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国学》课程《范蠡浮海》课时备课孙彬

合集下载

11-国学《国学》课程《6、范蠡浮海》课时备课(孙彬)

11-国学《国学》课程《6、范蠡浮海》课时备课(孙彬)

精心整理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教学内容《范蠡浮海》教学目标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2、关注历史:了解范蠡浮海的故事。

体会人物特点3、借助注释理解《蝶恋花》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4、学习格言警句,懂得虚心接受批评的好处。

教学重点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

有感情地朗读古文,做到停顿正确。

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借助注释理解《蝶恋花》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学习《范蠡浮海》的故事。

二、自学经典故事《陶朱与端木》三、学习诗词欣赏四、学习名言警句五、拓展作业1、有哪位同学了解《范蠡浮海》的故事写作背景?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

教师小结:2、自由朗读并背诵3、学生看注释了解本文意思。

参考译文:范蠡浮海到了齐国,改变姓名,称自己叫作鸱夷子皮,在海边种地,辛苦劳作,父子都治理家产。

没过多久,家产到了数十万。

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担任宰相。

范蠡喟然长叹说:“在家能赚到千金,做官能做到卿相,这是百姓福气的极限了。

我长时间享受尊名,这样不吉利。

”于是交还了相印,散尽家财,分给朋友乡亲,带着自己的重宝,悄悄的走了,停在陶(今山东定陶),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易有无的道路畅通,在此可以致富。

于是自称陶朱公。

又开始了父子耕种养殖,不住家里,根据时令贩卖货物,追逐十分之一的利润。

没多久,就积攒了巨万的财产。

天下都知道了陶朱公。

4、学生合作探究(1)从天下人为什么称道“陶朱公”?(2)找出表现出范蠡商业才华的诗句。

1、板书:《陶朱与端木》2、出示:“陶朱事业端木生涯”4、请学生朗读该文。

5、了解“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妙用:1、出示:蝶恋花晏殊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国学《国学》课程《武帝求仙》课时备课孙彬

国学《国学》课程《武帝求仙》课时备课孙彬
(4)根据诵读标画停顿。师播放朗读。
(5)自由练习,读出节奏与停顿。
(6)同桌互相检查节奏与停顿。
(7)同桌推荐读。(我想推荐×××,因为他读的……)
(8)我想听××读。(由师开始指名读,学生再指两人读)
(9)集体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3、课件出示原文,全班齐读。
4、学生对照译文,了解文章内容。
5、学生小组交流,说说对文中人物的看法。
3、明确:汉武帝勾勒出现代中国版图的基本框架,他废黜百家,独尊儒家,他的雄才大略、文治武功使他成为中国历史上一位不可多得的皇帝。
1、课件出示课题,学生齐读课题。
2、指名读课文,教师纠正读音。
(1)疏通字词,读顺课文,指导正确流利的朗读
(2)静心细听,标注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3)学生跟读,注意听清生字读音,跟准读音。
古诗《金铜仙人辞汉歌》。
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
教学内容
《武帝求仙》
教学目标
1、能够正确断句,流畅有节奏地诵读课文。
2、依据注释和译文疏通文意,用自己的语言讲述文章大意。
3、初步了解汉武帝求仙的态度和心理。
教学重点
能够正确断句,流畅有节奏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初步了解汉武帝求仙的态度和心理
6、全班交流,师适时指导。
(理解:祠灶、谷道、却老方)
7、分角色朗读,要求:读出李少君、汉武帝说话时的直言不讳,汉武帝执着的追求成仙的态度。
8、全班齐读汉武帝执着成仙的态度的话,再次体会汉武帝求仙的态度和心理。
1、课件出示与”武”字有关的汉字“止”字的演变过程。
2、了解“止”字的由来、意思以及引申义。

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范蠡》教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

高中语文 自读文本《范蠡》教案 鲁教版选修《史记》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鲁教版《史记》选读]自读文本《范蠡》教案【教学目标】1、通过自读,联系前两篇讲读文章,巩固拓展所学文言知识。

