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39d0107cf84b9d528ea7ad7.png)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4.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5.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元硬币的厚度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7.使用被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小B.比真实值偏大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8.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9.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10.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min s,合s。
1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填长度单位)的细颗粒物。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ffaf0ed6c0c708a1284ac850ad02de80d4d8069b.png)
人教版初中物理八年级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章节训练试题含答案解析一、单选题1、下列有关测量说法中错误的是()A.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B.误差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C.同一把刻度尺按正确方法多次测量同一物体长度,目的是减小误差D.用皮卷尺测量跳远比赛成绩时,若皮卷尺拉得太紧,测量值会偏小【答案】B【详解】A.在长度测量中,刻度尺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故A正确,不符合题意;B.错误是由于测量时不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由测量工具的精确程度等原因引起的,是不能避免的,故B错误,符合题意;C.在测量过程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目的是减小由于估读产生的误差,故C正确,不符合题意;D.用被拉紧了的皮卷尺测量跳远成绩时,皮卷尺的刻度线之间的间距变大,会造成测量值比真实值偏小,故D 正确,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关于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错误是不可避免的B.错误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C.误差是由不规范的操作造成的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少误差【答案】D【详解】A.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是可以避免的,故A错误;B.错误是操作不规范引起的,不是由于测量工具不够精密造成的,仪器不够精密会导致误差较大,故B错误;C.误差是在正确测量的情况下,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存在的差异,误差是不可避免的,故C错误;D.通过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于估读带来的误差,故D正确。
故选D。
3、学习了误差知识后,小明和小花同学对误差和错误,进行了激烈的讨论,那么他们俩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 .只要认真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B .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C .选用精密仪器就可以避免误差D .误差其实就是测量中产生的错误 【答案】B【详解】A .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是客观存在的,是不可消除的。
故认真测量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A 错误;B .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避免和消除,故B 正确;C .使用精密测量工具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避免误差,故C 错误;D .错误是由于测量时没有遵守操作规则而引起的,而误差是正确测量时也会存在的,所以误差不是错误,故D 错误。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9f7a418effdc8d376eeaeaad1f34693dbef1051.png)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含答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同学们参加了初中毕业体育测试。
你认为符合实际的是()A.立定跳远成绩为40mB.女子800m跑的成绩为50sC.男生肺活量成绩为100mlD.掷实心球成绩为7.8m2.常用的长度单位由大到小的排列顺序是()A.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米B.厘米、分米、毫米、微米、米C.微米、毫米、厘米、分米、米D.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3.走时准确的指针式手表的秒针,一昼夜内秒针转过的圈数是()A.24B.1440C.D.4.如图是XXX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和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A.1cm、5.50cmB.1cm、8.30cmC.1mm、8.30cmD.1mm、2.80cm5.如图所示,测量玻璃球的直径的方法中,正确的是()6.最接近4.5厘米的是()A.铅笔的直径B.课本的长度C.火柴盒的长度D.钢笔的长度7.甲乙两人用分度值为毫米的刻度尺测量了讲台的长度,甲记实的是60.50cm,乙记实的是60.505cm,则记实成效公道的是()A.甲B.乙C.都公道D.都分歧理18.下列单位换算过程中正确的是()A.3.7米=3.7×1000毫米=3700毫米B.3.7米=3.7米×1000=3700毫米C.3.7米=3.7米×1000毫米=3700毫米D.3.7米=3.7×1000=3700毫米9.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要求中做法不正确的是()A.测量时,必须从刻度尺的零刻度线量起B.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尺面C.记实成效时,必须在数字后面说明单位D.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10.我国科学工作者对珠穆朗玛峰的高度进行了测量,成效是8844.43m.数据表明,这次测量所用仪器的精度(最小分度值)是()A.1mB.1dmC.1cmD.1mm11.某同学先后四次测量同一物体的宽度,测得的数据分别是 2.57cm、2.61cm、2.58cm、2.58cm,则测得该物体宽度为()A.2.58cmB.2.57cmC.2.576cmD.2.577cm12.关于长度的测量,下列说法中精确的是()A.测量长度时,若刻度尺的零刻线已磨损,可以从其他没有磨损的刻线起测量B.测量长度时,读数的视线应与尺面平行C.测量长度时,必须从尺的零刻线起测量,否则测量就是错误的D.测量长度时,只要读到刻度尺的分度值13.测量所能达到的准确程度是由()A.测量者决意B.由测量工具的最小刻度决意C.由测量工具的量程决意D.由测量者、测量工具共同决意14.用一把刻度尺测量《物理》书本的长度,请求测量得尽量准确一点应该()A.屡次测量求均匀值B.尽量利用精确的工具2C.A和B两种方案都要考虑D.A和B两种方案选其一15.要测量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值分别测出个1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屡次测出个1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求均匀值后再除以,求得一个1元硬币的厚度2、填空题16、给下列物体标出单位中学生身高约莫15.7粉笔盒高约8一支铅笔直径约为10张华身高174.0课本的宽度约为0.23教室的长度约为5017、如下图是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18.图所示的秒表所示时间为____________s。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章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b254f93fb4daa58da0114a82.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1、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C.2.5μm=2.5×10-5cm D.2.5μm=2.5×10-9m2、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
