幼儿园教案设计大班建构活动《长城长》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名胜古迹——长城;2.把握整个故事的主线与结构;3.培养学生的童心和好奇心;4.发展学生观察、思考、表达和创新能力;5.体验教育,帮助学生形成一些简单的建筑物。
二、教学重点1.初步理解《长城长》的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长城的情感和认识。
三、教学难点1.初步理解《长城长》的故事情节;2.培养学生对长城的情感和认识。
四、教学内容1. 导入(引入长城,通过故事让学生对长城产生好奇心)教师把长城图片放在讲台上,询问学生看到的图片,引导学生合作分组,集体讨论。
询问:这是什么?学过吗?长什么样子?有多高?为什么要建?等等。
课堂小活动在课堂上进行一个游戏:由一名学生做“神抽售票官”,一名学生做“导游”,其他学生支付门票和乘车费,由“导游”带领大家环游长城。
具体内容教师可自行设计,这里不再赘述。
2. 正文(基于教材《长城长》展开讲授,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体验长城长的建造和守卫)教师让学生打开教材,一起读《长城长》。
读完故事后,带着学生一起讨论以下问题:•故事的主人公是谁?他为什么要建长城?•故事中出现了哪些人物?他们都扮演了什么角色?•建造长城的过程中遇到的问题有哪些?主人公是如何解决这些问题的?•故事的结尾是什么?想起一些什么?教师通过几个问题,引导学生总结故事的主要情节,帮助学生对长城的建造有一个整体的了解。
教师再通过小游戏或手工制作,让学生体验长城的建造和守卫。
小游戏:教师在教室里设置了一些障碍(比如障碍物、塑料桶等),让“建造者”从一端出发,在教室里把这些障碍物绕开,走到另一端,代表建造长城。
同时在现场准备几个“守卫”,他们的任务是及时发现入侵者(学生)并把他们“拦截”回来。
这样就可以帮助学生实际体验到建造长城和守卫的过程。
手工制作:教师让学生通过一些小实验和手工活动,学生可以尝试在纸上画出长城,或者用纸板、卡纸等材料制作一个小型长城,这样可以帮助学生进一步了解长城的结构和形态。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城长》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城长》一、课堂背景和目标本次教学活动是为大班幼儿设计的主题为《长城长》的优质课教案。
通过学习和了解中国的历史文化,引发幼儿对长城的兴趣,培养他们的地理、历史等相关知识,同时提高他们的综合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长城长》故事情节讲解2.长城的位置和特点介绍3.长城的作用和历史背景解析4.制作长城模型的手工活动5.学唱《长城长》歌曲三、教学过程1. 入门导入(15分钟)在导入环节中,教师可以通过播放一段与长城相关的视频或图片来吸引幼儿的兴趣,并向幼儿提问如下问题: - 你知道长城在哪里吗? - 长城有什么特点? - 你们对长城了解多少?2. 故事情节讲解(20分钟)教师通过讲述《长城长》的故事情节,向幼儿介绍长城的来历和历史背景,并解释其中的意义。
在讲解的过程中,可以使用一些图片或绘本来辅助讲解,同时鼓励幼儿积极参与,提问和回答问题。
3. 长城的位置和特点介绍(15分钟)教师引导幼儿了解长城的位置和特点,可以使用地图或图示来辅助说明。
教师可以指导幼儿观察地图,找出长城的位置,并解释长城的特点,如长、高、宽等。
4. 长城的作用和历史背景解析(20分钟)教师向幼儿解释长城的作用和历史背景,可以通过故事、图片、视频等多种方式进行。
教师可以引导幼儿思考以下问题: - 长城是怎样建造起来的? - 长城的作用是什么? - 长城在中国历史中的地位和意义是什么?5. 制作长城模型的手工活动(30分钟)为了让幼儿更好地理解长城的结构和特点,教师可以组织幼儿进行制作长城模型的手工活动。
教师可以提供材料,如纸板、剪刀、胶水等,指导幼儿按照示范或图纸进行操作,制作属于自己的长城模型。
在活动中,教师可以与幼儿一起合作、交流,促进幼儿的思维发展和创造力的培养。
6. 学唱《长城长》歌曲(20分钟)通过学唱《长城长》歌曲,教师可以让幼儿更好地记住长城的相关知识和歌曲内容。
教师可以先唱一遍,然后与幼儿一起反复演唱,并鼓励幼儿动手做动作配合歌曲。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绘画技巧。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式,培养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介绍2. 绘画技巧指导:如何绘制长城3. 创作实践:绘制属于自己的长城作品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绘画技巧,完成属于自己的长城作品。
2. 教学难点:长城的线条描绘和色彩搭配,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PPT、图片、画纸、画笔、水彩颜料等2. 材料:长城相关书籍、视频等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长城的视频或展示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讲解:教师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长城的来历和意义。
3. 示范:教师展示如何绘制长城,讲解绘画技巧,如线条描绘、色彩搭配等。
4. 创作实践:幼儿根据所学技巧,独立或合作完成属于自己的长城作品。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表达能力。
6. 总结: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强调长城的历史和文化价值,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7.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向家人分享所学内容,培养幼儿的合作精神和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了解他们对长城历史和文化背景的掌握程度。
