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
中国梦美,教育任重

中国梦美,教育任重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保障。
作为国家的未来和希望,青少年是教育工作的关键对象,而教育任重道远。
中国梦实现的关键在于教育,而教育的重要性在于育人。
中国梦美,教育任重,这是祖国赋予我们的使命和责任。
本文将从中国梦与教育的关系、教育为何任重以及如何实现中国梦美的角度展开探讨。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的伟大梦想,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追求。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重要途径和保障。
教育是培养人才、传承文化、传播知识、引导思想的重要工具,而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高素质、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
教育成为实现中国梦的关键环节。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过程中,教育是重中之重,中国梦美离不开教育的助力。
教育为何任重?教育任重有多重?教育是培养人才的重要渠道。
在实现中国梦过程中,青少年是祖国的未来和希望,他们需要通过教育得到充分的培养和教育,成为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培养人才是教育的本质和宗旨,也是中国梦的需要。
教育是传承文化的使命。
中华五千年的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但是文化传承需要靠教育来完成。
教育不仅是传授知识、培养能力,更是传承文化的重要途径。
传承文化需要有志愿承担这一使命的人才,而教育是培养这样的人才的关键。
教育是引导思想的重要工具。
在当今复杂多变的社会环境中,人们的思想容易受到各种外界因素的影响,而教育则是引导思想、指引方向的重要工具。
培养有独立思考能力、有责任感的人才,是教育的重要任务,也是中国梦的需要。
教育是提升民族素质的基石。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有高素质、有担当、有责任感的人才。
而提升民族素质需要从教育抓起,通过教育培养人才,传承文化,引导思想,在全社会提升全民素质,为实现中国梦提供有力支撑。
面对教育的重任,我们如何实现中国梦美?要坚持教育公平。
在实现中国梦的过程中,每一个人都应该有机会接受良好的教育,不论贫富、不论种族,每个人都应该能够享受到教育的权利。
只有坚持教育公平,才能让每个青少年都有机会成为有用之才,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中国梦教育梦征文

中国梦教育梦征文中国梦教育梦征文1国,那么大,那么美,作为炎黄子孙,提起中国,我们的心里总能油然而生一种骄傲和自豪。
中国地位的快速提升,中国经济的迅速发展,中国百姓逐渐踏上了小康社会。
这一切的一切,作为90后,我们都有幸看到。
可是,在发展的道路上,总有一些东西,在不自觉的发生变化。
记得从很小的时候开始,大人们就告诉自己,记得好好学习,以后找一个好工作,你才能有更好的生活。
所以从小开始我就告诉自己,学习就是为了好工作。
但是随着心智的逐渐成熟,我慢慢在质疑自己。
为什么这些知识会成为金钱的化身。
我曾看了一条新闻,北美的孩子们假期基本没有作业,老师更注重的是孩子们业余生活,作业大多是家务或者打工,让学生体验到学习之外的生活。
可是这种学习理念在中国却难以实现,我想,中国的孩子没有一个不喜欢这种假期。
中国现在的教育被易中天这样评论:目标是“望子成龙”,标准是“成王败寇”,方法是“死记硬背”,手段是“不断施压”,还美曰其名:“压力即是动力”。
至于孩子们是否真实,是否善良,是否健康,是否快乐,没人去想。
也许没有多少人会在意这种问题,但是在我看来中国教育是不够成功的,尤其是现代的教育。
想上学的没学上,想混日子的确虚度光阴,连幼儿园这样天真的时期都有了升小考试。
每个人都从小在被“教育”。
我看着身边的同学机械的学着,听着老师对自己的教诲,每一次考试完了之后的班会,总是为了下一次考试,我开始问自己,我的学习到底是为了什么?是为了每一场考试么?是为了每一次升学么?那么,为什么还要学这么多,只告诉我,怎么考试不来得更快?有时会想,是不是我们的老师在我们这个年龄段也曾愤愤不平,想来肯定会有,愤懑中国的教育,长大却从事曾经憎恨的教育,这又是为何?每个人都要生存,有的是热爱,有的是无奈,我们不能归罪与谁,可是谁又是罪魁祸首?大家都是想奋斗这些年,考上好大学,进入人生的快车道。
可是最重要的,人自身的道德教育和对知识本身的追求逐渐被遗忘。
中国梦教育论文

