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四章 粗饲料
2024年塔里木大学 (340)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

塔里木大学硕士研究生入学考试《农业知识综合二》考试大纲第一部分考试说明一、考查目标1.掌握饲料中的营养物质(水、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在动物体内的消化、吸收和转化过程。
2.掌握各种营养物质的生理作用与缺乏症。
3.各类饲料分类方法及种类和基本营养特点。
4.要求考生具有较全面的家畜繁殖学基础知识;具有较高的专业应用能力。
二、适用范围适用于农业硕士畜牧领域的考生。
三、考试形式和试卷结构1、试卷满分及考试时间本试卷满分为150分,考试时间为180分钟。
2、答题方式及要求闭卷、笔试。
所有答案均写在答题纸上,在试卷上答题无效。
3、试卷内容结构《农业知识综合二》由《动物营养与饲料学》、《动物繁殖学》两门课程构成,每门课程75分,合计150分。
题型:(1)名词解释;(2)填空题;(3)简答题;(4)论述综合题四、参考书目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陈代文主编,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5年(第一版)。
2、《家畜繁殖学》朱士恩主编,中国农业出版社,(第五版)3、《动物繁殖学》周虚主编,科学出版社,2015年(第一版)。
第二部分复习重点:(按章节分)第一章动物与饲料的化学组成动物营养与饲料的相关概念;概略养分分析方案;动植物体的化学组成差异。
第二章动物对饲料的消化动物的消化方式;饲料的消化性;动物的消化力;影响动物消化率的因素。
第三章水的营养水的营养作用;动物体内水的来源和去处。
第四章蛋白质与氨基酸营养理想蛋白质、必需氨基酸、限制性氨基酸、半必需氨基酸、蛋白质的生物学价值;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对蛋白质的消化吸收利用特点;非蛋白氮的利用。
第五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碳水化合物的组成及其营养生理作用;碳水化合物的消化吸收代谢;家畜对粗纤维的利用。
第六章脂类的营养脂类的组成与营养作用;必需脂肪酸的概念、种类及营养生理作用。
第七章能量营养能量来源及在动物体内的转化过程;动物能量需要的表示体系。
动物营养与饲料每章习题

动物营养与饲料每章习题11.有机体的营养过程就是营养物质在机体内的代谢过程。
(√ )11.在第(B )阶段,动物营养学进入实际应用阶段。
A)一B)二C)三D)四解释:现代动物营养学大体经历了三个阶段,在第二阶段的1875年,美国成立全球第一家饲料厂标志着动物营养学进入到实际应用阶段。
11.动物营养与饲料学是研究营养物质摄入与动物生命活动(包括生产)之间关系的科学。
第一章动物营养生理11.各种动物对饲料中营养物质的消化均为物理消化、化学消化及微生物消化的综合结果。
(√ )11.某饲料新鲜基础含CP 5%,水分75%,在饲料风干基础(含水10%)下含蛋白质(A )A)18% B)2% C)6% D)25%解释:(将某一干物质基础下的养分含量换算成另一基础下的养分含量,须按养分占干物质的比例不变的原则来计算。
)设为x,则x∶90%=5%∶25%x=(5%×90%)÷25% =18%11.猪和鸡等单胃动物以胃酶和小肠酶的化学性消化为主,对粗纤维的消化能力较弱;反刍动物具有四个胃,以瘤胃微生物消化为主,可以大量利用粗饲料,氮胃草食类动物的大肠和盲肠与反刍动物的瘤胃相似。
第二章11.限制性氨基酸一定是必需氨基酸。
(√ )蛋白质、肽和氨基酸营养解释:限制性氨基酸是针对饲料而言,必需氨基酸是针对动物而言的。
而必需氨基酸是必须由饲料提供的。
11.(C )可以干扰精氨酸在肾小管的重吸收而增加精氨酸的需要。
A)蛋氨酸B)胱氨酸C)赖氨酸D)色氨酸赖氨酸与精氨酸两种氨基酸之间存在拮抗作用。
11.谷物作为猪饲料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赖氨酸;谷物作为家禽饲料时,第一限制性氨基酸是蛋氨酸。
第三章碳水化合物的营养11.按照近似养分分析法,植物性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由单糖和多糖构成的。
(× )解释:按照近似养分分析法,植物性饲料中的碳水化合物是由无氮浸出物和粗纤维构成的。
11.单胃动物小肠对饲料中碳水化合物消化的最终产物是(D)。
06粗饲料

雨水的淋洗作用造成的损失 晒制过程中如遇阴雨,可 造成可溶性营养物质的大量损失。据试验,雨水淋洗可 使40%可消化蛋白质受损,50%热能受损。若阴雨连绵加 上霉烂,营养物质损失甚至可达一半以上。
晒制干草过程中营养物质的损失较大,总的营养物质要
损失20 %~30 %,可消化蛋白质损失在30 %左右,维生 素损失50 %以上。
青干草的营养价值
青干草的营养价值与原料种类、生长阶段、调制方法有关。优质干草叶 多,适口性好,蛋白质含量较高,胡萝卜素,维生素D、E及矿物质丰富。 CP含量在禾本科干草中为7%~13%,豆科干草中为10%~21%; CF含量高,约为20%~35%,但纤维素消化率可达70%~80%;
晒制过程中其它养分的变化
在晒制青干草时,牧草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作用,植物体 内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 D,这种有益的转化,可为家畜冬
春季节提供维生素D,而且是维生素D主要来源。
在牧草干燥后,贮藏时牧草植物体内的蜡质、挥发油、萜烯 等物质氧化产生醛类和醇类,使青干草有一种特殊的芳香气 味,增加了牧草的适口性。
豆科牧草在叶子含水分26%~28%时叶片开始脱落;禾本科
牧草在叶片含水量为22%~23%,即牧草全株的总含水量在 35%~ 40%以下时,叶片开始脱落。为了保存营养价值高 的叶片,搂草和集草作业应在叶片尚未脱落以前,即牧草含 水量不低于35%~40%时进行。
我国东北、内蒙古、新疆等草原区,草场面积大、地势平坦, 可采用机引割草机刈割,每天可割40~50公顷。割下的青草 可就地曝晒数小时少至十余小时,然后用搂草机自刈割行侧 面或垂直面将青草搂集成高度约30cm的草垄,在草垄内使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