使用前应先观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结果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___cm。
5、关于误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B.无论用多精密的仪器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D.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6、小明在学过时间的测量后,想练习一下停表的读数,当他按下停表后,停表指针开始转动,如图所示是他将停表再次按下后,停表的指针实况,则他两次按下停表的时间间隔为____________s。
7、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级用)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A.18.8cm B.1.88dm C.18.80cm D.188mm8、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其中准确值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
9、用刻度尺测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结果分别为3.38cm,3.40cm,3.39cm和3.38cm,则这个圆柱体的直径应为()A.3.39cm B.3.388cm C.3.3875cm D.3.38cm10、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https://img.taocdn.com/s3/m/4f7ee40286c24028915f804d2b160b4e777f8162.png)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及答案-人教版一、选择题(共8题)1.为了让同学们养成关注生活和社会的好习惯,物理老师让同学们对身边一些常见的物理量进行估测。
以下是他们交流时的一些估测数据,你认为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A.人体正常体温约为42∘CB.学生书桌高约为200mmC.中学生的脉搏跳动一般每分钟约75次左右D.在中学生运动会百米赛跑中,获得冠军的运动员的平均速度可达15m/s2.小明利用最小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布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3.以下数据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A.人体感觉舒适的环境温度为40∘CB.人食指的指甲宽度约为1cmC.人正常情况下每分钟心跳30次D.人正常步行的速度约为5m/s4.3.物理学是一门实验性很强的基础科学,培养学生正确使用仪器的技能是做好物理实验的基础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用温度计测量液体温度,应先将温度计从液体中取出再读数B.用刻度尺测量长度,可以不让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C.用托盘夭平测量物体质量的过程中,发现横梁不平衡时可调节平衡螺母D.体温计可以用来测量沸水的温度5.小明利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三次测量的数据分别为2.35cm、2.36cm、2.36cm,则测量结果应记为A.2.36cm B.2.357cm C.2.35cm D.2.4cm6.某学生在测量记录中忘记写单位,下列哪个数据的单位是厘米A.一枝铅笔的直径是7B.茶杯的高度是100C.物理书的长度是2.52D.他自己的身高是1677.关于误差和错误,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实验总会产生误差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完全消除误差C.测量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大意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也是不能避免的D.虽然科学技术不断发展,但人们还是不能完全消除误差8.关于实验器材的使用,说法正确的是A.将装水的量筒放上天平左盘,能同时称取质量和水的体积B.称取质量时,可以通过增减砝码或调节平衡螺母来使天平平衡C.用弹簧测力计测沿斜面向上的拉力时,应使测力计水平放置D.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后仍可使用二、填空题(共5题)9.如图是小明用刻度尺测量一条形金属片长度的情形,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金属片的长度是cm。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习和答案
![物理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第一章 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习和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e123f7c67ec102de2bd8992.png)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选择题1.关于测量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 使用精密的仪器,认真测量,可避免误差B. 误差是未遵守操作规程产生的C. 误差就是实验中产生的差错D. 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减小误差2.一枝普通新铅笔的长度约是()A. 0.18 mmB. 0.18 mC. 0.18 KmD. 0.18 cm3.四位同学做一道单位换算题,其中计算过程正确的是()A. 25.64cm=25.64cm× m=0.2564mB. 25.64cm=25.64× cm=0.2564mC. 25.64cm=25.64× m=0.2564mD. 25.64cm=25.64cm× cm=0.2564m4.下列关于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 认真细致的测量可以避免误差B. 测量时未遵守操作规则会引起误差C. 测量时的错误就是误差太大D. 测量中错误是可以避免的,而误差是不可避免的5.一同学测得自己每分钟脉动次数为80次,由此计算出一次脉动时间为()A. 1.33秒B. 0.75秒C. 0.0125秒D. 均不对6.在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时,下列要求中错误的是()A. 测量时,刻度尺不能歪斜B. 零刻度线磨损的刻度尺不能用于测量长度C. 读数时,视线应垂直于刻度尺D. 记录测量结果时,必须在数字后注明单位7.如图所示为奥林匹克森林公园中游人从路灯下走过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路灯的高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A. 2mB. 3mC. 7mD. 13m二、填空题8.使用刻度尺测量体的长度前,应先观察刻度尺的________和________,下图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
