。
3. 接收器接收器是接收传输介质中的信号,并将其转换成原始信息的设备或装置。
接收器使用解调技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息,如解调幅、解调频、解调相等技术。
三、通信的技术分类1. 有线通信技术有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缆、光缆等有线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电话、有线电视、网线等。
2.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利用电磁波、红外线等无线传输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无线电、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数字电话、数字电视、数字广播等。
4. 模拟通信技术模拟通信技术是指利用模拟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包括模拟电话、模拟电视、模拟广播等。
四、通信的基本性能参数1. 传输速率传输速率是指单位时间内传输的信息量,通常用位/秒或者字节/秒来表示。
2. 误码率误码率是指传输过程中发生错误的概率,通常用百分比来表示。
3. 带宽带宽是指信号频谱中,能够传输信息的频率范围,通常用赫兹来表示。
4. 衰耗衰耗是指信号在传输过程中衰减的现象,通常用分贝来表示。
五、通信的基本原则1. 通信的可靠性通信系统在传输过程中要保证信息的完整性和准确性。
通信基础知识介绍
符号 UHF SHF EHF
传输媒质 无线电 无线电 无线电
用途
微波接力、 卫星 和空间通信、 雷
达
微波接力、 卫星 和空间通信、 雷
达
雷达、 微波接力、 射电天文学
10 7~10 8 GHz
3×10-5 ~ 紫外可见光 3×10-4 cm
间传播
光通信
2020/4/21
22
1.3.2通信方式
通信过程中涉及通信方式与信道共享问题。 下面只对通信方 式作一简单介绍。
1. 对于点与点之间的通信,按消息传递的方向与时间关系, 通
信方式可分为单工、半双工及全双工通信三种。
2. 按数字信号排列顺序分 在数字通信中,按数字信号代码排列的顺序可分为
并行传输和串行传输。
2020/4/21
23
1.4 信息及其度量
信号是消息的载体,而信息是其内涵。 任何信源产生的输出都是随机的。 信息含量就是对消息中这种不确定性的度量. 事件的不确定性可用事件出现的概率来描述。 消息出现的概率越小,消息中包含的信息量就越大。
按调制方式分类: 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按信号特征分类: 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按传输媒质分类: 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按工作波段分类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 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2020/4/21
18
表 1- 1常见的调制方式
调制方式
用途
连 线性调制 续 波 调 制
1.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可由图 1.2 - 1 略加演变而成, 如 图 1.2 - 4 所示。图中的调制器和解调器就代表图 1.2 - 1 中的发送设备和接收设备。
2020/4/21
12
知晓基本通信知识点总结
知晓基本通信知识点总结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是人类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信的基本概念、原理、技术及其发展历程及关键技术是理解通信技术的重要基础。
本文将从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原理、传输媒介、调制解调技术、多路复用技术、时分复用技术、频分复用技术、码分多址技术、数字通信技术、光纤通信技术、卫星通信技术、移动通信技术、通信网络技术、通信协议技术等方面进行介绍。
一、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信息从发送方传送到接收方的过程。
1. 发送方: 在通信过程中,发送方是指启动通信的对象,是信息的始发者。
2. 信息: 是指传送的内容,可以是语音、数据、文件等,是通信的核心。
3. 传送: 是指信息在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传输过程。
4. 接收方: 在通信过程中,接收方是指接收信息的对象,是信息的接收者。
二、通信原理通信原理是指信息在通信中的传输过程和方法。
通信原理包括:1. 信息编码: 信息必须经过编码才能在通信线路上传输。
编码是将信息转换为信号的过程。
2. 信道: 信道是信息传输的通道,可以是电磁波、光纤等。
3. 调制和解调: 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4. 多路复用: 多路复用是指将多个信号通过同一个信道传输的技术。
5. 连通: 连通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之间的连接状态。
6. 可靠性: 可靠性是指信息在传输过程中的准确性和稳定性。
三、传输媒介1. 电磁波: 电磁波是信息传输的重要载体,如无线电、微波、红外线等。
2. 光纤: 光纤是信息传输的重要媒介,具有高速传输、大容量等优点。
3. 空间: 空间是信息传输的常见媒介,如声音、光线等。
4. 传输线路: 传输线路是信息传输的特定通道,如电话线、光纤线等。
四、调制解调技术1. 调制: 调制是指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包括频率调制、振幅调制、相位调制等。
2. 解调: 解调是指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
大学通信专业知识点总结
大学通信专业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基础知识1. 通信概述通信是指信息的传递过程,通过通信技术可以实现人与人,人与物件之间的信息交流,是现代社会不可或缺的重要基础设施。