2、进一步加深对“面对现实的智慧”的理解。

3、检测学生筛选整合信息及鉴赏评价能力。

【教学重点】1、常见的文言词语及句式。

2、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3、对范蠡急流勇退,三迁三富的思考。

【教学难点】1、对文本内容的理解分析与赏评。

2、对范蠡的评价。

【课时安排】1课时【教学过程】一、范蠡生平范蠡,字少伯,楚国南阳人,春秋末期杰出的政治家。

他晓天文,识地理,善机变,文韬武略,无所不精。

位列越大夫后又擢为右将军、相国。

范蠡在勾践穷途末路、身为奴仆之际,挺身而出,随勾践一起入吴驾车养马。

勾践返国后,拜范蠡为相国。

范蠡果然善理内政,他首先在今绍兴卧龙山下建立了小城,接着又利用这一带孤丘地形,建立了与小城毗连的大城,这样就建成了国都大越城。

范蠡是越国“十年生聚、十年教训”的策划者和组织者。

从公元前480 年开始,越国对吴国进行了报仇雪耻的争战。

范蠡在作战中身先士卒,亲冒矢石。

公元前473年,越国军队终于攻克吴南城,灭掉吴国。

灭吴后,范蠡功成身退,乘舟浮海,离越适齐,化名“鸱夷子皮”,经商治产,获利千万,受任齐相。

后弃官散财,间行至陶,逐什一之利,复赀累千万,自号陶朱公。

范蠡著作甚丰,惜大多散佚,仅存《养鱼经》,为我国最早内塘养鱼专著。

府山公园越王殿中有刻石像供世人瞻仰。

二、文本解读内容梗概范蠡在越国最困难的时刻,侍奉越王,勤奋不懈,终于辅佐越王报仇雪恨。

越王表示要与范蠡平分越国,深知越王为人的范蠡离开了越国。

他隐姓埋名,吃苦耐劳,辛勤生产,三次搬迁,三次成为豪门富户。

范蠡的二儿子在楚杀了人,其父极力营救,想派小儿子前往救兄,长子以死相胁,最后派长子前往。

长子找到庄生,由于惜财,最后载着弟弟尸首回到家中。

家人抱头痛哭,而范蠡却觉得都在意料之中。

范蠡三迁,成名于天下,终老于陶。

义乌市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古诗二首 过分水岭》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古诗二

义乌市三小五年级语文上册 第5单元《古诗二首 过分水岭》教案 北师大版五年级语文上册第5单元古诗二
后面的是第三层。2.排比句:洗手的时候,日子从水盆里过去;吃饭的时候,日子从饭碗里过去;默默时,便从凝然的双眼前过去。拟人句:天黑时,我躺在床上,他便伶伶俐俐地从我身上跨过,从我脚边飞去了。3。承上启下4.时光是怎样的来去匆匆5。略6.略
拓展练兵场
十一、阅读短文,回答问题。
时光老人和流浪汉
一个流浪汉呜呜地哭着。时光老人问:”你是谁?为什么哭?"流浪汉说:”我少年时代玩玻璃球,青年时代玩纸牌,中年时代打麻将,家产都败光啦!如今我①什么都没有了,我真后悔呀!"
表扬——河流——
【参考答案】易轻坚硬柳绿万世跑批评山川
走路的人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2.自读课文,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
过程与方法:
1.通过让学生猜图中的雕塑属于哪个时期的作品,引导学生了解以米开朗琪罗为代表的雕塑风格和以罗丹为代表的现代雕塑风格,理解罗丹的创造对艺术发展的贡献。
(2)诗题“饮湖上初晴后雨”怎么理解?(点击呈现)幻灯片3:
注意调整词序:“饮湖上”应为“湖上饮”,题目“饮湖上初晴后雨”可调整为“雨后初晴湖上饮”,把省略的部分补充完整,意思是:雨后初晴,(在)西湖上饮(酒),(看到的景象)。现在明白题目的意思了吧。
(3)“潋滟"和“空濛”的准确理解。(点击呈现)幻灯片4:
他想起自己刚才说的话,便向熟悉的一所小学走去。路上,看到几个孩子正在玩玻璃球,他不觉手痒了,也挤进去玩了起来。他仍然按老样子生活,玩纸牌,打麻将……到了老年,他又懊悔地哭了起来。正巧又碰到时光老人。他"扑通”一声跪下,哀求时光老人再给他一个青春。"我做了一件蠢事!"时光老人冷笑着:”()给你再多的青春,你()不会得到真正的生命。"

2013-2014学年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人

2013-2014学年山东省临淄外国语实验学校七年级历史上册教案第23课《承上启下的魏晋南北朝文化(一)》(人
1、为了宣传佛教,北朝统治者令人开凿了哪两个石窟?
2、石窟中的佛像有什么特点?
3、
【合作探究、展示交流】
1、合作探究、展示交流上述问题
2、佛教的盛行和《神灭论》
(学生带问题阅读课文后回答)
①魏晋南北朝时期佛教盛行的原因是什么?②佛教的盛行表现在哪两个方面
【拓展提升】
1、小组之间分享王羲之的故事?听完这些故事,思考王羲之为什么能取得这样的成功?你认为怎样才能练得一手好字?
2、南北朝时期的科学成就承上启下,在我国科技史上放射异彩,是中华民族贡献给人类的一份宝贵财富。当代青年应继承中华民族的优良科技传统,发扬创新精神,争取为人类做出更大贡献。
【课堂反馈】
说明:教学过程包括预习内容与指导、展示交流、点拨升华、作业反馈等内容。
板书设计

