介入放射学基础第一章总论演示文稿

合集下载

介入放射学课件:第一章介入总论

介入放射学课件:第一章介入总论
介入放射学
介入放射学
介 入 放 射 学 的 定 义 ( 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以影像诊断学和临床治疗学为基础, 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穿刺针、导管及 其他介入器材,对疾病进行治疗或采集影 像学、组织学、细菌学、生理生化资料进行 诊断的学科。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CT:断层影像能够使病灶的显示的更加清楚,
颅内出血穿刺抽吸减压治疗、肺内病变的 活检 肺肝癌CT定位下局部介入治疗CT机价 格远远超过超声,所以在治疗费用上较高 且具有放射损伤
一、世界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学科发展的萌芽 古埃及人用天然芦苇的管茎扩张尿道狭窄 古人用置管方式解除体内管道器官的阻塞 1904年Dawbon对颜面血肿供血动脉的栓塞 1928年Santos等完成第一例主动脉造影 1929年Formann在身体内进行右心导管插管 1940年Farinas用股动脉切开方法做动脉造影
1979年Wallace在欧洲放射学会第一次介入放射学 学术会议上作了专题介绍,此命名在国际球囊成形术)
1964年1月16日Charles Dotter首次应用经皮穿刺插 管 , 用 不 同 直 径 的 聚 四 氟 乙 烯 同 轴 导 管 (coaxial Teflon-catheter)扩张技术治疗外周动脉粥样硬化 获得初步成功
Roesh、Dotter、Brown报道经导管注入自体 血凝块栓塞胃网膜右动脉治疗急性胃出血
经导管栓塞术
20世纪70年代初期,各种栓塞剂(如明胶海 绵、聚乙烯醇、组织粘合剂、可脱球囊等) 的发展及导管技术的改进,推动了栓塞治 疗在临床上的应用
70年代中期,Giantureo和Wallace研制了用于 栓塞的钢丝圈
介入放射学的导向设备---超声

介入学总论

介入学总论
1928年,Santos 完成第一例经皮穿刺主动脉造影。 1931年,Dos Stantos用针穿刺腹主动脉行动脉造 影。 1940年,Farinas用股动脉切开送入导管行动脉造 影。 20世纪40年代,开展了右心房、室及肺动脉导管 技术。 40年代后期,瑞典学者Jonsson用同轴针经皮穿刺 颈总动脉后,将细针芯抽出,通过外套管送入细 银线,再把外套针引入至主动脉弓,行血管造影。
导 管
使用选择
长度:越短越好,但要达到检查目的要求。 外形:猪尾巴导管—大血管造影,猎人头导 管I、II、III型—所有动静脉,Simmons导管I、 II、III型—颈动脉插管,MIK导管—用途广 泛,Cobra导管I、II、III型—用途广泛, Rosch肝管—肝动脉, Rosch脾管—脾动脉, Judkins左、右冠状动脉—左、右冠状动脉等。
链激酶 尿激酶
三.抗肿瘤药物
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影响DNA分 子的复制或功能,用于增殖细胞群的各 期,甚至作用于非增殖细胞。主要包括 烷化剂、大部分抗癌抗生素以及糖皮质 激素。 细胞周期特异性药物:此类药物仅对于 增殖细胞群的某一期有作用。如氟尿嘧 啶、甲氨喋呤等。
烷化剂:环磷酰胺 抗代谢药:氟尿嘧啶 抗肿瘤抗生素:丝裂霉素,阿霉素,表 阿霉素 植物类抗肿瘤药:足叶乙甙 杂类:顺铂,卡铂 激素类:性激素,肾上腺皮质激素 免疫增强剂:白介素-2等
以4cm为宜。 粗细:以G(gauge)表示。
导 管
材料
聚乙烯
聚氨基甲酸乙酯
聚氯乙烯 聚四氟乙烯 导管内加铅、钡或铋,使之不透X线。
导 管
结构:网络导管,均质导管 外形:
导 管
规格(French , F):2~12F不等,成人常 用5、6、7F导管,儿童常用3、4、5F导 管。 Chuang导管归类法:

