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课时作业15 钠的重要化合物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https://img.taocdn.com/s3/m/8e042eedbb0d4a7302768e9951e79b8969026854.png)
⼈教版⼈中化学必修⼈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题含答案2.1《钠及其化合物》练习含答案⼀、选择题(单选题,共14个⼀题,每⼀题4分,共56分)1、⼀属钠是⼀种活泼⼀属,除了具有⼀属的⼀般性质外,还具有⼀⼀的特性。
下列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钠是银⼀⼀⼀属,熔点低,硬度⼀B.钠放置在空⼀中,会迅速被氧化⼀⼀成淡黄⼀的氧化钠C.在氧⼀中加热时,⼀属钠剧烈燃烧,发出黄⼀⼀焰D.⼀属钠着⼀可以⼀泡沫灭⼀器或⼀⼀燥的沙⼀灭⼀解析A中,钠的硬度⼀,可⼀⼀⼀切割;B中,放置在空⼀中,钠被缓慢氧化⼀成⼀⼀Na2O;D中,钠着⼀时⼀成Na2O2,泡沫灭⼀器释放的泡沫中有CO2、H2O会与Na和Na2O2反应⼀成H2、O2,故不能⼀泡沫灭⼀器灭⼀。
答案C2、将⼀块银⼀⼀的⼀属钠放在空⼀中会发⼀⼀系列的变化:表⼀迅速变暗―→“出汗”―→变成⼀⼀固体(粉末),下列有关叙述中正确的是()A. 表⼀迅速变暗是因为钠与空⼀中的氧⼀反应⼀成了过氧化钠B. “出汗”是因为⼀成的氢氧化钠吸收空⼀中的H2O在表⼀形成了溶液C. 最后变成碳酸氢钠粉末D. 该过程中的所有化学反应均为氧化还原反应解析钠露置在空⼀中表⼀迅速变暗,是因为Na与O2反应⼀成了Na2O,A项错误;Na2O与⼀反应⼀成NaOH,NaOH⼀吸收空⼀中的H2O和CO2,⼀成Na2CO3·10H2O,Na2CO3·10H2O逐渐风化脱⼀,最后变成Na2CO3粉末,B正确;该过程中只有钠的氧化是氧化还原反应,C错误,应该是碳酸钠,碳酸氢钠不稳定,D项错误。
答案B3、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是淡黄⼀固体,久置于空⼀中变成⼀⼀氢氧化钠固体B.过氧化钠中阴阳离⼀⼀例为1∶2 C.⼀过氧化钠漂⼀织物、麦秆等⼀久⼀逐渐变成黄⼀ D.Na2O与Na2O2都能和⼀反应⼀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解析过氧化钠久置于空⼀中变成⼀⼀碳酸钠固体,A错误;过氧化钠漂⼀是由于它的氧化性将有⼀物质永久漂⼀,C错误;碱性氧化物与酸反应⼀成盐和⼀,Na2O2与酸反应⼀成盐、⼀和氧⼀,不是碱性氧化物,属于过氧化物,D错误。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1.1.3 物质的转化 作业(解析版)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1.1.3 物质的转化 作业(解析版)](https://img.taocdn.com/s3/m/9f5e30d35ff7ba0d4a7302768e9951e79a89695b.png)
2023-2024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2023)必修第一册1.1.3 物质的转化作业(解析版)第一章物质及其变化第一节物质的分类及转化课时作业第三课时物质的转化1.甲物质与强碱溶液反应只生成盐和水,甲一定不属于()A.酸B.盐C.金属单质D.氧化物【答案】C【解析】A.可能为酸,如盐酸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A不选;B.可能为盐,如碳酸氢钠与NaOH反应生成盐和水,故B不选;C.不可能为金属单质,如Al与强碱反应生成盐和氢气,故C选;D.可能为氧化物,如二氧化碳与NaOH反应生成碳酸钠、水,故D不选;故选C。
2.物质之间的相互转化,可以直接实现,也可以间接实现,下列转化可以一步实现的是()A.B.C.D.【答案】C【解析】A.碳在氧气中燃烧生成二氧化碳,二氧化碳通入石灰水中生成碳酸钙,C不能直接反应产生CaCO3,A不符合题意;B.CuO难溶于水,与水也不发生反应,氧化铜不能直接反应产生Cu(OH)2,B不符合题意;C.Fe与CuSO4发生置换反应产生Cu和FeSO4,可以一步实现上述转化,C符合题意;D.CaCO3高温煅烧反应产生CaO 和CO2,二氧化碳与碳高温下反应生成一氧化碳,碳酸钙不能直接反应转化为CO,D不符合题意;故合理选项是C。
3.X、Y、Z、W各代表一种物质,若X+Y=Z+W,则X和Y的反应不可能是( )A.盐和盐的反应B.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C.酸与碱的反应D.酸性氧化物和碱的反应【答案】B【解析】A. 盐和盐反应能生成两种新盐,故A正确;B. 碱性氧化物和水的反应生成相应的碱,只生成一种物质,故B错误;C. 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故C正确;D. 碱和酸性氧化物反应生成盐和水,故D正确;故选B。
4.化学概念有包含、并列、交叉等不同关系,下列选项符合如图所示关系的是()A B C DX 分解反应化合物物理变化化学反应Y 氧化还原反应混合物化学变化置换反应【答案】A【解析】右图所示关系是交叉关系。
高中化学 3.2 钠的重要化合物(第1课时)练习1高一1化学试题
![高中化学 3.2 钠的重要化合物(第1课时)练习1高一1化学试题](https://img.taocdn.com/s3/m/7603106f001ca300a6c30c22590102020740f269.png)
现吨市安达阳光实验学校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1.氧化钠和过氧化钠(1)氧化钠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固体。
化学性质: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发生反。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①物理性质:颜色:淡黄色;状态:固体。
②化学性质。
A.与水的反向盛有少量的Na2O2的试管中加入适量的水。
产生的现象及解释如下:a.产生气体且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气体为氧气;b.试管壁发热⇒反放热;c.反溶液使酚酞变红⇒有碱生成,然后溶液褪色⇒Na2O2具有漂白性。
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B.与二氧化碳的反。
反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C.用途:可作供氧剂和漂白剂。
温馨提示:(1)Na2O中氧元素为-2价,而Na2O2中氧元素为-1价,其阴离子为O2-2,二者的阴阳离子个数比均为1∶2。
(2)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因为Na2O2与酸反时不仅生成盐和水,还有氧气生成。