动物营养与饲料学第一章1名词解释:1饲料:正常情况下,凡能被动物采食、消化吸收、无毒无害、且能提供营养物质的所有物质均可称为饲料2粗蛋白质:指饲料中含氮化合物的总称3粗纤维(CF):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粗纤维、角质。
4中性洗涤纤维(NDF):指饲料通过用中性洗涤剂浸泡后所提出的纤维。
5、养分:食物中的能够被有机体用以维持生命或生产产品的一切化学物质,即通常所称的营养物质或营养素、养分。
问答(1)、饲料中的总水分包括哪些?答:总水:(1)游离水(自由水、初水):存在于细胞之间,结合不紧密,容易挥发(2)结合水(吸附水、束缚水):与细胞内胶体物质紧密结合,难以挥发。
第二章1名词解释:1必需氨基酸:指动物体不能合成或能合成但合成量不能满足动物营养需要,必须从饲料中补充的的一类氨基酸2非必需氨基酸(非EAA):能合成能满足蛋白质的需要,不需要饲料供给的氨基酸3限制性氨基酸(LAA):不同生理状态,EAA特定要求,EAA之间一定比例关系,由于某氨基酸的缺乏,影响其它氨基酸的利用,缺乏的氨基酸称之4蛋白质互补效应:EAA种类、含量、限制的程度不同, 多种饲料混合AA取长补短的作用。
5AA平衡理论:若某种饲粮(料)的EAA的相互比例与动物的需要相比最接近。
6氨基酸拮抗作用:某种氨基酸含量过高导致另一种或几种氨基酸需要量提高。
7理想蛋白:AA间平衡最佳、利用效率最高问答1、简述氨基酸的营养生理作用?答:(1)合成蛋白质——Lys的作用几乎全在于此(2)分解供能(小肠可能不能降解Asp、Cys、Trp、His)(3)参与免疫调节过程——Thr、SAA、Gln、Val;(4)调节采食量——Trp 5-HT,(5)Thr 与生糖、维持和采食量调节(6) Leu 促进骨骼肌蛋白的合成(7)Gln 在仔猪肠道发育和供能中具有重要作用2生长猪、家禽、成年动物必需氨基酸有多少种,分别是那些?答:(1)生长猪:10种EAA---- 赖、蛋、色、苯丙、亮、异亮、缬、苏、组、精氨酸;(2)成年动物:8种---不包含组氨酸和精氨酸;(3)禽:13种-包含甘氨酸、胱氨酸、酪氨酸;3简述必需氨基酸和非必需氨基酸的异同点。
农业知识综合二大纲

第四章 蛋白质营养
要点:蛋白质的营养生理作用;比较非反刍动物与反刍动物蛋白质代谢的区别;解释反刍动物利用NPN的原理和使用技术要点;比较各种动物理想蛋白质模式的差异;氨基酸互补效用在生产中的应用价值;理解动物体内蛋白质周转对体蛋白合成效率的影响;区别必需氨基酸与限制性氨基酸的概念。
第六章 粗饲料
要点:粗饲料的基本营养特性;干草制作方法;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影响因素;秸秆等农副产品特点及利用注意事项;提高粗饲料利用的方法与技术。
第七章 能量饲料
要点:能量饲料的概念; 谷实类能量特性;麦类饲料使用时注意事项;农副产品营养特性与使用时注意事项;饲料油脂营养特性与使用注意事项。常见真菌毒素的危害及预防措施。
数量性状的遗传特征:多基因假设,数量性状表型值的剖分;重复力:概念,用途;遗传力:概念,遗传力估计的原理、方法;遗传相关:性状间相关原因的剖分,估计方法;线性模型的基本概念;非线性模型的种类。
免疫学的基本概念;抗原和抗体;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MHC分子,MHC基因结构。
动物遗传标记:分子遗传标记,分子遗传标记在动物育种中的应用;基因图谱:概念,基因图谱的构建,物理图谱;基因定位的一般方法;动物基因组学:概念,基因组计划。
了解遗传学常用名词术语(中英文对照)。
动物营养学与饲料学考试大纲
无参考书
第一部分:动物营养学
绪论
要点:掌握动物营养、营养物质和营养价值的概念;理解营养供应对动物生产的重要性;了解饲料转化效率对畜禽养殖企业效益的重要性。了解动物营养学的发展历史,以及与其他学科的关系。明确本课程学习的要求。
第一章 动物与饲料
第十四章 维持的营养需要
要点:如何根据动物的绝食代谢产热量、随意活动耗能、以及相应能量的利用效率计算动物的维持能量需要量?如何根据动物的基础氮代谢量、净蛋白的利用效率计算动物的维持蛋白质需要量?绝食代谢产热量的常用表示方式。维持需要的理论意义和实用价值。掌握组成动物维持需要各个部分的术语,以及计算维持需要量的技术路线。
2.粗饲料(新)资料

粗饲料
青岛农业大学 动物营养教研室
粗饲料
主要内容
概述
青干草 秸秆、稿秕类饲料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
粗饲料
粗饲料 (roughage) 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 45% 以
下、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 18 %以上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荚、壳、藤、 秸、秧)、树叶类、糟渣类等。
质也被分解成肽、氨基酸等。当水分降低到40%~50%时,细胞
才逐渐死亡,呼吸作用才会停止。 植物本身的酶类,又包括微生物活动产生的分解酶,破坏的 结果使糖类分解成二氧化碳和水,氨基酸被分解成氨而损失; 胡萝卜素在体内氧化酶和阳光的漂白作用下遭到损失。该过程 直到水分减少到17%以下时才会停止。
第一节 青干草
粗饲料的来源广、种类多、产量大、价格低,
主要为农作物秸秆秕壳,总量是粮食产量的1~4倍
之多,是草食家畜冬春两季的主要饲料来源。
粗饲料
营养特性
粗纤维高,可达25-45%
可消化养分低
有机物消化率70%以下
饲喂价值
适口性差(质地坚硬) 草食动物不可缺少的饲料 对单胃动物有特殊作用(促进胃肠道蠕动、增强消化)
野菜等调制的青干草。
第一节 青干草
二、干草的加工调制
(一)适时刈割
(二)人工或自然干燥 (三)安全贮存
第一节 青干草
(一)适时刈割
牧草
苜蓿和三叶草 初次刈割 再生刈割 豆-禾混播牧草 初次刈割 再生刈割
适宜刈割期
现蕾期 1/10现花阶段 豆科牧草现蕾-初花 豆科牧草1/10现花
说明
生长期在35天以上 间隔40天刈割 提早刈割可以减少禾本科牧 草对豆科牧草的生长抑制; 三叶草的再次刈割间隔可适 当延长 与豆科牧草不同,禾本科牧 草的再生刈割时间并不十分 重要
粗饲料