第一章介入放射学总论讲解

第一章介入放射学总论讲解
• 三大诊疗法已成鼎立之势
– 内科诊疗法 – 外科诊疗法 – 介入诊疗法
• 应用现状
– 应用范围涵盖各部位的各个器官 – 介入病房和介入放射科纷纷建立 – 各相关专业积极参与、各分支学科日益成熟 – 介入放射学杂志、书籍不断出版
介入放射学应用现状及发展
• 发展趋势
– 诊疗技术将逐步规范化、标准化 – 新的器械、器材的研制和开发 – 新的药物制剂、栓塞剂等研制开发 – 引导设备向无射线方向发展:开放式MR,超声等 – 建立和完善教育培训体系 – 介入诊疗技术与中医药相结合
球囊 导管
取异物导管
导丝(guide wire)
由细钢丝绕成弹簧状管, 内置芯丝而成
导丝粗细用英寸表示,1 英寸=2.54cm
分类 诊断用导丝 治疗用导丝
导丝(guide wire)
诊断用导丝 用途:引导用、交换用、转向用 头端:直型、J型 表层:裸露型、涂层型 芯丝:固定芯、活动芯
• 2.奠基:
– Seldinger(1953)经皮血管穿刺技术-- Seldinger术 – Dotter,Judkin(1964)经皮同轴导管血管成形技术
• 3.成形
– Margulis(1967)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 Wallace(1976)系统解释和使用IR – 此后,介入放射学整体学科迅速发展
治疗用导丝 灌注导丝
其他介入
治疗器材

支架
血管成形术设备
下腔静脉滤器


埋入式药盒系统
椎间盘切割器
血管内支架
»自扩式(自展式、自膨胀式) 支架;球囊扩张式支架
穿刺针
导管
导丝
导管鞘
其他器材

介入放射学基础第一章总论

介入放射学基础第一章总论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
介入放射学几乎包括了人体的各个 系统,因此分类方法颇多。本教材则按 介入放射学操作技术、临床领域和临 床科室应用分类来讲述。
第一章第三节
按临床领域
2011年和2012年我国卫生部对医疗机构介入诊疗 技术管理规范有关文件是按如下领域进行分类, 国际上也基本上是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1.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2.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主要包括: 肿瘤介入诊疗技术、非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3.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4.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第一章第三节
按介入手术操作领域
1.血管内介入放射学,包括: 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经导管动脉灌注术、 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血管造影术等。 2.非血管介入放射学,包括: 经皮穿刺术、经皮穿刺引流术、 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非血管管腔狭窄成形术等。
第一章第三节
按介入影像导向手段
1.CT介入:即在CT引导下进行的介入诊疗 技术。 2.超声介入:即在超声引导下进行的介入诊 疗技术。 3.MR介入等:即在MR引导下进行的介入 诊疗技术。
第一章第五节
导丝(guide wire)
导丝:导丝是引导导管前进的丝,也是介入手术不可缺 少的重要器材。由于导丝头端相对较柔软,能够有效地 保护血管壁免受导管头段的损伤。在用导管插入血管时 必须在导丝的引导下才能更容易的将导丝插入血管的远 端。根据使用物理特性不同导丝可以分为:超滑导丝、 超硬导丝、超长交换导丝等。 第一章第五节
第一章第二节
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起步
1979年林贵教授发表了肾动脉狭窄造影诊断和扩张 治疗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论文 (1979年 中华放射学杂志),这是我国关于介入放射 学报道最早的研究论文,标志着我国介入放射学事业 的开始。 第一章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重点全解析说课材料