9.如图所示,用A、B两刻度尺测量同一木块的边长,就分度值而言,________尺精密些;就使用方法而言,________不正确(两空均选填“A”或“B”),木块的边长度为________ cm.10.如图所示,此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_,所测纽扣的直径是________ cm.11.小明同学在参加今年物理实验考査时,用如图所示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________mm,物体长度为________cm.12.如图1中木块的长度是________cm;图2中秒表的读数是________s.13.小聪和小明分别用不同的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如图示,则小聪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 cm,小明的测量结果是________ cm.三、综合题14.完成下列单位换算:(1)1.2m=________dm=________mm=________nm(2)0.6×102dm=________km=________μm15.某同学用一把所示的刻度尺,测量物理书的宽,他的测量方法如图所示,图中A是他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请指出这位同学测量中的三个错误之处:(1)________;(2)________;(3)________.参考答案一、单选题1. D2. B3.C4. D5. B6.B7.C二、填空题8. 量程;分度值;3.109.A;B;2.2110. 1mm;1.5011.1;3.2512.3.80;99.613.3.6;3.60三、综合题14. (1)12 ;1.2×103;1.2×109(2)6×10-3;6×10615.(1)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长度放置(2)刻度尺的刻度没有紧贴被测物体(3)读数时视线没有与尺面垂直。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新版新人教版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345db935fad6195f312ba6d0.png)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01知识管理1.长度及其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长度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千米、分米、厘米、毫米、微米、纳米.换算关系:1 km=________m;1 m=________dm=________cm=________mm=________μm=________nm.刻度尺的使用:(1)认:使用前要认清刻度尺的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2)放:零刻度线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有刻度线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________;(3)读:读数时,视线要________刻度线;(4)记:记录物体的长度应包括________和________.注意:利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说明:当刻度尺的零刻度线磨损时,可使某整数刻度线对齐物体一端,然后另一端的刻度值减去这一整数刻度值,就得出被测物体的长度了.2.时间及其测量单位: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基本单位是________,符号是________;常用单位还有小时、分.单位换算:1 h=________min=________s.停表的使用:在使用机械停表时应先在小盘内读取分钟,然后在大盘内读取秒.3.误差定义:________与________之间总会有差别,这个差别就是误差.减小方法:(1)____________求平均值;(2)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3)运用合理的测量方法.02基础题1.(海南中考)我们现在使用的初中物理课本的宽度约为( )A.18 nm B.18 mm C.18 cm D.18 dm2.用厚木制成的刻度尺测量一长方体的边长,如图,其中方法正确的是( )3.(柳州中考)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卷尺 B.游标卡尺 C.螺旋测微器D.挂钟4.下列有关误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而不能消除B.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5.(安顺中考)坐在温馨的物理考场,仔细想想:你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________,上体育课时你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________.(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 6.形成雾霾天气的主要污染物是PM2.5,“PM2.5”是指大气层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 μm的颗粒物,能被肺吸收并进入血液,对人体危害很大.2.5 μm=________m.7.(漳州中考)如图所示,要正确测出物体A的长度,应选________(填“甲”或“乙”)图,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__cm.03中档题8.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 )A.该木块的长度为2.0 cm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0 cm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9.(北京中考)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国旗为长方形五星红旗,如图是天安门广场升旗仪式的场景,根据图片提供的信息估测该国旗的宽度,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情况的是( )A.1.8 m B.3.3 m C.4.8 m D.5.5 m10.下列测量长度的方法,不正确的是( )A.测一张纸的厚度可以用刻度尺先测出几十张纸的厚度,然后再除以纸的总张数,即得出一张纸的厚度B.测细金属丝的直径,可以把金属线无间隙地密绕在一根铅笔上若干圈,测出密绕部分的长度L和圈数N,则直径D=L/NC.只使用一个刻度尺不用其他工具就可以准确测出乒乓球的直径D.测自行车通过的路程,可先记下车轮转过的圈数N,再乘以车轮的周长L11.(枣庄中考)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长度,读数时视线正确的是________(填“A”或“B”),测出该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cm.12.小明同学用如图1所示的特殊方法测出细铜丝的直径:他先在铅笔上紧密缠绕10圈铜丝,然后用直尺量出长度,那么铜丝的直径为________mm.如图2所示是某种机械表的实物图,图中记录的时间是________.13.为了探究误差产生的原因,小名和同学做了如下的实验:①找出几把不同的刻度尺(可以是分度值不同,也可以是制作材料不同),从中取出两把不同的刻度尺,将它们的零刻度线对齐,再看看它们的10 cm 或15 cm 刻度线是否还对齐;换用其他尺子仿照上述方法再做两次.②在一张白纸上画一根直线,由几个同学独立测量直线的长度,注意:使用同一把刻度尺,并将零刻度对准直线的起点.现在请回答下列几个问题:(1)15 cm 的刻度线不再对齐说明: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不同的人测量结果最后一位不完全相同,说明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3)通过上述实验,你认为引起误差的原因有哪些?14.某学生为了测量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的纸张厚度,采用了如下措施:A .量出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第1页~最后1页(不含封面、封底)的厚度,记录为L ;B .选用学生三角尺并检查零刻度线是否有磨损(没有磨损);C .用L n表示8年级物理上册课本每一张纸的厚度d ; D .翻看物理书最后一页的页码,记录该页码为n.(1)上述各措施中错误的步骤是_____,应改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实验措施改正后,正确的实验步骤应为_______________(填字母).04 拓展题15.(福州中考改编)小亮在“长度的测量”实验中将一条厚薄均匀的纸带紧密地环绕在圆柱形铅笔上,直至恰好能套进一个圆环中,如图所示,纸带环绕了n 圈,则纸带厚度是________.参考答案第一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管理1.米 m 103 10 100 103 106 109 (1)零刻度线 量程 分度值 (2)平行 (3)正对 (4)数值 单位 2.秒 s 60 3 600 3.测量值 真实值 多次测量基础题1.C 2.D 3.D 4.A 5.cm s 6.2.5×10-6 7.甲 2.05中档题8.C 9.B 10.C 11.B 1.36 12.1.1 217.4 s 13.(1)不同刻度尺刻度线间的距离存在微小差别 (2)不同人的估计值不同 (3)测量时估读值因人而不同,误差总是不可避免的,误差由测量工具引起,也由测量的人引起. 14.(1)C 用2L n表示物理书内每张纸的厚度d (2)BADC拓展题15.D 2-D 12n。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课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85095e55a8102d277a22f09.png)