(三)生物加工法
• 主要指用酶和微生物对秸秆进行处理。秸
秆纤维的降解有赖于多种酶的联合作用。 目前,研究较多的酶为纤维素酶和木质素 酶。但由于成本高,仍停留在实验室阶段。
四、课堂练习
• 1.粗饲料中粗纤维的含量一般在()之 间,干草的含水量一般为()。 • 2.粗饲料主要包括()()()和()。 • 3.干草调制包括()和()两个步骤, 干燥分为()和()两种方法。 • 4. 粗饲料的加工方法主要有三种,即 ()()(),其中,物理加工有() ()()()等,化学加工主要用() ()()等碱性物质处理粗饲料。
一、粗饲料的营养特性
• (1)粗纤维含量高,消化率低
• (2)粗蛋白质含量差异大,不易消化
• (3)磷的含量低,豆科粗饲料含钙较丰富
• (4)维生素D丰富,但其他维生素较缺乏
• (5)体积大,具有填充和保证消化管蠕动
作用
二、粗饲料的种类
• 粗饲料主要包括干草、秸秆、秕壳和树叶 等。
(一)干草
• 2.制成颗粒
•
• 3.揉碎
•
饲料揉碎后提高了适口性,提高了饲料的 利用率。
(二)化学加工法
• 1.秸秆碱化 • 湿法碱化法 • 干法碱化法 • 喷洒碱水快速碱化法 • 喷洒碱水堆放发热处理法 • 喷洒碱水封存处理法 • 氢氧化钠与生石灰混合处理法 • 草捆浸泽碱化法 • 生石灰碱化法
• “湿法”碱化法:所谓“湿法”碱化,是将秸秆浸
• 人工干燥的损失的特点:
• 营养损失少,仅为自然干燥的1/3-1/10
• 粗蛋白质损失只有5%、胡萝卜素损失10%
• 维生素D缺乏 • 热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成本较高
(二)秸秆和秕壳类
• 1.秸秆类
第4章粗饲料24ppt课件

料营养成分。 人工快速干燥的营养成分高于日晒处理。
青干草的贮藏
青干草干制好后,一定要注意妥善保存。干草贮藏 不好,不仅会降低品质,而且易造成发霉变质,甚至引 起自燃而焚毁。
干草的贮藏,目前仍以堆草垛较为普遍。为了防潮 ,草垛应选择在地势高燥、平坦且不易积水的地方,同 时垛底必须用树枝、秸秆或石块等垫高18厘米以上。
第4章粗饲料24ppt课件
粗饲料:
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 维含量≥18 %的饲料。
种类:
粗饲料在饲料分类系统中属于第一大类,主要包括 干草、农副产品、树叶、糟渣等饲料。
主要来源是农作物秸秆秕壳,总量是粮食产量的 1~4倍之多。是一项巨大的农业资源。
营养特性
粗纤维含量高,25~45%;
因为在自然状态下,细胞壁的各个成分相互交错地结合 在一起,作物成熟程度越高,这种结合就越紧密,纤维
素、半纤维素就越难以消化。
要改善植物细胞壁成分的消化性,必须破坏其组织 构造,降低纤维成分结晶性,改变分子结构,以及除去
妨碍消化的木质素、硅酸盐等物质。细胞内容物及细胞 壁中可能被消化的部分,称为潜在可消化成分。
物理加工
粗饲料 的加工 调制
化学处理
生物学处理
切短
处理后便于咀嚼,
( 机械加工
粉碎
减少能耗,提高采食 量,并减少饲喂过程
一
揉 碎 中的饲料浪费。
)
物
理 处 理
热加工
蒸煮:
提高秸秆适口性和消 化率。并低将分子
盐化:铡碎或高粉压碎蒸的汽秸裂秆解饲纤解料维出化化溶,素来和合性用和。分 物 成1半%解,分纤的结从。维食构而素盐性增分水碳加充水可分
第十四章粗饲料

第十四章粗饲料一、填空题1. 目前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常采用的方法是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
2. 青干草的干燥法有田间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化学制剂干燥法、人工干燥发。
3. 粗饲料的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为≧18% 。
4.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5. 提高干草饲料营养价值措施包括:选择收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和坚持科学饲喂。
6.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和坚持科学饲喂。
7.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坚持科学饲喂。
8. 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植物的种类、刈割时间和调制方法。
9.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0.青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1.为尽量降低牧草晒制过程中的机械损失,在接近牧草叶易损失的临界含水量时,将草堆成小堆干燥,该含水量为 40%~50% 。
12. 牧草干燥时间的长短,实际取决于茎秆干燥所需时间。
13. 粗饲料的特点是体积大、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少。
14. 干草的制作方法中自然干燥法包括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和发酵干燥法。
15. 目前常采用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三种方法提高藁秕饲料的营养价值。
16.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7. 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植物种类、收割期和干燥过程的外界条件及储藏方式。
18.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9. 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有三种,其中化学处理方法中:藁秕的消化率随用碱量的增加而提高。
20. 干草的自然干燥法有: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发酵干燥法。
21. 饲料按营养价值分可分为粗饲料、精饲料、特殊饲料。
22. 粗饲料的营养特性有:粗纤维高、可消化养分低、有机消化率70%以下。
23.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式有物理加工、化学加工和生物加工。
25. 粗饲料的加工方法有物理加工法、化学加工法和生物加工法。
粗饲料调制的方法

粗 饲 料 调 制 的 方 法
舒 明 刚 唐 式 校 ( 江苏省 东海县动物卫生监督所 江苏东海 2 2 2 3 0 0 )
秆, 然后用黑色塑料布密封或压实封存在水泥池 中, 视气温高低封存 7 ~ l 4天后 , 将氨味散发就能利用 。
碱化处理 , 在2 0 — 3 o N ̄N , 自 勺 秸秆 匕 喷洒 1 5 %- - 2 . 0 % 粗 饲 料 是指 粗 纤 维含 量 较 高一 些 的饲 料 ,包括
青 贮 料 酸度 过 大 , 适1 5 1 性差 ; 若 水 分 太少 , 不 利 乳 酸
食量; 保存营养物质 , 避免过多损失 ; 除去有毒物质 , 防止 中毒 ; 增加某种养分含量 , 提高 营养价值 ; 消 除 不利 因素 , 提高养分利用率 ; 节约饲料 , 防止浪费 ; 利 用各种技术 , 开辟新的饲料资源。粗饲料常用的加工 调 制方 法有 以下几种 。
一
1 物 理 加 工 法
切 短 。饲 草 以铡短 至 2 ~ 3厘米 为宜 , 块 根块 茎 等 多汁 饲料 清洗 后再 切成 1 2立 方厘 米 的小 块饲 喂 。
活动 , 青贮 才能 成 功 , 否则 容 易 失 败 。一 般制 作 好 的
粉碎或压扁。对谷类籽实、 油饼等要粉碎后才能 饲喂 , 但注意磨得过细会降低适 1 : 3 性和消化率。 秸 秆 碾 青 。将 厚 约 3 0厘 米 的 麦 秸 铺 在 打谷 场
味, 即可 喂用 。
调制青 干 草 。豆 科植 物必 须在 孕蕾 期刈 割 , 禾 本
些 维 生素 。在 E t 粮 中搭 配些 草粉 , 可起 疏松 和 扩 大
科植 物要在抽穗前刈割 , 不要夹带大量泥沙 、 肥料 、 腐烂植物 , 捆绑 、 运输 、 晾晒、 铡短 或 粉碎 时要 防止 叶 片脱落损失。晾晒时选择 阳光充足 , 日照时间长的通 风处 , 把 草 摊薄 。 1 天 晒不 干时 , 晚上要 收 回 , 堆放 不
动物饲养学分章试题