介入放射学重点全解析说课材料

介入放射学重点全解析第一章总论1.穿刺针种类:血管穿刺针、微穿套真、活检针、治疗针2.导管:导管外径用“F”(Franch)表示,内径用“英寸”表示。

注:1F=0.33mm,1mm=3F)种类:(1)根据用途:分造影导管、连接导管、引流导管、球囊导管、溶栓导管等。

(2)根据直径:常规导管、微导管(3F以下)、同轴导管等。

3.导丝:直径用“英寸”表示,作用:(1)经皮穿刺后导入导管鞘或导管。

(2)引导导管到达目的或治疗部位。

种类:(1)根据物理特性:分普通导丝、超滑导丝(泥鳅导丝)、超硬导丝等。

(2)根据头端形态:直导丝、弯头导丝和J型导丝。

(3)根据用途:导引导丝、交换导丝、可控导丝、灌注导丝、测量导丝等。

4.导管鞘:管鞘外套管的直径(内径)用“F”表示,内芯的内径用“英寸”表示5.血管扩张类药物:1.罂粟硷 2.前列腺素 3.妥拉苏林 4.硝酸甘油6.血管收缩类药物:1.肾上腺素 2.加压素 3.血管紧张素7.抗凝药物:1.肝素 2.华法林钠 3.阿司匹林 4.双嘧达莫8.溶栓药物:1.链激酶 2.尿激酶9.抗肿瘤药物的类型及主要作用机制A、按来源分:①烷化剂: 属细胞毒类药物,如环磷酰胺(CTX)。

②抗代谢药: 能干扰细胞代谢,如5-氟尿嘧啶(5-FU)。

③抗肿瘤抗生素: 由微生物发酵作用产生,如阿霉素(ADM).④植物类抗肿瘤药: 从植物中提取的生物碱,如长春新碱。

⑤激素类: 包括性激素和肾上腺皮质激素。

⑥其它: 包括免疫制剂和作用机制未明、难于定位的药物B、按对细胞增殖周期作用时相不同细胞周期非特异性药物:主要影响DNA分子的复制或功能。

如烷化剂、大部分抗癌抗生素及糖皮质激素。

细周期特异性药物: 仅对增殖细胞群的某一期有作用。

如作用于S期的5-FU,作用于M期的长春新碱等。

10.电凝法优点与缺点:优点:①定位精确度。

②栓塞永久。

③无反流性误栓。

④不引入异物。

⑤可用于血小板减少或肝素化病人。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课件

医学影像学介入放射学-课件课件

椎间盘突出
采用椎间孔镜技术,通过 介入方式摘除椎间盘突出 物,缓解疼痛并恢复脊柱 功能。
介入放射学的康复护理与预防
康复护理
针对患者手术情况,制定合适的康复计划,包括饮食调整、 心理疏导、疼痛控制及健康宣教等。
预防措施
针对不同疾病及个体情况,采取有效的预防措施,如戒烟、 控制血糖血压、注意饮食卫生等,降低疾病复发率。
介入放射学在医学影像学中的应用
血管造影
通过介入放射学技术进行血管造影,可以清晰地显示血管的形态和病变情况 ,为血管疾病的诊断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非血管介入
非血管介入是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将导管等介入器材引入器官或组织内 ,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例如,对胆道、胰腺、呼吸系统等疾病的介入治 疗。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程与前景
课件课件
xx年xx月xx日
目录
• 介入放射学基础 •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与方法 •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01
介入放射学基础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与特点
介入放射学定义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通过在影像设备的引导下,利用导管等介 入器材,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新兴学科。
介入放射学特点
介入放射学具有微创、安全、有效的特点,能够针对多种疾 病进行精确治疗,同时还能提供重要的病理学和生理学信息 。
全性。
影像评估技术
在介入操作前后,利用影像学检 查方法对病灶、血管等结构进行 评估,以指导介入操作和判断疗 效。
影像监测技术
在介入操作过程中,利用实时影像 监测技术观察导管、针等器械的位 置和移动情况,以提高操作的准确 性和效率。
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肿瘤性疾病的介入治疗
肝癌
包括肝动脉化疗栓塞术、射频 消融术、放射性粒子植入术等 ,可缩小肿瘤、缓解症状并延