C.在教室周围植树。
D
、教室内安装噪声监测装置。
三、声音的特性
答案: A、C 是有效、合理的; B 有效,但不合理; D 是无效的,这种装置只是
1 .调查一下校园里或者你家周围有什么样的噪声。应该采取什么控制措施
?与
监测装置。
班里的同学交流,看看谁的调查更详细,采取的措施更好。
4 .在安静环境里,测量你的脉搏在 1 min 里跳动的次数。在声音过大的环境
3 .为了使教室内的学生上课免受周围环境噪声干扰,采取下面的哪些方法是
答案:学生能用自己做的乐器演奏乐曲,非常高兴。希望老师能充分地利用这
有效、合理的 ?
种积极性,把物理学习搞得有声有色。此题在知识上的要求不要过高,着眼点
A .老师讲话声音大一些。
B .每个学生都戴一个防噪声耳罩。
要更多地关注“做”的过程。
7531
车次
襄樊 8:43 丹江 11:58
自起 襄公 樊里
∨
0
8:43
57 9
↓※
9:13 19
36 ※
53 30
10:05 39
22 45
31 50
41 57
51 ※
11:12 76
27 84
36 ※
11:58 103 -
始发
终到
襄樊
襄北四场 襄北一场
马棚 熊营 黑龙堰 朱坡 陈家湖 太平店 老河口东 仙人渡 老河口 洪山嘴 苏家河
小研讨会,互相交流一下。
2 .制作音调可变的哨子。
在筷子上捆一些棉花 ( 或碎布 ) ,做一个活塞。用
水蘸湿棉花后插入两端开口的塑料管或竹管中。
用嘴吹管的上端, 可以发出悦耳的哨音。 上下推拉“活塞”,音调就会改变 ( 图 1.3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附答案)
![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1f5d610feefdc8d376ee32b7.png)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能演练提升能力提升1.使用刻度尺测长度时,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A.放置刻度尺时,刻度尺应沿所测长度放置,并且必须从零刻度线量起B.刻度尺读数时,视线要与尺面垂直,并要正对刻度线C.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记录时,要记下测量的数字和单位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刻度尺最合适()A.量程3 m,分度值1 mmB.量程10 m,分度值1 dmC.量程30 cm,分度值1 mmD.量程15 cm,分度值0.5 mm3.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正确的是()4.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A.课桌的高度约为0.8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D.小明身高约为1.685.要测量一元硬币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分别测出10个一元硬币的厚度,求平均值D.用刻度尺测出10个一元硬币叠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求得一元硬币的厚度6.如图所示,用刻度尺和三角板测量一个圆柱体的直径,其中最佳的测量方法是()7.使用被拉长了的软塑料尺测物体的长度,测量的结果将()A.比真实值偏小B.比真实值偏大C.不受影响D.和真实值完全一样8.小刚是一位八年级的学生,他平时走路的步幅约为50。
上体育课时他跑100 m所需时间约为16。
(填上合适的物理量单位)9.如图所示,用两种不同规格的刻度尺测量同一支铅笔的长度,图甲中铅笔的长度是 cm,图乙中铅笔的长度是 cm。
10.1908年第四届奥运会是最后一次使用机械停表计时的奥运会。
如图甲所示,当时运动员在参加长跑比赛,某一运动员在到达终点时停表指针如图乙所示,停表所表示的时间为min s,合s。
11.目前我国许多城市开始进行PM2.5的环境监测。
PM2.5是指大气中粒径小于或等于2.5(填长度单位)的细颗粒物。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包含答案)24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包含答案)24](https://img.taocdn.com/s3/m/07dc0cd90975f46527d3e17a.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含答案)1图中物体A的长度是cm。
3.502图中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_㎝;1.83~1.863.甲型HIN1流行性感冒是由甲型HIN1病毒引起的,图中所示为H1N1病毒在30万倍电子显微镜下成的像与刻度尺比对情况,该病毒的实际整体宽度为______m.使用透气孔径为3.0×10-7m的N95型口罩______()有效遮挡甲型HIN1病毒.1.20×10-7m 不能4.在下列测量中,A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cm;温度计的示数为_________℃。
3.01~3.09均可-65.)①如左图所示,秒表的读数为____s。
②如右图所示,物体的长度为____cm。
①337.5 ②2.506.读图,如图:用停表测量校运会上女子1500m比赛成绩,从开始计时到此刻经历的时间是。
5min10s 7.1.45~1.478.如图所示中物体A的长度是_________cm.3.109._______cm,_______℃。
3.20 3910.如图甲所示,体温计的示数_________℃,如图乙所示,测得一枚纽扣的直径_________cm。
36.6 1.2711.如图所示,一位小朋友正在世博园内的风扇下“纳凉”。
这种风扇能喷射大小为微米级()的水雾,这些水雾在____时____热量,使人达到“纳凉”的目的。
()1×10-6汽化()吸收12.如图用刻度尺测量一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_,物体的宽度是____cm。
3 4 5 6 7 8 c mA甲乙乙用体温计测病人体温20 21 2223 24 cm甲用直尺测木块长度1mm 1.40cm13.如图所示的圆的直径是________cm 。
0.9014.小明测得笔记本的宽度如图所示,其长度为cm 。
如图所示,温度计的示数℃。
1.95() 5215.如图所示,某同学测量一片完整树叶的长度,读数为____cm 。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习题答案
![2024-2025学年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课后习题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72c0ae744a73f242336c1eb91a37f111f0850d48.png)
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与应用(P18) 1.身高约是脚长的7倍。
(1)硬币直径的测量方法:2.①把硬币沿直线密排在桌面上,用刻度尺测出排列的长度L ;数出所排硬币的个数n ,用d =dd 计算直径; ②用直尺和三角尺组合测出硬币的直径,如图所示:③在硬币的边缘做一个标记,沿纸上的一条直线转动一周,测出其长度后再除以π,就可以得到硬币的直径; ④以硬币边缘的一个点为圆心,让刻度尺在硬币上转动,测出的最长的距离就是硬币的直径。
(2)硬币周长的测量方法:①在硬币边缘做一个标记,沿纸上的一条直线转动一周,用刻度尺测出其长度即周长; ②用不可伸长的棉线在硬币边缘绕一圈,用刻度尺测出此段棉线的长度即周长; ③用直尺和三角尺测量出硬币的直径,乘π得到周长。
3. 8 760h 86 400s4.测量摆动多个周期的总时间,再除以周期的个数,就得到摆动一个周期所用的时间;调整摆长可以做出周期为1s 的摆,摆长约为0.248m 。
5.刻度尺的零刻度线没有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读数时,视线没有正对刻度线。
改正了错误的测量方法只能避免错误,不能避免误差,也不能减小误差。
因为在测量长度时,受所用仪器和测量方法的限制,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总会有差别。
第2节 运动的描述练习与应用(P21)1.火车头、车厢的座椅 树木、房屋2.船3.运动 静止 运动4.以电梯外的建筑物底端为参照物,若距离越来越远.观光电梯上行;若距离越来越近,观光电柳下行。
第3节 运动的快慢练习与应用(P25)6km/h 1.67m/s 2.60 km/h 10 min 3.40m L.(1)284.46km /h (2)列车在由济南西站驶往南京南站路段运行得最快,在由北京南站驶往天津南站路段运行得号慢 1. 6km/h 1.67m/s 2. 60km/h 10min 3. 40m4. (1)284.46km/h (2)列车在由济南西站驶向南京南站路段运行的最快,在由北京南站驶往天津南站路段运行的最慢。
精品练习(附答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
![精品练习(附答案)《长度和时间的测量》(新)人教版八年级上册物理](https://img.taocdn.com/s3/m/d78994c96e1aff00bed5b9f3f90f76c661374cff.png)