通信技术包括有线通信技术和无线通信技术两大类。
2. 通信系统通信系统是指由发送方、接收方、信道、编解码器、信号处理等多个部分组成的一个整体系统,用来实现信息的传输。
通信系统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和应用层等多个层次。
3. 信号与系统信号是信息的载体,通信系统中的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也可以是数字信号。
系统是指通信系统中各个组成部分的结合体,包括信号处理系统、调制解调系统、传输系统等。
4. 数字通信数字通信是使用数字信号进行信息传输的通信技术,它具有抗干扰能力强、信息压缩率高、灵活性强等优点。
5. 基带信号与带通信号基带信号是未经调制的原始信号,带通信号是经过调制处理的信号,它在频率上被限制在某个带宽内。
6. 调制技术调制是指将基带信号与载波信号进行混合,形成带通信号的过程。
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
7. 解调技术解调是指将经过调制处理的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解调技术有幅度解调(AM)、频率解调(FM)、相位解调(PM)等。
二、无线通信技术1. 无线信道特性无线信道是指在空气中传播的电磁波信号,它受到多径效应、衰落、多径干扰等各种影响,因此信道特性不稳定。
多址接入技术是指在同一信道上实现多个用户同时进行通信的技术,常见的多址接入技术有频分多址(FDMA)、时分多址(TDMA)、码分多址(CDMA)等。
3. 无线信号调制技术无线通信中常用的调制技术有幅度调制(AM)、频率调制(FM)、相位调制(PM)等,其中频率调制技术应用最为广泛。
4. 无线信号解调技术解调技术是将接收到的无线信号还原成原始信号的过程,无线信号的解调技术包括幅度解调(AM)、频率解调(FM)、相位解调(PM)等。
5. 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是指在无线通信中使用的信号传输技术,包括频率选择、信道编码、信道解码等。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通信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项技术,它使我们能够与他人进行信息交流和数据传递。
了解通信的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用通信技术至关重要。
本文将介绍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的方式以及常见的通信协议。
1. 通信的基本概念通信是指在一定的条件下,通过某种介质或信道传输信息的过程。
在通信中,信息被转化为信号,并通过信道传送到接收端,然后再被还原成信息。
通信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方(发送信息的一方)、接收方(接收信息的一方)、信道(传送信息的媒介)、编码(将信息转化为信号的过程)和解码(将信号还原为信息的过程)。
2. 通信的方式通信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两种方式。
有线通信是通过电线、光缆等物理介质来传输信号的方式。
常见的有线通信方式包括电话、有线电视、以太网等。
有线通信的优点是信号传输稳定可靠,抗干扰能力强,适用于长距离的通信需求。
然而,有线通信也有一定的局限性,比如需要布设物理线路,难以覆盖大面积区域等。
无线通信是通过电磁波传输信号的方式。
无线通信具有灵活性高、覆盖范围广等优点,常见的无线通信方式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等。
无线通信的特点是信号传输受到障碍物和干扰的影响较大,需要合理规划网络拓扑结构,以提高通信质量和信号覆盖率。
3.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发送方和接收方在通信过程中遵循的规则和约定,以确保信息能够正确传输和解析。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传输层协议和应用层协议等。
物理层协议是指对物理信号进行编码和解码的规范,例如以太网中的IEEE 802.3协议。
数据链路层协议是指在直接相连的节点间传输数据时的规定,例如以太网中的CSMA/CD协议。
网络层协议是指在不同网络节点间传输数据时的规定,例如互联网中的IP协议。
传输层协议是指在端到端传输过程中的规定,例如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用户数据报协议(UDP)。
应用层协议是指在特定的应用场景中传输数据的规定,例如超文本传输协议(HTTP)、文件传输协议(FTP)和简单邮件传输协议(SMTP)。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
通讯基础必学知识点1. 通信基本原理:通信基本原理包括信息的编码与调制、信道的传输与传播、信号的解调与解码等方面。
编码与调制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信道的传输与传播是指信号在通信介质中传输的过程;信号的解调与解码是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2. 信道与信噪比:信道是指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电磁波在空间中传播的介质,也可以是电缆、光纤等导体。
信道的质量可以用信噪比来衡量,信噪比是信号功率与噪声功率之比,用来描述信号与噪声的相对强弱程度。
3. 数字通信技术:数字通信技术是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并以数字信号进行传输和处理的通信技术。
数字通信技术具有抗干扰能力强、误码率低、传输容量大等优点。
常见的数字通信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多址技术等。
4. 通信协议:通信协议是指计算机或通信设备之间进行通信时所遵循的规则和约定。
通信协议包括物理层、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应用层等不同层次的协议。
常见的通信协议有TCP/IP协议、HTTP协议、FTP协议等。