介入放射学总论郭宏磊 精品

介入放射学总论郭宏磊 精品
开花套管
适用 经皮胆管引流
经皮胆囊引流
二. 使用器材
3.导引钢丝(导丝) 作用:引导导管通过皮肤 进入血管腔或其它腔内, 以及引导导管进入更细一 级的血管. 结构:外套<弹簧> 芯子<固定芯子、 活动芯子> 形状:直形、J形 功能:普通导丝、加硬导 丝、交换导丝、微导丝 单位:英寸,0.014-0.038″
按支撑动力分: ①自膨式或自展式: Z型不锈钢 网状不锈钢(wallstent) ②球囊扩张式或捆绑式:球 囊附支架 ③热形状记忆式(来自膨式):二. 使用器材
冠脉支架
二. 使用器材
支架 血管内的应用 ⑴动脉狭窄: ①颈A及颅内A ②锁骨下A及肱A ③主动脉 ④髂股A ⑤肾A ⑥冠状A ⑦肠系膜A ⑵动脉瘤: 同上
一、IVR国内发展史


介入放射学在我国开展较晚。70年代初各地医院纷纷 开展了Seldinger法经皮穿刺股A插管选择性血管造影, 为80年代初开始的介入放射学奠定了基础。 1980年 陈星荣、赵伟鹏报道了肾肿瘤的动脉栓塞 1981年 林贵报道了实验性肝肾动脉栓塞和PTCD 1982年 陈星荣等报道PTA治疗动脉硬化狭窄成功 1984年 林贵报道了肝动脉栓塞治疗原发性肝癌
PTC穿刺针 囊肿穿刺针,脐带穿刺 针,羊水穿刺针,子宫 肌瘤穿刺针,卵巢囊肿 穿刺针,(臭氧穿刺治 疗针,激光治疗针), 离子针各种类型穿刺, 胆管造影,PTC-D引 流时诱导丝的插入等。 胆管造影 PTC-D引流 时诱导丝的插入
二. 使用器材
二. 使用器材
经皮酒精注射
疗法针
适用 局部注入 酒精注射治疗
二. 使用器材
二. 使用器材
髂总动脉动脉瘤带膜支架封堵术

《介入放射学》课件

《介入放射学》课件

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定义:血管性介 入放射学是一种 通过血管途径进 行的诊断和治疗 技术
应用范围:包括 血管造影、血管 成形术、血管栓 塞术等
优势:具有创伤 小、恢复快、安 全性高等优点
适应症:适用于 多种血管疾病的 诊断和治疗,如 冠心病、脑血管 疾病、肿瘤等
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
定义:非血管性介入放射学是指通过 非血管途径进行的介入放射学技术, 包括经皮穿刺活检、经皮穿刺引流、 经皮穿刺消融等。
《介入放射学》PPT课 件
汇报人:PPT
目录
添加目录标题
01
介入放射学概述
02
介入放射学的设备与 技术
03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 用
04
介入放射学的并发症 及处理
05
介入放射学的未来发 展
06
添加章节标题
介入放射学概述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和历史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介入放射学是一种通过影像引 导技术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医学专业。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历史:简要介绍介入放射学的起 源、发展历程以及在医学领域中的地位和作用。
介入放射学的应用领域
血管造影与介入治疗
肿瘤介入治疗
非血管性介入治疗
神经介入治疗
介入放射学的设 备与技术
介入放射学的设备
X线设备:用于透视和摄片,是介入放射学的基础设备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系统(DSA):用于实时监测血管造影,提高介入手术的准确性和安全性 超声设备:用于实时监测穿刺和置管过程,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计算机辅助成像设备:用于辅助医生进行手术操作,提高手术效率和质量
介入放射学的特殊技术
血管造影技术:通过导管将造影剂注入血管中,显示血管结构和血流情况 介入治疗技术:利用导管、导丝等器械,对病变部位进行诊断和治疗 影像导航技术:利用计算机技术,将影像数据与实际操作相结合,提高手术精度 微创技术:通过微小的切口或穿刺点,进行诊断和治疗,减少患者痛苦和恢复时间