2021-2022学年人教版物理八年级综合提升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1.如图所示,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2.在测量物体长度时,由于下列原因造成测量结果有差异,其中属于误差的是()A.刻度尺没有沿着被测物体的长度放置B.测量者在读数时,其视线与刻度尺成20°角C.测量者对分度值的下一位估读时偏大D.刻度尺未紧贴被测物体3.要测量一枚1元硬币的厚度,使测量的误差较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是()A.用刻度尺仔细地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B.用刻度尺多次测量1枚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C.用刻度尺测量10枚1元硬币叠起来的总厚度,再除以10D.用刻度尺分别测量10枚1元硬币的厚度,再求平均值4.如图所示,在中学物理实验探究中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A.日晷B.时钟C.机械停表D.原子钟5.如图所示,物理实验室常用来测量时间的工具是()6.某个物体的长度约为3000mm,这个物体可能是()A.一支铅笔的长B.旗杆的高度C.一层楼的高度D.一个中学生的高7.为盛迎新中国成立70周年,工作人员将一枚重新复制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悬挂在天安门城楼上(如图)。
根据图片信息,请你估测天安门城楼上国徽的高度约为()A.1.5m B.3m C.4.5m D.6m8.一把金属刻度尺受热膨胀变长,用这把尺子测量长度时,所测得数据比标准刻度尺测得的数据()A.小一些B.大一些C.相同D.不能确定9.(2021·崇左期中)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铅笔的长度,测量方法正确的是()10.下列各个过程中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 s的是()A.人心脏跳动一次B.人眼睛迅速一眨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二、填空题11.使用刻度尺前要注意观察它的零刻线、量程和_______。
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A 的长度,则该尺的分度值是_______,所测物体的长度是_______cm。
12.选用恰当的单位分别填入横线上(1)某人身高1.82_____(2)物理课本宽度182_____(3)铅笔的长度20_____.13.物理课本宽度的测量测量方法图中A是是小雨观观察读数时眼睛的位置.详解测量中的四个错误之处:(1)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4.如图所示,用分度值不同的刻度尺测量物体A的长度。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习(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习(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9b6bc0ed0912a216147929e7.png)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时练习一、单选题1.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2.小明同学到南美洲游学,见到一种外表酷似微型西瓜的野生水果,其独特的迷你造型和清爽的口感令人称奇.图是迷你“西瓜”与一元硬币放在起的对比照,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迷你“西瓜”的长度约A.2mm B.2cm C.6mm D.6cm3.关于某中学生的估测,下列数据合理的是A.身高约为160dmB.100m短跑成绩约为6sC.步行速度约为1m/sD.脉搏正常跳动60次所用时间约为1s4.甲、乙两同学使用各自的刻度尺按正确的方法测量同一张课桌的长度,并正确记录了测量结果,甲的记录是122.9cm,乙的记录是1.228m。
下列几种说法正确的是()A.甲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cm,乙的刻度尺分度值是1mmB.乙的读数更准确,因为他的小数位数更多C.甲、乙两同学测量的结果不一样,是因为测量存在误差D.如果甲、乙两同学使用更精密的测量工具,就不会出现误差,测量结果一定相同5.以下长度的估测中最接近3m的是A.教室的高度B.课桌的高度C.物理课本的宽度D.中学生的身高6.下列记录的结果中,用米做单位的是()A.学生课桌的高度约为8B.读初三年级的小明身高约为1.7C.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D.人教版九年级全一册物理课本的厚度约为107.宇航员麦克莱恩进入空间站四个月后,她发现无法穿上从地面带去的宇航服,原因是她在失重环境下长高了.如图所示,这四个月她长高了()A.5cm B.5.0cm C.5.00cm D.5.000cm8.关于误差的一些说法正确的是()A.误差一般是由于测量时粗心大意,方法不正确造成的B.采用比较精确的仪器可以减少误差C.要不产生误差,可多次测量求其平均值D.误差就是错误9.如图在使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时,操作正确的是()A.B.C.D.10.下列单位换算是正确的是=0.456mA.4.5m=4.5m×100cm=450cm B.456mm=456×1100m=6.4mC.36cm=36÷100m=0.36m D.64dm=64×11011.如图所示,小明用一端磨损的刻度尺测量橡皮的长度,长度为()A.3.15cm B.3.150cm C.2.15cm D.2.150cm12.在学校“运用物理技术破案”趣味游戏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可知留下图中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A.1.65m B.1.75m C.1.85m D.1.95m13.如图所示是测量某种硬币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A.B.C.D.14.位于中国科技馆一层的“华夏之光”展厅中展览了很多中国古代科技发明的展品,让公众在世界科技发展的宏观视角下感怀中华民族的智慧与文明.如图给出的四展品中,用来计时的是()A.B.C.D.15.小云同学在一次测木块长度时,用两把刻度尺进行了测量,如图所示,则以下测量结果最接近木块真实值的是A.3.2 cm B.3.25cm C.3.3 cm D.3.5 cm16.某同学5次测量一块金属片的长度分别是:2.12 cm、2.14 cm、2.15 cm、2.13 cm、2.33 cm,则物体的长度应为A.2.14 cm B.2.135 cm C.2.13 cm D.2.15 cm17.在练习使用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长度时,下列情况属于误差的是A.测量时,刻度尺没有放正,导致刻度尺没有与物理课本的被测边平行B.测量时,课本的左边未对准“0”刻度线,就把课本右边所对的刻度值当作课本的长度C.读数时,估读到了最小刻度值的下一位D.读数时,人的视线没有正对刻度尺的刻度线二、多选题18.在测量中,下面关于误差和错误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灭误差B.误差可以通过改进实验方法来避免C.测量时由于不遵守操作规则而使误差增大D.认真细致地测量可以避免错误19.如图所示,下列关于刻度尺的使用或读数不正确的是()A.该木块的长度为2.0cm B.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C.该木块的长度为2.00cm D.视线与尺面的位置20.下列工具中,能够测量时间的是()A.B.C.D.三、填空题21.小萱同学用同一把刻度尺测量同一物体的长度,数据为:19.42cm、19.41cm、19.43cm,此物体的长度应记为________cm.22.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小车通过的路程(如图甲所示),用停表测量小车通过该段路程所用时间(如图乙所示),则小车通过的路程为______cm,该段路程中小车运动所用时间为______s。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包含答案)1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 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包含答案)1](https://img.taocdn.com/s3/m/49aa9975a76e58fafab003b8.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1章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含答案)1.()自然界分为宏观和微观,宏观很大,如银河系,微观很小,如分子。