2.碳酸钠与碳酸氢钠(1)物理性质:名称碳酸钠碳酸氢钠化学式Na2CO3NaHCO3俗名纯碱、苏打小苏打色态白色粉末细小白色晶体溶解性水中易溶水中易溶,但比Na2CO3溶解度小(2)化学性质:①热稳性。
操作现象化学方程式及结论刚加热时,石灰水中有气泡,之后无气泡,澄清石灰水无明显变化Na2CO3受热稳,不分解石灰水中有气泡,澄清石灰水变浑浊,受热试管口处有水珠凝结NaHCO3受热不稳,易分解,化学方程式为2NaHCO3=====△Na2CO3+H2O+CO2↑②与酸(足量盐酸)反。
A.Na2CO3:Na2CO3+2HCl===2NaCl+H2O+CO2↑。
B.NaHCO3:NaHCO3+HCl===NaCl+H2O+CO2↑。
C.与碱(氢氧化钠)反。
Na2CO3:与NaOH不反。
NaHCO3:NaHCO3+NaOH===Na2CO3+H2O。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第二章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 含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5ab19f0642323968011ca300a6c30c225901f02f.png)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巧判断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金属钠能存放于煤油中,也可存放于 CCl4 中。( × ) (2)常温下,钠与氧气反应生成淡黄色固体。( × )
(3)钠与氧气反应时,条件不同,产物也不同。( √ )
(4)实验中取出的药品都不能再放回原瓶。( × )
(5)等质量的钠无论生成氧化钠、过氧化钠还是它们的混合物,转移的电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2.(2021·榆林市二中月考)关于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C )
A.钠是银白色金属,硬度很大
B.将金属钠放在坩埚里用酒精灯加热,金属钠剧烈燃烧,产生黄色火
焰,生成淡黄色固体氧化钠
C.金属钠在空气中燃烧,生成过氧化钠
D.金属钠的熔点很高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第二章 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
研习一 研习二 研习三 研习四 研习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1.结合真实情境中的应用实例或通过实验探究,了 1.科学态度:具有安全意识和严谨求
钠表面___变__暗___,生成 反应现象
____白____色固体
钠受热先___熔__化___,
产生___黄_____色火焰,生成
__淡__黄____色固体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3)钠与水的反应
新教材·化学(RJ) 必修·第一册
①反应方程式:____2_N__a_+__2_H_2_O_=_=__=_2_N_a_O__H_+__H__2_↑_______。 ②现象及解释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4钠的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1)
![2019-2020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课时作业14钠的重要化合物+Word版含解析(1)](https://img.taocdn.com/s3/m/65303c1fdd36a32d737581cb.png)
高考化学课时作业14钠的重要化合物一、选择题1.下列对于Na2O、Na2O2的比较正确的一项是()A.Na2O2、Na2O都是钠的氧化物,都是碱性氧化物B.Na2O、Na2O2都是易溶于水(与水反应)的白色固体C.Na2O2在和CO2的反应中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D.Na2O2、Na2O均可作供氧剂【解析】Na2O2与水反应时除了生成碱外,还生成了O2,故Na2O2不属于碱性氧化物,故A项错;Na2O2是淡黄色固体,故B项错;Na2O2与CO2和H2O反应时,是Na2O2中的氧元素之间发生了氧化还原反应,CO2、H2O既不是氧化剂又不是还原剂,Na2O2既作氧化剂又作还原剂,故C项正确;Na2O反应中无氧气产生,不能作供氧剂,D项错误。
【答案】 C2.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振荡,正确的叙述是()A.最后溶液变蓝色B.溶液先变蓝色最后褪色C.溶液仍为紫色D.因为Na2O2与石蕊发生氧化还原反应而无气泡产生【解析】氧化还原反应是一个比较慢的过程,而酸碱之间的反应较快。
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Na2O2粉末,首先会与水反应生成NaOH和H2O2,H2O2部分分解生成O2,生成的NaOH使紫色石蕊溶液变蓝色;由于H2O2有强氧化性,会慢慢将有机色素氧化为无色物质,所以最后溶液变为无色。
【答案】 B3.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Na2O2与CO2反应时,1 mol Na2O2转移1 mol电子【答案】 D4.用光洁的铂丝蘸取某无色溶液在无色火焰上灼烧,直接观察时看到火焰呈黄色,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A .只含Na +B .一定含Na +,可能含有K +C .既含有Na +,又含有K +D .可能含有Na +,可能还含有K +【解析】 钠的焰色是黄色,钾的焰色是紫色,观察钾的焰色时需要透过蓝色钴玻璃,以滤去黄色光的干扰,该实验中没有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说明一定含Na +,不能确定是否含K +。
高一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15钠的重要化合物
![高一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15钠的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ae463e4db307e87101f69675.png)