2. 评价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作能力,鼓励他们表达自己的思想和感受。
3. 通过家长会的形式,让家长了解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和进步。
七、教学延伸:1. 组织幼儿参观长城,让他们亲身体验长城的壮丽和历史底蕴。
2. 开展长城主题的绘画比赛,激发幼儿的创造力和竞争意识。
3. 邀请专家进行讲座,让幼儿更深入地了解长城的文化内涵。
八、教学反馈:1. 教师及时收集幼儿的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在学习过程中的需求和困惑。
大班主题教案《长城长》

大班主题教案《长城长》【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的长城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物,也是中华民族智慧和勇气的象征。
2.能够描述长城的建筑特点和历史背景。
3.培养学生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
二、教学重点:1.长城的地理位置和建筑特点。
2.长城的历史背景和意义。
三、教学难点:1.学生对长城的保护和爱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四、教学准备:1.教学PPT。
2.长城的图片、视频资料。
五、教学过程:Step 1:导入 (5分钟)老师播放长城的图片和视频资料,激发学生的兴趣,提问学生对长城的了解。
T:大家好!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是中国的长城。
你们对长城有什么了解吗?S1:长城很长,是中国著名的旅游景点。
S2:长城是中国古代的防御工事。
S3:长城非常雄伟,有很多观光点。
T:很好!你们对长城的了解已经非常多了。
那么,你们知道长城是什么意思吗?S4:长的墙。
T:是的。
长城是长长的墙。
它是世界上最长的人工建筑物,也是中华民族的瑰宝。
下面我们就来详细了解长城的情况。
Step 2:学习 (15分钟)老师通过PPT讲解长城的地理位置、建筑特点、历史背景和意义。
T:首先,让我们来看看长城的地理位置。
长城位于中国的北方边境,东起山海关,西到嘉峪关,全长约21000多公里。
T:接下来,我们看一下长城的建筑特点。
长城是由石头、土坯、砖块等材料建造而成的,有的地方建筑了高耸的城墙、城楼,有的地方则没有建筑物。
T:长城的历史可以追溯到2000多年前的春秋战国时期。
当时,中国的国家分裂,为了抵御北方游牧民族的侵袭,各个国家先后修筑了长城。
T:长城的意义是什么呢?它不仅体现了古代中国人民勇于抵御外敌的精神和智慧,也是中华民族团结一心、保卫家园的象征。
Step 3:讨论 (10分钟)老师组织学生分组进行讨论,探讨如何保护和传承长城这一文化遗产。
T:同学们,长城是我们中华民族的文化遗产,我们应该如何保护和传承它呢?请你们分组讨论一下,并列出你们的观点和建议。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美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美让孩子们感受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美导语:中华文化源远流长,古代建筑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旨在通过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感受其独特之美,培养其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一、教学目标:1、让孩子们了解中国古代建筑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
2、让孩子们观察、欣赏古代建筑的独特之美。
3、通过创意美术活动,培养孩子的观察力、想象力、创造力,提高孩子艺术素养。
二、教学准备和教学过程:1、教学准备:(1)教师为每个孩子准备一本有关中国古代建筑的图书,以便于孩子了解和认识古代建筑。
(2)教师为孩子们准备一些绘画工具,如彩色纸张、颜料、毛笔、橡皮擦等,让孩子们随意发挥创意,画出自己理解的中国古代建筑。
2、教学过程:(1)导入环节:教师向孩子们展示中国著名的古代建筑,如故宫、长城、天坛等,引导孩子们认识这些建筑的历史背景及其特点,并与孩子们分享中国古代建筑的独特之美。
(2)欣赏环节:教师让孩子们集中注意力,观察一幅古代建筑的图片,让孩子们自由发挥,说出看到的特点和感受。
通过孩子们的观察和交流,让孩子们更深入地了解古代建筑的特点和独特之美。
(3)创作环节:教师让孩子们选取自己喜欢的一幅古代建筑图片,用彩色纸张、颜料、毛笔、橡皮擦等绘画工具进行创作,并告诉孩子们可以任意发挥自己的想象力,画出自己理解的中国古代建筑。
(4)展示环节:教师让孩子们将自己创作的中国古代建筑画张贴在班级墙壁上,让每个孩子展示自己的作品,并与同学们分享自己的创作过程和感受。
三、教学反思:本教案通过让孩子们了解、感受和创作古代建筑,旨在培养孩子们对传统文化的兴趣和爱好,以期传承和发扬中华文明。
同时,通过本次创意美术活动,孩子们的艺术素养得到了不同层面的提高,更加懂得欣赏和创造美丽的艺术作品。
最终,教师们取得了良好的教学效果,引领孩子们懂得艺术,品味生活,感知世界,成为具有中华文化底蕴和创新创造能力的新时代人才。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一、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中国传统文化的认识。
2.通过观察长城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创意思维。
3.培养幼儿的动手能力,提高美术技能。
二、教学内容1.长城的基本知识和特点2.长城的创意表现方法3.美术材料的运用三、教学过程1.导入(1)教师出示长城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并发表看法。