人物
朝代
称谓
主要著作
主要成就
反思与重建
课时数
1课时
教学过程
环节
教学内容
二次备课
教学随记
导入新课
自主学习
展示交流
教师总结
当堂检测
与作业反馈
导入新课
魏晋南北朝时期,社会的动荡不安,也必然要反映到人们的思想中来,艺术家用他们的所长反映着那段历史、记录着那段历史。今天,我们一起来学习魏晋南北朝的艺术成就
【自主学习】
(一)阅读课本137-139页“大放光彩的书法画艺术”一目,完成自学。
1、回忆魏晋南北朝时期的阶段特征:北方民族大融合,南方经济大发展。引导学生从历史唯物主义的高度思考这一阶段的时代特征与本课内容“魏晋南北朝文化”的内在因果联系,使历史知识建立在科学系统之上。
2、本课课文中介绍的古代科学家身上有许多值得我们学习的治学和做人的品质,应从中吸取宝贵精神财富,提高自身的素质.

范蠡-鲁人版《史记》教案

范蠡-鲁人版《史记》教案

范蠡-鲁人版《史记》教案一、教学目标本教案的教学目标是:1.了解范蠡、楚威王以及鲁国的历史背景;2.了解《史记》、司马迁的作品背景;3.学习范蠡与楚威王的故事,并思考背后的道理。

二、教学重点本教案的教学重点是:1.范蠡、楚威王以及鲁国的历史背景;2.《史记》、司马迁的作品背景;3.范蠡与楚威王的故事,并思考背后的道理。

三、教学内容1. 范蠡、楚威王以及鲁国的历史背景范蠡,字叔,春秋时期吴国人,为吴王夫差的大臣。

楚威王,春秋时期楚国的君主。

鲁国,春秋时期诸侯国之一,地处今天的山东省。

2. 《史记》、司马迁的作品背景《史记》是司马迁所著的一部历史学巨著,全书共一百三十篇,涵盖了中国历史从夏朝到西汉的五百多年。

《史记》是中国古代史书中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也是世界上现存最早、体例最完备的历史通史之一。

司马迁,汉族,出生于汉代西汉末年,是司马相如的后代。

他是中国古代历史学家、文学家,也是《史记》的主要撰写者之一。

司马迁在《史记》中采用纪传体和论语体两种方式进行记述。

3. 范蠡与楚威王的故事,并思考背后的道理范蠡从吴国来到楚国后,当时的楚国正面临着大规模的鱼鳖之灾,楚威王非常苦恼。

范蠡听到了这个消息后,向楚威王建议,利用钩鱼的方法来解决鱼鳖之灾。

范蠡提出,使用锦袋,将毒鱼放在锦袋里,再将锦袋挂在河边的竹竿上,让鳖咬了这个锦袋。

鱼毒通过锦袋内的水分渗出,使得鳖被毒死,而鳖又是鱼类的天敌,消灭了大量的鱼,缓解了鱼鳖之灾。

这个故事的背后,有两个道理:1.冰冻三尺非一日之寒,利用新方法解决问题要有耐心和智慧;2.正确的方法比用力更具有效性。

四、教学步骤1. 导入通过简单的介绍,让学生了解本次课程的内容和目的。

2. 讲解介绍范蠡、楚威王以及鲁国的历史背景,司马迁和《史记》的作品背景,以及范蠡与楚威王的故事。

3. 思考让学生思考故事背后的道理,并在班级中分享自己的想法。

4. 关联将故事的道理与当下的生活和学习联系起来,以便于学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

11-国学《国学》课程《8、老子犹龙》课时备课(孙彬)

11-国学《国学》课程《8、老子犹龙》课时备课(孙彬)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教学内容《老子犹龙》教学目标1、熟练朗读课文,背诵孔子赞誉老子的话语2、依据课下注释和课后译文,疏通课文大意3、学习孔子谦虚好学的品质,初步了解老子的思想。

教学重点正确断句,熟练朗读课文。

背诵孔子赞誉老子的话语。

教学难点学会利用注释和译文理解课文,并通过理解重点句,准确把握文章大意教学环节教学过程设计意图一、关于老子二、熟读课文三老子的基本思想1、老子出关2、明确:老子是我国道家学派的创始人,孔子是儒家学派的创始人,二人都是大家,孔子曾经到周朝的都城向老子问礼,老子犹龙,是孔子对老子的评价。