高一化学必修1课时作业15钠的重要化合物课时作业15 钠的重要化合物时间:45 分钟满分:100 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 分,共48 分,每题有1-2 个选项符合题意) 1.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在饱和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会出现浑浊B.NaOH、Na 2 CO 3 、NaHCO 3 均呈碱性,所以可以共存C.在CaCl 2 溶液中滴入少量NaHCO 3 溶液无沉淀,再滴少量NaOH 溶液出现沉淀D.36.0g 水投入6.2g Na 2 O 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答案:AC 解析:A 项正确,因NaHCO 3 的溶解度小于Na 2 CO 3 ,所以在饱和Na 2 CO 3 溶液里通入CO 2 发生反应:Na 2 CO 3 +CO 2 +H 2O===2NaHCO 3 ,因生成溶解度更小的小苏打而出现浑浊;B项不正确,NaOH不与NaHCO 3 共存,它们反应生成Na 2 CO 3 ,本选项中只Na 2 CO 3 与NaHCO 3 或Na 2 CO 3 与NaOH 共存;C 项正确,CaCl 2 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 3 溶液,溶液中的较多离子为Ca +、HCO - 3 、Na +、Cl -,相当于有NaCl 和Ca(HCO 3 ) 2 可溶盐,但加入NaOH 溶液后,发生反应:HCO -3 +OH -===CO 2- 3 +H 2 O,生成的CO 2- 3 与Ca 2+立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D 项不正确,Na 2 CO 3 与水反应生成NaOH,其质量为8.0g,溶质质量分数为:w(NaOH)=8.0 g 36.0 g+6.2 g ×100%=18.96%≈19%。
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 3 杂质的Na 2 CO 3 样品的纯度,现将w 1 g 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 2 g 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 ) A. 84w 2 -53w 1 31w 1 B. 84 w 1 -w 2 31w 1 C. 73w 2 -42w 1 31w 1 D. 115w 2 -84w 1 31w 1 答案:A 解析:设混合物中NaHCO 3 的质量为x。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
![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第3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钠的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116f06c95fbfc77da269b195.png)
化学·必修1(人教版)第二节几种重要的金属化合物第1课时钠的重要化合物1.下列物质热稳定性最强的是()A.石灰石B.纯碱C.小苏打D.碳酸2.为除去括号内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选用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应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氧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Ba(OH)2溶液,过滤3.下列各组物质互相作用时,生成物不随反应条件或反应物的量变化而变化的是()A.NaHCO3和NaOH B.NaOH和CO2C.Na和O2D.Na2CO3和HCl4.为了使宇航员在飞船中得到一个稳定的、良好的生存环境,一般在飞船内安装盛有Na2O2或K2O2颗粒的装置,它的用途是产生氧气。
下列关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A.Na2O2是一种白色固体B.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需要的水和CO2的质量相等C.Na2O2分别与水及CO2反应产生相同量的O2时,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相等D.Na2O2的漂白原理与木炭的漂白原理相同5.下列物质露置在空气中,质量会减轻的是()A.NaOH B.Na 2O2C.Na2O D.Na2CO3·10H2O6.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A.向含有CaCO3沉淀的水中通入CO2至沉淀恰好溶解,再向溶液中加入NaHCO3饱和溶液,又有CaCO3沉淀生成B.向Na2CO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2与原Na2CO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 C.等质量的Na2CO3和NaHCO3分别与足量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2体积相同D7.把标准状况下4.48 L的CO2通过一定量的固体Na2O2后,收集到标准状况下3.36 L气体,则这3.36 L气体的成分是()A.O2B.CO2C.CO2和O2D.无法确定8.下列判断正确的是()A.可用水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B.可用CO2来确定某Na2O粉末中是否含有Na2O2C.可利用在空气中加热的方法除去Na2O中的Na2O2D.将足量的Na2O2、Na2O分别加到酚酞溶液中,最终溶液均为红色9.A、B、C、D、E五种物质的焰色反应都显黄色,A、B与水反应都有气体放出,A与水的反应放出的气体具有氧化性,同时都生成溶液C,C与适量的CO2反应生成D,D溶液与过量的CO2反应生成E,E加热能变成D。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
![高中化学(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课后习题: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后习题)【含答案及解析】](https://img.taocdn.com/s3/m/de26ee3202d8ce2f0066f5335a8102d276a2618e.png)
第二章海水中的重要元素——钠和氯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1课时活泼的金属单质——钠课后篇素养形成合格考达标练1.下列关于金属的叙述中正确的是()A.所有的金属都是固态的B.金属一般具有导电性、导热性和延展性C.金属单质在化学反应中化合价一定升高,做氧化剂D.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个别金属如汞为液态,A项错误;金属一般易导电、导热,有延展性,B 项正确;金属单质发生氧化还原反应时只能失电子,元素化合价升高,做还原剂,C项错误;绝大多数金属元素在自然界中都是以化合态存在的,极少数化学性质不活泼的金属以游离态存在,如Au等,D项错误。
