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合集下载

优秀范文: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3篇

优秀范文: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3篇

优秀范文: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 (2) 优秀范文: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 (2)精选3篇(一)新农村建设是当前社会发展的重要任务之一,也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点。

近些年来,我有幸亲眼目睹和参与了我国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深感其带给农村地区的变化和改善。

通过观察和体验,我对新农村建设和谐发展有以下几点心得体会。

首先,新农村建设注重人居环境的改善。

过去,农村房屋简陋、卫生条件差,给农民生活带来了很大的不便和影响。

而现在,新农村建设致力于改善农民居住环境,农民的房屋得到了改善,农村的道路和基础设施也得到了大力发展。

这些改善使得农民的生活条件得到了极大的提升,增加了他们的舒适度和幸福感。

其次,新农村建设注重农业的发展。

农村是农业的基本阵地,发展农业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内容之一。

通过加大对农村的投入和支持农业科技的推广,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种植和养殖技术得到了提升,提高了农业生产的效益和质量。

农民从传统的种植、养殖方式逐渐转变为现代化、科学化的生产方式。

这不仅带来了农民收入的增加,也促进了农村经济的发展。

再次,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民素质的提高。

人才是乡村振兴的关键,提升农民素质是新农村建设的重要任务之一。

通过加强农民教育,提供更多的培训机会和学习资源,新农村建设使得农民的文化素质、科技素养得到了提高。

农民掌握了新的技能和知识,拥有了更多的发展机会。

这不仅帮助农民脱贫致富,也促使农村社会的进步和发展。

最后,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村社会的发展和谐。

新农村建设不仅注重物质层面的改善,更注重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通过加强农民组织建设,培养农民的自治意识和组织能力,新农村建设促进了农村社会的协调和稳定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意见和参与被广泛征求和采纳,农民的权益得到了保障和尊重。

总之,新农村建设的快速发展和谐发展给农村带来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通过观察和体验,我深刻认识到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和作用。

新农村建设不仅改善了农民的生活条件,也促进了农业的发展和农民素质的提高,同时还带来了农村社会的和谐发展。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局办公室 王一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宏伟目标的必然选择,是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三农”工作的主旋律。

“20字要求” 涵盖了农村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和党的建设各个领域,是新农村建设的总体目标。

这项复杂而艰巨的系统工程,惠及的是农民,影响的是全局,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

要在我国这样一个农业人口众多、农业基础条件较为薄弱、各地发展极不平衡的大国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个人认为要把握好以下几点。

新农村建设必须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

科学发展观是我们党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在准确把握世界发展趋势、认真总结我国发展经验、深入分析我国发展阶段性特征的基础上提出的重大战略思想,是对经济社会发展一般规律认识的深化,要求立足科学发展、着力自主创新、完善体制机制、促进社会和谐,是当代的马克思主义。

科学发展观是推进我国经济、政治、文化、社会建设全面发展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方针;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作为具有全局意义的系统工程、当前“三农”工作的重头戏,也必须贯彻和落实好科学发展观。

只有这样,才能顺利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促进农村各项事业全面发展。

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农民的主体地位。

改革开放进行到现在,我国已进入工业化中期阶段,工业和城市应该也有能力支持农业和农村的发展。

但是,任何事物的发展,起着决定作用的永远是其内在的因素。

新农村建设的是农村,推进的是农业,富裕的是农民。

作为农业和农村的主体,农民必然要在新农村建设中占据主体地位,任何其他因素只能起着辅助的作用。

我们在新农村建设中,一定要尊重农民的主体地位,要充分发挥农民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和创造性,满足农民的需要,尊重农民的意愿,政府引导扶持,不喧宾夺主,不越俎代庖,不搞包办代替。

国家从宏观层面加以把握,政策上加以倾斜,各种社会力量也广泛地参与进来,形成合力,做到以工促农、以城带乡,充分激发农村的内部活力,改变农民的“要我建”想法为“我要建”的动力。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

对新农村建设的几点看法
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旨在改善农村居民的
生活条件、促进农村经济的发展。

对于这一议题,我有以下几点看法。

首先,新农村建设应该注重实现农村与城市的一体化发展。

过去,
农村的发展往往与城市脱节,导致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建设滞后,农
民收入水平较低。

因此,新农村建设需要引导农村发展与城市相互融合,促进农村经济的快速增长,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

其次,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

农村地区的发展往往伴
随着环境污染和生态破坏。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注重生态环
境的保护,推动农村地区的绿色发展,打造宜居的生态环境,保障农
民的生存环境。

另外,新农村建设还应该注重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发展。


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相对较低,给农民群众带来较大困扰。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应该加大对农村教育和医疗卫生事业的投入,提高
农村地区的教育和医疗水平,改善农民的生活质量。

此外,新农村建设还需要注重农村产业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产业结
构单一,依赖传统农业,缺乏多元化发展。

因此,在新农村建设中,
应该引导农村产业结构调整,发展多元化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入,实现农村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发展的一个重要举措,需要多方
面的配合和努力。

只有全面推进新农村建设,才能实现农村地区的全
面振兴,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的健康发展。

希望各级政府和社会各界能够共同努力,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大的成就。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

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此在今年暑假期间我对我市关于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下调查来完成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新农村新面貌随着我县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稳步、顺利实施,我市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革。