1、出示课文,指导学生读好课文,正确断句。

(1)疏通字词,读顺课文,指导正确流利的朗读(2)静心细听,标注不认识的生字的读音。

(3)学生跟读,注意听清生字读音,跟准读音。

(4)根据诵读标画停顿。

师播放朗读。

(5)自由练习,读出节奏与停顿。

(6)同桌互相检查节奏与停顿。

(7)同桌推荐读。

(我想推荐×××,因为他读的……)(8)我想听××读。

(由师开始指名读,学生再指两人读)(9)集体读,读出节奏和停顿。

老子是朴素的自然主义者。

他所关心的是如何消解人类社会的纷争,如何使人们生活得幸福安宁。

他所期待的是:人们的行为能取法于“道”的自然性与自发性;政治权力不干涉人民的生活;消除战争的祸害;扬弃奢侈的生活,在上者引导人们返回到真诚质朴的生活形态与心境。

无为——顺其自然,不强作妄为。

此观念主要是针对统治者而言的。

不争——不伸展自己的侵占欲望。

四、文意疏通五总结,练习背诵谦退——具有不争的内涵,要人含藏内敛,不显露锋芒。

柔弱——意在不可恃强凌物,强悍暴戾。

柔弱非懦弱。

柔,含有无比的韧性和持续性。

虚无——虚,是形容道体的,“道”体是虚状的,虚状的道体却发挥着无穷的作用,万物从这个虚空中蓬勃生长。

2023水教案范文锦集5篇

2023水教案范文锦集5篇

2023水教案范文锦集5篇水教案篇1【教学目标】1、初步了解我国古代道家学派代表人物之一——庄子的主要思想及其文学风格。

2、在理解文句的基础上,能概括出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

说明:《庄子》是体现道家思想的源头之一。

在中国学术思想史上,《庄子》是与重视现实主义的儒家思想相对立的最有代表性的先秦散文。

他在其“道法自然”的哲学思想基础上,界定设想的人生最高理想境界是清静无为与逍遥自由。

庄子思想的文学特征,不是通过逻辑论证来阐明,而是蕴含在寓言中,随其故事情节的发展而展示。

正如司马迁在《史记老庄申韩列传》所称“著书十余万言,大抵率寓言也。

”__就选自《庄子》外篇《秋水》中的一则寓言故事,通过拿神龟打比方很好地体现了他的上述思想。

作为节选语段,教师在教学前有必要对庄子及其思想和作品作整体上的把握和理解,以便在教学过程中游刃有余地组织教学活动,使学生更好地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文学风格及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

另外,通过本课的教学还可以激发学生走进经典、阅读经典的兴趣,也能让学生了解我国古代思想文化精髓,培育学生热爱祖国文化的思想感情。

【教学重点与难点】1、重点:在疏通字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

2、难点:了解庄子主要通过寓言故事表现其思想的写作手法。

说明:“阅读浅易的文言文,能借助注释和工具书理解基本内容。

”这是新课程标准对初中文言文教学的基本要求。

而这篇__故事性强,适合初二学生的年龄特点和认知水平,教学的重点设计为在疏通字词、诵读课文的基础上,理解“庄子拿神龟打比方”的寓意,从而了解庄子的主要思想主张。

庄子的`思想并不是通过逻辑论证来阐明,而是蕴含在寓言中,所以困难的环节是探讨庄子表达其思想的写作手法。

【教学过程】教学环节教师活动预设学生活动预设设计意图导入新课激发兴趣1、布置学生预习任务:(1)查找有关庄子的资料。

(2)结合注释和工具书熟读课文。

第六课_范蠡浮海

第六课_范蠡浮海

范蠡这样说:
“居家则致千 金,居官则至卿相,此布衣之极
也。久受尊名,不祥。”
范蠡这样做:
乃归相印,尽散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怀其
重宝,间行以去,止于陶,以为此天下之中,交
易有无之路通,为生可以致富矣。於是自谓陶朱 公。复约要父子耕畜,废居,候时转物,逐什
一之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结果
居无何,则致赀累巨 万。 天下称陶朱公。
怀其重zh òng宝,间ji àn行以去,止于陶,以为 此天下之中,交易有无之路通,为wéi生可以致 富矣。于是自谓陶朱公。复约要父子耕畜x ù ,
废居,候h òu时转物,逐什sh í 一之利。居无何,
则致赀z ī累l ěi巨万。 天下称陶朱公。
我会读
• 先自己练读,再和同桌一人一句对读。

