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化学 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
一、常见气体的制取和检验⑴氧气制取原理:含氧化合物自身分解 制取方程式:MnO 2O 2+2H 2O 22H 2O2Na 2O 2+2H 2O===4NaOH +O 2↑2KClO 3MnO 22KCl +3O 22KMnO 4MnO 2K 2MnO 4+O 2+装置:略微向下倾斜......的大试管,加热 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带火星木条,复燃 收集:排水法或向上排气法⑵氢气制取原理:活泼金属与弱氧化性酸的置换 制取方程式:Zn+H ₂SO ₄ === ZnSO ₄+H ₂↑ 装置:启普发生器干燥:浓硫酸、硅胶、无水氯化钙、P 2O 5、碱石灰 检验: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 收集:排水法或向下排气法⑶氯气制取原理:强氧化剂氧化含氧化合物 制取方程式:MnO ₂+4HCl(浓) ====MnCl ₂+Cl ₂↑+2H ₂O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加热 检验:能使湿润的淀粉碘化钾试纸变蓝; 除杂:先通入饱和食盐水(除HCl ),再通入浓H ₂SO ₄ (除水蒸气)。
收集:排饱和食盐水法或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Cl ₂+2NaOH === NaCl+NaClO+H ₂O⑷硫化氢制取原理:强酸与强碱的复分解反应 制取方程式:FeS+H 2SO 4 === FeSO 4+H ₂S↑ 装置:启普发生器检验:能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除杂:先通入饱和NaHS 溶液(除HCl ),再通入固体CaCl ₂ (或P ₂O 5)(除水蒸气)。
收集:向上排气法尾气回收:H ₂S+2NaOH === Na ₂S+H ₂O+16HCl(浓)2KCl +2MnCl 25Cl 28H 2O++2KMnO 4⑸二氧化硫制取原理:稳定性强酸与不稳定性弱酸盐的复分解制取方程式:Na₂SO₃+H₂SO₄ == Na₂SO₄+SO₂↑+H₂O 装置:分液漏斗、圆底烧瓶检验:先通入品红试液,褪色,后加热又恢复原红色;除杂:通入浓H₂SO₄ (除水蒸气)、或盛放无水氯化钙、P2O5的干燥管。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
高中化学实验总结大全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课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知识,培养实验操作能力和科学研究精神。
在这篇文档中,我们将总结高中化学实验的一些重要内容,希望能够为广大学生提供一些参考和帮助。
一、酸碱中和实验。
酸碱中和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非常基础的一个实验,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基本原理。
在实验中,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酸碱溶液,如盐酸、硫酸、氢氧化钠、氢氧化钾等,进行中和反应,观察反应后的溶液的酸碱性质的变化,从而深入理解酸碱中和反应的本质。
二、气体制备实验。
气体制备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通过这个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气体的性质和制备方法。
常见的气体制备实验包括氢气的制备、氧气的制备、二氧化碳的制备等。
在这些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了解气体的特点,掌握气体的制备技术,加深对气体化学的理解。
三、单质和化合物实验。
单质和化合物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重点内容,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各种元素的性质和化合物的制备方法。
在实验中,可以选取一些常见的单质和化合物,如氧气、氢气、氯气、硫酸铜、氢氧化铜等,进行相关的实验操作,观察各种物质的性质和反应特点,从而深入理解元素和化合物的本质。
四、电化学实验。
电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实验中的重要内容之一,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让学生了解电化学反应的基本原理和应用。
常见的电化学实验包括电解水、电镀铜、铁的电化学腐蚀等。
在这些实验中,学生可以通过具体的操作,了解电化学反应的规律,掌握电化学实验的技术要点,加深对电化学知识的理解。
五、实验安全注意事项。
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学生们需要时刻注意实验安全,避免发生意外。
在实验室中,学生们应该正确使用实验仪器和试剂,遵守实验操作规程,做好个人防护工作,避免化学品的直接接触,避免产生有害气体的挥发,避免产生火灾和爆炸等危险情况。
只有做好实验安全工作,才能保障实验工作的顺利进行。
高中化学_物质的制备和检验总结
考点57物质的制备和检验1复习重点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难点聚焦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典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 NO2 乙炔SO2等。
Cl2、HCl、NO、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如CO2H2S H2(不可用于C2H2)(1)检验装置的气密性(2)加热时要预热,受热均匀(3)加热易暴沸的混合物时要加碎石,防暴沸(4)制乙烯时浓硫酸与乙醇可先混合,故不必用分液漏斗,换成温度计控制反应温度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0余种气体的实验室制法:A、1、氧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KClO3在MnO2作催化剂的作用下制备或者用KMnO4直接加热制取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2、氨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NH4Cl和Ca(OH)2固体混合加热装置类型:固体+固体(加热)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B、1、氢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Zn和稀H2SO42、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下排空气法2、乙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aC2(又称电石)与水(或饱和食盐水)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不可用启普