中国梦教育论文中国梦教育论文让"中国梦"走进校园作者/翟颖姜晓敏摘要:"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它需要全国人民共同为之努力奋斗。
作为一名教师,有责任通过校园文化建设、课堂教学、实践活动等方式把"中国梦"传递给学生,让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努力奋斗。
关键词:中国梦;学校教育;校园"中国梦"是实现中华民族复兴的伟大梦想,它与每个年轻人的前途命运息息相关。
因此,让"中国梦"走进校园,传递给每位学生,是每个教师义不容辞的责任。
那么如何让"中国梦"在他们心灵的土壤中开花结果呢?以下是笔者的几点想法。
一、推进"中国梦"校园文化建设校园文化是学校特有的精神环境和文化气氛。
将"中国梦"的宣传融入校园文化中,可以陶冶学生的爱国情操,启迪学生聪明才智,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
例如,在校园文化建设上,修建"中国梦"长廊和道德经典墙;()在走廊里以张贴为梦想而奋斗取得成功人士的.画像及名言;还可以结合传统节日加强传统文化教育活动。
从而引导未成年人树立正确的梦想,为将来投身"中国梦"打下坚实的基础。
二、将"中国梦"融入课堂教学中"中国梦"是由每一个人小的梦想合成,它是在我们心中每个人都有的梦想。
将"中国梦"及时地加入到课堂教学中来,融入学生的思想中去。
例如,在教学中,可以将"中国梦"融入教学目标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中。
在教学实施过程中,讲到个人理想时,也可以同"中国梦"结合起来。
"中国梦"的实现需要依靠大家去完成自己的个人梦想,只有每个人去为自己的个人梦想努力、拼搏的时候,中国合力才会越聚越强,离实现"中国梦"才会越来越近。
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

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要以的五四重要讲话为原则,广泛开展中国梦教育,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梦教育浅议论文篇一《中国梦教育与大学生健康成长》摘要: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中国梦的实现需要大学生健康成长。
高校要以的五四重要讲话为原则,广泛开展中国梦教育,以中国梦引领大学生成长成才。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大学生;健康成长一、中国梦教育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思想先导和精神动力1.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规划人生前行方向。
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指引当代中国发展进步的前进方向。
“中国梦”的提出为大学生指引了前行的方向,个人的前途与命运依靠国家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背景,依靠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个人学业梦、成才梦、创业梦、幸福梦要在国家梦和民族梦中实现。
将个人的人生梦想与中国梦紧密结合,将个人价值的实现与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梦想紧密结合,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
中国梦是全体中国人共同的梦,人民群众既是“梦中人”,也是“追梦人”,更是最终受益的最广大的“圆梦人”。
中国梦思想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回答了中华民族“树立什么样的理想、怎样实现理想”“实现什么样的目标、怎样实现目标”的一系列最根本的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梦为大学生树立了美好愿景。
中国梦推崇“国家好、民族好、大家好”,具有强烈的感召力。
通过中国梦教育使大学生在领悟“中国梦”崇高价值体系的内在凝聚力中,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面对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历史机遇,勇敢地肩负起历史重任,成为“中国梦”的传承者、追逐者和实践者,让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成为大学生的自觉追求。
浅谈中国梦教育论文

浅谈中国梦教育论文《中国梦教育现实基础》摘要: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是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现实基础。
调查发现,高等学校通过广泛开展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基础,提高了大学生认识中国梦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主观愿望。
深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必须把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运用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
关键词:高等学校中国梦教育现实基础当前,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总体要求,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对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成为了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
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的基本状况,有助于明确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现实需要,切实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实践要求,持续不断地把中国梦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调查要点以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态度及需要为调查内容,以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
其中,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91.8%。
调查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思考关于中国梦何时明确提出的,26.4%的大学生选择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19.1%的大学生选择了“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的”,回答正确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5.5%。
35.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19.1%的大学生选择了“不知道”。
关于大学生学习认识中国梦的渠道或来源,69.8%的大学生选择了“电视广播”,64%的大学生选择了“互联网”,49.3%的大学生选择了“学校课堂”,46.6%的大学生选择了“报刊书籍”,44.4%的大学生选择了“手机网络”,43.6%的大学生选择了“校园文化活动”,2.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如党校培训、学术讲座等。
关于中国梦和教育梦的征文(精选五篇)