2.某化工厂突发火灾,消防救援人员到达现场,初步侦查发现,一栋地上单层砖结构仓库内储存的金属钠起火。
金属钠着火时,能用来灭火的是()A.水B.湿抹布盖灭C.干沙D.干粉灭火器Na2O2,因为Na2O2可以与H2O、CO2反应生成氧气,会使火势更大。
湿抹布含H2O,干粉灭火器能喷出CO2,均会与Na2O2反应。
3.某学生将一小块钠投入滴有酚酞的水中,此实验能证明钠下面4点性质中的()①钠的密度比水的小②钠的熔点较低③钠与水反应时放出热量④钠与水反应后溶液呈碱性A.只有①④B.只有①②④C.只有①③④D.①②③④与水反应时,浮在水面上(钠的密度比水小),熔化成闪亮的小球(反应放热,钠的熔点较低),在水面四处游动(有气体生成),溶液变红色(生成碱性物质),体现了①②③④四点性质。
4.下列关于钠的说法不正确的是()A.金属钠和氧气反应,条件不同,产物不同B.钠长期置于空气中,表面不能形成致密氧化膜C.钠与水反应时,钠熔成小球在水面四处游动D.由于钠比较活泼,所以它能从金属盐溶液中置换出金属活动性顺序排在钠后面的金属5.将一小块钠投入盛有5 mL饱和石灰水的试管中,不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A.钠熔化成闪亮的小球B.钠在液面上四处游动C.溶液底部有银白色物质生成D.溶液变浑浊,使钠熔成小球,A项正确;钠的密度小于水的密度,故一定小于饱和石灰水的密度,所以钠会浮在液面上,钠与水反应生成的氢气使小球在液面上四处游动,B项正确;溶液底部不会有银白色物质生成,C项错误;因为反应消耗了水,且反应放热,所以饱和石灰水中会有部分溶质析出而导致溶液变浑浊,D项正确。
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钠及其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22d3b7370508763230121258.png)
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钠及其重要化合物化学的成就是社会文明的重要标志,查字典化学网为大家推荐了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请大家仔细阅读,希望你喜欢。
一、钠及其重要化合物
1、钠与非金属的反应
4Na +O2=2Na2O(白色) 2Na + O2 △ Na2O2 (淡黄色)
2Na +Cl2 点燃 2NaCl
2、钠与水反应:2Na + 2H2O = 2NaOH + H2 (浮、熔、游、响、红)
3、氧化钠过氧化钠
Na2O+H2O=2NaOH 2Na2O2+2H2O=4NaOH+O2
Na2O+CO2=Na2CO3 2Na2O2+2CO2=2Na2CO3+O2
Na2O+2HCl=2NaCl+H2O 2Na2O2+4HCl=4NaCl+2H2O+O2
6、Na2CO3和NaHCO3
①、与酸的反应
Na2CO3+2HCl=2NaCl+H2O+CO2
NaHCO3+HCl=NaCl+H2O+CO2(反应速率更快)
②、与碱的反应
Na2CO3+Ca(OH)2=CaCO3+2NaOH
2NaHCO3+Ca(OH)2=CaCO3+Na2CO3+2H2O
NaHCO3+NaOH= Na2CO3+H2O
③、与盐的反应
Na2CO3+CaCl2=2NaCl+CaCO3
Na2CO3+BaCl2=2NaCl+BaCO3
④、相互转化
2NaHCO3 △ Na2CO3+H2O+CO2(加热分解)
Na2CO3+H2O+CO2=2NaHCO3 (向Na2CO3溶液中通入足量的CO2)
小编为大家提供的高一年级必修1化学方程式,大家仔细阅读了吗?最后祝同学们学习进步。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钠的氧化物(一氧化钠、二氧化钠)-课件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钠的氧化物(一氧化钠、二氧化钠)-课件](https://img.taocdn.com/s3/m/81df7c00b14e852458fb57e4.png)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总反应
得2×e-
-1
-2 0
2Na2O2 + 4H2O = 4NaOH + 2H2O + O2 ↑
失2×e-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钠的氧 化物( 一氧化 钠、二 氧化钠 )-课 件(优 秀课件 )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钠的氧 化物( 一氧化 钠、二 氧化钠 )-课 件(优 秀课件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钠的氧 化物( 一氧化 钠、二 氧化钠 )-课 件(优 秀课件 )
和Na2O一样, Na2O2也能发生类 似的反应吗?
-1
Na2O2:O22-
氧化性
0价 O2 -2价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钠的氧 化物( 一氧化 钠、二 氧化钠 )-课 件(优 秀课件 )
2Na2O2+4HCl=4NaCl+O2↑+2H2O 氧化剂、供氧剂、漂白剂
密封保存,远离可燃物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钠的氧 化物( 一氧化 钠、二 氧化钠 )-课 件(优 秀课件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学以致用
1、下列关于Na2O与Na2O2的叙述,正确的是( ) A、都是白色的固体 B、均与水反应生成NaOH,均是碱性氧化物 C、均可与H2O、CO2反应 D、均是强氧化剂和供氧剂
A1 酚酞 A2 品红
人教版-化学必修一几种重要的化合物 钠的氧 化物( 一氧化 钠、二 氧化钠 )-课 件(优 秀课件 )
普通高中课程标准实验教科书化学1(必修)
实验现象:
空白对照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实验报告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一《钠的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实验报告](https://img.taocdn.com/s3/m/cf7ecf0e0166f5335a8102d276a20029bd646396.png)
.解析/将
混
合
物
加
热
至
无
气
体
产
生!
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78120,
%
Hale Waihona Puke """!
78*20,@20*#@1*0$
往 78120, 溶 液 中 通 入 20*!可 除 去 少 量 78*20,!反 应 的 化 学 方 程 式 为%
78*20,@1*0@20*"""*78120,$
.答案/将混合物加热至无气体产生&往 78120, 溶液中通入20*$
"$
!