(2)教师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幼儿兴趣。
2.感知长城(1)教师带领幼儿参观长城模型,让幼儿感受长城的宏伟壮观。
(2)教师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形态、结构特点,如城墙、敌楼、烽火台等。
3.创意构思(1)教师提出创意主题:“长城长”,引导幼儿思考如何用美术作品表现长城。
(2)教师鼓励幼儿发表自己的想法,给予肯定和指导。
4.制作长城作品(1)教师分发美术材料,如彩泥、画笔、颜料等。
(2)教师示范制作长城的基本步骤,如城墙、敌楼、烽火台的塑造。
(3)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制作过程中的问题。
5.展示与评价(1)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欣赏和学习。
(2)教师邀请幼儿发表创作心得,鼓励幼儿相互评价。
(2)教师提出拓展任务:请幼儿回家后,与家人分享长城的知识,并用美术作品表现长城。
四、教学反思1.教学效果本次活动中,幼儿对长城有了更深入的了解,创意美术作品表现出较高的水平,达到了教学目标。
2.教学改进在今后的教学中,可以增加幼儿自主探索的时间,让幼儿更多地进行实践操作,提高动手能力。
3.教学延伸可以开展一系列以长城为主题的活动,如长城故事、长城建筑特点研究等,丰富幼儿的知识储备。
五、教学资源1.图片资源:长城图片、长城模型2.美术材料:彩泥、画笔、颜料等3.教学参考书籍:《长城的故事》、《长城建筑艺术》等重难点补充:1.难点:理解长城的历史意义和文化价值。
补充:教师可以通过故事讲述的方式,如“小朋友们,你们知道长城是怎么来的吗?它代表了什么吗?”接着讲述长城的起源、历史变迁,以及它在中国历史上的重要地位,这样可以帮助幼儿更好地理解长城的重要性。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一、教案背景在大班教学中,主题教案的编写对于教师的教学工作起到了重要的指导作用。
本教案主题为《长城长》,通过这个主题,旨在帮助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并培养他们对美好事物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二、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长城的起源、形态和意义。
2.培养幼儿对优秀文化遗产的热爱和保护意识。
3.发展幼儿的观察力、想象力和表达能力。
4.培养幼儿的合作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内容和活动3.1 长城的起源与形态1.活动一:引入长城–通过展示长城的图片,引导幼儿观察和描述长城的形态和特点。
–使用幼儿能理解的语言介绍长城的起源和作用,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2.活动二:长城拼图–将长城的图片分成几个拼图,在小组合作的情况下,让幼儿尝试将拼图还原并完成整个长城的拼图。
–引导幼儿进行名词学习,学习长城相关的词汇。
3.2 长城的意义与保护1.活动一:长城的意义–观看一段简短的视频,让幼儿了解长城是中国的文化遗产之一,它的重要性和意义。
–进行简单的讨论,引导幼儿表达和分享自己对长城的看法和感受。
2.活动二:保护长城的小卫士–引入幼儿保护长城的概念,告诉他们长城需要大家共同保护。
–分发纸板、颜色笔等材料,让幼儿自由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长城,并进行展示和讨论。
3.3 观察与表达1.活动一:长城的观察–分组带领幼儿去户外或使用图片观察身边的围墙、篱笆等类似长城的事物。
–引导幼儿观察,思考并提出有关长城的问题,例如:为什么长城要如此长、如此高?2.活动二:长城的表达–给予幼儿纸板、颜色笔和其他材料,让他们自由发挥画出自己心目中的长城。
–鼓励幼儿在绘画上表达对长城的喜爱和了解。
四、教学评估通过以下方式进行教学评估:1.教师观察: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积极性和表现。
2.问答:针对活动中的问题进行问答评估幼儿的理解和记忆情况。
3.作品展示:评估幼儿绘画作品和表达的能力。
五、教学延伸1.家园合作:鼓励幼儿与家长一起了解长城,并鼓励他们在家自由绘画并向班级展示。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长城长》是一部描写我国伟大长城的作品,寓意着中华民族历经沧桑,在长期的历史长河中锻炼出了坚强不屈、奋发向前的精神风貌。
通过学习这本书,能够启发孩子们热爱中华文化,懂得中华民族的辉煌历史,伟大的长城也让孩子们更加深刻认识到团结合作的重要性。
下面是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
一、教学目标1.了解中国历史和文化中的长城。
2.理解长城所代表的中华民族的勇气、智慧和团结。
3.认识和感受中华民族传统文化的珍贵性。
4.在活动中学习团队合作的重要性。
二、教材分析本书是一本描写中国长城的图画书,通过作者与孩子的对话,孩子们可以了解到中国的长城是怎样建立的,其历史背景以及长城所代表的勇气、智慧和团结等等。
图画鲜明、充满情感,语言简洁生动,寓教于乐。
三、教学内容1.引入首先让孩子们看几幅长城的图片,然后老师可以向孩子们提问:这是什么?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建筑?它有何作用?从而引起孩子们好奇和兴趣。
然后老师讲述关于长城的历史和建筑,培养孩子们的兴趣和热爱。
2.阅读展示出书籍《长城长》,给孩子们进行一次阅读。
在阅读过程中,老师可以让孩子们倾听,观察图画,帮助他们理解文字和图片,加强认知。
3.讲述讲述一些关于长城的故事,例如小说《长城谣》中的故事等,以引导孩子们对长城及其传统文化的深入理解和认识。
4.活动让孩子们分成小组(3人一小组),给他们分配不同的任务:一个成为队长,组织队员完成任务;一个角色扮演守卫士兵,负责巡逻和保卫长城;还有一个成为建筑工人,负责用卡片或废旧物品DIY建造长城。
最后,讲述团队合作的重要性,总结整个活动经历的乐趣和收获。