关于中国梦和教育梦的征文(精选五篇)第一篇:关于中国梦和教育梦的征文做教育需要境界。
何谓境界?即事务所达到的程度或表现的情况。
教育的境界应该是什么?概括而言,就是三个面向,——面向世界,面向未来,面向现代化。
具体来说,就是办教育的主体,办教育的人,教育的对象,都需要有一定的眼光,一定的视野,一定的气度。
办教育的主体,即各级各地的政府需要有境界。
教育是最大的民生工程,是需要长期关注、舍得投入、见效缓慢的社会事业。
要办好教育,各级政府需要以均衡发展的思路谋划教育事业发展,并持续投入教育资金,打造好辖区内每一所中小学等教育机构,使之成为硬件设施齐全、设备先进的满足现代化办学需要的学校,为培养能够面向世界、未来和现代化的教育对象的现代教育的实施创造可靠基础。
还舍得给从事教育的人员不断提高政治、经济、社会待遇,吸引优秀人才从事教育,也让从教者有尊严感、成就感、事业感。
此之谓办教育的主体之境界。
所幸我们处于这样一个时代,中央和省市政府看到了这一点,我们南朗当地的政府正已不断成就着这一点。
管理教育的人,即教育主管部门和中小学的管理干部也需要有境界。
他们是教育目标具体实施的领头人,其思想、理念、视野、胸怀、气度对所在区域和学校的办学实效之作用很关键。
教育的管理者,需要有跳出辖区看教育的眼界,而非只匍匐在井中遐想井外的世界,或者根本连遐想也没有。
还需要站在所管理的基点看孩子们一生的教育和成长发展,而非只注目于学生六年或三年在“我的学校”的表现。
教育的管理者,是所在区域教育和学校教育的领军者,需要不断启发我们的同行者——一线的老师们,常常反思自己正在从事的工作,是否能够在人格和知识能力各方面都成全学生,为孩子们真正奠定人生发展的坚实基础;是否能够在人生境界上引领孩子们,学会自主教育、自我修养,把自身努力锻造成为德才兼备的既有民族优秀传统文化气质又有现代社会气息的人,且能够看得更高、更远,且在无形之中悄悄地把对家、国的责任自觉肩负。
中国梦教育梦论文

中国梦教育梦论文在实现中国梦的冲刺中,实现教育梦是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教育梦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梦教育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梦教育梦论文篇一《中国梦·教育梦》摘要:在十二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闭幕会上的讲话中指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建成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就是要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
”中国梦代表了新一届政府对于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目标和信心。
作为一个日渐走红的官方词汇,中国梦深刻道出了中国近代以来历史发展主线,中华儿女一直为之奋斗的光荣梦想。
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途中,中国梦是中国气派的人间正道。
放眼梦想,直面中国,教育是一个国家和民族最根本的事业,始终把教育放在优先发展的战略地位,实施科教兴国、人才强国的战略,是中国的重大决策。
在实现中国梦的冲刺中,实现教育梦是必然要求和历史使命,教育梦就是中国梦的重要组成部分。
关键字:中国梦;教育梦《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之一南宋・郑思肖力不胜于胆,逢人空泪垂。
一心中国梦,万古下泉诗。
日近望犹见,天高问岂知。
朝朝向南拜,愿睹汉旌旗。
700多年前,也就是在南宋德佑二年(1276年)正月,南宋爱国诗人郑思肖面对元兵压境杭州,国破家亡之际,写了前面的《德佑二年岁旦二首》之一。
这是目前诗考证中最早提到“中国梦”的记录,在那个特定的历史年代,诗人心系强国之梦,向往太平盛世。
当然,古人的中国梦与近现代中国梦在历史时空转换中已迥然不同。
今天我们所指的中国梦,是近现代每个中国人的理想集聚和浓缩。
一、中国梦中国梦,这是中华民族的梦想,是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为之奋斗的目标,是全球视野下中国发展道路的抉择理想。
梦想一直都在,梦想无处不在。
什么是中国梦,中国梦=国家富强+民族复兴+人民幸福+社会和谐。
在中华民族五千年灿烂文明发展过程中,中华民族一直居于世界先进民族行列。
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

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培养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和中国道路的认同,进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篇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路径研究》摘要:“中国梦”,是所提出的重要指导思想和重要执政理念,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大的理想。
大学生是国家和民族未来的希望,是社会进步和发展的关键力量。
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有利于大学生坚定社会理想信念,准确把握基本国情,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通过多种教育路径,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培养他们对中国国情的认知和中国道路的认同,进而为实现“中国梦”贡献自己的力量。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 教育路径The educative research method of “ China Dream”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Lou Yuhua(Shao Xing University,Civil Engineering College,Zhejiang, Shaoxing, 312000)Abstract:The “ China Dream” is the most important guiding ideolog and governing idea for the general secretary Xi Jinping, and it is also the greatest ideal for the Chinese nation in modern times.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are the prospect for the future of our country and nation.Meanwhile it is the vital strength for the social development and the progress. It will be beneficial for the university students to firm the social ideals and beliefs,grasp the basic national conditions accurately and establish the correct world outlook and the right outlook on life and values through the educationof the ideal “China Dream”. Besides,the students should be educ ated by the ideal “China Dream”by varied methods for developing their cognitive recognition of China’s national conditions and China’s roads,so that it will stimulate their sense of mission and responsibility for implementation of the great rejuvenation of the Chinese nation.key words:The university students,“China Dream”,the educative methods一、“中国梦”的科学内涵和时代特征(一)“中国梦”的发展历程“中国梦”的说法在历史上由来已久,在每一个时期都以不同的形态存在着。
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2)