;<=>
"
#
!-为什么多数金属在自然界中多以化合态形式存在+ 自然界中有没有游离态
$ %
的钠+ 为什么+ 同学们知道哪些钠的化合物+
& '
(
)
*
*-大部分金属氧化物不溶于水!和水不反应$有哪些常见的金属氧化物可和
水作用!生成对应的碱+
,-焰色反应是物理变化还是化学变化+ 焰色试验是检验物质的性质还是元素 的性质+ 所有元素都有焰色反应吗+
它能将红色物质氧化而褪色!故滴入酚酞溶液先变红!振荡后褪色$故选 .答案/:
项: $
,-9
%-.解析/焰色反应是金属元素的性质!所以只要含有该元素!不论该物质是单
质!还是化合物!在灼烧时均呈现特殊的颜色$
.答案/9
+-方法一%分别取少量两种固体配成溶液!然后分别向两种溶液中滴入氯化钙或
2-1钠及其化合物 课后作业-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钠及其化合物 课后作业-高中化学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ca761c7e590216fc700abb68a98271fe900eaf6d.png)
第二章 第一节 钠及其化合物课后作业1、下面关于金属钠的描述正确的是( )A .钠的化学性质很活泼,在自然界里能以游离态存在B .钠离子和钠原子都具有较强的还原性C .钠能把钛锆等金属从它们的盐溶液中还原出来D .钠和钾的合金可做原子反应堆的导热剂2、下列关于Na 和Na +的叙述中,错误的...是( ) A .它们相差一个电子层 B .它们的化学性质相似C .钠原子,钠离子均为同一元素D .灼烧时,它们的焰色试验都呈黄色3、下列各组中的两种物质反应时,反应条件(温度、反应物用量)改变,不会引起产物种类改变的是 ( )A. Na 和O 2B. NaOH 和CO 2C. Na 2O 2和CO 2D. C 和O 24、(双选)将2.3g 金属钠放入100g 水中,完全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分数为( )A. 4100+2.3×100% B. 4100+4―1.8×100% C. 4100+4×100% D. 4100+2.3―0.1×100%5、金属钠与水的反应是中学化学中的一个重要反应。
在高中化学教材的几次改版中该实验曾出现过几种 不同的演示方法,分别如下图中甲、乙、丙所示:(1)现按图甲所示的方法,在室温时,向盛有Ca(HCO 3)2溶液的水槽中加入一小块金 属钠。
下列现象描述正确的是( )A. 钠浮在液面上,并四处游动,最后消失B .钠熔化成一个光亮的小球C .反应开始后,溶液由无色变红色D .恢复到室温时,烧杯底部有固体物质析出(2)请补充并完成甲实验中从试剂中取出钠到向水槽中投入钠的有关操作;用镊子从试剂中取出一块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用镊子夹取切好的金属钠投入到盛有Ca(HCO 3)2溶液的烧杯中。
(3)某同学用镊子夹住一块钠,按图乙所示方法来收集产生的气体,但钠很快脱落,实验没有成功。
高中化学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
![高中化学第一节钠及其化合物第2课时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课时作业新人教版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1255027dcbaedd3383c4bb4cf7ec4afe04a1b1a2.png)
第2课时钠的几种重要化合物焰色试验1.下列物质和水或二氧化碳反应均能生成氧气的是( )A.Na B.Na2OC.Na2O2 D.NaHCO32.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过氧化钠能与水反应,所以过氧化钠可以作很多气体的干燥剂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过氧化钠可用作供氧剂3.向紫色石蕊溶液中加入过量的Na2O2粉末,振荡,观察到的现象为( )A.产生大量气泡 B.溶液无变化C.最后溶液变为红色 D.最后溶液变为蓝色4.下列有关钠及其化合物的化学方程式或说法正确的是( )A.切开的金属Na暴露在空气中,光亮表面逐渐变暗:2Na+O2===Na2O2B.将Na块放入水中,产生气体:2Na+2H2O===2NaOH+H2↑C.Na2O2在潮湿的空气中放置一段时间,变成白色黏稠物:2Na2O2+2CO2===2Na2CO3+O2D.Na2O和Na2O2互为同素异形体5.向一定量的饱和NaOH溶液中加入少量Na2O2固体,恢复到原来温度时,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溶液中的Na+总数增大B.溶液的碱性增强C.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D.溶液的质量不变6.将钠或过氧化钠投入下列溶液时,既能产生气体又会出现沉淀的是( )①稀H2SO4②氯化镁溶液③氢氧化钠溶液④硫酸铜溶液⑤氯化铁溶液A.①④B.④⑤C.②③④ D.②④⑤7.为使以面粉为原料的面包松软可口,通常用碳酸氢钠作膨松剂,其原因是( )①热稳定性差②增加甜味③产生二氧化碳④提供钠离子A.②③B.①③C.①④D.③④8.下列关于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叙述正确的是( )A.相同条件下,在水中的溶解性:碳酸钠<碳酸氢钠B.相同条件下,热稳定性:碳酸钠>碳酸氢钠C.相同条件下,与酸反应产生二氧化碳气体的速率:碳酸钠>碳酸氢钠D.一定条件下,碳酸钠不能转化为碳酸氢钠,而碳酸氢钠可以转化为碳酸钠9.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溶液,某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其中合理的是( )①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先出现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溶液变为红色的是Na2CO3溶液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 NaHCO3溶液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溶液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溶液A.①②④⑤ B.②③④⑤C.②④⑤D.④⑤10.实验室按如下装置测定纯碱(含少量NaCl)的纯度。