滕州在中央、山东省和枣庄市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突出发展农村生产力,强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化,同步推进城镇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展示新农村建设情况。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近年来,滕州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

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6亿元,增长19.1%;开工建设过亿元重点项目45个,完成投资71亿元。

开发区建设卓有成效,滕州经济开发区入区项目达到210个,总投资143.1亿元,154个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0.8亿元、利税60亿元、利润35.4亿元,分别增长30.6%、38.9%、36.5%。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68亿元,增长31.6%。

城市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1.8%。

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2亿元,是200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市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达2.1亿元,是2000年的14.8倍,年均增长71%;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4000多名村级“四职”干部工资由市级统筹发放。

暑假社会实践之我眼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暑假社会实践之我眼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暑假社会实践之我眼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第一篇:暑假社会实践之我眼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暑假社会实践之我眼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暑假没有回家,在学校参加了聊城大学农学院XX年的社会实践活动,跟随“科技支农”来到了周刘村。

在这里让我兴奋,在这里的所见所闻也让我产生了更多的关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思考。

周刘村是一个典型的农业村,祖祖辈辈几十代都靠土地过活。

全村共有耕地1378亩,和村中的总人口相比,人均土地占有量在附近几个村中也是名列前茅的。

近几年来,伴随着中国新村的建设,村委带领大家搞起了特色种植,摆脱了祖祖辈辈留下来的那种只靠栽种粮食过活的生活模式,人均收入有了大幅度的提高。

村中主要从事大棚西瓜、棉花以及玉米生产,这样,在满足自己需要的前提下,可以大量的供应周边市场。

从村支书的口中得知在所有作物种植中仅大棚西瓜一项就占地达150亩之多,是附近西瓜的主要供应地,是村民收入的主要来源。

对于村子的发展建设,村民很满意,毕竟穷了几辈子,终于可以摆脱贫困奔小康了。

对于此,村委功不可没。

在他们的领导下,周刘村正在大步行走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大路上,满怀信心的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

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共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尤其是在今年2月的《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若干意见》出台后,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

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自从全国范围内取消农业税,完善并加强“三补贴”政策出台后,农民更是实实在在的尝到了新村建设的甜头。

在减负开源,让农民增收之后,我国也开创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新局面。

现在,大家开口谈论就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是新农村建设到底“新”在何处?该如何做“新”?从国家的下发文件来看,新农村的“新”是指: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也就是说,我们要不断的推进现代农业建设,强化新农村建设的产业支撑;促进农民持续增收;加快发展农村义务教育,提高劳动力技能;加快农村能源建设步伐和加强农村基层组织的阵地建设。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

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此在今年暑假期间我对我市关于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下调查来完成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新农村新面貌随着我县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稳步、顺利实施,我市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革。

滕州在中央、山东省和枣庄市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突出发展农村生产力,强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化,同步推进城镇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展示新农村建设情况。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近年来,滕州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

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6亿元,增长19.1%;开工建设过亿元重点项目45个,完成投资71亿元。

开发区建设卓有成效,滕州经济开发区入区项目达到210个,总投资143.1亿元,154个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0.8亿元、利税60亿元、利润35.4亿元,分别增长30.6%、38.9%、36.5%。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68亿元,增长31.6%。

城市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1.8%。

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2亿元,是200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市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达2.1亿元,是2000年的14.8倍,年均增长71%;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4000多名村级“四职”干部工资由市级统筹发放。

新农村建设看法

新农村建设看法

新农村建设看法新农村建设是指在中国农村地区进行的一系列改革和发展措施,旨在提升农村居民生活水平、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下面我将从几个方面来谈一下对新农村建设的看法。

首先,新农村建设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的重要举措。

传统农村以农业为主导,经济发展相对滞后,农村居民收入低、生活水平不高。

而新农村建设通过改善农村基础设施、推广现代农业技术和培育农村产业,为农民提供更多的就业机会和创业机会,提高了农村居民的收入水平,促进了农村经济的腾飞。

其次,新农村建设是改善农村基础设施的重要方式。

农村基础设施的落后是制约农村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

新农村建设加大了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包括道路、桥梁、电力、饮水等设施的建设,使农村地区的基础设施水平得到了明显改善。

这不仅方便了农民的生活,也为农村地区的经济发展提供了有力支撑。

第三,新农村建设强调农村环境保护和生态建设。

农村地区的环境问题长期以来一直备受关注,其中包括土壤污染、水体污染、空气污染等。

新农村建设提出了“绿色、低碳、环保”的理念,鼓励农业转型升级,推广生态农业和有机农业,加强农村环境保护工作,提高农村地区的生态环境质量。

第四,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村社会事业的发展。

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等方面的发展长期以来相对滞后,这导致了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较低。

新农村建设通过加大对农村社会事业的投入,提高农村地区的教育、医疗、文化设施建设水平,提高了农村居民的社会福利水平,改善了农村居民的生活质量。

总结起来,新农村建设是中国农村改革和发展的重要举措,对农村经济发展、基础设施建设、环境保护和社会事业发展等方面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

然而,新农村建设仍面临一些挑战,如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投入不足、农村土地流转问题、农民技能培训等问题亟待解决。

未来,需要继续加大政府的投入力度,创造良好的政策环境,推动新农村建设取得更加显著的成效。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1]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党和国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做出的重大战略决策。

