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二节西方文化地理学的发展
一、近代的西方文化地理学
洪堡、李特尔:文化地理学(近现代地理学)的奠基者
拉采尔:文化景观、认为文化地理区是一个独特集团的、各种文化特征的复合体
施吕特尔:文化景观形态学
白兰士:提出生活方式的概念和人类文化及其地理影响的思想,人与自然的“或然论”
二、现代文化地理学
美国地理学家索尔的《景观的形态》(1925)标志文化地理学的形成。索尔反对“环境控制”的观点,他同时指出,地理学不必从空间规律概念着手,这种概念多少都源自于自然科学。认为地理学应从地区差别的基本体验入手,因此,地理学的基础是地理景观的多样性。
他强调了人的作用,提出研究景观的主张,创立区域学派,于是区域地理学在美国地理学中得到广泛发展。
他提出用文化景观来表达人类文化对景观的冲击。认为文化地理学主要通过物质文化要素来研究区域人文地理特性,文化景观既有自然景观的物质基础,又有社会、经济和精神的作用,他还强调人文地理学是与文化景现有关的文化历史研究。
受索尔影响的美国文化地理学者们被称为文化地理的伯克利学派。
索尔不赞成经验主义——仅仅收集有关不同地区的资料。他主张建立一门研究个别地理景观如何开始成形的学科。这种分析很严密,但决不会是能解释所有现象的一般规律。
索尔特别批评了20世纪早期一个非常有影响力的学派。该学派当时由美国著名的埃伦•塞坡尔领导,并以“环境决定论”为基础,他们把文化的发展看作是人类适应基本气候因素的过程。
对他来说,在本地区景观中被描述为一个整体的区域就是最终产物。因此,不管是单一原因的解释,还是将地理景观拆分成某些独特的产品以寻找“科学规律”都是错误思想引导的结果,因为“在这两种情况中,为了唯物主义宇宙观精确教条的利益,地区联系的复杂现实都被舍弃了。”
(索尔,1962年)
因此索尔呼吁大家使用地理学的独特概念。也就是说,研究地区及生命的独特构造,而不是去探求一般规律,即所谓的“研究普遍性科学规律的”
方法。他提出把地理景观看作一种综合景象,集中对它进行研究,掌握
当地文化的整个运转过程。索尔认为,研究普遍性科学规律的方法将文化拆分成了诸多因素,失去了把文化看成活生生的整体的感觉。
伯克利学派借鉴人类学家的“超机体(superorganic)”文化概念,将文化看作制控人类行为的重要力量,而且是一种稳定的力量。
在文化、环境、人三者的关系上,文化是动力,人是行动者,环境是改造对象。文化的存在先于行动的人,这是伯克利学派研究的前提。
这种文化概念,其实也是传统的对文化的理解方式。在这类文化概念中,有很强的文化决定论色彩。
以一种既定的文化为参照,或以抽取文化特征为第一步基础工作,然后考察人——按照文化原则行动的人——如何改变了自然景观,而创造出相应的文化景观,是伯克利文化地理学派主要的研究套路。
二十世纪初的地理学界,对学科性质的理解依然含混不清,而索尔倡导以文化景观为研究对象,很清楚明白地确立了地理学的一个人文方向。
索尔认为文化景观是文化地理学的研究对象,为新文化地理学建立了基础。
而伯克利学派使用的“超机体”文化概念,乃是预设了社会上存在一个主导性的覆盖整个社会的文化力量,这一文化力量是给定的、统一的、稳定的。而对于这个文化,即主流文化,学者们是可以准确无误地再现陈述(representation)的。
“ 超机体”概念在二十世纪中后期开始遭到激烈批判。在话语、文本、解构等新潮理论的背景下,超越人自身而存在的“超机体”文化概念当然被抛弃。
进而,对文化景观的理解也出现新的视角,景观不再是客观的自在情景,而是要凭主观“阅读”的“文本”,一切符号意义、文本误读、再创作等问题随之而来。
对索尔-伯克利学派的继承和批判,形成了“新文化地理学”的缘起。
二战以后发达国家进入后城市化阶段,城市文化景观成为文化地理学关注的主要对象。
三、当代文化地理学:新文化地理学
我们从当代西方文化研究的主要特点(后学科的文化泛化、对权力与表达的文化解读、意识形态作为社会的一个重要元素对社会、经济、政治的重大作用、以及后现代社会的泛“文化”化)知道,“文化”已经不仅仅是与政治、经济等其他人类生活相并列的社会活动类型或表征,而已经成为“呈现”后现代人类整体社会的基本方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