动物饲养学分章试题一、理论教学部分绪言1. 动物饲养学的主要内容有哪些?2. 学习动物饲养学的目的是什么?3. 动物饲养学与哪些学科有密切联系?第一章食物链中饲料养分与动物体化学成分(一)名词解释1. 食物链;2.草食动物;3.肉食动物;4.自养生物;5.异养生物;6.常量元素;7.微量元素;8.必需元素;9.养分;10.饲喂基础;11.风干基础;12.绝干基础(二)问答题1. 动物的必需化学元素有哪些?2. 植物性饲料与动物体在化学元素、化学成分上有何异同?3. 饲料的养分分为哪几大类?各有何特点?4. 饲料养分有哪些一般性功能?5. 饲料养分的表示方法有哪些?各表示什么含义?6. 影响饲料养分的主要因素有哪些?(三)计算题1. 现有一云南某地产的玉米其风干基础含粗蛋白质8.0%,水分14.0%,请计算其绝干基础的粗蛋白质含量。
2. 现有如下两种饲料:饲料名称干物质含量(%)粗蛋白质含量(%)芭蕉芋17.3 0.7白萝卜 6.4 0.6 试比较两种饲料的粗蛋白质含量谁更高。
第二章水与动物营养(一)名词解释1. 代谢水;2. 比热;3. 蒸发热(二)问答题1. 水在动物体内是以什么形式存在的?其分布情况怎样?2. 水在动物体内主要有哪些生理功能?3. 动物体水的来源和去路各有哪些途径?4. 阐述骆驼和绵羊耐旱的机制。
5. 影响动物需水量的因素有哪些?6. 缺水对奶牛、产蛋鸡有何影响?为什么?生产中应采取何措施?7. 动物对饮用水有哪些要求?第三章养分的能量营养(一)名词解释1. 能值;2. 饲料总能;3. 消化能;4. 代谢能;5. 代谢粪能;6. 尿能;7. 内源尿氮;8 净能;9. 热增耗;10.氮平衡校正代谢能;11.能量转化效率;12.能量总效率;13.能量纯效率;14.饲料报酬;15.发酵热;1 6.营养代谢热;17. 日粮能量水平(二)问答题1. 动物的能量来源有哪些?2. 饲料能量是怎样在动物体内转化的?3. 三大有机物的平均能值是多少?它们在体外燃烧和在体内氧化有何区别?4. 表观消化能与真实消化能、表观代谢能与真实代谢能各表示什么含义?5. 不同生产目的有效能转化率顺序如何?6. 日粮能量缺乏或过高对动物有何影响?第四章蛋白质与动物营养(一)名词解释1. 粗蛋白质;2. 氨基酸;3. 非蛋白氮;4. 理想蛋白质;5. 必需氨基酸;6. 非必需氨基酸;7. 限制性氨基酸;8.氨基酸化学评分;9. 日粮氨基酸平衡;10.氨基酸失衡;11.氨基酸拮抗;12.蛋白质营养价值;13. 蛋白质生物学价值(PBV;14.蛋白质净利用率(NPU); 15.蛋白质效率比(PER); 16.蛋白质相对值(RPV); 17.蛋白质化学比分(CS); 1 8.蛋白质必需氨基酸指数(EAAI); 1 9.氮素循环;20.过瘤胃蛋白质(RBPP);2 1. 蛋白质热损害(二)问答题1. 蛋白质主要有哪些生理功能?2. 单胃动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3. 猪和禽各需要哪些必需氨基酸?4. 如何确定动物的限制性氨基酸顺序?在动物饲养实践中如何平衡饲粮的氨基酸?5. 反刍动物是如何消化吸收饲料蛋白质的?6. 比较单胃动物和反刍动物在饲料蛋白质消化、吸收和利用上的异同。
(整理)粗饲料加工与利用方法

粗饲料的加工与利用方法西南大学荣昌校区李思齐所谓粗饲料,指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及以上的一类饲料。
主要包括干草类、农副产品类(包括秸秧、藤蔓、荚壳等)以及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为18%以上的糟渣类、树叶类及其它类。
粗饲料的特点是体积大,营养价值低,并难以消化。
据测定,秸杆类饲料含蛋白质2-5%、脂肪1-3%、无氮浸出物30-40%、而粗纤维高达25-40%。
难以消化的原因是植物细胞壁为复杂的三维结构。
由抗营养因子非淀粉多糖(NSP)等组成。
包括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果胶质和硅酸盐等。
因为单胃动物不分泌NSP酶,因此难以利用。
为了加深对粗纤维的理解,现将纤维素、半纤维素、木质素的有关结构分述如下:①纤维素:线性的β-1,4葡聚糖称为纤维素。
典型的植物细胞壁除去木质素后剩下的不溶于水的多糖混合物,通常叫作全纤维素。
其中溶于碱的部分叫半纤维素,剩下的部分有时叫β-纤维素。
但这部分仍然含有一些不是化学上称谓的纤维素。
半纤维素的分子结构中只有很少的β-连接葡萄糖。
②半纤维素:大量存在于植物的木质化部分,介于植物的贮备物质和支持物质之间。
不溶于水而溶于稀碱液。
半纤维素包括很多高分子多糖,是多缩戊糖或戊聚糖、多缩已糖(己聚糖)、葡甘露聚糖等的混合物。
其中由木糖以β-1,4键缩合而成的木聚糖,是植物茎叶、稿秆的骨架;由果糖以β-2,6键和β-2,1键结合的果聚糖,为植物体的贮存物质,牧草中含量丰富。
另外有阿聚糖、甘露聚糖等。
③木质素:是高分子苯基-丙烷衍生物的复杂聚合物,比碳水化合物含碳多,氢氧比例也不相同,还常有N存在,故为非碳水化合物,其准确化学结构尚不清楚。
但已知木质素与半纤维素之间(但不与纤维素)是以共价键连接的。
多年来国内外农业科研人员致力于粗饲料,特别是农作物秸秆饲料的研制开发,取得了很多成果,秸秆秕壳类经适当加工调制,可改变原来的体积,便于家畜采食和减少饲料浪费;可改变饲料理化特性,进而提高适口性,改善消化性;可提高营养价值,增加能值和粗蛋白含量。
粗饲料课件ppt

