蒙台梭利教师观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蒙台梭利教师观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摘要: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应成为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幼儿心理的研究者。蒙台梭利的教师观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有以下几点启示:第一,提升专业素质,树立正确儿童观;第二,关注情境性知识,引导幼儿学习;第三,实践观察研究,提升研究能力。
关键词:蒙台梭利;教师观;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从事幼儿教育的工作者,对蒙台梭利这一杰出的幼儿教育思想家和改革家并不陌生,她在致力于儿童教育实验的基础上,创建了一整套独特的幼儿教育理论和教育方法,为广大幼儿教师们带来了福音。在教师观方面,她的理念也颇具特色。她将教师称为“导师”,认为:教师的任务不在于“给予什么”,而是要“跟随幼儿”。在她的教育方案中,教师要具备多种角色,例如环境的提供者、教具的示范者、儿童行为的观察者、儿童身心发展的支持者、儿童内在秘密的研究者等。教师的工作在于为儿童提供“有准备的环境”,示范教具操作,在此基础之上正确地观察儿童,根据儿童的特点在必要时给予启发、引导和帮助。因此,我们可基于蒙台梭利的教师观思想,为幼儿教师专业发展提供一些思考与启示。
一、蒙台梭利的教师观
传统上,人们给教师确定的是一种知识权威的地位,强调的是教师传授知识与解答疑问的职能,是教师的辛勤与奉献精神。然而随着社会的进步,教师的角色正在发生急剧的变化。作为蒙台梭利教育观
的三大核心理念之一的教师观,强调在教育活动中,儿童是主体、是中心,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者,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传统教师与儿童之间的关系。以下分别从三个方面探讨蒙台梭利的教师观,以期来指导当今幼儿教师专业发展。
1.幼儿行为的观察者:学会“被动观察”
蒙台梭利认为观察是教师应具有的必备的素质。她指出:“教师是儿童活动的观察者和指导员”“幼儿教师应是一位观察者,他必须以科学家的精神,运用科学的方法去观察和研究儿童,揭示儿童的内心世界,发现童年的秘密。但教育科学的观察研究不同于一般科学,它的对象不是物,而是人,是富有情感和思想的活生生的人,特别是活泼好动的儿童,其目的是激发儿童的生命活力、培养和发展个性,使之成为适应现代社会和科学技术发展的独立自主的人”[1]23。在这里,观察包括两个方面:第一,观察儿童的行为表现,例如儿童对材料感兴趣的持续时间等;第二,观察儿童在活动中的精神状况,例如儿童情绪变化等。教师通过全面观察儿童,了解儿童后,为儿童提供适时、适量的启发与帮助。
但值得注意的是,蒙台梭利认为幼儿教师在教育过程中,应当将自己定位于一名“被动”的观察者,“被动”在这里的含义是对儿童的各种自由活动采取耐心地等待,跟随儿童,而不是简单地加以干涉,阻止儿童正常的自由活动。这样,才能使儿童能够自动地将其内在需求显示出来。这种不加干涉的观察,强调幼儿行为的自由和自动。在蒙台梭利看来,自由活动和自我教育是儿童应当享有的基本权利,幼
儿教师应努力成为儿童权利实现的保障者。“教学必须严格遵照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的原则”[1]211。
2.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学会“支持性引导”