5. 信号与系统:信号与系统是指信号的产生、传输、处理和分析等过程与方法。
信号可以是连续时间信号或离散时间信号,系统可以是连续时间系统或离散时间系统。
信号与系统理论是通信系统设计和信号处理等领域的基础。
6. 调制与解调技术:调制与解调技术是将数字信息转换成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的过程,以及将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转换成数字信息的过程。
常见的调制与解调技术包括调幅调制(AM)、调频调制(FM)、调相调制(PM)等。
7. 无线通信技术:无线通信技术是指通过无线电波或红外线等无线介质进行信息传输的技术。
常见的无线通信技术包括无线电通信、移动通信、卫星通信、蓝牙通信、红外线通信等。
8. 数据压缩与编码:数据压缩与编码是将冗余信息从数据中去除,减小数据量的过程。
数据压缩与编码可以将数据表示得更紧凑和有效,节省存储空间和传输带宽。
常见的数据压缩与编码技术包括哈夫曼编码、算术编码、字典编码等。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一、引言随着现代技术的飞速发展,通信已经成为人们日常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信息时代,了解通信基础知识对于我们更好地理解通信技术的原理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将介绍通信基础知识的相关概念、通信方式、通信网络以及通信协议等内容。
二、通信基础概念1. 通信: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它通过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的交互来实现信息的传递和共享。
2. 信号:信号是传递信息的载体,可以是电磁波、电流、光线等形式。
在通信中,信号的质量和传递效率对通信质量有直接影响。
3. 噪声:噪声指的是干扰信号的其他信号或不相关的信息。
在通信中,噪声会降低信号的质量,影响信息的准确传递。
三、通信方式1. 单工通信:单工通信是指信息只能单向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单工通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只有一个方向的信息流动,例如广播电台向听众发送信息。
2. 半双工通信:半双工通信是指信息可以双向传输但不能同时进行的通信方式。
在半双工通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可以交替发送和接收信息,但不能同时进行。
3. 全双工通信:全双工通信是指信息可以双向同时传输的通信方式。
在全双工通信中,发送者和接收者之间可以同时进行信息的发送和接收,例如电话通话。
四、通信网络1. 局域网(LAN):局域网是指覆盖较小范围的网络,通常部署在办公室、学校或家庭中。
局域网通常采用以太网技术,可以实现高速数据传输。
2. 城域网(MAN):城域网是指覆盖城市或小范围地区的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连接而成。
城域网常用于城市公共服务的传输和共享。
3. 广域网(WAN):广域网是指跨越较大地理范围的网络,通常由多个局域网或城域网连接而成。
广域网通过公共的传输媒介(如电话线、光纤)实现信息的传输。
五、通信协议1. TCP/IP协议:TCP/IP协议是一种通信协议族,常用于互联网的通信。
它包括传输控制协议(TCP)和网际协议(IP)等多个协议,提供了可靠的数据传输和网络连接服务。
2. HTTP协议:HTTP协议是超文本传输协议,用于在Web浏览器和Web服务器之间传输和交换超文本数据。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
通信原理知识点归纳总结一、基本概念1. 通信:信息的传递和交流。
通信系统是指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的系统。
通信系统由信源、传输系统、接收系统组成。
2. 信号:携带信息的载体。
可以是声音、图像、文字等形式。
信号可以是模拟信号或数字信号。
3. 模拟信号:信号的取值连续变化,可以对应于连续的时间或空间。
例如声音信号、光信号等。
4. 数字信号:信号的取值离散变化,用一组离散的数值表示。
例如二进制信号、数字化声音信号等。
5. 噪声:通信过程中产生的干扰信号。
噪声会降低通信系统的性能。
二、信号基本处理1. 信号调制:将基带信号调制成为带通信号。
调制的目的是使得信号能够在传输过程中传输更远、更快、更准确。
2. 调制方法:AM调制、FM调制、PM调制、OFDM调制、QAM调制等。
3. 调制技术:基带调制、带通调制、数字调制等。
4. 信号解调:将带通信号解调成为基带信号。
解调的目的是使得接收端能够恢复原始的信息。
5. 解调方法:AM解调、FM解调、PM解调、OFDM解调、QAM解调等。
6. 解调技术:功率谱密度估计、相位估计、频率估计等。
三、调制解调原理1. AM调制原理:将音频信号和载波信号进行非线性调制。
2. AM解调原理:利用包络检波、同步检波、相干检波等方式进行解调。
3. F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载波信号的频率来传输信息。
4. FM解调原理:通过频率变化的方式来提取信号信息。
5. PM调制原理:通过改变相位角来传输信息。
6. PM解调原理:通过相位检测和同步解调来提取信息。
四、传输介质1.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
2. 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波、微波、红外线、激光等。
3. 传输介质的选择主要受到传输距离、传输速率、成本和环境条件等影响。
五、通信技术1. 电信技术:通过电信设备传输信息,包括电话、传真等。
2. 网络技术:通过计算机网络进行信息交流,包括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
3. 无线通信技术:包括蜂窝通信、卫星通信、移动通信等。
通信基础知识完整版
尽管模拟信号的数字化及其逆过程经过很多步骤但实现起来 很简单。随着大规模集成技术的发展,一片芯片可完成上述功 能。
PCM形成
a
125us
b
c
二进制码元
1个TS
1帧
d
1
…. N
….