混合
将多种粗饲料混合在一 起,以提供全面的营养
。
压制
将粗饲料压制成型,以 便于动物采食和消化。
储存与运
储存
粗饲料应存放在干燥、通风良好 的地方,以防发霉和变质。
运输
在运输过程中,应保持适当的湿 度和温度,以防粗饲料干燥或变 质。
04
粗饲料与动物健康
预防疾病
粗饲料中的纤维可以刺激动物肠道蠕动,有助于排除肠道 内的有害物质,从而减少肠道感染和炎症的发生。
分类
01
根据来源,粗饲料可分为天然草地牧草和人工种植 牧草。
02
根据加工方式,粗饲料可分为干草、青贮饲料、秸 秆等。
03
根据营养价值,粗饲料可分为高营养价值、中营养 价值和低营养价值。
02
粗饲料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
提供营养
1
粗饲料富含纤维和有机物质,能够提供动物所需 的能量、蛋白质、矿物质和维生素等营养物质, 维持动物正常的生理功能。
壤和水体的富营养化。
粗饲料能够降低畜禽粪便中氮、磷等污 染物的含量,从而减轻养殖业对环境的 压力。粪便中氮、磷等营养元素的减少 有助于降低水体富营养化的风险,保护
水生生态系统的健康。
粗饲料中的天然植物纤维有助于畜禽肠 道的消化功能,减少畜禽粪便中未消化 营养物质的排出。这有助于降低粪便中 有机物的含量,减轻养殖业对土壤和水
粗饲料课件
目录 CONTENTS
• 粗饲料定义与分类 • 粗饲料在畜牧业中的重要性 • 粗饲料的选择与加工 • 粗饲料与动物健康 • 粗饲料与环境保护 • 粗饲料市场与前景
01
粗饲料定义与分类
定义
粗饲料是指在天然状态下,未经加工 或仅经过简单加工而仍保持天然基本 营养成分的饲料。
动物营养学(采食量)

三、采食量的意义
(二)采食量是配制动物饲粮的基础
▪ 动物具有“为能而食”的本能,能根据饲 粮能量浓度调节采食量,但此能力受消化 道容积的限制。
▪ 饲粮配制必须将动物的营养需要与动物的 消化道容积结合起来考虑。根据动物对能 量和各种养分的需要量及采食量,计算出 饲粮的能量浓度和养分浓度,才能恰当地 配制饲粮。
▪ 在动物健康水平允许范围内,维持较高的采食 量,动物生产效率可大大提高。
▪ 但若采食量过高,过多的能量用于贮存脂肪, 也会降低饲料转化率;而且,某些动物特别是 乳牛和绵羊在采食量很高时容易产生代谢疾病。
三、采食量的意义
(一)采食量是影响动物生产效率的重要因素
▪ 在生产上需要控制动物的采食量,在于降 低动物的增重,防止动物过肥;降低生产 成本,提高畜产品素和维生素 ▪ 钙能够调节大鼠和产蛋鸡的采食量。
▪ 哺乳动物血钙浓度比较稳定,钙对采食量 的调节有无作用尚不清楚。
▪ 特定微量元素和维生素对采食量也有调节 作用,过多或缺乏会导致食欲减退。
二、饲粮因素
(七)饲料添加剂
▪ 动物饲粮中加入少量抗菌素可提高动物(猪、 鸡、牛、羊、鱼)采食量7%~15%。
▪ 饲养标准中给出的采食量仅仅是定额,它 不等同于实际采食量。
二、采食量的衡量
(一)用采食饲料的重量来表示
▪ 在动物对所食日粮或某种饲料完全适应的 基础上,通常以24小时采食饲料的重量来 衡量动物的采食量。
▪ 但因饲料干物质和营养浓度不同,采食量 相同,并不意味着摄入的养分数量相同。
▪ 此法不适于放牧家畜,因为无法准确测量 放牧过程中所采食饲草的重量。
二、饲粮因素
(三)饲粮蛋白质和氨基酸水平
1、蛋白质
▪ 对大多数动物,饲粮缺乏蛋白质会降低采食 量。因蛋白质缺乏消化酶合成量下降,并抑 制瘤胃细菌的发酵作用,导致体蛋白质分解。
反刍动物生产学

黄淮学院《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教学大纲一、课程编码及课程名称课程编号:3803101714课程名称:反刍动物生产学 Ruminant animal production science二、学时及学分总学时数:72,其中,讲授学时:54 ,实践(实验)学时:18。
学分:4三、适用专业及开设学期适用专业:动物科学(本科)开课学期:第6学期四、课程的性质、目标和任务(一)课程性质: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是一门专业方向课,具有较强的专业性、综合性和实践性特点。
(二)课程目的与任务:反刍动物生产学课程主要包括牛生产学和羊生产学两个部分。
牛生产学主要讲授国内外著名品种、牛的外貌评定与生产性能评价、牛的育种新技术、牛的繁殖与生殖调控、牛的营养需要与饲养管理技术。
羊生产学主要讲授绵、山羊的产品特点、品种类型、繁育方法、饲养管理技术和最新研究动态等。
动物生产学II课程的主要任务是让学生系统地掌握牛、羊在特定的生态环境中的生产原理、生产技术和生产效果,并通过多种多样的实验教学方法,培养学生运用相关的理论知识、专业技术和效益评价方法,提高某区域内畜牧资源科学配置和物质转换效率。
五、课程的基本要求在实施教学过程中,教师要紧密结合现代畜牧科学成就和动物生产实际,借助录像、投影、幻灯、挂图和多媒体课件等现代化教学手段,增强课堂讲授效果;同时,利用开展社会调查、生产牧场、实验室操作和组织科研小组等多种实践教学手段,让学生熟悉动物生产环节,培养动手操作能力、解决生产实际问题及开展技术创新的能力。
反刍动物生产学是一门综合性和实践性较强的课程,学生在学习中尽可能做到以下两点:一是要学习好前期相关课程,如动物生理生化学、动物饲料营养学、动物繁殖学、动物遗传育种学、动物环境卫生学、畜牧业经济管理学等。
因为现代动物生产技术是建立在整个畜牧科学及其他相关学科发展基础上。
二是要树立整体的、发展的、联系的和实践的观点,从生产系统入手到生产效果评价终止,熟悉掌握生产原理和生产技术,并注意从生产实践中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
第七章粗饲料PPT课件