5.总结总结本次课程,复习教学内容,强化孩子们的记忆。
同时,老师还可以向孩子们讲述长城对中华历史和文化的意义,培养孩子们爱国爱家的意识。
四、教学方法1.运用阅读、讲述、角色扮演等形式,有针对性地开展教学活动。
2.以趣味、互动、探究为主线,让孩子们在自由、活泼的氛围中感受到学习的乐趣和创造的快乐。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长城长》大班创意美术教案:让孩子们在创作中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目标】1.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掌握形体和色彩的基础知识。
3.学会运用各种材料创作长城的主题作品。
4.通过创作,让孩子们感受到快乐和成就感。
【教学准备】1.一份长城的相关故事或历史资料。
2.色彩笔、水彩笔、丙烯颜料、画布、彩笔、纸张等各种绘画材料。
3.创意手工材料包括纸板、木棒、面团等。
4.摄影设备、电视或者屏幕等各种展示媒介。
【教学过程】1.导入在教学开始前,教师可以使用相关故事或历史资料来讲述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并展示一些长城的图片,让孩子们对长城的形象有一定了解。
2.学习形体和色彩的基础知识在讲解完长城的基本知识后,教师可以带领孩子们学习色彩和形体基础知识。
教师可以用图表、视频等多种方式讲解这些知识,并可以通过捉迷藏、绘画等各种小游戏来巩固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3.创作主题作品接下来,教师可以让孩子们使用各种创作材料来创作长城的主题作品。
例如,可以使用装饰纸板来打造一堵小型的长城,或者使用面团卷铺成长城的形状,用食用色素和食品调料来上色,以此来展现孩子们的创意和表现力。
4.汇报展示当作品已经完成时,教师可以让孩子们展示自己的作品,并鼓励他们进行自我评价和互动交流。
可以让孩子们通过集体讨论的方式,展示自己的创意和想法,从而共同感受到学习过程中的快乐和成就感。
【家庭作业】在教学结束后,教师可以将长城的相关故事和图片,以及本次创作的主题作品,发送给家长们。
同时,教师可以要求孩子们在家中完成一份简单的作业,例如绘制长城的照片或者制作一些简单的创意手工等。
这样可以让孩子们在家中继续学习和创作,并让家长们能够更好地了解和支持孩子们的学习成果。
【总结】通过这次长城主题创意美术教案的学习,孩子们不仅能够学习到形体和色彩的基础知识,更能够通过创作来感受快乐和成就感。
当孩子们感受到自己的创意能够得到肯定和欣赏,他们也会更加有动力和热情地投入到学习中去。
示范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教学设计:《长城长》

示例幼儿园大班主题教案教学设计:《长城长》一、教学目标知识目标1.掌握儒雅风情,感受山川壮美,学习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了解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3.学习并正确朗读《长城长》这首古风儒雅的诗词。
4.能够观察、选择自然材料与人工材料进行手工制作。
能力目标1.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培养审美能力。
2.提高幼儿的语言表达和沟通能力。
3.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和想象力。
4.培养幼儿的动手创造能力。
情感目标1.培养幼儿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2.促进幼儿对集体生活和社交情感的发展。
3.培养幼儿的团队意识和合作精神。
二、教学重难点教学重点1.学习和理解《长城长》这首古风儒雅的诗词。
2.创造手工制作作品,锻炼动手能力。
教学难点1.帮助幼儿了解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帮助幼儿找到并选择制作手工作品的自然或人工材料。
3.促进幼儿对集体生活和社交情感的发展。
三、教学步骤第一步:导入1.讲述中国万里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介绍本次主题教学目的和意义。
3.引导幼儿表达对中华文化的喜爱和热爱。
第二步:学习《长城长》1.教师先背诵一遍诗词,指着诗词的朗读部分朗读一遍,让幼儿跟读。
2.观察插图,讲解古代的建筑形态和文化内涵。
3.教师根据课件,反复指着文字并念出来,让幼儿一起读。
第三步:手工制作1.学生集体讨论手工制作内容,共同决定手工材料。
2.老师提供自然或人工材料和制作工具。
3.老师指导和鼓励孩子自由创作,互相学习、交流和分享。
第四步:总结1.回顾诗词学习和手工制作过程。
2.老师提问,引导幼儿回忆所学知识和体会中华文化的美好。
3.引导幼儿讲述手工制作的过程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评价方式1.观察幼儿的表现和反应,如语言表达、思维逻辑和想象创造能力。
2.评估幼儿的手工制作作品,如制作过程、艺术效果和创造性。
评价标准1.幼儿能准确朗读《长城长》的诗词,并理解其中的文化内涵。
2.幼儿能认识优秀传统文化的美感,表达对中华文化的热爱和兴趣。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幼儿对国家文化遗产的认知和爱护意识。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动手实践等方式,培养幼儿的审美观和美术创作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幼儿对祖国大好河山的热爱之情,培养幼儿的爱国情怀。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
2. 美术创作方法:画长城、剪长城、贴长城。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掌握美术创作方法。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幼儿将长城的形态特征和美术创作相结合。