“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总体目标,全面体现了新形势下农村经济、政治、文化和社会发展的要求,涉及到农村物质文明建设、政治文明建设、精神文明建设和构建社会主义和谐农村四个大的方面,是一个系统工程。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对于落实科学发展观、推进农业现代化、深化农村改革、破解“三农”问题具有重大而深远的意义。

一、要从农民的利益出发,激发劳动热情,才能更进一步推动我国社会经济全面进步,进一步提高综合国力。

我国将迈开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步伐,这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要求,是历史发展的必然方向,也是全体人民的期盼和共同的梦想。

此时,我们不能不想起80年代初期中国农村进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改革。

废除了人民公社制度,是农村继建国后开展的土地改革之后的又一次重大改革,再次给全体农民带来切身利益,激发了农民的生产热情,有力地推进了中国社会经济的发展,其历史意义是十分重要而深远。

联产承包的起源是安徽省凤阳县梨园公社小岗生产队的“大包干”,这样的做法在当时是与人民公社制度相违背的。

小岗人冒着很大风险签字盟誓,悄悄施行“大包干”,收到了立竿见影的效果,他们迅速解决了吃饱肚子的问题。

正是因为中国共产党代表着人民的利益,代表中国先进生产力,才全面实行了人民公社制度向联产承包制度的改革。

今天我们谈新农村建设,必须站在农民的立场上。

这里说的农民是广义的农民。

我国是农业大国。

不论总人口数量、分布面积、思想认识,还是对国家社会经济发展的作用上讲,“三农”是中国的根本。

目前的城里人,来源于农民,思想意识仍难以摆脱农民意识。

只是城市发展了,只是城里人富裕了,只是城里的高楼大厦多了,并不能说明中国发展富裕了,只有广大农村发展富裕了,才是真的民富国强了。

党中央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战略,既符合国家社会经济发展客观规律,也代表了全国人民的热切心愿,必将得到人民的热烈拥护!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战略任务,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近年来,中国大力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作为一名生活在农村的人,我深刻地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给我的生活带来的巨大变化。

在这里,我想分享一些我的感受和体会。

首先,我觉得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给我带来了实实在在的好处。

新农村建设对我们农村不仅仅是硬件设施的改造,更是为我们农村带来了一些新的改革政策,比如改革土地制度、健全农村金融、推进种植业和养殖业发展等。

因此,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农民有了更多的收入来源,让我们过上了更好的生活。

其次,我认为新农村建设从根本上改变了农村和城市之间的差距,促进了城乡一体化。

多年来,农村地区一直面临着许多问题,包括基础设施不完善、人才匮乏、资金缺乏等等。

现在,新农村建设和城市建设一样重要,城乡发展不再是两个完全不同的领域。

城市和乡村之间互相借鉴、互相促进,共同推动了中国经济的发展。

此外,我想说的是,新农村建设让我们农民找回了自豪感。

以前,在城市里的时候,我觉得农民的地位不太受重视,我们被视为“落后”,缺乏一些现代理念和装备。

但随着新农村建设的推进,农村变得越来越现代化,我们农民也获得了更多的尊重,农村生活变得更加精彩。

我们终于找到了自己的价值,这让我感到非常高兴。

最后,我想说的是,尽管新农村建设已经取得了很大的进步,但仍有一些问题需要解决。

比如,一些农村地区还是缺乏专业人才,吸引人才回农村发展仍然需要一定的政策支持。

再比如,一些村庄还没有做到景观宜人,环境整洁等等,这也需要大力整治。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的发展具有重要意义,同时也让我们农民找回了自己的价值。

但是,我们也需要不断地推动新农村建设的发展,为农村发展带来更多的积极因素。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就是指农业、农村、农民这三个问题。研究三农
问题目的是要解决农民增收、农业增长、农村稳
定。
改革开放30多年来,一共 出台了十二个中央一号文件。 在不同的形势任务下,十二个 中央一号文件各有侧重,共同 奏响了繁荣农村经济、促进农 民增收、推动农村社会发展的 气势磅礴的主旋律,是我国城 乡社会走向和谐发展、致力于 共同繁荣的时代最强音。1982 年—1986年:“五个一号文件 ”,谱写中国改革进程的五个 辉煌篇章 ;2004—2010年: “七个一号文件”,统筹城乡 进程中的五座新丰碑
19
PPT制作:练振行 PPT解说:虞柯 材料整理:练振行、黄林 图片收集:何雅思、林黛晴 视频收集:王漫琦
谢谢观赏
、基础好的,然后在基层培养他们、在实
践中锻炼他们。

一名好的农村干部必须对人民群众
有深厚的感情,扎根基层,锲而不舍;必
须不计个人得失,真正顾全大局;必须廉
洁自律,敢同不良风气作斗争,以身作则
,率先垂范。现在这些优点不能丢,但更
重要的是,农村干部要能带领群众致富,
要有超前的眼光,为新农村建设绘好图纸
、谋好路子。

新农村建设,目前时机已经成熟,具备了较大规模建
设的条件。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9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稳步推进,取得了显著的成效成果。与 此同时,由于在具体操作过程中的不规范,以及法律制度的 不完善,在新农村建设的推进过程中也存在一些问题。具体 说来,主要问题存在于以下几个方面:
(1),国有土地在收回用于部分人承包之用时,手段充斥 了强制性,没有真正的考虑到农民的需求。于我看来,承包 政策应慢慢地,在潜移默化的过程中,让农民真正感受到政 策的好处,真正的保障了农民的利益,这项政策才能深入人 心,获得广大农民的拥护。