干物质 (%)
粗蛋白 质(%)
粗脂肪 (%)
粗纤维 (%)
人工干燥法(artificial hay drying):温度越高,干燥时间越 短,效果越好。150℃干燥20~40 min即可。
-
13
青干草营养价值概述
与原料种类、生长阶段、调制方法有关
多数青干草消化能值在8~10 MJ/kg,少数优质干 草达12.5 MJ/kg。
粗蛋白含量7 %~17 %,个别豆科牧草达20 %以 上。
-
4
青干草调制过程中营养物质变化规律
牧草干燥水分散失的规律 (正常生长的牧草水分含量
为80 %左右,青干草达到0 %,而干草粉水分含量13 %~15 %) 散发水分过程大致分为2个阶段:
第一阶段:植物体内水分向外迅速散发,良好天气,
经5~8 h左右,禾本科牧草含水量减少到40 %~50 %,豆科牧草减少到50 %~55 %。
第二阶段:水分散失较慢,这是由于水分的散失由
第一阶段的蒸腾作用为主,转为以角质层蒸发为主,
而角质层有蜡质,阻挡了水分的散失。使牧草含水
量由40 %~55 %降到18 %~20 %,需1~2 d。应采
取勤翻晒
-
5
晒制过程中其它养分的变化
在晒制青干草时,牧草经阳光中紫外线的照射 作用,植物体内麦角固醇转化为维生素D,这 种有益的转化,可为家畜冬春季节提供维生素 D,而且是维生素D主要来源。
-
3
一、青干草调制原理与方法
青干草(green hay)是将牧草及禾谷类作物在质 量和产量最好的时期刈割,经自然或人工干燥 调制成长期保存的饲草。
青干草可常年供家畜饲用。 优质的干草,颜色青绿,气味芳香,质地柔松,
饲料学习题——精选推荐

饲料学习题第一章1.简述我国饲料业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对策2.饲料学的性质和任务是什么?第二章1.各种糖类的结构特点有哪些?2.何谓美拉德反应?它对饲料的营养价值有何影响?3.何谓低聚糖(寡聚糖)?有何利用价值?在利用时应注意哪些问题?4.何谓NSP、CP和NPN?5.何谓氨基酸的等电点?6.根据R辅基的的化学特性,将氨基酸可分为哪几种类型?7.何谓PUFA、碘价、皂化价与酸价?8.何谓脂肪的氧化酸败?简述氧化酸败的机制。
9.何谓常量元素与微量元素?作为动物必需的矿物元素应满足哪些条件?10.饲料中存在哪些抗营养因子?它们的作用机制何在?11.何谓发色基团与助色基团?第三章1.简述概略养分分析的测定指标及方法,并简要说明该分析方案的优缺点?2.简述消化试验的基本要求3.某试验要测定某蛋白质饲料(CP含量为40%)蛋白质的消化率。
第一次测得基础饲粮(CP:20%)CP消化率为72%,第二次5d共喂饲料5kg(基础饲料80%+20%),测得粪中排出CP300g。
问该蛋白质饲料蛋白质的消化率是多少?4.计算用棉籽饼喂生长肥育牛所提供的可代谢蛋白。
该棉籽饼每千克干物质中含:CP400g,EE 55g,ME 11MJ,ADIN 0.5g,a=0.15,b=0.7,c=0.04,r=0.05。
5.氨基酸有效性的评定方法主要有哪些,各有何特点?6.评定单胃动物蛋白质营养价值的指标有哪些?7.饲料净能的表示方法有那些?如何测定?8.评定饲料营养价值的目的是什么?9.评定饲料维生素含量的主要方法有哪几种?逐一加以说明?第四章1.简述国际饲料分类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2.简述我国饲料分类法的特点及编码体系。
第五章1.青绿饲料有哪些营养特性?2.影响青绿饲料营养价值的因素有哪些?3.根据当地的条件,应怎样选择豆科、禾本科牧草在生产上栽培?4.怎样科学评价鲁梅克斯k-1杂交酸模?5.怎样在畜禽饲料中科学利用非淀粉质根茎瓜类饲料?6.科学利用树枝的方法有哪些?第六章1、常规青贮饲料制作的原理是什么?2、调制优良青贮饲料应具备那些条件?3、特种青贮有哪些?4、青贮饲料化学成分和营养价值与其青贮之前原料相比有何变化?5、青贮饲料品质鉴定有哪些方法?第七章1、何谓粗饲料?它有哪些营养特点?2、青干草有哪些营养特点,如何减少牧草调制过程中的营养损失?3、青干草调制方法有哪几种?各有什么优缺点?4、影响干草及产品质量的因素有哪些?5、稿秕饲料有哪些营养特点?6、粗饲料的物理加工有什么作用?7、粗饲料氨化处理的基本原理是什么?实际中应注意哪些问题?第八章1、简述能量饲料的涵义、类别与作用。
15-反刍动物营养需要-已读

营养需要泌乳的营养需要产蛋的营养需要第十四章反刍动物的营养需要(Nutritional needs of ruminant)乳牛黄牛水牛牦牛绵羊山羊z羚羊:z骆驼: Small Ruminants梅花鹿长颈鹿z鹿:反刍动物用途乳用: 奶牛、奶山羊、水牛(摩拉牛)肉用: 肉牛、肉用山羊(波尔山羊)、肉用绵羊(湖羊)皮用: 皮用羊毛用: 细毛羊(美利努细毛羊)役用: 役用黄牛(本地黄牛)、水牛(温州水牛)牛奶:9最适合人类营养需要的畜产品之一奶业:9转化效率最高的“节粮畜牧业”9奶业产业链长,科技综合性强9欧美国家奶业产值占农业20%以上9奶业科技成熟度高于其它畜种奶业重要性0200400(2000年总头数(单位:万头)5002000年2001年产量(单牛奶产量(单位:万吨)液态奶产量(单位:万吨)501001905190519051970 1980 1990 2000 2010 2020“十一五”奶业专项包括:共性关键技术技术集成与产业化示范¾围绕奶业产业链的各关键环节,设置共性关键技术研究课题8个¾在不同地区建立10个现代奶业示范区,组装集成先进适用技术,实现产业化开发,辐射带动全国奶业发展研发新技术、新产品、新设备、新工艺、专利关键技术干预关键通路利用及调节乳脂肪和乳蛋白含量与组成肪前体物利用&了解奶牛消化道组成及其功能目的要求&掌握奶牛饲料类型及饲喂技术&掌握奶牛饲养和营养&了解奶牛主要营养物质消化和代谢途径&了解导致奶牛主要代谢病发病的营养因素及其对策奶牛消化道组成及其功能一、反刍动物消化道组成具有四个胃(瘤、网、瓣、皱胃)二、反刍动物消化道功能瘤胃具有复杂的微生物区系瘤胃109-1010 BACTERIAUp to 106 PROTOZOA ?? ANAEROBIC FUNGI 108ARCHAEAper g digesta FOODMetabolism inRumen ciliate protozoa100 μm真菌细菌奶牛饲料类型及饲喂技术瘤胃能够消化利用饲料中纤维物质和非蛋白含氮化合物(NPN)02亿秸秆总量利用模式31%21%工业原料+造肥还田直接还田氨化青贮1、日粮组成应力求多样化每日干物质进食量可达奶牛体重的3.6%~4.0%,如l 头650千克的奶牛,l 天进食23~26千克干物质,若日粮干物质按50%计,则其昼夜饲料总进食量可达46~52千克。
2.粗饲料(新)