《介入放射学总论》PPT课件

《介入放射学总论》PPT课件

(4)CT
• 除同样具有X线影像的特点外,由于断层影 像能够使病灶的显示更加清楚尤其是近年 出现的CT透视为介入放射的发展提供了便 利条件,如颅内出血经皮穿刺抽吸减压等。
(5)超声
• 超声波检查仪作为介入放射学的影像监视 设备,使用方便,实时显像是其最大特点, 对人体无伤害,作为穿刺的定位手段有其 独特的优越性。尤其是肝胆系统经皮操作, 超声应作为首选的影像监视方法。
• 即烷化剂、抗代谢药、抗生素、植物药、 杂类及其他类型。
1.烷化剂
• 烷化剂:烷化剂为细胞周期作特异性药物, 对增殖细胞群和作增殖细胞群的肿瘤细胞 都有杀伤作用。
常用烷化剂抗癌药 • 环磷酰胺CTX:主要杀灭G2期细胞,常
用于肺癌的灌注治疗。剂量:200- 400mg溶于50ml生理盐水,经导管注入。
(2)间接X线透视
• 将透过人体的X线通过光电转换器并经摄像 系统传递到显示器上成像的方法,由于使 用了影像增强器,图像清晰明亮,无需在 暗室内操作,射线剂量也较少,已基本取 代直接x线透视。
(3)DSA
• DSA是在直接X线透视基础上发展起来的, 利用其计算机技术消除了骨骼、软组织对 于注入造影剂影像的影响,提高了血管显 示的清晰度,并减少了造影剂的用量,使 器官、组织及病变的血流动力学显示的更 加清楚,目前是血管系统介入放射学首选 的监视方法。
世界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 1953年瑞典Sven-Lvar Seldinger医师首创引用套管针、导管和导丝 经皮股动脉插管作血管造影的方法,大大简化并提高了介入放射学的 安全性,为当代介入放射学奠定了基础,此技术也称为Seldinger技术。 在20世纪50年代中期至60年代Seldinger技术开始被应用于许多器官 的介入诊疗,如:经皮、经肝胆管造影、经皮肾盂输尿管造影等。20 世纪70年代至80年代期间随着自然科学、生物技术的发展以及新材料 的出现,介入放射学使用的器材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极大的改善,从 而大大促进了经皮穿刺技术的应用和发展。尤其是近年来由于高分辨 影像增强器和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ty DSA)技术的普及,全身各部位的血管造影及血管腔内介入疗法其侵 袭程度小、治疗效果显著而在世界各国广泛迅速地开展起来。非血管 性介入疗法如经皮、肝胆管引流,脓腔或囊腔穿刺引流术等都是采用 这种方法。北美放射学会因此授予Seldinger荣誉会员称号。

《介入放射学总论》课件

《介入放射学总论》课件

03
用于不能耐受手术的肿瘤患者。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利用导管等介入器材对血管病变进行治疗的方法。
常见的血管疾病介入治疗方法包括经皮腔内血管成形术、支架植入术等。 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具有创伤小、恢复快、疗效显著等优点,已成为许多 血管疾病的首选治疗方法。
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
01
非血管疾病的介入治疗是指利用介入技术对非血管病
治疗。
内窥镜技术
内窥镜技术与介入放射学在某 些领域存在交叉,如支气管镜 、腹腔镜等。
医学影像技术
医学影像技术为介入放射学提 供了重要的技术支持,如CT、 MRI、超声等。
核医学
核医学在肿瘤诊断和治疗方面 与介入放射学有密切联系,如
放射性核素治疗等。
02
CATALOGUE
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
经皮穿刺技术
造影剂过敏反应
总结词
造影剂过敏反应是介入放射学中常见的 并发症,可能导致呼吸困难、皮疹等症 状。
VS
详细描述
造影剂过敏反应的发生与患者体质、造影 剂种类等因素有关。过敏症状包括呼吸困 难、皮疹、荨麻疹等。处理方法包括立即 停止使用造影剂、给予抗过敏药物、保持 呼吸道通畅等。
05
CATALOGUE
《介入放射学总论》PPT 课件
CATALOGUE
目 录
• 介入放射学简介 • 介入放射学的基本技术 • 介入放射学的临床应用 • 介入放射学的并发症及处理 • 介入放射学的未来发展
01
CATALOGUE
介入放射学简介
定义与历史
定义
介入放射学是一门通过影像技术 引导,对病变进行微创性诊断和 治疗的医学学科。
变进行治疗的方法。