2.1.4 钠的重要化合物的计算与图形分析-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
![2.1.4 钠的重要化合物的计算与图形分析-高一化学课件(人教版2019必修第一册)](https://img.taocdn.com/s3/m/6548d18ab04e852458fb770bf78a6529647d35a8.png)
主题1:Na2O2与H2O、CO2反应的规律
小结:增重量等于可燃物质量的规律
凡分子组成符合(CO)m·(H2)n,的物质,mg该物质在O2中完全燃烧,将
其产物(CO2和水蒸气)通过足量Na2O2后,固体增重必为mg。
无机化合物:H2、CO及H2和CO的混合气体。
有机化合物:CH3OH(甲醇)、HCHO(甲醛)、
NaHCO3
①___________
___ ,②________,③__________________,
Na2CO3
主题2:Na2CO3、NaHCO3的定量计算与图像分析
课堂检测
4、向四只盛有一定
量NaOH溶液的烧杯中通入不同量的CO2气体,再在所得溶液中逐滴加入稀盐酸至过量,
并将溶液加热,产生的CO2气体与HCl的量的关系如图所示(忽略CO2的溶解和HCl的挥发
增重2H2
2H2O
2Na2O2
H2O
Na2O2
O2
增重H2
微点拨 水蒸气与足量的Na2O2反应时,
固体相当于吸收了水蒸气中的“H2”。
主题1:Na2O2与H2O、CO2反应的规律
【典例1】CO和H2的混合气体21.2 g,与足量O2反应后,通过足量
Na2O2,固体质量增加( A )
A.21.2 g
):
①②
Ⅰ
Ⅱ
则下列分析都正确的组合是_____________。
①Ⅰ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HCO3
②Ⅱ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和NaHCO3,二者的量之比为1∶1
③Ⅲ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OH和Na2CO3,二者的量之比为1∶1
④Ⅳ图对应溶液中的溶质为Na2CO3
Ⅲ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2
![化学人教版高中必修一(2019年新编)-2](https://img.taocdn.com/s3/m/42360e2053ea551810a6f524ccbff121dd36c506.png)
钠的重要化合物学习目标1.了解氧化钠、过氧化钠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重点)2.掌握Na2CO3、NaHCO3的主要性质和用途。
(重点)3.了解焰色反应的概念及应用。
一钠的氧化物1.氧化钠(1)物理性质颜色:白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能与水、酸性氧化物、酸等发生反应。
有关的化学方程式:2.过氧化钠(1)物理性质颜色:淡黄色;状态:固体。
(2)化学性质①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②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
探究1Na2O2与H2O反应的实验探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H2O===4NaOH+O2↑。
探究2Na2O2与CO2、H2O反应的量的关系:2CO2+2Na2O2===2Na2CO3+O2①2H2O+2Na2O2===4NaOH+O2↑②问题思考:反应①和②中Na2O2的作用是作氧化剂和还原剂,生成1 mol O2转移电子的物质的量都是2 mol。
Na2O2与CO2、H2O反应中的关系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2Na2O2+2CO2===2Na2CO3+O2①2Na2O2+2H2O===4NaOH+O2↑②(1)物质的量的关系无论是CO2还是H2O,通过足量的Na2O2时,放出O2的物质的量与CO2或H2O的物质的量之比均为1∶2。
(2)固体质量关系①2Na2O2+2CO2===2Na2CO3+O2Δm(固体)2×78 g 2 mol 2×106 g 56 g(2 mol CO的质量)即:发生反应①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CO2等物质的量的CO的质量。
②2Na2O2+2H2O===4NaOH+O2↑Δm(固体)2×78 g 2 mol 4×40 g 4 g(2 mol H2的质量)即:发生反应②时,固体增加的质量等于与H2O等物质的量的H2的质量。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对点复习3.2.1钠的重要化合物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对点复习3.2.1钠的重要化合物](https://img.taocdn.com/s3/m/79587af23c1ec5da50e270f3.png)
2020—2021学年高中化学人教版必修一对点复习3.2.1钠的重要化合物1.下列对于过氧化钠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过氧化钠能与酸反应生成盐和水,所以过氧化钠是碱性氧化物B.将过量Na 2O 2投入紫色石蕊试液中,溶液变蓝C.过氧化钠与水反应时,过氧化钠是氧化剂,水是还原剂D.过氧化钠与二氧化碳反应时,过氧化钠既是氧化剂又是还原剂 2.向滴有无色酚酞试液的水中加入过氧化钠粉末,有关实验现象的描述正确的是( ) A.有大量气泡冒出 B.过氧化钠粉末漂浮在水面上 C.溶液变为红色 D.溶液先变为红色,最后变为白色3.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①Na 2O 与Na 2O 2都能和水反应生成碱,它们都是碱性氧化物 ②Na 2O 与CO 2发生化合生成Na 2CO 3,Na 2O 2与CO 2发生置换生成O 2 ③Na 2O 与Na 2O 2都是白色的固体④Na 2O 和Na 2O 2晶体中的阴离子与阳离子的物质的量之比都为1:2 ⑤Na 2O 2和Na 2O 在空气中久置都会发生变质 A. 只有⑤B. ②③④⑤C. ②③⑤D. ④⑤4.如图所示的两个实验中,4CuSO 溶液和3FeCl 溶液较少,2Na O 和22Na O 稍微过量。