《我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3篇

《我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等3篇

政治小论文评选活动参赛作品1:我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德化五中刘志钢指导老师郑信煌十七大报告强调,发展现代农业、繁荣农村经济是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事关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大局,必须始终作为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

那么作为典型山区县的德化,应该如何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呢?当前,与城市建设和发展相比,我县农村发展明显滞后,城乡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还不相协调。

农村问题和城市问题相互交织、相互制约和影响的程度不断加深,城市、农村客观上已经成为一个不可分割的有机整体。

开展新农村建设,就是要把农村与城市、农业和工业、农民和市民作为有机统一的整体来统筹协调,发挥好城市对农村的带动作用和农村对城市的促进作用,加快形成以城带乡、以工促农、城乡互动、协调发展。

从我县的经济社会发展情况看,我县新农村建设已经具备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一方面农民收入大幅度增长。

这为新农村建设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

另一方面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环境面貌大为改善,为新农村建设打下了基础。

同时广大农民迫切需要改善生活环境,推进新农村建设是顺应群众的要求作出的战略决策。

我觉得新农村建设应坚持相信群众,依靠群众和坚持走先富带后富,共奔富裕路的原则,总体规划,典型示范,分步实施,有序推进。

要有近期目标和总体目标:即用3到5年时间,建设几个示范村、几个特色村和几个达标村的建设任务;用10到15年时间按照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率先全面建成小康、率先基本实现现代化的要求,完成新农村的建设任务。

结合我县农村特点,我觉得要发展我县特色新农村一是要积极发展优势产业与特色产业,培植骨干企业,为农村寻找经济增长点,让农民的口袋鼓起来,二是搞好村镇规划,形成“县——镇——村”一体化的规划体系,打破现有的地域限制,逐步城乡一体化。

三是优化人居环境,重点抓好商贸服务、休闲活动、医疗卫生等公共设施和道路、电力、通讯、给排水等基础设施建设,使住宅小区真正实现道路硬化、小区绿化、路灯亮化、环境净化和整体美化。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

《佳木斯新农村建设实践与思考》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作者:汤原县太平川乡太安村袁立春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之我见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的系统的工程,对农业是一次难得的发展机遇,对农村是一场重大的社会变革,对农民是一个美好的时代福音。

它虽然不是新生事物,但也没有现成的章法可以照搬照抄。

如何更好地进行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可以说仁者见仁智者见智,作为一位普通的基层工作者,结合三年来我村的新农村建设实践,谈一谈自己的一点愚人之见,用以与同志们交流和探讨。

愚以为要搞好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做到“三要”与“三忌”:“三要”即要配好班子、要砍好框子、要收好口子。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检验领导干部工作能力和领导能力的试金石。

村级两委班子是党和政府的喉舌,是联系党和政府与人民群众的纽带和桥梁,是广大群众的主心骨和带头人。

让德才兼备、能够适应新形势、解决新问题、能够组织和带领广大村民团结奋进的人才进入村级两委班子,是搞好新农村建设的首要任务。

俗话说:人无头不走,鸟无头不飞。

这个‘头’必须是上级领导认可的、广大村民满意的,必须是坚实有力有凝聚力的。

没有这个‘头’,我们党在最基层的决策就无法及时执行,工作就会陷于被动,新农村建设就会搞得一团糟。

同样,无视或不能正确认识这个问题,我们的麻烦就大了,你说一套,他做一套,当面不顶,背后鼓动群众拧着干,我们的新农村建设就无法正常进行。

——配好班子,选好“传声筒”、“打头的”是首先必须解决的。

古语云: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新农村建设亦然。

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当前以至今后一个时期党在农村的一项重大决策。

它是长期的,不是一朝一夕的事情,这一点我们必须清醒的认识。

我们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二十字方针,借鉴他人可取之处,结合自身实际制定规划,砍好框子。

要“分类规划,分步实施,梯次推进,协调发展”。

紧密结合实际,实行规划一步到位,建设分步实施,做到长期有总规,近期有详规,年年有目标,人人有事干。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
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在新时代背景下,我深入基层,深入农村,深入农户,亲身参与社
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工作,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形成了自己的一些
心得体会。

针对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我有以下几点认识: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突出乡村振兴战略。

实施乡村振兴战
略是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总抓手,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面推进农业农村发展,加快农业现代化进程,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

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注重生态环境保护。

农村是生态文明
建设的重要领域,要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实施农田水利工程,推广农
业科技创新,加强农村环境治理,保护和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再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提高农民生活水平。

要加强基础设施
建设,改善农村居住条件,推动产业发展,提高农民收入水平,促进
农村经济社会全面发展。

最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发挥党组织的领导作用。

要加强党的
领导,发挥基层党组织的战斗堡垒作用,凝聚农村各方面的力量,推
动农村工作取得实实在在的成效。

总的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
级领导干部和广大农民群众共同努力,共同推动。

只有不断深化改革,加强创新,坚持实事求是,才能够更好地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迈
向新的高度,实现乡村振兴,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作出更大贡献。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2篇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2篇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精选2篇(一)新农村建设是我国农村发展的重要战略,通过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农业产业转型升级以及农民素质提升,旨在实现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全面发展,促进城乡一体化和农业现代化。