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2)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篇二《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实施路径》摘要:“中国梦”就像一剂强生针,对当代大学生提出了时代要求,为当代大学生理想信念指明了方向。
当代大学生是振兴中华民族、实现“中国梦”的主要生力军和重要后备力量,对其进行“中国梦”的宣传教育,有利于加快“中国梦”的实现步伐。
关键词:当代大学生;中国梦;路径一、中国梦的内涵特征(1)“中国梦”的根本目的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
中国梦必须紧紧依靠人民来实现,凝聚全国人民的力量,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全面建成社会主义小康社会,不断造福人民,实现国家的富强、人民幸福乐业。
而国家富强,人民安居乐业正是近代以来中华儿女所孜孜追求的“百年梦想”。
要实现这一“百年梦想”,就必须紧紧依靠中国人民,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2)中国梦的必须坚持“三信”,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高举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国家的繁荣富强,民族的伟大复兴,人民的幸福乐业,都必须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高举中国特色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立足中国实际,科学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全面深化社会主义经济体制改革,全面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全面建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小康社会,实现中国人民的共同富裕,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
(3)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弘扬中国精神就是要大力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
中国精神是我国的兴国、强国之魂,是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强大精神支柱和巨大动力源泉。
总之,家即小小国,国即大大家。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二、当代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实施路径(一)铭记历史,坚定信念。
中华文明历史悠久、博大精深。
但近代一百多年前曾遭遇西方帝国主义列强的蹂躏,中国积贫积弱,人民处于水深火热之中,饱受屈辱。
许许多多的仁人志士和优秀的中华儿女深知贫穷就会落后,落后就会挨打,天下兴亡,匹夫有责,他们不断奋起反抗,救亡图存,坚持不懈地追求国家富强、民族复兴的百年梦想。
中国梦教育浅述论文(2)

中国梦教育浅述论文(2)中国梦教育浅述论文篇二《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必要性和路径》摘要:高校应充分重视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性,通过将“中国梦”融入思想政治理论课,举办校园文化建设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种途径,加强大学生坚定“中国梦”的理想信念,引导大学生为“中国梦”的实现不懈奋斗。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重要意义途径The Necessity and Path of College Students' "China Dream" EducationZHANG Chunhui(School of Law and Economics,Wuhan Universit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Wuhan, Hubei 430081)Abstract Colleges and universities should fully attach importance to student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the "Chinese dream" into the ideological and political theory course,hold the construction of campus culture and social practice,strengthen students "Chinese dream" firm ideal and faith, guide the students struggle for "Chinese dream".Key words college students; "Chinese dream" education; significance; way自党的以来,全国上下都在以不同视角诠释和践行着“中国梦”。
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

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篇一《关于背景下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工作的思考》[摘要]党的以来,我国政府对“中国梦”的系列论述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也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开展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对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开展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一项新的实践课题。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意义;开展1 引言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
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和中坚力量。
“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和必然,如何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2 “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2.1 “中国梦”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内在统一性一方面,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中国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祖国的繁荣富强是为大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持,“中国梦”的实现是个人梦实现的根本前提。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每个大学生的梦想是“中国梦”的一分子,个人梦想的实现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中国梦教育教学论文

中国梦教育教学论文推荐文章中国梦素质教育论文热度:中国近现代史教育相关论文热度:浅论中国梦教育论文热度:中国思想政治教育理论论文热度:中国教育现状问题浅议论文热度:中国梦是华夏子女的价值共鸣,开展中国梦教育应注重不仅要喊得响、更要做得实。
中国梦教育的最终目标是要求青年学生投身于梦想的实践和具体的工作之中,在实践中检验理论学习成果。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梦教育教学论文,希望大家喜欢!中国梦教育教学论文篇一《浅析高校青年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摘要】高校青年学生需要成长为可堪重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新人。
中国梦是社会主义新人的人生理想和共同愿景。
客观地认识中国梦对高校青年学生思想的影响,是科学开展中国梦教育的前提。
以课堂教育、社团协会、网络阵地、社会实践为载体开展中国梦教育,能传递出更多的正能量引领青年学生的思想。
同时,积极探索中国梦教育的新途径、新办法,坚持实干创新,做到理论实践相结合,将中国梦融入高校青年学生的理想信仰和人生理想,激励青年学生做有梦想的栋梁之才。
【关键词】青年学生,中国梦,教育一、引言我国社会主义教育事业的根本目标是培养可堪重用、德才兼备的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合格建设者和可靠接班人。
因此培养什么人,如何培养人是高等教育必须首要解决好的问题。
当前,青年学生的思想流变性特点突出,集中表现为多元价值冲突、理想信念迷失、思想道德异化。
同时,伴随社会主义市场经济进程的加快和知识经济的持续推进,青年学生需要具备充实的科学文化知识,又要具备过硬的思想政治素质以应对挑战。
在这样的现实需求下,“共同享有人生出彩的机会,共同享有梦想成真的机会,共同享有同祖国和时代一起成长与进步的机会”鼓舞青年学生振奋精神、发愤进取,与中国梦同呼吸共命运。
为实现个体自由全面的发展、绘就多彩人生,中国梦的召唤成为引导高校青年学生思想潮流的信念源泉。
新时期,青年学生的思想教育经历了一个内容不断丰富、形式不断创新、认知不断提升的过程。
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2)