t
t
t
….
t
e
t
8000*8*32=2048000bit/s (125us/8/32=0.488us)
PCM基群格式
PCM基群系统 是数字复接的最基本的系统,它由30话路组成。 构成的基群帧结构包含32个时隙,通常将TS0作为帧同步时隙。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通信系统的组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收信者
调制、放大、 天线等
噪声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天线、变频、 放大、解调等
– 两种变换:
模拟消息 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 已调信号(带通信号)
偶帧TS0
帧同步时隙 X0 0 1 1 0 1 1
帧同步信号
奇帧TS0
X 0 A1 1 1 1 1 1
保留给 国内通信用
话路 时隙
信令时隙
(CH1~ CH15)
通信基础入门
可提供成千上万个话路
25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模拟通信技术应用举例(2)
电话拨号上网: 利用模拟传输技术传输数字信号
26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模拟通信技术应用举例(2)
家庭计算机用户通过电话拨号接入计算机网络
数字 信号
计算机
MODEM
家庭用户
模拟通信技术
本地 电话网
数字 信号
MODEM
计算机网络
频分多路复用(Frequency Division Multiplexing, FDM)
思想:将每个通信终端发送的信号调制在不同频率的载波上,通 过频分多路复用器(MUX)将它们复合成为一个信号,然后在同一 传输线路上进行传输。抵达接收端之后,借助分路器(DEMUX)把 不同频率的载波分离出来,送到不同的接收设备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ISP)
调制解调器把计算机送出的 数字信号,采用数字调制(频 移键控或相移键控)的方法, 调制成为适合于在用户电话 线上传输的音频模拟信号
音频模拟信号在本 地电话网中,采用 模拟传输技术进行 传输
因特网服务提供商把 接收到的模拟信号, 通过解调器恢复成数 字信号送给计算机
目前电话上网的最高传输速率: 56Kbps
调制后的
信号 调制器 载波信号
00 0 1 0
调制后的
传输
载波信号 解调器 信号
载波信号
15
载波信号
第1章 信息技术概述
调制解调基本概念
调制(Modulation)
将基带数字信号的波形变换为适合于模拟信道传输的 模拟信号波形。(将数字信号转换成模拟信号)
解调(Demodulation)
将由调制器变换过的模拟信号波形恢复成原来的基带 数字信号波形。(将模拟信号转换成数字信号)
通信基础知识
通信基础知识内部编号:(YUUT-TBBY-MMUT-URRUY-UOOY-DBUYI-0128)第一章 概 述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传递。
携带信息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如话音)和数字信号(计算机输出的信号)。
信息的传递由通信系统来完成。
1.1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终端、传输和交换三大部分。
终端:包括普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数据终端、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终端等。
传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一般叫信道。
交换系统: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和分配。
通信系统软件:为能更好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转接交换所必须的一整套协议、标准,包括网络结构、网内信令、协议和借口以及技术体制、接口标准等。
注释 1.2 通信系统的分类按照系统所传输的信号来分类,则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用模拟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用数字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由于光纤通信的普及和集成工艺的发展,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再生,可综合各种业务,便于和计算机系统连接,易于集成等优点,所以逐渐取代了模拟通信系统。
区分交换和传输的概念,有助于我们对一些概念的理解。
但随着通信的发展,它们之间的界限越来越不明显,很多新的标准已经1.3标准化组织标准可以被看作是将不同厂商制造的硬件和软件连接起来以便协调工作的“粘接剂”。
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全国的标准化组织定义了多种物理特性和操作特性的规范,以便厂商生产与通信公司的线路设施及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兼容的设备。
在全球范围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一系列与通信有关的建议。
这些建议虽不是强制性的,但在全球的通信设备和设施的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已被数百个大型企业和通信公司采纳。
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组织。