介入放射学总论

介入放射学总论

( 3 )利用穿刺术采取组织、病理学标本。
( 4 )利用穿刺术通过穿刺针注入药物或施加物理、化学因素治疗肿瘤或治疗疼痛。
三、设备与器材
(一)影像监视设备
介入放射学如定义所述,它不同于外科手术的局部治疗在于不是直视治疗局部,而是通过影像设备的监视,利用导管、导丝的操作达到局部治疗的目的。所以监视手段及其选择至关重要。每一种监视手段都有其各自的特点,取其长避其短才能保证介入放射学操作的顺利进行。下面就简述这些监视手段的特点,鉴于篇幅所限,各种方法的原理等请参考相关专业书籍。
(二)使用器材
介入放射学器材的种类繁多,且随着新技术的发明和医疗器械工业的发展,将不断有新的器材被开发应用到临床。
1 .穿刺针 是最基本的器材。经过穿刺针建立通道,才能进行下一步操作,在完成通道建立的前提下,如何尽量减少正常组织的损伤,是穿刺针研究及发展的关键。穿刺针的外径是用 G 表示,内径为了和通过的导丝相对应则用英寸表示 [ 表 10-1] 。
( 1 )血管本身的病变,利用成型术及灌注(栓塞)术治疗血管狭窄、血管畸形、动静脉漏及血管破裂出血。
( 2 )利用灌注(栓塞)术对肿瘤性疾病进行治疗,如化疗药物混合碘油加明胶海绵栓塞肝动脉治疗肝细胞癌。
( 3 )利用动脉栓塞术消除器官功能,如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 4 )利用动脉灌注术治疗非特异性炎症,如非特异性结肠炎。
( 1 )各种原因出血的治疗,如消化道出血。
( 2 )实质脏器肿瘤的治疗,如肝细胞癌的栓塞治疗。
( 3 )消除或减少器官功能,如部分性脾栓塞治疗脾功能亢进。
( 4 )非特异性炎症,如非特异性结肠炎的治疗。
3 .成型术 (Angioplasty)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一章第二节
我国介入放射学的起步
1979年林贵教授发表了肾动脉狭窄造影诊断和扩张 治疗以及选择性血管造影诊断原发性肝癌的论文( 1979年 中华放射学杂志),这是我国关于介入放射学报 道最早的研究论文,标志着我国介入放射学事业的开 始。 第一章第二节
1981年刘子江教授受卫生部委托首次在贵阳医学 院放射科举办了卫生部介入放射学学习班,培养 了我国最早的一批介入放射学工作者。
第一章第三节
按临床科室应用
1.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2.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3.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4.肿瘤介入诊疗技术。 5.消化系统疾病介入。 6.呼吸系统疾病介入。 7.泌尿系统疾病介入。 8.妇产科疾病一章 总 论
学习目标
1.掌握:介入放射学的定义、分类和介入放射 学常用的影像导向设备及各自的特点。
2.熟悉:介入放射学的常用器材。 3.了解: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第一章
第一节 介入放射学的定义
定义 介入放射学(interventional radiology, IR)
是指在医学影像设备引导下,经血管或经皮穿 刺途径对疾病进行诊断和治疗的学科。该学科 是一门新兴的学科,介于传统的内科学和外科 学之间。
既相似于外科又不同于外科。 既相似于内科又不同于内科。
第一章第一节
目录
第一节介入放射学的发展史 第二节介入放射学的分类 第三节介入放射学所需器材 第四节介入放射学使用药物 第五节栓塞材料 第六节对比剂 第七节Seldinder技术
设备的发展在介入放射学的发展中也起 了重要作用。
数字减影血管造影(digital subtraction angiography,DSA)的普及使全身各部位 的血管造影及血管内介入治疗在全世界广泛 开展起来。
对比剂的改进以及介入治疗中使用的新器 材也层出不穷,为介入放射学安全、高效、 可靠的发展提供了基本条件。
第一章第二节
国家卫生部发布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2011年和2012年我国卫生部相继发布了 “心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综合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第一章第二节
国家卫生部发布介入诊疗技术管理规范