发生器)收集方法:排水法3、二氧化碳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aCO3和稀HCl反应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4、二氧化硫的实验试制法反应原理:NaSO3和稀H2SO4的反应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5、一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u和稀HNO3混合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6、二氧化氮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u和浓HNO3混合装置类型:固体+液体(不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注意: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②装固体的试管口略向下倾斜;③先均匀加热,然后固定在放药品的地方集中加热;④用排水法收集集体时,停止加热前应先把导气管撤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⑤使用长颈漏斗时要把漏斗颈插入液面下C、1、氯气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MnO2和浓HCl共热装置类型:固体+液体(加热)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或排饱和食盐水法(尾气用碱液吸收)2、乙烯的实验室制法反应原理:CH3CH2OH和浓H2SO4(体积比1:3)迅速加热到170℃(温度计插入液面下)装置类型:液体+液体(加热)收集方法:排水法2、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装置示意图适用范围不溶于水(液)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典型气体H2、O2、NO、CO、CH4、Cl2、HCl、CO2、SO2、H2S H2、NH3、CH4CH2=CH2、CH≡CH3、净化与干燥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加热)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高中化学实验大全总结
高中化学教材常考实验总结化学实验在高考题的比重就是越来越大,目前高考实验命题的特点有二:一就是突出考查实验的基础知识与基本操作能力,二就是突出考查实验探究能力,这一点在考试大纲中已有明确要求。
课本实验往往成为考查学生实验探究能力命题的载体。
一、配制一定物质的量浓度的溶液以配制100mL1、00mol/L的NaOH溶液为例:1、步骤:(1)计算(2)称量: 4、0g (保留一位小数)(3)溶解(4)转移:待烧杯中溶液冷却至室温后转移(5)洗涤(6)定容:将蒸馏水注入容量瓶,当液面离刻度线1—2cm 时,改用胶头滴管滴加蒸馏水至凹液面最低点与刻度线在同一水平线上(7)摇匀:盖好瓶塞,上下颠倒、摇匀(8)装瓶贴标签:标签上注明药品的名称、浓度。
2、所用仪器:(由步骤写仪器)托盘天平、药匙、烧杯、玻璃棒、(量筒)、100mL容量瓶、胶头滴管3、注意事项:(1) 容量瓶:只有一个刻度线且标有使用温度与量程规格,只能配制瓶上规定容积的溶液。
(另外使用温度与量程规格还有滴定管、量筒)(2) 常见的容量瓶:50 mL、100mL、250mL、500mL、1000mL。
若配制480mL与240mL溶液,应分别用500mL容量瓶与250mL容量瓶。
写所用仪器时,容量瓶必须注明规格,托盘天平不能写成托盘天秤!(3) 容量瓶使用之前必须查漏。
方法:向容量瓶内加少量水,塞好瓶塞,用食指顶住瓶塞,用另一只手的五指托住瓶底,把瓶倒立过来,如不漏水,正立,把瓶塞旋转1800后塞紧,再倒立若不漏水,方可使用。
(分液漏斗与滴定管使用前也要查漏)(4) 误差分析(5) 命题角度:一计算所需的固体与液体的量,二就是仪器的缺失与选择,三就是实验误差分析。
二、Fe(OH)3胶体的制备:1、步骤:向沸水中加入FeCl3的饱与溶液,继续煮沸至溶液呈红褐色,停止加热。
操作要点:四步曲:①先煮沸,②加入饱与的FeCl3溶液,③再煮沸至红褐色,④停止加热2、涉及的化学方程式:Fe3++3H2O =Fe(OH)3(胶体)+3H+ 强调之一就是用等号,强调之二就是标明胶体而不就是沉淀,强调之三就是加热。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
完整版)高中化学实验汇总高中化学实验汇总一、《必修一》1、粗盐提纯这个实验的目的是除去粗盐中的泥沙、CaCl2、MgCl2和一些硫酸盐。
试剂的添加顺序应按照规定顺序添加。
实验操作包括:加水搅拌、过滤、再结晶等步骤。
2、溶液中SO42-检验方法这个实验介绍了检验溶液中SO42-的方法。
同时还介绍了检验溶液中Ag+的方法。
3、蒸馏这个实验介绍了蒸馏的仪器和注意事项,如沸石、冷却水流向、弃去开始的馏出液等。
4、萃取分液这个实验介绍了萃取分液的操作方法和注意事项,如查漏和观察溶液颜色。
同时还介绍了溴水、溴的CCl4溶液、液溴、溴蒸气、碘水、碘的CCl4溶液、碘、碘蒸气和玻璃塞上的小孔作用等知识点。
5、电解水这个实验介绍了气体摩尔体积、正氧负氢、氧一氢二等知识点。
同时还解释了实验中正负极气体体积比略小于1:2的原因。
6、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这个实验介绍了一定物质的量浓度溶液的配制方法。
7、胶体的性质和制备1) 制备氢氧化铁胶体的方法:将FeCl3加入NaOH溶液中,搅拌并加热,生成氢氧化铁胶体。
2) 丁达尔效应:将NaCl加入AgNO3溶液中,观察到白色沉淀,说明Ag+离子被Cl-离子取代,产生了丁达尔效应。
3) 浊液和胶体过滤后:浊液可以通过滤纸过滤,而胶体则需要使用特殊的过滤器,例如著名的___-赫维法。
补充:利用半透膜实验可以区分浊液、溶液和胶体。
半透膜只允许溶剂通过,而不允许悬浮物通过。
因此,溶液可以通过半透膜,而浊液和胶体则不能。
4) 电泳:带正电的胶粒会向阴极移动,而带负电的胶粒则会向阳极移动。
这种现象可以用于分离胶体中的不同成分。
8、离子反应1) Na2SO4 + KCl → 无明显反应。
2) Na2SO4 + BaCl2 → 生成白色沉淀,表明SO42-离子与Ba2+离子反应生成BaSO4.3) NaOH + HCl → 生成水和氯化钠。
4) CuSO4 + NaOH → 生成蓝色沉淀,表明Cu2+离子与OH-离子反应生成Cu(OH)2.5) NaOH(酚酞)+ HCl → 酚酞指示剂的颜色由粉红色变为无色,表明OH-离子被H+离子取代。
理化检验知识点总结
理化检验知识点总结一、理化检验的基本概念1. 理化检验的定义理化检验是指对各种物质的性质、成分和结构进行分析和检验的过程。
2. 理化检验的要求(1)精确性:检验结果应该准确无误。
(2)可再现性:在同样的条件下,能够重现相似的结果(3)可靠性:检验结果应该是可靠的,并且能够得到认可。
二、理化检验的基本操作1. 试样的采集(1)试样的选择:根据检验目的和要求进行选择。
(2)试样的采集:根据采样方法进行采集。
(3)试样的保存:根据试样的性质选择适当的保存方法。
2. 样品的制备(1)溶液的制备:根据检验要求配制标准溶液。
(2)气体的制备:通过化学反应或者分离纯度高的气体。
(3)物质的纯化:通过提纯的方法使物质纯净。
3. 试验室常用设备(1)平衡:用于测量物质的质量。
(2)显微镜:用于观察微小颗粒的设备。
(3)分析天平:用于分析物质的质量。
(4)离心机:用于分离悬浮的颗粒和液体。
三、理化检验的基本原理1. 反应与平衡(1)化学反应:化学反应是指一种或多种物质之间发生物理或化学变化的过程。