四、教学准备:1. 教具:课件、画纸、画笔、剪刀、胶水、长城图片等。
2. 材料:颜料、画纸、彩泥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播放课件,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形态特征。
2. 讨论:教师提出问题,引导幼儿思考和讨论长城的建设和意义,激发幼儿的爱国情怀。
3. 示范:教师展示长城的绘画和制作过程,讲解美术创作方法。
4. 动手实践:幼儿根据教师示范,进行长城的绘画、剪贴和拼贴创作。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作品,大家共同欣赏、交流和评价,培养幼儿的审美观。
六、教学延伸:1. 作业: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有关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在其他国家的类似建筑。
2. 课外活动:组织幼儿参观当地的长城或其他古建筑,加深对国家文化遗产的认识。
七、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要对本次课程进行反思,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教学效果,找出不足之处,为下次课程做好准备。
八、教学评价:1. 幼儿评价:观察幼儿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学习态度和作品完成情况,对幼儿进行综合评价。
2. 家长评价:与家长沟通,了解幼儿在家庭中的表现,结合家长评价,全面评估幼儿的学习效果。
九、教学改进:根据教学反思和评价结果,教师要调整教学方法,提高教学效果,关注每个幼儿的成长,满足他们的学习需求。
大班主题教案《长城长》(二篇)

大班主题教案《长城长》教学目标:运用已有经验对自己搭建的长城进一步完善,并合作进行适当调整,体验建构的乐趣。
教学准备:一、环境创设:幼儿问题版面、资料收集版面、搭建长城场地。
二、各种建构材料及工具:大小、材质不同的积木;废旧纸盒;大型纸张;剪刀及粘贴材料。
教学过程:一、话长城——交流分享已有成果。
1、说说已搭建完成长城的特点。
(可针对搭建的对象与真实长城的匹配程度、搭建的材料选择和方法等)2、回忆已搭建完成长城需要改进的地方,讨论改进方法。
(可针对建构技巧方面、合作方法方面、细节刻画方面等)。
二、造长城——深入探究建构作品。
1、根据已有问题协商自由分组。
2、分组合作对长城进行调整完善。
三、品长城——欣赏评价改进作品。
(可针对发现问题的解决效果、发现新一轮的争议等)大班主题教案《长城长》(二)【教学目标】1.了解和学习中国的长城文化,了解长城的起源、发展和保护。
2.培养学生对长城的兴趣,培养学生对长城的保护意识。
3.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通过小组合作制作长城模型。
【教学重点】1.了解长城的起源和发展。
2.学习长城的保护意义和方法。
【教学难点】1.学习长城模型的制作方法。
2.培养学生的合作精神和创造力。
【教学准备】1.长城的图片和介绍资料。
2.制作长城模型所需的材料(纸板、剪刀、胶水等)。
【教学过程】一、导入(10分钟)1.教师利用多媒体展示长城的图片,激发学生的兴趣。
2.利用问题导入:你们知道长城是什么吗?有谁去过长城吗?二、学习长城的起源和发展(20分钟)1.教师介绍长城的起源和发展,并让学生观看相关的视频材料。
2.学生进行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为什么要修建长城?长城是怎样发展起来的?三、了解长城的保护意义和方法(20分钟)1.教师讲解长城的保护意义和方法,如:修复破损的部分,限制人们的破坏行为等。
2.学生进行小组讨论,回答教师提出的问题:如何保护长城?我们作为学生应该怎样做?四、制作长城模型(30分钟)1.教师指导学生利用纸板、剪刀、胶水等材料制作长城模型。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文化,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绘画等方式,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长城的壮丽景色。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基本特点:介绍长城的结构、历史背景和象征意义。
2. 长城的绘画技巧:学习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长城的起伏、弯曲和远处山峰的轮廓。
3. 创作实践:让幼儿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长城画作。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基本特点和历史文化,掌握基本的绘画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让幼儿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长城的起伏、弯曲和远处山峰的轮廓。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长城图片、绘画材料(如彩笔、水粉、画纸等)。
2. 环境:宽敞的绘画空间,充足的绘画材料。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长城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特点,激发幼儿的兴趣。
2. 基本知识讲解:教师简要介绍长城的历史文化和象征意义,让幼儿了解长城的重要性。
3. 绘画技巧讲解:教师示范如何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表现长城的起伏、弯曲和远处山峰的轮廓。
4. 创作实践:幼儿根据所学技巧,独立或合作创作一幅长城画作。
5. 展示与评价: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互相评价,提高审美能力。
