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乙二醇;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合集下载

三甘醇单甲醚112-35-6

三甘醇单甲醚112-35-6

14.2 联合国(UN)规定的名称
欧洲陆运危规: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无数据资料
14.3 运输危险类别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生殖毒性
细胞突变性 -体外试验 - 体外实验 - 鼠伤寒沙门氏菌 - 有或没有代谢活化作用 - 阴性
细胞突变性 -体内试验 - 小鼠 - 雄性和雌性 - 经口 - 阴性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吸入
无数据资料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吞咽
无数据资料
皮肤
无数据资料
眼睛
无数据资料
接触后的征兆和症状
无数据资料
附加说明
化学物质毒性作用登记 : KL6390000
12 生态学资料
12.1 毒性
静态试验半数效应浓度(EC50)-大型蚤(水蚤)->500mg/l-48h Fluka-90450页码7的8
https:// 3/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无数据资料
5 消防措施
5.1 灭火介质
火灾特征 无数据资料 灭火方法及灭火剂 用水雾,抗乙醇泡沫,干粉或二氧化碳灭火。
5.2 源于此物质或混合物的特别的危害
碳氧化物
5.3 救火人员的预防
无数据资料
https:// 1/4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5.4 进一步的信息
无数据资料
6 泄露应急处理

三甘醇

三甘醇

用途(Useage)
用途(Useage)
用作溶剂、萃取剂、干燥剂。也用于印刷油墨作为吸湿剂,柔软剂. 可用于空调系统清洗剂中作为消毒剂. 是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的良好代用品,比一缩二乙二醇(二甘醇)更为环保安全。 三甘醇的亲油亲水平衡值(HLB值)比二甘醇低,所以相对亲油。
谢谢观看
三甘醇
化学物质01 化ຫໍສະໝຸດ 名03 分子量 05 相溶性
目录
02 分子式 04 外观 06 用途(Useage)
基本信息
三甘醇是一种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6H14O4,分子量为150.17。
化学名
化学名
三乙二醇 别名:三甘醇、二缩三乙二醇 英文名:Triethylene gly col / 3,6 -dioxaoctane-1/ 8-diol. 英文缩写:TEG
分子式
分子式
(Formula): C6H14O4 结构式:HOC2H4OC2H4OC2H4OH
分子量
分子量
(Molecular Weight): 150.17 CAS No.: 112-27-6 质量指标(Specification)
外观
外观
(Appearance):无色无臭有吸湿性粘稠液体 物化性质(Physical Properties) 熔点-4.3℃,应该是-7度 沸点289.4℃(101.3kPa),134℃(0.267kPa), 相对密度(15℃)1.1274, 折射率1.4578(15℃), 闪点177℃(闭杯)/196℃(开杯) 燃点412.8℃,蒸气压1Pa(20℃)。 粘度:(20℃). 表面张力:45.2 mN/m (20℃) 化学性质:有醇.醚的性质.
相溶性
相溶性
能与水、乙醇、苯、甲苯混溶,难溶于醚类,不溶于石油醚。有吸湿性。它具有与烷基相连的氧原子和羟基, 因此具有醇和醚的性质。

三甘醇

三甘醇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工程控制: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眼睛防护:
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工作完毕,淋浴更衣。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主要成分:
纯品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 有吸水性。
熔点(℃):
-7
沸点(℃):
285
相对密度(水=1):
1.12(25℃)
相对蒸气密度(空气=1):
5.2
三甘醇
triethylene glycol
triglycol
分子式:
C6H14O4
分子量:
150.7
有害物成分:
三乙二醇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无中毒病例报道。
燃爆危险:
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二缩三乙二醇112-27-6