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2)浅议中国梦教育的参考论文篇二《中国梦教育梦任重道远》作者简介:周迎春(1963.1-),女,河北省冀县人,内蒙古财经大学马列学院,副教授,本科,讲授《毛泽东思想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
摘要:进入21世纪,中共中央提出了中国梦“三部曲”。
2020年能否建成小康社会,2050年能否全面实现中国特色的现代化,21世纪后能否走上伟大复兴之路,需要面对多种长期而复杂与更加严峻的考验,需要一代又一代中华儿女团结实干、开拓创新。
科学技术实力和国民教育水平,始终是衡量综合国力和社会文明程度的重要标志,是一个国家走向繁荣昌盛的两个不可缺少的飞轮。
中国梦首先是教育梦,提高教育水平任重而道远。
关键词:立国之本;国民素质;创新能力;人才资源今天的中国,已经是世界第二大经济体,面临着发展方式的转变、改革深水区的挑战。
教育承载着打造中国经济升级版的重任,能不能实现伟大复兴的梦想,关键在教育,教育是中华民族振兴和社会进步的基石。
一、教育梦承载着城镇化和农业现代化的梦想《2012中国社会蓝皮书》里表明,中国城镇化人口已经超过50%。
中国正以每天消失100个村子的速度,快步进入城镇化[1]。
到2020年,人口城镇化率达到60%,超过世界城镇化平均水平[2]。
掀开了中国未来10年改革和发展的新篇章,城镇化成为推动中国经济社会发展的巨大引擎。
产业升级对劳动者的智力和知识的要求会越来越高,没有职业技能的训练很难在城市立足,会成为新的贫困阶层,带来社会问题。
强调,新型城镇化是以人为核心的城镇化[3]。
农民进城的就业问题是根本。
目前我国农村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普遍较低,劳动技能落后,只能适应简单的体力劳动。
因此,要构建高效的职业培训体系,提高农民的就业能力和就业质量,才能使他们更好地融入城市,成为真正的城市居民。
“乡村教育是立国之大本”[4],农村教育,不仅是城镇化的需要,还是大国崛起的标志。
6.7亿农民现在还是弱势群体,大多地区的农民看不起病,上不起学,住不起楼房。
浅论中国梦教育论文

浅论中国梦教育论文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有利于他们树立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帮助他们树立科学发展观,真正做到以人为本,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论中国梦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浅论中国梦教育论文篇一《试论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实现路径》摘要: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民族的未来,应当在深刻领会中国梦内涵的基础上,身体力行,为实现中国梦做出贡献。
本文从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现实意义、核心内容和实现路径三个方面对中国梦教育提出建议。
关键词: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实现路径强调,广大青年要勇敢担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把理想信念建立在对科学理论的理性认同上,建立在对历史规律的正确认识上,建立在对基本国情的准确把握上,永远紧跟党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
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深刻表达了党和人民对当代青年的殷切希望。
一、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现实意义1、中国梦教育指引大学生树立人生理想理想是人们在实践中形成的、有可能实现的、对未来社会和自身发展的向往和追求,是人们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在奋斗目标上的集中体现。
那些根植于社会现实,具有现实可能性的目标才称为科学的理想,只有科学的理想才能够推动个体和社会的发展进步。
大学生正处于人生发展定向的关键阶段,能否选择和确立科学的人生理想,关系到未来走什么路、做什么人、为什么学的人生重大问题。
大学生要树立科学的人生理想,就要正确认识和深刻理解当代中国的社会现实和基本国情,并以此为基点设定人生的奋斗目标和努力方向。
2、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成长成才冯友兰先生将人生划分为“自然、功利、道德、天地”四重境界,一个只停留于物欲私利的人只是局限于低级的自然、功利境界中,而人生境界的提升则需要朝向道德与天地境界挺进。
一个人要获取人生发展的前进动力而又不至于在不断追逐物欲私利中迷失自我,就需要跳出自然、功利的低级境界,而努力向自觉为社会乃至宇宙服务的道德境界、天地境界提升。
[1]正如所说:“中国梦是国家的梦、民族的梦、也是包括广大青年在内的每个中国人的梦。
浅谈中国梦教育论文