我观察到的新农村建设中,最让我感受到的是和谐发展的氛围。

首先,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民的参与和利益保障,通过土地流转和农民合作社等措施,使农民能够参与到现代农业产业中来,提高了农民的收入和生活水平。

这使得农民对新农村建设积极支持,同时也增加了农村社会的稳定。

其次,新农村建设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和改善。

在建设过程中,注重生态农业的发展,促进农业与生态环境的协调发展。

通过提倡有机农业、节水灌溉等绿色农业技术,不仅提高了农产品的质量和安全性,也减少了对土地、水资源的污染和破坏,实现了农业和环境的共同发展。

此外,新农村建设注重农村教育、医疗和社会保障的完善。

在新农村建设中,政府加大了对农村教育和卫生保健的投资,建设了更多的学校和医疗机构,提高了农民的受教育和就医条件。

同时,加强农村社会保障体系的构建,为农民提供了更多的社会保障权益,增加了农民的安全感和归属感。

综上所述,新农村建设体现了和谐发展的理念和实践,通过各项措施的推动,实现了农村经济、社会和生态的协同发展。

在新农村建设中,农民的利益得到了保障,环境得到了保护,教育和医疗条件得到了改善,使农村社会更加和谐稳定。

这让我感受到了新农村建设对于农村发展的重要意义,也对我国农村的未来充满了信心。

观新农村建设,感和谐发展心得体会精选2篇(二)观察新农村建设,我感受到了和谐发展的重要性。

在过去的几年里,中国农村发生了巨大的变化,新农村的建设成果令人瞩目。

这种变化的核心就是和谐发展。

首先,新农村建设注重人与自然的和谐。

在过去,农村地区经常面对着自然灾害和环境污染的威胁。

然而,通过科技的引入和环境保护意识的提高,新农村建设努力实现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得体会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得体会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发展和城市化进程的推进,农村问题日益突出。

为了推动农村发展,我国提出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目标。

经过一段时间的实践,我对于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心得体会如下。

首先,要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

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是农村发展的基础,关系着农民的生活质量和农业生产的现代化程度。

因此,我们要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包括农村道路、供水、供电、通信等方面的改善。

只有建立起完善的基础设施,才能为农民提供更好的发展条件。

其次,要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

农业产业化是实现农村现代化的重要途径。

通过发展农业产业化,我们可以提高农产品的附加值,增加农民的收入。

因此,要积极引导农民发展农业产业化经营,推动农业生产由传统的小农经营向现代农业产业化经营转变。

同时,还要加强农业科技研究与推广,提高农业生产的技术水平,增加农民的生产效益。

第三,要注重农民素质提升。

农民是农村的主体,他们的素质直接关系到农村的发展。

因此,我们要加强对农民的教育培训,提高他们的文化素质和科技素质。

同时,还要加大对农民的法律法规宣传,增强他们的法律意识和法律素质。

只有提升农民的素质,才能推动农村的全面发展。

第四,要强化农村治理机制建设。

农村治理机制的完善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保障。

我们要加强农村党组织的建设,提高党组织的组织力和凝聚力,发挥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

同时,还要建立健全农村社会管理机制,加强对农村社会事务的管理与服务。

只有建立起科学有效的农村治理机制,才能推动农村的长足发展。

第五,要注重农村环境保护。

农村环境保护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内容。

我们要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保护好农田、水源地和生态系统。

同时,还要加强农村污染治理,防止农村环境的恶化。

只有保护好农村的生态环境,才能实现农村的可持续发展。

总之,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我们不断努力。

只有注重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加强农业产业化发展、提升农民素质、完善农村治理机制以及注重农村环境保护,才能实现农村社会主义现代化的目标。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在我国大力推广实施的农村发展战略,其目的是要为广大农民创造一个更加美好的生活环境,并且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

在我参与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我深刻感受到了其的重要意义,同时也发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以下是我的一些体会和认识。

首先,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全面而系统的工程,涉及到农村社会、经济、文化、环境等多个领域。

因此,一个成功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有全面的规划和策划,并且需要采取科学、合理、有序的方式推进。

其次,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遵循市场化和产业化的思路,将农村发展与市场需求相结合,实现农民增收、农村富裕。

同时,要推动新型农业经营体系建设,支持农民发展适合当地的农产品生产和加工产业,提高农民的经济收益。

第三,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注重农民的主体地位。

在建设过程中,要充分尊重农民的意愿和要求,走群众路线,实行参与式决策,让广大农民能够真正参与到决策过程中。

第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需要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农村文化水平。

这需要从教育、文化、体育、旅游等方面入手,为农民提供更多的文化活动和娱乐,增强乡村文化的生命力和活力。

第五,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要注重生态保护和环境治理。

要关注农村生态环境的保护和修复,推动农村产业转型升级,提高生产方式、生活方式、消费方式的绿色、生态化和可持续性。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个长期而艰巨的工程,需要各级政府和广大农民的共同努力和支持。

只有在全社会共同参与下,才能够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事业向更加美好的未来发展。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过程中,实际遇到了许多困难和挑战,需要各方面的努力来克服。