二缩三乙二醇112-27-6

14.4 包裹组
欧洲陆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海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国际空运危规 : 无数据资料
14.5 环境危害
欧洲陆运危规 :否
国际海运危规 海运污染物 :否 国际空运危规 : 否
14.6 对使用者1 专门对此物质或混合物的安全,健康和环境的规章 / 法规
法规信息 请注意废物处理也应该满足当地法规的要求。 若适用,该化学品满足《危险化学品安全管理条例》(2002年1月9号国务院通过)的要求。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4/4
2.2 GHS 标记要素,包括预防性的陈述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6H14O4 分子量 - 150.17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一般的建议 请教医生。出示此安全技术说明书给到现场的医生看。 如果吸入 如果吸入,请将患者移到新鲜空气处。如果停止了呼吸,给于人工呼吸。请教医生。 在皮肤接触的情况下 用肥皂和大量的水冲洗。请教医生。 在眼睛接触的情况下 用大量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并请教医生。 如果误服 切勿给失去知觉者从嘴里喂食任何东西。用水漱口。请教医生。
急性毒性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口 - 大鼠 - 17,000 mg/kg 吸入: 呼吸失调 半数致死剂量 (LD50) 经皮 - 兔子 - > 22,500 mg/kg 亚 急性毒性 无数据资料 刺激性(总述) 无数据资料 皮肤腐蚀/刺激 皮肤 - 人 - 轻度的皮肤刺激 - 24小时皮肤接触试验。 皮肤 - 兔子 - 轻度的皮肤刺激 - 24 h 严重眼损伤 / 眼刺激 眼睛 - 兔子 - 轻度的眼睛刺激 呼吸道或皮肤过敏 无数据资料 生殖细胞诱变 无数据资料 致癌性 此产品中没有大于或等于 0。1%含量的组分被 IARC鉴别为可能的或肯定的人类致癌物。 生殖毒性 无数据资料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一次接触) 吸入 - 可能引起呼吸道刺激。 特异性靶器官系统毒性(反复接触) 无数据资料 潜在的健康影响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9-16-0

三乙二醇二甲基丙烯酸酯109-16-0

法规信息 无数据资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https://
Powered by TCPDF ()
5/5
g) 闪点
167 °C (333 °F) - closed cup
h) 蒸发速率
无数据资料
i) 可燃性(固体,气体) 无数据资料
j) 高的/低的燃烧性或爆炸性限度 无数据资料
k) 蒸气压
无数据资料
l) 相对蒸气密度
无数据资料
m) 相对密度
1.092 g/mL at 25 °C (77 °F)
n) 溶解性 / 水溶性 无数据资料
4.2 最重要的症状和影响,急性的和滞后的
主要症状和影响,急性和迟发效应接触的症状可能有烧伤感觉,连续咳嗽,气喘,咽喉痛,呼吸急促,头痛,恶心, 呕吐等,据我们所知,此化学,物理和毒性性质尚未经完整的研究。
https:// 1/5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4.3 及时的医疗处理和所需的特殊处理的说明和指示
o)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1.88
p) 自燃温度(°C / °F) 无数据资料
q) 分解温度
无数据资料
r) 粘度
无数据资料
10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10.1 反应性
光照会聚合。
10.2 化学稳定性
强碱,强氧化剂
10.3 敏感性(危险反应的可能性)
无数据资料
10.4 避免接触的条件
无数据资料
10.5 不兼容的材料
Xi R38 S26;S28
2.3 其它危害物
-无
3 成分/组成信息
3.1 物质
分子式 - C14H22O6 分子量 - 286.32
4 急救措施
4.1 必要的急救措施描述

二甘醇、丙三醇MSDS

二甘醇、丙三醇MSDS
LC50:无资料
刺激性:
人经皮:112mg/3 天(间歇),轻度刺激。家兔经眼:50mg,轻度刺激。
生态学资料
生态毒性:
生物降解性:
非生物降解性:
其他有害作用:
无资料。
废弃处置
废弃处置性质:
废弃处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建议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
空气中浓度较高时,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防化学品手套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定期体检。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理化特性
外观与性状:
无色、无臭、开始味甜回味苦的粘稠液体, 具有吸湿性。
丙三醇
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
丙三醇
化学品俗名:
甘油
化学品英文名:
glycerol
英文名称:
glycerin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57
成分/组成信息
纯品
CAS No.
有害物成分
丙三醇
CAS No.56-81-5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食入、吸入、接触
健康危害:
吸入、摄入或经皮肤吸收后对身体有害。对眼睛、皮肤有刺激作用。接触时间长能引起头痛、恶心和呕吐。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中文名称:
三甘醇
英文名称:
技术说明书编码:

分子式:
分子量: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有害物成分
含量
三乙二醇
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
回目录
危险性类别:
侵入途径: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无中毒病例报道。
其它有害作用:
无资料。
第十三部分置方法:
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回目录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编号:
无资料
包装标志:
包装类别: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三乙二醇乙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乙二醇乙醚安全技术说明书

三乙二醇乙醞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化学品中文名称:三乙二醇乙醯化学品英文名称:triethylene glycol ethyl ether中文别名:英文别名:技术说明书编码:分子式:C 8 H 18 0 4 分子量:178. 2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主要成分:纯品CAS No.: 112-50-5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危险性类别:侵入途径: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几乎无刺激性。

未见职业性危害。

环境危害:燃爆危险:第四部分:急救措施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就医。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灭火注意事项及措施: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或其它不燃材料吸附或吸收。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操作注意事项:储存注意事项: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未制定标准监测方法:工程控制:密闭操作。

提供良好的自然通风条件。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但建议特殊情况下,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产品名称:乙二醇 SDS编号:版本:1.0 编制日期:2018年11月26日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1.3中文名称2: 甘醇1.4 分子式:C2H6O21.5 分子量:62.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乙二醇2.2 含量:2.3 CAS No. 107-2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呼吸道、消化道、皮肤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三甘醇安全使用说明

三甘醇安全使用说明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如有不适感,就医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食入
立即饮足量温水催吐,严重时送就近医院治疗
泄漏应急处理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个人防护及注意事项
身体防护
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
戴橡胶手套
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眼睛防护
护目镜
运输注意事项
运输过程中应轻装、轻放,勿倒置、碰撞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其它注意事项
废弃处置方法:建议用焚烧法处置。
废弃注意事项:处置前应参阅国家和地方有关法规。
三甘醇安全使用说明
产品标识
产品名称
三甘醇(三乙二醇)
产品主要组成成份
主要成份
三乙二醇质量浓度99.99%
物理化学性能
外观
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
相对密度
1.12(25℃)
爆炸上下限%(V/V):
0.9-9.2
主要用途
天然气脱水
危险性概述
危险性类别
遇明火、高热可燃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皮肤吸收
本品可燃,对水生生物有毒作用,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乙二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ethylene glycol ???1.3中文名称2: 甘醇1.4 分子式:C2H6O21.5 分子量:62.07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乙二醇2.2 含量:2.3 CAS No. 107-21-1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国内未见本品急慢性中毒报道。

国外的急性中毒多系误服引起。

吸入中毒表现为反复发作性昏厥,并可有眼球震颤,淋巴细胞增多。

口服后急性中毒分三个阶段:第一阶段主要为中枢神经系统症状,轻者似乙醇中毒表现,重者迅速产生昏迷、抽搐,最后死亡;第二阶段,心肺症状明显,严重病例可有肺水肿,支气管肺炎,心力衰竭;第三阶段主要表现为不同程度肾功能衰竭。

本品一次口服致死量估计为1.4ml/kg(1.56g/kg),即总量为70~84ml。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保持呼吸道通畅。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与氧化剂可发生反应。

若遇高热,容器内压增大,有开裂和爆炸的危险。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灭火剂:雾状水、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一般作业工作服。

三乙二醇;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乙二醇;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乙二醇;三甘醇
标识
中文名:
三乙二醇;三甘醇
英文名:
Triethylene glycol;triglycol
理化性质
外观与性状:
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
主要用途:
作为溶剂用于硝化纤维、各种树脂、树胶,也可用于气相色谱以及有机合成。
熔点(℃):
-7沸点(℃):285饱和蒸气压(kPa):0.0013(20℃)
包装与储运
危险性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倒塌、不坠落、不损坏。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船运时,配装位置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驶。
毒性危害
接触限值:
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
侵入途径:
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
LD50:17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
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无中毒病例报道。
急救
皮肤接触:
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
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就医。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建议操作人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戴橡胶手套。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避免与氧化剂接触。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及容器损坏。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倒空的容器可能残留有害物。