(2)化学平衡:化学反应达到一定的比例时,反应会达到平衡状态。
2. 分析方法(1)定性分析:通过比较颜色、激光等方法判断物质的成分。
(2)定量分析:通过各种方法测定物质的含量。
3. 仪器设备(1)比色计:用于测定物质的颜色。
(2)分光光度计:用于测定物质的吸光度。
(3)热重分析仪:用于测定物质的热重变化。
四、理化检验的常用方法1. 光谱分析(1)紫外-可见分光光度法:利用物质对紫外或可见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2)红外光谱法:利用物质对红外光的吸收特性进行分析。
(3)质谱分析:利用物质的分子离子在电场中的行为进行分析。
2. 色谱分析(1)气相色谱法:利用气相质谱技术分析物质成分。
(2)液相色谱法:利用液相质谱技术分析物质成分。
3. 电化学分析(1)极谱法:利用物质在电化学条件下的行为进行测定。
(2)电导率法:利用物质在电场中的导电性进行测定。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
高中14种常见物质实验室制法1、实验室制取氢气(H2)⑴反应原理:Zn+H2SO4 === ZnSO4+H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在容器壁上有水珠②能使灼烧的CuO由黑色变为红色,气体产物使白色的CuSO4粉末变蓝2、实验室制取一氧化碳(CO)⑴反应原理:HCOOH−浓硫酸/∆→CO↑+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法⑸尾气处理:点燃法/收集法(塑料袋)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无水珠,产生的气体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3、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碳(CO2)⑴反应原理:CaCO3+2HCl===CaCl2+CO2↑+2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饱和NaHCO3 溶液(除HCl)、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NaHCO3 溶液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通入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继续通又变澄清②能使燃烧的木条熄灭4、实验室制取甲烷(CH4)⑴反应原理:CH3COONa+NaOH −CaO/∆→CH4↑+Na2CO3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淡蓝色火焰,燃烧产物是H2O和CO25、实验室制取乙烯(C2H4)⑴反应原理:CH3CH2OH −浓硫酸/170℃→CH2=CH2↑+H2O⑵发生装置:液+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NaOH溶液(除SO2、SO3)、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点燃,明亮的火焰,冒黑烟,燃烧产物是H2O和CO26、实验室制取乙炔(C2H2)⑴反应原理:CaC2+2H2O −→ CH≡CH↑+Ca(OH)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CuSO4溶液、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7、实验室制取氨气(NH3)⑴反应原理:2NH4Cl+Ca(OH)2CaCl2+2NH3↑+2H2O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碱石灰(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下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⑹检验方法:①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8、实验室制取一氧化氮(NO)⑴反应原理:3Cu+8HNO3 (稀)===== 3Cu(NO3)2+2NO↑+4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集气法⑸尾气处理:收集法(塑料袋)⑹检验方法:①无色气体,暴露于空气中立即变为红棕色9、实验室制取二氧化氮(NO2)⑴反应原理:Cu+4HNO3(浓) =====Cu(NO3)2+2NO2↑+2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3NO2+H2O===2HNO3+NO ; NO+NO2+2NaOH===2NaNO2+H2O )10、实验室制取硫化氢(H2S)⑴反应原理:FeS+2HCl −→ H2S↑+FeCl2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启普发生器)⑶净化方法:饱和NaHS(除HCl),固体CaCl2(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CuSO4溶液或碱液吸收(H2S+2NaOH=== Na2S+H2O或H2S+NaOH=== NaHS+H2O)⑹检验方法:①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湿润的醋酸试纸黑11、实验室制取二氧化硫(SO2)⑴反应原理:Na2SO3+H2SO4=====Na2SO4+SO2↑+H2O⑵发生装置:固+液−→气(分液漏斗、圆底烧瓶)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SO2+2NaOH=== Na2SO3+H2O)⑹检验方法:①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恢复原色12、实验室制取氧气(O2)⑴反应原理:2KClO3−二氧化锰/∆→2KCl+3O2↑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排水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无⑹检验方法:①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13、实验室制取氯气(Cl2)⑴反应原理:MnO2+4HCl(浓)MnCl2+Cl2↑+2H2O⑵发生装置:固+固−∆→气⑶净化方法:饱和食盐水(除HCl)、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排饱和食盐水法⑸尾气处理:碱液吸收(Cl2+2NaOH=== NaCl+NaClO+H2O )⑹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14、实验室制取氯化氢(HCl)⑴反应原理:2NaCl+H2SO4Na2SO4+2HCl↑⑵发生装置:固+液−∆→气⑶净化方法:浓硫酸(除水蒸气)⑷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⑸尾气处理:水(防倒吸装置)⑹检验方法:①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蕊试纸变红②靠近浓氨水冒白烟。
高中化学实验--物质制备、检验归纳