我会译
第六课
范蠡浮海
•帮助越王勾践复仇 •功成身退浮海泛舟
范蠡浮海出齐,变姓名,自谓鸱chī夷子皮, 耕于海畔,苦身戮l ù力,父子治产。居无几何, 致产数sh ù十万。齐人闻其贤,以为相xi à ng。 范蠡喟ku ì 然叹曰:“居家则致千金,居官则至 卿相,此布衣之极也。久受尊名,不祥。”
乃归相印,尽散sàn其财,以分与知友乡党,而
陶朱事业
• 杏林 • 桃李 • 梨园
端木生涯
大富豪 大慈善
比尔盖茨
邵逸夫和他的逸夫楼
陈光标的慈善
对比文种
•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
• 高飞的鸟散尽后,好弓就要收藏起来;狡 兔射尽以后,猎狗也该煮来吃了。
链接范蠡
• 动画片《商圣范蠡》
古诗积累
• 松江怀古 (唐)张祜
• 碧树吴洲远,青山震泽深。 • 无人踪范蠡,烟水暮沉沉。

六年级国学第6课《范蠡浮海》教案

六年级国学第6课《范蠡浮海》教案

第6课:范蠡浮海(第一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十一册第六课《范蠡浮海》第一课时课文日积月累二、教学目标:1.通过日积月累简单了解范蠡。

2. 读准字音,注意句子的停顿,读通课文的句子。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读准字音,读通课文的句子。

教学难点: 注意停顿,读通课文的句子。

四、教学过程:(一)导入1.同学们,今天老师老师要向同学们介绍一个人,板书:范蠡,可以出示他的图片。

2.同学们说说对他有什么了解?3. 教师借助日积月累介绍范蠡。

4.简单说说范蠡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5.今天我们来学习一个与范蠡有关的故事,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1.请同学们自读课文,借助注音,读正确,读通句子。

2.学生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进行个别指导。

3.对于一些难读的句子,教师可以集中进行指导,特别注意停顿。

4.教师范读课文。

请学生特别关注教师的范读时的停顿。

5.教师范读后,学生齐读。

第6课:范蠡浮海(第二课时)一、教材内容:《国学》第十一册第六课《范蠡浮海》第二课时课文二、教学目标:1.古今对译,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流利复述“范蠡浮海”这个故事。

2. 能够熟练地诵读课文。

三、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 能够熟练地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能够熟练地诵读课文。

今对译,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流利复述“范蠡浮海”这个故事。

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同学们,这节课我们继续学习《范蠡浮海》,齐读课题。

2.齐读课文。

(二)古今对译,理解课文1.那么范蠡浮海这个故事的经过是怎样的呢?那就要我们理解这篇课文的大意。

下面请同学们读一读课文下面的注释,再读一读译文部分,理解这篇课文大致讲了什么意思?2.学生自主学习。

3.在了解课文大致意思的基础上,学生再次朗读课文,特别要注意句子的停顿,能够熟练地朗读课文。

4.男女生比赛读课文。

5.同学们,你们知道了这个故事的经过,你能试着说说这个故事的经过吗?6.学生试着复述这个故事。

7.指名学生到班级复述故事。

11-国学《国学》课程《9、燕王复仇》课时备课(孙彬)

11-国学《国学》课程《9、燕王复仇》课时备课(孙彬)
3、出示第二部分的内容,标画断句。
同学们发现了什么?多用三字短句。
读一读,这样写有什么好处?
语气短促,节奏感强。读出这样的语气和节奏。
4、在这一部分的描写中,重点写了战争的场面,通过诵读发挥想象,还原战争场面?
5、选择你感兴趣的画面,与同桌合作学习。复述“燕王求贤”的故事。
1、课件出示与“燕国殷富”有关的汉字“殷”字的演变过程。
3、赏析第二段短句表达战争场面的写作技巧,初步了解乐毅指挥作战的才能。
教学重点
能够掌握正确的断句,流利的诵读课文。
教学难点
赏析第二段短句的写作技巧,了解乐毅的指挥才能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导入:
二新课
三、理解
学习生字
思考
1、哪位哦天那个学能够介绍一下有关燕昭王的故事或者历史知识?
2、教师补充介绍燕昭王。
2、了解“笔”字的由来、意思以及引申义。
3、掌握着各字的金文、小篆、隶书的演化。
4、这个字的金文字形是一只手拿着一把兵器,本义就是一种武器,主要用来撞击。如:毁、殿、毅、杀……
1、想一想:燕王为什么能够成功?燕过为什么能够强盛?
燕国虽然是一个新战败的小国,但是燕昭王诚心求贤,对于那些有本事的人以礼相待,以诚心打动有才之人。
燕国虽然是一个新战败的小国但是燕昭王诚心求贤对于那些有本事的人以礼相待以诚心打动有才之人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日(上午下午)第节
教学内容
《燕王复仇》
教学目标
1、能够掌握正确的断句,流利的诵读课文。
2、根据注释和译文,能够正确理解课文大意;流利的复述燕王求贤的故事。
3、课文就是从燕昭王即位开始,他决心洗刷耻辱,和齐国决战。