三乙二醇乙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三乙二醇乙醚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
参考文献:
暂无
修改说明:
第一版
其他信息:
MDL号:MFCD00020605PubChem号:24880449BRN号1700466
填表部门:
审核部门:
常见用途:
用作溶剂。
分子结构数据:
1、摩尔折射率:45.882、摩尔体积(cm3/mol):177.13、等张比容(90.2K):426.14、表面张力(dyne/cm):33.45、极化率(10-24cm3):18.18
其他防护:
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pH:
无资料
熔点(℃):
无资料
沸点(℃):
255.8
分子式:
C8H18O4
主要成分:
纯品
临界温度(℃):
无资料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0.0013(20℃)
闪点(℃):
135
引燃温度(℃):
计算化学数据:
1.疏水参数计算参考值(XlogP):无2.氢键供体数量:13.氢键受体数量:44.可旋转化学键数量:95.互变异构体数量:无6.拓扑分子极性表面积47.97.重原子数量:128.表面电荷:09.复杂度:77.510.同位素原子数量:011.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2.不确定原子立构中心数量:013.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4.不确定化学键立构中心数量:015.共价键单元数量:1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远离火种、热源。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三乙二醇标准

三乙二醇标准

三乙二醇标准三乙二醇(简称TEG)是一种无色、无味的化学物质,化学式为C6H14O4,熔点为277-279摄氏度。

它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较低的毒性,因此被广泛用于各种应用领域。

本文将介绍三乙二醇的性质、制备方法、应用领域和安全注意事项等内容。

首先,让我们来了解一下三乙二醇的性质。

三乙二醇是一种具有两个羟基(OH)基团的二元醇化合物。

它的分子结构中有两个乙二醇基团(- CH2-CH2-OH),它们与一个丙二醇基团(-CH2-CH2-CH2-OH)相连形成一个稳定且高沸点的化合物。

由于其分子中含有羟基,三乙二醇具有一定的亲水性,可与水和许多有机溶剂混溶。

此外,三乙二醇也具有良好的增塑性和溶剂性,可用作增塑剂、溶剂和抗冻剂等。

三乙二醇的制备方法有多种,具体选择方法取决于需求和条件。

以下是一种常见的制备方法:将乙二醇与丙二醛在碱催化剂的存在下反应,生成三乙二醇和水。

此反应通常在高温和高压条件下进行,以提高反应效率和产率。

制备过程中需要注意控制温度和压力,避免产生副产物和不均一分布的情况。

三乙二醇在许多领域有广泛的应用。

其中,最主要的应用领域之一是制造涂料和树脂。

三乙二醇作为一种增塑剂和溶剂,可以提高涂料和树脂的粘度和延展性,使其更容易涂抹和加工。

此外,三乙二醇还可以用作改性剂,改善涂层的耐候性和耐化学腐蚀性。

在制药行业中,三乙二醇也被用作溶剂和稳定剂,用于制备液体口服药物和制剂。

除此之外,三乙二醇还可以用于制造塑料、纤维、润滑剂和染料等。

然而,使用三乙二醇时需要注意一些安全事项。

首先,三乙二醇具有一定的毒性,在使用和储存过程中应采取必要的防护措施。

接触三乙二醇时应戴上手套、护目镜和防护服等个人防护装备,避免皮肤接触和吸入。

此外,使用过程中要远离明火和高温物体,避免发生燃烧和爆炸事故。

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三乙二醇应存放在阴凉、通风和干燥的地方,避免与氧化剂和易燃物接触。

总之,三乙二醇是一种常用的化学物质,具有良好的溶解性和增塑性,被广泛应用于涂料、树脂、制药和其他领域。

(精选文档)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精选文档)三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吸入:
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
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
回目录
危险特性:
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
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三乙二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说明书目录
第一部分
化学品名称
第九部分
理化特性
第二部分
成分/组成信息
第十部分
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第三部分
危险性概述
第十一部分
毒理学资料
第四部分
急救措施
第十二部分
生态学资料
第五部分
消防措施
第十三部分
废弃处置
第六部分
泄漏应急处理
第十四部分
运输信息
第七部分
操作处置与储存
第十五部分
法规信息
第八部分
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第十六部分
其他信息
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
化学品中文名称:
三乙二醇
化学品英文名称:
triethylene glycol
中文名称2:
三甘醇
英文名称2:
triglycol
技术说明书编码:
1355
CAS No.:
112-27-6
分子式:
C6H14O4
分子量:
150.7
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