浅谈中国梦教育论文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是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现实基础。
然而我们该如何写有关中国梦教育的论文呢?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浅谈中国梦教育论文,希望大家喜欢!浅谈中国梦教育论文篇一《中国梦教育现实基础》摘要: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是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现实基础。
调查发现,高等学校通过广泛开展的中国梦教育实践活动,建立了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基础,提高了大学生认识中国梦的主观能动性,增强了大学生践行中国梦的主观愿望。
深化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必须把握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特点,引导大学生在实践中践行中国梦,运用好大学生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成果。
关键词:高等学校中国梦教育现实基础当前,高等学校紧紧围绕全社会普遍关注的中国梦,开展了丰富多彩的宣传教育实践活动,在实现中国梦进课堂、进教材、进学生头脑的总体要求,成效显著。
作为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对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成为了高等学校深化中国梦教育活动的重要基础。
了解和把握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态度的基本状况,有助于明确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的现实需要,切实提高中国梦教育的实效性,有助于进一步把握中国梦教育活动的实践要求,持续不断地把中国梦教育活动引向深入。
调查要点以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对中国梦与个人梦想相互关系的认识和思考、大学生对中国梦教育活动的态度及需要为调查内容,以重庆理工大学、重庆工商大学、长江师范学院等高校大学生为调查对象,发放问卷400份,回收400份。
其中,有效问卷367份,有效率91.8%。
调查数据采用SPSS11.5进行分析。
调查结果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和思考关于中国梦何时明确提出的,26.4%的大学生选择了“参观复兴之路展览时提出的”,19.1%的大学生选择了“在第十二次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闭幕会上提出的”,回答正确的大学生占总数的45.5%。
35.5%的大学生选择了“其他”,19.1%的大学生选择了“不知道”。
关于中国梦教育论文(2)

关于中国梦教育论文(2)推荐文章关于教育论文的锦集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大全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精选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精选热度:关于教育论文的范文热度:中国梦教育论文篇二《思政课中实现中国梦教育》摘要:在思想政治理论课中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同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结合起来,同学习贯彻在山东考察时发表重要讲话精神、弘扬传统文化相结合,同促进大学生健康成长结合起来,培养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状态。
关键词:四个结合大学生中国梦精神状态批示“必须办好”高校思想政治理论课。
思想政治理论课课堂教学的知识内化是把“中国梦”融入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之中的主渠道。
要充分发挥课堂教学的主渠道作用,做到“四个结合”,培育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精神状态。
1. 把中国梦宣传教育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结合起来,坚定大学生实现中国梦的共同理想信念中国梦的核心要义就是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目的也是为了实现中国梦,中国梦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共同梦想,也是青年一代应该牢固树立的远大理想。
实现中国梦必须走中国道路,这就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我们党带领广大人民经过千辛万苦找到的实现中国梦的正确道路,也是广大青年应该牢固确立的人生信念。
中国梦宣传教育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宣传教育是完全统一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集中展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宏伟愿景。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中国梦的根本途径,是实现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必由之路。
思想政治理论课要与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通俗易懂地解读“中国实践、中国道路、中国形象”,坚持用正确的道路引领大学生。
系列重要讲话,提出富有创建的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新要求,深刻回答了新的历史条件下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形成了一系列最新成果,丰富和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我们在新的历史起点上实现新的奋斗目标提供了基本遵循。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力量源泉论文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力量源泉论文
教育是实现中国梦的力量源泉论文
■中国梦唤起了中华民族数千年的共同理想,激发了亿万中华儿女的精神凝聚,提升了中华民族的历史自醒、时代自觉、民族自信、文化自强,是动员人民、凝聚力量、振奋精神、引领未来的精神旗帜
■中国梦展现出国家富强、民族振兴、人民幸福的美好前景,教育是国家富强的力量源泉,是民族振兴的重要基石,是人民幸福的根本途径梦想是人们对未来的美好期盼,是国家和民族的奋斗目标,是人类前进的精神动力。
***总**提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道出了亿万中华儿女的心声,体现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共同利益,阐明了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的崇高理想,描绘出中华民族和中国人民为之奋斗的共同愿景。
中国梦是当今中国的高昂旋律和精神旗帜。
旭日东升,霞光万丈。
这是一百多年来,中国人民距离实现中国梦最近的伟大时刻,党的十八大重申“两个一百年”的奋斗目标,绘制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加快推进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宏伟蓝图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这是在新的历史征程上,中华民族向着伟大的中国梦奋勇进发的时刻,一百多年以来的民族复兴梦正成为国家意志和人民的共同行动。
关于中国梦与教育的毛概论文