6. 总结与反思:教师总结本次课程的重点内容,鼓励幼儿在课后继续观察和研究长城。
六、教学延伸1. 课后活动:让幼儿回家后,与家长一起收集更多关于长城的资料,了解长城在其他国家的相似建筑。
2. 参观考察:组织幼儿参观附近的长城遗址,加深对长城的认识和感受。
七、教学评价1. 评价内容:幼儿对长城的了解程度、绘画技巧的掌握情况以及创作作品的创意和表现力。
2. 评价方法:教师观察、同伴评价、作品展示等。
八、教学建议1. 针对不同幼儿的学习特点,给予个别化的指导,帮助幼儿克服绘画难点。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2. 过程与方法:通过观察、讨论和动手操作,让幼儿学会用简单的线条和颜色描绘长城的形态和特点。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幼儿对我国传统文化的热爱和自豪感,提高幼儿的审美情趣。
二、教学内容1. 导入:教师向幼儿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主体部分:(1)观察长城的图片,让幼儿说一说长城的形态和特点。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长城,讲解绘画技巧。
(3)幼儿动手绘画长城,教师巡回指导。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幼儿了解长城的形态和特点,学会用线条和颜色描绘长城。
2. 教学难点:培养幼儿的绘画技巧和创造力。
四、教学准备1. 教具:长城图片、绘画材料(如画纸、画笔、颜料等)。
2. 材料:长城模型、视频资料等。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教师展示长城图片,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形态和特点,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
2. 主体部分:(1)教师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让幼儿了解长城的重要性。
(2)教师示范如何用线条和颜色描绘长城,讲解绘画技巧。
(3)幼儿动手绘画长城,教师巡回指导,帮助幼儿解决绘画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4)鼓励幼儿发挥创造力,用不同的线条和颜色描绘出自己心中的长城。
3. 总结与展示:教师组织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让幼儿说一说自己的绘画心得。
教师给予肯定和鼓励,总结本次公开课的学习内容。
六、教学评价1. 教师观察幼儿在绘画过程中的表现,评价幼儿对长城形态和特点的理解以及对绘画技巧的掌握。
2.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的绘画心得,评价幼儿的创新意识和表达能力。
七、教学拓展1. 组织幼儿参观长城模型或观看长城的视频资料,让幼儿更直观地了解长城的形态和特点。
2. 开展长城主题的诗歌朗诵、故事讲述等活动,让幼儿从多个角度感受长城的魅力。
八、教学反思教师在课后对自己的教学进行反思,分析教学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针对性地提出改进措施,以提高教学质量。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

大班优秀主题教案《长城长》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1.能够简单介绍长城的历史、功能、意义。
2.能够了解到长城的分布、经过的省份、长城上的建筑等。
3.能够理解“长城长”中的互相帮助、团结友爱等主题。
2.能力目标1.能够通过观察图片、视频等素材,获取信息并加以表达。
2.能够批判性地理解生活中形形色色的不同文化,认识到个体和共同体的关系。
3.情感目标1.培养爱国主义精神,理解国家崛起的艰辛历程。
2.培养品评能力,教育幼儿欣赏周围事物之美,感受其中的乐趣。
二、教学内容1.教学内容分析本节课将以电视剧《长城长》作为教材,通过观看剧集、讲述故事背景、展示长城图片等方式,让幼儿们认识到中华民族在古时候建筑奇迹长城的艰难历程,了解长城在中华文化中的特殊地位,学习传统文化,感受团结友爱等积极正能量的传承。
2.教学步骤(1)导入新课教师介绍本节课主题,播放长城的相关图片,用幼儿易懂的语言描述长城的身世历程、坐落地等。
引起幼儿的好奇心,为接下来的学习做好铺垫。
(2)浏览课文请学生观看有关《长城长》的视频,老师在旁边给出提示,引导幼儿观察梳理当事人和事件横向发展的关系。
通过图片、视频的辅助,让幼儿们感同身受,理解长城故事背后蕴含的国族感情。
(3)故事情感观看之后,交互反馈提问。
通过简单的故事情感带给幼儿同理心体验,了解并感受祖国的兴起历程。
(4)课堂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让幼儿们深刻地认识到长城的历史地位和中国文化的独特魅力,深刻体现了团结友爱、互帮互助这种正能量的文化主题。
三、教学方法1.视听教育法让幼儿通过观看和听取,让学生了解长城的兴建背景、功能、历史等。
通过这种方法激发幼儿兴趣,调动幼儿学习的积极性,进而实现教育目的。
2.交互式教学法课堂上鼓励学生发言、提问,引导幼儿问题式探究式学习,让学生感受到中华文化的厚重和深沉,驱赶幼儿的压力情绪,加强团队的凝聚力和向心力,带着亲密的关系回家。
四、教学评估1.教学反思本节课采用的是视听教育法和交互式教学法,通过引导幼儿认识到中华文化的独特性,感受到友爱互助的传统美德。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

《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长城长》幼儿园大班美术公开课教案一、教学目标:1. 能够通过听故事《长城长》了解长城的基本知识;2. 能够通过观察、比较长城的形象,提高美感和触类旁通能力;3. 能够通过创作长城的方式,锻炼动手能力和创造力。
二、教学准备:1. 故事《长城长》的图片或视频资料;2. 长城的图片或模型;3. 彩色纸、剪刀、胶水、彩色笔等美术工具。