高中化学实验--物质制备、检验归纳化学实验:硫酸铜的制备、检验与归纳实验目的:1. 学习硫酸铜的制备方法;2. 通过实验检验硫酸铜的物理性质;3. 了解硫酸铜的化学性质。
实验原理:硫酸铜(CuSO4)是一种常见的无机盐,常用于电镀、催化剂和化学试剂等领域。
硫酸铜的制备可以通过铜粉与硫酸反应得到。
化学方程式如下:Cu + H2SO4 → CuSO4 + H2↑实验材料与仪器:1. 铜粉;2. 硫酸(浓度为2 mol/L);3. 烧杯;4. 火石;5. 漏斗;6. 试管;7. 醋酸纸。
实验步骤:1. 实验前准备:a. 按照实验室安全规范穿戴实验服、手套和护目镜;b. 将硫酸倒入烧杯中。
2. 制备硫酸铜:a.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铜粉;b. 倒入少量的硫酸;c. 用火石加热煮沸。
3. 过滤与冷却:a. 将反应液倒入漏斗中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b. 将过滤得到的溶液冷却。
4. 结晶与收集:a. 将冷却后的溶液移至试管中;b. 将试管置于冰水混合物中,并用醋酸纸盖住试管口。
5. 检验硫酸铜:a. 观察试管内溶液的颜色和透明度;b. 用玻璃棒沾取少量溶液,观察其结晶形状;c. 将试管翻转,观察溶液的稳定性。
实验结果与讨论:1. 实验结果:a. 制备得到的硫酸铜溶液为蓝色,透明度较高;b. 硫酸铜溶液中的结晶呈现典型的六方晶系形状;c. 硫酸铜溶液翻转试管后溶液保持稳定。
2. 结论与讨论:a. 通过实验我们成功制备了硫酸铜溶液;b. 硫酸铜溶液具有蓝色的特点,透明度较高;c. 硫酸铜结晶呈现典型的六方晶系形状;d. 硫酸铜溶液在翻转试管后保持稳定,说明其溶解度较高。
实验注意事项:1. 实验过程中要注意安全,避免接触到有毒物质;2. 硫酸铜溶液煮沸时要小心操作,避免溅溢;3. 实验结束后要正确处理废液,不可随意倒入下水道;4. 实验中需佩戴防护设备,注意个人和周围环境的安全。
实验总结:该实验通过铜粉与硫酸的反应制备了硫酸铜溶液,并通过观察其物理性质进行了验证。
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知识点
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知识点化学实验是高中化学教学中非常重要的一环,通过实验可以帮助学生巩固理论知识,提高动手实践能力,培养科学思维和实验操作技能。
下面将介绍一些人教版高三化学教材中的实验知识点。
实验一:酸碱滴定酸碱滴定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种分析方法,通过滴定溶液中酸和碱的体积,确定它们之间的化学计量比。
常用的指示剂有酚酞、溴酸甲基橙等。
实施酸碱滴定实验时,要注意滴定管的垂直滴定、迅速摇晃容器、逐滴滴加滴定液等操作步骤。
实验二:气体制取和性质实验气体制取实验包括酸酐与金属反应、酸酐与碳酸盐反应、金属与酸反应等。
而气体性质实验主要包括氧气、氯气、氮气、二氧化碳和硫酸烟雾的性质实验等。
在进行气体制取实验时,要注意选择合适的制取装置,控制反应条件,处理好生成的气体。
在进行气体性质实验时,要注意对气体进行观察和检验。
实验三:电化学实验电化学实验通过观察和记录电解铜(II)硫酸溶液、电解硫酸铜溶液重整铜板实验等,可以了解电解质溶液的导电性和电离程度。
同时,还可以通过测量电解溶液的电压和电流等参数,计算电解质溶液中离子的电极电势。
实验四:有机化合物的实验有机化合物实验包括醇的鉴定、烯烃和芳香烃的实验等。
通过进行醇的鉴定实验,可以通过醇的燃烧反应进行鉴别。
而进行烯烃和芳香烃的实验时,可以通过溴水试剂和铜粉试剂的反应来进行区分。
实验五:无机化合物的实验无机化合物实验包括硫酸盐的实验、氯化物的实验、碳酸盐的实验等。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进行无机化合物的鉴别和性质实验。
实验六:质量分析实验质量分析实验主要包括测定无机物质中氯离子、硫酸根离子、硫离子等离子的实验。
通过这些实验,可以通过滴定法、沉淀法和电位滴定法等方法,进行质量分析,确定物质中离子的存在和含量。
以上是人教版高三化学实验的一些知识点,这些实验可以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化学理论知识,培养科学实验能力。
在进行实验时,应注意操作规范,严格遵守实验安全要求,化学品要妥善保存,保持实验环境整洁。
高中化学03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
H Cl 散热铁片合成塔里的燃烧器H 2Cl 2HCl 合成塔结构图视孔视孔一、盐酸的制备1.原理:氯气在氢气中燃烧,HCl 气体溶于水,得到盐酸。
2.设备3.生产过程:如上图,先通入________,点燃,再通入_________,让氯气在氢气的包裹中燃烧,生成氯化氢气体。
这样操作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工业浓盐酸略带黄色,是因为_______________的缘故。
二、硫酸的制备1.接触法:二氧化硫跟氧气在催化剂表面上接触时发生反应生成三氧化硫,所以这种生产硫酸的方法,称为接触法。
2.原料:黄铁矿(或硫磺)、空气 3.设备:知识梳理常见物质的工业制备4.生产过程:(三个阶段、三个反应、三套设备) (1)SO 2的制取(_________炉)原理: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黄铁矿燃烧反应是放热的,故燃烧的黄铁矿不需要多加燃料,矿石粉碎是为了扩大反应物的接触面,通入持续大量的空气流可以加快反应,提高原料利用率。
)净化:除尘(防止堵塞反应管道)→洗涤(除去杂质,防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干燥(防止腐蚀设备)。
(2)SO 2的催化氧化制取SO 3(_________室)原理:2522222+高温+V O SO O SO Q 垐垎噲垐 利用化学反应速率、化学平衡原理,选择适宜的反应条件如下:温度:400C ︒~500C ︒(选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压强:常压(选择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催化剂:____________(采用多段催化氧化)接触室里有热交换器,充分利用了能源。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
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归纳总结化学实验是高考化学考试中的重要内容之一,它既考察学生对实验操作的掌握,又考察学生对实验原理和实验现象的理解。
在备考高考化学时,掌握好实验知识点是非常重要的。
本文将对高考化学实验知识点进行归纳总结,以帮助考生更好地备考。
一、纯净物质的制备方法在进行化学实验时,常常需要纯净的物质作为试剂。
为了得到纯净的物质,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进行制备。
1. 晶体的制备方法晶体是由所研究的物质在一定温度和浓度的溶液中慢慢结晶而成的,它具有一定的结晶形态和结晶水合物。
2. 沉淀的制备方法沉淀是由两种或两种以上的溶液通过化学反应生成的固体物质。
在实验中可以通过加热、搅拌等方式进行沉淀。
3. 液体的制备方法在实验中,我们有时也需要纯净的液体。
液体的制备方法主要有蒸馏法、溶解法和萃取法等。
其中,蒸馏法是常见的液体制备方法,它可以通过加热溶液,使其汽化并冷凝成液体。
二、酸碱中和反应酸碱中和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常见的一类反应,它是酸和碱反应生成盐和水的过程。
酸碱中和反应具有以下几个特点。
1. 中和滴定实验中和滴定实验是测定溶液酸碱浓度的常用方法,它通过反应终点的出现来判断滴定是否完全。