1.ITU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ITU的前身是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994年更名,它由联合国的一个机构主办,属政府间组织。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
通信基础知识点总结一、通信基础概念通信是信息传递的过程,通过某种媒介将信息从一个地方传递到另一个地方。
通信的基本概念包括信号、噪声、通道和编解码等。
1. 信号:信号是携带信息的载体,可以是声音、文字、图像等形式。
信号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两种类型。
2. 噪声:噪声是指干扰信号传输和接收过程的外部干扰,会使得信号受到损坏或变形。
3. 通道:通道是信号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空气、电缆、光缆等传输介质。
4. 编解码:编解码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或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的过程,以便在不同的媒介上进行传输。
二、通信基础理论通信基础理论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字通信系统和多路复用等内容。
1.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数字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解调是将模拟信号转换为数字信号,常见的调制方式包括频率调制、相位调制和振幅调制。
2. 信道编码:信道编码是为了提高信号传输的可靠性而对信号进行编码,常见的信道编码方式包括海明码、卷积码和纠错码等。
3. 数字通信系统:数字通信系统是指通过数字信号进行通信的系统,数字通信系统包括了调制解调、信道编码、数字调度等技术。
4. 多路复用:多路复用是指在同一通信信道上传输多个信号,包括时分多路复用、频分多路复用和码分多路复用等技术。
三、通信传输技术通信传输技术包括了有线传输技术和无线传输技术。
1. 有线传输技术:有线传输技术包括了电缆传输、光纤传输和同轴电缆传输等。
2. 无线传输技术:无线传输技术包括了微波通信、卫星通信和移动通信等。
四、网络通信基础网络通信基础包括了网络拓扑结构、网络协议和数据链路层、网络层、传输层和应用层等内容。
1. 网络拓扑结构:网络拓扑结构包括了总线型、星型、环形、网状和混合型等多种网络连接方式。
2. 网络协议:网络协议是计算机网络之间进行通信的规则和标准,常见的网络协议包括了TCP/IP协议、UDP协议和HTTP协议等。
3. 数据链路层:数据链路层是进行数据帧传输的层次,包括了介质访问控制、逻辑链路控制等功能。
通信的基本知识
通信的基本知识通信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现代社会中必不可少的一种技术手段。
通信技术的发展对于人类社会的进步起到了重要的推动作用,带动了各个领域的发展和创新。
本文将介绍通信的基本知识,让大家能够初步了解通信的原理和技术。
一、通信的定义通信是指人们通过某种方式,传递和交换信息的过程。
在通信过程中,信息源通过某种信息编码方式将信息转化为信号,通过信道传输信号,最终到达信息接收者处,再通过解码将信号转化为信息。
由此可见,通信的核心要素是信号、信道和信息源以及信息接收者。
二、通信的分类通信按照传输介质的不同,可以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
有线通信利用电缆、光缆等物理传输媒介传输信号,传输距离较近,传输带宽较高;而无线通信利用电波等无线传输媒介传输信号,在传输距离和带宽方面相对更具优势。
按照传输的信息类型,通信可以分为语音通信和数据通信。
语音通信主要用于人际交流,传输语音信息;而数据通信则用于计算机网络间的数据传输,传输计算机数字信息。
三、通信的基本模型通信的基本模型可以分为三个部分:信息源、信道和信息接收者。
信道可以分为有线信道和无线信道两类。
无论是有线信道还是无线信道,都面临着信号受损、噪声等困扰,在传输过程中会产生信噪比的变化,进而影响到信息的有效传输。
因此,通信系统中的信号调制、解调、编码、解码等技术是非常重要的。
信号调制是指将信息源输出的低频信号变换为高频信号的过程。
在传输过程中,高频信号相对于低频信号具有传输距离远、传输带宽大等优势。
信号解调是将高频信号还原成原始的低频信号的过程,主要利用解调器完成。
编码是将信息转化为符号序列的过程,解码则是将符号序列转化为信息的过程。
编码和解码技术的优良与否直接影响到信息传输的效率和可靠性。
四、通信安全随着通信技术的发展,通信安全面临着越来越多的风险和威胁,如黑客攻击、信息窃取等。
因此,通信安全保障逐渐成为了一个热门的研究领域。
通信安全技术的主要手段包括加密、认证、防篡改等技术。
【精品课件】通信基础知识
• 2.3 同轴电缆
• 结构
• 特性: • 抗干扰性强 • 传输距离>双绞线 • 价格高 • 安装复杂
比双绞线有更粗的铜导体,更好的屏蔽层。
同轴电缆的分类
• 50欧姆,用于数字传输,基带传输,基带同轴电缆
• 75欧姆,模拟传输,宽带同轴电缆
器
u
音频放大器
u2 发
射 器
用音频信号去控制 高频信号的幅值
检波的过程
u1
u2
u3
O
O
t
tO
t
高
D
R2
C2
低
频+ +
+频
L C 放 u1 u2 R1 C1
大–
–
器
u3 放 –大
器
2.模拟信号与数字信号 模拟信号是指电信号参量的取值随时间连续变化的信号。 因此,模拟信号也叫连续信号。 常见的模拟信号有语音信号、图像信号以及来自各种传感 器的检测信号等。 数字信号是指电信号参量的取值是离散的且只有有限个状 态的信号。因此,数字信号也叫离散信号。
常见的数字信号有电报、传真、计算机数据等信号。
传输技术相关的概念
用什么表现你家里的计算 机上网速度快?