其中,以下几个方面是我个人认为需要特别关注和解决的问题。

首先,要加强对农村基础设施的建设。

其中包括道路、桥梁、基础设施等各个方面。

农村基础设施完善程度的提高,不仅能带来便利,也会促进乡村经济的发展和农民收入的提高。

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_初中作文

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_初中作文

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本文是关于初中作文的我心目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感谢您的阅读!为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党中央、国务院采取了一系列重大举措。

各地区和各有关部门认真贯彻中央的决策和部署,深化思想认识,加强组织领导,加大工作力度。

今年我国夏粮喜获丰收,农民收入继续增加,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步伐加快,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得到加强。

可以说,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开局良好。

但是也要看到,新农村建设中也出现了一些值得注意的苗头性、倾向性问题。

主要是:有的地方认识不够全面,把新农村建设简单地等同于村庄建设、新房建设;有的地方急于求成,脱离农村实际,超越发展水平,把新农村建设作为短期工作目标来要求和部署;也有的地方存在着畏难观望情绪和“等靠要”思想等。

扎实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把发展农村经济放在首位,促进粮食稳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

在农村里有些东西是可以废物利用的,譬如说:沼气.猪屎堆积在一起就会形成沼气,有一种类似于液化器的可以把沼气燃烧可以用来做饭、烧水……其实这样的现象有很多,可以从这些地方节约资源。

新农村建设总的要求是“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

这五句话、二十个字内容全面、内涵丰富,相互联系、相辅相成,必须全面把握,突出重点,协调推进。

从根本上说,经济是基础,推进新农村建设必须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不断解放和发展农村生产力。

不论什么时候、什么地方、什么发展阶段,都必须始终紧紧围绕这个中心。

否则,新农村建设就会成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就会走偏方向。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必须立足当前,着眼长远,把维护、实现和发展广大农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作为出发点,把解决农民群众受益最直接、要求最急迫的现实问题作为着力点。

要加快发展农村教育、卫生、文化等社会事业,着力抓好农业和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努力解决农民上学难、看病难、行路难、饮水难和农业基础薄弱等突出问题,给农民带来看得见、摸得着的实惠。

改变农村面貌需要进行村庄建设,但这必须建立在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上,建设的重点也应放在整治村庄环境、完善配套设施、节约使用资源、改善公共服务、方便农民生产生活上,切忌盲目照搬城镇小区建设模式和某些发达地区新村建设的模式,切忌搞不切实际的大拆大建和劳民伤财的形象工程。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点认识

第一篇: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心得体会对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几
点认识
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建设是当今我国正在努力的一项重大工程。

通过实践,我发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构建和谐社区环境。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首先要解决的是建立和谐社区环境,要加强社区建设,以薪水最低层的农民为“贫困群体”而服务,处理好农民和城镇居民之间的关系,实现农村和谐社会建设。

二、完善农村基础设施。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完善农民的生活环境,改善农村的基础设施,如道路、供水、供电、通讯等,让农民有更好的居住环境。

三、加强农村教育。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加强农村教育,加大对农民的教育投入,为农民提供良好的教育资源,同时帮助农民树立起新的价值观,加快农村现代化进程。

四、科学发展农业。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把发展农业摆在突出位置,以科技和技术为支撑,加强农业规模经营,帮助农民提高生产力,让农民多赚钱,提高农民收入,使农民拥有更好的生活水平。

总之,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一项重要的现实任务。

只要从上述几个方面着手,就可以有效的促进农村的发展,让农村更加和谐、美丽,让农民们享受到更美好的生活。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我见
加农民收入来源。
加强农村产业发展的政策支持,完善农 业保险、农业科技推广、农业信贷等政 策,为农村产业发展提供保障和支持。
提升农村教育水平
推进农村教育现代化建设,利用信息化手段提高农村 教育的质量和效率。增加农村学生的奖学金和助学金 ,鼓励他们继续深造和全面发展。
提高农村教育水平是实现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关键 。要加强农村学校建设,提高农村教师的待遇和素质 ,确保农村孩子接受良好教育的机会。
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之 我见
汇报人: 日期:
contents
目录
• 引言 • 农村现状分析 •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对策与建议 • 案例分析 • 结论与展望
01
引言
背景介绍
我国是一个农业大国,农村人口众多,农业经济相对薄弱,城乡发展差距较大。
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面建设小康社 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经之路。
鼓励社会资本进入农村市场,引导企业参与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形成政 府与社会共同投入的局面。
推动农村产业发展
发展现代农业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 重要任务。要优化农业产业结构,培育 和推广高产、优质、高效、生态的农业 品种,提高农业生产的效益和竞争力。
促进农村二三产业的发展,推动农村产 业升级和转型。鼓励农民创业创新,发 展乡村旅游、农村电商等新兴产业,增
加强农民培训,提高农民文化素质和技能 水平,增强农民就业能力和竞争力。
对未来研究的展望
深入推进农村改革
进一步深化农村改革,创新农 业经营体制机制,推进农业现
代化。
发展乡村旅游
利用农村资源优势,发展乡村 旅游,提高农民收入和生活质 量。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
加强农村公共服务体系建设, 提高农村教育、医疗、文化等 服务水平。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我眼中的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众所周知,近年来中央制定出台了一系列的关于“三农”问题的文件,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成为社会的焦点,全国掀起了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热潮,如何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已经成为人们讨论的主题。