要计量它们的直径,下列所用的长度单位中最方便的是CA.千米、米B.光年、米C.光年、纳米D.米、纳米2()下列对质量和长度的估算中,最接近实际的是BA.一个鸡蛋的质量约为600gB.一位中学生的身高约为1.60mC.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1kgD.一支新2B铅笔的长度约为20mm3()如图所示,是中国第五代隐形歼击机—歼20。
2018年4月17日下午4时25分,歼20在成都第2次试飞,历时90分钟。
下列与歼20有关的估测中,合理的是DA.飞机质量大约为100 kg B.飞机长度大约为15mC.飞机飞行速度大约为1.5×108 m/s D.飞机最大飞行高度大约为18.5 km4.对下列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BA.分子的直径约为0.3~0.4mm B.课桌的高度约为1.2mC.初中生的体重约为50N D.自行车的速度约为50m/s5()对以下物理量的估测最接近实际的是BA.广安市中考考室内的温度大约是48℃B.一支普通牙刷的长度大约是20cmC.唱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大约是15minD.一袋普通方便面的质量大约是500g6()下列数据最接近实际的是BA.中考考场的室温约为50℃B.教室课桌的高度约为0.8mC.Z中性笔从课桌上落到地面的时间约为10sD.一块橡皮的质量约为200g7()给出的与日常生活有关的数据,符合实际情况的是DA.人正常体温是39.5℃B.人脉搏正常跳动一次的时间为2sC.一只鸡蛋的质量约200g D.苏科物理课本的宽度约19cm8.()关于下列估计,比较合理的是AA.一元硬币的直径约是2cmB.一本物理书的宽度约是1mC.一部手机的质量约是1kgD.一台电脑显示器的质量约是10mg9()下列数据最接近事实的是BA.你现在所处的考场内气温约8℃B.课桌的高度约78cmC.初中生百米赛跑的平均速度约12m/s D.正常人心脏跳动一次所需时间约0.1s10()下列图中,关于刻度尺使用方法正确的是CA B C D11()下列估测与实际情况相符的是BA.一位中学生的质量约为60t B.一张课桌的高度约为75cmC.南京夏天最高气温约为60℃D.一节初中物理课的时间约为4.5h12()为了检验人躺着和站立时身体长度是否有差异,选用下列哪种尺最合适A A.量程3m,分度值1mm B.量程10m,分度值1dmC.量程30cm,分度值1mm D.量程15cm,分度值0.5mm13()下列数值中,单位应该是厘米的是BA.课桌的高度约为0.8 B.一支铅笔的长度约为18C.一张试卷的厚度约为70 D.小明身高约为1.6814()测量某个物理量时用来进行比较的标准量叫做单位。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f5f476bd97f192279e967.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其测量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中性笔的长度为15.10 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该是()A .cm B、km C.m D.mm2.下列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读数正确的是()A.0.24dmB.2.41cmC.2.411mmD.24m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请你指出他此时的操作中错误之处:()(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5.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的脉搏跳动一次B.人的眼睛迅速一眨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6.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读数为___s;电子秒表的读数为9min___知识点3误差7.关于物理实验中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B.错误只能减少,不能消除C.误差的产生可能与测量工具有关D.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8.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___。
______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在___是可以消除的,___是不能消除的练习:1.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塑料卷尺进行测量,可能引起测量结果()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精确度,与测量的要求有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与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3.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mm,物体的宽度是___cm;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需要选择图乙中的___(选填“A”或“B”)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 含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 含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f70f5f476bd97f192279e967.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第一单元第一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习题含答案知识点1长度的单位及其测量1.小明用刻度尺测得一支中性笔的长度为15.10 但漏写了单位,这个单位应该是()A .cm B、km C.m D.mm2.下列测量物体长度的方法中,正确的是( )3.用分度值为1mm的刻度尺,测量一个物体的长度,下列读数正确的是()A.0.24dmB.2.41cmC.2.411mmD.24m4.某同学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的情形如图所示。
请你指出他此时的操作中错误之处:()(1)____________(2)____________(3)____________知识点2 时间的测量5.下列各过程经历的时间最接近1s的是()A.人的脉搏跳动一次B.人的眼睛迅速一眨C.人正常呼吸一次D.人打一个哈欠6.如图所示,机械秒表的读数为___s;电子秒表的读数为9min___知识点3误差7.关于物理实验中的错误和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随着科学的发展,人们将能完全消除误差B.错误只能减少,不能消除C.误差的产生可能与测量工具有关D.测量时多估读几位数字就可以减小误差8.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叫___。
______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都可以减小误差。
错误与误差的区别在___是可以消除的,___是不能消除的练习:1.用塑料卷尺测量长度时,若用力拉塑料卷尺进行测量,可能引起测量结果()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确定2.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测量需要达到的精确度,与测量的要求有关B.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只写数字不写单位是毫与测量的人和工具无关无意义的C.在记录测量结果时,小数点后面数字的位数越多,说明测量结果越准确D.在记录测量结果时,数值的大小与所用的单位有关系3.如图甲所示,用刻度尺测量物体的宽度,该刻度尺的:分度值是___mm,物体的宽度是___cm;测量教室的长度,我们需要选择图乙中的___(选填“A”或“B”)测量。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https://img.taocdn.com/s3/m/43566757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f2.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练习题(附答案)一、单选题1.在下列单位中,长度的国际单位是( )A. 光年B. 米C. 千克D. 纳米2.下列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 25mm=25mm×0.001=0.025mB. 25mm=25×0.001=0.025mC. 25mm=25×0.01m=0.25mm=0.025mD. 25mm=25×110003.下列测量时间的工具中,为北斗卫星导航系统提供精确测时的是.( )A. 日晷B. 沙漏C. 电子手表D. 铯原子钟4.图中所列仪器用于测量时间的是( )A. 卷尺B. 螺旋测微器C. 游标卡尺D. 钟表5.测量物理课本一张纸的厚度,为使测量结果的误差小,下列方法中最佳的选项是( )A. 