第一节 青干草
化学分析
干草的化学成分与其质量有密切关系。 在影响干草质量的化学成分指标中,NDF(中性洗涤纤维 )、 ADF(酸性洗涤纤维 )、CP(粗蛋白)是非常重要的指标。 干草NDF成分: 干草的NDF含量与其进食量呈负相关。NDF含量越低,动 物采食的营养物质就越多;
反刍动物可以部分利用NDF中纤维素和半纤维素部分。
第一节 青干草
人工干燥的损失
营养损失少,仅为自然干燥的1/3-1/10 粗蛋白质损失只有5%、胡萝卜素损失10% 维生素D缺乏 热能利用率只有70%左右,成本较高
第一节 青干草
干制过程中养分损失的原因
1.植物体生物化学变化,呼吸作用和酶
呼吸作用的结果,可使水分通过蒸腾作用减少;植物体内贮 藏的部分无氮浸出物水解成单糖,作为能源被消耗;少量蛋白
不同植物保水能力也不相同,豆科牧草比禾本科保水能力强, 干燥速度比禾本科慢.
第一节 青干草
2. 其他养分的变化
紫外线照射
麦角固醇
氧化
VD
醛类和醇类(芳香)
蜡质、挥发油等
第一节 青干草
干制过程中的养分损失 损失养分:所有养分,尤其是可溶性养分、维生 素和蛋白质等。 自然干燥的损失
营养成分20%左右 胡萝卜素70-80%以上 粗蛋白20-50% 养分增加:VD
内降低2-10个百分点,而使用化学保存剂可使干草在水分含 量在25-35%情况下打捆贮藏而不过热。
化学干燥剂:碳酸钾、碳酸钾+长链脂肪酸、碳酸钠和硅酸钠。 化学干燥剂一般在刈割时喷入牧草中,其机理是破坏牧草茎秆表面
的含蜡角质层,使得茎秆中水分的蒸发速度加快,并与叶片水分蒸发
速度同步。 化学干燥剂只用于豆科牧草,而对禾本科牧草无效。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四章粗饲料一、填空题1. 目前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常采用的方法是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
2. 青干草的干燥法有田间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化学制剂干燥法、人工干燥发。
3. 粗饲料的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为≧18% 。
4.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5. 提高干草饲料营养价值措施包括:选择收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和坚持科学饲喂。
6.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和坚持科学饲喂。
7.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坚持科学饲喂。
8. 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主要因素有植物的种类、刈割时间和调制方法。
9.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0.青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1.为尽量降低牧草晒制过程中的机械损失,在接近牧草叶易损失的临界含水量时,将草堆成小堆干燥,该含水量为40%~50% 。
12. 牧草干燥时间的长短,实际取决于茎秆干燥所需时间。
13. 粗饲料的特点是体积大、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少。
14. 干草的制作方法中自然干燥法包括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和发酵干燥法。
15. 目前常采用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三种方法提高藁秕饲料的营养价值。
16.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7. 影响干草营养价值的因素主要有植物种类、收割期和干燥过程的外界条件及储藏方式。
18.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19. 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有三种,其中化学处理方法中:藁秕的消化率随用碱量的增加而提高。
20. 干草的自然干燥法有: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发酵干燥法。
21. 饲料按营养价值分可分为粗饲料、精饲料、特殊饲料。
22. 粗饲料的营养特性有:粗纤维高、可消化养分低、有机消化率70%以下。
23. 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式有物理加工、化学加工和生物加工。
25. 粗饲料的加工方法有物理加工法、化学加工法和生物加工法。
26.粗饲料的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在18% 以上。
、坚持科学饲喂。
30.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和人工干燥法。
31. 青干草的营养含量,因牧草种类、刈割时期、外界条件、贮藏方式等因素不同差异很大。
32. 藁秕现行的加工方法有物理处理、化学处理和微生物处理。
33. 粗饲料的含水量为__小于45%__,粗纤维含量为__ ≥ 18%__。
34. 粗饲料作为动物饲料的重要组成部分,请举出3例粗饲料秸秆、荚壳、干草。
35. 使用化学干燥剂会促进粗饲料水分的散失,且降低营养物质的损失。
36. 粗饲料中干草的制作方法可以是自然干燥法、加速田间干燥速度法和人工干燥法。
37. 通过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微生物处理三种方法提高藳秕饲料的营养价值。
38. 青干草中一般粗蛋白的含量为:10%~20%。
39. 生产中会使用化学处理来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一般使用碱化处理,碱化效果和用碱量有关,在一定的范围内,藁秕的消化率随用碱量的增加而提高。
40. 常用的粗饲料有干草、稿秕饲料。
42. 干草的制作方法为自然干燥法、人工干燥法。
43. 品质好的青干草可保持90% 以上的养分。
44.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坚持科学饲喂。
45. 粗饲料的营养价值一般较其他饲料低。
46. 粗饲料是指自然状态下水分在45% 以下、饲料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18 %,能量价值低的一类饲料。
47.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和坚持科学饲喂。
48. 目前可采用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三种方法提高藁秕饲料的营养价值。
49. 干草的制作方法包括自然干燥法,人工干燥法。
50. 干草制作选用自然干燥法,其中包括: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发酵干燥法。
51. 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坚持科学饲喂。
52. 藁秕饲料是粗饲料中的一种,包括藁秆和秕壳。
二、选择题1. 下列不会影响青干草的营养含量的是(D )。
A)牧草种类B)刈割时期C)储藏方式D)饲喂时间2. 粗饲料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水分含量在(A )。
A) <45% B) <50% C) <55% D) <60%注:粗饲料是指在自然状态下水分含量<45%。
3. 下列不属于粗饲料的有(D )。