传输速率:单位bps(bits per second)
Kbps,Mbps,Gbps
带宽:频谱宽度,单位Hz
误码率:是比率,错误比特数/传输总比特数
需要检纠错技术。
传输距离:信号在介质中传输都有衰减
第1章 通信基础知识
主要内容
➢ 1.1 通信的基本概念 ➢ 1.2 模拟信数字化 ➢ 1.3 信号的基带传输 ➢ 1.4 模拟调制与解调 ➢ 1.5 数字调制与解调 ➢ 1.6 复用技术
通信行业基础知识大全
通信⾏业基础知识⼤全因本⼈从事通信⾏业,现整理⼀些通信相关的知识,以便与⼤家互相学习使⽤。
1. 请描述光缆、光缆段、光纤芯之间的关系?答:两个⽹元之间的连通,通过光纤进⾏连接,光缆是在光缆中的,因为两个⽹元之间距离太远,⼀条光缆不够长,所以就要⽤到多段光缆,多段光缆通过融纤连接后,就成了光缆。
整体关系是:光缆包含光缆段,光缆段中包含有N根光纤。
2. 请描述光路的定义?光路组成及应⽤?答:光路是指光的传播路径两个⽹元间的通过是光缆纤芯进⾏传输,由于⽹元间的距离太远,会有N根光缆段连接组成,两个⽹元间的传输纤芯经过的路径即为光路。
3. 请描述机房内设备之间的关系(ODF端⼦,⽹元端⼝,光纤芯)?答:机房内会有主设备、动环设备、传输设备等。
ODF端⼦、⽹元端⼝、光纤芯的三者关系是:⽹元设备端⼝通过尾纤连接到ODF架上,因为光缆⼊到机房后各光纤⼼也要上ODF加,所两都在ODF端⼦上进⾏连接。
通过光缆中的光纤连接到对端的⽹元ODF端⼦上,再经过尾纤连接到对端的⽹元端⼝上。
整体关系:⽹元端⼦--尾纤--ODF架--光缆纤芯--ODF架--尾纤--⽹元端⼦。
4.请描述⽹元设备是由哪些下级对象组成?答:⽹元设备种类很多,不同的⽹元设备组成不⼀样。
如传输⽹元设备⼀般是有:机框-槽道-插板-端⼝。
5. 请描述DWDM相对于SDH有哪些优势?答:DWDM的设备最⼤的特点就是能够在同⼀光纤中传输不同波长的技术,⾛多个业务,同时具有SDH分包优势;答:DWDM设备相⽐DWDM的优势在于,传输容量⼤。
⽽SDH传输容量⼩。
6. 请描述OTN相对于DWDM有哪些优势?答:DWDM系统本质上是点对点的系统,组⽹⽅式有限。
OTN与DWDM最⼤的区别在于,OTN(光传送⽹)是光交叉互连节点(OXC:Optical Cross-connector)和光分插复⽤节点(OADM:Optical Add/Drop Multiplexer)组成,可以通过OXC和OADM完成⽹络的交叉连接、上下波波长转换等功能。
通信基础知识
第一章概述通信的目的是为了信息的传递。
携带信息的信号可分为模拟信号(如话音)和数字信号(计算机输出的信号)。
信息的传递由通信系统来完成。
1.1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由硬件和软件组成。
硬件包括终端、传输和交换三大部分。
●终端:包括普通电话、移动电话、计算机、数据终端、可视电话、会议电视终端等。
●传输系统:信息传递的通道,一般叫信道。
●交换系统:完成接入交换节点链路的汇集、转接和分配。
●通信系统软件:为能更好完成信息的传递和转接交换所必须的一整套协议、标准,包括网络结构、网内信令、协议和借口以及技术体制、接口标准等。
注释1.2通信系统的分类按照系统所传输的信号来分类,则系统可分为模拟通信系统和数字通信系统。
●模拟通信系统:用模拟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数字通信系统:用数字信号传递消息的系统。
由于光纤通信的普及和集成工艺的发展,数字通信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数字信号可再生,可综合各种业务,便于和计算机系统连接,易于集成等优点,所以逐渐取代了模拟通信系统。
1.3标准化组织标准可以被看作是将不同厂商制造的硬件和软件连接起来以便协调工作的“粘接剂”。
在美国和其他许多国家,全国的标准化组织定义了多种物理特性和操作特性的规范,以便厂商生产与通信公司的线路设施及其他制造商的产品兼容的设备。
在全球范围内,标准化组织颁布了一系列与通信有关的建议。
这些建议虽不是强制性的,但在全球的通信设备和设施的开发过程中具有很强的影响力,并已被数百个大型企业和通信公司采纳。
下面介绍几个重要的组织。
1.I TU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s Union国际电信联盟。
ITU的前身是CCITT(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1994年更名,它由联合国的一个机构主办,属政府间组织。
总部设在日内瓦,直接负责制定数据通信标准,由15个工作组组成。
ITU-T是其电信标准局。
2.I SOISO——International Organization for Standardization国际标准化组织。
通信的知识点总结
通信的知识点总结1. 通信的基本原理通信的基本原理是信息的传输。
在通信过程中,信息被编码成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如电磁波、光纤等)传送到接收端,最终被解码成原始信息。
通信的基本原理涉及信号的产生、传输和接收等过程,需要用到信号处理、调制解调、编解码等技术。