则下列关于实验现象或反应原理的描述不正确的是( )A.两支试管中均发生两个化学反应B.两支试管中均产生有颜色的沉淀C.两支试管中均有无色气体生成D.反应后,两支试管过滤后所得溶液均为无色5.将6.2g Na 2O 和7.8gNa 2O 2分别与足量的二氧化碳反应,得到固体物质的质量分别为a 和b ,则a 与b 关系式为( ) A .a=b B .a>b C .a<b D .78a=62b6.某溶液含有①3NO -、②3HCO -、③23SO -、④23CO -、⑤24SO -等五种阴离子。
向其中加入少量的Na 2O 2固体后,溶液中的离子浓度基本保持不变的是(忽略溶液体积变化)()A.①B.①⑤C.①④⑤D.①③④⑤ 7.把16g 甲烷(CH 4)在64g 氧气中完全燃烧后的产物通入足量的过氧化钠后,过氧化钠增重的质量为( ) A.48g B.16g C.80g D.32g8.等物质的量的N 2、O 2、CO 2混合气体通过Na 2O 2后,体积变成原体积的89(同温同压下),这时混合气体中N 2、O 2、CO 2物质的量之比为( )A.3:4:1B.3:3:2C.6:7:3D.6:9:09.下列叙述中正确的是( )A.等物质的最的NaHCO 3和Na 2CO 3分别与足最盐酸反应,在同温同压下,生成的CO 2体积不相同B.向Na 2CO 3溶液中逐滴加入等物质的量的稀盐酸,生成的CO 2与原Na 2CO 3的物质的量之比为1:2C.NaHCO 3能转化成Na 2CO 3,但Na 2CO 3不能转化成NaHCO 3D.向Na 2CO 3饱和溶液中通入CO 2,有NaHCO 3结晶析出10.下列试剂不能把等物质的量浓度的Na 2CO 3溶液、NaHCO 3溶液鉴别开的是( ) A.CaCl 2溶液B.澄清石灰水C.稀盐酸D.pH 试纸11.下列六种物质:① Na 2O ① Na 2O 2 ① NaCl ① Na 2CO 3 ① NaOH ① NaHCO 3 其中不能与CO 2反应的是( ) A .① ④B .② ③C .③ ⑥D .⑤ ⑥12.蘸取碳酸钾于酒精灯外焰上灼烧,透过蓝色钴玻璃可观察到火焰呈( ) A.黄色B.紫色C.绿色D.砖红色13.某溶液中含有3HCO -、23SO -、23CO -、CH 3COO -等4种阴离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课时作业15钠的重要化合物时间:45分钟满分:100分,)一、选择题(每小题4分,共44分)1.(双选)有关钠的化合物的叙述正确的是()A.在饱和碳酸钠溶液里通入二氧化碳会出现浑浊B.NaOH、Na2CO3、NaHCO3均呈碱性,所以可以共存C.在CaCl2溶液中滴入少量NaHCO3溶液无沉淀,再滴少量NaOH 溶液出现沉淀D.36.0 g水投入6.2 g Na2O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14.7% 解析:A项正确,因NaHCO3的溶解度小于Na2CO3,所以在饱和Na2CO3溶液里通入CO2发生反应:Na2CO3+CO2+H2O===2NaHCO3↓,因生成溶解度更小的小苏打而出现浑浊;B项不正确,NaOH不与NaHCO3共存,它们反应生成Na2CO3,本选项中只Na2CO3与NaHCO3或Na2CO3与NaOH共存;C项正确,CaCl2溶液中加入少量NaHCO3溶液,溶液中的较多离子为Ca+、HCO-3、Na+、Cl-,离子间不反应,但加入NaOH溶液后,发生反应:HCO-3+OH-===CO2-3+H2O,生成的CO2-3与Ca2+立即反应产生碳酸钙沉淀;D项不正确,Na2O与水反应生成NaOH,其质量为8.0 g,溶质质量分数为:w(NaOH)=8.0 g(36.0 g+6.2 g)×100%=18.96%≈19%。
答案:AC2.为了检验某含有NaHCO3杂质的Na2CO3样品的纯度,现将w1 g样品加热,其质量变为w2 g则该样品的纯度(质量分数)是()A. 84w2-53w131w1 B.84(w1-w2)31w1C. 73w2-42w131w1 D.115w2-84w131w1解析:设混合物中NaHCO3的质量为x。
2NaHCO3Na2CO3+CO2↑+H2OΔm(减少) 16810662x(w1-w2)g解得x=168(w1-w2)62g,则样品的纯度为w1-168(w1-w2)62w1=84w2-53w131w1。
答案:A3.在课堂上老师出示了两瓶失去标签的Na2CO3和NaHCO3无色饱和溶液,希望班里同学提出简便的鉴别方法,该班同学踊跃提出看法,其中不合理的是()①用干燥的pH试纸检验,pH大的是Na2CO3②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各滴入酚酞溶液,红色较深的是Na2CO3③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加热有气泡产生的是NaHCO3④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逐滴加入稀盐酸,开始就有气体放出的是NaHCO3⑤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⑥取等量的溶液于两支试管中,滴加Ba(OH)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的是Na2CO3A.①②B.③⑥C.④⑤D.②⑤解析:③中因为NaHCO3溶液受热时NaHCO3不分解,只有NaHCO3固体受热才分解;⑥中分别向两支试管中滴Ba(OH)2溶液,都能出现白色沉淀,化学方程式为Na2CO3+Ba(OH)2===2NaOH+BaCO3↓,2NaHCO3+Ba(OH)2===Na2CO3+BaCO3↓+2H2O。
答案:B4.下表中,对陈述Ⅰ、Ⅱ的正确性及两者间是否具有因果关系的判断都正确的是()3Na2CO3;B项中陈述Ⅰ错误,酚酞在Na2O2的水溶液中最终呈无色;C项,陈述Ⅰ与Ⅱ之间无因果关系。
答案:D5.把7.4 g Na2CO3·10H2O和NaHCO3组成的固体混合物溶于水配成100 mL溶液,其中c(Na+)=0.6 mol·L-1。
若把等质量的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残留固体的质量是()A.3.18 g B.2.12 gC.4.22 g D.5.28 g解析:把固体混合物加热至恒重,最后剩余的物质是Na2CO3,根据Na守恒,n(Na+)=0.6 mol·L-1×0.1 L=0.06 mol,则残留的Na2CO3的物质的量为0.03 mol,质量为3.18 g。