三、教学步骤:1. 导入:教师出示长城的图片或模型,引发学生对长城的认知和想象,与学生交流:“你们知道长城是什么?有没有听过长城的故事?”教师简要介绍一下长城的起源和基本情况。
2. 图文故事呈现:教师使用图片或视频资料呈现故事《长城长》,详细讲述长城的起源、修建过程和功能等,引发学生对长城的兴趣。
3. 讨论和思考:教师带领学生回顾故事的内容,让学生发表自己的观点和想法:“你们喜欢长城吗?你们觉得长城有什么特别之处?”4. 观察与比较:教师出示不同样式的长城图片,与学生一起观察和比较不同长城的外形、颜色、大小等,让学生发现长城的美丽和多样性。
5. 创作活动:教师组织学生进行创作活动,根据教师的示范,学生使用彩色纸、剪刀、胶水和彩色笔等美术工具,自由发挥创造,创作属于自己的长城作品。
6. 展示和分享:学生完成作品后,教师组织学生进行作品的展示和分享,学生可以互相欣赏和评价彼此的作品,并说出自己的创作体会和感受。
四、教学评估:1. 教师观察学生的参与情况和创作表现;2. 学生完成的作品是否符合主题要求和个人风格。
五、教学延伸:教师可以邀请学生在家中或户外观察长城的形象,拍摄照片并在下节课进行分享,进一步增加学生对长城的了解和认知。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长城长》

大班美术优质课教案《长城长》教学目标1.让幼儿了解中国的著名古迹——长城;2.培养幼儿的审美能力和艺术表现能力;3.激发幼儿对美术的兴趣。
教学内容本节课将以中国的古建筑长城为主题,教授幼儿如何运用简单的线条和色彩来创作一个立体的长城作品。
教学准备1.五彩纸张、剪刀、胶水、笔;2.展示长城模型或图片。
教学过程第一步:导入情境老师先向幼儿展示一张长城的图片,并让幼儿看看长城的样子,然后问学生:“这是什么?”等学生回答出“长城”时,老师进一步继续问:“长城长在哪里?”等等问题,巩固众学生对长城的基本认知和了解。
第二步:讲授方法接下来,老师介绍如何运用纸张、剪刀来制作长城。
首先,老师向学生展示利用细长的纸条穿插在一起,长成一片像长城墙的模型,让学生了解长城的主体结构。
第三步:制作实践1.让幼儿自由选择纸张的颜色,裁剪长、短不同的长方形,再按照长城的样式拼接起来;2.学生可选择折叠一些立体小方框,增强作品的立体感;3.利用剪贴手法,提供给幼儿长城的门、墙、窗等细节,增强装饰效果。
第四步:展示作品1.老师逐一点评幼儿的作品,赞扬幼儿作品的特点与优势;2.善用“红色鼓励法”,从形式、颜色和构图等方面给出高质量作品的动态积极评价。
教学特点本节课在讲授长城之外,注重了幼儿对长城的了解、创作和展示方面,逐渐培养学生艺术素养与审美意识。
此外,使用彩纸来制作长城,让幼儿在寓玩于学的过程中,提高创造意识,培养创造能力。
教学总结通过本节课的教学,幼儿们体验了一次独特的艺术创作,有效地激发了学生的艺术兴趣。
在后续的学习与生活中,希望每位小朋友都能够把所学所感融合于生命成长中,成为一名有品位、懂欣赏的艺术人才。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城长》

大班主题优质课教案及教学反思《长城长》一、教学目标•了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学会用绘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长城的感受;•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二、教学内容1. 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长城的建筑工艺、功能等方面;•通过图片、视频等形式展示长城的景观、建筑风格等。
2. 绘画表达长城的美•引导学生观察长城的形态、色彩和建筑特点;•介绍一些基本的素描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开展绘画创作活动,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长城的感受和理解。
3. 分享与交流•鼓励学生在课堂上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现自己的艺术成果;•组织学生进行互动和讨论,让不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促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和合作,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三、教学过程1. 导入环节在课堂开始之前,播放一个长城的短视频或PPT,引起学生的兴趣和好奇心,激发学生对长城的认知和探索欲。
2. 讲解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通过PPT、图片等形式,介绍长城的历史和文化背景,包括长城的建筑工艺、功能等方面。
让学生更好地理解长城的意义和价值。
3. 绘画表达长城的美让学生自带画纸、色笔等绘画工具,向学生介绍一些基本的素描技法和色彩运用方法,让学生开展创意绘画活动,通过画画的方式表达自己对长城的感受和理解。
4. 分享与交流在绘画完成后,鼓励学生互相交流,之后就是阐述自己的作品。
分享自己的作品,展现自己的艺术成果,并与其他同学进行讨论和互动,让学生之间相互学习,交流和展示自己的观点。
5. 总结环节通过课堂讲解、绘画创作和分享交流,让学生更加深入地了解长城,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沟通能力。
教师可以对本堂课的收获、遇到的问题进行总结,提出展望,并提醒学生勤奋学习,进一步掌握更多知识和技能。
四、教学反思此次课程中,我着重设计了绘画创作及分享交流这一环节,通过创作长城的作品,让学生更加深入的了解长城。
而分享交流环节让不同的学生分享自己的经验和见解,展现了学生的艺术成果。
大班创意长城长教案

大班创意长城长教案教案标题:大班创意长城长教案教案目标:1. 引导幼儿了解中国的文化遗产——长城,并激发他们对历史文化的兴趣。
2. 培养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通过手工制作创意长城,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艺术表达能力。