11-国学《国学》课程《12、多多益善战》课时备课(孙彬)

11-国学《国学》课程《12、多多益善战》课时备课(孙彬)
韩信的话要读得小心翼翼,读得战战兢兢。
师:哪两个同学来合作读一下?
(指名感情朗读对话)
8、指导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
师:那么,整段话放在一起,你能读好吗?接下来,老师需要一个刘邦、一个韩信,让我们来一次情景再现。
(课件出示:)(齐读)上常从容与信言诸将能不,各有差。
(生甲)上问曰:“如我能将几何?”
(生乙)信曰:“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从此以后,汉高祖刘邦与韩信之间的隔阂是越来越大了!)
9、对照书中译文,再次朗读、理解课文。
师:下面,请同学们打开书,对照书中译文把我们所学的内容再读一下,看我们的理解是否正确。
生对照课文和后面译文再次朗读、理解课文。
师:同学们,通过以上学习,你能从“多多益善”这个故事中明白什么道理呢?
预设:每个人都有自己的长处,也有自己的不足。
(1)学生自由朗读。
(2)教师范读。(强调学生注意倾听老师是如何停顿的。)
(3)学生学着老师的样子再次试读,注意读出停顿。
(4)教师指名学生朗读。
师:通过朗读,你知道《多多益善》这个故事的主人公是谁吗?
预设:故事的主人公有汉王和韩信。(师板书:汉王、韩信)一边板书,一边告诉学生:汉王就是刘邦。
2、简介韩信。
师:通过朗读、理解,你对韩信有什么看法?
预设:韩信太狂妄了!
韩信太骄傲了!
韩信有些自大!
师:你的根据是什么?
预设:陛下不过能将十万。
臣多多而益善耳。
3、说话练习。
师:其中哪一个词最能体现韩信的傲慢?
预设:不过。
师:如果让你给“不过”换个词语,你会怎么换?
预设:最多、顶多、撑足了……
师:老师今天也想了一些词语,请你把这些词放到句子里读一读。注意读出韩信的骄傲。

《庄子钓于濮水》教案

《庄子钓于濮水》教案

《庄子钓于濮水》教案十三、《庄子钓于濮水》[教学目的]1(反复诵读课文,积累文言词语。

(顾、使、累、岁、贵、曳、生;于、焉、以)2(培养学生运用文言文加注法自主学习的意识与能力。

3(揣摩人物语言,学习类比说理。

[教学设想]1(教学方法:主要采用文言文加注法。

2(教学重点:积累文言词语,运用文言文加注法自主学习,疏通文意。

3(教学难点:体会庄子以神龟自喻的含义。

4(教学时间:2课时。

[教学步骤和内容]第一课时一、课题导入春秋战国时代,王权衰落,奴隶制度解体,奴隶主贵族独占文化的局面被打破。

诸侯争霸,各国开放政权以招揽人才,又因为人口的增加,土地分配困难,社会发生剧变。

这一时期有思想的知识分子,面对现实的社会问题、人生问题等,提出了解决的办法和思想,各种学说,思想纷纷出现,形成百家争鸣。

, 你们都知道哪些在当时比较有影响的学派,(儒家、道家、法家、墨家等)。

, 从预初到初二,我们曾经接触过哪些学派的作品呢, (儒家的《论语》、墨家的《公输》、法家的《郑人买履》《买椟还珠》) , 今天,我们再来学习一篇道家的作品——《庄子钓于濮水》二、沉浸文本(一)反复诵读文本1、自读课文。

大家边看课文下面的注释边出声朗读课文,要读通读顺。

2、请学生示范读课文。

其他同学做小老师,说说读得好的地方,找出是否有读错字、读破句之处。

(教师适当加以指导)说明:关注以下字的读音大夫(dà) 笥(sì) 曳(yè) 塗(tú) 累(lèi) 3、全班同学齐读课文。

(二)运用文言文加注法自主学习,疏通文意1、认真抄写全文,写一行,空三行2、借助书下注释和工具书(古汉语字、词典)解决难、重点字词的解释。

(写在第一空行处)3、对需要调整句序的句子加以调整;补充句中省略成分。

(写在第二空行处)4、完整地翻译句子。

(写在第三空行处)(三)教师集中讲解学生难以解决的字词、句子。

例如:焉:相当于“于之”,到那里贵:显示尊贵“宁……乎”句式: 宁愿……呢,三、作业1、解释下列字词;顾、使、累、岁、贵、曳、生;于、焉、以2、用现代汉语解释句子(自选文中三个句子)3、思考: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用自己的话简洁概括) 第二课时四、体验文本1、课文讲了一件什么事情呢,预设:(楚王派两位大臣去请庄子管理国家大事,庄子婉言拒绝。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水(节选)非攻(节选)讲解与例题导学案苏教版必修3