2. 酸的性质酸是指能够提供H+质子的物质,在实验中我们常用酸性指示剂来检测酸的性质。
3. 碱的性质碱是指能够提供OH-负离子的物质,在实验中我们常用碱性指示剂来检测碱的性质。
三、氧化还原反应氧化还原反应是化学实验中另一类重要的反应,它涉及电子的转移过程。
氧化还原反应具有以下几个重要概念。
1. 氧化还原反应的定义氧化还原反应是指物质电子转移的过程。
氧化是失去电子,还原是得到电子。
2. 氧化剂与还原剂在氧化还原反应中,氧化剂是指能够接受电子的物质,还原剂是指能够提供电子的物质。
3. 氧化数的计算氧化数是描述元素价态变化的指标,它通常是负数或正数,并且满足化合物中各元素的氧化数之和为0。
四、物质的溶解性溶解性是化学实验中常用的一项指标,它表示物质在一定条件下能否溶解于溶剂中。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总结一、实验基础知识1、实验室安全:进入实验室,必须遵守实验规则,确保实验安全。
2、实验仪器:掌握各种实验仪器的用途和使用方法。
3、实验操作:学会正确的实验操作步骤,包括取样、添加试剂、搅拌、过滤等。
4、实验记录:在进行实验的同时,必须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二、实验操作技能1、溶液的配制:学会配制不同浓度的溶液,掌握溶质质量分数的计算方法。
2、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掌握化学反应方程式的书写规则,能够正确书写化学反应方程式。
3、物质的鉴别:学会使用不同的化学方法鉴别不同的物质,如酸碱指示剂、pH试纸等。
4、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掌握物质的分离与提纯方法,如蒸馏、萃取等。
5、物质的制备:学会制备一些常见的化学物质,如氢气、氧气等。
三、实验应用领域1、生活化学:了解化学在日常生活中的应用,如清洁剂、食品添加剂等。
2、环境化学:了解化学在环境保护中的应用,如污水处理、大气污染等。
3、工业化学:了解化学在工业生产中的应用,如化工、制药等。
4、医学化学:了解化学在医学领域中的应用,如药物合成、临床检验等。
四、实验注意事项1、实验前必须认真预习实验内容,了解实验目的、原理和操作步骤。
2、实验时要严格遵守实验规则,确保实验安全。
3、实验时要认真记录实验数据和现象,以便分析实验结果。
4、实验后要及时清理实验器材,保证实验室的整洁卫生。
总之,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是化学学科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实验操作能够加深对化学知识的理解,培养实践能力和创新精神。
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我们要不断学习和应用化学实验知识,为我们的生活和工作环境做出贡献。
《物质的制备》 知识清单
《物质的制备》知识清单一、气体的制备(一)氧气(O₂)1、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加热高锰酸钾(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O₂↑)或加热氯酸钾和二氧化锰的混合物(2KClO₃加热 2KCl +3O₂↑,MnO₂为催化剂)。
实验装置:固体加热型,包括铁架台、酒精灯、大试管、单孔塞、导气管等。
收集方法:排水法(因为氧气不易溶于水)或向上排空气法(因为氧气的密度比空气略大)。
检验方法: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集气瓶中,如果木条复燃,证明是氧气。
验满方法:排水法收集时,当集气瓶口有大量气泡冒出时,证明已满;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时,将带火星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复燃,证明已满。
2、工业制备分离液态空气法: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液化,然后再逐渐升温,使氮气先蒸发出来,剩下的主要是液态氧。
(二)二氧化碳(CO₂)1、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大理石(或石灰石)与稀盐酸反应(CaCO₃+ 2HCl= CaCl₂+ H₂O + CO₂↑)。
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包括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塞、导气管等。
收集方法:向上排空气法(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且能溶于水)。
检验方法: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如果石灰水变浑浊,证明是二氧化碳(CO₂+ Ca(OH)₂= CaCO₃↓ + H₂O)。
验满方法: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如果木条熄灭,证明已满。
2、工业制备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₃高温 CaO + CO₂↑)。
(三)氢气(H₂)1、实验室制备反应原理:锌与稀硫酸反应(Zn +H₂SO₄=ZnSO₄+H₂↑)。
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与制备二氧化碳的装置相似。
收集方法:排水法(因为氢气难溶于水)或向下排空气法(因为氢气的密度比空气小)。
检验方法:点燃,罩一个干冷的烧杯,火焰呈淡蓝色,烧杯内壁有水珠生成。
2、工业制备电解水(2H₂O 通电 2H₂↑ + O₂↑)。
二、固体物质的制备(一)硫酸铜晶体(CuSO₄·5H₂O)1、原理用铜和浓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溶液,然后蒸发浓缩、冷却结晶得到硫酸铜晶体(Cu + 2H₂SO₄(浓) 加热 CuSO₄+ SO₂↑ + 2H₂O)。
(完整版)高中有机化学实验总结最全
有机化学基础实验(一)烃1. 甲烷的氯代(必修2、P56)(性质)实验:取一个100mL的大量筒(或集气瓶),用排水的方法先后收集20mLCH4和80mLCl2,放在光亮的地方(注意:不要放在阳光直射的地方,以免引起爆炸),等待片刻,观察发生的现象。
现象:大约3min后,可观察到混合气体颜色变浅,气体体积缩小,量筒壁上出现油状液体,量筒内饱和食盐水液面上升,可能有晶体析出【会生成HCl,增加了饱和..食盐水】解释:生成卤代烃2. 石油的分馏(必修2、P57,重点)(分离提纯)(1)两种或多种沸点相差较大且互溶的液体混合物,要进行分离时,常用蒸馏或分馏的分离方法。
(2)分馏(蒸馏)实验所需的主要仪器:铁架台(铁圈、铁夹)、石棉网、蒸馏烧瓶、带温度计的单孔橡皮塞、冷凝管、牛角管、锥形瓶。
(3)蒸馏烧瓶中加入碎瓷片的作用是:防止爆沸(4)温度计的位置:温度计的水银球应处于支管口(以测量蒸汽温度)(5)冷凝管:蒸气在冷凝管内管中的流动方向与冷水在外管中的流动方向下口进,上口出(6)用明火加热,注意安全3. 乙烯的性质实验(必修2、P59)现象:乙烯使KMnO4酸性溶液褪色(氧化反应)(检验)乙烯使溴的四氯化碳溶液褪色(加成反应)(检验、除杂)乙烯的实验室制法:(1)反应原料:乙醇、浓硫酸(2)反应原理:CH3CH2OH CH2=CH2↑ + H2O副反应:2CH3CH2OH CH3CH2OCH2CH3 + H2OC2H5OH + 6H2SO4(浓)6SO2↑+ 2CO2↑+ 9H2O(3)浓硫酸:催化剂和脱水剂(混合时即将浓硫酸沿容器内壁慢慢倒入已盛在容器内的无水酒精中,并用玻璃棒不断搅拌)(4)碎瓷片,以防液体受热时爆沸;石棉网加热,以防烧瓶炸裂。