答案:A6.为除去括号内的少量杂质,所选用的试剂或方法不正确的是()A.Na2CO3溶液(NaHCO3),加入适量的NaOH溶液B.NaHCO3溶液(Na2CO3),通入过量的CO2气体C.Na2O2粉末(Na2O),将混合物在空气中加热D.Na2CO3溶液(Na2SO4),加入适量的Ba(OH)2溶液,过滤解析:NaHCO3+NaOH===Na2CO3+H2O,由于NaOH适量,A项可以将少量的NaHCO3除去;Na2CO3+CO2+H2O===2NaHCO3,B△项可以将少量的Na2CO3转化为NaHCO3而除去;2Na2O+O2=====2Na2O2,C项可以将少量的Na2O转化为Na2O2而除去;Na2CO3+Ba(OH)2===BaCO3↓+2NaOH,Na2SO4+Ba(OH)2===BaSO4↓+2NaOH,D项不能将杂质除去。
答案:D7.有两份质量相同的NaHCO3,向第一份中加入盐酸使其充分反应;将第二份加热使其完全分解,冷却至原温度再加入相同浓度的盐酸充分反应,则它们所耗用的盐酸的体积比为()A.21B.1 1C.1 2 D.4 1解析:方法一取168 g NaHCO3,第一份:NaHCO 3+HCl===NaCl +H 2O +CO 2↑84 36.5168 g 36.5×2 g第二份:2NaHCO 3=====△Na 2CO 3+H 2O +CO 2↑2×84 106168 g 106 gNa 2CO 3+2HCl=====△2NaCl +H 2O +CO 2↑106 36.5×2106 g 36.5×2 g通过比较耗酸量相同。
方法二 不论NaHCO 3是直接与酸反应,还是受热分解后的固体再与酸反应,其中的Na +均转化为NaCl ,因Na +的含量一定,则需Cl -的量一定,即需HCl 的量一定,所以由守恒式可直接判断出答案。
答案:B8.向某Na 2CO 3溶液中逐滴滴加1 mol·L -1的盐酸,测得溶液中Cl -、HCO -3的物质的量随加入盐酸体积的关系如图所示,其中n 2n 1=32,则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 .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与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相同B .该Na 2CO 3溶液中含有1 mol Na 2CO 3C .b 点的数值为0.6D .b 点时生成CO 2的物质的量为0.3 mol解析:Oa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CO 2-3+H +===HCO -3,ab 段反应的离子方程式为HCO -3+H +===CO 2↑+H 2O ,HCO -3的物质的量最多为0.5 mol ,说明原溶液中Na 2CO 3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a 点时消耗的HCl 的物质的量为0.5 mol 。
假设ab 段加入了m mol HCl ,由题意可知,0.5-m 0.5+m =23,解得m =0.1,由化学方程式可知b 点时共消耗HCl 0.6 mol ,其体积为0.6 L ,生成CO 2为0.1 mol 。
答案:C9.在甲、乙、丙、丁四个烧杯内分别放入0.1 mol 钠、氧化钠、过氧化钠和氢氧化钠,然后各加入100 mL 水,搅拌,使固体完全溶解,则甲、乙、丙、丁的质量分数的大小顺序为( )A .甲<乙<丙<丁B .丁<甲<乙=丙C .甲=丁<乙=丙D .丁<甲<乙<丙解析:甲和丁中溶质(NaOH)各为0.1 mol ,但甲中耗去了0.1 mol H 2O ,故质量分数甲>丁。
乙和丙中溶质(NaOH)各为0.2 mol ,反应中各耗去了0.1 mol H 2O ,剩余H 2O 的质量也相同,故质量分数乙=丙。
乙和丙中溶质分别是甲和丁的2倍,而H 2O 却比丁更少,因此乙和丙的质量分数最大。
答案:B10.焰火与“焰色反应”知识相关,回答下列问题。
(1)下列关于焰色反应的说法正确的是( )A .非金属单质燃烧时火焰均为无色B.NaCl与Na2CO3灼烧时火焰颜色相同C.焰色反应均应透过蓝色钴玻璃观察D.所有金属及其化合物灼烧时火焰均有颜色(2)下列有关焰色反应的实验操作中正确的是()A.可以用铜丝或铁丝代替铂丝B.每次实验前,铂丝要先用硫酸洗涤C.用固体样品或配成的溶液进行实验,现象相同D.焰色反应实验所用火焰,无论何种燃料均可解析:(1)A中有些非金属单质如H2、S等燃烧时火焰有颜色;C 中只有观察K的火焰颜色时要透过蓝色钴玻璃;D中不是所有的金属元素灼烧时火焰都有颜色(如铂、铁等)。
(2)焰色反应实验时,所用金属丝本身不能产生焰色反应,故不能用铜丝,A选项错误;实验前的金属丝应用稀盐酸洗涤而不能用稀硫酸洗涤,故B选项错误;因为焰色反应是元素的性质,无论样品是固体还是溶液,只要含有该元素,均可产生相同的现象,故C选项正确;因为有些燃料本身会产生颜色,这样对焰色反应的现象观察产生干扰,故D选项错。
答案:(1)B(2)C11.将等物质的量的NaOH和Na2CO3混合并配成溶液,向溶液中逐滴滴加稀盐酸,下列图象能正确表示加入盐酸的体积和生成CO2的物质的量的关系的是()解析:A项,盐酸与氢氧化钠反应没有气体生成,碳酸钠与盐酸反应生成碳酸氢钠时也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符,错误;B 项,图象中开始反应即有气体生成,与反应不符,错误;C项,向NaOH 和Na2CO3混合溶液中逐滴滴加盐酸时,首先和NaOH反应生成水和氯化钠,当滴入到第一个格时,两者恰好反应完全;继续滴加时,盐酸和Na2CO3开始反应,首先发生HCl+Na2CO3===NaHCO3+NaCl,不放出气体,当再加入到第二个格时,此步反应进行完全;继续滴加时,发生反应:NaHCO3+HCl===NaCl+H2O+CO2↑,此时开始放出气体,正好与图象相符,正确;D项,因碳酸钠与盐酸的反应分步完成,则碳酸钠与盐酸先反应生成碳酸氢钠和氯化钠,此时没有气体生成,则图象与反应不符,错误。
答案:C二、非选择题(共56分)12.(15分)某校化学课外小组为了鉴别碳酸钠和碳酸氢钠两种白色固体,用不同的方法做了以下实验,如图Ⅰ-Ⅳ所示。
(1)只根据图Ⅰ、Ⅱ所示实验,能够达到实验目的的是(填装置序号)________;(2)图Ⅲ、Ⅳ所示实验均能鉴别这两种物质,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与实验Ⅲ相比,实验Ⅳ的优点是(填选项序号)________;A .Ⅳ比Ⅲ复杂B .Ⅳ比Ⅲ安全C .Ⅳ比Ⅲ操作简便D .Ⅳ可以做到一套装置同时进行两个对比实验,而Ⅲ不能(3)若用实验装置Ⅳ验证碳酸钠和碳酸氢钠的稳定性,则试管B 中装入的固体最好是________;(4)将碳酸氢钠溶液与澄清石灰水混合并充分反应,①当石灰水过量时,其离子方程式是________;②当碳酸氢钠与氢氧化钙物质的量之比为21时,所得溶液中溶质的化学式为________,请设计实验检验所得溶液中溶质的阴离子__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