二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二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MSDS)

二甘醇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MSDS)第一部分:化学品名称1.1 化学品中文名称:二乙二醇1.2 化学品英文名称:diethylene glycol1.3中文名称2: 二甘醇1.4 分子式:C4H10O31.5 分子量:106.12第二部分:成分/组成信息2.1 主要成分:二乙二醇2.2 含量:2.3 CAS No. 111-46-6第三部分:危险性概述3.1 危险性类别:3.2 侵入途径:3.3 健康危害:未见本品引起职业中毒的报道。

口服引起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及肝、肾损害,可致死。

尸检发现主要损害肾脏、肝脏。

第四部分:急救措施4.1 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大量流动清水冲洗。

4.2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4.3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如呼吸困难,给输氧。

就医。

4.4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

洗胃,导泄。

就医。

第五部分:消防措施5.1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5.2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5.3 灭火方法: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砂土。

第六部分:泄漏应急处理6.1 应急处理: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全面罩),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也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用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7.1 操作注意事项: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MSDS-166——(三甘醇)

MSDS-166——(三甘醇)
眼睛接触 : 形眼睛。 如果吸人大量的化学品,立即转移受害者至空气新鲜处。如果呼吸停止,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
吸入: 注意患者保暖并且保持休息。立即就医。
食入: 如果化学品被吞下,立即就医。 工程控制 :
高于 NIOSH REL 浓度或尚未建立 REL,任何可检测浓度下:自携式正压全面罩呼吸器、供气式 呼吸系统防护: 正压全面罩呼吸器辅之以辅助自携式正压呼吸器。 逃生:装有机蒸气滤毒盒的空气净化式
全面罩呼吸器(防毒面具)、自携式逃生呼吸器。 眼睛防护 :
防护服: 手防护:
其他: 环境信息:
泄漏处置: 防止空气污染法:危害空气污染物(篇 1,条 A,款 112) 应急计划和社区知情权法:款 313 表 R 最低应报告浓度 1.0%
自燃温度(℃): 371℃
爆炸下限(V%): 0.9%

爆炸上限(V%): 9.2%
与硫酸、异氰酸酯、高氯酸及强氧化剂不能配伍。 危
危险特性: 易燃性(红色):1
反应活性(黄色):0 险
燃烧(分解)产物 :

稳定性:
聚合危害 :
包装 与储

毒性 危害
急 救
防 护 措 施
禁忌物: 硫酸、异氰酸酯、高氯酸及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 危险性类 别: 危险货物 包装标 志: 包装类别 : 储运注意 事项: 接触限值 : 侵入途径 :
主要用途 :
熔点:

沸点:

相对密度(水=1):
相对密度(空 气=1):

饱和蒸汽 压(kPa) :

溶解性: 在水中沉底并与水缓慢混合溶解。
临界温度(℃):
临界压力(MPa):
燃烧热(kj/mol):

甘醇、乙二醇的理化性质

甘醇、乙二醇的理化性质
其他防护:
无资料
第九部分:理化特性
pH:
无资料
熔点(℃):
-13.2
沸点(℃):
197.5
分子式:
C2H602
主要成分:
无资料
饱和蒸气压(kPa):
6.21(20℃)
辛醇/水分配系数的对数值:
无资料
临界温度(℃):
无资料
闪点(℃):
110
引燃温度(℃):
无资料
自燃温度:
无资料
燃烧性:
可燃
溶解性:
与水混溶,可混溶于乙醇、醚等。
废弃处置方法:
无资料
废弃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四部分:运输信息
危险货物编号:
无资料
UN编号:
无资料
IMDG规则页码:
无资料
包装标志:
无资料
包装类别:
无资料
包装方法:
无资料
运输注意事项:
无资料
第十五部分:法规信息
法规信息:
无资料
第十六部分:其他信息
参考文献:
/chemistry/107-21-1.htm
第七部分:操作处置与储存
操作注意事项:
无资料
储存注意事项:
储存于阴凉、通风仓间内。远离火种、热源。防止阳光直射。保持容器密封。应与氧化剂、酸类分开存放。搬运时轻装轻卸,保持包装完整,防止洒漏。
第八部分:接触控制/个体防护
中国MAC(mg/m3):
未制订标准前
前苏联MAC(mg/m3):
5mg/m?
TLVTN:
其它理化性质:
无资料
第十部分:稳定性和反应活性
稳定性:
稳定
禁配物: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乙二醇;三甘醇
标识中文名:三乙二醇;三甘醇
英文名:Triethylene glycol;triglycol
理化性质外观与性状:无色粘稠液体,有吸水性。