3. 培养幼儿的观察力和想象力,通过游戏和讨论,让他们了解长城的特点和功能。
教学准备:1. 图片或视频展示长城的照片和相关信息。
2. 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颜料、画笔等手工制作所需材料。
3. 课堂游戏道具,如积木或玩具士兵等。
4. 课堂布置:将教室的一侧墙壁或一块大纸板作为创意长城的展示区域。
教学步骤:引入活动:1. 展示长城的照片或视频,并简单介绍长城的历史和特点。
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长城的了解或想法。
主体活动:2. 手工制作创意长城:a. 给每个幼儿发放纸板、剪刀、胶水、彩色纸等材料。
b. 引导幼儿根据长城的形状和特点,自由发挥创造力,制作自己的创意长城模型。
c. 鼓励幼儿在制作过程中互相交流和合作,分享创意和技巧。
3. 游戏和讨论:a. 利用积木或玩具士兵等道具,模拟长城的防御功能,让幼儿参与游戏,体验长城的作用。
b. 引导幼儿观察长城的形状和结构,讨论长城的作用和历史背景。
c. 提出问题,激发幼儿的思考,例如:“为什么长城被称为世界奇迹?”“长城有多长?”等。
4. 创意长城展示:a. 将幼儿制作的创意长城展示在教室的墙壁或大纸板上,让幼儿分享自己的作品。
b. 鼓励幼儿用语言和表情描述自己的创意长城,分享制作过程中的困难和乐趣。
总结活动:5. 回顾今天的学习内容,鼓励幼儿分享自己对长城的新认识和体会。
6. 给予肯定和鼓励,表扬幼儿的创造力和合作精神。
教学延伸:1. 继续探索中国的文化遗产,引导幼儿制作其他具有代表性的手工艺品,如剪纸、中国结等。
2. 组织户外活动,参观附近的历史遗迹或博物馆,进一步加深幼儿对历史文化的理解和认识。
注意事项:1. 确保教室安全,监督幼儿使用剪刀和其他工具时的操作。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上海市冰厂田幼儿园王海虹
活动名称:长城长
活动来源:
“不到长城非好汉!” 朱彬琦带来的长城留念照片留有这行字,而这行字引起了孩子们的强烈兴趣:“为什么不到长城就不是好汉?”“长城那么长,是谁造的?”“长城是怎么造起来的?”“烽火台上面为什么要有小洞洞?”孩子们的问题如潮水般涌来,我们深刻的感受到孩子们主动发起的、强烈的求知与探索的信号,所以我们在《我是中国人》主题中,延续孩子的兴趣点生成了主题分支——长城,以支持孩子们这一探究的需要。
在研究前期,教师与孩子一起作为学习者与研究者,搜集大量的关于长城的主题资料,通过各种途径:记录问题,收集资料,观看录象,交流分享等积累主题经验,但如何整合这些零星的经验,让孩子们引发新一轮的思考与探究,让教师发现幼儿的内在需要与个别差异?让长城再现!让幼儿在主动建构的过程中运用整合已有经验;让幼儿在自发的建构中寻找合作伙伴发展社会交往能力;让幼儿用多元的方式进行表达与交流。
在深入探究建构作品的阶段,幼儿在对已有问题通过回忆逐步清晰之后,通过有目的的自由结伴进行小组探究,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让幼儿在相互学习中共同提高,建构完善理想中的长城。
活动目标:
运用已有经验对自己搭建的长城进一步完善,并合作进行适当调整,体验建构的乐趣。
活动准备:
一、环境创设:幼儿问题版面、资料收集版面、搭建长城场地。
二、各种建构材料及工具:大小、材质不同的积木;废旧纸盒;大型纸张;剪刀及粘贴材料。
活动过程:
一、话长城——交流分享已有成果。
1、说说已搭建完成长城的特点。
(可针对搭建的对象与真实长城的匹配程度、搭建的材料选择和方法等)
2、回忆已搭建完成长城需要改进的地方,讨论改进方法。
(可针对建构技巧方面、合作方法方面、细节刻画方面等)。
二、造长城——深入探究建构作品。
1、根据已有问题协商自由分组。
2、分组合作对长城进行调整完善。
三、品长城——欣赏评价改进作品。
(可针对发现问题的解决效果、发现新一轮的争议等)
长城长反思:
建构前:
在第一次建构中幼儿充分体验了建构的乐趣,运用各种已有经验追求着长城的“形似”,在建构之后的讨论中提出的问题也大多停留在对于外型的改善上,幼儿们直观的追求看的到的结果,是符合年龄特点的,但作为教师更关注的是探究气质的培养——促进幼儿探究行为的变化。
所以在二次建构的第一环节教师预设了一个话题,教师在引导幼儿进行经验回忆的同时,还有重点的提升了幼儿在一次建构中的一种学习方式——同伴学习,女孩杨心婷在与同伴苏振宇建构烽火台的过程中,通过对同伴的观察与模仿,自己掌握了搭建中跨越的经验,而同伴学习这一学习方式,对于我班幼儿个性鲜明、有强烈的自我意识是个普遍的缺失点,教师期望通过这次提升不仅是对内向女孩杨心婷的挑战,也是对众幼儿的启发。
建构中:
在之后建构的活动中,幼儿主要解决的问题是:烽火台的改造与城墙的改造,而教师的观察重点是:幼儿对纸制砖块堆砌而成的烽火台的改造;原因在于:一、一次建构中碰到问题的两名幼儿能否继续坚持完成自己的任务?二、在一次建构中两名幼儿以感知到烽火台的不坚固,她们用了加粗的方法想使之牢固,但是没有起到作用,在二次建构中幼儿如何解决这个问题?
在实施建构的过程中,教师观察到:两名幼儿继续完成自己的烽火台,她们将原来并不牢固的烽火台推倒重来重新搭建,在这时刻教师进行了耐心的等待没有干预,教师认为在建构中要给予幼儿充分的时间与空间进行探索,通过观察两名幼儿能够进行商量,是有目的有计划的进行再次建构,解决自己所想研究的问题;在重建烽火台的过程中,她们将烽火台上方原本较小较软的跨越板替换成了较大较硬的,一方面解决了建构中有关跨越宽度的问题,另一方面在重建的过程中砖块堆放的整齐程度也有所改进,通过这两个问题的解决,烽火台牢固的问题也随之解决了,烽火台比原先更加逼真与稳固。
在整个建构过程中幼儿充分运用了现成的建构材料,但对于废旧材料的运用不足,当现成材料全都使用完毕,可在之后的活动中引导开发废旧材料,学会用辅助材料装饰建筑物。
[幼儿园教案网
]
建构后:
在二次建构之后的分享交流中,教师主要捕捉的是两点:一、满足幼儿成功的体验,让幼儿说说自己在改造长城中的成功之处;二、挖掘幼儿的冲突点,让幼儿有机会进行碰撞、质疑,引发幼儿新一轮的思考,帮助幼儿进行解决方法的思考。
在整个分享环节中,教师的主导性比较强,原因在于一、作为本学期的新插班教师与本班幼儿在处在磨合期;二、第二次建构幼儿的经验积累还不够,在不同的阶段采取不同的策略,前期的扶一把:幼儿探究习惯、方法的培养与积累,才能在后期放的开:更自主更开放的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