第一章第二节
2013介入放射学基础教材编写组合 影
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
介入放射学基础
(第二版)
主 编 卢 川 杜耀明 副主编 潘小平 刘要先 编 者 (以姓氏笔画为序)
卢 川 泰山医学院 刘要先 漯河市医学高等专科学校 刘 新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十八医院 杜耀明 山西医科大学汾阳学院 李圣军 山东省高等医学专科学校 张国栋 解放军总医院 张 毅 兰州大学 武玉军 中国人民解放军第八五医院 赵振华 绍兴文理学院 潘小平 包头医学院
第一章第二节
首届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
1986年中华放射学会在山东潍坊召开的首 届介入放射学学术会议,对我国介入放射学的
蓬勃兴起起到了里程碑的作用。
第一章第二节
我国介入放射学---历届重要学术会议
1990 第二届全国介入大会 杭州 全国介入学组成立 杭州
1994 第三届全国介入大会 南京 1997 第四届全国介入大会 广州 2002 第五届全国介入大会 西安 2004 第六届全国介入大会 上海 2006 第七届全国介入大会 沈阳 2008 第八届全国介入大会 北京 2010 第九届全国介入大会 广州 2012 第十届全国介入大会 南京
第一章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杂志创刊
我国介入放射学奠基人之一林贵教授倡议创办的《介 入放射学杂志》于1992年8月在上海创刊。《介入放射 学杂志》的创刊是我国介入放射学发展史上的一个里程 碑,标志着我国介入放射学的发展达到了一个新阶段。 第一章第二节
与放射专家刘玉清院士合影
介入手术中
介入手术
1990年4月25日卫生部颁发了卫医司发( 90 )27号 文件《关于把一部分有条件开展介入放射学的放 射科改为临床科室》 的通知进一步促进了我国 介入放射学的发展。
人民卫生出版社
第三节 介入放射学的分类
介入放射学几乎包括了人体的各个 系统,因此分类方法颇多。本教材则按 介入放射学操作技术、临床领域和临 床科室应用分类来讲述。
第一章第三节
按临床领域
2011年和2012年我国卫生部对医疗机构介入诊疗 技术管理规范有关文件是按如下领域进行分类, 国际上也基本上是按照这种分类方法进行分类:
1.心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2.综合介入诊疗技术。主要包括: 肿瘤介入诊疗技术、非血管疾病介入诊疗技术。 3.外周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4.神经血管介入诊疗技术。
第一章第三节
按介入操作技术
1.经皮穿刺术。 2.经皮穿刺引流术。 3.经导管动脉栓塞术。 4.经导管动脉灌注术。 5.经皮经腔血管成形术。 6.消融术。 7.放射性粒子植入术。 8.其他,如下腔静脉滤器置入术等。
第二节、介入放射学发展简史
1929 Werner Forsmann首先进行了自体右 心导管插管,并于1956年与美国其他两位学者 因为“心导管的发现和循环系统病理改变”被 授予诺贝尔奖。
第一章第二节
Seldinger技术
1953年瑞典Seldinger医师首创了用套管 针、导丝和导管经皮股动脉插管做血管造影 的方法,从而提高了介入放射学操作的安全 性,为当代介入放射学奠定了基础。
主编合影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院校教材 供医学影像技术专业用
介入放射学基础 实训与学习指导
主 编 杜耀明 卢 川 副主编 潘小平 刘要先
人民卫生出版社
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十二五”规划教材 全国高等医药教材建设研究会规划教材 全国高职高专学校教材
第一章第二节
介入放射学之父
血管成形术-周围动脉成形术
股浅动脉粥样硬化-局限性狭窄
PTA术后4月
介入放射学的诞生是以美国放射学家 Dotter于1964年首先应用了同轴导管的血管 成形术为标志,这项技术成为介入放射学亚 专业—成形术实践和理论的奠基石。
第一章第二节
欧洲接过接力捧
1973 Gruntzig 双腔带囊导管闻世,世界球囊热 第一章第二节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