主要用途:作为溶剂用于硝化纤维、各种树脂、树胶,也可用于气相色谱以及有机合成。

熔点(℃):-7沸点(℃):285饱和蒸气压(kPa):0.0013(20℃)
相对密度(水=1): 1.12(25℃)相对密度(空气=1):5.2
溶解性:可混溶于醇、苯,与水混溶,微溶于醚,不溶于石油醚。

燃烧热(kj/mol):无资料临界压力(Mpa):无资料临界温度(℃):无资料
燃烧爆炸危险性燃爆危险:本品可燃,具刺激性。

闪点(℃):165引燃温度(℃):371
爆炸下限[%(V/V)]:0.9爆炸上限[%(V/V)]:9.2
危险特性:遇明火、高热可燃。

有害燃烧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稳定性:稳定
聚合危害:不聚合禁配物:强氧化剂
灭火方法:
消防人员须佩戴防毒面具,穿全身消防服,在上风向灭火。

尽可能将容器从火场移至
空旷处。

喷水保持火场容器冷却,直至灭火结束。

处在火场中的容器若已变色或从安
全泄压装置中产生声音,必须马上撤离。

用水喷射逸出液体,使其稀释成不燃性混合
物,并用雾状水保护消防人员。

灭火剂:水、雾状水、抗溶性泡沫、干粉、二氧化碳、
砂土。

包装与储运危险性类别:
储运注意事项:
储存:储存于阴凉、通风的库房。

远离火种、热源。

应与氧化剂分开存放,切忌混储。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

储区应备有泄漏应急处理设备和合适的收容材料。

运输:运输前应先检查包装容器是否完整、密封,运输过程中要确保容器不泄漏、不
倒塌、不坠落、不损坏。

严禁与氧化剂、食用化学品等混装混运。

船运时,配装位置
应远离卧室、厨房,并与机舱、电源、火源等部位隔离。

公路运输时要按规定路线行
驶。

毒性危害接触限值:最高容许浓度:中国MAC(mg/m3):未制定标准;前苏联MAC(mg/m3):未制定标准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毒性:LD50:17000mg/kg(大鼠经口)
健康危害:对眼和皮肤无刺激性。

无中毒病例报道。

急救皮肤接触:脱去污染的衣着,用流动清水冲洗。

眼睛接触:提起眼睑,用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冲洗。

就医。

吸入: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

食入:饮足量温水,催吐,就医。

防护措施
工程控制: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呼吸系统防护:
空气中浓度超标时,必须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紧急事态抢救或撤离
时,应该佩戴空气呼吸器。

眼睛防护: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防护服: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手防护:戴橡胶手套。

泄漏处置:
应急行动: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

切断火
源。

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防毒服。

尽可能切断泄漏源。

防止流
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

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


可以用大量水冲洗,洗水稀释后放入废水系统。

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


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操作处置注意事项:
密闭操作,注意通风。

操作人员必须经过专门培训,严格遵守操作规程。

建议操作人
员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穿防毒物渗透工作服,
戴橡胶手套。

远离火种、热源,工作场所严禁吸烟。

使用防爆型的通风系统和设备。

防止蒸气泄漏到工作场所空气中。

避免与氧化剂接触。

搬运时要轻装轻卸,防止包装
及容器损坏。

配备相应品种和数量的消防器材及泄漏应急处理设备。

倒空的容器可能
残留有害物。

其他:工作现场严禁吸烟。

工作完毕,淋浴更衣。

保持良好的卫生习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