2. 通信的基本要素通信的基本要素包括发送端、接收端、传输介质和协议。
发送端负责产生信息并将其编码成信号,然后通过传输介质传送到接收端;接收端负责接收信号并将其解码成原始信息;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是空气、电缆、光纤等;协议规定了信息的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确保发送端和接收端可以正确地交换信息。
3. 通信的分类通信可以根据传输介质的不同分为有线通信和无线通信;可以根据传输的信息类型分为模拟通信和数字通信;可以根据传输的范围分为点对点通信和广播通信;还可以根据通信的应用领域分为个人通信、企业通信、公共通信等。
4. 传输介质传输介质是信息传输的媒介,可以分为有线传输介质和无线传输介质。
有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缆、光纤等,它们可以传输大容量的信息,但受距离和布线的限制;无线传输介质包括电磁波、红外线等,它们可以实现移动通信和无线网络覆盖,但受干扰和衰减的影响。
5. 调制解调调制是将信号转换成适合传输的形式,解调是将接收到的信号转换成原始信号。
调制技术包括调幅、调频、调相等,它们可以使信号在传输过程中不受干扰和衰减的影响。
6. 传输协议传输协议规定了信息的传输方式和数据格式,可以分为物理层协议、数据链路层协议、网络层协议等。
物理层协议规定了信号的传输方式和传输介质的规范;数据链路层协议规定了数据帧的格式和发送接收的规范;网络层协议规定了数据的路由和分组传输的规范。
7. 网络通信网络通信是指利用计算机和通信设备进行数据交换的通信方式。
它可以实现远程办公、远程教育、远程医疗等应用,还可以实现复杂的数据处理和信息检索。
网络通信涉及到计算机网络、互联网、局域网、广域网等知识,需要使用网络协议、网络安全、网络管理等技术。
第1章通信基础知识
➢ 利用电信号携带所要传递的信息,然后经过各种信道进 行传输,达到通信的目的。由于电通信几乎能在任意的 通信距离上实现迅速而又准确的传递,因而获得了飞速 的发展和广泛的应用。
2020/3/14
1.1.1 信号
信息要用某种物理方式表达出来,通常可以用声音、图像 、文字、符号等来表达。
2020/3/14
➢ 电信号的分类 以频率划分,可分为基带信号和频带信号。 以信号参数的状态划分,可以分为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2020/3/14
1.基带信号与频带信号 基带信号是指含有低频成份甚至直流成份的信号,通常 原始信号都是基带信号。
例如:话音信号是一种典型的基带信号,它是由人的声音 经过话筒转换而成的。
双绞线
卫星
光纤
同轴电缆
地面微波
海事 调幅 无线电 无线电
调频 移动 无线电 无线电
电视
波段
LF MF HF VHF UHF SHF EHF THF
2020/3/14
电波是从天线发射出来的,不同的频率其天线的形状、尺 寸也各不相同,并且电波传播方式也多种多样。 电波的主要传播方式:地表面波、直射波和电离层反射波 。
2020/3/14
电信领域使用的电磁波的频谱
f (Hz) 100 102 104 106 108 1010 1012 1014 1016 1018 1020 1022 1024
无线电 微波
红外线
X射线
射线
可见光 紫外线
f (Hz) 104 105 106 107 108 109 1010 1011 1012 1013 1014 1015 1016
由于多模光纤会产生干扰、干涉等复杂问 题,因此在带宽、容量上都不如单模光纤。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数字化模型
低取量编复线 数 线去 译 低
通样化码用路 字 路复 码 通
编 码
传 输 或
译 码
用
滤 波
模拟
交
信号
换 机
A/D 数字信号 NRZ HDB3
HDB3 NRZ 数字信号
抽样、量化、编码、译码
取样(Sampling)是将时间和幅度都连续的模拟信号 变换成时间离散的幅度连续的另一种模拟信号(脉冲 幅度调制PAM信号),为了使取样后的PAM 信号能 在接收端完全无失真地恢复为原始信号,取样周期应 该满足如下所述的奈奎斯特定理(Nyquist Theorem):
17
第一章 通信系统模型 第二章 通信系统相关概念 第三章 交换技术介绍 第四章 SP30 系统介绍
通信系统概念-电路交换原理
❖ 时分复用技术(PCM) Pulse-code modulation),即脉冲编码 调制) ❖ 数字交换原理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信令系统 ❖ 路由设计 ❖ 计费系统 ❖ 编号计划 ❖ 系统同步
– 模拟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连续,例如麦克风输出电压:
0
t
0
t
(a) 话音信号
(b) 抽样信号
• 数字信号:代表消息的信号参量取值为有限个,例如电报信号、计算 机输入输出信号:
码元
t
数字信号
什么是数字信号?什么是模拟信号? 一般来说,数字信号必须满足在时间和信号幅值上是离散的,相反模拟信号在 幅值上是连续的。