国家各种政策的出台,确实有力地促进了农民增产增收,提高了农业综合生产能力。

因此在今年暑假期间我对我市关于新农村建设作了一下调查来完成暑期的社会实践活动。

一、新农村新面貌随着我县建设群众满意工程的稳步、顺利实施,我市农村发生着翻天覆地、日新月异的变革。

滕州在中央、山东省和枣庄市的领导下,坚持以科学发展观统揽全局,按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统筹城乡经济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不断加大三农工作力度,认真落实各项支农惠农政策,突出发展农村生产力,强化招商引资和重点项目建设,大力发展工业化,同步推进城镇化,城乡面貌焕然一新,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我们从以工补农以城带乡、现代农业建设、农业产业化经营、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农村社会事业发展、农村精神文明建设等方面展示新农村建设情况。

以工补农、以城带乡近年来,滕州市坚持城乡统筹发展,加大工业反哺农业、城市支持农村力度。

招商引资、重点项目建设成效明显,2006年实际利用市外资金96亿元,增长19.1%;开工建设过亿元重点项目45个,完成投资71亿元。

开发区建设卓有成效,滕州经济开发区入区项目达到210个,总投资143.1亿元,154个项目建成投产。

工业化进程加快,2006年规模以上工业实现增加值120.8亿元、利税60亿元、利润35.4亿元,分别增长30.6%、38.9%、36.5%。

民营经济发展迅速,2006年完成民营经济增加值168亿元,增长31.6%。

城市规模档次不断提升,城市建成区面积达到40.5平方公里,城市化水平达到41.8%。

工业化、城市化步伐加快,促进了财政实力不断增强,对“三农”的支持力度逐步加大,2006年地方财政收入实现12.2亿元,是2000年的3.1倍,年均增长25%;市财政支持“三农”的资金达2.1亿元,是2000年的14.8倍,年均增长71%;在全省率先全面取消农业税,4000多名村级“四职”干部工资由市级统筹发放。

现代农业建设近年来,滕州市不断调整优化农业结构,培植壮大了粮油、蔬菜、畜牧、林果四大优势产业。

2006年粮食播种面积150.5万亩,总产82.2万吨;蔬菜播种面积达90万亩,其中马铃薯种植面积60万亩;建设高标准养殖大棚308栋,年出栏肉鸡3700万只,肉免240万只;农机总动力87万千瓦,各种配套农具2.6万台(套),农业机械化程度达65%以上,科技对农业的贡献率达52%以上。

滕州市先后被授予“中国马铃薯之乡”、“全国十大粮食生产先进县(市)”、“全国科技进步示范县(市)”、“全国第二批无公害蔬菜生产示范县(市)”、“全国畜牧生产先进县(市)”、“全国出口肉鸡标准化示范区”、“山东省农业现代化试点县(市)”等荣誉称号。

农业产业化经营滕州按照“扶持农业产业化就是扶持农业,扶持龙头企业就是扶持农民”的要求,不断加大农业龙头企业建设,大力发展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和品牌农业。

2006年,全市农产品加工企业总数发展到686家,其中国家级龙头企业1家,省级8家,枣庄市级22家,实现销售收入58.7亿元,利税3.73亿元。

以盈泰集团、春藤食品为龙头的畜牧产业化,以东谷面粉、恒仁工贸为龙头的粮油产业化,以海风冠都、泰兴源食品为龙头的蔬菜产业化初具规模。

全市各类农村合作经济组织发展到3557个,带动农户10万户。

注册农产品商标23个,获得国家级绿色食品认证9个,无公害农产品认证27个。

农村基础设施建设滕州按照统筹城乡发展的要求,不断加大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综合整治农村环境,农村面貌焕然一新。

2006年,全市完成投资6.1亿元,完成各类村镇建设130万平方米,新修道路180公里,新增绿化面积30万平方米,基本实现了村村通硬化路和客车,进一步增强了小城镇的聚集能力,建成文明生态村118个,其中枣庄市级文明生态村48个;全面启动工程总投资6700万元的“村村通自来水”工程,确保两年内全市农民都可吃上干净、卫生的自来水。

大力加强农田水利基本建设,投资2亿元,实施世行三期项目和湖东堤治理工程,改造中低产田8万亩,开发复垦土地3.3万亩,农田有效灌溉面积达99.6万亩。

积极推广户用沼气,新发展农村户用沼气6690户,中小型沼气工程40处。

滕州市到2010年,建设户用沼气池5万个、小型沼气工程500处。

市委、市政府决定对每个户用沼气池补助600元,对每个小型沼气工程补助1万元,五年共投资3500万元。

农村社会事业发展滕州市在大力发展经济的同时,更加重视各项社会事业的发展。

成功创建了枣庄科技职业学院,农村小学适龄人口入学率保持100%,初中适龄人口入学率达到98.6%,投资1450万元实施了中小学危房改造和“三新工程”。

进一步完善了镇村卫生院建设,75.9万万人参加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占农村常住人口的78.3%。

全市创建文化大院615个,农村有线电视入户率达37.2%,百户拥有彩电100台、电冰箱23台,全市农村拥有小轿车3235辆。

农村精神文明建设。

滕州市在抓好物质文明的同时,不断加强精神文明和政治文明建设。

深入开展乡村移风易俗活动,大力倡导社会主义新风尚;不断加强农村民主法制建设;深入开展了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把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作为加快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治本之策,全面推行民主自治和村务公开制度,顺利完成了“村两委”换届。