A)秸秆B)秕壳C)荚壳D)麸皮4. 下列哪项不是目前常用方法累提高藁秕饲料的营养价值(C )。
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生物处理D)微生物处理5. 藁杆的粗纤维含量在(A )。
A) 31%~45% B) 35%~51% C) 41%~55% D) 45%`61%6. 以下不属于目前常采用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方法的是(D )。
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微生物处理D)发酵处理理由:目前对于用发酵处理提高藁秕饲料的营养价值的机理还不是很清楚,也没有广泛推广,一般不采用,故答案选D。
7. 下列哪个不是粗饲料的化学加工法?(B )。
A)堆垛法B)浸泡法C)生石灰碱化法D)湿法碱化法8. 青干草的营养含量表述错误的是(C )。
A) 粗蛋白质含量一般在10%~20%之间B) 粗纤维含量一般在22%~23%之间C) 矿物元素含量很低D) 无氮侵出物含量一般在40%~54%之间理由:青干草的营养含量中矿物元素含量较丰富。
9.下列中属于干草的饲料是( D )。
A) 大白菜B) 玉米C) 花生D) 草粉10. 下列处理只能改变藁秕饲料的一些物理性质,对藁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提高作用不大。
(B )。
A) 化学处理B)机械处理C)微生物学处理D)酶处理法理由:机械处理只能改变藁秕饲料的一些物理性质,而其他方法却能改变其内部结果,使得营养价值释放。
11. 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家畜(B )的重要来源。
A) B族维生素B)维生素D C) 维生素C D) 维生素A12. 豆科牧草最佳刈割时机是(C )。
A)结实前B)抽芽期C)始花期到盛花期D)抽芽期到开花期13. 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家畜(D )的重要来源。
A) 维生素B B) 维生素C C) 维生素A D) 维生素D理由: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家畜维生素D的重要来源,这是青干草有别于其他牧草的重要特征。
14. 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家畜(D )的重要来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15. 使用牧草常温鼓风干燥法制作甘草时,草堆的温度不可超过(D )。
A) 5-10 ℃B)15-20 ℃C)25-35 ℃D) 40-42 ℃16. 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动物维生素(D )的重要来源。
A) A B) B C) C D) D17. 下面不属于提高干草的营养价值措施的是(C )。
A) 选择刈割机B)迅速脱水干燥C)碱化处理D)坚持科学饲喂理由:提高干草的营养价值措施有:选择刈割机、迅速脱水干燥、坚持科学饲喂18. 下列哪项不能提高干草营养价值。
(C )A)选择刈割时机B)迅速脱水干燥C)适宜条件保存D)坚持科学饲喂理由: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1.选择刈割时机;2.迅速脱水干燥;3.坚持科学饲喂。
19. 牧草用高温干燥法干燥时为了获取优质产品,干燥机出口温度不宜超过(B )。
A) 30℃B) 65℃C) 70℃D) 100℃理由:这个温度下牧草营养物质损失最小,消化率最好。
20. 干草的制作方法有(D )。
A) 自然干燥法B) 加速田间干燥法C) 人工干燥法D) 以上都是理由:详见课本P23421. 粗饲料的特点有( B )。
A)体积小,纤维多B)体积大,纤维多C)体积小,纤维少D)体积小,纤维多22. 不属于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措施是(C )。
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生物处理D)微生物处理理由:提高藁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措施有: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和微生物处理。
所以选择C。
23. 饲料的粗纤维含量高为(B )。
A)15%~35% B)25%~45% C)15%~35% D)25%~55%25. 以下哪个不是属于粗饲料(C )。
A) 干草B) 秸秆和秕壳类C) 玉米D) 多汁饲料理由:干草、多汁饲料、秸秆和秕壳类这些都是粗饲料而对于玉米则是精饲料。
26.人工干燥法制作的干草不含下列哪些物质。
( B )。
A)维生素A B)维生素D C)维生素C D)维生素K27. 在干草制作方法中,哪种方法能让干草的营养物质变化最容易。
(B )A)草架干燥法B)地面干燥方C)发酵干燥法D)人工干燥法理由:干草的营养物质变化及其损失在地面干燥法中最容易发生。
28. 不属于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D )。
A) 选择刈割时机B) 迅速脱水干燥C) 坚持科学饲喂D) 微生物处理理由:提高干草营养价值的措施有选择刈割时机、迅速脱水干燥和持科学饲喂。
29. 下列属于提高藳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措施(D )。
A)机械处理B)化学处理C)微生物处理D)以上都是注:提高藳秕饲料营养价值的措施有机械处理、化学处理、微生物处理。
30. 粗饲料的干物质中粗纤维含量(A )。
A)≧18% B)≦18% C)﹥18% D ﹤18%31. 藁秕饲料的粗纤维含量在(B )。
A)25% ~37% B)33% ~45% C)40% ~52% D)45% ~57%理由:藁秕饲料的粗纤维含量在33% ~45% 之间,消化能多在8360kj/kg以下。
32. 晒制的干草富含VD,是下列那种对动物VD的重要来源。
(B )A)白羽肉鸡B)哥斯坦牛C)香猪D)北京麻鸭理由:晒制的干草富含VD,是草食家畜VD的重要来源。
33. 下列不属于粗饲料的加工调制方法的是(A )。
A)生态加工B)物理加工C)化学处理D)生物学处理34. 下列属于粗饲料的特点是(B )。
A)体积大、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多B)体积大、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少C)体积小、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多D)体积小、纤维多、可消化养分多理由:P22335. 青干草相对于其他牧草来说,是因为晒制的干草含有丰富的(B ),这也是草食家畜的重要来源。
A) VA B)VD C) VE D)VK36. 一般自然含水量在多少以内称为粗饲料?(B )A) 30% B) 45% C) 50% D) 60%理由:原则上规定把水分小于45%称为粗饲料。
37. 下列哪一项不属于干草制作自然干燥法?(D )A) 地面干燥法B)草架干燥法C)发酵干燥法D)牧草高温干燥法理由:干草制作自然干燥法包括地面干燥法、草架干燥法和发酵干燥法。
38. 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家畜哪一项维生素的重要来源(D )。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39. 晒制的干草是草食家畜(D )的重要来源。
A)维生素A B)维生素B C)维生素C D)维生素D40. 品质好的干草能保持(D )以上的养分。
A)70% B)75% C)80% D)90%42. 青粗饲料分为青绿饲料、(D )、干草、篙芘饲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