模拟信号
数字信号
通信系统的组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通信系统是利用模拟信号来传递信息的通信系统:
信源
调制器
信道
解调器
收信者
调制、放大、 天线等
噪声源
模拟通信系统模型
天线、变频、 放大、解调等
– 两种变换:
模拟消息 原始电信号(基带信号) 基带信号 已调信号(带通信号)
噪声源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的组成
数字通信的主要特点
+ 抗干扰能力强。 + 传输差错可控。 + 易于与各种数字终端接口,用现代计算技术对信号进行处
理、加工、变换、存储,从而形成智能网。 + 易于集成化,从而使通信设备微型化。 + 易于加密处理,且保密强度高。 + 需要较大的传输带宽,对同步要求高。
数字化
语音信号
时分复用技术
抽样 量化 模/数转换
编码
传 输
译码 低通 数/模转换
语音信号
fs≥2Bw
Bw为输入信号带宽,语音信号的能量主要集中在300— 3400Hz频率范围内。所以抽样频率至少为6800Hz,国 际标准确定为fs=8000Hz,即每秒抽样8000次,或者说 每隔125us 抽样一次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通信系统的分类
+ 按通信业务分:话务通信和非话务通信。 – 非话务通信主要是分组数据业务、计算机通信、数据库检索、电 子信箱、电子数据交换、传真存储转发、可视图文及会议电视、 图像通信等。
+ 按调制方式分类:基带传输和频带(调制)传输 + 按信号特征分类:模拟信号还是数字信号 + 按传输媒质分类:有线通信系统和无线通信系统 + 按工作波段分类:长波通信、中波通信、短波通信、微波通信、红外
通信系统的组成
+ 模拟通信的主要特点
– 抗干扰能力差 – 不易于保密通信 – 设备不易于大规模集成 – 不适应飞速发展的计算机通信的要求 – 简单、易于实现
通信系统的组成
+ 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信 息 源
信 源 编 码
加 密
信 道 编 码
调 制 器
信 道
解 调 器
信 道 译 码
解 密
信 源 译 码
收 信 者
– 全双工通信:通信双方可同时进行收发消息的工作方式
通信系统主要性能指标
+ 有效性:指传输一定信息量时所占用的信道资源(频带宽 度和时间间隔),或者说是传输的“速度”问题。
+ 可靠性:指接收信息的准确程度,也就是传输的“质量” 问题。
与网络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 – 国际标准化组织(ISO) – 电气电子工程师协会(IEEE)
+ Internet标准化组织 – 因特网协会(Internet Society,ISOC) – 因特网体系结构研究委员会(Internet Architecture Board,IAB) – 因特网工程任务部(Internet Engineering Task Force,IETF) – 因特网工程指导组(Internet Engineering Steering Group,IESG) – 因特网研究指导组(Internet Research Steering Group,IRSG) – 因特网编号管理机构(Internet Assigned Number Authority, IANA)
线通信 … … + 按信号复用方式分类:频分复用、时分复用和码分复用。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 +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 单工通信:消息只能单方向传输的工作方式
– 半双工通信:通信双方都能收发消息,但不能同时收发的工作方 式
通信系统分类与通信方式
通信方式 + 单工、半双工和全双工通信
16
与网络相关的国际标准化组织
+ 电信标准化组织 – 国际电信联盟ITU(International Telecommunication Union) – 国际电报电话咨询委员会CCITT (Consultative Committee International Telegraph and Telephone)
基础通信知识
第一章 通信系统模型 第二章 通信系统相关概念 第三章 交换技术介绍
通信系统模型
通信系统的组成-通信系统的一般模型
1. 经典模型
信息源
发送设备
发送端
信道 噪声源
接收设备
收信者
接收端
经典通信系统模型
描述了消息由发送至接收的流程
2020/3/29
通信系统的组成
通信系统的组成-模拟通信系统模型和数字通信系统模型 + 模拟信号和数字信号
+ 其它标准化组织 – 欧洲计算机制造协会(ECMA European Computer Manufactures Association ) – 美国国家标准协会(ANSI American National Standards Institute ) – 美国电子工业协会 (EIA Electronic Industries Associat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