农村面貌和精神面貌明显改观。

这些内容将呈现在照片中。

二、问题和不足我市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取得了可喜成绩,试点村的面貌与过去相比有了很大变化。

但是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要求相比,还有不小差距,制约农村经济繁荣、社会稳定发展的因素依然存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任重道远。

主要体现在:一是思想认识存在误区。

一方面,领导重视程度不够。

少数地方领导干部没有拿出足够精力来研究新农村建设、推进新农村建设,无论从理论学习上、政策研究上,还是实践探索上,都缺少实际行动,表面的东西多,实际推进的措施少。

有的是思路不清,到底怎么抓、抓什么心中没谱。

同时,少数镇、村干部因对建设新农村认识模糊,遇到资金等困难时就产生畏难情绪,缺少工作主动性、积极性、创新性。

另一方面,农民主体作用没有真正发挥。

有的示范村群众认为建设新农村是政府的事,认识不到自己是新农村建设的主人,对一些惠及自身的项目存在依靠政府投入的问题,不能够积极主动配合、投工投劳,等靠要思想严重,建设新农村的主体意识没有树立起来,出现上头热、下头凉的现象。

二是建设资金严重短缺。

尽管我市已建立了“政府补助、部门帮助、社会赞助、群众自助”相结合的投入机制,千方百计筹措建设资金用于新农村建设,但面对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庞大工程,这些资金还远不能满足教育、文化、卫生、道路等方面的建设需求。

与此同时,一些帮扶单位或因客观自身财力有限,或因主观积极性不高,工作被动应付,更有某些村领导班子腐败,成为啃噬人民的米虫!三是农民素质普遍不高。

当前,我市大多数新农村建设示范村都把重点放在了“村容整洁”上,而对“村风文明”投入甚少,绝大多数农民的素质不容乐观。

一方面,传统的小农意识根深蒂固,生产、生活和行为方式都与现代社会生活的要求差距甚远。

另一方面,普遍存在“小富即安”心理,缺乏干大事创大业的开拓进取精神。

同时,由于农民科技知识不足,对新事物、新技术缺乏认识,从而阻碍了接受新事物、学习使用新科技的能力,具有一技之长的人还比较少,导致种地只能粗放经营不能集约经营,打工则只能卖苦力,严重制约了农民的增收。

三、对策与措施新农村建设作为一项内涵丰富、任务艰巨的系统工程,既要充分认识其长期性和复杂性,稳步推进,又要有只争朝夕、迎难而上的开拓精神。

如何抓好新农村建设,我认为需要把握关键、突出重点,从以下六个方面入手:一要更加注重思想观念的更新。

新农村建设主导是政府,主体是农民。

针对当前部分干部、群众在认识上的误区,要加强教育引导,进一步提高广大农村干部、群众对新农村建设的重要性、艰巨性、长期性和复杂性的认识,防止出现片面性、盲目性和急躁情绪。

要放手发动群众,突出农民的主体地位,充分尊重群众的意愿,鼓励群众勇于创新,大胆实践,调动他们建设美好家园的积极性和创造性。

二要更加注重工作方法的创新。

在示范工程中,要继续坚持“三清三改三整顿”,但在方法上,要采取“捆绑式”的“组合拳”,把群众意愿与政府引导有机统一起来。

比如把改路与“三清三整顿”捆绑,把改水与改厕捆绑,等等。

同时,在具体实施过程中,要坚持实事求是,因势而为,不搞大拆大建。

要坚持因地制宜,注重实效,不过分堆砌和打造“形象工程”和“面子”工程。

三要更加注重科学发展观的落实。

新农村建设不是要把农民固定在农村,固定在土地上,新农村建设必须与发展城镇化有机结合起来,统筹城乡发展,积极探索让村民变居民、农村变社区的有效之路。

要加大城镇发展和经营的力度,积极创新摸索土地置换等手段和方式,结合推进村民与居民的无差异待遇,出台促进政策,积极推进失地农民保险,解决农民进城后顾之忧等政策来推进城乡一体化发展进程。

四要更加注重民生工程建设。

要从群众最关心、最盼望实事入手,认真抓好省、市确定的各项民生工程的落实,使民生工程与新农村建设示范工程相得益彰。

要继续加大村村通工程实施力度,大力改造农村中小学D级危房,改善农村中小学办学条件,促进城乡义务教育均衡发展,开展城乡学校“结对发展”活动,合理配置资源、提高农村中小学教育水平,全面推进城乡教育一体化。

要巩固和扩大养老、失业、医疗和工伤保险覆盖面,完善农村计划生育家庭奖励扶助制度。

要继续推行农村居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扎实开展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工作。

五要更加注重生产发展。

要积极推进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调整,壮大主导产业,突出“一村一品”产业发展之路,培育知名品牌,提高质量和效益。

进一步做大做强高效种养殖业,积极发展特色农业、绿色农业和生态农业,强化产业支撑,增强农业的整体竞争力。

提高农业生产的组织化程度,引导和支持农户大力发展新型合作经济组织,鼓励企业与农民采取多种形式建立起利益联结机制,将分散的农户组织起来,扩大规模、优化质量,增强市场竞争力。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