虽然蒙台梭利认为在活动中要最大限度地减少教育者的积极干预,但并不意味着教师在活动中仅仅扮演被动观察者的角色,在此角色的基础上,她强调教师的引导者角色。这种角色不仅指教师采取支持性干预的方式为儿童提供适宜主动学习的环境,还指教师是引导、陪伴儿童在适宜环境中体验主动学习乐趣的引导者和合作者。这种支持性的干预,首先是为幼儿准备好环境,蒙台梭利认为,六岁之前的儿童具有“吸收的心智”,即能通过与周围环境的密切接触,于下意识中获得各种印象,从而塑造自己、形成个性和一定的行为模式[2]。她认为:教师的职责是为儿童提供适宜身心发展的环境,这种环境必须由了解儿童内在需要的教师来准备,基本任务是使每个儿童的潜能得到自我发展的自由。它包括适宜学习的物质环境和人文环境。此外,幼儿教师在创设环境的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环境表面的创设,更应考虑环境创设的质量。
教师的“支持性引导”还主要体现在以下三个方面:解释和示范、支持和帮助、禁止和纠正。强调教师应该掌握干预的时间和方式。显然,教师作为幼儿活动的引导者,儿童的精神得以解放,他们的“内在潜力”得以充分展现和发展。儿童学得知识不是少了,而是学得更多、更活、更全面和更有用,儿童的能力受到了全面的锻炼[1]25。
3.幼儿心理的研究者:学会“探明秘密”
21世纪的到来,对教育、对幼儿教师提出了新的挑战。面对幼儿这一既具有幼稚性、未成熟性而同时又是幼儿积极主体性的受教育群体,幼儿教师应当具有不断探究和创新的意识,在关注儿童身体发展的同时,还关注儿童心理和情感的发展,成为一名幼儿心理的研究者。
蒙台梭利认为,一名优秀的幼儿教师不仅要学会观察,而且还必须在观察的基础上进行实验。好的幼儿教师应当像科学家有对科学的渴望和执著的探索去认真研究儿童,去揭示儿童的内在秘密[1]122。幼儿教师的研究不是凭空想象的,而是扎根于儿童中间,与观察紧密联系在一起,即观察研究,这种研究是通过对儿童自由活动的“被动”观察得到种种信息,来研究儿童的真实生活、儿童的精神状态、儿童的内心,以及他们的各种欲望,各种表现等,进而探究儿童的“内在秘密”,使之在自主活动中健康成长。蒙台梭利还认为,0~6岁是儿童各种心理功能的形成时期,也是幼儿表现出特定的喜好倾向的敏感期,为了使儿童身心获得健康发展,教师必须通过系统的研究自我,使自己内心做好准备,成为一名自我反思者,深切体察儿童发展的差异性和敏感期,使因材施教真正落到实处。
二、蒙台梭利教师观对幼儿教师专业发展的启示
1.提升专业素质,树立正确儿童观
在蒙台梭利教育思想中我们不难发现,蒙台梭利注重孩子发展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教师各方面素质的提升。蒙台梭利对教师的要求是十分严格的,提出作为一名幼儿教师,需要树立正确的教育观和儿童
观,转变传统幼儿教育的教师与儿童之间的角色关系。这一思想引发了我们对幼儿教师专业素质的思考。
在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中,儿童观是教育理念与知识结构的核心,它涉及两个问题:一是儿童在教育中应享有的地位与权利;二是儿童期的意义特点以及儿童成长和发展的形式与原因等[3]。蒙台梭利独特的儿童观在于她认为儿童是独立的个体,儿童具有自然发展的心灵胚胎、强大的吸收性心智和不同阶段心理发展的敏感期。鉴于我国幼儿教师专业发展主要由于观念和认识上的偏差,蒙台梭利儿童观启示我们:幼儿教师应在尊重儿童本能与自然发展的前提下为儿童创设良好的环境,重视儿童的自我发展的自我活动,给予儿童无限的爱和支持,同时注重自身素质的提高。无疑,蒙台梭利的儿童观思想为幼儿教师转变教育观念,树立科学的儿童观指出了方向。
2.关注情境性知识,引导幼儿学习
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应改为“指导员”,指导儿童心理活动与生理发展。然而,切实履行一名引导者的职责,并非易事,需要不断提升幼儿教师的专业素质,在这其中教师专业知识是基础,是关键。提高教师的专业知识,首先应当注重教师对学科知识的深刻理解,其次发展教师对知识理解的转化和多元表征,最后培养教师对多元外部表征的合理选取能力。蒙台梭利强调教师应该掌握好适度干预的时机和方式,而教师干预的目标则是引导并支持儿童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以引导儿童向独立自主的方向发展为根本目标,进一步提升教师的专业知识也在于引导儿童在活动中实现主动学习,实现儿童的身心健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