用刻度尺仔细测量纸张的厚度B. 用刻度尺多次测量出1张纸的厚度,求平均值C. 用刻度尺测出5张纸的厚度,再除以5D. 用刻度尺测出0.50cm厚度的纸张,数出张数n,用0.50cm除以张数n6.如图所示,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其中正确的是( )A. B. C. D.7.物理课堂上老师让同学们用刻度尺测量某个物体的宽度,某小组4次测量结果分别为18.30cm,18.31cm,18.55cm,18.31cm,则这个物体的宽度应该是( )A. 18.307cmB. 18.31cmC. 18.3675cmD. 18.37cm8.如图所示是测量圆筒直径的几种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A. B.C. D.9.在学校举办的“运用物理技术破案”的趣味活动中,小明根据“通常情况下,人站立时身高大约是脚长的7倍”这一常识,判断出留下如图脚印的“犯罪嫌疑人”的身高约为( )A. 25.1cmB. 25.10cmC. 1.75mD. 1.85m二、填空题10.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物体的长度,读取的数据是5.72cm,则准确值是cm,所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是cm.11.小明用塑料卷尺测一张桌子的长度,他共测了5次,5次测量记录分别为75.1cm、77.1cm、75.1cm、75.2cm、75.3cm那么这一物体的长度应记作cm。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 含答案01
![物理人教版(2024)版八年级上册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课时练 含答案01](https://img.taocdn.com/s3/m/fc6d81ddd5d8d15abe23482fb4daa58da0111c9d.png)
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一、单选题1.下列长度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9.6nm=9.6×10-3μm=0.96mmB.9.6cm=9.6÷100dm=0.096mC.9.6cm=9.6cm×10=96mmD.9.6cm=9.6×10mm=96mm2.光年是下列哪个物理量的单位( )A.长度B.时间C.速度D.面积3.一辆普通自行车的高度最接近于( )A.0.5米B.1米C.1.5米D.2米4.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测量时出现误差,则说明一定是出了差错B.改进实验方法和采用精密的测量工具就能避免误差C.若正确测得某一本书的长为0.1570m,测量时所用刻度尺的分度值是1mmD.用被拉伸了的塑料尺去测量某物体的长度,则测量结果偏大5.如下图是用厚刻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其中正确的测量图是()A.B.C.D.6.小明想测量一下自己百米跑时的速度,除了停表,他还需要选择最合适的测量工具是( )A.工程用皮卷尺B.盒尺C.刻度尺D.游标卡尺7.在三级跳远测试中,测量跳远的距离应选用()A.三角板B.1m木尺C.15m皮尺D.300cm钢卷尺8.为了测出细铜丝的直径,某同学把铜丝在铅笔上紧密排绕32圈。
如图所示,用分度值是1mm的刻度尺测量后可算出细铜丝的直径约为( )A.15cm B.5.0cm C.5.10cm D.1.56mm9.下列有关时间单位换算正确的是()A.30分=0.5时B.0.25时=25分C.3小时=18分D.1天=12小时10.如图,该停表的读数为( )A.10s B.0.1min C.40s D.0.4min11.下列过程中,经历的时间差不多为1秒的是( )A.人的眼睛眨一下的时间B.人呼吸一次的时间C.人的心脏跳动一次的时间D.人行走5米路程所需的时间12.如图所示的长度测量中不合理的是( )A.图甲中测出轮子的周长L,再让轮子沿操场滚一周,记录车轮滚动的圈数n,则操场周长为nLB.图乙中用一根棉线重合地图上的路线,测出重合的棉线长度,再乘以比例尺得到实际线路长度C.图丙中使用三角板和刻度尺多次测出纪念币的直径,求平均值,减小误差D.图丁中把金属丝密绕N圈在铅笔上,测出线圈长度L,则金属丝直径L DN =二、填空题13.按要求填空。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
![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人教版物理八年级上册习题-1-1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9202f04f705cc17542709e9.png)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册)第一章《机械运动》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精选练习一、夯实基础1.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A.km(千米) B.m(米) C.cm(厘米) C.mm(毫米)【答案】B【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主单位是米,用字母“m”表示;故选B。
2.作为国际通用测量语言的国际单位制,极大地方便了国际交流。
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A.h(小时) B.min(分) C.s(秒) D.ms(毫秒)【答案】C【解析】在国际单位制中,时间的主单位是秒,用字母“s”表示;故选C。
3.下列单位换算过程正确的是A.2m=2m×100cm=300cmB.2m=2m×100=200cmC.2m=2×10cm=20cmD.2m=2×100cm=200cm【答案】D【解析】单位换算的正确方法是:数字×目标进率。
将2m换算成200cm,应该用2m中的数字2去乘以m和cm之间的进率:1m=100cm,即2×100cm,选项D正确。
故选D。
4.使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下列说法中错误的是A.首先要观察零刻度线在哪里B.要观察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C.必须要从刻度尺的0刻度量起D.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答案】C【解析】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首先要观察0刻度是否磨损,若果被磨损了,要重新确定测量起点(即0刻度),同时还要根据测量要求,正确选用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所以选项A、B正确、C错。
使用刻度尺测量长度时,需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且只能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D正确。
故选C。
5.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A.选用精密仪器进行正确测量,就可以避免误差的产生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由估读引起的误差C.错误其实只是一种比较大的误差而已D.随着科技的发展,技术的进步,以后测量误差可以消除【答案】B【解析】AD.误差是客观存在的,只能减小,不能消除,所以选项A、D错;B.多次测量求平均值可以减小在估读时有时估读多了,有时估读少了引起的误差,即是由于估读引起的误差,选项B正确;C.误差是由于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引起的,是不可避免的;错误是由测量中的错误操作造成的,是可以避免的,所以选项C错。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例题解析版)
![人教版八年级物理上学期1.1长度和时间的测量(知识点+例题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4c3c903b9a6648d7c1c708a1284ac850ac02041d.png)