(5)实验中要通过加热使无水酒精和浓硫酸混合物的温度迅速上升到并稳定于170℃左右。
(不能用水浴)(6)温度计要选用量程在200℃~300℃之间的为宜。
温度计的水银球要置于反应物的中央位置,因为需要测量的是反应物的温度。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高中书本化学实验总结
以下是一个高中化学实验的总结,涵盖了实验目标、实验材料、实验步骤、实验结果和结论等方面。
实验名称:硫酸铜与氢氧化钠的反应
实验目标:
1. 理解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的化学原理。
2. 掌握制备硫酸铜和氢氧化钠的方法。
3. 观察和理解实验过程中发生的化学变化。
实验材料:
1. 硫酸铜(CuSO4)
2. 氢氧化钠(NaOH)
3. 试管、烧杯、滴管、搅拌器等实验器材。
实验步骤:
1. 在烧杯中加入适量的硫酸铜溶液。
2. 用滴管缓慢加入氢氧化钠溶液,同时用搅拌器搅拌。
3. 观察并记录反应过程中颜色的变化和沉淀的产生。
4. 等待反应完全后,用滤纸将沉淀物过滤出来,观察沉淀物的性质。
5. 对实验结果进行讨论和总结。
实验结果:
当向硫酸铜溶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时,会产生蓝色沉淀物。
随着反应的进行,蓝色沉淀物逐渐增多,最终形成深蓝色的沉淀物。
实验结论:
硫酸铜与氢氧化钠反应生成氢氧化铜(Cu(OH)2)和硫酸钠(Na2SO4)。
这个反应是一个典型的双替换反应,其中铜离子(Cu2+)被氢氧根离子(OH-)替换,而钠离子(Na+)被硫酸根离子(SO42-)替换。
这个反应可以用以下化学方程式表示:CuSO4 + 2NaOH = Cu(OH)2↓ + Na2SO4。
高中化学常考的100个知识点总结
高中化学必修一1、混合物的分离①过滤:固体(不溶)和液体的分离。
②蒸发:固体(可溶)和液体分离。
③蒸馏:沸点不同的液体混合物的分离。
④分液:互不相溶的液体混合物。
⑤萃取:利用混合物中一种溶质在互不相溶的溶剂里溶解性的不同,用一种溶剂把溶质从它与另一种溶剂所组成的溶液中提取出来。
2、粗盐的提纯(1)粗盐的成分:主要是NaCl,还含有MgCl2、CaCl2、Na2SO4、泥沙等杂质(2)步骤:①将粗盐溶解后过滤;②在过滤后得到粗盐溶液中加过量试剂BaCl2(除SO42-)、Na2CO3(除Ca2+、过量的Ba2+)、NaOH(除Mg2+)溶液后过滤;③得到滤液加盐酸(除过量的CO32-、OH-)调pH=7得到NaCl溶液;④蒸发、结晶得到精盐。
加试剂顺序关键:Na2CO3在BaCl2之后;盐酸放最后。
(3) 蒸馏装置注意事项:①加热烧瓶要垫上石棉网;②温度计的水银球应位于蒸馏烧瓶的支管口处;③加碎瓷片的目的是防止暴沸;④冷凝水由下口进,上口出。
(4) 从碘水中提取碘的实验时,选用萃取剂应符合原则:①被萃取的物质在萃取剂溶解度比在原溶剂中的大得多;②萃取剂与原溶液溶剂互不相溶;③萃取剂不能与被萃取的物质反应。
3、离子的检验:①SO42-:先加稀盐酸,再加BaCl2溶液有白色沉淀,原溶液中一定含有SO42-。
Ba2++SO42-=BaSO4↓②Cl-(用AgNO3溶液、稀硝酸检验)加AgNO3溶液有白色沉淀生成,再加稀硝酸沉淀不溶解,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或先加稀硝酸酸化,再加AgNO3溶液,如有白色沉淀生成,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l -。
Ag++Cl-=AgCl↓。
③CO32-:(用BaCl2溶液、稀盐酸检验)先加BaCl2溶液生成白色沉淀,再加稀盐酸,沉淀溶解,并生成无色无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则原溶液中一定含有CO32-。
5、分散系(1)分散系组成:分散剂和分散质,按照分散质和分散剂所处的状态,分散系可以有9种组合方式。
《物质的制备》 知识清单
《物质的制备》知识清单一、气体的制备(一)氧气(O₂)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1)加热高锰酸钾(KMnO₄)化学方程式:2KMnO₄加热 K₂MnO₄+ MnO₂+ O₂↑实验装置:固体加热型,包括铁架台、酒精灯、试管、棉花、导管、水槽、集气瓶等。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将药品装入试管,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用带导管的单孔橡皮塞塞紧试管。
③将试管固定在铁架台上,试管口略向下倾斜。
④点燃酒精灯,先预热,再对准药品部位加热。
⑤用排水法收集氧气,当气泡连续均匀冒出时开始收集。
⑥收集完毕,先将导管移出水面,再熄灭酒精灯。
(2)加热氯酸钾(KClO₃)和二氧化锰(MnO₂)的混合物化学方程式:2KClO₃加热 2KCl + 3O₂↑实验装置和步骤与加热高锰酸钾类似,二氧化锰是催化剂,加快反应速率。
(3)过氧化氢(H₂O₂)分解化学方程式:2H₂O₂二氧化锰 2H₂O + O₂↑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使用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水槽、集气瓶等。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二氧化锰,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过氧化氢溶液。
③用排水法或向上排空气法收集氧气。
2、工业制备分离液态空气法。
利用空气中各成分的沸点不同,先将空气液化,再升温,使氮气(N₂)先汽化,留下液态氧气。
(二)二氧化碳(CO₂)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1)大理石(或石灰石,主要成分都是碳酸钙,CaCO₃)与稀盐酸(HCl)反应化学方程式:CaCO₃+ 2HCl = CaCl₂+ H₂O + CO₂↑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包括锥形瓶、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双孔橡皮塞、导管、集气瓶等。
实验步骤:①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②向锥形瓶中加入大理石(或石灰石),通过长颈漏斗(或分液漏斗)加入稀盐酸。
③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二氧化碳。
④检验二氧化碳是否收集满,将燃着的木条放在集气瓶口,木条熄灭,证明已收集满。
2、工业制备高温煅烧石灰石:CaCO₃高温 CaO + CO₂↑(三)氢气(H₂)的制备1、实验室制备锌(Zn)与稀硫酸(H₂SO₄)反应化学方程式:Zn + H₂SO₄= ZnSO₄+ H₂↑实验装置:固液不加热型,同二氧化碳的制备装置相似。
高考化学实验制备知识点
高考化学实验制备知识点高考化学考试中,实验制备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学生需要掌握各种实验制备的原理、步骤以及注意事项。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详细讨论一些常见的高考化学实验制备知识点。
1. 分离和提取方法在化学实验中,分离和提取是常见的操作。