关于中国梦与教育的毛概论文关于中国梦与教育的毛概论文篇一《以中国梦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摘要: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核心。
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一些问题。
中国梦的提出具有重要的时代价值,对于进一步推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有深刻的指导意义,有利于进一步提高理想信念教育的实效性。
高校应当以中国梦教育为契机,积极推进大学生的理想信念教育,使大学生树立正确的政治信仰,制定远大的人生目标,磨炼坚强的道德意志,重塑可贵的诚信品格。
关键词:中国梦理想信念教育大学生理想信念,是人生价值的核心,是人们对未来的向往与追求。
一个人没有理想信念,就失去生活的动力;一个民族失去理性信念,失去凝聚力与向心力。
大学生是祖国和民族的希望,是社会发展的主力军。
《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大学生的理性信念教育,既是大学生成长成才的重要条件,又是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时代需要。
一、当前大学生理想信念存在的普遍问题理想信念教育,是进行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教育的核心。
对大学生而言,理想信念不仅是一个政治品格的问题,更重要的是如何做人、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1]。
多数学者的调查研究表明,当前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存在一些问题。
1.思想有所迷惑。
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面临西方政治多元化、信息霸权、反华势力的挑战。
教育的国际化,使某些学生不仅接触了西方发达国家的科学技术和现代化教育,而且受到了西方意识形态的影响,其价值体系、道德观念受到了冲击。
上世纪90年代的苏联解体、东欧剧变。
缺乏理论鉴别能力和生活阅历的某些大学生,容易产生怀疑,思想上有所迷惑。
2.人生目标短浅。
受传统应试教育的影响,某些学生将考上大学视为自己人生奋斗目标的终点,认为经过千辛万苦,金榜题名就是人生的最终理想。
进入大学后,一下子就丧失前进的方向,迷失自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
中国梦教育引导大学生弘扬中国精神。
实现中国梦必须弘扬中国精神。
中国精神就是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这是兴国之魂、强国之魂。
下面是店铺给大家推荐的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希望大家喜欢!
中国梦教育相关思考论文篇一
《关于背景下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工作的思考》
[摘要]党的以来,我国政府对“中国梦”的系列论述为高校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指明了新方向,也提出了新任务和新要求。
大学生是祖国的希望和民族的未来,也是实现“中国梦”的中坚力量。
开展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对大学生的成才与成长具有十分重要的现实意义。
如何开展大学生的“中国梦”教育成为一项新的实践课题。
[关键词]“中国梦”教育;大学生;意义;开展
1 引言
2012年11月29日,在参观《复兴之路》展览中,发表了关于“中国梦”的重要讲话。
他认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是中华民族近代以来最伟大的梦想。
当代大学生,是党和国家的宝贵资源,也是践行“中国梦”的有生力量和中坚力量。
“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和必然,如何引领大学生实现“中国梦”成为思想政治教育工作者的新课题。
2 “中国梦”教育成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新内容
2.1 “中国梦”与大学生的理想信念具有内在统一性
一方面,大学生是中华民族的一部分,而“中国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个人命运和国家命运紧密相连。
“国家好,民族好,大家才会好”。
祖国的繁荣富强是为大学生个人发展提供平台和支持,“中国梦”的实现是个人梦实现的根本前提。
另一方面,大学生是“中国梦”的实践主体,每个大学生的梦想是“中国梦”的一分子,个人梦想的实现影响着“中国梦”的实现。
大学生是宝贵的人才资源,
是社会发展的关键力量。
他们的理想信念如何直接关系着党的事业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事业的兴衰成败。
因此,要积极引导大学生的价值观,将个人理想信念和“中国梦”紧密联系在一起。
2.2 “中国梦”实现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致性
“中国梦”是全中华儿女共同的梦想。
要实现“中国梦”,就要在全社会加强理想信念教育,而理想信念教育是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内容之一。
“中国梦”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的一个基本点。
中共中央、国务院下发的《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明确指出,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以理想信念教育为核心。
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是一项重大而紧迫的战略任务,而“中国梦”将指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前进的方向,引领其走向正确的道路。
反过来,大学生理想信念的加强,又可以促使他们为早日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努力。
所以说,“中国梦”实现的本质要求与大学生理想信念教育具有一致性。
3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重要意义
“中国梦”是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之梦,代表了中华民族的整体利益,是中华民族前进的方向。
大学生承载着“中国梦”的历史重任,对大学生开展“中国梦”教育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3.1 “中国梦”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正确的精神信仰和价值取向