高中语文第四单元第19课水(节选)非攻(节选)讲解与例题导学案苏教版必修3

1.能够自行梳理始、若、国、之、于、则等文言实、虚词的意义和用法。

2.能够正确理解这两则寓言故事的内涵,掌握此中叙述的道理。

3.学习经过寓言故事、比喻、对照进行说理的手法,并能运用这些手法进行片段习作。

1.连线作者( 1)《秋水(节选)》庄子(前 369?—前 286?),名周,战国中期宋人,思想家。

继承并发展了老子的思想,是道家学派的重要代表人物。

其思想属主观唯物主义系统。

其对待生活的态度是:全部适应自然。

政治上主张无为而治,反对全部社会制度,摒弃全部文化知识。

( 2)《非攻(节选)》墨子(前468?—前 376?),名翟。

墨子作为先秦墨家的首创人,在中国哲学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

墨子在上说下教中,言行颇多,但无亲笔著作。

今存《墨子》一书中的《尚贤》《尚同》《兼爱》《非攻》《节用》《节葬》《天志》《明鬼》《非乐》《非命》等篇,都是其弟子或再传弟子对他的思想言论的记录。

2.探访背景(1)《秋水(节选)》庄子生活于战国期间,此时农业发展,政治上各诸侯国竞相发展、争霸,而文化上也出现了“百花怒放”的现象,作为道家学派代表之一的庄周也著书立说,表达自己的思想,宣扬自己的看法。

本文节选自《庄子·外篇》中《秋水》篇的前部分。

《秋水》篇是《庄子》中的一个长篇,用篇首的两个字“秋水”作为篇名,与中心思想没关。

《秋水》篇主要经过寓言,阐发庄子相对主义的认识论,重申认识事物的复杂性。

(2)《非攻(节选)》作者墨翟生活的期间,各诸侯圈地为国,不停地进行战争,攻伐掠打,以便稳固自己的统治,大国兼并小国,以强凌弱,百姓倒霉,墨翟的“兼爱”“非攻”思想在当时的战乱期间,不愧是大义之说,实在为仁义之道!本文选自《墨子·非攻》,原文有上、中、下三篇,这里选的是上篇。

“非攻”即反对攻击的战争,它与一般的非战是有区其他。

1.识字注音( 1)要点字两涘渚崖之间( sì zh)ǔ..园圃(pǔ)攘( r ǎng)..则殆矣( dài).鸡豚( t ún)衣裘( qi ú)..不辜(gū)豕( shǐ)..( 2)多音字2.字形辨识3.通假字(1)泾流之大(同“径”,直).(2)两涘渚崖之间,不辩.牛马(同“辨”,分清,鉴别)(3)其不仁兹.甚(同“滋”,更为)4.一词多义5.古今异义(1)至于北海..古义:到了。

庄子西湖初中语文教研(3篇)

庄子西湖初中语文教研(3篇)

第1篇一、活动背景为了进一步提升我校初中语文教学质量,激发教师的教学热情,提高教师的专业素养,我校于近日组织开展了庄子西湖初中语文教研活动。

本次活动以“深化语文教学改革,提升学生语文素养”为主题,旨在通过集体备课、课堂教学观摩、专题讲座等形式,促进教师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推动语文教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二、活动内容1. 集体备课本次活动首先进行了集体备课环节。

各年级组语文教师围绕《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和教材内容,结合教学实际,共同探讨了教学目标、教学重难点、教学方法等问题。

通过集体备课,教师们对教材有了更深入的理解,为课堂教学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2. 课堂教学观摩课堂教学观摩环节是本次活动的重要部分。

各年级组推荐了优秀教师进行课堂教学展示,内容涵盖了文言文、现代文阅读、作文教学等多个方面。

观摩课后,教师们进行了热烈的讨论,交流了教学心得,共同分析了课堂教学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了改进措施。

3. 专题讲座本次活动还邀请了知名语文教育专家进行专题讲座。

讲座内容涵盖了语文教学的理念、方法、技巧等方面,为教师们提供了丰富的理论指导和实践经验。

专家们结合自身教学实践,深入浅出地讲解了如何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如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能力和写作能力等。