例如,通过蒸馏可以分离液体混合物中的挥发性组分。
另一个常用的方法是萃取,通过溶剂与物质的相溶性差异,提取目标物质。
2. 合成和制备化合物合成和制备化合物是高考化学实验的重要内容。
例如,用碳酸氢钠和醋酸反应,可以制备出醋酸钠。
这个实验也可以帮助学生理解酸碱反应和中和反应的原理。
3. 测定物质的质量和纯度在化学实验中,测定物质的质量和纯度是必不可少的。
例如,可以通过酸碱滴定法来测定酸或碱的浓度。
利用重量法可以准确地测定物质的质量。
这些技巧在高考化学实验中经常被用到。
4. 高考实验中的实验条件在高考化学实验中,实验条件是一个重要的考点。
例如,温度、压力、光照等对于实验结果的影响都需要学生了解和掌握。
同时,实验设备的选择和使用也需要注意实验条件。
5. 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实验安全和环境保护是化学实验中非常重要的方面。
学生在进行实验制备时需要遵守相关的实验规范,正确使用实验器材,并采取必要的安全措施。
此外,在实验结束后,废弃物的处理也是需要考虑的问题。
6. 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在高考化学实验中,实验技巧和注意事项也是需要掌握的知识点。
例如,学生需要学会使用实验仪器,熟悉实验步骤,并注意实验时间、温度、浓度等因素。
实验时要注意安全,防止意外发生。
7. 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在实验制备过程中,学生需要正确地处理和分析实验数据。
例如,学生可以通过计算摩尔质量和摩尔浓度来计算物质的质量和浓度。
学生还需要学会绘制实验数据的图表,并进行数据的解读和分析。
8. 实验结果的评价高考化学实验中,实验结果的评价是一个重要的环节。
学生需要根据实验目的和预期结果,评价实验结果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同时,学生还需要掌握实验结果与理论知识的联系,进行实验结果的解读。
高中化学实验知识点大全总结
中学化学试验学问点大全总结化学试验的内容有很多,你都记住了吗?下面给你共享中学化学试验学问点大全总结,欢迎阅读。
中学化学试验学问点大全总结一.中学化学试验操作中的七原则驾驭下列七个有关操作依次的原则,就可以正确解答"试验程序推断题'。
1."从下往上'原则。
以Cl2试验室制法为例,装配发生装置依次是:放好铁架台摆好酒精灯依据酒精灯位置固定好铁圈石棉网固定好圆底烧瓶。
2."从左到右'原则。
装配困难装置遵循从左到右依次。
如上装置装配依次为:发生装置集气瓶烧杯。
3.先"塞'后"定'原则。
带导管的塞子在烧瓶固定前塞好,以免烧瓶固定后因不宜用力而塞不紧或因用力过猛而损坏仪器。
4."固体先放'原则。
上例中,烧瓶内试剂MnO2应在烧瓶固定前装入,以免固体放入时损坏烧瓶。
总之固体试剂应在固定前加入相应容器中。
5."液体后加'原则。
液体药品在烧瓶固定后加入。
如上例浓盐酸应在烧瓶固定后在分液漏斗中缓慢加入。
6.先验气密性(装入药口前进行)原则。
7.后点酒精灯(全部装置装完后再点酒精灯)原则。
二.中学化学试验中温度计的运用分哪三种状况以及哪些试验须要温度计1.测反应混合物的温度:这种类型的试验须要测出反应混合物的精确温度,因此,应将温度计插入混合物中间。
①测物质溶解度。
②试验室制乙烯。
2.测蒸气的温度:这种类型的试验,多用于测量物质的沸点,由于液体在沸腾时,液体和蒸气的温度相同,所以只要测蒸气的温度。
①试验室蒸馏石油。
②测定乙醇的沸点。
3.测水浴温度:这种类型的试验,往往只要使反应物的温度保持相对稳定,所以利用水浴加热,温度计则插入水浴中。
①温度对反应速率影响的反应。
②苯的硝化反应。
三.常见的须要塞入棉花的试验有哪些须要塞入少量棉花的试验:加热KMnO4制氧气制乙炔和收集NH3 其作用分别是:防止KMnO4粉末进入导管; 防止试验中产生的泡沫涌入导管;防止氨气与空气对流,以缩短收集NH3的时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高中化学物质的制备和检验知识点总结1、掌握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法(包括所用试剂、仪器、反应原理和收集方法)、2、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的物质(包括气体物质、无机离子)进行分离、提纯和鉴别、难点聚焦一、常见气体的实验室制备1、气体发生装置的类型(1)设计原则:根据反应原理、反应物状态和反应所需条件等因素来选择反应装置。
(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固体反应物(加热)固液反应物(不加热)固液反应物(加热)装置示意图主要仪器典型气体O2、NH3、CH4等H2、CO2、H2S等。
Cl2、HCl、CH2=CH2等操作要点(l)试管口应稍向下倾斜,以防止产生的水蒸气在管口冷凝后倒流而引起试管破裂。
(2)铁夹应夹在距试管口 l/3处。
(3)胶塞上的导管伸入试管里面不能太长,否则会妨碍气体的导出。
(1)在用简易装置时,如用长颈漏斗,漏斗颈的下口应伸入液面以下,否则起不到液封的作用;(2)加入的液体反应物(如酸)要适当。
(3)块状固体与液体的混合物在常温下反应制备气体可用启普发生器制备。
(1)先把固体药品加入烧瓶,然后加入液体药品。
(2)要正确使用分液漏斗。
几种气体制备的反应原理1、O22KClO32KCl+3O2↑2KMnO4K2MnO4+MnO2+O2↑2H2O22H2O+O2↑2、NH3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NH3H2ONH3↑+H2O3、CH4 CH3COONa+NaOHNa2CO3+CH4↑4、H2 Zn+H2SO4(稀)=ZnSO4+H2↑5、CO2 CaCO3+2HCl=CaCl2+CO2↑+H2O6、H2S FeS+H2SO4(稀)=FeSO4+H2S↑7、SO2 Na2SO4+H2SO4(浓)=Na2SO4+SO2↑+H2O8、NO2 Cu+4HNO3(浓)=Cu(NO3)2+2NO2↑+2H2O9、NO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10、C2H2 CaC2+2H2O→Ca(OH)2+CH≡CH↑11、Cl2 MnO2+4HCl(浓)MnCl2+Cl2↑+2H2O12、HClNaCl(固)+H2SO4(浓)NaHSO4+HCl↑NaCl(固)+NaHSO4Na2SO4+HCl↑2NaCl(固)+H2SO4(浓)Na2SO4+2HCl↑13、C2H4 C2H5OHCH2=CH2↑+H2O14、N2 NaNO2+NH4ClNaCl+N2↑+2H2O2、收集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氧化的溶解性或密度(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排水(液)集气法向上排空气集气法向下排空气集气法装置示意图适用范围不溶于水(液)的气体密度大于空气的气体密度小于空气的气体典型气体H2、O2、NO、CO、CH4、CH2=CH2、CH≡CHCl2、HCl、CO2、SO2、H2SH2、NH3、CH43、净化与干燥装置(1)设计原则:根据净化药品的状态及条件(2)装置基本类型:装置类型液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不加热)固体除杂剂(加热)适用范围装置示意图(3)气体的净化剂的选择选择气体吸收剂应根据气体的性质和杂质的性质而确定,所选用的吸收剂只能吸收气体中的杂质,而不能与被提纯的气体反应。
一般情况下:①易溶于水的气体杂质可用水来吸收;②酸性杂质可用碱性物质吸收;③碱性杂质可用酸性物质吸收;④水分可用干燥剂来吸收;⑤能与杂质反应生成沉淀(或可溶物)的物质也可作为吸收剂。
