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木(植物)病理学考试试题及答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一、名词解释(病害)
林木病理学:是研究林木病害发生现象,发病原因和发病机理,以及发展规律和防治方法的一门学科。
林木病害:由生物和非生物因素的影响,在生理上、组织结构上和形态上产生一系列的局部或整体的异常变化,植物生长发育明显受到影响,甚至死亡,导致经济损失或环境破坏。
土壤寄居菌:是指在土壤中病残体上存活期较长,但是不能单独在土壤中长期存活的微生物。(大部分植物病原真菌和细菌)
土壤可居菌:对土壤的适应性强,在土壤中可长期存活,并且能够在土壤有机质上繁殖的微生物。(腐霉属、丝核菌属和一些引起萎焉的镰孢菌属)
全寄生:从寄主植物上夺取它自身所需要的所有生活物质的寄生方式。
半寄生:寄生物对寄主的寄生关系主要是水分的依赖关系,这种寄生方式称
专性寄生:只能从活的寄主细胞和组织中获得所需要的营养物质,寄生能力强。
转主寄生:真菌必须在两种不同的寄主植物上寄生生活才能完成其生活史的,称为
侵染循环:是指病害从前一个生长季开始发病,到下一个生长季再度发病的过程。
生理小种:病原物的种内、变种内或专化型内存在着对寄主植物的不同品种致病力不同的类群。侵染性病害:由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又称传染性病害。
非侵染性病害:由非生物性病原引起的病害。
共生现象:即植物与微生物共同生活,紧密联系,形成了双方都可以得到好处的互利关系。
子实体:菌物在繁殖过程中形成的产孢结构,无论是有性繁殖还是无性繁殖,结构简单还是复杂统称为子实体。
担子果:担子菌的担子着生在高度组织化的子实体内。
植物检疫:根据国家法规,对植物及其产品进行检验和处理。旨在防止检疫性有害生物传入或扩散的一种植物保护措施。
二、填空题
1、(松材线虫)检疫对象。
2、(月季白粉病)在温室比在露地更易发生。
3、苗木立枯病的病原菌(腐霉菌)、(丝核菌)、(镰刀菌)。
4、施用农药杀菌剂防止(月季绿瓣病)无效。
5、(苗木白绢病)病原菌常菌核越冬。
6、用草兰氏染色细菌,阳性反应细菌呈(蓝紫色)。
7、病原中(类病毒)最小。
8、(细菌)病害常有溢浓症状。
9、瘿螨引起的植物病害称为(毛毡病)。
10、已经发现的半知菌有性态,大多数属(子囊菌)。
11、真菌无性繁殖产生孢子类型(游动孢子)(孢囊孢子)(分生孢子)(厚垣孢子)。
12、真菌有性生殖产生孢子类型(接合病症)(子囊孢子)(担孢子)(卵孢子)。
13、子囊果的类型主要有(子囊壳)(闭囊壳)(子囊座)(子囊盘)。
14、侵染性病害的侵染循环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病原物的初侵染和再侵染)、(病原物的越冬和越夏)、(病原物的传播途径)。
15、真菌有性生殖一般经过(质配)(核配)和(减数分裂和再次侵染)等三个过程,最后形成单
倍体的有性孢子。
16、菌丝的变态结构有(吸器)、(附着胞)、(附着枝)、(假根)、(菌环)
17、根据寄生性种子植物对寄主的依赖程度,可将其分为(半寄生)和(全寄生)。
18、松材线虫病三学说(酶学说)(空洞化学说)(毒素学说)
19、病害发生四时期(接触期)(侵入期)(潜育期)(发病期)
20、毛豆腐上的孢子是(包囊孢子),青霉、曲霉上的孢子是(分生孢子)。
21、林木病理学主要研究内容:(病原学)、(病理学)、(流行学)、(防治学)。
22、植物病害的病理变化过程分为三阶段,即(生理病变)、(组织病变)、(形态病变)。
23、菌物的菌组织体有: (菌核)、(菌索)、(子座)。
24、一种病原物所具有的基本特征是(寄生性)、(致病性)和(传染性)。
三、简答
1、有性繁殖、无性繁殖在病害发生过程中的作用?
答:菌物生活史:菌物孢子经过萌发、生长和发育,最后又产生同种孢子的过程。
无性繁殖:在适宜条件下,菌物的无性阶段可多次重复进行。且完成一次无性循环所需时间较短,产生的无性孢子数量大。这对植物病害的传播蔓延具重要作用。有性繁殖:有性阶段在整个生活史中往往只出现一次,植物病原菌物的有性孢子大多在侵染后期或经过休眠后产生,有助于病菌度过不良环境,成为翌年病害的初侵染来源。
2、检疫对象确定原则:
1、仅局部发生,分布不广,国内、省内末发生过的。
2、危险性大,为害损失严重。
3、自然远距离传播力弱,只能靠人为力量随种子苗木及其包装运输物而传播蔓延。
3、细菌性病害的诊断?
答:细菌病害的症状表现主要是坏死,萎焉,腐烂和畸形,有的还有菌脓溢出,其中坏死型症状最常见,又以叶,果上出现病斑为最多见。细菌病斑初显时常是水渍状斑,或同时在病斑上渗出淡黄色或灰白色的菌脓,干后成颗粒状或膜状。病斑是扩展可能受到木栓化组织的限制,在产生离层以后使病斑脱离而形成穿孔状。细菌病害的诊断也不能光凭症状,细菌在光学显微镜下勉强可见,至少可见喷菌现象,可以认定是细菌,还可以知道兰氏染色反应,细菌一般都能人工培养,观察其菌落特点,做柯赫假定,如果不能分离培养,可考虑是否可能弄错,这不是细菌。
4、锈菌的防止方法。
答:分为两类;1、叶果类:a、防止转主寄主的锈病时,应结合营林措施清楚转主寄主,如营造混交林。b、防止单主寄生或不需要转主寄主的锈病时,可采用彻底清除带有越冬病原菌的病组织的方法,尽量减少初次侵染来源和减少菌源以减轻发病程度。c、在孢子即将放散时,孢子放散时,孢子萌发和侵染期间以及植物发病初期,喷药防治,如波尔多液和硫合剂。d、选用抗病品系防止。
2、枝干类:a、采用铲除转主寄主的办法防治,间伐,修枝,营造混交林。b、化学防治:如喷洒多菌灵和硫磺胶悬剂除干。c、选用抗病品系防止。
5、病症,病状的区别。
答:病症:病原物在植物体上表现出来的特征性结构,并不是所有的植物病害病症表现。
病状:指发病植物本身所变现出来的反常现象。
病状类型:变色、坏死、腐烂、萎蔫、畸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