人教版 八年级物理上册 第1章 《机械运动》第1节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讲义(知识点总结+例题讲解)知 识 点 框 架序号 知识点难易程度 例题数 变式题数 合计一 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2 2 20二 长度的测量:刻度尺、估读、平均值★★ 5 5三 时间:单位及换算、时间的测量 ★ 2 2 四误差★11知 识 点 总 结 + 例 题 讲 解一、长度和长度单位的换算: 1.长度符号:L2.长度单位: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米(m); (1)基本单位:米(m );(2)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微米(μm )、纳米(nm);1km=1 000m=103m 1dm=0.1m=10-1m 1cm=0.01m=10-2m 1mm=0.001m=10-3m 1μm=0.000 001m =10-6m 1nm=0.000 000 001m=10-9m【例题1】完成下列长度单位之间的换算:(1)7cm= µm; (2)4.8nm= cm ; (3)5.2dm= km ; (4)0.15km= m ; (5)1.6dm= cm= mm= µm = nm ; 【答案】如下:(1)7cm= 7×104 µm; (2)4.8nm= 4.8×10-7 cm ; (3)5.2dm= 5.2×10-4 km ;(4)0.15km= 150 m ; (5)1.6dm= 16 cm= 160 mm= 1.6×105 µm = 1.6×108 nm ;【变式1】给下列长度补上合适的长度单位(用符号表示):(1)一本书的厚度为9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答案】如下:(1)一本书的厚度为9 mm ;(2)一位学生的身高为165 cm ;(3)双人课桌的长度是120 cm ;(4)圆珠笔芯塑料管的直径是3 mm ;【例题2】春节摆放年桔是广东的一个传统,花农往往用种植年桔盆栽的花盆直径来区分盆栽的型号大小,图是一位身高170cm的花农站在一盆型号为“60分”的年桔旁边,则你可以估计该年桔花盆的直径d为()A.60m B.60dmC.60cm D.60mm【答案】C【解析】成年人的步幅约75cm,由图知,花盆直径略小于此数值,在60cm左右。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机械运动
第1节长度和时间的测量(课后练习)
1、2013年1月11日到1月16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空气被严重污染,有害物质含量严重超标,其中PM2.5是天气阴霾的主要原因,PM2.5是指大气中直径小于或等于2.5μm的颗粒物,单个PM2.5隐藏在空气的浮尘中,容易被吸入人的肺部造成危害,下列关于PM2.5颗粒物直径的单位换算正确的是()
A.2.5μm=2.5μm×10-6m B.2.5μm=2.5×10-5dm
C.2.5μm=2.5×10-5cm D.2.5μm=2.5×10-9m
2、图中用刻度尺测物体的长度,正确的是()
3、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_____________。
使用前应先观察: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
结果由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组成。
4、如图所示,用刻度尺测量木块的长度,则该木块的长度为______cm,其中准确值为______cm,估计值为____________cm。
5、关于误差,以下说法中错误的是()
A.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的差异
B.无论用多精密的仪器测量,都不可能没有误差
C.选用精密的仪器,改进测量方法,可减少误差
D.误差是难免的,所以减少误差是不可能的
6、小明在学过时间的测量后,想练习一下停表的读数,当他按下停表后,停表指针开始转动,如图所示是他将停表再次按下后,停表的指针实况,则他两次按下停表的时间间隔为
____________s。
7、一位同学用最小刻度是毫米的刻度尺,测量物理课本(八年级用)的宽度,并作了下面的记录,其中正确的是()
A.18.8cm B.1.88dm C.18.80cm D.188mm
8、如图所示,被测物体的长度为__________。
其中准确值__________,估计值为__________。
9、用刻度尺测圆柱体不同位置的直径,结果分别为3.38cm,3.40cm,3.39cm和3.38cm,则这个圆柱体的直径应为()
A.3.39cm B.3.388cm C.3.3875cm D.3.38cm
10、某人用一刻度尺四次测同一物体的长度时,测量结果是:第一次15.28cm,第二次15.82cm,第三次15.27cm,第四次15.29cm。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只有第一次结果是错误的
B.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错误的
C.只有第三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D.只有第二次测量结果是正确的
11、为了验证温度对测量结果的影响,王旭用一把分度值是毫米的钢尺测量一本课外书的
宽度,然后把钢尺放在冰箱中,过一段时间后,他从冰箱中取出钢尺再一次测量此书的宽度,这次测量的结果与第一次的结果相比将会()
A.偏大B.偏小C.不变D.无法比较
12、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是()
A.2.5m B.2.5 dm C.2.5cm D.2.5 mm
13、如何在中国地图上测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大致长度?
参考答案
1、答案:B
解析:本题考查长度单位的换算。
1μm=10-6m,则2.5μm=2.5×10-6m,A、D选项错误;1μm=10-5dm,则2.5μm=2.5×10-5dm,B选项正确;1μm=10-4cm,则2.5μm=2.5×10-4cm,C 选项错误。
本题应选B。
2、答案:D
解析:使用刻度尺时,做到会“放”、会“看”、会“读”、会“记”。
A中刻度尺左端没有刻度,物体左端未对准零刻度或整刻度,B中刻度尺没放正,C中刻度尺的刻度没有与物体紧贴,这样起始刻度不易对准被测长度起始端,终端所对刻度也不易读准。
3、答案:刻度尺;零刻线;量程;分度值;数字;单位。
解析:(1)测量长度的基本工具是刻度尺;
(2)使用刻度尺前要先观察刻度尺的零刻线、量程、分度值,记录结果时必须有数字和单位。
4、答案:2.85;2.8;0.05
解析:(1)要弄清楚刻度尺的量程和分度值再去读数。
起始端没从0开始,把1.00cm处当作“0”刻度,读出末端刻度值,减去1.00cm即为物体长度,注意刻度尺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2)对于一个测量数值而言,它的最后一位是估计值,其余的为准确值。
图中的刻度尺1cm又分为10个小刻度,故最小刻度值为1mm;末端刻度值为3.85cm。
木块的长度为3.85cm-1.00cm=2.85cm;其中最末一位数5为估读的数字,其余的为准确值,所以准确值为2.8cm,估计值0.05cm。
5、答案:D
解析:误差是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不是错误,是不能避免的,但可设法减少,
例如:选用精密的仪器测量;改进测量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等均可以减小误差,D 项错误。
6、答案:75
解析:解题时应首先看清停表的大、小表盘中的指针分别转一圈所用的时间。
大表盘中的指针转一圈所用时间为30s ,小表盘中的指针转一圈所用的时间为15min ,且大表盘中的指针转两圈所用时间为1min ;然后根据小表盘中指针的位置确定大表盘中的指针所转的圈数,再进一步读出具体的时间。
如题中小表盘中的指针指示的时间小于 1.5min ,由于可以确定大表盘中的指针在转过1min 后还未转完1圈,只转了1/2圈,因此,可以读得其指示的时间为75s 。
7、答案:C
解析:用刻度尺测量物体长度时,记录结果时应估计到分度值的下一位,倒数第二位是分度值所在的单位。
18. 8cm 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 ,A 不符合题意;1.88dm 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 ,B 不符合题意;18.80cm 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mm ,C 符合题意;188mm 中,倒数第二位对应的是分度值,应该是1cm ,D 不符合题意。
故选C 。
8、答案:3.3cm ;3cm ;0.3cm
解析:测量长度前要看刻度尺的零刻度是否磨损,此刻度尺从0cm 开始量起,物体的长度是3.3cm ,那么物体长度的准确值为3cm ,估计值为0.3cm ,所使用的刻度尺的分度值为1cm 。
9、答案:A
解析:根据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实验方法可知,圆柱体的直径d 的平均值的算式应为d =
=3.3875cm ,但考虑所用刻度尺的精度,结果应与原记录一样保留两位小数,故用四舍五入方法可得d 3.39cm 。
10、答案:B
解析:第一次15.28cm ,第二次15.82cm ,第三次15.27cm ,第四次15.29cm ,比较四个数据可以看出,只有第二次数据的准确值为15.8cm ,其它三次测量中,准确值均为15.2cm ,故错误的数据是第二次的测量值。
本题应选B 。
11、答案:A
解析:由于冰箱里的温度比较低,钢尺会收缩变短一些,分度值比标准刻度尺的分度值小,3.38cm +3.40cm +3.39cm +3.38cm 4
再去测量课外书的宽度,钢尺显示的示数会比实际值要偏大一些。
本题应选A。
12、答案:C
解析:拇指指甲的宽度约为1cm,我国1元硬币的直径大约与两个拇指指甲的宽度相近,本题应选C。
13、答案:用一根不易拉伸的细线,使其与地图上的铁路线处处重合,在线两端标出南京和北京的位置,然后将线拉直,用刻度尺测出这两个标记点间的线长,再除以地图上的比例尺便可得出南京到北京的铁路线的近似长度。
解析:这是“化曲为直法”在实际测量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