(4)气体干燥剂的类型及选择常用的气体干燥剂按酸碱性可分为三类:①酸性干燥剂,如浓硫酸、五氧化二磷、硅胶。
酸性干燥剂能够干燥显酸性或中性的气体,如CO2、SO2、NO2、HCI、H2、Cl2 、O2、CH4等气体。
②碱性干燥剂,如生石灰、碱石灰、固体NaOH。
碱性干燥剂可以用来干燥显碱性或中性的气体,如NH3、H2、O2、CH4等气体。
③中性干燥剂,如无水氯化钙等,可以干燥中性、酸性、碱性气体,如O2、H2、CH4等。
在选用干燥剂时,显碱性的气体不能选用酸性干燥剂,显酸性的气体不能选用碱性干燥剂。
有还原性的气体不能选用有氧化性的干燥剂。
能与气体反应的物质不能选作干燥剂,如不能用CaCI2来干燥NH3(因生成 CaCl28NH3),不能用浓H2SO4干燥 NH3、H2S、HBr、HI等。
气体净化与干燥注意事项一般情况下,若采用溶液作除杂试剂,则是先除杂后干燥;若采用加热除去杂质,则是先干燥后加热。
对于有毒、有害的气体尾气必须用适当的溶液加以吸收(或点燃),使它们变为无毒、无害、无污染的物质。
如尾气Cl2、SO2、Br2(蒸气)等可用NaOH溶液吸收;尾气H2S可用CuSO4或NaOH溶液吸收;尾气CO可用点燃法,将它转化为CO2气体。
4、气体实验装置的设计(1)装置顺序:制气装置→净化装置→反应或收集装置→除尾气装置(2)安装顺序:由下向上,由左向右(3)操作顺序:装配仪器→检验气密性→加入药品二、常见物质的分离、提纯和鉴别1、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对物质的分离可一般先用化学方法对物质进行处理,然后再根据混合物的特点用恰当的分离方法(见化学基本操作)进行分离。
用化学方法分离和提纯物质时要注意:①最好不引入新的杂质;②不能损耗或减少被提纯物质的质量③实验操作要简便,不能繁杂。
用化学方法除去溶液中的杂质时,要使被分离的物质或离子尽可能除净,需要加入过量的分离试剂,在多步分离过程中,后加的试剂应能够把前面所加入的无关物质或离子除去。
对于无机物溶液常用下列方法进行分离和提纯:(1)生成沉淀法例如NaCl溶液里混有少量的MgCl2杂质,可加入过量的NaOH溶液,使Mg2+离子转化为Mg(OH)2沉淀(但引入新的杂质OH-),过滤除去Mg(OH)2,然后加入适量盐酸,调节pH为中性。
(2)生成气体法例如Na2SO4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为了不引入新的杂质并增加SO42-,可加入适量的稀H2SO4,将CO32-转化为CO2气体而除去。
(3)氧化还原法例如在 FeCl3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2杂质,可通入适量的Cl2气将FeCl2氧化为FeCl3。
若在 FeCl2溶液里含有少量 FeCl3,可加入适量的铁粉而将其除去。
(4)正盐和与酸式盐相互转化法例如在Na2CO3固体中含有少量NaHCO3杂质,可将固体加热,使NaHCO3分解生成Na2CO3,而除去杂质。
若在NaHCO3溶液中混有少量Na2CO3杂质,可向溶液里通入足量CO2,使Na2CO3转化为NaHCO3。
(5)利用物质的两性除去杂质例如在Fe2O3里混有少量的Al2O3杂质,可利用Al2O3是两性氧化物,能与强碱溶液反应,往试样里加入足量的 NaOH溶液,使其中 Al2O3转化为可溶性 NaAlO2,然后过滤,洗涤难溶物,即为纯净的Fe2O3。
(6)离子交换法例如用磺化煤(NaR)做阳离子交换剂,与硬水里的Ca2+、Mg2+进行交换,而使硬水软化。
2、物质的鉴别物质的检验通常有鉴定、鉴别和推断三类,它们的共同点是:依据物质的特殊性质和特征反应,选择适当的试剂和方法,准确观察反应中的明显现象,如颜色的变化、沉淀的生成和溶解、气体的产生和气味、火焰的颜色等,进行判断、推理。
鉴定通常是指对于某一种物质的定性检验,根据物质的化学特性,分别检出阳离子、阴离子,鉴别通常是指对分别存放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进行定性辨认,可根据一种物质的特性区别于另一种,也可根据几种物质的颜色、气味、溶解性、溶解时的热效应等一般性质的不同加以区别。
推断是通过已知实验事实,根据性质分析推求出被检验物质的组成和名称。
我们要综合运用化学知识对常见物质进行鉴别和推断。
1、常见气体的检验常见气体检验方法氢气纯净的氢气在空气中燃烧呈淡蓝色火焰,混合空气点燃有爆鸣声,生成物只有水。
不是只有氢气才产生爆鸣声;可点燃的气体不一定是氢气氧气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氯气黄绿色,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O3、NO2也能使湿润的碘化钾淀粉试纸变蓝)氯化氢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在潮湿的空气中形成白雾,能使湿润的蓝色石蓝试纸变红;用蘸有浓氨水的玻璃棒靠近时冒白烟;将气体通入AgNO3溶液时有白色沉淀生成。
二氧化硫无色有刺激性气味的气体。
能使品红溶液褪色,加热后又显红色。
能使酸性高锰酸钾溶液褪色。
硫化氢无色有具鸡蛋气味的气体。
能使Pb(NO3)2或CuSO4溶液产生黑色沉淀,或使湿润的醋酸铅试纸变黑。
氨气无色有刺激性气味,能使湿润的红色石蕊试纸变蓝,用蘸有浓盐酸的玻璃棒靠近时能生成白烟。
二氧化氮红棕色气体,通入水中生成无色的溶液并产生无色气体,水溶液显酸性。
一氧化氮无色气体,在空气中立即变成红棕色二氧化碳能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SO2气体也能使澄清的石灰水变混浊,N2等气体也能使燃着的木条熄灭。
一氧化碳可燃烧,火焰呈淡蓝色,燃烧后只生成CO2;能使灼热的CuO由黑色变成红色。
甲烷无色气体,可燃,淡蓝色火焰,生成水和CO2;不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烯无色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黑烟,生成水和CO2。
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乙炔无色无臭气体,可燃,燃烧时有明亮的火焰和浓烟,生成水和 CO2,能使高锰酸钾溶液、溴水褪色。
2、几种重要阳离子的检验(l)H+ 能使紫色石蕊试液或橙色的甲基橙试液变为红色。
(2)Na+、K+ 用焰色反应来检验时,它们的火焰分别呈黄色、浅紫色(通过钴玻片)。
(3)Ba2+ 能使稀硫酸或可溶性硫酸盐溶液产生白色BaSO4沉淀,且沉淀不溶于稀硝酸。
(4)Mg2+ 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Mg(OH)2沉淀,该沉淀能溶于NH4Cl溶液。
(5)Al3+ 能与适量的NaOH溶液反应生成白色Al(OH)3絮状沉淀,该沉淀能溶于盐酸或过量的NaOH溶液。
(6)Ag+ 能与稀盐酸或可溶性盐酸盐反应,生成白色AgCl 沉淀,不溶于稀 HNO3,但溶于氨水,生成[Ag(NH3)2]+。
(7)NH4+ 铵盐(或浓溶液)与NaOH浓溶液反应,并加热,放出使湿润的红色石蓝试纸变蓝的有刺激性气味NH3气体。
(8)Fe2+ 能与少量NaOH溶液反应,先生成白色Fe(OH)2沉淀,迅速变成灰绿色,最后变成红褐色Fe(OH)3沉淀。
或向亚铁盐的溶液里加入KSCN溶液,不显红色,加入少量新制的氯水后,立即显红色。
2Fe2++Cl2=2Fe3++2Cl-(9)Fe3+ 能与 KSCN溶液反应,变成血红色 Fe(SCN)3溶液,能与 NaOH溶液反应,生成红褐色Fe(OH)3沉淀。
(10)Cu2+ 蓝色水溶液(浓的CuCl2溶液显绿色),能与NaOH溶液反应,生成蓝色的Cu(OH)2沉淀,加热后可转变为黑色的 CuO沉淀。
含Cu2+溶液能与Fe、Zn片等反应,在金属片上有红色的铜生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