4. 教学论文交流为了进一步推动教学研究,本次活动还安排了教学论文交流环节。

教师们结合自己的教学实践,撰写了多篇教学论文,并在活动中进行了交流。

通过论文交流,教师们相互借鉴,共同提高。

三、活动成果1. 教师专业素养得到提升。

通过本次活动,教师们对教材的理解更加深入,教学方法更加灵活,教学技巧更加丰富,为提高课堂教学质量奠定了基础。

2. 教学研究氛围浓厚。

本次活动为教师们提供了一个交流、学习的平台,激发了教师们参与教学研究的热情,形成了良好的教学研究氛围。

3. 学生语文素养得到提高。

通过教师们的共同努力,学生的语文素养得到了明显提高,阅读能力、写作能力、口语表达能力等方面均有显著进步。

相关主题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金台书院小学国学校本课程教学设计
任课年级六班级2上课时间:2015年月曰(上午下午)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做到停顿正确。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2、关注历史:了解范蠡浮海的故事。体会人物特点
3、借助注释理解《蝶恋花》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4、学习格言警句,懂得虚心接受批评的好处。
教学重点
1、能借助注释、课后译文、字典读懂古文的内容。有感情地朗读古文, 做到停顿正确。在教师的指导下了解古文学习的基本方法。
教学难点
借助注释理解《蝶恋花》的意思,体会古诗词的语言特点。
教学环节
教学过程
设计意图
一、学习
1、有哪位同学了解《范蠡浮海》的故事写作背景?
《范蠡浮
学生合作交流后回答。
海》的故
教师小结:
事。
2、自由朗读并背诵
3、学生看注释了解本文意思。
参考译文:
范蠡浮海到了齐国,改变姓名,称自己叫作鸱夷子皮, 在海边种地,辛苦劳作,父子都治理家产。没过多久,家产 到了数十万。齐人听说他贤能,让他担任宰相。范蠡喟然长
二、自学 经典故事
《陶朱与 端木》
三、学习 诗词欣赏
5、古诗词中常将绵长的情感溶于景色中,请同学们找一找, 词的上阕写了哪些景物?
明确:菊、兰、轻寒、燕子、明月
6、这些景物蕴涵了词人什么情感?又是怎么体现的?
7、怀着这样离愁别恨的情感,再次带领学生朗读这首词。
1、指名读
2、结合译文说说其意思。
3、结合生活实际谈谈启发。
背诵诗词赏析。
[板书设计]6、范蠡浮海
读通全文、字字明了、连词成句
课后反思
课后作业
欲寄彩笺无尺素,山长水远知何处。
2、导入:今天我们再来了解一位词人一一晏殊。
关于词人:(幻灯片展示)
晏殊(991—1055),北宋词人。字同叔,抚州临川(今 属江西)人。景德中赐同进士出身。庆历中官至集贤殿大学 士、同中书门下平早事兼枢密使。谥兀献。其词擅长小令, 多表现诗酒生活和悠闲情致,语言婉丽。有 《珠玉词》一卷, 《全宋词》存词一百二十六首,《全宋词补辑》二首,大多 为艳词及寿词。风格典丽沉郁,多涵人生忧戚之慨,温润秀 洁,和婉清雅,是北宋前期词坛开风气的主要人物。
3、诵读全词:学生齐读
4、品味意象,体会感情。
跟我们接触到的古代文人不同,晏殊官至宰相,一生平顺, 仕途坦荡。他没有苏轼宦海沉浮的历练,也有杜甫颠沛流离 的苦痛,就连柳永“浅斟低唱”的情怀也不能体会到,那么 在这首词里,词人传达什么情感?
明确:提示抓关键词“离别苦”写与友人(恋人)远别 之苦。(板书)
四、学习
名言警句
五、拓展 作业
叹说:“在家能赚到千金,做官能做到卿相,这是百姓福气 的极限了。我长时间享受尊名,这样不吉利。”于是交还了 相印,散尽家财,分给朋友乡亲,带着自己的重宝,悄悄的 走了,停在陶(今山东定陶),认为这里是天下的中心,交 易有无的道路畅通,在此可以致富。于是自称陶朱公。又开 始了父子耕种养殖,不住家里,根据时令贩卖货物,追逐十 分之一的利润。没多久,就积攒了巨万的财产。天下都知道 了陶朱公。
4、学生合作探究
(1)从天下人为什么称道“陶朱公”?
(2)找出表现出范蠡商业才华的诗句。
1、板书:《陶朱与端木》
2、出示:
陶朱事业端木生涯
4、请学生朗读该文。
5、了解“陶朱事业端木生涯”的妙用:
1、出示:
蝶恋花
晏殊
槛菊愁烟兰泣露,罗幕轻寒,燕子双飞去。
明月不谙离恨苦,斜光到晓穿朱户。
昨夜西风凋碧树,独上高楼,望尽天涯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