中共中央十六号文件《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指出,当前一些大学生不同程度地存在政治信仰迷茫、理想信念模糊、价值取向扭曲、诚信意识淡薄、社会责任感缺乏、艰苦奋斗精神淡化、团结协作观念较差、心理素质欠佳等问题。
开展“中国梦”教育能够帮助大学生树立集体主义、爱国主义价值取向,引导大学生学会抵御各种诱惑和不良意识形态的影响,坚守理想信念,让其去追求更高、更积极的理想目标,鼓舞激励大学生在进取和奉献中实现自己的青春中国梦。
在“中国梦”教育过程中,会涌现许多优秀人物和先进事迹,这些都对大学生的价值观起到规范和导向作用,激励大学生努力奋斗,
追求真理,实干兴邦。
3.2 “中国梦”教育有利于提高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
大学生思想比较活跃、心理比较敏感,也易受负面社会现象的影响。
他们比较关注改革中出现的政治腐败、贫富差距、民生保障等问题,这些问题降低了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的信仰。
“中国梦”教育是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想信念来教育大学生,有益于大学生客观地、历史地看待社会现象,坚定他们对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信心,有益于引导大学生树立科学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有益于提升大学生的政治素养。
3.3 “中国梦”教育能够激励大学生为梦想而努力奋斗
梦想是一个人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中国梦”是包括大学生在内的全民族共同的梦想,具有很强的激励功能。
“中国梦”教育能够营造一种积极向上的环境和氛围,能够激励大学生充分发挥自己的聪明才智追求自己的美好梦想。
3.4 “中国梦”教育具有凝聚人心的力量
“中国梦”教育可以满足当代大学生积极要求进步的精神需求,使大学生在追求共同的理想和目标的过程中形成强大的向心力,为实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添砖加瓦,最终实现个人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
4 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途径
现代社会是信息社会,当代大学生是以“90后”为主体,他们好奇心重,更现实,比较容易接受有用的或者自己感兴趣的教育信息。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需要结合当代大学生的特点,寻求大学生“中国梦”教育的有效途径。
高校教育工作者要紧紧围绕“中国梦”主题,通过课堂教学、校内宣传媒介、校园文化、社会实践、树立典型等途径对大学生展开教育,增强“中国梦”对大学生的吸引力、感染力,引导他们为实现“中国梦”而不懈奋斗。
4.1 加强价值观引领,引导大学生用“青春梦”实现“中国梦”
曾经流行于西方发达国家的消费主义、实用主义和功利主义在国内广泛传播,对当代大学生也产生了比较大的影响。
开展大学生“中
国梦”教育,也是对大学生进行国情教育。
从历史的角度了解近代以来中华民族不断追求繁荣和富强的努力和成就,会坚定大学生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
4.2 利用校内各种媒介的作用,营造“中国梦”教育的良好氛围
新媒体的蓬勃发展和广泛应用给校园和学生带来巨大的影响,当代大学生思想先进,个性鲜明,能够与新媒体较好地融合在一起。
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充分利用新媒体和校内各种媒介,营造良好的校园舆论氛围。
通过校园网、微博、微信、飞信、QQ群、校报、校内广播、宣传栏等手段,广泛开展“中国梦”理论的宣传教育,增强大学生对“中国梦”的理解,增强“中国梦”对大学生的影响力,营造“中国梦”教育的良好氛围,确保校园文化的正确发展方向。
4.3 在课堂教学中融入“中国梦”教育,加强中国梦的时代内涵
人才是实现中国梦的坚实基础,课堂教学是高校教育的主平台和主阵地,“中国梦”是当前大学生关注的焦点,开展大学生“中国梦”教育要利用好课堂教学。
首先,思想政治教育课作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主渠道,要在教学内容上及时增加“中国梦”教育,积极发挥“中国梦”教育“进教材、进课堂、进头脑”的作用,使当代学生自觉将“中国梦”与“我的梦”结合起来,用实干实现伟大的中国梦;其次,专业课教学要紧密结合“中国梦”教育,鼓励大学生加强专业知识和技能的积累,为实现“中国梦”提高学习的积极性和实效性,扩大对“中国梦”的宣传教育;再次,采用互动交流的“参与式”教学,转变大学生被动接受“说教式教学”的地位,让学生敢于有梦,努力圆梦,使大学生积极参与到“中国梦”学习中。
4.4 “中国梦”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
高校校园文化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大学生学习和成长的重要环境,对大学生价值观的形成至关重要。
高校在进行物质文化建设的同时,也应加强大学生精神文明建设。
秉承校训与校园文化精神,在校园文化建设中突出加强“中国梦”教育,还可以建设含有中国梦元素的人文景观,将“中国梦”教育与大学校园文化建设相结合,使大学生健康的成长,正确的认识“中国梦”。
4.5 利用各种报告会和培训班,开展“中国梦”主题宣传
充分利用学校举办的各种报告会和不同主题的培训班对大学生进行“中国梦”教育宣传。
例如形式政策报告会,党建工作举办的各种主题的培训班等,将“中国梦”主题教育与贴近大学生实际的各种报告会和培训班融合在一起,鼓励大学生积极参与这些活动,从而提高大学生的思想理论觉悟。
4.6 开展社会实践活动,把“中国梦”教育融入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
社会实践活动是开展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环节。
一方面,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可以使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提高自身能力;另一方面,通过参加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能够更加真切地融入生活,融入社会,这样就能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使大学生可以在实践中理解和践行“中国梦”,从而深化大学生对中国梦的认识。
参考文献:
[1]深情阐述“中国梦”[N].人民日报,2012-11-01.
[2]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意见[N].人民日报,2004-10-15.。